2021-09-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疫苗
共找到
8893
筆 文章
-
-
2021-09-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BNT預約首日3小時就湧入57萬人 高端累計有28萬
新冠疫苗第九輪預約接種時間今天上午10時開始,符合資格者將陸續收到預約簡訊,22日中午12時收單,共有4類民眾需要密切注意。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公布預約狀況,截自下午1時才3小時,BNT符合預約資格90萬6086人,已完成預約人數57萬2678人;高端部分符合預約資格65萬2833人,已完成預約人數28萬2652人。第九輪開放BNT、高端疫苗,BNT部分符合資格者,包含「18至22歲」、「所有65歲以上」與「第九類40歲以上」等接種第一劑;高端則是給接種滿4周以上民眾,需要打第二劑者。兩種廠牌疫苗施打期程略微不同,BNT疫苗施打在9月25日至10月2日提供接種;高端施打期程因地方反應需求,調整自9月27日起到10月2日提供接種。
-
2021-09-2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獨/社區監測達標率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球已一年九個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年8月30日起終於啟動社區加強監測方案,希望全國82間基層定點醫師診所積極促成兩歲以上疑似症狀民眾快篩。預計每月共發下1萬份快篩試劑,希望每間診所每周回報至少100件檢驗結果,達成每周至少1萬件的監測目標。方案上路已逾兩周,但單周通報病例數卻都只有7、800人,達標率低於一成。基層醫師與實驗室主持人都擔憂,政府發現確診就採用高強度大範圍隔離,社會心理壓力過大,導致輕症或無症狀但有風險的民眾排斥檢測,診所也缺乏通報意願,恐無助於及早阻斷社區傳播鏈。專家也提醒,中秋連假大規模出遊,10到14天後就是一個考驗,到時候任何疑似症狀者都應採檢,希望民眾正向看待篩檢。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現在疫情比較緩和,症狀輕微的民眾就「不想面對」,如果症狀不嚴重又打過疫苗,民眾就更不想篩了。但是病毒存在於台灣社區,已經是既成的事實,所以可以看到最近確診的民眾,很多人都原本以為自己沒事,因為需要去陪病探病或做醫療檢查,不得不受檢,才被發現的。長庚醫院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這幾天看到中秋連假出遊人潮,在外遊玩難免與人群接觸、比較難確實洗手,未來10到14天可能出現一波有疑似症狀的,到時候只要有疑似感冒症狀者,都應該要快篩,及早發現病例,才能控制疫情,不再出現重症病人湧進醫院的社區大流行。但令人擔心的是,現在除非是有出國、探病、就醫而被規定要篩檢,一般民眾對於快篩的態度相當負面。針對中央與地方對確診者周圍的人祭出大範圍的預防性強制隔離,施信如說,政府應三思這些措施的必要性。雖然Delta變異株傳播力強,但是嚴重度並未明顯提高,也已知如何治療、預防重症。即便Delta變異株沒有這麼恐怖,施信如表示,隔離政策卻是如此嚴苛,只要有確診就有很一大群人被強制隔離,這種隔離措施對某些身心較脆弱的人來說幾乎是難以承受的,像是被打入地獄一般。這樣一來,誰會願意做檢測?人們心理上一直把Delta變異株視為恐怖的致命病毒,「這樣是無法過日子的。」「快篩找到病人是好事情,」施信如表示,社會大眾需要調整心態,正向看待檢測,改變對確診者的態度,也要調整過度嚴苛的隔離政策。這樣在等待疫苗到貨和接種期間,才能有效利用檢測控制社區疫情。林應然則提醒,另一隱憂是流感疫苗打氣差。因為防疫措施間接減少流感疫情,民眾對於接種流感疫苗的重視度大減,相較往年9月下旬的預約人氣,今年目前預約流感疫苗人數都少了一半以上,剩下固定每年必接種流感疫苗的人還是會來。林應然提醒,今年流感疫苗供貨充裕,不同疫苗之間間隔一周就可以,民眾登記預約新冠肺炎疫苗之餘,也別忘了安排時間接種流感疫苗。
-
2021-09-20 養生.聰明飲食
就愛炭烤? 毒理專家:暴露致癌物風險比打疫苗還高
受到疫情影響,全台22縣市除了離島3縣市開放戶外公共場域烤肉,其他19縣市只能「在家烤肉」,毒理學家、中原大學生科系副教授招名威表示,部分民眾堅持「炭烤才美味」,但炭烤排放的煙霧不僅造成空汙、食安問題,「暴露在致癌物中,風險比打疫苗還高」。招名威表示,他已經想不起上一次烤肉的時間,「因為用炭火烤肉本身就是一件危險的事情」,但台灣民眾很喜歡木炭烤肉。炭火烤肉對環境影響很大,會造成空汙、食安問題。像是美國,都適用烤爐、烤架烤肉,不會直接在地上用石頭推著烤,或只用簡單鐵架,同時也不會使用木炭,大多使用瓦斯爐,使用烤爐也會搭配排煙設備。招名威說明,炭烤排放出的煙霧本身本身是種致癌物,很多人擔心疫苗的副作用,卻完全無視炭烤煙霧帶來空汙、食安問題,或是一邊吃著可能受到致癌物汙染的食物,一邊擔心疫苗的副作用,「真的很奇怪,有點本末導致的感覺,在我看來,暴露致癌物這事,風險比打疫苗還高」。招名威提醒,就算使用電烤盤,也要注意通風,除把門窗打開,也要使用排煙機或空氣清淨機;另烤肉腸搭配使用的錫箔紙,購買市售大品牌會較安全。由於鋁的活性較低,產生三氧化二鋁會造成失智問題,雖不易產生,但經高溫或極端條件電解出來的鋁,若遇到烹煮時的酸性物質,如檸檬汁等,就可能一起被溶出,沾黏在食物上再吃下肚就有害健康。因此錫箔紙在使用上,最好別和酸類調味醬放在一起,也不要同一片錫箔紙從頭用到底,因為鋁箔紙表面刮傷,也會有溶出重金屬的風險。
-
2021-09-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客製化BNT疫苗22日抵台?永齡:協調中 確認班機後通知
外傳9月22日又將有有7、80萬劑的BNT疫苗抵台,並且採客製化的標籤。永齡基金會今表示,首批客製標籤BNT疫苗在歐洲已可起運,但由於本周盧森堡航空滿載,正協調其他航空公司,確認班機後另行通知。
-
2021-09-20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懶人包/想打BNT疫苗嗎?第九輪預約施打公費BNT、高端疫苗資格看這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8日公布第十輪跟第九輪一樣,都是開放民眾接種第一劑BNT疫苗及第二劑高端疫苗。目前第九輪的第一劑BNT施打對象,是「18-22歲」、「65歲以上」、「第九類40歲以上」施打,第十輪也會持續開放「第九類40歲以下」、「65歲以下」等人施打,若校園接種告一段落,未來還會開放不在籍、不在校的12至17歲學生施打。對象:●「18至22歲」、「所有65歲以上」、「第九類40歲以上」,且意願登記選擇BNT民眾,預約接種BNT疫苗第一劑,共計910,184人。●「9月28日(含)前符合高端疫苗第二劑接種間隔滿4週以上民眾」,預約接種高端疫苗第二劑,共計652,833人。預約時間預約開放時間為9月20日(一)10時~9月22日(三)中午12時施打日期●BNT疫苗 9月25日(六)~10月2日(六)●高端疫苗 9月27日(一)~10月2日(六)
-
2021-09-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9輪疫苗今起意願登記 青壯依然擔心打不到
第9輪疫苗今天開始預約,這次有BNT和高端疫苗,台東多數民眾登記BNT,但擔心疫苗有限,青壯族群依然沒有疫苗可打。台東陳姓市民說,和他年齡相近的親友中,除了當公務員,其他人幾乎都沒有疫苗可打,感嘆「社會結構主力總是常被忽略」。這波疫苗從今天上午10點開始,預約至9月22日中午12點止。陳姓市民一早就上網登記,原本僅登記莫德納,如今又增加AZ和BNT。今年46歲的他說,從7、8月登記迄今,周邊的親友幾乎都沒人打到疫苗,只有擔任公務員的親友率先打到,他每天也要上下班,接觸許多人。今天住在疫情受控制的台東,所以還好;如果今天是住在北部該怎麼辦?就有北部親友開玩笑說,每天都在拚「命」上班。他說,有類似情況的親友很多,大家知道疫苗不足,政府也很為難,但卻多認為政府的疫苗政策有問題,就像紓困一樣,辛苦繳稅的平民老百姓永遠拿不到,拿到的多數都是不必繳稅的,疫苗也是這樣,「如果社會結構主力垮了,那覆蓋率再高有什麼意義呢?」
-
2021-09-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別忘記!第9期BNT、高端疫苗 今上午10時開放預約接種
第九期新冠肺炎公費疫苗接種,提供BNT、高端疫苗。符合資格對象並完成意願登記者,今天上午10時至9月22日中午12時必須完成預約接種。兩種疫苗接種時間不同,BNT疫苗為9月25日至10月2日;高端疫苗則為9月27日至10月2日。第九期可施打第一劑BNT疫苗對象包括「18至22歲」、「65歲以上」、「40歲以上第九類(高風險慢性疾病等)」,且意願登記選擇BNT疫苗。至於接種高端疫苗第二劑者,為9月28日(含)前符合第二劑接種間隔滿4周以上民眾。根據疾管署網站的「COVID-19疫苗Q&A」的「接種期程與注意事項」,接種COVID-19疫苗後,為即時處理接種後發生率極低的立即型嚴重過敏反應,接種後應於接種單位或附近稍作休息留觀15分鐘,離開後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但針對先前曾因接種疫苗或任何注射治療後發生急性過敏反應的民眾,接種後仍請於接種處或附近留觀至少30分鐘。另外,接種後請持續觀察身體是否有不適症狀,如果不適症狀持續未改善,儘速就醫診治、釐清病因。依據各國疫苗上市後安全性監測,曾有報告極少數年輕族群在接種mRNA疫苗後發生心肌炎等的不良反應事件,大多發生在接種後數天內。建議接種mRNA疫苗後,應注意如出現胸痛、喘或心悸等症狀,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
-
2021-09-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爽過中秋連假 別忘明天上午十點上網預約BNT、高端疫苗
放中秋連假別忘了預約疫苗!第九輪疫苗明天開始預約,本次提供BNT、高端疫苗,符合資格對象從9月20日上午10時開始預約至9月22日中午12時止。至於莫德納疫苗第二劑疫苗,則除原先開始接種75歲長者,65歲至75歲長者待疫苗數量充足,也會以造冊方式接種。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國內昨接種10萬5478劑,其中AZ疫苗第一劑已施打3萬5873劑、第二劑施打6萬9025劑;莫德納接種400多劑;高端約150劑。目前疫苗涵蓋率達49.59%,劑次人口比則為每百人56.63劑。而第九輪疫苗明天開放預約,但兩種疫苗接種時間不同,BNT疫苗為9月25日至10月2日;高端疫苗則為9月30日至10月2日。BNT提供第一劑給18到22歲的年輕人、65歲以上長者、40歲以上第九類對象接種;高端疫苗則是提供第二劑給9月27日前打完第一劑間隔4周以上民眾。而17日深夜抵台的莫德納疫苗,接下來將陸續提供給65歲以上長者接種,但因65歲以上長輩之前為造冊接種,第二劑也採造冊方式接種,因此並未放在第九、第十輪供民眾預約。但七月同時期接種除65歲以上長者外,也有如第七類的造冊人員接種,是否也以造冊方式接種第二劑?發言人莊人祥則表示,仍以預約平台方式登記,等開放第二劑預約時,收到簡訊後再上網預約。
-
2021-09-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獨/未來去哪自費驗抗體?117家指定檢驗機構名單公布
網紅帶頭公開接種疫苗後抗體檢驗數據,社會大眾才發現,原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還沒開放自費驗抗體,但指揮中心也順應民意,預定本周三開會討論相關指引,包括收費標準、檢驗方法、檢驗單位應詳細說明的內容等。疾管署官網17日也更新「全國血清抗體檢測指定檢驗機構名單」,全國各縣市共有117家院所。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待檢驗指引訂好、正式開放可自費檢驗之後,也會以這117家院所開始做為主要檢驗單位。莊人祥表示,之前說國內只有12家指定醫療院所可驗抗體,是指因應機組員按規定每三個月需自費檢測抗體(由公司出錢),有12家指定院所專門負責機組員的檢驗。莊人祥表示,其實全國各縣市共有117家院所都是可驗抗體的血清抗體檢驗機構,只是一直沒有開放自費檢驗,僅限於「公費」。例如進行疫調時,地方衛生單位如評估有需要驗抗體,就會就近送到這些醫院或檢驗所。這117家血清抗體檢驗機構包括基隆2家醫院、北市15家院所、新北市15家院所、桃園市12家院所、新竹縣市6家院所、苗栗縣1家院所、台中市12家醫院、彰化縣6家醫院、南投縣3家醫院、雲林縣3家醫院、嘉義縣市7家院所、台南市10家院所、高雄市15家院所、屏東縣4家醫院、宜蘭縣2家醫院、花蓮縣2家醫院、台東縣2家醫院。全國血清抗體檢測指定檢驗機構名單將不定時更新於疾管署官網:https://www.cdc.gov.tw/Category/MPage/yuNKM3fnmrjMFbnP4yzesg
-
2021-09-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四叉貓驗抗體風波 羅一鈞分析5人檢驗結果
網紅「四叉貓」劉宇日前公布打高端後自費驗抗體報告,引發國人好奇並想嘗試,指揮中心22日將開會討論相關指引。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天在記者會上,特別整理5名網友的檢驗結果。他說,第一劑到第二劑的過程中,不論幾周或幾個月,抗體產生是動態變化過程,檢驗時間不同、數字可能完全不同,打完兩劑之後驗抗體才是比較穩定的。今天所分析的檢驗抗體結果,7、8月間接種,有3個高端,AZ、莫德納各一,抗體數值從兩位數到四位數都有。羅一鈞說,很重要的一點是,打疫苗之後驗抗體的天數是哪個區間?因為太早驗不夠高,太晚驗出數字比較好看。另外,個人差異也很大,羅一鈞說,數字從兩位數到四位數都有,國際文獻也看到BNT疫苗快又高,但超過二、三周還沒接種第二劑時,數字也可以從十幾到幾千都有可能,這除了與驗的時間有關,也與每個人體質不同有關,每個人產生抗體的快慢不同。然而,互相比較是難免,羅一鈞說,但這是龜兔賽跑的過程,沒有說早驗抗體低,之後就會一直低,這在B肝疫苗也是這樣的。再者,檢驗之間是否可互相比較,「現在用的都是商業化的東西,例如都用某廠牌的檢驗試劑,單位一致可以互相比較,但是檢驗還是有三大限制。」羅一鈞說,首先是檢驗時機,第二劑之後抗體數字比較穩定;其次則是很多專家強調過,商業抗體都不是看中和抗體。羅一鈞指出,最後一點是沒有商業試劑可以用於臨床或篩檢使用,都是用這個數字去推估或參考,但不等同於中和抗體,僅供參考且不代表有無保護力;抗體只是免疫反應的一環,看不出細胞免疫是否有足夠效果。基於檢驗時機、不是中和抗體,無法推估細胞免疫這三個限制。指揮中心將要求,執行的機構詳加說明,針對檢驗標準和方法都要訂定,後續有興趣檢驗的民眾,得到報告才會有一定的標準不至於混淆,一定要有專業的評估和說明,才知道抗體與疫苗有關或與感染有關。指揮中心周三將開會討論,檢驗抗體相關指引,包括收費標準、檢驗方法,檢驗單位也應說明抗體是染疫還是疫苗所致,但不會以此做為第3劑依據。
-
2021-09-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美FDA專家否決BNT補強針 陳時中:對台灣有參考價值
美國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的專家諮詢小組一面倒以16票比兩票,拒絕支持「全面施打輝瑞/BNT疫苗補強針」計畫;但支持65歲以上長者或有嚴重疾病的高風險人群注射補強針。我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美國的建議對台灣來說有參考價值,但距離我國要接種到第三劑還有很長一段時間,還有時間可以看國際間的數據和專家共識。由於接種BNT疫苗後建議,兩周內避免劇烈運動,陳時中也表示,會請學校在排定體育課時,也要適度安排。而不論疫苗接種小組召集人李秉穎或是周六舉行的臨床處置建議,專家也建議兩周內不要劇烈運動,28天內出現疑似心肌炎、心包膜炎的五大症狀,包括胸痛、呼吸急促等要儘速就醫。而今天公布的11例境外移入個案中,有五人確定接種過疫苗,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這些民眾接種的疫苗分別為俄羅斯衛星五號、莫德納、AZ、BNT和嬌生疫苗。陳時中表示,每天出現的突破性感染很多,就算完整接種疫苗,但包括環境因素、體質和疫苗保護力都有關係,所以打疫苗外,還是要做好個人防護。
-
2021-09-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26歲國立大學研究生騎車突昏迷 母淚訴:6天前曾打高端
中正大學法律所26歲黃姓研究生本月16日騎機車停等紅綠燈時突然昏迷,送醫發現起因血栓,目前仍於加護病房觀察;家屬指控,他本月10日接種高端疫苗,恐為不良反應,大林慈濟醫院卻不進一步調查;院方反駁,17日術後隨即抽血檢測,縣府衛生局說,家屬若有相關疑慮,可協助辦理藥害救濟審查。據家屬轉述,黃姓研究生本月16日中午騎機車,由駕訓班返回宿舍途中,行經大學路與大民南路路口時,不明原因連人帶車摔倒路面,隨後送往大林慈濟醫院,家屬連夜從桃園南下。黃男17日手術,家屬表示,黃男術前原本意識仍清楚,能清晰表達語意,然手術後昏迷至今,院方開出診斷證明表示黃男因右側內頸動脈血栓導致右側大腦大範圍梗塞,目前仍在加護病房觀察中。黃母表示,黃男施打高端前並未通知家人,昏迷當天家屬趕赴現場,發現黃男身上沒有健保卡,至租屋處在房東協助下,進入房間才發現黃男的黃色小卡,並發現上面標註9月10日下午曾至民雄鄉衛生所施打高端疫苗。家屬質疑黃男血栓與施打高端疫苗有關,希望能抽血檢測,卻遭院方以不合標準為由婉拒,黃母說,開刀當天便希望院方能通報疾病管制署藥物不良反應,但昨天下午才接到疾管署電話調查,質疑拖延程序、效率不彰。「救人優先」大林慈濟醫院表示,當天術後隨即通報相關單位,今天上午抽取黃男血液送第三方公正單位檢查,一切依照正常程序流程,並未有家屬質疑未抽血檢查疑慮。嘉義縣衛生局表示,目前無法證實黃男血栓與高端疫苗間關聯性,若家屬有疑慮,欲提出申請藥害救濟審查,衛生局將依相關程序協助辦理。黃母表示,黃男注重飲食,平時也有健身、運動習慣,大學畢業後是全班唯一一個拿到律師執照的,成績相當優異,接到噩耗都難以接受,儘管疾管署表示疫苗不良反應可以拿到一定撫卹,但家屬只希望相關單位能給出合理回復,釐清事發原因。
-
2021-09-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FDA駁全美接種第3劑如何影響台灣?蘇益仁分析3啟示
美國食藥署專家小組於9月17日駁回輝瑞BNT新冠疫苗「全美接種第三劑」的申請,僅同意65歲以上和高風險群接種,外界預期這將牽動全球疫苗供需及接種策略。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分析這項決策,台灣可以從三個角度看。首先是新冠疫苗兩劑接種率超過一定門檻之後,每年接種策略會趨近流感疫苗;再者是各國擬定追加劑的策略,都會思考兼顧國家資源和必要性;最後,是國產疫苗的發展將持續面臨困境。蘇益仁表示,針對新興傳染病,都要先打完兩劑,再來討論是不是要像流感疫苗一樣每年打、打在誰的身上。人們每年都會受到流感威脅,每人平均五到六年就會感染一次,所以大眾體內都有抗體。過去留下的抗體與後來的流感病毒變異株雖不完全符合,但也有大約三、四成保護力,所以要針對高危險族群去每年接種追加劑,這就是目前流感疫苗接種策略的邏輯。「美國專家這次的建議,與我們(台灣)現在看待流感的思維是一樣的」,蘇益仁說,美國絕對有能力滿足全美人口打第三劑,美國專家應是思考到目前全球疫苗資源仍不足,因此做出兼顧「必要性」的決定。以美國的國力和財力,往年流感疫苗數量都以全人口百分百接種的劑量去規劃,但因為有大約三成美國人不打疫苗,所以每年頂多打到七成。在其他資源不如美國的國家,如台灣,公費流感疫苗就規劃只給高危險群。蘇益仁表示,美國現在處理的「追加劑」策略,就是台灣明年會遇到的問題,即以流感疫苗的規劃邏輯,去思考新冠肺炎疫苗追加劑的對象和時程;不過,前提是台灣必須在明年2月讓兩劑覆蓋率達到八成,才有資格討論這些問題。蘇益仁分析,包括莫德納、輝瑞、嬌生等大廠,2022年總廠產量可能有200億劑這麼多,是否真能賣得完?就要看市場的需求。以色列、美國、新加坡、韓國等越來越多國家二劑接種率超過八成,疫苗需求會下降,價格會重新調整,接種策略也會開始接近「流感疫苗」。要不要每年打、哪些人打,這些問題都會浮現,各大藥廠都要繼續遊說政府、增加市場。全球疫苗市場持續變化,台灣國產疫苗怎麼辦?蘇益仁說,「這也是國產疫苗遇到的困境」,因為明年、後年的疫苗,各國今年都訂好了,台灣國產疫苗可能在明年6月才能做完第三期臨床試驗,「到時候要賣給誰?」台灣要挺國產疫苗,疫苗採購也必須遵守WTO法規,一定要公開招標,不能獨厚國產,未來台灣的新冠疫苗可能也會像流感疫苗一樣,依據廠牌不同,而有公費、自費之分。
-
2021-09-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預防BNT引發心肌炎 新加坡建議接種後1周內避免激烈運動
台灣將自23日起為12至17歲學生施打輝瑞/BNT疫苗,由於國外有青少年,特別是男生接種BNT疫苗後出現心肌炎或心包炎副作用,引起不少家長擔憂,新加坡政府建議接種後一周內避免激烈運動。新加坡因一名16歲青少年在接種輝瑞疫苗後的幾日內做重訓而導致一度停止心跳,於今年7月5日更新對所有接種mRNA疫苗,包括輝瑞和莫德納疫苗民眾的指引,在接種第一劑或第二劑後的一周內,避免劇烈運動,特別是青少年和30歲以下男性。新加坡衛生部表示,政府的專家委員會仍然建議接種mRNA疫苗利大於弊。但建議在接種後的一周內,避免劇烈運動。不過,只有新加坡提出這方面的警告。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正在密切監督接種mRNA疫苗後產生心肌炎或心包炎副作用,特別是青少年和男性年輕成人,較常發生在打完第二劑之後,而且是在接種的一周內發生。CDC強調,出現心肌炎或心包炎症狀後,一般在接受治療和休息後很快恢復,診斷為心肌炎的患者必須先諮詢心臟科醫師,才能恢復運動和體育活動。心肌炎或心包炎症狀包括胸痛、呼吸急促、心悸和心臟怦怦跳,如果在接種數日內發生,必須緊急就醫。
-
2021-09-19 新聞.長期照護
疫情卡實習 2萬照服生力軍進不了市場
五月爆發本土疫情,各縣市因應三級警戒,日照中心、住宿式機構、護理之家不開放家屬探視,照服員實習也中止。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理事長林金立表示,過去平均每年約新增兩萬名照服員生力軍,可在四月至九月訓練並進入職場,不料今年機構因疫情不開放實習,受訓計畫遭卡關,長照人力持續緊繃。北市勞動局日前舉辦徵才活動,照服員需求缺口超過兩百人。林金立坦言,每年照顧需求都在增加,照服員年年都缺,照服員就職前需接受學科考試及在機構實習四十小時,如今碰上疫情,機構不開放實習,導致照服員完成學科訓練,也無法至機構實習結訓,新的居服員無法投入市場,只靠現有人力苦撐。疫情爆發初期,部分使用居家服務的民眾憂心感染,因而暫停,但另方面,日照中心停止開放,過去使用日照中心服務的民眾轉而申請居家服務。林金立表示,舊案暫緩,但新案一夕暴增,居服員工作不減反增。林金立說,有段時間居服員得與家屬協調,原本可以提供三個家庭各五項服務,後來因為必須服務四個家庭,與前三個家庭協商減少服務項目,才能挪出服務量能,否則真的忙不過來。家屬需要居服員到府服務,但又擔心病毒,曾有家屬要求居服員「站門口全身消毒」,才能入內,讓居服員身心受挫。還好事後透過督導溝通,不讓再發生這種情況。隨著居服員陸續接種第一劑疫苗,至今約九成完成接種,家屬也不再那麼緊張。對於照服員無法進入長照機構受訓,無法結業投入市場,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周道君表示,日前積極與各醫療院所及住宿式機構協談,目前疫情較穩定,有部分機構願意開放實習,對於仍憂心疫情未開放的部分機構,未來會持續溝通,協助照服員完成訓練。
-
2021-09-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四叉貓檢驗惹議 周三將討論自費驗抗體指引
打新冠疫苗後,到底能不能自費做抗體檢測?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周三(廿二日)將舉行應變會議,針對抗體檢驗後續討論相關指引,讓民眾、醫療院所有所依循。專家呼籲中央建立檢驗抗體標準,並以抗體數值為基礎,未來做追加第三劑考量依據。陳時中表示,民眾自己檢驗抗體,很難當作施打第三劑疫苗的參考,指揮中心已和專家討論抗體監測與實驗計畫,作為第三劑施打的考量依據,周三會與醫療應變組開會,擬訂定抗體檢驗相關指引。陳時中說,訂定檢驗抗體指引,是讓民眾及醫療院所有所依循,也提醒民眾注意,檢驗陽性可能是因接種疫苗,也可能是染疫後呈現陽性,須經專業解讀。網紅「四叉貓」自費於禾馨診所驗疫苗抗體,禾馨診所可能因未經衛生局同意核准而遭開罰。陳時中說,只要是合格的檢測,指揮中心都不會反對,但執行面回歸地方衛生局,目前公費檢驗抗體僅開放十二家醫療院所可執行。國產高端疫苗尚未完成三期臨床試驗,即使總統蔡英文帶頭施打,至今保護力仍未知。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日前表示,並未開放一般民眾自費檢驗,醫療院所要申請檢驗費用,需經衛生局核可。
-
2021-09-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破天荒!5疫苗下月同步開打
最近AZ、莫德納等新冠疫苗紛紛到貨,陸續排入接種時程,但一年一度的流感疫苗也將於十月一日開打。九月底、十月初,不但AZ、莫德納、BNT、高端等四種新冠疫苗同時施打,又撞上流感疫苗,五種疫苗齊發,對接種場地、人力配置都是挑戰,也讓人擔心疫苗接種出現混亂。國內第八輪AZ疫苗開打至九月廿三日,同一時間,國內七十五歲以上長者、六十五歲以上原住民,自九月十七日至九月廿三日接種莫德納第二劑,第二劑AZ疫苗九月底開放接種。此外,六十五歲至七十五歲長者可望於九月廿八日至十月五日接種第二劑莫德納疫苗,BNT疫苗則同時於校園內接種。指揮中心昨公布第九輪、第十輪疫苗提供第一劑BNT與第二劑高端疫苗,從九月廿五日打到十月三日以後。流感疫苗今年備有六三二萬劑,十月一日開打,由六十五歲以上及醫事人員優先接種。兩周內將有五種疫苗同步施打,國內從未有過這樣的經驗,外界憂心進入疫苗施打緊繃期,恐怕帶來新一波混亂。但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國內施打多種疫苗已有經驗且純熟,不認為有問題,「護理人員會辛苦一些,我們給他們加油鼓勵。」陳時中指出,流感疫苗將開設接種站或到學校施打,避免流感與新冠疫苗接種撞期,兩者務必間隔至少七天。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李秉穎指出,五款疫苗包裝、使用方法、保存條件不同、接種場所也不一樣,只要醫護人員確實核對,應不至出錯。馬偕小兒部資深主治醫師許瓊心指出,除了護理人力監督,未來也可以安排系統警示提醒,降低風險。昨是中秋連假第一天,本土確診及死亡案例皆掛零,境外移入六例。長榮機師連續確診案隔離期滿,未見新病例,宣布結案,新北幼兒園群聚若今天也沒有新增個案,也將告一段落。桃勤染疫女清潔員基因定序確定染Delta,經比對與中東、西亞境外移入案例序列接近,將進一步比對。
-
2021-09-19 新聞.元氣新聞
私密處是女人第二張臉 國內首間婦科美學診所開幕
全國第一間整合女性身心的私密健康照顧診所於今天成立,婦科名醫、台北秀傳醫院執行院長鄭丞傑表示,婦科私密領域的健康照顧涵蓋了婦產科、婦女泌尿科和肛門外科,在歐美國家逐漸形成婦產科次專科領域,叫做「婦科美學」(gynecological aesthetics),解決女性朋友從青春期到產後、更年期、停經期等問題。鄭丞傑表示,該診所的核心理念為「當妳的閨蜜」,除了婦產科醫師照顧女性私密健康,還提供性諮商、性治療,成為國內第一家整合了身心照顧的「婦科美學」診所。「私密處是女人的第二張臉」鄭丞傑說,從青春期發育開始,女生私密處問題伴隨一生,從美觀氣味顏色,至先天異常、產後的局部恢復、產後尿失禁、痔瘡、產後下腹部鬆垮、妊娠紋、大齡女子生育功能檢測、卵巢老化功能檢測與預防、萎縮性陰道炎、陰道痙攣症、性交疼痛、性欲低落,以及等更年期障礙,希望透過「婦科美學」全方位照顧18到88歲的女性整合性的私密健康。目前看診婦科醫師均為女性,不過,部分患者希望由男醫師看診,鄭丞傑表示,絕對沒有歧視男性,事實上,男性也有私密問題,為了照顧婦女朋友的男朋友或丈夫,該診所將邀請泌尿科醫師,一起來照顧男性的私密健康。鄭丞傑表示,該診所與台灣性教育學會舉辦「造福雙百位女性」公益活動,一為提供一百個可以改善產後尿失禁及加強骨盆底肌肉收縮能力的「G動椅」免費體驗療程,一為在女性私密保養品牌贊助下,提供免費施打九價子宮頸疫苗,攜手做公益一起呵護女性健康。台灣性教育學會理事長鄭其嘉表示,許多女性對於私密處的健康問題,因為不好意思而羞於求助,提醒女性應該更重視私密處的健康保養和照顧,加強性健康的教育,這樣才能有助於女性的身心健康。今天特別到場祝賀和鼓勵的監察委員陳景峻表示,他是醫學的門外漢,但是特別欣賞鄭丞傑的醫德醫術和對普羅大眾做健康教育傳播的能耐,這次看到他鋪陳了這樣的一個舞台,讓年輕一輩的醫師來發揮,來照顧婦女的私密健康,同時又做了公益活動,表示非常敬佩。
-
2021-09-19 新聞.長期照護
疫情下的居服員/遇疫實習中斷 照服員生力軍少了兩萬
受新冠肺炎影響,家屬無法探視居住長照機構的長輩,也讓照服員生力軍受訓計畫中斷,約兩萬名照服員新血無法投入長照市場。今年五月爆發本土疫情,各縣市因應三級警戒,不少日照中心、住宿式機構、護理之家不開放家屬探視,包括照服員實習也中止。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理事長林金立表示,每年約新增二萬名居服員生力軍,會在四月至九月訓練並進入職場,不料碰上疫情,機構不開放實習,即便完成學科訓練,仍然無法結訓。林金立表示,疫情爆發初期,部分使用居家服務的家屬憂心感染,因而暫停居家服務。另一方面,因日照中心暫停開放,過去使用日照中心的民眾通通轉往申請居家服務,雖舊案暫緩服務、新案一夕「暴增」,居服員工作不減反增。有段時間,居服員得與家屬協調,例如原本可以提供A、B、C家庭各五項服務,後來增加D家庭後,前三個家庭得減少服務項目,挪出服務量能給D家庭,否則真的忙不過來。新冠病毒人人怕,家屬怕居服員帶病毒,居服員也怕染疫,若剛好是新個案,彼此又不熟悉,事前都得清楚交代旅遊史或接觸史。曾有家屬要求居服員「站門口全身消毒」才能入內,讓居服員身心受挫,事後趕緊透過督導溝通,不讓此情況再發生。隨著居服員陸續接種第一劑疫苗,至今約九成居服員都完成接種,前往案主家提供服務時,家屬也不再那麼緊張。照服員遇疫情訓練中斷,為解決此狀況,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周道君表示,日前積極與受訓機構,包括各醫療院所及住宿式機構協談,目前疫情較穩定,已有部分機構等在符合防疫規定下,開放照服員實習,但某些機構仍憂心疫情未開放,未來會持續溝通,協助照服員完成訓練。周道君表示,使用日照中心的個案,失能等級大多介於輕度至輕中度,當疫情較緊張時而暫停服務時,若個案需居家服務,可以修改計畫改選居家服務,另外日照中心服務員可從日照單位轉為提供居家服務,處理較急迫性的服務項目,依照個案需求跟服務量能做調整。衛福部統計全國照顧服務員人數,包括居家照服員、社區照服員及機構照服員,一〇八年約五萬多人,一〇九年七萬多人,今年已超過八萬多人,照服員人力需求年年成長。周道君表示,因應長照需求,各縣市會提前一年預估隔年所需用照服員人數,並與勞動部也合作,以補助計畫方式提供各縣市進行照服員訓練,而民間單位亦可自費辦理訓練。根據規定,照服員須先經過90小時培訓,包括50小時學科訓練以及40小時機構實習。
-
2021-09-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網紅自費驗抗體惹議 指揮中心22日開會訂指引
網紅四叉貓自費驗抗體惹議,指揮中心今天說,22日開會討論相關指引,包括收費標準、檢驗方法,檢驗單位也應說明抗體是染疫還是疫苗所致,但不會以此做為第3劑依據。網紅「四叉貓」劉宇席在接種高端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15天後,前往北市禾馨診所進行檢驗抗體,自稱「有產生抗體但數值偏低」,也引起其他民眾仿效惹議,傳有違法之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表示,目前未開放一般民眾自費驗疫苗抗體,醫療院所要做自費檢驗,須先向地方衛生局申請核准。不過,禾馨診所營運長林思宏自稱已報備檢驗抗體,但北市又說疾管署尚未制定規範。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下午在記者會中表示,這些都是醫療法的規定,已執行數十年,執行層面是由地方衛生局釐清,目前僅開放12家可進行公費抗體檢驗,至於自費相關疑慮,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將於22日召開會議,針對抗體檢驗相關指引。陳時中指出,自費檢驗抗體只要符合規定,指揮中心都不反對,但醫療法規定民眾還是要根據指引,了解做完檢驗後要注意哪些事情,例如檢驗陽性的抗體到底是疫苗產生的,還是染疫導致的抗體,希望訂定指引提供民眾參考。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指引將訂定收費標準、標準檢驗方法,並要求執行檢驗的單位說明驗出的抗體代表哪些意義,萬一是染疫造成的陽性,是否要進一步通報等,都有待進一步討論。外界也好奇,未來是否以自費抗體檢驗結果,做為追加施打第3劑疫苗依據。陳時中說,自費抗體檢驗結果很難做為第3劑疫苗參考依據,目前國內已持續展開實驗及監測計畫,會根據國外經驗、專家意見做為是否追加第3劑疫苗的參考。
-
2021-09-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確診者常見的10大症狀有哪些?Delta病毒症狀像重感冒?專家解析「症狀、傳染力」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嚴峻,不但沒有好轉的現象,反而出現比原始株強上數倍的Delta變異株讓突破性感染頻頻出現,更讓全球疫情雪上加霜。對此衛福部前部長邱文達在一份演講報告《如何面對COVID-19變種的新威脅》中,引用網站Eat This, Not That!一篇文章,列出十種COVID-19病人常有的症狀:1.虛弱(Fatigue)2.肌肉痛(Muscle or body aches)3.呼吸急促(Shorten of breath)4.注意力不集中(Difficulty concentration or focusing)5.無活動力(Iability to exercise or be active)6.頭痛(Headache)7.睡眠障礙(Difficultysleeping)8.焦慮(Anxiety)9.記憶問題(Memory problems)10.暈眩(Dizziness)如果有遇到以上這些情況,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COVID-19,請立即聯繫醫療專業人員確認自己是否確診。新冠病毒所屬的RNA病毒變異非常快速,從最剛開始流行的武漢株,到後來的加州株造成加州大流行,到後來的南非(Beta)、巴西(Gamma)、英國株(Alpha),到目前最重要的印度(Delta)變異株是世界四大主要病毒,稱為四大天王病毒株。Alpha變異株為引起2021年初世界流行的主要病毒株。而現階段大流行的Delta變異株,傳播力更強、重症率更高,面對這樣的現況,邱文達醫師也在報告中引用網站Healthline一篇文章,點出Delta變異株跟一般的COVID病毒的不同之處:1.耶魯醫學報告稱,Delta變異株的咳嗽和嗅覺喪失不太常見。2.反而一般重感冒狀況較常見,如:頭痛、喉嚨痛、流鼻涕及燒最常見。3.傳染速度是原有病毒的兩到三倍,並且有數據表明它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疾病。4.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數據,一周內報告了近94,000 例兒童 COVID-19 病例。邱文達醫師提醒,雖然全球疫情趨緩,美國的疫情仍嚴峻,要更加嚴密防備變種病毒傳播;新冠疫苗對變種病毒仍有效,應提升疫苗施打率,克服謠言造成的疫苗猶豫;今年冬天是疫情的關鍵點,期望明年春天會好轉。
-
2021-09-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23-50歲打不到BNT 新北:需求、感受很大落差
BNT疫苗即將開打,18歲至22歲、65歲以上、40歲以上第9類都可以接種,不過23歲至50歲青壯不在這波施打名單。新北副市長劉和然說,呼籲也提醒中央,現在第一劑接近5成,第二劑不到1成,民眾需求、感受有很大落差。劉和然在防疫記者會指出,現在會比較哪個年齡層施沒有打到,就是疫苗數量的關係,中央要盡快提升第一劑覆蓋率,而且民眾可以選到想打的疫苗,而第二劑趕快施打外,第三劑也要規劃也要到位,讓民眾不要有相對剝奪感。
-
2021-09-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九、十輪沒莫德納第二劑? 65歲以上施打另行公布
指揮中心公布第十輪跟第九輪一樣,都是開放民眾接種第一劑BNT疫苗及第二劑高端疫苗。目前第九輪的第一劑BNT施打對象,是「18-22歲」、「65歲以上」、「第九類40歲以上」施打,第十輪也會持續開放「第九類40歲以下」、「65歲以下」等人施打,若校園接種告一段落,未來還會開放不在籍、不在校的12至17歲學生施打。國人關心到貨的108萬劑莫德納疫苗將如何應用,莊人祥也表示。現前施打過第一劑莫德納的人,多屬於造冊人員,並無須列在意願登記平台公布第幾輪次公布,只要莫德納到貨數量夠,會等七天後疫苗封緘檢驗後開放施打,除了原先已經的75歲老人,還會另通知65至75歲長輩、造冊人員接種。至於校園接種BNT疫苗將於9月23日開打,仍有少部分12歲-17歲等不在籍、不在校學生尚未施打,莊人祥表示,未來BNT疫苗若周周到貨,很可能每天七天就會開放一次,每一周國內都會有多種疫苗同時進行施打,預計等到校園接種到10月3日告一段落後,屆時也會開放12至17歲族群跟成人一同施打。
-
2021-09-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北Delta群聚長輩沒重症 張上淳曝救命關鍵
國內近期三起Delta群聚案,從最早的屏東枋山祖孫案、桃園機師案到近期的新北幼兒園群聚案,包括屏東及新北二案確診個案都有長者,不過屏東長者出現重症狀況,新北長者卻沒有重症,是否與醫療照顧方式有關,或是接種疫苗奏效?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北部2起事件發生時,剛好有單株抗體可以使用,在輕症時給予使用,個案狀況都維持良好。針對三起Delta群聚案件,陳時中表示,屏東枋山案例有比較多長者,桃園染疫二位機師一位小孩,年齡約59歲,至於新北幼兒園年紀也不大,但確實有幾位長輩染疫。張上淳表示,屏東確診個案確實有出現重症狀況,而在北部的2起事件中,基本上都沒有任何狀況,剛好我們手上也有單株抗體,因此即便是輕症,考量有少數長者年紀大的關係,即時給予單株抗體使用,後續情況維持很好。張上淳表示,屏東及新北個案都有用到單株抗體,並依照指引使用,包括65歲以上或有高危險疾病的年輕族群,像是糖尿病、高血壓等,即便初期是輕症,只要符合資格者都會先給予使用。
-
2021-09-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板橋76歲男性打完AZ疫苗第二劑 2天後突死亡
新北市新增1例施打疫苗後死亡個案,板橋區一位76歲男性身患腎臟疾病,在6月25日接種AZ第1劑,無特別異常症狀,9月15日接種AZ第2劑,9月16日出現全身無力與痠痛,9月17日死亡。目前新北市通報累積施打疫苗後死亡個案總數為147案,其中AZ疫苗117例、莫德納疫苗26例、高端4例。新北市衛生局表示,對於接獲疫苗施打後的不良事件通報,或民眾有疑義通報,都會將相關資料上傳疾管署通報系統,至於個案死亡原因是否與疫苗有關,由中央「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審議認定。
-
2021-09-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9輪BNT疫苗91萬人打得到 10月初可望再擴大
指揮中心今天宣布,第9輪COVID-19疫苗預約共有12-22歲、65歲以上、40歲以上慢性病患共91萬人符合接種BNT資格,第10輪預計廠牌還是BNT,若到貨順利才會擴大接種對象。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持續到貨並依序接種,第9輪除了開放第2劑高端疫苗預約接種,還有日前2批抵台的184萬劑輝瑞BNT疫苗完成檢驗封緘,也要在第9輪開放施打第1劑。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劃,輝瑞BNT除提供12歲至17歲學生校園造冊接種,也將於第9輪提供18至22歲、65歲以上、40歲以上第9類高風險慢性病等3大族群施打。截至昨天,共有402萬人登記接種輝瑞BNT疫苗,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劃,若輝瑞BNT疫苗仍有餘裕,會依年齡層從第9類40歲再往下開放,其次再從64歲依序往下開放。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這次符合第9輪BNT疫苗接種資格者登記狀況相當踴躍,其中18歲到22歲共有約48萬人登記、第9類40歲以上共有約36.6萬人登記、65歲以上則有約6.3萬人登記,因此這次共開放91萬人接種。陳時中說,目前雖然沒有再往下類別開放的計畫,但未來10月3日開打的第10輪,還是規劃接種BNT疫苗以及高端疫苗,屆時若到貨順利,不排除再依序開放第9類、第10類對象接種。由於10月初也要開始接種季節流感疫苗,從9月底到10月預計會有COVID-19、流感等不同疫苗、多種廠牌同時開打,外界也擔心疫苗接種面臨塞車。陳時中指出,相信醫界接種疫苗作業已經相當純熟,他不認為會有問題,並向醫事人員喊話「大家辛苦了」。
-
2021-09-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8、9月致死率差10倍醫籲應停打 陳時中回應了
國產高端疫苗8月23日起開放民眾施打,不過有醫師認為,8月施打64萬多人有6人死亡,9月施打6萬多人也是6人死亡,每10萬人致死率,前者為0.9,後者高達8.7,前後相差將近10倍,質疑疫苗品管大有問題,應該立刻停打重新檢視。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施打疫苗致死率要有時序統計,才有意義。國防醫學院社會醫學研究所退休教授、醫師何邦立認為,高端屬於次蛋白疫苗比較安全,致死率應極低才對,但細看8月23至9月13日間20天的數據,8月64萬8968人接種後6人亡,9月僅6萬9223人接種後卻也6人死,每10萬人致死率前為0.9,後者高達8.7,前後相差近10倍,顯見疫苗品管有大問題,應即刻停打重新檢視。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經過檢視,高端接種時間都在第六輪之後,13名死亡個案是在8月23至28日之間接種,由於不同個案在不同時間死亡,通報時間點也不同。到目前為止,共有83萬劑高端疫苗運送到全國,總共約11批號,目前沒有看到批號與死亡有相關跡象。
-
2021-09-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9輪有91萬人開打! 莫德納二劑施打對象「不往下開」
國人疫苗施打已進行到第八輪AZ疫苗開打,下周預計校園施打BNT疫苗,未來第九輪也要開放第二劑莫德納及高端接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第九輪有登記且符合資格者有91萬人,目前人數比例滿高的,沒有預計再往下開放其他年齡。陳時中也表示,第九輪疫苗開打的預約接種時間能維持9月20日至9月22日,BNT疫苗開打時間從9月25日至10月2日,而高端疫苗二劑則從原先9月30日開打,提前至9月27日開打,同樣開打截止日是10月2日,強調是地方政府要求希望能提早開始,讓施打安排可以更方便,指揮中心因應需求更改開打日期。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指出,第九輪有65萬人要施打高端第二劑,而BNT疫苗則開放18至22歲、65歲以上長者、40歲以上第九類,若有剩餘的話,會逐步從第九類年齡層往下開,若第九類施打完畢,就會從65歲長者往下開。然而經過與地方政府精算過後,今日宣布目前第九輪有91萬施打比例高,並未如期往其他年齡層開放。另外由於10月1日開打流感疫苗,未來跟新冠疫苗施打撞期,陳時中表示,各類疫苗接種未來陸續疫苗會到,指揮中心預先會規畫,疫苗到會確實時間跟大家講。但自10月起施打流感疫苗,今年準備有632萬劑流感疫苗,會像以往開設接種站或是到學校打。他指出,在疫苗新冠跟流感疫苗,要間隔至少七天施打,且要告知醫師疫苗接種史,醫療院所要主動通知民眾,七天內不接種兩種疫苗,也要查詢民眾的疫苗接種史,此外民眾也要將自己的接種日期記清楚。根據昨日國人接種疫苗22萬劑多,施打第一劑AZ疫苗有5.2萬劑,施打第二劑莫德納14萬左右,未來BNT疫苗進來後,以施打第一劑為主,現在大概疫苗涵蓋率49.43%、劑次人口比達56.17。
-
2021-09-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陳時中順民意「知的權利」 下周三開會擬檢驗抗體指引
網紅四叉貓日前施打一劑高端疫苗,到禾馨診所自費做抗體檢測,結果抗體量偏低,不少民眾跟風去禾馨診所驗抗體,事件引來指揮中心、北市衛生局關切,追查是否違反醫療法予以開罰。不過多數專家認為,民眾有知的權利,且檢驗抗體後續可作為追加第三劑疫苗依據。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下周三會與醫療應變組開會,針對抗體檢驗訂定指引。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表示,僅12家指定醫療院所可驗抗體,之前只供機組員公費檢測,未開放一般民眾自費檢驗,若需申請檢驗費用,需經地方衛生局申報核可。但專家認為,民眾有知的權利,中央應建立檢驗抗體標準,並根據其抗體數值做基礎,作為追加第三劑疫苗考量依據。陳時中說,民眾自行檢驗很難做第三劑參考,但指揮中心有和專家討論抗體監測計畫,來作為第三劑參考。而下周三也會與醫療應變組進行會議討論,針對抗體檢驗訂定指引,讓民眾及醫療院所未來有所依循。未來訂定檢測抗體指引,代表民眾可自費檢測?陳時中表示,只要是合格的檢測,我們都不會反對,訂定指引用意,是要提醒民眾哪些情況需要注意,例如檢驗出陽性時,是代表施打疫苗陽性,還是染疫過後的陽性,需要來做區分。未來會請醫療應變組做依循。禾馨診所營運長林思宏昨晚於臉書貼文,稱先前有向北市衛生局報備,但當時北市未同意,原因是疾管署沒有相關規範。對此,陳時中說,主要看禾馨是否符合醫療法規定,由於法律執行10多年了,執行面會由地方衛生局來釐清,目前公費僅開放12家醫療院所可檢驗抗體,若民眾有自費疑慮,訂定指引也會參考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