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疫情
共找到
12539
筆 文章
-
-
2022-04-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指揮中心為迅速阻斷傳播鏈 啟動池化方式提高核酸篩檢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今天新增病例破百例,達104例。指揮中心因應持續調整邊境與防疫措施,今起將使用池化方式,提升社區核酸篩檢量為可行的配套措施,藉由早期檢測病毒帶原者,迅速阻斷傳播鏈,兼顧與維持防疫量能、社會經濟活動及有效控管風險。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4月1日起,有一個新檢驗原則一比十的池化方式,不管是住院陪病等高風險篩檢,十個檢體一起上機篩檢,如果都是陰性就是陰性,如果有陽性分開再個別做,經評估可以提高效率,但不用於臨床有症狀就醫診斷,或防疫旅館的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者,都不是用這個方式。羅一鈞表示,依這些相關試劑仿單記載的檢測靈敏度換算,單一檢體上機可偵測陽性個案Ct值約介於34~38之間,若進一步採用1:10池化模式進行,除可大幅提升單位時間的可檢驗件數,並加速陰性個案排除效率;針對陽性個案檢驗,仍可正確檢出Ct值介於31~35的陽性患者。羅一鈞說,1:10的池化檢驗,是針對例行性篩檢的方式,僅適用於發生率不高的族群,而若有急著陪病住院的情形,也會盡快告知醫院,如果有緊急需求四月起也能使用一比一的檢驗。另針對高感染風險的疑似個案,仍採用非池化標準流程,維持精準檢驗的要求。
-
2022-04-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疫情多點擴散繃緊神經 指揮中心要求實聯制須落實
新冠疫情多點擴散,指揮中心繃緊神經。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為方便民眾與商家落實實聯制,有紙本紀錄等,讓疫調人員可以及時匡列,但近來有發現,民眾進出商店時,常輕忽未落實實聯制,但現在社區有散發疫情,呼籲民眾嚴格落實實聯制,且依「傳染病防治法」第37條,70條落實,以減少疫情擴散,希望民眾減少紙本接觸,多利用QR code,電信業者只會保留28天,請民眾放心。指揮官陳時中說,現在疫情多點,自我防護很重要,如果實聯制有聯上,足跡有重疊就會通知,把自己保護好,請大家配合。
-
2022-04-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104例確診近期新高 境外增加132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23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04例本土個案及132例境外移入(75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天案例跟昨天一樣,維持在一個比較多的情況,本土是近來新高104例,境外移入132例,落地採檢75居家57例。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45例男性、5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104例本土確定病例,包括基隆、新北、桃園、台中、花蓮等縣市都有病例,其中有2縣市新增傳播鏈,包括桃園某電商公司,一口氣暴增22例確定病例,以及花蓮慈濟醫院也新增6名確定病例,其中3名醫護包括2名急診醫師、1名急診護理師及3名確診病童及家人。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71例男性、59例女性、2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印尼23例、越南13例、泰國9例、美國7例、香港及新加坡各4例、馬來西亞、韓國、菲律賓及法國各3例、義大利、印度及瑞士各2例、捷克、芬蘭、中國、日本及英國各1例移入,另49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2022)年2月22日至3月31日;詳如新聞稿附件。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7,033,816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7,009,862例排除),其中23,629例確診,分別為7,602例境外移入,15,973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36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臺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8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臺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臺東縣各1例;另14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4-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崇右影藝科技大學3學生確診 信義市場周遭冷清少三成
基隆群聚案擴大,社區已有病毒傳播,CDC昨公布基隆群聚案相關新增22例,累計91確診,基隆校園繼海大、二信高中、南榮國中染疫後,昨晚第4所學校淪陷。崇右影藝科技大學有一名學生確診後,另兩名學生快篩陽性,經到醫院PCR也陽性,總共有3名學生確診,全校2千多師生停課改採線上遠距教學10天。昨晚有崇右影藝科技大學某科系學生及家長,接獲學系防疫緊急通知,請學校師生注意,因應基隆地區疫情升溫,本校接獲通報有一位學生確診。崇右影藝科技大學從3月31日晚間起到4月10日,全面啟動遠距線上教學,禁師生到校上課。學校表示,詳細情形以基隆市疫情指揮中心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為準。位在基隆市義七路的崇右影藝科技大學,旁邊的信義市場感受最明顯。平常車水馬龍、今天人潮減少很多,甚至有的店家有沒有出來做生意,攤商表示,生意少了約3成。有攤商擔心學生有足跡。市府表示,今天會有說明。
-
2022-04-0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影/羅一鈞深夜突請假 陳時中曝原因:眼淚快流下來
衛福部長陳時中昨晚出席小英之友會活動時,向現場志工透露,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前晚11點40分突然向他請假,原因是「再不回家洗衣服,要沒衣服穿了」,令陳時中說,聽了很心酸又抱歉,「眼淚快流下來」。民進黨立委羅致政昨深夜在臉書PO出陳時中與志工分享這段故事的影片,並說「就是因為過去三年他們的努力與犧牲,才能讓台灣繼續成為世界最安全的國度之一!真心謝謝防疫團隊的付出!」影片中,陳時中向志工透露,前天因疫情案例比較多,開會開到晚上11點40分,羅一鈞突然問他可不可以請假,他想說怎麼了,不料羅一鈞說,必須回家洗衣服,髒衣服已經多到再不洗就沒衣服穿了。陳時中表示,有時候開會開到很晚,是因為立法院會議常塞滿滿,「大家都希望我去啊」,若半夜沒有針對疫情案件先了解一下,隔天恐怕應付不太過來,他也感嘆地說,羅一鈞是一位事務官,竟然必須到深夜都還得跟他請假,令他感到很心酸又很抱歉,他並稱讚羅一鈞是非常耿直憨厚,又非常盡責的人。
-
2022-04-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類普篩雙標?柯文哲:相信政府相信黨 陳時中:時空背景不一樣
基隆推動執行「類普篩」,指揮中心被批評,去年雙北Delta疫情大爆發卻反對普篩,根本雙標。台北市長柯文哲昨酸「相信黨,相信政府,不要懷疑!」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回應,兩者時空背景不同。台灣未來可能走向與病毒共存,原因是Omicron傳播力非常強,但放棄清零、不檢驗,要選擇清零或與病毒共存,未到真正決定時間。陳時中過去曾表示,普篩易出現偽陰、偽陽問題,台灣難以承受,不願進行普篩。陳時中昨說,若前年普篩,當時還沒有快篩,去年的快篩不普及且精確度不足,如今已有居家快篩又普及,準確度達九成以上,因此,兩者時空背景完全不一樣。陳時中說,快篩偽陰、偽陽是比率問題,PCR也有相同問題,「現在要把疫調做好,逐步把社區案子(潛在個案)找出來,這是最主要目標。」陳說,基隆市要如何發放快篩試劑,相關民政、衛政比較清楚,目前是中央、地方合作,指揮中心會準備好快篩試劑。
-
2022-04-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類普篩不強制 專家悲觀看效益
基隆小吃店群聚延燒,累計已有九十一人確診,指揮中心宣布將替基隆卅六萬市民進行「類普篩」,何謂類普篩各界毫無所悉。基隆市長林右昌昨晚解釋,類普篩將以特定族群為對象,且非強制方式執行。但非強制性質如同設置社區篩檢站,讓國內專家對於類普篩的效益感到悲觀,且基隆市現在還在做事前準備,批評現在不快做根本沒用。指揮中心屢創新名詞,類普篩讓不少專家開始「猜燈謎」,直到昨天傍晚林右昌及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才先後針對類普篩一詞,做出名詞解釋。林右昌表示,類普篩一定不是強制性的,應該是要以自願為主,組織性的安排為輔,在基隆絕對不可能一次做卅六、七萬人的篩檢。王必勝則說,類普篩會以特定族群為篩檢對象。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推動類普篩,是基隆社區有隱藏、無症狀的傳播鏈,光靠社區採檢站或是診所發放快篩都不夠普及,要以較普遍的篩檢去找病人,從基隆開始「試辦」,若效果好再推廣到其他有疫情區域。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表示,類普篩還在規畫,而且還在等試辦,他說「要做就要趕快,動作太慢也沒有用了」。類普篩會有一定的效果,但非強制篩檢會有多少人願意使用、回報都是關卡,基隆有一半人口願意配合就不錯了。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類普篩」相較「普篩」最大不同在前者使用居家快篩、後者PCR篩檢。類普篩推出前,社區篩檢站亦是使用PCR篩檢。不過,社區篩檢站須出門採檢不夠普及,類普篩使用居家快篩,能短時間篩出高病毒個案,後續搭配PCR,即時匡列可避免第二波流行。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他一向反對大規模的普篩,血清學調查比普篩更重要,如果不做血清學調查,只能永遠追著疫情跑。施文儀也呼籲,指揮中心不要只看眼前的疫情,要著手做好「大流行應變計畫」,備妥足量的醫療量能和藥物,同時執行全台血清大調查。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表示,居家快篩診斷正確性不是那麼高但方便,呼籲「基隆年輕人」一定要去篩,盡可能從可能染疫且活動力較高的年輕病例先揪出來,以免病毒竄流到老人或兒童身上。
-
2022-04-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侯友宜喊規畫第4劑 指揮中心2方向評估
新北市長侯友宜昨拋出施打第四劑規畫,盼能因應亞型Omicron傳播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採購疫苗數量提供第四劑施打一定夠,第四劑的布局將待第三劑覆蓋率破五成,並依國際經驗與專家意見評估。衛福部次長薛瑞元表示,現階段應該要趕快加強施打第三劑才是最重要。侯友宜表示,亞洲國家如韓國、香港都在疫情高峰,我國邊境朝開放政策走,當境外移入愈來愈多,境內管控要完全清零不可能,尤以亞型Omicron傳播速度更快,應迅速盤點醫療量能,希望開放打第四劑。陳時中回應,指揮中心採購疫苗提供第四劑沒問題,如莫德納兩千萬劑,已進來四百多萬劑,後續還有一千五百多萬劑,量一定足夠,不過現在第三劑覆蓋率不到五成,間隔時間也不足,會根據國際經驗和專家意見,來做第四劑施打計畫。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日前指出,第四劑最早施打的國家以色列,以十八歲以上的醫護人員樣本來看,施打第四劑後對抗Omicron的中和抗體濃度有提升,但降低感染率效益有限,也可能因樣本數較少結果有待追蹤。但約一百多萬位六十歲以上長者,有打第四劑比打滿三劑者,感染率、重症風險都大幅降低。
-
2022-04-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疫情擴散10縣市 清明連假恐爆另一波
昨天單日新冠確診病例突破兩百例,本土新增八十七例、境外新增一五二例,雙雙創下今年單日新高。本土確診案例橫跨北北基、桃竹台中、台東、金門等十縣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提出警訊,憂心清明連假的人潮移動及聚餐群聚,將引發另一波疫情,需要嚴密監測。基隆傳播鏈增22例最多本土新增八十七例中,以基隆小吃店相關增廿二例最多,全案已累計九十一人確診;樹林科技廠增十三例,大潭電廠承包商增十例,台中婚宴群聚增九例,中和公寓案增七例,台東家庭群聚和桃園舞蹈老師相關各增四例,剩餘零星群聚有十例,另有八例感染源待釐清。陳時中表示,中和公寓與台東家庭群聚基因定序相關,暫列為同一傳播鏈,需進一步釐清是否與桃機同感染源,而大潭電廠定序出來為全新BA2.3,是眾多案件中較為擔憂。另昨日增三條新傳播鏈為三峽朋友群聚、花蓮慈濟急診護理師、新北萬里等案。國內累計廿四條Omicron傳播鏈、十九條待釐清傳播鏈。林右昌:類普篩自願性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表示,國內Omicron傳播鏈有廿四條就代表有廿四條破口從境外流入感染,檢疫期縮短至十天,表示約有三%入境染疫者流入社區。因應基隆小吃店引爆的群聚疫情,指揮中心採「類普篩」因應,卻遭批評雙標,過去社區疫情爆發都堅持不普篩,如今卻推出「基隆模式」,且至今基隆市府都尚未訂定類普篩的施行細節。李秉穎被問及什麼是類普篩,也搖頭表示不知道。基隆市長林右昌昨於臉書解釋,類普篩以「自願性參加為主、組織性安排為輔」,事前得做好與社會溝通、民眾宣傳、人員訓練等三大準備。專家質疑政策形同清零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說,宣布類普篩等於間接宣布「堅持清零」政策。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疫情已大爆發,未來本土天天破百都不意外,現在起需與病毒共存,並把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全數規畫收治輕症,加速高齡長輩第三劑施打,面對Omicron疫情優先布局「軟著陸」計畫。新北市長侯友宜昨拋出施打第四劑規畫,陳時中表示,待第三劑覆蓋率破五成且待國際證據愈來愈多後評估,目前國內疫苗是足以施打第四劑。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將爭取時間替長者施打第三劑疫苗,以及企業設立「防疫長」等解封規畫。
-
2022-04-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台中婚宴確診者足跡跨全台 3.6萬細胞簡訊急找重疊者
台中市國家歌劇院26日舉辦的一場婚宴,目前已知造成參加婚宴的10名賓客染疫,其中家住高雄的個案23388還因此傳染給自己家中的兩名就讀國小的小孩,使得傳播鏈達12人。而且,這10名參加婚宴的賓客活動力都很強,婚宴後續留台中消費,包括台中目前唯一確診的65歲阿嬤足跡也很廣,不但海區消費,也到太平爬山,使得市府寄發超過3.6萬筆細胞簡訊,請民眾自主檢測。台中婚宴群聚案中的阿嬤案23528,除了同住家人有7人已匡列篩檢。她平日有帶小孫子,26日參加婚宴後還分別到過三井OUTLET、太平、大里,和西屯市場,亦曾到孫子的托兒所,這些足跡的相關人員都已被匡列快篩,婦人一對雙胞胎孫子平日就讀的小貝果托嬰中心今天更是停班,讓全體托嬰人員都接受篩檢。除了阿嬤,賓客中的23409、23388、23410、23498、23390、23502以及23266、23268、23277等9人,喝完喜宴後續留台中逛百貨、上酒吧、喝咖啡、住文創旅店以及到好樂迪KTV唱歌續攤等,讓台中市足跡暴增,輻射狀擴及8個行政區。從市府公布的足跡表可知,在國家歌劇院五樓的VVG餐廳這場婚宴吃了4個小時,相關接觸者都陷入染易威脅中。除了阿嬤住台中市,其餘9人分別住台北、高雄、台東和金門,隨著他們的確診,疫情不無再擴大可能。目前已經知道,婚宴的賓客加工作人員184人,除了10人確診住院中,其餘均匡列居家隔離,經篩檢,已確定52人陰性,其餘仍檢驗中。除了到國家歌劇院婚宴會館參加婚宴之外,10名確診者過去幾日也到過林酒店森林百匯自助餐、Left左派酒吧、台中鳥日子、好樂迪KTV台中三民店、有益肚包雞以及三井outlet、西屯菜市場、太平三汀山、Honda大里廠、小貝果托嬰中心、空也素麵食,還有草悟道漢默斯、想咖啡、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統聯轉運站、台中高鐵站等地,行政區遍及西屯、梧棲、太平、大里、西區、南屯、北區以及烏日。受疫情波及,包括新光三越、台中歌劇院、林酒店、台中鳥日子以及三井Outlet都宣布閉館或是提早打烊清消,確診阿嬤孫子的幼兒園明日也停托一天。衛生局指出,即日起至4月6日於澄清醫院中港分院(側門採檢站)、林新醫院(惠中路大門口)、台中醫院(急診篩檢站)、澄清醫院平等院區、童綜合醫院、台中榮總開設社區快篩站,請同時間足跡重疊的民眾,前往快篩及監測自我健康狀況。
-
2022-04-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北今增27例 侯友宜:邊境開放已經不可能清零
新北市今日新增27例,面對逐漸增多的案例,新北市長侯友宜今日召開疫情記者會表示,清明的連續假期快到了,呼籲市民身體不適就不出門,也會將醫療量能準備好,並把本分做好,「不敢說一定要清零,畢竟邊境開放就不可能清零」,但仍盼將傷害降到最低。侯友宜今日說明,新北今日中和公寓相關增5人,樹林科技廠相關增15人,基隆相關案3人。另外,桃園舞蹈教室相關、三重電話行銷公司相關、永和相關案及台中婚宴相關案各1人。侯友宜表示,邊境的開放跟全球的疫情有關係,入境篩檢出來的案例率創新高,後續也會出現陰轉陽的情況,導致境內管控上有壓力,因此會在境內管控上全力以赴,並提醒民眾戴口罩勤洗手,尤其身體不適就不要出門。另外,清明的連續假期即將到來,侯表示,這幾日一直在呼籲,因為接下來全台移動高峰期,新北也會將醫療量能準備好,也請民眾能打第三劑就盡快去施打,市府把本分做好,疫情穩定下來,「不敢說一定清零,邊境開放已經不可能清零」,而是把衝擊將傷害降到最低,這是身為地方首長應該做的,強調「戴口罩一定有用」。
-
2022-04-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87例解析!中和公寓、台東群聚與桃機案定序相同
國內新增87例本土個案,有8例為新通報個案,感染源仍待釐清。其中群聚案數量最多為基隆小吃店相關個案有22例、其次為樹林科技13例、大潭電廠相關10例,台中婚宴相關9例,中和公寓增7例,台東家庭群聚和桃園舞蹈老師相關各有4例,總計有7條較大傳播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小群聚個案包含中山區家庭群聚增3例、松山家庭群聚增1例、三重業務員群聚增1例、永和家庭增1例,此外還有三條新感染個案,如三峽朋友群聚增2例、花蓮慈濟急診護理師增1例、新北萬里增1例等7條傳播鏈。其他原有六條傳播鏈暫無新增個案,包含彰化寵物用品廠家庭群聚 、池上個案、檢疫所員警 、永和因症就醫女性、中和陪病者、深坑陪病者等。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台東家庭群聚部分基因定序出爐,顯示與新北社區群聚定序是較相同,但實際是否為一條線傳播還需要探討。目前台東待釐清傳染鏈目前將這兩條傳播鏈歸為同一條,與先前桃機及設計師序列相同,此外嘉義喜宴群傳播鏈聚監測期滿解除,按摩店確診女(案23170 )歸併為基隆小吃店,目前國內累計19條傳播鏈。
-
2022-04-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何時打第四劑?衛福部次長薛瑞元:加強第三劑才重要
本土疫情多點爆發,確診數暴增,新北市長侯友宜上午開出第一槍,表示未來將規劃民眾接種第4劑新冠疫苗。對此,衛福部次長薛瑞元說,有關第四劑須先搜集國內外醫學證據,覺得適合施打才會開始,以現在來看,第三劑施打率才近五成,現在應先趕快加強施打第三劑才是最重要的。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也聽衛福部報告「COVID-19疫情現況及應處」。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統計,目前疫苗接種完成率,第1劑完成83.4%、第2劑78.2%、第3劑49.2%,蘇貞昌仍持續要求加強高齡人口及全人口第三劑疫苗接種完成率。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轉述,蘇貞昌在會中重申,全球確診人數已超過4.8億人,死亡超過610萬人,實在是輕忽不得;但他也說,國內雖新增多起本土不明感染源群聚,社區傳播風險上升,境外移入人數也有持續增加,但整體而言,與鄰國、國際相比,台灣疫情規模還是相當小。蘇貞昌表示,過去防堵疫情成功的基本原則,就是快速疫調、隔離、匡列與採檢等SOP的落實,請指揮中心協助各地方政府切實辦理,除了在風險社區設置機動篩檢站外,目前全國發放公費快篩用劑的基層診所或衛生所,也由原本的200多家增加至540家,請衛福部加強宣導;也請與確診者有足跡重疊者,提高自我健康管理意識,前往採檢或進行自我快篩。蘇貞昌重述上月要求設置「防疫長」策略,要求名冊建立好。娛樂場所進出接種疫苗,督導也要到位;另,再過2天就是清明連假,指揮中心前天已公布清明掃墓防疫措施,他要求內政部加強宣導;至於宗教遶境活動,所有參與者均須接種3劑疫苗才可參加,也請內政部督導地方團體落實
-
2022-03-3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衛生局開鍘!柯文哲唱歌未戴口罩 最高可被罰1萬5000元
台灣本土疫情再起,口罩防疫規定仍未鬆綁,尤其唱歌還「未放寬」可拿下口罩,台北市長柯文哲29日出席遶境活動晚會,上台唱歌時卻沒有戴口罩,違反防疫規定。對此,台北市衛生局今天表示,目前正在走裁處的行政程序,將會依法行政,完成程序後就會開罰。衛生局也提到,因為衛福部在28日有新公告傳染病防治法內容,有特別說明何時要戴口罩、何時不用戴口罩,因此可開罰3000元到1萬5000元。
-
2022-03-3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清零或病毒共存?陳時中:我國染疫率與國外「不能比」
基隆疫情擴大,指揮官陳時中昨宣布基隆將進行「類普篩」,找出社區感染源,台北市長柯文哲認為,中央要定調,要清零還是與病毒共存,地方才能配合。陳時中回應,台灣與其他與病毒共存的國家染疫率「不能相比」,我們差不多約千分之一,國外與病毒共存的兩成以上染疫率,相對低的時候,盡量維持社區安全。媒體詢問,先前說幼兒陪同者經過醫師判斷可給快篩,但基層醫師不知怎麼做,像是北市不用掛號全給試劑,如果多個大人陪同去怎麼做?各縣市統一作法?陳時中說,診所看診需判斷才發給快篩,如果醫師認為有必要就會發放,也會負責通報。此次基隆是更廣泛的,不經由醫師診斷直接發放,希望盡快找出陽性。陳時中表示,如果沒有陽性個案最好,如果有,就能進一步疫調、匡列,經過反覆運作,把更多病人找出來。除非被匡列的接觸者,其餘民眾來領快篩或PCR,並沒有強制採檢,但大家警覺性變高,也願意使用,如果有狀況可立即回報,這是我們第一次做在基隆試辦。至於類普篩對象,陳說,希望越多越好,有意願的跟根據基隆市府規劃,盡快領取盡快做。至於選在基隆試辦類普篩,陳時中表示,是與市長團隊討論時有共同看法,細節還在規畫中,可能社區有隱藏、無症狀的傳播鏈,光靠社區採檢站或是診所發放可能都不夠普及,所以用比較普遍篩檢的方式找病人。基隆有很強的民政系統、衛政系統也能配合,中央地方一起規劃,趕快準備好試劑,希望盡快開始。過去指揮中心曾說「普篩所出現的偽陽性、偽陰性的結果,是台灣難以承受的」,對比過去指揮中心不願普篩,遭批是雙重標準。陳時中下午再次回應,以前相關材料精確度不夠,無法這樣做,材料精確度比較夠,就有這樣做的可能性,如果試辦效果好,也許未來再有區域性疫情時,可以做圍堵的手段,如果效率更高,提早發現個案、及早阻絕的手段之一,但要看試辦狀況如何。
-
2022-03-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桃園確診個案足跡今增18處 夜市、購物中心上榜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桃園新增15例新冠肺炎本土個案,桃園市政府稍早公布個案關係圖,指多數個案與大潭電廠群聚感染事件有關,全市目前累計確診2089人,有963人隔離中。桃園市政府稍早也公布近日確診者相關足跡,包括桃園區一九九三老嬉皮、龍潭觀光夜市、全聯平鎮祥安店、南台灣土魠魚觀音店、過嶺廣東粥新屋區佳合五金行、觀音區林師傅泰式養生館、萊爾富觀音觀海門市、觀音區中華牛肉麵、觀音區小菜多多和八方雲集觀音成功店。另外,近日個案26日到27日有信阡機械五金股份有限公司、哈皮寵物沙龍、雲頂休閒農場、約客國際事業有限公司、阿城鵝肉中壢店、萊爾富平鎮桃勤門市和大江國際購物中心。桃園市政府呼籲足跡重疊民眾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如有必要,可至社區採檢站採檢。
-
2022-03-3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再起、飯店停業 醫:疫情類流感政府不必堅持清零
疫情擴大,已多日沒有疫情的台中市也傳出確診個案,還有飯店因此被令停業清潔消毒,民眾真的該恐慌嗎?大台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魏重耀認為,在疫情初起流行時,沒有對抗的武器,但現在有疫苗,還有治療藥物,且omicron致死率甚至不比流感高,民眾實在不必恐慌,政府也到了該評估應正常化看待疫情的階段,讓社會恢復正常的運作。另亦有衛生官員私下指出,只要訂出一旦感染的處理流程,例如重症者可以拿了藥在家休息等,新冠肺炎疫情到了目前類流感化的階段,應該可以思考解封,讓民眾恢復一般正常的生活作息,不必再堅守清零的政策。魏重耀說,病毒本就難防,很難做到全面的清零,目前在有疫苗下,雖不能完全避免感染,但至少可以做到不至於重症和死亡,加上又有治療的藥物,現已進入類流感化階段,民眾不必恐慌,政府也不必一直想著要清零、疫調。政府目前做的很好,就是有疫情發生就去清潔消毒,另也鼓勵民眾打疫苗,像是要求疫苗護照、遶境工作人員以及娛樂業從業人員須打3劑等,都是正確的方向,但重點是應讓社會活動正常化。
-
2022-03-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基隆小吃店增22例「全案累計91人」 8例感染源不明
國內本土案例增87例確診,外界高度關心基隆小吃店傳播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日增22例確診,加上截至昨天68例,全案至今已累計91例,有多個案住在外縣市。確診個案涉及場所多,包含有「場所A」增3人、「場所B」增4人、「其它場所」增3人,另外警局新增1人確診、校園新增1人確診。還有房仲業者ABC三處,其中B處跟C處各別增3人及2人,另外有5例還在釐清。陳時中表示,目前定序出爐,包含警察人員、學生有外擴等都有相同定序,大致上還需要更多定序去判定是否為同一組定序,總體的感染源待查個案維持19條個案,其中新北萬里個案、三峽個案和花蓮護理師(案23529)為新個案尚未歸類仍待釐清。
-
2022-03-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大潭電廠承包商再增10例 陳時中:定序為BA2.3較擔憂
國內本土個案今日新增87例創新高,其中僅16例為陰轉陽個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大潭電廠針對外包商900多人也已採檢,今日增加10例確診,且定序出來為BA2.3是眾多案件中較為擔憂,又已外包商B家新增個案最多。而樹林的科技廠增加13例個案,有10位是工廠員工由陰轉陽性,2例是一位是已確診案23131的接觸者確診,列為案23521,另一位是已確診案22698的家人確診,列為案23383,目前整體案子看起來在控制之內。台東卑南家庭群聚新增4人確診,皆為已確診案23264的同住家人確診,部分基因定序出爐,顯示與新北社區群聚定序是較相同,陳時中說,但實際是否為一條線傳播,還需要探討,但目前列為同一個定序。新北中和大樓社區增加7人確診,從社區採檢站發現的有5位都有地緣關係,另外案23180是洗腎的相關病人,有2位女兒陪病也驗出確診,列為案23496、案23497。
-
2022-03-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增87例、境外152例 皆創9個月來新高
國內本土確診新增87例,距三天前單日83例,再創九個月來新高!且個案多在不同縣市群聚,境外移入個案增152例,距上次境外單日124例一樣創新高,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境外移入與本土個案都創下新高,目前境外陽性率偏高,需要格外注意。國內新增23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7例本土個案及152例境外移入,有96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46例男性、4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72例男性、79例女性、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越南(62例)、印尼(23例)、香港及泰國(各5例)、日本、新加坡、德國、荷蘭、韓國、以色列、菲律賓及美國(各2例)、南非、英國、巴基斯坦、中國、波蘭及澳大利亞(各1例)移入,另35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2022)年3月18日至3月30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6,997,665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6,973,938例排除),其中23,393例確診,分別為7,470例境外移入,15,869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新增1例(案23190)空號病例,累計136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臺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8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臺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臺東縣各1例;另14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3-3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類普篩=堅持清零 何美鄉:名詞定義不清會混淆好政策
指揮中心宣布要在基隆做36萬人「類普篩」,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今午間在臉書發文表示,這等於是間接公布「堅持清零」的政策,令她很擔心,「政策面的利弊分析後,此時持續清零是最佳選項?」如此茲事體大、嚴肅而影響深遠的政策,「有與其他政府各部門討論過嗎?蘇貞昌院長知道嘛。王美花部長知道嗎?」何美鄉文中表示,況且要以普篩來清零,一定要搭配限制個人行動,才能達到清零的效果。不過,一旦在一個縣市如此行,意味未來其他城市也會持續此政策,「問題是,我們要清零到何時?」如果當局認為此時持續清零是最佳選項,應把這推理過程公布,就更有利於民眾的配合度。何美鄉表示,如果只是在社區廣設發放篩劑的點,好讓有需要的民眾自行前往篩檢,他會全力支持,因為「同時達到防疫與減災的策略,也是此時必須進行的上好策略。」在疫情蔓延之際,以最快速度、最便民的方式,進行診斷和隔離,提早找出高風險確診者,並提供醫療。然而,何美鄉澄清,上述可同時達成防疫與減災的上好策略,其實與「普篩」的概念毫無關係!「類普篩」是很混淆的名詞,害人民都虛驚一場,何美鄉呼籲,「不要用一些定義不清的名詞,來形容一個其實是理性分析後,所選取的上好防疫政策。」
-
2022-03-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影/宜蘭驚傳新生國小學生確診 舞蹈老師傳播鏈再擴大
宜蘭羅東國中及凱旋國小昨天與今天共有3名外聘舞蹈、體能老師確診,今中午傳出,新生國小1名在舞蹈班上課的女學生也確診,這是舞蹈老師疫情傳播鏈中,宜蘭第一位被驗出確診的孩子,正匡列篩檢500多位師生。由於很多學校的孩子在確診老師兼課的喜姆比舞蹈教室上課,衛生局陸續通知篩檢70餘名學生,擔心再爆疫情。宜蘭昨天得知羅東國中有2名桃園來的外聘舞蹈老師確診(案23258、另1人尚未有案號),由於這兩人除了在學校兼課,同時在喜姆比舞蹈藝想空間授課,昨晚得知凱旋國小有一名同時在舞蹈教室兼課的體能老師也確診,今天通知凱旋國小含幼兒園500多名師生上午篩檢結束。據了解,宜蘭市新生國小確診的低年級女學生也在舞蹈教室上課,她是昨天被衛生局通知確診接觸者的篩檢對象之一,近中午傳出確診,縣衛生局已經針對該校師生下午進行篩檢,此外宜蘭市及員山鄉也有多所學校的孩子在喜姆比舞蹈教室,學校及家長都很擔心出狀況。
-
2022-03-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今再燒2校學生確診 黃珊珊:Ct值低 全校擴大採檢
全台疫情持續延燒,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上午再爆,今天會再有兩所學校也有確診,昨天世新大學,今天還有一個文山區學校,目前正在疫調,包括同班同學停課,並全校擴大採檢。不過黃珊珊說,現在台北市還沒有大規模群聚,目前案例都還是外縣市群聚感染過來的。媒體追問,今天這兩例是哪些傳播鏈過來的?黃珊珊說,北市今天這2例目前都還在查,今天看到的報告是學生,學生有可能是從家裡被感染,要查家裡的狀況,沒有辦法一下子確認,不過Ct值,昨天晚上看都是比較低的。對於市長柯文哲喊話中央,應該確認防疫戰略要清零?還是與病毒共存?黃珊珊說,這個就是中央政策,與地方的政策不可能不一樣,必須採取統一的標準,中央目前看以來,沒有大規模管制,北市府也在觀察,若有風吹草動,都在討論。
-
2022-03-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台東今疑新增5例 衛生局:卑南鄉初鹿群聚鏈延伸
台東縣今天疑再新增5例確診案例,衛生局表示,新增5例均為卑南鄉初鹿群聚鏈的延伸,不過,實際確診案例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為準,下午3點半縣府會統一說明。至於離島是否重啟篩檢站,暫無重啟豐年機場篩檢站的規畫,若是旅客有需求可逕行到綠島及蘭嶼衛生所篩檢。衛生局表示,今天5名新增確診個案,其中包括昨天通知案23264就讀鹿野鄉永安國小的孩子,CT值34,這5位均是卑南鄉初鹿群聚鏈的延伸,但以中央公布為準;相關人員的匡列、篩檢及足跡疫調仍在進行中,下午3點半線上疫情記者會,將統一對外說明。由於卑南鄉初鹿群聚鏈確診者持續增加,縣府今天早上針對永安國小師生專案篩檢,另卑南、鹿野、關山及池上等鄉鎮公所,也持續消毒工作,地方農民也組隊自發性加入清消行列,利用平時務農的噴藥機具,在大街小巷噴灑消毒。同時卑南衛生所、關山衛生所、池上福原聚會所持續開設快篩站,鹿野快篩站今天啟動。而離島金門縣今天傳出首例確診者,是否重啟離島率篩站,衛生局表示,目前沒有重啟豐年機場篩檢站的規畫,若是旅客有需求可逕行到綠島及蘭嶼衛生所篩檢,但會配合中央防疫指引,一旦有公布新防疫措施,縣府會滾動修正。
-
2022-03-3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憂社區大流行「小孩老人案例恐增」 基隆採類普篩因應
國內出現多點爆發疫情,指揮中心與地方下令針對基隆進行「類普篩」。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李秉穎表示,目前專家都有共識不會回到過去嚴格三級警戒,但也不能放任社區感染擴散,而是視篩檢狀況將疫情壓在可控制的範圍。基隆地區小吃店個案已累計68例,且範圍涉及到國高中生及家屬,李秉穎今日接受周玉蔻《新聞放鞭炮》節目訪問表示,目前還沒有大規模社區流行,但有解封合理的小群聚,但不能放任社區感染擴散,否則疫情將會流散導致小孩子與老人家感染,該年齡層人口將逐漸上升。李秉穎表示,基隆目前採取「類普篩」方式,別於大規模強制全面PCR篩檢,而是視疫情變化而採取發放家用快篩,並沒有強制民眾都要接受,準確度不如PCR檢測,但其方便、使用門檻低且成本較低,可以廣泛進行篩驗。而台灣過去從邊境14天檢疫縮短成10天是否是造成此波「多點散發」個案出現的關鍵?李秉穎則表示,國內累計Omicron傳播鏈有23條就有23條破口,都是從境外流進來感染,檢疫期縮短至10天,仍有3%入境者仍可能漏掉。他認為國內正從清零走向與病毒共存的「模糊過度期」,最重要需提高疫苗覆蓋率至九成五,才有辦法承擔大規模社區流行導致的重症住院及收治後果。
-
2022-03-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揪社區黑數拋基隆執行類普篩 王必勝:希望民眾配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今早在基隆說,實施類普篩是考量病毒特性及桃園機場監測經驗。快篩可以民眾自己操作,不需要集合,成本也可負擔,好處是方便性跟數量大,可以試著推動看看。王必勝今早在基市府表示,台灣做篩檢,有的時候根據疫調具強制性,基隆要執行的普篩,大概不會用強制方式來做,就是以一個特定族群為對象,現在還在談。假設是以基隆市全體市民為母體,再看能夠發多少,大家領回去多少,實際上做多少。沒有強制一定要做,但希望大家盡量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拋出在基隆做類普篩,王必勝表示,政策執行要尊重基隆市政府,要跟市府討論,因為實際執行一定會有些問題,如怎麼發放、怎麼回收,評次怎麼定義等,很多問題要處理,取得市府同意後再進行。民眾快篩陽性,下一步就是PCR確認,確診就送加強版集中檢疫所,跟防疫旅館沒有關聯,也跟醫療量能沒有關聯。王必勝表示,所謂回收只是回收結果,至少篩檢陽性要有通報管道,再做下一個動作,至於陰性是否要回收要再討論。普篩很難非常精確,當然也考慮民眾在使用上是否正確,後續動作有沒有辦法了解,應該會製作單張文宣或影片,指導民眾正確使用。王必勝說,考慮實施類普篩的原因,第一因為病毒特性,傳統方法還是積極在做,也看到疫情應該有稍微收斂的跡象,但擔心Omicron傳播太快,可能沒有這麼多時間,等著大家都出來到快篩站採檢,或是經由疫調去查,擔心社區還有潛在病例,希望趕快把它找出來。第二是依過去經驗,例如桃園機場除PCR篩檢,平常監測時會發家用快篩劑做類似普篩,做監測也好,做疫情監控也好,效果都不錯。這個方法因為民眾可以自己操作,不須要醫療人員,不需要集合,成本也可以負擔,方便性跟數量大都是類普篩的好處。
-
2022-03-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影/基隆類普篩被批雙標 陳時中嘆:時空背景完全不同
基隆疫情嚴峻,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至基隆視察,隨即宣布針對基隆36萬名市民進行「類普篩」。外界批評,陳時中對基隆採取「類普篩」這是雙標,原因是陳時中過去曾表示,進行普篩容易有偽陰、偽陽的問題,這是台灣難以承受的,而不願意進行普篩。陳時中嘆了一口氣說,「這兩個時空背景完全是不一樣的情況。」陳時中今出席立法院社會環境及衛生環境、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第1次聯席會議,並於會前受訪回應「類普篩」雙標問題。陳時中說,如果前年要進行普篩,當時還沒有快篩試劑,去年要做也只有專業用快篩,且當時快篩精確度不足,大約僅有7成。不過,現在已有家用快篩試劑,且比較普及,準確度也達到9成以上。陳時中說,「因此這兩個時空背景,完全是不一樣的情況。」而現在於基隆進行「類普篩」,也是擇定有社區傳播可能性的地區進行試辦計畫,如果成功,往後可以用在其他社區防堵模式。至於,偽陰、偽陽的問題應如何解決?陳時中說,偽陰、偽陽這是比率的問題,PCR也一樣有偽陰、偽陽的問題,現在就是大規模、快速的篩檢,找出潛藏個案。外界關心,如果要控制這波Omicron疫情,需要觀察哪些指標?陳時中說,「現在就是要把疫調做好,逐步把社區的案子(潛在個案)找出來,這是現在最主要的共同目標。」陳時中說,病毒度會自己產生,因此基隆等地疫情有可能都是從境外移入個案而引爆疫情。有專家表示,現在疫情已擴散,進行「類普篩」的時間已經晚了。陳時中說,怎麼會說太晚?目前基隆疫情還是存在許多潛藏的傳播鏈,「類普篩」就是要把這些個案趕快找出來。至於快篩試劑要如何發放?陳時中說,這部分基隆市的民政或衛政會比較清楚,目前就是中央、地方共同合作,指揮中心會準備好快篩試劑。指揮中心面對疫情,如今是要清零或與病毒共存?陳時中說,追求共存,往往是疫情所逼,不得不共存,並尋求社會可以接受的方式,當然台灣未來有可能走向共存,原因是Omicron變異株傳播力非常強,但依目前指揮中心可以做到的情形下,確保社區安全。公衛學者詹長權說,類普篩要成功,必須篩檢後一天內要有檢驗結果。陳時中說,其實最重要的是,要把確診者通報出來。而為何選擇「類普篩」而非PCR篩檢,陳時中說,選擇類普篩是著眼經濟效益、時間,選擇重要地點,此外社區篩檢站進行的PCR篩檢也會持續進行。民眾是否有可能需要接種第四劑疫苗?陳時中說,如果時間到了,專業相關證據足夠,「當然是可以」,相關疫苗數量也是足夠的。
-
2022-03-31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術後未追蹤 拖到肛門流血
大腸直腸癌為國內十大癌症發生率之首,術後追蹤不可忽視。一名住在金門的57歲女性患者,罹患第三期大腸直腸癌,經手術及電療、化療後,只需透過輔助性化療、定期追蹤,即可控制病情,卻因疫情不敢來台回診,拖延九個月直到病情惡化變為第四期,肛門、會陰部外流出血,一天需換三次尿布、無法坐著,腫瘤發展快速難再切除。台北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黃聖捷表示,患者術後仍有零星微小細胞,需透過化療消滅,但該名患者怕染疫而不敢回診,直到腫瘤變大、惡化到第四期後才回診,不僅前面治療功虧一簣,復發後腫瘤發展的更廣泛、快速。中華民國大腸直腸癌關懷協會理事長、台北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張世慶指出,大腸直腸癌主要由大腸內腺瘤息肉癌化造成,通常早期無症狀,若能及早發現、切除,即可減少癌症發生。常見大腸直腸癌三大自覺症狀,包括腹脹腹痛、血便帶有黏液、明顯排便習慣改變,務必提高警覺。一旦發生大便變細小、經常性腹瀉或便祕、體重減輕、貧血、可觸摸到腫塊等,更是罹癌的高風險症狀。國健署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二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院長楊純豪表示,糞便潛血陽性者,需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若無追蹤,罹患大腸癌風險將增加。大腸直腸癌成因,包括家族遺傳病史、飲食習慣及健檢意識低落,建議民眾仍要定期篩檢。隨著醫療基因分子診斷進步,包括標靶藥物、免疫療法等治療多元,且部分有健保給付,鼓勵民眾確診四期也不要放棄。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蔣鋒帆表示,大腸直腸癌患者約二成與家族遺傳、基因有關,其餘八成與年齡、肥胖及飲食、生活習慣等有關。蔣鋒帆呼籲,民眾應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維持穩定作息,即使無症狀,也應於50歲後每二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高風險群更應提早做大腸內視鏡檢查,遠離大腸癌危害。
-
2022-03-3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讓開發過程縮短了好幾年 AZ疫苗牛津負責人坦言一開始就「賭很大」
即使牛津大學有自己的臨床生物製造機構,也有能力執行臨床試驗,但當我們要進行大規模的第三期試驗時,所需資金也超出大學能取得的金額。所以我們必須發表研究結果,等待大藥廠或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這類大金主對我們的研究產生興趣。這就像是把所有的蔬菜都煮好,把熱騰騰的菜放在窗前展示,然後希望有人願意賣你一隻雞。這種從決定要做疫苗到第一期臨床試驗要花好幾年時間的做法,就像是跛足前進,在2020年根本緩不濟急。疫情正在導致數十萬人喪命、使整個社會停擺,用疫苗來控制疫情已成了當務之急。在1月、2月和3月時,我們決定冒險搶先開始作業,使牛津大學承擔巨大的財務風險,也把我們在業界的聲譽推上火線。但是到了4月,投入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究是當務之急已經成為普遍的共識,於是我們得以一次購足所有的食材。在2020年,從前的資金申請週期被極度壓縮,讓開發過程一下子縮短了好幾年。我們能獲得的金額也大幅提高。我們原本只靠極少的資金在運作,到了4月底,我們得到政府挹注的兩千萬英磅,以及阿斯特捷利康公司的充沛資源,包括疫苗開發和大規模生產的能力。美國政府也在5月投入十二億美元,透過曲速行動(Operation Warp Speed)計畫,在美國進行牛津阿斯特捷利康疫苗的臨床試驗。隨著疫苗開發工作在資金界從灰姑娘變身成公主,其他的重要資源也開始大量湧入。格林的臨床生物製造機構暫停伊波拉疫苗的生產,轉而開始製造新冠肺炎疫苗。尋找數百位志願接種者來進行第一期試驗原本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但我們在幾個小時內就搞定了,因為所有人都很想幫忙。藥物與保健產品管理局決定優先審查與核准我們的臨床試驗,然後再看結果,於是把我們和其他的新冠肺炎疫苗排在審查名單的第一位,同時召集數十位外部專家參與,他們和我們一樣,每天長時間工作,而且沒有休假。由於其他的研究失去急迫性,原本要進行其他臨床試驗或研究的許多優秀科學家,也開始加入我們的行列。而且,全世界的科學家和專家比以往更樂意協同合作。我加入世衛主導的視訊會議,許多疫苗研發團體在會議上展示他們的計畫並報告進度。所有人都想要向彼此學習,全都明白現在是非常時期,大家並不是為了有限的市場在比賽或競爭,所以沒有贏家全拿的情況。一般對於某些有商業價值的疫苗來說,搶先進入市場可以賺到最多錢,因為當市場廣泛採用最早進入的疫苗之後,其他的公司將難以進入。但這一次有七十億人的性命岌岌可危,需要靠不同國家、不同公司、以不同方法生產的多種疫苗來對抗病毒,所有人都需要分享自己所知道的東西,才能盡快達成目標。▌下重注我們的動作如此快的第三個原因是,我們從一開始就「賭很大」,我們把原本要按照順序進行且相隔漫長等待的很多工作,改採同時與接連不斷的進行。我們說過,「賭很大」指的不是冒安全性的風險,而是指從事開發工作的人賭很大,我們有可能會浪費時間和金錢。舉例來說,我們通常會等到研究等級疫苗在動物身上看到效果之後,才會讓格林的臨床生物製造機構開始製造臨床試驗等級的疫苗。這一次,我們讓這兩件事同時進行,我們冒的風險是,假如疫苗在動物身上沒有效果,我們製造疫苗的時間和金錢就白白浪費了。同樣的,我們通常要等到完成所有的臨床前試驗(動物試驗)之後,才會開始設計臨床試驗。因為如果臨床前試驗顯示疫苗不安全或沒有效果,我們就不必浪費時間為不會進行的臨床試驗做準備。這一次,我們在臨床前試驗還在進行的時候,就開始設計和準備臨床試驗,包括召募與篩選志願接種者。因為我們冒了這些險,我們才能在取得臨床前試驗安全性數據的隔天,也是臨床生物製造機構做出疫苗的那一天,就讓第一批志願者接種疫苗,展開第一期安全性試驗。我們一拿到所需的安全性數據,就開始同時進行臨床試驗的不同階段。我們在進行第一期臨床試驗之前,就開始大規模生產疫苗。在正常情況下,這種做法連想都不敢想,因為代價太高昂了。阿斯特捷利康公司及其合作夥伴在我們取得數據證明疫苗有效之前,就已經生產了數百萬劑疫苗。他們的代價更高,因為假如證明疫苗沒有效果,他們就必須把這數百萬劑疫苗拿去丟掉。我們很早就開始和藥物與保健產品管理局溝通,而且一直保持聯繫。他們並沒有等我們交出每一項證據後才開始審查,而是以滾動式機制審查我們所有的數據(超過五十萬頁)。在滾動式審查機制之下,他們會和平常時期一樣,謹慎的檢閱他們平常會看的所有資料,包括臨床前試驗資料、生產資料,以及安全性與效力資料。只不過,他們起步的時間提早了,也投入更多人力,所以他們完成審查的速度變得更快。我們最後縮短的是等待效力試驗結果的時間。2014年伊波拉疫情爆發之際,等到第三期試驗開始的時候,疫情已經控制住了。因為接受試驗的人已經不那麼容易接觸到病毒了,使得我們難以判斷疫苗有沒有效果。不過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世界快速擴散,而志願接種者大多是最容易接觸病毒的醫護人員,所以我們不需要等那麼久才進行第三期試驗。在2020年之前,沒有人在一年之內開發出一種疫苗,但這並非因為辦不到,而是因為沒有人嘗試過。我們在2020年的動作比平常快,不是因為我們走捷徑,或是拿產品來冒險。研發安全的疫苗需要做的每一件事,我們都做了。我們沒有跳過任何步驟,我們以同樣的謹慎和專注完成每一項工作(充填製劑、為志願者接種疫苗、分析圖表)。我們的速度加快,是因為這一次我們非這麼做不可。全世界需要盡快取得疫苗,我們從每天公布的死亡數字知道,我們必須分秒必爭。※ 本文摘自《疫苗先鋒: 新冠疫苗的科學戰》。《疫苗先鋒: 新冠疫苗的科學戰》作者:莎拉.吉爾伯特, 凱薩琳.格林譯者:廖建容, 郭貞伶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