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瑞典
共找到
238
筆 文章
-
-
2020-12-13 科別.精神.身心
現代人必學的功課 世界各國的紓壓之道
適度壓力是成長的動力,過度壓力則會帶來各種健康問題。當工作壓力成為日常,如何紓壓是現代人必學的功課。Health.com訪問世界各國、各行各業人士,分享他們如何從壓力中找到解放的方式,有趣的是,這些紓壓方式和各國的文化傳統有密切關係。法國人「當我卸下一整天的工作壓力返家後,我會進行一個儀式﹘﹘喝些開胃酒,搭配腰果和鷹嘴豆泥,然後準備做飯。」—化妝品牌CEO Ingrid Jackel你可以這樣做葡萄酒是一種放鬆劑,但更重要的是,你需要一個儀式性的動作,切開工作的混亂與居家的舒適感。不管是洗臉、和家人玩個小遊戲、聊天,都可以是達成放鬆目的的儀式。愛爾蘭「在寒冷的月份,還是要到戶外散步,呼吸新鮮空氣,這使我的大腦煥發活力。」—部落客Phoebe Holmes,40歲你可以這樣做外出輕快散步。2012年的一項研究中,一組人騎腳踏車30分鐘,一組人靜靜坐著,在這之後給他們看令人不安的照片,前者明顯比後者較不感到焦慮害怕。運動不僅可以減輕焦慮,還可以讓你在遇到痛苦的時候,維持情緒鎮定。外出也可以接觸到更多的陽光,有利正向情緒。土耳其「土耳其語Keyif的意思,就是找一個時刻完全放鬆做自己,享受愉悅的事物。當我聽音樂或伸展筋骨的時候,我有了Keyif的感受。」—非營利計畫協調員Asli avusoglu,42歲你可以這樣做分散大腦的注意力,緊張的想法通常來自「可能會發生不好的事情」的假設。專注於積極的事物,可以幫助消除負面想法,不妨在筆記本上寫下生活中的好事清單。俄羅斯人「俄羅斯人在忙碌的工作之後,會到俄式桑拿浴放鬆,坐在極端的高溫中出汗,是一種拯救靈魂的奇蹟發明。」—作家Amanda Lynn Hinson,35歲你可以這樣做沖個澡,把身體弄暖,短短幾分鐘就可以消除緊張感。耶魯大學一項研究顯示,從熱水澡中獲得溫暖的感覺,可以觸發大腦和身體情緒溫暖的反應,從而提振心情。泰國人「泰式按摩是一門科學,身心療效已獲證實。對肘部和膝蓋施加壓力,身體的壓力因此釋放。」—大學講師Pam Sangsingkeo,39歲你可以這樣做揉捏頸項部位,刺激壓力受體會釋放一種天然的抗憂鬱血清素,如果能讓伴侶為你服務更好。瑞典「在瑞典,我們喜歡短暫休息一下,和朋友喝個咖啡(瑞典話中稱為Fika),這是我們文化的一部分。在許多公司,上午10點和下午3點左右,是進行Fika的時間。」—電視製作公司經理Sarah Melin,42歲你可以這樣做用手機設定休息的鬧鈴,鈴聲響起找個同伴到茶水間煮杯咖啡。麻省理工學院一項研究顯示,在工作日進行社交的人,比埋頭苦幹的人有更好的生產力。印度「每天早上我會做笑聲鍛鍊﹘﹘微笑、揮手並跳躍。我做得愈多,就感覺愈有活力。」—健康計畫主持人Rashmi Vyas Aparajit你可以這樣做牛津大學一項研究顯示,收縮的腹部肌肉會觸發讓人感覺愉悅的腦內啡大量分泌。甚至只是短暫的捧腹大笑,都能使人平靜。不妨看一點會讓你發笑的電視節目。資料來源/Health.com
-
2020-12-04 醫聲.疫苗世代
HPV疫苗/消除子宮頸癌 婦癌專家:讓小男生也接種公費HPV疫
台灣每年新增1500多名子宮頸癌患者,造成不少家庭悲劇,如何在十年後大幅減少罹癌人數,甚至只剩40人?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男女均納入公費HPV疫苗施打對象,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婦產部主任曾志仁說,「這是一條該走的路。」曾志仁指出,以前對於子宮頸癌疫苗施打成效,大都只能強調,可減少八成HPV感染機率,預防四成七癌前病變,並無數據可證實疫苗在實際預防癌症上的成效。然而,新英格蘭期刊於今年10月刊登全球第一篇預防子宮頸癌成效的研究報告,結果令人振奮!曾志仁表示,該研究團隊長期追蹤瑞典十年來全國普打後的罹癌人數變化,在接種疫苗的女性中,僅19人罹患子宮頸癌,無人因此死亡,反觀未打疫苗女性,罹癌人數多達586人,造成160人死亡。曾志仁表示,這是全球第一份有關疫苗預防癌症、減少死亡率的研究報告,有無施打HPV疫苗,差距明顯。瑞典人口為一千萬人,如將此模式套用在台灣,男女皆接種疫苗,十年後,每年新增子宮頸癌人數僅約40人,而目前一年則是新增1500多人。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我國自2018年起,提供國一女生公費HPV疫苗接種,校內接種率超過八成,與歐美國家相較,起步較晚,想要達到世界衛生組織2030年清除子宮頸癌目標,確實要有更積極的策略。世界衛生組織最近首度發布《加速清除子宮頸癌的全球戰略》,呼籲中低收入國家落實疫苗接種、篩檢和治療等三大策略,以實現2030年清除子宮頸癌的目標。目前全球已有40個國家在防治子宮頸癌策略上,採取「男女皆打」方式,其中以澳洲動作最快,早在2013年分階段讓男生、女生接種公費疫苗,預計在2028年就能達標。為何預防子宮頸癌,男女均需施打疫苗?蔡麗娟提出兩大原因,首先,不分男女都可能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而主要感染途徑為性行為,這是男女共同應負的責任,施打疫苗,保護自己,也能保護另一半。此外,除了造成子宮頸癌,HPV還與多種癌症與疾病相關。研究證實,HPV易造成「六癌一病」,包括子宮頸癌、口咽癌、外陰癌、陰道癌、陰莖癌、肛門癌,以及菜花,因此,男性也有施打疫苗的急迫性。蔡麗娟表示,受限於經費預算,我國公費接種對象仍只限於國一女生,建議未來小男生也能列入公費接種範圍。再者,家長對於人類乳突病毒應有更正確的認知,為了讓孩子未來免於「六癌一病」威脅,建議可自費接種疫苗。曾志仁強調,台灣想要國際化,進入國際社會,只喊政治口號,無濟於事,應在重大疾病癌症預防上,有所表現,累積聲量及本錢。只要抹片與疫苗雙管齊下,提高抹片篩檢率,並讓小男生納入公費接種對象,台灣一定能在2030年達到世衛組織清除子宮頸癌的目標。
-
2020-11-28 新聞.元氣新聞
比利時爆禽流感 活禽鳥及種蛋禁輸台
農委會防檢局今天表示,比利時一處肉雞場發生H5亞型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疫情,將公告比利時從非疫區名單移除,活禽鳥及其種蛋即日起禁止輸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指出,依據比利時聯邦食品鏈安全局(AFSCA)訊息,該國西弗蘭德省(West Flanders)一處肉雞場發生H5亞型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疫情。為了防範疫情入侵,農委會公告比利時從非疫區名單移除,該國活禽鳥及其種蛋自今天裝船(機)起運者禁止輸台,禽肉產品因尚未獲核准,不會輸台。防檢局表示,受比利時疫情影響較大者為輸入活禽鳥,經統計從107年迄今,台灣從比利時輸入活禽鳥1萬6642隻。防檢局呼籲,秋冬是禽流感好發季節,近日國際疫情頻傳,除比利時外,波蘭、法國、韓國、英國、荷蘭、德國、丹麥、愛爾蘭、瑞典、中國大陸及俄羅斯等國也陸續傳出家禽或野鳥的禽流感疫情。此外,日本的禽流感疫情近兩週從香川縣擴散至兵庫縣及福岡縣,案例也增加至10例,顯示疫情來勢洶洶,此時正值候鳥來台度冬之際,國內養禽業者更要提高警覺,加強場內各項軟硬體生物安全防護措施,以防堵疫情入侵。
-
2020-11-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流感疫苗陰影 瑞典人願打COVID疫苗不到5成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在歐美發燒,許多人期盼疫苗上市緩解疫情。但對年輕一輩瑞典人而言,2009到2010年當時響應施打新流感疫苗後出現虛弱的嗜睡症,陰影揮之不去。法新社報導,被問到會否想施打這次倉促研發出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切比(MeissaChebbi)與數以百計其他10年前嘗過新流感疫苗後遺症的年輕瑞典人反應都一樣:「敬謝不敏」。當年新流感疫苗後遺症的陰影嚴重影響瑞典人對所有COVID-19疫苗的信心,不知這回又有何長期副作用。21歲的切比告訴法新社:「除非真的性命有受疫情威脅之虞,我絕不建議他人急著施打。」瑞典人的反應凸顯各國政府趕著取得疫苗之餘,恐要面臨的複雜問題,尤其又是錯誤資訊易於在社群媒體氾濫的當前,甚至連疾病本身的謠言都一堆,都會助長各種疑慮。瑞典在各種兒童自願接種計畫裡過去都有超過9成的參與率,但民調機構Novus近日所做調查發現,26%受訪瑞典民眾不打算接種任何一種目前研發中的COVID-19疫苗,28%的人尚未決定,願意接種者僅46%。不願打疫苗的受訪者裡,87%的人說就是怕會有目前未知的副作用。瑞典衛生當局2009年為新流感防疫,當時呼籲大眾自願施打由英國葛蘭素史克藥廠(GlaxoSmithKline)研發的Pandemrix新流感疫苗,當時有60%的人響應政府號召,自願接種比率高居全球之冠。但切比與數以百計其他當年還是學童、目前都不到30歲的年輕人,當時接種後都出現副作用的嗜睡症。後來確認問題是出在為加強免疫反應的疫苗佐劑。據瑞典公共衛生局局長卡爾森(Johan Carlson)的說法,需60%到70%的人口施打疫苗,才能有助疫情遏制。但對切比這些人來說仍心有餘悸。他說:「我無論何時何地,甚至情況不許可的場合,都出現嗜睡..吃飯時、工作面談時、在大學上課或研討時都會,甚至在上班處所、搭公車或所有地方都會睡著。」「(嗜睡)摧毀我的生活,沒過個5年讓風險逐漸浮現,我這次都不會打疫苗。」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瑞典20到26日共有1萬7265例COVID-19新增確診,目前累計6500人病死,雖較一些歐洲大國少,但遠高於其他北歐鄰邦。
-
2020-11-20 新聞.元氣新聞
法國上科西嘉省爆發禽流感 活禽鳥等禁輸台
農委會防檢局今天表示,依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疫情訊息,法國科西嘉島(上科西嘉省)一處販售575隻供配種及觀賞用禽鳥寵物店發生H5N8亞型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疫情。為防範疫情入侵,農委會公告法國上科西嘉省自非疫區名單移除。防檢局表示,該省活禽鳥及其種蛋自109年11月16日裝船(機)起運者禁止輸台,禽肉產品則因法國於106年12月25日發生新城病,迄今尚未獲認可為非疫國而暫停輸台,民眾可安心。根據法國說明,該國已完成案例場撲殺及清潔消毒措施,並禁止科西嘉島活禽移動以防止疫情蔓延。防檢局表示,受法國疫情影響較大者為輸入活禽鳥,但該島並非外銷禽鳥的重要產區,經統計自107年迄今,我國自法國輸入活禽鳥類共14萬3230隻。防檢局說明,依據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及OIE規範進行風險評估後,於今年9月同意對法國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疫情採行以省為單位的區域化管制措施。該國上科西嘉省自非疫區除名後,該省活禽鳥及種蛋將禁止輸台。業者及民眾務必注意遵守相關公告及規定,以免造成不必要損失,並維護我國家禽產業安全。防檢局呼籲,秋冬為禽流感好發季節,近日除法國外,日本、韓國、英國、荷蘭、德國、丹麥、愛爾蘭、比利時、瑞典及俄羅斯等國也陸續傳出家禽或野鳥的禽流感疫情,顯示疫情來勢洶洶,此時正值候鳥來台度冬之際,國內養禽業者更要提高警覺,加強場內各項軟硬體生物安全防護措施,以防堵疫情入侵。
-
2020-11-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耶誕節若能打有效疫苗 學者估歐洲3個月內可降35%死亡
兩家新冠肺炎研發商搶先發布第三期試驗初期正面結果,已經動盪將近一年的全球大流行也似乎終於看到終點。這些疫苗能帶來多久的保護力?目前沒人有答案。可以肯定的是,新冠肺炎可能發生再次感染,也可能持續在地方流行,所幸現有證據顯示再次感染機率不高,也多為輕症。學者預估,全球引頸期盼的疫苗若能在耶誕節開打,預計可在3個月內減少35%歐洲死亡人數。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及其研究團隊,今於透過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報告全球已有9個國家經基因檢測確立,再感染不同株新冠病毒而且有症狀的個案共有25名。包括香港、西班牙、厄瓜多、瑞典各1名、比利時、荷蘭、卡達各4名,印度6名,美國3名。公衛學者范僑芸表示,香港這名再感染者是一名中年男子,3月接觸過英國確診者,3月26日出現症狀,住院四、五周。康復後他去西班牙旅遊一周,8月15日在機場篩檢再次確診,當時無症狀。基因檢測結果顯示第一次感染是英美病毒株,第二次感染是瑞士美國病毒株,因為免疫系統反應很快所以第二次症狀不嚴重。陳秀熙表示,根據上述25人估算,截至11月15日為止,全球發生有症狀再感染的機率大約是千萬分之七,機率很低,這對於疫苗發展是好消息。然而,現有資料無法得知是否存在「再感染但無症狀」的個案,因此不能掉以輕心,康復者若再次接觸確診者,還是要做好自主健康管理,避免再次造成傳播。公衛學者王威淳指出,過去研究針對四種季節性冠狀病毒,監測10名健康人長達35年,發現四種季節性冠狀病毒都會再次感染,12個月內發生再感染頻率最高,顯示為免疫保護很短暫,而且以秋冬發生再度感染的機會較高,需注意新冠肺炎在後流行期,可能也具有此一特性。陳秀熙表示,新冠肺炎感染或接種疫苗後,到底是發生終生免疫、長期免疫,或是短暫免疫,都會影響到未來的疫苗施打政策。除了目前搶先發佈的mRNA疫苗之外,載體疫苗和蛋白質佐劑疫苗也值得期待,英國牛津大學之載體疫苗,誘發免疫反應可以長達56天。根據陳秀熙及研究團隊估算,如果今年聖誕節,在病毒仍盛行(病毒基本再生數R0值估2.5)的區域例如歐洲,以有保護效益達到90%的疫苗作為聖誕禮物,達成90%施打率,可以在明年3月底將死亡人數減少35%。陳秀熙表示,這個夢想的難度不小,但世界各國都在持續努力。直到真正分配並施打疫苗之前,各項必要防治措施都不能鬆懈。
-
2020-11-17 醫聲.數位健康
數位醫療新科技/AI智能小兵來了 速揪新冠肺炎
● 智慧醫療是未來生醫發展的趨勢,透過AI大數據分析,可提高診療精準度● AI人工智能小兵可輔助揪出腫瘤病灶● 遠距醫療運用在疫情時代很常見,醫師在遠端即可進行視訊診療人來人往的急診室裡,忙碌的醫護人員分身乏術,AI人工智慧輔助診療機器人也忙著工作,判讀上百張的X光片,以最快的速度掃描排序,抓出疑似新冠肺炎的患者,優先給醫師做最終確認。醫師和AI人工智能小兵共同工作的景象,在疫情時代愈來愈常見。台瑞峰會 分享創新醫療健康大數據結合人工智慧,由瑞典貿易暨投資委員會台北辦事處、工業技術研究院及國際藥廠台灣阿斯特捷利康共同舉辦「2020台瑞創新醫療生態圈暨商業合作高峰會」,邀請台灣、瑞典兩國共約240位專家分享生技醫療研發與智慧醫療的臨床運用,以及20多間藥劑部展示台灣臨床數位藥事服務的發展,促進雙邊交流。揪糖友視網膜病變 準確率高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分享,遠距醫療的運用在疫情時代愈來愈常見,例如居家隔離者的健康數據在遠端就能傳達給醫師下處方、視訊診療。台大醫院能協助造血疾病診斷的AI計算骨髓抹片細胞系統,以及能揪出被稱為「癌王」胰臟癌病灶小於2公分的AI系統,連糖尿病患者的視網膜病變也能協助診斷,準確率達90%以上。不僅台灣,歐洲的智慧醫療也急速發展。瑞典駐台代表孔培恩分享,新冠肺炎疫情也帶動了瑞典的遠距醫療,患者用電腦連結網頁或手機使用App,即可預約看診、與醫師視訊互動、獲取檢驗報告,減少過多人際接觸的傳染。納健保?病人隱私? 待解決智慧醫療是未來全球生醫發展的趨勢,透過AI不斷的「練兵」修正錯誤,提高精準度,運用於臨床,可望造福更多患者。但吳明賢表示,目前仍有許多前置端待解決,包含AI智慧醫療能否納入健保給付、健保大數據涉及的病人隱私等法規面;第一線醫療人員的接受度及當AI判讀出錯時,與醫師間的責任歸屬問題。AI輔助醫療 診斷仍靠醫師科技部政務次長謝達斌表示,儘管AI會不斷修正、練兵提升精準度,但AI只能輔助醫療,無法取代醫師,最終的診斷仍需醫師「眼見為憑」。至於病人隱私問題,台灣已採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範」去識別化,也開發出相關技術解決。創新醫療圈 建構台灣模式謝達斌強調,所有AI人工智慧醫療在研發前,都須先了解「使用者及市場需求」,從患者或健康個人等使用者出發,連結像是藥物、運動器材端等提供者,再到醫院、診所等施行場域,並加入第一線醫療人員使用後的意見,從政府開始串起企業、醫界、使用者組成「創新醫療生態圈」,累積經驗建構「台灣模式」打好基礎,未來才有機會對外展示、外銷全球。台灣阿斯特捷利康總裁陳康偉也表示,該公司一直以來致力於拓展科學、創造創新治療方案,加速台灣生物科技發展,以改善病患醫療品質。
-
2020-11-04 癌症.抗癌新知
大多數癌症真的沒原因嗎?肥胖、維他命D不足等都可能致癌,只是你沒警覺
我們都知道癌症的發生近年來逐漸升高,國內每年新增的癌症病人數已經超過 10 萬了。我們靜下來想想,如果突變是單純隨機發生的話,那麼為什麼現今的運氣比百年前差?是不是因為我們忽略了不明顯的環境因素?以下舉幾個例子來說明。⑴ 大腸直腸癌之不明顯的環境因素• 抽煙:統計調查發現,65% 的肺癌是因為抽煙造成的,其餘的 35% 的肺癌是由隨機突變所造成的。抽煙會導致肺癌已經成為基本常識,然而抽煙能引起呼吸器官以外的癌症嗎? 2017 年南韓的科學家比較 703 位大腸直腸癌的病人和 1,406 位健康的人的差異。結果發現抽煙和大腸直腸癌的確有關係,而且這個關聯性在男性較為顯著。• 細菌:2018 年科學家發現,腸道有兩種細菌會促進大腸腫瘤的生長。這兩種細菌就是鬆脆桿菌和某一種菌株的大腸桿菌。這是一個意外的發現。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的醫師原本只是在研究鬆脆桿菌毒素,卻意外的發現,將這些細菌注入老鼠後,可以在老鼠的大腸中發現許多腫瘤。於是他們就探討:人類的大腸癌是否和細菌有關?這些科學家研究家族性大腸息肉病。他們發現從這些病患取出的息肉,上面都覆蓋著一層生物薄膜,裡面充滿兩種細菌,也就是上述的鬆脆桿菌和大腸桿菌。相反地,如果是從健康人取得的大腸組織,只有少數樣本會有這兩種細菌。這些科學家於是著手作動物實驗。他們發現若同時給於老鼠這兩種細菌的話,會產生大腸癌;但是如果只給於老鼠其中任何一種細菌的話,則很少會出現腫瘤。科學家解釋,在正常情況下,大腸腸道的表面有一層黏液,它可以阻止微生物的入侵。但是上述的這兩種細菌能夠穿越這層黏液。一但穿過了這個保護層,細菌便可以大量繁殖並且覆蓋腸道的內襯。大腸桿菌可以產生毒素傷害大腸細胞的 DNA,鬆脆桿菌則可以產生另外一種毒素,來傷害 DNA 並且造成發炎。幸好並非每一個人在大腸裡面都有這兩種細菌。如果有這兩種細菌的話,似乎是在兒童期就得到的。因為腸道菌叢從人出生後就開始形成,到一歲左右菌叢就達到成人的複雜度。醫學上早已知道鬆脆桿菌毒素會造成腹瀉,但是直到現在才發現這兩種細菌能夠協同加強腫瘤的生長。顯然,今後在大腸檢查中,如果發現有這類細菌存在的話,那麼受檢者就應該接受更加頻繁的大腸癌篩檢。⑵ 高血糖也是不明顯的環境因素• 伯特.渥克斯坦教授的研究團隊認為 77% 的胰臟癌是由隨機突變所造成的。但是台大醫院於 2015 年的統計研究報告中指出,血糖升高每增加 5.6mmol/L 就會增加14% 罹患胰臟癌的機率。中研院於 2019 年的研究報告中指出,這是因為在高量葡萄糖的情況下,胰臟細胞容易出現 KRAS 基因突變。而早在 1988 年美國的科學家就發現95% 的胰臟有 KRAS 基因突變。•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在 2012 年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指出,追蹤 435,674 人長達 7.2 年後找到有 29,099 位男士和 13,355 位女性罹患癌症。從中發現在飲食中加入蔗糖會增加食道癌的風險,加入果糖則會增加小腸癌的風險。• 2017 年有一項義大利的研究報告,他們分析 578 位膀胱癌的患者,對照組是 608 位不相干疾病的急性住院病人。研究發現「升糖負荷(Glycemic Load;GL)」高的食物會增加膀胱癌的風險。研究進一步發現,蔬菜吃得少會增加「升糖負荷」對膀胱癌的風險性。• 瑞典研究團隊在 2017 年發表了一篇將近 20 年的追蹤研究。他們追蹤 4910 位參加者,從 1990 年代開始到2010 年為止,直到個案出現大腸直腸癌的診斷、死亡,或是因為移民而失去追蹤為止。這項研究發現男性罹患大腸直腸癌的和高血糖有關係。⑶ 維他命 D 不足和癌症有關係嗎?• 維他命 D 和癌症的關聯性,最早是在 1980 年由葛倫所提出來的。他們觀察到,美國大腸癌的死亡率在日照較少的地方比較高,因而提出了「維他命 D 假說」:亦即,維他命 D 比較充足的人,有比較低的大腸癌死亡率。自從這個理論被提出來後。許多研究者就試圖研究維他命 D 和癌症的關係。從動物實驗中可以發現,維他命 D 能夠促進細胞的分化、減緩癌細胞的生長、促進細胞的凋亡,以及減少腫瘤血管的形成。臨床上觀察到的維他命 D 和癌症的關係,多半是集中在四大類癌症:大腸直腸癌、乳癌、攝護腺癌,以及胰臟癌。最近又發現維他命 D 和肝癌的發生以及治療有關。• 2014 年歐美合作研究,從 52 萬名歐洲人的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血中維他命 D 的含量過低會增加罹患肝癌的機率。• 2018 年, 日本國家癌症中心(National Cancer Center) 進行一個長達 16 年(中位數)追蹤的大規模調查,比較 3,301 位癌症病人和 4,044 位隨機挑選的人。研究發現,根據血液中維他命 D 的濃度高低把研究的人群分成四等份,那麼從數據中可以看到,最高濃度的1/4 人群比起最低濃度的1/4 人群,有較低的風險罹患癌症,大約低 22%。其中肝癌的差異尤其明顯,因為血液中有高濃度維他命 D 的那群人,罹患肝癌的風險甚至可減少 50%。根據這項研究的發現,日本國家癌症中心(National Cancer Center)的 Taiki Yamaji 説:「服用維他命 D 對許多癌症多少都有些好處。」• 2019 年中國廣州的研究發現,「經動脈導管肝臟腫瘤化學栓塞術」對維他命 D 含量過低的肝癌病人療效不佳。•癌伏妥錠因為抗藥性的關係而不用於治療肝癌,2019 年義大利的科學家發現,維他命 D 可以反轉肝癌對癌伏妥錠的抗藥性。⑷ 肥胖和癌症有關係嗎?2015 年法國有一個研究報告指出,約 3.6% 的癌症可歸因於體重過重(BMI ≧ 25kg/m2),尤其是停經後的乳癌、大腸癌和子宮內膜癌。2017 年英國科學家分析體重過重和糖尿病在癌症方面扮演的角色。這項研究收集 175 個國家的資料來分析 12 種癌症。這項英國的研究報告指出,大約 6% 的癌症歸因於體重過重(BMI ≧ 25kg/m2)和糖尿病。尤其是前者,體重過重所造成的癌症病人數是糖尿病所造成之癌症病人數的兩倍。為什麼肥胖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目前沒有確定的答案,不過醫學研究指出兩個原因。第一、發炎的白色脂肪組織有較高量的芳香環轉化酶(aromatase),而此酶會增加雌激素的生成。由於雌激素是乳腺癌症的最主要因素,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肥胖的女士有較高的機會罹患乳癌。第二、肥胖者的細胞對於胰島素的敏感性比較低,因此胰臟會製造更多的胰島素來補償功能的不足。然而,胰島素本身就是一個細胞生長激素。因此過高的胰島素自然就會刺激細胞的生長,因而增加癌症發生的機會。如果肥胖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那麼減肥是否可以減少癌症的發生?2009 年有一項回顧性的研究,比較肥胖者的癌症發生率是否會因為減肥手術而減少。研究發現 1,482 位女性做了減肥手術之後,只有 3.6% 出現癌症(大多為乳癌、子宮頸癌和子宮內膜癌)。相反地,在 3,495 位未接受減肥手術的肥胖婦女中,有 5.8% 得到癌症。2014 年,又有另外一項類似的回顧性研究。研究發現,減肥手術能夠讓婦女減少 71% 的風險罹患子宮頸癌。如果手術後還能夠維持正常的體重,那麼還可以減少罹癌風險到 81%。不過,減肥的效果沒有這麼單純。2016 年有一個有趣的科學研究。研究人員將老鼠分成兩組:一組老鼠攝取正常量的飲食,這群正常體重的老鼠當作對照組;另一組老鼠則給予大量的餵食養成肥胖的老鼠(實驗組 A)。再把一部分肥胖的老鼠改回正常的飲食量,讓牠們回復到正常的體重鼠(實驗組 B)。 研究人員再將這三組的老鼠注射等量的癌細胞,來觀察癌細胞的生長速度。正如我們所預期的是,注射到肥胖老鼠(實驗組 A)的癌細胞比注射到正常體重老鼠(對照組)的癌細胞長得還要快。但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注射到恢復正常體重的老鼠(實驗組 B)的癌細胞,還是比注射到正常體重老鼠(對照組)的癌細胞長得快,而且和注射到實驗組 A 之胖老鼠的癌細胞長得一樣快。從實驗組 A 和對照組比較來看,肥胖會促進癌細胞的生長;從實驗組 B 和對照組比較來看,顯然肥胖對癌症的影響在減重後仍然存在!目前認為肥胖會增加下列癌症的風險:停經後的乳癌、大腸直腸癌、食道腺癌、子宮內膜癌、胰臟癌、腎臟癌、甲狀腺癌、膽囊癌、肝癌、卵巢癌、賁門胃癌,以及多發性骨髓瘤。這也就難怪美國臨床癌症學會於 2014年發出警告,肥胖將超過煙草成為致癌危險因子中的第一名。從以上所舉的例子我們可以知道,很多的環境因素可以是如此的間接讓我們無從察覺,以致於都歸類成隨機因素。(本文節錄自時報出版《精準醫學:早期預防癌症,破解基因迷思對症下藥》)
-
2020-11-03 癌症.胃癌
亞洲比歐美有更多胃癌患者 專家:可能跟這個原因有關
【文、圖/摘自木馬文化《傳染病的世界史》,作者石 弘之】幽門螺旋桿菌的巧妙生存法幽門螺旋桿菌的長度,大概是一公厘的兩百五十分之一,當胃中酸性較弱的時候,它住在胃黏膜細胞表層,以胺基酸與縮胺酸為營養來繁殖。當胃中酸性變強,它就會製造酵素(尿素酶),將胃黏液中的尿素分解為氨與二氧化碳,氨會中和胃酸,創造出「安全」的環境。聽說以前幾乎所有人身上都有這種菌,目前全球還是有一半人口感染此菌。目前日本有五千萬到六千萬人感染此菌,大約是一半人口,五十歲以上的人有七成感染,年輕人也有百分之二十到三十。這麼多人都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但有胃潰瘍等胃病的人卻不多,據說每二十五人到五十人才有一人發病。反之,胃癌病患有百分之九十八都驗出此菌。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指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人,罹患胃癌的機率是無感染者的五倍。幽門螺旋桿菌是經口感染,也就是細菌混在糞便中,吃下被糞便汙染的食物就會感染。所以母親咀嚼食物之後餵嬰兒吃,就是一種主要的傳染途徑。最近的研究顯示,零到十歲的兒童胃酸酸性較弱,免疫力又不完整,很容易感染,但是成年之後幾乎就不會感染。傳染率與沖水廁所普及率和衛生狀態有關,發展中地區有九成以上的人感染此菌,但是先進國家只有一到兩成。日本的中高年齡層感染率很高,應該是因為小時候的衛生狀態不佳。年輕人的感染率低,代表衛生環境改善。二十世紀前葉,歐美國家幾乎所有人都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但是根據最近的調查,美國、瑞典、德國等先進國家的兒童,只有百分之六感染此菌。這是可能是因為兒童經常感染中耳炎或呼吸道疾病,醫生更常使用抗生素,所以幽門螺旋桿菌就被殺死了。細菌的南北問題奇妙的是,歐美國家與非洲國家都有很多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但胃癌病患卻不多。而且同樣在東亞,愈往南走,胃癌的發病機率就愈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二零零八年的統計,全球胃癌發生率是每十萬人有十四點一人,但是東亞卻高達三十人,遠高於歐洲的十點三人,北美的四點二人。觀察發病率最高的五國,第一是韓國四十一點四人,第二是蒙古三十四人,第三是日本三十一點一人,第四是中國二十九人,第五是瓜地馬拉二十八點六人,可見胃癌集中在東亞。大分大學醫學院的藤岡利生教授團隊,證明歐美與亞洲國家之間的幽門螺旋桿菌基因型態不同,而且連亞洲各國各民族之間,幽門螺旋桿菌的基因型也不盡相同。這些差異,很可能影響到胃癌等疾病的發生率。東亞人胃裡的幽門螺旋桿菌,九成以上的基因會引發胃黏膜發炎,或者讓胃萎縮引發胃癌。另一方面,歐美人的幽門螺旋桿菌,只有三到四成具有這種基因。幽門螺旋桿菌會攻擊胃壁細胞,當傷害累積夠多就容易引發胃癌。如果再加上其他危險因子,胃癌風險就大增。「帶菌又抽菸者」的胃癌風險是「不帶菌的不抽菸者」的十一倍,也是「帶菌而不抽菸者」的一點六倍。同理,「帶菌的高血糖者」的胃癌風險是「不帶菌的血糖正常者」的四倍,「帶菌的正常血糖值者」的二點二倍。
-
2020-10-15 寵物.照顧指南
愛貓如何讓你「抓狂」?養貓會害主人罹患精神疾病嗎
【文、圖/摘自木馬文化《寄生大腦:病毒、細菌、寄生蟲 如何影響人類行為與社會》,作者凱瑟琳.麥考利夫】進入弓形蟲這種奇特研究領域的精神病學家並不多,富勒.托利是少數一位,而他對於動物研究竟有效彌補對人類研究的不足,感到相當驚豔。我到馬里蘭州貝塞斯達的史丹利醫學研究中心總部拜訪他時,他對我說,「這一直不是主流研究路線,我不敢相信這會成真。」這個組織多年來以他為首,是美國思覺失調症與躁鬱症研究最主要的私人資助機構之一(目前托利擔任研究中心的研究副主任)。近四十年來,托利始終認為具傳染性的生物,可能是精神疾病的常見起因。他承認發生在自己家族中的一起悲劇,或許是他追尋這看似離經叛道領域的幕後動力。一九五六年,托利的妹妹—高中風雲人物,即將畢業上大學—突然出現思覺失調症的明顯症狀。托利當時還在普林斯頓大學念書,得知消息後趕緊回家幫忙母親照顧妹妹。那時是精神病學的黑暗年代。權威人士認為托利的妹妹之所以得病,是來自對冷漠、沒有愛的父母產生的絕望反應,而這種說法讓他母親在失去女兒的悲痛下更背負起愧疚感。不到十年,托利成為思覺失調症領域專家,發現當時所謂權威提出的武斷意見,全是冠冕堂皇的屁話,於是下定決心探究這種疾病的成因。他決定從頭開始,並翻遍數百年歷史的醫學紀錄與歷史文獻,希望找出新線索。「現代教科書仍然會出現一些可笑的敘述,稱思覺失調症處處可見,在世界各地的發生率都一樣,而且從遠古時期就存在。」他強調「那些看法完全牴觸流行病學觀點。」—他在與別人合著的《隱形瘟疫》(The Invisible Plague: The Rise of Mental Illness from 1750 to the Present)中下了這個結論。他發現除了古埃及人之外,在十八世紀晚期之前幾乎沒有人養貓當寵物;最早這麼做的「是詩人,也就是巴黎與倫敦裡頭思想前衛的左派人士。貓就此成為我們的物。」他們把這稱為「養貓風潮」,而思覺失調症的案例正好在同時期急速增加。這種疾病「完全發作的情況相當驚人,以致我發現在一八○六年前,也就是英國與法國同期間出現病例時,醫學文獻竟未能完整描述其病徵。」他指出,「我會覺得驚訝,是因為十五、六世紀有一些非常傑出的觀察家,而他們本應記錄下來。」最引人注意的是,思覺失調症患者體內有弓形蟲抗體的機率是一般人的二到三倍。這個說法來自他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小兒科醫師兼神經病毒學家羅伯特.約爾肯(Robert Yolken),他們針對世界各地相關文獻(共三十八項優秀研究)共同進行的概觀分析。人類基因體研究明確顯示,思覺失調症具有大量的遺傳因素。這個發現看似與他們的立場相左,但他們並不這麼認為。到目前為止,與思覺失調症最一致相關的基因,控制了免疫系統抵禦傳染媒介的機制。因此,他們認為在精神疾病的高風險家庭中,遺傳風險因子有可能是對弓形蟲的無效免疫反應。托利和約爾肯相信,德國麻疹、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流感、皰疹及其他病菌可能會使思覺失調症惡化;他們也認為一些病例牽涉了與細菌無關的促發因素。舉例來說,大麻重度成癮與出生時的併發症也和這種疾病有關,而弓形蟲是目前已知最強大的環境觸發因素之一。托利表示,「如果要我猜的話,我會說約有四分之三的思覺失調症病例跟傳染性媒介有關,而我相信弓形蟲涉及當中大多數。」讓爭議火上加油的是,有研究人員開始認為弓形蟲與自殺有關,其中以馬里蘭大學的羅馬尼亞裔精神病學家特奧多爾.帕斯托拉切(Teodor Postolache)為首。研究自殺的風險因素時,帕斯托拉切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重度憂鬱或有強烈自殺傾向者的大腦較有可能出現發炎徵兆—對感染或受傷的免疫反應。包含此現象在內的諸多線索都讓他認為,弓形蟲囊胞可能是某些自殺案件的促發因素,而他致力與歐洲學者一同探索這個理論。他與研究團隊走過歐洲二十五個國家後發現,女性的自殺率與所在國家的弓形蟲盛行率成正比;他們也對四萬五千兩百七十一名分娩時曾接受弓形蟲測試的丹麥女性進行前瞻性試驗。此後十五年內,體內弓形蟲抗體濃度高的女性試圖自殺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一.五倍;當中抗體濃度最高的女性,風險則整整高出一倍。帕斯托拉切團隊及許多獨立研究團體持續證實了弓形蟲與不同性別及各區域自殺行為的關聯性,包括來自土耳其、瑞典、巴爾的摩和華盛頓的研究。「我不認為弓形蟲一定是自殺的原因,」帕斯托拉切謹慎表示,「也有可能精神疾病讓患者更容易接觸弓形蟲。」然而,他逐漸肯定弓形蟲至少是自殺的誘發因素之一。這來自他與研究團隊所進行的一項測試,受試對象為慕尼黑某戶籍登記地隨機挑選的一千位民眾,這些人都經過仔細審查、並已排除任何精神病史。研究團隊請受試者填寫問卷,評估自己自殺的可能性,並抽血檢查受試者體內是否受弓形蟲感染。結果,感染弓形蟲的受試者遠比未感染者更表現出自殺的傾向。這些傾向包含男性的衝動與尋求刺激的行為,以及女性的敵對情緒(對他人與自我)。如同佛萊格爾的研究發現,這些特徵和危險駕駛及其他衝動行為具強烈的關聯性。「我希望獨立研究團體也能得到相同發現,」帕斯托拉切表示,「那將是重大的突破。」有鑑於弓形蟲帶來的各種麻煩,貓奴們是否該考慮斬斷對主人的情絲呢?多數科學家同意佛萊格爾的主張,認為人們無需為了避免染上寄生蟲而過度反應。事實上有無數研究顯示,貓為飼主帶來許多心理上的益處。因此真要說起來的話,飼主沒有貓的陪伴下,心理健康不僅不會改善,還更可能惡化。專家表示只要鏟貓砂時多留意、澈底清洗蔬果、從事園藝工作時戴手套,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風險。相較之下,牛肉與羊肉更是弓形蟲的常見感染源,因此建議全熟食用;如果想吃生食料理,可先將肉品冷凍以殺死微生物囊腫。遺憾的是,如果人們防疫失敗,以目前的醫學技術還無法去除腦中的弓形蟲,因為牠的囊腫具厚實囊壁,大多數藥物都拿牠沒轍。然而基於對潛伏感染的擔憂,已有一些研究團體著手開發可突破囊壁的藥物。考量弓形蟲與引起瘧疾的原生動物的親緣關係,研究者的主要目標是檢視瘧疾藥物能否有效戰勝弓形蟲的囊腫。根據對老鼠的實驗可知,這項策略已辨識出部分可望發揮作用的媒介,也增加了治癒人類潛伏感染的希望。為了解釋當前的研究進展,約爾肯以數十年來醫界對潰瘍的立場舉例。「多年來,人們懷疑幽門桿菌是潰瘍的凶手,但一直到找出對付幽門桿菌的療法後才確定這件事。所以這是我們需要的,最終目的是證明,除去寄生生物後病就會好起來。」帕斯托拉切當然也懷抱同樣的希望。儘管走在領域前頭的研究尚未成熟,但他承認這已使他開始從不同角度看待人類的行為。「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這麼做。」他說,「我們通常認為情緒障礙和童年時期的遭遇有關,但誰知道呢?也許那些寄生生物控制了人類的潛意識。」
-
2020-10-14 養生.聰明飲食
早餐吃對了糖尿病風險降一半!哈佛研究:2種食物最能保護胰島健康
2型糖尿病患病人數不斷在增加,相比確診後再去治療,預防其實才是重中之重。作為一種代謝類疾病,想要預防,就繞不開生活方式這個因素。舉例來說,一天中最重要的早餐,如果吃對了,對於你一整天的活力以及身體健康,都是有正面助益的。最近的《英國醫學期刊》上刊登了兩篇研究,來自哈佛醫學院和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分別發現,全穀物食品以及富含蔬菜和水果的飲食與更低的2型糖尿病風險有關。和攝入最少的一組相比,攝入最多的風險分別降低了29%和50%,按照不同食物類型、不同攝入頻率和攝入量來計算,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哈佛研究推薦:早餐可選擇全穀食物在哈佛醫學院團隊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從護士健康研究、護士健康研究II和衛生專業人員隨訪研究三個隊列的數據進行了分析,共包括158259名女性和36525名男性。參與者完成了研究的問卷調查,包括不同種類穀物的攝入頻率和攝入量。在平均24年的隨訪中,一共確診了18629名2型糖尿病患者。排除其他因素後,研究人員確定「較高的全穀物攝入量都和較低的糖尿病風險有關」。按攝入量將參與者均分成5組,攝入量最高的一組和攝入量最低的一組相比,風險降低了29%。和一個月攝入量都不足一份的參與者相比,一天能吃至少一份冷穀物早餐(穀物或麩皮的重量超過25%才算穀物早餐)的,糖尿病風險下降19%,如果是黑麵包風險下降21%。對於其他吃的比較少,平均攝入量低的全穀物食品,研究人員則對比了每周至少吃兩份和一月不足一份的,發現燕麥片的風險下降了21%,糙米下降了12 %,麩皮下降了15%,小麥胚芽下降了12%。爆米花屬於「比較健康的垃圾食物」但在所有類型的穀物食物中,有一個比較特殊,就是爆米花。爆米花是很多人都喜歡的零食,現在超市也有售賣半成品,可以自己在家裡用微波爐加工,快捷又方便。雖然爆米花會添加糖,有些還有奶油和鹽等調味料,但相對洋芋片等零食來說,它還是有較高的纖維含量和飽腹指數的。分析結果表明,爆米花攝入量與糖尿病風險呈J型,一週不超過一份,糖尿病風險才處於較低狀態,超過後,風險則會直線增加。多吃蔬果最多可降低50%糖尿病風險在劍橋大學團隊的研究中,研究人員主要探討了水果和蔬菜的攝入量與2型糖尿病風險之間的關係。他們使用的是包含8個歐洲國家(丹麥、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西班牙、瑞典和英國)的EPIC-InterAct研究的數據,包含2.3萬多人,有9754名2型糖尿病患者,以血漿中維生素C和類胡蘿蔔素作為衡量水果和蔬菜攝入量的標誌物。血漿中的維生素C或總胡蘿蔔素含量較高,都與2型糖尿病的風險低有關。和吃得最少的一組相比,倒數第二低的風險降低了23%,而得分最高的降低了50%!整體來說,這兩項研究分別證明了多吃全穀物食物和蔬菜水果與2型糖尿病風險顯著降低有關。雖然它們一項是以調查問卷的方式,一項是以檢測血液中標誌物含量的方式,但兩項研究都有較大的參與者規模,結果的可信度很高。參考資料:Intake of whole grain foods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results from thre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延伸閱讀:先吃早餐還是先喝咖啡?《BJN》研究:喝錯影響整天的血糖代謝
-
2020-10-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疫苗到底孰優孰劣?教授:有一個關鍵已浮出檯面
讀者Alex Shan在2020-10-2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教授您好,美國的Covid-19 疫情近期有增加的趨勢,疫苗的研發也是眾所關注。目前的兩大疫苗使用的製成 – 中國大陸的DNA 疫苗和歐美(Moderna/Pfizer/AstraZeneca)的m-RNA 疫苗 。前者是使用多年的技術,但由於是在中國大陸研發,西方媒體多持負面的看法。後者是近十年研發的新技術,但還未曾使用在大規模的疫苗製作和注射。由於美中近年在個領域的對抗和批評,至今沒有看到在科學基礎上的理性比較。可否請您的專業分析兩者的優劣?祝平安.我看到這個電郵之後,左思右想,一時決定不了,所以就先回覆:「要寫得讓大多數人看得懂,可能不容易,但我會試試看。」疫苗的理論基礎與製作方法,對普羅大眾來說本來就很難理解。現在再加入DNA和RNA之後,那就更會是對牛彈琴了。不過,我最後還是決定試一試,看看能不能把莫扎特的Twelve Variations on “Ah vous dirai-je, Maman"彈成「小星星」,一閃一閃亮晶晶。傳統的病毒疫苗可分為兩種:「滅活疫苗」(Inactivated vaccine)和「減毒疫苗」(Attenuated vaccine)。「滅活疫苗」是用化學,熱或輻射把病毒殺死之後而產生的,例如流感疫苗。「減毒疫苗」則是用細胞培養來削弱病毒的致病性而產生的,例如麻疹疫苗。DNA和RNA疫苗是大約在30年前才開始發展的。它們是針對病毒的某一特定蛋白而製作的,而就冠狀病毒而言,此一特定蛋白通常就是它的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我們可以利用基因工程的技術將刺突蛋白的基因複製成DNA或RNA,然後再將它們與載體(vector)結合之後,製作成疫苗。傳統疫苗在注射進入人體之後就會刺激免疫系統來產生抗體。但是DNA和RNA疫苗則必須先進入細胞去將它們所代表的蛋白「表達」(express)出來。如果是RNA的話,那就需要通過「翻譯」(translation)來將蛋白「表達」出來,而如果是DNA的話,那就先要「轉錄」(transcribe)成RNA,然後再通過「翻譯」來將蛋白「表達」出來。這個「表達」出來的蛋白,才會刺激我們的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就冠狀病毒而言,這個「表達」出來的蛋白就是刺突蛋白,而我們身體所產生的抗體就能防止冠狀病毒利用刺突蛋白來侵入我們的細胞。雖然DNA是需要通過「轉錄」及「翻譯」兩道程序才能將蛋白「表達」出來,但由於DNA的穩定性比RNA高,也比較容易操作,所以DNA疫苗和RNA疫苗是各有優劣,也並駕齊驅地在各自發展。目前全世界有超過100款新冠疫苗在研發,而其中有兩款已正式在人體使用,另外有7款是正在做第三期臨床試驗。兩款已正式在人體使用的疫苗分別是中國CanSinoBIO(康希諾生物公司)的Ad5-nCoV和俄國的Sputnik V。它們都是DNA疫苗。7款正在做第三期臨床試驗的疫苗分別是:1.美國Johnson and Johnson公司的Ad26.COV2-S。它是DNA疫苗。2.瑞典AstraZeneca公司的AZD1222。它是DNA疫苗。3.中國武漢病毒研究所的New Crown(新冠)。它是滅活疫苗。4.中國Sinovac Biotech(科興生物技術公司)的CoronaVac。它是滅活疫苗。5.美國Pfizer公司的BNT162b2。它是RNA疫苗。6.美國Moderna公司的mRNA-1273。它是RNA疫苗。7.美國Novavax公司的NVX-CoV2373。它是刺突蛋白疫苗。所以,讀者Alex Shan所說的《中國大陸的DNA 疫苗和歐美(Moderna/Pfizer/AstraZeneca)的m-RNA 疫苗》,並不完全正確。至於讀者Alex Shan所說的《但由於是在中國大陸研發,西方媒體多持負面的看法》,我個人認為這是因為大家對中國控管方面的擔憂,而不是因為中國所開發的是DNA疫苗。事實上,美國媒體對俄國的疫苗也都是持負面的看法,而原因也都是在控管方面的擔憂。所以,我個人認為,就效力而言,目前還看不出到底是DNA疫苗較好,還是RNA疫苗較好。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有一個優缺點已漸漸浮出檯面,那就是「疫苗保存溫度」。我在前面已經講了,DNA的穩定性較高,所以DNA疫苗通常只需要用一般的冰箱(攝氏4到8度)來保存。Moderna公司的RNA疫苗是需要保存在零下20度,而Pfizer公司的的RNA疫苗則更誇張地需要保存在零下70度。如何在運送的過程以及在各個定點(例如診所)維持這樣超低的溫度將會是極大的挑戰。美國的媒體已經用mind boggling(令人震驚或難以置信)來形容這樣的挑戰。原文:新冠疫苗,DNA,RNA,孰優孰劣
-
2020-09-27 新聞.健康知識+
老是喝到斷片不省人事?研究:罹患失智症風險大增
一項最新大型研究顯示,常喝到「斷片」不省人事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兩倍。而即使每天只喝一杯,也會使罹病風險增加22%。由倫敦大學領導的這項研究,發表在醫學雜誌《JAMA Network Open》上。研究共有13萬1415名參與者,涵蓋英國、法國、瑞典和芬蘭,平均年齡為43歲。參與測試者在14年前研究開始時,都回答了有關其飲酒習慣的問卷,而後歸類為重度或中度飲酒者。其中大約大約10萬3290人是重度飲酒者;其餘的2萬8125人被認為是中度飲酒者,飲用量少於建議量的上限。在英國,每周建議飲酒量為14個單位;美國則為21個單位。研究發現,每周喝酒超過14個單位的人,罹患失智症的機率高16%;超過21個單位的人,罹患失智症的機率高22%。與適度飲酒且從未喝到失去意識的人相較,短時間大量飲酒而致記憶斷片的人,罹患失智的風險提高2.1倍。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平均飲酒量適中,但那些習慣一喝就喝到掛的人,患失智症的風險也會增加。研究人員認為,從研究結果看來,「飲酒模式比每周喝多少總量重要。」研究人員表示,酒精對大腦來說就像毒藥,會導致其萎縮並損害重要細胞。當人們過度飲酒時,會對神經元造成嚴重損害。常常喝醉酒會對大腦產生長期影響,並在以後幾年引起認知能力下降。資料來源/英國每日郵報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0-09-25 新聞.生命智慧
樹葬、花葬的好處在哪裡? 不需墓地、造碑且零花費,以最美麗的姿態凋零
你想過自己的身後事該怎麼辦嗎?台灣社會普遍避諱談論死亡,就連死亡一詞都有相當多的同義詞,如「過世」、「往生」、「作古」、「升天」、「駕鶴歸西」、「登鬼錄」等說法借代死亡,因此也更少人會在生前就想到如何規劃自己的身後事。過去常見的傳統葬禮不外乎土葬以及火葬。然而,「火化遺體」後再以土葬或是靈骨塔的的方式安置遺骨,對台灣這個小島來說,依然會耗盡太多土地資源。就土葬而言,一般常見的墳墓小則3-4坪,豪門家族動輒購地上百坪也很常見。目前法規已規定不得超過8平方公尺,以長遠眼光來看,即使是土葬或是增建靈骨塔都不是好辦法,因為會造成太大的土地負擔,因此近年來政府也逐步推廣環保葬。環保葬成為趨勢,10年來成長20倍!環保葬是近年來才興起的概念,英國早在1993年就推動環保自然葬,是最早推動的國家,後續環保葬的概念又慢慢推行至美國、北歐、日本、紐澳等國家。日本在2008年時,火化率就達到99.85%,為世界第一,同年瑞典及丹麥火化率皆達75%以上,英國為72.45%,紐西蘭70%,澳洲則為65%。而各國因民情不同,環保葬盛行的方式也不同,例如日本靠海因此不少民眾採用海葬,而丹麥、瑞典、挪威三國除了紀念花園之外,也設置海岸墓園,供民眾提供多元選擇。就內政部資料顯示,國人到104年底為止全國火化率已達95.65%,可見經過長年推廣,「火化遺體」這概念已逐漸為大眾所接受。2015年推動環保自然葬計9,136件,為94年之20倍,其中又以樹葬居多,顯示獲得愈來愈多民眾認同環保葬的概念。什麼是環保葬?其實環保葬在火化遺體前的處置與傳統葬禮無二致,真正的差異是遺骨的存放方式:不做永久留存的設施,也不放進靈骨塔。也就是說,在人死亡後不立碑、不造墳,可以採用樹葬、灑葬、海葬、花葬、植存等方式安置遺體。就地點而言,環保葬可分為公墓內以及公墓外兩種。公墓內的土埋方式有樹葬與花葬。是指將骨灰埋入穴中,再種植花苗或樹苗於上,或於樹木根部週圍埋藏骨灰。灑葬則是以拋灑或埋藏骨灰的方式,不立墓碑、不設墳、不記亡者姓名,讓骨灰歸為土地的一部分,永續循環於世上。而植存則是指在政府劃定的特定綠化地點進行骨灰拋灑或埋葬,與灑葬的差異只在地點的差異(公墓外),植存需在政府指定的地點進行,例如新北市的金山環保生命園區及三芝櫻花生命園區等地。同樣歸類在公墓外的環保葬還有海葬,是指火化後的骨灰研磨成小顆粒或細粉,再將處理過的骨灰裝到無毒易分解的容器中,拋撒於政府劃定的海域。環保葬的好處在哪裡? 環保葬的好處是什麼?為什麼值得我們採用新的葬禮方式?就環境面而言,環保葬不需要墓地,不需要造碑,土地可持續循環利用,因此不會造成死人跟活人搶地的奇景。若選擇花葬、樹葬或植存等方式,火化後的骨灰會直接置入植存穴中,對環境來說是更好分解,也更友善的做法。就文化面而言,其實環保葬在火化遺體前的禮俗選擇彈性很大,可以遵循傳統禮俗,家屬也可選擇使用線上祭拜以簡化流程。差異只在火化後的遺體不立碑,不造墳,是對土地來說更友善的方式。就經濟面來說,一般公墓約8千元起,造墓至少也需6萬元起跳;出殯相關費用約10萬元起;公立骨灰塔位平均也需約2萬元。而各縣市推廣環保葬都有一定補助,以新北市來說,推廣期間免使用費;若參加聯合公祭,從追思會,火化,到植存都是免費,且政府會事先安置好環保葬前置作業,民眾可省下一筆費用。有些人可能會疑惑,採用新式環保葬的場地是不是不多?要不要跑很遠?目前總共有台北、新北、宜蘭、桃園、苗栗、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台東、花蓮、金門等16個縣市提供環保葬,範圍涵蓋北中南東及離島。以新北市為例,包括金山環保生命園區、三芝櫻花生命園區及新店四十份公墓皆提供環保葬服務,另外每年還與北市、桃市舉辦聯合海葬,以便利性來說交通方便、選擇性也不少。若擔心採用環保葬,沒有實體墓碑、塔位難以追思故人,新北市前年成立「電子追思」網站,提供線上追思及祭拜,留言寫下對故人的思念,網站會以動畫形式將你的思念寄往天上。另外,因焚燒紙錢容易造成空氣汙染,該網站也提供電子祭拜服務,透過網站進行拜土地公、燒紙錢等。讓追思不再受時間、地點限制,畢竟比起形式,有心更重要。以最美麗的姿態凋零近來也有不少名人利用自身影響力,採取環保葬的方式安排後事,期望影響更多民眾。例如藝人李傑聖的父親就以海葬的方式拋灑骨灰;而最知名的莫過於法鼓山的聖嚴法師圓寂後,就以植存的方式葬在新北市金山環保生命園區,為眾多台灣人示範了不建墳塚、不立碑石的環保葬禮,也是對空無禪理做出最好的身體力行。若以感性面思考,其實環保葬的方式決定自己死亡的姿態,也是一種環保美學-讓遺體以最自然的方式回歸大地,除了不為後代環境留下負擔外,也能免除家人每到過年過節一定得聚在一起祭拜的禮俗,其實望著海邊遙祭親人,或是對著美麗的花朵樹木緬懷過世的親友,也是一種亡者對於家人的體貼。※本文經「Big Data Group 大數聚」授權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0-09-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瑞典長號大師來台演出 忍14天隔離大喊值得
疫情肆虐全球,外國音樂家紛紛取消原訂來台演出行程,但瑞典長號演奏大師林柏格(Christian Lindberg)不畏14天隔離期,堅持來台演出,他說,這次在台灣與樂團一起現場演出,感受到音樂的震動,「彷彿身在天堂」,一切都非常值得。林柏格2015年曾獲英國電台Classic FM評為「史上最偉大銅管演奏家」,他這個月在台北市立交響樂團的邀請下來台演出兩場音樂會,分別於11日和19日在台北中山堂舉行。他於8月下旬抵台後隨即進入防疫旅館居家檢疫14天,11日於中山堂完成首場演出。林柏格近日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當初同意按照原訂計畫來台,是因為音樂會已延期兩次,他不想再錯過機會,加上防疫旅館同意讓他在隔離期間能繼續練習長號。於是,第5度與北市交合作的林伯格不但自己來了,也說服小號家弗洛瑞斯(Pacho Flores)一同來台演出,並經歷人生首次為了演出所需要的檢疫隔離。提到在台灣防疫旅館的經驗,身兼長號演奏家、指揮家與作曲家等多重身分的林柏格說,前兩天還過得滿舒服的,但很快地他就陷入憂鬱,「因為我是一個喜歡社交、喜歡與人互動的人」。個性熱情、不拘小節的林柏格說,隔離期間,除了身穿防護衣、看起來像「太空人」的旅館員工外,「我沒想到一個人影也看不到,不能開窗,開了門也見不到人,實在太震驚了」。林柏格也被迫換房兩次,只因為隔壁房客抱怨長號聲音太吵。習慣了隔離的步調後,林伯格開始在房間做瑜伽與運動,也開始跑步,他說,最多可以繞著旅館房間跑8公里。閒不下來的林柏格也利用隔離期,挑選了適合在跑步時聽的30多首樂曲,線上發行「隔離音樂:適合10分鐘、30分鐘與50分鐘跑者振奮精神的古典音樂(Quarantine Music: Classical Upbeat Music for 10,30 & 50 Minutes Runners)」專輯。他也每天上傳照片和影片到社群平台Instagram,與網友分享他的隔離生活。林伯格說,9月4日、檢疫隔離結束前一天,他甚至在旅館房間花了4小時28分鐘跑了42.195公里的室內馬拉松,慶祝他的古典音樂廠牌European Gramophone創立一週年。當被問到是否願意再為演出提前進行檢疫隔離,林伯格很快地回答「我想不會」,但他說這次為了與北市交再度同台,關在防疫旅館兩週「很值得」。他說,「能夠親臨現場,與樂團相見,聽到音樂並感受周遭的震動,我彷彿身在天堂!」弗洛瑞斯則表示這是他第一次為了演出隔離,「這是個新的體驗」。在11日的音樂會中,林伯格除了指揮北市交演奏伯恩斯坦的「岸上風雲」交響組曲,以及葛利格的「挪威交響樂曲」,也一邊指揮,一邊與樂團長號首席李賢哲合作,在台灣首演由瑞典音樂家桑斯特倫譜曲的雙長號協奏曲「永恆的回聲」。在19日的第二場音樂會「聽,假新聞!」,林伯格與北市交將以羅西尼的「威廉‧泰爾」序曲開場,接著弗洛瑞斯將登台演出海頓的降E大調小號協奏曲,以及林伯格融合土耳其、日本與爵士多種音樂元素的自創曲「Akbank Bunka」。北市交在音樂會的下半場,將演出林柏格於2017年創作、充滿諷刺意味的管弦樂曲「假新聞」,再以伯恩斯坦的「西城故事」交響舞曲作結。
-
2020-08-19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發病前20年就有跡象 抽血檢測阿茲海默症可望成真
2020年7月28日英國每日郵報記者凡妮莎(Vanessa Chalmers)大篇幅報導了一則最新的醫學突破,那就是只要做一次簡單的抽血檢查,就可以診斷出你是否已經罹患了阿茲海默症,目前醫學界大部分都是在病人出現症狀以後,才能發覺罹患此病,但症狀的出現通常是腦部出現相關病理變化十幾年後才會發生。P-tau217是tau蛋白質的一種亞型,而tau蛋白質是阿茲海默症造成大腦細胞損傷的主要元兇之一,它會在記憶力下降前長達20年的時間異常積聚在患者的大腦內,因此會有一些的P-tau217蛋白質散落到腦脊髓液中被偵測到,也有更加少許的P-tau217微小碎片滲入血流中。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市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神經內科教授貝特曼醫生(Randall Bateman)於2020年7月底在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市由阿茲海默症協會召開的國際會議上公布了這項血液檢測阿茲海默症的研究成果,同時也發表在《實驗醫學雜誌》的期刊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科學界目前猜測,患有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中負責記憶的神經細胞之所以死亡,有多種假說,第一種假說則是因為有澱粉樣蛋白β(amyloid β)在大腦中形成斑塊(plaques)所造成的, 第二種假說是因為許多蛋白質打結(protein tangles)在一起所造成的,而蛋白質打結的起因是tau蛋白質聚集。這兩個現象在病患腦中均有被科學家發現,互為影響,尚未完全明瞭。但病患在任何臨床症狀(如記憶力減退和混亂)變得明顯之前,大腦中的兩大罪魁禍首早就已經開始出現愈來愈多了(澱粉樣蛋白β和tau蛋白質)。當病患出現症狀後,醫學界才會使用昂貴的腦部掃描儀器,以及抽取龍骨水來偵測這兩個蛋白質,以便確定診斷。另外,醫生也可以利用「記憶力測試」來檢查患者的認知能力下降是否與阿爾茨海默氏症的典型分數相符合。正如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裡面的失智症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哈斯里奎博士(Amanda Heslegrave)說,由於之前用於確認這些蛋白質的兩種方法,例如腰椎穿刺(lumbar puncture)取得腦脊髓液或正子斷層掃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scan),一個是太侵入性,另一個又太昂貴,所以如果有了這項簡便的血液測試方法用在健康檢查上是很重大的里程碑。因為p-tau217會在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腦中積聚,而且該水平會隨疾病的進展而增加(線性相關),因此可以用來預測患者是否已有阿茲海默症的病變以及腦部中的澱粉樣斑塊的形成程度,貝特曼醫生開發了血中檢測p-tau217的方法,僅需要4毫升的患者血液。他也發現,血液中與腦脊髓液中相似,健康志願者的血液中p-tau217含量極低,但腦中有澱粉樣斑塊的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血中p-tau217含量卻很高,即便是尚未出現認知症狀的患者也是如此,貝特曼醫生的發現證明了血液和腦脊髓液一樣都可以用來檢測和診斷阿茲海默症。此次開發出的血液測試方法,準確率高達98%。科學界認為此項檢測技術的突破,不僅可以讓我們早期發現此病外,更是對治療方法的開發極其重要。像是英國阿海默症研究部門負責人山丘博士(Rosa Sancho)就認為,發展出一個可靠的血液檢測,就可以讓科學家能夠在更早期的階段對病人進行治療試驗,從而可以為阿茲海默症患者帶來治療上的突破。英國阿茲海默症協會的主要幹部卡拉格博士(Fiona Carragher)說,這項便宜的、準確的、非侵入性的血液診斷測試,絕對是替英國阿茲海默症患者開發新療法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目前英國約有850,000人患有失智症,其中最常見的形式就是阿茲海默症,約佔患者的三分之二。阿茲海默症目前無法治癒,相較於找到有效的治療藥物,率先發展出一套簡單、可行、準確率高的早期檢驗方法,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達成的目標。埃克塞特大學(Exeter University)醫學院研究老年疾病的巴拉德教授(Clive Ballard)表示,儘管這項研究看起來很有希望,但估計仍然需要至少五年左右的時間來進行再優化以及商品化,屆時,就可以非常方便的來發掘高危險群並進行預防,就像醫生抽血測高膽固醇的人或用血壓計找到高血壓的病人一樣。但是也有其他的科學家警告說,這中間存在著道德與倫理問題需要解決,因為告訴某人將在10~20年內失去記憶,但卻又無藥可救的情況下,將會是對當事人造成毀滅性的人生震撼,恐怕無法隨隨便便就拿來檢測。愛丁堡大學失智症研究所教授斯皮雷斯-瓊斯 (Tara Spires-Jones)說,這項血液檢查並非萬無一失(仍有一定比率的誤判)。牛津大學精神疾病學系失智症平台主任加拉徹教授(John Gallacher)說,從道德上來講,測錯了問題更大,沒病的被你說成有病,所以要非常小心。另一組科學家,瑞典隆德大學(Lund University)臨床記憶小組召集人神經內科醫生漢森教授(Oskar Hansson)也發現,患有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血液中p-tau217的含量比沒有這種疾病的人約高7倍。在失智症狀發作之前的20年之內,血液中此種蛋白質的水平就會增加。而這組科學家也發展了有別於美國科學家的血液測試方法,同時也已經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結果再次表明,血液測試標記蛋白質可以準確地識別出哪些患者患有阿茲海默症,瑞典科學家的血液測試準確度落在89%至98%之間。我們期望不久的將來,不論是美國或者是瑞典,當蛋白質血液測試用來診斷阿茲海默症,得到醫學界的驗證和確認流程後,就可以立馬在發病初期對阿茲海默症進行早期診斷,同時可以給予停止(雖然目前沒有)或減慢(目前有)疾病進程的新療法之臨床試驗,以便造福更多患者,真是一大進步,可以預期。
-
2020-08-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全球疫苗搶購戰正酣 至少下單57億劑
雖然目前正在研發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中,尚未有任何一款在臨床試驗證明有效,世界各國仍已下單預購至少57億劑疫苗。西方國家實驗室研發出的首批疫苗通常都會被美國搶購一空。目前有5款疫苗進入最後階段的第3期臨床試驗,包括3款西方國家研發、2款中國研發,有數以千計人參與測試。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今天出乎意料宣布,以蘇聯人造衛星之名命名的「史普尼克5號」(Sputnik V)疫苗,能提供「持續性免疫力」。英國牛津大學與英國、瑞典共同經營的阿斯特捷利康藥廠(AstraZeneca)攜手研發疫苗,希望9月前能有結果出爐;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結盟的美國生技公司莫德納(Moderna)則計劃11月或12月看見成效。●美國:7億劑疫苗美國總統川普推出「神速行動」(Operation WarpSpeed),致力在2021年1月前研發、製造並讓全美民眾接種疫苗。美國政府挹注疫苗研發商數億美元經費,包括嬌生集團(Johnson & Johnson)3月底獲得近5億美元。目前華府在7組疫苗研發團隊上至少砸了94億美元,並與其中5家公司簽署製造合約,預購7億劑疫苗。●歐洲:7億劑疫苗牛津大學和阿斯特捷利康藥廠聯盟,以及法國藥廠賽諾菲(Sanofi)與英國藥廠葛蘭素史克(GSK)聯手,也分別與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簽署合約或深入談判,合計將提供7億劑疫苗。●英國、日本、巴西英國已於今年一月正式脫離歐盟,正與4組研發團隊進行單獨預購2.5億劑疫苗的商談。日本則向3家供應商預購4.9億劑疫苗,包括美國生技製藥業者諾瓦瓦克斯醫藥公司(Novavax)的2.5億劑。巴西向阿斯特捷利康藥廠預購1億劑,並與中國北京科興生物製品公司(Sinovac Biotech)合作生產1.2億劑名為CoronaVac的疫苗,目前正對巴西民眾進行測試。●中國、俄羅斯北京科興生物製品公司和中國醫藥集團(Sinopharm)的疫苗臨床試驗正順利進行,但已公布的跨國合作關係不多,除了巴西外,可能還有印尼。俄國表示,已有20國預購共10億劑史普尼克5號疫苗,有了外國夥伴合作,可望一年在5個國家生產5億劑疫苗。
-
2020-07-23 科別.心臟血管
百憂解治中風無效 反增骨折機率
百憂解不能治中風!過去許多動物或小型人體實驗顯示,抗憂鬱藥物—百憂解(fluoxetine)有助於中風患者恢復大腦功能。不過近期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進行一項大型的人體臨床試驗,結果發現,百憂解其實對中風患者大腦的康復無益,反倒增加骨折機率。根據《Medical Xpress》報導,每年全球有超過1400萬人中風,其中有一半的人會留下永久性的傷害。過去動物實驗曾發現,使用百憂解藥物有助中風動物的腦部形成新細胞,後來也有小型的人體臨床試驗將百憂解與中風的康復做出連結。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研究團隊於是進行更大型的人體臨床來確認上述說法是否成立。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研究包括了2014年10月到2019年6月間,來自瑞典35間醫院的1500名中風患者,是瑞典目前為止與中風有關,最大的隨機對照試驗。其中一部分患者連續6個月均服用百憂解(20毫克),另一組則服用無效藥物(安慰劑)。研究團隊最後用雷氏修正量表評估受試者的大腦功能是否有變化。結果發現,百憂解對中風康復沒有幫助。除了中風治療外,研究團隊也同時針對百憂解對憂鬱症的療效與副作用進行觀察,計畫主持人倫德斯特羅姆表示,百憂解的確減緩了受試者的憂鬱症,但研究團隊也發現,受試者骨折機率同時提升了。根據《News Break》報導,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研究團隊與其他兩個研究團隊進行合作,三者均針對百憂解之於中風的療效進行研究,最終結果將包含大約6000名受試者,且預計今年就會出爐。而畢竟百憂解有其副作用,倫德斯特羅姆建議,先不要將百憂解作為中風後的治療藥物。【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0-07-15 科別.腦部.神經
這件事多做幾下,腦部血循暢通,失智症不上身
運送能量到大腦的血流量,與頭腦的功能成正比,如果血液循環越暢通,越能提高大腦的功能,只要順利做到這一點,頭腦就會變得靈活,不但可提升記憶力,也能減緩痴呆的到來。文/鍾碧芳有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腦力與記憶力可以靠鍛練來延緩衰退的速度,甚至可以透過刺激來活化腦力。日本醫學博士松原英多長期研究大腦生理學,他認為腦部之所以能夠運作,靠的就是血液循環,如果腦循環的量變少,就會出現某些問題、並產生某種影響,其中之一,就是痴呆。 多咀嚼,促進腦部血液循環日本研究發現,咀嚼能夠有效防止記憶力衰退,若能達到充分的咀嚼,可以使腦循環增加約50%。馬偕紀念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朱政一指出,的確有研究指出,咀嚼會刺激腦部主管記憶力的部分,由於腦部的海馬區細胞,正是掌管學習的區域,會隨著年齡增加而衰退,短期記憶力也會衰退,而咀嚼的動作,可以提高腦內海馬組織的信號活躍性,以防止老化。 這個觀念與日前日本東北大學醫學系與牙醫系所做的研究相類似,殘存牙齒數越少的高齡者,其掌管記憶的大腦海馬迴附近,越容易產生容積量減少的情形。該調查指出,咀嚼可以刺激腦部,對於沒有牙齒的人來說,因為失去了牙齒週邊的神經功能,無法刺激腦部,失去了咀嚼的刺激,就會對腦部的運作帶來負面的影響。 營養師趙函穎則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當牙齒不好,咀嚼力不夠時,在營養素吸收不足的情況下,確實容易影響大腦的功能。 要達到咀嚼的功效,除了必須保有一口好牙,以強勁的咀嚼力多吃比較硬的食物之外,同時,也建議最好每一口都要咀嚼超過20次以上,松原英多更推薦咀嚼口香糖2分鐘,來達到增加腦循環量的效果。他指出,如果想要預防痴呆,要遵守一餐一道較硬的食物,且在餐後或休息時間,幫自己準備口香糖等能增加咀嚼次數的食品,且無論軟硬食物,都記得一定要細嚼慢嚥。 常運動,刺激血管增加流動量運動是防止身體退化最好的方式,同時也能紓緩在長期壓力下所造成的負面作用。瑞典一項針對中年女性長達35年的追蹤研究顯示,慢性壓力會使將來得失智症的風險高至2.51倍,而要降壓,最好的方式就是運動。 科學家發現,運動能刺激血管增加流動量,只要流動量增加,身體就能製造出更深入組織的新血管,讓血液中的養分與氧氣更容易輸送到身體的各部位,體內的廢物也會被快速的排出體外。同樣的方式也會發生在大腦上,運動能增加大腦海馬迴中的齒迴血管流量,自然也能減輕記憶力的衰退。 趙函穎表示,運動同時也能達到良好的代謝,能將體內的毒物與廢棄排出體外,甚至與飲食相比,運動除了有紓壓效果之外,更有健腦的功效。 玩數獨,活化腦細胞一旦過了學習的階段或者上了年紀,尤其是屆臨退休的時候,一般人在收集資訊與執行力上,都會越顯困難。不過,如果刺激與資訊量逐漸減少的話,腦部也會跟著進入休眠狀態,最終就會變得痴呆、反應慢。因此,必須不間斷的持續用腦,才能增加腦細胞的活化,以鞏固記憶。 朱政一指出,有規律、不間斷的學習與可以激勵大腦的活動,特別推薦可激勵大腦的活動,包括近期相當熱門的數獨,不但可以活化腦力,也可提升短期注意力。其餘如跳舞、學樂器、外語等,都有助於增強腦神經細胞的信號傳導,幫助降低記憶力衰退的風險。 吃早餐,腦袋更清醒想要補充腦部能量,每天規律的三餐相當重要。腦可說是身體的總司令,睡眠時,大腦仍然在消耗熱量,前一天晚餐的能量在隔天早上耗盡,早上起床,正是大腦最缺乏能量的時候,因此,好好的吃一頓早餐,就能讓大腦清醒。 最好的早餐內容,則是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米飯、麵包等,碳水化合物能快速消化吸收,且具有高能源效率,如果能同時以蛋白質、脂肪與蔬果為輔,更能維持以提高能源的效率。 睡得好,提升認知功能睡眠對腦力的正常運作相當重要,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保存的資訊,都是在睡眠中加以整理,儲存在記憶當中,容易健忘、沒辦法條理思考的人,多半都是因為睡眠不足所造成。 刊登在最新一期《神經科學雜誌》中的一項研究顯示,長期睡眠不足,使得實驗老鼠的大腦有25%的腦細胞死亡。雖然並沒有實例證明人類也會因為睡眠不足而造成腦細胞凋亡的損害,但這項研究卻足以證明,睡眠不足對腦力的傷害。 無獨有偶,美國一項研究分析22名長者的睡眠狀況長達3個月發現,睡眠品質可用做預測腦部認知功能是否衰退的依據。這項調查中,參加者每晚會配戴小型儀器紀錄睡眠,包括時間、扎醒次數、是否進入深度睡眠等,再對他們進行認知功能測試。結果顯示,包括經常早醒、扎醒、深度睡眠時間短的睡眠品質差的長者,在認知功能測試中的表現也比較差。研究團隊並推算,嚴重者可令腦部功能提早5年衰退,如果持續睡得不好,腦部受影響的風險將增加40~50%。 規律生活不傷腦力人類身體的活動是隨著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進行著,全身包含腦部的所有器官,在白天的時間,都會全力以赴的運作著;但到了晚上,就會慢慢趨於緩慢,且必須得到充分的休息,以儲備隔天活動所需要的精力。 也就是說,好的生活節奏,就是一個良性循環,而一個人的生理功能,必須包括睡眠與覺醒、活動與疲勞、血壓血循正常才行,唯有好的生活節奏,才能得到好的腦力。因此,千萬不可以熬夜,長期熬夜及失眠的人,其思考力、判斷力不僅會退化,也可能會提早罹患痴呆症。 除了正常的生活作息外,抽菸會將毒素帶入體內,造成體內的氧化壓力增加,進而消耗體內大量的抗氧化物質,如維生素C等。一項荷蘭長期研究指出,吸菸者的記憶力、認知力、語言等能力的退化速度,遠高於從不吸菸與偶爾吸菸者,要避免這種長期的氧化壓力,最好的方式就是戒菸。 酒精與毒品也是另兩項對腦力危害相當大的壞習慣,據統計,受過大量酒精影響的人,有1∕3會產生記憶力喪失的現象;而毒品中的搖頭丸除了有最普遍的毒品危害外,還會使人長期記憶力衰退,特別是當搖頭丸與大麻結合服用,會使傳輸血清素的細胞中毒,而血清素與大腦記憶與信息處理息息相關,更應避免。 事必躬親,訓練反應力研究指出,時常外出與他人交談的人,也比較不容易罹患痴呆症,尤其是屆臨退休的長者。台安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冠宏建議,在30、40歲時,就應該開始多與他人互動交流,無論是參加社團、車隊,或者是社區相關的集會活動等,都能擴大交友機會,增加工作之外的人際關係,而這些社會參與,對於增進腦力的成效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在生活中盡量選擇比較麻煩、耗時間的事情來做,這對訓練反應力也有很好的效果,例如喝咖啡時,不泡即溶咖啡,而是自己從磨咖啡豆開始,在過程中享受咖啡的香氣,對紓解身心緊張有著意外的療效。又或者,多走幾步路到超市是或傳統市場買東西,而不要只想著簡單的網路購物且選擇送貨到家服務等。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78期】 延伸閱讀: 全身不只腦部會中風! 身體4部位血管不通也會默默要命 中風不只會嘴歪眼斜 6情況也是常見後遺症  
-
2020-07-01 新聞.健康知識+
躍升高風險群!最新研究顯示:亞洲人「壞膽固醇」上升幅度最大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由於西方人的飲食習慣多食用動物性、高膽固醇食品,因此通常西方國家被認為是「高血脂症」的好發族群。但在2020年6月3日,全球最具權威科學期刊《Nature》發表了一項研究顯示,從1980年至2018年,西方國家人口的血液總膽固醇含量明顯下降,而亞洲國家的總膽固醇含量則大幅上升,血脂相關的風險在全球已經重新定位!當血液中的膽固醇、三酸甘油酯超過正常數值時,可稱為「高血脂症」,是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頭號警訊,病因與我們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息息相關。由於西方人的飲食習慣多食用動物性、高膽固醇食品,因此通常西方國家被認為是這類疾病的好發族群。但近年來全球人民的生活方式不斷地改變,就連各國民眾的血脂高低程度也有了變化。2020年6月3日,全球最具權威科學期刊《Nature》發表了一項研究顯示,從1980年至2018年,西方國家人口的血液總膽固醇含量明顯下降,而亞洲國家的總膽固醇含量則大幅上升!東亞、東南亞國家「壞膽固醇」上升幅度最大!該研究團隊彙整了1127項研究,包含了18歲以上、共計1億260萬人的血脂高低程度,以估算1980年~2018年、38年間共200個國家人民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俗稱「好的膽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non-HDL-C,即好的膽固醇以外的膽固醇)的含量趨勢。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俗稱「好的膽固醇」,HDL-C可以幫助清除血管中過多的膽固醇,因此體內的HDL-C越多,就越能夠保持血管的暢通,發生心血管相關疾病的風險就愈低。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non-HDL-C):即HDL-C以外的膽固醇,有些專家認為,除了HDL-C之外的膽固醇皆為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且non-HDL-C比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更能夠預測這些疾病的發生。研究發現,1980年時,血液中「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最高的國家為歐洲的比利時、芬蘭、格陵蘭、冰島、挪威、瑞典、瑞士和馬爾他,但至2018年比利時和冰島為下降幅度最明顯的國家,每10年的下降幅度為0.45 mmol/L以上。相反的,增幅最大的是東亞國家(如: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如:印尼、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寮國),每10年的的增加幅度為0.23mmol/L。尤其是中國,在1980年為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最低的國家之一,但在2018年已是增長率最高的國家之一。飲食習慣改變、藥物使用 使得西方國家血脂異常率降低在2017年,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引起的死亡的人數在全球共有390萬個案例,其中有一半發生在東亞、東南亞、南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趨勢轉變?該研究推論,西方國家人民血液中的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減少,可以歸因於飲食的變化,特別是以「不飽和脂肪」替代「飽和脂肪」,以及減少「反式脂肪」的攝取。此外,及早發現疾病、及早治療,並增加使用史塔汀類(statin)降血脂藥物的使用,有助於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但相反的,這種藥物尚未在中低收入的國家廣泛使用。且東亞以及東南亞國家對於動物性食品、精緻碳水化合物、棕櫚油的消費量更是大大的增加。台灣2019年的高血壓性疾病發生率較前年上升3.1%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指出,在台灣歷年來的十大死因中,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都可能因為高血脂症而增加罹患風險。且根據衛生福利部2020年6月16日發佈的「2019年國人死因統計」也指出,與2018年相較,2019年死亡人數以肺 炎、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高血壓性疾病分別上升6.9%、4.9%、3.1%較為明顯,可見高血壓性疾病成為國人死因的主要威脅之一。從該研究可知,血脂相關的疾病風險排行,在全球已經重新定位,因此,除了改善飲食及生活習慣,聽從醫生的建議積極治療等作為,對於風險日漸增高的亞洲國家民眾來說,是相當值得關注的課題!延伸閱讀▶【李婉萍專欄】膽固醇過高,除了食物膽固醇含量,更應該注意這個!▶高血壓該怎麼吃?讓營養師教你「得舒飲食」!▶部分氫化油被封殺後,危害健康的反式脂肪藏匿何處?參考資料▶Repositioning of the global epicentre of non-optimal cholesterol(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6-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二次疫情在北京爆發 給世界的啟示
北京本月中旬突然爆發第二波新冠病毒疫情, 6月11日至6月23日累計256個確診病例,由發現第一例至100例僅五天。這波疫情傳播速度非常快,病例短時間內大量出現,河北、遼寧、四川都出現與北京確診患者關聯的病例。而疫情發生地是北京南郊大型農貿批發市場「新發地市場」。什麼原因導致疫情再出現?疫情回潮能給世界各國疫情防控什麼示?綜合各方訊息,北京疫情爆發原因包括:一、第一波疫情解禁後,聚集性感染是成因之一。與今年初武漢疫情發源地華南海鮮市場一樣,北京二次疫情在農貿市場出現。兩個市場均有環境髒亂、人員混雜之弊,易造成疫情集中暴發。農產品批發市場每天大量人潮進出,只要一人攜帶病毒,防控措施未發現,就可能造成病毒快速擴散。新發地市場是北京市最大蔬果和鮮貨批發集散中心,每天近5萬人次進出,病例從市場帶進社區,導致進一步傳播。二、病毒傳染渠道可能經外來產品和包裝帶入,或是此前已存在的隱性傳播鏈進入市場。北京相關部門抽檢,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檢測到病毒,而其他牛羊豬肉、蔬菜、水果及相關設施都未發現病毒。中方專家認為,沒有證據表明三文魚是新冠病毒宿主或中間宿主。本輪疫情病毒可能在國內有一條隱性人傳人傳播鏈,傳播力不強,且輕症感染者容易自癒。但經全國物流、人流匯集的新發地農貿市場「擴大」傳染,病毒先污染市場再傳人,形成規模性爆發。汲取武漢的教訓後,對疫情二次爆發,北京採多項針對性舉措,行動更快速,譬如:一、加強社區封閉式管理,對新發地市場及周邊出現病例的小區採封控措施。人員只有測溫、查證、驗碼、登記等措施後才可進入,對中高風險街道(鄉鎮)所轄小區(村)實行嚴格管控,該市場相關人員不准離開北京,所有市民堅持「非必要不出京」,確實需離北京的民眾須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二、針對不同風險人群開展大規模核酸篩查。包括市場工作人員及訪問民眾,出現病例的小區居民,農貿市場、菜市場、餐飲店、單位食堂工作人員,中高風險街道居民,重點行業和重點人群等都須採樣檢測。北京兩天內完成數萬民眾的核酸檢測,即使晚上,也有社區人員挨家挨戶詢問半個月內是否去過該市場。採取多項針對性舉措後,目前北京新一輪疫情已基本控制,新發地市場人員發病已近尾聲。中國特殊體制和龐大動員力,能將感染者、接觸過感染者的人都在第一時間找出、檢測、控制,發揮「專政特色」;但非專制的台灣、南韓同樣能做到類似行動,使疫情相對輕微。美歐國家做不到,所以疫情嚴重。新冠疫情二次復發不僅中國,也在其他國家出現。美國疫情升高,專家稱不是二次爆發,歐洲卻出現病毒捲土重來苗頭。過去兩周,30個歐洲及中東、中亞國家累積新增病例增加,其中11國病毒加速傳播,造成顯著的疫情回潮。包括亞美尼亞、瑞典、摩爾多瓦和烏克蘭。全球確診人數累計已近980萬,逼近千萬大關,死亡人數超過49萬。美國5月間似已控制疫情,但近日病例數增加25%,10個州新增病例增加逾50%,單日新增病例逾3萬6000個,與4月24日最高單日紀錄3萬6426個旗鼓相當。德國確診也暴增,最大肉類加工企業Tnnies感染患者升至1331人,使全德關鍵感染率指標R0爆表。不難看出,中國和世界各國出現二次疫情,與第一波疫情後復工復產、解除隔離、人群接觸增加等直接相關。無症狀患者,即隱性人傳人傳播鏈,很大程度是北京疫情復發的來源。而毒株變異傳染力增強,較值得憂慮。研究顯示,被發現的D614G毒株可能比老毒株更具傳播力。據統計,D614G毒株占所有COVID-19的比率從年初的0%,到3月達26%,4月升至65%,到5月已達70%,成為世界主流毒株。此次疫情復發給各國示:在疫苗未上市和有效治療手段下,疫情隨時可能反撲擴散。但部分國家政府和民眾對疫情復發不夠重視或管控不力,無法及時而全面有效地採取檢測和隔離。美國就因解封過急,德州、佛州解封後又關閉酒吧等商業活動,亞利桑納州還在爭論是否強制戴口罩。因國情不同或美國人自大傲慢,無法從中國學到教訓,大家跟著受害,讓人歎息。
-
2020-06-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世衛示警瑞典疫情恐惡化 遭駁大錯特錯
瑞典與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起了爭執,世衛組織把瑞典列入面臨新一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國家名單,瑞典則稱這是「大錯特錯」。瑞典國家流行病學者蒂格內爾(Anders Tegnell)說,世衛組織「完全誤解」瑞典的數據資料。在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肆虐全球之際,瑞典選擇不實施嚴格防疫封鎖措施,感染及病故人數遠比其他祭出封鎖措施的北歐國家多,屢屢登上新聞頭條。瑞典迄今累計約6萬5000人感染、約5280人病故,死亡率為全球第5高。蒂格內爾說,「我們的病例數增加,是因為我們過去一週在瑞典執行更多採檢」,還說「其他所有參數」都顯示重症病例減少。他表示,加護病房病人數量很少,連死亡人數也開始減少,「我們現在已經減少到一個程度,目前這幾週的死亡人數並不比過去幾年同期多」。根據瑞典公共衛生局,目前每天約10名冠狀病毒患者住進加護病房,而在疫情高峰的4月,則是每天45人到50人。世衛組織歐洲分部昨天表示,轄內的歐洲及中亞地區,共有11個國家面臨「傳染速度加快」現象,瑞典也是其一,「如果置之不理,衛生系統將再度岌岌可危」。除瑞典外,其他10國大多是較貧困的東歐及中亞國家,包括亞美尼亞、摩爾多瓦、北馬其頓、亞塞拜然、哈薩克、阿爾巴尼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吉爾吉斯、烏克蘭及科索沃。世衛組織歐洲分部稍後坦言,瑞典政府「擴大了採檢,這也反映在6月初以來的通報新增病例數字上」。世衛組織歐洲分部透過電郵向法新社補充說明,「瑞典有幾項很正面的趨勢」,尤其是新增病例數持續減少;但也表示,瑞典的新增病例數相對其他國家仍然偏高,且仍有社區傳染問題。電郵並未提到是否會把瑞典移出11國名單。
-
2020-06-16 科別.腦部.神經
空氣污染會導致阿茲海默症?看看墨西哥城的悲劇
聯合國1992年將墨西哥城列為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大都市。2018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墨西哥城大量30~40歲成人大腦中發現有典型阿茲海默症的病理表現(老年炎性斑),甚至在嬰幼兒的大腦內也有類似發現,研究人員把這個發現和大氣污染相關聯。幾年前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調查了1000萬名美國東北部50個不同城市的65歲以上患者,他們發現這些老人罹患神經變性病,包括阿茲海默症的幾率和暴露於一些特定的污染源劑量密切相關。其它來自英國、瑞典和臺灣的報導也支援這個說法。《阿茲海默症》雜誌主編、美國德州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George Perry指出:「在阿茲海默症的病因研究中,空氣污染已成為熱門話題。」墨西哥城的悲劇美國蒙大拿州的神經病學者Lilian Calderon-Garciduenas 調研了在墨西哥城嚴重污染區域的40隻野狗,有些動物已出現行為學改變,如不再認識自己的主人,不會做以前學過的技巧等。檢查發現,狗腦內有阿茲海默症的典型病理表現——斑塊。 她接著又開始研究同一嚴重污染區的居民,發現他們也多有同類斑塊病理表現,甚至在孩子或11個月大的嬰兒腦內都可發現。2018年英國醫學雜誌(BMJ)發表了一項研究,追蹤131000名50~79歲的倫敦居民,在八年的隨訪中他們發現,暴露於空氣污染時間最長的人也最容易患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和PM2.5的相關性尤其高。臺灣學者在一項10萬人的調查中也發現類似的相關性。瑞典學者指出與空氣污染相關的癡呆症患者和他們是否攜帶阿茲海默症易感基因無關。多倫多大學的學者在2017年1月的《柳葉刀》上報導:在660萬接受調查的安大略省居民中,居住在距離主路不到50米處(這些地方的細顆粒污染物濃度比距離150米左右的高出10倍以上)的居民,罹患失智症的幾率比生活在離主路200米以外的人高出12%。此類流行病學研究確有它的局限性,它很難設計、完成一項有對照組的污染源研究,因為長期使人們暴露於已知有害的污染環境是不人道的。但這個工作可以在動物實驗中完成。美國北達克塔州的神經生物學家Colin Combs2015年在飼養老鼠的籠子中灌入不同程度的污染空氣,他發現空氣污染程度越高、暴露時間越長對腦的損害越嚴重;神經病理檢查發現的斑塊和阿茲海默症頗為相似。2018年,洛杉磯的科研人員發現空氣污染中的重金屬不但能進入動物的腦內,而且它可以啟動一些特定基因而誘發神經變性病和癌症。PM2.5會損傷大腦研究人員推算,40%~65%的阿茲海默症風險來源於非遺傳性因素,如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其中空氣污染是最重要的誘發因素。PM2.5來源於油、氣的燃燒,發電廠的排放、煤和木頭燃燒等。這些物質一旦被吸入到肺臟可被吸收入血。它會對呼吸和心血管系統造成嚴重損害,導致癌症、心臟病、腦卒中,甚至死亡。以前的醫學知識多認為這種有毒物質很少能進到腦內因為腦組織有血腦屏障保護,現在看來並非如此,PM2.5可以改變血腦屏障的通透性從而進入腦內。此外它也可經鼻腔黏膜沿嗅神經入腦。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暴露在這些空氣污染物中可以損傷大腦,加速認知老化,甚至還可能增加罹患阿爾茲海默病與其他癡呆疾病的風險。PM2.5危害大,但這些微小顆粒中什麼成分危害最大,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石油燃燒後釋放出來的污染顆粒有成百上千種成分,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這些物質在腦內聚集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這可能部分解釋了阿茲海默症為何多發于老人。有人會問,空氣污染PM2.5的水準有沒有安全區間?我們可能永遠也確定不了這個安全區間。遠離空氣污染 活得更「聰明」美國南加州大學流行病學家陳居泉教授專門研究空氣污染對大腦的影響,他指出雖然空氣污染中每個單一特殊物質對大腦的作用現在並不明朗,但多種成分混合的微小粒子污染物顯然和腦損傷、認知功能障礙有直接相關。陳居泉教授去年在《大腦》雜誌上發表的文章表明,空氣污染中的微小粒子和老年女性的神經病理改變和記憶力喪失密切相關。現已有多組資料表明,中老年人長期暴露於空氣污染是發生失智症的重要風險因素;青少年暴露於空氣污染是否會發展成癡呆症還需進一步研究。雖然阿茲海默症相關基因遺傳學研究眾多,但至今藥物治療效果甚微。大氣污染和阿茲海默症的相關性對疾病防治具有重大意義,這也是政府和相關部門嚴查嚴管空氣品質最重要的客觀依據。和遺傳基因變異不同,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是可以管控的。鍛煉身體可以增加腦血流,從而提高腦源性神經生長因數的水準,減少癡呆的發病率。控制大氣污染不光對減少呼吸、心腦血管病、癌症有重大作用,對於人類如何能活得更長、更「聰明」也具重大戰略意義。
-
2020-06-10 癌症.抗癌新知
台灣進入生物相似性藥元年 病團:有利民眾用藥權
2020是台灣相似性藥物元年,目前已有生長激素、胰島素、免疫風濕性藥物及抗癌藥物等在台核准。價格較貴的單株抗體類生物藥,也有8種生物相似性藥物在台上市,5個藥物已健保給付,目前健保核價為參考藥的七到八成。長期關注此議題的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林葳媫認為,藥價下降後,在藥物科學的基礎上,能夠讓民眾用藥更普及,實現生命的醫療平等權。已有生物相似性藥用藥經驗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主任王輝明說,生物相似性藥物與參考藥廠的生物製劑,其效果與安全性是沒有臨床差異的。三年前,王輝明就開始使用生物相似性藥物,在免疫腸胃疾病克隆氏症的患者身上,至今已累積十餘名患者經驗。王輝明提及,臨床遇見患者不符合健保署規範的生物製劑給付條件,但又覺得患者需要使用時,他就會提出有生物相似性藥的選項,讓這些患者可以接受得到藥物治療的機會。目前健保署核定的生物相似性藥價格大概是參考藥廠的七至八成,同時也是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榮譽理事長的王輝明認為,北歐等社會福利國家已大幅使用生物相似性藥,瑞典及英國更是國家政策集體採購,目前國際上的數據看來效果差異不大,生物相似性藥是銳不可擋的趨勢,鄰近的中國也用了六、七年了。台灣並不是第一個使用生物相似性藥的國家,現在也有多款生物相似性藥物上市,若患者因經濟考量需要換藥,也是一個治療新選擇。王輝明認為,生物相似性藥是療效相等結構相似的藥物,由於生物相似性藥物不是像學名藥般,透過化學合成方式大量複製生產,而是得在活體細胞進行製作,製藥門檻相當高。為了確保生物相似性藥與參考藥相等,歐盟及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都訂立了相關準則,以確保品質及病患用藥的安全性、有效性。目前生物相似性藥物核准前,仍需先進行主適應症的臨床試驗,核准通過後,才能取得與參考藥一樣的所有適應症,也就是適應症外推。王輝明認為,依據歐美長期且大量的使用經驗觀察,適應症外推理論上不會有多大問題。林葳媫則建議,生物相似性藥的用藥過程,需要實際監測紀錄,建立追蹤系統,這些數據都可以用來實證適應症外推可不可行,也能降低外界的疑慮。王輝明提及,原開發藥廠的生物製劑每一批也都有些微不同,他個人認為也是另一種型式的生物相似性藥。生物相似性藥在台灣剛起步,相對便宜的藥價,可讓更多人用得起,並且降低健保負擔,而原開發藥廠則可以將重點投注到新藥開發上面,讓患者持續有新藥可使用。林葳媫說,以病人立場來說,我們都很感謝任何藥物的誕生,不過一旦藥物的專利期過了,它就是一種「公共財」,象徵民眾對藥物的可近性又往前跨一大步,也象徵平等原則,希望醫院的採購要打破框架,讓藥品在醫院都存在,才能確保民眾有用藥的選擇權。除此之外,病人也需要對生物相似性藥有知的權利,讓大家對用藥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
2020-06-07 養生.樂活人生
人愈老真的會愈有智慧嗎?首先必須接受這個事實
【文、圖/摘自如果出版《老年的意義:我和那些老人共處的一年》,作者約翰.利蘭】一九八○年代,瑞典社會學家拉斯.托斯坦(Lars Tornstam)驚訝地發現王萍這樣的人十分普遍。他們雖然失去許多,老了卻心滿意足。托斯坦和我一樣,發現這樣的人隨處可見。他開始訪問他們,談起他們的人生時,他們描述了自己的價值觀如何隨著年歲漸長而改變。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對於如何運用時間、和誰一起共度時光,變得更挑剔了。他們不再有興趣在雞尾酒會與人閒聊或和陌生人調情,不再尋找新朋友或增加社交網路上的新聯絡人。此外,他們變得沒那麼自我中心,比較意識到自己是大我的一部分。他們不覺得寂寞,反而告訴托斯坦,他們珍惜有獨處的時間可以沉思。其他社會科學家爭先想出新主意,讓老人有事可忙,托斯坦卻自創「超越老化」(gerotranscendence)這個詞,以不同的方式看待老年──不是一段衰退的時期,而是一個高點,此時人們會超脫物質煩惱,專注在真正有價值的事物上。托斯坦以七十四到一百零四歲的人為對象,問他們五十歲之後的價值觀有什麼改變,將近四分之三的人同意這個陳述:「現在我對膚淺的社交比較沒興趣。」三分之二的人說:「現在我的內在世界比較多喜樂。」百分之八十一的人同意這樣的陳述:「現在物質的事物比較不重要。」他們變得比較無私,比較接受人生中有些他們永遠解不開的奧祕。這個結果很驚人──他們雖然沒有經歷一般所謂的成長(例如工作升遷或學習新技能),卻仍然以更深奧的方式在進步。托斯坦發現了一件驚人的事:年長者似乎同時活在過去與現在,模糊了記憶和當下經驗之間的界線。他們會回溯從前的對話,向他們曾經虧待但已經過世的人道歉,依然為從前的喜悅心懷感激。當然了,托斯坦的受試者是瑞典人和丹麥人,他們享有的社會安全網以慷慨聞名,但他「超越老化」的概念在美國流行了起來。佛羅里達大學的蒙妮卡.阿德特帶我認識了這個概念。阿德特研究的是智慧與老化,她認為老年人的一些趨勢(例如接納混合情緒、節制負面感覺)造成某種隨著年歲一同進化的智慧。智慧無關天賦或全知──不是指發現相對論或解決中東危機──而是隨著經驗而增長的一種能力。莫札特有天賦,但你母親有智慧。至少我母親有。為了評估是不是愈老愈有智慧,阿德特制訂了她所謂的三維智慧量表(three dimensional wisdom scale,3D-WS),用三個座標軸來表達智慧:認知(cognitive,理解人生的能力)、反思(reflective,從不同觀點看待人生的能力)和情感(affective,情緒智慧)。一個人可能在某個維度比較強,但有智慧的人運用這三種維度的方式,會使各個維度彼此增益。阿德特用這個量表發現,一開始就有智慧的人,智慧確實會隨著年齡而增長,而且智慧愈高,幸福感愈強。研究護理之家或住院者得出的效應特別明顯,這些地方的幸福感比較低,那些智慧得分比較高的人,對自己的生活比較滿意,滿意程度和同年紀獨立生活的人相當。有智慧的人,決策能力比較好,懷著比較實際的期待,如果事情不如預期,他們不會那麼失望。老人不會因為他們花不到的財富或釣不到的對象而昏頭,也不會為了自己記不得的冒犯而懷恨在心。阿德特說,以縮短的時間觀來看,不論年輕人或老人都能除去無關緊要的干擾。「自我中心的情況減輕了。原先耗費在膚淺事物的所有能量,現在用於精髓、真正寶貴的事物。一般來說,年長者接受他們沒有多少時間可活的事實,這他們沒意見,他們並不是怕死,他們怕的是死亡的過程,而有智慧的人比較能接受這過程。」喬納斯.梅卡斯對於自己為什麼快樂有比較簡單的解釋。他說:「我覺得這樣很正常。」選擇快樂其實是最輕鬆的辦法,遠比他朋友自尋焦慮來得簡單──他們擔心尚未發生的事,為自己不需要的事物汲汲營營,過度沉迷藥物、酒精或性。喬納斯說,到頭來即使蘇聯和納粹對他做的事也成了好事,正因此他才來到紐約,在那裡創造了他的人生。喬納斯有一天在他家說:「是啊,我想我有種洞察力。我比較清楚哪些事可以改變,哪些會維持原狀,或只能稍微改變。我有些朋友覺得,喔,這事輕輕鬆鬆就能改變。」他不會為自己無法改變的事情懊惱,他會省下精力,追求有益於他和他人的事。選擇權在他手上。何必選擇讓他不開心的事?他說:「追根究柢要看你相信什麼。藝術與美雖然飄渺,但我選擇藝術與美,而不是我們今日周遭的醜惡和恐怖。看花、聽音樂對人有某些作用,有正面的影響,而身陷醜惡和恐怖之中,則有負面的影響。所以我覺得我有責任不要辜負這些詩人、科學家、聖人、歌手和過去幾世紀的吟遊詩人,他們的種種努力使得人類更美好。我必須用我渺小的方式,繼續他們的豐功偉業。」在任何年紀要有智慧,首先恐怕必須接受你終將死去(而且是真的接受這個事實),並且在面對限制時知足一點,而不是感到困乏。現代醫學鼓勵我們把死亡視為一場考驗,我們或許通過或許失敗,而穿白袍的專家凌駕其上。然而長者給了我們更有智慧的觀點──我們所有人都難逃一死,所以不如趁還活著的時候,好好活這一遭。如果我們過世的場面比較像我們祖先(在家,有至親環繞,是他們關心的焦點),我們活著的時候,會更留心灌溉出那種愛嗎?兩千年前,斯多噶學派(Stoic)哲學家賽內卡(Seneca)主張,我們應該「珍惜、鍾愛老年,因為只要知道如何運用,老年就能充滿喜悅……生命走下坡卻尚未劇烈衰退時,最是愉快。而我本人相信,那段時期像是站在屋頂邊緣,其實有種獨特的喜樂。否則就是我們對喜樂已經習已為常,因此渾然不覺。飽足煩厭,再無所求,是多麼令人欣慰的事!」卡斯騰森引用猶太教拉比約書亞.L.李普曼(Rabbi Joshua L. Liebman)的話,表達類似的概念:「我時常覺得,死亡並不是生命的敵人,而是朋友,因為歲月之所以那麼珍貴,正是因為我們知道歲月有限。」老年讓年長者被迫接受這種概念,他們之中有些人比較願意接受,有些則否。然而我們應當不用等年老才採納這種觀點。我們只需要選擇這麼看事情就得了。有六個人願意教我用更快樂的方式看待人生──不只是他們的人生,也包括我的人生。這麼做我沒什麼損失,頂多就是損失我已經知道的故事罷了。
-
2020-06-0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大公衛估:台、紐、冰島解封最安全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陳秀熙估算全球各國解封指數,他指出,冰島、紐西蘭、台灣這三個國家的解封指數最低,代表疫情最安全,解封條件最佳。陳秀熙表示,台灣不能只守住確診人數多寡,要各方面嘗試平衡疫情流行的影響,對解封後的經濟發展是很重要的。他依據確診人數、康復人數、致死率這三個關鍵數據,估算全球各國解封指數,冰島、紐西蘭、台灣都小於0.1%,解封指數最低,最有條件解封。美國紐約州、南美各國、中非、瑞典、法國等國,解封指數都還是很高。陳秀熙指出,如果要開放邊境,台灣和其他國家一樣會遭遇防範症狀前感染的問題,境外居家檢疫、接觸者隔離務必落實,建議可參考英國的社交距離App。冰島6月15日解封,重開邊境,主要採取兩種方法,包括機場14天隔離後入境,或接受檢測陰性才入境。他說, 台灣要採取什麼模式,需要參考科學證據,讓策略更清楚。陳秀熙表示,英國的社交距離App是目前最符合未來需求的,包括接觸者的風險分類和建議。例如有症狀前接觸個案,兩天後確診,他所接觸過的同事和朋友,就會根據近距離或遠距離的接觸,建議居家隔離或自主健康管理,這就是接觸者精準分類的好處,也是發展數位調查的優點。他說,台灣務必要參與跨國疫苗開發平台,優先進行七大族群的抗體檢測。這七大族群包括確診個案、居家隔離者、居家檢疫或境外旅遊史者、醫護人員、空服人員、人口密集機構、外籍移工。
-
2020-06-0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大公衛估算這3國最安全 7種人最需要檢測
新冠肺炎疫情發展至今,許多國家面臨「解封」的問題。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陳秀熙估算全球各國解封指數,指出「冰島、紐西蘭、台灣」這三個國家的解封指數最低,代表疫情最安全、解封條件最佳。不過陳秀熙提醒,如果要開放邊境,台灣和其他國家一樣會遭遇「防範症狀前感染」的問題,境外居家檢疫、接觸者隔離務必要落實,建議可參考英國的社交距離App。陳秀熙表示,目前全世界新冠肺癌共有六百多萬病例,37萬人死亡,但致死率一直在降低,康復人數增加,疫情逐漸趨於緩和。但觀察全球疫情,不能只看確診人數的變化,因為這僅代表傳播和流行,重點是確診者要趕快康復,才能減少醫院和社區的風險。他說,台灣不能再像2、3月時一樣,只守住確診人數的多寡,而是要各方面都嘗試去平衡疫情流行的影響,對解封後的經濟發展是很重要的。陳秀熙依據確診人數、康復人數、致死率這三個關鍵數據,估算全球各國解封指數,冰島、紐西蘭、台灣都小於0.1%,解封指數最低,表示最有條件解封。顯示冰島全面檢測、台灣未全面檢測,這兩大模式都是成功的。至於美國紐約州、南美各國、中非、瑞典、法國等國,解封指數都還是很高。陳秀熙指出,根據南極探險家航線的船艦乘客做採檢,發現高比例無症狀感染,船上有六成人確診,確診者八成無症狀。美國長照機構研究也發現無症狀和症狀前感染則比例是六成,而且病毒量高到可能傳染。陳秀熙說,台灣目前沒有新增個案,「但我們一定要往前看」,防範症狀前感染。冰島6月15日解封、重開邊境,主要採取兩種方法,包括機場14天隔離後入境,或接受檢測陰性才入境。 過去認為三到五天之後的陰性可能是合理可接受的,但隨著時間演進,台灣要採取什麼模式,需要繼續探討,參考科學證據,讓策略更清楚。陳秀熙表示,英國的社交距離App是目前最符合未來需求的,包括接觸者的風險分類和建議。例如有症狀前接觸個案,兩天後確診,他所接觸過的同事和朋友,就會根據近距離或遠距離的接觸,建議居家隔離或自主健康管理,「這就是接觸者精準分類的好處,也是發展數位調查的優點」。陳秀熙呼籲,台灣一定要做血清抗體檢測,才能知道過去盛行率,並了解不同族群是否產生持續的免疫力,也才能得知如何解除社交距離。他呼籲台灣務必要參與跨國疫苗開發平台,優先進行七大族群的抗體檢測。這七大族群包括確診個案、居家隔離者、居家檢疫或境外旅遊史者、醫護人員、空服人員、人口密集機構、外籍移工。另外。台灣身為未爆發大流行的區域,需要繼續發展抗原測試,以積極偵測感染,有助於達到精準醫療,國際間目前也在持續研究,如何精準預測哪些人會演變為重症。陳秀熙表示。這隻病毒所要做出來的疫苗非常複雜,很不容易做,目的不只要保護免於感染,還要降低疾病的嚴重度。美洲和歐洲的疫苗研究都將在7月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目前的趨勢是跨國研發平台共同進行第三期試驗,他呼籲台灣一定要把握機會參與,絕對不能置身事外。
-
2020-05-31 新聞.健康知識+
徵收肥胖稅真能有效降低肥胖問題嗎?科學證據會說話
一位華視記者在2020-5-26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教授您好,我是華視新聞記者謝昀燐。我正在採訪關於肥胖稅的新聞,想問說能不能跟你在明天(5/28),約半小時時間作採訪,內容是有關於,肥胖問題對於哪些疾病有影響、肥胖稅的課徵會有哪些問題,包括課徵對象、品項等等,以及課徵肥胖稅真的能有效降低肥胖問題,這幾個面相嗎?《肥胖稅》是這幾天台灣的熱門新聞,例如這篇Yahoo!新聞的報導:健保財務惡化,衛福部長陳時中將調漲健保費率列為下階段施政重點。民進黨立委高嘉瑜昨(25)日在立法院質詢衛福部次長薛瑞元時,建議課徵「肥胖稅」作為改善健保財務的方案之一,引發各界討論。高嘉瑜主張,政府應該從根本上照顧國人健康,健保署或衛福部應該針對會造成國人疾病的高熱量、高糖分食品課徵肥胖稅,挹注健保財務。從上面的報導就可看出,所謂的《肥胖稅》並不是要向肥胖的人課稅,而是針對容易造成肥胖的食品來課徵額外的稅。這種稅如果是用來做健康教育,那可就是一箭雙雕:既可降低肥胖率,又可促進健康。但是,如果它是為了彌補財政或健保赤字,那可能就不是一個健康的出發點。全世界第一個徵收《肥胖稅》的國家是丹麥,但是,該稅從2011年10月啟動,歷時僅13個月,就夭折了。至於為什麽,請看下面這兩篇論文的解釋:2012年:Denmark Cancels “Fat Tax" and Shelves “Sugar Tax" Because of Threat of Job Losses(丹麥因失業威脅取消“脂肪稅”並擱置“糖稅”)。這項有爭議的稅收旨在通過阻止食用高脂食品來改善丹麥人的健康,但遭到農民和食品公司的反對,也不受消費者的歡迎。 這項稅收導致行政成本增加,因而也導致裁員。而為了避開這項稅收,丹麥的消費者反而轉往德國和瑞典購物。2015年: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World’s First Fat Tax(世界上第一個脂肪稅的興衰)。該稅失敗的原因是(1)政客將它視為籌資來源而不是公共衛生計劃,(2)商業利益團體的影響力是遠遠大過於公共衛生專業人員的投入,(3)民眾將它視為侵犯自主權。從上面這兩篇論文的分析就可看出,肥胖稅的施行是需要多方面,多層次的考量,尤其是切忌將它視為稅收的來源。也就是說,只有真正的把它用來增進民眾健康,才有可能成功。那,肥胖稅真的能增進民眾健康嗎?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四篇論文的分析。2013年:Evidence that a tax on sugar sweetened beverages reduces the obesity rate: a meta-analysis(對含糖甜飲料徵稅可以降低肥胖率的證據:一項薈萃分析)。對含糖飲料課稅是與果汁等替代飲料的需求增加有關,這有可能導致體重下降。2013年:Assessing the Potential Effectiveness of Food and Beverage Taxes and Subsidies for Improving Public Health: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rices, Demand and Body Weight Outcomes(評估食品和飲料稅及補貼對改善公眾健康的潛在有效性:對價格,需求和體重結果的系統評價)。將汽水稅與體重結果聯繫起來的研究表明,該稅對體重的影響極小。但是,這是基於相對較低的現有州級銷售稅。較高的快餐價格與較低的體重結果有相關性,尤其是在青少年中,這表明提高價格可能會影響體重的結果。在低收入兒童和成年人中,普遍發現較低的水果和蔬菜價格與較低的體重結局有關,這表明降低水果和蔬菜的價格對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人群也許能有效減少肥胖。2013年: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axes on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High-In-Fat Foods as a Means to Prevent Obesity Trends(對非酒精類飲料和高脂食品稅收有效性的系統評價,以此作為預防肥胖趨勢的手段)。課徵肥胖稅導致目標產品的消費減少,但對於熱量攝入的影響可能要小得多,也就是說,對於公眾健康的改善是微不足道。2019年:Insights on the Influence of Sugar Taxes on Obesity Prevention Efforts(食糖稅對預防肥胖影響的見解)。食糖稅政策對肥胖率直接影響的證據仍然有限。在墨西哥和加州伯克萊實施的食糖稅的自然實驗表明,這種干預措施會改變飲料的消費方式,也就是說是一種可行的反肥胖政策。但是,為最大程度提高食糖稅的影響,應對消費者進行替代性健康飲料的教育。從上面這四篇論文可以看出,肥胖稅的確可以降低不健康食品的消費,但這是否會降低肥胖率,則證據非常有限。也就是說,光是減少不健康食品的消費量是不足以減少肥胖率。我已經在這個網站說過很多次,吃是一回事,怎麼利用是另一回事。這句話可以延伸解讀為《減少攝取是一回事,減少肥胖是另一回事》。如果只是少吃一點糖或脂肪,但還是一樣討厭運動,是不可能會降低肥胖率的。最後,我希望有意立法課徵肥胖稅的官員或民意代表能從下面這篇論文學習一二:2017年:Policy Lessons From Health Taxe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Empirical Studies(健康稅政策的教訓:對實證研究的系統回顧)。如果健康稅的主要政策目標是減少不健康產品的消費,那有證據支持實施將產品價格提高20%或更多的稅收。政策制定者需要明確宣示健康稅的主要目標,並制定相應稅種,否則稅收就容易受到敵對遊說的影響。只要政策制定者遵守特定的支出承諾,那健康稅專用於健康支出就會得到公眾的支持。原文:肥胖稅,科學證據
-
2020-05-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陳文儀在渥太華與各國大使視訊:成功抗疫非奇蹟
駐加代表陳文儀昨天參加渥太華智庫舉辦的各國防疫視訊研討會,與德、日、瑞典3國大使一同分享抗疫經驗,加拿大媒體引述他表示,「成功抗疫並非奇蹟,全靠充分準備」。防疫視訊研討會由皮爾遜進步政策中心(PearsonCentre for Progressive Policy)主辦,主持人加拿大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李維特(Michael Levitt)說,對於在加拿大工作的外交官來說,這是很不尋常的時刻,各國防疫做法不同,更需要相互借鏡。渥太華「國會山莊時報」(The Hill Times)27日詳盡報導瑞典、台灣、德國和日本外交官各自分享的抗疫經驗談。台灣成功抗疫經驗在會中備受讚揚,陳文儀闡述台灣實際努力過程,並與各國外交官合力呼籲全球合作抗疫。德國駐加大使斯帕瓦瑟(Sabine Sparwasser)在會中說:「全球正進行一場巨大的地理、經濟和心理實驗。」她警告,當防疫措施開始起作用、人民質疑是否還需要保持社交距離時,「虛假的安全」很可能浮現。斯帕瓦瑟和主持視訊會議的李維特均表示,台灣防疫反應讓人「印象深刻」。陳文儀說,台灣的範例未必適用每個國家,但做好準備並保持透明化,對台灣至關重要,至今全台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死亡人數僅7人。陳文儀「認為這不是奇蹟,而是做好準備 」,人口2400萬的台灣能做好準備,部分原因是汲取2003年受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重創的教訓。陳文儀說,政府提前部署、集中對策、取得民眾信任,都是台灣得以將確診病例數保持在450例以下的重要因素。此外,快速接觸追蹤病例並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在公共政策與限制公民自由之間取得「適當平衡」,也很重要。眾外交官都同意,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了解哪種措施最合適、最應當強力實施。瑞典駐加大使阿林(Urban Ahlin)說,與北歐鄰國相比,瑞典採取的做法是「軟封鎖」。大學雖改為線上教學,但兒童繼續上學,商家仍開放營業,同時試圖將病毒傳播風險降到最低。瑞典是全球2019冠狀病毒疾病人均死亡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截至5月27日,瑞典確診病例3萬4440例,逾4100人死亡。大多數死亡病例發生在養老院。瑞典的做法到底正確與否,引人質疑,但阿林說,「軟封鎖」獲得瑞典民眾廣泛支持,而且瑞典民眾絕對不會接受採用手機應用程式對個人進行追蹤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