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31 焦點.健康知識+
搜尋
牛奶
共找到
1443
筆 文章
-
-
2021-12-30 新聞.用藥停看聽
哪些藥不能配飲料一起服用? 不只咖啡、酒、葡萄柚汁,連牛奶都要注意!
以手搖飲料配服藥物方便,卻會不利於藥物的吸收與療效!臺中榮民總醫院建議「服藥請用白開水」,一小時後才喝飲料;如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與藥師。常見不利於藥物的吸收與療效的飲料:1.含牛奶拿鐵2.咖啡飲料3.文旦、葡萄柚汁4.酒類飲品
-
2021-12-29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出現駝矮痛要注意,骨密度低增骨鬆風險!醫師建議:保密防跌要活到老、走到老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三高一低是什麼?骨密度低增骨鬆風險! 台灣很多人都知道要遠離三高,也就是高血壓、高血糖以及高血脂;可是卻忽略了「一低」骨密度太低、骨質疏鬆症的風險。統計顯示,國人有70%女性骨鬆患者並未接受治療,男性患者未治療比例更高達九成。 台大醫院竹北分院代謝內分泌科主治醫師林家宏指出,「骨密度較低的患者,一旦跌倒除了可能長期臥床、失能之外,有統計顯示,一年內死亡風險甚至可以高達兩成!」呼籲骨折高風險族群一定遵循醫囑,妥適治療! 林家宏指出,骨鬆患者未治療比例高、顯示國人對骨鬆意識仍然不足,很多人以為「大家老了都會骨鬆?」「骨鬆沒什麼!」但事實上骨鬆需要好好治療、才能避免五年、十年之後變成骨折。 出現駝矮痛要注意!DXA及早揪出骨鬆威脅 一般來說,隨著年齡增長、骨量也逐漸降低,除了停經後女性,高齡男性同樣也會有骨鬆風險。此外,不良生活習慣(抽菸、酗酒、不運動),以及內分泌疾病像是甲狀腺疾病、甚至糖尿病患者,也容易合併骨質疏鬆症,這些族群都需要掌握自己的骨密度。 一旦出現身高變矮超過四公分以上,越來越駝背、甚至連靠牆壁站時頭貼不到牆壁,或是持續無法緩解的下背疼痛等「駝、矮、痛」三大症狀時,「多數情況下,可能已經有脊椎壓迫性骨折、骨頭已經壓得塌掉了。」 也就是因為單純骨質疏鬆不會痛,沒有明顯症狀,所以必須靠檢查才知道自己的骨密度如何。臨床骨質疏鬆診斷標準是以「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DXA)數值作為判斷,「檢測完成之後、醫師告訴你 T值是多少,骨密度大約情況,並依據T值給予治療或是飲食生活建議。」「這種檢查是躺著做的檢查,如果平常有接受定量超音波檢查的人,發現骨密度有狀況,可以到醫院確定一下骨頭實際狀況。」 林家宏建議高危險族群,先經過第一次檢測、了解自己的骨密度之後,就可以依據的醫師建議、進行生活飲食調整,或是開始用藥治療。 與醫師討論合適治療!保密防跌不可少 如果第一次檢查,骨密度沒有問題,建議兩、三年再檢查一次即可,期間如果有需要鈣質補充,不妨把握一天1200毫克鈣質,一半從飲食像是牛奶、小魚乾等,一半透過膳食補充品例如鈣片等適量補充即可。另外,曬太陽補充維他命D、從綠色蔬菜水果攝取維他命C,都有助於讓鈣質的吸收利用。 特別要提醒的部分是,一旦T值小於負2.5,醫師建議應積極治療時,患者應遵照醫囑維持使用藥物的頻率、不自行停藥。目前骨鬆治療藥物多元,有針劑也有口服藥物,其中針劑藥物可半年施打一次、或一年施打一次,建議患者和跟醫師討論治療方式,但千萬不要自己停藥,「因為有些藥物一旦自行隨意停藥、很可能導致骨質快速流失、後果不容小覷。」 更重要的是預防跌倒,除了平常運動把增加肌肉力量、維持身體不容易跌倒之外,家裡的環境也很重要,充足的燈光、防滑設備、適當的位置加裝扶手。出外的時候鞋子也要挑選不容易滑倒的鞋底,另外如果會畏光的長輩出外戴上太陽眼鏡。「保密防跌」這樣就可以找到很健康的人生、活到老走到老! 本衛教訊息由台灣安進協助提供 TW-03002-PRO-2021-Dec 《延伸閱讀》 .當心骨折風險指標7中1!如何開源節流遠離骨折? .跌倒骨折才發現是骨鬆?防疫更要防意外!醫師教面對骨鬆三關鍵!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12-25 養生.聰明飲食
黑巧克力好處這麼多!保護心血管、提升腦力、抗發炎...5大好處+挑選眉角一次看
巧克力幾乎是無人不愛的甜點,也是許多人的 comfort food,一吃就覺得被療癒了,這是因為巧克力成分中的色胺酸可以達到放鬆心情的效果。不過除此之外,如果正確且適量的食用黑巧克力,還會對人體帶來許多正面影響。研究顯示,可可中含有許多抗氧化成分,有助於減少發炎,也被證實有益心血管和大腦健康。以下告訴你可可含量較高的黑巧克力有這五大優點,從身到心全包了!吃對黑巧克力,幫你護心、降血壓、改善大腦認知功能1. 保護心血管:降低心臟病風險、降血壓、增加好膽固醇2020 年7月發表在歐洲心臟病學會旗下期刊《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的研究〈Association between chocolate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指出,巧克力有助於保持心臟血管健康。研究發現,與每周吃巧克力不超過一次的受試者相比,每周吃巧克力超過一次或每月超過3.5次則罹患冠狀動脈疾病風險降低 8%。因為黃烷醇(flavanol)可以促進一氧化氮的生物活性,改善血管功能,降低血壓,同時增加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而油酸則可降低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黃烷醇」是可可中含有的多種類黃酮成分之一。2. 抗氧化、抗發炎可可成分如黃烷醇、甲基黃嘌呤、多酚、硬脂酸可以減少發炎性物質,當中特別是黃烷醇屬於類黃酮化合物家族一員,也是「多酚」的一種,有助於清除體內自由基。3. 改善大腦認知功能許多研究表明類黃酮對腦部有益,食物來源包括柑橘類水果、葡萄酒、綠茶和可可。除了抗氧化及抗發炎作用,也會增加大腦的血液流動,可增強認知的能力。而可可多酚有助於增加能活化腦神經細胞的蛋白質。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教授林慶順在〈巧克力能防阿茲海默症嗎〉提到巧克力防阿茲海默症的效用可能很有限,不過「就目前的科學證據而言,巧克力似乎是對大腦有益。」他也提到2017年5月一篇綜述論文〈用可可類黃酮增強人的認知功能〉發表,可見可可及其類黃酮成分對認知功能是被正面看待的。4. 富含礦物質根據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每100克含85%可可的黑巧克力有14.2克的纖維以及鐵、鎂、銅、錳、鋅等等,以礦物質補充的角度來看,是不錯的微量元素補充來源。5. 抑制糖癮,飲食控制更有好心情台灣唯一同時擁有家醫、肥胖、美容、老年、骨鬆等五科專科醫師認證的王姿允醫師曾分享黑巧克力的幾項益處,提到其中含有的色胺酸有穩定血糖、讓心情穩定和抑制食慾的功效,而實驗發現,攝取黃酮類抗氧化物對體重的控制也有潛在幫助。所以,如果嘴饞或心情煩燥時想吃甜食,又想避免「好吃到過量」,不妨來份30g的85%以上、且碳水跟糖含量適宜的黑巧克力。巧克力怎麼挑?%數、可可脂含量⋯⋯成分標示眉角要注意即便對健康有益,黑巧克力的攝取量還是要適當避免發胖,且種類選擇也有許多眉角。林慶順教授提到,只要沒加糖和飽和脂肪,不論生或熟可可,當中含有的營養成分都對健康有益。大原則雖是可可比例越高,對健康影響就越正面,不過還是要先搞懂巧克力「%數」和牛奶巧克力、白巧克力等差異,以及個別的標示意義,以免踩到健康地雷。巧克力包裝標示的「%數」,代表的是「可可固形物含量」比例,越高則口味越苦。依照衛福部食藥署標準,「黑巧克力」的可可固形物總量需達35%以上、可可脂與非脂可可固形物分別佔巧克力的18%及14%以上。因此,這就導致就算一樣是85%的黑巧克力,不同品牌的黑巧克力,其可可脂及非脂可可固形物的比例也可能不同,風味呈現亦有所差異。同理,85%與75%的黑巧克力,實際上每單位含有的可可脂可能是一樣多的。「白巧克力」的成分含量規定則是可可脂含量高於20%、添加乳粉後的牛乳固形物達14%以上;「牛奶巧克力」則無可可脂含量規定,但要有25%以上的總可可固形物、2.5%以上的非脂可可固形物及12%以上的牛乳固形物。另外,成分標示中的「代可可脂」是指棕櫚油、牛油樹油或葵花籽油等植物油,若品名附近標示「可可脂中添加植物油」等字樣,代表代可可脂含量沒有超過產品總重量5%;若品名前加入「代可可脂」則是超過 5%。最後也要提醒,尤其是糖尿病和肥胖族群,需要優先考量市售巧克力產品中的熱量及人工添加物如糖份、牛奶和脂肪。八歲以下孩童、懷孕及哺乳婦女及胃食道逆流患者也要斟酌攝取。而國健署提到,巧克力的鉀、磷含量較高,因此慢性腎臟病的患者必須謹慎看待,必要時請諮詢專科醫師或營養師。延伸閱讀:你吃的巧克力是真巧克力嗎?先搞懂巧克力%數,可可脂、代可可脂...專家教你分辨巧克力真偽資料來源:巧克力之品名及標示規定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黑巧克力Chocolate is good for the heart黑巧克力好處多吃巧克力也有好處嗎?巧克力裡的健康成分是什麼?讓營養師替你解答!阿玆海默症 帕金森氏症 失智症 認知功能與飲食營養
-
2021-12-25 該看哪科.牙科
牙痛竟跟天冷有關 醫生曝喝完飲料少一個步驟會傷牙
寒流天冷,除了小心防範心血管疾病,刷牙漱口也容易引發敏感性牙齒或蛀牙酸痛。牙醫師建議,吃完酸性食物,最好先以清水漱口或喝白開水方式清潔口腔,不急著刷牙,而定期看牙醫才是牙齒保健之道。57歲的邱姓婦人日前發現牙齒多處發黃敏感,出現崩損及缺角,以為是鈣質流失導致牙齒問題,因此狂喝牛奶又補充鈣片,結果情況始終沒改善,求助醫師後,才知是敏感性牙齒找上門。天主教聖保祿醫院指出,醫師發現邱婦平時注重養生,常把蜂蜜檸檬、金桔檸檬和果醋當茶水喝,加上刷牙又急又快,導致牙齒多處琺瑯質嚴重磨損,出現敏感性牙齒症狀。聖保祿醫院牙科主任徐偉軒表示,牙齒琺瑯質被酸性液體浸潤會暫時軟化,此時以粗硬刷毛大力刷牙,很容易磨耗齒質,造成敏感性牙齒、蛀牙等問題。最近寒流天冷,刷牙漱口若用冰冷的水,就會特別有感。徐偉軒指出,市面上常見的酸性飲料包括檸檬水、果汁、果醋、碳酸飲料和氣泡水,其他含糖飲料或手搖飲,也是口腔牙齒遭受酸蝕的來源,甚至飲食調味用的醋酸和胃食道逆流的胃酸也是威脅。徐偉軒說,想喝酸性飲料又想保護牙齒其實很簡單,只要喝完飲料後,先用清水漱口或補充白開水,等數分鐘,待牙齒琺瑯質恢復堅硬,再溫柔的刷牙,這樣養生、口腹之慾都能兼顧。
-
2021-12-25 養生.聰明飲食
過敏可以吃什麼舒緩?13種實證天然抗過敏食物大整理!
文/耳鼻喉科 劉承信醫師 鼻子過敏超惱人,過敏症狀鼻塞打噴嚏流鼻水最常見 在台灣有近三成的人飽受過敏及非過敏性鼻炎的困擾。最主要的三大症狀:流鼻水、打噴嚏及鼻塞,另外還會合併有眼睛癢、黑眼圈、嗅覺降低、頭暈目眩、鼻涕倒流、呼吸困難等症狀。過敏性鼻炎也容易有共病如鼻竇炎、氣喘、中耳積水,也會帶來身體其他部分如眼睛、皮膚、氣管、睡眠、打呼、臉型發育甚至腸胃的影響。 鼻子過敏怎麼辦?實證天然抗過敏食物食療大整理 我實在的建議是從健康均衡的原型食物攝取。食療是日常維持身體健康的保健好方法,需要長期維持,並沒有快速的治療效果。 實證天然抗過敏食物 蘋果多酚食物來源:蘋果。一般蘋果一顆可能就有200-500mg的蘋果多酚,市售蘋果汁約39~136 mg/100ml臨床效果:每天攝取50mg或200mg蘋果多酚的果汁連續四週, 或是每天攝取500mg蘋果多酚持續12週,可以在花粉季節顯著的改善過敏症狀並且減少藥物使用。 葉綠素C食物來源:銅藻及部分藻類富含,天然食物攝取比較容易降解,多半都是人工製成的添加劑比較多臨床效果:每天攝取0.7mg連續12週,可以改善成人過敏症狀。 共軛亞麻油酸食物來源:天然是牛羊等反芻動物的乳汁和肉(羊肉、牛肉、乳製品),另外用葵花油、紅花籽油經氫化處理是保健補充品常見的製造方式。臨床效果:每天攝取3g連續12週,在花粉季節使用可以減少過敏症狀、減少藥物使用、降低發炎指數。 蜂蜜食物來源:蜂蜜臨床效果:雖然部分研究顯示沒有顯著效益,但更多研究顯示可以改善過敏性鼻炎的症狀。相關研究有的是每天8g蜂蜜、每天1茶匙蜂蜜,最高甚至吃到1g/kg體重的劑量。 異槲皮素食物來源:秋葵、芒果、藥草如塔黃或釋迦的葉子、茶樹、垂管花。很常被製作成口服補充營養素。 臨床效果:連續8週每日攝取100mg,可以減少過敏反應,但對於眼睛症狀的控制比鼻子的症狀更明顯。 甲基硫醯基甲烷食物來源:雞蛋、豆類、肉類、魚類、大蒜、洋蔥、蘆筍、甘藍,但肉類經料理後保存效果較佳。很常被製作成口服補充營養素。臨床效果:每天可以使用到4g。多篇研究使用2.6g連續一個月或是3g連續兩週,對於季節性過敏、鼻塞與鼻部症狀都有顯著改善的效果。 螺旋藻食物來源:最常見是鈍頂節螺藻,主要是內含胺基酸、礦物質、必需脂肪酸、維他命、類胡蘿波素臨床效果:有研究說明天天使用2000mg達6個月,對於過敏性鼻炎的症狀與滿意度可以得到改善。 番茄萃取物食物來源:番茄。內容成分包含類胡蘿波素(番茄紅素、β胡蘿蔔素、葉黃素)、維他命、多酚(類黃酮、酚酸、單寧)臨床效果:有研究發現連續8週使用360mg,對屋內塵蟎過敏的病人可以改善鼻過敏症狀,增進生活品質。 維他命C食物來源:水果(芭樂、釋迦、龍眼、奇異果、草莓),蔬菜(甜椒、青花菜、芥蘭)都含有維他命C。 臨床效果:過敏患者容易產生活性氧物質,使得鼻黏膜產生發炎變化並弱化抗氧化的能力,最終更強化了過敏症狀。部分研究發現可以讓兒童的過敏性鼻炎症狀減少。 維他命D食物來源:曬太陽、魚類(鮭魚、鮪魚、鯖魚、沙丁魚)、牛奶、 雞蛋(蛋黃)、菇類、肉類(鴨肉、豬肝) 臨床效果:研究顯示維他命D缺乏與過敏症狀很有關係,5個月的維他命D補充可以改善對花粉/草過敏的兒童之過敏症狀,而更多研究顯示對於維他命D缺乏的病人改善更明顯。 維他命E食物來源:各種油料種子和植物油中,在穀類、堅果類和綠葉蔬菜中都可以找到。 臨床效果:目前證據顯示有些有效、有些無效。有研究指出在過敏季節時每天使用800 mg,可以稍微降低鼻部症狀,然而並無法降低整體過敏日數,也不會因此就可以減少過敏藥物使用。 益生菌益生箘對於過敏性鼻炎,無法完全根治,只能改善症狀;環境、基因、免疫功能才是決定疾病是否出現,益生箘無法預防過敏性鼻炎發生;無法短期改善,需要一段時間的調整;無法當作主要治療,僅能當作輔助保健。 過敏鼻炎體質調整快速重點整理,舒緩過敏症狀看這裡 重點一:吃什麼?認識過敏食療聖品與營養物天然食物包括番茄、蘋果、蔬果維他命、益生菌、藻類、雞蛋、秋葵、蜂蜜、紅花籽油都有幫助,營養補充品就看個人。均衡六大類營養、補充蔬果、健康生活,不用斤斤計較吃了多少毫克,就是最好的過敏食補。 重點二:吃多久?連續4-12週調整體質通常都是4-12週的連續使用才可以見到微薄的效果,不應該把食物當成治療,而是內化成每一天的健康飲食與健康生活當成根本,加上專業醫師的治療,才是最好的過敏控制。 重點三:多有效?鼻子過敏舒緩而非鼻子過敏根治抗過敏食物雖然只是輔助,卻是過敏控制的根本。多篇研究顯示有效果,但研究結果可能受到保健食品的贊助影響。不要想用吃來治療過敏,而是用吃促進健康,控制過敏。 《延伸閱讀》 .鼻塞是過敏?鼻竇炎?鼻咽癌?醫:單側鼻塞兩周盡早就醫! .蕁麻疹怎麼辦?吃什麼都過敏?醫:恐怕另有原因,2招有助止癢!
-
2021-12-21 養生.聰明飲食
愈熟的香蕉熱量愈低?營養師認證但3類人不宜多吃
吃起來香軟可口的香蕉,是許多人喜歡的水果之一,網友建議,挑選香蕉時,應以形狀彎的為主,吃起來比較甜而且更營養,但這是真的嗎?農委會企劃及科技管理組答案是「香蕉不論是彎的或直的營養價值跟甜度都相同。」香蕉營養成分 與熟度有關香蕉之所以出現會彎曲弧度,原因為求陽光照射,多根香蕉聚集在一起,陽光沒辦法均勻的照射到所有果實,香蕉果實為了多照到陽光,而向上生長,所以形狀就變成彎的。香蕉營養成分與「直」、「彎」無關,而與熟度有關,綠色香蕉尚未成熟,但含多量澱粉,食用具有飽足感;至於顏色開始轉黃變熟的香蕉,營養價值相對較高。越熟的香蕉熱量越低 3類人不宜多吃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越熟的香蕉熱量越低,越熟青熱量越高,例如,「未熟綠皮香蕉」每100g約90大卡,等到「成熟黃色香蕉」,熱量降為68大卡。不過,黃色香蕉熱量降低,但糖分卻增加,每100g的糖分約增加至10.8g,未熟綠皮香蕉每100g糖分約9.2g。建議想要控制體重者食用「綠皮香蕉」,因為膳食纖維高、抗性澱粉多,且身體難消化吸收。劉怡里指出,香蕉含有豐富的水溶性膳食纖維,邊吃邊喝開水或牛奶,有助排便。再者香蕉富含維生素B群(B6),能幫助蛋白質合成,提升免疫力。營養師強調,香蕉為高鉀高鎂高纖水果,且含有血清素,可說是好處多多,3高族群、身心壓力沉重族群可以適量食用,預防心血管疾病,並保持快樂心情。下列民眾則不宜多吃香蕉:1.正在減重者 2.有糖尿病症狀者 3.限鉀的腎臟病人食藥署提醒,購買時香蕉時,外觀以成熟、斑點少者為宜,貯藏時間較久,可避免香蕉快速催熟變黑。(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香蕉買回家好快熟透、發黑? 專家授「延長保存期限秘訣」 ·空腹吃「5類食物」會胖、傷腸胃、血糖失控! 吐司、豆漿、香蕉都上榜
-
2021-12-19 養生.聰明飲食
跟巧克力無關!巧克力牛奶絲滑口感來自添加物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如果仔細去喝就會發現普通的牛奶,與巧克力牛奶之間的口感有些許的不一樣,這其中的不一樣並不是巧克力的功勞,就是添加物。而今科學家卻發現可以透過新加工技術讓巧克力牛奶不需要添加物,也能夠達到相同的口感。若說是說到巧克力牛奶的質地,最常聽到的形容詞就是絲滑的口感,而這份絲滑的口感其實來自於添加物(鹿角菜膠、玉米糖膠等)的作用,並非巧克力或是牛奶本身。但科學家卻發現,現在有辦法透過加工技術的方法,就可以達到同樣的質地,也就是說未來的巧克力牛奶可能不需要仰賴添加物,就有辦法很好喝。如果仔細去喝就會發現普通的牛奶,與巧克力牛奶之間的口感有些許的不一樣,這其中的不一樣並不是巧克力的功勞,就是添加物。但在講求少添加、潔淨的未來與現代趨勢裡,消費者開始越來越重視食品裡的成分是否足夠單純,但要如何在單純與好吃好喝之間達到平衡,需要憑藉的就是加工技術的進步。酪蛋白取自牛奶本身,無添加物疑慮不管任何品牌的巧克力牛奶,翻到背後的成分表幾乎都可以看見內容物中含有來自海藻萃取的鹿角菜膠,或是膠質(玉米糖膠)等,這類添加物存在於巧克力牛的中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口感,同時也能讓可可與牛奶即使長時間靜置,仍舊是均勻的不分離的狀態。根據《Journal of dairy science》於2021年8月發表的研究當中就提及,巧克力牛奶過往仰賴添加物的情形,有高度可能被高壓噴射技術(high-pressure jet technology)結合添加酪蛋白(膠束型)所取代。研究觀察到在加壓的過程中,膠束型的酪蛋白結構會重新組成更大的複合物,能使牛奶中的可可狀態更穩定,不容易與牛奶-產生分層。高壓噴射的過程中也會將可可的粒徑變小,與牛奶的接觸面積增加,使融合的狀態更好。雖然高壓噴射具體對於改變可可結構變化的機制是什麼還沒辦法掌握,但根據這樣的研究顯示,未來巧克力牛奶不仰賴添加物的未來可期。延伸閱讀▶新鮮甘蔗取代木炭煙燻 綠色食材貫徹純淨理念▶【線上收聽】防腐劑也能很天然!從蔬果中提取製成的PCA▶橘紅色的泰式奶茶到底有沒有色素?關鍵在區分沖泡包與茶葉包!參考資料▶The effect of high-pressure jet processing on cocoa stability in chocolate milk(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1-12-18 養生.人生智慧
高齡更難設防,先設感情圈套再騙投資詐財!專家點出常見5種「交友詐騙」
60歲的蘇阿姨,老公多年前過世,子女都忙著上班,最近因疫情多關在家無事可做,在鄰居介紹下想學年輕人使用交友軟體,與55歲剛離婚的「林先生」配對成功,林先生表明自己以前從台灣搬到大陸,是科技業主管,跟前妻沒有孩子。加LINE聊天 先誘小額投資 蘇阿姨覺得林先生老實可信任,逐漸卸下心防,並與林先生加LINE聊天,林先生與蘇阿姨相談甚歡,讓孤單許久的蘇阿姨感到被同理及肯定,也認為自己找到人生第二位可信賴的伴侶。後來,林先生與蘇阿姨談論起「兩人的未來」,探詢蘇阿姨的理財狀況,包括有無投資、幾個銀行帳戶、幾張信用卡等。林先生後來推薦蘇阿姨下載某個APP,說這是他的副業,希望蘇阿姨可以支持他,蘇阿姨在那APP中投入金錢購買虛擬貨幣泰達幣,小額投資後也真的獲利,錢真的匯到戶頭裡。加碼賠光 對方跟著消失林先生之後鼓吹蘇阿姨加碼,以「兩人的未來」為由,希望蘇阿姨投入更多金錢。蘇阿姨為此不僅動用存款、申請信貸、解除保險,甚至跟友人借款。沒想到,她投資的虛擬貨幣大幅虧損,連一開始的本金都拿不回來,沒多久,林先生也消失了,連LINE帳號都被刪除,蘇阿姨才驚覺自己「人財兩失」。上述是真實發生的案例。近年不只簡訊、網路投資詐騙猖獗,疫情期間交友詐騙更嚴重,有些孤單一人的橘世代透過網路交友,原以為找到能相互傾訴煩惱的伴侶,沒想到最後卻被勸誘投資非法金融商品,例如虛擬貨幣、境外金融商品等,最終感情與錢雙雙損失。銀行攔阻 逾6成假交友根據內政部警政署針對「臨櫃提(匯)款詐騙手法」統計資料,去年前8月「假交友(投資詐財、徵婚詐財)」百萬財損案件逾500件,占總詐騙案件6成。銀行的數據也不謀而合,台北富邦銀行指出,從銀行分行攔阻的詐騙案件分析,有63%是以假交友進行投資或徵婚詐財。元大銀行也提供去年一件真實案例。去年9月3日下午2點,台中市一名女子前往元大銀行豐原分行,欲匯款1萬6900美元(約折合新台幣50萬元)到海外,女子聲稱在網路上認識的外籍男友,因經營建築業,執行工程標案需要支付稅金,急需協助。所幸行員及時發覺有異,並通知員警到場勸阻。金融評議中心董事長林志潔表示,在疫情期間,評議中心的金融服務專線1988,接到最多類型的竟然是交友詐騙,這種以「情感」為始、「投資詐騙」為終,讓消費者人財兩失。林志潔指出,交友詐騙受害者年齡有往上揚的趨勢,通常受害者是透過網路交友被對方勸誘買金融商品,買的大部分是虛擬貨幣或境外的金融商品,甚至很多是不存在的金融商品,是拿金融科技當幌子的詐騙。因為往來對象不是金融機構,買的東西不是國內合法的金融商品,金管會與金融評議中心愛莫能助,只能交由刑事警察局協助處理。投資防詐「停看聽」銀行業者指出,歹徒通常會利用臉書或其他交友軟體結識被害人,透過持續互動降低戒心,再以投資、致贈禮物、借款等話術誘使被害人上當匯款。金融評議中心董事長林志潔認為,對消費者不能只是一味保護,而是要賦權(Empowerment),要讓消費者培養自我負責、自我警覺的態度。「我們去買牛奶都會看保存期限,你完全沒聽過這個東西,然後在加拿大或百慕達群島,你也覺得可以去買,你不覺得很奇怪嗎?難道沒有義務去理解商品內容?而且這麼多錢,為何不好好了解就投資呢?」銀行業者提醒,遇到對方以任何理由要求匯款轉帳時,要謹記「停看聽」原則:暫停付款、冷靜觀察,並立即打電話給金融機構或警政署165專線,聽聽專家怎麼說,能夠更有效避開交友詐騙陷阱。交友詐騙常見5模式第1步:博取好感詐騙集團會透過交友軟體尋找目標,並用假照片與假造資訊建立人物設定,每天噓寒問暖獲取好感。第2步:確認財力會要求加對方的LINE,在聊天過程中套話詢問家庭、感情狀況,同時也確認受害者的經濟能力。第3步:引導投資詐騙集團會透露自己的副業、投資盈利狀況,鼓吹受害者下載非法的APP或網頁,建議受害者投入小額金錢來小試身手。第4步:小利大虧一開始受害者都會有小額獲利,讓受害者放下戒心,受害者收到獲利的錢後不疑有他,詐騙集團就會再持續鼓吹受害者投入更多金錢。第5步:人間蒸發當受害者意識到被騙時,詐騙集團就會消失、恐嚇威脅或情緒勒索。高齡更難設防 先設感情圈套 再騙投資詐財因為年老失智、判斷能力不佳才會被詐騙嗎?刑事局預防科科長丁靖說,其實詐騙案受害者各年齡層都有,不是高齡者就特別容易被騙,很多受害者甚至學識淵博或精明幹練。不過,分析高齡者易受騙型態,套關係、假冒親友及網路交友等以「感情」為基礎的詐騙方式,確實特別容易卸下長輩心防,成為詐騙起點,甚至變成假投資詐騙。疫情爆發後,民眾上網、使用數位工具的比率提高,刑事局統計,今年1至10月「假投資」型態的詐騙案大增,財損金額也較其他詐騙型態高,其次則是解除分期付款詐騙。但進一步分析65歲以上的高齡受害者,則被「假檢警」及「猜猜我是誰」所騙的比重較多。看準寂寞 噓寒問暖套關係刑事局分析,長者受成長過程社會氛圍影響,對政府機關心存敬畏,易被假檢警詐騙。至於「猜猜我是誰」手法,則是打電話或以LINE聯繫,假冒高齡者的姪子女、孫子女、外甥子女等晚輩,熱切噓寒問暖,再謊稱生病或資金周轉急需用錢,向老人借錢請求匯款。長輩平時想念親戚或晚輩,實際上卻缺少聯繫,歹徒抓準長輩此種心情,讓長輩誤以為接到想念的人來電,心情大好,自然難以分辨致電者的真實身分。詐騙集團精益求精,同樣利用長者跟親友聯繫少,又思念親友、有些寂寞的弱點,開始延伸出各種交友詐騙,不論是愛情或友情都是以感情為基礎,只要受害者上鉤,最後都變成借錢或假投資。丁靖說,當然還是有很多真的是交朋友,但若牽扯金錢就要特別注意,千萬不要貪小便宜,不要投資虛擬貨幣、期貨等不瞭解的東西。被騙了怎麼辦?丁靖表示,詐騙的主要支付管道是臨櫃匯款及網路轉帳,均須透過金融體系運作,所以可透過追查犯罪金流,找出涉案帳戶,並溯源追查幕後的詐欺集團及金主,來攔截受害人被詐騙的金額,打擊犯罪,「金融機構的角色很重要」。智能防詐 用科技偵測預警近期刑事局與北富銀合作「智能防詐、強化保障」機制,由刑事局彙整多年來查緝詐欺集團所累積的偵查經驗,分析犯罪態樣及可疑徵候,由雙方的資訊團隊建置智能模型,建立金融詐騙偵測暨預警機制,強化線上打擊犯罪能量。
-
2021-12-18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當心骨折風險指標7中1!如何開源節流遠離骨折?
骨折風險族群有哪些?7指標一次知! 根據國健署調查顯示,骨質疏鬆症為65歲以上族群常見慢性病第四名,隨著年齡增長,骨鬆患者人數也隨之增加。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秘書長暨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骨科病房主任戴大為醫師表示,全台約有130萬名民眾罹患骨鬆,但僅20至30萬人接受骨鬆治療。近年骨鬆治療方式越趨完善,遵循醫囑,骨質疏鬆是可以被治癒的。建議極高骨折風險族群要有開源節流概念,先促進骨質生成、提升骨質密度,再減少骨質流失,並持續回診接受治療,讓自己保有行動力自在生活,遠離骨折風險。 根據2021年台灣成人骨質疏鬆症防治之共識及指引,若骨質疏鬆症患者符合下述其中一個條件,則為極高骨折風險族群: 骨密度T值低於-3.0 最近12個月內發生骨鬆性骨折 接受骨質疏鬆症治療中仍發生骨折 有多發性骨鬆性骨折 服用對骨骼損傷藥物發生骨折,如長期類固醇 跌倒風險高或有傷害性跌倒病史的患者 FRAX®骨折風險極高患者,如10年主要骨質疏鬆性骨折風險>30%、髖關節骨折風險>4.5% 骨鬆治療選擇多 雙管齊下維持骨密度 戴大為醫師提醒民眾,骨質疏鬆症是一種無聲的疾病,建議骨質疏鬆患者可根據上述條件進行比對,若有符合其中一項即為極高骨折風險族群,治療指引建議此類患者可優先選擇接受促進骨質生成藥物治療,以快速增加骨質密度、預防骨折再次發生,患者可主動與主治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療程。 骨鬆藥物大致分為「減少骨質流失藥物」及「促進骨質生成藥物」2大類,前者藥物為抑制蝕骨細胞作用,以防止骨質過度流失,台灣多數骨鬆藥物屬於此類;戴大為醫師說明,過去骨鬆治療以減少骨質流失藥物治療為主,但研究顯示先使用促進骨質生成藥物以快速增加骨密度,後續再使用減少骨質流失藥物以維持骨密度,特別對於極高骨折風險患者,雙管齊下,可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與醫師討論合適治療 預防骨折發生是關鍵 戴大為醫師分享,他曾收治一位72歲的阿嬤,六年前因跌倒造成髖部骨折,接受骨質疏鬆症治療後隔年中風,行動不便導致骨質流失快速,五年間脊椎接續斷了五次,今年六月初轉院進行骨密度檢查發現T值為-3.9,為極高骨折風險族群。討論後建議使用促進骨質生成藥物治療,目前阿嬤療程已完成半年左右,原先無法站立,至今已能靠助行器走路,並無再發生其他部位骨折。醫師也提醒阿嬤依然屬於極高骨折風險患者,應持續回診並遵從醫囑、持續接受骨鬆治療。 戴大為醫師最後提醒,對於有極高骨折風險的骨鬆患者,最重要的還是持續治療不中斷,只要遵循醫囑,骨鬆是可以被治療的;目前健保給付有不同的促進骨質生成藥物可提供患者選擇,若患者無法確定自己的病況是否適用,建議與主治醫師詢問及討論。完成促進骨質生成藥物療程後,也需與主治醫師一同擬定後續治療方案並遵從醫囑持續治療,才能有良好治療效果,有效避免骨折再次發生。 《延伸閱讀》 .防骨鬆、骨折別只補鈣、喝牛奶!營養師指6關鍵有助防範。 .跌倒骨折才發現是骨鬆?防疫更要防意外!醫師教面對骨鬆三關鍵!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12-18 新聞.健康知識+
一走路就膝蓋痛、腳跟痛?原來是因為沒用「腳趾」!專家教你正確走路2關鍵
你的身體也像乾燥昆布般萎縮了嗎?「人到底從幾歲開始才算是老化?」前來健身房接受訓練的學員,經常問我這樣的問題。據說,她們每次因身體疼痛而前往醫院時,醫師總會委婉地表示「這是因為您開始老化了」。而這些不服輸的大齡女子,則會順水推舟地自稱「華麗一族」。抱歉,話題好像扯遠了。來我健身房的學員(男女都有),平均年齡大約是70歲左右(這只是我個人不負責任的推估),儘管已屆來稀之年,大家仍然相當朝氣蓬勃。只要我提出要求,他們都可以毫不費力地做出橋式、劈腿、靠牆倒立等肢體動作。更棒的是,若在健身房裡看到與自己年齡相仿的人駝著背,他們就會出聲提醒對方:「記得把背挺直喔。」這是因為他們早已明白,人一旦駝背就輸了。你走路時有用到腳趾嗎?另一方面,在我仔細觀察那些老喊身體疼痛的人之後,我發現他們在動作時總是大量使用單一種關節,其餘原本應該一同合作的關節,則完全英雄無用武之地。例如,一走路就喊膝蓋痛的人。就這樣的案例來說,他們的疼痛很可能來自於走路的時候「只使用膝蓋」所致,完全沒有使用到腳趾。實際上,這是一連串的連鎖效應:走路時沒用到趾關節,會連帶地使小腿肌肉、小腿脛、大腿肌肉也完全沒有被使用,兩隻腳就像是硬梆梆的木棒一樣,以僵直的狀態持續前進。這種狀態若長期持續,膝蓋的彎曲、伸展等動作就會跟著減少,進而導致走路時腳後跟、膝蓋、髖關節都會產生疼痛。就像這樣,走路時只使用膝蓋,將對身體造成局部負擔,長久下來,全身活動就會越來越卡、最終背離原本應有的順暢動作。這樣走路,血液循環就變好請大家先回想一下,平常走路的時候,你的腳趾是否總是呈現圓弧狀?若真是如此,還請試著改變走路的方式,以下說明需要特別注意的細節。例如,大家可試著用手將腳趾全數反折,如果腳底正中央出現明顯的線條,就代表足底筋膜(Plantar fascia)太過僵硬。若是在足底筋膜僵硬的狀態下,勉強做出跳躍等動作,就可能導致足底筋膜發炎,產生腳底疼痛。也有很多人一穿上高跟鞋或厚底鞋,腳底就會發疼。像這種時候,除了按摩腳後跟之外,也可使用刮痧板之類的道具輔助,更有效地擴張關節可動域。人在走路時,腳後跟會最先著地,產生往前推進的力量,後續再利用整個腳底往前推,就像是用手把球往後方滾動一般,與此同時,往前伸出的另一腳大腿前側和膝窩將會伸展開來,胸部和腹部也會向上挺起。而上述過程都必須使用足底筋膜才得以完成。為此,足底肌膜炎是行走時最容易出現的問題,還請大家一定要確實按摩腳底,讓肌肉變得更柔軟。書籍介紹關節放鬆,全身零痠痛:5大後彎伸展、6部位按摩、9種解痠止痛法,身體更柔韌,終結卡卡不順作者:原秀文(ShuWun Yuan)出版社:方言文化出版日期:2021/03/03作者簡介原 秀文(ShuWun Yuan):現任健身房Body Work Studio Alchemist負責人、專業健身教練。職業舞蹈家出身的她,過去也曾飽嘗肩膀無法抬高、雙臂無法開展、膝蓋疼痛之苦;試過醫院骨科、針灸、推拿等各種管道仍不見效果,於是,她開始自行研究各種肢體訓練和健身運動等做法。在過程中她發現,身體疼痛的原因出在關節可動域太過狹窄。克服自身的疼痛之後,她便把肢體訓練的內容系統化,持續協助有同樣身體煩惱的人們。延伸閱讀: 10多年來堅持不喝牛奶!85歲台灣糖尿病之父:牛奶喝越多,乳癌、心血管疾病比率越高
-
2021-12-17 該看哪科.中醫
10大暖身食材「生薑」奪冠! 中醫教3種體質該怎麼吃
冬季總算來臨,薑母鴨、羊肉爐的店也大發利市。俗語說「補冬補嘴空」,面對變化無常的濕冷冬季,大家總喜歡吃點熱食禦寒。綜觀網友對於冬季飲食的討論中,最常見的是平價、方便料理的「薑」。另外常見的牛肉、羊肉也是火鍋必備。不過這些食材該怎麼吃才能吃出溫暖,而非吃出火氣呢?網友熱議的「薑」 吃太多也會刺激胃部《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觀察網友熱議的溫補暖身食材,以可加入料理做提味的「生薑」聲量最高。生薑因富含薑辣素等能祛寒暖身、促進血液循環的營養素。不少網友表示生薑的好處多多,提到「薑真的很棒,可以驅寒又能養生,料理必備的一項食材」、「薑的功能真的是非常多」等,但也有網友提醒吃太多會刺激胃部,應適量吃。而「羊肉」及「牛肉」等紅肉也是網友熱議的暖身食物,有許多人喜歡在冬天來上一鍋「羊肉爐」,因此適合冬天補身用的「羊肉」便備受討論,有網友就表示「天氣比較冷真的很適合吃羊肉爐,因羊肉本身就是祛寒溫補的食物」、「體質較寒者可多攝取羊肉」等;而「牛肉」則是能養血又補腎,也是很好的溫補食材之一。許多人會在寒冷的天喝一碗牛肉湯補身,光是溫熱感就能療癒心靈。針對不同體質 選擇適合的鍋物料理中醫師李俊儀表示,他曾遇過1位25歲上下的女性,因為長時間手腳冰冷,想要補身,就連續吃了3天羊肉爐!結果出現臉部頻冒青春痘、口乾舌燥與胃食道逆流等症狀。他認為現代人營養豐富,如到了冬天還要大吃補品,可能造成上火,出現失眠、流鼻水等。他更特別提到胃食道逆流是相當常見的文明病,如常有這個症狀,建議避免吃生薑與羊肉,免得胃食道逆流症狀更嚴重;雖相較之下牛肉影響較小,但還是別吃太多。談到廣受所有食客歡迎,即使是年紀較小的人也好入口的「生薑」,李俊儀建議大家可以在家煮「生薑肉桂紅茶」,可以幫身體加熱、血液循環加速。生薑可保健腸胃、避免腹瀉與便祕,而肉桂有緩解疲勞與加速皮膚代謝的功效。料理方式也很簡單,只要將生薑微波加熱到微溫狀態,將其放入熱紅茶,最後加入一根肉桂即可,加點糖也可增加風味。針對不同體質,李俊儀提出幾道可以自己準備,超市即可買到,或是街邊火鍋店常見的料理,提供給民眾參考如下:▸寒熱夾雜者可選擇平補,夾雜體質的特色是很難確定是外熱內冷還是外冷內熱,體質特性各有不同,建議嘗試人蔘雞、韓式泡菜鍋。因為大白菜屬寒、辣椒屬熱,兩者可達到中和。▸體質偏熱者可選擇涼補,可點一鍋昆布牛奶鍋、再加點一份蔬菜或味增,牛奶屬於微涼性食材。▸體質偏寒者可多嘗試熱補,薑母鴨便是一項好選擇。當然還是多搭配蔬菜食用,以避免上火;像是吃鍋都會有的高麗菜即可,丟進鍋一起煮相當方便。★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12-15 養生.聰明飲食
劉德華10年不吃飯、Ella三餐都吃飯,哪個好? 別再汙名化白飯,你該知道的白飯4大好處
香港電影導演王晶就透露「四大天王」劉德華,為了維持身材,不僅以吃素多年,竟然10年沒碰過米飯,「劉德華那種日子不是人過的!」減肥、如何瘦得健康都是許多人的人生課題之一。不吃白飯,是一般人最常想到減肥的方式之一,香港電影導演王晶就透露「四大天王」劉德華,為了維持身材,不僅以吃素多年,竟然10年沒碰過米飯,「劉德華那種日子不是人過的!」王晶也在微博發文表示,「自律是藝人的必修課之一,因為要保證上鏡絕對好看。不光是演員,其他的演藝人也都是有在堅持自律去維持最佳身體狀態的。」而近年來盛行低醣、低碳飲食,吃白飯好像較沒營養又容易胖,使得白飯變成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存在。但是,白飯真的是減肥大忌嗎?白飯其實是無辜的?不吃反而身體出問題很多人會認為,減肥就要減少精緻澱粉的食用量,因此減少吃白飯的量。但事實上同份量的糙米雖然比白飯保留更完整的營養素,但白飯仍保留大部分的營養。中華民國自律神經失調症協會理事長郭育祥在他的診所官網為文指出,「雖然經過2~3道的加工程序,但白米的本質並沒有被改變,就好比將高麗菜的外葉剝除,食用裡面的嫩心一樣,仍然是純粹簡單的天然食材。營養不僅尤在,更是去蕪存菁,取其精華。」郭育祥也表示,以白飯當作主食更可以增加飽足感,飯後不想再亂吃,以及可以維持血糖穩定,不容易突然感到飢餓等可以幫助減肥的優點。另外,營養師倪曼婷在臉書表示,碳水化合物是構成熱量的三大營養素之一,本來就是熱量主要來源,的確可以透過減醣減重沒錯,但要是減少蛋白質或油脂攝取也一樣會體重減輕。她也曾遇到執行生酮飲食的個案,因為持續三個月不吃白飯(再加上每餐約500克重的魚/肉類+幾顆雞蛋),雖瘦了10公斤以上,但後來卻出現高血脂、頭暈、暈眩、情緒不佳等不適反應。除此之外,倪曼婷也指出,有遇過不吃碳水化合物,導致經期大亂且不斷落髮的例子。而且有許多人不吃或少吃米飯,改吃麵包、麵條等精緻澱粉,但這些較好吸收的醣類進入體內會使血糖快速增加,促使胰島素分泌將血糖快速降低,轉變成脂肪,使人更容易胖。減重醫師公開2招白飯吃法減重醫師蕭捷健與營養師劉家芸在YouTube頻道《跟著吃貨找醫師》中指出,大家看到白飯就像看到鬼一樣,白飯沒那麼可怕,也因為身體需要澱粉燃燒脂肪,如果長期不吃澱粉,會使得身體很快進入停滯狀態。蕭捷健也表示,自己會吃白飯,尤其是「運動前一餐」一定會吃白飯。其實吃東西會變胖取決於升糖指數(GI值),如果食物GI值越高,吸收速度越快速,而攝取高GI食物也易造成血糖、胰島素上升,而胰島素上升會加強身體吸收熱量!若還想降低白飯升糖指數,蕭捷健表示兩招可以有效降低:1.放冷:因為冷卻後的白飯會變成「抗性澱粉」,促使消化吸收速率變慢。2.加入白醋:也會降低升糖指數。另外,也可加入粗糧雜豆,提升整體飽足感,營養價值高。營養師王為國說,身體需要從食物獲得能量才能運作,我們需要從飲食攝取醣類、脂質、蛋白質等3大營養素。一般建議攝取醣類熱量占總熱量五至六成,蛋白質占一成五到兩成,脂肪占兩成五到三成五,以維持身體正常生理機能。延伸閱讀:減肥還在不吃「白飯」?難怪你又累又發胖!營養師公開「澱粉、蛋白質、脂肪」黃金比例Ella陳嘉樺也是吃白飯減肥!原本Ella也是以吃沙拉、雞胸肉等方式減肥,但卻發現造成手腳容易冰冷,水腫狀況嚴重。看了中醫後才知道,因為身體太寒,造成體內濕氣重,反而代謝不好,因此中醫建議她吃白飯去濕氣。而Ella靠吃白飯,竟也瘦下3公斤!她的「三餐白飯減肥法」訣竅是:1.三餐都以白飯為主食2.搭配蔬菜和肉類3.晚餐在5點半前吃完(減少晚餐飯量)4.只戒掉手搖飲和甜食5.水果屬涼也在下午4點前吃除了助減肥,白飯還有什麼好處?哪些人更該吃?除了減肥必吃外,其實白飯還有很多好處。中醫師李琪表示,白飯好吸收、好消化,又能維持腸胃的正常運作,因此多吃白飯對健康很有幫助!而白飯的好處為:好消化、不會上火,是因為它的特性是味甘、性微涼,具有補益脾胃、益氣生津的效果。1.好消化:「補益脾胃」的特性,能夠增加腸胃的活動力,加上白米已去除所有的外殼和胚芽,非常好吸收。2.不會上火:它「益氣生津」的特性,能夠幫助補充水分,增加糞便的濕潤度;而「微涼」的特性能夠降低腸道熱度、消除火氣,使排便順暢,減少上火機率。另外,中醫師李琪也指出,有以下狀況的人吃白飯更可以緩解不適:1.胃炎、胃潰瘍2.胃食道逆流3.便祕4.腹瀉5.長期疲倦6.長痘痘、濕疹、皮膚過敏延伸閱讀:別再誤會「白飯」了,其實便秘、胃食道逆流的人更該吃!中醫師點名:9大身體問題,吃白飯可穩定症狀若不想吃白飯,又該如何吃?營養師劉家芸在YouTube頻道《跟著吃貨找醫師》推薦,若是不想吃白飯,可以選擇玉米、南瓜、地瓜、蓮子等「原型食物」,這些都屬於好澱粉,富含膳食纖維,可以幫助腸胃蠕動。營養吃趙函穎在其著作《營養師的減醣生活提案》中指出,若是你是愛吃澱粉的「白飯控、麵食控」,不妨選擇跟飯、麵很像的減醣替代澱粉食材,如花椰菜飯、豆腐飯、櫛瓜麵、蒟蒻麵等。其實花椰菜飯,就是把白花椰菜切碎取代白飯。因為白花椰菜的顏色和煮熟後的口感與白飯很像,膳食纖維量是白飯的2倍,含醣量卻只有白飯的6%,能增加飽足感,並解決排便不順,很適合想瘦身,或控制血糖的人吃。延伸閱讀:吃白飯易胖、營養又低?不要再誤會白米飯了,不吃飯改吃這些「精緻澱粉」才糟糕10多年來堅持不喝牛奶!85歲台灣糖尿病之父:牛奶喝越多,乳癌、心血管疾病比率越高
-
2021-12-13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腸道老化最明顯特徵是便祕!腸胃保健可採低FODMAP飲食
.腸道55歲左右開始老化,最明顯特徵為便祕.三餐不定時,暴飲暴食,容易傷及腸胃黏膜.飲食調整、規律運動,助腸道蠕動,改善腸胃功能俗話說:「腸胃好,人不老」,胃負責消化前端作業,腸道負責吸收營養及排泄廢物的重任。腸胃健康與飲食、生活作息有關,當消化器官出了問題,輕則腹瀉、脹氣,日積月累變成便祕、潰瘍甚至癌症。WaCare專家、成大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謝名宗說明,消化分成三部曲:咀嚼吞嚥、消化吸收、排泄,從食物進入口中開始,身體自然啟動消化機制。治本從改善飲食開始隨著年紀增長約55歲起消化器官開始老化,出現咀嚼困難、食欲改變、胃酸逆流、腸道吸收力變差等症狀,對於吃到飽的用餐形式已經力不從心。現代人熬夜、壓力大,加上蔬果攝取及運動量不足等,都是加速腸胃老化的因子,想要治本就要從改善生活與飲食習慣下手。謝名宗建議,可參考國健署公布的「每日飲食指南」,均衡攝取全穀雜糧、蔬菜、水果、奶製品、豆魚蛋肉類、油脂及堅果類,三餐定時定量,細嚼慢嚥減輕胃腸負擔。也可採行「低FODMAP」飲食,「FODMAP」意指「在腸道發酵的短鏈碳水化合物」,因無法被消化或被吸收,容易滯留在腸道中發酵產氣,造成脹氣、腹痛、腹瀉、痙攣等症狀。除了年齡因素,高油、辛辣食物以及菸酒、濃茶等都會刺激胃腸道的黏膜,生理功能失調,身體自然容易處在發炎狀態。謝名宗提到,現代人三餐不正常,暴飲暴食極易損傷腸胃黏膜,也更容易發胖。消化不良和肥胖相互惡性循環,長時間下來,消化系統被拖垮,連帶影響造血功能、日常睡眠品質,讓免疫系統功能下降,生病機率相對提高。攝取均衡營養是首要重點,再來搭配運動調節身體代謝,適度的訓練能促進腸胃蠕動。整腸適時補充益生菌人體70%的免疫力來自腸道,提升腸道健康就是提升免疫力!謝名宗表示,可適時補充益生菌驅除壞菌,同時讓這些好菌協助分解比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益生菌分解膳食纖維後,能分泌對人體有益的物質,豐富腸道內的菌叢生態,加強體內防禦機能,但益生菌不是萬靈丹,服用前應注意菌種、菌株和劑量,以免吃錯或吃多反而傷身。改善飲食習慣和生活作息才是不二法門,如果脹氣、腹瀉等情況尚未好轉,一定要到腸胃科報到,詳細檢查釐清病因。低FODMAP飲食主食類:米飯、燕麥、木薯水果類:火龍果、奇異果、百香果蔬菜類:高麗菜、韭菜、小黃瓜乳製品:去乳糖牛奶、豆漿
-
2021-12-13 養生.聰明飲食
觀念不正確恐讓健康問題更嚴重 營養師教吃素進補怎麼吃
冬季、天冷民眾開始進補,除了葷食者需注意避免肉類攝取過量,素食者也需注意營養攝取,進補才能補得到位。嫚嫚營養師指出素食者常見缺乏的營養及健康問題,也建議可以在進補時留意攝取,更有助養生。 吃素好處多,防慢性病、癌症還助減肥! 嫚嫚營養師指出,吃素對人體的好處相當多,從國內外各個研究來看,吃素者與葷食者相比,缺血性心臟病發病率及死亡率約減少25%,癌症發生率約減少8%,高血壓風險減少75%,從第二型糖尿病來看也約減少47~78%,飲食轉變為素食者更是下降了53%,而總膽固醇、LDL也皆有顯著下降的情況,並且也可以控制尿酸、減少痛風發生。 除此之外,吃素對於減重也很有幫助,據統計,素食者與葷食者體重相比,約可相差5公斤,BMI以男性來看可相差約1.9 kg/m2,女性相差約1.54 kg/m2。因此嫚嫚營養師的減重班,若學員遇到停滯期,通常會建議先適度的停止吃脂肪含量較高的紅肉。順帶一題,每週一至兩天適度的吃肉、其他時間吃素的「彈性素食」飲食法,也被專家票選為第一名的最佳減重飲食法,在健康綜合排行中為第二名最佳飲食法,僅次於地中海飲食。 吃素養生觀念不正確,健康問題恐怕更嚴重! 問題1:營養缺乏不過即便素食對健康有利,也還是得留意營養缺乏及品質不佳的問題。嫚嫚營養師表示,在飲食均衡下,大多數肉類的營養在牛奶、蛋類皆可攝取得到,蛋奶素的素食者較少有營養失衡的情況,前提是營養均衡,全素者則較容易缺乏維生素B12、蛋白質、鐵、鋅等營養的情形。因此素食者較常會有指甲脆裂、貧血、記憶力變差、頭暈等問題,往往經檢查發現並非疾病,而是營養缺乏。要特別注意的是,年長者在生活上也需特別留意頭暈,若發生跌倒等意外,骨折風險相當高。 問題2:品質不佳素食要吃的健康一定要為「健康素食型態」,否則對身體的危害更高。研究發現,若素食者因認為素食健康、飲食沒有太多選擇等原因,便不忌口的食用油炸、過油的素食,或是大量的吃水果、飲用果汁、精製糖、甜點等,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一樣可上升達16%,心血管發病機率也比葷食者還來得高,且這些問題也容易形成高三酸甘油脂血症,這些脂肪容易累積於肝臟,長期來下形成脂肪肝,因此也有不少素食者常在健檢時發現有脂肪肝問題。 吃素進補怎麼吃?營養師:準備4食材補得更到位! 進補重點在於補足身體缺乏的營養,了解素食者普遍缺乏的營養後,嫚嫚營養師建議,食材方面可多準備豆腐,以補充蛋白質等營養;雞蛋除了蛋白質,亦有助補充維生素B12;蔬菜來源可多準備紅莧菜、紫菜、紅鳳菜等,以補充植物性鐵質;餐後可以吃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水果,如芭樂、奇異果,可提升鐵的吸收率。 除此之外,食材也盡量以原型食物為主,避免加工素食,如素火腿、素雞等,這類高度加工、調味的食品,容易鈉攝取過高,湯頭、醬料也應留意,鈉超標為國人最普遍的營養問題,45歲以上三高問題中,高血壓狀況最嚴重,盛行率高達約60%,不論是素食或葷食者都須留意。而吃得過補、麻辣鍋等口味過重,也可能促進發炎,短期內亦可能看到嘴破、大量長痘。進補目的在養生,素食者營養日常就要顧! 嫚嫚營養師表示,現代人普遍營養過剩,進補的必要性並不高,可隨節日、季節、習俗等應景的進補,補埔心理,建議最多一周一次即可,而素食者營養缺乏的情況則是從日常便需留意。 日常可透過營養品、營養酵母、植物奶補充維生素B12,並留意豆類的攝取量足夠,如黃豆、紅豆、綠豆等,以確保蛋白質充足。植物性的鐵質來源可從除了前述提到的紅莧菜、紫菜、紅鳳菜等,也可以從花生、南瓜子、紅豆等攝取,至於植物性的鋅來源,則可從堅果攝取,雖然吸收率不如海鮮高,但堅果的營養可謂全面,也是個相當不錯的選擇。養生從日常做起,並適度的進補,更有助於保持身體健康! 《延伸閱讀》 .癌症、三高、糖尿病別亂進補!中醫:「先調後補」免得越補越大洞。 .進補因人而異,盲目進補恐傷身!醫:把握4觀念更養生。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12-13 養生.聰明飲食
多吃堅果、奶酪導致骨折?教授:是有益骨頭健康的食物
讀者Kathy昨天(2021-12-9)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雖然知道可能又是斷章取義危言聳聽但是還是想問問林教授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74/5948838?utm_source=yahoonews&utm_medium=yahoo」上面的連結打開的是一篇昨天發表在元氣網的文章,而它是轉載自國家網路醫藥。請先注意,國家網路醫藥是一個營利性的網路平台,而非國家層級的政府機構。這篇文章的標題是〈多吃堅果、奶酪會導致骨折!?美國腎臟基金會提醒:高血磷是元凶!〉,而它的引言是:【牛奶、奶酪、堅果….是大家心目中的『健康食物』,但攝取過多,恐造成血中『磷』過高,美國腎臟基金會 (AKF)提醒,高血磷恐導致民眾陷入骨折的高風險中。】在這篇文章的最下面有註明參考資料來源是美國腎臟基金會(AKF),可是卻沒有提供可供點擊的網路連結。也就是說,所謂的參考資料來源,也只不過就是個看起來很權威的名字。不管如何,我到美國腎臟基金會的網站用nuts和cheese做搜索,搜到一篇High Phosphorus (hyperphosphatemia)【高磷(高磷血症)】。這篇文章說高磷食物和飲料是:牛奶和奶酪、魚、紅肉、乾的豆類、堅果和堅果醬、全麥麵包、麩、可可、深色蘇打水、啤酒。但是,這篇文章從頭到尾都沒有說吃這些食物會導致骨折。我也搜到一篇Your Kidney Disease Diet: Managing Phosphorus(您的腎臟疾病飲食:管理磷)。這篇文章有說要限制或避免乳製品和堅果等高磷食物,但這是針對腎臟病患而寫的,而且它也完全沒說吃這些高磷食物會導致骨折。我到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用 fracture和nuts做搜索,搜到下面這兩篇論文:2016年:Nutrition and bone health: What is the evidence?(營養與骨骼健康:證據是什麼?)。它說:「骨骼保護飲食的特點是富含水果和蔬菜、乳製品、種子和堅果、全麥和豆製品以及適量的魚、蛋和瘦肉。這種飲食提供足量的蛋白質、鈣、鎂和維他命(例如 K、C、葉酸、B6 和 B12),這些對骨骼發育很重要。」2017年:Current Evidence on the Association of Dietary Patterns and Bone Health: A Scoping Review(飲食模式與骨骼健康關聯的最新證據:審視性回顧)。它說全穀物、魚、堅果、豆類以及低脂乳製品都是對骨骼健康有益的食物。我也用 fracture和cheese做搜索,搜到下面這四篇最新的論文:2018年:Dairy product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hip fractur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乳製品攝取和髖部骨折風險: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它的結論之一是:食用酸奶和奶酪與較低的髖部骨折風險相關。2019年:Effects of Milk and Dairy Products on the Prevention of Osteoporosis and Osteoporotic Fractures in Europeans and Non-Hispanic Whites from North Americ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Updated Meta-Analysis(牛奶和乳製品對歐洲人和北美非西班牙裔白人骨質疏鬆症和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預防作用:系統評價和更新的薈萃分析)。它的結論是:乳製品(包括奶酪)攝入量最高的人群與骨質疏鬆性骨折或髖部骨折的風險沒有明顯的相關性;然而,椎骨骨折的風險降低。2019年:Association between dairy intake and fracture in an Australian-based cohort of women: a prospective study(澳州女性隊列中乳製品攝入與骨折之間的關聯:一項前瞻性研究)。它的結論之一是:較高的乳製品(包括奶酪)攝入量並未增加年長女性發生嚴重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風險。2020年: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airy consumption and the risk of hip fracture: cri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urrently available evidence(乳製品消費與髖部骨折風險之間關聯的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對現有證據的批判性解釋)。它的結論是:前瞻性隊列研究的累積證據令人欣慰地表明,飲用牛奶、酸奶和奶酪的人髖部骨折的風險可能不會增加,而且牛奶或酸奶的攝入量增加甚至可能與髖部骨折的風險降低有關。從以上這六篇論文就可看出,堅果和奶酪是有益骨頭健康的食物。所以,元氣網那篇文章所說的〈多吃堅果、奶酪會導致骨折!?美國腎臟基金會提醒〉,完全是假借美國腎臟基金會的名義而編織出來的危言聳聽。原文:多吃堅果、奶酪會導致骨折?《元氣網&網路醫藥》危言聳聽
-
2021-12-12 新聞.食安拉警報
GODIVA六款冰淇淋驗出致癌物急下架!首發「3點聲明」
歐洲知名巧克力品牌「GODIVA」昨(10)日被驗出旗下6款冰淇淋,有一級致癌物「環氧乙烷(ETO)」含量超過歐盟標準,食藥署緊急要求業者暫停販售,總計回收約70公噸,其他還有19.2公噸還在作業中。品牌稍早發出最新3點聲明,其中表示,已於12月8日晚間將有可能受影響批號的產品,主動下架及停售。毒物專家表示,環氧乙烷通常被用來當作抗凍劑或消毒劑,至於為何會被加進食品,還需釐清。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也於9日發出公告,呼籲市民不要食用GODIVA品牌的6款雪糕(冰淇淋),因這些產品的穩定劑被驗出含有歐盟禁用的環氧乙烷,業界也應立即停售。食藥署表示,6款產品包含黑巧克力碎牛奶巧克力冰淇淋、比利時黑巧克力冰淇淋、黑巧克力碎草莓冰淇淋、香草味可可冰淇淋、黑巧克力碎焦糖咖啡冰淇淋、巧克力起司蛋糕冰淇淋,皆為100毫升杯裝,有效期間介於2022年10月31日至2023年3月31日之間。問題產品從去年元旦至今共輸入89.8噸,國內的GODIVA店面及好市多通路目前已自主暫停銷售相關產品。香港商歌帝梵亞洲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剛剛也發布最新聲明指出,「食品安全及產品品質一直是GODIVA的首要考量,關於自法國進口之部份批號杯裝冰淇淋產品相關事宜,為提供更正確、完整之資訊,延至今日發出聲明」。最新3點聲明如下:1.我們於民國110年12月8日臨時接到上游供應商通知,自法國進口之杯装冰淇淋部份批號其中一項常用於冰淇淋製作原料「刺槐豆膠」有可能受到極微量「環氧乙烷(ETO)」的影響。GODIVA 全球總部已旋即要求供應商查證,並盡速提供完整報告。2.為謹慎替消費者把關,我們已於民國110年12月8日晚間將有可能受影響批號的產品主動下架及停售。同時,GODIVA台灣已經密切與食品衛生安全主管機關連繫合作。3.此受影響的產品僅限於法國進口部份批號杯裝冰淇淋,並未有其他GODIVA產品受到影響。
-
2021-12-11 養生.聰明飲食
冬天反而容易失眠?醫師教你從9樣食物中找回好眠
最近天氣冷,大家是不是每天都很想住在被窩裡,不想出門上班呢?很多人都說在冬天特別容易想睡,但其實在冬天反而容易失眠,快來看看醫師怎麼說。林凱信醫師分享:「冬天日照較短,體內的褪黑激素較難轉換為血清素,容易造成情緒不穩定、容易失眠。」以下也和大家分享能幫助找回好眠的3大營養素1.色胺酸:是屬於褪黑激素的前驅物,建議日常中可以多攝取雞胸肉、牛奶豆漿、堅果等優質蛋白質來補充。2.鈣:鈣質可以幫助放鬆神經、穩定情緒,同時適量補充也能避免睡到一半腳抽筋的狀況。建議可以多攝取黑芝麻、小魚乾、黑木耳。或是睡前喝一杯熱牛奶也是能幫助入睡又能補鈣喔。3.鎂:能夠幫助降低壓力賀爾蒙,同時也是協助調節褪黑激素的重要角色。日常中可以從南瓜籽、黑巧克力、深綠色蔬菜中來補充攝取。林凱信醫師也提醒,想要改善睡眠問題,建議也可以在睡覺前先做做伸展操、拉筋,幫助身體放鬆,或是透過建議睡眠儀式感,也能幫助改善失眠問題。除了生活中的這些方法,如果想要更有效的提升睡眠品質,也可以透過像是靜脈雷射等方式,提升血液循環,找回好眠。來源出處:長春藤預防醫學診所
-
2021-12-11 該看哪科.皮膚
5種營養因素、8種風險因子 促成「痤瘡」永不滅絕的元凶!
青春期時因為賀爾蒙的改變,導致滿臉『痘花』,但更多的人,即使過了青春期,臉上的痤瘡依然「屹立不搖」呢?醫師委員會(PCRM)指出4種營養因素、8種風險因子是讓臉上『痤瘡』永不滅絕的元凶。導致成人「痤瘡」的5種營養因素痤瘡是一種主要發生在青少年的皮膚病,大多數的青少年都有一定程度的痤瘡,隨著雄性激素的下降,這些痤瘡通常會消退;然而,有些病例會持續到成年或在成年時發病。臨床研究證實這5種營養因素與痤瘡有關:1. 體重過重:痤瘡在超重的人群中更為常見,部分原因與胰島素阻抗有關。2. 西方飲食:日常以植物為主的飲食,例如塊莖、水果、蔬菜、花生、玉米和以不飽和脂肪為主的未加工或最低限度加工食物的人們,少有痤瘡的發生,相比之下,痤瘡在西方化飲食的族群中很常見。3. 乳製品:臨床上觀察發現,在青春期攝入大量全脂牛奶的人患嚴重痤瘡的可能性,要比一般攝取量的人高出約12%;而那些食用大量脫脂牛奶的人患嚴重痤瘡的可能性,要比一般攝取量的人要高出約 44%,因此脫脂牛奶似乎比全脂牛奶具有更大的痤瘡風險。4. 高升糖指數食物:臨床試驗表明,高升糖指數的食物可能會導致痤瘡,而低升糖指數的食物可能有助於痤瘡治療;這可能與脂質和胰島素異常有關。5. 鋅不足:研究發現,血清中的鋅含量低與嚴重的痤瘡病變有關,臨床上鋅補充劑已被用於有效治療炎症性痤瘡,對於重度痤瘡比輕度至中度痤瘡更有效。導致成人「痤瘡」的8種風險因子1. 致痤瘡性化妝品:含有油或色料的皮膚和頭髮產品會導致痤瘡病變,而水性化妝品的致粉刺性較低。2. 重複性皮膚損傷:頻繁摩擦或封閉性衣物(例如:內衣肩帶、安全帽、高領毛衣)可能促使病變的炎症反應。3. 環境問題:潮濕和出汗會加劇痤瘡,或是接觸除草劑和其他工業產品中的某些化學物質(例如:有機鹵化物)會導致嚴重的炎症性痤瘡反應和疤痕。4. 藥物:某些藥物可能會導致痤瘡,包括:皮質類固醇、phenytoin、isoniazid、disulfiram、鋰、僅含孕酮的避孕藥和維生素 B。5. 飲食:特別是牛奶攝入量和高升糖指數食物與痤瘡有關6. 遺傳學:遺傳與嚴重型痤瘡有關7. 壓力:壓力被認為與痤瘡惡化有關8. 荷爾蒙:以雄性激素過多或胰島素抗性為特徵的內分泌失調,例如先天性腎上腺增生和多囊卵巢綜合徵,可能會引發痤瘡的產生。參考資料來源:醫師委員會(PCRM)
-
2021-12-11 新聞.食安拉警報
六款GODIVA冰淇淋致癌物超標 即起暫停販售
知名巧克力品牌GODIVA旗下冰淇淋產品,使用的刺槐豆膠遭驗出一級致癌物「環氧乙烷(ETO)」超標,食藥署接獲歐盟食品及飼料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後,已要求暫停販售。業者回報,GODIVA店面及好市多已自主暫停銷售所有冰淇淋產品,目前已回收七十點六公噸。依據食藥署公布資訊,環氧乙烷超標的GODIVA旗下冰淇淋產品,共有六項,分別為黑巧克力碎牛奶巧克力冰淇淋、比利時黑巧克力冰淇淋、黑巧克力碎草莓冰淇淋、香草味可可冰淇淋、黑巧克力碎焦糖咖啡冰淇淋,以及巧克力起司蛋糕冰淇淋。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說,「環氧乙烷」屬於一級致癌物,通常是在工業使用,冰淇淋冷凍上也用得到。若長期暴露,將增加各種癌症風險,也可能引起神經病變。食藥署表示,我國規定該物質絕對不能殘留於食品內,但此次發現經法國輸台的產品共六項、一九三批。已聯絡國內輸入業者「香港商歌帝梵亞洲有限公司」,要求停止販售。國內自去年一月一日至今年十二月九日,共輸入約八十九點八公噸。食藥署指出,業者昨回報,GODIVA店面及好市多已自主暫停銷售所有冰淇淋產品,庫存量約七十點六公噸,剩餘十九點二公噸仍待回收,其他通路商品仍統計中。
-
2021-12-11 養生.聰明飲食
吃素進補怎麼吃? 營養師推4食材補得更到位!
冬季、天冷民眾開始進補,除了葷食者需注意避免肉類攝取過量,素食者也需注意營養攝取,進補才能補得到位。嫚嫚營養師指出素食者常見缺乏的營養及健康問題,也建議可以在進補時留意攝取,更有助養生。 吃素好處多,防慢性病、癌症還助減肥! 嫚嫚營養師指出,吃素對人體的好處相當多,從國內外各個研究來看,吃素者與葷食者相比,缺血性心臟病發病率及死亡率約減少25%,癌症發生率約減少8%,高血壓風險減少75%,從第二型糖尿病來看也約減少47~78%,飲食轉變為素食者更是下降了53%,而總膽固醇、LDL也皆有顯著下降的情況,並且也可以控制尿酸、減少痛風發生。 除此之外,吃素對於減重也很有幫助,據統計,素食者與葷食者體重相比,約可相差5公斤,BMI以男性來看可相差約1.9 kg/m2,女性相差約1.54 kg/m2。因此嫚嫚營養師的減重班,若學員遇到停滯期,通常會建議先適度的停止吃脂肪含量較高的紅肉。順帶一題,每週一至兩天適度的吃肉、其他時間吃素的「彈性素食」飲食法,也被專家票選為第一名的最佳減重飲食法,在健康綜合排行中為第二名最佳飲食法,僅次於地中海飲食。 吃素養生觀念不正確,健康問題恐怕更嚴重! 問題1:營養缺乏不過即便素食對健康有利,也還是得留意營養缺乏及品質不佳的問題。嫚嫚營養師表示,在飲食均衡下,大多數肉類的營養在牛奶、蛋類皆可攝取得到,蛋奶素的素食者較少有營養失衡的情況,前提是營養均衡,全素者則較容易缺乏維生素B12、蛋白質、鐵、鋅等營養的情形。因此素食者較常會有指甲脆裂、貧血、記憶力變差、頭暈等問題,往往經檢查發現並非疾病,而是營養缺乏。要特別注意的是,年長者在生活上也需特別留意頭暈,若發生跌倒等意外,骨折風險相當高。 問題2:品質不佳素食要吃的健康一定要為「健康素食型態」,否則對身體的危害更高。研究發現,若素食者因認為素食健康、飲食沒有太多選擇等原因,便不忌口的食用油炸、過油的素食,或是大量的吃水果、飲用果汁、精製糖、甜點等,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一樣可上升達16%,心血管發病機率也比葷食者還來得高,且這些問題也容易形成高三酸甘油脂血症,這些脂肪容易累積於肝臟,長期來下形成脂肪肝,因此也有不少素食者常在健檢時發現有脂肪肝問題。 吃素進補怎麼吃?營養師:準備4食材補得更到位! 進補重點在於補足身體缺乏的營養,了解素食者普遍缺乏的營養後,嫚嫚營養師建議,食材方面可多準備豆腐,以補充蛋白質等營養;雞蛋除了蛋白質,亦有助補充維生素B12;蔬菜來源可多準備紅莧菜、紫菜、紅鳳菜等,以補充植物性鐵質;餐後可以吃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水果,如芭樂、奇異果,可提升鐵的吸收率。 除此之外,食材也盡量以原型食物為主,避免加工素食,如素火腿、素雞等,這類高度加工、調味的食品,容易鈉攝取過高,湯頭、醬料也應留意,鈉超標為國人最普遍的營養問題,45歲以上三高問題中,高血壓狀況最嚴重,盛行率高達約60%,不論是素食或葷食者都須留意。而吃得過補、麻辣鍋等口味過重,也可能促進發炎,短期內亦可能看到嘴破、大量長痘。 進補目的在養生,素食者營養日常就要顧! 嫚嫚營養師表示,現代人普遍營養過剩,進補的必要性並不高,可隨節日、季節、習俗等應景的進補,補埔心理,建議最多一周一次即可,而素食者營養缺乏的情況則是從日常便需留意。 日常可透過營養品、營養酵母、植物奶補充維生素B12,並留意豆類的攝取量足夠,如黃豆、紅豆、綠豆等,以確保蛋白質充足。植物性的鐵質來源可從除了前述提到的紅莧菜、紫菜、紅鳳菜等,也可以從花生、南瓜子、紅豆等攝取,至於植物性的鋅來源,則可從堅果攝取,雖然吸收率不如海鮮高,但堅果的營養可謂全面,也是個相當不錯的選擇。養生從日常做起,並適度的進補,更有助於保持身體健康! 《延伸閱讀》 .癌症、三高、糖尿病別亂進補!中醫:「先調後補」免得越補越大洞。 .進補因人而異,盲目進補恐傷身!醫:把握4觀念更養生。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12-10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多吃堅果、奶酪會導致骨折!?美國腎臟基金會提醒:高血磷是元凶!
牛奶、奶酪、堅果….是大家心目中的『健康食物』,但攝取過多,恐造成血中『磷』過高,美國腎臟基金會 (AKF)提醒,高血磷恐導致民眾陷入骨折的高風險中。高血磷跟骨骼健康有什麼關聯!?健康人群的血液中正常含磷量在2.5~4.5 mg/dL之間,當血液中含磷過多時,即稱為高血磷症。磷與體內的鈣和維生素D是互相協同,以保持骨骼健康和強壯。當血液中含有過多的磷時,身體會為了要保持血液中鈣磷濃度的平衡,而從骨骼中提取鈣出來,當骨骼中的鈣含量降低,將會導致骨骼變得脆弱和不健康,進而增加骨折和其他問題的風險。腎臟與骨骼健康關係密切健康的腎臟有助於保持骨骼健康,例如:1. 腎臟有助於維持體內磷和鈣的平衡,當腎臟功能不佳時,血液中會積聚過多的磷,即稱為高血磷症2. 腎臟有助於身體利用維生素D,當腎臟失去功能時,身體可能無法正常使用維生素D,進而導致骨骼脆弱當患有腎臟疾病時,骨骼也處於危險之中,在慢性腎臟病的早期階段,身體控制體內的磷可能不會有任何問題,但如果腎臟疾病持續惡化,血液中的磷持續升高,導致骨骼中的鈣大量流失,不僅影響骨骼健康,連帶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而增加死亡率!。血液中的磷從何而來?磷是一種常見的礦物質,存在於許多食物、飲料甚至一些藥物中,健康群體為確保血中磷濃度正常,在飲食中應注重均衡,不偏頗食物的攝取,而具有腎功能異常的患者,應遵守醫師、營養師的飲食建議,以確保骨骼健康。1. 磷含量非常高的食物和飲料包括:牛奶和奶酪、魚、紅肉、豌豆、堅果和堅果醬、全麥麵包、麩、可可、啤酒……等等。2.磷含量低的食物包括:新鮮水果、新鮮蔬菜檢查骨骼健康的血液檢驗項目、檢驗品項測試檢查什麼?◎血磷濃度檢查血液中的磷含量,數值高表示血液中的磷過多,又稱為高血磷症。◎副甲狀腺素(PTH)檢查血液中PTH的數值,當血液中含過多的PTH可能是徵兆。【PTH作用:從骨骼中提取鈣,以促使血液中鈣磷恢復平衡,鈣的流失最終會導致骨骼疾病】◎血鈣檢測檢查血液中的鈣含量,隨著腎功能惡化,血中鈣濃度往往會降低,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因此需要同時監測血液中的鈣、磷、維生素D和 PTH,以確定骨骼健康。◎維生素D檢查血液中維生素D的含量,身體經由活性維生素D來保持骨骼強壯和血液中磷和鈣的平衡。當腎臟健康時,維生素D可從食物、維生素D補充劑和陽光中激活維生素D。 參考資料來源:美國腎臟基金會 (AKF)
-
2021-12-08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營養素不足,造成夜不能眠! 醫師教你三種失眠情況該怎麼吃、12種有助於睡眠的營養素
近年來,許多人因為工作、人際關係、感情壓力過大,使得交感神經長期處於過度活躍的狀態,導致「眾人皆睡我獨醒」的失眠情況。失眠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文明病」。適當睡眠與休息是人體最重要的修復機制,長期睡眠不足,將引起其他慢性或是精神疾病的導火線,所以失眠問題不能等閒視之,一旦發現有失眠、睡不好的症狀,就得積極解決。一般人都以為失眠是神經、壓力或是疾病造成的結果,而在眾多原因中,身體內的營養元素往往最容易被忽略。營養素不足,造成夜不能眠現在營養補充品廣泛使用於醫療,分子矯正精神醫學(Orthomolecular psychiatry)遵循「菲佛定律」:「對於每一種對患者有益的藥物,都有一種天然物質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在營養學領域中,希望能夠透過食物和天然的營養素,針對在臨床醫師診斷過後,確認不需要藥物治療的亞健康族群,或者是需要額外補充缺乏營養的族群,像是長期喝酒、年長、懷孕期或哺乳期的婦女,輔助藥物治療,進而減少藥物使用量,或是藥物使用時間長度。透過支持飲食中攝取不足的營養素,可以提供合成睡眠激素的原料,來放鬆情緒、紓緩肌肉緊繃、改善神經修復、提高副交感神經活性、支持內分泌正常抗壓調節能力,進而幫助縮短入睡時間、加深睡眠品質,改善早晨精神體力。越來越多的醫學證據表明,充足的營養攝取對睡眠很重要,如果缺乏關鍵營養素,如胺基酸、鈣、鎂和維生素B群、抗氧化維生素、植化素等等,都會與睡眠問題有關。透過功能醫學檢測,可以評估每個人失眠的根本原因和缺乏的細胞營養素,才能夠針對個人情況,設計適合的飲食和營養補充計劃,真正達到改善體質和營養狀態的目標。【延伸閱讀:越睡越累,竟是肥胖惹的禍! 醫師教你「睡眠呼吸中止症」該如何改善】營養充足就好睡,睡一個好覺!俗話說:「缺什麼,就補什麼。」某些有助於睡眠的營養素,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就需要從外界獲取,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瞭解一下哪些營養素,可以讓我們睡一個好覺!◆ 色胺酸色胺酸(Tryptophan)為二十種人體所需的胺基酸之一,同時也是人體不能合成的「必需胺基酸」,因此須從食物中攝取,例如小米、牛奶、豆類等食物,就富含色胺酸,因此也被視為「天然安眠藥」,也是大腦製造血清素的原料。血清素(Serotonin)經常被稱為「快樂荷爾蒙」,百分之九十的血清素會在腸道黏膜中產生,刺激腸道運動,少量則是在中樞神經系統生成,與人的情緒、睡眠、壓力和食慾調節有關。血清素若充足,就能讓人放鬆、心情愉悅,並且紓緩神經活動引發睡意,透過和腎上腺素及多巴胺的交互作用,增強情緒平衡,同時也有放鬆、助眠及抗憂鬱的作用,另外也能調節飽足感及痛覺。色胺酸能促使腦神經細胞分泌5– 羥色胺酸(5-Hydroxytryptophan),在維生素B6的催化下合成血清素,再經由甲基化和維生素D的調控,在夜間合成褪黑激素。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營養素都會參與,包括維生素B群、維生素C、鋅、鎂等等營養素,都是可以幫助色胺酸轉換為褪黑激素的輔酶。「睡前就喝一杯牛奶吧!」到了晚上,因為過度亢奮而不能入眠的人,這個時候可以喝下一杯溫牛奶,也有助於睡眠喔!◆ B群維生素B1、B2、B6一起作用,可以在大腦中幫助合成血清素。B群是我們最常缺乏的維生素之一,在治療疾病、預防疾病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失眠。除此之外,維生素B6還能維持神經健康和情緒穩定,消除過度焦慮;維生素B3(菸鹼酸)可以延長睡眠時間,減少失眠患者在夜間醒來的次數;而維生素B12則有助於維持神經系統健康、消除煩躁和不安,幫助睡眠。另外,葉酸是色胺酸轉為血清素過程中,甲基化反應的必要營養素。◆ 茶胺酸一提到茶,就會聯想到「咖啡因」,從而認為是提神的營養素。其實,茶胺酸是茶葉中特有的胺基酸,存在於紅茶、綠茶、抹茶中,可促進神經釋放多巴胺和GABA等神經傳導物質,能助眠、減緩焦慮,被稱為是「放鬆胺基酸」。研究顯示,補充茶胺酸能增加大腦的α 波的活性,而α 波是促進放鬆的腦電波。在茶類中,以綠茶的茶胺酸含量最高。不過綠茶中也含有咖啡因,因此過量喝綠茶也可能干擾夜間的睡眠品質!若有睡眠困擾,或本身對於咖啡飲敏感者,建議傍晚過後勿喝綠茶或其他茶類,或者選擇含有茶胺酸的綠茶萃取營養補充品。◆ γ–氨基丁酸(γ–GABA)腦部自行產生的抑制性神經傳遞物質,也存在於各種食物中,特別是在發酵食物中,能改善睡眠,調節自律神經(活化副交感神經系統)、減緩緊張、減少壓力、提高表現力。此外還能促進生長荷爾蒙分泌、使骨骼肌肉的增強、提高免疫力,對高血壓有緩解作用。然而,飲食攝取的GABA,無法穿透過血腦障壁,所以如果需要外源性補充要選擇有特殊專利的GABA原料使用。◆ 聖約翰草聖約翰草,又叫「貫葉金絲桃」,在歐洲使用歷史悠久的草藥,主要用來調節情緒障礙,像是焦慮、憂鬱、更年期或季節性情緒失調,同時也能夠提高夜間褪黑激素,調整晝夜節律,改善睡眠。◆ γ–榖維素γ–穀維素主要存在胚芽、糙米的米糠中。研究發現,飲食攝取或是外源性補充可以提升副交感活性,改善睡眠品質、更年期的情緒不穩,以及幫助放鬆,適合調整自律神經失調的情況。◆ 西番蓮對抗失眠與頭痛效果極佳的「天然鎮定劑」,含有豐富的類黃酮與生物鹼,用於紓緩壓力、改善失眠、鎮定神經。研究指出,食用西番蓮萃取物能縮短入睡時間、延長睡眠時間、提高睡眠品質、調節生理時鐘,並改善生理機能。◆ 洋甘菊有多篇研究證實,洋甘菊對於多種健康有益,從抗發炎到傷口癒合、預防糖尿病,以及對感冒、心血管都有益處。洋甘菊含有多樣的萜類及黃酮類物質,尤其是芹菜素(Apigenin),芹菜素與大腦中的特定受體結合,有助於抗焦慮、助眠。◆ 鎂鎂是天然的鎮靜劑,補充鎂能幫助穩定神經、放鬆肌肉,對於獲得良好的睡眠非常重要。鎂能協助調節褪黑激素以及GABA受體,因而改善睡眠品質。發表於︽醫學科學研究期刊︾的一項雙盲臨床試驗發現,睡眠障礙、失眠的老年人連續八週補充五百毫克的鎂後,睡眠時數及效率、血液褪黑激素濃度、入睡時間等,都有明顯改善。礦物質的吸收利用率較低,建議挑選胺基酸螯合鎂,吸收率較高,也不易造成腹瀉。◆ 鈣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國人普遍鈣質攝取不足。鈣是維持骨骼健康的重要因子,還是體內合成神經傳導物質的主要原料之一,此外,也和肌肉放鬆、情緒穩定有關。就睡眠角度來看,鈣是幫助褪黑激素生成的重要元素。所以,補充足量的鈣質,有益於骨骼肌肉、精神情緒及睡眠健康。◆ 纈草作為一種溫和的鎮定藥物,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用於改善失眠、神經緊張,以及頭痛等症狀,它是歐美國家最常用的天然藥草助眠劑之一。纈草會增加體內的γ–氨基丁酸(GABA),當GABA含量提高時,可以幫助入睡,可與其他草藥,如啤酒花、聖約翰草、西番蓮及檸檬香蜂草搭配使用,有加乘效果。◆ 番紅花番紅花是全世界最貴且稀有的香料,七十萬朵花才能萃取出一公斤的番紅花萃取物。傳統上番紅花用於鎮靜、紓壓、改善睡眠,目前有多項實驗顯示,番紅花中的番紅花素及番紅花醛能幫助提升睡眠品質。此外,番紅花含有多種營養素,像是類胡蘿蔔素(包含番紅花酸、番紅花素、番紅花苦素、番紅花醛),以及鐵、鈣、鎂、鋅、銅、維生素B2及精胺酸等,有助於抗發炎、抗氧化、降低壓力荷爾蒙,及調節體內血清素活性。以上這些營養素的缺乏都可能造成失眠。三種失眠情況,該怎麼吃?造成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壓力、旅行,或工作計劃、心理健康障礙等,不同的失眠需要不同的營養素幫忙。我們該如何按照生活步調的變化和自覺症狀,來選擇營養素呢?以下是幾個大方向,供各位讀者的參考:◆ 壓力型失眠擔憂會使大腦在夜間活動非常活躍,從而難以入睡,長期處於壓力狀態下,還會導致腎上腺功能失衡,加重失眠的症狀,因此需要補充平衡腎上腺功能的營養素。此時,可藉由紅景天、南非醉茄、刺五加等營養素,幫忙調節腎上腺,並搭配紓壓助眠的營養素,如茶胺酸、GABA、西番蓮,一起使用,方能緩解壓力失眠。◆ 時差失序型失眠因為輪班、工作時間不固定,或是出差,導致的時差失序問題,也會擾亂生理時鐘,造成失眠。此種狀況則需要補充睡眠激素――褪黑激素的原料,例如色胺酸、聖約翰草、維生素B群、鋅、鎂,幫助在體內轉換成褪黑激素,有助於調節被打亂的生理時鐘。◆ 緊張焦慮型失眠因為情緒緊張焦慮而引起的失眠,要先從放鬆開始做起,可以補充能鎮定安神的茶胺酸、調節副交感神經活性的γ–榖維素,以及降低交感神經活性的GABA。改善壞情緒,帶來好心情的的十大食物快樂營養素包含色胺酸、酪胺酸、維生素B群、維生素C、維生素E、鈣、鎂和Omega-3 脂肪酸,攝取快樂食物能影響神經傳導、增加血清素分泌,讓人精神振奮、放鬆、緩解壓力。以下,同步彙整讓人心情變得愉悅的十大快樂食物:一、香蕉:香蕉富含色胺酸、維生素B6和鎂,色胺酸能轉化為血清素,是人體的快樂激素,幫助緩解壞情緒,讓人不易緊張焦慮。此外,香蕉中的鎂可穩定情緒、放鬆肌肉。二、富含Omega-3 食物: Omega-3 脂肪酸是組成大腦及神經細胞的重要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發炎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可增加血清素分泌量,改善憂鬱,擁有好心情。常見富含Omega-3 的食物有鯖魚、鮭魚、秋刀魚、核桃等。三、蛋:優質蛋白質的來源,富含多種胺基酸,例如色胺酸、酪胺酸以及卵磷脂。色胺酸是製造血清素的原料,能夠穩定情緒、保持心情愉悅;酪胺酸則是多巴胺的原料,讓人變得更專注;卵磷脂則能對抗壓力、增進認知功能,強化神經傳導功能。四、牛奶:含有豐富的鈣質及色胺酸,能夠安定神經、增加血清素分泌,情緒穩定。五、全穀類:可以延緩血糖上升,使血糖維持平穩,保持情緒穩定,同時全榖類也富含維生素B群,能穩定神經、減少焦慮、憂鬱。全榖類食物包含糙米、燕麥、小米、薏仁等。六、南瓜:含有大量的β–胡蘿蔔素、維生素B6和鐵,β–胡蘿蔔素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維生素B6有助放鬆情緒、緩解焦慮和不安;鐵是製造血紅素的必要礦物質,可以改善貧血、維持血糖的穩定,保護心血管健康。七、深綠蔬菜:深綠色蔬菜含有豐富的葉酸,缺乏葉酸將導致血清素合成降低,引發憂鬱及精神疾病。例如菠菜、花椰菜、青江菜、蘆筍、韭菜等,都含有豐富的葉酸,尤其是菠菜。此外,綠色蔬菜還含有很多鎂,可以讓人放鬆神經、心情舒暢。八、芭樂:當壓力大時,人體會分泌腎上腺素,大量消耗維生素C,由於維生素C參與腎上腺素的合成,又稱為「減壓營養素」,也是強效抗氧化劑。所以平時應該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芭樂、木瓜、奇異果等,可以緩解緊張的情緒,是對抗壓力的好食物。九、黑巧克力:可可含量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黑巧克力,抗氧化作用高,可以幫助大腦釋放腦內啡,提高血清素。研究顯示,黑巧克力能預防阿茲海默症與老年癡呆症,甚至還可以刺激大腦神經產生愉悅感。十、葵瓜子:葵瓜子含有豐富的鎂、色胺酸,以及所有堅果中最高含量的維生素E,具強力抗氧化作用,可以保護腦細胞;鎂有助於放鬆、代謝壓力荷爾蒙皮質醇,能紓緩焦慮,同時也能幫助血清素的合成,幫助我們有好心情。除了以上的飲食與營養素調理之外,還要從生活習慣開始改善。總體來說,當身體缺乏一定的營養素時,自然就會發出警訊,失眠可能就是在提醒我們注意身體狀況,檢查是否缺乏哪些微量元素,才能及時進行補充。不過要注意的是,維生素不能一次性攝入過多,過猶不及,可經由諮詢專業醫師及營養師的建議。※本文摘自博思智庫《失眠診所:整合醫學醫師、營養師教你吃出好眠力》
-
2021-12-07 養生.聰明飲食
冬天手腳冰冷、容易疲倦?營養師教怎麼吃能禦寒
冬天到了,有沒有注意到自己的手腳開始變得冰冷,特別是長輩們,因為血管老化失去彈性,新陳代謝變慢,加上不少人罹患三高,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問題,會加速血管老化,一旦氣溫驟降,畏寒、手腳冰冷、疲倦等狀況就找上門。想要調理冬天手腳冰冷現象,可從飲食、運動、保暖等五方面著手改善。1、足夠熱量吃完東西都會感覺熱呼呼的,這是因食物的產熱效應,所以過度節食、熱量攝取過低,會使血液循環變差,讓身體感到寒冷。建議民眾應正常進食,將體位(過輕、正常、過重或肥胖)依個人活動度(輕度、中度、重度),乘上對應的數值(20-35),就是我們一日所需熱量。例如:60公斤的人,BMI為20在正常範圍、輕度活動,每日的熱量需求則是60×25為1500大卡。2、足夠蛋白質蛋白質在消化過程中,會產生較多熱量,容易讓人感覺暖和,比較不會造成血糖波動,建議每餐至少攝取2至3份蛋白質,每份蛋白質為190㏄豆漿、三指寬的肉、一顆雞蛋、板豆腐3方格,像胃口較小的長者,經常有蛋白質攝取不足的問題,不妨在點心時間喝杯豆漿、牛奶,或吃豆腐、雞蛋都有幫助。3、辛香料少量辛香料,除了刺激食欲外,也可以擴張血管,讓我們感覺血液循環變好,譬如薑、薑黃、蒜、辣椒、胡椒都可以在料理或熱湯時適量添加。但要注意,辛香料是讓人感覺器官受到刺激,而增加散熱,假使在整體熱量不足的狀況下,指望多吃辛香料保暖,是不正確的。4、運動冬天氣溫低,本來就會帶走人體的熱量,可是很多人一到冬天反而關在家不想動,缺乏運動的狀況下,血液循環不好,自然比較難維持較高的體溫。因此,建議民眾每天至少做半小時的運動,強度因人而異,但有年紀的長輩可以做到有點微微出汗、感覺身體暖和即可。5、注意保暖人體最容易受寒之處,就是頭部、脖子、肩膀、背部、膝蓋、肚臍及腳底,因此冬季禦寒,這幾個部位要注意保暖,穿到讓身體感到暖呼呼,有點快出汗就對了;平時也可以多泡腳,增加血液循環,提高禦寒能力。
-
2021-12-05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天冷讓關節炎症狀惡化 醫:酒和咖啡恐增關節腫痛
關節炎患者除了靠運動增強肌力,有些人也寄望能透過「食療」的方式,讓關節更勇健。西醫觀點天冷血管收縮 疼痛症狀惡化振興醫院復健科主任陳建成表示,一般人常說的「風濕性關節炎」便是所謂的關節慢性發炎,只要天氣變冷、變濕就容易疼痛。其中最常見的是退化性關節炎,因為關節使用不當或長期使用逐漸退化,導致反覆發炎的狀況,常見於年長者。陳建成表示,慢性發炎的患者,通常血管會擴張,降低身體疼痛感,但到了秋冬,因為血管突然收縮或是血液循環變差,使得關節組織產生類似發炎反應,導致疼痛症狀惡化,也就是慢性關節炎的「急性發作」。此時不只是痛而已,關節處還會發炎、腫脹。而一旦關節從急性發炎走向慢性發炎,就等於進入沒辦法根治的階段。在治療上,一般會使用各種消炎方式緩解疼痛,包括消炎止痛藥,或是以基因工程的方式抗發炎。找出過敏食物 避免急性發作至於飲食方面,陳建成表示,因為對抗的是發炎反應,每個人依據體質或是對各種食物過敏狀況不同,建議或避免食用的食物皆不相同。但在學理上,應盡量避免的食物主要有兩項----酒和咖啡。酒類容易引起發炎,而咖啡因則會讓血管收縮,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因此被認為與關節急性發作相關。另外,諸如可樂、蛋、牛奶、海鮮、花生等,有些人容易對這些食物過敏,進而引起關節炎發作,因此可以透過過敏原的測試,了解自己吃了哪些食物會造成關節炎惡化或是放大疼痛的感覺。至於營養補充品,陳建成則表示,目前沒有任何實證顯示可對發作中的關節炎有效。不過因為葡萄糖胺、軟骨素、膠原蛋白和玻尿酸等,都是組成軟骨基質的材料,在「以形補形」的觀念下,適時補充這些食材或是萃取出來的產品,以復健科醫師的立場並不反對。中醫觀點居家煮食 首推當歸、川芎、杜仲中醫師陳潮宗則認為「痛則不通,通則不痛」,治療關節腫痛須使氣血「通」,因此可使用行氣活血、強化筋骨的藥材來「疏通」;例如,牛膝和續斷等珍貴藥材便有類似的功能。不過,陳潮宗認為,一般在家食用首推當歸和川芎,其中當歸具有活血效果、川芎有行氣止痛和活血功效,另外杜仲則可強化筋骨和補腎,「腎補強了,筋骨就強了。」他建議,可將這些食材與排骨等肉類一起燉煮,一周吃兩、三次,只要不出現痘痘、便祕等上火問題就沒問題。若不會拿捏熬煮濃度,可先將藥材煮成濃汁,並依照個人喜好加上山藥、枸杞,或是具有活血化瘀和發散作用的蔥蒜等,加水稀釋燉煮成一般食用的湯品即可。急性發炎冰敷 慢性疼痛熱敷不過陳潮宗提醒,關節疼痛若為急性發炎,則應搭配使用冰敷,每天六至八次,每次20分鐘;若是長期慢性的關節僵硬、痠痛,則可使用熱敷按摩的方式緩解。陳建成也提醒,從復健科生物力學的概念來看,「骨頭不可能逆轉」,最好的方式還是透過肌力、平衡訓練以及輔具使用來修正動作,才能有效地保護關節。
-
2021-12-04 養生.聰明飲食
護肝吃什麼?美國肝臟基金會分享養肝不踩雷5攻略!
雖然無法像心臟那樣,感受到肝臟的存在,但養成健康飲食,肝臟會以正常運作、身體狀況良好等訊息告訴你!但長期飲食不注意,你的身體反應也會告訴你,肝臟『過勞』了。肝臟過勞的警示訊號肝臟肩負著人體的解毒、新陳代謝等重要工作,吸菸、熬夜、飲食不均衡….等原因,都會造成肝臟過度工作,時間一久,肝臟就會出現『過勞』的跡象,例如:食慾不振、睡眠品質降低、記憶力減退、慢性疲勞、皮膚搔癢、眼睛皮膚發黃、體重增加/減輕、手掌變紅、乳房變大、性格改變、容易擦傷、腿/腳踝腫脹、理解力降低、注意力不集中、全身疼痛、身材臃腫、尿液顏色改變、經常發冷、眼睛嘴巴乾澀…等等。 肝臟是沉默的器官,即使出現損傷或過勞現象,也經常和其他疾病搞混!中醫師提醒,當出現這6項症狀,應盡早就醫檢查---https://bit.ly/3CanOYa 護肝養肝飲食不踩雷5攻略如果是肝病患者,飲食會根據病況需求進行調整,但對於大部分健康人群的護肝飲食,美國肝臟基金會(ALF)提出下列5點攻略。護肝飲食攻略一:避免吃這個!避免攝取高脂肪、高糖和高鹽的食物,遠離油炸食品,包括:炸雞、炸薯條、鹽酥雞、洋芋片、甜甜圈…等等。此外,生的或未煮熟的貝類,如:牡蠣和蛤蜊,絕對是禁忌。護肝飲食攻略二:與醫師討論酒精攝取量根據醫師評估肝臟狀況,可能是避免飲酒,或是限制飲酒量,一般來說女性限制飲酒量為每天不超過1杯,而男性每日限制飲酒量需在2杯以下。護肝飲食攻略三:均衡飲食選擇原型食物,包括:穀物、水果、蔬菜、肉類和豆類、牛奶和植物油。護肝飲食攻略四:多吃含纖維的食物纖維質可幫助肝臟維持正常運作,例如:水果、蔬菜、全麥麵包、大米和穀物…等,都可以滿足身體對纖維質的需求。護肝飲食攻略五:多喝水攝取足夠水分,不僅可以預防身體脫水的發生,也可以幫助肝臟更好地運作。溫馨提示:養護肝臟健康,其實日常生活就可以做到,肝臟健康,人生是彩色的;養肝攻略中除了健康飲食外,保持健康的體重也很重要,並定期運動。 俗話說,肝不好,人生是黑白的,除了在飲食上需要特別注意,避開肝臟の地雷飲食,醫說:肝臟照護健康2攻略---https://bit.ly/3HfsX4T 參考資料來源:美國肝臟基金會(ALF)
-
2021-12-01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7旬嬤突走路吃力罹患肌少症 醫建議飲食運動
70多歲吳阿嬤近來常感到全身無力,連走路、爬樓梯很吃力、動作變遲緩,醫生診治發現阿嬤患有肌少症,建議先從飲食及日常運動著手改善。吳阿嬤上月來到衛福部新營醫院家醫科門診求助,經醫師侯昂廷診治,發現有巴金森氏症及骨質疏鬆病史,也發現阿嬤的體重偏輕,步行速度降低,且雙側肢體的肌肉量皆偏低,經過檢查排除內分泌相關因素後,診斷為肌少症。侯昂廷表示,肌少症與骨質疏鬆症皆為老年人常見疾病,臨床上兩者間亦發現有所關聯,且其病症存在易讓老年有體力衰弱情形。他說,依據 2019 年亞洲肌少症共識會(AWGS)定義,肌少症是「因老化造成的骨骼肌流失、加上肌肉力量減少,及體能表現下降」的疾病。臨床上具備肌肉力量低及肌肉質量低即可診斷肌少症;若合併低體能表現,活動力下降,則可診斷為嚴重肌少症。而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骨質疏鬆症為「骨質密度小於年輕成年族群平均值 2.5個標準差以下」。臨床上有此病症的患者不見得有明顯臨床症狀,但容易因輕微創傷而引發骨折、住院及相關併發症。侯昂廷表示,目前對於骨質疏鬆肌少症的處置上,及早發現並接受阻抗訓練,可刺激骨密度增加,例如:啞鈴、彈力帶等,每周至少安排三次。在營養方面,適度蛋白質攝取可幫助體重控制、提升骨骼肌質量,例如:黃豆、毛豆、魚類等;此外,每天補充1000 IU的維生素D,例如:黑木耳、香菇、秋刀魚、牛奶等,並且曬太陽15分鐘,可幫助蛋白質吸收及使用,以改善低肌肉質量。
-
2021-11-29 養生.聰明飲食
從什麼攝取很重要 專家推薦低卡路里但高蛋白飲食
組成身體材料的營養素「蛋白質」是三大營養素之一。英文是「Protein」,對於有在運動健身的人來說,是很熟悉的詞語吧。蛋白質是構成肌肉、皮膚、內臟、頭髮及血液等身體各個部分的材料。它的種類竟然有十萬種以上,不過其實都是由大約二十種稱為「胺基酸」的營養素,以各式各樣的形式組合而成的喔。其中,我們體內無法合成足夠需要量的九種胺基酸稱為「必需胺基酸」,而剩下的十一種胺基酸則使用胺基酸、脂肪及糖,能在體內合成,稱為「非必需胺基酸」。雖然這些對人體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但無法在體內合成的必需胺基酸,就一定要透過飲食來攝取。佔了人體大約百分之二十的蛋白質不僅能組成肌肉及內臟等,也是形成調節消化器官及腦神經系統功能的荷爾蒙、代謝所不可或缺的酵素、與疾病抗戰的免疫抗體的營養素,擔負了非常重要的功能。然而,雖然是如此重要的營養素,但人體內並沒有蛋白質的儲藏庫。所以每天都必須要攝取才行。順帶一提,同樣屬於三大營養素的脂質與醣類是有儲藏庫的,身體會使用掉需要的量,剩下的就會變成中性脂肪,儲存在脂肪細胞中喔。「從什麼攝取」也很重要蛋白質是由胺基酸所構成的,對於體內無法充分合成的胺基酸=必需胺基酸,要特別注意攝取,以免發生不足的情況。如果不足就無法構成新的頭髮及皮膚,而造成掉髮或肌膚乾燥粗糙喔。另外還會因肌肉減少而變得易胖,或是免疫力降低而容易感冒。儘管如此,也不是只吃大量富含蛋白質的食品就行了。那到底要吃什麼才對呢?是啊,這是個相當困難的問題。為了進行說明,這裡要向大家介紹「胺基酸評分」。評分是指保齡球或高爾夫的分數?不,應該說是「了解食品所含必需胺基酸的均衡程度評分表」。數值越接近一百,就代表越是均勻含有所有必需胺基酸的食品。大家應該知道蛋白質有分成「動物性蛋白質」與「植物性蛋白質」吧?動物性蛋白質一般是指肉、魚、蛋等,也就是從動物攝取的蛋白質。相對的,植物性蛋白質則是指黃豆、榖類及蔬菜等所含有的蛋白質。雖然大家可能會認為脂質似乎較少的植物性蛋白質比較好,但其實不能這樣一概而論。事實上,動物性蛋白質的胺基酸評分比較高喔。請大家記得,動物性蛋白質的胺基酸評分約有一百左右喔。另外,黃豆中含量豐富的「離胺酸」,在白米中的含量較少;而黃豆中含量較少的「含硫胺基酸」,在白米中則含量豐富。吃「納豆飯」就能相互補充到兩者所不足的胺基酸,可說是相當合乎道理的營養食品喔。嚴禁攝取過量由於體內並沒有蛋白質的儲藏庫,因此多餘的部分就只能形成尿液排出體外。這樣一來,就會對腎臟造成負擔,有時候會因此造成功能低下。如果高齡者攝取過量,還有可能會引發食慾不振及吞嚥障礙,或因體力或免疫力降低造成感染或併發症,所以要特別小心。此外,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品,卡路里也會比較高。在減重的人,或是為了鍛鍊肌肉而刻意攝取蛋白質的人一定要注意,說不定反而會因過量卡路里而導致肥胖。應選擇脂質含量少的食品,並盡量以少油的方式料理,採取低卡路里但高蛋白的飲食。含量豐富的食品 每1份的含量(g)●帕瑪森起司1大匙 2.6●牛奶1杯=150ml 5.2●凍豆腐2塊=30g 15.2●紅肉旗魚1份切片=100g 23.1●雞胸肉(嫩雞、去皮)1/2片=100g 23.3●太平洋黑鮪紅肉生魚片6片=90g 23.8●菲力牛排肉1片=120g 25.0●鰹魚(春季捕撈)生魚片5片=100g 25.8※ 本文摘自《世界第一好懂!營養素全書》。《世界第一好懂!營養素全書》作者:牧野直子(監修)譯者:蔣君莉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1/10/21
-
2021-11-27 醫療.消化系統
吃壞肚子如何緩解?6種常見食物中毒病菌、症狀和來源
什麼是食物中毒?當食物發生食物變質腐敗,有的時候外觀看起來或是嘗起來無異狀,但其實裡面可能早就細菌滿滿了。腹瀉、嘔吐、腹痛……食物中毒已找上你!食物中毒最常見症狀食物中毒的症狀可能從輕度到非常嚴重,依據吞下不同的細菌,症狀可能有所不同,一般食物中毒的最常見症狀是:胃部不適、胃痙攣、噁心、嘔吐、腹瀉、發熱。吃下受污染的食物或飲料後,可能會數小時或數天才會出現食物中毒的症狀,如果有上述食物中毒的症狀,初期記得多喝水以防止脫水,若是出現5種危急情況,一定要盡快就醫。5種食物中毒危急症狀大多數人只有輕度症狀,持續數小時至數天,但若出現下列5種食物中毒危急症狀,一定要盡快就醫。1. 出血性腹瀉2. 高燒(溫度超過39.5℃)3. 持續嘔吐,無法攝取水份(將可能導致脫水)4. 出現脫水跡象:包括排尿很少或沒有排尿、口腔和喉嚨非常乾燥、站立時感到頭暈5. 腹瀉持續超過3天嚴重的食物中毒需要住院治療,因食物中毒可能引發慢性關節炎、腦和神經損傷、溶血性尿毒症綜合徵(HUS)引起的腎衰竭,若輕忽食物中毒恐導致死亡。6種常見的食物中毒病菌、症狀和來源1.弧菌攝入後2~48小時開始出現症狀:水樣腹瀉、噁心、胃痙攣、嘔吐、發燒發冷。常見的食物中毒來源:生的或未煮熟的貝類,尤其是牡蠣2.沙門氏菌攝入後6小時~6天開始出現症狀:腹瀉、發燒、胃痙攣、嘔吐常見的食物中毒來源:生或未煮熟的雞肉和肉、雞蛋、未經巴氏消毒的牛奶和果汁、未加工的水果和蔬菜3.肉毒桿菌攝入後18~36小時開始出現症狀:視力加倍或模糊、眼瞼下垂、言語含糊、吞嚥和呼吸困難、口乾、肌肉無力和麻痺,症狀一般從頭部開始,隨著病情加重而向下進展。常見的食物中毒來源:罐裝或自製的發酵食物4.金黃色葡萄球菌攝入後30分鐘~8小時開始出現症狀:噁心、嘔吐、胃痙攣、腹瀉。常見的食物中毒來源:處理後未煮熟的食物(例如:切成薄片的肉)、布丁、糕點、三明治5.諾羅病毒攝入後12~48小時開始出現症狀:腹瀉、噁心/胃痛、嘔吐常見食物來源:綠葉蔬菜、新鮮水果、貝類(例如:牡蠣)或被汙染的水6.大腸桿菌攝入後3~4天開始出現症狀:嚴重的胃痙攣、腹瀉(出血性)、嘔吐。約有5~10%的人會出現威脅生命的健康問題。常見的食物中毒來源:生或未煮熟的絞細牛肉、未經巴氏殺菌的牛奶和果汁、生菜、被汙染的水懶人包資料來源--https://bit.ly/3BO9swr
-
2021-11-27 養生.聰明飲食
一片黑巧克力熱量比蛋糕高! 營養師揪「致胖陷阱」:小心換來沮喪
天冷,來點巧克力,幸福感可說是滿滿滿!相信很多女孩一下就可以嗑完這美味的滋味,但這可能是囤積脂肪的開始。巧克力製品 熱量排行榜1、85% 黑巧克力(一片) 613kcal含糖:10.7g(推薦閱讀:黑巧克力濃度越高 對身體越好?)2、牛奶巧克力(一片) 546kcal含糖:51.9g3、巧克力冰沙(一杯) 494kcal含糖:70g4、可可布朗尼(一塊) 460kcal含糖:52.3g5、熱可可(一杯) 418kcal含糖:52.3g(推薦閱讀:天冷喝熱飲保暖? 當心身體還沒熱反長胖)6、黑森林泡芙(一顆81g) 258kcal含糖:18.1g7、黑巧霜淇淋(一份) 217kcal含糖:32g8、朱古力蛋糕捲(一塊61g) 204kcal含糖:11.3g9、餅乾棒(40g) 197kcal含糖:12.1g巧克力具營養價值 加糖不利身體健康營養師高敏敏指出,其實巧克力有很多營養,因爲原料為可可豆,雖屬於油脂類,但富含可可多酚能幫助抗氧化,只是市售大部分的巧克力都加了很多「糖」,吃下去後會導致血糖升高、胰島素分泌,雖然也會刺激快樂荷爾蒙分泌,不過來得快、去得也快,血糖下降之後心情又會開始沮喪。(推薦閱讀:心情差靠吃發洩? 常吃3種食物反倒更憂鬱) 長期攝取糖 恐讓快樂因子減少高敏敏直言,簡單來說,「糖」只能給你短暫的快樂,更有研究發現,長期吃糖體內快樂荷爾蒙會下降更多、反而不快樂,導致想要吃甜帶來快樂的人,只好想辦法吃更高熱量、高糖的食物,漸漸產生依賴,還可能踏上肥胖不歸路。 (推薦閱讀:黑糖、蔗糖、蜂蜜多吃無害? 營養師忠告「錯誤認知」:小心得糖尿病) 純巧克力適量吃 可可多助抗氧化、保護心血管、心情愉悅所以說,對於太甜的巧克力可要提高警覺,高敏敏舉例,一杯可可冰沙494大卡,有70g的精緻糖=14顆方糖,而看起來健康的巧克力牛奶,也超過500大卡。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 ,每日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5-10%,以一天攝取2000大卡熱量的男生來算,糖攝取量應低於25-50g(5-10顆方糖);以一天攝取1500大卡的女生熱量來算,糖攝取量應低於19-38g(4-8顆方糖),由此可見,很多巧克力都超過。反而越純的巧克力,適量吃(大約2小片)是可以的,因可可多酚幫助抗氧化、養顏美容、保護心血管,還可以讓你真正變開心!  延伸閱讀: ·你會胖可能就是因為對糖上癮! 6個糖對身體的影響...要健康最好少碰 ·前三名不是花生、巧克力!「9款抹醬吐司熱量」曝光 營養師:一片厚片等於一碗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