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3 醫療.皮膚
搜尋
朱家瑜
共找到
26
筆 文章
-
-
2023-10-14 醫療.皮膚
「異膚小學堂」打造亞洲No.1治療型衛教課程,透過全台問卷調查了解異位性皮膚炎病人的真正需求!
【本文摘要】治療型衛教(TPE)幫助異位性皮膚炎病人獲取或維持應對疾病所需技能的衛教活動,包含了許多面向的活動。德國透過治療型衛教中,幫助病人更好地理解疾病和治療方式,因此減少異位性皮膚炎的用藥量和醫療保險開支。台灣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推動亞洲第一個治療型衛教課程,提供線上異膚小學堂,幫助病人更好地理解和管理異位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還進行全台異膚治療調查問卷,藉此了解病人需求,協助醫病共享決策。----整理自ChatGPT什麼是治療型衛教?德國藉此改善德國異位性皮膚炎病友的用藥量和保險支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治療型衛教TPE(Therapeutic Patient Education)是可以幫助病人獲得或維持以最佳方法應對慢性疾病所需的技能,內容涵蓋一連串有系統的活動,包括心理社會支持、讓病友充分理解自己疾病的來龍去脈與照護方式、醫療院所的標準治療程序,以及對待健康與疾病的生活行為等。2006年朱家瑜到德國參加世界異位性皮膚炎大會,會中聽到德國分享治療型衛教的研究成果,如何有效改善病友對疾病的認知、生活品質和治療療效後,立志要在台灣推行亞洲第一個治療型衛教課程。原先德國的異位性皮膚炎衛教課是由每家醫院自行規劃,內容品質不一,導致上課的病友數也不多。德國衛生部透過補助皮膚科醫學會,規劃出一套全國統一的衛教課,目標希望上過課的病友能夠減少用藥量。一年後,上過衛教課的病友用藥量竟然減少一半,成效斐然。2006年異位性皮膚炎仍沒有太多新藥,第一線用藥就是擦的類固醇藥膏,過去部分病友對類固醇恐懼症,拿藥回去也不太敢擦,容易造成浪費。這套衛教課程,教育病友正確瞭解擦的類固醇藥膏,瞭解該怎麼擦、擦多少量才是正確的,落實正確的衛教觀念後,病友才感受出類固醇藥膏的療效不錯,因此推行一年就讓德國的用藥量顯減少一半。日後德國衛生部就規定,只有上過衛教課的病友用藥才能得到保險補助,隨之醫療保險支出也下修,顯見治療型衛教的成果。在台灣推動亞洲第一個治療型衛教,建立線上異膚小學堂「治療型衛教是醫病共享決策的基礎,強調醫護夥伴站在一起,共同面對疾病,」朱家瑜指出過去病人只能被動式接受治療方案,治療型衛教可以讓病友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同時瞭解該項治療的原因、目的、好處,以及日常照護的注意事項等。因此在2020年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異位性皮膚炎診療共識,就建議將治療型衛教納入第一線治療計畫的選項。在2023年8月推出「異膚小學堂」是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的今年度重大企劃,誕生六部由醫師親自拍攝解說的衛教影片。目前一整年都隨時可看。單元 1:認識異位性皮膚炎單元 2:異位性皮膚炎全身性治療-口服用藥及生物製劑單元 3:異位性皮膚炎照護和保養單元 4:異位性皮膚炎的日常照顧-食衣住行單元 5:戰勝異膚-藥膏、照光篇單元 6:異位性皮膚炎的心理調適為鼓勵病友到線上異膚小學堂認真上課,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也特別準備了精美禮物,只要上完六堂課就有一份大禮包做為獎勵。 異膚小學堂活動宣傳頁 異膚小學堂 線上課程歡迎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共襄盛舉填寫調查問卷,偕手奠定醫病共享決策基礎異位性皮膚炎是一個會反覆發作,讓病友困擾不已的慢性發炎疾病,平日細心照護肌膚和用藥不可忽視。異位性皮膚炎的藥物種類至少有10多種,主要分為以下幾類:●擦的外用藥膏●吃的抗組織胺●吃的免疫抑制劑和小分子藥物●打的生物製劑等面對疾病如果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朱家瑜舉例說,異位性皮膚炎現有不少治療新藥,不少第一次來他診間的病人仍然不知道,以為還是要吃類固醇。異位性皮膚炎第一線標準治療方式:「擦類固醇、吃抗組織胺」,這是異位性皮膚炎的第一線標準治療方式,但很多人還是搞不清楚,可見醫療資訊仍有落差,需要一再提醒。設計病友調查問卷的初衷,朱家瑜表示,主因是醫學上大多著重藥品的療效和副作用等議題,相對較少關注在病人對治療的滿意程度、對療效的感受問題,瞭解病友是否有其他共病等重要資訊,連病情對於病人生活品質的影響也很少真正理解,醫師有時也不知道病人到底使用什麼藥、或更換什麼藥。因此,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才想設計以病友為中心的問卷調查,期待讓協會更加瞭解會員與病友的真正需求。已在病友協會官網上線的異膚大調查問卷,可分為病史、治療、共病、患者評估目前嚴重程度,以及對治療是否滿意等幾大面向,問題多是勾選題,例如問卷羅列出9種口服藥,6種外用局部藥膏,有沒有接受過照光治療,或者服用中草藥、尋求其他民俗療法等,病友或照顧者僅需花10分鐘依照目前病情狀況勾選即可完成。更重要的是,這將是一份由病友角度出發、病友們自己發起、長期追蹤2年的連續性調查,希望病友和照顧者能每3個月固定填寫,朱家瑜預估明(2024)年此時可公布問卷初步結果。不論是異膚治療大調查,或是已上線的異膚小學堂,都是醫病共享決策的一環,也是落實「病人好、家人好、社會好」的重要一步。全台異膚治療調查問卷表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2-12-01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異位性皮膚炎竟擦花露水 更慘!
全球約5%至20%的孩童深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長期癢痛纏身,讓病友們窮盡一切方式因應,但往往誤信偏方導致症狀惡化。社區藥師鄭文柏分享,有家長聽信偏方,將知名品牌花露水塗抹在罹患異位性皮膚炎小孩的患部,雖能短暫止癢,但其中香精成分恐引起持續發炎症狀。鄭文柏說,花露水中食用酒精占70%,其他為水和香精,使用時雖能短暫止癢,但香精成分可能讓孩童持續產生發炎反應,建議家長應帶孩子就醫,請醫師開藥,搭配保濕及減少外界致敏因子刺激,以獲得妥善處置。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林邦德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且會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患者的皮膚除了會出現乾燥搔癢外,有時會併發紅疹、脫皮、滲出組織液、結痂或苔癬化等症狀。外用類固醇是治療異位性皮膚炎主要用藥,但使用類固醇的強度與劑型不同,適用的皮膚部位也不一樣,應遵從醫囑使用,切勿自行用藥、增減頻率及塗藥範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環境衛生要特別留心。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朱家瑜建議,病友要做好皮膚保濕、環境管控,使用抗菌防蟎的枕頭、棉被,以及空氣清淨機;發病時的治療,則要遵從醫囑,規律服藥、擦藥,才避免病況惡化。
-
2022-11-25 醫聲.Podcast
🎧|阿滴罹異位性皮膚炎曾被笑關公 朱家瑜:病患容易從小被歧視|理事長講堂EP9
異位性皮膚炎造成患者「體無完膚」,連帶影響他們的人際關係,擁有272萬追蹤的知名Youtuber阿滴,也曾經拍片分享此病帶給他的困擾,「十幾年前,我絕大部分的額頭都是紅的、脫皮的,甚至有時會出現傷口,這也是喜歡把前髮放下來蓋過額頭的原因,因為過去受的傷害到現在還是看得出來。」異位性皮膚炎是種遺傳疾病,依據健保資料顯示,台灣每年有37萬名病患就醫,其中大部分患者5歲內發病,是小兒常見的皮膚問題。病人皮膚時常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外觀則呈現乾燥、脫屑、紋路多等情況,最惱人的是皮膚彷彿有上萬隻螞蟻四竄,使病人癢到抓傷,流血、滲出組織液,增加傷口感染的機率。🎧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阿滴透露曾不敢直視人 多數異膚患者求學、就業受阻然而,異位性皮膚炎不是專屬小孩子的疾病,有一、兩成患者演變成中重度的慢性病,終身與疾病相伴。根據異位性皮膚炎協會調查,半數患者在求學過程中,面臨到霸凌或歧視的問題,逐漸變得內向、自卑。紅腫、瘡疤蔓延全身,若長在臉部,更嚴重影響自尊和人際關係,「以前常被叫一些跟紅色相關的名字或綽號,像是關公或紅蘿蔔,因此深深影響個性,有段時間我不自在到跟別人說話時,都不看他們眼睛,事後花很多時間才改掉這個習慣。」阿滴在影片中提到。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朱家瑜,也是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他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經常感覺被排擠,例如同學刻意劃清界線、活動中不願接觸,或因患者不便吃炸雞及海鮮、曬太陽而故意不邀約出遊,甚至有家長詢問是否可讓小孩換座位。他分享,有名患者的皮膚「流湯流水」,脫屑脫到有味道,於是被安排坐教室最後一排,同學座位也越搬越遠,加上晚上癢到睡不好,導致白天打瞌睡無法專注,學習效果大打折扣,「老師覺得他很混,成績也比較差,最後他國中畢業就唸不下去,覺得唸書很痛苦。」這樣的情形也可能延續至就業。朱家瑜直言,「雖說內在美也很重要,但事實上,有些主管多少還是會看外表。」他指出,曾有患者因皮屑剝落,造成求職到處碰壁,連內場或超商也不願雇用,否則烹調、遞零錢時,會造成客人不適。日常照護不可少 鼓勵小患者自行擦藥病情之所以惡化,朱家瑜解釋,一是患者基因變異本來就比較多,二是照顧不佳,皮膚一直破損發炎,外界過敏源穿透進皮膚裡造成致敏,實際例子是患者的過敏原指數隨著年紀變的滿江紅,「一定是從小沒有照顧好,就讓它爛,想說會自己好。」「現在醫學的概念跟中醫、自然醫學越來越像,要從根本調整,找到致病的原理。」他說,即使皮膚外表沒有紅腫發炎,表面仍有小破損,所以擦乳液成為最基本的照護方式。其實朱家瑜的二女兒也是異位性皮膚炎患者,2歲時發病,現在已經21歲,因為控制得宜,偶爾因課業壓力大、熬夜寫報告才復發,一切有賴於從小養成的保養習慣。朱家瑜的女兒出生不久,腳背、小腿、背出現濕疹,睡覺時一直扭來扭去,有次女兒感冒久咳不癒,四肢出現異位性皮膚炎症狀才確診。後來朱家瑜耐心教導女兒擦藥膏、乳液,父女倆甚至玩起遊戲,比誰擦得比較均勻,「她3歲就會自己擦藥膏,還知道哪個藥膏擦哪裡,更會教奶奶如何使用。」因此朱家瑜建議,父母與小朋友相處時,一定要採取鼓勵、稱讚的方式。譬如女兒剛開始是喝抗組織胺糖漿,直到2歲半看見他感冒吃藥丸才疑惑詢問,朱家瑜當時回答:「因為妳是小朋友要喝糖漿,不會吞藥丸。」一語激起女兒的好勝心,也想嘗試吞藥丸,朱家瑜便撥一半給女兒,女兒竟然吞一次就成功,自此再也不喝糖漿,「她說她跟爸爸一樣是大人了。」朱家瑜笑說。6種治療多樣化 如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目前最常見的治療是外用類固醇藥膏,能幫助消炎、止癢及血管收縮,但長期使用會有皮膚變薄、萎縮的副作用,「像是原子彈,砸下去好人、壞人都死光,因此是不得已才用的。」朱家瑜強調,類固醇是重要的急性消炎藥,通常僅是短暫使用,除非皮很厚,才會繼續擦藥。非類固醇的藥膏還有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可選擇性抑制免疫細胞合成細胞激素,且不會抑制膠原蛋白的合成,較為安全;PDE-4抑制劑則能抑制細胞PDE-4酶的活性,減少發炎物質生成。朱家瑜補充,兩者皆在台灣、美國被認定適用於3個月大以上的患者,「代表政府和衛生單位認為非常安全。」但他也坦言,藥膏效果不如類固醇,須在醫生指導下,作為第二線使用。口服藥物一樣有非類固醇的選擇,朱家瑜表示,抗組織胺是異位性皮膚炎的主要治療藥物,可有效止癢,新一代更不會讓人嗜睡,「吃10幾20年還能調整體質,減少支氣管過敏。」而生物製劑是抑制過敏的第二型免疫反應,不會影響其他器官,「有點像巡戈導彈,斬首恐怖組織指揮部的高階軍官,不傷平民百姓。」朱家瑜接著說明最新的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藉由一網打盡致敏根源,同時抑制多種細胞激素,達到抗發炎功效。他表示,現在有很多治療多樣化,且都非常有效,患者能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異膚不異樣!從學校教育建立起正確觀念「第一件大家要知道的事,是異位性皮膚炎不會傳染,可以握手、拍背。」阿滴在影片中的強調,透露破除大眾對異位性皮膚炎迷思的重要性,對此,朱家瑜十分認同,「很多事情要從教育開始,如果大家有正確觀念,對病人及其家屬就是最大的減壓。」因此異位性皮膚病友協會送書給偏鄉小學,一個教師、一班一本,未來也期望舉辦校園巡迴講座,幫忙患者打造友善的環境,朱家瑜說,尤其老師若先有正確觀念,主動關心患者病情及用藥狀況,「孩子會注意到老師的關心,想說老師都不介意,會更想去幫助這個同學。」延伸閱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YvXqu7oSx8朱家瑜小檔案學歷:臺灣大學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博士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學士現職: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經歷: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品質管理中心顧問醫師亞太環境與職業性皮膚病協會 (APEODS) 國際顧問委員Podcast製作群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蔡怡真、張羽萱音訊剪輯:周佩怡腳本撰寫:蔡怡真、張羽萱、柯佩芳音訊錄製:周佩怡特別感謝: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
-
2022-11-21 醫療.自體免疫
異位性皮膚炎病程至少20載 影響生活恐致憂鬱
異位性皮膚炎是病長相當漫長的慢性疾病,全台約有30萬名病友,常因皮膚癢痛難耐,抓到紅腫、破皮。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朱家瑜表示,8成的患者發病都在5歲前,不要去責怪他們為什麼一直抓,因為真的非常癢,若可以從小好好治療,有一半以上的孩童青春期後都可獲得改善。全台約有30萬名疫位性皮膚炎病友,最大病徵就是皮膚乾燥、搔癢,或因為抓癢造成的紅腫、脫屑,且好發於小朋友的身上。朱家瑜說明,異位性皮膚炎就是「先天不良、後天失調」,同時也有找到引起的基因,包括絲聚蛋白基因、皮膚表皮障蔽功能有關的基因發生突變,因此產生過敏及免疫反應,亦即異位性皮膚炎。朱家瑜表示,造成異位性皮膚炎發病的主因,是生活中的看不見的「塵蹣、黴菌」,以及貓毛、狗毛、花粉等等,若沒有做好相關的環境控管,都可能導致發病。「8成的病患小時候就會發病。」朱家瑜指出,因為異位性皮膚炎屬於先天表皮障蔽功能不佳,大多數孩童在1、2歲的時候就會接觸到過敏原並發病,但也有2成是5歲後發病,甚至遇過70歲發病的個案,不過僅是少數中的少數。異位性皮膚炎的併發症相當多元,朱家瑜說明,由於病友皮膚癢、粗糙,急性發病時會出現流湯、流水、紅腫、熱等症狀;但皮膚破損後就容易產生感染,如金黃葡萄球菌等黴菌、病毒感染,若遭細菌感染也會產生蜂窩性組織炎風險,甚至敗血症。「異位性皮膚炎是不會根治的病。」朱家瑜說,病友若能從小好好照顧皮膚,有一半的個案青春期後會不藥而癒,其餘則轉變為成人型的異位性皮膚炎,慢性反覆發作,最少都會持續20年以上;也因此,長期發病下也伴隨著眼睛結膜過敏、氣喘、鼻子過敏等共病可能,若長期影響生活品質,更可能產生失眠、精神不濟甚至憂鬱等精神疾病。在治療與預防上,朱家瑜建議,第一線治療即為止癢,避免病友過度撩抓,因此會透過抗組織胺止癢、擦藥膏控制發炎,若皮膚乾燥保護力不佳,就要擦好的乳液;若效果不佳,病況一旦惡化,投入第二線的治療則為抗生素、強類固醇藥物塗抹,或是透過光療,以局部紫外線照射,抑制過敏反應。若一、二線治療都未見起效,朱家瑜則說,這時候就會考慮使用全身性的免疫抑制劑,包括低劑量的化療藥物、免疫調節劑,或新一代的生物製劑、標靶治療、小分子抑制劑,都可以調節免疫系統,讓過敏反應緩和一些。異位性皮膚炎病友日常生活中也需要特別注意。朱家瑜提醒,注意皮膚保濕以及做好環境控制,不要接觸到過多抗敏原,使用抗菌防蹣的枕頭、棉被,使用空氣清淨機,但這些都是基本的工作,難免還是會發病,因此重點工作仍是發病期要遵從醫囑規律服藥、擦藥,才能夠避免病況惡化,重拾正常生活步調。
-
2022-10-04 醫療.自體免疫
異膚患者近半數被霸凌歧視 完整治療找回未來希望
「我們看過太多孩子從小就被討厭,不斷掉皮屑,坐隔壁的同學就帶著異樣眼光,彷彿說『你怎麼這麼噁心..』,不只言語霸凌,光一個眼神都讓異膚的孩子躲到無處去。」這是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台大皮膚科教授朱家瑜的無奈,他看過太多異膚孩子心裡的痛處。異膚兒從小被歧視 就學就醫困難多9月14日世界異位性皮膚炎日,日前病友協會針對336位中重度患者發表一份「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共病認知調查」,調查中顯示,中重度患者多為20歲以下仍在就醫的大小孩子,其中有4成自認就學或工作受到嚴重影響,4成8曾被言語霸凌或被歧視,3成5的人因此心情及人際關係受到影響。因為皮膚嚴重脫屑、皮癢,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朱家瑜指出,這些症狀也影響到孩子就學階段的表現,甚至有些從小看到大的孩子,唸完國中就無法繼續就學,即使高中或大學畢業,因為外表坑坑疤疤,連找工作都困難。孩子的苦,朱家瑜看在眼裡,但他認為,孩子長大後要學會照顧自己,小時候家長可以幫忙看顧,但父母會老,孩子得認知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疾病,要知道疾病好好控制是可以日常上課、就業的。治療好壞關乎未來 規律就醫成就希望朱家瑜剛好有一對兄妹檔的病人,因父母離異,哥哥跟著父親,妹妹跟著母親。父親對於哥哥的病情不是太積極,加上患者覺得治療又不會痊癒,且對疾病認知不清,乳液太刺激不擦,吃藥後想睡覺不吃,病情控制非常不好,從國小到國中都被霸凌,導致孩子唸到高中就輟學,嚴重影響到人際關係,至今30歲仍待業在家。但相反的,妹妹則在媽媽積極的尋求治療下,兩年來病情控制非常好,很少發作,皮膚狀況良好。朱家瑜說,這對兄妹的病情就像是實驗組及對照組,近年新的藥物上市後,哥哥看到妹妹有良好控制,前陣子哥哥終於同意好好接受治療了。這幾年異膚治療大幅進步,也帶給患者一個希望,一位大學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因為嚮往在船上工作,但悶熱環境加上長時間待在船上不利就醫,因此,在家待業了一年,直到近年有新的治療方式,患者終於如願上船工作,家人拿慢性處方箋領藥再寄給患者,全家人都非常高興。朱家瑜說,因為新藥讓患者重回職場,這對年輕患者本人或是對社會生產力的貢獻,都是非常巨大的。他也提醒患者,很多人認為壓力會造成病情復發,但無論就學或工作都是有壓力的,若能好好的控制病情,就能在平常日子應付壓力,把病情控制好,是病患自己最主要的工作。由於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多數都是從小就罹患,面對升學壓力也常是發作的時間點,加上在校園內被歧視被霸凌的情形不斷發生,朱家瑜認為,得從校園教育開始著手,希望病友協會可以擴大到校園進行衛教活動,除了讓師生們認識該疾病外,也能讓大家知道最新的醫療訊息,並希望減少異膚兒被歧視的現象。
-
2022-09-15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異膚病友狂流膿血染紅床單 專家籲勿信偏方才能省荷包
「癢起來真的無法入睡!」異位性皮膚炎只能用藥控制病情,無法根治,全台一年約37萬名患者因異位性皮膚炎就醫,病友除了飽受皮膚發癢、外觀變化困擾,根據統計,病友學業、工作、人際關係也受影響。雖健保已給付部分治療費用,但仍有超過2成的病友每年自行額外花費10萬元以上,包括使用保濕品、營養保健品、就醫交通費等。35歲的林先生過去任職外商銀行、會計師事務所,是月薪超過10萬元的人生勝利組,他10歲時曾確診異位性皮膚炎,出社會因工作壓力大,造成異位性皮膚炎大爆發,全身皮膚嚴重脫皮、流血,半夜更無意識抓癢、癢醒,衣服及床單血跡斑斑,手指頭都是裂痕,就算一天吞6顆類固醇也壓不下症狀,讓他不得不辭職專心養病。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朱家瑜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容易復發的發炎性皮膚病,其主要特徵為乾燥、泛紅、搔癢難耐。患者發病時除了奇癢難耐、影響皮膚外觀,對睡眠、情緒、工作、社交能力和生活品質都產生影響,同時也帶來家庭與社會的經濟衝擊。今年世界異位性皮膚炎日主題「Inside Atopic Eczema」,希望喚起社會大眾對異膚進一步認知。「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共病認知」線上調查336位受試者,發現病友最在意「搔癢96%」與「病灶外觀影響83%」。有2分之3的病友同時有過敏性鼻炎、食物過敏、氣喘等共病。近6成的病友曾因此請假,超過4成病友自認學業、工作受到嚴重影響,近一半的病友自覺受到歧視、排斥或言語霸凌。除了健保給付以外,調查發現,異位性皮膚炎病友需使用保濕用品、營養保健品、就醫交通費等,甚至自費使用藥品,有24%病友一年就要花費10萬以上,且疾病越嚴重,病友自付費用也越沉重,其中約3成中重度病友每年花費10萬元以上。自費金額與嚴重度有關,重度患者一年自費約2萬7千元、中度患者大約是1萬5千元、輕度則在1萬元左右。且患者無法工作,年生產力損失超過27萬元。朱家瑜表示,許多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想要「根治」,而嘗試各種方法,例如吃中藥、用藥草敷、喝蛇湯、田雞湯,甚至飛去日本花20萬做丹羽療法,雖然當下會有效果,但一回到台灣皮膚病灶又再起,治療目的不是避開壓力源,而是要讓病情穩定,即使返回職場也可以克服壓力。朱家瑜表示,近年新藥研發,相信會有更多藥物納入健保,協助患者延緩病程進展,降低病友經濟負擔,更重要是,呼籲病友不要隨意找偏方治療,認知異位性皮膚炎屬於慢性疾病,需長期治療,穩定控制下也不必多花冤枉錢。
-
2022-07-21 醫療.自體免疫
皮膚紅癢流膿 健保給付異位性皮膚炎新藥讓她重獲新生
今年30歲的陳小姐,從小就有氣喘、過敏性鼻炎及異位性皮膚炎,同學因怕被傳染,碰到她就跑去洗手,甚至體育老師不諒解,游泳課無法下水就被當。求學過程跑遍20、30間醫療院所皆無效果,近年接受健保全身性標靶藥物治療,皮膚狀況才好轉,連帶睡眠品質也改善。陳小姐透露,國三時確診異位性皮膚炎,當時剛從桃園搬到宜蘭,在環境變遷及升學壓力下,爆發全身紅癢搔抓,皮膚總是掉屑、流湯流膿,身體充滿深淺不一的傷口疤痕,飽受同儕的歧視與排擠;起初使用類固醇藥品,不僅效果不彰,還帶來體態臃腫的副作用,讓她更沒自信。陳小姐一度嘗試「偏方」,包括喝符水、洗硫磺澡,最終仍沒見效。最後透過全身性標靶治療,因病況嚴重,迅速申請到健保給付,進行生物製劑療程後,膚況大獲改善,也恢復健康體態,過去一天僅睡2小時,現在能一覺到天亮,外宿也不用擔心傷口會弄髒旅館的寢具。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朱家瑜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全身性發炎疾病,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病友,往往因無法忍受劇烈的癢感,不斷搔抓,結果造成全身傷痕累累、傷口流湯流血、皮屑滿天飛,嚴重影響外觀和社交關係。朱家瑜表示,青春期正是生理發育及心理發展急遽變化階段,青少年學生此時爆發異位性皮膚炎,不僅因為極度搔癢影響睡眠及生活品質,且病症惡化及時間變長,研究發現,恐增加4大共病風險,包括過敏、感染、慢性病/全身性疾病及心理精神疾病等,造成嚴重影響。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秘書長姚宗杰說,傳統藥物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效果有限,且有不同副作用,例如青少年注意影響肝腎功能,或導致肥胖、影響發育,但近年新藥改變治療樣貌,以前困難治療的異膚個案,現在經生物製劑,約8成皆無副作用,獲得不錯的改善。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發言人黃毓惠分享,一名高二資優生過去發病時,全身發炎紅腫、奇癢無比,晚上無法睡,白天沒辦法專心上課,就連社團活動與交朋友都無力顧及,不得不休學在家,直到接受生物製劑治療,皮膚症狀獲得改善,歷經5年重拾課業,去年考上大學開啟新人生。姚宗杰說,該生物製劑2018年食藥署給付適用成人,2020年開放12歲以上青少年適用,但需自費,因此國內學會提案爭取,好消息是自8月起,健保新增給付生物製劑用於12至18歲的青少年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並同時調整成年病友申請資格,疾病嚴重度從重度放寬至中重度。黃毓惠表示,很高興健保給付在照顧病友的需求以及參考醫學會的意見下,有了新的規範,希望所有還在茫然、猶豫的異位性皮膚炎病友,都可以鼓起勇氣,再給自己一次機會,無論病況輕重,都要好好配合醫師看診用藥,終究有機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健保藥物。姚宗杰感慨,最近門診有一名17歲女高中生,過去長期服用傳統藥物,出現肥胖、長不高的副作用,身高僅145公分、體重80公斤、BMI高達38,導致她再也不信任藥物及醫護,但其實生物製劑副作用低,治療效果佳,若這名病友及家長願意嘗試,或許可看到不同人生。朱家瑜提醒,除了藥物治療之外,要記得日常保養,勤抹乳液、保持心情愉快,都有助維持異膚穩定。
-
2022-04-26 醫療.自體免疫
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 易合併失眠、焦慮、憂鬱
一名9歲男孩出生後,皮膚常泛紅脫皮,上小學後「身上好像千萬隻螞蟻爬不停」,奇癢無比,全身抓傷、流湯流血,傷口痛到無法行走,類固醇愈吃愈重,乳液擦遍了也沒用。媽媽帶他四處求醫,心痛告訴醫師「能不能讓他至少不要那麼痛、可以走路就好?」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皮膚科主任楊靜宜表示,皮膚是身體的障蔽,如果皮膚障蔽受損,加上免疫系統過度活化、環境有過敏原刺激,會引起異位性皮膚炎。而讓瘋狂活化的免疫系統穩定下來,表皮細胞不再反覆受到刺激,障蔽就能慢慢修復,因此男孩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皮膚終於慢慢恢復正常。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朱家瑜指出,80%異位性皮膚炎發生於6歲之前,延續到成年期,2020年就有37萬人因為異位性皮膚炎就醫。中重度患者就占了25%,相當可觀。楊靜宜表示,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光靠口服類固醇達到短期症狀控制還不夠,且類固醇副作用多、減量易復發,不宜長期使用。唯有「長期而安全地調控過度活化的免疫系統」才是關鍵,但傳統免疫調節抑制劑對於中重度患者來說,療效還是不夠,許多患者仍一再復發。楊靜宜建議,中重度病友應考慮使用屬於「人工製造的蛋白抗體」生物製劑,讓受損的皮膚角質細胞有機會再長好、提升屏障功能,達到長期安全緩解症狀的目標。健保2019年已有條件納入給付。「異位性皮膚炎不只是一個會癢的皮膚病!」朱家瑜表示,他的孩子也是患者,半夜還要起來換床單,換衣服,全家生活品質都受影響。調查發現,患者家屬每天平均比一般人少睡1至2小時,92.5%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受影響、88.5%工作能力受影響、33.3%曾因病情而必須請假。患者睡眠失調風險是一般人2倍,焦慮症風險1.7倍,憂鬱症風險1.83倍,自殺意念增加風險1.67倍。
-
2022-04-25 醫療.自體免疫
擺脫千萬螞蟻爬膚酷刑 9歲異位性皮膚炎男孩重生
一名9歲小男孩從出生2、3個月起,皮膚就時常泛紅脫皮,上小學後更是奇癢無比的酷刑,孩子自陳「好像千萬隻螞蟻24小時不停爬」。孩子抓到全身是傷、流湯流血,傷口痛到無法行走,類固醇劑量愈吃愈重,各種乳液都擦遍了也沒用。媽媽帶他到處求醫,心痛告訴醫師「能不能讓他至少不要那麼痛、可以走路就好?」考量到長期使用安全性,短期使用口服免疫製劑,高劑量效果仍不好,醫師建議嘗試生物製劑治療。男孩的皮膚終於慢慢恢復正常,臉上也多了笑容,可以跟朋友一起揮汗打球、也能安穩睡到天亮。收治這名孩子的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皮膚科主任楊靜宜表示,讓瘋狂活化的免疫系統穩定下來,表皮細胞不再反覆受到刺激,障蔽就能慢慢修復了。楊靜宜表示,皮膚是身體的城牆障蔽,如果皮膚障蔽受損,加上免疫系統過度活化、環境有過敏原刺激,就會引起異位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朱家瑜表示,80%異位性皮膚炎發生於6歲之前,延續到成年期,2020年就有37萬人因為異位性皮膚炎就醫。楊靜宜指出,健保資料庫顯示,中重度患者就佔了25%,相當可觀,中重度絕對不僅是輕微發炎過敏而已。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為何這麼難治療?楊靜宜表示,光靠口服類固醇達到短期症狀控制還不夠,而且類固醇有副作用多、減量就容易復發等問題,不宜長期使用。患者即便在病情穩定期,病人仍有肉眼看不到的免疫反應在發生,唯有「長期而安全地調控過度活化的免疫系統」才是最關鍵的,但傳統免疫調節抑制劑對於中重度患者來說,療效還是不太夠,許多患者仍一再復發,令人沮喪。楊靜宜表示,目前健保給付的治療藥物種類多,除了類固醇、口服免疫抑制劑,健保2019年已通過生物製劑有條件納入給付。生物製劑屬於「人工製造的蛋白抗體」,可以抓住發炎因子,提供更精準的治療;生物製劑也不需要經過肝腎代謝,安全性佳。臨床試驗顯示,用藥4周後病情改善程度近8成,臨床療效可持續一年甚至更久。楊靜宜建議中重度病友應考慮使用生物製劑,讓受損的皮膚角質細胞有機會再長好、提升屏障功能,達到長期安全緩解症狀的目標。「異位性皮膚炎不只是一個會癢的皮膚病!」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朱家瑜表示,因為他自己的孩子也是患者,半夜還要起來換床單,換衣服,全家生活品質都受影響。許多帶孩子求診的媽媽最後辭職,就是因為白天上班精神實在太差,小孩整晚搔癢抓癢,睡不好,隔天上課也打瞌睡,影響課業及人際關係,嚴重者甚至有社會退縮,甚至有國三畢業就沒有工作,每次門診還是要媽媽帶他來。朱家瑜指出,調查發現,患者家屬每天平均比一般人少睡1至2小時,92.5%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因為病情而受到影響、88.5%工作能力受到病情影響、33.3%近期曾因病情而必須請假,粗估生產力損失高達68億元。患者睡眠失調風險是一般人2倍,焦慮症風險1.7倍,憂鬱症風險1.83倍,自殺意念增加風險增加1.67倍。朱家瑜呼籲,異位性皮膚炎病友若能早期診斷和治療,有機會降低對社會與經濟的衝擊,讓病友發揮所長,成為社會的中堅份子,希望病友耐心地接受治療,政府也可以多給予關懷和照顧。
-
2021-12-30 該看哪科.皮膚
打COVID-19疫苗 恐誘發乾癬發作
冬天是乾癬好發季節,2/3乾癬患者在冬天病灶會變嚴重,此外,因乾癬屬免疫系統失衡疾病,疫苗也會誘發乾癬發作;皮膚科醫師表示,自施打COVID-19疫苗以來,門診中因打疫苗惡化或新生的乾癬病患有增加趨勢,推測可能是COVID-19疫苗的免疫增強方式較強,使原本控制良好的乾癬或潛在乾癬體質被誘發,不過儘管有此顧慮,醫師還是建議應接種疫苗。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台大醫院皮膚科主任蔡呈芳表示,一名六十多歲女性在打完COVID-19疫苗後,身上起疹子,原本以為是皮膚過敏,不過她的妹妹因小時候患過乾癬,直覺是乾癬病灶,催促姊姊就醫,結果證實的確是疫苗誘發乾癬體質發作。蔡呈芳說,像這類的患者並不少見,之前澎湖一名七旬乾癬患者,在打完莫德納後全身皮膚潰爛,已通過藥害救濟;而這類發作,通常在打完疫苗的二到四天內出現,治療期約三個月以上。臺大醫院一名檢驗師本來使用生物製劑,乾癬控制良好,結果打完疫苗後手掌、腳掌大發作,差點因此不符健保給付規定。不過儘管COVID-19疫苗有可能誘發乾癬,醫師仍建議接種疫苗,只是需要針對染疫風險、疾病狀況進行綜合評估,正在使用生物製劑的患者也不用擔心疫苗影響療效。而冬季是乾癬好發季節,門診病患大幅增加,皮膚科醫學會攜手台灣乾癬協會,推出4種醫病共享決策工具,包含生物製劑說明衛教單張、治療衛教工具書與兩支衛教影片,幫助乾癬患者主動瞭解治療目標與多元治療方式,與醫師共同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案,有機會達到病灶「清零」的最佳治療目標。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常務理事暨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醫師呼籲,因門診時間有限,患者就醫前可充分運用四大工具,掌握「看完整、問明白、聽建議」看診三步驟,事前做好功課,門診即可進行高效率醫病溝通。
-
2021-12-09 醫療.自體免疫
搔癢影響睡眠 異位性皮膚炎也會長不高
國內有近兩百萬人深受異位性皮膚炎之苦,尤其秋冬時節,皮膚乾癢脫屑情況更嚴重。台大醫院小兒部特聘教授江伯倫表示,約一成以下幼童將終身伴隨疾病,不只搔癢難耐,易出現睡眠障礙,就連身高也矮人一截,加上國人對於類固醇用藥恐懼,導致病情惡化。29歲的邱先生,9歲發病後,身受異位性皮膚炎困擾,求學時曾因為搬家大掃除,導致全身搔癢,一度抓到渾身是血,加上平常服用類固醇藥物,出現胃痙攣副作用,曾連續打嗝三天,異位性皮膚炎嚴重影響他的生活品質。江伯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常會因為癢「抓破皮」,一旦出現傷口,易導致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塵蟎過敏原入侵,過敏體質可能無法逆轉。小時候沒有好好控制異位性皮膚炎,約七成會逐步出現罹患氣喘、過敏性鼻炎等慢性疾病,也因為搔癢導致睡眠品質差,生長激素不足,因此會長不高,影響成長。台大皮膚科主治醫師朱家瑜表示,類固醇是控制異位性皮膚炎很好的藥物,但家長大多恐懼使用類固醇,更有排名顯示,台灣是世界排行第三懼怕類固醇的國家。食藥署今年核准非類固醇的「PDE-4抑制劑」,可改善異位性皮膚炎,提供患者另一種選擇。朱家瑜建議,異位性皮膚炎的日常保養,務必要先擦藥膏、後擦保濕劑,且使用適合溫度的清水洗澡,凡碰觸水之後,也要加強保濕。
-
2021-12-08 醫療.自體免疫
大掃除全身發癢 男患異位性皮膚炎用藥狂打嗝
29歲邱先生患有異位性皮膚炎,大掃除時全身發癢,用類固醇控制卻讓他皮膚變薄又狂打嗝。醫師說,類固醇是控制過敏的好藥,但若不適合或抗拒使用,也有非類固醇藥物可選擇。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今天舉行衛教記者會,台大醫院副院長江伯倫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氣喘與過敏性皮膚炎是過敏3部曲,其中異位性皮膚炎容易最先被誘發,之後可能出現其他過敏疾病。江伯倫表示,國內估計有超過200萬名患者,幼童盛行率較高,除了遺傳因素外,飲食、空污、甚至抗生素使用都是危險因子。江伯倫說,皮膚搔癢是異位性皮膚炎主要且最難受的症狀,反覆搔癢感染會形成惡性循環。台大醫院先前研究,異位性皮膚炎會影響孩童生活品質與行為情緒,導致睡眠障礙、焦慮或過動,甚至影響孩童成長。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提到,使用類固醇藥膏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相當有效,是全世界的治療共識,但許多民眾甚至醫師對用藥有迷思,擔心類固醇會導致皮膚萎縮變薄,甚至影響生長發育等。也有患者苦於類固醇的副作用,從小就是過敏體質的邱先生說,經過敏原檢測發現對塵蟎過敏,他回憶大學住宿舍大掃除,渾身發癢讓他抓到破皮流血;他長期使用類固醇藥膏,但每次用藥都會打嗝不止,諮詢醫師才知道他不適合用類固醇。朱家瑜表示,若病友擔心類固醇副作用而停藥或減藥,反而不利病情控制,可與醫師討論使用非類固醇藥物治療。朱家瑜提醒,異位性皮膚炎是因皮膚乾燥加上過敏原引起發炎,故保濕很重要,傳統上最好的保濕劑是凡士林,若太油膩可選擇較清爽的保濕乳液。
-
2021-11-28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慢性蕁麻疹多與食物無關 醫師教你避開生活4大雷區
台灣有超過500萬人發生過蕁麻疹,是常見的皮膚疾病之一。其中慢性蕁麻疹被多數民眾認為是食物引起,因此在飲食上特別忌口。當民眾到基層診所就醫時,經常被告誡應避免哪些食物,從24種不能吃的清單,增加到36種、再到下一間醫院,甚至被高知有高達48種不能吃,無法真正解決困境,讓患者很是苦惱。慢性蕁麻疹為自體免疫疾病 絕大多數與食物無關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朱家瑜理事長表示,慢性蕁麻疹成因複雜,是一種自體免疫相關疾病,絕大多數與食物無關。台大醫院透過健保資料庫研究發現,慢性蕁麻疹患者伴隨發生焦慮症、睡眠障礙,或是陣發性情緒疾患等精神疾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1.43到2.32倍,而慢性蕁麻疹患者合併使用精神科用藥是一般人的1.95到2.70倍,特別是進入冬季,若患者心理壓力大或情緒不佳,病況就會進入惡性循環,使得病情逐漸惡化。3大症狀反覆發生超過6週 即為慢性蕁麻疹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副秘書長黃毓惠醫師指出,蕁麻疹患者的皮膚會出現紅、腫、癢,外觀上可分為風疹塊及血管性水腫。風疹塊外觀如同蚊子叮咬般、大小不同的腫塊,通常在24小時內皮膚會恢復正常外觀。至於血管性水腫好發於眼睛、唇舌、咽喉等血管密集的黏膜處,因此也有金魚眼、香腸嘴的別稱;倘若是在咽喉黏膜發生水腫,則會因阻塞呼吸道而有致命的危險。上述症狀若反覆發生超過6周,即為慢性蕁麻疹。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約有20到25萬人為慢性蕁麻疹患者,且患者多為30到49歲的女性。目前誘發疾病原因不明,但推測可能和女性的體質與壓力大有關,且這類女性患者多屬於職場女強人類型,平日可能兼顧工作與家庭,長期處在高壓生活環境中。避開生活4大雷區 謹記口訣台大皮膚部卓雍哲醫師提醒,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避免「食、衣、住、行」4大雷區。要避免刺激性食物,如麻辣鍋等含酒精、香精、辣味的食物。再來要避免未清洗換季衣物便直接穿,也要注意勿因天冷長期緊閉門窗,導致屋內空氣不流通,粉塵累積。出門應避免溫差或日光照射等誘因。除此之外,患者應放心配合醫師、耐心持續用藥,提高疾病認知,並以積極正確的態度來面對,才能使症狀得到良好的控制。(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急性、慢性蕁麻疹有什麼不同? 醫曝「日常刺激因子」:你可能不自知 ·全身發癢、出現紅疹恐是蕁麻疹上身! 醫揪「致病因」:95%人都發生過
-
2021-11-19 該看哪科.皮膚
金魚眼、香腸嘴、風疹症狀反覆6周以上 恐為慢性蕁麻疹
台灣有超過500萬人發生過蕁麻疹,屬於常見的皮膚疾病之一。醫師提醒,蕁麻疹患者皮膚會紅、腫、癢,出現類似「金魚眼」、「香腸嘴」、「風疹塊」症狀超過六周,可能是慢性蕁麻疹,民眾應儘速就醫、穩定用藥治療,有機會可控制病情。一名男性蕁麻疹患者,因全身「癢」到受不了,長年不分季節都睡在大理石地板上,女兒一度認為爸爸「犯了瘋病」,直到治療後,症狀控制,才終於能好好睡覺。另外一位女病患尼姑,看診時曾被醫師告誡不能吃某些食物,導致三年來只吃蔬菜配白飯,壓抑至極。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副秘書長黃毓惠指出,蕁麻疹是自體免疫相關疾病,患者皮膚會紅、腫、癢,外觀上可分為「風疹塊」及「血管性水腫」。風疹塊外觀如同蚊子叮咬般、大小不同的腫塊,通常在24小時內皮膚會恢復正常外觀。血管性水腫好發於眼睛、唇舌、咽喉等血管密集的黏膜處,因此也有金魚眼、香腸嘴的別稱。若是在咽喉黏膜發生水腫,可能引發呼吸道阻塞,有致命危險。黃毓惠說,上述症狀若反覆發生超過六周,即為「慢性蕁麻疹」。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約有20至25萬人為慢性蕁麻疹患者,且患者多為30至49歲女性。目前雖誘發疾病原因不明,但推測可能和女性的體質與壓力大有關,大多屬於「職場女強人」類型,平日兼顧工作與家庭,長期處在高壓生活環境中有關。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朱家瑜說,台大醫院透過健保資料庫研究發現,慢性蕁麻疹患者常伴隨發生焦慮症、睡眠障礙或是陣發性情緒疾患等精神疾病,風險是一般人的1.43至2.32倍,慢性蕁麻疹患者合併使用精神科用藥是一般人的1.95至2.70倍,特別冬季,患者心理壓力大或情緒不佳,病情可能惡化。朱家瑜指出,皮膚科醫學會今年推出更新診治共識三面向,協助基層醫師有效診治慢性蕁麻疹。包括「診斷」包括症狀反覆發作持續超過六周,即為慢性蕁麻疹患者。「處置」藥物治療單純化,接軌國際指引建議。「評估」治療成效納入患者自覺評估,有助治療最適化調整。黃毓惠本身也是慢性蕁麻疹患者,國中開始發病,進入醫學系後,準備專科醫師考試時,同時需要照顧病患,又忙於前往日本進修,龐大壓力讓病情失控,「癢」到完全無法入睡,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她以過來人經驗分享,多數患者誤以為用藥後可「立即見效」,其實應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樣,長期控制、與病共存。黃毓惠表示,臨床上許多病人不願吃藥,有些是擔心藥物副作用,她說,目前臨床多以口服抗組織胺藥物為主,不需過於擔心副作用。近日又看見民眾誤信偏方,網購鹿胎盤、牛樟芝等來吃,她提醒千萬不要亂服藥,有人亂吃藥導致紅疹面積更大,情況更糟,應遵從醫囑正確服藥。台大醫院皮膚部醫師卓雍哲表示,蕁麻疹的「癢」是個主觀症狀,患者可透過自覺評估,反饋給醫師,讓醫師做最適當的治療方針,而慢性蕁麻疹是全身性疾病,須兼顧藥物及非藥物治療,患者可自主照顧,避免過敏原來改善症狀。他提醒,日常生活中可避免「食、衣、住、行」四大雷區,患者可放心配合醫師、耐心持續用藥、安心日常生活,提高疾病認知,並以積極、正確的態度來面對,才能使症狀得到良好的控制。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如:麻辣鍋等含酒精、香精、辣味食物。衣:避免換季衣物未清洗便直接穿。住:避免天冷長期緊閉門窗導致屋內空氣不流通,粉塵累積。行:出門應避免溫差或日光照射等誘因,誘發蕁麻疹發作。
-
2021-09-26 醫療.自體免疫
異位性皮膚炎如慢性病 加入病友團體治療長路不孤單
皮膚癢及脫屑是異位性皮膚炎的重要症狀,有患者因為全身脫屑被稱為「麵包人」,求學、就業路上特別辛苦。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同時也是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朱家瑜指出,異位性皮膚炎並不是一般的皮膚病,嚴重時它是一個可以拿慢性處方箋的法定的慢性病,需要長期治療追蹤。從兩歲到二十幾歲,學會和疾病和平相處。很少人會把異位性皮膚炎當成慢性病,但實際上,它就跟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是慢性病,朱家瑜指出,「很多患者看完病半年後就消失,之後出現時就說藥物沒效,這是多數患者沒有認清疾病的本身,我自己的女兒二歲時就有異位性皮膚炎,至今20歲了,雖然不會痊癒,但她控制得很好。」一個好好壞壞的疾病更需要長期追蹤,朱家瑜舉自己的小孩為例,女兒多數時間都是輕症的狀況,但在面臨壓力時,例如考試、熬夜時就會發作,發作時就是擦類固醇藥膏,好了改非類固醇藥膏及乳液保養就行。求學到求職,照顧兒子三十多年,走了不少冤枉路。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秘書長丁淑敏也有同樣的血淚史,她照顧患病的兒子30多年了。早在兒子10個月大下巴就開始出現濕疹,且隨著兒子長大,症狀並沒有改善,手肘和膝蓋常抓得流血。求學階段更是辛苦,曾因抓得皮膚脫屑,被同學戲稱是「麵粉人」。丁淑敏打掃兒子房間,每天幾乎都可以掃出一湯匙的皮屑,連眼睛都過敏,「可說體無完膚!」由於照顧兒子資訊不足,丁淑敏讓兒子走了不少冤枉路;現今則靠生物製劑讓兒子可以一覺好眠。看著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困境,皮膚上的疤痕像是抹不掉的印記,求職、求學都不順遂。因此,在「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成立後,她幫忙經營官網及臉書社團,就是希望讓病友充實衛教資訊,另一方面也能分享彼此的酸甜苦辣,讓病友覺得並不孤單。成立病友協會,分享經驗與治療新知。社團裡也常有專業醫師分享正確治療及保養的觀念。朱家瑜認為,患者也必需認清異位性皮膚炎就是一個不會痊癒但可以控制得很好的慢性病,有患者吃了20年的口服免疫抑制劑,也因有長期治療,抽血追蹤藥物可能產生的副作用,讓疾病控制得宜。而從2018年生物製劑上市後,在病情的控制上已經比以往更好,2019年底健保也有條件給付,不過,申請條件嚴格,朱家瑜說,自己的病人中約有300、400名的中重度患者,大約有2成的患者可申請健保,但通過給付的機率只剩一半。這幾年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大步向前,較精準的治療方式讓醫師手上的治病工具愈來愈多,包括在年底前還會有口服小分子藥物上市。朱家瑜說,很多新藥都在研發中,未來5年內新藥會很多,治療效果也會跟著提高。環境影響加劇異位性皮膚炎 已成文明病異位性皮膚炎一直被認為與遺傳基因有重要關連,朱家瑜指出,遺傳基因只是其中一個因素,環境因素恐怕才是現今這個疾病成為文明病的重要關鍵。以台灣為例,30年前盛行率約4%、20年前增加到8%、10年前已到10%,這短短的30年隨著工業化、都市化讓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率是倍增。朱家瑜說,曾有學者調查香港人移民澳洲的數據,第一代阿公罹患率異性性皮膚炎約1%,第二代兒女8%,到了第三代孫子輩已經達到和澳洲白人一樣的18%-20%了。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也是如此,非洲盛行率不到1%,但愈都市化的地方則病人愈多,為何如此呢?一般認為因為都市化後環境中的過敏物質愈來愈多,當它們跑到皮膚上時就容易發作,而壓力倍增產生的情緒變化,也會讓病情惡化,這些隱形原因都讓病人有增無減。至於遺傳基因扮演的角色,朱家瑜解釋,父母若都有異位性皮膚炎,兄弟姐妹約有三成機會,同卵雙胞胎有八成的機會,在基因不強大時,若治療保養得宜,你可能一直都是輕症;但若基因強大加上後天保養失調,那就有可能成為中重度患者。因此,認清疾病,好好治療保養,降低後天因素,就能讓發病機率大幅下降。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是非營利社會團體。希望提升病友、家屬及大眾對異位性皮膚炎的認識,期望透過病友協會力量提供正確醫療及就醫資訊,讓病友走出孤立無援的困境,增加積極治療的動力。
-
2021-07-27 醫療.皮膚
愛清潔者是好發族群 皮膚科醫教你10招預防汗皰疹
● 夏天潮濕悶熱,好發汗皰疹● 手指、腳趾邊緣會出現一顆顆的小水泡● 少接觸清潔劑,預防汗皰疹夏天天氣濕熱,許多人的手指、腳趾邊緣會出現一顆顆的小水泡,這些小水泡往往令人搔癢難耐,還會脫皮,這是典型「汗皰疹」症狀。今年受疫情影響,不少人因頻繁噴灑酒精、洗手,導致汗皰疹就醫患者激增1倍之多。急性患者 手嚴重龜裂流血一名40歲女性精油老師是汗皰疹慢性患者,已長達十年,今年在疫情下,她經常噴酒精、洗手、戴手套,竟導致汗皰疹急性發作,手部嚴重龜裂、產生死皮,甚至流血。就醫後,經調整生活作息、使用外用藥膏兩個月後,症狀才穩定改善。35年來也飽受汗皰疹困擾的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朱家瑜表示,今年5、6月就醫的汗皰疹患者較往年多出1倍,「診間每40位患者中,約有10位是汗皰疹患者,過去則是每90位患者有5位左右是汗皰疹患者。」汗皰疹是一種反覆發作的濕疹性疾病,不會傳染,朱家瑜說,如果溫濕度變化過大、氣候潮濕悶熱、體質、免疫力低下、常接觸洗潔劑、睡眠不足、情緒壓力大、多汗症及皮膚長期悶在汗中,就易導致汗皰疹發作。今年夏天汗皰疹復發患者特別多,朱家瑜指出,防疫下,許多人都包得密不透風,噴酒精、勤洗手,不斷刺激手部皮膚,為阻絕病毒,有人還戴手套,使手部長時間被悶住,「就好像浸泡在汗裡面」,都是誘發汗皰疹的重要原因。醫護、愛清潔者 是好發族群尤其醫護人員、特別愛清潔者,是汗皰疹好發的族群。朱家瑜說,汗皰疹發作的急性期通常會癢,剛發作時,常從手掌或腳掌紅疹開始冒出小水泡,可能會蔓延至手指或腳趾,但一般幾周內會自行痊癒,慢性期則會出現圓圓的小脫屑。小水泡別抓 恐增感染風險朱家瑜強調,汗皰疹急性期時,應避免搔抓小水泡,一旦水泡被抓破、出水,會增加感染風險,嚴重還可能導致蜂窩性組織炎。汗皰疹的診斷,新光醫院皮膚科醫學美容中心主任唐豪悅表示,經醫師問診、觀察患處皮膚就可以確診,治療多以外用類固醇藥膏和口服抗組織胺即可改善。對於反覆發作的患者,建議平常可以擦滋潤油膏、凡士林保養。「預防勝於治療」,朱家瑜及唐豪悅提醒,汗皰疹患者不要熬夜、睡眠充足,應適時紓壓,要避免接觸菸酒,少吃甜食、燒烤炸辣類食物或海鮮,芒果、荔枝、龍眼等熱性水果不宜多吃。防疫雖然重要,但要留意酒精噴灑次數,盡量少接觸清潔劑。
-
2021-07-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施打體驗/新冠疫苗針細無感 僅手臂疼痛、退燒藥沒用上
政府已開放18歲以上民眾上網登記施打新冠疫苗意願,被列入屬於第七類接種對象的媒體第一線採訪人員,日前也分別完成接種。以下是他們打疫苗前後的經驗分享,提供給還未施打的讀者參考。正使用化療藥的我 打疫苗安全過關由於領有癌症重大傷病卡,也正在使用口服化療藥,在施打疫苗前特別緊張。趁著門診時特地詢問主治醫師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梁金銅,梁醫師認為疫苗不會影響病情,也不會增加副作用,反而可以保護體弱的自己,在病況穩定下要積極預約接種。施打疫苗前做足了功課,讓自己心安不少。施打莫德納疫苗後,手臂一碰就痛,甚至無法高舉雙手脫衣洗澡,但在冰敷後改善不少,而不少人會出現的發熱情形倒是沒發生,半顆退燒藥都沒吃。至於疲倦感大概持續了24小時,稍微休息一下即可。最近不少民眾在接種完莫德納疫苗後出現可以吸湯匙、刀叉等「磁力」,我也好奇試了一下,居然也可以「吸」住湯匙。不過,我發現與其說「吸」,不如說是「粘」上皮膚,皮膚只要有點汗液的粘性,就可以粘住湯匙,連沒接種的手臂都可以。請教皮膚科醫師後,正確答案與自己的感受差距不遠,台大皮膚科教授朱家瑜也在台大醫院臉書上解答,他指出會有吸附現象,是因為皮膚上的皮脂或分泌物造成的吸附現象,並非人體有磁力,世界各國的科學家都出來闢謠,包括美國疾病管制局(CDC)都駁斥相關謠言。拿到疫苗身分證 小黃卡好好保存媒體第一線採訪人員被列入疫苗接種的第七類人員,因此被報社選入呈送名單。疫情之中,早已對各種廠牌的疫苗做足功課,心中也有屬意的廠牌,但是被造冊人員並無選擇接種疫苗廠牌的權利,抱持著「輪到我、就去打」的心情前往接種疫苗。當日攜帶身分證、健保卡與員工證,前往台大醫院接種,甫出捷運站就看到明顯的指引告示,在每一個轉彎處都有人員指引、分流,在溽暑時節也貼心的搭設帳棚提供遮陽。從身分確認、填初診單、門診分流、掛號、量體溫、詢問病史到接種疫苗設有層層關卡。動線上,我們只要依序前進,由每一站的護理人員流動協助,因此接種秩序非常良好。接種人數也消化得非常快,整體接種時程約一小時就能完成。接種完成後,會領到一張「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除了個人資料貼紙外,上面載有接種的品牌、時間、主治醫師與接種單位。第二劑的接種預約日期欄位則還空著,我得謹記著保存好小黃卡,不知道是不是我未來的疫苗身分證呢?近日,陸續前往接種的記者同事多表示,數小時後出現接種部位疼痛,甚至疼到手舉不起來、當夜微燒、發燒、頭悶悶的痛,有點類似小感冒,疫苗副作用在二到三天後就消退。似乎年紀二十多歲的年輕同事,感受越發明顯,而我的「疫苗認證」應屬老年人,注射局部小小的疼痛兩天就恢復了。施打前胡思亂想 施打後輕鬆愉快過去主跑醫藥新聞時,常寫到流行性感冒重症的個案,每年一到十月就會注意公費流感疫苗的開放施打時程,一到符合自己資格時就會去施打。不過施打流感疫苗是在秋冬,而這次排到施打莫德納疫苗,卻是溽暑難耐的七月,在預約完成的等候日子,身心有點焦躁,喉嚨扁桃腺有點脹痛,也會胡思亂想:「會不會已經感染新冠肺炎了?」施打的這一天終於到來,我掛到台大醫院周一下午診的23號,早上上網看預約系統,雖然醫院13:30開打,但預約系統通知可於下午13:00到13:30報到。抵達醫院時是13:40,一到現場先抽號碼牌,同時拿著健保卡過卡,瞭解是否為初診,如果是初診必須趕快填初診單。還好我不是初診,確定有號碼時,變成45號,雖然號次延後,但台大醫院因人力和動線安排得好,沒有等多久就輪到我左手插腰、捲起衣袖被打一針。值得一提的是,在等待注射的過程中,台大護理師在現場不斷詢問:「有沒有高血壓?」由於沒有人回答有,不知道如回答有,是否就被帶開或另外加以問診?先前已施打的同事分享,新冠疫苗的針很細,個人感覺真的很細,連被蚊子叮到的感覺都不像。然而,當疫苗的液體灌注進手臂肌肉時,身體是有異物入侵感,但我猜是心理作用,並沒有生理不適。把握機會拍攝一些現場照片以備新聞之用,同事們也頻在群組提醒:「天熱快回家!」「記得多喝水喔!」回家後又收到家人及同事在群組詢問:「現在還好吧?」「有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病毒雖可能摧殘人類,卻也拉近了人類群體的感情。到了第二天,我只有手臂微痠痛,並且還可舉起手臂,尚未出現所謂的「新冠手臂」呢。
-
2021-07-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完莫德納疫苗「新冠手臂」腫一大包 台大醫師:3至4天後消退
COVID-19疫苗持續接種,網傳疫苗要打在右手,可避免心肌炎副作用。指揮中心今天表示,應是無稽之談,發生罕見的心肌炎副作用,與接種哪隻手無關。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接種人數持續增加,但疫苗謠言不斷。先前有人稱手臂接種部位能吸附湯匙,懷疑打疫苗後身體出現磁力;近期更流傳疫苗要打在右手,因為距離心臟較遠,可避免心肌炎副作用發生。針對疫苗打右手防心肌炎的傳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應屬無稽之談,少數人接種莫德納(Moderna)等mRNA疫苗可能發生心肌炎副作用,國外觀察以年輕男性居多。莊人祥強調,心肌炎屬非常罕見的副作用,但COVID-19疫苗是肌肉注射,心肌炎罕見副作用的發生,與接種哪隻手臂無關。台大醫院今天在臉書(Facebook)專頁發文,邀請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兼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朱家瑜,說明接種疫苗後的常見皮膚反應。盛傳打完疫苗後手臂竟能吸附湯匙或其他金屬,朱家瑜解釋,人體皮膚本來就可吸附湯匙或金屬物品,多年來陸續有報導,有科學家研究證實,這並非人體有磁力,而是皮膚的皮脂或分泌物造成吸附現象,只要皮膚塗抹滑石粉,吸附現象就會消失。朱家瑜指出,最近2個月類似的新聞與影片在世界廣傳,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及諸多歐美科研機構都發聲明駁斥相關謠言,請民眾不要以訛傳訛。此外,朱家瑜也解釋接種COVID-19疫苗後的「新冠手臂」(COVID arm)現象,手臂接種處可能腫一大包,又熱又痛,可能有點癢,類似蜂窩性組織炎症狀。朱家瑜說,這是接種後的「延遲性大型局部反應」,以莫德納疫苗的臨床試驗觀察,受試者中有0.8%的人會出現此現象。朱家瑜表示,「新冠手臂」一般會在3至4天後逐漸消退,最長甚至可達25天,建議可局部冰敷改善症狀,如果真的很腫痛,也可使用口服抗組織胺加上外用的類固醇藥膏,有時可以加止痛藥來治療。朱家瑜提到,即便打第1劑出現「新冠手臂」,仍可打第2劑疫苗,通常第2劑施打同廠牌疫苗時,雖然會更快出現紅腫,但症狀反而較輕微,也比較快消退,甚至約半數的人未出現新冠手臂反應。
-
2021-07-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疫苗出現「新冠手臂」怎麼辦?「萬磁王」手臂吸湯匙又是真是假?台大醫解惑
日前台大醫院宣布開設新冠肺炎專區(https://www.ntuh.gov.tw/COVID19-QA/Faq.action),以解答目前大眾所關注的有關新冠肺炎防疫與疫苗等相關問題,台大醫院今(13日)再於臉書發文指出,越來越多人在媒體上或社群網路上描述一些各式各樣的不良反應,也引起了不少討論,因此特別請皮膚部朱家瑜教授跟大家分享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後的常見皮膚反應,其中包括最近許多人在討論施打莫德納後變「萬磁王」的奇特現象,指出其實人體皮膚本來就可以吸附一些湯匙或金屬物品,科學研究也證實這些並非人體有磁力,而是皮膚上的皮脂或分泌物造成的吸附現象。台大醫院PO文:Q1: 施打新冠肺炎疫苗的常見皮膚反應有哪些?A1: 在2021年7月的美國皮膚科醫學會期刊 (註1) 中發表了一篇世界各國414位民眾接受新冠肺炎mRNA疫苗後皮膚反應 (83%施打莫德納疫苗、17%施打輝瑞/BNT疫苗) 的分析報告,其中最常見的四種皮膚副作用包括:1. 延遲性大型局部反應 delayed large local reactions (俗稱「新冠手臂」)2. 局部注射處反應 local injection site reaction3. 蕁麻疹反應 urticarial eruptions 4. 全身性過敏疹 (麻疹樣藥物疹) morbilliform eruptions 其他還有一些比較少見的副作用,例如凍瘡樣病灶、肢端紅痛症、原有皮膚病惡化、玫瑰糠疹、單純疱疹、帶狀疱疹、填充物注射處(例如原本臉上打過玻尿酸的地方)紅腫…等各式各樣的皮膚疹。Q2: 什麼是「新冠手臂 (COVID arm)」?A2: 就是前面提到最常見的皮膚反應,正式名稱是「延遲性大型局部反應」,根據2021年7月份美國皮膚科醫學會期刊的報告,大多數是在施打莫德納疫苗的人中出現,占全體通報數的94%,其中大部分的人 (66%) 是在第一劑後產生此反應,約有30%通報者是在第二劑後產生;至於在通報打輝瑞/BNT疫苗出現皮膚疹的人之中,則分別有15%與18%在第一劑與第二劑後出現此反應。不過,大家也不需要太擔心,因為在莫德納的臨床試驗中,在全部受試者中只有0.8%的人出現「延遲性大型局部反應」(註2)。而且這種反應在施打第二劑時,發生的比率更低。此外,我們在台灣施打AZ疫苗的族群中,也看到好幾例新冠手臂的案例。此反應的特徵是大約在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後大約7-8天發生,在打過疫苗的手臂上會腫一大包,又腫又熱又痛,可能會有點癢,很像大家平常熟知的蜂窩性組織炎。目前推測「新冠手臂」有可能是對疫苗中的賦形劑――聚乙二醇 (polyethylene glycol) 過敏所造成 (註3),一般大約3-4天之後就會逐漸消退,最長甚至可達25天。一般建議可以局部冰敷紅腫部位來改善症狀;如果真的很腫痛,也可以使用口服抗組織胺加外用的類固醇藥膏,有時可以加止痛藥來治療。而且,這樣的人還是可以打第二劑新冠肺炎疫苗,而且通常第二次再施打同一種疫苗時,雖然會更快出現紅腫,但反而症狀會比較輕微也比較快消退,甚至有約一半的人沒有出現新冠手臂反應。Q3: 最近網路與新聞盛傳打完新冠肺炎疫苗後,手臂竟然能夠吸住湯匙或其他金屬物的照片,請問是施打疫苗後的副作用嗎?A3: 其實人體皮膚本來就可以吸附一些湯匙或金屬物品,相關新聞從2008年到2016年在世界各國都有報導,也有許多科學家做了一些研究,證實這些並非人體有磁力,而是皮膚上的皮脂或分泌物造成的吸附現象,因為只要在皮膚上塗抹滑石粉後,這樣的吸附現象就會消失。最近二個月,類似的新聞與影片在世界各國被廣為傳播,因此近幾週,世界各國的科學家都出來闢謠,包括美國疾病管制局 (CDC),以及諸多歐美科研機構都發聲明駁斥相關謠言,也請民眾不要以訛傳訛。Q4: 我本來就有蕁麻疹或是皮膚過敏,可以打新冠肺炎疫苗嗎?A3: 雖然在常見的四種皮膚副作用包括了蕁麻疹反應,但是經比對分析後,發現這些副作用的發生與原先通報者是否有蕁麻疹或過敏體質無直接關係。因此,目前認為原本有蕁麻疹或皮膚濕疹的人,還是可以接受新冠肺炎疫苗。註1: 本研究是在世界皮膚科醫學會聯盟 (ILDS) 與美國皮膚科醫學會 (AAD) 合作進行的世界各國施打新冠肺炎疫苗皮膚不良反應登錄系統中,從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的三個月期間,收集到的414例通報個案進行分析,發表於美國皮膚科醫學會期刊 (JAAD) 2021年7月號 (J Am Acad Dermatol 2021;85:46-55)。註2: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2021年2月號 (N Engl J Med 2021;384:403-16)。註3: 美國皮膚科醫學會期刊病例報告 (JAAD Case Reports) 2021年4月號 (JAAD Case Reports 2021;10:92-5)。目前疫苗施打的範圍已經愈來愈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指出,公費新冠疫苗預約平台(https://1922.gov.tw/vas/)今天(13日)上午已經開放,18歲以上民眾都可前往平台意願登記,不過上午因為人流過大,許多人還沒有成功登記。
-
2021-05-03 該看哪科.皮膚
不痛不流血就沒事?關於痣的三大迷思,最要當心「惡性黑色素瘤」
愛美是人的天性,許多人喜歡做醫美除疤、除痣,但是得注意,別把癌當痣!一名30多歲妙齡女前往醫美除痣時,發現手上有顆不規則的黑痣,醫師擔心有病變疑慮,經過切片化驗後,發現是皮膚癌中致死率最高的「惡性黑色素瘤」。 該名女子在醫師建議下除了進行手術切除患部,也進行前哨淋巴結切片,發現痣的深度雖然不深,但已有擴散跡象,屬第三期惡性黑色素瘤。此外,因BRAF基因檢測呈現陽性反應,在醫師的建議下進行標靶藥物進行治療。 收治該病例的臺灣免疫暨腫瘤學會、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吳教恩表示,過去常見民眾因身體長了痣擔心影響外觀或運勢考慮除痣,但其實痣有無健康疑慮,才是最該重視的關鍵。 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指出,根據皮膚科醫學會的問卷調查顯示,有近半數民眾平常不會留意身上的痣。提醒民眾,平時應多留意痣的變化,才能即早發現身上的痣是否為惡性黑色素瘤,掌握黃金關鍵期。 對於痣的三大迷思,你一定要知道! 迷思一:長痣不自知,恐埋惡性黑色素瘤危機 根據最新調查,除了有半數民眾不會主動觀察身上的痣外,亦有高達6成民眾無法分辨身上的痣是否是近一年新增或幾乎無特別留意過痣何時出現。民眾應隨時提高警覺觀察與留意身上的痣,一旦是一年內出現,且形狀大小規則不一,就得多留意。 迷思二:別只重命相與外在美,小心遺漏惡性黑色素瘤的好發位置 有超過9成的民眾最在意臉部的痣。此外,曾有45%民眾考慮除痣,且45%民眾中,有高達60%曾因外觀考慮除痣;因命理因素想除痣的民眾也有超過1/3。 亞洲人惡性黑色素瘤的好發部位為四肢肢端,如手指腳趾、手掌腳掌、趾甲等較難察覺處。但根據調查發現,民眾對指甲、腳底等肢端痣的重視程度相當低,僅不到10%民眾會特別留意指甲、腳底等部位,恐錯失惡性黑色素瘤早期的黃金治療期。 迷思三:不痛不流血就沒事?錯誤認知恐延誤治療關鍵期 調查結果顯示,民眾認為痣有健康疑慮的前三名分別為會痛、潰瘍有傷口與會流血,皆有高達7成的認知度。醫師提醒,雖惡性黑色素瘤為台灣少見的癌症,但惡化速度極快且癌細胞容易轉移,治療相當困難。民眾除了多加留意,一旦發現痣的外觀出現變化,如擴大、不規則、顏色不均等,就須提高警覺,並非會痛、會流血才是有問題的痣。
-
2021-04-29 該看哪科.皮膚
難治異位性皮膚炎新解方 台大公布口服新藥臨床成果
難治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有新解方!台大醫院昨天公布參與口服新藥跨國臨床試驗成果,使用最新一代口服JAK抑制劑來治療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在接受連續每天口服藥物治療12周後,高達70%受試病患達到病灶改善75%的目標,更有13%患者的病灶消失,原本全身到處紅癢痛,都不復存在。台灣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約兩百萬人,其中約有十幾萬人屬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使用傳統藥物治療無效者一萬人左右,他們只能每兩周打一針生物製劑,若未符合給付條件,一年藥費高達50萬元。台大醫院皮膚部教授朱家瑜表示,這項臨床跨國試驗發現,每天服用新一代口服JAK抑制劑,療效優於生物製劑。異位性皮膚炎是慢性反覆發炎性疾病,有八成患者在五歲以前就發病,常合併有過敏鼻炎、氣喘等其他過敏性疾病。朱家瑜說,這次研究18國共收案838人,台灣共16人,台大、北榮、中榮、馬偕、成大、中山都有參與,台大收案占一半以上。朱家瑜指出,傳統藥物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可改善50%以上症狀,但可能影響肝腎功能,以及惡心、嘔吐、掉髮等副作用;三年前問世的生物製劑可改善一半的症狀,但需要每兩周打一針,患者常需要請假,造成不便。這次口服新藥臨床感受明顯優於其他藥物,每天口服一顆,更方便也更有效,預計今年上半年可通過美國食藥署審核,下半年可能引進台灣。但新藥並非對所有患者都有效,仍有二到三成受試者的症狀並未顯著改善。
-
2021-03-20 科別.皮膚
從「痣」看健康!專家提點揪出「索命痣」的痣相3迷思
許多人面對身體長的痣,多只會擔心影響外觀或運勢,因而考慮除痣,殊不知,「痣」有無健康疑慮,才是最該重視的關鍵。根據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最新問卷調查顯示,有近半數民眾平常不會留意身上的痣。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提醒,千萬不可輕忽身上的潛在「痣」命危機,平時應多留意痣的變化,才能即早發現痣是否為致命的惡性黑色素瘤。他特別整理關於「痣」的三大迷思,請大家能重視「痣」對健康的影響。 迷思一:長痣不自知 恐埋惡性黑色素瘤危機調查顯示,除了有半數民眾平常不會主動觀察身上的痣外,亦有高達6成民眾無法分辨身上的痣是否是近一年新增或幾乎無特別留意過痣何時出現。朱家瑜表示,應隨時提高警覺觀察與留意身上的痣,一旦是一年內出現,且形狀大小規則不一,就得多加留意。迷思二:只重命相與外在美,恐遺漏惡性黑色素瘤好發位置朱家瑜指出,該調查也指出,有超過9成的民眾最在意臉部的痣。此外,曾有4成5民眾考慮除痣,且4成5民眾中,有高達6成曾因外觀考慮除痣;因命理因素想除痣的民眾也有超過1/3。亞洲人惡性黑色素瘤好發部位為四肢肢端,如手指腳趾、手掌腳掌、趾甲等較難察覺處。根據調查,大眾對指甲、腳底等肢端痣的重視程度相當低,僅不到1成者會特別留意指甲、腳底等部位,錯失惡性黑色素瘤早期的黃金治療期。迷思三:不痛不流血就安心? 錯誤疾病認知恐延誤關鍵期調查顯示,民眾認為痣有健康疑慮的前三名分別為會痛、潰瘍有傷口與會流血,皆有高達7成的認知度。但對於痣的大小、顏色、形狀等產生變化時,有可能是惡性黑色素瘤徵兆症的認知則敬陪末座。朱家瑜提醒,雖惡性黑色素瘤為台灣罕見的癌症,但惡化速度極快且癌細胞容易轉移,治療相當困難。提醒大家,一旦發現痣的外觀出現變化,如擴大、不規則、顏色不均等,就須提高警覺,並非會痛、會流血才是有問題的痣。諮詢專家/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 朱家瑜
-
2021-03-10 癌症.皮膚癌
腳底有黑點恐致命!醫師提供惡性黑色素瘤自我檢查指標
「上一次看自己腳底是什麼時候?」忽略腳底有「黑點」恐致命,皮膚科醫師指出,黑色素瘤惡化速度極快且癌細胞容易轉移,建議民眾留意手指腳趾、手掌腳掌、指甲等有無黑點或痣,一旦發現形狀不對稱、邊緣不規則、顏色不均勻、直徑大於6mm,或是大小、形狀、顏色改變,便可能罹患黑色素瘤,建議至皮膚科診所就醫,及早發現與治療,可大幅提高存活率。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指出,惡性黑色素瘤是台灣致死率最高的皮膚癌。根據民國107年癌症登記報告,惡性黑色素瘤佔整體皮膚癌發生個案數僅7%,但因為「惡化快」、「易轉移」、「難治療」,致死率竟高達58%。朱家瑜說,黑色素瘤有3成來自良性痣,但根據2021最新網路調查,台灣民眾除掉痣大多因為美觀,而非擔心健康,除痣位置多在臉部而忽略足部,但台灣黑色素瘤好發於四肢肢端,提醒民眾注意出現在腳底、腳背及腳趾等的黑點或痣。為協助民眾判斷身上黑點、痣是否為黑色素瘤,朱家瑜提供「惡性黑色素瘤ABCDE自我檢查指標」,若有A(Asymmetry)不對稱、B(Border)邊緣不規則、C(Color)顏色不均勻、D(Diameter)直徑大於6mm、E(Evolving)大小、形狀或顏色改變等上述五個徵兆,建議至皮膚科診所就醫。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吳教恩表示,黑色素瘤初期癌細胞尚在皮膚表層,存活率達100%,進入第1期的患者5年存活率達8成以上,但到第4期時卻降至1成,凸顯早期發現惡性黑色素瘤並進行手術切除的重要。吳教恩說,罹患黑色素瘤的歐美民眾發現中有9成都是第1期,但台灣民眾竟有半數已至第3、4期,少數是第1期,甚至有患者因延誤診斷、治療,導致截肢,且調查顯示,近5成的民眾不會注意身上有無新的痣,更有近6成的民眾不知道新痣何時出現,呼籲應積極觀察一年內新增的痣,善用自我檢測方法,以早點發現黑色素瘤,方能進行診斷與治療。針對治療藥物,吳教恩表示,國外研究發現,基因BRAF會促進黑色素瘤癌細胞生長,西方5成病患都有BRAF突變基因,亞洲則約2成,幸已有對應之標靶藥物,另MEK基因標靶藥物能抑制BRAF標靶藥物的抗藥性,透過雙標拔藥物能延長患者存活期。吳教恩補充,有位30多歲的年輕女患者小涵罹患惡性黑色素瘤第3期,癌細胞已擴散至局部淋巴結,但第3期預後相對不好,需切除腫瘤、清除淋巴結,且無轉移至其他位置,5年存活率約4成,復發機率約6至7成,但配合雙標靶藥物,復發機率能降至4成,個案如今已使用藥物1年,順利完成治療,目前追蹤中。朱家瑜說明,國外黑色素瘤致病因素大多跟日曬、遺傳基因有關,國內雖也顯示部份基因會致病,但推測我國黑色素瘤與民眾平時走路一直壓迫足部位置更有關,目前仍積極研究中。●惡性黑色素瘤ABCDE自我檢查指標:A(Asymmetry)不對稱B(Border)邊緣不規則C(Color)顏色不均勻D(Diameter)直徑大於6mmE(Evolving)大小、形狀或顏色改變若有有上述五個徵兆,建議至皮膚科診所就醫。
-
2020-11-30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影/Jaga Diri!印尼醫母語助移工懂台灣檢疫規定
台大醫院今舉行印尼代訓醫師開訓記者會,介紹八位來自印尼大醫院的專科醫師,他們今年10月起陸續在台大總院及雲林分院展開4到6個月臨床訓練。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今年因疫情,三個月內的短期訓練都暫停,印尼是因有政府新南向計畫支持才成行。八位代訓醫師都完成14天居家檢疫及7天自主健康管理,並且通過兩次採檢陰性,才進入醫院開始訓練。台大醫院國際醫療中心執行長朱家瑜表示,台灣過去已經培訓164位種子醫事人員,今年疫情蔓延,但台灣仍將台灣防疫經驗分享給印尼及其他交流國家,舉辦了23場視訊交流會,83人次的防疫專家與會,這次更突破疫情限制,成功協助八位印尼種子醫事人員來台學習。受訓醫師中有四位來自印尼中爪哇的Dr. Sardjito General Hospital,為印尼日惹最大公立醫院,另有四位來自印尼泗水具代表性的University Airlangga與瑪琅University Brawwijaya,進修科別包括眼科、病理科、外科、產科、麻醉科、急診醫學、心血管科、神經部及護理部。來自印尼University Brawwijaya醫院的急診醫學專科醫師Ali Haedat,特別為本報讀者以母語錄製了一段短片,透過分享自己在台灣居家檢疫和自主健康管理的經驗,提醒印尼移工檢疫期間的注意事項,他也安慰移工疫情期間來到異鄉,面對不熟悉的社會氛圍,可能不安的心情。其他印尼代訓醫師也想向移工們說聲「Jaga Diri!」意即「保重」,希望台灣印尼移工好好照顧自己,平安健康。以下是Haedat醫師影音內容的中文摘要:嗨,我是來自印尼University Brawwijaya醫院的急診專科醫師,今年很榮幸可以到台大醫院學習。我們一群印尼醫師來到台灣,都先透過PCR檢驗確認陰性。就算檢驗結果都是陰性,我們也和你們一樣,接下來要遵照台灣規定,居家檢疫14天。檢疫期滿再次檢驗,如果變成陽性,也請不要擔心,你們都會得到妥善的照顧。檢疫期滿如果是陰性,別忘了,還有7天的自主健康管理,這和我們在印尼的作法是一樣的,就是戴好口罩、避免人群。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台灣政府每天都會發送簡訊來關心你,有沒有上呼吸道症狀,回覆很簡單,只要點選是或否就可以了,記得要回覆。最後,如果你順利度過這14天居家檢疫和7自主健康管理,代表你沒有被感染,可以放心去工作。
-
2020-05-28 科別.皮膚
異位性皮膚炎 中重度治療有選擇
台灣異位性皮膚炎患病率逐漸上升,為了幫助病人有效控制疾病,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昨天發表「2020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共識」,加入了新型生物製劑療法的建議,完整治療版圖,可視患者嚴重程度,依不同階段安排合適的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皮膚屏障異常合併免疫系統失調的慢性皮膚病,分為輕、中、重度。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朱家瑜表示,臨床是以「病灶占體表面積 (BSA)」及「濕疹面積與嚴重程度指數(EASI評分)」區分嚴重等級,對病人進行專業評估,病人無法衡量自身嚴重程度。皮膚發癢、脫屑 流組織液值此季節變換之際,很多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病人,皮膚會出現發癢、脫屑、流組織液、皮膚角質化問題,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終其一生都需要與疾病對抗,有些病人甚至需要長期接受治療,病灶卻不見緩減還反覆發作。新型生物製劑療法加入後,健保也給付,讓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更為完善。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任賴柏如指出,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成人病人使用新型生物製劑療法,於去年12月通過健保給付;今年5月更擴大其適應症範圍,12歲至17歲且體重60公斤以上的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青少年病人。依嚴重程度有不同治療根據最新治療共識,異位性皮膚炎依嚴重程度分別有不同的治療方針。建議初期病人以保濕劑為主,針對局部病灶可塗抹類固醇藥膏,如有癢感會加上口服抗組織胺來改善;針對中度至重度病人,則會加上局部免疫抑制藥膏、紫外線照光療法、短暫口服類固醇等治療方式;也會視病人嚴重程度,處方口服免疫抑制劑,但可能會對肝腎造成較大負擔,必須定期追蹤肝腎功能以及血球數量。朱家瑜說明,根據研究顯示,有近半數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病人接受生物製劑的治療後,紅腫面積跟嚴重程度可改善75%以上;合併生物製劑與類固醇藥膏治療後,病人的搔癢問題最快能於2周時獲得明顯改善,8成病人生活品質也有顯著提升。新型療法 通過健保給付朱家瑜鼓勵病友,異位性皮膚炎屬於慢性疾病的一種,現今醫藥科技發達,治療版圖日趨成熟,新型生物製劑療法已通過健保給付,且適應症也正在擴大範圍,建議病人與自己的主治醫師討論,選用合適的治療方式,並與醫師積極配合,就像接力賽跑者一般,保持衝力突破困境,迎來更美好的未來。異位性皮膚炎症狀:皮膚特別癢而不斷搔抓。臉上先出現紅腫、劇癢,再逐漸分布在手腕及腳後彎處,會反覆發作。久未癒會皮膚苔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