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5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搜尋
提神
共找到
260
筆 文章
-
-
2021-02-15 科別.新陳代謝
失眠是糖尿病的「元凶」還是「幫凶」?
很多年前,當我剛剛涉入這個行業的時候,與之相關的東西都一知半解,這也激發了我的興趣,越是不太明白的東西,就越想去弄明白。我有一個遠方親戚,我叫她姑婆,對我疼愛至佳。多年在外求學,很少機會回去,好不容易回去一趟,當然要看看她。但當我見到她的第一眼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印象中的姑婆是一個乾淨俐落、神清氣爽、說話很大聲、走路很快、笑聲爽朗的人,而現在在我面前的是一個面容消瘦、神情呆滯、說話聲音很低的坐在籐椅上的老人。看到這裡,我的心情難過極了。緊握著姑婆的手,聽她斷斷續續的講述著來龍去脈。原來,因為小兒子蓋房子,姑婆一個人既要操持家務,還要下田工作,重要的是還要每天做幾十號工人的飯,每天十二點多才睡,早上四點多就起床,幾個月下來,人都掉了十幾斤肉。又因為每天擔心自己睡過了頭,結果躺在床上也翻來覆去都睡不著,即使睡下了,過不了一兩小時就醒了。後來,去醫院檢查,發現自己的血糖偏高,就更加擔心得睡不著覺了。睡眠少,會導致糖尿病嗎?看到這裡,很多人都會質疑:睡眠少,會導致糖尿病嗎?是不是姑婆原本就有糖尿病呢?我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我姑婆身體原來特別健康,以我當年有限的醫學知識以及我所了解到的情況,就可以判斷出來。後來她得知糖尿病和睡眠減少有著密切的關聯。二〇〇六年,美國耶魯大學的亨利.克拉爾.雅吉博士和他的兩個同事針對睡眠時間長短對糖尿病的影響進行了長達十五年的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在排除了其他各項影響因素之後,每晚睡眠時間僅為六小時的被調查者,患糖尿病的概率要比那些每晚睡眠時間控制在七八個小時的被調查者明顯要高出很多,幾乎翻了一番。我們都知道,糖尿病是由免疫功能紊亂、遺傳因素、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種原因導致胰島功能衰退、胰島素抵抗而引發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症候群,是一種代謝紊亂性疾病,臨床上其以高血糖為主要特點,除了引發患者出現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等表現外,還常常影響他們的睡眠品質,造成失眠。人在睡眠不好或睡眠太少的時候,體內的皮質醇和腎上腺素將變得更加活躍,從而從多方面影響到人體對糖分的吸收,進而帶來患糖尿病的後果。而一些已經罹患了糖尿病的患者,由於血糖高、口渴飲水多,導致夜間小便次數多,且心理負擔過重、常常憂慮、心煩,這些都會反過來導致慢性失眠症(長期性失眠),糖尿病患者往往失眠越重,血糖越居高不下。清楚了原因之後,我們就要找解決的辦法了。對因血糖波動而出現失眠的患者,一定要進行積極干預使血糖控制平穩達標;對糖尿病併發症引起的失眠,首先要控制血糖,延緩併發症的進展,同時予以對症治療。像我姑婆這種情況,就屬於早期的因血糖波動而出現的失眠,只要積極控制血糖,慢慢血糖降下來,失眠就會消失了。另外,平時生活中,要按時作息,避免晚上睡前進行體育鍛鍊、喝咖啡或濃茶等提神的飲品,睡前用溫水泡腳,這些做法對改善病人睡眠大有好處。當你「長夜漫漫無心睡眠」的時候,當你過度勞累而減少睡眠時間時,別忘了糖尿病的紅燈已經亮起。如果想遠離糖尿病這個目前醫學手段還無法治癒的慢性疾病,請你留心自己的睡眠狀況。總之,早一天安睡,早一點遠離糖尿病隱患!※本文摘自《失眠的年代:即刻救援你的睡眠,不睡這個殺手就在你身邊》。 作者:許承翰、高紅敏出版社:清文華泉出版日期:2020/12/16
-
2021-01-30 癌症.其他癌症
美女醫師提醒:口腔潰瘍2周內可癒合 菸檳榔小心口腔癌
嘉義36歲張姓男子長期有抽菸、嚼檳榔習慣,日前發現左舌有腫塊、約3個月後到醫院就診,並開始戒檳榔,因腫塊持續未消失,接受切除手術並證實為舌癌一期。醫師提醒,口腔潰瘍約2周內可癒合,若久未癒合應到醫院檢查。口腔癌期別越晚,腫瘤範圍越大,若未即時就醫,恐造成生命危險。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近年口腔癌發生率占十大癌症前5名,過去年紀越大發生率越高,但近年年齡層有下降趨勢,常見於青壯年男性,特別是勞動人口,因為個人、工作、環境等因素,藉檳榔或菸酒以提神、交際應酬。台中榮總嘉義分院醫師耳鼻喉部邱于容表示,部分民眾認為檳榔不加入紅白灰、荖花等其他添加物,就不會有致癌危險,但「檳榔」為世界衛生組織承認的致癌物,不論有無添加物都可能致癌,若同時有嚼檳榔、抽菸、喝酒習慣,罹患口腔癌機率更高達123倍。邱于容指出,假牙產生的磨損傷口,如果久未癒合,亦可能癌化機會,過去就曾有6旬女性,無抽菸、喝酒及嚼檳榔習慣,疑因假牙摩擦導致舌側傷口,因癒合不良就診,發現潰瘍性腫塊,經切片證實為第二期舌癌,後續接受舌腫瘤切除術以及頸部淋巴清除術,手術至今仍在定期追蹤。邱醫師提醒,民眾平日可於刷牙時留意口腔內是否有不明的突起、粗糙纖維化、紅白斑塊等,或是吞嚥時有異物感,若經過一段時間仍未改善,就應該就醫檢查。另有嚼檳榔習慣民眾,口腔黏膜表面通常有殘存渣滓掩蓋,導致不易檢查口腔黏膜的變化,建議民眾就醫檢查前先暫停幾天不嚼檳榔,以利檢查。
-
2021-01-27 癌症.頭頸癌
菸酒加檳榔致癌率高達123倍 醫師提醒這幾招助降風險
口腔癌患者年齡層因抽菸酗酒等問題,年齡層下修,醫師也提醒就算檳榔無添加物,搭配菸酒仍有超高致癌風險,若有徵狀出現,應提早就醫。張先生年約36歲,抽菸超過20年,吃檳榔超過5年,發現左舌腫塊後開始戒檳榔,但腫塊未消失,約3個月後就診至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就診時,切片報告為局部輕微上皮異常,決定接受切除手術,切除後病理報告證實為舌癌第一期。醫師邱于容提醒,口腔癌期別越晚,代表腫瘤的範圍越大,如果患者未即時就醫,嚴重恐侵犯周邊組織及重要的神經血管,造成生命危險。據福利部資料顯示,台灣地區近幾年口腔癌發生率占十大癌症前五名,近幾年年齡層有下降趨勢,常見於青壯年男性,特別是勞動人口,因為個人工作環境等因素,藉檳榔或菸酒以提神、交際應酬。有些民眾認為檳榔不加入紅白灰、荖花等其他添加物就不會有致癌危險,醫師邱于容提醒不論有無添加物都可能致癌,若同時有嚼檳榔、抽菸、喝酒的習慣,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更高達123倍。口腔潰瘍一般於兩週內可癒合,若久未癒合應立即到醫院檢查。另建議民眾平日可於刷牙時留意口腔內是否有不明的突起、粗糙纖維化、紅白斑塊等,或是吞嚥時有異物感,若經過一段時間仍未改善,就應該就醫檢查。邱于容說,口腔癌第一期,通常腫瘤完整切除之後定期追蹤即可;二期以後,腫瘤切除後須視情況予以適當重建,有頸部淋巴轉移者須同時清除頸部淋巴組織,若未接受治療,腫瘤在口腔內不斷增生,最後仍會造成顏面的腫脹及變形,甚至咀嚼吞嚥功能也會受影響,癌細胞的擴大轉移,嚴重將可能導致呼吸困難。邱于容提醒,口腔癌的局部或頸部淋巴復發常見於治療後三年內,治療後應每個月定期回院追蹤檢查,若醫師評估情況穩定,回院追蹤檢查時間間隔便可拉長至二或三個月。
-
2021-01-18 科別.腦部.神經
無來由耳鳴、胸悶、胸痛?當心自律神經失調找上門!
今健康/郭家和 蕁麻疹腸躁症時好時壞?當心是自律神經失調身體警訊 身體常常出現各種老毛病,看完醫生吃完藥,卻又經常反覆發作,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造成?民生承安診所王健宇醫師指出,現代人一天當中從起床睜開眼到晚上睡眠,所有的活動都是靠自律神經進行調節,包括呼吸、心挑、饑餓、排泄都有相關,一旦打亂作息節奏,就可能出現各種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若未妥善控制,有可能引發紅斑性狼瘡、大腸急躁症、慢性蕁麻疹、甲狀腺機能亢進者等疾病。 王健宇舉例,許多人作息失調又採用錯誤解決方式,更容易導致身體平衡失調,比如為了熬夜喝咖啡,隔天照常上班為了提神繼續喝咖啡,如同一台持續運動的車子,該進廠保養卻不進廠,身體就會有「破口」而引發自律神經失調問題。以女性而言,壓力大時最常見的就是甲狀腺機能失調,甚至可能因此引發自體免疫疾病。相較之下,因壓力產生的腸躁症,則有男性多於女性的現象。 耳鳴竟是自律神經失調害的?王健宇:先看這兩科再確定 坊間常有民眾,突發性出現耳鳴卻找不出病因,恐也需要注意自律神經問題。王健宇指出,耳鳴與自律神經關係非常密切,提醒民眾如果耳鳴時好時壞,當處於天氣冷、心情低落、壓力大的時刻特別容易發生,就是身體處於壓力破口的不平衡狀態下。也可觀察自律神經失調的其他症狀,比如頭疼、頭暈、胸悶、胸痛、皮膚過敏,這些症狀都會反映身體是否處於平衡之中。 王健宇提醒,耳鳴其實是相對難處理的疾病,民眾如果不時發生耳鳴、暈眩,應先至耳鼻喉科就診。若檢查無明確病因,可再尋求神經內科諮詢。倘若耳鼻喉科與神經內科檢查皆無問題,這類耳鳴很多時候歸類在自律神經失調的範疇。醫師表示,可使用針對耳鳴、暈眩的症狀治療藥物,再搭配調節自律神經失調的藥物,有機會控制在7、8成之間。 面對自律神經失調 先求和平共存找出壓力源 王健宇表示,面對自律神經失調或時好時壞的症狀,應保持平常心配合治療,先求與症狀和平共存、日常生活不受影響。醫師提醒,有自律神經相關症狀與疾病發生時,除應就醫治療外,也建議病人找出造成壓力的源頭,用正確的方式舒解壓力,才能真正讓自律神經恢復平衡,甚至有機會可以脫離藥物。 《延伸閱讀》 .胸悶胸痛該怎麼辦?醫:3重點判斷是否需盡速就醫 .用呼吸改善耳鳴!醫:單邊耳鳴等情況盡早就醫!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1-09 養生.聰明飲食
愛喝美式你比較衝動,喝拿鐵的個性是? 心理師從「10種咖啡」看出你的性格
由於我自己是個每天都需要喝杯咖啡的人,因此,常常有機會觀察別人喝咖啡的口味和生活哲學之間的連帶關係。我發現,成長背景、工作性格、生活風格不一樣的人,對咖啡的喜好亦完全不同,有人講究咖啡豆的品質和風味,有人愛喝黑咖啡,有人只喝低咖啡因的咖啡,有人堅持喝虹吸式酒精燈煮的咖啡。有趣的是,他們的生活哲學幾乎和他們所選擇的咖啡口味不謀而合。【喝黑咖啡的人】個性較為直來直往、做事重視效率愛喝黑咖啡的人喜歡簡單的口感,特別是苦澀回甘的口感,個性上相對獨斷一點。如果偏愛曼特寧等重烘培咖啡口感的人,個性較為激烈、衝動一點。偏愛酸味、果酸味口感的人年齡多半比較年輕。而不少年長者較偏愛厚實、可以在嘴巴裡回味很久的咖啡。【喝調和式咖啡的人】個性上比較享受安逸,不愛勉強自己吃苦喜歡嘗試不同品種咖啡豆混合成調和式咖啡的人,由於調和式咖啡喝不出每種咖啡豆獨特的口感,個性上喜愛嘗試新鮮事物、想像力較豐富,也相當熱衷於交朋友,但有時會有點孩子氣。會點調和式咖啡的人,多半不喜歡太苦、太酸的口感,個性上比較享受安逸,不愛勉強自己吃苦。【喝即溶咖啡的人】隨遇而安,較不善於事前做好規劃一般來說,喝三合一即溶咖啡的人很少是為了品嚐咖啡的香醇,多半是為了提神的目的。所以,喝三合一即溶咖啡者的生活態度,就像他選擇的咖啡一樣,屬於實用派。他們無論做任何事情都希望能夠立刻看到結果,至於結果完不完美,則不會那麼在乎,有時甚至會為了爭取速度而犧牲品質。【喝虹吸式酒精燈咖啡的人】堅持自己一貫的做事方式,非常注重做事的過程喜歡喝這種咖啡的人,多半也很堅持自己一貫的做事方式,非常注重做事的過程,倘若過程讓他覺得有瑕疵,那就算結果圓滿完成,他們依然覺得不完美。不過,在這個變化快速的時代,如果太堅持自己一貫的做事方式,而不知隨著時代的變遷適時調整,就很容易成為別人眼中固執沒有彈性的人。【喝濃縮咖啡的人】個性比較果斷,追求味道強烈的人生喜歡喝濃縮咖啡的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轟轟烈烈的,他們的感官需求似乎比較強烈,咖啡要喝最濃的、酒要喝最烈的、菜要吃最辣的,不然就不過癮。為了追求味道強烈的人生,喝濃縮咖啡的人常常會從最少的資源中爆發出最大的力量,也因此,他們的腳步總是走得比別人快,生活亦過得比別人濃烈。對他們來說,人生就像濃縮咖啡的味道一樣,又濃又苦。【喝拿鐵咖啡的人】個性通常比較溫暖,樂於助人喝咖啡喜歡加奶加糖的人,個性大多偏向溫和、隨和,尤其是喜歡欣賞美麗咖啡拉花的人,不少是屬於浪漫主義者,注重美感及氣氛。愛喝拿鐵咖啡的人,樂於花自己的時間幫助別人,不過,如果花太多時間在別人身上,有時反而會疏於照顧自己。【喝卡布奇諾咖啡的人】較講究生活品味,希望人生能過得多彩多姿在咖啡和牛奶的比例上,拿鐵咖啡的牛奶比例比較多,而卡布奇諾(Cappuccino)的咖啡比例較多,濃濃的咖啡上打上綿綿的奶泡,再撒上肉桂粉,口感層次多元。所以,喜歡喝卡布奇諾咖啡的人,較講究生活品味。可別小看一杯小小的卡布奇諾,裡面的滋味可多了,有肉桂、乾檸檬片、以及鮮奶泡混合咖啡的香味,就像卡布奇諾富含多種滋味一般,喜歡喝這種口味咖啡的人也希望人生能過得多彩多姿,讓人回味無窮。【喝用電咖啡壺咖啡的人】在別人需要幫助適時伸出援手,不會見死不救在許多大辦公室裡,經常可以看到咖啡上癮族用電咖啡壺煮一大壺咖啡,不但自己想喝的時候隨時可以享用,還能分享給其他跟自己一起同甘共苦的夥伴們。通常會將好東西跟好朋友分享的人,在別人需要他們的時候多半也會適時伸出援手,不會見死不救。回想多年前在美國遊學時,就經常受到電咖啡壺族的熱情照顧,每當我唸書唸到精神不濟,就會有同學適時遞上一杯咖啡,當時真的覺得對方是日行一善的童子軍,心中充滿無限的溫暖與感激。【自己磨咖啡豆的獨立派】個性都很獨立,事必躬親不喜歡假手他人喜歡自己磨咖啡豆的人,一般個性都很獨立,在日常生活當中,他們幾乎每件事都喜歡享受DIY自己動手做的樂趣,從粉刷牆壁、整理花園到修理汽車,他們都要事必躬親,不喜歡假手他人。而他們之所以如此努力幹活,除了享受DIY的樂趣外,最主要的原因是覺得「只有自己可以把事情做好」,沒有任何人可以取代他們,可說是天生的勞碌命,好在他們也任勞任怨,不會邊做邊罵。【喝低咖啡因咖啡的人】在意細節的完美主義者,較容易感到憂慮喜歡喝低咖啡因咖啡的人,大都非常注重身體健康,他們雖然喜愛咖啡的味道,卻不願冒任何一點生命風險,只好選擇有味道而無本質的低咖啡因咖啡。類推到他們的行事風格也是屬於會避開風險,不喜歡生活中發生任何不好的後果,在意細節的完美主義者,有時可能過於拘泥細節,加上試圖控制事情的發展,因此較容易感到憂慮。心境轉變咖啡選擇跟著改變心理學家德瓦斯拉強調,個性與咖啡類型並非完全畫上等號,習慣喝黑咖啡的人,有時候也可能會嘗試簡單的即溶咖啡,更有不少人習慣數種咖啡交替著喝。以前我是卡布奇諾的愛好者,無論走到世界哪個角落,都會點杯香香濃濃的卡布奇諾,邊喝邊瀏覽周遭景物,抱持的生活哲學是:既不想為工作犧牲一切,更不愛嚴肅度日,人生以快樂為目的。但慢慢的,我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態有些改變,現在我比較偏愛單一咖啡豆煮的咖啡,喜歡簡單純淨的口感。再者,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已經不能像以前一樣愛什麼時間喝咖啡都可以,晚上以後就要克制想喝咖啡的欲望,以免干擾睡眠。除了需要考慮生理狀況外,我也覺察到,自己會依據現實需要、心情轉換來點杯咖啡,以滿足身心的需求。沒想到咖啡的影響力這麼大,能為我們的人生製造酸、甜、苦、澀各種不同的滋味。書籍介紹從習慣洞察人心:學會識人術,解決人際關係的所有煩惱作者:林萃芬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0/04/14作者簡介林萃芬:擁有專業諮商心理師的證書,多年來推廣心理學不遺餘力,除了「洞察人心」系列書籍獲得數十萬讀者的熱烈迴響外,更為企業界量身設計「員工心理諮商與輔導」、「員工心理健康管理師」的課程,協助企業界提振員工的自我效能。為什麼她可以橫跨企業界與心理諮商界?事實上她曾經擔任文化及服務業顧問近十年,她表示,這是個心理學時代,人與人的接觸越來越短暫,如果缺乏辨別他人意圖的讀心技巧,不僅人際溝通常會面臨尷尬挫折,更會導致生涯發展錯失良機。有鑒於此,她致力於融合各個心理諮商學派的精華,活用於生活、人際、工作,輕鬆掌握人際優勢。現任: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媒體公關主任、「中華人事主管協會」講師、「松德精神科診所」諮商心理師、「聯合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東吳大學兼任講師著作:鍛鍊心理肌力:15項心理鍛鍊,擺脫那些職場與人際間的控制、害怕、停滯、危機與焦慮林萃芬諮商心理師的生活EQ樂園:www.fannyeq.com.tw延伸閱讀: 「老爸在世時幫你出資創業,你當然要把媽接過去住...」一場中風,改變了一個家
-
2021-01-07 科別.消化系統
想讓大腦常保年輕 專家建議養腦先養「腸」
邁入新的一年,正是上班族布局新計畫的燒腦時節,專家提醒,由於腦會老是因為能夠保養神經元、幫助神經生長的蛋白質與激素不足,而大腦與腸道間可透過迷走神經與化學分子雙向溝通,想讓腦部常保年輕,養腦先養「腸」。陽明大學生化所蔡英傑教授表示,許多人常把腦袋不靈光歸咎年齡,這並不必然,他解釋,腸道是人體的第二個大腦,只要體內的BDNF(Brain-derived neurotrophy factor,腦衍生神經滋養因子)、多巴胺、血清素充足,就能讓腦部的神經元時時更新,而影響體內BDNF、多巴胺、血清素分泌的關鍵其實就在腸道。近年科學研究更發現,神經叢密集的腸道,是許多疾病的「第一現場」,腸道不健康不僅會引起腹瀉、腸胃不適、吸收不佳,更會透過腸道細密的神經元影響全身,間接造成情緒失調、憂鬱,讓人從裡到外都黯淡無光,思緒卡卡。如何健康養腸呢?楊英杰建議上班族請拒絕高糖份零食,而過度使用提神飲料,小心讓身體累積更多難以代謝的疲勞,此外,腸道除了消化吸收功能外,神經更受到分布腸道中千百種不同的好壞菌影響,適度讓腸道在充滿好菌的狀態,也有助腸道順暢與體質調整。
-
2020-12-21 科別.耳鼻喉
天冷、壓力大耳鳴就發作?當心自律神經失調!醫:先看這2科找病因
蕁麻疹腸躁症時好時壞?當心是自律神經失調身體警訊 身體常常出現各種老毛病,看完醫生吃完藥,卻又經常反覆發作,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造成?民生承安診所王健宇醫師指出,現代人一天當中從起床睜開眼到晚上睡眠,所有的活動都是靠自律神經進行調節,包括呼吸、心挑、饑餓、排泄都有相關,一旦打亂作息節奏,就可能出現各種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若未妥善控制,有可能引發紅斑性狼瘡、大腸急躁症、慢性蕁麻疹、甲狀腺機能亢進者等疾病。 王健宇舉例,許多人作息失調又採用錯誤解決方式,更容易導致身體平衡失調,比如為了熬夜喝咖啡,隔天照常上班為了提神繼續喝咖啡,如同一台持續運動的車子,該進廠保養卻不進廠,身體就會有「破口」而引發自律神經失調問題。以女性而言,壓力大時最常見的就是甲狀腺機能失調,甚至可能因此引發自體免疫疾病。相較之下,因壓力產生的腸躁症,則有男性多於女性的現象。 耳鳴竟是自律神經失調害的?王健宇:先看這兩科再確定 坊間常有民眾,突發性出現耳鳴卻找不出病因,恐也需要注意自律神經問題。王健宇指出,耳鳴與自律神經關係非常密切,提醒民眾如果耳鳴時好時壞,當處於天氣冷、心情低落、壓力大的時刻特別容易發生,就是身體處於壓力破口的不平衡狀態下。也可觀察自律神經失調的其他症狀,比如頭疼、頭暈、胸悶、胸痛、皮膚過敏,這些症狀都會反映身體是否處於平衡之中。 王健宇提醒,耳鳴其實是相對難處理的疾病,民眾如果不時發生耳鳴、暈眩,應先至耳鼻喉科就診。若檢查無明確病因,可再尋求神經內科諮詢。倘若耳鼻喉科與神經內科檢查皆無問題,這類耳鳴很多時候歸類在自律神經失調的範疇。醫師表示,可使用針對耳鳴、暈眩的症狀治療藥物,再搭配調節自律神經失調的藥物,有機會控制在7、8成之間。 面對自律神經失調 先求和平共存找出壓力源 王健宇表示,面對自律神經失調或時好時壞的症狀,應保持平常心配合治療,先求與症狀和平共存、日常生活不受影響。醫師提醒,有自律神經相關症狀與疾病發生時,除應就醫治療外,也建議病人找出造成壓力的源頭,用正確的方式舒解壓力,才能真正讓自律神經恢復平衡,甚至有機會可以脫離藥物。 《延伸閱讀》 .用呼吸改善耳鳴!醫:耳鳴未必是耳朵的問題,單邊耳鳴等情況盡早就醫! .失眠分3大型態 別單靠安眠藥,睡眠日記有助改善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2-08 癌症.頭頸癌
40歲壯男吸菸嚼檳榔得口腔癌 手術取小腿骨與皮膚重建
40歲壯年男子阿龍(化名)在工地上班,平日工時長為提振精神,常吸菸、嚼檳榔提神,多年前開始,只要吃略刺激性食物,口腔黏膜即有灼熱感,卻未就醫檢查,直到日前才診斷為第四期口腔癌,經清術手術、化療,取一段小腿骨與部分皮膚重建口腔功能,術後恢復狀況良好。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醫師白馨表示,口腔癌為我國25-44歲青壯年男性,最易發生的癌症,平均死亡年齡為54歲,較其他癌症早10年以上,菸酒檳榔都是危險因子,同時有抽菸、喝酒、吃檳榔習慣,罹患口腔癌機率為一般人的123倍,呼籲民眾戒除菸酒檳榔,定期做口腔檢查。她說,像阿龍發現口腔癌時已是第四期,和第一、二期相比,切除範圍更大,為將惡性腫瘤拿乾淨,除頸部接受淋巴廓清術,還要截掉一部分下顎骨,並且取一段小腿骨與部分皮膚,重建口腔功能,術後還需接受放射線治療與化療,不僅影響外觀、說話、咀嚼。白馨說,所幸患者手術後恢復狀況良好,做重建手術改善外觀與口腔功能,進食,講話都沒有問題,只需要定期回診追蹤即可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即日起至12月31日,提供口腔癌篩檢送口罩活動,民眾攜帶健保卡至醫院一樓癌症篩檢中心掛號,醫師進行口腔癌篩檢,若發現癌前病變(如白斑、紅斑等),都能盡速做切片檢查。醫院也有戒菸門診和戒檳榔單一窗口,相關諮詢可洽癌症篩檢中心,電話專線05-2756322
-
2020-12-07 養生.聰明飲食
不喝咖啡就頭痛憂鬱? 醫師教你可以這樣減咖啡
許多上班族每天早上沒有喝咖啡就好像沒有醒過來一樣,有的是咖啡喝了可能會有腸胃不適等症狀,但是不喝咖啡又可能會頭痛、憂鬱,醫師表示其實想要戒斷咖啡也並不難,只要循序漸進就可以做到。26歲的林小姐有輕度胃食道逆流,工作壓力大,早上總是一杯咖啡提神,有時為了精神集中,會再追加1、2杯。持續了5年後,她發現偶爾不喝咖啡時會頭痛,但只要一杯下去,症狀就會改善,咖啡簡直是她的特效藥。然而,上腹痛、胃酸上湧、火燒心則反覆發生,使她不堪其擾。經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許維芸醫師診治,發現不僅胃食道逆流加重、甚至還有輕微潰瘍。但林小姐又有咖啡戒斷症狀,只要停喝咖啡就會頭痛、精神不濟。許維芸建議,可逐步減量,或停喝2至9天,若擔心精神不濟影響工作,可選在假日停喝。經1、2個月後,身體會逐漸適應,若有頭痛症狀可先藉藥物控制。經1、2個月努力,林小姐成功戒斷咖啡癮,也解除胃食道逆流的症狀。許維芸表示,長期攝取咖啡會有成癮症狀,只要1、2天未攝取就會產生戒斷症狀,如頭痛、疲勞、警覺下降、憂鬱...等。但其實只要一段時間,逐步減量,或1、2星期不喝咖啡,身體就會逐漸適應。許維芸建議林小姐逐步減半每日咖啡量,再改用低咖啡因的咖啡或茶來替代,並養成不熬夜的生活習慣。經過1至2個月,林小姐早上沒有咖啡,一樣可以精神奕奕地上班,偶爾一杯咖啡調劑身心,也不怕上癮。許維芸表示,咖啡其實對人體也有好處,除了醒腦、調整時差、還能加強運動員的表現。長期適量飲用更可以降低第二型糖尿病、腎結石、痛風、肝硬化、帕金森氏症等疾病的發生率。但咖啡過量可能導致失眠、焦慮、血壓上升、心律不整,更大劑量甚至可能致死。許維芸建議適量攝取咖啡因,一般人每天攝取低於400毫克咖啡因,也不要在短時間內攝取超過200毫克咖啡因。而孕婦每日不應攝取超過200毫克咖啡因。小於12歲的兒童不要攝取咖啡因,青少年則每日不應攝取超過100毫克咖啡因。也要留意紅茶、綠茶、可樂、能量飲、巧克力、某些止痛藥也都含有咖啡因。本身有廣泛性焦慮症、胃食道逆流症狀者,就不建議過量攝取,以免病情加重。另外,睡前6至8小時最好不要再喝咖啡或含咖啡因的飲品,避免影響睡眠。某些降血壓、抗凝血、心律不整、神經科藥物會與咖啡因發生交互作用,建議諮詢醫師再飲用咖啡。
-
2020-11-28 新聞.用藥停看聽
感冒吞「加強錠」就會快速痊癒、止痛藥多吃點效果才會快? 藥師破除大眾的用藥迷思
每年一到秋冬季節,流行性感冒疫情就會升溫,遇到發燒、感冒、流鼻水、頭痛時,許多人會自行到藥局買成藥服用。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特地邀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陳詩琪藥師,為大家詳細解說感冒藥及止痛藥的正確用藥方式,絕對不是吃越多,好越快,也不要迷信吞了感冒「加強錠」就會快速痊癒喔!一、感冒糖漿非飲料、別猛灌感冒藥的成分大同小異,例如:具止咳作用的「可待因」、退燒鎮痛的「乙醯氨酚」、緩解鼻塞流鼻水的「假麻黃鹼」、抗組織胺、維他命、甘草或咖啡因等。其中「乙醯氨酚(Acetaminophen)」就是一般普拿疼,在正確劑量下的安全性很高(單次劑量約為375至500毫克)但若不依照藥品仿單上建議方式服用,超過成人一天最大用量4,000毫克,會造成肝臟損害,甚至導致急性肝衰竭而危及生命。陳詩琪藥師說明,加強錠的藥物是把主要療效的成分劑量加倍,或是添加其他輔助成分來加強藥效,雖然效果更好,但發生副作用的機會也會增加,例如:「假麻黃鹼(Pseudoephedrine)」能有效紓解鼻塞,但副作用是容易造成血壓升高及心跳加快等,當劑量加倍時,有高血壓、心律不整、青光眼患者更要小心使用。食藥署提醒,有些人買了感冒糖漿之後,不看說明就把整罐喝完,甚至當成保健、提神飲料,一天喝好幾瓶,早就超過了治療的安全劑量。由於感冒大多是病毒引起,藥物只能緩解症狀,無法縮短病程,加重劑量不會好得比較快,有時候病情較輕,只有一、兩種症狀,如果貿然服用綜合感冒藥,可能會多吃了不需要的藥物,萬一又沒按照劑量、長期使用,反而會有成癮的風險。二、止痛藥視症狀選用國人常用的止痛藥主要分成三大類,包括:乙醯氨酚(Acetaminophen)、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s)、麻醉性止痛藥。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s)的常見成分,如:Ibuprofen、Diclofenac,具有止痛及抑制發炎的作用,但經常出現腸胃道不適的副作用。由於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對於受傷後的肌肉發炎很有效,因此除了口服劑型外,市面上也有許多外用劑型,如噴霧、藥膏及貼布等,僅供局部使用,經皮膚吸收的量有限,比口服劑型引起的副作用少,但若任意塗抹或貼滿全身,可能會引起皮膚紅腫、發癢、刺痛的過敏反應。若已使用乙醯氨酚或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的最大劑量後,還無法舒緩疼痛時,醫師可能會建議使用麻醉性止痛藥。食藥署貼心小叮嚀,不論是哪一類止痛藥物,千萬不可超過劑量,避免副作用加劇。萬一長期依賴止痛藥,甚至濫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不但藥效會變差,還可能損害腎臟功能,引起慢性腎衰竭而洗腎。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0-11-09 新聞.健康知識+
多吃水果就健康?吃飽想睡很正常?營養師破解你的「健康」迷思
明明已經減少吃澱粉、多攝取水果,怎麼體重計上的數字還是掉不下去?明明半夜 2、3 點才睡,卻還是早上 6、7 點就自然醒,你覺得這真的是「睡飽」了嗎?VidaOrange 生活報橘這次特地專訪目前擔任《晨光健康營養專科諮詢中心》院長的趙函穎營養師,請她帶我們一起來破解幾個診所患者常見的「營養迷思」,避免讓自己為健康所做的努力因為長期以來「錯誤的觀念」而白費心力!迷思一:水果是原型食物(Whole food),所以怎麼吃、怎麼健康?很多家庭都喜歡在飯後切一大盤當季的水果上桌,或是不少人為了瘦身就不吃飯、只吃水果,但是水果其實有大量果糖,而果糖也是單醣類的一種,會堆積在肝臟裡變成三酸甘油脂,久而久之就會變成大肚子、脂肪肝!趙營養師也舉一個曾經在門診遇到的學生為例:那個學生為了減肥一天吃 10 顆芭樂,結果一週後反而胖了 3 公斤,因此,營養師建議一天吃 1 到 2 份的水果就好了,「一份是 15 公克的糖,所以芭樂一顆這麼大,1 顆就 30 公克的糖,10 顆就 300 公克,等於是手搖杯全糖的 2 倍!」 千萬不要輕忽水果的糖分。迷思二:「飲食」跟「睡眠」沒關係、固定早起的「生理時鐘」就代表睡飽了?「我的生理時鐘就是這樣,早上六點就會醒的。」真的是這樣嗎?趙營養師表示:「這不代表你的身體是不想睡的!很可能只是因為壓力、身上掛了很多責任造成的,有不少來看診的人做完飲食調整,都來跟我說:『我好久沒有睡得這麼舒服了!』。」對於那些「你叫我再睡,我也沒辦法!早上要起來幫小孩做早餐,然後晚上又要忙家事跟工作,怎麼能睡得安穩」的求診患者,趙營養師建議補充「鈣」跟「鎂」,並推薦可以從小魚乾、黑芝麻跟堅果、綠葉蔬菜中獲取。也有不少人以為就算半夜 2 點才睡,早上 6、7 點照樣自動醒來,就算想再睡也睡不著是「初老」的症狀。但就如同趙營養師所説, 要去察覺自己的身體是真的不累,還是大腦叫你不要累,並且學著去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或許有時候只是因為你太累、太壓抑而感覺不到身體想睡覺的聲音。迷思三:中午一定要睡個午覺才好?或許是孩時養成的習慣,也可能是因為每次吃完午餐後總是睡意上身,我們會覺得中午就應該要小睡一覺,但趙營養師卻不這麼認為,「我認為是因為你中午吃的東西,讓你血糖升太高了!當你吃完一個便當之後覺得好飽、好想睡,你覺得這是正常的嗎?」「真正吃完東西,你不應該覺得很累!」 這是趙營養師希望我們現代人要去反思的問題。她也提到,如果你開始「減醣」,你會發現每天第一個改善就是「精神」,因為不再有這麼多的精緻澱粉,讓你的血糖一直衝上去,又因為要消化這個血糖讓你想睡覺,「吃再多 B 群、喝再多咖啡提神都沒用!」。不過,趙營養師也特別提醒,如果不是因為吃了太多食物,而是身體真的感到疲倦,就要適時休息。看完以上 3 個迷思的專業破解,有沒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畢竟,健康可是一輩子的事情,每一個還在為身材苦惱、為生活操忙的你請務必學會好好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趙函穎營養師簡介】現任晨光健康營養專科諮詢中心院長。專長為女性營養專科、減肥瘦身專科、孕期營養、兒童成長、癌症調理、個人專屬身心平衡營養菜單設計。趙函穎營養師部落格IG:@hanyingchaoFB: 趙函穎營養師的美麗方程式※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破解營養迷思】專訪趙函穎營養師:多吃水果就健康?吃飽想睡很正常?自動早起代表睡飽了?
-
2020-11-08 養生.聰明飲食
能否喝咖啡其實不是你決定的 科學家解答是誰在操控你
【文、圖/選自臉譜《我,為什麼會這樣?》,作者比爾.蘇利文】為什麼你沒有喝咖啡就無法展開一天的生活?在一九八二年的電影《瞞天過海飛飛飛》(Airplane II: The Sequel)中,空服員通知乘客他們所搭乘往月球的飛船偏離了軌道,小行星撞擊了飛船船艙,導航系統受到破壞,這些都沒有讓乘客嚇著,但空服員宣布了最後一個消息,乘客便陷入恐慌中:已經沒有咖啡了。世界各地許多繁忙的人士,手中往往端著一杯咖啡。對有些人來說,咖啡不只是一種飲料,它簡直就像是身體的一部分。所以說,基因也會影響我們對於咖啡的偏好,就像能夠影響身體的一部分那般。咖啡是無所不在的能量形式,不僅能夠輕易地把咖啡因這種藥物送到身體中,大部分的人也覺得咖啡美味。咖啡因的刺激效果來自於它的分子形狀類似腺苷(adenosine),腺苷會在身體中流動,是身體能量高低的指標。清醒的時候,腺苷在身體中逐漸累積,最後當腦中和腺苷結合的腺苷受體很多時,便會發出訊號:「差不多了,該睡覺了。」而咖啡因會取代腺苷,和腺苷受體結合,截斷了這個程序。如果結合得夠多,腦就不會收到需要睡覺的訊息。當有足夠的咖啡因欺瞞了我們的神經元,腦部就受到愚弄,誤以為有緊急狀況,進而刺激釋放腎上腺素或和「戰或逃」(fight-or-flight)反應有關的激素。這個時候注意力和記憶力會提高,心跳速率加快,先前所儲存的糖會被釋放出來,好增加可以使用的能量。有些人對於自己的咖啡癮引以為傲,有些人卻沒有辦法喝太多咖啡。這種喜好差異也可能不是由你決定,而是你的DNA發揮了影響力。科學家已經發現TAS2R38這種基因和你會喝下多少咖啡有關。超級味覺者難以接受苦味,所以可能就無法忍受比較濃的咖啡,或是需要許多糖和奶精中和苦味。但是除了TAS2R38上的突變之外,還有許多事情會讓有些人無法對咖啡因上癮。對於咖啡的偏好不只受到味蕾的影響,因為咖啡因對每個人的影響也不同。CYP1A2這個基因或許可說明為何有些人喝咖啡如飲水而不會有任何副作用,有些人只喝了一杯卻會心悸。CYP1A2基因所製造的蛋白質是一種位於肝臟的細胞色素(cytochrome),具有酵素的功能,能夠分解咖啡因和其他成分。CYP1A2細胞色素並非人人相同。絕大多數人在攝取到咖啡因後十五到三十分鐘內會感覺到效果,這種藥物的半衰期大約是六個小時(也就是要花六個小時,體內的咖啡因才會消除一半。所以你在六點鐘吃晚餐的時候不要喝太多咖啡,因為在午夜時分你想要去睡覺的時候,還有一半的咖啡因讓你的身體停不下來。)具有CYP1A2*1F這種細胞色素的人,代謝咖啡因的速度慢,他們的這種酵素像是懶鬼,不會快速地處理掉咖啡因。實際上的狀況就是咖啡因會因此在身體中留得比較久。這會使得咖啡因的刺激效果增強,也會讓血壓上升。有些研究甚至指出,代謝咖啡因比較慢的人如果食用咖啡因,高血壓和心臟病突發的風險會增加。你注意到絕大部分的抽菸者會喝很多咖啡嗎?這是因為菸中的尼古丁會活化CYP1A2基因,使得咖啡中的咖啡因代謝得比較快,因此從咖啡得到的提神效果比較短暫,癮君子們會比不抽菸者更快想要喝第二杯咖啡。由人們代謝咖啡因的速度不同來看,毫無疑問地,人們代謝其他藥物與食物的速度也有差異,這造就了不同人之間心智與體能表現上的不同。一項發表於二○一二年的研究指出,在固定式自行車比賽中,代謝咖啡因緩慢的人喝了咖啡以後一分鐘就出現效果,但是代謝咖啡因快速的人,在喝了咖啡後要四分鐘才有效果。所以現在奧林匹克運動會是不是需要禁止咖啡和其他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呢?有另一個原因或許能解釋個人對於咖啡因飲料的偏好差異:腸道中的細菌類型。腸道微生物能夠影響咖啡因代謝的證據來自於咖啡果小蠹(coffee berry borer)。這種惹人討厭的生物對於種植咖啡的人來說是天大的威脅,牠們會把咖啡豆當成早餐、午餐和晚餐。咖啡果小蠹是目前已知唯一只靠咖啡就能夠生存的動物,每天吃下的量如果換算成成年人類,相當於兩百三十杯小杯咖啡。牠們為什麼能夠忍受足以致死的咖啡因量,一直是個謎。二○一五年,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的微生物學家伊恩.布羅地(Eoin Brodie)所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咖啡果小蠹腸道中的幾種細菌中,包括精於分解咖啡因的黃褐假單胞菌(Pseudomonas fulva)。黃褐假單胞菌帶著能夠分解咖啡因毒性的基因,住進了咖啡果小蠹的身體裡面,讓咖啡果小蠹能夠以吃咖啡為生。雖然目前我們還沒有證據指出人類具備了這類能夠消滅咖啡因的細菌,但是在煮咖啡機上已經找到了那些細菌。如果這些細菌進入人體而且成為了微生物相的一部分,就能影響身體代謝咖啡因的速度。現在研究人員發現,有其他的基因會影響人類代謝咖啡因的過程,甚至細菌也可能來摻一腳,我們也還要去研究為什麼咖啡因對某些人的作用比較快或是比較強。咖啡因影響身體的方式,當然會影響我們對於咖啡因飲料的感覺。
-
2020-11-06 養生.聰明飲食
咖啡、B群、提神飲料,混搭更有助提神? 藥師:恐成體能負債、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人生中多多少少都會經歷過「熬夜」的過程,學生時期面對考試的壓力,永遠唸不完的讀書進度,往往要犧牲睡眠時間來追趕。上班之後可能有輪班的需求、或是為了趕不出來的各種報告而晚睡。如何在熬夜當下保持專注和集中趕工追進度,熬夜的隔天又有足夠的精神維持一整天的「正常工作」的狀態,不會被同事主管發現,成了每個熬夜者「內心的渴望」。今天就要來跟大家分享,常見的兩種提神輔助品,咖啡和B群它們有什麼不一樣? 首先來了解一下咖啡,咖啡中的成分-咖啡因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可以刺激交感神經達到消除睡意的「提神」效果,確實有些人因為工作、課業因素,必須徹夜讀書甚至是輪值大夜班,到了昏昏欲睡的時間點必需盡快恢復集中力維持清醒!想要短時間的熬夜,這時來杯咖啡確實能消除襲來的睡意,但這樣的效果是有時效性且是短暫的,我們可以想像這個過程是在「預支」我們的集中力,也是在加速燃燒體內儲存的能量,一旦4~5小時過後咖啡因被排出體外,想要再透過「續杯」補充咖啡因也很難達到之前的效果,反而會覺得更累更無法集中精神。 B群是維持正常生理機能的維生素,維生素可以參與人體的各項生化反應、但它本身是無法提供能量的 ,所以維生素B群的主要是擔任「輔酶」的角色,我們可以把維生素B群想成能量轉換的「推手」,它能夠將我們吃進去的各種營養素轉換為可以被身體利用的能量,供應身體進行各項活動,有了足夠的能量我們的身體就不會那麼容易感到疲勞。但是如果沒有均衡且充足的飲食,也就是沒有了提供能量的「原料」,即使吃了維生素B群,也無法發揮它「推手」的作用。 如果前一天熬夜、睡眠不足,早上起來覺得身體特別疲累,或是常常感覺體力不好很容易疲倦,補充B群確實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率的將吃進去的食物轉換成能量,一旦身體獲得充足的能量,長期下來也能夠感覺到自己體力比較好、更有活力且元氣十足,但一定要記得,吃B群和均衡補充食物一定要同時進行,才不會讓B群的作用白白浪費了! 如果兩個同時一起吃的話呢?我們要知道咖啡雖然可以短暫提神,讓你快速集中注意力,但其同時有加速新陳代謝和利尿的效果,而B群屬於水溶性維生素,如果將咖啡和B群同時吃下去,其實可能會加速B群隨著尿液排出的速率,使B群轉換體內營養素的效能下降。兩者提神的作用略有不同,一起吃雖然可以短暫的讓你感覺有「超人」般的精神和體力,但長期下來就會讓身體進入「耗電模式」,對身體反而造成更多的負擔和消耗,「預支」的體能就像欠下了「卡債」,需要更多的休息時間才能恢復。 講到這裡就要順便說明一下,市售常見的能量飲料,其實裡面的主要成分就包含了上述兩種提神原料-咖啡因和B群,此外常見的成分還包括牛磺酸、糖份或其它甜味劑,所以如果使用提神飲料又再吃B群類的保健食品,或是又喝咖啡又喝提神飲料,其實是重複攝取了相同的成分,並不會因此有加乘的效果,過量的咖啡因還可能提高心血管及神經方面的風險。 (根據Uptodate資料庫,健康的成人每天咖啡因攝取上限不超過400mg是安全的,青少年則每一公斤體重建議不超過 2.5mg) 我們的身體都是有極限的,感覺到疲累其實就是身體告訴我們該休息了!不論是好好睡個覺補充消耗的精神,或是趕緊吃一頓營養均衡的大餐恢復體能,即時的「救援」或許可以靠咖啡、提神飲料或補充B群短暫的達成,但長期的依賴卻會使身體「負債累累」,大家千萬要特別注意喔! 《延伸閱讀》 .常頭痛應戒掉咖啡和濃茶?咖啡因對頭痛是雙面刃? .感冒藥配咖啡好更快?食藥署:易產交互作用引心悸,常見感冒藥NG行為要注意 .喝咖啡有利降腸癌死亡率?重症醫師:研究指出與5大成份有關
-
2020-11-05 養生.聰明飲食
餓翻!健康宵夜怎麼選? 營養師推薦健康選擇指南
養成吃宵夜的習慣會增加熱量攝取,同時也會造成身體的負擔;然而,真的餓到受不了時,可以吃哪些食材才是比較健康的宵夜選擇呢?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表示,宵夜飲食宜量少、清淡、好消化為原則,才能降低身體的負擔。 半夜肚子餓,真要吃點宵夜時,該怎麼吃才比較不傷身?廖嘉音營養師表示,吃宵夜時建議以「減少負擔」為原則,可從以下幾個面向來挑選合適的食材類型:1.量少為佳:宵夜是額外、非必需的進食,因此建議少量食用就好,不要吃太多、吃太飽而增加熱量攝取及身體負擔;例如可少量吃些無調味的堅果,藉由增加咀嚼量滿足口慾,以減少實際攝取的食物總量。 2.清淡為宜:建議應避免像是泡麵、洋芋片、鹽酥雞等重口味的食材,吃這些食材通常還可能搭配飲料或飲水,不只增加熱量攝取,也可能讓隔天出現水腫的狀況。 3.容易消化:宵夜大多在睡前食用,因此建議選擇好消化的食材,像是瘦肉粥、溫牛奶等。 4.高纖更好:吃些蔬菜或適量的水果,如大番茄、燙青菜、莓果類、奇異果等,高纖能增加飽足感,又能避免攝取過多熱量。 廖嘉音營養師提醒,晚上最好避開咖啡、茶、巧克力等富含咖啡因的食材,主要因為咖啡因有提神、利尿之效,可能會導致難以入眠或中斷睡眠。此外,若非得吃宵夜不可時,建議最好距離睡前2小時吃完,讓身體有時間可稍做消化較佳;若一吃飽就倒頭大睡不僅容易引起胃食道逆流,也會加重腸胃負擔,恐影響夜間睡眠品質。 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 廖嘉音營養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10-23 新聞.食安拉警報
專家:能量飲料添加物多 小心咖啡因中毒
能量飲料近年越來越夯,不斷推陳出新,但一般民眾對能量提神飲料中的內容添加物其實都相當陌生。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能量飲料大部分添加物對人體無害,真正會影響人體健康的是其中的咖啡因。營養師則提醒,能量飲料含有大量糖分,飲用過多很容易出現肥胖問題,千萬不可當水照三餐喝。能量飲料中添加物包括鹼醯胺、肌醇、酒石酸、L苯丙胺酸、精胺酸、異白胺酸、本多酸鈣等。新北土城醫院營養師邱怡文指出,鹼醯胺就是維他命B3,使用過量會影響肝功能,但提神飲料只加一點,不大可能超過限定值。肌醇是營養添加劑並無上限,酒石酸則是一種調味劑,能在飲料中添加酸味,同樣沒有使用上限。其他包括L苯丙胺酸、精胺酸、異白胺酸、本多酸鈣都是合法食品添加物,但每人身體狀況不同,建議適量攝取就好。顏宗海強調,依歐盟食安委員會2015年評估報告中顯示,民眾每日不應攝食超過自身體重乘以3毫克的咖啡因,譬如50公斤的民眾,就不該攝取超過150毫克。顏宗海說,咖啡因攝取過量的話可能出現咖啡因中毒症狀,輕微的話會焦慮、易怒、煩躁,嚴重可能引發胸悶、心悸、血壓上升等情形;另也建議懷孕婦女、嬰幼兒、肝腎不好民眾少碰。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指出,許多青少年都誤以為能量飲料除提神還有維生素,當作健康飲品飲用。其實近半數能量飲料只要喝1罐,添加糖就會超過建議量。國外報告指糖分攝取過多,會提高得憂鬱症、高血壓、脂肪肝等風險。
-
2020-10-23 新聞.食安拉警報
學生能量飲料喝上癮 新北盼設限
青少年飲用能量飲料過量問題日趨嚴重,但目前無法可管。新北市議員彭佳芸在議會質詢時,要求市府應訂定青少年提神飲料使用建議指引,同時宣導能量飲料過量的風險,讓孩子了解。新北市教育局表示,未來會將能量飲料成分、可能造成的危害等相關知識納入健教課程內。新北市教育局表示,能量飲料無限制購買年齡,學生可於校外各大通路購買,5月已函文食藥署建議立法限制,以維護青少年健康。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鄭維智表示,目前食藥署不會有特別改變,只要標示的品名和其本質相符,且不涉及宣傳醫療效能或讓民眾誤解有療效,不論是能量飲或其他飲品,都不會特別規範。教育部國教署組長林良慶表示,能量飲料上有標示「孩童不宜」警語,且含糖量高,建議不宜飲用。目前教育部禁止學校販售含糖飲料,針對學童使用能量飲料一事,國教署也將加強宣導。兒福聯盟統計,台灣有76%學生有睡眠不足情形,其中9成學生會使用提神飲料,選擇茶類的有49%、喝咖啡33.9%,喝能量飲料提神的則有21.5%,喝提神飲料的比率逐年升高。新北市高二陳同學說,國三學測時,每天熬夜念書,累了就喝一瓶提神飲料提神;升上高中雖沒有學測壓力,但小考不少,只要讀書讀太晚,隔天沒精神,就會買一瓶能量飲料配早餐。「我每天喝三瓶!」高二曾同學說,第一次看到能量飲料時,覺得它的造型酷炫,且又比普通飲料好喝,只要打電動打到累,就會買一瓶來提神,後來越喝越上癮,幾乎戒不掉。蘆洲國中副生教組長田恩指出,目前能量飲料無法可管,有些學生一下課,就大剌剌從書包拿出校外購買的飲料來喝,師長只能勸導。彭佳芸說,衛福部建議未滿18歲青少年一天不應攝取超過100毫克咖啡因,但有的能量飲料一瓶就超標,國外甚至出現有青少年喝能量飲料致死案件。新北市府應擬定相關對應措施,建立能量飲料使用指引,讓孩子知道喝了什麼,也要向家長宣導,控管孩子的飲食,保護他們健康。
-
2020-10-22 養生.聰明飲食
早上喝咖啡提神醒腦? 營養師揭「可怕後果」...3大族群最好不要空腹喝
許多人早上醒來,習慣空腹喝咖啡,透過咖啡香來揭開1天的序幕。不過,1項研究卻發現,空腹喝咖啡可能危及人體健康,讓身體處理血糖的能力變差。營養師建議,應該在早餐後再喝咖啡,比較健康。 空腹喝咖啡會對血糖造成負面影響 2疾病傷害最大 英國巴斯大學研究團隊就發現,空腹喝咖啡可能會對血糖的控制產生負面影響,這對糖尿病和心臟病等患者的影響更大,如果長期在清晨醒來就喝咖啡,對健康將出現深遠的不良影響。 喝咖啡最好在早餐後 提神、控制血糖都能平衡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在睡不飽、沒睡好的情況下,空腹喝咖啡,身體處理血糖的能力明顯降低。研究人員要求29名健康受試者,按隨機順序進行3個不同的過夜實驗:1.正常夜間睡眠,早上醒來時飲用含糖飲料。2.受試者夜間睡眠受到干擾,沒能好好睡覺,在早餐時喝同樣的含糖飲料。3.參與者沒睡好,在早餐時,飲用含糖飲料前的30分鐘,先飲用濃咖啡。結果發現,在缺乏睡眠的情況下,參與者喝下黑咖啡時,血液測試顯示,身體處理血糖的能力明顯變差。研究人員建議,應在咖啡提神與血糖升高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最好在早餐後喝,而不是早餐前喝咖啡。 空腹喝咖啡身體危害大 提神應從調整生活作息開始台北馬偕醫院資深營養師趙強表示,喝了咖啡,咖啡因刺激人體,調節了內分泌,就會讓精神變好,比較亢奮,這是許多人早上喝咖啡的原因。但如果空腹喝咖啡,壓力荷爾蒙被急速拉升,人體開始動用資源,血糖跟著上升,下降速度就會相對較慢,長期下來,將影響調解血糖功能。趙強指出,早上空腹喝咖啡,不是好習慣,對於肥胖、胰島素分泌異常、糖尿病患者來說,空腹喝咖啡對身體危害更大。如果早上必須透過喝咖啡來提振精神,這代表沒睡好、休息不夠,建議調整生活作息,維持良好的睡眠品質。 (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早餐吃三明治+大冰奶易昏睡! 營養師絕不點的NG地雷還有這些 減肥挑時間! 運動到底要在早餐前or早餐後?
-
2020-10-17 養生.保健食品瘋
飯後1顆B群被醫學系好友嗆「沒常識」 網友戰翻
許多人將B群視為日常生活中的保健食品,也有些人把B群當仙丹,身體有問題就先吃一顆,但B群真的有這麼神奇嗎?一名網友與醫學系的朋友吃飯,飯後他拿出一顆B群吃,卻被好友笑罵沒常識、浪費,網友氣到連飯錢都沒付,直接走人,被不少網友認為太誇張。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表示,他與醫學系朋友吃完飯後拿出藥盒,並在朋友面前吞下B群,卻被對方不可置信的表情詢問「為什麼要吃B群?」「人體能吸收的維生素礦物質就這麼多,多餘的只會排出來」,並笑網友沒常識且浪費錢。網友解釋,排出多餘的,就自己有把當日營養素補充到100%,表示「總比營養素補充不足還要好吧?」,接著好友開始和網友講一些醫學常識,讓他氣到連飯錢都沒付,憤而離席。貼文一出引發熱議,其他網友紛紛回應「你是對的,嘴破平時吃B群真的有效」、「B群ok啦 是吃提神又不是吃健康的」、「醫學院的一堆自以爲是的廢渣!別理他」、「可是醫生有開B群給我吃耶」「看醫生開B群代表你真的維生素嚴重不足了吧」,也有網友說「一般人的確不容易缺乏,不過多吃也不容易過量啦」。據統計,台灣人平均一年吃掉近千億元的保健品,足以蓋1.5座台北101大樓,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維生素B群。對此,藥師提醒,保健食品適量即可,多吃無益,建議培養定時服用習慣才不會容易漏吃,狂吃特定保健品或食物也可能會讓營養失調,均衡飲食才是最重要的。
-
2020-10-16 新聞.健康知識+
吃飽後躺平可緩解腦供血不足?運動會胃下垂? 醫師解析餐後4個迷思的真相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民眾每天都做的事,飯後該如何養生,是很多人都關注的話題。相關養生建議在網上不少,有的說“飯後不能運動,否則會胃下垂”,有的說“飯後喝杯茶,提神助消化”…… 這些養生小妙招數不勝數,讓人難辨真假。最近,甚至有人提出,飯後“葛優躺”,才是餐後養生的正確姿勢。這個小妙招來自於短視頻APP抖音,相關視頻稱飯後不要站著或坐著,而應該躺著,因為飯後血液集中在胃部、大腦供血不足,只有平躺才能緩解由缺血帶來的不適。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網上盛傳的其他飯後養生小妙招靠譜嗎?飯後養生的正確姿勢又到底是什麼?針對上述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多位業內人士。迷思一:餐後平臥可緩解腦供血不足? 真相:立即躺下不利於消化“飯後'葛優躺'不可取。”青海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楊如意在看過相關視頻後,向記者解釋道,人們在剛吃過飯後,胃內充滿食物,消化機能正處於運動狀態,此時平躺會影響胃腸蠕動,不利於食物消化和吸收。另外,楊如意提示道,若飯後立即入睡,在睡眠狀態下,人體的新陳代謝率會逐漸降低,很容易使食物中的熱量轉化為脂肪,從而令人發胖。迷思二:飯後運動會造成胃下垂? 真相:適當鍛煉可促進胃腸蠕動“從正常生理角度來講,進食與運動無直接關係,餐後可以運動。” 楊如意解釋道,但需要注意的是,若在飽餐或充分進食後,立即進行劇烈運動,則可能產生如下風險:其一,由於進食後人體胃腸道過分充盈,從而引起胃腸道在腹腔內的「活動空間」變小,若此時劇烈活動,易導致相關器官在腹腔內扭轉、變形,造成腸系膜供血障礙,易引起腸壞死,此類情況常見於兒童群體;其二,進食或者飽食後,若進行劇烈運動,可能引起腹腔壓力增高,導致嘔吐,甚至引發某些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楊如意建議,飽餐之後,可適當地活動,比如散步,這樣既可以促進胃腸蠕動,也可以減輕胃食管反流的症狀。不過,雖然飯後可以適當運動,但不要馬上開始。“飯後不要急著散步。”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康復醫學科主治中醫師毛偉表示,飯後人體胃內充滿食物,馬上進行直立性活動,會增加胃部震動,加重胃負擔。尤其是有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的患者,若飯後立即活動,可能會加重病情。迷思三:餐後飲茶提神刮油?真相:茶會抑制胃、腸液分泌就“餐後飲茶提神刮油”這一說法,毛偉表示,有人認為,飯後喝一杯濃茶,能幫助排除油脂,減輕油膩感,幫助消食、減肥,但實際上飯後立即喝茶,不僅不能消食、刮油,還會抑制胃、腸液分泌,影響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易導致便秘。毛偉解釋道,茶中富含單寧酸,會影響蛋白質吸收,阻礙人體有效攝入營養;茶鹼還會抑制小腸吸收鐵元素,特別是對於一些嚴重缺鐵性貧血的患者而言,更不能過量飲茶或者喝濃茶。另外,還有很多人特別關心,餐後能否立即飲水的問題。對此,楊如意坦言,餐後立即喝水會降低人體內酶類物質的含量,且飲水會加速食物離開胃的速度,使飢餓感再次出現,不利於減肥。“此外,餐後大量喝水,還會稀釋胃液,不利於食物消化。”楊如意建議,餐後喝水時間與進餐時間,最好間隔半小時左右,同時還需要注意,要適量飲水,以免加重胃腸負擔。迷思四:飯後馬上喝優酪乳助消化?真相:兩小時後才是最佳飲用時間飯後喝水、茶都不能助消化,那喝優酪乳是否可行呢?“飯後喝優酪乳,也達不到助消化的目的。餐後不要立刻喝優酪乳,飯後兩個小時喝較為合適。”楊如意表示,只有當人體胃液的pH值較高時,才能讓優酪乳中所含乳酸菌充分生長,利於身體健康。而飯後兩小時左右,人體內胃液已被稀釋,pH值會上升到3至5,此時飲用酸奶最佳。“雖然優酪乳不宜飯後立即飲用,但它是個營養很全面的食物。優酪乳富含蛋白質、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而且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群。”楊如意補充道。不過,楊如意表示,對於減肥人群,喝優酪乳還需控制量。資料顯示,100克優酪乳熱量為72大卡,即便是脫脂優酪乳熱量也不低。對於超重人群而言,在吃早餐或午餐後,輔以優酪乳為宜,同時主食量需適當減少。“優酪乳本身含有一定熱量,飯後喝酸奶,就等於額外攝入這些熱量,天天如此,脂肪就可能悄悄上身。”楊如意提醒道。餐後養生禁忌有這些楊如意介紹道,飯後忌立即喝茶,此時喝茶會妨礙人體對蛋白質、鐵質的吸收;忌立即喝冷飲,此時喝冷飲會引起腹痛腹瀉;忌立即吸煙,此時煙中的有毒物質會比平常更容易進入人體;忌馬上洗澡、游泳,此時洗澡、游泳會減弱消化能力;忌馬上睡覺,立即入睡易導致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那麼,我們要怎麼做才能真正助消化?楊如意表示,秋涼之後,晝夜溫差較大,人們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時要蓋好被子,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在飲食調養方面,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經常有食物和胃酸進行中和;還要注意忌口,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的食物,更忌暴飲暴食;在服藥方面應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飯後服用,以防刺激胃黏膜而導致病情惡化。同時,要講究心理衛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產生。此外,在運動方面,腸胃病人要結合自己的身體情況,適度加強鍛煉,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複發,促進身心健康。“大家要養成定時定量進餐的習慣,不要吃太多澱粉含量高的食物,吃飯時要細嚼慢嚥,且心情要放鬆,飯後略作休息再開始工作,但不要立刻躺下。”楊如意提示道,少量多餐可避免胃漲或胃酸過多,胃酸過多可能會使得胃液逆流至食道,刺激食道黏膜。水果、喝湯,該飯前還飯後?另外,很多人喜歡飯後吃水果、喝湯,其實順序反了,這些東西最好在飯前吃。飯後吃水果,水果會被先吃下去的食物阻滯於胃中,使人出現脹氣、便秘等症狀,給消化功能帶來不良影響。如果將吃水果的時間提至飯前,對免疫系統有益,而飯後吃水果則沒有這種養生功效。許多人習慣吃飽飯再喝湯,而飯前喝湯可以給口腔、食管、胃、腸等食物的必經之道加點“潤滑劑”,以減少硬食物對消化道黏膜的刺激。(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10-13 癌症.其他癌症
船長嚼檳榔上癮罹口腔癌 經治療仍留下不可逆功能傷害
邱姓船長開船往返台灣與離島,如同許多駕駛朋友,習慣嚼檳榔保持清醒,一天4、50顆家常便飯,某天發現嘴裡出現潰瘍硬塊,他買消炎藥及藥膏塗抹,潰瘍硬塊未消失還擴大,求助嘉義長庚耳鼻喉科陳弘晉醫師。經切片診斷證實口腔惡性腫瘤。幸好經評估仍未遠端轉移,經開刀重建及放射線化學治療,控制腫瘤;但外觀改變,發聲及吞嚥功能缺損,經濟重擔,為自己及家庭帶來長久深遠影響。陳弘晉指出,類似邱姓船長案例各地不停上演,嚼檳榔伴隨社會勞動文化,檳榔及其添加物具興奮中樞神經功能,許多人藉此提振精神調節心理壓力,但檳榔2003年被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列為第一級致癌物,台灣口腔癌患者高達9成有嚼檳榔習慣。檳榔菁仔成分(含檳榔素、檳榔鹼,都具有致癌性)及粗糙纖維會摩擦並傷害口腔黏膜,日久造成口腔黏膜纖維化、白斑、紅斑,最終可能轉變口腔惡性腫瘤。添加石灰為強鹼,更進一步促使細胞變異及癌化,對牙周及美觀傷害有顯著負面影響。根據大型研究統計,合併嚼食檳榔、吸菸及酗酒的狀態下,罹患口腔癌的機會竟高達一般人的123倍。口腔癌已列男性十大癌症死亡率的第4名,且有繼續向上攀升趨勢。口腔癌以手術切除為最主要治療方式,即使重建外科技術進步,口腔及顏面結構受損伴隨不可逆功能傷害。治療帶來咀嚼吞嚥、構音困難、頸部僵硬水腫、顏面缺損、骨壞死等後遺症,生活品質大幅下降,人際溝通社交困難,還面臨可能復發風險。陳弘晉呼籲民眾戒食檳榔,強化動機,告訴自己為了健康珍惜家人,省下買檳榔錢用別的方式犒賞自己,尋求替代方法,以適量茶和咖啡提神,添加衣物保暖,試著透過口香糖和蒟蒻條咀嚼替代。
-
2020-10-10 養生.聰明飲食
他每天2杯超商咖啡大呼花錢又難戒 網友給出中肯建議
咖啡是現代人日常生活中必備的飲品,用它來提神,但不少人喝太多有了成癮症狀,甚至不喝就會頭痛不舒服。一名網友煩惱每天喝兩杯咖啡有點花錢,尋思該如何戒斷。一名網友在PTT發文,他說每天都會喝兩杯超商的冰美式咖啡,一天要花70元,等於一個月要花2100元,接近薪水的十分之一,相比之下月伙食費僅1萬元,咖啡顯然是很大一筆開銷。他很煩惱想戒又戒不掉,但一旦停止喝咖啡就會感到很疲累。他表示雖然停止攝取一段時間會恢復正常,但這戒斷期間根本無法好好做事,工作時根本不允許你連續好幾天都昏睡,他尋求有沒有專家可以給他戒咖啡的建議。網友紛紛提出省錢的建議:「只是喝美式的話又不一定要買超商的」、「想省錢的話泡濾掛一杯才10元」、「即溶咖啡最省」、「網路買咖啡豆自己手沖,一磅才300~500元」。針對精神不濟和如何戒斷也有人提議:「維他命B群擋一下」、「我是請醫生開藥」、「早睡+午睡就可以防工作昏睡」、「早睡早起一個月就戒了,早餐用檸檬水代替」,也有人認為原PO喝的量還好,不用刻意戒咖啡。衛福部前國健署長邱淑媞指出,咖啡可以是健康生活的一環,不必因擔心健康而刻意戒掉。每天可喝2-5杯咖啡。勿加糖。避免人工奶精。為了防止鈣質流失,可補充牛奶和優格;另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建議使用濾紙、喝過濾過的咖啡。
-
2020-09-27 科別.心臟血管
黃鴻升主動脈剝離猝逝 醫師建議養成這習慣是保命關鍵
藝人小鬼黃鴻升因主動脈剝離造成血管阻塞猝逝,安南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陳偉華表示,該病大多好發在50到70歲男性,但有研究顯示這個發生率十萬分之三的疾病,仍有一成機率會發生在40歲以內的族群,這是不可掉以輕心的隱形殺手,定期測量血壓才能避免主動脈剝離。陳偉華說,日前一名32歲陳姓病患在大樓擔任夜間保全,每天清晨下班還要載母親去上班,為了打起精神,他習慣抽菸提神,急性子的他也有家族性高血壓病史。某日值班時他被住戶發現倒臥在大樓櫃檯,緊急轉送台南市立安南醫院急救,透過斷層掃描發現他有急性主動脈剝離併心包膜填塞,需要緊急手術,經歷8小時手術順利康復出院。陳姓病患聽從主治醫師陳偉華的建議,辭去需要輪大夜班的工作,每天早晚都自己量血壓監測預防高血壓,保住生命。陳偉華指出,主動脈剝離發生的症狀跟內膜破口的位置有關。典型的症狀如「刀割」般前胸痛到後背、昏厥、冒冷汗等症狀,還有腹痛、頭暈、嘔吐、全身軟弱、下肢無力等由剝離範圍引發的非典型症狀;罕見的非典型狀容易誤導診斷方向,導致第一線醫療人員無法及時診斷而延誤治療時機。此外,病人因血壓太高造成急性主動脈剝離後,血壓往往非常難控制,建議先住院以藥物控制血壓進行24小時的嚴密監控,若主動脈的剝離狀況牽涉到昇主動脈,就要立刻進行緊急手術。根據統計,如果不進行手術治療,約有一半的病人會在3天內死亡。陳偉華提醒,控制血壓、戒菸、避免吸食毒品是預防主動脈剝離最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長期高血壓不吃藥控制的患者、結締組織疾病如馬凡氏症候群和多囊性肝腎病變的患者、先天二瓣型主動脈瓣的患者等高危險族群。另外,氣溫驟降、換季或熬夜也很容易激發主動脈剝離急症,高危險群的人建議定期監測自己的血壓,並按照醫囑治療,才能避免發生突發意外。
-
2020-09-22 養生.聰明飲食
喝咖啡一天超過這量就算NG! 重度飲用者都該知道的攝取觀念
咖啡已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日常飲品,而你每天喝幾杯咖啡?你知道每天該喝幾杯咖啡才好?對此說法眾說紛紜,自稱「咖啡重度飲用者」的營養師、大專院校講師林世航曾在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中強調,只要每日咖啡因總攝取量不超過300毫克,也就是每天最多喝1~3杯的咖啡量,再依自己體質及感受適量調整,就不用擔心了!咖啡因分級標示作為衡量指標 依據自己體質找出適合飲用的杯數很多人對咖啡又愛又怕,原因大多來自於錯誤的認知,林世航特地戳破三大咖啡迷思,並彙整出客觀的建議:迷思一:喝咖啡能提神?林世航指出,咖啡因的確會影響與生理時鐘有關的激素,但每個人對咖啡因的敏感度皆不同,有人喝咖啡之後會睡不著,但也有人照睡不誤,每個人應當依自己的體質適量飲用咖啡;咖啡因代謝時間大約8小時,且因人而異,若擔心晚上睡不著,過了中午後,就不要再喝含有咖啡因的食品及飲品,或可挑選咖啡因含量較低的咖啡。迷思二:喝咖啡會有戒斷症?林世航指出,重度過量飲用咖啡者,一旦停飲咖啡,很容易出現頭痛和手抖的戒斷症狀,但只需2周就能大幅緩解;建議喝咖啡適量就好,每日咖啡因總攝取量不超過300毫克。迷思三:孕婦不能喝咖啡?「根據資料顯示,早期胚胎不穩定時,若孕婦過量飲用咖啡,咖啡因攝取量和增加流產率呈正比關係。」林世航舉實證說明,至於坊間流傳咖啡恐導致胎兒畸形的說法,目前的研究資料看來,咖啡因和胎兒畸形尚無直接關聯。而每個人體質不同,孕婦能否喝咖啡,以及懷孕期間的咖啡飲用量還是先請教醫師、遵循醫囑比較保險。延伸閱讀: 喝拿鐵就不怕鈣流失? 真相恐怕恰好相反 咖啡渣別急著丟! 簡單加工還有這5個隱藏版用途
-
2020-09-21 科別.精神.身心
醫病天地/睡前滑手機 小心睡不著
上班族工作壓力大,疲累了一天想上床休息卻怎麼都睡不著,衛福部雙和醫院身心科醫師林佳霈建議,有睡眠障礙的患者應該要讓身體記住,床只能用來睡覺,不能做其他事情,並在睡覺前30分鐘不要碰3C產品,避免因藍光刺激導致睡不著。林佳霈表示,白天上班壓力大,晚上下班後才有自己的時間追劇、滑手機,但他提醒睡覺前30分鐘,要禁止碰手機、電視、電腦等3C產品,因藍光會讓大腦保持清醒,睡覺前應讓大腦保持放鬆,才不會多夢淺眠。假設睡覺時間固定在晚上11點,睡前半小時就要讓身體慢慢放鬆。許多廣告、影片會呈現主角在床上優閒看書的樣態,但林佳霈指出,床是用來睡覺,與休息無關的事情都不要做,建立規律性。有研究指出吃東西可幫助睡眠,林佳霈說,可以吃讓自己開心的食物,營養品也可,種類不拘,但睡前1小時就不可再進食,一是避免讓腸胃繼續工作,也避免造成胃食道逆流,有人建議睡不著可喝溫牛奶助眠,林佳霈表示,喝250毫升的牛奶即可,不用過多。林佳霈表示,運動可幫助身體放鬆,讓睡眠品質更好,但建議至少睡前2小時內不要運動或洗澡,洗澡有提神效果,且會讓心跳加快,泡澡用浴鹽、精油可放鬆,是因為自己認為有助眠效果,還是要等心跳慢下來後,才比較會有睡意。
-
2020-09-19 科別.心臟血管
小鬼黃鴻升猝逝初判心血管問題...出現心臟4大求救信號就得小心
編按:小鬼黃鴻升在16日上午11時許被父親發現時已無生命跡象,身上僅穿著白色短T、下身赤裸,他臉朝下趴地,口鼻流血、嘴唇撞腫,研判是慌張走出浴室,突然因不明原因摔倒,臉部撞到流血,屋內無發現藥物、也沒有喝酒情事,今日檢警與法醫在板橋殯儀館進行解剖程序,初判心血管問題。根據種種的研究顯示,猝死的發生與心血管疾病呈現正相關。那麼,究竟在猝死發生之前,你的身體是否會發出一些警訊,來通知你快要承受不住了呢?當意識到有可能會面臨猝死的問題時,就不能不對我們心臟的「四大核心症狀」有所了解,並隨時加以留意:警訊1、氣促當心臟本身打不出去血液時,心臟的無力會導致血液的逆流,使得血液囤積在肺裡,不容易回到心臟。假使肺裡面的血液增加,甚至從肺部的血管滿出來,跑到週邊的肺泡去了,則會產生肺積水的現象,此時會出現喘的症狀,這都是心臟問題所造成的氣促。所謂的「運動性氣促」,指的是平常休息時不會喘,但稍微動一下就會喘如果症狀愈來愈嚴重,不用怎麼動就會喘。以爬樓梯為例,以往爬5層樓都沒問題,但現在可能爬個4層樓就很吃力,這時算是第一級的運動性氣促之後再嚴重一點,可能爬2層樓就氣喘噓噓則到了第二級;如果連走平路都不行時,就屬於第三級的情況;若是不動都會喘,則屬於第四級的嚴重狀況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晚上容易喘,但白天不喘也就是睡覺的時候會喘,病人在躺平的時候比較喘,坐起來的時候反而比較不會喘;這類的病人常會抱怨說:「在床上完全沒辦法躺平」。警訊2、胸悶由心臟問題引發的典型症狀是胸悶不適,多半是與運動有關。不過,通常會讓人感到胸悶的情況有很多,如之前有過外傷、心情不好、腸胃道的問題,有時很難去分辨症狀的起因。重點就在於引發胸悶的原因為何?基本上,心臟所造成的氣促,大部分都是和運動有關係。如果運動時會感到胸悶,但休息後就會好,這種情況就可能與心臟較有關聯,此時會建議病人含一下「硝化甘油」(NTG),如果含了之後會比較好轉,這就是很典型因心臟問題所引起的胸悶症狀。警訊3、昏厥心臟本身功能若有障礙的話,輸出的血量一定不足,此外,會造成全身的無力。不過,這個症狀比較不典型,因為全身無力的情況有很多原因,如睡眠不足、官能症、貧血、缺氧等都有可能。若再加上平常容易產生頭暈,甚至是昏暈厥的症狀,那與心臟有關的機率便大幅增高。有些重要的心臟疾病,會以暈厥的症狀作表現,若有遇到昏倒的情況,大概都要小心,需要做進一步檢查。心因性的暈厥,發生的速度相當快速,也就是在暈厥的發生之前毫無先前預兆,並不會先出現眼前一片黑的狀況,只要一昏立即就倒了下來,然後好的時候也是突然就好了,患者本身完全對於之前的暈厥毫無知覺,常常會有:「剛剛發生什麼事啊?怎麼這麼多人看著我?」的這種情況。而像貧血、低血糖、過度換氣、迷走神經反射、暈針等這類的昏厥,在發生前會先出現眼前一片黑的情況,然後慢慢的愈來愈暈、慢慢昏倒而好的時候,也是逐漸的恢復、漸進式的。而心因性的暈厥正好相反,是突然的發生。那麼,心因性暈厥的時間完全視患者的心律何時恢復,如果不能恢復就可能引起猝死。警訊4、心悸心悸是否自覺心臟跳動過於強烈或是跳動過快過慢的不舒服症狀。如果心跳跳差的程度到有感覺時,那肯定是有問題,表示心跳過快或是過慢,而心悸正是心律不整的典型表現。如果家族裡有猝死的病史,平時可能會有小幅的心律不整,但是患者本身並無察覺,在這種不知情的狀況下,真的要格外小心,最好趕快做進一步的檢查。此外,上班族最愛的提神飲品咖啡,其咖啡因的成分容易引起心律不整而產生心悸,因此,建議不要飲用過量。延伸閱讀: 小酌幾杯無傷大雅? 別僥倖!肝病三部曲就從這裡開始 中風來得突然? 不管你幾歲這個觀念絕對要有!
-
2020-09-15 科別.心臟血管
手好痠…竟是急性心肌梗塞
50歲金曲歌手嚴詠能日前因心肌梗塞離世,55歲影帝吳朋奉5月底因腦中風去世,彰化縣員榮醫院醫療部主任、心臟內科醫師陳裕峰強調,心血管疾病已年輕化,因此當身體出現疲累、會喘、胃痛、手痠等症狀,千萬不可輕忽,有可能血管早已阻塞,易發生心肌梗塞,必須立即就醫診斷治療。陳裕峰指出,一般人如果持續幾天出現胸悶,或走路會喘、冒冷汗,相當不舒服,最好就醫檢查是否有心血管疾病。有些心肌梗塞病患的症狀,甚至是以手痛、牙齦痛等方式呈現,病患容易忽視。曾有一名病患原本因為手非常痠而就醫檢查,以為是搬東西扭到,醫師覺得不對勁,一檢查發現,病患的血管已完全阻塞,屬於急性心肌梗塞,緊急接受治療。陳裕峰說,一開始病人還不相信,以為自己不是只有手痛嗎?其實是因為心臟缺氧,因而導致手會痠。陳裕峰指出,還有病患因胃不舒服、悶痛而就醫檢查,一檢查也發現是心肌梗塞引發的症狀,因為連接心臟的冠狀動脈阻塞,因靠近胃部,缺血缺氧,連帶造成胃也不舒服。心血管疾病除了和遺傳有關,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病人都是高危險群。由於現代飲食西化,許多年輕人喜歡吃炸雞、含糖飲料等,加上熬夜、抽菸、壓力問題、空氣品質不良等,也都讓心血管疾病年輕化。另一名25歲廚師因胸悶來看診,一檢查也是心肌梗塞,陳裕峰認為,廚師因為長期勞累,一天二包菸抽菸提神,年紀輕輕就心肌梗塞。有些年輕人經常熬夜,加上運動不足,血液循環又不好,這些不良生活習慣,都可能衍生心血管疾病。陳裕峰說,只要有莫明的胸悶、心悸、容易喘,甚至精神不好,都可能是因為心血管問題缺氧;或是手腳沒力、視力模糊、嘴角抽動,也可能是血管阻塞引起腦中風,都應及早就醫檢查,掌握黃金治療期。
-
2020-09-14 科別.心臟血管
影帝、歌手因心血管疾病去世...牙痛、手酸是警訊
今年一連發生55歲影帝吳朋奉因腦中風去世,50歲金曲歌手嚴詠能也因心肌梗塞離世,彰化縣員榮醫院醫療部主任、心臟內科醫師陳裕峰表示,因心血管疾病年輕化,有的病患僅是覺得累、會喘、胃痛、手酸,但一檢查竟是血管早已阻塞,連帶心肌梗塞,所以千萬不要忽視小症狀而延誤就醫。陳裕峰說,病患若持續幾天的胸悶,或走路會喘、冒冷汗很不舒服,最好就到醫院檢查是否有心血管疾病,有些心肌梗塞病患甚至是以手痛、牙齦痛等方式呈現,更容易讓病患忽視。曾有一名病患原本到醫院是要檢查手,說手非常酸,還以為是搬東西去扭到,醫師後來覺得不對勁,一檢查血管已完全阻塞,屬於急性心肌梗塞,陳裕峰說,一開始病人還不相信,以為自己不是只有手痛嗎?其實因為心臟缺氧,缺氧連帶手都會酸。陳裕峰說,還有病患是胃不舒服、悶痛,一檢查也是心肌梗塞,因為連接心臟的冠狀動脈阻塞,因靠近胃部,缺血缺氧,連帶胃也不舒服。心血管疾病除了和遺傳有關,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病人都是高危險群,由於現代飲食許多年輕人喜歡吃炸雞、含糖飲料等飲食,加上熬夜、抽菸與壓力問題、空氣品質不良等,也都讓心血管疾病年輕化。曾有一名25歲廚師因胸悶來看診,一檢查也是心肌梗塞,陳裕峰說,廚師因為長期勞累,一天二包菸抽菸提神,卻年紀輕輕就心肌梗塞,有些年輕人以為自己還年輕不怕熬夜,加上若運動不足,血液循環不好,這些不良習慣都可能衍生心血管疾病。所以只要有莫明的胸悶、心悸、容易喘,甚至精神不好都可能是因為心血管問題缺氧,或是手腳沒力、視力模糊、嘴角抽動,也可能是血管阻塞的腦中風都應即早就醫檢查,掌握黃金治療期。
-
2020-09-06 養生.聰明飲食
外食早餐3地雷中招了嗎?營養師教你看燈號選早餐
早餐是一天活力的來源,也能提升工作效率。但重要的是早餐的搭配,吃的內容更重要。許多外食族每天的早餐不外乎火腿夾吐司配奶茶,更常見的是買便利商店的麵包配飲料。這樣的早餐除了無法帶來活力,長久下來還可能造成身體負擔。●西式早餐 炸物加工品 只帶來熱量衛生福利部台東醫院營養師楊雅喬表示,西式早餐比中式早餐多樣化,舉凡種類變化多的漢堡、吐司、蛋餅或三明治,到迎合小朋友的鐵板麵、薯餅、炸雞塊、薯條及熱狗等,都是國人最常吃的西式早餐種類,殊不知有些西式早餐除了不營養,更可能危害人體健康。哪些西式早餐不建議吃呢?楊雅喬說,油炸或油煎的盡可能不要吃,例如卡拉雞腿堡、炸雞塊、薯餅等,加工食品如培根、火腿、熱狗等最好少吃。飲料如奶茶、紅茶和咖啡牛奶等甜飲,也要少喝,這些早餐多半帶來肥胖及慢性病。建議這樣吃:最好的方法還是「均衡飲食」,楊雅喬說,吃西式早餐最好吐司加蛋,還有搭配生鮮蔬菜,如果要加肉品,可選擇新鮮豬肉、雞肉或魚肉,不要選加工肉品。也建議不要塗抹美乃滋、乳瑪琳、果醬和其他抹醬,以最原始簡單的食材為主。飲料可選擇牛奶、保久乳、現打果汁或白開水。●中式早餐澱粉類多 不利血糖控制國人吃中式早餐的比率約占一半,楊雅喬表示,中式早餐樣式不多,但講究的是吃飽飽,主要以澱粉類為主,包括飯、麵、燒餅、饅頭、包子、蘿蔔糕及粽子。這些高澱粉類長期吃多,對身體也不利,尤其糖尿病患者,吃這些食物血糖容易失控。此外,油炸類的油條、鍋貼、煎包,建議少吃為妙。楊雅喬表示,中式早餐裡也常見到醃製品及加工品的食材,譬如醬瓜、花生麵筋、筍子、豆乳及肉鬆等,這些食材因添加了很多化學成分,吃多了也會影響身體健康,最好少吃。建議這樣吃:中式早餐建議吃清淡一些,譬如饅頭加蛋,燒餅夾生菜,或選鮮蔬類的蛋餅,或稀飯配青菜,最好菜色選擇要有蛋、蔬菜、肉類等,不要太油,這樣才吃得均衡。至於飲品部分,豆漿最好選擇無糖,米漿因甜分高建議少喝,但可以選擇豆漿米漿混合的豆米漿,另湯品也可選擇清淡的蔬菜湯、鮮魚湯。●便利商店早餐麵包加飲料 最不健康相較於傳統中式早餐店及西式早餐店,超商早餐強調快速方便,組合也很多元,有三明治、麵包、三角飯糰、地瓜、大熱狗及茶葉蛋等,搭配五花八門的飲品,就是一套早餐。楊雅喬表示,選擇便利商店的早餐,麵包配飲料是最不營養的早餐組合,尤其小朋友更不適合,最好輪流搭配不同的主餐或蔬果。她說,現在便利商店的食品都有營養標示,不要只選擇單一食品當早餐充飢,有些人習慣只吃超商水果,最後出現血糖飆高情形;也有些人早餐只喝咖啡,雖然咖啡因有提神作用,但不建議只喝咖啡,還是要搭配其他食物,讓身體得到該有的活力來源。建議這樣吃:均衡的早餐最好是多樣化搭配,譬如鮮奶、蔬果汁搭配茶葉蛋或三角飯糰;生鮮沙拉配豆漿或優酪乳等;如能再配上香蕉、芭樂、蘋果,就能滿足早餐的營養需求。楊雅喬強調,現在很流行早午餐,把早餐和中餐一起解決,其實,一天只吃兩餐或三餐,這是個人習慣問題,重點在於攝取總量和吃的內容能夠維持一天生理的需求,兩餐或三餐都沒有關係。若一天吃三餐,吃的都是不均衡的東西,不如一天吃兩餐,但吃得均衡營養。
-
2020-09-01 名人.好食課
不是只有咖啡而已!營養師推薦這5種營養素助提神
辦公室待太久,疲倦了嗎?身為上班族,坐在辦公桌、電腦前8小時是生活中的常態,但也因為長久沒有走動、活動,血液比較不循環,總是特別容易感覺疲倦,許多人可能都有帶一杯拿鐵走進辦公室的習慣,但一整天一杯拿鐵就夠了嗎?營養師今天就來帶大家認識最推薦的Top5營養素!提振精神,營養師推薦這5種營養素!長達8小時的上班時間,想要提神醒腦維持好精神,最重要的就是攝取可以刺激交感神經、提供腦細胞養分、幫助能量代謝、抗氧化功效的營養素!我們可以優先從以下top5營養素來選擇1.咖啡因相信這個營養素大家都耳熟能詳,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每次一想睡覺就直覺就會想來杯咖啡的概念。咖啡因可以快速的刺激交感神經,讓我們短時間內就達到提振精神的效果,但攝取過多咖啡因容易造成心悸、影響睡眠等問題,一天建議攝取300毫克以內的咖啡因,每天大約可以喝3杯以內的咖啡或能量飲料。2.牛磺酸許多能量飲料、提神飲料最重要的關鍵成分,牛磺酸可以加速腦部神經元的增生跟延長,讓負責傳遞訊息的軸突延伸,提升反應、思考能力;牛磺酸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同時也可以調控電解質,幫助鉀、鈉、鈣、鎂進出細胞,讓腦細胞維持機能,保持最佳的狀態,減少焦慮與疲憊感。目前台灣並沒有特別訂定牛磺酸每日攝取上限,除非本身對牛磺酸過敏,不然幾乎不會有任何副作用。3.B群說到營養品,最多人吃的就是維生素B群,B群不僅掌管人體能量代謝的關鍵,同時也能幫助我們舒緩情緒,是身體維持順暢運作最重要的營養素,當我們熬夜、加班、工作爆量時,B群會是我們的最佳夥伴;在食用上,因為B群是水溶性,多餘的B群會從尿液排除,只要照著補充品上的說明或者不過量的食用食品,不用太擔心會對身體帶來負擔4.維生素C維生素C是很重要的抗氧化營養素;工作滿載的時刻,身體需要有更好的抵抗力、抗氧化能力,維生素C可以減少體內的自由基,提升免疫力。在劑量上,維生素C有上限攝取量,每天建議不超過2000毫克,一般正常進食不會超過這個量,如果有額外補充保健食品,建議照著各商品的建議量補充,切勿多食用。5.碳水化合物心情不好,疲憊的時候都想吃甜食嗎?沒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一直是我們的心靈寄託;但2019年的統合分析研究卻發現(連結),若攝取大量碳水化合物,爾後的一小時內疲勞感會增加,同時警覺感會降低,但隨著時間來到一小時後,身體反而會傾向更有能量更有力,所以在有一段時間沒進食的狀況下,適度的補充少量碳水化合物,搭配提神營養素,也能幫助我們放鬆,為後續的奮鬥儲備更多能量!想提神,超商可以怎麼搭?長達8小時的上班時間,如果感覺效率變差了,不妨起身翻翻零食櫃或者走到附近的超商挑選食物,讓身體活動活動,也適度進食補充營養。想要吃到上面5種營養素,可以在超商我們可以選擇最簡單的咖啡、茶,一杯市售咖啡即可提供足量的咖啡因,但每天記得大約控制在1-2杯,儘量勿不要超過3杯。另外,能量飲料也是選擇之一,能量飲料含咖啡因、牛磺酸、維生素B群以及碳水化合物,而且要從食物中攝取到牛磺酸較不容易,適量飲用能量飲料可以快速補充。如果想要吃點維生素C,以搭配切好的水果或者拿一顆橘子、蘋果,水果類是最好的維生素C來源!下午疲憊了嗎?快起身去超商帶杯飲品與水果盤吧!【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營養師推薦Top5營養素,幫你提神醒腦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