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戴口罩
共找到
2185
筆 文章
-
-
2021-10-24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612萬人已打兩劑疫苗有何好處? 國內外規定一次看
台灣目前已有26%人口完整接種兩劑疫苗,相當於612.8萬人。打完兩劑疫苗,除了獲得較高保護力,對於生活到底有何影響?其實在國內,完整接種滿14天者,只有出入醫院會比較方便;如果從國外回來,除非是機組員,否則也都一律要隔離14天。可能只有具出國需求的民眾,可以感受到完整接種的好處,因為有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已允許完整接種台灣旅客免隔離,入境即可自由活動。包括英國、歐盟或申根公約區、加拿大、新加坡、帛琉、菲律賓、泰國(11月起)、美國(11月8日起),台灣人「完整接種兩劑疫苗滿14天」+「滿足該國入境檢測規定」就能免隔離。不過,上述國家大多認可AZ、莫德納、BNT、嬌生疫苗,僅帛琉認可高端疫苗。除了帛琉以外,上述七個國家或地區都不是「零確診」,但透過提高兩劑疫苗覆蓋率、有策略的檢測、戴口罩及聚會限制等防疫措施,疫情並未持續嚴峻。像是加拿大、菲律賓、泰國、美國的確診和死亡人數近兩周都在減少中。歐盟、新加坡、英國近兩周雖有看到確診及死亡增加,但由於疫苗覆蓋率高,可有效預防重症及死亡,因此死亡數仍低。●完整接種滿14天,去哪些國家可免隔離?1. 帛琉/兩劑疫苗覆蓋率99%/日增
-
2021-10-23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流水席辦桌不需梅花座 餐飲防疫2QA再看一次
隨著國內疫情趨緩,許多場所已逐步開放,針對餐飲的防疫規定,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再度說明,他說,包括請客宴席的人數,基本上以容留空間來計算總人數,現在不需梅花座、沒有隔板限制。另外室外辦桌流水席,現在只有總人流人數限制,沒有其他特別規定。陳時中表示,關於請客大型宴席,有民眾疑惑是否一個廳不能超過80人,指揮中心要澄清「沒有」,基本上容留空間內,就是用2.25平方公尺來計算總人數,現在沒有梅花座、沒有隔板限制,盡量不要太擁擠,若要起身移動,最好盡量戴口罩。至於辦桌辦流水席,陳時中表示,中南部比較多舉辦,地方常常以為租借場地要符合梅花座、隔板,否則無法租,中央要強調,室內外辦桌或流水席,跟所有餐飲規定一致,目前只有總人留人數限制,沒有其他特別規定。餐飲防疫QA-1:室內外辦桌、流水席一定要梅花座?A1:無須梅花座、間隔座。10月5日起指揮中心已取消餐飲內用須隔板或1.5公尺間距的限制,室内外辨桌、流水席等宴席場合均適用,可不探梅花座、間隔座/桌、流水席之場所遵守人流管制、實聯制等通案性原則及「餐飲業防疫管理措施」可。餐飲防疫QA-2:婚禮請客超過80人就要分兩廳舉行?A2:總面積夠大可以超過80人9月21日起指揮中心已開放室內集會人數上限。婚宴進場人數,可依各宴會場地規模,整體樓地板面積扣除固定設備面積後,除以2.25平方公尺計算可容留人數上限可參考「大型餐宴、婚宴場所防疫管理措施指引」。
-
2021-10-22 養生.運動天地
有片!登山「休息步」走法是什麼?你的姿勢正確嗎?
隨著疫情趨緩,不少戶外活動只要能保持安全距離就不用戴口罩了,許多人也開始從事登山活動。但你知道登山的「休息步」是什麼嗎?休息步對新手與老手來說都非常適用哦!今天就讓喜歡登山的物理治療師「Pan山生活」來讓大家認識「休息步」吧。休息步是在爬山時,在陡峭上坡、長時間上坡時所使用的步伐。當前面那隻腳往前或往上踏步,將後側腳的膝蓋完全伸直。可將重量放在後腳的骨骼關節結構上,讓肌肉盡可能休息。目標是在登山陡峭上坡路段時,讓步伐放慢維持一致、不停下的步調,減少肌肉耗損、疲勞,順利完成整趟路程。以上就是休息步的基本概念跟走法。詳細的知識,就讓影片來做解答吧!原始影片:看看唄影片授權:@雞翅與朋友們登山團Pan山生活 YT:點我看Pan山生活 FB:點我看「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1-10-21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明邁入打疫苗高峰期 中醫師:三大族群忌喝椰子水退燒
莫德納、BNT疫苗相繼來台,民眾積極接種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明起第12輪疫苗接種為注射高峰期,施打對象廣泛開放。藝人徐若瑄日前接種第二劑疫苗後出現發燒,她自曝喝椰子水解燒,近日為注射高峰期,打疫苗喝椰子水再度引發熱議。中醫師表示,喝椰子水有助退燒,但包括腹瀉患者、月經來潮女性及手腳容易冰冷的三大族群切忌飲用。開業中醫師吳明珠說,椰子水屬涼性、滋陰的飲品,有助解暑、清熱,尤其接種疫苗後要多補充水分,椰子水含有鉀等電解質,可以緩解口乾舌燥,甚至可緩解輕微發燒,但有些民眾打完疫苗後出現腹瀉症狀,此時喝椰子水會使症狀惡化;其次,若女性剛好月經來潮,此時喝椰子水恐打亂經期,以及手腳容易冰冷者不適合喝。吳明珠指出,有些民眾可能不適合喝椰子水,可改吃水梨、蓮霧、奇異果等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何況現在天氣轉涼,可以改用冬瓜排骨湯、苦瓜鳳梨雞湯等取代椰子水,均可以達到緩解打疫苗後出現的不適症狀。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康宏銘說,椰子水、青草茶、決明子茶、菊花茶、苦瓜等,在中醫方面屬清涼、退火的飲品或食材,確實具消炎作用,只是緩解效果可能不如西藥,因西藥經化學純化,治療效果較強;舉例來說,具有消炎、止痛療效的西藥阿斯匹靈,當初研發時,即是從白柳樹樹皮萃取出水楊酸製成。康宏銘說,椰子水等天然食材的消炎效果,雖不如西藥,但若僅是輕微發燒,又想藉天然食物緩解不適,建議打完疫苗後1至3天,可以每天適量喝椰子水約300至600c.c.,有助緩解發燒,但不宜飲用過量,口渴時再多喝白開水即可。康宏銘說,民眾打完疫苗,恐引發疲倦、施打部位腫脹或疼痛、發燒、關節痛等副作用,此時應多休息、避免激烈運動、切忌泡湯,以降低心臟負荷,若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應按時服藥控制病情,預防疫苗接種不良反應事件,且仍須維持勤洗手、戴口罩,遠離病毒感染。
-
2021-10-20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紐時:新研究指「呼吸」比「咳嗽」更易傳播肺結核病
南非的一組研究人員發現「呼吸」可能比「咳嗽」還容易傳播肺結核,這顛覆了幾個世紀以來的醫學知識。紐時報導,這項研究19日在線上舉行的科學會議中公布。研究人員估計從感染者身上釋放的結核桿菌中,有多達90%可能通過被稱為「氣溶膠」的微小飛沫攜帶,一旦深呼氣這些飛沫就會被排出。該報告還呼應新冠疫情的一個重要發現:「新冠病毒也通過氣溶膠傳播、尤其是在室內空間」,隨著疫情開始蔓延,這種傳播途徑被廣泛低估。這一發現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擁擠的室內空間往往是結核病的溫床,就像新冠病毒一樣。研究表明,一些用於限制新冠病毒傳播的方法,如戴口罩、打開門窗和盡可能多地待在戶外等,對於遏制結核病很重要。研究人員此前認為,大多數結核病傳播發生在感染者咳嗽時,將含有細菌的飛沫噴灑到空氣中,人們認為呼吸時會釋放一些細菌,但比咳嗽時釋放的要少得多。新發現雖然並未扭轉這種理解,因為一次咳嗽比一次呼吸可以排出更多的細菌,但如果感染者每天呼吸2萬2000 次、同時只咳嗽500次,那麼咳嗽只佔感染患者排出的細菌總數的 7%。這一發現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南非開普敦大學醫學名譽教授伍德博士(Robin Wood)開發的技術,該設備可以收集感染者的氣溶膠並識別其中的細菌,伍德博士指出「幾十年來,肺結核病的診斷和治療幾乎沒有變化,是時候開始使用現代、最先進的技術來治療這種疾病了」,更強調只要通過一些調整,該系統還可用於研究其他疾病,包括括新冠肺炎。
-
2021-10-20 養生.聰明飲食
50歲後逐漸退化 營養師:7食材助大腦延緩衰老7.5年
忘記帶鑰匙、忘了有沒有關門,這些常見健忘、記憶力下降的日常,雖和失智症有所不同,但兩者都與腦部健康有關。嫚嫚營養師在社群媒體上分享,人過50歲後腦部會逐漸出現老化,防範健忘、失智等,應趁早做起。 50歲開始大腦逐漸退化,保養大腦要趁早! 嫚嫚營養師指出,人體平均進入50歲後,大腦皮質和海馬體平均會以0.5%的速度萎縮,記憶力也會隨之逐漸下降,特別是有三高問題、體重過重、運動不足、睡眠不佳者,這些身體狀況不佳或生活習慣不良的族群,萎縮的時間、速度往往會相較她人更快。而目前針對神經性退化疾病,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都尚未有完善的治癒方式,提醒民眾養腦進早做起,及早預防才是最佳策略。 保養大腦,抗氧化、抗老化是相當重要的關鍵,嫚嫚營養師建議可參考「麥得飲食」,其為結合地中海飲食及得舒飲食的特點,是專門為預防神經性退化疾病所創建的飲食模式。據研究,此飲食方式有助延緩大腦衰老7.5年,嚴格執行更可降低53%阿茲海默症的發病率。雖名稱較為陌生,但其實食材名單都相當常見,且營養價值豐富,是非常好的養腦選擇。 綠葉蔬菜:嫚嫚營養師指出,麥得飲食常見食材主要包括了綠葉蔬菜,如青江菜、羽衣甘藍、地瓜葉等,其含有葉酸、維生素K、β-胡蘿蔔素等營養,建議每日一份,每日整體蔬菜量高於三個拳頭。 莓果類:莓果類水果如草莓、藍莓、覆盆莓等,在追蹤長達20年對16000名的老人研究中發現,認知能力下降速度最慢的人當中,食用藍莓和草莓的人最多,歸功於莓果類的類黃酮化合物,也有助提高記憶力,建議每周可吃2次以上。 堅果類:堅果種子如核桃、胡桃、杏仁等,富含了脂溶性維生素E,有助保護腦部血管健康,且也含有膳食纖維、油脂等,可增加飽足感,對減重、解嘴饞也很有幫助。建議每日可吃一湯匙的分量,每周至少吃5次。 特級初榨橄欖油:在用油方面,營養師則建議使用特級初榨橄欖油作為主要的食用油,其含多種多酚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發炎的作用,對於保護血管內皮細胞很有幫助,並也有助降低β澱粉樣蛋白對大腦的毒性。 全穀類:全穀類食材,如糙米、藜麥、蕎麥、燕麥等,內含B群維生素,有助於神經系統正常運作,且含膳食纖維、升糖值較低,可作為大腦穩定的糖分來源。建議每日可吃3個拳頭的份量。 豆類、禽肉類:豆類及禽肉類,可作為良好的蛋白質攝取來源。在老人飲食的研究發現,豆類攝取量越低,認知下降幅度越大。建議每日吃2個手掌心的份量、每周至少吃4份豆類,如黃豆製品、黑豆、毛豆等,紅肉則建議最好每週小於四次。 魚肉類:魚肉如鯖魚、鮭魚、鰹魚等,有助提供神經保護效果,據研究,和不常吃海鮮的人相比之下,每周吃一次或更多的族群,記憶力測試得分更高,建議民眾可每周吃2~3次。 大腦保養慎防4大傷害,各類成癮物質也在其中! 除此飲食以外,嫚嫚營養師也建議平常應避免大腦受到傷害,更有助大腦保養。而傷害也不僅有受到撞擊等物理傷害,也包括了化學傷害、慢性疾病、成癮物質等。 物理傷害:嫚嫚營養師指出,大腦就像豆腐一般,無法承受撞擊,因此不論是運動或行車,都應注意保護好腦部,在行車時更要注意戴好安全帽、繫好安全帶。 化學傷害:化學傷害如常聽到的重金屬汙染、室內外空汙等,建議飲食上保持多樣性、並注意食物的來源及產地,以分散重金屬汙染的風險。室外戴口罩、室內使用空氣清淨機,並遠離菸害,以降低空污危害。 慢性疾病:至於慢性病,嫚嫚營養師表示,大腦是血管密集度最高的器官之一,血管不健康自然也會影響大腦健康,因此平時保持良好飲食及生活習慣,避免三高,有三高者也應妥善控制。 成癮物質:除了上述以外,不論是糖、酒精、抽菸,又或者是線上遊戲、手機遊戲等,這些成癮物質都會劫持大腦陷入獎勵的迴圈當中,使得大腦無法真正的放鬆休息,長期也容易對大腦造成負面影響,都些都是需要留意的細節。 大腦保養要趁早,健腦飲食助防老! 嫚嫚營養師叮嚀,大腦保養要趁早,透過麥得飲食可攝取有助於大腦及身體健康的營養,並避免腦部傷害,再加上良好的睡眠及適量的運動,如此更有利避免腦部退化的情況發生。 《延伸閱讀》 .你的失智症機率有多高?一招讓老年癡呆風險少4倍 .失智症有辦法早期發現?出現這些症狀要留意,改善6招憶起來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10-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二級警戒「觀光漁船仍禁用餐」遭退訂 指揮中心回應了
國內今日維持二級警戒,嘉義外傘頂洲沿海19艘觀光船筏因疫情停擺逾3個月,二級鬆綁後,漁業署比照交通部防疫指引,仍禁止船上用餐,但卻放寬大眾運輸場站飲食,回復高鐵自由座,認為海上非密閉船筏,是否能比照開放餐食。中央疫情指揮輝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指出,會請漁業署做詳細研議及管理機制,就可考慮開放。國內今日10月19日起至11月1日雖繼續維持二級警戒,但民眾外出運動、拍攝個人及團體罩、農林漁牧場所空曠處工作、外食及雙鐵用餐區,保持社交距離及指引,得以不用戴口罩,高鐵自由座復座則預計在11月8日實施,但仍有許多民眾生計仍受影響,多艘觀光漁筏仍禁止於船上飲食,導致旅客退訂。對此,陳宗彥表示,國內現有開放飲食的場所皆為場站,都有人員定期維護管理,但觀光漁船開出去之後,管理只能靠船長和觀光客,所以這部分會請漁業署做詳細研議,如果能落實管理或建立機制,可以考慮鬆綁。
-
2021-10-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台灣承認大陸疫苗? 陳時中:只是認定打過這樣的疫苗
衛福部長陳時中今至立法院備詢前接受媒體訪問,被問到接種過大陸國藥、科興疫苗,可於疫苗接種小黃卡上載明接種紀錄,是否代表我國承認國藥、科興疫苗?陳時中表示,「這只是對於一個事實的認定,有打過這樣的疫苗,至於怎麼承認還要再研究」。媒體追問,如果將來有疫苗護照,接種國藥、科興是否也可使用?陳時中則說,整體運用上還要再討論。對於台北市長柯文哲說,「打高端疫苗想出國怎麼辦」這個問題,應該要問陳時中,陳時中回應,要再跟美國持續溝通,目前還沒有完全定案。至於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批評,中央在兩周不到的時間,卻要台北市打60萬劑疫苗,「不應該這樣急就章」,陳時中則說,中央也積極協助,23日起幫忙準備了4萬5000人次的施打量能,希望能讓更多人打得到。針對春節回國華僑,若打過兩劑疫苗可否比照機組員「5+9」檢疫規定?陳時中表示,還要再研究,大量從國外回來的,要考慮台灣自己的抵抗能力,包含疫苗施打、社區防疫等,以及大家有沒有遵守戴口罩相關規定,「機組員是因應國家經濟上的需要,他們人數也相對少,範圍也是可控,兩者思考的點是不一樣的」。
-
2021-10-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12輪疫苗接種預約爆量 雙北批中央
史上最複雜第十二輪疫苗接種,昨天開放卅歲以上預約BNT,民眾抱怨系統卡,台北短短一小時全額滿;台北市長柯文哲說,北巿這一輪的醫療量能約廿一萬人,中央卻叫四十一萬人來預約,一定會出問題;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說,「傾盆大雨一定會淹水」,讓民眾誤解地方政府不負責任。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表示,第十二輪比以往數量更多,流感疫苗同時開打,建議中央細心評估,以免造成醫護同仁負擔。柯文哲說,第十二輪第一階段,台北巿醫療量能約廿一萬人,中央卻叫四十一萬人來預約,一定會出問題,如果要施打四十一萬人,中央應事先講;第二階段北市醫療量能提高到廿六萬人,結果僅十八萬人來預約,從過去到現在,疫苗政策沒在規畫。台北市莫德納量能為十八萬二三○五人,中央開出需求量十九萬一四八一人;AZ量能十四萬○七○○人,需求開出十九萬○六二四人;BNT第一劑量能十五萬二四二六人,需求量廿一萬六三○○人。有民眾說,一九二二既然都做了意願登記,就該計算預約人數,足額配給。由於北市十二個行政區在一小時內BNT預約全部額滿,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將在北市新增五個點,再增四萬五二八○人接種BNT疫苗。行政院長蘇貞昌說,台灣疫苗到貨量已突破總人口數,疫苗非常充足,預約系統也運行順暢,呼籲民眾踴躍預約。至於中央政府宣布,戶外運動及室內外拍照可不戴口罩,外界擔憂鬆綁後恐造成疫情破口。柯文哲說,整個台灣快兩星期沒有不明感染源案例,確診案例都是境外移入,並在防疫旅館就被攔下,只要邊境管制好,不要出現「三加十一」破口,不用管制這麼嚴格。對於第一劑高端的民眾反映,因美國不承認高端,第二劑想改打其他疫苗卻遭拒絕,被批評是剝奪民眾「疫苗自主權」,對於打高端但想出國的人,柯文哲說,依照國家規定外,其他辦法去問陳時中。截至昨天下午五時,已有九十萬七七六五人完成BNT預約,占六成七;今起則開放AZ和莫德納第二劑預約,AZ從上午十時開放,莫德納於下午二時開放,預約截止日皆至十月廿日。
-
2021-10-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氣溫漸冷 醫師警告:2病毒恐與新冠病毒另一高峰重疊
今年入秋以來,最強的一波冷高壓南下,氣溫逐漸變冷,醫學博士、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根據美國醫學科學院(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警告,今年秋天爆發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及冬天的流感病毒,恐是之前年份的「2倍左右」,且「可能與COVID-19的另一個高峰重疊」。黃軒指出,根據美國醫學科學院的模型預測,新冠肺炎感染在2021年夏季達到高峰,雖然高峰時間及幅度不確定,且死亡率可能沒有去年冬天嚴重,但感染仍持續,還增加更新、更危險的變種病毒可能性。在澳大利亞及南非,呼吸道合胞病毒將成為導致幼兒入院及死亡的主因,封鎖時,大部分小孩也會鎖在家裡,其病毒感染不會增加,但陸續解封後,小孩呼吸道合胞病毒會持續上升。根據美國模擬數據指出,幼兒群體在封鎖時,對呼吸道合胞病毒免疫力的喪失,可能會在解封後,再產生更多的易感人群。針對A型流感病毒,早期數據聲稱,A型流感恐導致更容易感染新冠肺炎,也就是增加疾病的易感性,也易有重症出現,其他呼吸道病毒也更廣泛傳播,將對新冠肺炎感染施加選擇壓力,並可能導致更新的變種病毒。另外,呼吸道感染有「協同作用」,表示新冠肺炎感染與其他呼吸道病毒間,有潛在相互作用,可能增加疾病的嚴重度。「起初的感染,可能會增加後續感染的嚴重程度」,黃軒表示,該組織警告,針對所謂的「致命三重組合」,也就是新冠肺炎、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匯合制訂行動計劃,並提出5個建議。第一,新冠肺炎疫苗接種要廣,同時為高風險族群加強第三劑疫苗,並鼓勵為流感疫苗的接種做準備;第二,透過經濟財政紓困支持,照顧失業且須自我隔離者。第三,提高新冠肺炎及流感的篩檢能量,提供充足資源;第四,預防措施指導,包含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工作場所通風及維持社交距離。第五,恢復疫後的不平衡發展,大流行和反覆封鎖,會造成經濟低迷影響,民眾也會產生長期負面健康影響,確保政策能儘速扭轉大流行的不平衡影響。
-
2021-10-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搶購默沙東抗病毒新藥 陳時中:進入合約修訂最後階段
新冠口服抗病毒藥物為抗疫鐵三角之一,默沙東藥廠宣布旗下抗病毒口服藥莫納皮拉韋將向美國食藥局申請緊急使用授權,全球預期將掀「搶藥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於立院透露,採購流程現已走到「雙方修訂合約」的「最後階段」。隨著戶外運動已有條件開放不戴口罩,外界認為這類措施之放寬,是否代表全國距離一級警戒越來越近?陳時中表示,可以這麼說。另有關十一月可能開放抗體反應較佳之混打方式,今天陳時中提醒,即便混打效價高,「疫苗還是及早接種最重要。」至於追加劑的採購,陳時中表示,仍維持之前所報告的情況,明年已經採購兩千萬劑莫德納疫苗,後年採購一千五百萬劑疫苗。有關城中城重大死傷反應獨居長者的居住安全堪慮,陳時中表示,衛福部建構獨居老人照顧體系,各縣市政府都有列冊關懷,並且定期清查核更新,截至今年三月底,全國列冊需要關懷的獨居老人共計4萬2277人。
-
2021-10-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陳建仁演講新冠疫情 詳述政府防疫貢獻世界第一
前副總統陳建仁下午到台南市立圖書館總館,演講「從COVID-19談科技創新與人文關懷」;他表示,台灣的防疫在日、英、美國等國評比,表現都是排名世界第一;還說「是台灣最早通知中國疾控中心、世界衛生組織中國出現可疑病例,台灣以關懷世人的心提出警訊」,如果中國及時通報,疫情也不至於嚴重擴散;他與總統蔡英文、唐鳳被列為3個防疫關鍵人物、蔡總統更被時代雜誌列為2020風雲人物。陳建仁先說明全球與台灣新冠疫情現況,再搭配圖表解說傳染病途徑、病毒繁殖與演化及因應方式;他說,原本台灣本土病例比境外移入少很多,但是「因為五月新北市及台北市發生老人茶室群聚感染,才使本土案例暴增」。陳建仁表示,他去年就認為新冠病毒會流感化,但到今年新冠死亡率仍高達百分之二,遠高於流感的萬分之四,尤其病毒變異、傳染力不斷上升,才會引起恐慌。陳建仁認為台灣防疫表現優異,主要因為台灣人民普遍配合戴口罩、勤洗手,政府全力推動檢疫、隔離與篩檢、疫苗注射,完全依照科學標準來防疫,而且數位化入境檢疫、健保雲端系統特定群聚監控,希望能在年底達成國人群體免疫。他說,台灣是「精準防疫」,追蹤確診患者全台足跡熱區,能快速通報公布,都「依法保護個人隱私」,與防疫保持平衡,人民放心配合,才能防疫有成。陳建仁指出,抗病毒藥物、居家隔離與打疫苗、減少外出社交活動、社交距離,都能有效防疫;尤其全國封城是最有效方式,但可能嚴重影響經濟,台灣沒有封城、不採用普篩,依然防疫有成。台灣去年口罩援助世界多國,今年疫苗「因外力干預」、廠商生產不足,仍有美日等國捐贈,這是台灣善心的人文關懷結果。陳建仁這場演講,聽眾須事先預約,人數管控且要求不得拍照錄影錄音。
-
2021-10-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下周戶外運動口罩「有望」鬆綁!流感疫苗有2例死亡個案
國內疫苗覆蓋率突破六成,未來在10月18日二級警戒等相關規定是否會在放寬,甚至鬆綁口罩政策。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按現有規定農林漁牧地帶工作、海濱、河濱及溪濱等地,可以不用戴口罩,明天預計就下周二警戒期間後是否有放寬,還會針對戶外運動免戴口罩等例外等情形進行討論。另外自今年10月1日後,公費流感疫苗開打,因為與流感疫苗撞期,加上去年新冠疫苗肆虐,流感症狀下降民眾警戒心也降低,疫苗打氣也跟著下降近五成。發言人莊人祥指出,其中一例死亡個案為台中79歲男性,接種流感疫苗後,有胸痛冒汗的狀況,到醫院就診後無呼吸心跳,急救無效,目前該案跟疫苗有關,還是自身疾病導致死亡,後續還要評估。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目前流感疫苗開打兩周,已打114萬5000劑,目前正常日約有12至13萬流感疫苗施打,打氣穩定,目前有兩例死亡個案通報,目前尚未有要採取安全訊號疑慮。截至目前為止,新冠疫苗累計接種1943萬5,019 劑,AstraZeneca 接種 1053萬1280 劑,Moderna 接種 510萬7669 劑,高端接種 134萬9750 劑,BioNTech 接種 244萬6320劑。COVID-19 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 61.44 %,劑次人口比 82.95 (劑/每百人)。
-
2021-10-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恢復日常有條件 侯友宜盼年底第2劑疫苗覆蓋率達6成
新北市維持零確診,從9月以來扣除幼兒園爆發Delta變異株入侵,新北僅有4例Alpha變異株個案,且都是舊案,整體疫情穩定控制中。市長侯友宜認為,要回到正常生活,希望年底前民眾第2劑疫苗覆蓋率達6成,就能逐漸開放。侯友宜指出,現在政策是逐漸鬆綁,疫苗也陸續進來,但國外有些已經打完第2劑甚至第3劑的國家,Delta變異株依舊肆虐中,目前國內第2劑接種率也還不到2成,從現在開始希望能快速提升第2劑覆蓋率。侯友宜認為,台灣在阻絕於境外透過2次PCR以及隔離期間1次快篩採檢有發揮一定效果,未來若年底可拚到第2劑疫苗覆蓋率達6成甚至更高,民眾保持良好防疫習慣戴口罩,有自我防護能力又有疫苗2劑保護力,生活就能回到正常,提醒有接到簡訊的民眾就去打疫苗提升保護力,早日回到新型態安全的生活。依中央指引,目前各校防疫除用餐與喝水外,學生都要配戴口罩,教育局表示,在還沒放寬前,各校仍要遵守規範,如在拍畢業照時不能脫口罩,因拍畢業照也較沒急迫性,建議學校可調整拍攝時間,教育局也會利用適合的場合跟時間跟中央反映,看能否開放脫口罩拍照。
-
2021-10-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八大行業北上陳抗自救 羅一鈞:是二級放寬最後一哩路
今日八大行業號召人員北上至衛福部門口抗議,表示疫情期間各行業持續鬆綁,但是八大行業卻遲遲未見復業,強調「同島要同命,八大配合防疫停業,卻被逼上絕路!」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 八大行業的復業是二級警戒開放的最後一哩路,目前已知KTV、MTV、網咖、電子遊戲場也已開放,未來也會與自救會、經濟部研擬,結果將於下周說明。針對八大行業今早號召數十人至衛福部陳情抗議,表示八大行業經歷兩次強制性停業,去年1.5個月,今年截至目前5個月,成員更嚴正澄清「八大行業並非是防疫破口,而是被各種錯誤政策影響,導致一連串疫情延燒的受害者。」除此之外,陪侍服務是經濟部明定的合法營業項目,課稅也比無陪侍之產業多10%,表示八大行業也是台灣一份子,不但最先配合停業,也最遵守防疫措施,稅還繳得比別人多,如今卻落得工作權被剝奪、生存權被漠視的下場,政府何時才肯給剩下的人一條生路?除此之外,指揮中心不斷表示,復業前提是要達成疫苗覆蓋率,但八大行業理論上也是高風險行業,卻無法比照醫護、航空、警政造冊施打,加上採購國外疫苗,到貨卻嚴重不足,要求政府負起責任,儘速擬定解決方案與公布時程。羅一均指出,八大行業是二級期間開放的最後一哩路,目前這一輪已開放KTV、MTV、網咖、電子遊戲場,未來兩周開放,會視各行業遵從指引有無違規情形。「感謝八大行業防疫期間的配合,樂見他們有提出十個復業的條件,例如工作人員服務生都要戴口罩、入場量體溫實名制、維持社交距離梅花座、提供疫苗証明和定期快篩等。」他表示,這些復業條件,都符合當初KTV、MTV等場所的防疫規定,且在八大行業陳抗前,就已經與經濟部討論,未來可觀察這一輪場所開放後,做為八大行業討論放寬的參考,目前針對工作人員的疫苗覆概率,過去也規定要一劑接種六成才能復業,強調「八大不會永遠停業,但要沿用更高覆蓋率或其他防疫指引,將於下周詳細說明。」
-
2021-10-14 養生.生活智慧王
抗菌洗手乳能「抗菌」?賣場買回的東西先噴酒精?顏宗海破解防疫錯誤觀念
防疫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日常生活毒害卻仍無所不在。udn × 「元氣網粉絲團」今(13日)邀請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腎臟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顏宗海,教大家如何輕鬆防疫、避免各種生活用品毒害的方法。顏宗海首先談到自身防疫方法,他說最好的方式仍是老生常談的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而市面上琳瑯滿目各種品牌的抗菌洗手乳、消毒產品等,是否真有助於「抗菌」?顏宗海指出,洗手就用肥皂、清水洗最好,若在外面沒水可洗的地方則用75%的酒精代替。抗菌洗手乳、消毒產品、乾洗手可能含有其他添加物及芳香劑等,都沒有用清水及酒精來得好。此外,疫情期間許多人買東西回家後,會先用酒精噴一下東西的外包裝,顏宗海表示不必要,酒精噴手即可,不需噴物品及食品。國內外專家都指出,新冠病毒主要還是存活在有生命的生物體上,它不會通過食物傳播;國外還有研究報告指出病毒會在外科口罩存活7天,但顏宗海強調,這個病毒量很低,且停留不代表會傳染,大家大可不必過度擔心。也有很多人會用次氯酸水、漂白水(次氯酸鈉)來消毒,顏宗海表示,這二樣僅用於環境消毒,並且因其對皮膚具有刺激性,所以次氯酸水、漂白水擦過後,需再用清水擦過一次。另一重點則是一定要稀釋後再使用,一般家庭用濃度約1:500(PPM),而若是家裡有自主健康管理者、確診患者或醫院使用,濃度則會加倍。並記得使用時最好穿長袖、戴口罩、戴護目鏡、保持環境通風,以策安全。顏宗海說,急診室也常見有人擔心使用一種消毒產品力道不夠,於是用漂白水加鹽酸,結果產生氯氣,引起呼吸困難送急診。因此顏宗海說,清潔消毒把握一個原則,即一次用一種即可,用多種效果不會比較好,反而可能傷身。
-
2021-10-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趨緩!高醫14日起開放部分病房探病 需先上官網申請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今天表示,因應全國疫情趨緩,以及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及高雄市政府政策,14日起將放寬部分病房探病,加護病房及呼吸照護病房每日上午11點半到12點開放探病,探病人數限聽取病情說明的家屬與探病者共2人。高醫表示,安寧病房、精神科病房、兒童病房,以及身心障礙的住院病人,開放平日周一至周五上午11點半至12點探病,每次至多2名訪客為原則。其他病房暫不開放,未來再依政府政策另行公告調整。高醫提醒,所有探病者應出具探視日前3天內自費抗原快篩或PCR檢測陰性證明。若「完成完整COVID-19疫苗接種應接種劑次並達14天以上」或「確定病例符合檢驗解除隔離條件且距發病日3個月內」,得免採檢。預備探病者請聯繫病人告知擬至醫院探病,於當天上午11點前至高醫官網「高醫防疫一日通」系統完成線上探病申請。如需接受抗原快篩者,要在當日10點前至醫院啟川大樓北面的戶外篩檢站做自費抗原快篩。若因病情說明、檢查或手術說明、簽署同意書、病況危急及臨終探視等短暫停留,可不須採檢。探病者須不具COVID-19相關症狀、未曾接觸確診個案或具相關公共場所活動史,且進入醫院務必全程戴口罩及落實手部衛生。
-
2021-10-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因應疫情趨緩 連江縣宣布10月14日起取消機場入境快篩
連江縣政府今天下午表示,考量近日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已明顯趨緩穩定,加上全國第一劑之覆蓋率已漸上升,連江縣疫苗第一劑之覆蓋率已達82%,將於明(14)日起與澎湖、金門同步採入境免快篩;惟防疫不能鬆懈,連江縣疫情指揮中心會密切關注疫情發展,隨時恢復快篩作業。連江縣長劉增應表示,經與澎湖縣長賴峰偉、金門縣長楊鎮浯研商,考量國內雖維持在第二級疫情警戒,但目前疫情已呈趨緩,中央陸續放寛各項防疫措施。至於有關本土個案疫情,雖於10月9日及11日本土個案分別有1例,但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研判應是屬於舊案。且全國第一劑之覆蓋率已漸上升,在南北竿機場之篩檢數已大幅下降,連江縣疫苗第一劑之覆蓋率已達82%,南北竿機場快篩站之階段性功能已告一段落。劉增應說明,隨著疫苗普及與群體免疫效果,整體疫情應會朝「流感化」發展,因此未來防疫工作將調整為早期發現、診斷與匡列,減少重症個案發生,並以社區防治為方向,早日於防疫與經濟的活動之間取得平衡恢復日常運作。連江縣疫情指揮中心也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落實防疫新生活運動,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如出現疑似症狀,應主動至醫院或衛生所進行篩檢。
-
2021-10-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拍畢業照脫口罩 新北市:不符中央規定
新北市今天維持零確診,副市長劉和然針對媒體提問幼兒園拍畢業照戴口罩與否的規定,回應目前在校園只能喝水、飲食可以拿到口罩,拍照不能拿到口罩,但會基於疫情穩定滾動式檢討,新北也會跟中央反映要有更明確指引。劉和然表示,疫情持續往穩定方向在走,提醒市民口罩仍不離身,有關拍畢業照的規範,依照指引不能拿掉口罩,如要製作畢業紀念冊還沒有急迫性,可能各校要調整時間,市府會跟教育部建議要更明確指引,未來規定也會滾動式檢討。
-
2021-10-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降級不戴口罩? 李秉穎:3、4年後新冠輕症化才有機會
台灣疫情穩定,本土案例近期皆在個位數游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曾表示「清零」是他的目標,不推崇與病毒共存,因與病毒「共存」就可能「共亡」。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醫師李秉穎表示,他支持「清零不共存」想法,疫苗不具絕對保護力,無症狀也會傳播,相較起來反而更傷經濟。口罩直到新冠病毒輕症化前都不該拿下來,他推估至少再等3、4年才有機會輕症化,屆時再來談與病毒共存。李秉穎今接受周玉蔻主持廣播節目「新聞放鞭炮」專訪。李秉穎表示,許多專家都提倡疫苗覆蓋率破六到七成,可以達到群體免疫,當R值小於1時,病毒傳播強度變差,久而久之病毒就會消失。但這項模組推估,忽略的三大問題,新冠疫苗不是百分百有效、新冠病毒會變異、打完疫苗即使無症狀仍具傳播力。李秉穎表示,國外針對接種AZ疫苗後,頻繁檢測PCR,發現有一部分仍屬於無症狀感染者,這群無症狀感染者僅有「15%」的機率接觸確診者後不會帶病毒,等於其餘85%接種完整疫苗後成為無症狀感染者,還是會帶著病毒傳播給他人,只要傳給社會中大約20%到30%堅持不打疫苗者,就會增加死亡風險。因此保持社區內乾淨,確實是政府該走的目標。李秉穎解釋,以Delta病毒為例,一位感染者可以一次傳三個,三再傳變九,只要幾周就能達到千人感染。依照國外的研究,每次群聚感染事件爆發,其中約有20%會演變成重症,2%到4%死亡,醫療體系馬上會看見異常。李秉穎表示,台灣目前積極提高疫苗覆蓋率,但是若僅依循覆蓋率就決定全面開放,從其他國家的案例來看,疫情將再次爆發,並嚴重威脅國家經濟發展。台灣近期的GDP排名又再次上修,他說,如果台灣現在仍處於各縣市群聚事件零星爆發的階段,其他國家會對台灣免除檢疫措施嗎?國內還有機會正常運作嗎?現階段與病毒共存,反而對國內的經濟影響更大。從2009年H1N1新型流感的經驗來看,李秉穎表示,一開始爆發的前幾年,每年台灣都有幾百人因新型流感重症而死亡,對於人類極具威脅,但隨著疫苗的施打、人類免疫系統不斷中和病毒,經歷好幾年的變化,H1N1新型流感已經變舊型流感,對人類而言逐步輕症化,直到近4年、5年才與H1N1和平共存。李秉穎表示,新冠病毒也漸漸有這樣的趨勢,國外研究武漢株與Delta株感染後產生的症狀,武漢株以發燒、咳嗽為主,咳嗽症狀表示是下呼吸道感染,到了Delta株大多是流鼻水、頭痛,顯示已經變成上呼吸道感染,有走向「輕症」的道路。李秉穎表示,新冠疫苗覆蓋率遠高過其他疾病,他相信不用像H1N1等這麼久,推估再等3到4年,新冠病毒才會輕症化,人體的免疫系統才有足夠的力量去制衡它,到時候才有機會共存,脫掉口罩,完全恢復正常生活。
-
2021-10-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全台疫苗冷鏈配送使命必達 到貨消息保密到家
近來自購及捐贈的COVID-19疫苗密集到貨,台灣的疫苗涵蓋率火力全開。由於到貨消息保密到家,從接機、冷鏈倉儲到物流配送至各地,全台最大醫藥物流商裕利醫藥,扛起關鍵任務。前往裕利醫藥桃園大園物流中心的路上,從高速公路駛向蜿蜒的鄉間小路,一轉彎就是現代化倉儲映入眼簾,距離桃園國際機場只要10分鐘車程,是裕利醫藥倉儲的最大優勢。走進占地8000坪廠區,偌大倉儲空間,儲放藥品價值達上百億元。人員忙著包裝運輸線上的藥品,並準備配送,全台近百家國際藥廠的醫藥物流經銷,都委託給裕利醫藥。健保給付的藥品,每2顆就有1顆是由裕利經手。因應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的疫苗需求,裕利醫藥強化冷鏈物流設備,全台的輝瑞BNT(Pfizer/BioNTech)、莫德納(Moderna)與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全靠它們配送。廠區內攝氏零下80度倉儲,可存放500萬劑疫苗;零下20度的倉儲可存放500萬到700萬劑疫苗;至於2至8度,更可存放多達1500萬劑疫苗。強大的冷鏈物流服務,非一朝一夕可達成。去年國內疫情相對平穩時,裕利醫藥絲毫不敢大意,「台灣還沒有封城準備前,我們就提出各項緊急應變計畫」,裕利醫藥總經理周志鴻向中央社記者自豪地說。周志鴻提到,即便疫情來襲,不僅救命醫藥品配送絕不中斷,被視為戰略物資的COVID-19疫苗,更得要及時配送。裕利開發的IT物流系統,加上事前無數次演練作業流程,克服了冷鏈物流運輸挑戰。時間回到3月3日上午,載運著11.7萬劑AZ疫苗的班機,緩緩降落桃園國際機場。這是全民引頸期盼的首批COVID-19疫苗,但到貨消息事前卻是保密到家。「我們也是3小時前才知道,」裕利醫藥物流處副總經理魏群笑說。周志鴻說,政府可能憂心疫苗消息太早曝光,會遭受阻礙;儘管疫苗到貨消息來得突然,但裕利醫藥並未亂了陣腳,最後仍順利完成任務,靠的是平時無數次的整備與演練。魏群表示,配送COVID-19疫苗是由專門團隊負責,與日常醫藥品配送區分,事前經過諸多溝通,並請疫苗原廠先送來空箱供模擬演練;疫苗車隊也隨時維持5成運能,才能迅速完成接機任務。疫苗即時配送也是一大挑戰。因疫苗短缺加上時效不長,經常是完成檢驗封緘的隔天,就要將疫苗送往全台各縣市。魏群說,疫苗配送必須在當天中午前完成,若要配送到較遠的花東或高屏地區,凌晨1時就要發車,其餘縣市也是陸續出發,直到上午8時發車完畢。此外,疫苗配送也會配合政府專案,如屏東爆發國內首宗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異株群聚疫情,裕利當天緊急配送2000多劑疫苗,供當地民眾接種。COVID-19疫苗得來不易,加上不同疫苗廠牌各有不同的溫度控制,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嚴格要求,疫苗物流全程有完整溫控紀錄。為此,裕利醫藥特別開發的IT即時監控追蹤系統,以視覺化儀表板呈現疫苗配送過程與溫度履歷,哪一張訂單、送往哪裡、由誰配送與簽收、出貨量與出貨地點,一目了然。正因擔負疫苗倉儲、封緘與配送重任,裕利醫藥更加落實防疫指引,還特地向感染管制專家請教。除了工作人員定期快篩,中央社記者採訪時,也得先通過快篩檢測,陰性才能繼續採訪行程。而裕利的倉儲人員也得分組,依不同顏色區分,工作、吃飯與休息時間與區域全數錯開,甚至連吸菸區也要人員分流,就怕有人員確診遭匡列,疫苗作業會停擺。台灣透過落實戴口罩、勤洗手、社交距離等措施,在防疫初期交出亮眼成績單;COVID-19疫苗問世後,透過裕利醫藥及醫療院所協助下,讓國內疫苗人口涵蓋率持續進展,「我們的願景是醫藥服務更普及」,周志鴻說。藉由COVID-19疫苗持續接種,截至10月6日已超過58%,目標是10月達到7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盼能加快接種速度,築成群體免疫的高牆,或達到預防重症死亡的功效,打造疫後的新常態。
-
2021-10-12 新聞.活動快訊
元氣網明日直播/腎臟名醫顏宗海 教你遠離生活毒害
防疫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除了勤洗手、戴口罩外,其實,生活毒害幾乎無所不在。毒物專家、腎臟科名醫顏宗海指出,不少化學物質存在於生活中,例如清潔用品、洗碗精、塑化劑等,外帶餐點使用免洗或塑膠餐具盛裝熱食有食安問題,一旦添加化學物質用品使用過量,就容易危害身體健康,必須慎防。明(13)日中午12時30分,udn × 「元氣網粉絲團」將共同進行直播,邀請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腎臟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顏宗海,教大家如何輕鬆防疫、避免各種生活用品毒害的方法。歡迎讀者及網友至元氣網粉團線上踴躍留言提問,顏醫師將會有最詳細的解答。
-
2021-10-1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衝疫苗、搶藥還不夠 專家:與疫共存的最大心結是3+11
新加坡宣布擴大「疫苗接種者旅遊通道」適用範圍,從現行的德國及汶萊,增列美、加、丹麥、法、義、荷、西、英,南韓,上述11國完整接種兩劑疫苗者,出入境做兩次PCR可免隔離。國內專家建議,台灣兩劑疫苗覆蓋率達到六成甚至七成、備足抗病毒藥時,也可考慮比照國際放寬邊境。不過,目前要邁向與病毒共存的最大問題,恐在指揮中心能否解開「3+11」心結,並凝聚社會共識。南台科大講座教授、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表示,新加坡跟著英國的腳步,以科學精神務實面對疫情「流感化」。期盼指揮中心走出「3+11」的陰影,帶領社會大眾調整心態,跨越從「清零」到「流感化」的鴻溝。若能在今年底或明年初達成「兩劑覆蓋率八成」的國際共識標準、買足抗病毒藥物,台灣也能漸開邊境、重回正常生活。蘇益仁表示,全世界都在疫苗覆蓋率強化下,宣布朝向流感化的防疫政策。新加坡和英國就是代表,因為疫苗完整覆蓋率都已超過八成,突破感染都是輕症,死亡主要為少數不願接種疫苗的年長者。蘇益仁分析,相較於其他國家從「有疫情」進入「流感化」,台灣要從「沒疫情」跨越到「流感化」,確實難度更高,且最大關鍵是指揮中心要走出「3+11」的陰影,並與社會大眾及在野黨達成共識。他也提醒必須做到五件事,才能一步一步走向與病毒共存的正常生活。首先是新冠疫苗覆蓋率至少要達到一劑八成,兩劑六成,且高危險族群必要時施打加強劑。再者必須儲備足量的抗病毒藥物,秋冬之後才能透過快篩和抗病毒藥物這兩項利器,有效分流並治療流感和新冠肺炎的病人。達成上述前提後,邊境可考慮比照國際作法放寬商務和旅遊,境內可降級但維持戴口罩,並以疫苗或檢測作為參與群聚的通行證;同時要維持檢測及醫療分艙分流的量能。台灣現行規定,旅客須持登機前三日內陰性證明,入境後在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隔離14天,再加上自主健康管理7天,上述21天期間共要做兩次PCR、一次家用快篩。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邊境防疫最重要的基礎是檢測,主要目的是防堵高病毒量的隱性感染,而居家快篩正是能辨識高病毒量的好工具。陳秀熙建議,台灣兩劑疫苗覆蓋率達到七成才能考慮放寬邊境,可依照接種疫苗的程度,分成兩條路徑。已接種兩劑疫苗的旅客,入境後還要做一次居家快篩,陰性者可放行;尚未完整接種的旅客,則要提供出入境共兩次PCR陰性證明,再加上每周一次家用快篩、連做兩周。至於境內,陳秀熙表示,要完全不戴口罩、不遵守社交距離,兩劑疫苗覆蓋率至少要達到九成。達到七成覆蓋率可考慮開放某些行業或群聚場合不戴口罩或不遵守社交距離,但前提是必須加上檢測。
-
2021-10-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何時能全面解禁? 醫揭「擴大開放」關鍵:比拚疫苗覆蓋重要
國內本土疫情趨緩,防疫措施逐步放寬,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提到,若全國疫苗覆蓋率達到七成以上,可望調整降級,不少民眾也盼望能早日迎來「口罩解禁」。對此,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提醒,除了拚疫苗覆蓋之外,他認為「確認乾淨的程度」反而更重要,若本土能維持28天加零,就可考慮擴大開放。針對台灣防堵疫情狀況,林氏璧透過臉書發文表示,目前台灣社區的病毒已經「清得滿乾淨」,但還是得為防堵Delta超前部屬。然而,以國外情形來看,若僅達到第一劑疫苗覆蓋率七成,恐怕只能有效防堵Alpha變異株,對Delta變異株則遠遠不夠,他估計要有效防堵Delta,至少得達到完成兩劑人口的接種涵蓋率有8、9成。林氏璧指出,如果台灣可以一路守到疫苗打到理想狀態,屆時的最後考題就是「開放邊境管制」,他建議應針對疫情控制較好的國家開放免隔離、相對穩定的國家隔離5至7天等,雖然到時候應仍會維持進行篩檢、戴口罩、疫調等作法,但那時候台灣需要已經準備好「放手不怕讓病毒進來」。至於國內開放的速度,林氏璧認為,其實「確認乾淨的程度」比疫苗覆蓋率多少還更重要,如果本土能維持零確診超過兩個潛伏期28天,他認為就可以做更大幅度的開放;不過,對於許多民眾期盼的口罩解禁,他則呼籲「只要是身旁有人的狀況,口罩還是別拿下來」。另外,林氏璧文末也呼籲,秋冬恐有新一波流行,重症高風險族群盡快把第二劑打好,比一劑衝到七成還更重要。
-
2021-10-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高鐵開自由座禁站票執行難 指揮中心:暫不討論
疫情指揮中心昨天邀集相關單位討論高鐵自由座開放但禁止站票事宜,因高鐵反映執行面有困難,加上部分預售票已賣出,故暫不討論,將待疫苗涵蓋率提高再提報討論。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研議高鐵開放自由座、但不開放站票事宜,指揮中心昨天邀集、交通部與台灣高鐵公司進行跨部會協調。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天在疫情記者會上表示,高鐵公司確實做了盤點,但陳述執行面困難,如旅客上了列車已經站著,有時不易請旅客移動到座位上,若開放玄關站立,對於人潮疏導不見得能有效管理;另搭乘自由座的旅客,可能在月台較擁擠,對防疫造成另一種壓力。此外,因高鐵訂票系統可開放29天內預售票,羅一鈞表示,因部分的預售票已售出,要修改自由座規定,必須有1個月準備時間。羅一鈞說,基於上述考量,指揮中心暫不討論高鐵開放自由座但禁止站票的事宜,將等疫情趨穩,且疫苗接種率提高,請高鐵公司重新規畫適合的自由座防疫措施,再提報到指揮中心討論。媒體提問,台中北屯區某國小遭家長投訴,教師同意學生不戴口罩上瑜伽課,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會請地方衛生局與教育局了解,請學校遵守教育部指引,待了解狀況後再看如何處置。媒體並提問,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達到何種狀況可望降級,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說,10月底疫苗涵蓋率達7成是目標,若到貨時程順利,一定會往目標達成。至於是否降級、進一步放寬口罩措施,陳宗彥說,會考量疫苗涵蓋率與國內疫情發展,同時考慮周邊國家疫情狀況等因素來綜合考量、審慎評估。
-
2021-10-0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想鬆綁?一劑覆蓋率七成難擋Delta 「二劑要八至九成」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指出,國人疫苗覆蓋率達七成有機會可討論解禁與降級,同時也要考量疫情指數穩定情形、高風險族群的二劑涵蓋率等等,另外戶外團體活動口罩放寬政策、恢復高鐵自由座、繞境及八大行業部分已在放寬名單,部分仍在討論。專家指出,一劑覆蓋率達七成根本無法面對Delta變異株,距離邊境開放也差得遠。前台大感染科前醫師孔祥琪指出,目前設定一劑覆蓋率達七成就有機會放寬,這樣的比率太保守,認為一劑覆蓋率達六成、七成僅對防堵Alpha變異株有效,但對Delta變異株會降3至4成保護力,根本不夠。他認為這樣的標準對國內八大行業、繞境等政策放寬勉強可以,但是最重要的邊境放寬政策,如旅客入境不必隔離14天,二劑覆蓋率至少要八至九成。另外本土確診案例連續八日零案例,對口罩鬆綁政策抱以期待。孔祥琪表示,無論是口罩禁令、洗手或社交距離,在執行上都會有一定程度的防疫疲勞,不可能一直加嚴,「因此適時的鬆綁,是為了在面對下一波疫情時,更有餘裕應對。」但民眾對內用規範仍霧煞煞。今日麥當勞等連鎖速食店宣布,餐廳開放內用解除隔板、梅花座及1.5公尺距離,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包含自助餐、吃到把等餐廳離座也要佩戴口罩,但可開放自行夾取,不過夜市仍不能邊走邊吃。孔祥琪研判,進入餐廳內用採實聯制且有容留人數限制,若有疫情爆發匡列容易,夜市雖屬露天開放空間,但不特定人群多,較難掌握。
-
2021-10-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趨緩何時降級?陳時中曝3大考量重點
國內疫情趨緩,連續8天本土零確診,有醫師建議現行第2級疫情警戒應降級。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除了疫情,疫苗涵蓋率、戴口罩及社交距離的遵從度等,都是降級的考量重點。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近日指出,只要第1劑疫苗覆蓋率達7成以上,就會考慮大幅解禁相關措施。至於疫情警戒何時從第2級降為第1級,陳時中今天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降級依據不只單純考慮疫情控制,疫苗施打率、戴口罩及社交距離的遵從度等,都是降級的考量重點。隨各行各業解封在即,大型郵輪能否復航也引發關注。陳時中指出,指揮中心已經收到申請文件,但仍在評估當中。有媒體詢問,美國鼓勵民眾大量快篩,台灣立場是否鼓勵民眾快篩,還是有症狀快篩即可。陳時中說,台灣目前也是鼓勵大家快篩,除了企業快篩,許多超商、商店也能買到快篩試劑,對於無法打疫苗、還沒打到疫苗的企業,也有週期性快篩以彌補疫苗的不足。另外,以色列、卡達研究都顯示,接種BNT疫苗半年後抗體驟降。陳時中說,台灣也有針對疫苗保護力持續性進行本土研究,希望作為各類疫苗施打的政策參考依據。近期有民眾住防疫旅館發現房內有許多蟲,詢問能否自行換房。陳時中指出,有蟲、蚊子建議自己掃乾淨,除非有特別不適的狀況,才可通報衛生局後做後續安排及移動。
-
2021-10-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動物園、兒童新樂園周六起取消預約制 改限容留人數
北市再放寬社教機關及兒童新樂園管制措施,教育局表示,10月9日起取消入園(館)預約制,天文館每日容留上限為1200人,兒童新樂園為4800人,動物園為1萬人。教育局表示,從10月9日起,主要是全面取消預約制、放寬容留人數及開放更多場地等鬆綁項目。動物園、天文館、兒童新樂園皆於本周六起取消入園(館)預約制,改以容留人數上限管制,天文館每日容留上限為1200人,兒童新樂園為4800人,動物園為1萬人。教育局表示,開放場地部分,市立圖書館館內空間全面開放,館內容留人數至少1.5公尺/人,有固定座位者採梅花座或間隔座,無固定座位者保持1.5公尺距離。兒童新樂園開放室內兒童劇場「如果劇場」假日營運,劇場內採梅花座(幼兒與同行家人得視需要調整併座)、禁止飲食、每場次消毒,演員需有疫苗接種紀錄逾14日或有7日內檢測陰性紀錄,取消與觀眾互動。天文館開放展示場兒童區與觀測室,並因應疫情之人流管制措施,進行現場滾動式調整,同時開放場地租借,並自10月9日起恢復周六夜間開放,各設施開放時間亦隨之進行調整。動物園除熱帶雨林室內館因放養靈長類動物,考量國外有靈長類動物染疫案例故暫不開放,其餘室內管區皆全面開放,並嚴格進行人流管制及定時清消,另開放已施打第一劑疫苗之學生參與公共服務預約。教育局提醒,管制放寬是以嚴謹防疫為前提,請大家進入各場館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主動積極配合場館各項防疫措施。
-
2021-10-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為何接種疫苗後保護力會逐漸下降?家醫科醫解答
報導新冠肺炎病毒突變速度非常快,不少國家雖已接種兩劑疫苗,仍難以抵擋Delta病毒肆虐,甚至在全球第一個已接種第三劑疫苗的國家──以色列,確診人數卻不斷創新高,目前正規劃施打第四劑。而先前以色列一項調查報告指出,已施打兩劑BNT疫苗的民眾,每過一個月抗體濃度減少40%。家庭醫學科李文祺醫師表示,目前所注射的新冠肺炎疫苗中,體內產生的抗體,跟注射其他疫苗所產生的抗體一樣會慢慢減少。為什麼接種疫苗後,保護力會逐漸下降?以免疫學的角度來看,大部分疫苗,皆需後續增強劑才能完全起作用。李文祺舉例,德國麻疹疫苗(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 MMR),在研究中發現,接種過一劑的人當中,有40%沒有完全的免疫效果,而已經施打第二劑的人,當中沒有免疫的比例只有4%,代表第二劑疫苗能激發免疫機能。當疫苗和身體免疫系統相遇時,會激發出B細胞和T細胞,此兩種細胞都屬於白血球的一種。B細胞的主要功能為產生抗體,但壽命並不長,在初次接種疫苗後,接種者體內,在幾周內會產生大量抗體;但幾周後,若沒有接種第二劑疫苗,抗體數量會減少。另一則是T細胞,李文祺指出,當它成熟後,會分化成不同的亞型,可以識別、殺死各種病原體。其中一種為「記憶T細胞」,在體內可以存活幾十年,也代表著有些疫苗接種後可以達到「終身免疫」。李文祺強調,最關鍵在於「T細胞,通常只有在注射第二劑疫苗之後才會大量產生。」因此,疫苗的後續增強劑(第二劑、第三劑等),讓身體再次觸及抗原,並在病原體上觸發免疫系統,進而激發第二階段,甚至第三階段的免疫反應。研究證實:現有疫苗對Delta的有效性減弱李文祺表示,世界上許多藥廠,以自家生產的疫苗對Delta病毒進行有效性測試,在《The Lancet》一篇研究指出,BNT疫苗抗Delta感染的有效性達79%,相比抵抗Alpha的有效性低13%,而AZ的新冠疫苗則有60%有效性,也比抗Alpha感染的有效性低13%。雖然疫苗對抗Delta的有效性下降,但這2款疫苗在「抗住院的有效性」皆超過90%。研究報告指出,2劑BNT疫苗對抗因Delta住院的有效性達96%,而2劑AZ疫苗則有92%。而Moderna(莫德納)也指出,其新冠疫苗在實驗室的環境下,對Delta的有效性,相較原始病毒株略微下降。AZ、Moderna、BNT疫苗 對Delta保護力AZ:根據牛津大學研究指出,AZ疫苗對原始病毒株保護力可達81%,但對Delta病毒保護力,第一劑感染保護力43%。第二劑為67%,而重症保護力為92%。Moderna(莫德納疫苗):對於原始病毒株保護力94%,而美國梅約醫院醫療體系數據報告指出,第一劑Delta對感染保護力為75%,對重症保護力96%,而第二劑對感染保護力則為76%,重症保護力尚未有數據。BNT:對於原始病毒株保護力95%。根據牛津大學研究數據,針對Delta變種病毒,BNT第一劑感染保護力為58%,第二劑則為82%,但對重症的保護力為90到97%,對死亡的保護力為96%。雖然面對Delta變異株,疫苗的保護力明顯下降,但對於重症、死亡保護力仍高,因此接種疫苗有其必要性,而李文祺另外強調,疫苗可能趕不上病毒變種的速度,因此最重要是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健康飲食,外出維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這才是有效阻隔病毒傳播鏈的不二法門。(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什麼是血清抗體?可得知對新冠肺炎免疫力? 羅一鈞解答 ·疫苗副作用代表保護力在提升! 醫警告:接種前後避免「1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