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4 養生.家庭婚姻
搜尋
憂鬱症
共找到
874
筆 文章
-
-
2022-07-10 醫聲.高齡社會
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國衛院、台灣大學籌組高齡中心 以實證研究協助政策推動
公共衛生及醫療科技進展,降低了標準化死亡率,加上少子化情形上升,台灣即將邁入老年人口佔比超過20%的超高齡社會。為此,行政院與衛生福利部指示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於雲林籌組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簡稱高齡中心),推動高齡政策及研究。國衛院高齡中心執行長許志成指出,步入超高齡社會,除了關注長者生理健康外,亦須關注其心理健康、靈性健康及社會連結需求,才能讓長者步入高齡也能過得幸福。多種慢性病纏身,高齡長者多重用藥普遍。許志成表示,國人平均餘命越來越長,女性長者平均餘命超過85歲,然而近十年來,國人不健康餘命達八年上下,罹患衰弱症的長者比率達17.5%;更有超過四成的65歲以上長者,罹患三種以上慢性病。且因罹患多種慢性病長者比率高,使高齡長者「多重用藥」的現象普遍,盛行率高達30%,其中偏鄉如雲林地區等,因交通便利性低、醫療資源有限、健康觀念較弱等原因,盛行率更高,可達50%。許志成說,多重用藥導致藥物交互影響,危及長者健康,甚至造成非預期住院增加。高齡自殺率居高不下,心理健康應受重視。除了生理病痛,樂齡長者的心理健康亦受關注。許志成說,影響長者主觀幸福感的因素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健康及靈性健康,其中又以心理健康影響程度最大。他指出,台灣有憂鬱症的高齡者佔一到兩成;衛生福利部最新資料則顯示,高齡長者自殺率每十萬人中有26.2人,為各年齡層中最高。高齡中心的調查也發現,台灣高齡憂鬱症長者,約三成接受治療,只有11%接受適當治療且康復,高齡者的心理健康,仍有改善空間。此外,許志成強調,社會健康首重社會參與、社會連結。長者志工參與率是國際公認的重要評量指標,台灣約有12%的長者投身志工;此外,台灣高齡者就業率約8%,在亞洲排名相對低,鄰國日本有近兩成五。許志成指出,若長者二次就業,強化社會連結,也將有助幸福感產生。許志成也說,長者平均面臨五到十年不等的衰弱過程,若沒有好的靈性修養,協助調整心態,培養善終觀念,到臨終前幾年,往往會出現恐懼情緒,故靈性健康是高齡健康重要的一環,不只長者要練習,照顧者也要從旁協助。長者生活型態不同,政策擬定須相應調整。步入超高齡社會,長者健康幾乎成為國安議題。許志成表示,未來國衛院高齡中心除了從事促進高齡者身心健康的行為與社會研究外,更有臨床醫學、老化生物學、高齡政策、健康大數據研究等任務,作為國家級高齡智庫,期望透過實證整合、教育傳承、國際交流,為社會創造幸福的高齡時代。國衛院院長梁賡義期許高齡中心團隊可以廣邀學者一起努力,提供更多實證研究證據,提供政府政策作參考,讓政策更符合長者真實需求。梁賡義也點出過去各界面對長者的迷思,若把所有長者都當成同一族群看待,並不公平,並非所有長者都是年老體衰、經濟弱勢,每位長者的境遇、生活型態不盡相同;有些長者喜歡擔任志工,或者二度就業,對台灣的生產力還是有所貢獻,所以面對不同境遇的長者,在政策、策略的擬定上,自然也要有所因應、調整。高齡中心座落雲林,盼成為高齡照護典範。行政院選定台大雲林分院,由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合作成立國家級的高齡醫學及健康福祉研究中心,打造高齡照顧計畫。衛福部長期照顧司司長祝健芳表示,2025年台灣步入超高齡社會,高齡中心將會是一個重要里程碑,協助研議及監測國內高齡、長照相關數據分析及議題研究,提出政策建言,供政府納入政策參考,更完善的規劃。台大副校長張上淳指出,高齡社會不可避免,若提高國人平均健康餘命,長者老後不是躺在床上,更有意義。期望高齡中心成為全國性試範案例,包括輔具使用、智能應用及結合臨床醫學,提出具體可行的全方位照護模式,推動到全國,「讓台灣對高齡者的照顧能像防治COVID-19一樣出色。」
-
2022-07-10 醫聲.高齡社會
有片/一張床「從結婚用到老」 難怪長者睡不好
隨著退休生活型態改變,或生理病痛等原因,樂齡長者常有「早起又午休,晚上睡不著」的情況。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同時也是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李明濱說,「醫師,我睡不著!」幾乎可說是他看診時,許多樂齡病患的起手式,足見失眠是長者共通的困擾。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暨睡眠中心主任李信謙也指出,台灣失眠人口逐漸增加,隨年齡增長,睡眠越淺、越容易受干擾,愈是步入高齡者,愈應該重視睡眠。睡眠也需要健康檢查,寢具、環境都很重要。至於長者要如何擁有好的睡眠?李信謙說,如同生理病痛要健康檢查,睡眠也要健康檢查,他特別強調,睡眠的健康檢查指的並不只是到醫院黏上監測器,「需要檢視我們的行為、生活習慣和物理環境。」李信謙依照世界睡眠醫學會推出的「好眠十招」,建議長者培養固定時間起床、睡前避免攝入咖啡因、房間保持適度通風、選擇軟硬適中的寢具等好的睡眠習慣。李信謙指出,其中常被忽略的是「寢具選擇」,他在門診遇到不少長者,一張床「從結婚用到老」。他表示,一般建議床墊使用約七年,彈簧機能逐漸出現劣化,就應該進行更換。李信謙強調,睡眠環境與睡眠品質優劣密不可分。睡眠三二一,全家總動員,一起調作息。在作息調整方面,李信謙分享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提出的「睡眠三二一」:三是指一天中,要保留三分一的時間給睡眠;二則指睡覺時,要身心一體;一則是希望「全家一起來」,同住家人的睡眠周期會彼此影響。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黃宗正強調,家人應理性溝通,了解長者身心狀態,「戒急用忍」,協助長者慢慢調整睡眠時間、生活節律,原先8點就睡的長者,不可能瞬間改成12點睡。李信謙建議家人替長輩在白天安排適當、且能夠引起長者興趣的活動,借助社會活動穩定作息、生理節律。減少安眠藥使用,治療睡眠由控制大腦出發。李信謙指出,和憂鬱症、失智症相同,人類的睡眠行為是由大腦所管理、控制。他提出睡眠的「三腦主義」:腦有、腦治、腦享。● 腦有:指的是睡眠由大腦控制。● 腦治:指改善睡眠由大腦開始,事實上,國內安眠藥使用氾濫,而安眠藥的副作用從新聞報導可見一斑。在用藥以外,透過生活作息及環境等方式調整睡眠,才能治本。● 腦享:指深層、適時的睡眠有助於大腦排毒,因此長輩應給予自己足夠時間、適合環境,以進行睡眠。「人的一生中,生理時鐘不斷改變,年輕時愈夜愈美麗,老後早睡早起身體好。」李信謙說,不論在何種人生階段,都要有「保守睡眠」的觀念,該睡覺時,「天塌下來都要睡。」而且除了睡得夠,更要睡得好。他表示,若在睡前能讓自己保有一段時間,兼顧身心健康,用「快樂、歡笑、祝福、安慰」的言語,迎接新的一天,人人都能成為「睡眠管理大師」。樂齡精神健康三部曲1. 小心憂鬱國內1/6長者有憂鬱情形。長者憂鬱伴隨失眠、胃口不佳、便祕等生理症狀,除了陪伴,亦須向外求助、就醫。2. 慎防失智失智症加上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者佔全台長者超過30%。可以「動腦、動身體、增加人際互動」避免失智。3. 守護睡眠長者失眠情況普遍,建議白天安排適當活動調適作息,也要注意睡眠環境,減少安眠藥使用。
-
2022-07-10 醫聲.高齡社會
投票/防失智、不憂鬱 高齡世代讓自己老得幸福
台灣2025年就要步入「超高齡社會」,未來走在路上,每5個人就有1人是65歲以上的長者。為了邁向「樂齡友善理想國」,提升長者幸福感,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日前舉辦「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邀請逾20位重量級專家,就老後的心理、精神等面向,提供樂齡長者及家人實用且精彩的內容。文章重點1.自殺原因與失智、憂鬱相關2.如何應對長者憂鬱情緒3.影片精華:張家銘主治醫師4.預防失智有妙招5.影片精華:黃宗正理事長6.投票:您及身邊的長者,老得幸福嗎?綜觀近十年數據,台灣長者的不健康餘命平均達八至九年,可見台灣人口「雖然老,卻老得不幸福」。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黃宗正說,要達到健康老化,抑或近年專家提倡的「最適老化」——即長者有健康的身、心理及認知功能面對老化歷程——需重視長者四大面向:生理、心理、人際、靈性。他指出,心理健康又分為認知、情緒兩大主軸,分別反映在長者的失智症、憂鬱症兩項疾病,「如何預防這兩個疾病,是最適老化、精神健康的重點。」留意身心警訊,80%自殺原因與失智、憂鬱相關。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名譽教授李明濱指出,長者自殺是全球性的問題。深究長者自殺原因,高達80%與失智、憂鬱等精神疾病相關,「這些疾病,都可以透過治療獲得改善。」他強調,長者自殺是要解除痛苦,並非結束生命,而痛苦源自失眠、憂鬱、焦慮、憤怒、自卑等情形。事實上,自殺前長者往往已出現憂鬱症狀或警訊,需要陪伴者細心覺察。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張家銘指出,國內高齡人口約六分之一有輕重度不等的憂鬱情況,有別於青年憂鬱症,長者憂鬱症更可能伴隨身體不適,包括口乾、胃口不佳、便祕、失眠等,當長者出現類似症狀時,除了生理疾病,也須懷疑是否為心理因素所致。此外,張家銘表示,老年憂鬱症也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之一,且出現時機早於失智症,發生情形也較為普遍,加上治療相對容易,應受重視。憂鬱症長者情緒勒索,家人需智慧面對。張家銘說,憂鬱症長者有時也會出現「情緒勒索」言行,讓長者與家人、照顧者關係陷入緊張。他建議照顧者,把握「理解、關懷、傾聽、支持、陪伴」的原則與憂鬱症長者相處;「想開一點、加油」等過度簡化、將受苦過程去脈絡化的話語也要減少。如何應對長輩情緒勒索,是不少長者家屬的共同難題,張家銘說,照顧者應明辨情緒勒索三大特徵:恐懼、義務、罪惡感,他建議照顧者暫離現場,切忌惡言相向,陷入互相情緒勒索。照顧者若出現焦慮、疲憊,應適度喘息,避免將長者需求全放在自己身上,以提防照顧者浩劫。此外,張家銘特別強調,「憂鬱症畢竟是一種疾病,除了陪伴,就醫也很重要。」若長輩不願就醫,他也提出妙招:在長輩因生理不適就醫前,家屬提前與醫師溝通,請醫師協助關心或轉介醫院身心科。動腦、動身、吃好、睡好、關係好,降低失智發生。黃宗正指出,台灣失智症人口比率達8%,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比率更佔高齡人口19%。他直言,要達成最適老化,必須重視大腦健康。黃宗正解釋,失智症又分為阿茲海默症、血管型失智症,與路易氏體失智症三大類,症狀除了記憶、認知功能喪失之外,也可能有幻覺、睡眠障礙,甚至憂鬱傾向,相當複雜,若家中長輩出現疑似症狀,宜盡快就醫。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一項重要研究指出,導致長者失智症的關鍵風險因素包括:低教育、糖尿病、高血壓、肥胖、抽菸、憂鬱/孤獨等。要避免失智,就要遠離上述危險因子,黃宗正提出「3+3妙招」,第一個3是三動,動腦、動身體、增加人際互動;第二個3,則包括地中海式飲食、減少心血管疾病、正念減壓3項。地中海式飲食除了對大腦有益,也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此外,根據研究,藉由從事大量的運動,「老人的腦也可能長出新的細胞。」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睡眠研究中心主任李信謙說,「吃好、睡好、關係好」是他常給長者的建議,其中的關係好又涵蓋與身體的關係、與家人的關係、與環境的關係,長者可藉由關心社會時事,活化大腦、預防失智。李明濱則建議長者,勤量心情溫度計、注意壓力管理,他指出,精神相關疾病預防與有助釋放腦內啡的「放鬆」關係密切,放鬆三要素包括:專注力集中在當下、全身放鬆不用力、腹式呼吸,加上正向心情面對老化,持續為自己的生活找出意義,就能防止大腦失能、退化。★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2-07-08 養生.保健食品瘋
「綜合維他命」真有效?其實就像「魯肉飯、刨冰、珍珠奶茶」混著吃!台大化工博士3招破解保健食品迷思
綜合維他命到底該怎麼吃?以下幾件事你得先知道!最近鬧哄哄的太空人維他命,引起熱烈討論,很多專家學者都給了大家建議~ 「謝博不要打太極拳!你的看法是什麼???」 我喔?我自己是有在吃營養補充品的,我個人看法,不論是常見的綜合維他命、維他命B群葉黃素,或是女生常吃的補鈣、補鐵等營養補給品,適當的劑量下對身體肯定會有相對程度的輔助,特別是因為生活節奏緊張,沒空注意均衡飲食的現代都會生活,營養補充品的確是方便、省時的方式。但如果產品本身行銷文字,會讓大家對功效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或是在劑量上有所疑慮,就值得來好好探討了! 「不切實際的幻想?我覺得看起來真的超厲害耶!」什麼是合理劑量?首先強調,理性消費!理性消費!讓我們試著用理工人的角度去看這件事情!第一步先想想:到底各類營養素每天補充多少才能達到預期的輔助效果?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網站其實有充分的資訊給大家參考,例如維生素B1、B2建議攝取量(RDA)落在1.3mg~0.9mg之間,B12建議攝取量2.4µg。購買營養補充劑之前,可以參考這些資料,判斷商品的劑量是否合適。千萬不要求好心切,覺得劑量高就一定比較好喔~ 但反過來說,既然是「營養補充品」,營養素含量也要在一定的值以上,才會達到效果。台灣本地生產的維生素類膠囊,其每日攝取量在下表的「認定基準值範圍」,是必須經過查驗登記的。 「查驗登記?什麼意思啊」 簡單說,「認定基準值範圍」都大於建議攝取量(RDA),其實就是一般市售的維生素類膠囊所使用的常見劑量。只要在範圍內,按照建議量服用,都可以補充到RDA。但如果你發現你買的維他命,劑量比「認定基準值範圍」還要低,無須經過查驗登記的話,與其說是「營養補充品」,倒不如定義為「食品」比較合適。 「可以說白話文嗎?」 嗯,比「認定基準值範圍」還低,含量就嫌低了啦!衛生福利部/應辦理查驗登記之國產維生素類錠狀膠囊狀食品認定基準表。每個營養素的吸收途徑不一,放在一起不見得通通都好「謝博!那如果我想要吃營養補給品,一次吃很多種類一起是可以的嗎?」 嗯,你會同時把魯肉飯、刨冰、珍珠奶茶有果汁機打在一起喝下肚子嗎?營養補充品要良好吸收,要根據各自的特性,不是一口氣吃下去就OK的。 「為什麼不行?」 第一、有些成分會互相打架,最簡單的例子就像是鐵跟鈣,使用鐵劑的缺鐵性貧血患者,或是服用含鐵保健產品,通常不建議搭配牛奶,且最好隔2小時以上再吃高鈣的食材、補充品。此外,有些上班族為了提神,每天早上一定要來杯咖啡,沒喝就全身不對勁;或是從事長跑、三鐵、重量訓練的運動愛好者,也會選擇在健身前補充高劑量的咖啡因錠,幫助在訓練過程中有更好的爆發及專注力。但咖啡因會加速鈣質代謝,增加尿液中鈣質排出可能。所以如果鈣片跟咖啡因同時吃,等於就是白吃了~ 第二、脂溶性成分,最好配飯吃/飯後吃。維生素A、D、E、K、魚油、Q10、葉黃素.......等脂溶性的營養素,隨著消化系統運作,跟脂肪一起吸收效果比較好,空腹吃吸收率就比較差了。 「嘎!那早上起床吞維他命,不就浪費了?」 如果你早上吃的是B群,因為是水溶性為主,是OK的;如果是綜合維他命、葉黃素,那最好是跟早餐一起吃效果比較好唷。基本營養素都是純物質:貴不見得就一定比較好以常見的維他命A、B、C、D、E,鈣、鐵、鋅、鎂、葉黃素來說,不同來源的效果差異其實並不大,能作為補充劑販售,純度也有一定水準。所以千萬不要迷信「貴就是好」,確認每種成分的劑量是否足夠,才是最重要的。營養補充只是補助,均衡飲食才是根本「營養補充品」顧名思義就是補充原本不足的營養素,如果本來就很注意飲食均衡,有做到每日五蔬果「3蔬2果」的飲食原則,搭配「營養補充品」,就是事半功倍;但如果你是餐餐都是高油高糖,也不吃蔬菜水果,那就算是火星人、宇宙人的營養品,都只能算是事倍功半的亡羊補牢。規律作息、均衡飲食、良好的運動習慣,才是健康之本,才能從源頭改善營養素不足的狀況。 總歸來說,世界上不可能有一顆「萬靈丹」型的綜合維他命可以適合每一個人:因為每個人的體質、生活習慣都不一樣,所以可能欠缺的營養素也會不一樣。大家都是獨立的個體,與其盲目相信單一顆綜合型態的「營養補充品」,不如花點時間去釐清自己需要的營養素是甚麼,再去補充。如果身體發出異常的警訊,建議還是要找醫生診斷「但我常常會感受到疲倦或精神不濟,怎麼辦啊?」 如果身體長期感到疲倦無力或是精神不濟,拜託千萬不要以為吃吃營養補給品就可以徹底解決。營養補充品只是輔助,如果身體都已經發出警示訊號,還是要盡早尋求醫師協助,找出問題所在!像是病毒性肝炎、憂鬱症、甲狀腺機能低下、貧血等等病症,都會導致身體有容易疲勞、精神不濟的狀況,如果長期感到身體疲累,盡早尋求醫師協助才是上策! 參考資料:衛福部公告有關業者申辦國產維生素類錠狀膠囊狀食品查驗登記及相關作業規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 作者簡介_謝玠揚 博士謝玠揚,台大化工博士,在30歲那年創辦醫美保養品牌Neogence霓凈思。近年來成功打入東南亞及歐美數十國市場,努力為台灣品牌走上國際。「謝玠揚的長化短說」專欄文章列表【新書推薦】謝玠揚的長化短說:化工博士教你一定要知道的餐桌、美容保養、居家清潔的58個化學常識作者: 謝玠揚 出版日期:2017/08/01化學是一門很重要的基礎學科,於日常生活也有不少應用,所有需要購買「含化學成分」產品的讀者,身為明智的消費者,請務必記得,懂得越多,在閱讀關於科學、健康、食品的報導時,擁有良好的化學常識可以減少受誤導的機會,而不會再被似是而非的恐嚇行銷所欺瞞了。延伸閱讀: 誰才有資格決定生死》親弟腦中風 兄阻醫開刀:我養不起他
-
2022-07-03 醫聲.數位健康
為視訊診療把脈3/程序複雜 長輩搞到快得憂鬱症
全台籠罩疫情,原本便利的就醫模式被迫改採「遠距」,對於被視為「數位移民」的長輩,遠距、視訊診療如無字天書,不得其門而入。過去醫護人員常對長輩說,「請家中年輕人幫忙」,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張家銘實際協助父母後,發現系統操作複雜,連他都快要難以招架,呼籲政府應簡化程序。回不去了! 遠距醫療將成國人「必備技能」「實體看診加上遠距醫療,讓過去的醫療型態回不去了。」張家銘說,未來新冠病毒將與人類共存,換言之,疫情隨時可能再次爆發,遠距醫療需求逐漸增加,學習用電腦或手機看診,將成為每位國人的必備技能,但他先前協助確診父母視訊診療,光系統就弄了快卅分鐘,若無人協助,難怪長輩會選擇放棄看診。近期張家銘的父母快篩陽性,他協助二老接受視訊診療,先用LINE掛號,加入群組後,醫院發訊提供視訊診療的系統連結。完成這些項目後,他再教父母如何開視訊鏡頭,如何把快篩陽性的卡匣提供給對方看,父母有慢性病,定期服藥,還要拍攝平常用藥的藥袋、藥物提供檢視,光前置作業就花了快卅分鐘。程序「年輕人都覺麻煩」 視訊看診療使長者焦慮張家銘說,在醫院為患者看診,認為只要搞定一個系統,如果長輩不會,只要拋一句「找年輕人來弄」。但從醫療服務者成使用者,發現根本沒這麼簡單,程序複雜,連他這位醫療人員都覺得麻煩,更何況是長輩,有些長輩甚至連一台智慧型手機都沒有,有些雙向認證還需要電郵,對長輩來說可能連聽都沒聽過。疫情本身就令人容易焦慮,疫情衍伸的問題更每一項可能影響長輩情緒,例如接種疫苗、擔心副作用、遠距看診、獨居社交距離等。世界衛生組織(WHO)在新冠疫情流行的第一年就調查焦慮及憂鬱盛行率消長,全球盛行率增加約廿五%。張家銘說,改善疫情焦慮,建議長輩先接受對於數位新知的不適應,家人有耐心協助長輩學習,最好政府可以開班授課,或是研發更適合長輩的系統,輔助遠距醫療的發展。他說,台灣已走向與病毒共存,長輩不可能繼續把自己關在家中足不出戶,施打疫苗及學習遠距看診,都是最基本要做的事,以及需要學習的事,如果感受到焦躁不舒服,則建議尋求專業的協助。
-
2022-06-28 醫療.心臟血管
白天常常想睡覺?醫提醒當心可能與三高、心血管疾病有關
白天工作到一半,突然瞌睡蟲上身,這種情況大家多少都有經驗吧?如果偶爾發生倒是還好,但若是常常如此,可能就要小心了!過度的日間嗜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和某些疾病有著意想不到的關聯性。日間嗜睡的定義與盛行率根據國外文獻[1]的統計,約有三分之一美國成人有「日間嗜睡」的情形,這個情況在青少年身上更為嚴重,將近有42%的青少年都認為他們白天時常常會想睡覺,日間嗜睡的盛行率之高,讓公衛學家也開始研究這個議題。儘管「白天想睡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有過經驗。不過對於研究人員而言,一個精準的定義是必要的,我們會需要一個標準工具來量化一個人白天的嗜睡程度,而大多數研究日間嗜睡的文獻會以「Epworth嗜睡量表(ESS)」來判定受試者有多嗜睡。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不妨看看以下問題,你會得到幾分。每個問題的答案分成:從未發生過(0分)、偶爾發生(1分)、常發生(一半以上的時間,2分),一直發生為(3分)。請盡量圈選出以下不同情況下打瞌睡(不只是覺得累)的頻率:坐著閱讀書報時、看電視時、 在公共場所安靜地坐著,沒有活動(戲院或會議)、坐車連續超過一個小時(不是自己開車)、 下午躺下來休息時、坐著與人交談時、沒有喝酒的情況下在午餐後安靜地坐著時、 開車中遇到交通問題而停下來數分鐘時。如果你的累積分數超過十分,便極有可能符合過度日間嗜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的定義,本文就更建議繼續看下去!造成日間嗜睡的原因是什麼呢?如果做完嗜睡量表得到了異常的高分,你可能會好奇是什麼原因導致白天會想睡覺。很直觀的,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晚上睡眠不足所造成的[2],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的建議[3],18到60歲的成年人,一天最少要睡七個小時以上,檢視一下自己的睡眠時間,也許睡眠不足就是你白天打瞌睡的元兇!如果你的睡眠時間充足,但白天還是昏昏沈沈,這時候可能是你的睡眠效率出了問題,例如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這是一個常見影響睡眠的疾病,常見的表現是睡覺時會有打鼾聲,而且時常會出現鼾聲突然中斷的情形。其他會影響睡眠效率的生理因素,像是氣喘或胃食道逆流,這些病人在經過醫師診斷和治療,可重新改善睡眠效率,新的一天或許可再恢復神采奕奕。其他像是憂鬱症、嗜睡症…等,都有可能是日間嗜睡的原因。日間嗜睡會怎麼樣嗎?首先最理所當然的是,白天打瞌睡會造成許多交通事故[4],新聞媒體也常常報導。但讓人想不到的是,白天想睡覺竟然也是其他許多疾病的風險因子。國際上有許多科學家在研究日間嗜睡與各個疾病的關聯性,目前發現日間嗜睡與某些睡眠疾患、肥胖、精神疾患、心血管疾病…等都有關係。科學家發現日間嗜睡是失智症重要的預測因子[5],結果顯示日間嗜睡會增加三成左右的風險讓認知能力下降,要如何解釋這中間的關聯性呢?科學家推測這和睡眠的生理功能有關,因為睡眠可以代謝掉一些白天累積在腦袋中的廢物,若是因一些原因使得晚上的睡眠無法達到它應有的效率,就會讓白天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代謝腦中堆積的廢物,然而中間複雜的機轉還要更深入的研究才能知道。另外在心血管疾病方面[6],有日間嗜睡情況的老年人,比起沒有日間嗜睡的老年人,在心臟疾病相關死亡的風險竟然也增加了33%的比例!這要怎麼解釋呢?有論文研究提到這也許和人體的自律神經[7]有關,日間嗜睡或許在某些方面影響到支配心臟的自律神經,最後增加了心臟病死亡的風險。而日間嗜睡與精神疾病的關聯性,大多研究集中於憂鬱症上,我們知道憂鬱症是老年族群中重要的衛生議題,所以研究這方面的議題在自殺防治上是刻不容緩的。研究指出,日間嗜睡與憂鬱症有非常強烈的關聯性[8],而且他們的關聯是雙向的[9],日間嗜睡是憂鬱症的風險因子,同時憂鬱症也會增加日間嗜睡發生的機會。日間嗜睡和肥胖的關聯性也不可以忽視,有許多研究都證明了日間嗜睡和肥胖[10]有著高度相關,而肥胖會造成「三高」早已是老生常談,所以日間嗜睡造成的影嚮層面的確十分廣泛,如果你白天打瞌睡的狀況已經持續很久,而且無法透過調整睡眠來改善,建議趕緊到診間和醫師討論你的情形!別忘了,如果你有以上所提到的一些慢性疾病,請記得一併告訴醫師讓他們更清楚你的身體狀況。日間嗜睡的治療說了這麼多,日間嗜睡在現在的醫療環境下要怎麼治療呢?最重要的就是找到會造成白天想睡覺的原因,從根本下手,像是如果病史詢問後像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醫師也許會安排你到醫院的睡眠中心睡一晚,做一個完整檢查以確定診斷,之後透過陽壓呼吸器或牙套、手術等大多就可以改善。在日間嗜睡的症狀治療上,我們也可以分為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一般會先以非藥物治療為主,像是計畫性的小睡一會兒,運動、以及維持良好的睡眠習慣等,如果可以確實執行,許多病患都會有顯著的改善。如效果有限,則依醫師專業,提供適度的藥物治療。參考資料:[1] Kolla BP, He J-P, Mansukhani MP, Frye MA, Merikangas K. Excessive sleepiness and associated symptoms in the US adult population: prevalence, correlates, and comorbidity. Sleep Health. 2020;6(1):79-87. [2] Meltzer LJ, Mindell JA. Sleep and sleep disorde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sychiatric Clin North Am. 2006;29(4):1059-1076 [3] Watson NF, Badr MS, Belenky G, et al. Recommended amount of sleep for a healthy adult: a joint consensus statement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and Sleep Research So- ciety. Sleep. 2015;38(6):843-844. [4] Garbarino S, Durando P, Guglielmi O, et al. Sleep apnea, sleep debt and daytime sleepiness a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road accident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n truck drivers. PLoS One. 2016;11(11):e0166262. [5] JaussentI,BouyerJ,AncelinML,etal.Excessive sleepiness is predictive of cognitive decline in the elderly. Sleep. 2012;35(9):1201-1207.[6] Empana JP, Dauvilliers Y, Dartigues JF, Ritchie K, Gariepy J, Jouven X, et al. 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 is an independent risk indicator for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 the three city study. Stroke 2009; 40(4): 1219-24. [7] Lombardi C, Parati G, Provini F, Vetrugno R, Plazzi G, Vignatelli L, et al. Daytime sleepiness and neural cardiac modulation in sleep-related breathing disorders. J Sleep Res 2008; 17(3): 263-70. [8] Chellappa SL, Araújo JF. 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 Rev Bras Psiquiatr. 2006; 28(2): 126-9. [9] Alvaro PK, Roberts RM, Harris JK. A systematic review assessing bidirectionality between sleep disturbance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leep. 2013;36(7):1059-1068. [10] Vorona RD, Winn MP, Babineau TW, Eng BP, Feldman HR, Ware JC, et al. Overweight and obese patients in a primary care population report less sleep than patients with a normal body mass index. Arch Intern Med 2005; 165(1): 25-30. 【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黃彗倫醫師】白天常常想睡覺,竟與三高、心血管疾病有關!?】
-
2022-06-27 醫聲.醫聲要聞
兒童長新冠2/孩童腦霧怎麼辦?補充維他命B、C、D抗發炎
「神經症狀」是兒童新冠急性感染後徵候群常見症狀之一!國內已出現長新冠兒,家長往往會察覺孩子出現倦怠、專注力變差、甚至是記憶力變差,進而影響學習效果。醫界認為,這些症狀是一種發炎反應,家長可以給予維他命補充,若症狀持續4周要考慮就醫,症狀超過3個月時,就需要考慮進行影像檢查,確認是否有腦部的傷害,並給予提升注意力及腦循環的藥物;日本也實驗性地將治療憂鬱的「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運用在長新冠治療。腦霧怎麼造成的? 機轉仍不明、與發炎有關「腦霧(Brain Fog)」是長新冠兒最具代表性的感染後症狀。如同它的名稱,患者會描述症狀就像「腦子裏起霧」一般,朦朦朧朧的,不單影響孩子的學習,更可能進一步對生活都可能構成障礙。對於以腦霧為代表之神經急性感染後徵候群的致病機轉,目前還無法完全理解,但已有幾種假說被科學家提出:1. 殘存的covid病毒片段沒有被清除乾淨2.身體免疫系統的自我攻擊3.染疫過程造成的傷害身體組織尚未完全修復4.體內其他潛伏的病毒在免疫力低下狀態的再活化如果用最簡單的話來講,這些機轉假說不外乎與平常大家熟悉的「發炎反應」相關。因此目前對於新冠後遺症的休養建議,大多也是朝向抗氧化、抗發炎的方向,例如:補充維他命B、C、D等等。當然還有很多其他抗氧化抗發炎的嘗試性療法,比如高壓氧等等,但目前缺乏強烈實證,因此尚未成為主流治療方法。腦霧、疲倦有解! 憂鬱症新療法rTMS可治療此外,腦部影像學檢查也有令人驚訝的報告,日本NHK報導,科學家們發現後遺症患者的腦部,相較於無後遺症的痊癒者,有腦部代謝及循環低下的情況,因此針對腦部神經學症狀(如:腦霧、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嘗試使用rTMS治療。rTMS是目前用於憂鬱症的自費治療選項之一,它的原理是改善腦部情緒控制區塊的組織循環,進而使這個區域的腦組織活化,以強健腦部功能。這項實驗性的治療研究,在日本約有80名嚴重長新冠患者接受治療,當中大約8成有改善症狀,但是改善症狀患者當中,仍有2成復發。對於長新冠,人類目前所知相當有限,因此很多治療也都還在嘗試性的階段,但是隨著全世界研究者們的努力,慢慢有撥雲見日的曙光。其實只要是病毒感染後,都有可能發生後遺症,但是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人數實在太多,其中2成可能成為長新冠,累積出來的個案數還是相當驚人的。少吃加工品、適度運動 「抗炎」生活型態助疫後康復所幸目前流行的Omicron變異株,相較於它的前輩們,在神經學方面的後遺症比例相對較低,比較多是咽喉部呼吸道的症狀。不論是哪種後遺症,學界普遍認為與發炎反應難脫關係,因此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比如避免過多的加工食品、人工添加物,以及適度的運動、保持心情愉悅等等這些降低身體發炎狀態的生活型態,都能幫助染疫後康復的過程。延伸閱讀:兒童長新冠風險高?羅一鈞:發生率低於成人但是若感染急性症狀改善後,仍有倦怠或專注力,記憶力變差的狀況,時間持續4周以上時,可考慮就醫進行必要之檢查等。
-
2022-06-27 醫療.精神.身心
男大生無故翹課還想尋短 檢查發現是躁鬱症
新竹一名19歲男學生高中畢業後進入理想大學與科系就讀,近期卻無故翹課,整天無精打采窩在宿舍不想出門,甚至情緒莫名低落,有想結束生命念頭,他原本以為患有憂鬱症,就診才發現過去曾有輕躁期症狀發作,罹患的是雙相情緒障礙症,也就是俗稱的躁鬱症。男學生說,他原本認真學習,最近卻覺得做事都提不起勁,開始無故翹課,作業也是勉強完成,不太想跟同學說話,幾乎都窩在宿舍裡不想出門,感到莫名的低落,甚至有想自殺、結束自己生命的念頭。新竹台大分院精神醫學部醫師鄒長志解釋,雙相情緒障礙症是一種周期性出現情緒過度亢奮或情緒過度低落的疾病,同時合併出現心理、生理和行為上的其他症狀。在躁期或輕躁期時,可能會出現情緒過度愉悅、過度熱情或信心、話量比平常多、睡眠需求減少、覺得自己反應敏捷、精力充沛、容易衝動或與他人發生衝突。在鬱期時,可能會出現情緒過度低落、興趣減低、食慾減少、體重減輕、睡眠障礙、反應偏慢、整天不想動、無精打采、有罪惡感、甚至有自殺意念或企圖。評估雙相情緒障礙症時,最重要的是要和憂鬱症做區分,因為雙相情緒障礙症的病友大部分都是鬱期的時候才會願意來醫院就醫,這時若沒有仔細評估,則有可能會忽略病人過往的躁期或輕躁期表現,而誤以為是憂鬱症。鄒長志說,雙相情緒障礙症和憂鬱症是兩個不同的疾病,治療上也有所不同,若沒有使用正確的藥物,有時非但不能改善病症、甚至可能誘發躁症發作。雙相情緒障礙症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包括口服情緒穩定劑和抗精神藥物,也會依據不同病人的狀況,安排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或復健治療。針對病情嚴重的特殊病人,也會安排住院治療,透過護理師、臨床心理師、職能治療師的整合醫療團隊的介入,共同改善病人的病情。相情緒障礙症與遺傳有關,有遺傳體質卻不一定會發病,個人的心理性格、成長發育、環境壓力與適應能力都可能與疾病相關。因此除配合醫師治療外,平常應多嘗試暸解自我、察覺自己的情緒、培養正向思考與抒發壓力的因應能力,都有助於減少發作,維持平穩的生活。 ※ 提醒您: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
-
2022-06-26 失智.長期照護
照顧者的煎熬 該送失智父母到安養院嗎?
「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團是台灣規模最大的失智症粉絲專頁。在粉絲團的互動中,「該送失智父母到安養機構嗎?」每隔一段時間就躍為熱門討論話題,這幾乎是所有失智家庭都必須面對的問題,也是為人子女心中的痛。專長失智照護的社工師游純瑜提醒,失智症的照護涉及認知障礙,當患者出現異常行為時,照顧者其實非常恐懼,長期承擔龐大的壓力,自責無助甚至積累成憂鬱症。送長輩去機構,沒有必然對錯問題,她建議先屏除「送父母到照護機構就是不孝」先入為主的想法,和家人就以下項目蒐集資訊、討論,唯有家人達成共識,協力合作、多使用照顧資源,才能給予最適切的照護。Q該不該送父母到安養機構?建議評估自身狀況,包括照顧者的體力、工作模式、家人經濟狀況,選擇居家照顧、安養中心、養護中心、日間照顧等。Q如何跟家人有共識?兄弟姊妹和另一半共同討論,列出選擇清單,考量地點和距離,方便探視。照護費用方面,盡量由父母的年金與存款支應,或彼此均攤並善用政府資源,避免主要照護者一同倒下。另外,分配探望時間,讓手足維持良善的關係。Q如何選擇安養機構?首先認識機構類型,失智、失能者可選擇護理之家、長照機構、安養中心。經由醫生評估長輩的健康狀況後,家人一起討論,挑選最合適的照顧方式。透過多方管道蒐集機構資訊,包括親友間的經驗、相關團體機構、政府單位評鑑等。Q決定安養機構前,有哪些前置準備?●和長輩一起參觀機構,請社工、護理師到家訪視,雙方完善理解。●告知即將更換住宿環境,安撫長輩情緒。●短期試住安養機構,循序漸進熟悉陌生環境。●準備玩偶、照片等個人物品,布置床邊環境降低不安。●購買常用的尿布、復健品等備品,避免銜接落差。Q還有哪些政府資源可以申請?可使用衛福部的長期照顧服務計畫,或聘雇外籍看護進行居家照護,另外還有住宿式照顧機構。各縣市政府也提供失能老人機構公費安置、傷病住院醫療及看護補助,以及身心障礙住宿式照顧機構補助方案。
-
2022-06-25 失智.長期照護
送失智媽進養護中心 牛湄湄人生最難過的14天
失智症帶給家庭的衝擊不分種族、非關貧富,每個人都將踏上一場且戰且走、不見終點的旅程。退休律師牛湄湄,在51歲時母親失智、53歲時父親也失智,為了照顧雙親,她減少工作、公司家裡兩地跑、日夜顛倒、身心俱疲,在54歲時罹患了重度憂鬱症。一直是人生勝利組的她,成為失智雙親的照顧者後,所有輝煌資歷都派不上用場,人生幾乎是打掉重練。照顧者挑戰大 讓她重度憂鬱「我覺得我只要努力,沒有什麼做不到的。」母親剛確診失智時,篤信「凡事人定勝天」的牛湄湄浪漫地想:「我一定努力讓媽媽過得好,陪伴媽媽走最後一哩路。」她搬去和父母住,成為失智症的照顧者。沒多久牛湄湄就發現,照顧失智症若沒有專業的訓練,浪漫會消逝、愛也會被磨掉。於是她上課、看書、看電影,從零開始認識失智。兩年後,爸爸也確診失智,合併憂鬱症。即便已有照顧母親的經驗,但雙親都需要照顧、中度失智帶來的行為問題與妄想猜疑,每天都有新的挑戰,每個挑戰都不是牛湄湄過去篤信的理與法可解決。照顧之路漫長沒有盡頭,失智者不會因為妳的努力而康復,再怎麼努力,都只能在父母的老去和退化中,感受失去、體驗挫敗。牛湄湄沒有因為是個有經驗的照顧者而從容,只有愈來愈多的艱難疲憊。母親失智後的第三年,牛湄湄也病了。弟弟退休接手 身心也出狀況她哭泣、暈眩、失眠、胸悶、腸胃不適,又因白天工作、晚上照顧父母,不敢服用安眠藥。牛湄湄一度連行動都艱難,被推著輪椅在急診室、各門診間穿梭看病,最後被身心科醫生診斷重度憂鬱,合併恐慌症,醫囑她先暫停照顧的工作,後來由弟弟提早退休,接手照顧父母,等牛湄湄身體狀況好一點,兩人再輪流照顧。但不久後,弟弟也開始失眠,出現身心症狀。醫師建議她考慮讓母親去養護中心,讓專業的照顧團隊協助他們。即便還沒有行動,她光想到這個選項就充滿罪惡感:「我為什麼這麼不孝!」一直到先生提醒她,不妨先試試看,如果行不通,頂多回到原點,她才開始尋覓養護中心。自責拋棄母親 病後轉念盡力在準備送媽媽進養護中心的那兩周,牛湄湄經歷了「這一生最難過的14天。」照顧母親5年,牛湄湄幾乎從女兒角色成為失智母親的媽媽,她像是一個要拋棄孩子的母親,幾乎每天都在公園哭完才回家。送媽媽去的第一個月她還是掛心、難過,時時惦念著母親,還好母親在養護中心適應良好,每天打毛線、當老師、胃口好。照顧失智的父母,改變了過去事事求完美的牛湄湄。為此大病的她,一改人定勝天的信念,變得柔軟、包容,體會到沒有完美的照顧、只能盡力。她因此與信仰相遇,受洗為基督徒,在父母先後離世那兩年,因為相信一家人終會在天家相遇,扛起十幾年照顧重擔的牛湄湄沒有沉溺喪親之痛太久,她說「我要陪伴更多的老人家。」學會愛自己 提升照顧品質現年66歲的牛湄湄,大家叫她「牛姊」,失智長輩喚她「妹妹」,在服務失智症長輩的「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設立的「甘泉咖啡館」,帶失智長輩做延緩失智的活動,也陪伴照顧者。她理解照顧者的壓力與挫折,她鼓勵照顧者把生活的40%留給自己,去旅行、看書、交朋友,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樣照顧可能有品質,也才會長久。當失智來訪,每個人都將遭遇一場可以預期的改變,這件事對牛湄湄的改變是,她從崇尚法理與努力的律師,成為信仰愛與陪伴的「牛姊」。
-
2022-06-24 醫療.精神.身心
治療憂鬱症 北榮設情緒精準醫療中心
世界衛生組織預估,憂鬱症是造成全人類失能最嚴重的疾病,其中三成患者罹患「頑固型憂鬱症」,可透過重覆經顱磁刺激進行有效治療。台北榮總昨天成立「情緒精準醫療中心」,運用AI智慧醫療及先進腦造影技術,利用大數據精準預測頑固型憂鬱症程度,提供個人化精準診斷及治療,提升重覆經顱磁刺激治療成功率。一名25歲年輕女性,罹患憂鬱症一年多,病情發作時常伴隨嚴重遲緩及自殺意念,工作能力顯著下降,因反覆經由抗鬱劑治療效果不佳,屬於頑固型憂鬱症患者,運用AI預測發現,她可利用重覆經顱磁刺激治療,治療三周後,憂鬱症狀明顯改善,順利回歸職場。台北榮總精神部社區復健醫學科主任李正達表示,頑固型憂鬱症患者採用血清素、多巴胺等抗憂鬱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可以透過重覆經顱磁刺激大腦特定區域,達到治療效果,但並非所有患者都可使用重覆經顱磁刺激治療,研究顯示,此治療僅對四成患者有效。從2018年至今,榮總以重覆經顱磁刺激已治療上千例患者。台北榮總精神部成人精神科主任白雅美說,「情緒精準醫療中心」不僅提供重覆經顱磁刺激治療,也提供快速抗憂鬱藥物,以全人、整合性的治療策略及方案,讓患者積極復原、回歸原本健康生活。
-
2022-06-21 失智.像極了失智
重複問題、情緒轉變、頻問你是誰...家屬從這些行為發現失智前兆
「從爸爸看著我問妳是誰?那刻起...」、「重複詢問同一個問題,如今天星期幾?問完又再問」、「熟悉的客廳燈是三段式開關,媽媽反覆的按壓,就是關不了燈!」、「脾氣突然變得暴躁,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管周遭發生什麼事情,基本的算數也開始不會。」上述是「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照顧家屬的真實經歷,從中也不難看出大部分的家屬往往都是長輩出現明顯的行為異常時,才驚覺不對勁,或誤以為這些症狀都是老化現象而忽略,錯過黃金治療期。事實上,失智症為大腦功能漸進退化的一種疾病,因此不只是記憶力,日常生活功能、自我控制能力也會逐漸喪失,甚至伴隨精神與情緒等行為問題。 一、「忘記」事情就是罹患失智症嗎?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非正常老化現象。該怎麼分辨是失智症還是老化?可以從長輩的日常生活中進行初步判斷,如忘記事物的發生頻率高且嚴重,即使經由他人提醒,也只能想起小部分,甚至完全無法回憶,就要警覺可能罹患失智症;正常老化的長輩同樣可能會忘記自己剛剛在廚房燒開水,但是走回廚房看到水壺就可以自己回想起來,也就是說失智症患者的記憶力,會隨著時間逐漸變差,而大腦智能也會逐漸受影響、退化。 失智症v.s老化哪裡不一樣?除了老化現象容易與失智症混淆,憂鬱症或焦慮情緒引發的認知功能障礙,稱為「假性失智」,不定時發生陰霾般的低潮情緒籠罩,連日常生活瑣事都受到影響。其症狀常伴隨記憶力變差、無法專心、食欲不振、體重減輕等,憂鬱症難以察覺,因為表現狀況跟失智症非常相似,但透過藥物及非藥物治療,就能明顯改善症狀,甚至完全治癒、康復。失智症v.s假性失智症又有什麼差別?現代人生活步調快,憂鬱症也會因壓力因素造成假性失智症,若家人身上有疑似失智症狀及憂鬱症狀時,多花時間觀察並求診精神科醫師,找出可矯正因素。建議平常務必落實病例跟藥物控管,以及多運動、均衡飲食和正常作息,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假性失智症危險因子1、憂鬱症2、長期睡眠障礙3、藥物副作用4、甲狀腺功能異常(低下)5、缺乏維生素B二、失智症前兆有哪些?失智症症狀因人而異、每一位失智者的腦部受損部位也不盡相同,會經歷什麼樣的病程,有什麼樣的症狀行為、情況等,無法一概論之,不同類型的失智症會出現略為不同的前兆。 (一)從失智症類型看前兆1.阿茲海默症:(1)記憶力減退到影響生活:患者忘記頻率較高,且可能完全忘記該事件。(2)計畫或解決事情有困難:失智症患者會無法計畫,做出錯誤或和以前不同的決斷。(3)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物:失智症患者會對完成每天的日常工作或生活有困難。(4)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患者可能忘記或弄錯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或是在熟悉的地方迷路。(5)有困難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關係:對空間影像判斷出現困難例如,經過一面鏡子前,無法了解自己就是鏡子裡的那個人。(6)言語表達或書寫有困難:無法了解複雜的字句,說話也變得簡短,可能會重複自己說過的話,或是很難找到正確的詞彙。(7)不適當行為:失智症患者容易掉東西卻無法回頭去找,甚至懷疑是別人偷走了,就刻意把物品藏在不尋常的地方。(8)判斷力變差或減弱:失智症患者會出現判斷力或做決斷的能力減退。(9)不參與社交活動:患者可能不再保有嗜好,退出原本喜愛的社交活動或運動, 變得不愛出門,不想與人交談。(10)情緒與個性的改變:患者的情緒和個性常會改變。只要遇到無法處理的事務或弄錯事情,便會感到心煩意亂,甚至勃然大怒。2.額顳葉型失智症:腦部障礙以侵犯額葉及顳葉為主,退化性失智症中,最容易被忽略的是額顳葉型失智症,其早期症狀包含言語及人格變化、不合常理行為(拾荒癖)或重複動作,如不停開關抽屜等。 3.路易氏體失智症:是退化性失智症中第二常見的類型,和常見的阿茲海默症比較,路易氏體失智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即會出現鮮明的視幻覺,且還可能出現身體僵硬、手抖、走路不穩、重複地無法解釋的跌倒,情緒時好時壞起伏變化大、對抗精神藥物十分敏感。4.血管性失智:血管性失智症為腦血管疾病引起,較危險的病理發展是患者大腦可能持續萎縮,進一步引發腦部病變、二次中風、腦梗塞,致死率相當高,早期可能出現動作緩慢、反應遲緩、步伐不穩等情況。(二)從失智症病程看行為症狀失智症從輕度時期的輕微症狀,會逐漸進入中度、重度、末期症狀,疾病退化的時間不一定,依不同罹病原因,病程有個別差異。1.輕度認知障礙:為正常老化到確定失智症診斷之間的過渡期,可能會自覺記憶減退,理解力、判斷力、語言等認知功能也可能受到影響。輕度認知障礙的患者約每年有15%會轉變成失智症,比一般老年人的1%的機會高許多,因此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之一。2.輕度失智(初期):近期出現記憶困難,定向力、判斷力及語言的退化已影響到社交及工作能力,面臨較為複雜的工作任務或社交情境可能出現困難,日常生活功能常出現障礙。情緒及行為出現改變,大部份日常生活尚可自理。3.中度失智(中期):認知功能及日常生活功能明顯退化,家人易於此時期發現異狀,因為失智者可能出現分不清季節、認不得熟識的朋友、走失等情況。日常生活需要依賴他人協助完成,如洗澡需協助備水、衣服及確認清潔度。除此之外,精神行為症狀也會日益增加,如妄想、幻覺、情緒失控、不合作、藏東西、吃壞掉食物及日夜顛倒等。4.重度失智(晚期):認知及日常生活功能嚴重退化,出現大小便在衣服上等情況,幾乎需要仰賴他人照顧。大多時間認不得家人及自己,語言僅剩簡單字句。 雖然大多數的失智症無法治癒,但家屬能共同為失智者努力的事,是將輕度失智的時間延長,進而延緩退化的速度,並鼓勵失智者維持、自理日常生活,減輕照顧負擔。 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2-06-19 醫聲.高齡社會
2022高齡論壇/20專家 教你安頓身心面對老後生活
編按:「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由國衛院、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主辦,台灣大學、台灣房屋、桂冠營養研究室、庇卡任意門合辦,邀請20位專家針對高齡生活的精神、心理健康提出實用建議,內容橫跨失智預防、長輩憂鬱症怎麼辦、長者孤獨感因應...等,更多精彩報導敬請期待7月10日《元氣周報》。台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每五人就有一人65歲以上,「登大人」過程中大家幸福嗎?國衛院、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昨天共同舉行「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邀請逾廿位專家討論高齡未來的身心靈安頓方法。高齡中心未來將以研究為基礎,做出長照3.0、失智友善、平價照顧體系、疾病年報等提出建言。👇🏻👇🏻👇🏻看論壇精彩回顧👇🏻👇🏻👇🏻首個國家級高齡研究機構 國衛院、台大共組高齡中心國衛院院長梁賡義說,為因應人口結構改變,國衛院與台大共同成立「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作為國家高齡研究的最核心機關,協助推動長照3.0,以完善長照產業的服務面向及永續發展,提供高齡醫療照顧與社會福利的相關實證,作為施政參考。也將整合國內研究量能與資源,組織大規模、全國性的的研究工作。高齡海嘯將至 延長健康餘命是關鍵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說,避免臥床和失能,平均健康餘命延長才有意義,台大幾年前就開始提出高齡化研究,目前選定台大雲林分院成立國家級高齡醫學及健康福祉研究中心,未來包括輔具使用、智能應用並結合臨床,將提供更好的照顧。衛福部長照司長祝健芳則表示,面對二○二五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政府積極面對長照議題,經由預防延緩失能,降低銀髮海嘯衝擊;因應人口結構改變、家戶功能式微,也設法減輕家庭照顧者負荷,如政府與民間合作,藉由自殺及憂鬱症防治等,讓此類家庭得到資源與幫忙。「二○二二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由國衛院、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主辦,台灣大學、台灣房屋、桂冠營養研究室、庇卡任意門、合辦。聯合報副總編輯洪淑惠指出,聯合報關心熟齡及高齡,從倡議活躍老化、關心照顧者、長照帳單到退休力,請大家早準備,才能身手矯健、心理強大,迎向銀銀發亮的人生下半場。相關報導請看七月十日元氣周報。
-
2022-06-19 醫聲.數位健康
2022高齡論壇/高齡心理健康專家解惑 失智、憂鬱、失眠都有解
編按:「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由國衛院、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主辦,台灣大學、台灣房屋、桂冠營養研究室、庇卡任意門合辦,邀請20位專家針對高齡生活的精神、心理健康提出實用建議,內容橫跨失智預防、長輩憂鬱症怎麼辦、長者孤獨感因應...等,更多精彩報導敬請期待7月10日《元氣周報》。在高齡化海嘯席捲的今天,「如何打造樂齡友善理想國?」、「樂齡族如何擁有幸福、美好生活?」,備受關注。今由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元氣網共同舉辦的「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線上直播活動中,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表示,台灣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根據研究,影響長者主觀幸福感的因素,除了生理健康外,影響程度最大者為心理健康,其次是社會健康、靈性健康。長者自殺率居首位 憂鬱、失智、睡眠皆須重視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名譽教授李明濱指出,長者自殺是全球性的問題,台灣長者自殺死亡率雖有下降,去年仍有超過1千位長者自殺身亡,4千餘長者有自殺行為。而長者自殺是要解除痛苦,並非結束生命,多數痛苦源自失眠、憂鬱、焦慮、憤怒、自卑等,因此高齡族群要快樂,須從家庭、心理、社會各面向,達到生活品質的提升。一旦長者罹患失智症,無論是自身或對家人、照顧者,身心健康與幸福感都會受影響。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黃宗正解釋,失智症又分為阿茲海默症、血管型失智症與路易氏體失智症三大類,症狀除了記憶、認知功能喪失之外,也可能有幻覺、睡眠障礙,甚至憂鬱傾向,相當複雜,若家中長輩出現疑似症狀,宜盡快就醫。事實上,國內高齡人口約六分之一有輕重度不等的憂鬱情況,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主治醫師張家銘指出,有別於年輕人的憂鬱,長者憂鬱症更可能伴隨身體不適,包括口乾、胃口不佳、失眠等;照顧者除了覺察長輩心理狀態、給予陪伴外,也應鼓勵就醫,同時注意自身身心狀態避免照顧者浩劫。研究顯示,台灣失眠人口逐漸增加,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暨睡眠中心主任李信謙說,許多高齡長輩常有失眠問題,而睡眠由大腦所管理、是腦功能的表徵,隨年齡增長,睡眠越淺、越容易受干擾,越是步入高齡者,越應該重視睡眠。人老、心不老 調適心態面對老後生活台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長楊政達說,老化可能會影響生理,如動作遲緩、失智、睡眠等問題,而須進一步思考老化對心理、社會、大腦等健康層面的重大影響。至於要如何維持健康,這是非常重要的任務,並從年輕人的角度思考,要如何幫助家中長輩?讓長輩活得更幸福、更快樂。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吳治勳說,其實人在老的過程,一定會遇到退化及失去,但「老」對不同人來說,應是因人而異,「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老」,因此,最重的是「心不老」,充滿彈性面對及調整生活,比去學習年輕人的東西更重要,每個人應採用智慧、慈愛,老成最適合自己的樣子,以最美好的方式面對老化。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則提醒,孤獨與孤立感可能對身心健康帶來極大傷害。他解釋,孤獨是一種因與社會缺乏連結等因素,個人主觀產生不愉悅內在感受,而社會孤立是指個人真實地斷絕於社會連結與人際關係之外,這兩項常常容易一起被提出討論。經統計,已開發國家社區60歲以上高齡民眾近3成感覺孤單,而在住宿型長照機構住民約6成感覺孤單。成功大學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教授郭乃文指出,隨著老化過程,大腦應要成為「抗老腦」,從全生命觀點了解過去是否被約束,應該調整一下,讓生活轉變為一種用腦設計過的生活,並以學習腦逐步成長。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詹鼎正則以自身為例表示,在疫情期間,晚輩可以多打電話或以視訊方式與長輩互動,讓長輩感覺備受關注,身心健康自然就會有所提升。華人本土心理研究基金會顧問林以正認為,人與人的連結是互相影響,有些人是正面想法,讓自己的人生更豐富,有些的想法是比較負面,這樣的連結就會讓人非常疲憊。智慧手機助功 數位足跡預測認知功能至於手機到底對長輩能發揮什麼樣的功能,是好還是壞,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煜軒指出,以前在醫院進行認知功能檢查時,得到醫院排檢查,時間過久,問題也不符合實際狀況,但現今利用智能化的手機,可以紀錄使用者的數位使用軌跡,就能推測個人的認知行為。此外,生老病死是人一生中都會遇到的事,談到在最後一哩路時到底要怎麼善終呢?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科主任、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蔡兆勳表示,安寧緩和是提供末期病人身心靈最好的照顧,是一種樂活積極並非等死,也不是浪時間的醫療行為。👇🏻👇🏻👇🏻看論壇精彩回顧👇🏻👇🏻👇🏻打造老後幸福感 樂齡族食、宿都要顧國家衛生研究院技轉及育成中心主任蔡熙文表示,對於樂齡族而言,飲食健康、居住品質與照護系統等,都深深影響其生活品質與幸福感覺。桂冠實業營銷副總經理王振宇認為,台灣家庭結構從過去的核心家庭,轉變成現在以小家庭、單親家庭、空巢家庭居多,因此民眾的備餐習慣也有所調整,特別是疫情時刻,冷凍食品的使用量明顯增加,許多家庭會搭配生鮮食品使用,而飲食對於樂齡族的幸福感可帶來深刻影響,當冷凍食品的營養價值更符合樂齡族健康需求,而味道又非常美味,兒女、照顧者就會更安心,與長輩的關係也會更圓滿、融洽。台灣房屋集團總裁彭培業則以「三本」祝福所有樂齡族群,他認為,樂齡族要幸福,除了本人要健康,也必須要有本事、本錢,本事是指興趣、娛樂,本錢則是財務基礎,當「三本」都充足,生活自然幸福、美好。庇卡任意門行銷總監鄭凱文表示,樂齡族退休後的生活若要幸福、健康,可以多學習、多探險,也可以多探索,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退休生活也可以有更多樂趣。
-
2022-06-18 醫聲.高齡社會
2022高齡論壇/國衛院高齡中心初登場 4大主題打造幸福老後
編按:「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由國衛院、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主辦,台灣大學、台灣房屋、桂冠營養研究室、庇卡任意門合辦,邀請20位專家針對高齡生活的精神、心理健康提出實用建議,內容橫跨失智預防、長輩憂鬱症怎麼辦、長者孤獨感因應...等,更多精彩報導敬請期待7月10日《元氣周報》。台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就有1人為65歲以上族群,在「登大人」的過程中,大家覺得幸福嗎?國衛院、聯合報今共同舉行「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論壇邀請超過20位專家分享邁入退休生活後,要如何過的幸福。專家表示,台灣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論壇為透過專家學者與產業人士經驗分享,以減輕照顧者負擔,促進長輩生活品質,同時讓年輕人沒有後顧之憂。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不僅是進入退休進行式的「橘世代」關注,中壯年族群更應超前部署。論壇分為4大主題,「高齡幸福加油站」、「高齡心靈成長班」、「高齡社會面面觀」、「高齡健康防疫所」。今天論壇由國衛院、聯合報主辦,台灣大學、台灣房屋、庇卡任意門、桂冠營養研究室協辦。國衛院成立高齡中心 提供高齡政策建言國衛院院長梁賡義表示,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為了因應人口結構改變帶來衝擊,在行政院與衛福部指示與託付下,國衛院與台大合作成立「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今天論壇是研究中心成立後的首場公眾演講活動,感謝聯合報共襄盛舉,透過專家學者與產業人士經驗分享,幫助民眾了解未來將面臨的種種重要課題,未雨綢繆,減輕照顧者負擔,促進長輩生活品質,也讓年輕人沒有後顧之憂。面對高齡社會,梁賡義分享兩個重要觀念,第一,把所有長者當成同一族群看待,並不公平,也並非所有長者都是年老體衰、經濟弱勢,每位長者境遇、生活型態不盡相同,如有些長者喜歡擔任志工或二度就業,對台灣生產力有所貢獻,所以面對不同境遇長者,在政策、策略擬定,自然要有所因應、調整。第二,邁入年長階段,體力難免下降,但可以享受健康老化、活躍老化生活,對邁入年長階段,希望民眾不要懼怕,坦然面對。最後,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團隊將廣邀學者一起努力,提供更多實證研究證據,提供政府政策作參考,讓政策更符合長者真實需求。高齡中心與台大醫院合作 館址座落雲林照顧偏鄉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指出,高齡社會不可避免,如果平均健康餘命長,不要躺在床上或坐在輪椅上是更加有意義,台大醫院幾年前開始向政府提出高齡化的研究,政府也相當重視,因此行政院選定台大雲林分院成立國家級高齡醫學及健康福祉研究中心,由國衛院成立高齡研究中心,兩方的合作是很有意義的。張上淳說,研究中心設在台大雲林分院虎尾院區,因虎尾及斗六老年人口占比非常高,當地也是照顧缺乏地區,台大雲林分院18年來服務偏鄉民眾,更照顧當地民眾健康,一直想要如何提供高齡者更好的照顧。張表示,高齡研究中心希望可以成為全國性的試範例子,包括輔助使用、智能應用及結合臨床,找出最適合高齡者照護計畫,希望未來可以推動到全國。衛福部長照司長祝健芳表示,國衛院與台灣大學長期不遺餘力推動「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籌備工作,去年5月成立籌備辦公室後,積極投入高齡醫學、長照健康相關議題等研究,並研議及監測國家相關數據進行資料分析提供政策建言,而大樓工程已於今年4月決標,期待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前完工,建立台灣高齡社會的里程碑。此外,對於家庭照顧者的照顧負荷也透過系統性跨網絡合作篩選,透過政府與民間跨體系合作,藉由自殺及憂鬱症防治等作為,讓此類家庭得到資源與幫忙,因應人口結構改變、家戶功能勢微。👇🏻👇🏻👇🏻看論壇精彩回顧👇🏻👇🏻👇🏻關注高齡趨勢 聯合報曾推照顧殺人專題祝健芳說,聯合報健康事業部長期關心高齡議題,透過媒體宣傳及報導,讓民眾認識、了解如何面對老化、失能、失智、衰弱等相關議題,並建構友善高齡環境,面對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政府積極擘畫長照服務等議題,經由預防延緩失能,降低銀髮海嘯的衝擊。聯合報副總編輯洪淑惠說,聯合報是國內最資深媒體,也最關心熟齡及高齡媒體,從十多年開始,願景工程室開始倡議,面對老化最重要的觀念是「活躍老化」,並同時關心照顧者議題,包括照顧帳單及「照顧殺人」議題,盼全國共同關心照顧者面對的壓力。洪淑惠說,國家級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即將成立,期待透過此場論壇,大家可以身手矯健、心理強大,有魅力的迎向銀銀發亮的人生下半場。
-
2022-06-17 焦點.用藥停看聽
不止吃多少動會變胖,吃藥也可能會!9種常見造成體重增加的藥物
體重增加主要是因為體脂肪過度的堆積而導致肥胖。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在全球的盛行率有大幅上升的趨勢。許多研究報告指出,肥胖會增加身體代謝負擔、增加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風險,也會間接造成死亡率的增加。體重增加的發生原因一般為原發性與次發性兩類,原發性體重增加是單純由於熱量攝取過多及能量消耗不足,導致體內過多脂肪堆積,為最常見的原因。其次在生理上或生活型態、行為的改變,如妊娠、更年期及戒菸,也是造成體重增加的原因。次發性體重增加是可逆的,主要與藥物副作用及內分泌疾病有關,臨床上較為少見,有時水腫或體液滯留所造成的體重增加可能是由於肝、心或腎衰竭所引起,需進行理學檢查評估,進一步加以鑑別診斷。許多藥物會導致體重增加,包括某些精神藥物(尤其是olanzapine及risperidone)、抗癲癇藥物和糖皮質激素(glucocorticoids)。服用olanzapine引起的體重增加和高血脂症在青少年族群發生率可能比成人更高。糖皮質激素除非長期使用,否則短期使用口服或吸入劑型對體重的改變影響不大。常見造成體重增加的藥物分述如下:1. 抗憂鬱症藥物:如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三環抗憂鬱劑 (如nortriptyline, amitriptyline, doxepin)、paroxetine、citalopram、escitalopram、imipramine、mirtazapine等,體重增加是部分抗憂鬱藥物常見的副作用,體重增加的程度會因藥物治療時間長短而有所差異。2. 抗精神病藥物:如thioridazine、olanzapine、risperidone、clozapine、quetiapine等,此類許多藥物會引起新陳代謝異常,導致血脂肪異常、胰島素異常分泌或胰島素阻抗,造成體重增加、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風險。3. 降血糖藥物:如Sulfonylurea、insulin、Thiazolidinediones、meglitinides等,會使水分滯留體內,體重也會隨之增加。4. 糖皮質激素:如prednisone會使身體對葡萄糖耐受性下降、增加熱量攝取、三酸甘油脂增加,身體及臉部肥胖,常見於罹患氣喘、自體免疫疾病而需長期服藥的病人。5. 賀爾蒙製劑:特別是黃體素(progestins)如medroxyprogesterone會造成體重增加。6. 抗癲癇藥物:如carbamazepine、valproate、gabapentin會影響中樞食慾及周邊新陳代謝,可能導致體重上升。7. 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Beta-blockers):特別是propranolol,此類藥物會影響體內脂肪與血糖的代謝,長期服用此類藥物的人容易感覺疲倦,影響日常活動而減少運動量,較容易造成體重增加。8. 甲型阻斷劑(Alpha?blockers) :terazosin9. 抗組織胺製劑:cyproheptadine藥物導致體重增加的副作用是可避免或減少發生,如肥胖型的第二型糖尿病人可優先考量選用metformin、SGLT2抑制劑及 GLP-1 agonist藥物,對於體重的減少有益,或是選用DPP-4抑制劑較不會影響體重。對於肥胖型的高血壓病患,則可優先選擇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第二型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ARB)或鈣離子通道阻斷劑(CCB),減少可能發生的副作用。因病情需要服用前述藥物,如發生體重增加時,不需急著停藥,可諮詢醫師或藥師,協助藥物副作用相關性的評估,選用適合的治療藥物,以避免影響疾病的治療。參考資料:1. uptodate.definition, epidemiology, and etiology of obes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2022.2. Loo TS: Weight Gain. In: Henderson MC, Tierney LM, Jr., Smetana GW, eds. The Patient History: An Evidence-Based Approach to Differential Diagnosis. New York: McGraw-Hill, 2012.(本文節錄自《藥師週刊2265期》、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藥劑部藥師黃永成授權刊載。>>原文連結)
-
2022-06-16 失智.像極了失智
記憶力變差、詞不達意就是失智?10項真實「失智症症狀」大公開
最近記憶力不好,常常找不到東西、忘記與別人的約會?原本熟悉的動作,像開瓦斯爐、門鎖也不會了?某個詞語突然想不起來該怎麼說?當這些情況頻繁出現的時候,會讓人不禁懷疑身邊的人,甚至是自己,是不是得了失智症。這裡就結合失智症照顧者的真實經驗,幫你整理出有關「失智症症狀」的常見問答,讓你全方位了解「失智症症狀」。Q:怎麼發現身邊的人、自己失智?A:失智症一開始的症狀很難察覺,就算身邊的人出現反常行為,大家也可能只當是一時忘記、特殊事件,而不當一回事,都要等到更嚴重才意識到可能是疾病影響。所以讓我們從失智症患者家屬分享的親身經驗中,來看看他們當初是怎麼發現家人失智,如果自己或身邊的人有類似行為,就能及早注意、提高警覺。他們觀察到的行為分成以下幾類:1.認不出、認錯人:當一個人開始認不出、認錯熟悉的人,而且經常發生時,就可能是失智的警訊像是當爸爸看著女兒的臉說:「你是誰?」,看到兒子都要想很久,或是把外籍看護錯認成小三等情況,在有失智者的家庭都會發生。2.忘記事情:由於記憶出現問題,忘記事情也是常見的徵兆,從忘記日期、跟人的約會,甚至到熟悉的例行公事都有可能。像是突然不會打電話、關水龍頭,或是本來很會料理,卻突然不會,明明連續買了一個月衣服卻一直説沒衣服穿⋯⋯。3.遺失物品:經常遺失物品或是懷疑有人偷取他的錢財,也是很多家屬一開始會注意到的跡象,由於記憶出現狀況,會讓失智者記錯或忘記東西在哪,而懷疑被別人偷竊。舉例來說,像是東西壞了就說被人弄的,身分證、健保卡一年掉6次,每次都說是人家偷的。還有家裡出現很多新的東西,患者說人家送的等等。4.幻覺:幻聽、幻覺也是一個徵兆,他們可能會看到一些看不到的人,講一些天馬行空、不存在的事,疑心病也感覺變重了。例如某位家屬的婆婆,只要公公不在家,情緒就焦燥不安,甚至會哭鬧懷疑公公有外遇,之後才發現是失智症引起的。5.性情大變:原本性情溫順的家人,突然變得多疑情緒暴躁,甚至會攻擊打人;平時看電視喜歡邊看邊罵,卻變得安靜呆滯,原本外向熱情,反而不再與人社交,這種極大的性格改變,都可能是失智的徵兆。 Q:什麼症狀是失智症的早期徵兆?A:隨著老化,智能也會減退,許多人分不清楚這與失智症的差別,如果自己、家人或身邊的親友,於日常生活中出現以下10種症狀、情境,就要提高警覺、意識到可能為失智症,並立即就醫接受完整檢查和診斷。 1.記憶力減退影響到工作:忘記頻率高,即使提醒也想不起來。2.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物:例如英文老師忘記ABC、銀行行員無法數鈔票。3.言語表達有問題:想不起來,甚至以替代方式來說明簡單詞彙。4.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搞不清楚早晚、年月,找不到回家的路。5.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借錢給陌生人、一次吃下一週藥量等等。6.東西亂擺錯位:將物品放置在不合理的位子,如鞋子放在冰箱之類的。7.抽象思考有困難:對言談中的抽象含義無法理解,聽不懂操作機器的指示。8.行為與情緒改變:情緒起伏大,一下哭一下罵人,出現買東西不付錢等異常行為。9.個性大變:變得疑心病重、口不擇言,也可能沈默寡言或失去自我控制能力。10.喪失活動力與開創力:對原本的興趣、嗜好失去動力。Q:真的得了失智症,會有哪些症狀?A:當確診為失智症後,早期出現的病症會以「認知功能」障礙為主,而認知功能症狀包含5大面向。 1.記憶:早期失智症病人會有記憶喪失的現象,像是忘記近期重大的事件,而且連提示都無法回想起來,這種情形還會持續惡化。2.語言:某些病人的症狀表現以語言功能障礙為主,他們常無法說出物品的正確名稱,而以替代詞代替,逐漸減少語言表達,整體溝通能力變弱。有些病人則是理解力下降,也因此被誤以為重聽。3.推理和判斷:病人的判斷力大不如前,做決定變得猶豫不決,會無法了解生活中潛在的危險、處理複雜的事,或解決突發的小狀況。4.視空間:在視覺上,病人可能無法辨識熟人的面孔或認不得物品。在空間上,病人可能認不得周圍環境,而常有迷路的狀況。5.個性和行為:病人的個性會有巨大轉變,像是變得退縮、被動,或出現重複行為、不恰當的社會行為等等。後續則會出現各種「精神行為症狀」,常見的「精神症狀」如妄想、幻覺、錯認;「行為症狀」如重複行為、迷路、攻擊、日夜顛倒、漫遊、貪食,或是出現譫妄、日落症候群;而情緒上則可能出現,如焦慮、憂鬱、淡漠等症狀。●重複行為:失智症患者常出現言語、行為的重複,像是重複提問同樣的問題,或是一直重複說一樣的話。除了言語也能出現重複進食的情形,因為失智者的記憶、判斷力喪失,使得他們忘了自己吃過東西,而反覆吵鬧、生氣。●日落症候群:黃昏症候群又稱日落症候群,它並不是一種疾病或診斷,而是一群行為的總稱。多好發在包含阿茲海默失智症等各種失智症患者或意識混亂長者身上,在傍晚或夜晚來臨前,患者出現行為或意識上的混亂,或是原有的精神行為症狀變得更嚴重,包括躁動、踱步、攻擊、不安、焦慮、沮喪、遊走、注意力不集中、尖叫、幻覺等症狀。●日夜顛倒:失智症患者因為大腦功能退化,逐漸失去分辨時間的能力,所以可能出現日夜顛倒的情況。加上患者對於環境刺激與外界噪音更加敏感,一點風吹草動就容易醒來,睡眠環境需要費心經營打造。Q:失智症有不同類型?不同類型的症狀也不一樣嗎?A:失智症的種類主要可分為:退化性(阿茲海默氏症屬於其中一種)、血管性、混合性(阿茲海默症與血管性並存),以及其他因素導致的失智。不同類型的失智症出現的症狀也有所不同。1.退化性失智症:●阿茲海默症:1906年由德國Alois Alzheimer醫師發現並命名,是最常見的失智症。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的特性為兩種以上認知功能障礙,主要以記憶力不好,經過暗示也想不起來,但並無意識障礙,屬進行性退化。●額顳葉型失智症:退化性失智症中,容易被忽略是額顳葉型失智症,其早期症狀包含言語及人格變化、不合常理行為(拾荒癖)或重複動作,如不停開關抽屜等;與阿茲海默症較大不同是,初期極少出現時空混亂或健忘,但因發病年紀較輕,初期短期記憶不受影響,難被周遭的人發現或誤認是其他精神疾病,確診時間易延誤。●路易氏體失智症:特性為除認知功能障礙外,重複地無法解釋的跌倒、時好時壞起伏變化大、對抗精神藥物十分敏感、鮮明的視或聽幻覺、每次發作持續數周至數月。另外還有巴金森氏病、進行性上核神經麻痺症與合併其他中樞神經系統退化性之病變。2.血管性失智症:腦中風、多發性血梗塞失智症、心衰竭引起缺氧症等。3.嚴重創傷:拳擊性失智症、頭顱大腦傷害等。4.特殊感染:後天免疫不全症候群、進行性多發性血腦病變等。Q:失智症有幾個階段?不同階段症狀也不一樣嗎?A:失智症是一種會不斷退化的疾病,最早期出現的是輕度認知障礙或及早期失智症,接下來分為輕度(初期)、中度(中期)、重度(晚期)三個階段。不同階段的症狀也不一樣,身體機能會隨著病程逐漸惡化。1.輕度(初期):記憶力、語言能力、判斷力等已經出現問題,對工作和社交能力造成影響,無法處理太複雜的事物,情緒、行為也有所轉變,但大部份日常生活仍可自理,時常因症狀輕微而延誤就醫。2.中度(中期):記憶、認知功能、生活能力等更退化,能明顯發現異狀,需要仰賴他人協助,才能處理日常生活瑣事。由於尚有行動力,走失的機會增加,生活中也有吃壞掉的食物、藏東西、日夜顛倒等狀況出現,反而增加照顧的困難度。3.重度(晚期):幾乎認不得自己和家人,認知與日常生活功能更是嚴重退化,只會講簡單的字句,行動能力、吞嚥能力也退化,基本上要完全仰賴他們照顧。Q:容易與失智症混淆的病症有哪些?A:失智症(Dementia)、譫妄(Delirium)和憂鬱症(Depression)最容易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因某些症狀相同而忽視了譫妄或憂鬱症。「譫妄」的症狀與失智症很類似,常見的現象有注意力分散、意識混亂、說話語無倫次,出現幻覺及妄想、情緒起伏變化大、行為激躁不安等等。但失智症和「譫妄」兩者最大的區別是疾病發作的時程,失智症是緩慢、持續的腦功能退化,譫妄則是急性發生的精神狀態變化。前者較不易察覺,常被誤認為「人老了就是這樣!」後者則因為是突發性的,照顧者馬上就能發現異狀。「憂鬱症」也經常與失智症混淆,老年憂鬱會引發假性失智症,不定時發生陰霾般的低潮情緒籠罩,連日常生活瑣事都受到影響。其症狀常伴隨記憶力變差、無法專心、食欲不振、體重減輕等,因為表現狀況跟失智症非常相似,讓人難以察覺是憂鬱症所引起。另一個相似的疾病是「巴金森氏病」,兩者都是腦部疾病,雖然某些症狀相似,但發病初期的病症還是不太一樣。巴金森氏病常見症狀包括行動遲緩、不靈活、四肢僵硬、手腳顫抖、駝背等,雖然患者動作障礙、變慢,但智能未受影響,不會出現判斷力減低、問題一再重複、忘記現在何年何月、疑神疑鬼等失智症症狀。但巴金森氏病到了後期,約有三到四成的患者會出現失智症的狀況,所以兩項疾病常讓人分不清。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2-06-16 養生.抗老養生
陽虛、陰虛、痰濕、濕熱...9大體質,你是哪一種?黃帝內經教你調攝體質,找到適合自己的養生方式
唐代藥王孫思邈曾說:「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不追於既逝之後。」這樣的醫理概念,可說與《黃帝內經》「治未病」理念一脈相承。當我們要做到「醫之於無事之前」,就必須瞭解自己的體質現況,才能於日常對應施治與養護,用最小的成本達到健康養生的最大效果。體質判別,治標兼治本人出生於地球之上,自然會受到地理環境、日月陰陽、季候節氣、遺傳等先天因素所影響。所以,在我們出生的時候,就會有著隸屬於個人的「先天體質」,再依照之後的生長條件,例如:飲食、生活、作息、環境等變化,而長養出「後天體質」。因此,假使有人出生在夏季,天氣燥熱難擋,他的體質大多就會偏於熱,屬於陽性體質;假使有人出生在冬季,天氣刺骨寒冷,他的體質大多會偏寒,屬於陰性體質。再者,假如出生的時候,因為帶著某些遺傳性基因,可能就會帶有先天的特稟(過敏)體質。又或者是早產、先天不良出生的孩子,可能會有氣虛體質等狀況。如果在出生前,能夠安然地在母體中受到良好的照護與調養,出生時大致就會屬於平和體質。《黃帝內經》提到,人在生命本源之初,有來自於先天父母之精,還會受到天地陰陽、四時節氣的影響。於是,在出生的當下,就具備了先天特質與體質。根據整體性的覺察過程,當我們判別了自身先天體質之後,再隨著飲食、生活、作息、環境等後天進行調整,進而改善偏去的體質,找回平衡狀態,達到標本兼治的理想期待。調攝體質,找到適合自己的養生方式目前對於體質的判定,坊間有很多種方式。有的依照出生年分、五行體質,有的依八字四柱等,但這裡所談的先天與後天體質,採用的是中醫學家王琦教授的九大體質,主要想讓一般大眾能夠容易理解,並加以運用。瞭解自己現在的體質,有助於隨時調整生活作息、食飲習慣,透過長期簡單慢調的方式,讓自己恢復到平和狀態。不管先天體質如何,如果後天非常注重調養,仍可以調攝體質,回到正常並趨近於平和,並且藉由瞭解自己所在的環境、季節變化,適時搭配節氣,做出適切的應變,就是最適合自己的養生方式,感覺舒服是最怡然自得的養生法。中醫理論大致以「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等八綱辨證,簡單區分一個人的狀況,依此延伸出九大分型,作為日常調攝體質的參考。在九大體質中,以平和體質是我們想要的健康狀態,但在生活過程,因為食飲、作息、生活等習慣,還有情緒及環境因素,導致體質有所偏頗,就讓我們簡單瞭解關於體質的分類。◎平和體質──外在表現是精力充沛、活力十足、健康樂觀的類型體內精氣神俱足,外在精力充沛、性格開朗,遇到事情不慌亂、處之泰然,平常神清氣爽、很少生病,陰陽平衡、不偏不倚,就是平和體質。這種屬性的人,只需要持續保持,注意不要有過度食飲、生活、作息及情志上的失調,基本上都能長期維持。☉可能形成問題:身體免疫力佳,有好的自癒能力,偶有外邪傷感,也能很快恢復。☉日常養護因應:維持食飲有節、起居有常、適當運動、情緒平和,讓身心靈合一健康。☉體質養生食療:體質平和,可不忌口,配合節氣吃季節蔬果,但建議少吃糖類、油炸物。◎氣虛體質──說話氣短無力、動不動就容易疲倦的類型體弱無氣、平常精神不濟、容易疲倦、打哈欠,走路或勞動容易累和喘,耐力較為不足。因為氣的固攝能力不足,坐著也容易出汗,甚至頻尿,稍微受到風寒也容易感冒、恢復期長,屬於能量低弱,能坐著就盡量不動,肌肉呈現鬆軟不實,不耐受風、寒、暑、濕等邪氣,在性格上容易內向、不喜歡冒險。☉可能形成問題:容易有感冒、腹瀉、失眠、頻尿、貧血、憂鬱等。☉日常養護因應:從調氣的簡單運動開始,如甩手、站樁等,定期旅行讓心情開朗,也能增加能量。工作繁忙、生活有壓力容易再形成氣鬱,如因為一點小事就放在心中造成多思、多慮,影響脾胃的消化能力。因此,平日要有屬於自己調整情緒的方法,可以是定期三五好友相聚,讓心情放鬆,也可以看電影、聽音樂、閱讀,進而改善體質問題。☉體質養生食療:補氣常用黃耆、山藥,如黃耆山藥排骨湯、山藥蘿蔔燉雞湯等。如果有嚴重氣虛問題,仍然建議就近找尋中醫師協助診斷調理,因為氣虛表現位置不同,可能是不同臟腑的氣虛表現,如肺氣虛、脾氣虛、腎氣虛等,以更適切的方式,全面性調理體質。◎陽虛體質──時常感到手腳冰冷、身體不耐寒的類型身體怕冷、四肢怕冷,甚至頸部及腰背也怕冷,更怕有風吹來,這是因為體內的陽衛之氣不足所致。所以,體內熱能不足、手腳冰冷,甚至腹部也是冰冷,尤其是晚上天氣較涼、有風,都會感到渾身不舒服,腹部如果著涼就會疼痛,平時會把自己包得緊緊。有人甚至容易吃到冰冷、寒涼性質食物,就會腹瀉,所以喜歡熱飲。面色偏白、肌肉鬆軟不實,可能有微胖、耐夏不耐冬的情況,因此易受風、寒、濕邪影響,也容易精神不振,性格上多沉靜寡言、內向。☉可能形成問題:因脾胃陽虛而腹瀉、打嗝。女性容易經痛、男性則性功能衰弱。腎陽虛可能還會有腰痠背痛等情況。有些人因為熬夜、喜歡冷飲,或冬天沒有做好保暖而損耗身體,也可能因為陽氣過度耗損,而成為陽虛體質。☉日常養護因應:平日可透過走路等運動,多曬太陽,注意不要戴帽子,讓陽氣從頭頂百會穴進入,有效滋養陽氣。陽虛質比較不會感到口渴,溫水的補充也很重要,也可以穿襪防止腳部受寒。☉體質養生食療:多食性溫食物、常喝薑湯,如山藥五穀粥、當歸生薑羊肉湯等。◎陰虛體質──感到手心發熱、身體燥熱、不太怕冷的類型手腳心熱、口乾舌燥、身體缺水,明明已經喝水、仍然感到口渴,這是陰虛特有狀況。這種人看起來很健康、充滿精力,但是因為缺水,所以體內會呈現熱燥,容易心煩、急躁、易怒,甚至容易出現眼睛乾澀、皮膚乾燥、視物昏花(容易被誤認是老花)、便祕等,夜晚則容易失眠、盜汗,故耐冬不耐夏,也不耐受暑、熱、燥邪,性格上多活潑、外向、好動。☉可能形成問題:容易因缺水體燥而有便秘、口瘡、甲亢、紅斑性狼瘡、失眠、焦慮等。☉日常養護因應:多喝水、多運動(因陽盛陰衰,運動時間可選擇在早晨、黃昏),增加身體的排毒與疏泄,提升循環代謝率。夏天或燥熱不好入眠,睡覺時建議開啟適當溫度空調。☉體質對症食療:首要避免吃烤炸、麻辣等食物,避免再次上火。可多食用綠豆、冬瓜湯等清熱、降火、緩燥的食物,例如蓮子百合煲瘦肉、苦瓜排骨湯等。◎痰濕體質──看起來身體肥胖、小腹很大、身體容易長痘痘的類型痰濕是脾運化水濕的功能失調,造成內濕停滯,使痰和濕凝聚一起,形成具有黏膩、阻滯特性,在體內會引發其他病變。這種人的面部肌膚油脂較多、飲食喜愛油膩、重口味的大魚大肉,因此多半體型肥胖、腹部肥滿鬆軟、身體多汗且黏、痰多容易胸悶,且大便黏膩,沖水老沖不乾淨,小便則混濁。對於梅雨季節及濕氣重的環境,會覺得很不舒服,性格上偏溫和、穩重,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會放在心中。☉可能形成問題:因為痰濕聚集、脾運化功能失調,容易有腸胃炎、多痰、代謝症候群問題,例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等。☉日常養護因應:飲食清淡,遠離高油、高糖、高鹽的食物,讓自己活躍多動,透過有氧運動搭配適當飲水,增加身體的帶氧量,提升氣血循環、促進代謝,像是168 斷食法就適合痰濕體質的人,用以調養身體及減肥。☉體質養生食療:脾虛的人容易痰濕,因此選擇清淡飲食、運動,是痰濕體質首要重點,可以吃薏仁粥、冬瓜薏仁湯、綠豆甘草湯等,有助益氣健脾。◎濕熱體質──臉上油膩、長痘長瘡,或肌膚摸起來濕黏的類型家裡潮濕且又悶又熱,會發生什麼事情?人體因為脾運化水濕功能失調,將造成內濕停滯,再加上消化不良、暴飲暴食、吃過多的油膩、甜食,及環境濕熱等多重因素,使濕和熱一起,形成濕熱體質。家裡若有濕熱問題,可以使用除濕機,那麼人體呢?因為濕熱體質形成,面部油光易長痘痘、性格容易心煩急躁,在夏末秋初氣候濕熱或濕氣,遇到氣溫較高的環境,會較難以適應。☉可能形成問題:痰濕體質容易有痘瘡、口臭、濕疹、口腔潰瘍、膽囊炎、黃疸等。☉日常養護因應:夏天及悶熱季節應該是最難受的,養護方法跟痰濕差不多,但運動強度要夠,讓身體消耗多餘熱量及水分,達到清熱除濕效果。建議要遠離菸酒,並於晚上11 點前就寢,有利肝膽排毒,恢復體內循環機制。☉體質對症食療:透過甘寒清熱食物幫助消解體熱,可以吃綠豆薏仁湯、土茯苓蓮藕湯、涼拌三絲、海帶炒銀耳。◎血瘀體質──臉色黯淡、晦暗,臉上、手上長斑的類型體內血液運行不順暢或有瘀血內阻,這情形就像水管堆積水垢和污穢,久了會影響水的流動。瘀血內阻也是同樣道理,血管阻塞導致氣血流動受阻,養分供給不正常,可以在臉部氣色及身體肌膚察覺,如膚色晦暗、色素沉著、容易出現瘀斑、口唇黯淡等,體質也不耐受寒邪,性格上容易煩躁、健忘。☉可能形成問題:女生容易有經痛、男生容易有前列腺疾病,因為氣滯血瘀也容易形成癌症、心血管疾病,也容易加快細胞老化、健忘、失眠等。☉日常養護因應:如果有較嚴重的血瘀體質,建議就近諮詢專業中醫師進行調理,先從益氣、活血化淤調理。平常透過平甩、站樁運氣調頻,或較緩和的運動恢復氣血運行,搭配適當飲水,幫助氣血通暢。☉體質養生食療:血瘀體質的人可以喝山楂紅糖湯、山楂玫瑰茶,當歸排骨湯、黑豆川芎粥,也是不錯的日常養生湯。◎氣鬱體質──多愁善感、容易多思多慮、悶悶不樂的類型主要因為長期情志不順暢,內心鬱悶、感情脆弱,造成氣機鬱滯,就像《紅樓夢》的林黛玉。但氣鬱不一定就會憂鬱症,還是有輕重之分。有時候是自己給的壓力太大;有時候因為對某種氣候特別敏感而衍生暫時性氣鬱;有時候是一個突發事件所引起,本書【輯二】對此有許多深入描述。從日常生活中可以觀察發現,例如:臉色黯沉,做起事來畏首畏尾、謹小慎微,性格內向、敏感多慮、外表看似膽小等。這種人對精神刺激的適應能力較差,較不喜歡陰雨氣候。☉可能形成問題:氣機鬱滯通常伴隨肝氣鬱結、不易疏泄,容易有肝臟問題產生。另外,因為氣鬱也容易造成精神緊張、焦慮不安、多愁善感、心理脆弱、易受驚嚇、心悸、憂鬱、失眠、強迫症等。☉日常養護因應:休閒時可多親近大自然,透過自然界花草的同頻共振,或是前往博物館,欣賞藝文活動,啟動身心靈的療癒力量。同時,減少含有咖啡因及刺激性的食物,並且找到一種可以讓自己放鬆心情的方法,完成自我調頻。☉體質養生食療:山楂茶、檸檬茶、桂圓紅棗茶、海帶湯、百合蓮子湯。◎特稟體質──好發過敏、打噴嚏,對食物也容易過敏的類型通常來自先天遺傳的體質,由於先天性或來自於生理缺陷或遺傳因子,致使身體調適力不佳,容易受到外在環境因素影響而誘發過敏症狀。☉可能形成問題:特稟體質的人容易有過敏、氣喘、哮喘、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血友病等遺傳問題。有些過敏性鼻炎甚至容易在某些季節好發。有些人還會對某些食物產生過敏,現在很多診所、醫院都有醫學儀器可以做食物過敏原檢測。☉日常養護因應:由於特稟體質屬於高敏感族群,平日的養護需要多留心,內外過敏原都要避免,日常宜多攝取固表益氣的食材。另外,產前檢查也很重要,可以減少遺憾發生。懷孕階段也要特別注意母體的養生與照顧,盡量避免使用對胎兒有害的藥物,例如因特殊狀況需要用藥,一定要在醫生建議下使用。此外,居住環境安全、二手菸害更要特別注意。☉體質對症食療:此體質的人要特別注意什麼不能吃,如患有蕁麻疹者,要避免有殼海鮮及其他會引發症狀的食物。以上9 種體質當中,第1 種平和體質最健康,另外8 種在還沒有進入生病狀態之前,也可以透過體質養生、適合的運動、適當飲食及水、良好作息習慣、心情調頻,進一步獲得改善。同時,因應季候變化調整身心靈的頻率,讓自己持續維持健康和愉悅,帶來更多的力量與能量,進而達成人生目標。九大體質養生建議參照表 ※本文摘自博思智庫《黃帝內經╳量子糾纏:情志相勝、運氣調頻、分子營養與量子信息醫學實證》
-
2022-06-12 養生.保健食品瘋
魚油能不能預防乾眼症?美國醫學會期刊最新研究出爐
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 Ophthalmology(眼科學)今天(2022-6-9)發表兩篇跟魚油相關的論文:臨床研究:Efficacy of Marine ω-3 Fatty Acid Supplementation vs Placebo in Reducing Incidence of Dry Eye Disease in Healthy US Adult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海洋 ω-3 脂肪酸補充劑相對安慰劑在降低美國健康成人乾眼症發病率方面的效果:一項隨機臨床試驗)專家評論:Another Disappointment for ω-3 Fatty Acid and Dry Eye Disease(對 ω-3 脂肪酸和乾眼症的另一個失望)臨床研究那篇論文是這麼介紹研究的動機:ω-3 脂肪酸經常被推薦用於乾眼症的管理。 基礎科學研究報告了 ω-3 脂肪酸在與乾眼症發病機制有關的幾個炎症過程中的有益作用,包括促炎細胞因子的產生和 T 淋巴細胞增殖。來自乾眼症患者的一些隨機臨床試驗的數據(其中大多數持續時間短且樣本量有限)支持每天 420 至 2400 毫克劑量的 ω-3 補充劑在減少 1 種或多種乾眼症體徵和症狀方面的益處。很少有研究檢查 ω-3 補充劑在預防乾眼症發生的功效。炎症過程,直接或響應淚液滲透壓的變化,被認為在乾眼症發展的最早階段發揮關鍵作用,並且一些橫斷面研究表明,在攝入量較多ω-3 脂肪酸的人群中,乾眼症的患病率較低。然而,就我們所知,沒有隨機臨床試驗數據,甚至沒有前瞻性觀察數據來檢驗 ω-3 脂肪酸補充劑是否可以降低發生乾眼症的風險。這項臨床研究的對象是從全美國招募的23523人,男女約各半,平均年齡67歲,而在實驗開始時都沒有乾眼症。他們被隨機分配到試驗組(11757人)或安慰劑組(11766人)。試驗組的人每天吃含一克魚油的膠囊(EPA和DHA的比例是1.2 : 1),而安慰劑組的人則吃安慰劑膠囊。(註:有關EPA和DHA,請看魚油,EPA/DHA,Omega-3)在平均大約5年又4個月後,試驗組裡有232人被診斷出罹患乾眼症,而安慰劑組則有240人被診斷出罹患乾眼症。也就是說,兩組之間發生乾眼症的機率幾乎是一模一樣。所以,這篇論文的結論是:不支持推薦海洋 ω-3 脂肪酸補充劑以降低乾眼症的發生率。專家評論那篇論文的最後一段是:不幸的是,隨著大規模臨床試驗結果的積累,補充 ω-3 脂肪酸能為多種疾病帶來益處的希望已經破滅。被認為補充 ω-3 有益的情況已縮小到降低三酸甘油酯、冠心病的二級預防,以及少許其他。那些進行臨床試驗的人正在尋找更好的治療方法,甚至是治愈的方法,來幫助患者,而當隨機臨床試驗沒有顯示出陽性結果時,就會讓人有失落或悲傷的感覺。關於 ω-3 補充劑對乾眼症的作用的爭論可能會繼續。這項臨床試驗的結果令人失望,因為原本以為對乾眼症的預防性治療將使許多人受益。其實,早在四年前我就發表魚油補充劑,棺材添釘,指出,儘管受到廣大追捧,魚油補充劑在臨床試驗裡卻一再受挫,已經瀕臨要被蓋棺論定。半年期我又發表魚油對抗憂鬱症,再度受挫,又再添一根釘。不過,請注意,這裡所說的魚油是來自補充劑的,而非來自食物。所以,來自食物(主要是鮭魚)的魚油仍然是對健康有益。原文:魚油預防乾眼症,剛出爐的臨床研究
-
2022-06-12 養生.人生智慧
面對人口快速老化:梁賡義與許志成分享銀色幸福心法,傳授高齡幸福感3撇步
三、四、五、七時代即將來臨!台灣人口正在以破世界金氏紀錄的速度老化,從國發會的人口推估來預視未來畫面,將會是每三個小孩要撫養一個老人,四成老人家們沒有兒女,五成沒有孫兒輩,七成的人口居住在都市。事實上,橘世代的能力、經驗與智慧,都是社會中不可或缺的資產,如何迎向樂齡生活成為當代必修課。推動成立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的梁賡義與許志成,分享他們的銀色幸福心法。梁賡義是國家衛生研究院長,今年70歲了,年輕時,在美國取得統計學碩博士學位,更在1986年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時與同事Scott Zeger設計了廣義估計公式,可以用於精神分裂和糖尿病研究。後來,在前國衛院長吳成文的力邀下,放棄在美優渥的待遇,梁賡義懷著對台灣土地的感情,回台奉獻所能。在疫情中,梁賡義除了國衛院繁忙的公務,同時也承擔起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研發組組長,默默地在幕後奔忙,除了擅長的疫情走向推估、疫苗採購國際談判,還積極籌備國內的疫苗二廠籌建。珍惜與家人互動 維持三代感情溫度但是,談起種種顯赫的學經歷,都不若梁賡義談起在美的孫兒們時的眉飛色舞。梁賡義說,這幾年,沒辦法像過去那樣,每年飛到美國探望孫子們,心裡總有點失落。「小孩的成長是不等人的,我們盡可能每周跟孩子們用視訊打招呼、聊天。」他說,他盡量使用中文視訊,不僅維持三代的感情溫度,也讓孫兒們保持對中文的興趣。除了盼望著疫情能慢慢舒緩之外,鶼鰈情深的梁賡義夫妻也在上月飛往紐約參加二兒子的婚禮,給予新人祝福後返台,「我們想不管怎麼樣,一定要去參加,是一個見證、也表達我們的祝福。」疫情中出門探訪親友的機會少了,許多老人家難免感到孤寂,梁賡義說,「讓人感覺到你關心他們,你也可以感受到他們的關心,不是一定要整天在旁邊,互相關心、互相支持才是最重要的。」社會參與自我實現 提升幸福感「維持社會連結」聽起來是很學術的字眼,卻正巧也是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的樂齡心法。平日得台北、桃園、新竹、雲林四點移動,分別進行家庭生活、當醫生、做研究、成立高齡中心,許志成雖然還不是「法定老人」,但他已在規畫未來的銀髮生活,每個月都與大學畢業的同班同學們,相約爬山、騎單車。同學中有人酷愛攝影,就擔負起攝影師工作;還有同學退休後迷戀上木工,常常在社群軟體分享木工作品,享受同學們的讚嘆聲。許志成說,增加社會連結,幸福感確實會提升,老年生活也會更有趣、精彩。許志成說,「幸福感」一詞,其實很抽象,和我們平時說的「快樂」不盡相同,它包含了正向樂觀的情緒、全心投入的生活,以及有意義的生命等等成分,也就是「正向情緒」、「生活滿意度」、「自我價值的實現」;而影響正向情緒的因素有個人、家庭、人際、社會等四個層面。時時問候 助年長者走出情緒低谷許志成指出,由健保資料庫來看,約百分之四的長輩因憂鬱症就診,但這只是冰山一角,從過去所做的訪談及研究顯示,100位憂鬱長輩中,真正尋求醫療協助者不到三成,其中只有一成接受完整的憂鬱症治療。許志成表示,高齡憂鬱的原因盤根錯節,台灣長輩的憂鬱情況很嚴重,有些獨居老人生活單調、無趣,導致長者的自殺率常占各年齡層榜首,尤其疫情對長輩的社交生活造成重大衝擊,更是雪上加霜。在疫情中,人人都被隔離成了孤島,要如何溫熱彼此情感呢?許志成建議,現在就拿起電話,撥電話給自己的孩子,撥電話給父母親,簡單頻繁的問候一聲,吃飽了沒?下雨天走路要小心?家裡的貓餵了嗎?天氣變了,有沒有穿暖?不為了特定目的的招呼,時時的問候,彼此心情自然就會開朗。不要斷崖式退休 放鬆或忙碌找平衡因為年底即將卸去國衛院長一職,梁賡義一位亦師亦友的好友特別跟他分享自身的故事。這位朋友現已80多歲,他的父親一直忙於工作,在退休後,整個人因急速放鬆,變成生活沒有重心,結果沒多久就過世了。所以當這位朋友要退休時,便反其道而行,把自己弄得忙碌不已,四處教學,未料卻突然中風,令人覺得非常可惜。梁賡義建議,不要斷崖式的退休,要從中間去尋求平衡。不要讓自己突然一下子放鬆,也不要過於忙碌。「我已經是隨心所欲的年齡,但依舊相信自己可以持續貢獻社會。」高齡幸福感三撇步1.維持生活滿意度與家庭和樂不要過分追求財富與名利,常懷感恩,謹守本分,知足常樂。心靈上的富足遠比物質上的富足重要,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就算生活忙碌仍要維持良好的互動與溝通,互相陪伴、樂於分享。2.保持學習熱忱與自我肯定人生就是不斷地學習,邁入高齡也不例外。常懷求知的渴望,並對未知的事物維持高度的興趣,不停地獲取知識、充實自我,進而滿足自身的成就感,達到自我肯定。3.人際關係與社會參與現代社會是由複雜而綿密的人際關係所組成,維繫人與人之間的友善相處,不光是要重視親友、鄰居這類關係,也應多參與社群團體或志工性質的活動,充實心靈的富足。另外,多與年輕朋友接觸共事,傾聽他們對事物的看法,也能讓我們的心境永保年輕與活力。
-
2022-06-11 養生.人生智慧
前氣象主播李富城想念愛妻,過馬路恍神警覺生病! 憂鬱助長失智,透過運動交友走出失落與悲傷情緒
擁有超過30年氣象播報經驗的李富城,預測功力被譽為「氣象神算」,顛覆傳統的播報方式更讓人印象深刻。卸下主播職務後仍用心經營生活,與結褵55載的另一半享受退休時光,但2019年愛妻病逝,他封閉了二年多,孤獨與茫然感湧上,直到記憶力大減才驚覺事態嚴重,擔心失智症上身。退休後努力經營生活 一夕生變故自空軍官校氣象正科系畢業的李富城,熱愛研究氣象,以上校官階申請退役後,進到電視台擔任氣象撰稿員,當時已經54歲。七年後,為了爭取上螢光幕的機會,他毛遂自薦表示願意創新氣象新聞播報,灰髮模樣在年輕主播群中格外引人注目,憑著多年在軍中的「追風」經驗,脫穎而出如願站上台前。多次精準預測颱風走向,再加上生動的「說氣象」功力、活潑解說氣象諺語,甚至還開啟了氣象call-in浪潮,親切的「李伯伯」形象深植人心。李富城受到觀眾愛戴,即使自電視台離職,仍以自由氣象人的身分受邀在颱風期間播報分析走向;82歲,正式告別螢光幕後,他在臉書發布自製影片《李富城說氣象》,延續氣象專業。除了學習3C科技、電腦軟體應用,李富城與太太張至妹享受沒有工作壓力的兩人世界,保持爬山、旅遊等興趣,人生下半場自在安好。然而這一切都在一瞬間戛然而止。想念愛妻 過馬路恍神警覺生病「2018年10月8日,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這一天,至妹腹痛難耐就醫,就診後宣告大腸癌三期。」李富城忘不了當時的驚恐害怕,平日都有健身習慣,也很注意養生的人怎會罹癌呢?痛哭之後,決定接受手術和化療,但治療狀況並不佳,隔年7月,抵不過癌細胞的侵襲,摯愛在家中走了。這段時間,李富城陪伴進出醫院、求主聆聽禱告,盡力滿足愛妻的願望,最後依然天人永隔。陪病治療期間,李富城每天擔心病情,夜裡,死亡的恐懼如陰影般揮之不去,不時崩潰痛哭:「為什麼是我們?」隨著妻子的身體每下愈況,意志也跟著消沉,在生命畫下終點的那一刻,心已死去大半。結髮55載的愛妻離世,李富城精神渙散猶如冷灰,對所有事情都意興闌珊,把自己封閉起來,緊接著新冠肺炎來襲,幾乎到了足不出戶的地步,慢慢出現肩頸痠痛症狀。只是,身體的痛苦比不上心裡的糾結,喪妻之痛如此折磨,生活漸漸沒了目標,每天都過得空虛,長達二年的閉關狀態,直到某天出門到郵局辦事,過馬路時卻被自己的行為嚇到。「我怎會走到這裡?」他說,熟悉的路程變得陌生,甚至忘了原本要做什麼,猛然一回神,發現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腦中閃過「失智症」,擔心罹患不可逆的大腦退化病變。運動交友 走出失落與悲傷情緒回想過去學習力佳、記憶力好,播報過的颱風在哪一年都能記得,這二年卻時常健忘失神。李富城正視問題,就醫做核磁共振以及認知功能檢查,初步結果是嚴重憂鬱引起的功能障礙,「我不想得失智症。失去太太已經很痛苦,我不想再忘記家人、不想迷糊離世。」李富城說,母親在晚年時也有失智症狀,擅長的毛衣針線常打錯,也會懷疑有人要偷她的錢,應該是「被害妄想」的關係。李富城打起精神,做運動、出去走走,包括經營臉書與網友互動交流,許多人鼓勵他重拾長才,於是「李伯伯」又在臉書上談論氣象,偶爾也分享做菜心得,回憶母親的廚藝。再次找回生活節奏,每天早起查看氣象資料,回覆朋友或網友的提問,原本不定期舉辦的網友會,又恢復偶爾相聚,療癒彼此的心,跟朋友出遊,鬱悶的心都打開了,雖然傷痛仍在,但他希望好好活下去,告慰妻子在天之靈。憂鬱助長失智風險 走出社交孤立「失智什麼時候會來不知道,我能控制的是延緩惡化速度。」李富城努力讓自己放開心態、走出社交孤立,接觸不同的人事物,尤其是數位科技。他聽從醫師的建議:設定人生目標、常運動、多與人互動、生活作息規律,後三項已經達標,接下來是規畫家人環島行程,以及繼續經營最愛的氣象。李富城以過來人的身分發聲,暮年喪偶怎能不悲痛,但長期憂鬱會助長失智風險,只能靠自己、靠家人、朋友拉一把,回到生活軌道,期許人生另一個階段的開始。老年憂鬱與失智症失去活力並不是正常老化,很可能是老年憂鬱症的警訊,家人要多注意長輩精神狀況,包括性格與作息改變。心理師黃珮雯說,老年憂鬱症常伴隨著身體疾病,較難察覺,不要以為「上了年紀都會這樣」,憂鬱情緒長久累積會引發失智症,屆時只能透過藥物及非藥物治療改善症狀,無法治癒。
-
2022-06-08 醫療.巴金森病
巴金森治療/長輩悶悶不樂又憂鬱 恐是巴金森病惡化徵兆?專家提醒:觀察細節揪出長者失能危機
巴金森病患者可能合併憂鬱症狀,若未妥善治療,恐加速失能。一位70歲罹患巴金森病的老先生,透過藥物控制動作障礙,罹病2、3年來病況穩定,直到兒子發現父親時常面無表情呆坐、悶悶不樂,言談間甚至拋出輕生的念頭,才驚覺異樣陪同回診。醫師問診後得知老先生過去會自己外出到公園與朋友聚會,但罹病後因爲手顫抖、動作緩慢、步態不如以往穩健,非常介意外界的眼光,更擔心被老友嘲笑,愈來愈不喜歡出門。判斷老先生可能已出現憂鬱症狀,在協助調整治療藥物後,老先生心情慢慢好轉,不僅願意外出,甚至開始主動復健、運動,幫助自身病情穩定。關於巴金森病的憂鬱症狀,醫師怎麼說…Q:為什麼巴金森病會出現憂鬱症狀?巴金森病不僅會有手抖、動作緩慢、肢體僵硬等外顯的動作障礙症狀,還會合併非動作障礙症狀,如憂鬱、睡眠障礙等,若未妥善治療,可能會加速失能。芯禾診所主治醫師/寶建醫院兼任主治醫師李杰勳表示,巴金森病的憂鬱症狀在整個巴金森病的病程都有可能發生,發生率從40-60%不等,有些患者是在罹患巴金森病後出現憂鬱症狀,有的則是因憂鬱就醫,才確診為巴金森病,但究竟屬於前驅症狀或因病而產生憂鬱,目前尚無法釐清。此外,巴金森病患者約有30%會合併失智症,尤其罹病10年後,合併失智症達70%-80%;而睡眠障礙較常發生於巴金森病的晚期。Q:該怎麼預防巴金森病的憂鬱症狀?防止巴金森病惡化出現憂鬱狀況,掌握黃金治療期、穩定病程發展是最重要的。李杰勳指出,目前巴金森病主要治療藥物為左旋多巴及多巴胺受體促效劑,李杰勳表示,如果患者較年輕且需工作,會評估給予一天服用一次的多巴胺受體促效劑,以免因忙碌而忘記服藥,而當效果不佳時,則搭配使用低劑量的左旋多巴;如果年紀較大者且症狀較晚期者,則可優先給予低劑量左旋多巴,並視情況增加劑量。李杰勳也表示,雖然目前最有效果的治療藥物為左旋多巴,不過,此藥具有蜜月期,也就是服用5年左右,藥物有效治療濃度在體內無法維持穩定,會出現無法控制肢體動作的現象,如異動症、斷電現象等,可能使患者遭受異樣眼光,增加憂鬱症狀發生的可能。建議患者及家屬主動與醫師討論症狀,隨時調整治療方式。Q:若患者已出現憂鬱症狀,如何改善?巴金森病的藥物選擇需考量患者的個別狀況,一般而言,會盡量以愈少的藥物來達到治療效果,例如某種多巴胺受體促效劑能治療動作障礙,且藥理上也具有治療憂鬱效果,因此,臨床上會優先給予此藥物治療合併憂鬱症的巴金森病患者。「要活就要動」,李杰勳強調,因肢體僵硬、顫抖而不想出門,減少接受外界刺激,漸漸可能出現失智或憂鬱,時間久了就可能失能、臥床。他呼籲,絕對不能放棄治療,尤其還應搭配復健、運動,讓患者保持生活自理的能力。醫師在地觀察小叮嚀:屏東偏鄉比例高,長者出現症狀勿忽略,需盡快陪同就醫李杰勳臨床發現,在地許多年長者對手抖、動作緩慢等症狀不以為意,尤其居住於偏遠或山區的長者,因接受訊息的媒介較少或子女外出工作,再加上就醫不便,家屬帶來就醫時,患者通常必須扶著枴杖或攙扶,已屬於較晚期;而家住市區者,因子女獲取疾病知識的管道較多,發現長輩異常時通常較早期。除了動作變慢、靜態性顫抖、關節僵硬、步態不穩等常見的動作障礙外,年長的巴金森病患者出現部分症狀時,容易被誤認為老化現象,李杰勳提醒,可留心觀察家中長輩日常動作的變化,若發現異常盡快陪伴就醫,才能及早發現問題盡早治療,如:📍走路開始前傾且駝背📍寫字變慢、字體變小📍手部僵硬無法正常刷牙、扣釦子📍說話音調改變、變小聲📍不明原因的失眠或憂鬱巴金森病自我檢測 40 秒手指操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呼籲民眾透過「巴金森手指操」自我檢測,將右手伸直後打開手指,上下手指輕碰25下後,再換左手做,建議每個月檢測一次,如果發現動作變慢、停頓打不開或開合大小改變,應先就醫排除關節及肌腱問題,再由醫師詳細評估。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免費閱讀>>>《巴金森病88問》【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2-06-07 醫聲.高齡社會
樂齡幸福學5/孤獨與孤立襲來 銀髮族準備好了?
●每五位老人家有一人會感到孤獨與孤立●把握黃金反應期,社會關係別丟掉●疫情中,善用網路、電話、電視等到退休那一天,快樂似神仙的日子即將開展了嗎?疫情中,老人家只要在家中躲好躲滿就可以安然度過嗎?國內高齡醫學權威、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指出,現今高齡者中,約五個人中就有一人感到孤獨與社會孤立感,新冠疫情延燒已邁入第三年,眾多高齡者驟然與原有人際關係分離,對於心理健康衝擊仍無法得知,如何強化心理韌度成為一大課題。社會連結力 普遍都不足聯合報自2020年起展開國民退休準備工程,與陳亮恭等專家合作推出退休準備指標,去年基於三萬人填答基礎,首度以人工智慧解讀,推出「六種動物來測你的退休力」。同時發現,「健康」是退休準備的「粽子頭」,健康力使整體退休能力也升,但社會連結能力普遍不足。新冠疫情進入第三年,隔離在家成為新日常,因疫情而驟然與原本的人際關係斷裂,也埋下孤獨與孤立的隱憂。過去,很多研究著重於高齡者的憂鬱問題,陳亮恭指出,近來的高齡研究出現熱門的新名詞,包括「孤獨感(Loneliness)」和「社會孤立感(Social isolation)」,看來相似的兩個詞彙,孤獨描繪的是一種主觀上孤單寂寞的感覺,孤立則是因為社會連結減少所造成,是不太一樣的層面。疫情斷聯繫 網絡需重建這樣孤獨或孤立的感覺,絕不只僅僅是「覺得孤單、覺得冷」,根據全世界100多個國家的分析,孤寂、孤立在高齡族群的盛行率高達二成,也就是每五位長者有一人會感到孤獨與孤立,進而會造成他們認知功能衰退、衰弱、失能,罹患心血管疾病、影響自律神經、引起發炎反應,嚴重會發生血栓。而孤獨與孤立者因為還不是憂鬱症患者,因此多數不會就醫。此外,陳亮恭說,疫情導致的隔離措施,傳統的人際往來被切斷,社區據點、共餐服務等暫停,高齡者的孤獨感與孤立感進入急性期,因此協助重建社會網絡是首要課題,以強化高齡者在疫情下的心靈韌度。科技助互動 方式更多元過去,曾有研究發現,當人或動物被突然切斷社會連結,會有一個正向反應的時間,人會更積極的去尋求關係,在此黃金時期,親友應該支持老人家,給予正面的回饋,而社會服務則要提供正面回饋的管道,若長久不給予回應,高齡者就會愈來愈退縮孤立。科技成為突破疫情的服務方式,陳亮恭說,為了減緩孤獨與孤立,目前多採用3C遠距視訊,老人家上網看健身操、與親友視訊,或是傳統的電話聯絡,以及透過電視機的即時互動體感線上課程。他強調,雖然不能與真實的人際互動相比,「疫情下,只要感覺開心的互動方式,都值得採納。」或許未來的高齡者獲取社會支持的方式將更為多元。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邀請重量級專家分享幸福學訣竅!從睡眠、飲食到身心保養,每個環節都面面俱到,期待所有人都能在幸福中攜手前進,並擁有更多健康能量、活力。直播時間:6月18日(六)上午9時元氣網LIVE直播📹 ❗️點擊參加,直播不錯過,請點👉 https://fb.me/e/k37g9uY2r❗️
-
2022-06-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腦霧嚴重影響記憶力 醫師授5策略應對新冠後遺症
今年1月感染Omicron病毒的33歲男性資訊工程師前來看診,很擔心PCR陰性已過了快3個月,仍出現強烈的疲倦感和焦慮感,無法專注於工作,腦海常冒出無關緊要的事情,甚至連開車時會突然發呆放空而險些發生意外。腦霧嚴重影響記憶力被稱為人腦iPad資工神童的他,治療痊癒後出現了「長新冠精神後遺症」。不僅寫不出應用語言和軟體程式,長官交代的簡單作業流程也在幾小時後全忘了。他難過哭泣地描述這些令人沮喪憂鬱的長新冠預後狀況,還喃喃自語地說:「公司讓我領200萬的高薪,但現在的能力和效率表現連一個月2萬都達不到…。」世界衛生組織(WHO)將長新冠(Long COVID)或新冠後遺症(Post COVID-19 conditions)定義:獨立於其他疾病的影響而至少持續兩個月的COVID相關症狀表現,即使在感染痊癒後三個月,症狀也會出現「腦霧」(Brain Fog)的認知障礙,與精力不足和常感昏沉有關,使人更難集中注意力和嚴重影響記憶力。日本St. Marianna University Hospital的Tomoya Tsuchida醫師觀察指出,腦霧頻繁的困擾,大多出現在COVID-19感染時,曾經有嚴重疲倦感和焦慮感的患者身上。近7成患者影響工作神戶市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許多長新冠的患者,很難讓周圍的人了解他們在工作和其他生活的身心失調狀況,無法得到支持與資源而讓他們自己來處理問題;67%長新冠患者的精神後遺症,對工作產生了負面影響,多達41%的人請假,7%的人不得不離職。2021年12月美國馬里蘭州一項針對逾150,000名COVID-19感染者的一年研究發現,被診斷患有憂鬱症可能性增加39%、焦慮症35%、適應障礙38%、睡眠障礙41%,出現腦霧、注意力失調與健忘增加80%,有鴉片類藥物使用障礙增加34%,非鴉片類物質使用障礙(酗酒)增加20%,服用處方抗憂鬱藥增加55%,服用處方抗焦慮藥物增加65%。總體而言,患者感染後一年內接受神經精神問題診斷或開具處方的可能性高達60%;即使輕症或無症狀者也表現出精神健康障礙。對於飽受長新冠精神後遺症所苦者,建議可採行五項合適身心健康的應對策略。1.照顧好你的身體:深呼吸、適當伸展、美好冥想,或練習正念;吃健康食物獲取均衡營養;充足的睡眠;避免飲酒和吸毒。2.騰出時間放鬆一下:試著做一些喜歡的運動、活動和勞動。試想一下每天可以完成的小而可行的活動,這些活動會給你一種享受和成就感。3.與家人和朋友聯繫:通過電話與他們交談,也可以通過視頻通話,與您信任的人談談您的擔憂和感受。4.寫恢復日記:試著寫下恢復情況以及在此過程中取得的成就。寫下經歷的任何困難的想法和感受,幫助建立積極的「退後一步」。5.善待自己:恢復需要時間,讓自己休息和恢復很重要。如果任何持續的症狀被「隱藏」,可能會讓人感到困難。此時應尋求精神專科診治療或心理專業諮詢,有效緩解長新冠精神後遺症狀,重新恢復身心自信與健康。
-
2022-06-07 失智.大腦健康
「地中海飲食」到底怎麼吃?「我的餐盤」口訣教你補足營養
你知道用來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飲食習慣與選擇,也可以用來預防失智症嗎?根據研究,失智症與心血管的致病因子,都和氧化壓力與發炎有關,因此透過飲食來減少免疫系統過度的發炎反應,和提高身體的氧氣利用率、降低氧化壓力,便成了預防失智症的好方法之一。要怎麼吃才正確呢?首先是大家都知道的「均衡飲食」,在食物中攝取足夠的維生素B群、鈣質,以及能夠抗氧化的維生素A、C、E。另外就是保持「低油、低鹽、低糖」,較不易引起身體發炎反應。國健署設計了「我的餐盤」,將每日均衡飲食指南搭配口訣,讓民眾更容易理解如何健康飲食,有助於評估每天是否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地中海飲食 熱量少一點 快樂多更多除了注重一般日常飲食的均衡,也可以在「健腦飲食」上加強。這裡介紹什麼是地中海式飲食,你可以根據個人狀況及需求嘗試看看。一九五〇年中葉,生理學家和醫生觀察到居住在環地中海的居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比率較美國人低。經過二十五年追蹤調查,發現地中海居民的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與降低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有關,「地中海飲食」開始引起醫學界的注意。「地中海飲食」的特色:1.每餐以水果、蔬菜、全穀類、橄欖油、豆子、堅果、種子、草藥與香料等植物營養為基礎。2.動物性營養則以魚類和海鮮為優先,每周最少吃兩次;其次是禽肉、雞蛋、起司和優格;紅肉(牛、豬等畜類)和甜食則盡量避免。3.飲料以開水為主,但佐餐可搭配適量紅酒。4.附加「但書」:每天活動身體,享受和他人共餐的樂趣。由於地中海飲食較一般飲食提供更少的熱量、氨基酸和飽和脂肪酸,因此可降低心血管疾病、中風、糖尿病、肥胖、憂鬱症、癌症、關節炎和失智等風險。國健署「我的餐盤」口訣:●每天早晚一杯奶(一杯容量為240毫升)●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建議吃當季蔬菜,其中1/3是深色蔬菜為佳)●飯跟蔬菜一樣多(當中至少有1/3是非精緻的全穀雜糧)●豆魚蛋肉一掌心(豆類要比魚肉多,蛋的量排第三,肉類最少)●堅果種子一茶匙(份量大概等於杏仁2粒/腰果2粒/核桃1粒,以食指第一指節的大小為參考基準)一日飲食建議量:人體營養需求,包括適當的熱量、約40種必須營養素、以及許許多多的植物素、植物固醇以及許多其他未知物質,都需要從日常飲食中攝取足量,才不致發生營養失衡的現象。所謂「均衡飲食」,不但指每種必須營養素都攝取到需要量,熱量的攝取與消耗達到平衡,而且多種其他食物中重要物質也能平均廣泛的攝取到。以下就跟著我們的五大步驟,試試由自己目前的體態、活動量計算所需要的熱量(卡路里),並檢視自己是否維持在健康體態,每一類食物是否吃不夠、或是吃太多。第一步、了解自己的健康體重第二步、對照性別、年齡選擇你/妳的RMR(靜態代謝率)第三步、依你/妳日常的活動程度,對照生活活動強度指數第四步、依你/妳的健康體重、RMR及活動程度,決定該吃多少卡路里第五步、依卡路里需求,查出自己的六大類食物建議(本文出自聯合報股份有限公司《健腦工程:預防失智的12堂大腦建築課》)購書連結👉博客來、金石堂、Momo購物網、誠品線上
-
2022-06-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確診死者24小時內火化 醫師:葬禮染疫機率比KTV唱歌低
新冠疫情持續2年多,過往遺體需24小時內火化,讓不少家屬留下遺憾,北市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潘建志認為,空氣/氣溶膠傳染為病毒主要傳播方式,戴口罩參加親友的葬禮,染疫機率比去KTV唱歌低很多,建議衛福部檢討確診死者處理流程。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表示,過去從沒要求確診死者需在24小時內火化,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說,部分第5類法定傳染病規定在24小時內火化,但新型流感、新冠肺炎未限定24小時,「規定24小時內要通報,不是24小時內要火化」,外界好像一直都誤解。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表示,很多家屬哭著問,為何爸爸、阿公突然就走了,睡眠不足、腦袋打結的他想不出安慰的話,面對昨晚10時過世的病人的空病床,凌晨5時又有其他縣市轉來的新病人,醫護人員只能打起精神面對疫情下的生活。蘇一峰表示,人生的生老病死、老與病的過程,讓人能接受死亡的到來,也來得及對親人道別、道歉及道謝,但感染症把過程縮短成幾天,讓家屬與死者措手不及的離別,心中會留下無限遺憾,此時法規如果又剝奪死後弔念的過程,只是徒增一輩子的傷痛遺憾。潘建志指出,過去2年來有許多新研究指出,空氣/氣溶膠傳染才是病毒傳播主要方式,接觸帶有病毒的表面感染,機率微乎其微,不到萬分之一。在適當的個人防護及良好通風的情況下,「沒有呼吸的大體,不會產生氣溶膠,傳染力很低很低」。潘說,多給時間,讓親友能有機會戴著口罩參加確診者的葬禮,染疫的機率,比去KTV唱歌要低得多,裝入雙層屍袋後絕不能打開,連短短時間的見上一面都不允許,是過度嚴苛、沒有必要的規定,反而對家屬心理健康有危害,英國就已修改了為確診死者舉辦葬禮的指南。潘建志表示,台灣染疫死亡數近3000人,許多家庭是家人同時確診,死者在24小時內火化,家人(病患)又尚未解除隔離,無法參加告別式,才分開幾天,原本慈祥的奶奶、疼愛的幼子,再見到時,已是冰冷的骨灰罈,何其傷痛。親人葬禮在文化及心理上有重要意義,染疫死亡者的倖存家屬,有很高的比率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疾患(PTSD)。潘建志說,焦慮症及憂鬱症在他的門診中看到不少的個案,而傳統的宗教儀式,有安撫心靈的重要效果。潘建志表示,「見不到最後一面」成為許多人心中的遺憾,要開放解封恢復正常生活,誠心建議衛福部檢討確診死者的處理流程,照顧到家屬的心裡需求,給死者尊嚴,也保障殯葬業者的安全,提出一份時間上較寬鬆、更合乎人性的告別式方案。
-
2022-06-03 養生.運動健身
規律運動好處多! 這2類人比常人更可降低心血管風險
民眾平常保持規律運動,有益身體健康!而運動的好處除了可以緩解憂鬱、焦慮心情外,根據1篇今年3月發布於《Science Daily》的研究指出,運動能夠促進大腦激素,抵消壓力並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罹患憂鬱症或焦慮症患者透過規律運動在心血管健康上所帶來的益處高出1倍。美國研究證實 運動可激活大腦抵銷壓力、改善心血管健康據了解,該研究是以波士頓麻省總醫院布里倫生物數據庫中5萬多名患者的健康記錄進行分析,其中超過4千名患者發生嚴重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心臟病發作、因動脈阻塞引起的胸痛或正在進行開心手術者。研究者以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的患者和運動量較低者進行比較,發現憂鬱症或焦慮症患者有更高的壓力相關神經活動以及心血管疾病風險。後來研究者又將沒有憂鬱症或焦慮症診斷者也加入比較,並使用大腦影像找出運動如何控制大腦的壓力反應來改善心血管健康。結果證實,藉由運動可激活大腦中抵消壓力的能力進而改善心血管健康,每週達到體能活動建議量的人發生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可能性比運動量少的人低了17%。這些益處在患有焦慮症或憂鬱症者中更加顯著,他們的風險降低了22%,比沒有任何病況的人降低了10%。憂鬱、焦慮症患者易罹患心血管疾病 可靠運動降低風險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任詹佳真說明,大腦壓力反應中樞HPA軸的異常(由下視丘、腦垂體、腎上腺三者互動構成),是焦慮症和憂鬱症的生物病理學,HPA軸過度活化會讓交感神經系統興奮,影響全身的器官甚至導致功能異常。詹佳真坦言,焦慮症與憂鬱症患者有較高的機會罹患心血管疾病是長期被注意到的現象,而運動是調控HPA軸反應的有效方法,上述研究結果再度證明規律運動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同時合併有焦慮症與憂鬱症診斷的受試者,運動之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是沒有這兩種診斷者的兩倍,間接證明焦慮症與憂鬱症患者大腦中壓力反應軸的異常活躍,研究也透過大腦影像,證明運動可以調控大腦的壓力反應,增進心血管的健康狀態。詹佳真呼籲,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嚴峻而被居隔在家、覺得壓力很大的民眾趕快動起來,哪怕只是原地踏步30分鐘,也能增加自己的健康存摺。運動好處經證實! 暖身動作不可少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教育推廣副主任戴怡君表示,前述研究已指出,憂鬱症和心血管疾病有高度關聯,這2項疾病都對我們的身心健康具有強大威脅,及早發現並予以治療是須具備的認知。運動的好處也有多項實證,對心理的幫助像是減少壓力荷爾蒙、調節腦部血清素的分泌、增加腦細胞數,讓我們感覺到快樂、增強記憶力及產生自信。戴怡君指出,不少民眾對於「運動」仍有卻步,建議想要開始運動的民眾,出現再三猶豫的念頭時,不妨試著先想像運動過後的樂子,例如清涼解渴的飲品、汗水淋漓後沖澡的清爽、犒賞自己的美食等,透過想像讓自己期待進而踏出第一步。最後,戴怡君提醒,運動時應養成「喚醒」身體的習慣,很多人會忽略暖身的步驟,而造成身體產生不適的感覺就不想動,建議民眾運動前,先用簡單的暖身動作喚醒身體各部位,再動起來就不會覺得運動很難,防疫期間如果不知道可從事什麼運動,不妨參考董氏基金會與教育部體育署合作推展的「一分鐘紓壓操」、「樂動紓壓五招」,只要短短幾分鐘就能喚醒身體動起來,幫助自己維持健康的身心。★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06-02 養生.抗老養生
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黃帝內經:節制七情、調養五臟為養生之道
《黃帝內經》是上古先哲智慧的百科全書,涉及養生、預防、調攝、推拿等,提供人們日常保健參考的自然醫學寶典。前面談到的「情志」,作為7 種情緒的精神活動,我們就從五臟(心、肝、脾、肺、腎)來談談其中的交互影響。情緒過激,禍及五臟?《黃帝內經.素問》在〈陰陽應象大論〉和〈五運行大論〉篇中都特別提到「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這是說明人的五臟特別容易受到太過激烈的情志所傷。何謂太過?就是超過我們所能負荷的範圍。前面談到的「百病生於氣也」,其致病因素為怒、喜、悲、恐、驚、思等導致情志過度。精、氣、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一旦情志表現過度,則容易影響五臟運作,對人體產生不好的物理反應。五臟具有「藏」的特點,《素問.三部九候論》說:「故神藏五,形藏四。」所謂神藏五,主要是說在人體的五臟中,各有其獨特之處與所藏,與天地人相應。心藏著神,作為生命活動的主宰,因此才有「心為君主之官」的說法,當心受到情志因素的影響,心跳、脈動的運行都會失常,也無法好好地統治國家、令百姓安居樂業。肝藏著魂,是人的精神意識感應能力的體現,因此才有「肝為將軍之官」的說法,當肝受到情志因素影響,容易鬱鬱寡歡、魂不附體,精神意識都會失常,也無法作戰抵禦敵人。脾藏著意,是人的思想與思考活動能力的體現,因此才有「脾為倉禀之官」的說法,當脾受到情志因素影響,容易過度沉思、食之無味,導致五味失常、吸收消化不良。肺藏著魄,是人的形體動作、反應能力的體現,因此才有「肺為相傅之官」的說法,輔佐著心之君主,氣血運行順暢,當肺受到情志因素影響,肺氣耗散、真氣不足,容易導致氣機紊亂、血行不暢,導致心跳與呼吸間難以協調,也無法輔佐君主,而引發病機。腎藏著志,是人的精氣盛衰之重心,因為精能化髓、並通於腦,以為志之所居,人的記憶能力、生命活動強盛與否,與腎精之氣是否充足息息相關,因此才有「腎為作強之官」的說法,協助國家強盛。唯有精氣足,則人體健康、剛強,即使到了40 歲,也不會有腎氣衰弱的問題,並讓體質強盛。反之,腎氣耗盡則體虛乏力、未老先衰。因此《難經》中也有「五臟藏七神」的內容記載,「臟者,人之神氣所舍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與智,腎藏精與志。」一旦不幸來到「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的地步,都是因為牽動五臟太過。因此,如何維持情緒的平衡,是治未病及讓形神合一的重點。以下,進一步來瞭解不同情志與臟腑之間的關係。大怒傷肝――突發的巨大暴怒,為何傷肝?我們都知道,生氣對身體不好,甚至會影響健康。因為人在盛怒之下,肝的陽氣升發太過、氣血會上升、造成肝火亢盛,臉部的表現會呈現面紅目赤。中醫認為,肝是將軍之官,古代將軍得上場作戰,行前需要籌謀戰略、沙盤推演以便精確指揮部隊,克敵制勝,因此更要能夠掌控全局。假使將軍無法指揮部隊,將會造成國家動盪。肝臟也是如此,要是肝氣無法疏泄,長期積壓阻滯之下,造成肝氣鬱結,恐將全面引爆生理性紊亂。以我父親為例,早年他一個人開計程車養我們一家子,經濟重擔全部壓在他的身上,內心的苦悶可想而知。每天大約中午吃完飯就趕著出門跑車,他設定一天扣掉油錢,一定要賺到2,000 元才能回家。因此,經常到了凌晨2 點後,他才拖著一身疲憊走進家門。有時候,因為沒有達到目標,回家的時間就會拖得更晚。當時全家一共6 口,每天睜開眼,都要吃飯,還有其他生活所需,像是讀書、補習,樣樣都要錢。因此,精神時常處於緊繃狀態的他,脾氣當然不會好,經常跟母親吵架。後來,因為腸胃問題需要住院治療,當時的我就讀國小,所以晚上就在醫院陪伴並照顧父親,白天才去學校上課。有一日下課,當我來到醫院,醫生竟然說:「你爸爸不見了!」原來我去上學時,爸爸也偷偷地開車去賺錢。他說:「全家就只靠我一個人,我要是一直住院,家裡就沒有收入來源!」後來,才知道父親不只有腸胃問題,還有高血壓的毛病,而且精神長期緊繃,才讓他變得暴躁、易怒。現在的我,已經可以理解為人父的辛苦,當一個人處在高壓情況下,時時刻刻為了三餐煩惱,脾氣怎麼會好?又怎麼能不生病呢?易怒的人經常感到煩躁不安、頭昏目眩的原因,在於肝臟的疏泄功能發生障礙,導致氣機鬱結所致,一旦荷爾蒙失調,就容易引發腸胃病、高血壓、心臟病等。但是如果隱忍這些日常小毛病,長期擱在心頭,將導致肝氣鬱結、致使情緒抑鬱、內分泌紊亂、免疫系統下降,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轉移情緒,讓自己維持平和狀態。歷史上的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處在腹背受敵、四面楚歌的境況,最後憤而引清兵入關,吳三桂此舉左右天下大事,因而改寫了朝代,正是過度憤怒的代表型人物。前面說過,女性先天容易緊張或是發脾氣,一旦引發內分泌失調,身體器官都會受到牽連,其中,又以生殖系統的影響最為劇烈。目前醫學界認知,當體內雌激素含量過高,發生子宮肌瘤的機率也會大幅增加。廣泛認可的說法是,子宮肌瘤的發生就是雌激素水平過高所致。女性因先天體質問題,比較容易憂思、事情放在內心不說,有些男性也有情緒化問題,若是經常動怒、發脾氣,染患心臟病的機率將是一般男性的2 倍以上。所以,如何保持身心平衡,是現代人必須重視的課題。因此,假如一個人情緒過怒,整個人會面紅、目赤、心跳加速,甚至感到暈眩、昏厥。時常在新聞報導上看見這樣的案例,有人因一時盛怒,發生胃痙攣、中風或心肌梗塞,只好送醫急救,狀況嚴重時,一條生命就有可能從此消失不見。許多醫學報導也指出,人在憤怒時,體內交感神經過度亢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促使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肌肉神經緊繃,身體各器官都會受到干擾,加劇疾病纏身。過喜傷心――突如其來的驚喜,為何傷心?一般來說,喜悅可使氣血流通、肌肉放鬆,易於恢復身體疲勞。《黃帝內經》說陰陽平衡、防病應致中和,因此,過與不及都會出現問題。清代小說《儒林外史》中〈范進中舉〉就是在說一個太過歡喜,反倒傷了心氣的故事。范進考了大半輩子科舉,終於在54 歲考上了秀才,想要再邁向舉人之路,他的岳父胡屠戶竟為此冷嘲熱諷,罵他「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最後,籌到了旅費前往應試,果真中了舉人,如今「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范進卻因為高興過度而發狂。直到眾人叫胡屠戶出手打他,才把他打醒過來。儘管這是個諷刺意味濃厚的小說,但不難知道要是過度歡喜,一時之間換氣不及,氣升上逆,就很有可能造成癲狂、失心瘋的情形。對於某些人而言,心志可能容易受到外界干擾,時常受到驚嚇。因此,情緒波動就非常明顯,一旦發生開心的事情,就非常地喜悅,進而影響到心的脈動。嚴重情況,可能還會造成心臟停止,中醫才說大喜傷心。又如,許多患有慢性病的人、尤其是心血管疾病,要是過度刺激,就容易產生腦充血、腦溢血,攸關性命安危。中醫說的「心」,並不單單只是我們跳動的心臟。我們身體內的五臟(心、肝、脾、肺、腎),其中只有「心」並非「肉」字邊。《黃帝內經》認為:「心主神明。」因為這裡指的「心」,不只是實體的心臟而已,而是「心神」,包括無實際形體的思想、精神與意識層面。「心主神明」,如何對「心」與「神」的理解和認識。在《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大腦和心臟之間有著緊密的關聯,過去習慣將兩者統稱為「心神」,說明了心臟具有精神活動與思考活動的大腦功能。《素問.調經論》也說:「心藏神。」還有《靈樞.邪客篇》的「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當心臟跳動時候,促使血液於全身血管流動與循環,帶動養分到各個器官,達到滋潤、供氧的功能,於是人的精氣神得以充足、飽滿。因此,當一個人處在壓力之下,心臟感受到這股訊息,便會影響心律的跳動頻率,長期壓力對心臟是種負荷,使得心臟更加敏感及脆弱,容易引發情緒反應,長期惡性循環之下,於是造成心律不整、心臟血管疾病。明末醫學大家張景岳曾在《類經》同樣認為:「心為一身之主……,臟腑百骸,惟所是命,聰明智慧,莫不由之,故曰神明出焉。」針對「心」與「神」的觀點,持續被歷代醫家所推崇。近年,關於過度興奮恐將導致心臟病發的案例,時有所聞,特別是觀看刺激性的運動賽事,曾經發生過度緊張、激動、驚喜而猝死的不幸事故,正是所謂的「喜傷心」。《醫碥.氣》亦說:「喜則氣緩、志氣通暢和緩本無病。然過於喜則心神散蕩不藏,為笑不休,為氣不收,甚則為狂。」氣緩並不會感到疼痛,因為心藏神,怕的是心氣渙散,笑起來無法停止,導致癲狂,傷及心和神,《靈樞.本神》:「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就是這個道理。憂思傷脾――長時間的憂愁、思慮,為何傷脾?人有情志是在所難免的事情,如老子《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順應自然有情志而不過度;孔子的中庸之道也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人的情緒應該剛好就好,太過則傷形又傷神。兩位聖人之道也都為中醫家所推崇,於此可知,情志太過會傷害五臟,其中又以思慮過甚,危害脾為最大。脾是後天的根本,氣血運化的樞紐,人體脾虛容易造成泄瀉、嘔吐、血腫、出血、消瘦、浮腫等疾病。《黃帝內經》認為:「脾在志為思,過思則傷脾。」在這裡,「思」是思慮、思考、思索,更有胡思亂想的意思。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一個人容易操心,耗費太多精氣神在一件事情上頭,就是所謂的思慮過度,精神一旦受到影響,則夜不能寐、整夜多夢,甚至因此罹患精神衰弱等疾病。由於脾主宰運化的功能,假使運化功能耗弱,後天根本被消耗殆盡,將牽動身體各個機能的健康。中醫理論:「食後不可便怒,怒後不得飲食。」就是強調用餐時宜心平氣和,才有利於脾胃運作、小腸的消化與吸收,維持正常運化功能。例如,很多業務員都容易患有消化不良、便秘、腹瀉、腹痛,以及胃食道逆流的問題,歸咎原因在於作息不正常。他們往往沒吃早餐就開始忙碌的行程,到了午餐時間,卻還在邊吃飯邊回訊息,忙碌一整天回到家之後,還在想著如何約客戶、談案子,害怕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擔憂業績沒有達標。此時,大腦持續飛快地運轉,缺少充分休息,當然也就沒空理會脾胃是否有好好消化食物了,最後換來滿身的毛病,都是因為過度憂思傷脾所造成。《素問.舉痛論》說:「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老是唉聲歎氣、經常思慮過度,甚至是往負面方向思考,將導致氣血運行不暢,也會引發食慾不振、腸胃不適、消化不良的症狀,就是中醫主論氣的流通,最怕遇到氣結,形成臟腑氣滯而窒礙難行,正如「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的養生原理。另一個案例,就是我的忘年好友阿達,他經常煩惱孩子過得好不好、孫子乖不乖,每天不停煩惱,導致脾胃消化系統不良,還伴有高血壓,收縮壓時常飆破160 mmHg。我對他說:「你都退休了,每天煩惱這麼多,對他們並沒有幫助。可以放寬心,跟好朋友多出去走走,說不定身體會更健康,還不會讓孩子們擔心。等他們回來的時候,看你精神奕奕、開開心心,就會常常回來看你啊!」後來,我幫阿達規劃一些簡單的旅遊行程,與好朋友一起遊玩,果然不再庸人自擾,不只找回了健康,也改善了親子關係。愛情也是令人傷神的東西,我們一定都聽過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梁山伯與祝英台》,梁山伯因為無法祝英台相愛而犯了相思病,終日抑鬱,過度憂思,以致耗弱心神與精氣,最後成為一抔黃土。每年有許多莘莘學子準備會考、學測、指考、大考,或是在期末考期間吃不好、睡不好,也是思慮太過所致。所以要想提高記憶力,除了學會正常作息,也不能過度疲勞,還得健脾益智。常悲傷肺――經常悲傷、長時間唉聲嘆氣,為何傷肺?肺,不僅僅是氧氣、二氧化碳出入呼吸道與肺臟的重要環節,還具有宣發和肅降的功用。中醫說「肺主衛外」,指的就是抵禦外邪的免疫系統,作為抵禦外邪侵襲的重要屏障。醫學已經證實,當人們過度悲傷,不斷哭泣,或是意志陷入消沉的時候,易使肺氣耗散,進而降低身體的免疫力,出現氣短、乾咳、咳血、音啞等症狀。假使一個人經常處於悲傷的狀態,無形中將會消耗體內肺氣,致使肺氣不足。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林黛玉,終日鬱鬱寡歡,又因父母雙亡,導致個性敏感、多疑,就是一個負面教材。根據臨床研究,癌症病人有諸多類似案例,一般被診斷出癌症之後,有些人往往會變得過度悲傷,加上身體機能低下,雙重衝擊導致身心全面失衡,可能就此一病不起。推究背後成因,往往是因為疾病帶來揮之不去的憂鬱、悲傷,面臨死亡的迫切威脅,對未來缺乏希望感,促使免疫力下降,身體活力逐漸衰退、萎靡,細胞也會隨之惡化。正所謂「邪傷肺衛」,一旦「衛氣禦外」功能不強,受到病邪侵入而難以抵抗,就會引起感冒、咳嗽、過敏等症狀,加劇肺部、支氣管系統的惡化程度。每個人都會有悲傷的時刻,這本就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宣洩,但若是放任自己無止盡地悲傷下去,影響到日常生活,就不能視為正常狀態。很多事情過猶不及,情緒也是,一切剛剛好就好。恐驚傷腎――容易緊張害怕,為何傷腎?恐和驚都是腎的情志,作為人們對於外界突然狀況,產生刺激的一種應急反應。腎是人對於表達驚恐情緒的主要臟器。腎主藏精、精又藏髓,為生氣之原。所以,《黃帝內經》寫到:「驚則氣亂,恐則氣下。」因為腎屬水,當人在受到劇烈驚恐時,就會像水一樣,水往低處流,因而發生呆愣、驚慌失措,大小便失禁,嚴重時還會引發暈厥、猝死。換言之,驚恐讓氣紛亂而低下,還會使身體器官失去正常作用。這與因為腎藏精,精生髓,通於腦有一定的關係。《靈樞.本神篇》這樣說:「腎氣虛則厥,實則脹,五臟不安。」若是腎臟本身有疾病,可能都會影響其情緒、情志表達。例如很多腎虛的人都不喜歡說話,由於體質較為虛弱,尤其是小時候怕生、容易哭鬧,見到陌生人也會驚嚇閃躲,又如很多小孩在受驚嚇之後,發生大小便失禁的事情、不容易安穩好眠、容易半夜驚醒,這都是驚恐傷腎,腎氣不固的一種表現。記得國小的時候,有一位同學的個性相當內向、害羞、膽小,並且沉默寡言。有次上課期間,教室內突然聞到類似排泄物的異味,才知那位同學因為不敢跟老師說想上廁所,而大便在褲子……,之後又有一次尿在褲子上面。這樣的情事發生數次,同學就不太敢跟他一起玩了。升上國中後,這樣情況越趨嚴重,當時也沒有好的輔導系統,導致那位同學因驚恐過度,不敢與人來往,終日躲在家中,也不肯上學,又因害怕、恐懼、寂寞、悲觀、社交關係喪失,最終接受憂鬱症治療,迄今仍未恢復健康。還有一個案例,有位好友的孩子到了國小一年級還會尿床,我到朋友家跟孩子聊天後才知道,因為一直害怕做錯事被父母罵,導致自信心不足,又怕晚上睡覺會尿床,惡性循環之下,於是經常發生尿床事件。後來跟朋友聊到,孩子自信心不足、容易擔心害怕,才會發生尿床的情況,建議去看中醫,開立對症調製養腎安神的方劑,也請朋友要讓孩子知道父母的愛,讓孩子有安全感,不要因為孩子犯錯就急於責難,愛心、耐心、擁抱與陪伴,都是讓親子關係變得更好的互動方式。經過半年後,小孩果然已經不再尿床了,親子間的關係也有明顯改善。以上,列舉情志對於我們日常與健康的影響,根據《黃帝內經》的日常養生法則,提醒我們臨事不亂、遇事不危、逢事不驚,避免情緒起伏過大,學習舒緩調整之法,就能常養身體及臟腑的安適。《素問.上古天真論》說:「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各從其欲,皆得所願。」當我們心情愉悅、心神安定、能量俱足時,自然不會胡思亂想,情志平衡了,也就能遠離疾病的威脅。 ※本文摘自博思智庫《黃帝內經╳量子糾纏:情志相勝、運氣調頻、分子營養與量子信息醫學實證》
-
2022-05-28 失智.照顧喘息
身心紓壓/照顧者才是憂鬱高危險群?18項指標太高可能需要協助
因為不知道要如何與被照顧者相處,不清楚病程的發展、不了解怎麼去消化照顧歷程引發的各種情緒,照顧者常常會像品泉有快要失控的無助感,或是覺得也很想像蘭新一樣哭著說出來:「再這樣下去,我也快要憂鬱症了!」蘭新的老公,去年被診斷有重度憂鬱症,在固定服藥的治療下,有些失眠、食慾不振的情況已經獲得明顯改善。但蘭新仍然覺得沒有辦法和先生有正常的對話、日常生活的溝通。蘭新的先生在岳父的公司上班,夫妻兩人同在一間家族企業上班的情況,讓蘭新覺得備感壓力。 「先生以前不會在公司裡面對爸爸或我大小聲,但是他生病之後整個人都改變了。有時候在公司共事,他也不顧旁邊有誰,就對我們怒氣發作。」蘭新同時是女兒和妻子,夾在爸爸和先生中間,在公司裡面又需要承受其他人的眼光,這種種的壓力源讓她決心來找心理師會談。「從去年到今年,無論是小孩的事情或是家裡的事情,我都沒有人可以商量。只要一件小小的事情,老公就會情緒爆炸,為了讓家裡氣氛不要那麼糟,我唯一能做的只有要求自己忍耐、再忍耐......」蘭新邊說邊掉淚,繼續說到:「有時候我都覺得我也快要得憂鬱症了,為什麼他不能多體諒我一點?」 品泉的媽媽去年10月開始,失智症逐漸惡化,幾次媽媽出門忘了回家的路,都是透過好心路人報警,才能把媽媽從警局接回來。媽媽還經常把品泉誤認為已經過世的老公,把早年對婚姻的不滿和壓抑怨懟都投射到品泉身上。 品泉揉著太陽穴,用手遮著臉,苦惱地說:「即使到現在,我情緒一來的時候,也會想把媽媽搖醒,大聲對她說『看清楚,我是你兒子!不是你老公!妳有什麼話想講,等妳死了再去陰間告訴他!』明明就知道這樣一點幫助都沒有,但我就是沒有辦法控制自己.....」蘭新和品泉面對的問題表面上很不相同,但實際上兩人的問題其實是一樣的,他們都在經歷照顧者身心煎熬的壓力。因為不知道要如何與被照顧者相處,不清楚病程的發展、不了解怎麼去消化照顧歷程引發的各種情緒,照顧者常常會像品泉有快要失控的無助感,或是覺得也很想像蘭新一樣哭著說出來:「再這樣下去,我也快要憂鬱症了!」 憂鬱症的症狀最明顯會出現在飲食和睡眠的改變上,照顧者經常要面對病人突發或惡化的身心症狀。並且因為金錢和時間等資源都投注在照顧病人之上,自然壓縮到照顧者自我照顧的時間與金錢分配。對病人很慷慨,卻吝嗇給自己一點休息或犒賞的情況,導致照顧者更容易成為憂鬱症的潛在族群。 隨時都可能需要面對病人提出的要求,容易讓照顧者睡眠週期被打斷,或者心裡有罣礙而無法安心入睡。飲食上面,也可能受到擔心、焦慮、自責、恐懼等影響,而有食慾不振或是以吃削減壓力的現象。 久而久之,情緒自然容易受到影響,可能變得沮喪、提不起勁,或者出現情緒失控無法克制怒氣等情況。 這裡提供簡單的憂鬱症量表供讀者自行檢視,如果左欄的敘述出現的越頻繁,就越有可能是憂鬱症的高危險族群。提醒您,量表不是診斷,如果懷疑自己有憂鬱症,仍舊需要尋求專業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釐清! 【憂鬱症量表項目】1. 我常常覺得想哭2. 我覺得心情不好3. 我覺得比以前容易發脾氣4. 我睡不好5. 我覺得不想吃東西6. 我覺得胸口悶悶的 ( 心肝頭或胸坎綁綁 )7. 我覺得不輕鬆、不舒服 ( 不爽快 )8. 我覺得身體疲勞虛弱、無力( 身體很虛、沒力氣、元氣及體力 )9. 我覺得很煩10. 我覺得記憶力不好11. 我覺得做事時無法專心12. 我覺得想事情或做事時,比平常要緩慢13. 我覺得比以前較沒信心14. 我覺得比較會往壞處想15. 我覺得想不開、甚至想死16. 我覺得對什麼事都失去興趣17. 我覺得身體不舒服( 如頭痛、頭暈、心悸或肚子不舒服等...... )18. 我覺得自己很沒用 【程度分級】 1. 沒有或極少(每周 1天以下)2. 有時候(每周1~2天)3. 時常(每周 3~4天)4. 常常或總是(每周 5~7天)致親愛的照顧者: 如果你做出來的分數偏低,我想邀請你回想過去在照顧的歷程裡,你做了哪些事情,讓你能夠好好的紓壓?有哪些固定參與的團體,或是見面的人,是否給了你的支持,讓你可以在照顧路上不覺得孤單?甚至,我想邀請你與其他同樣身為照顧者的族群,分享自己的自我照顧方法,我相信這對很多其他的照顧者來說,會是一個很大的幫助。 如果你的分數偏高,請你先不要緊張,將這個分數,當作重新檢視自己生活的機會。 如果你願意重新檢視生活,重新找到照顧他人與自我照顧的平衡,這個分數就只會是暫時的。 分數只是顯示,你這陣子很慷慨地把自己的時間和金錢,分享在需要照顧的病人身上了。但是,對自己呢?你是不是也該回頭照顧自己了?在這裡澄清一件事,有很多人會覺得找心理師會談無助於現狀的改善,而且又是一筆不小的花費,想到就退怯了。 也許心理師在實質照顧上,沒有辦法提供類似「喘息服務」直接的幫助,但心理師能教你的,卻是如何在照顧路上走得長久,如何不被原生家庭帶給你的情緒綑綁,以至於無法畫出情緒界線,做出好的照顧決定。如果可以,請讓我陪你走一段,重新看見自己的內在力量,我支持你,也讓你支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