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慢性疼痛
的結果:共找到 224 筆 約 0.279秒為什麼身體會有不適症狀?專家教你怎麼辨別罹病線索
【文、圖/摘自方言文化《肌筋膜‧經絡穴位‧激痛點,對症手療身體疼痛地圖全書》,作者石垣英俊】6大生理連結系統,提供罹病線索要找出疼痛與不適症狀的原因,就要先了解身體的六大連結。了解後,就能想像不適症...
經常頭痛的人也容易背痛?研究揭兩者之間存在正相關
你有頭痛或背痛的困擾嗎?一項刊載在《頭痛與疼痛期刊》的研究發現,頭痛和背痛存在關聯性,研究結果可能為更有效的治療方式制定新的路線。根據《今日醫學資訊(MedicalNewsToday)》網站報導,英...
她患皮蛇痛到不行 介入性治療控制疼痛
現代人工作繁忙,作息不固定,成年人常見偏頭痛、帶狀疱疹等慢性疼痛困擾,但每個人疼痛成因複雜,若症狀持續出現時,可能干擾生活品質。75歲的王阿嬤,在55歲時得到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皮膚時而出現紅疹、腰...
久坐肩頸酸痛?醫生建議與其矯正坐姿不如這樣做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myofascial pain syndrome)的患者,在五十肩門診也常常出現,原因是痛起來都感覺是肩膀,許多肩頸不舒服的患者,都會以為自己是肩部出了問題。痛在肩膀,但不是肩膀的...
女大生被這種蟲咬一口 四年來每天癲癇發作
英國一名女大學生,四年前遭蜱蟲咬了一口,胸前出現紅色皮疹,醫生檢查後以為是癬,所以她並沒有太在意,直到她開始出現疲倦、頭痛、噁心等症狀後,又去給醫生看,才發現自己罹患了「萊姆病」,且四年來她一直忍受...
慢性痛纏身 竟是自律神經失調
42歲李小姐從事瑜伽教學多年,近年同業競爭激烈,讓她焦慮、心悸、疲勞、失眠,但又不敢請假休息,過度訓練肌肉使肩頸、腰部、雙腳疼痛,甚至演變成慢性疼痛纏身,這才正視身體的抗議,就醫檢查發現,慢性疼痛竟...
吃藥按摩未必可解 自律神經失調會致慢性痛
自律神經失調會導致慢性疼痛,榮新診所疼痛科醫師梁恆彰今天說,疼痛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有些人會靠吃藥、按摩舒緩,但未必見效。如疼痛遲遲未解,應積極處理。自律神經系統是維持人體正常運作的重要系統,分為交感...
自律神經作怪 瑜珈老師慢性痛纏身
42歲李小姐從事瑜珈教學多年,近年同業眾多、競爭激烈,她開始焦慮、心悸、疲勞、失眠,卻擔心流失學生不太敢請假休息,過度訓練肌肉使肩頸、腰部、雙腳疼痛隨之而來,惡性循環之下慢性疼痛纏身。就醫檢查發現,...
牽一髮動全身!身體有些地方卡卡的,可能跟筋膜受傷有關
合作撰寫:好痛痛(粉絲頁)、王凱平醫師(專欄頁面) (粉絲頁) (部落格)這十幾年來「筋膜」這個詞橫掃過醫學、運動這兩個領域。尤其是解剖列車這本書影響了醫學與運動的許多觀念。無論是喜愛運動的你,或是...
游泳也會有運動傷害!醫師:這些人比較容易傷到肩膀
夏季來臨,游泳成了許多人的運動首選,專家也推薦游泳是傷害最少的運動。不過,一旦姿勢不對或是過度運動,游泳仍有風險,運動醫學診所(Clinics in Sports Medicine)於2011年發表...
年處方7100萬片 國人超愛痠痛貼布
哪裡痠痛貼哪,國人超愛痠痛貼布,衛福部健保署統計,使用痠痛貼布人數與件數逐年增加,一○六年健保門診近七十二萬人使用非類固醇類痠痛貼布,全年開立七千一百多萬片,給付總額超過一億二千萬元,較一○二年增加...
台灣人愛痠痛貼布 健保年處方7千萬片可繞台灣6圈
哪裡痠痛貼哪裡,國人超愛痠痛貼布,衛福部健保署統計,使用痠痛貼布人數與件數逐年增加,民國106年健保門診近72萬人使用非類固醇類痠痛貼布,全年開立7100多萬片,給付總額超過1億2千萬元,較102年...
慢性疼痛千萬別忍著就好 痛久了大腦會萎縮且提早老化
「別哭,是有點痛,忍一下就過去了」許多家長總是這樣教養孩子,不少人長大後面對疼痛問題時,還是習慣忍著,但愈來愈多證據顯示,慢性疼痛是不能忍耐的,因為大腦會記憶及學習疼痛感,如果長期漠視慢性疼痛,可能...
蹲馬桶站不起來?肌少症的預防與治療竟是同一招
對於肌少症的患者來說,造成肌少症的成因有很多種,除了這次跟大家討論到的糖尿病所導致之外,對於老年人來說,長時間的久臥或久坐,也是會增加肌少症發生的機率。研究顯示,臥床不活動的老年人,在腿部肌肉質量的...
有些部位疼痛卻找嘸原因?神秘疼痛可能來自這3種病
全身這裡痛,那裡也痛,如同俗語:「疼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呈現廣泛且持續性的疼痛,休息後仍不見改善,跑遍醫院,從神經科、骨科、復健科到精神科,卻都查不出病因,只好依賴止痛藥……門診中,這類不明疼...
止痛藥愈吃愈沒效 藥師:因為吃錯時間
不少民眾有服用過「止痛藥」的經驗,除了醫師開立的處方藥,也有民眾面對生理痛、牙痛等情況時,會自行到藥局購買止痛藥紓緩症狀,常有患者會向藥師抱怨「止痛藥為什麼愈吃愈沒效?」擔心是止痛藥會產生抗藥性,未...
「幾分鐘就能恢復你內心的平靜」冥想真能治病嗎?
近年來,許多美國華人開始練習冥想。美國著名醫療機構馬友診所(Mayo Clinic)網站2017年10月17日發表文章認為,冥想(meditation)是一種簡單、快速的減輕壓力的方法。它可以消除一...
除了風險考量,為何醫師不建議沒事就去給人喬脖子?
合作撰寫:好痛痛(粉絲頁)、王凱平醫師(專欄頁面) (粉絲頁) (部落格)台灣的醫療除了西醫體系外,中醫也是非常常見的一種醫療選項。喜愛運動的朋友們,對中醫專治跌打損傷的骨傷科應該不陌生,今天請中西...
肩頸痠痛 多做伸展運動可緩解
現代人常會久盯螢幕、低頭看手機,若維持固定姿勢一久,就容易造成肩頸痠痛,長期下來還可能對頸椎、胸椎及肩頸肌肉與韌帶造成損害,屆時需長時間靠藥物治療甚至開刀;萬芳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歐陽進翰表示,平時多...
別再批輕生者「沒想想家人」這種論調很不負責任
上海一名17歲的中學男生,日前與母親發生口角後,當場在行車天橋上跳橋身亡。消息指,男學生當時疑似正向母親訴苦在學校與同學有糾紛,未料卻受責罵,以致一時情緒激動下做傻事。上海17歲少年跳橋自殺,許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