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3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搜尋
惡性腫瘤
共找到
503
筆 文章
-
-
2021-06-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罹惡性腫瘤 連戰打疫苗也被揭露
名嘴周玉蔻昨天影射前副總統連戰夫婦施打新冠疫苗,振興醫院私下證實,連戰四月因罹患惡性腫瘤住院,五月下旬出院,政府已宣布開放七十五歲以上長者施打疫苗,主治醫師因此建議八十五歲的連戰施打疫苗,連同陪病的連方瑀也一同施打。連戰辦公室批評,這是個人隱私,講出來沒道德。周玉蔻昨天上午在臉書貼文,「連爺爺、連奶奶,最近有沒有到北投某家醫院去打『特權疫苗』?」對於連戰辦公室批評,周玉蔻下午再透過臉書回應,有沒有特權,公道自在人心,社會自有公評。連戰辦公室主任彭國省昨天表示,前段時間連戰住院開刀,但屬於個人隱私,被周玉蔻強迫揭露非常不道德,連戰辦公室表達強烈遺憾。彭國省也指出,連戰在五月上旬住院,五月下旬出院,「當時的新聞報導,鼓勵六十五以上長者施打,這個時間點已經很清楚」,這也是醫院建議施打。國民黨智庫副董事長連勝文辦公室發言人錢震宇指出,現在政府不是想辦法解決疫苗荒以及國產疫苗的安全性,卻是用盡手段來修理連戰這種生重病的長者,轉移疫苗失策的焦點。
-
2021-06-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證實「連戰夫婦幾天前已打完疫苗」 振興醫院:人道立場
名嘴周玉蔻今在臉書影射前副總統連戰夫婦施打新冠疫苗。對此,振興醫院低調證實,「連戰夫婦幾天前已完成疫苗接種」。院方強調,連戰雖然不在前三類施打順序,但因其罹患惡性腫瘤且年事已高,必須經常進出醫院,容易受到感染,主治醫師建議施打疫苗。且最近得知政府即將開放75歲以上長者施打,基於人道立場,為連先生夫婦兩人施打疫苗。國民黨國政基金會副董事長連勝文昨在臉書發文,要民進黨及側翼快去打高端疫苗,「用生命實踐台灣價值」,遭周玉蔻在臉書回嗆,質疑連戰夫婦是否在北投某醫院打特權疫苗。連戰辦公室主任彭國省之前接受本報採訪表示,前段時間連戰住院開刀,但屬於個人隱私,被周玉蔻強迫揭露非常不道德。連戰辦公室對此表達強烈遺憾,認為現在欠缺疫苗人人自危,應負責任的是政府,不能責怪人民。針對連戰的施打疫苗時間是否違法,由於指揮中心上月表示5月28日以後非1、2、3類人員禁止施打。彭國省強調,連戰在疫情爆發前、4月底就出入醫院多次,5月上旬住院,5月下旬出院。「當時的新聞報導,鼓勵65以上長者施打,這個時間點已經很清楚」。他說,連戰施打疫苗的說法他尊重醫院,他也強調是醫院建議施打。
-
2021-06-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85歲連戰罹惡性腫瘤住院 醫生建議施打疫苗
名嘴周玉蔻今在臉書影射前總統連戰夫婦施打新冠疫苗,據了解,振興醫院私下證實連戰4月因罹患惡性腫瘤住院,5月底出院;而政府已宣布開放75歲以上長者施打疫苗,主治醫師建議85歲的連戰施打疫苗,連同陪病的連方瑀(78歲)也一同施打。連戰辦公室主任彭國省表示,前段時間連戰住院開刀,但屬於個人隱私,被周玉蔻強迫揭露非常不道德。連戰辦公室對此表達強烈遺憾,認為現在欠缺疫苗人人自危,應負責任的是政府,不能責怪人民。
-
2021-05-21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我是肺炎、流感、感冒還是氣喘?胸腔科醫師教分辨這些症狀,完整解析呼吸道疾病
近來武漢肺炎、流行性感冒佔據大量媒體版面,民眾也相當關注自身健康問題,紛紛好奇自己出現的症狀,「我是肺炎、流感、感冒、氣喘還是肺癌?」呼吸道疾病相當多元,除了最常見的感冒、流感,也別輕忽位居國人10大死因第3位的肺炎、 抽菸易引起的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好發於40歲以上男性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等。民眾可了解疾病症狀,再依情況決定是否就醫檢查,若自覺是小病,不要到急診室就診,以免徒增病毒感染風險,可至一般診所就診。呼吸道疾病千變萬化, 又以呼吸道感染最為常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鄒志翔列出以下13種呼吸道疾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健保花錢榜居第4名 普通感冒 透過病毒或細菌感染,具傳染性,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逾200種病毒與普通感冒有關,以鼻病毒最常見。 普通感冒的症狀通常從鼻塞開始,漸漸出現打噴嚏、流鼻水、喉嚨癢、咳嗽,偶爾會有輕微頭痛,較少發高燒。普通感冒的治療多以舒緩不適為主,多休息、多喝水,大約3∼5天,最多1周就能康復。 季節性流行性感冒 主要由病毒引發,A型、 B型會引起季節性流行,經飛沫及接觸傳染,於人潮擁擠處快速傳播。一般說來,季節流感好發於秋冬,與普通感冒不同,常引發高燒39℃以上,全身肌肉痠痛、倦怠無力,伴有明顯頭痛、喉嚨痛及咳嗽,會持續1∼2周。嚴重者可能引發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等併發症,甚至走向心肺衰竭。 定期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方式,高危險群包括慢性心肺病患、嬰幼兒、老人及醫護人員,都應定期施打疫苗。近2年因青壯年感染流感的併發症比較嚴重,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也放寬至50歲以上。 咽喉炎 分別為咽炎和喉炎, 因咽與喉緊密相連,交互影響,通常合併稱之。急性咽喉炎多為病毒引起,細菌感染較少見,好發於季節交替時;另環境因素,如高溫、粉塵、煙霧、刺激性氣體等也可能引發;用聲過度則會引發急性喉炎。 急性症狀常見喉嚨痛、發燒,有時合併出現咳嗽、流鼻水、打噴嚏、頸部淋巴結腫大。一般不會妨礙日常生活,多喝水、多休息,飲食禁刺激、辛辣物,不要抽菸。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肺炎是第3大死因支氣管炎 支氣管發炎時會分泌過多黏液,導致咳嗽、咳痰、發熱、呼吸困難等症狀。急性發炎多在3∼5天內好轉,咳嗽、咳痰 則持續2∼3周。急性支氣管炎多數為病毒或細菌感染;另外,刺激性氣體、寒冷空氣,也會減弱支氣管的防禦力。 肺炎 肺炎主要有2種病因,一是細菌感染,一是病毒感染。肺炎通常為細菌引發,又以肺炎鏈球菌最常見。肺炎鏈球菌平時寄居鼻腔,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就可能入侵肺部,以老人、幼童、慢性病患最易感染,不過靠施打疫苗可預防。 而病毒性肺炎則比較少見,奪走多條人命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症候群)、MERS-CoV(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以及在2019年底於中國武漢爆發的新 型冠狀病毒COVID-19),都是病毒性肺炎的例子。 病毒性肺炎為吸入性感染,透過人與人之間的飛沫傳播。研究發現,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是病毒性肺炎的高危險群,且在冬春之際、季節性流行感冒病毒肆虐時,罹患病毒性肺炎的機率也會提高。 肺炎主要症狀為發熱、咳嗽、咳痰、畏寒、噁心、嘔吐、胸痛、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難、咳血,與其他呼吸道疾病最大的區別在於,會出現肺部浸潤現象。少數破壞力強的細菌、病毒(如 SARS)會傷害肺部組織,留下肺纖維化的後遺症。 肺炎居國人10大死因第3位,若能及早就醫,治癒機率高。若沒有好好處理,後續可能產生嚴重併發症,如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心肺衰竭等,千萬不可輕忽。 慢性呼吸道疾病,肺阻塞居全球第4大死因 氣喘 醫學上稱為「支氣管性哮喘」,發生原因為先天體質加上後天環境。氣喘病人通常有家族病史,症狀為長期咳嗽、時好時壞,特別是季節交替、夜間低溫時最難受,伴隨胸悶、有痰,呼吸中有「咻咻」的喘鳴聲,常合併有過敏性鼻炎或鼻竇炎。 有過敏體質的人不一定會發病,主要是被過敏原激發,最常見的是塵蟎,有些人則對飲食過敏,也有人對花粉、貓毛狗毛、德國蟑螂等過敏。 慢性阻塞性肺病 簡稱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主因是抽菸引起發炎反應,肺泡無法有效交換氣體,病患會出現喘、悶、咳、呼吸困難等症狀。如果20歲開始每天抽1 包菸,大約到40歲左右,就會 產生COPD症狀,患者也較易罹患流感、肺炎、肺結核及肺癌等疾病。 COPD又分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區別在於肺氣腫病人走路會喘,體型偏瘦;慢性支氣管炎則以咳嗽、痰多為主,病人體型較胖,也有患者綜合2種症狀。由於COPD是進行性疾病,藥物雖可控制病情,但無法逆轉病程,愈早戒菸,愈能減緩惡化程度。 肺結核 屬第3類法定傳染病,乃肺臟受結核桿菌侵襲,形成結核。患者多為過去曾感染再復發,也有人是被傳染,但機率較低,吸入結核菌僅5∼10%會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是咳嗽3周以上,甚至咳血,也有人會持續發燒,並非急性高溫,體溫約在37.5℃左右,嚴重的話,體重會減輕。現在已有很好的藥物可治療,但需要服藥6∼9個月,病人要耐心遵從醫囑。 支氣管擴張症 因支氣管永久性擴張,容易反覆感染,病人的表現通常是咳血、痰多,對天氣變化較為敏感。成因多為年輕時肺部感染所致,某些疾病如肺結核的後遺症,也會導致支氣管擴張。另外,有自體免疫疾病的人也是高風險群。 其他胸腔疾病,肺癌高居國人惡性腫瘤死亡率第1位 肺癌 居國人惡性腫瘤死亡率第1位,與30年前不同的是,過去扁平細胞癌、肺腺癌的比例約6:4,現在已各半。扁平細胞癌的主要危險因子是抽菸及二手菸,具有很強的關聯性,所以政府大力宣導戒菸。但近10年肺腺癌比率上升,患者多數不抽菸,連家庭主婦也會得,推論可能與空氣汙染有關。睡眠呼吸中止症 因病患睡眠時上呼吸道重複塌陷阻塞,所以會產生打鼾、呼吸中止現象,通常白天會精神不濟。同時因長期夜間缺氧,易產生高血壓、糖尿病等併發症。 「肥胖」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主要危險因子,頸圍愈粗,罹患機率愈高。一般好發於40歲以上男性以及更年期女性。目前已有很好的治療方式,病人須配合減重、安眠藥減量,以免加重睡眠呼吸中止症狀。 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簡稱ARDS( a d u l 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廣泛性的肺泡微血管受損,使得氣體交換受到嚴重阻礙,造成呼吸困難、缺氧,甚至皮膚會呈藍紫色。 常見原因為敗血症、肺炎引發的併發症,或流感、嚴重創傷、溺水,進而可能會造成肺部硬化,導致多重器官衰竭,致死率極高。治療上會給予支持性療法,等待肺部漸漸恢復功能。 間質性肺疾病 主要是各類病因使得肺部間質產生發炎、纖維化等病變,讓肺部氣體交換功能受影響。有些是自體免疫疾病引起,如硬皮症、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等,愈早發現愈可治療。 另外還有原發性肺纖維,俗稱「菜瓜布肺」,乃不明原因造成漸進性的肺部纖維化,肺部像菜瓜布般粗糙有空洞,失去交換氣體功能,病患呼吸會像快窒息般痛苦,發病至死亡僅2∼5年。原發性肺纖維化原因不明,但有藥物可以緩解,讓症狀不至於惡化太快。 綜合上述,非病毒或細菌引發的呼吸道疾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高危險因子主要是抽菸;如果是病毒或細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像流感、普通感冒,以及SARS、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等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因有傳播性,必須要戴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本文摘自今周刊特刊)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被關1年多才解禁,她看台灣「還沒不可收拾」:每個人守5關,幾週疫情就能挺過去!.70歲是逗號不是句號!她不再繞著先生轉、獨居新生活:就算有小挫折也無礙愜意人生.兒子找到伴想結婚,媽卻怕他被詐騙會離婚?翅膀硬了要離巢,想太多不讓他飛才悲劇
-
2021-05-12 癌症.其他癌症
男子出現雙下巴不是發胖 小心癌症上身
南投30歲呂姓男子無意間發現自己脖子腫腫的,以為是變胖長出雙下巴,後來出現聲音沙啞時就醫,沒想到是甲狀腺癌的徵兆。經醫師安排手術治療,並送快速冷凍化驗,切片檢查結果確定是甲狀腺癌,因此當次手術便將甲狀腺切除,住院3天便出院。南投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李尚儀說,甲狀腺屬於內分泌器官,位在頸部甲狀軟骨下方,氣管兩旁。甲狀腺內腫塊大多為良性,好發於女性,不過仍有少部分患者會變成惡性腫瘤,因此需定期安排追蹤治療。依據國健署107年癌症登記報告指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中,甲狀腺癌排名第7位,罹甲狀腺癌機率女性高於男性,甲狀腺惡性腫瘤發生率排名於男性為第13位,女性為第4位。發生的年齡中位數男女皆為50歲,107年新發現甲狀腺癌有4445人,較106年增加了392人。他為呂先生安排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左頸有個5X4公分的甲狀腺囊腫,但因有鈣化點,進一步做細針穿刺,只是穿刺結果仍無法排除惡性腫瘤的可能性。討論後安排手術治療,並在手術中送快速冷凍化驗,切片檢查結果確定是甲狀腺癌。李尚儀表示,甲狀腺癌一般早期病人無特別症狀,腫塊大可有氣管及食道之壓迫癥狀,如呼吸不暢,吞咽困難。 如果侵犯喉返神經可有聲音嘶啞。 早期均在一側甲狀腺發現一腫塊,活動可隨吞嚥上下運動。早期甲狀腺癌很難與良性腫瘤區別,透過細針穿刺可增加診斷的機率,但並非百分之百準確。而造成甲狀腺癌原因很多,家族史、曾經接受頭頸部放射線照射治療、低碘化的飲食,但目前尚沒有確切結論。發現甲狀腺腫瘤後,會先接受細針穿細去判別良惡性的機率。醫師在根據抽取的細胞報告會依病況安排適合的治療方式。
-
2021-05-10 癌症.頭頸癌
嘴破、牙齒動搖別輕忽!出現6種徵狀小心是癌警訊
依衛生福利部108年死因統計,口腔癌佔所有惡性腫瘤發生率的第5位,好發年齡多集中在40-70歲之間,且近年來年齡有下降趨勢,臨床上不乏二、三十多歲的案例,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 口腔癌危險因子  出現這些症狀要警覺 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耳鼻喉科欒智偉主任指出,造成口腔癌及癌前病變的風險因子有檳榔、香菸、酒精類飲料、不良之口腔衛生與假牙、食用辛辣食物等易造成口腔內長期刺激之生活習慣。此外,當口腔內有不正常的腫脹、潰瘍或硬塊,產生不明原因的疼痛或麻木;在沒有刺激的情況下(如刷牙、剔牙),出現不明原因的出血,黏膜表面出現白色或紅色的斑塊;而上述症狀超過10 天以上都沒有癒合,即有可能是口腔病變之症狀。 口腔自我檢查 6重點需注意 欒智偉主任分享,除每半年到一年看醫師作口腔健康檢查,平日也要注重自我檢查,口腔健康檢查的重點:(1)注意口腔黏膜有沒有顏色或外表形狀改變,如白斑、紅斑。(2)超過二週以上尚未癒合的慢性口腔黏膜潰瘍。(3)口內或頸部任何不明原因的腫塊。(4)注意舌頭的運動和知覺。(5)顎骨的局部腫大造成臉部不對稱,牙齒動搖及知覺異常。(6)口腔黏膜之知覺,如燒灼感與張口度變小。早期發現存活率高 符合免費資格定期篩檢快去做口腔癌若早期發現存活率高,政府已針對有抽菸或嚼檳榔(含已戒)之30歲以上民眾,以及18歲以上未滿30歲之原住民,每兩年一次免費篩檢。欒智偉醫師強調,早期發現的個案高達8成,治療方式多以手術及放射線治療為主;初期口腔癌治療5年存活率有7成以上,如延宕病情到第三、四期,存活率就降至5成5以下。因此,一般民眾必需認識口腔癌的癌前病變及早期症狀,為了自身健康和家人的幸福,民眾應提高警覺。(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嗜吃2國際致癌物,恐早20年過世 ! 口腔「5警訊」罹癌機率高 ·3行業最易罹患口腔癌! 菸、檳榔危險因子快戒掉
-
2021-05-09 寵物.寵物長照
毛小孩媽媽從陪伴到失去 寵物長照也需要「喘息」
少子化、不婚族增加,許多女性會選擇飼養毛小孩,視為家人般疼愛。2020年全台貓、狗飼養總數,更是首度超越孩童人口數,且研究顯示,人們在毛小孩陪伴下,更能夠感到快樂、療癒。據去年內政部、農委會資料分析,台灣15歲以下孩童每年以4%速度減少;貓、狗則以超過6%的速度逐年上升,推估2021年全台毛小孩飼養數達296萬隻,超越15歲以下孩童人口數逾10萬。心靈處方和貓狗玩耍、撫摸動物,壓力荷爾蒙會降低。養毛小孩的益處多,新冠疫情改變生活模式,長時間在家有更多人尋求寵物陪伴。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舉例,研究顯示,和貓狗玩耍15到20分鐘後,壓力荷爾蒙會降低,而撫摸動物,壓力下降的時間縮更短。貓咪寄宿經營者、諮商心理師李汶軒也分享,國外研究指出,和毛小孩互動、對話所產生的陪伴、幸福感,跟腦中的催產素有關,且未生養的男女飼養寵物,能培養責任感,生活更有重心。運動處方遛狗就能規律運動,與貓咪玩耍,一起做瑜伽。毛小孩能激發運動的動力,葉雅馨說,毛小孩媽媽可透過遛狗建立運動習慣,散步、慢跑都是不錯的選擇,對自己和狗狗的健康都有好處。而貓則是以室內活動為主,李汶軒說,狩獵遊戲不僅能讓貓咪運動,揮逗貓棒的同時,飼主也在進行手部運動,甚至可以在旁學習貓咪伸展,時下流行的「貓瑜伽」能舒緩肌肉僵硬、背部痠痛。另外,毛小孩的媽媽要注意「寵物毛髮」的健康問題,尤其多貓多狗家庭要特別注意,動物毛髮飄散恐致過敏,添購空氣清淨機可改善。另養貓人士需評估,家中空間是否容納得下貓跳台,注意動線安排。若一次養太多貓狗,對寵物而言非常壓迫,須慎重考慮。另外,貓狗的大小便行為訓練,對居住環境也很重要。長照處方預先安排病程規畫,透過記錄或書寫抒發心情。毛小孩療癒能量強大,但壽命比人類短,不可避免罹病、離世的傷痛。主播秦綾謙未生兒育女,將毛小孩視為摯愛,她日前分享,飼養12年的愛犬在去年患惡性腫瘤,併發肺水腫、腎衰竭的病程經驗,在親身照看半年後,某日清晨4點半醒來,懷中的毛孩已沒呼吸起伏。幾個月過去,秦綾謙透露,仍會在4點半自動清醒。在照料生病寵物時,毛小孩媽媽難免感到壓力,甚至忽略自己的健康。葉雅馨建議,可預先安排病程規畫,以免手足無措。李汶軒則點出喘息的重要,飼主可將寵物託付給親友,期間轉換思考模式,省思可學習的地方;而感到煩躁、自責時,透過書寫抒發,則有機會記錄到毛小孩病況進步,便成為正能量,彼此關係也會調整。療傷處方留意「喪失寵物症候群」,影響生活應求助心理諮商。寵物生命一旦結束,飼主恐出現「喪失寵物症候群」(Pet Loss),甚至有憂鬱傾向。葉雅馨說,輕則感到失落、易怒、重則焦慮、憂鬱,像是睡不好、失眠,食欲不振或暴飲暴食,以及體重變化大都是常見症狀。有的人則是陷入不斷地自我檢討,為幫助飼主走出傷痛,寵物臨終服務師毛繼萱提到,自己會運用「寬恕治療法」鼓勵飼主,並沒有虧欠毛小孩,牠們知道你的愛。在旁人眼裡或許悲痛不可延續太久,李汶軒認為,悲傷是很個人化的,日常生活若未受影響,持續難過可被允許。建議親友適度陪伴,並透過拍肩、擁抱等安慰肢體語言達到安撫。但若出現哭到不能自己、足不出戶,甚至影響人際互動等狀態,可評估求助心理諮商。我適合再養寵物嗎?思考再養一隻的意義毛小孩離開後,什麼時候適合再養一隻?毛繼萱分享,身邊不乏親友三至五年都不敢接納新寵物,也有半年內再次領養毛小孩的飼主,因人而異。為避免觸景傷情,也有人會嘗試養不同種類的動物,像是狗換成貓。李汶軒則強調,整理好與毛小孩的關係以及感受,思考再養一隻寵物的意義,這影響日後照顧的行為或心境,例如陪伴與替代的意義就不同。
-
2021-05-09 焦點.健康知識+
紅外線治療對痠痛有幫助嗎?使用注意5要點,6族群有禁忌
每逢季節交替或是天氣潮濕時,腰酸、背痛、關節疼就愛來報到!此時許多民眾會想到使用「紅外線治療器」來幫忙,到底紅外線對痠痛有沒有幫助?應如何正確操作?購買時有哪些注意事項?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特別請到臺大醫院復健科陳冠誠醫師為民眾說明。到底紅外線對痠痛有沒有幫助?陳冠誠醫師指出,紅外線治療器可細分為近紅外線與遠紅外線兩種。早期常見的是近紅外線治療器,它的穿透性高、熱效應好,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代謝;而近年來常見的遠紅外線治療器,屬於非熱效應,是運用能量來提高蛋白質的吸收與傳遞效果,能幫助血管擴張,降低發炎狀況。兩者略有差異,在臨床上都經常使用。紅外線治療器,五個「眉角」要注意至於紅外線治療器的使用時機,陳冠誠醫師說:當病患有運動傷害、關節炎、軟組織受傷,或覺得肌肉緊繃、有疼痛感時,紅外線治療器就是很好的輔助工具。然而,紅外線治療器在使用上有許多「眉角」要注意!第一是「時間」:每次使用時間約15-30分鐘之內,兩次使用間隔必須超過一小時。第二是「距離」:治療器必須與肌膚保持40-60公分,才能避免燙傷發生。第三是「強度」:必須詳閱該儀器的說明書,按照建議操作,以策安全。第四是「掀開衣物」:也就是要裸露患處照射才有效果,因為紅外線治療器無法穿透衣物。第五是「避開眼睛與出血處」:必須等到傷口止血後再使用。除此之外,使用的環境也要保持恆溫,不可過熱。不適用紅外線治療的六大族群陳醫師指出,紅外線治療越來越普遍,但仍有些族群不建議使用。對溫度感覺較缺失的人如糖尿病患、意識狀況不好、血液循環差的患者,可能會不自覺而燙傷;惡性腫瘤患者應避開患處以免擴散;以及出血患者、急性發炎者、皮膚炎與濕疹患者亦應避免,使用後有可能使病況加重。陳醫師特別叮囑,紅外線治療儀屬醫療器材,在使用前宜先請復健科醫師評估是否適合使用,並建議在專業人員操作下使用,才可成功處理不適,並避免不良反應。食藥署也提醒民眾,要認明包裝上具有「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才具有品質保障。使用時也要注意,使用時間、距離、強度等。別忘了使用前、中、後要多補充水分,照射部位應清潔乾淨,不要塗抹敷藥,才能讓紅外線治療得到更好的功效。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1-05-07 新聞.元氣新聞
骨肉瘤及時診斷 北榮推諮詢服務
小朋友跑跳嬉戲有時抱怨骨頭痛,就醫卻發現疑似長腫瘤,是許多家長的噩夢。惡性骨腫瘤發生率不高,但和良性腫瘤難以區別,若診斷不夠精確,輕則讓家長虛驚一場,重則讓孩子接受不必要的手術或延誤治療。台北榮總推出「骨骼肌肉腫瘤諮詢服務」,幫助病人盡快得到正確診斷,也提供全台醫師後援。骨腫瘤是最容易被誤診的疾病之一,台北榮總骨腫瘤中心主任吳博貴指出,生長痛可能被誤為骨腫瘤,5至15歲孩子三分之一有非骨化纖維瘤,國內骨腫瘤權威、副院長陳威明的門診,幾乎每個月都有被其他科別轉診而來的小患者。吳博貴說明,非骨化纖維瘤經X光看似骨骼破了一個大洞,卻是良性疾病,若非骨腫瘤專科醫師看診,常被認為骨頭有問題,家長從聽到的那一刻起,就吃不下睡不著,開始瘋狂上網找資料,打聽該去那兒看診,做出最壞的打算。但非骨化纖維瘤不需特別處理,絕大多數會癒合消失。吳博貴難忘家長聽到孩子骨骼沒問題的表情,如重獲新生。這不只是白操心的問題,若被誤認為骨腫瘤而動手術,孩子曝露於感染與麻醉風險,動到生長板更影響日後發育。相反的,惡性骨腫瘤占所有癌症百分之零點六到七,發生率不高,但若被當作良性疾病,嚴重影響預後,臨床發現,若患者先接受推拿或按摩,可能導致腫瘤轉移,治療程序不適當,更可能面臨截肢。為盡量減少父母不必要的擔心,也希望患者盡快診斷治療,「骨骼肌肉腫瘤諮詢服務」社群平台因此成立,醫師以實名制加入,上傳去除個資的患者影像等資料,由吳博貴等骨腫瘤醫師義務輪值,協助初步判斷。陳威明表示,台北榮總「骨骼肌肉腫瘤諮詢服務」社群平台由受過骨腫瘤完整訓練的醫師們自動自發,以志工精神幫忙,他身為老師,當他們的後盾,看到學生認真和無私付出,內心滿足和喜悅,無法用言語形容,這也符合個人「與人共好」的信念。陳威明指出,這樣的諮詢方式對偏鄉、離島或缺乏骨腫瘤醫師的醫院及診所,可提供迅速的免費服務,若發現X光片有些問題,也會立即介紹病患就近至有骨腫瘤醫師的醫院,尋求正確診斷和治療,讓不同體系的醫師加入照顧骨腫瘤病患的行列。醫學辭典骨肉瘤(Osteosarcoma)骨肉瘤是兒童與青少年(10至20歲)最好發的原發性骨頭惡性腫瘤,全台每年約有一百名新病例,男女比例大約六比四。骨肉瘤與遺傳關係不大,常見原因有三,分別是基因突變、由其他骨腫瘤轉變及致癌物接觸史。好發任一骨頭,最常見膝蓋附近,包括位於膝蓋上方的遠端股骨、下方的近端脛骨、肩膀附近的端肱骨,以及髖關節附近的近端股骨。常見病徵是睡眠或運動時,膝、髖及肩關節骨頭疼痛、痠痛,也可能摸到腫塊。若疑似或確診骨肉瘤,切勿在患部進行推拿、熱敷、針灸或拔罐等,以免腫瘤受外力影響而擴散。
-
2021-05-07 該看哪科.婦科
良性腫瘤就一定沒事嗎?卵巢腫瘤4類型,醫師詳細解說
卵巢腫瘤可以大致上分成四類 : 功能性的卵巢囊腫,良性的卵巢腫瘤,惡性的卵巢腫瘤,邊緣性惡性的卵巢腫瘤。功能性卵巢囊腫 水瘤若自行消失免動刀首先談談功能性的卵巢囊腫。此種囊腫常見於年輕女性,它的形成與週期性女性荷爾蒙的分泌有關。如果是由排卵前的濾泡形成,稱之為濾泡性囊腫。如果是由排卵後的黃體形成則稱之為黃體性囊腫。這類型的囊腫可以在兩、三個月後當月經剛結束時再以超音波追蹤即可,到時候水瘤很可能已經消失了,當然就不必開刀。良性卵巢腫瘤 長很大不處理恐破裂如果囊腫持續存在,就不太可能自行消失了,則有可是第二類良性的卵巢腫瘤,畸胎瘤、漿液性囊腫、黏液性囊腫、巧克力囊腫,由於這些囊腫並非生理性而為病理性,因此不會消失。且由於沒有什麼症狀,囊腫常會長得很大而病人尚不自覺。這些腫瘤如果不處理,有可能會發生以下幾點的風險:1. 腫瘤扭絞:造成卵巢血液供應不順,使卵巢產生缺血壞死,通常病人會有急性嚴重下腹痛、噁心嘔吐、冒冷汗等症狀,一旦有此種狀況發生,需要馬上進行緊急手術,否則一旦卵巢缺血壞死太嚴重,這個卵巢可能會需要整個切除。2. 腫瘤破裂:腫瘤有可能自發性,或因長太大,或腹部受撞擊而破裂,腫瘤一旦破裂,它的內容物會跑到腹腔內,刺激腹內的器官,造成急性的腹痛,這種情況也是有需要進行緊急手術清除腫瘤,腹痛情況也才會改善。此外,這些良性的卵巢腫瘤存在身體久了,也有可能會產生惡性的變化,因此臨床上如果暫時沒有手術的需要,也要定期回門診追蹤,萬一有異常發現,才可以早期治療。另外大部分的卵巢腫瘤都沒有藥物治療,唯一有藥物治療的腫瘤是巧克力囊腫,或稱為子宮內膜異位瘤,它的成因主要是子宮內膜組織,在子宮內膜以外的地方發育生長所致,其發生率在生育年齡的婦女約是百分之五到十左右,常見的症狀是嚴重的經痛,通常在月經來之前,便開始有腹部的不適。因子宮內膜異位症常常會合併嚴重的骨盆腔粘黏,造成受孕能力下降,增加子宮外孕的機會。另外月經失調、慢性骨盆腔疼痛、性交痛、囊腫破裂造成急性骨盆腔疼痛等等,也可能發生。處理巧克力囊腫,可分成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兩方面,手術的話,主要是切除腫瘤 ( 保留卵巢 ) 或是整個卵巢含腫瘤一起切除,巧克力囊腫復發率極高,每年約有 5 至 20%的復發率,5 年的復發率高達 40%,故手術後仍要定期追蹤甚至合併藥物治療以減緩復發機率。而它的藥物治療主要是藉由抑制體內雌激素,來達到抑制內膜組織生長的目的。常用的藥物有黃體素、Danazol、Gestrinone、口服避孕藥、性腺荷爾蒙刺激素類似劑。至於藥物或手術要如何選擇,現在會認為說如果還有生育需求的話,能避免手術就避免手術,因為手術的話,多少會影響到卵巢功能,甚至造成不孕的情形。惡性卵巢腫瘤 有症狀時常已三四期惡性的卵巢腫瘤常常病人一開始都沒什麼症狀,常常等到有症狀時,疾病都已經到第三期或的四期了,通常醫師會懷疑有惡性卵巢腫瘤,大部分都是因超音波或電腦斷層,看到腫瘤的型態有表現惡性的特質,至於要確診的話就需透過腹水抽吸檢驗,手術後組織的病理切片,才能夠確診。邊緣性惡性卵巢腫瘤 預後良好但需追蹤另外這邊要稍微提一下一種較特別的卵巢腫瘤,邊緣性惡性的卵巢腫瘤,或叫低度惡性卵巢腫瘤,它是一種介於良性與惡性中間的上皮腫瘤。它不被稱為良性腫瘤是因這種腫瘤也是有可能會轉移和會致死,它不是惡性腫瘤是因為它沒有一些惡性瘤的病理特徵,包括沒有間質侵入,輕微或中等度細胞核變性,有絲分裂活性較低…等等。一般邊緣性惡性的卵巢腫瘤,預後相當良好,但需要長期追蹤,據統計五年存活率約百分之九十,而十年存活率則從 75% 到 90%,而惡性的卵巢腫瘤,其存活率第一期、二、三、四期分別為 90%、70%、40%、20%。
-
2021-05-07 癌症.其他癌症
陳威明接任亞太骨腫瘤學會理事長 負壓手術挽救少女不截肢
台北榮總治療骨肉瘤成績斐然,團隊不輕易放棄任何一個有機會挽救的肢體,目前截肢率不到百分之五,低於全球文獻報告的平均截肢率。截肢率低,部分是因為自體生物性重建技術獨步全球,台北榮總自體生物性重建技術持續改良中,亞太骨腫瘤大會上個月在日本舉行,陳昭銘的口頭論文獲得第二名,題目便是尋找改良材料,讓膝、髖關節軟骨不受生物性重建影響。台北榮總副院長陳威明則經由同步視訊,從現任理事長、日本岡山大學教授尾崎敏文手中接下亞太骨骼肌肉系統腫瘤學會新任理事長,這是第一次由台灣接下重任,若全球疫情控制穩定,預計後年在台舉辦亞太盛會,展現台灣醫療實力及擴大影響力。而現今疫情之下,台北榮總依然為了照顧全球病童而努力,三月時,為了讓來自東南亞的十七歲少女保留骨本,等不及十四天隔離期滿就緊急手術 ,因為在負壓手術室,醫師穿著厚厚防護衣,在空調效果不佳的負壓手術室裡揮汗動刀六小時。少女來自東南亞醫療先進國家,熱愛登山和運動,她當醫師的父親打聽到台北榮總的治療成績,尤其生物性重建技術可讓肢體保留骨本,於是不畏疫情,向衛福部提出緊急申請,突破許多關卡遠道而來。由於她的骨骼已被癌細胞嚴重侵蝕,再不動手術就可能骨折甚至需要截肢,入境第三天就緊急手術。手術由陳威明、陳昭銘及多位醫護一同進行,這也是陳威明首次在北榮因應疫情設立的負壓手術室為患者手術。由於負壓手術室中的冷氣也被抽走,無法有效降溫,醫護又得穿防護衣、隔離衣、N95口罩及面罩,加上骨科開刀需要電鋸和鐵錘,醫師汗如雨下,從旁協助的護理人員一直幫忙擦汗,大家還得小心翼翼,別讓汗水滴到手術傷口。陳威明開了三萬台刀,他說這一台刀讓他刻骨銘心、永遠難忘,也深刻體會疫情期間第一線醫護的辛苦。治療骨肉瘤治療,患者必須先化療, 再切除腫瘤,並接受生物性重建,術後再接受化療。少女的手術非常成功,成功保留肢體,她決定留在台灣完成後續治療。她告訴醫療團隊,台灣真的是好地方,感謝台灣醫護,並深深愛上台灣。自體生物性重建是將長了腫瘤的骨頭取出,在體外接受高劑量放射線或液態氮超低溫冷凍,殺滅腫瘤後,再植回體內。陳威明解釋,自己的骨頭沒有排斥及尺寸不合的問題,日後更保留活細胞再長入、骨頭活化的機會,絕對比重重的鋼骨好,孩子不需要從此成為鋼骨人。●骨肉瘤(Osteosarcoma)骨肉瘤是兒童與青少年(10至20歲)最好發的原發性骨頭惡性腫瘤,全台每年約有一百名新病例,男女比例大約六比四。骨肉瘤與遺傳關係不大,常見原因有三,分別是基因突變、由其他骨腫瘤轉變及致癌物接觸史。好發任一骨頭,最常見膝蓋附近,包括位於膝蓋上方的遠端股骨、下方的近端脛骨、肩膀附近的端肱骨,以及髖關節附近的近端股骨。常見病徵是睡眠或運動時,膝、髖及肩關節骨頭疼痛、痠痛,也可能摸到腫塊。若疑似或確診骨肉瘤,切勿在患部進行推拿、熱敷、針灸或拔罐等,以免腫瘤受外力影響而擴散。
-
2021-05-07 癌症.其他癌症
及時診斷 台北榮總成立骨腫瘤諮詢服務平台
小朋友跑跳嬉戲有時抱怨骨頭痛,就醫卻發現疑似長腫瘤,是許多家長的惡夢。惡性骨腫瘤發生率不高,但和良性腫瘤難以區別,若診斷不夠精確,輕則讓家長虛驚一場,重則讓孩子接受不必要的手術或延誤治療。台北榮總推出「骨骼肌肉腫瘤諮詢服務」,幫助病人盡快得到正確診斷,也提供全台醫師後援。骨腫瘤是最容易被誤診的疾病之一,台北榮總骨腫瘤中心主任吳博貴指出,生長痛可能被誤為骨腫瘤,非骨化纖維瘤也容易造成混淆,這是常見骨科良性疾病,五至十五歲孩子發生率達三分之一。國內骨腫瘤權威、台北榮總副院長陳威明的門診,幾乎每個月都有被其他科別醫師轉診而來的小患者。吳博貴說明,在X光影像中,非骨化纖維瘤看似骨骼破了一個大洞,若非骨腫瘤專科醫師看診,常被認為骨頭有問題,家長從聽到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吃不下睡不著,開始瘋狂上網找資料,打聽該去那兒看診,開始做最壞的打算。非骨化纖維瘤不需特別處理,百分之九十九會癒合消失。吳博貴難忘家長聽到孩子骨骼沒問題的表情,如同重獲新生。不只是白操心的問題,如果被誤認為骨腫瘤,因此動手術,孩子就曝露於感染與麻醉的風險,動到生長板更影響日後生長。相反的,吳博貴說,惡性骨腫瘤占所有癌症百分之零點六到七,發生率不高,但若被當作良性疾病,嚴重影響預後,臨床發現,若患者先接受推拿或按摩,可能導致腫瘤轉移,治療程序不適當,更可能面臨截肢命運。為盡量減少父母不必要的擔心,也希望患者盡快診斷治療。吳博貴大學時曾在北榮毒藥物諮詢中心打工,半夜輪值接聽回答全台諮詢電話,現在社群發達,於是他想到可成立 「骨骼肌肉腫瘤諮詢服務」社群平台。醫師以實名制加入後,上傳去除個資的患者影像等資料,由吳博貴等骨腫瘤醫師義務輪值,協助初步判斷。目前AI協助診斷正夯,但吳博貴指出,骨肉瘤生長部位和型態多變,患者又少,AI診斷發展不易,透過平台諮詢是目前最好的方法。陳威明表示,台北榮總「骨骼肌肉腫瘤諮詢服務」社群平台由受過骨腫瘤完整訓練的醫師們自動自發,以志工精神幫忙,他身為老師,支持到底,當他們的後盾,看到學生認真和無私付出,內心的滿足和喜悅,無法用言語形容,這也符合個人「與人共好」的信念。陳威明指出,這樣的諮詢方式對徧鄉、離島或缺乏骨腫瘤醫師的醫院及診所,可提供迅速的免費服務,若發現X光片有些問題,也會立即介紹病患就近至有骨腫瘤醫師的醫院,尋求正確診斷和治療,讓不同體系的醫師一起加入照顧骨腫瘤病患的行列。●骨肉瘤(Osteosarcoma)骨肉瘤是兒童與青少年(10至20歲)最好發的原發性骨頭惡性腫瘤,全台每年約有一百名新病例,男女比例大約六比四。骨肉瘤與遺傳關係不大,常見原因有三,分別是基因突變、由其他骨腫瘤轉變及致癌物接觸史。好發任一骨頭,最常見膝蓋附近,包括位於膝蓋上方的遠端股骨、下方的近端脛骨、肩膀附近的端肱骨,以及髖關節附近的近端股骨。常見病徵是睡眠或運動時,膝、髖及肩關節骨頭疼痛、痠痛,也可能摸到腫塊。若疑似或確診骨肉瘤,切勿在患部進行推拿、熱敷、針灸或拔罐等,以免腫瘤受外力影響而擴散。
-
2021-05-05 癌症.其他癌症
男腹部隆起如懷胎 開刀取出竟是4公斤巨瘤
33歲陳姓男子因胃部不適四處就醫,今年3月下旬確診胃與胰臟中間長一顆20餘公分的腫瘤,但因腫瘤太大,醫師認為無法手術切除,希望先化療縮小腫瘤。陳男轉來台中慈濟醫院外科部主任余政展門診詢問第二意見,經比較病歷與檢查,發現短短10多天,壓迫男子胃部的腫瘤已致腹部隆起,宛如將臨盆的孕婦,決定切除重達4公斤的腫瘤。陳男術後1周出院,直說感覺「撿回一條命!」余政展表示,陳男的腫瘤可能會隨時破裂導致出血,甚至有擴散風險,且腫瘤已經壓迫肺部與腸胃,造成呼吸費力、舉步維艱、胃口不佳並日漸消瘦,影響生活品質。由於陳男年輕,還有兩名幼兒在牙牙學語,儘管動刀難免有高風險,後續照顧也須更用心,但若能切除腫瘤,符合病人最大利益,願意與病人共同面對。陳男太太回憶,家人面對惡疾求神問卜決定日期,余主任擔心拖到時間,會有災難性的後果,雙方在手術時間拉鋸,看得出來余主任比病人還要急,要爭取一線生機。余政展與大腸直腸科醫師方佳偉合作花了3個多小時,合併切除部份胰臟跟一段大腸,順利切下近30公分、重達4公斤的腫瘤。陳男太太看見切除的腫瘤,雙腳忍不住發抖,她說「腫瘤厚度、重量等同老公也生了一個小孩,來勢洶洶的病情,想來都覺得太誇張。」余政展表示,陳男曾於2016年3月罹患少見且惡性度高的「軟組織肉瘤」惡性腫瘤,經切除並接受放射治療,這種腫瘤1年遇不到1個,也不知道會轉移到那裡,追蹤過程中,2017、2018連續兩年發現肺部小腫瘤都馬上切除。由於罹病機轉複雜,除此次腫瘤原發部位須再藉病理報告確認,還要將檢體送美國做基因檢測,真正分析病因再用藥治療,希望幫助病人「除病務盡」。
-
2021-04-24 癌症.卵巢.子宮
子宮肌瘤長多大要開刀?喝豆漿蜂王乳長更快?醫:太快變大恐是肉瘤癌
喝豆漿害長子宮肌瘤?子宮肌瘤因素有哪些? 子宮肌瘤是骨盆腔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育齡婦女發生率據說高達20%,每5名女性就有1人有子宮肌瘤。坊間常有吃山藥、喝豆漿、蜂王乳等食品導致長出子宮肌瘤的傳聞,婦產科醫師提醒,影響子宮肌瘤因素眾多,未必是單一食物攝取造成。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產科主任董宇紅醫師受訪表示,診間常被病人問及為何會長子宮肌瘤。關於子宮肌瘤成因目前尚無統一說法,包括不當荷爾蒙攝取、荷爾蒙不協調、人種、基因遺傳、環境荷爾蒙都有影響,較難以單一原因解釋子宮肌瘤的形成。 雌激素過高刺激肌瘤 月經不正常要注意 董宇紅醫師指出,以正常飲食來說,每天攝取1杯豆漿,或食物中攝取的山藥份量,並不會造成肌瘤生成。不過,植物性食物中含有大豆異黃酮,會產生類似女性荷爾蒙的作用,而子宮肌瘤的成因之一就是雌激素過高與荷爾蒙不協調,確實在某些病人身上發現,攝取某些食物過量導致子宮肌瘤增大的情形,但這些個案並非通例,也不建議女性刻意補充單一食品。 另外,某些研究顯示子宮肌瘤與遺傳基因的關聯性,因此家族中母親、姐妹發生子宮肌瘤者,就應多注意肌瘤問題。或經常出現月經不正常、月經疼痛的女性,也可能有較高的子宮肌瘤風險。 子宮肌瘤長多大要開刀?快速變大可能是癌症? 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疾病,卻未必有明顯症狀。董宇紅醫師說明,有些病人肌瘤僅1-2公分就會產生明顯疼痛,有些肌瘤大至10公分以上,病人卻無明顯感受,主要原因之一是肌瘤生長位置。長在較內側的「黏膜下肌瘤」,即便體積不大也可能引起經痛、經血過多等明顯症狀。生長在漿膜下與肌層內的肌瘤,可能大到一定程度才出現明顯症狀。 董宇紅醫師表示,同樣是長在長在肌層內、10幾公分的子宮肌瘤,有些病人會感覺疼痛,甚至肌瘤壓迫到膀胱、大腸而出現頻尿、便祕等問題,但有些人即便肌瘤體積10公分以上,也僅感覺腹部凸出或摸起來有腫塊,而沒有明顯症狀。一般而言,如果肌瘤變化太快、體積過大,或引起貧血、疼痛、貧尿,就會建議病人接受手術治療。 另外,如果子宮肌瘤體積不正常變大,要注意其他潛在問題。董宇紅醫師指出,子宮內的肌瘤不斷長大,內部可能有組織壞死或是細胞變化,通常愈大的肌瘤愈有惡性腫瘤如子宮肉瘤(子宮肉癌)風險。由於子宮肌瘤與子宮肉瘤無法在超音波下分辨,提醒女性當肌瘤大於8-10公分以上、短時間內生長快速,就應及早就醫檢查或治療。 吃補品不可吃過量 肥胖更易刺激肌瘤長大 攝取食品、補品是否可能導致肌瘤變大?董宇紅醫師解釋,雌激素過高會刺激子宮肌瘤長大,但每個人對於食物的代謝程度都不同,有些人吃補品可能會影響肌瘤生長,有些人卻不受影響,基本原則是不要攝取過量。如果本身已有子宮肌瘤,又想吃補品類食物,建議不可過量並定期回診追蹤肌瘤大小。 董宇紅醫師提醒,本身若有子宮肌瘤又屬於肥胖,子宮肌瘤會更容易變大。原因是體脂肪儲存很多女性荷爾蒙,導致內源的女性荷爾蒙增加,進而刺激肌瘤長大。另外,平日也要避免接觸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除了減少肌瘤風險,也可降低長期接觸之下引起月經異常和腫瘤病變等機率。 《延伸閱讀》 .子宮肌瘤「12公分」害她貧血頻尿又眩暈!海扶刀治療助30歲熟女留住子宮 .感冒喘咳竟掉出「10公分」子宮肌瘤!醫:貧血頻尿便秘要當心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4-20 癌症.抗癌新知
為什麼化療會讓身體變虛弱?從戰爭中獲得啟發的治癌「毒藥」
化學療法與地獄之門為了治療癌症,我們受了種種煎熬,埋在那些煎熬深處的種種,訴說我們為求了解癌症費盡多大的心力,以努力了解癌症自相矛盾的個性,學習它的強勢、無理性的變化、特殊依賴、模式、手術方法,以及弱點。儘管癌症生物學和癌症治療是分開的主題,但也彼此交織在一起,只是聯繫兩邊的道路並不一定呈直線前進。隨著基礎科學的發展,癌症療法有了突破,行進方向就反了過來,變成從癌症治療方式揭露癌症各方面的基本知識。當科學家對癌症性質還不太了解的時候,一開始是用有毒藥劑來治療癌症的。這些藥物出現的故事,一方面令人震驚,卻也讓人深思。這些後果難計的毒物有不少到現在還在用,而且毫無疑問地形塑了我們對癌症的看法。而故事的起源完全出人意料,與人們想像的實驗室相去甚遠。是機緣巧合,也可以說有點諷刺,化學療法源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暴行。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三日,美軍中校史都華.法蘭西斯.亞歷山大(Stewart Francis Alexander)接到電話,要他趕快收拾行裝,一架飛機在等他。有人給他做了簡短簡報,三天前德軍轟炸了位於義大利南部的巴里港,這是盟軍武力的重要樞紐。盟軍驚呆了,因為當時他們認為納粹空軍已焦頭爛額,根本無力攻擊此處,因此沒有防備,甚至全港燈火通明,替德國人照亮前路。炸彈從天而降,揭開恐怖場景。一千名盟軍士兵在第一輪攻擊中喪命,數百名水手在沉船時跳水逃難。他們浮上水面後,全身覆蓋著從擊毀船隻漏出來的油狀化合物,許多人注意到這油有大蒜味。然後他們開始出現奇怪的症狀,許多人都說自己有燒灼的痛感,但沒有把這些症狀和油聯想在一起,因為那些油看來只是透過制服沾上皮膚的機油。從黃昏到晚上,他們不斷喊著皮膚被燒得好痛,醫務人員注意到他們長出水泡了。過了晚上甚至出現更嚴重的症狀,除了皮膚灼痛外,數百名士兵失明了。盟軍高級司令部知道這些症狀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這就是他們打電話給亞歷山大的原因,但他們接到高層命令,不准透漏內情。亞歷山大隔天就抵達巴里港。他檢查病人,詳細詢問病情,發現以下徵狀:皮膚灼傷、失明、大蒜味—這一定是芥子氣中毒。亞歷山大受過化學戰的訓練,他毫不猶豫地告訴醫務人員該如何救治這些痛苦的士兵;但是當他帶著調查結果回去向指揮官報告時,迎接他的回應卻如石沉大海,只是叫他繼續工作,治療病患,對知道的事情不要聲張。他非常清楚,盟軍正試圖遮掩事實,闖禍的是他們自己一艘載滿芥子毒氣彈的船。幾週後,八十三名士兵死於有毒的「友誼之火」,一場豬隊友誤傷自家人的毒氣侵襲,附近城鎮受到空飄毒氣擴散波及,死亡平民無法精確計算,粗估多達一千人。一段時間後,人們才知道,在被炸毀的二十八艘軍艦中,有一艘名叫「約翰哈維號」(SS John Harvey)的船要負責,它載的毒氣炸彈被德國炸毀致使毒氣外洩。超過十二萬磅的黃色氣體溢入海灣或隨海風飄散,無差別地傷害毫無戒心的平民。盟軍下令掩蓋真相,因為戰爭雙方都簽下不使用化學武器的合議,但約束力薄弱,彼此都不信任對方,都在儲備芥子毒氣準備還擊。無法切確說出亞歷山大到底救了多少生命,也無法量化他的治療手段到底為病患減輕多少痛苦。只等有一天揭開這起意外的機密面紗,他會獲得表揚。但當他回到家鄉之所以被人記得,卻是因為他帶回去的東西—他的手提箱裡裝滿毒氣受害者的組織樣本。醫生很快開始分析樣本,發現一個共同特點:受害者在淋巴結及骨髓中的白血球全都呈現大量耗損,而這些系統恰好是淋巴瘤患者細胞發狂分裂的地方。當時,耶魯大學有兩位藥理學家路易斯.古德曼(Louis Goodman)和亞佛烈.吉爾曼(Alfred Gilman)受到委託研究「氮芥」(nitrogen mustard)的治療作用,因此兩邊就有了連結。他們突然想到,用在戰爭的毒氣具有雙重性,這種奇怪的化合物就像結合善意與邪惡的「化身博士」,既可用在戰場上,也能存在醫生診間。這個想法像是遠距離長射,但他們說服自己值得一試。他們設計一個實驗測試自己奇怪的想法,他們認為毒氣可能是人們期待已久的化學藥物。以小鼠進行的一系列實驗證明了古德曼和吉爾曼的假設:很明顯,氮芥化合物可顯著縮小小鼠淋巴瘤。即使一開始這個假設看來可能性很低,現在看來已經不那麼瘋狂了。一股興奮感彌漫在兩人之間,他們可能已經發現一種抗癌藥物。然後,這兩位藥理學家去找同校的胸腔外科醫生古斯塔福.林斯科格(Gustaf Lindskog)請他幫忙進行下一步驟。他們向林斯科格提出一個聽起來很瘋狂的要求,希望他在淋巴瘤患者身上使用氮芥。他們給林斯科格看了很多讓人驚訝的老鼠臨床數據,最後取得同意。林斯科格開始用化學藥劑治療病人,第一例病人患有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on-Hodgin’s lymphoma)已經發展到嚴重的呼吸道阻塞。這是一個重症案例,在他身上已用盡所有的醫療選項。但令所有人驚訝的是,用藥之後,患者的腫瘤變小了。然後林斯科格又把化學藥物注射到其他患者身上,結果相同。研究三人組興奮不已,把他們戲劇化的醫療成果透露給軍方,但興奮只有一下子。由於美國毒氣戰計畫仍屬保密階段,他們被要求保持沉默,以致這麼驚人的成果要等三年後才獲准發表。這項研究終於在一九四六年發表,引起一波興奮熱潮。幾世紀以來,癌症治療法一直以手術和放射線治療為主,成功與否要看癌細胞是否擴散。如果擴散了,放射和手術的效果當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如果能有一個可在體內遊走、無論癌細胞藏在哪裡都找得到、能打仗的藥,這是由來已久的夢。當然,對於那些無法切除或放射處理的「液體」(liquid)癌症,例如白血病和淋巴瘤,化療是唯一想得到的解決方案。氮芥的成功引發了誘人的可能性:說不定可以一舉開發出治療癌症、甚或治癒癌症的新藥。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和醫師都被這種可能性吸引。從第一劑化療藥物成功幫助了全國各地的淋巴瘤患者,便迎來了腫瘤學的新紀元。這劑藥的誕生背景充滿隱喻,它的靈感來自某種毒物,是一種為了殘害並擊潰敵人意志所設計,在死亡之雲中緩慢移動的物質;它的治療潛力則是人類在最黑暗的數年間因為一起恐怖意外而發現的。著名的腫瘤學家文森.戴維塔(Vincent DeVita Jr.)曾寫下氮芥作為化療藥物廣泛使用初期的氛圍:「如果人們讀過當時的文獻,就會知道大家真的萬分雀躍,認為這些藥物也許可以治癒癌症病患。」可悲的是,當藥物被大量吸收,藥效過了一段時間後,證明一切都高興得太早。氮芥引起的緩解狀況非常短暫且不完全,雖然藥物在幾週內就能「軟化」典型的腫瘤硬塊,但癌細胞隨後又蹦出重生,再次盤據淋巴結,長出滿滿的惡性腫瘤。這無疑是一記重拳打在脆弱但誘人的化療希望上。狂喜之後是悲觀,化療藥物能以任何有意義的方式改善癌症患者嗎?此療法的前景再次被不確定性籠罩。氮芥之所以會有用是因為它攻擊DNA本身,DNA的核苷酸或鹼基對透過氫鍵的相互作用而連結。在所有原子結構的連接關係中,氫鍵是最弱的,它們是分子鍵的「輕輕一握」。這對DNA的功能很重要:當細胞分裂時,DNA的螺旋結構必須能夠輕鬆展開,把每條鏈暴露出來才能進行複製。二十三對染色體全部必須在細胞分裂先複製自身,每個新細胞都要一個拷貝。氫鍵的柔韌性使DNA具備動態—當特定基因被點名時,先像拉鍊一樣拉開,轉錄成RNA,然後變成蛋白質,或準備進行細胞分裂,然後再快速地拉回去。氮芥的作用是找出核苷酸鳥嘌呤,然後把它與配對的核苷酸胞嘧啶之間的輕輕一握改為「緊握不放」。這樣DNA的拉鍊就無法拉開,也就可以有效防止細胞分裂。當然,氮芥無法辨別哪個是正常細胞,哪個是癌細胞,因此氮芥流過身體時會一視同仁地將每個遇到的細胞DNA鎖住,原地凍結,就像泊車小弟把防盜鎖卡在汽車輪子上一樣。這種「攻擊」後的狀況是可想見的,那就和直接把毒氣注入患者靜脈是一樣的結果。注射數小時後,一陣噁心襲來,然後是不停嘔吐,因為身體正努力把毒藥吐出來。接下來數週,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的數量急劇下降,產血所需的細胞分裂被氮芥中斷。患者身體出現瘀青,因為凝血功能被抑制;感覺嚴重倦怠,因為貧血。如此大量耗損,讓患者連最基本的照顧自己都做不到。免疫系統也大幅衰弱,感染機會增加。隨著時間過去,越來越多的細胞DNA被鎖住,頭髮停止生長,開始脫落。本來會迅速分裂的腸壁細胞被殺死,以致無法控制地不停腹瀉;腸道出血,拉出的全是黑便和焦油塊狀物。病患變得不育,因為毒藥也會攻擊生殖器官的細胞;出現口瘡,輸送藥物到全身各部位的靜脈開始發黑。第二次世界大戰到了終點,世界開始踏上恢復正常的緩慢過程,圍繞化學療法的悲觀情緒和對氮芥的失望已升高到令人重新思考。但也許化療興起的原因是必須出現新療法呢!令人不安的事實是,癌症治療已經停滯了幾個世紀,療法僅由兩個手段構成:先以手術盡可能地切除,剩下的就用放射線處理。當傳染病越來越不是問題,癌症治療卻仍無進展。癌症在一九二六年已成為美國第二大死亡原因,但是人們不需等太久。一九四七年,哈佛大學的病理學家席尼.法伯(Sidney Farber)發現了「甲氨蝶呤」(methotrexate,學名氨基甲基葉酸),能讓白血症病童得到緩解,再次燃起化療藥物做為癌症第三線藥物的希望。※ 本文摘自《抗癌真相:癌症代謝療法如何反轉現行療法謬誤,形塑癌症治療的未來》。《抗癌真相:癌症代謝療法如何反轉現行療法謬誤,形塑癌症治療的未來》作者:崔維斯・克里斯托弗森譯者:潘昱均出版社:奇光出版 出版日期:2021/04/08《抗癌真相:癌症代謝療法如何反轉現行療法謬誤,形塑癌症治療的未來》書封。圖/奇光出版提供
-
2021-04-19 癌症.抗癌新知
被視為自由基剋星的抗氧化劑 為何在某些時刻反而促發癌症?
城裡最重要的比賽限制性生酮飲食為各種療法備戰的能力不可小覷。它能達到獨特的雙重療效,一方面使正常細胞抵抗氧化攻擊,同時又使癌細胞更容易受到氧化攻擊。實際上,從治療的角度來看,自由基和抗氧化劑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城裡最重要的比賽。華生當然已經相信了,他在二○一二年的宣言〈氧化劑、抗氧化劑和目前轉移性癌症的無法治癒性〉中,將此研究稱為「自雙螺旋以來最重要的研究」,文章標題凸顯了他認為這個新發現在這場決鬥的重要性。這篇文章的大部分內容都在釐清自由基與癌細胞的關係,包括治療法和抗氧化劑,華生表示,它們之間的重要性被大大地低估了。這種關係很重要,原因有二。首先,殺死癌細胞最重要途徑是透過細胞凋亡,細胞凋亡看起來在許多情況下是利用自由基的快速爆發而觸發的。第二,當前許多癌症療法之所以有效,都是藉著誘導自由基爆發,從而觸發細胞凋亡。自由基稱為「活性氧物種」(Reactive Oxygen Species,簡稱ROS),研究顯示癌細胞有異常大量的ROS。多數ROS是粒線體代謝的副產物,因此癌細胞中受損的粒線體可能會「漏出」更多的ROS,從而使癌細胞處於氧化混亂的不穩定狀態。華生認為,比起之前,目前有更多治癌方法是讓癌細胞的ROS超負荷,刺激癌細胞超過氧化邊界。他認為,各種各類的化學治療藥物極有可能是因為刺激產生多到無法忍受的ROS才有作用,從而殺死癌細胞。生技製藥公司Synta Pharmaceuticals 開發出市場首見,所謂「first in class」的創新粒線體藥物「elesclomol」,作用就在促進ROS的產生進而殺死癌細胞。這種機制很容易獲得證明,只要誘使癌細胞產生更多的抗氧化劑穀胱甘肽,就可以停止藥物「優先殺死癌細胞」,華生寫道。對於華生來說,這個頓悟是他發現DNA以來最重要的發現:「所有看似無關的事實都可以在一個假設下具有說服力,那就是假設游離輻射不僅會透過ROS讓細胞凋亡,也是當今最有效的抗癌化學藥劑。」但是華生的頓悟帶有一個悖論:如果他是對的,那些健康專家說會讓我們健康的抗氧化劑就會使大多數的化療藥物無效。華生指出,事實上,抗氧化劑甚至在一開始還有助引發癌症。這個悖論刺激他寫道:「有鑑於最近的研究數據強烈暗示,晚期癌症之所以無法治癒,可能是因為身上有過多的抗氧化劑造成的,現在是時候認真探究抗氧化劑是否更可能促發癌症而不在預防癌症。」難道公認是營養救星的抗氧化劑真的促發癌症嗎?有證據支持華生的說法。至少,研究人員可以信心滿滿地說,就癌症而言,當醫生用各種療法殺死癌細胞時,抗氧化劑具有救回癌細胞的潛力。悖論的重要性與癌症代謝療法無縫接軌,送ROS給癌細胞就是判了癌細胞死刑,這與賽弗瑞限制性生酮飲食的生化機制相吻合,既有理論且有證據的支持,這表示我們也可以魚與熊掌兼得。與其讓抗氧化劑經過血液擴散到癌細胞而阻礙細胞凋亡需要的ROC,倒不如用限制性生酮飲食做相反的事。讓限制性生酮飲食切斷癌細胞製造主力抗氧化劑穀胱甘肽的能力,使癌細胞無法抵抗大多數治癌療法。此外,由於限制性生酮飲食對癌細胞和正常細胞的影響不同,生酮飲食會迫使健康細胞製造更多的穀胱甘肽,當促使ROS生成的治癌療法對健康組織造成衝擊時,健康細胞就可做好準備,對抗藥物帶來的侵害。限制性生酮飲食法似乎是一個夢想:它使癌細胞對ROS敏感,逼它們棲身在懸崖邊;也促使身體其他部分做好準備,讓它們可以應付促發ROS生成的治癌法,以最大程度減少治療的副作用。有兩個問題需要實驗證據來證明生酮飲食的雙重益處。首先,在準備正常細胞以應付ROS方面,限制性生酮飲食是否減輕了副作用,增強ROS生成療法的耐受性?其次,限制性生酮飲食法是否有助增強ROS生成療法(例如放射線治療)的作用?實驗證據強烈表明,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瓦特.隆戈(Valter Longo)是出身義大利的科學家,目前在南加大做研究,他對飲食如何影響癌症和衰老的議題非常感興趣。他是衰老研究領域正在竄起的新星,和賽弗瑞一樣,他的研究也導引他踏上癌症研究的領域。為了回答第一個問題,隆戈試圖說服腫瘤學家讓他們的癌症患者(無論得到什麼癌)在化療前、化療中、化療後進行斷食。斷食與限制性生酮飲食基本相同,它是最快達到酮症的途徑。對於酮症帶來的治療雙重效應,隆戈想出了專有名詞:「細胞抗壓差」(Differential Stress Resistance,簡稱DSR)。大家都知道化療會有副作用,隆戈想探討斷食是否可以抑制化療副作用,但他在召募患者時遇到挫折。即使他向腫瘤專家解釋說,斷食會產生DSR,應該會大幅改善患者的預後並減輕副作用,但他們還是懷疑。隆戈寫道:「我們的假設是,癌症不只可以透過『魔法子彈』來改善,還可以藉著『不是那麼魔法的DSR 防護罩』來改善癌症。但不出所料,許多臨床醫生對我們的假說表示懷疑。」這種懷疑論被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的腫瘤科醫生倫納德.薩茲(Leonard Saltz)強調而受到矚目。當薩茲醫生被問道是否要讓病患加入隆戈的斷食試驗時,薩茲回答:「問我是否熱衷讓我的患者加入一個要他們兩天半不吃的實驗,我的回答是:不。」最終隆戈說服了十位腫瘤科醫生,讓他們的患者在化療前後進行斷食。受試者包括第二期乳癌、第四期食道癌、前列腺癌和肺部惡性腫瘤的患者,在他們接受化療前的四十八到一百四十個小時做清水斷食,在化療後的五到五十六個小時內也做清水斷食。全面而言,斷食的患者在十四種不同類別的化療副作用中反應都較輕。據報告,主觀的副作用如疲倦、噁心、頭痛、虛弱、記憶力減退、手腳麻木、感覺遲鈍和刺痛的嚴重程度都下降,狀況均不如嘔吐、脫髮、腹瀉和口瘡等可測量的副作用嚴重。這個試驗提供了經驗證據,表示斷食讓正常細胞準備好承受化學療法的攻擊。第二個問題:斷食或限制性生酮飲食是否會使癌細胞敏感,使它們更容易受到產生ROS的化學療法所影響?有幾條證據說明答案是肯定的。亞利桑那州巴羅神經研究所的神經生物學家安卓莉亞.薛克(Adrienne Scheck)領導的研究團隊表示,單獨使用限制性生酮飲食可以減緩小鼠腫瘤的生長,但是當與放射治療結合使用時,結果從好轉為出色,許多小鼠都達到完全治癒。這也暗示瑪麗安.祖克利結合飲食法與放射線治療有出色反應的原因。賽弗瑞的研究顯示,限制性生酮飲食與一種藥物「二脫氧D葡萄糖」(2-deoxy Dglucose,又稱2DG)間有協同作用。這個藥物看起來像葡萄糖,但無法進一步代謝,有效地阻止發酵。單獨使用限制性生酮飲食或這個藥都能減緩腫瘤生長,但是兩者合用時,賽弗瑞發現結果有更深遠的協同作用。隆戈研究顯示,患有腦癌的小鼠在服用「替莫唑胺」(Temodar)和做放射療法前做斷食,牠們的生存期延長。似乎在各種情況下,酮症狀態都可增強其他療法,同時還能防止有毒彈藥損壞健康組織。調節飲食看起來可以減緩癌症的生長,但這似乎也不是限制性生酮飲食法的強項。它調養治療狀態的方法才是它的獨到之處,就像是畫家用的底漆或園丁施的肥料。它調節癌症存在的環境,增強其他療法,同時減輕副作用。※ 本文摘自《抗癌真相:癌症代謝療法如何反轉現行療法謬誤,形塑癌症治療的未來》。《抗癌真相:癌症代謝療法如何反轉現行療法謬誤,形塑癌症治療的未來》作者:崔維斯・克里斯托弗森譯者:潘昱均出版社:奇光出版 出版日期:2021/04/08《抗癌真相:癌症代謝療法如何反轉現行療法謬誤,形塑癌症治療的未來》書封。圖/奇光出版提供
-
2021-04-19 癌症.皮膚癌
注意身上不尋常黑痣防癌 專家揭多數人忽略的部位
腿部也要防曬!台灣人超怕陽光,出門也要撐傘、戴口罩,深怕自己會曬黑,不過嚴防紫外線,也能避免皮膚癌找上身。美國足踝外科醫師協會(ACFAS,American College of Foot and Ankle Surgeons)更強調,腿部也要做好防曬,因為發生在腿部皮膚癌存活率相較其他部位較低,不可不慎。腳部黑色素瘤 存活率較低美國足踝外科醫師協會指出,黑色素瘤是足部或踝部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比身體其他部位的黑色素瘤更容易被誤診。發表在《足踝外科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足部或踝部黑色素瘤的總生存率僅為52%,與身體其他部位的黑色素瘤患者的85%生存率有很大差距。然而大部人都會保護好身體其他部位,卻往往忽略了腳部的保護,可能增加罹癌風險。黑色素瘤長在哪? 注意不尋常的痣黑色素瘤可能在腳部或腳踝的任何地方發生,甚至是腳趾甲,並且通常表現為看起來不正常的痣或一小部分色素沉著的皮膚。在腳上無痛的患部,尤其是長在腳底,通常不會發現,往往等到病情漸展的後期,腫瘤開始變厚並且發生轉移才可能有所警覺。因此,腳上出現異常的的痣或部分色素沉著的皮膚,應請醫師診斷排除危險情況。黑色素瘤危險因子 有這些腳部的黑色素瘤的風險因子,與其他皮膚癌症類似,包含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皮膚暴露過的陽光;家族病史、全身痣數量過多、白種人、藍眼睛或紅頭髮。不過,亞洲人、非裔美國人等皮膚癌風險較低的族群,也可能罹癌。防曬預防黑色素瘤 早期發現早治療為防止腳部黑色素瘤,醫師建議腳部最好防曬,並避免曝曬過多陽光。如果發現痣或皮膚色素沉澱異常,請立即求助醫師檢查,早期發現和治療可以提高治療機會。參考資料:Protect Your Feet from the Sunhttps://www.foothealthfacts.org/article/protect-your-feet-from-the-sun(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身上黑痣也可能變成癌! 5點觀察一次看懂罹癌跡象 ·除痣改運? 別衝動!先搞懂身上的是痣還是癌
-
2021-04-16 新聞.杏林.診間
專業觀點/腦中有病灶 最好別開車
腦瘤分四級,個案腦瘤達到第三級,應是屬於惡性腫瘤。如果是介於第二到第三級間的腦瘤,通常會以第三級來治療。有些病人的腦瘤位於腦部功能區,不論是針對腦瘤進行開腦手術或腦瘤切片手術,術後都有腦部功能受損的風險,甚至連接受放射線治療,也有可能產生日後之運動障礙或其他功能損失。個案診斷的腦瘤介於二到三級之間,經過長達22年的治療與追蹤,仍保持不錯的狀態,很有福氣。有可能是因腫瘤位於較不影響身體功能的區域,所以雖經多次手術及放射治療都能全身而退。當然也是因治療的醫師醫術高明。保持心情愉快及適度運動,是一般人養生的不二法門,個案病後仍以積極態度面對生活,並且遵照醫囑,不開車,這些做法都值得認同。但是不論是腦瘤或腦內血管疾病,只要腦中有任何病灶,癲癇發作風險都高於一般人,雖然可能一輩子不發作,但誰也無法預期何時會發作,建議病人不要開車及從事高風險工作或運動,都是為了安全考量。定期的腦瘤追蹤是另外一件重要事情,如果病情有任何變化,及早偵測、即時處理是不二法門。術後可以腦部電腦斷層或磁振攝影做追蹤,並以半年至一年追蹤一次為佳。很多個案會問,腦瘤治療後,要不要多吃銀杏等保養腦部的保健食品?這類保健食品,其實並沒有證據支持能有效促進腦部血液循環。試問,如果有效,是不是也會給腫瘤細胞更好的營養、加速腫瘤細胞生長?這是病患及醫師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所以建議病人不需刻意多吃,均衡的飲食即可。
-
2021-04-16 癌症.抗癌新知
鼠蹊出現腫塊傳異味 上皮性囊腫
鼠蹊部出現腫塊別輕忽,小心可能是癌細胞轉移徵兆。48歲體型微胖的男子,1個多月前發現鼠蹊部雙側有凸起腫塊,但因位置私密,不好意思就醫,直到強烈不適才求診,醫師指出,患者的腫塊不僅發紅、流出液體,外表糜爛且伴隨異味,還摸到明顯顆粒感,經手術切除腫塊,病理化驗結果為良性的上皮性囊腫合併發炎。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醫師劉國威指出,據統計,鼠蹊部腫塊高達三成是惡性腫瘤轉移造成,一旦發現鼠蹊部有腫塊,且外觀出現變化時,應積極就醫。上皮性囊腫是一種來自外胚層的良性腫瘤,全身的皮膚都可能發生,觸摸有顆粒結節感,大小從幾公厘到數公分不等,外觀呈堅硬球狀,囊壁為正常表皮;內容可能為角質物結晶或是膽固醇,會單顆或多顆同時發生,並隨時間逐漸變大。為何發生上皮性囊腫?劉國威指出,與外傷、體質、飲食習慣等有關,或可能是手術時上皮細胞掉入形成,若正好發生於鼠蹊部皺褶處,可能因反覆摩擦,加上清潔不易,導致感染發炎,若長期未治療,恐引發蜂窩性組織炎,造成敗血症致死,不可輕忽。劉國威說,患者發炎時,可先以藥物改善發炎情況,嚴重者須切開引流,讓內容物流出,待發炎緩解,再以手術切除;倘有紅腫、流膿,疑似為惡性腫瘤,須盡早切除化驗鑑別。如何避免上皮性囊腫發炎?劉國威建議,平時注意清潔衛生,尤其是下腹部、鼠蹊部、腋下等皮膚皺褶處,生活作息要規律、飲食少油炸、穿著避免緊身衣物摩擦。當出現不明腫塊時,應留意外觀、大小有無變化,持續2至3周未消失或出現變化,應就醫鑑別,勿因病灶位置私密拖延就醫。
-
2021-04-14 癌症.大腸直腸癌
便祕7天竟是大腸癌 醫師做大腸支架解病痛
70多歲陳姓男子長達一周未排便、排氣,日前又嚴重腹脹及腹痛到難以忍受至衛福部台北醫院急就醫,經檢查發現是乙狀結腸處有腫瘤所造成的腸道阻塞,肝臟也有轉移性腫瘤。醫師為他裝置大腸支架,撐開阻塞處,解決腸阻塞的情形,休養兩周恢復體力後,再接受大腸直腸外科與一般外科醫師共同完成的大腸腫瘤切除及肝臟轉移腫瘤切除手術,手術一周後已康復出院。台北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高彬勝表示,乙狀結腸處有惡性腫瘤俗稱大腸癌,是國人好發的癌症之一,罹患大腸癌可能會出現腸道出血、貧血、大便習慣改變、腹痛、腸阻塞、腸穿孔、腹膜炎等症狀,一般為治療急性阻塞的大腸癌、解決腸道阻塞的症狀,往往需先進行腸造口手術,俗稱人工肛門手術,讓阻塞的腸道減壓和消腫,再進行腸道腫瘤切除手術,但因人工肛門裝置後,使用上有異味及漏便的可能,使病人尷尬難以接受,甚至有病人在裝置後拒絕出門,大幅影響生活品質。高彬勝說明,此次他們以大腸支架方式將導管從陳男肛門引入裝置在阻塞的腸道內,幫助排便、解決腸阻塞,不需要裝設人工肛門也不影響後續的腸道腫瘤切除手術,大大提升了大腸癌病人的生活品質。高彬勝補充,但不是所有病人都適合以大腸支架取代人工肛門來解決腸阻塞,因大腸支架也有少數風險,例如產生穿孔、出血、支架移位、疼痛等,醫師會視病人情況討論、規畫最適合解決大腸癌腸阻塞的治療方式。高彬勝提醒如年齡大於50歲、有大腸癌家族病史、長期有腸胃慢性發炎者都是大腸癌高風險族群,及早發現可及早治療,建議40歲以上可做一次內視鏡檢查,若一等親家屬有大腸癌病史,可做腸胃道內視鏡檢查,50至74歲符合政府補助免費大腸癌篩檢者,可使用政府補助的每2年1次的糞便潛血檢查,早期癌症的治癒率和5年存活率都可超過8成5。
-
2021-04-08 癌症.乳癌
長年乳頭凹陷想做整形 組織切片化驗卻檢出乳癌原位癌
彰化縣63歲賴姓婦女左側乳頭凹陷12年,想要做乳頭整形,到衛福部彰化醫院做乳房超音波掃描沒發現異狀,但手術時醫師切片送乳暈組織化驗,卻發現原位癌,醫師研判後天單側乳頭凹陷可能是乳癌作祟,婦女不能大意。單側乳頭凹陷 惡性可能性高今天乳房外科醫師李忠懷表示,賴婦12年前曾因左側乳頭凹陷就診,乳房攝影健康狀況正常,建議她1年追蹤1次,前年、去年的乳房攝影報告也無異狀,近日賴婦想整形再造左側乳頭,竟意外在凹陷的左乳暈下方,檢查出約1.5公分的原位癌,也就是零期癌,切除腫瘤後,做乳房保留手術。賴婦說,左乳頭凹陷不痛不癢,也摸不到腫塊,最近越看越醜才想到整形,沒想到檢查出惡性腫瘤,決定切除腫瘤保住健康比較重要。李忠懷表示,先天性乳頭凹陷在19至26歲女性中約占3%,通常是雙側凹陷,發生乳癌的機率和一般人一樣,後天的乳頭凹陷可能是乳腺炎、乳管擴張或手術等原因,也可能是良性或惡性腫瘤引起,良性的乳頭凹陷通常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持續了數年,當乳頭凹陷迅速發生時,惡性腫瘤的可能就比較高,尤其是單側乳頭凹陷的可能性更高。原位癌觸診難發現 留意危險警訊除了乳頭凹陷可能是乳癌的一個危險警訊,乳頭出現分泌物、乳暈顏色變化、乳房外型改變、乳房皮膚紅腫或潰爛等狀況也是危險警訊,需要進一步檢查,釐清是否為腫瘤作祟。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癌症資料顯示,乳癌是我國婦女發生率第一位癌症,每年逾萬名婦女罹患,逾2000名婦女死於乳癌,相當於每天約31名婦女被確診、6名婦女因乳癌而去世,因原位癌很難靠觸診發現,在乳房攝影或乳房超音波也不一定看得出來,大部分要病理切片才能診斷。
-
2021-04-06 癌症.大腸直腸癌
直腸癌肛門全切除?器官保留治療術讓他不須裝人工肛門
70歲林先生去年在醫學中心診斷出直腸下段惡性腫瘤,病灶在肛門上方4公分,判定為癌症臨床分期第三期B,評估需做肛門全切除手術。林先生抗拒永久人工肛門,於是自行尋求傳統草藥治療,後來病況仍然惡化,因此到聯新國際醫院求診。聯新國際醫院為林先生進行3D定位電腦斷層檢查,腫瘤在短短兩個月變得比一個拳頭大,甚至侵犯攝護腺及附近淋巴結。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放射腫瘤科團隊,幫林先生進行「器官保留治療」,醫治癌症同時兼顧肛門的保留。放射腫瘤科主任賴易成表示,過去傳統手術治療癌症常常犧牲某些器官,現在藉由「器官保留」整合性治療,針對不同病人客製化最適合的治療計畫,透過放療、化療合併手術,讓器官得以完整保留,甚至保有功能與外觀,臨床上已有很多成功案例。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賴煌仁指出,醫療團隊為林先生規畫直腸下段惡性腫瘤的肛門保留治療,先進行多次放射線照射合併口服化學藥物療程,使腫瘤縮小,再評估實施「肛門括約肌保留手術」,以腹腔鏡手術切除腫瘤並做腸吻合,等腸吻合處癒合,再以手術關閉暫時性腸造口,讓肛門恢復正常功能。林先生在日前完成療程,也已恢復正常排便,之後將再接受輔助性化療與門診持續追蹤。賴易成主任表示,大腸直腸癌連續13年為國人10大癌症之首,由於初期大多無明顯症狀,等發現腫瘤恐為時已晚,甚至面臨全肛門切除手術,不少病人望之卻步放棄積極治療,很可惜。「器官保留治療」是癌症治療的新趨勢,除了直腸癌或肛門癌,也可運用在鼻腔腫瘤、舌癌、喉癌或下咽癌、乳癌、膀胱癌、骨肉瘤等治療,對於病人術後的生活質量,都有相當好的成效。賴易成提醒,大腸癌好發於50歲以上,台灣的發生率隨著人口老化而提高,建議民眾定期做篩檢與監測,養成健康飲食與良好生活習慣,多攝取高纖蔬果,減少紅肉與精緻加工類食品,持續規律運動,維持正常作息,不抽菸、酗酒、熬夜、吃宵夜,才能避免大腸直腸癌上身,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
2021-03-27 新聞.科普好健康
CAR-T療法須申請 要價不菲
「CAR-T免疫細胞療法」是當前備受矚目的癌症治療方法。CAR-T改造細胞基因,改變細胞原有生物特性,流程複雜,目前不在衛福部核可的特管法,台灣大學台成細胞治療中心副教授張裕享表示,若要申請治療,在台有三種管道:一是恩慈治療,須個案申請;二是臨床實驗,需先通過食藥署審核;三是跟已通過美國FDA認證的藥廠如諾華、吉利德合作。CAR-T治療費用並不便宜,諾華定價一個療程47.5萬美元,台灣病患若要治療,必須先收集血液,在冷凍的情況下,全程冷鏈送到諾華合作的細胞工廠,單趟運送成本至少五萬元,最後還要再透過冷凍液態氮用冷鏈送回台灣,整個療程至少台幣1400萬元起跳。建立符合最高國際標準的細胞工廠是迫切的臨床需求。如香港中文大學與香港科學園合作建立的細胞工廠將於2021春天完工,讓先進的醫療技術如CAR-T得以就近生產,降低成本,優先造福在地與區域的病患。張裕享以「骨髓移植治療」為例,這項治療最早是於1969年由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湯姆斯醫師應用到臨床,台灣等到1983年才有第一例個案,相當於有14年的落差;CAR-T細胞治療於2017年,諾華藥廠認證通過,現在的CAR-T還在嬰兒期,預估至少要等2030年後才會邁入成熟階段。目前坊間不少人宣傳免疫細胞治療,香港中文大學生物科技研究院院長江宜蓁和張裕享提醒,CAR-T細胞治療過程需要有符合嚴格國際規範的GMP細胞工廠以及有能力嚴密監控細胞因子風暴對病人產生的副作用的醫療院所,民眾務必找大型臨床學術中心、大醫院,尋求正規治療。CAR-T目前有通過美國FDA法規的治療僅有血液惡性腫瘤,對其他固態腫瘤仍在實驗階段。
-
2021-03-26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聲帶長息肉、甲狀腺結節 雙重衝擊皮膚科名醫險得憂鬱症
去年的我很沮喪,快要得憂鬱症,平常已經沒有什麼嗜好,唯一的紓壓就是哼哼唱唱,結果卻連高音都哼不上去,當時覺得人生很無望,活著到底是為什麼?聲音沙啞 講話很吃力大約2年前開始,我覺得發音不太舒服,到了8月中旬,聲音開始沙啞,當時以為是感冒、喉嚨發炎,一拖就拖到年底,講話變得很吃力,高音都發不出來。「我是很鴕鳥心態的人,真的沒辦法才肯就醫,最後是回老東家三軍總醫院看診。」在三總做了耳鼻鏡發現聲帶長息肉,推測可能是胃食道逆流、經常說話和發聲不對造成,醫師說這很常見,可以不開刀。後來他順便幫我檢查脖子,竟意外發現左側甲狀腺腫大,因為很深層,從外觀都看不出來,結果超音波一照,已經有3.2公分的甲狀腺結節,通常2公分以上就要做穿刺,於是我做了細針穿刺,化驗為良性結節,之後每三個月回診並做穿刺。回診等宣判 心理受煎熬因為有5%至10%的惡性機率,我不敢大意,乖乖配合醫囑,該吃藥就吃藥、該回診就回診,不過每次回診,除了得挨針,還要等化驗報告,就像等宣判一樣,那種心理煎熬很難受。這兩種疾病持續困擾我,服藥大半年,狀況時好時壞。門診中常有癌患因為吃藥有皮膚問題來找我,很多患者原本是良性腫瘤,但患者自覺想切除,最後確診為惡性腫瘤的案例,這讓我警覺,選擇積極處理甲狀腺問題。去年2月底我進開刀房切除結節,總算除掉心頭大患,不過聲帶息肉的問題還是存在,聲音依舊沙啞,而且講的不久、也講不清楚,有時得大聲講話,這樣對患者很不禮貌,也就是那時候覺得人生沒意義、很憂鬱。處理聲帶 做綠光雷射之前想過作聲帶顯微手術,但要噤聲一個月,我每天都有門診,根本不可能不講話,後來發現聲帶手術有兩種雷射方式,一種是二氧化碳雷射(波長10600奈米)、一種是綠光雷射(波長532奈米),雷射是我的專長,波長越長傷害越深,所以選擇自費做綠光雷射,只須噤聲一到兩周,而且雷射後立刻取出息肉,聲帶乾乾淨淨。現在我的聲音已經完全恢復,也體認到要服老,從小病就要開始預防,健康真的是無價之寶!尤其家人很重要,以前還會和太太吵架,生病後看著妻兒擔心我、照顧我,讓我很感動也感恩,更珍惜家人。我也聽從醫囑,每天多喝水、少吃辛辣刺激物、不喝酒,連平常最愛的茶,也改成偶爾喝,只要全家人都健康平安,就是最大的幸福。■醫學辭典/聲帶息肉聲帶的微血管破裂,所滲出的血液在聲帶黏膜下形成血腫,久而久之,血腫被吸收液化後就形成息肉,影響聲帶的閉合及振動,大多發生在單側的聲帶上,症狀包含聲音沙啞、嗓音變粗、發聲困難、調整聲音的能力下降等。小息肉可以透過噤聲休息而消失,大一點的息肉就需要類固醇注射或雷射手術,治療後如果不好好保護聲帶,仍可能再次復發。提醒聲音沙啞超過2周,持續數天聲音完全喪失或嚴重改變時,應盡快就醫。趙昭明小檔案現職:趙昭明皮膚科診所院長中華美容暨健髮教育學會理事長年齡:57歲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專長:一般皮膚疾病、醫學美容、醫美光療、微整型、減重管理經歷:中華民國內科專科醫師三軍總醫院皮膚科部主任三軍總醫院醫學美容中心副主任
-
2021-03-25 癌症.其他癌症
腮腺癌被當作顏面神經麻痺 神經壞死右臉永遠笑不出來
彰化縣張姓婦女兩年前無故右眼無法閉合,臉斜嘴歪,起初以為中風,後來被當作顏面神經麻痺,治療始終不見效,兩個月前因耳朵痛到彰化醫院檢查,確診罹患腮腺癌,她才驚覺腫瘤侵犯顏面神經,錯過治療黃金期,右臉恐怕永遠沒表情。張姓婦人56歲,兩年前忽然右半臉不能動,右眼閉不上,嘴臉歪斜一邊,就近到某醫院診治,被當成顏面神經麻痺,醫治兩無法復原,直到2個月前衛福部彰化醫院診斷她罹患腮腺癌,才驚覺顏面神經失調竟是腮腺腫瘤造成,一時之間錯愕到無言。衛福部彰化醫院求助耳鼻喉科主任許嘉方說,張姓婦女右耳疼痛,發現沒發現右耳發炎或異常,反而觸診到右耳下方有硬塊,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腫瘤約3.5公分,再以細針穿刺病理檢查確診為惡性腫瘤,再經正子掃瞄,發現癌細胞未轉移,決定手術切除。醫師在手術中發現顏面神經被長期壓迫侵犯,已無法恢復,為了完全清除癌細胞,一併切除腫瘤、右腮腺和顏面神經,左腮腺不受影響,下頜腺及舌下腺等分泌大量唾液的腺體也都完好,不影響以後的唾液分泌,手術後的張姓婦女接受輔助性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許嘉方說,顏面神經麻痺造成嘴歪眼斜的症狀,通常藥物治療後,大部分3個月內痊癒,但如果是腮腺腫瘤造成,就必須要解決腫瘤問題;腮腺位在耳朵下方,會分泌大量唾液到口腔幫助食物攪拌與消化,小孩子易被病毒感染發炎腫大,俗稱「豬頭皮」,而顏面神經從腮腺經過,分別控制額頭、眼部、臉頰、嘴角和下巴的肌肉收縮,如果腮腺腫瘤大到壓迫或侵犯顏面神經,便會造成顏面失調。腮腺腫瘤約8成為良性,2成是惡性腫瘤,一般而言,醫師會建議患者手術切除,張姓婦女若早一點發現,或許手術中切除腫瘤而保留顏面神經,但發現得太晚,顏面神經已經被腫瘤嚴重侵犯而無法保留。
-
2021-03-18 科別.耳鼻喉
喉嚨痛是感染、胃酸逆流還是癌症?醫師:同位置潰瘍2周沒好是警訊
喉嚨痛原因可大可小 未好轉應就醫檢查 喉嚨痛是耳鼻喉科最常見症狀之一,發生原因可大可小,該如何警覺與其他健康問題有關?義大癌治療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施佑蓁受訪表示,若是感冒引發的喉嚨痛,大多會自行痊癒。倘若等待觀察未好轉,就應盡快就醫,以免忽略其他疾病的潛在影響。 施佑蓁醫師表示,口腔構造複雜,感染是引起喉嚨痛的常見原因之一,如扁桃腺發炎或扁桃腺周圍膿瘍,會造成病人喉嚨腫痛,且聲音像含滷蛋般模糊不清。此外,腸病毒或其他病毒感染,也可能引發喉嚨破皮,喉部出現一顆或多顆破洞,導致難以吞嚥或連續多日疼痛。 喉嚨痛吞嚥困難是腫瘤?斷牙未處理恐癌變 特定的喉嚨痛症狀,也要懷疑與惡性腫瘤有關。施佑蓁醫師指出,若本身有抽菸、喝酒、吃檳榔等習慣,出現特定位置的喉嚨痛,且2周以上沒有改善,有可能是腫瘤造成的潰瘍。包括下咽癌、喉癌、口腔癌,都會引起局部固定的疼痛感。醫師提醒,這種喉嚨多會造成患者吞嚥困難,或是咽喉阻塞,病人只能吃軟爛的麵粥。或是引起聲帶麻痺、喝水嗆到、聲音沙啞等症狀。 施佑蓁醫師提醒,口腔內部的反覆潰瘍,如果一直沒有痊癒,建議就醫檢查找出原因。臨床上有女性病人沒有抽菸、飲酒、吃檳榔等習慣,卻因斷牙未處理,在口腔中反覆摩擦導致黏膜潰瘍,最後演變為口腔癌。口腔內同一處潰瘍2周沒有好轉,應盡快至耳鼻喉科就診,接受詳細檢查。 胃酸逆流也會喉嚨痛 亂吃消炎藥恐加重症狀 耳鼻喉科門診中,慢性咽喉炎也是常見喉嚨痛原因,而慢性咽喉炎與胃酸逆流關係密切。施佑蓁醫師說明,這種病人往往先在診所就醫,服用消炎藥後症狀未徹底改善,於是再到大醫院求診,大多具有類似生活型態,包括易打嗝、胃脹氣、愛喝咖啡、茶葉、汽水、手搖飲、醋酸飲料;喜歡吃甜食、蛋糕、辛辣等重口味。因胃酸長期反覆逆流導致喉嚨不適。與腫瘤引起的喉嚨痛相比,這類喉嚨痛患者吃飯不成問題,聲音沙啞症狀時好時壞,可由病史、生活習慣初步判斷。 要真正解決慢性咽喉炎,還須從治療胃酸著手,施佑蓁醫師指出,胃食道逆流反而不能吃消炎藥,以避免胃酸分泌過多,得從根本改善飲食、介入胃藥來處理。尤其不少人吃飽後習慣立刻躺平,也容易增加胃食道逆流。如果晚上平躺時特別容易咳嗽,感覺喉嚨一直有東西湧上來,醒來時喉嚨疼痛,也要考慮胃食道逆流的可能。 喉嚨反覆破皮是免疫問題?上吸吸道窘迫速就醫 喉嚨破皮也可能引起喉嚨痛症狀,可能原因包括睡眠、心情、壓力大、病毒感染,或是自體免疫疾病。施佑蓁醫師解釋,抗體本用於對抗外來病原體,當自體免疫有問題時,就可能造成抗體敵我不分、自己人打自己人,進而攻擊口腔黏膜,導致咽喉、舌頭、上顎等處出現破皮,若反覆出現這種情形,可檢驗自身抗體協助找出原因。 喉嚨痛合併特定症狀,有可能是危及性命的急症。施佑蓁醫師指出,如果喉嚨痛合併呼吸喘、吸不到空氣或是咽喉水種、過敏,發出尖銳的喘鳴聲,像有人掐住脖子發出的聲音時,要當心是否為上呼吸道窘迫。若是合併持續發燒、琉血等,可能會造成血液嗆進肺臟,引起吸入性肺炎和呼吸道困難,應該盡快就醫檢查。 喝鹽水助消炎減喉嚨痛?吃鳳梨檸檬恐更嚴重? 坊間流傳喝鹽水等方法,能幫助喉嚨消炎、緩解喉嚨痛。施佑蓁醫師表示,鹽水其實沒有殺菌功能,也無法緩解喉嚨疼痛。要促進喉嚨傷口癒合仍須靠自身抵抗力,建議感冒或喉嚨痛時多休息。如果是胃食道逆流引起的慢性咽喉炎,更要避開檸檬、鳳梨等食物,以免胃酸分泌過多、加重喉嚨不適。 施佑蓁醫師建議,平日飲食均衡、作息正常、睡眠充足、注意口腔衛生,可幫助避免感冒引起喉嚨痛。另外可以補充維生素C、鋅等礦物質與維生素,維持身體抵抗力。抵抗力不佳族群如老人、幼童、睡眠品質差者,較易感冒過久,導致如鼻竇炎、中耳炎、肺炎、腦膜炎等併發症。自覺症狀一周未好轉就應該就醫。發燒可觀察三天內是否頻率、時間有改善趨勢,避免延誤治療。 《延伸閱讀》 .秋冬手腳冰冷、咳不停?醫教按摩、生薑泡腳助改善! .流感、感冒差在哪?醫:出現這情況就盡早檢查!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3-17 癌症.抗癌新知
「四大癌症」是哪四個?家醫科醫師教你如何在篩檢前判斷症狀
在醫療科技發達的台灣,隨著時代的演進,許多過去無法治療的疾病,都慢慢發展出治療的方法;然而即便如此,各種癌症依然是醫療領域中的難解之謎。根據統計,癌症已經連續蟬聯國人十大死亡原因榜首之位長達近40年,這也是為什麼一般民眾往往聞「癌」色變:一旦和癌症扯上關係,就彷彿開始了生命的倒數計時……其實依照身體不同器官組織產生的癌症百百種,有些癌症在目前的醫療技術下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及控制的效果、有些則是較難以診斷治療的種類;但無論是何種癌症,早期發現、早期接受治療,其預後都會較晚期發現來的佳。這也正是為何國民健康署自2010年以來全面的推廣四大癌症的篩檢服務,目的就是為了提早診斷這四類的癌症,以增加民眾治療和存活的機率!四大癌症包括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及口腔癌,每種癌症根據其症狀、表現等使用不同種的篩檢方式,適合篩檢的對象也不盡相同,以下分別更進一步的說明。大腸癌大腸直腸癌為台灣常見癌症之一,位居十大癌症死亡率前三名,早期的大腸癌幾乎沒有明顯的症狀,然而經由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接受治療,其存活率可以大大提升!在接受篩檢之前,也可以初步判斷自己有沒有以下的症狀◎排便習慣改變:改變時間持續超兩週,如間歇便秘或腹瀉、糞便細如鉛筆。◎不規則腹痛:造成腹痛的原因很多,一般大多可在排便、排氣或一段時間之後有所改善,若反覆發生無法改善的腹部疼痛,則須多加注意。◎血便、黏液便:最常見的糞便帶血多半和痔瘡相關,然而若是本身沒有痔瘡、或是出血量大,則需要就醫檢查;另外在糞便中觀察到暗紅色血液或血塊也需要留意。◎不明原因體重減輕:指沒有特別減重的情況下體重持續下降,可能伴隨有食慾不佳和疲累,若是有持續的情況,建議至門診檢查追蹤。◎不明原因貧血:腸道內的腫瘤會造成慢性小量出血,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會造成長期血液流失,進而造成貧血。往往民眾會有疲勞感、容易頭暈、昏厥、運動時更容易喘等症狀。◎裡急後重(排便排不乾淨的感覺):若是癌症生長在接近肛門處,會阻礙糞便正常排出、造成便意,因此才會有屁股裡面重重的、一直想大便的感覺。以上的症狀並不是絕對用來診斷大腸癌的工具,但若發現自己符合多種表現又無法恢復、查不出原因,更建議進行檢測追蹤。◎篩檢項目:糞便潛血檢測,採樣少量的糞便檢測是否有出血的情況。◎篩檢對象:50歲至未滿75歲之一般民眾。◎篩檢間隔:每兩年一次。◎篩檢地點:全國各地健保特約醫療院所。若是檢測結果為陽性,通常會建議進一步做大腸鏡來確認腸道內是否有不正常組織增生,或是單純痔瘡、良性息肉等造成之出血。乳癌乳癌為婦女族群常見的癌症,也是65歲之前女性癌症死亡率的前三名,目前乳癌根據期別、種類等,有不同之治療方式。早期乳癌以手術搭配或學治療、放射治療、標靶治療或荷爾蒙療法大多都有不錯的存活率;而一旦到達晚期,存活率則大為下降。早期乳癌不一定有症狀,但若是有下列發現,可進一步檢查確認:◎無痛性腫塊。◎乳房外觀改變,如突出或凹陷。◎乳房皮膚有橘皮樣變化、或是溼疹、紅腫及潰爛的情形。◎乳頭有異常分泌物,如帶血乳汁、血液等。◎乳頭凹陷。◎腋下淋巴結腫大。平時可於洗澡時觀察檢查自己的乳房,早期發現變化,當然這些變化並不是每位乳癌患者都會出現,也因此定期篩檢才顯得更為重要!◎篩檢項目:乳房X光攝影。◎篩檢對象:45至69歲婦女;或是40歲以上,二等親內家人有罹患乳癌之病史者。由於乳癌有家族遺傳之特性,因此對於家族有乳癌病史的民眾提前其篩檢年齡。◎篩檢間隔:每兩年一次。◎篩檢地點:全國各地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檢驗結果若有出現異常,後續會安排乳房超音波、切片等檢查;最常見的還是良性發現,只需定期追蹤。子宮頸癌子宮頸癌為目前國內婦女癌症發生率的第一位,研究指出大部分子宮頸癌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造成,感染後多數人會自動痊癒,只有少部分的人會因持續感染引發的慢性刺激、加上其他癌症因子而轉變為癌症。因此預防HPV感染和早期發現追蹤就可以有效的預防子宮頸癌!一般來說,由HPV感染後轉變為癌症,通常需要漫長10-20年的時間,故凡有過性行為之女性,尤其是早婚、生育次數多、性伴侶較多的女性有較高的風險,建議至少每三年接受一次抹片檢查。依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表示,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降低約70%子宮頸癌之死亡率;而外國的研究則指出三年一次的抹片篩檢可以降低60-90%的子宮頸癌發生率!子宮頸癌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的症狀,若是有發現不正常的陰道出血、分泌物有顏色或氣味之異常、夾雜血絲、停經後的出血等,都需要提醒自己就醫檢查。◎篩檢項目:子宮頸抹片檢查。◎篩檢對象:30歲以上之婦女。◎篩檢間隔:建議每三年一次。◎篩檢地點:全國各地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檢測結果會直接寄回家中,若是有異常的情形,請務必至醫療院所進行後續的追蹤治療。口腔癌口腔癌泛指發生在口腔部位的惡性腫瘤,台灣地區口腔癌常侵犯的部位在頰黏膜、舌頭等部位。造成口腔癌最重要的危險因子為「嚼檳榔」、「抽煙」、「喝酒」;此外不良的口腔衛生、蛀牙、長期配戴不適合的假牙等也會提高罹癌的機率。統計上來說,吃檳榔的人罹患口腔癌的機率為一般人的28倍,吃檳榔配上抽菸則罹癌率提升到89倍,若同時有吃檳榔、抽煙和喝酒習慣的人,其罹患口腔癌的機率則是大大增加到一般人的123倍!口腔癌常見的症狀◎口腔內部或周圍有硬塊、腫脹、脫皮、變色(包括紅、白斑)等。◎嘴唇或口腔有長期(超過兩週)無法癒合之潰瘍。◎口腔內部或附近有原因不明的麻木、疼痛或觸痛。◎口腔內不明原因出血。◎舌頭活動受阻、或是張口困難(嘴巴張不開)。◎頸部有不明原因之腫塊。◎咀嚼或吞嚥時感到疼痛及困難。◎拔牙傷口不易癒合、牙齦腫脹等。目前口腔黏膜檢查是由醫師目視或觸診,尋找口腔內是否有不尋常的變化,非侵入性、無痛也無副作用!◎篩檢項目:口腔黏膜檢查。◎篩檢對象:30歲以上有嚼檳榔(包含已戒)或吸煙者;18歲以上有嚼檳榔(包含已戒)之原住民。◎篩檢間隔:每兩年一次。◎篩檢地點:牙科、耳鼻喉科、或通過口腔癌篩檢訓練之其他專科。檢查若是有發現異常,會進一步進行切片診斷或後續治療,提早發現的口腔癌存活率大多在七成以上,也因此高風險的民眾建議一定要定期追蹤篩檢!總結癌症為影響國人生命的首要敵人,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也要定期接受癌症篩檢,降低癌症發生的可能性;又或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以大幅提升存活機率。目前大多數民眾對於四癌篩檢都有初步的認識,也期許未來有更多的民眾願意加入定期篩檢的行列,成為自己健康的守門人!
-
2021-03-08 癌症.乳癌
乳房攝影篩檢比生小孩還痛? 她不信謠言親身實測
根據衛福部2019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惡性腫瘤已連續48年位居首位,每年有超過1萬人死於四大癌症(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口腔癌),四大癌症篩檢為目前成本效益最高的項目,配合38婦女節活動,北市中山區今日起至6月30日止,舉辦「絕緣三癌有妙招」活動,鼓勵民眾完成癌症篩檢。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醫務長吳岱穎指出,男性第一名癌症為大腸癌,女性則是乳癌,北市透過篩檢,2018年4大癌症發生率比2017年下降6.2%,鼓勵50歲以上族群,不論是首篩族或6年一次篩檢者,都可前往檢測。根據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大規模篩檢資料分析顯示,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約70%子宮頸癌死亡率;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吳岱穎表示,一般女性認為乳癌攝影會很痛,盼能以乳房自我檢查或乳房超音波來取代,但若要檢查乳癌,必須靠乳癌攝影,在零期或一期時及早發現,存活率高達9成,另外,乳癌攝影會痛是迷思,並非如此。中山區松江里長蔣築諠說,一直聽到身旁女性友人說乳房攝影很痛,就連鄰長也表示「比生小孩還要痛」,讓從未做過檢測的她很驚恐,但實際篩檢後發現,檢查儀器多為改良式,讓不適感減輕許多,「完全不痛」。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林柳吟表示,衛福部針對年滿30歲女性每年提供1次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45至69歲女性提供2年1次免費乳房攝影篩檢,二等親間有罹患乳癌病史的40至44歲民眾可免費篩檢;50至74歲提供2年1免費大腸癌篩檢。為提升民眾篩檢意願,今年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結合中山區42里辦公處、全聯、中山健康促進協會及中庄仔福德宮加碼推出「絕緣三癌有妙招」活動。完成癌症篩檢民眾即贈神明加持平安米,首次篩檢大腸癌、乳癌及6年以上未做過抹片者,更贈送買元加菜金兌換券,以及全聯消費加碼送鴻禧菇;另,42里辦公處及全聯15家門市增設「護腸元氣屋」,方便民眾繳管及領取回管好禮。
-
2021-03-06 癌症.抗癌新知
腳麻、背痛竟是腎癌轉移!專家建議打擊癌細胞有效方法
60歲的許先生,因右下背痛、右腿痠麻至骨科就診。經核磁共振影像檢查發現,右側薦骨有一顆超過6公分的腫瘤,本以為是骨癌,切片證實為腎細胞癌晚期合併遠端轉移,腎臟也有一顆約2公分腫瘤,確診為腎細胞癌第四期。面對晴天霹靂的消息,許先生仍相信醫師會幫忙治癒。收治個案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蕭子玄表示,因患者使用一線標靶藥物治療反應不佳,經溝通調整用藥,合併使用免疫療法控制癌細胞擴散。 經過1年半治療,腎臟的惡性腫瘤縮小許多,再配合手術切除萎縮的薦骨腫瘤,目前順利康復出院,病情控制良好。但他仍提醒患者,需定期回診追蹤,以避免癌症復發。腎臟常見的惡性腫瘤 初期無症狀蕭子玄表示,腎細胞癌為腎臟實質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好發年齡為40至70歲。腎細胞癌初期通常無任何症狀,大多是因為其他疾病,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時無意中發現。腎細胞癌臨床症狀相當多變,當出現血尿、腹部腫塊、腰痠背痛、貧血、體重減輕等症狀時,代表腫瘤期別較晚。他特別提醒民眾,若有上述症狀千萬不可大意。晚期腎細胞癌治療 標靶藥物+免疫療法目前,腎細胞癌發生原因尚未確定,通常與吸菸、肥胖、藥物濫用、長期接受血液透析或接受過腎臟移植者、染色體異常,和環境及職業因素有關。腎細胞癌主要以手術切除為主,若為晚期且合併遠端轉移,則建議以標靶藥物治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葉士芃則表示,免疫療法可搭配標靶療法治療癌症,藉由可辨識癌細胞並活化自體免疫細胞的特性,幫助病患徹底消滅癌細胞。為預防癌症發生或降低癌症傷害,兩位醫師提醒,除了實踐健康生活型態外,也應定期接受癌症篩檢,以便在癌症早期,就能揪出病灶,爭取最佳治療時機。 諮詢專家/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 蕭子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 葉士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