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31 癌症.胃癌
搜尋
急診
共找到
2766
筆 文章
-
-
2020-05-31 科別.呼吸胸腔
夏天也可能氣喘 醫籲注意過敏原
夏天到來,雖氣喘主要發生在秋、冬季節交替之際,但台灣氣候溫度與濕度相對高,仍容易造成患者氣喘發作。醫師表示,除遺傳外,夏天濕度與熱氣等環境因子,有利於花粉、塵螨生長或產生過敏反應,也可能導致患者氣喘惡化,甚至出現嚴重氣喘,籲應注意過敏原的去除,以避免嚴重氣喘發生。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今舉行健保氣喘醫療給付改善方案之教育訓練講座,上午邀請振興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曾敬閔,與亞東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吉泰,講述氣喘致病機轉與氣道變形、台灣成人氣喘診療指引等議題。李吉泰表示,氣喘是國人常見的氣道疾病,是一種受遺傳體質和環境因素雙重影響的慢性氣道阻塞疾病。依其嚴重的程度可以呈現呼吸困難、喘鳴音、胸悶和咳嗽等症狀。盛行率以2007年的健保資料庫統計,成人約為11.9%;兒童及青少年(小於20歲)則約為15.7%,但仍有低估的可能。曾敬閔說,氣喘大致上可分三類:外因性或過敏性氣喘 、內因性氣喘、職業性氣喘。多數孩童氣喘屬第一類,可定義出清楚的外界過敏原,且多數病人有家族史;而大部分成年後才出現氣喘病徵者,則為第二類,環境中找不到過敏原,可能因接觸乾冷空氣、劇烈運動、聞到強烈氣味等而發作。而職業性氣喘,則是工作上特別接觸到某些物質,如化學藥劑、動物毛髮、排泄物、廢氣等而造成。曾敬閔說,過敏原為一種會引發人體產生過敏反應的物質,主要分為蛋白質與半抗原兩大類,多數人過敏原屬前者,後者是人體本身無法引發過敏,需與體內的蛋白結合後才會引起過敏反應,包括金屬類物質如鉻及一些化學物質如甲醛等。而近來天氣炎熱,不斷進出冷氣房,短時間內,體溫變化太大,支氣管不斷收縮和擴張,也容易引起氣喘的發作。他說,氣喘在臨床上的症狀包含喘、悶、咳,原因為氣道狹窄、呼吸管壁增厚、 氣道分泌物增加所致,並視其發炎反應可分為慢性的氣道重塑,與急性的氣喘急性發作,恐促使黏膜過度分泌、平滑肌過度增生、基質沉積在氣道表皮下層,導致氣道變形,出現嚴重氣喘。曾敬閔說,氣喘治療上初期可用吸入性類固醇與支氣管擴張劑控制,不過臨床上約有10%的患者屬嚴重型氣喘,若前述藥物控制不佳,另有注射型藥物作為新選擇。呼籲民眾要注意去除花粉、塵螨、蟑螂、動物毛髮等台灣常見過敏原,以避免嚴重氣喘的發生。
-
2020-05-31 養生.聰明飲食
喝西瓜汁消暑解渴?專家提醒,這種人千萬母湯!
隨著天氣逐漸炎熱,又到了吃西瓜、喝西瓜汁消暑的季節!許多人發現,因為今年雨水不豐,使得西瓜非常香甜可口,忍不住就多吃了幾塊,或多喝了幾杯西瓜汁解渴。但吃西瓜真的健康嗎?那些人不能貪嘴呢?專科醫師告訴您!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主任林軒任指出,最近腎臟科門診陸續出現多位腎臟病患者,抱怨手腳嚴重水腫,甚至胖了7、8公斤。細問之下,才發現原來是吃西瓜上了癮,使體內水分無法順利排出所致。除了造成四肢水腫,甚至有病友因肺水腫就醫!他分享,就有病友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壓,每周定期接受血液透析(洗腎)治療3天,日前週五洗腎時,發現體重比平常多5公斤,詢問下得知,患者最近狂嗑西瓜,導致全身水腫,體重飆升,因此,特別提醒應節制飲食,才不致影響透析療程。但患者返家後,仍完全不忌口照吃不誤,果然隔兩天就在家突然喘不過氣,緊急送醫急診,發現肺水腫了,血氧濃度低至90%以下,緊急接受洗腎後才穩定病情,嚇得他願意遵照醫囑,不再恣意妄為。林軒任表示,西瓜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群、鉀、鎂、磷、β-胡蘿蔔素、茄紅素等營養素,能提升身體抗氧化能力,也具降血壓功效。但西瓜是糖分及水分含量高的水果,若同時患有糖尿病和腎臟病,短期內吃太多西瓜,會使血糖飆高,增加腎臟負擔。他特別強調,尤其是慢性腎臟病患者,如果貪嘴多食了西瓜,就像是水多喝了的概念,會導致體內水分超量蓄積,使體內的水分、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進而增加腎臟負擔,容易誘發肺水腫、心臟衰竭等嚴重併發症,甚至有致命的風險。林軒任建議,對健康的人來說,西瓜確實有促進水分代謝、改善排尿及消除水腫的效果。但對於慢性腎臟病或有心衰竭的患者而言,在攝取西瓜、稀飯等含水量高的食物前,應先與醫師諮詢,視其病情和排尿量,再決定食用的份量,才不會因為了滿足口腹之慾,而使腎臟功能惡化。
-
2020-05-30 橘世代.健康橘
孝親,不再有憾…讓媽媽高雅老去也高雅再見
2017年,母親農曆生日正好落在次年的元旦,本想這樣的巧合就選當日家聚,為母親慶生,沒想到計畫趕不上變化,我們在2017年12月29日為母親辦了追思禮拜。資優老人 一顆童心愛摸兩把母親94歲,雖重聽但仍能溝通;目略不明,看電視、書報尚無大礙;雖常抱怨雙腳無力,但我觀察枴杖只是拿著心安,步履輕盈跟得上我們的腳步;雖有高血壓等慢性病,但藥物控制得宜。每周固定洗頭,時間到了就去燙髮,衣著搭配合宜,每張照片都高雅、慈祥、嫻靜。好友稱她「資優老人」,當之無愧。一直慶幸母親晚年生活仍能自理,雖然她頻頻抱怨活到這麼老很辛苦,但和曾孫逗樂時童心未泯,打起麻將神采奕奕。我忽視了母親行動遲緩了,反應漠然了,表情呆滯了,短期記憶消失了。老化、退化,隨著歲月累積是不會放過任何人的。當母親連續兩天述說著全身痠痛,有別於以往的抱怨,我隱隱覺得不安。輪班陪伴 半夜跌跤我們崩潰雖然我們輪班陪伴,不幸仍然發生了。母親半夜跌了一跤,急診進加護病房。高齡加上頭部外傷,雖意識清楚,表達無誤,但因血壓高,血氧低,面臨插管抉擇!家人一陣兵荒馬亂,現場討論、電話連線,各個淚眼婆娑,小妹甚至站不住,倚著牆邊蹲著。爭辯、妥協;再爭辯、再妥協,最終,我們尊重母親在意識清楚時所做的決定:不急救、不插管、不發訃聞。在病情變化的驚心動魄中,及母親往生後治喪過程裡,都因依循母意,讓我們化悲傷、驚恐為動能,在回憶中因想著母親一生的行誼,感受為人子女的幸福與傳承的責任。親朋好友在慰問致哀時安慰我們:「母親沒受太多苦難,高壽又走得不拖泥帶水,真是福報。」我也是這樣自我安慰,但心中仍有遺憾。呼喊掙扎 疼在娘身痛在兒心當我們向醫護人員表明不插管急救時,我問:「能否轉安寧病房?」醫護人員告知不符住安寧病房的條件。我說,我想要的是人性的照顧。母親一進加護病房就插導尿管、包尿布、打點滴,因極度不舒服,想盡辦法拉扯,當然就被約束起來。又因是頭部受傷需要觀察,這段期間不能用鎮靜藥物,母親就這樣呼喊掙扎直到氣力用盡。我們不可能選擇在家壽終正寢,母親意外跌倒,我們也不可能不就醫,但就醫的結果卻不是我們想要的處置。挪威阿公 無痛安寧走上終點曾看到有位作者寫她挪威的公公如何善終。作者公公在挪威住安養院,高齡91,退化也有失智,也是跌倒但傷在手臂,院方縫合了傷口也打了嗎啡止痛。沒有進一步送醫是考量他的高齡,不宜再精密檢查受苦,只給嗎啡止痛,醫師說這是醫學倫理上的考量。後來她的公公不吃不喝,也沒打上營養針劑,護理師耐心向家屬解釋,人工注入的養分,只會徒增痛苦;進食與否要由病人自行決定,這就是生命的盡頭。僅僅5天見識公公的「好死」,作者說家屬的態度很重要。我知道這在台灣是行不通的,但這卻是我想要的,有可能嗎?【延伸閱讀↘↘↘】。人生必修課/放下恐懼,我們來聊聊「你想要的死亡」。失去至親/郭慧娟:沒有什麼反應是「應該」的,不要認為哭才是正常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5-29 科別.泌尿腎臟
5慢性病注意! 常腰痛、右腹痛未就醫,恐洗腎一輩子
62歲王先生長期患有高血壓,偶爾會心悸,某天右下腹部突然劇烈疼痛,趕往急診就醫,經腹部電腦斷層影像檢查,確診為右側腎動脈梗塞,也就是俗稱的「腎臟中風」。在服用抗凝血藥物住院觀察,待病情穩定後,轉介至心臟科安排心律不整電燒,所幸及時搶救,王先生的腎臟功能未受損,門診追蹤恢復狀況也十分良好。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陳虹志表示,因為腹部內臟較多,且造成右側腹痛的常見原因十分多元,包括膽囊炎、急性腎臟炎、大腸憩室炎、胰臟炎或胃十二指腸潰瘍等,而腎動脈梗塞發生的機率較低,約1%至2%,往往需要透過血管攝影或電腦斷層才能確診,故腎動脈梗塞通常很難在第一時間診斷與治療。腎動脈梗塞在臨床上不易診斷,但通常好發於年長、長期患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與糖尿病族群,有些人會出現持續性腰痛或下背痛、血壓突然飆高等症狀,但多數患者都不自覺;一旦沒有及時治療或預防再發生,往往會造成慢性腎臟病,長期下來造成末期腎病,提高洗腎的機率。陳虹志提醒,對一般人而言,若是腎臟超音波影像出現邊緣不規則,或缺損情形、腎功能惡化速度較快,反覆腰痛排除一般細菌感染情形,又有年長、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等危險因子時,建議都需由醫師進行評估、治療與預防。 延伸閱讀: 外食鹽份易過量! 家醫科醫師教你簡單算有無超標 天熱泌尿道易發炎! 4NG衛生習慣超多人都在做
-
2020-05-28 科別.指甲.足部
新鞋磨腳破皮別不理!看看這個差點要命的病例警愓
新鞋子磨腳有什麼稀奇的?確實不稀奇,但可能致命。近日,我與同事們就接診了這樣一則病例,記錄下來是希望更多人可以避免這樣的生死時刻。21歲的雯雯近日從瑞金醫院心臟外科康復出院,若非救得及時,她很可能因為敗血症,生命停擺。雯雯是因為持續發熱被救護車送到瑞金醫院的,因為有11天的發熱史,搶救室立即啟動一級防護和篩查措施。經胸部CT掃描發現,雯雯有明顯的兩肺門至下肺斑片狀滲出,氣道中出現大量血性泡沫痰,血壓低,心率快達150-165次/分。雯雯此前在當地醫院因發燒就診過,在排除新冠症狀後,她就被當作是感冒進行治療,沒想到症狀越來越嚴重,出現高燒、乏力、畏寒、腹瀉等,且病情仍在急速惡化,雯雯出現休克了……問題到底出在哪裡?隨著檢查深入,我們的目光轉移到這名患者的腳上。雯雯的腳有傷口,經詢問瞭解到,她之前穿了新皮鞋,腳磨破了。這個再平常不過的生活體驗,在醫生看來就不同了。雯雯極有可能是因為穿了新皮鞋磨破了皮卻未得到及時處理,病菌從她的傷口侵入,引發了肺、肝、腎等多器官衰竭。通過分析患者的病史特點,瑞金醫院急診科主任毛恩強很快下了初步診斷:多重器官衰竭症候群(MODS),是敗血症休克。這是一種由感染因素引起的全身炎症反應綜合症,當較嚴重時會表現出休克。經一系列救治,雯雯的生命體徵逐漸平穩,但醫務人員不敢鬆懈,幾乎是徹夜守候。但變化還是來了,就在入院第二天,雯雯的情況再度惡化。雖然初步診斷已有,但病因還未確定。在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後,雯雯被送入急診重症監護室,很快,醫生們有了新的發現:心超提示二尖瓣有贅生物,考慮感染性心內膜炎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她出現了急性心力衰竭,感染性休克合併心源性休克,外加急性腎功能損害。這每一種情況,對病人來說都是沉重打擊。“死神”眼看已按下快轉鍵,每一秒的耽擱對患者而言都可能是致命的,醫生們必須快點找到答案。醫院迅速召集全院會診,經激烈討論,專家們一致認為雯雯的診斷是感染性心內膜炎致多重器官衰竭症候群。心外科主任趙強提出予以急診心外科手術救命,實施二尖瓣換瓣術。經家屬同意,當晚7點,這名患者被推入手術室。這是一台複雜的手術,但手術順利完成,雯雯被轉入心外科ICU。此時距離雯雯入院還不到48小時。兩天后,這位生命垂危的姑娘慢慢恢復意識,不久後便脫離了呼吸機。性命之憂的警報解除了,躺在監護室裡的雯雯情緒有些低落,原來,小姑娘原本有些叛逆,這次經歷了生死線,突然發現父母是自己最親、最想見的人。不久,經積極治療,雯雯順利轉到普通病房,一家人終於團聚了。“這48小時太驚魂,感謝醫護人員不僅救回孩子的命,也救了我們這個家。”雯雯的父母很感激。送走這個病例,我們回味很久,生命如此脆弱,一雙鞋磨破了腳可能要了人命;生命又是如此頑強,醫患齊心,多學科合作,可能逆轉結局。(來源/轉載自《文匯》)
-
2020-05-28 科別.腦部.神經
「毛毛樣」病變 26歲女突中風
台中市一名26歲女子洗澡洗到一半突發性劇烈頭痛,呼吸急促,左手左腳無力偏癱,被送進急診室。醫師施信安說明,女子經腦部電腦斷層顯示腦出血,研判是大腦血管梗塞性中風,經核磁共振發現右側內頸動脈狹窄阻塞,微血管代償在狹窄處異常叢生如一團煙霧狀,確診為毛毛樣腦血管病,經緊急以抗血栓治療後,病情穩定,因肌力沒有完全回復而安排住院。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急診醫學科醫師施信安說,毛毛樣腦血管病的病名,源為1967年日本神經外科醫師Suzuki和Takaku發現患者X光片中新生的毛細血管很像毛玻璃或霧,日文稱「Moyamoya疾病」,即「煙霧」的意思,故而命名,但致病原因目前不明,研究有10 %和遺傳原因所導致,90%為後天其他疾病引發。女性發生率約為男性的2倍。施信安說,毛毛樣腦血管病好發年齡為兩個高峰,第一高峰約15歲以下兒童,常在哭鬧、興奮、吹氣或過度換氣後發生單側偏癱或麻痹、癲癇、偏頭痛症狀,易被忽略,家中小孩若突發性的偏癱、語言及視力障礙,或頭痛、癲癇發作等,應盡速就醫檢查;第二高峰是30到40歲的中年族群常伴有突發性劇烈頭痛、偏癱、語言障礙、感覺認知障礙等症狀。毛毛樣腦血管疾病腦出血的症狀是成年人族群較多,但單以成年人症狀而言,仍是以腦梗塞的症狀多於腦出血。
-
2020-05-27 科別.婦科
世界經期衛生日…醫籲女性勿輕忽經血過多 恐危及生命
每年的5月28日是「世界經期衛生日」,婦產科醫師提醒女性,經血過多除了影響生活品質、造成嚴重貧血,更可能危害生命。32歲的百貨公司櫃姐敏敏(化名)長期經血量多,甚至每半小時就得更換一次,由於工作需要長時間站立,經痛導致她暈眩無力,近日站櫃時差點昏倒,送急診檢查後發覺患有子宮肌腺症與肌瘤導致嚴重貧血,血紅素只有正常女性的一半,後經醫師手術而改善。 台灣子宮鏡醫學會理事長、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婦產科醫師韓健明表示,根據女生換衛生棉的時間來看,平均值為2小時更換一次,如果短於2小時或白天就要使用夜用衛生棉,代表經血過多,除了影響生活品質,長期經血過多甚至會造成嚴重貧血,更可能危害生命。韓健明說,經血過多主要是子宮內膜出現問題,如內膜長瘜肉、子宮肌腺症、肌瘤、或內膜癌症等,如同子宮內有多處違章建築,此時可以利用子宮鏡,將這些違章建築拆除,再搭配子宮內避孕器,解決經血過多的問題。 而在針對經血過多的治療方式上,他說目前以藥物為主,如使用口服避孕藥或黃體素,但有部分患者會出現頭痛、體重增加等副作用;目前治療的趨勢是使用子宮內避孕器,透過長期緩慢釋放黃體素,直接作用在子宮內膜上,因此在全身血液中的濃度非常低。韓健明說,患者使用子宮內避孕器後,經血量減少,甚至可能出現無月經,並非更年期或經血滯留體內,而是透過藥物減少內膜生成,使血紅素恢復正常。另外,子宮內避孕器不影響女性排卵功能,也不影響荷爾蒙分泌,若患者有生育計畫,只要在計畫懷孕前1至2個月取出即能懷孕。
-
2020-05-27 橘世代.健康橘
60歲退休護理師林慧珠 走出罕病自卑把自信帶給他人
60歲林慧珠年初剛從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師退休,一出生就罹患罕見疾病「鎖骨顱骨發育異常」,從小因外貌感到自卑的她,直到就讀護校受到神父、修女啟發才找回自信,之後投入護理師工作,真誠照顧患者打動患者的心,曾有榮民伯伯還想把遺產給她,但她婉拒;林慧珠退休後受邀到北市防疫旅館關懷中心支援,她未來還想到相關團體擔任志工幫助乳癌、直腸癌患者,把樂觀、信心帶給他人。「沒人想生病,生病的病人往往都很無助,不知道要怎麼辦」,林慧珠患先天罕病,延遲顱骨骨縫閉合等症狀,她從小有頭大、臉小、肩下垂以及胸部狹窄等與他人特別不同的外貌,讓她長期感到自卑,直到就讀宜蘭的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後,受到神父、修女啟發才改變人生態度。「悲觀也是過一天,樂觀也是過一天,既然如此...」林慧珠表示,讀護校時師長開導,她自己也覺得這樣一直悲觀、自卑下去並不會讓生活變好,逐漸走入人群,也到育幼院幫忙照顧小孩子,如洗澡、伴讀、玩耍等,過程中遇到跟自己處境類似或自卑的孩子,就會舉自己為例,安慰小朋友,也盼小朋友要對人生樂觀。林慧珠擔任護理師時,曾在直腸外科照顧患者,有患者因手術後切除直腸,側腹設造口,需人幫忙清理造口袋糞便,覺得自卑或很不好意思,她除幫忙心理建設,未當班時也會幫忙清理,讓患者能較快習慣新生活;在北榮時,還曾加入醫療服務團,出差到中東沙烏地阿拉伯,協助照料弱勢家庭的小朋友。在北榮急診室服務時,有許多在台灣沒家屬的榮民伯伯,林慧珠常為獨身的老榮民們洗臉、擦身體、協助上廁所等,她總是盡心盡力幫忙,有伯伯長期受她照料很感謝她,有的寫卡片給她,她覺得很窩心;也有人想收她做乾女兒,把財產給她,但她認為這本就是工作,且幫助別人也很快樂,因此婉拒。林慧珠覺得自己運氣還不錯,一路上有很多貴人願意幫她,她覺得人只要能互助,再大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自己也學會更樂於助人;年初退休後,得知北市聯合醫院招募人力成立「健康關懷服務中心」,透過電話諮詢,協助民眾解決對防疫旅館的疑難雜症,因此加入行列。防疫館館工作目前告一段落,林慧珠一下子從帶領15名學妹忙碌生活閒下來,她打算未來仍會繼續到醫療相關團體任志工,像過去一樣,到社區服務孤老等弱勢,或到尖石鄉、五峰等偏鄉部落義診服務,盼能持續服務乳癌、直腸癌患者,讓他們能更正向面對人生。【精選延伸閱讀↘↘↘】。口罩沒人排還有剩 藥師永不忘這一天!。幫助困在失智迷霧中家庭 鄭嘉欣成為不一樣的律師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5-27 科別.心臟血管
何鴻燊用強心針續命失效? 醫:強心針只能助爭取時間
澳門賭王何鴻燊今病逝,享耆壽98歲,根據香港媒體報導,何鴻燊過世之前,曾打下數支強心針保命。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蕭卜源說,強心針是在休克、心跳完全停止或心跳低於20以下時使用;強心劑則是急性低血壓、心臟衰竭等,患者已呈彌留狀態使用。不過,無論哪種,都是在爭取手術治療時間或家屬見最後一面的時間。許多民眾誤以為強心針能喚回患者一命,蕭卜源說,強心針或強心劑其作用都是「爭取更多的時間來治療」,並非是最後一線讓患者「康復」的仙丹。蕭卜源說,會使用到強心針或強心劑的患者,不是呈現休克就是彌留的狀態,而強心針以及強心劑使用的時機與方式略有不同。一般臨床上提及的強心針,通常是在急診或手術期間使用的藥劑,該藥物是一種腎上腺素注射液(bosmin),當患者心跳完全停止、休克或是心跳只剩下20到30時,搭配心肺復甦術(CPR)時使用,爭取更多的醫療處置時間;強心劑則是多是針對急性低血壓、急性心臟衰竭的患者使用。蕭卜源說,強心針與強心劑施打方式不同,強心針顧名思義是一針一針注射,強心劑則是需要使用微電腦控制點滴的滴數,通常每一次僅能滴幾滴,避免出現副作用,常見的副作用如惡心嘔吐,四肢周邊血管容易發紺,腎臟功能不佳者會引發腎臟衰竭等。常見的強心劑種類,如多巴胺(dopamine)、腎上腺素類藥劑(levophed),可以增加心臟收縮,提升血壓,蕭卜源形容,強心劑就像是擠快要用完的牙膏一樣,打下去後把最後的心臟功能催出來,平均可以維持二到三天,最長可以讓生命再延長到一周。蕭卜源說,何鴻燊已經高齡98歲,分析在最後使用的強心劑,應該不是為了爭取更多的治療時間,而是為了讓所有家人可以見最後一面。
-
2020-05-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直擊紐約醫院ICU╱疫情在好轉…像暴雨後的寧靜 也許有第二場
紐約市布魯克林醫院中心(Brooklyn Hospital Center),六樓加護病房(ICU);我戴著防護鏡與醫院給我的N-95口罩,隔著窗戶觀察。一位確診新冠肺炎、頭髮灰白的女士,像是睡著了,一邊輸液,一邊掛著呼吸器。這裡,新冠病人與非新冠病人隔間而住,他們大多閉著眼睛,有微弱的意識或是已經昏迷;不過,三成病房已無病人,顯示紐約新冠疫情正在好轉。顧慮華人病患四樓改成三R樓布魯克林醫院中心有175年的歷史,是一所中小型的社區醫院,現下炙手可熱的防疫醫師佛奇(Anthony Fauci)在這裡出生;醫院主要服務接受醫療補助計劃(Medicaid)的低收入者、老人、少數族裔以及新來的移民,其中華人病患也占相當比例;為此,醫院還專門將四樓的標示改成「三R樓」,避免「四」與「死」的諧音。3月至4月,像紐約市其他的重災醫院一樣,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也曾令這所醫院陷入前所未有的慌亂,各式各樣的新冠確診病人:壯碩的年輕人、患糖尿病的老人、臨產的孕婦、難以溝通的失智者或無家可歸的遊民,湧入病房與急診室。接著,醫院的人手開始短缺,員工相繼感染,兩輛冷凍拖車停在醫院一側的路上,發出巨大的轟鳴聲;網絡流傳的視頻顯示,工作人員正使用鏟車(forklift),將一具具屍體裝到車內,拍攝視頻的路人,雙手止不住地顫抖。病房空了三成 重症病人數下降負責加護治療、已在醫院工作八年的主任醫師羅森伯格(Joshua Rosenberg)告訴我,一個半月前,新冠重症病患急增,醫院把三樓棄用多年的外科加護病房也改成了新冠加護病房,床位由此增加兩倍;現在,三樓已不再接收新病患,六樓的18個加護病房中也已經空了三成。紐約市衛生局的最新數據也顯示,全市加護病房的重症病患正在穩定下降,從4月11日高峰期的835人,逐降至4月底的704人,直至5月中旬的450人,各所醫院正在慢慢恢復正常,布魯克林醫院中心也有望從6月起,恢復部分的選擇性手術。羅森伯格說,疫情像是一場夏天的雷陣雨,手伸到外邊,雨會順著手掌、手臂傾瀉而下,整個身體也會淋濕,風聲鶴唳、電閃雷鳴,但是忽然之間,暴風雨又停了,陽光浮出雲層,大地開始變乾。「醫院現在的狀態就是這樣,我們處在平靜期。」他說,「但是你不能判斷,在未來,是否會有第二場暴雨來臨;按照我往年的經驗,那些空出來的加護病房,又很快會被新的病人填滿。」避免用呼吸器 因為後果都不好那位昏迷不醒的新冠患者已經住院數周,需使用鎮靜劑並依賴呼吸器維生;醫生為他使用了IL-6抑制劑也不見效果。「這位病人的情況變得越來越糟。」羅森伯格說:「新冠是一種新出現的疾病,在各類藥物得到批准以後,我們也在嘗試各種各樣的療法;但是,我會盡量避免對患者使用呼吸器,一是非常地痛,二是到了那一步,一般後果都不會太好。」每天早上8點,兩位ICU主任醫師、幾位初級醫師、十幾位護士及呼吸道治療師都會參加晨會,對每位重症患者進行平均五分鐘的個案討論;上午10點,羅森伯格則會參加醫院的電話會議,以便各部門在疫情期間,對於藥物、人力、個人防護用品、臨時場所改建等,都能進行最及時的協調與統籌。電話會議後,羅森伯格巡查由他負責的每間重症病房,「對待這些病人,不是和他們說了早安就算,你就像他們的父母一樣,需要不斷檢查他們的情況。」使用羥氯奎寧 其實是弊大於利在3月底,就各項藥物的治療效果,羅森伯格曾表示,沒有足夠數據以及大型臨床實驗,能有效證明某類藥物卓有成效且無明顯的副作用;到5月的中上旬,在治療了兩個月的新冠重症病患後,他則發現,川普總統屢次表示有效且親自服用的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並未有預想中如白宮聲明提到「利大於弊」的治療效果,且會增加患者心律失常的危險,其實是「弊大於利」;而獲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緊急授權、已對約六位患者使用的瑞德西韋(remdesivir),效果則是「一半一半」,很難下出定論。疫情高峰期間紐約不少醫院因缺乏呼吸器及足夠的醫療設備,需要在決定救治哪位患者時,作出誰生誰死的選擇,但羅森伯格說,「很幸運,我們總是有剛好足夠的物資。」醫院副主席辛格瑞(Lenny Singletary)說,布魯克林醫院中心不像公立醫院有龐大的資源,社區醫院只能依靠員工的個人關係,求各方馳援;在此期間,所幸有華人、亞裔的積極貢獻,「他們提供的物資數以萬計,且都是出於善心免費捐贈,有時數量太大,還要租借額外的拖車來運送。」見到彩虹之前 要做好萬全準備作為一線抗疫人員,羅森伯格說,從3月到5月,他沒有崩潰,也沒有哭過;畢竟,他有要照顧的病人,要鼓勵的下屬,從最初的震驚過後,要迅速投入實際的治療當中;他喝很多的咖啡隨時保持清醒,也會跑步,放空大腦,馳騁近一小時。在結束一天工作、換上T恤下班後,羅森伯格開車回到長島的家,分別為10歲及12歲的女兒就會朝他嚷嚷,喚他「洗澡」;他很慶幸,家人讓他覺得還能活在當下,「吸口氣,盡量不去想白天親歷的很多糟糕的、不幸的事情,不再想那些生命快要垂危、卻始終聯繫不到親屬的患者。」「不過,疫情雖已好了很多,卻只是暴風雨後的平靜,見到彩虹之前,我們仍然要作好萬全準備。」羅森伯格說。
-
2020-05-26 新聞.健康知識+
急診就醫3重點 醫病溝通更順暢!
急診室是搶救生命的第一現場,24小時提供民眾緊急需要的醫療照護。不過急診一直以來常有病人多、壅塞的現象,不只造成醫療人員沉重的工作負荷和壓力,也可能讓醫病關係變得緊張,藥害救濟基金會特別訪談高雄榮民總醫院急診醫學科楊坤仁醫師,整理出三大重點,希望讓民眾對急診多一層認識,讓醫病溝通更順暢。1.自我症狀評估 非必要不去急診急診處理的是緊急的醫療需求,如果不是緊急需求,楊坤仁醫師建議病人盡量不要到急診,以免讓自己暴露在感染風險下。不過每個人對「緊急」的感受都不同,楊坤仁醫師建議可先自我評估當下身體不適的狀態,若症狀出現的「頻率」和「嚴重度」,與平日有明顯差異,或出現呼吸困難、意識不清或疼痛難以忍受的情況,就要考慮到急診就醫。舉例來說:長期慢性咳嗽之病人,可在門診就醫,但若突發與平日狀態不同的劇烈咳嗽(頻率)與呼吸困難(嚴重度),就要考慮到急診及時處置。有些民眾去急診的目的是「吊大筒」(或稱打點滴),誤以為可幫助病情較快緩解,楊坤仁醫師也解釋,點滴通常是生理食鹽水成分,除非是休克病人需要大量輸液之外,並沒有特別療效;也有部分民眾誤以為急診較容易排到住院病床,楊坤仁醫師說明,除非病情急迫,否則急診安排病床並不會比較快,而且病人需要一直留在急診室等待,除了環境擁擠不舒適,也會使病人暴露在更多疾病風險之下。2.配合檢傷分級 耐心等候相對於門診依掛號順序看診,急診是依「檢傷分類」級數來決定看診的優先順序。檢傷分類依病情危急程度分為五級,第一級是病況危急或生命或肢體的病人,需要立即處置,而第五級症狀相對輕微,則需等候較久。楊坤仁醫師說,一般來說,急診掛號後會先由檢傷護理師量測血壓、呼吸、心跳及血氧濃度等生命徵象,填寫檢傷分類表,再由醫師評估病人看診順序,優先處置病況危及生命者。楊坤仁醫師提到,讓病人留在急診觀察對於病情的判斷也很重要,有些病人看起來症狀輕微,像是一般的腸胃炎或感冒,但可能是重大急症的前兆;有些頭部外傷病人,當下看起來可能沒事,卻可能在數小時後出現「遲發性」的出血,這些都是急診的挑戰,在檢傷時也會納入考量,讓醫療團隊特別注意。不過,等候時間太久除了病人本身病情危急程度或當時病人多等原因,有時也可能是因為等候治療用藥、檢查結果尚未出來或其他原因,民眾除了耐心、體諒以外,建議也可適時主動詢問治療進度,絕對不要以暴力、恐嚇等方式妨礙醫療業務執行,可能因觸法而受到刑事處罰。3.說清當下病況 以利即時診療在急診的醫病溝通方面,楊坤仁醫師說明,急診醫師最在意的是病人「當下病況」,建議民眾可直接說清楚此次至急診最主要的原因,並配合醫師問診,提供相關資訊。不過,有時會遇到病人或親友一問三不知或不耐煩的情形,要醫師看病歷紀錄或轉診單即可,但是過往紀錄無法呈現「當下病況」,會影響醫師診斷和即時治療的方向,建議病人或親友應該耐心回應。部分病人會要求急診安排各項檢查,楊坤仁醫師指出,急診進行的檢驗、檢查,都是對當下的診斷和治療有意義且必須的,醫師會依據病人狀況及臨床經驗來決定,不必要的檢查除了增加等候時間,對於病情也沒有幫助,建議尊重醫師判斷,避免不合理的要求。肩負使命的暗夜燈塔--急診專科在急診已服務12年多的楊坤仁醫師說,急診專科就像是把各醫學專科最精采的五分鐘濃縮在一起,充滿各種「緊急」的挑戰。執業生涯中,他曾在高雄氣爆現場搶救生命,也曾經親手接生急產的新生兒,對他來說,夜間的急診室就像是燈塔,病人像是黑夜中迷航的船,燈塔肩負著在黑暗中導引船隻平安返航的任務,就像24小時運作的急診,讓緊急的病人均能及時得到醫療協助,平安健康的返家。正是這份助人的使命感,讓他有動力堅持在急診服務。在病情需要時能享有寶貴的急診資源,是非常幸福的事,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民眾,急診資源寶貴,需要大家共同珍惜和維護,急診就醫前請自我評估必要性,就醫時記得說清楚當下病況,耐心等候醫師診斷治療,不做無謂要求,讓急診發揮最大的效益。本文經授權摘自《藥害救濟基金會》原文請點此
-
2020-05-25 癌症.大腸直腸癌
影/上腹痛達兩個月無法正常排便 竟是大腸癌第三期
一名44歲男油漆工上腹痛長達兩個月,到醫院照胃鏡遭醫師研判是消化性潰瘍,吃了幾天藥症狀卻沒改善,且出現嚴重的食慾不振,甚至無法正常排便,趕緊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室求助,經電腦斷層確診為「大腸癌急性阻塞」,由大腸直腸科醫師邵彥誠以3D腹腔鏡手術,切除7乘6.5乘2公分腫瘤,並順利於一周後出院。邵彥誠說,該男右側升結腸有7乘6.5乘2公分的大腸腫瘤,造成大腸急性阻塞,先以鼻胃管抽吸使腸道減壓,讓腸子的腫脹情形得到緩解,兩天後再施以3D 腹腔鏡手術,切除右側約60公分的升結腸,並且施以腸繫膜淋巴結廓清手術,避免癌細胞轉移。邵彥誠指出,一般大腸急性阻塞因腸子腫脹,使得腹腔內空間狹小,難以施行3D腹腔鏡微創手術,但經過兩天的減壓治療,加上手術器械進步,患者幸運地還是可用3D腹腔鏡做腫瘤切除。他在該男的腹部打四個洞,分別為3公分、1 公分及兩個0.5公分,傷口小且復原快,另3D腹腔鏡手術因良好的視野與立體成像,讓醫師更容易執行精確的腸繫膜淋巴結廓清手術。邵彥誠提醒,民眾若發現上腹痛、食慾不振、無法正常排便,一定要盡速就醫。該男因常做粗重工作,平常又愛吃大魚大肉,建議民眾少吃醃漬油炸及加工食品,要養成運動習慣降低體重,維持健康生活習慣,以減少大腸直腸癌發生機率,如有家族史,需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才能最有效預防大腸直腸癌。
-
2020-05-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韓國證實二採陰復陽也不傳染 台灣三採陰出院有討論空間
台灣目前累計44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扣除7例不幸死亡,414人解除隔離,目前只剩下20人住院。採取二採陰出院的韓國在5月19日根據實證研究,不再要求三採復陽者隔離,對照台灣目前仍以連續三次採檢陰性作為解除隔離條件,住院天數特別長。對此,學者建議,如果台灣病例增多,或國際間有更多報告證實復陽感染力極低,或許台灣也可改為二採陰出院。以二採陰作為出院標準的韓國,5月19日公布285個出院後復陽個案以及790個復陽期間的接觸者的研究結果,確認這些接觸者當中沒有人感染。韓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因此修正名詞,19日起以後不再稱之「復陽」,改稱「解隔離後PCR再測得」,並且取消了出院後再自我隔離14天、期間有症狀就要再做PCR的建議,也不再以等同於確診者的處置去隔離復陽者或要求接觸者接受檢疫,僅維持發現復陽個案要通報並需調查接觸者的規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表示,現只剩下20位住院,之前病況較緊急的病人都漸漸穩定了。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日前歸納,以4月1日起解除隔離的個案為例,住院到出院的天數中位數是26天,是因為台灣採取三採陰才能解除隔離的政策。根據韓國研究,張上淳日前也說,根據韓國實證,專家會議認為我國三採陰出院者應不再有傳染力可安心,即便復陽,若無特殊狀況無需住院,接觸者也不用隔離採檢,僅需自主健康管理。韓國實證新冠二採陰復陽感染力極低,台灣還要繼續維持三採陰才能出院,而且把三採陰出院的復陽個案再次隔離嗎?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副教授、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李建璋表示,新冠肺炎復陽個案如果還有傳染力,那防疫會很難做。韓國這篇研究回答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新冠肺炎復陽個案的傳染力可能很低,甚至是沒有,這是一個好消息。考量到台灣本身的情況,如果台灣的流行規模很大,有很多人需要隔離,那或許可以根據這個實證,將標準放鬆;如果台灣個案還很少,或許可以先謹慎一點,等到出現第二篇報告再次證實,再決定要不要放鬆。
-
2020-05-24 科別.消化系統
單純肚子痛竟成腹膜炎 醫師提醒腹膜炎有這些常見症狀
民眾注意,新冠肺炎期間若身體不適,不因有所顧慮而不就醫、或只去大醫院而延誤治療時機。25歲的上班族小婷,4月初某個周一晚上覺得身體不適、肚子出現疼痛感,隔天先去診所拿藥吃,但到周三症狀未見改善,周四時決定至常去的醫學中心掛急診。開刀救回一命但因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該院等候時間較長,小婷痛到受不了,在親友的勸說下改去另間地區醫院,檢查時才發現單純肚子痛竟進展為續發性腹膜炎,所幸在外科醫師緊急開刀下救回一命。收治小婷的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外科部長戴運生表示,腹膜炎是指腹膜發炎,腹膜是覆蓋在腹壁與腹內器官表面的一層膜,除了對臟器有支持固定的作用外,還具有分泌和吸收的功能,在正常情況下,腹膜也會分泌少量漿液來潤滑臟器表面,減少器官運動時的摩擦。細菌感染最常見戴運生說,腹膜具防禦機能,能防禦或吞噬機能的細胞,若腹腔臟器發生感染,周圍的腹膜形成物可包裹病灶,使其侷限而不致蔓延。一般常說的急性腹膜炎是指由於感染、化學性物質或外傷導致的腹膜急性炎症性病變,其中以細菌感染引起為最常見。他說,依發病機制來看,戴運生說腹膜炎可分「原發性腹膜炎」與「續發性腹膜炎」。原發性腹膜炎又稱「自發性腹膜炎」,指腹腔內無腸胃道穿孔和臟器破裂情況,而產生之腹膜或腹膜液之感染。主要原因為細菌經血液或淋巴結擴散至腹腔造成感染發炎,多見於本身免疫力低、肝病、尿毒症、腎衰竭等患者;而便秘、腹瀉也會使腸道內細菌擴散至腹腔造成發炎。女性患者,則常見細菌經生殖泌尿系統進入腹腔,而造成感染。而續發性腹膜炎也可稱「次發性腹膜炎」,他說,指腸道或內臟破裂形成膿瘍、缺血壞死時,所引發腹膜或腹膜透析導管感染的情況,會讓細菌跑至腹腔造成發炎感染。臨床上發生原因,多為急性闌尾炎、消化性潰瘍(即胃穿孔)和腸阻塞所致。續發性腹膜炎占9成戴運生說,腹膜炎患者臨床上常見症狀為:腹痛但有反彈痛情況、噁心感並想嘔吐、有發燒且心跳加快、腹膜透析引流液體呈混濁狀外觀等。而以台灣患者來說,多數都是續發性腹膜炎,與原發性相比,約為9比1。而在治療上,戴運生說,除部分原發性腹膜炎患者,可透過藥物(如抗生素)來控制外,多數病人都需手術,如透過腹腔鏡、剖腹等開刀治療,來切除感染發炎之闌尾、小腸、腫瘤、膽囊潰瘍,並移除腹腔內膿瘍、消化液、糞便與食物。且術後須住院至少兩周,若患者病情較嚴重者,則需進加護病房持續觀察。如小婷原可做腹腔鏡手術,後因時間過晚、病情加重而緊急以剖腹方式治療。戴運生呼籲,民眾當自身發現肚子莫名疼痛、症狀持續未緩解時,應就醫或掛急診以便確定病因,因目前仍是新冠肺炎期間,勿一窩蜂往醫學中心擠,以免人多、時間久候,反而成爲新冠肺炎疫情中另類的犧牲者。
-
2020-05-22 科別.心臟血管
肚子痛竟是血管出問題?醫師:身體這五種症狀該去看血管外科
血管外科在許多人眼中是一個有些“神秘”的地方。事實上,除了心與腦之外的全身血管問題,都有賴於血管外科醫生們的妙手。血管問題幾乎是每個人步入老年後都會面臨的問題,而對一些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的人來說可能早早就會遭遇動脈硬化、血管狹窄等疾病,但他們往往容易走錯門診,錯過最佳治療時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血管外科主任張嵐提醒,出現以下五種症狀,應及時去血管外科就診。腿麻、肚子痛 都可能是血管出問題人體內的血管如同縱橫交錯的河流,分佈在身體的每個角落,這條由血管交織而成的網,是一條“生命之河”。“河道”一旦出現阻塞,就會引發血管疾病。血管疾病包括動脈疾病與靜脈疾病兩大類。動脈疾病最常見的是動脈硬化、動脈瘤、頸動脈斑塊、下肢動脈斑塊等;而靜脈疾病則包括靜脈曲張與靜脈血栓。這些疾病在發病之初大都沒有特異性的症狀,很容易被當作其他臟器的疾病而誤診。就拿最常見的下肢動脈硬化來說,其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走路覺得沒力氣、走不動,很多老年人很容易想到的是腰出了問題,比如腰椎間盤突出或腰椎管狹窄。殊不知,這些症狀也很有可能是下肢動脈硬化的表現。張嵐主任建議,出現以下症狀,別忘了去血管外科查一查是否患有相關疾病:一、腿部發涼、麻木,行走一段距離後就覺得小腿酸脹疼痛,休息片刻後疼痛會緩解。這在臨床上稱為間歇性跛行,有可能是下肢動脈硬化的初期表現。二、行走距離逐漸縮短,即使在靜息狀態下也會出現足趾和腿部疼痛,足部的傷口經久不愈或形成潰瘍,整日屈膝扶足而坐,足趾發黑、壞疽。這些症狀表示下肢動脈硬化、血管狹窄已經較為嚴重,應該儘快就診。三、進食後經常覺得肚子痛,很多人都覺得是腸胃問題,在做過胃腸鏡之後如果沒有異常,那就有可能是消化道血管狹窄造成的。此時,應該儘快進行CT檢查確診,如果狹窄達到一定程度,可以進行微創介入治療。四、突如其來的胸背部疼痛,整個胸背部有撕裂感。這有可能是主動脈剝離的症狀,需要立即送急診。主動脈夾層是動脈瘤中最為兇險的情況之一,主動脈內巨大的破口會使血流進入血管兩層之間,隨著血壓的波動隨時有破裂可能,會危及生命。主動脈夾層常常會毫無預警地突然發生在中壯年身上,而急性胸痛、背部有撕裂感等症狀又很容易被誤診為心梗。五、腿部有“青筋”隆起,狀如“蚯蚓”,常伴有皮膚瘙癢、腿部酸脹、沉重,行走乏力等。這是靜脈曲張的典型症狀,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小腿皮膚色素沉著、脂質硬化、甚至皮膚潰爛,經久不愈,俗稱“老爛腳”。血管疾病大都悄無聲息有很多血管疾病在發病之初都悄無聲息,比如頸動脈斑塊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在高血壓病和心臟疾病患者中尤其多見,這種病目前也有明顯的年輕化趨勢。頸動脈斑塊幾乎沒有症狀,絕大多數患者都是在體檢中被發現的。張嵐主任提醒,頸動脈斑塊早期可以通過調整生活方式進行干預,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用藥物治療,但如果頸動脈狹窄超過70%以上,就需要通過手術治療,目前最常見的是微創介入治療。動脈瘤也是一種悄無聲息的血管疾病,它可能會發生在全身的任意動脈,又以腹主動脈較為常見。由於動脈瘤並非實體腫瘤,而是血管的結構向外膨出,因此它不痛也不癢,可一旦突然破裂,也有可能會危及生命。很多病人都是無意中或在體檢時發現腹部的中央搏動性包塊,因此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吸煙者、有動脈硬化性疾病者應該定期進行主動脈及周圍動脈檢查,超聲檢查是最簡單,方便,經濟的檢查方法,有助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時治療。愛護血管第一步:管住嘴張嵐主任提醒,愛護血管應從年輕時就開始:首先,要“管住嘴”,少吃不健康的食品。其次,要避免久坐或久站,養成定期運動的好習慣。此外,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也就是人們俗稱的“三高”與血管疾病關係密切,必須積極治療,長期控制。很多中年人對健康不夠重視,即使查出“三高”也沒有進行規範的治療,同時又存在吸煙、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承受著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心理壓力,很容易成為動脈硬化等血管疾病的“後備軍”。(來源/轉載自《上觀》)
-
2020-05-21 科別.心臟血管
妙齡女子洗澡洗到一半竟中風!嚴重到要住院治療
台中市一名26歲女子洗澡洗到一半突發性劇烈頭痛,呼吸急促,左手左腳無力偏癱,被送進急診室。醫師施信安說明,女子經腦部電腦斷層顯示腦出血,研判是大腦血管梗塞性中風,經核磁共振發現右側內頸動脈狹窄阻塞,微血管代償在狹窄處異常叢生如一團煙霧狀,卻無助血流的暢通導致中風,確診為毛毛樣腦血管病,女子經緊急啟動腦梗塞中風團隊以抗血栓治療後,病情穩定,因肌力沒有完全回復而安排住院。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急診醫學科醫師施信安提醒家長,毛毛樣病血管病原因待釐清,第一高峰約15歲以下的兒童,主要症狀為短暫重複發生單側肢體無力,沒有前兆,易被忽略。家中小孩若突發性的偏癱、語言及視力障礙,或頭痛、癲癇發作等,應盡速就醫檢查。施信安指出,毛毛樣腦血管病的病名源為1967年日本神經外科醫師Suzuki和Takaku發現患者X光片中新生的毛細血管很像毛玻璃或霧,日文稱「Moyamoya疾病」,即「煙霧」的意思,故而命名。施信安說明,毛毛樣腦血管病致病原因目前不明,研究有10 %和遺傳原因所導致,90%為後天其他疾病引發。女性發生率約為男性的2倍。施信安說,毛毛樣腦血管病好發年齡為兩個高峰,第一高峰約15歲以下的兒童,常在哭鬧、興奮、吹氣或過度換氣後發生單側偏癱或麻痹、癲癇、偏頭痛症狀;第二高峰是30到40歲的中年族群常伴有突發性劇烈頭痛、偏癱、語言障礙、感覺認知障礙等症狀。毛毛樣腦血管疾病腦出血的症狀是成年人族群較多,但單以成年人症狀而言,仍是以腦梗塞的症狀多於腦出血。
-
2020-05-19 科別.心臟血管
只不過是肩膀痛、背痛?痛到冒冷汗當心這病可能致命
一位男性就診時主訴前幾天開始覺得左側下巴有點麻,當時以為是牙齒的問題,還吃了止牙痛藥,後來開始覺得左側肩膀、左手臂也都麻麻痛痛的,不曉得是什麼原因才來看診。 台南安南醫院家醫科暨預防醫學科主任,蔡忠紘趕快把他轉到急診處置,還好心肌梗塞及時處理,沒有發生憾事。 為什麼心肌梗塞會先以左側下巴痛、左側麻痛表現?蔡忠紘表示,雖然胸痛是心肌梗塞最常見的症狀,但是有時候「傳導痛」會比心臟本身的本體痛更明顯。 因為人體上傳「內臟痛」和「皮膚感覺痛」的神經有交會處,而且一般的情況下,皮膚痛的感覺,常會比內臟痛更容易上傳到中樞神經,所以有時候內臟痛初期,身體會感覺到是比較表層皮膚處傳來的疼痛。 這種傳導痛;或是輻射痛、轉移痛,讓人難以察覺,因此常在急診或是家醫科門診時發現這種緊急案例。 心肌梗塞常見的疼痛感是「被勒緊」的壓迫疼痛。很多病人常形容「像是有人用手捏住心臟,壓迫得無法呼吸」。蔡忠紘提醒,心肌梗塞的疼痛經常會輻射痛到頸部甚至背部,如果發生壓迫痛,而且痛到會冒冷汗,絕對不要拖,很可能是心肌梗塞! 一般只要利用心電圖和心肌酵素檢查就可以找出病因,如果未及時就醫,有半數病人可能在發作後一小時內猝死。 除了心肌梗塞會有轉移痛以外,同樣危險的「主動脈剝離」也常會以轉移痛的形式表現。 主動脈剝離,是動脈的內膜破裂,造成血液從內膜處滲漏,會形成一個血管壁薄而隨時可能破裂的假腔。血管內膜剝離時會產生劇烈的撕裂痛,常會從前胸痛到背部,背痛甚至會比胸痛還痛!所以很容易被患者誤會成背部拉傷。 主動脈剝離的發生原因,是因為無法提供心臟足夠的血液,或發生主動脈破裂,致命風險非常高。 另外還有一個要注意的疼痛,如果在喝了大量的酒、吃了大量食物後劇烈嘔吐後發生劇烈胸痛、肩痛或是上腹痛時,千萬要提高警覺,可能有「食道破裂」的危險!喝酒或是吃得太飽引起的劇烈嘔吐,會因為食道快速上升,在食道內產生極大的壓力,很容易發生食道破裂。 過去曾發生有人喝醉後劇烈嘔吐,大喊疼痛後昏迷,但朋友誤以為是醉倒了沒有注意,結果第二天發現朋友已經死亡。因為食道破裂會引起大出血,如果沒有及時緊急處理,死亡率非常高。 蔡忠紘提醒,無論是哪裡痛,如果疼痛感是會讓人冒冷汗、呼吸困難,而且愈來愈痛的類型,就一定要趕快去掛急診比較保險。(本文獲「《愛長照》」授權轉載)
-
2020-05-19 科別.心臟血管
憂疫情怕就醫 心臟病患未按時拿藥導致心肌梗塞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不少人視醫院為畏途,衛福部苗栗醫院今天指出,臨床上遇到數名心臟病患因未按時回診拿藥,反導致心肌梗塞,險些喪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台灣連續11天零確診、連36天無本土病例。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急診室主任蔡昌宏表示,過去疫情嚴峻時,希望民眾小病別跑大醫院,但現在更要呼籲「若身體不適千萬別硬撐,尤其是年長、心血管病史等高風險者,身體有異狀應立刻就醫」。蔡昌宏指出,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年初時來勢洶洶,醫院被視為病毒多的高風險區,許多民眾因為疫情不敢到醫院就診,臨床經驗中有幾個心臟病案例,因為藥物吃完,不敢回診拿藥未按時服藥,導致心肌梗塞送醫,緊急做心導管手術搶救,情況一度危急。他表示,醫院急診、門診出入動線嚴格分流管制,落實各項防疫措施,每天定時環境消毒,其實很安全,可以安心就醫,如果因過度擔憂疫情而不敢就醫,恐導致病情延遲而惡化,反而增加風險。醫師提醒,若有出現意識變差、呼吸急促、胸悶盜汗、發燒不退、厲害咳嗽、嚴重腹痛、劇烈嘔吐、口齒不清、突然肢體無力、頭胸腹部挫傷等危急症狀者,一定要立刻就醫,以免延誤而危害性命。
-
2020-05-18 科別.新陳代謝
影/男突然全身發軟起不來 竟是甲狀腺機能亢進作祟
若忽感全身無力,不一定是肌肉本身出問題,也可能是「甲狀腺機能亢進」所造成;一名50歲男性過去曾短暫無力而無法開車,近期清晨忽然全身四肢無力,無法起身,另名30歲即將升格當爸爸的男子過去從未發生肌無力,這幾天也突然無力不能行走,兩人向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求助,經急診醫師與內科部副部長林信宏診斷,發現都是甲狀腺機能亢進引起「低血鉀」所惹的禍。林信宏說,50男子經抽血檢查,發現血中鉀離子只有2.1 mEq/L (正常人為3.5至5.0 mEq/L)。另名30歲男子鉀離子只有1.9 mEq/L。兩人都有尚未被診斷出的甲狀腺機能亢進,研判最近恐因疫情壓力與情緒起伏,誘發低血鉀的「週期性肌無力」,兩人在經過鉀離子補充,並服用控制甲狀腺藥物後,都已恢復正常生活。林信宏指出,血中鉀離子過低會引起人體肌肉無力或心律不整。雖然多數低血鉀症是長期未進食或鉀離子從腎臟流失所致,但少數也和甲狀腺疾病有關,病患可經由尿液和血液檢查找出原因並加以治療。一般甲狀腺亢進以女性較多,易有失眠、焦慮、多汗、體重減輕、心悸、大脖子、眼球突出等症狀,但甲狀腺亢進也可能週期性地引起鉀離子經由細胞的離子通道,快速跑入細胞內部,使血中的鉀離子急速減少,造成肌肉無力或心律不整。研究顯示,這樣的突發性症狀在亞洲年輕男性的比例特別高,尤其易發生在大量高糖飲食、劇烈運動或壓力之下,這可能和種族、胰島素、腎上腺素與男性賀爾蒙的分泌有關。林信宏提醒,甲狀腺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按時服藥及門診追蹤,維持穩定的生活作息。另外,民眾若曾無緣無故突然四肢無力,也要小心是否為潛在著甲狀腺疾病造成了低血鉀相關的周期性肌無力症。
-
2020-05-1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生怎麼想?「女醫師」在職場鮮為人知的感觸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生怎麼想」。一位畢業將近二十年的醫師道出「女醫師」在職場鮮為人知的諸多感觸;一位稍長幾年的男醫師對三個「懷舊醫療行為」提出與眾不同的獨到見解;一位畢業將近四十年定居美國,中間曾經回國服務一段時間,而又回美服務的女醫師仍然心繫台灣的醫療問題,提出發人深省的對台灣護理工作環境的建議。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大家更了解醫生對事情的看法,也增加社會對醫師的了解。 今年初有幸收到「醫病平台」一書,細細閱讀,感動於這群有心人長年致力於提升台灣醫學教育品質與改善醫病關係,書中由病患、家屬及其他醫療人員從不同觀點陳述故事,使我得到新的啟發與省思,但整本書最令我驚喜的部分,是它的封面——圖畫裡的女病人托著腮,似有滿腹苦惱不知從何啟齒,而手持筆、頸項上掛聽診器、著白袍而神情專注的醫生,也是位女性。 當我進入醫學系就讀時,班上女生佔了三分之一,因此並不覺得有太大的性別困擾。畢業後選擇家庭醫學科,面試當天三位考官都是女醫師,而在我接受住院醫師訓練期間,科主任也一直是女性;科內醫師約男女各半,各司其職,氣氛融洽。獨當一面看門診時,或許來看診的病患都習慣家醫科有不少女醫師,我除了遇過一次,病患進來後愣了一下說:「看名字我還以為是男醫生呢!」其餘反倒有不少女病人告訴我說,她們喜歡給女醫師看診,因為女醫師通常溫柔有耐心,並且許多女性難以啟齒的隱私問題,或是女性在社會與家庭角色裡與男性的不平等導致的身心症狀,往往令女病人在面對男醫師時隱忍避談。 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我以為「女醫師」的形象已普遍植入人心,就像學校裡有男老師、女老師一樣自然,然而在我前幾年投稿報紙副刊的經驗裡,發現無論我的文章有多麼明顯的線索告訴讀者說我是女性,副刊的插畫家幾乎無例外地替我配上男醫師的插圖。 至少可喜的是,我身處的時代,「女醫師」已受到一定程度的尊重。高中時曾在報上讀過女醫師投書,她在急診室急救病患數十分鐘、忙得滿頭大汗,忽然聽見暴走的家屬怒吼:「醫生怎麼到現在還沒來!」我在小兒科跟診時,聽資深的女醫師說起她們當住院醫師值班時跟男醫師共用值班室,覺得十分不可思議。家醫科在住院醫師的訓練期間,必須安排數個月的內科病房與急診輪班,科內已婚的女醫師們安排年度計劃時都儘量避開與孕產期重疊的可能,主任曾與我們分享她自己挺著大肚子值內科班時,接到病房呼叫卻因子宮收縮疼痛而完全無法起身處理的經驗,因而她能同理且支持晚輩,但內科的女性住院醫師如果想在受訓期間成為母親,便得咬著牙熬過,有些還會受到男同事的言語奚落,我聽過男醫師抱怨他同梯的女同事:「這麼厲害,來三年生兩個,專挑農曆年請產假,真是用盡心機!」去年從一位剛畢業的學妹口中聽說,現在女醫師懷孕期間受到更進一步的保障,值班到晚間十點後便可下班休息,看學妹撫著微凸的腹部,真替這一代的女醫師及他們的孩子感到高興。 欣喜於法規對女醫師愈來愈完善的保障,但事實上,一旦女醫師成為母親,無論是心中所牽掛的,或是實質上對家庭的付出,多半還是更甚於男醫師。這幾個月來在新冠肺炎的威脅之下,世界的運轉劇變,我們有幸身在台灣,學生們還能正常到校上課,但家有應屆考生的父母,莫不戒慎恐懼。兩位在診所服務的女醫師朋友,不約而同的停診一個月,請其他醫生代診,為的是確保孩子在大考前不會被母親職場上的風險波及。 母親節剛過,在社會營造的氛圍下,許多人在這天都記得謝謝自己的媽媽——或言語感恩,或實質贈禮,或愛在心底。願大家也能推己及人,以更大的包容心尊重女醫師在職場與家庭間尋求平衡所作的努力。
-
2020-05-18 科別.心臟血管
量對血壓很重要!專科醫師提醒這3個時候量超NG
從事業務工作的40歲陳先生,經常需要應酬、聚會,飲食口味偏重,身材高壯的他自認身體健康,因此也沒有健康檢查的習慣。日前,因劇烈頭痛來到急診就醫,醫師發現他的血壓高達160/100mmHg,趕緊靜脈注射降壓藥物,控制住急性問題後,並前往心臟血管科追蹤。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被視為「隱形殺手」的高血壓近年已成為台灣十大死因之一,研究指出,18歲以上在台灣的盛行率約25%,平均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而45歲以下的發生率大約是7%,且隨著世代演變,有越來越高的趨勢。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科張耀庭醫師指出,血壓是血液由心臟送出時在動脈血管內產生的壓力,當血流通過周邊小動脈時,若血管狹窄、硬化或肌肉收縮擠壓管壁,就會使血管壓力上升,形成「高血壓」。而高血壓分為「原發性」跟「次發性」兩種,大部分患者屬原發性高血壓,成因與遺傳、飲食、肥胖、生活型態等環境因素相關;而次發性高血壓的患者比例占整體高血壓的5-15%,多為內分泌疾病所導致。由於高血壓初期不會有明顯症狀,若無定期量測血壓的習慣,偶爾的頭暈、頭痛、胸悶往往容易被忽略;因此,許多病患是因血壓過高導致急性劇烈頭痛、心肺等器官受損、呼吸困難到急診就醫時,才驚覺自己早已罹患高血壓。近年,高血壓已有明顯年輕化趨勢,若未及早控制,恐導致不可逆的慢性疾病及身體傷害。張耀庭提醒,務必養成定期測量血壓的習慣,對自己血壓有所了解,量血壓時,必須將壓脈帶綁在上臂距離手肘二指寬的位置,最佳測量時機為剛起床時或睡覺前;不建議在運動後、飲用咖啡因飲料及菸酒後測量,以免影響準度。若經常發生不明原因頭痛伴隨高血壓,或服用三種以上降壓藥物卻無法得到良好控制,就必須前往大型醫院,進一步檢查是否為其他疾病引起的次發性高血壓。延伸閱讀: 血壓高有前兆! 除了無感2症狀都是重要警訊 高血壓都是吃出來的! 5飲食地雷少碰為妙
-
2020-05-17 養生.聰明飲食
長期喝牛奶會提早死亡?教授破解「不建議喝牛奶」的醫學證據
讀者CH13在 2020-5-9在我發表的兩篇文章(再談牛奶致癌,牛奶致病的真相)的回應欄裡詢問:那這個呢?牛奶不建議喝的醫學證據https://lovingclinic.blogspot.com/2017/07/blog-post_8.html讀者提供的連結打開的是一篇2017年發表在《環境急診室》的文章,而標題就是《「牛奶」不建議喝的醫學證據》。我從這個網站的目錄欄裡又尋線找到「蛋」不建議吃的最新醫學證據以及「全素食」的飲食模式比「蛋奶素」更健康。所以,非常明顯地,這個網站就是在倡導連雞蛋和牛奶都不吃的全素食。事實上,網站的站長陳惟華醫師有註明他是醫界蔬食聯盟發起人之一,而他這個網站的文章當然也就是為了推行蔬食而寫。除了這個網站之外,陳惟華醫師也在他的臉書發表文章,而讓我最感震驚的是他在2020-3-23發表的《豌豆有助阻斷新冠狀病毒的感染》。由於這篇文章是關係到當下的新冠疫情,所以我只好趕在禮拜天(2020-5-10)匆匆發表了豌豆有助阻斷新冠病毒感染?,希望能盡可能減少會被它誤導的人數。不管如何,從這篇文章就可看出,陳惟華醫師為了推行蔬食,可以說是非常用心賣力,竟然連《豌豆可以幫助阻斷新冠病毒》這種違反基本醫學常識的謬論都說得出口。在《「牛奶」不建議喝的醫學證據》這篇文章裡,陳惟華醫師做了一個圖表來列舉不建議喝牛奶的醫學證據。它的第一項是《長期喝牛奶反而增加提早死亡、和死於心臟病及死於癌症的風險》,而它所提供的證據是《哈佛大學前瞻性研究61,433位婦女和45,339位男性,分別追蹤超過20年和11年》,而它所提供的參考文獻是《BMJ 2014;349:g6015》。所以,我就把《BMJ 2014;349:g6015》輸入谷歌搜索,果然看到一篇2014-10-28發表的論文,標題是Milk intake and risk of mortality and fractures in women and men: cohort studies(男女隊列研究:牛奶攝入量和男女死亡和骨折風險)。可是呢,這篇論文的作者全都屬於一個瑞典的研究團隊,也就是說連一個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都沒有。所以,我實在無法理解為什麼陳惟華醫師會說《哈佛大學前瞻性研究》。還有,這項研究是用問卷調查來詢問受訪人喝牛奶的習慣,也就是說這是一個《靠天吃飯》的研究 – 如果受訪人記憶不清,或說的不準,那研究所得的數據就會有所偏差。不管怎麼樣,這篇論文發表之後不到一個月(2014-11-26),在同一期刊裡就發表了兩篇質疑的文章。第一篇的標題是Statistical problems with study on milk intake and mortality and fractures(研究牛奶攝入量,死亡率和骨折的統計問題)。從這個標題就可看出,那項研究是有統計學上的問題。第二篇的標題是Unaccounted sex differences undermine association between milk intake and risk of mortality and fractures(無法解釋的性別差異破壞了牛奶攝入與死亡和骨折風險之間的聯繫)。從這個標題就可看出,那項研究無法解釋性別上的差異,而這就讓人難以相信它所建立的相關性。還有,一篇2017年發表的論文也質疑那項瑞典研究的可靠性。請看Higher milk intake increases fracture risk: confounding or true association?(較高的牛奶攝入量會增加骨折風險:是混雜的還是真實的關聯?)。陳惟華醫師所做的那個圖表裡多次引用《哈佛大學研究》,而哈佛大學的確有一位極力反對喝牛奶的教授。他就是我在牛奶致病的真相裡提到的Walter Willett。此人也是一生致力於推廣全素食,而由於他是這所世界頂級大學營養系的系主任,所以他所提倡的牛奶有害健康論,當然是擲地有聲。他在今年二月在世界排名第一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發表一篇綜述論文Milk and Health(牛奶與健康)。從這個標題就可看出它是一篇總覽牛奶與健康之間關係的權威性論文。在有關死亡率方面,它是這麽說:在一項包含29項隊列研究的薈萃分析中,牛奶(總脂肪,高脂和低脂)的攝入量或乳製品的總攝入量與總體死亡率無關。所以,縱然是一位一輩子致力於證明牛奶有害健康的名校教授,也在這篇論文裡說牛奶與死亡率無關。事實上,陳惟華醫師那個圖表裡所列舉的種種所謂的牛奶引起的疾病(例如癌症和心臟病),幾乎都沒有足夠的證據,或根本就是違反科學證據。所以,讀者CH13,實在很抱歉,讓您失望了。附註:我在牛奶致病的真相以及最近發表的牛奶與糖尿病的形成有關?,都有提到我自己是不喝牛奶的,而我不喝的原因是(1)怕營養過剩,(2)不忍乳牛被圈養的命運。原文:長期喝牛奶提早死亡?
-
2020-05-16 科別.消化系統
吃素能延緩腎病! 看看專業醫師怎麼說
55歲楊媽媽平日無健檢習慣,三年前因一場車禍到急診就醫,意外發現自己罹患腎臟病,且已進展到第四期。楊媽媽很擔心洗腎日子的來臨,進而到台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求診,腎臟透析中心郭克林主任評估病患本身有茹素習慣,配合服藥、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即可控制,遂會診營養師、腎臟病衛教師衛教,加上楊媽媽積極配合,三年來病況穩定。「慢性腎臟病」是全球性的健康問題,在台灣,罹病者就高達200萬人,每年藉由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的人口更達7萬人以上。慢性腎臟病可分為五期,前兩期患者的腎功能尚有正常人腎臟的60%,但已開始出現蛋白尿、血尿等症狀,第三、四期分別邁入中度、重度腎衰竭,會有水腫、高血壓、貧血、倦怠的情形;第五期則是末期腎臟病變,身體已無法排除體內代謝廢物與水分。郭克林說明,三高、肥胖、代謝症候群是腎臟病的危險因子,在第四期前,大多患者能透過飲食與生活方式的改變,有效降低疾病的進展。《營養學》期刊中的〈素食與慢性腎臟病〉研究,醫療團隊分析2005年至2016年至台北慈濟醫院接受自費健康檢查的40歲以上民眾,將五萬多筆資料依其飲食習慣分類,統計、分析檢驗相關數據,結果發現純素食者、奶蛋素食者罹患腎臟病的風險較雜食者降低了14%-18%。郭克林指出,素食者因攝取纖維多、脂肪少,腸道較健康,而植物性蛋白質在人體代謝時,產生毒素較少,能減輕腎臟負擔,所以茹素的人不僅能降低罹病風險,已罹病的茹素者也能減緩疾病進程。 延伸閱讀: 吃素就能與心血管疾病絕緣? 真相是…… 吃素也會得脂肪肝 這2樣都是地雷
-
2020-05-15 科別.心臟血管
40歲高血壓…有年輕化趨勢
40歲的業務陳先生經常應酬,飲食口味重,身材高壯自認身體健康,沒做過健檢,日前因劇烈頭痛到台北慈濟醫院急診求診,醫師發現他的血壓高達160/100mmHg,趕緊靜脈注射降壓藥物。調查顯示,18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約25%,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45歲以下發生率約7%,高血壓有年輕化趨勢。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台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耀庭指出,高血壓被視為隱形殺手,血壓是血液由心臟送出在動脈血管內產生壓力,當血流通過周邊小動脈時,若血管狹窄、硬化或肌肉收縮擠壓管壁,就會使血管壓力上升,形成「高血壓」。高血壓分為原發性跟次發性,大部分患者屬原發性高血壓,成因與遺傳、飲食、肥胖、生活型態等環境因素相關;次發性高血壓比率占整體高血壓5至15%,多為內分泌疾病所導致。張耀庭表示,高血壓初期沒有明顯症狀,若無定期量測血壓的習慣,偶爾頭暈、頭痛、胸悶往往容易被忽略。許多病患是因血壓過高導致急性劇烈頭痛、心肺等器官受損、呼吸困難到急診就醫時,才驚覺自己早已罹患高血壓。張耀庭指出,高血壓已有明顯年輕化趨勢,若未及早控制,恐導致不可逆的慢性疾病及身體傷害。民眾務必養成定期測量血壓的習慣。量血壓時,須將壓脈帶綁在上臂距離手肘「二指寬」的位置,最佳測量時機為剛起床時或睡覺前;不建議在運動後、飲用咖啡因飲料及菸酒後測量,以免影響準度。
-
2020-05-15 科別.婦科
高中生戲水後棉條塞整天 醫師揭驚悚後果:曾害死一堆人
每個月來報到的生理期常讓女孩們覺得十分麻煩,腹痛、倦怠等不適症狀更讓女孩們恨不得早點和生理期說再見,而因天氣炎熱有的人傾向選用衛生棉條,肝膽腸胃科醫師張振榕在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曾有女高中生和朋友戲水後,不慎未更換棉條,導致出現發燒、意識不清等症狀,嚇得家人急送醫。張振榕在《醫師好辣》中分享一起病例,他表示一名女高中生夏日和朋友相約戲水,不料恰巧碰上生理期,只得使用棉條赴約。張振榕表示,該女高中生整天下來只換了一次棉條,返家時和家人反映有噁心、想吐的症狀,但並未多加留意、甚至沒洗澡就睡覺。當到半夜時家人發現狀況不對勁,查看後才發現女高中生發燒了,甚至出現意識不清症狀,嚇得家人急忙送醫。女高中生送抵急診抽血檢查後,正常情況下白血球指數約8千到1萬,但她竟高達1萬3千多,血壓更不到90mmHg,馬上轉往加護病房做一系列檢查,結果發現女高中生血液裡竟有一種名為「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細菌。張振榕表示,檢測出現金黃色葡萄球菌通常是皮膚遭到感染,但女高中生經檢查後都無相關症狀,醫師接著詢問家屬才發現全因棉條未更換才出事。張振榕接著解釋,女高中生罹患的症狀為「毒性休克症候群」,相關症狀包含發燒、低血壓等等。張振榕表示,女性使用棉條建議3至4小時須更換一次,假如未定時更換,選用的棉條吸水力過強恐會造成私密處過於乾燥,摩擦後就會產生許多傷口,此時細菌就會進入身體造成感染。張振榕提到女高中生後來住院時,不僅全身起紅疹,皮膚更「宛如金蟬脫殼」般脫落,最後靠施打抗生素才控制病情。張振榕補充,棉條在1980年代問世時,美國出現840多個不當使用棉條的案例,全是因長時間未更換棉條導致毒性休克症候群。婦產科醫師陳保仁也提到上述美國案例十分著名,當時棉條常常標榜「吸血量大」,但放久了容易產生如同敗血症的症候群,後來為了避免造成悲劇,棉條開始限制吸血量、超過負荷就會流出來,提醒使用者更換棉條。另外,張振榕表示不見得要選用吸水力強的棉條,應該選擇吸水力適當的棉條,因為吸水力越強、越容易造成私密處乾燥,反而容易讓使用者感受不到棉條的存在,導致使用者可能忘記取出棉條引發感染。
-
2020-05-15 科別.心臟血管
高血壓年輕化 醫師建議每人定期量血壓
40歲的業務陳先生經常需要應酬,飲食口味偏重,身材高壯自認身體健康,沒有健康檢查的習慣,日前因劇烈頭痛到台北慈濟醫院急診室求診,醫師發現他的血壓高達160/100mmHg,趕緊靜脈注射降壓藥物。台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張耀庭提醒,須重視生活習慣及定期量血壓。台北慈濟醫院表示,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高血壓被視為「隱形殺手」,近年已成為台灣十大死因之一。研究指出,18歲以上在台灣的盛行率約25%,平均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而45歲以下的發生率大約是7%,且隨著世代演變,有越來越高的趨勢。張耀庭說明,血壓是血液由心臟送出時在動脈血管內產生的壓力,當血流通過周邊小動脈時,若血管狹窄、硬化或肌肉收縮擠壓管壁,就會使血管壓力上升,形成「高血壓」。高血壓可分為「原發性」跟「次發性」兩種,大部分患者屬原發性高血壓,成因與遺傳、飲食、肥胖、生活型態等環境因素相關;而次發性高血壓的患者比例占整體高血壓的5-15%,多為內分泌疾病所導致。張耀庭表示,由於高血壓初期不會有明顯症狀,若無定期量測血壓的習慣,偶爾的頭暈、頭痛、胸悶往往容易被忽略;因此許多病患是因血壓過高導致急性劇烈頭痛、心肺等器官受損、呼吸困難到急診就醫時,才驚覺自己早已罹患高血壓。張耀庭表示,初次因高血壓就診的病患,醫師會透過詳細問診、理學檢查、抽血、尿液檢查了解病患生活、飲食習慣,電解質等數據並評估肝腎功能;視病患情況安排心電圖、X光等影像學檢查,了解是否有心血管疾病或因高血壓導致的身體器官傷害。若懷疑為次發性高血壓患者,將會診新陳代謝科,進一步評估內分泌疾病的可能性。一般而言,罹患高血壓的患者僅能改變生活型態及服用藥物以控制血壓。心臟血管科醫師會以讓血管放鬆的「鈣離子阻斷劑」和調節荷爾蒙的「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抗劑」,輔以利尿劑、交感神經阻抗劑、血管擴張劑等降壓藥物予以治療。張耀庭指出,高血壓已有明顯年輕化趨勢,若未及早控制,恐導致不可逆的慢性疾病及身體傷害。民眾務必養成定期測量血壓的習慣。量血壓時,須將壓脈帶綁在上臂距離手肘「二指寬」的位置,最佳測量時機為剛起床時或睡覺前;不建議在運動後、飲用咖啡因飲料及菸酒後測量,以免影響準度。
-
2020-05-14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國內首次連7天0確診!累計32天無本土個案
【更新時間:5月14日 14:22】 台灣疫情確診數死亡數治癒人數本土案例55總數 440 7 383 境外移入349磐石軍艦36自1月21日我國出現首例確診以來,14日第一次迎來連續7天「零確診」,累計32天無本土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14日無新增病例,13日新增228例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8,335例(含67,265例排除),其中440例確診,分別為349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383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有關129名印度返台民眾,目前1人後送就醫,其餘持續於集中檢疫所密切健康監測。(延伸閱讀:疾管署詳列確診案例資料) 聯合新聞網提供最新疫情整理: 台灣疫情統計Infogram▌延伸閱讀:圖表/看全球各國最新疫情數據統計〉5月1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4日表示,國內無新增病例,13日新增228例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8,335例(含67,265例排除),其中440例確診,分別為349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383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有關129名印度返台民眾,目前1人後送就醫,其餘持續於集中檢疫所密切健康監測。〉5月1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3日表示,國內無新增病例,12日新增350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8,107例(含66,948例排除),其中440例確診,分別為349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375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有關129名印度返台民眾,目前1人有呼吸道症狀後送就醫,其餘持續於集中檢疫所密切健康監測。〉5月1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2日表示,國內今日無新增病例,11日新增363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7,758例(含66,605例排除),其中440例確診,分別為349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372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有關129名印度返台民眾,全員持續於集中檢疫所密切健康監測。〉5月1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1日表示,國內今日無新增病例,新增1死亡案例(案197)。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7,400例(含66,298例排除),其中440例確診,分別為349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368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5月1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0日表示,國內今日無新增病例,9日新增27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7,133例(含66,005例排除),其中440例確診,分別為349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366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有關129名印度返台民眾,全員持續於集中檢疫所密切健康監測。〉5月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9日表示,國內今日無新增病例,昨(8)日新增403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6,861例(含65,619例排除),其中440例確診,分別為349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361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有關129名印度返台民眾,目前維持1人後送就醫,其餘持續於集中檢疫所密切健康監測。〉5月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國內8日無新增病例,7日新增42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6,460例(含65,211例排除),其中440例確診,分別為349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355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有關129名印度返台民眾,目前1人後送就醫,其餘持續於集中檢疫所密切健康監測。〉5月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7日公布國內新增1病例(案440),為20多歲女性,2月下旬至卡達工作,曾於3月8日出現喉嚨痛、流鼻水與失去味覺等症狀,10日於卡達確診並接受治療,4月8日二採陰性治療結束後,返回宿舍隔離至22日。5月3日返國入境時無症狀,因主動告知曾於卡達確診,由機場檢疫人員採檢後送至集中檢疫所,並於4日檢驗陰性後,搭乘防疫專車返家居家檢疫,當日即出現腹瀉症狀,5日就醫採檢,於7日確診,目前住院隔離治療中;衛生單位將進一步調查個案同班機旅客,以匡列接觸者。我國累計25天無本土病例,國內確診個案為440例,分別為349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347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5月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6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病例(案439),為30多歲女性,於今(2020)年1月至英國工作,4月26日返國。〉5月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國內無新增確診病例,目前國內累積438例確診,分別為347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334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5月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4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病例(案437),為30多歲女性,1月30日至美國就學,4月9日入境時無症狀,居家檢疫期間因同班機旅客確診(案383),於4月11日改列為居家隔離對象。個案目前無症狀,住院隔離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晚間公布新增一個案(案438),是一名磐石艦官兵。沒有與其他任何確定病例住同一艙,但有與其中確診者有相關類別的工作,研判是是船艙中空間狹小、密切接觸的傳染造成的。〉5月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3日表示,國內無新增確診病例;2日新增38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4,094例(含62,780例排除),其中432例確診,分別為346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1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332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然而,指揮中心3日晚間再度舉行記者會表示,敦睦艦隊解隔離前又做一次採檢,經再次採檢後,4人檢驗陽性,均為磐石艦成員,皆無症狀,磐石艦成員共346人將全數於明日上午再度採檢,檢驗陽性者將送醫治療,陰性則返家自主健康管理。另外,岳飛及康定艦隊成員共367人,將於明日上午5時30分解除隔離,並依國防部安排離開檢疫場所,返家後需落實自主健康管理。〉5月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分別為60多歲女性(案430)、30多歲女性(案431)及40多歲男性(案432)。指揮中心表示,鑒於海外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持續,自台灣時間5月4日零時起,自海外入境民眾,登機前除了應填寫「入境健康聲明暨居家檢疫通知書」,也須確認住處是否符合居家檢疫條件,以確保國內防疫安全。返國民眾若同住者有65歲(含)以上長者、6歲(含)以下幼童、慢性疾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肺部疾病等),或無個人專用房間(含衛浴設備)者,入境後應入住防疫旅館;經查資料申報不實者,最高可罰15萬元。〉5月1日國內首次連6天「零確診」,累計19天無本土病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國內無新增確診病例,國內累積429例確診,分別為343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1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324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即日起有條件開放長照機構探訪視,必須採取預約實名制,每位住民一天限探視一次,且同一時間同一探視空間限一組訪客,每組訪客人數最多三人,全程佩戴口罩。指揮中心進一步表示,體育賽事與用餐活動的指引有可能朝「實名制」方向研議,以利疫情爆發時回頭追蹤。〉4月30日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30日表示,國內無新增個案,這也是首次連續五天「零確診」,累計18天無本土病例。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2844例(含61354例排除),其中429例確診,分別為343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1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322人解除隔離。敦睦艦隊全船4月15日下船,加上14天潛伏期,意即至4月30日未發生社區傳染就代表台灣過關,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以時序來看,初步是樂觀的。2.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表示,我駐法國代表處一位職員因出現若干症狀,憑醫囑在23日接受採檢,27日確診,目前該職員持續居家隔離,但已無任何症狀。與該名確診職員同辦公室的人員,立刻進行居家隔離14天。駐法國代表處3月下旬起實施遠距工作及分組分流上班,持續正常運作。〉4月2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9日表示,國內無新增個案;28日新增70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2,368例(含60,649例排除),其中429例確診,分別為343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1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311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4月2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8日表示,國內無新增個案;27日新增746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1,684例(含59,857例排除),其中429例確診,分別為343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1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307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4月2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7日表示,國內今日無新增個案;26日新增49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0,956例(含59,269例排除),其中429例確診,分別為343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1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290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4月2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6日表示,25日新增620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60,459例(含58,531例排除),其中429例確診,分別為343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1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281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4月20日及21日定點返台專案航班共460名湖北返台民眾,截至目前維持4人就醫治療中、1人陪同就醫,其餘持續於集中檢疫所密切健康監測。〉4月2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5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為20多歲男性,為敦睦艦隊(磐石艦)實習生。個案4月18日至集中檢疫所隔離採檢,一採結果陰性,因血中抗體陽性,於4月24日進行二採,並於25日下午1點半確診。〉4月2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為30多歲男性,為敦睦艦隊(磐石艦)軍人。個案4月18日至集中檢疫所隔離採檢,一採結果陰性,4月22日出現嗅覺異常、流鼻水、鼻塞等症狀,23日再次採檢並後送就醫,於今日確診。指揮中心指出,本起群聚事件截至目前共30人確診,衛生單位現已掌握接觸者共1,843人,其中530人為居家隔離對象,已採檢125人,91人為陰性,其餘檢驗中;1,313人為自主健康管理對象。〉4月2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為20多歲男性,為敦睦艦隊(磐石艦)軍人。個案4月18日至集中檢疫所隔離採檢,一採結果陰性,4月19日起陸續出現喉嚨痛癢、咳嗽等症狀,21日再次採檢,於今日確診。指揮中心指出,本起群聚事件截至目前共29人確診,衛生單位現已掌握接觸者共1,237人,其中509人為居家隔離對象,728人為自主健康管理對象。〉4月2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2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為20多歲男性,於敦睦艦隊(磐石艦)實習。個案於3月23日起出現發燒、咳嗽、味覺喪失情形,經服藥後症狀改善並恢復,4月18日至集中檢疫所隔離採檢,一採結果陰性,後續個案因出現鼻塞、嗅覺異常狀況,19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並二次採檢,於今日確診。指揮中心指出,本起群聚事件截至目前共28人確診,衛生單位現已掌握接觸者共692人,其中446人為居家隔離對象,246人為自主健康管理對象。〉4月2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1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新冠肺炎病例(案423至425),為2男1女,年齡介於20多歲至30多歲,均為敦睦艦隊(磐石艦)實習生及軍人。截至目前累計425例確診,分別為343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27例敦睦遠訓支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217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4月2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0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COVID-19新冠肺炎境外移入病例(案421、422),均為20多歲女性。累計422例,6人死亡,203人解除隔離。〉4月1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9日表示,18日新增56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不含軍艦接觸者採檢),截至目前累計53,005例(含50,619例排除),其中420例確診(今日新增案399至420),分別為341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24例敦睦遠訓支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189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4月1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8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COVID-19(武漢肺炎)境外移入病例(案396、397、398),均為20多歲男性,在我國某艦隊實習,住同寢室。三人於2月21日起登艦實習,該艦共337人(含3名個案)於3月12日至15日停靠帛琉,離開帛琉後於公海航行近30天,4月15日自我國軍港下船。〉4月1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國內17日無新增確診病例,昨16日新增910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51,603例(含48,680例排除),其中395例確診,分別為340例境外移入及55例本土病例。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166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4月1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國內16日無新增確診病例,昨(15)日新增96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50,703例(含47,407例排除),其中395例確診,分別為340例境外移入及55例本土病例。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155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中研院群聚案風險排除,指揮中心宣布結案。〉4月1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5日表示,14日國內新增1,206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49,748例(含46,329例排除),其中395例確診(今日新增案394、395),分別為340例境外移入及55例本土病例。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137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4月14日繼3月9日國內零新冠肺炎確診,我國歷經三月中旬的歐美第二波疫情攻擊,甚至一度3月20日創下單日新增27例的最高紀錄,睽違一個多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國內今日無新增確診病例。我國確診個案中累積6人死亡,124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4月1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3日公布國內新增5例COVID-19(新冠肺炎)病例,均為境外移入,為3女2男,年齡介於50多歲至60多歲;其中4人為珊瑚公主號郵輪旅客(案389至392)、1人(案393)為案384家人。有關3月29日返台專案航班共153名湖北返台民眾,已於今日解除隔離,並返家進行14天自主健康管理;其餘30日返台之民眾,持續於集中檢疫所進行密切健康監測,預計明日解除隔離。〉4月1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2日表示,11日國內新增1,10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46,547例(含41,681例排除),其中388例確診(今日新增案386至388),分別為333例境外移入及55例本土病例。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109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有關3月29日及30日定點返台專案航班共367名湖北返台民眾,持續於集中檢疫所進行密切健康監測。〉4月1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1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分別為60多歲男性(案383)、70多歲男性(案384)及20多歲女性(案385)。案383及案384均透過機場採檢發現,案385於法國就學,4月3日入境後進行居家檢疫,4月7日發燒,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11日確診。〉4月10日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境外移入病例,分別為20多歲女性(案381)及60多歲男性(案382)。其中案381於美國就學,3月30日入境,同班機旅客已有10人確診,因此由居家檢疫對象改列為居家隔離對象,個案於4月5日出現流鼻水、鼻塞及嗅覺異常症狀,7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今日確診;該班機截至目前共11人確診。案382於2月16日至3月29日與案378(妻子)一同至印尼探親,返國後進行居家檢疫,因妻子確診改列為接觸者居家隔離,案382返國至今無症狀,4月7日衛生單位安排接觸者採檢,於10日確診。2.傳疑似酒店女公關的案379,接觸者共匡列71人,皆須居家檢疫14天。已採檢五人,其中三人陰性、兩人檢驗中,衛生單位持續調查接觸者,目前匡列中。〉4月9日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9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為本土病例(第380例)。案380為20多歲男性,是日前公布的台師大四年級年學生(案322)的同宿舍室友,無症狀,於案322確診後列為接觸者,於3月30日起進行居家隔離,4月6日由衛生單位安排採檢,於9日確診。2.傳出一名台北某酒店女公關確診,且出現症狀後還去上班。指揮中心宣布,為維護民眾健康,即日起酒店和舞廳全面停止營業,其他室內娛樂場所也會持續監控。〉4月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表示,昨(7)日國內新增1,70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40,702例(含35,529例排除),其中379例確診(今日新增案377至379),分別為326例境外移入及53例本土病例。確診個案中5人死亡,67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有關3月29日及30日定點返台專案航班共367名湖北返台民眾,健康情形良好,持續於集中檢疫所進行密切健康監測。〉4月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新冠肺炎病例,3例均為境外移入,總累積數來到376例。病例為1男2女,年齡均2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27日至30日,發病日介於3月30日至4月4日,出國目的為就學及探親,發現管道為居家檢疫(2例)及居家隔離(1例)。〉4月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表示,新增10例確診,其中1例本土、9例為境外移入。案例365為案356、343(奧捷團確診夫妻)的孫子,由356傳給343後,再傳給孫子,屬本土個案。今日新增確診之其中3例,都是3月30日搭乘同一班機從美國返台之接觸者,前該班機日前已有3名確診個案,目前該班機累計10人確診。指揮中心表示,4月2日起已經將全機人員列為居家隔離對象,密切觀察中。〉4月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公布國內新增8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均為境外移入,為4男4女,年齡30多歲至6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14日至4月2日,發病日介於3月18日至28日。新增個案中,1人為本土個案同住家人,1人與摩洛哥旅遊團群聚相關,3人與奧捷旅遊團群聚相關。〉4月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國內新增7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分別為6例境外移入及1例本土。本土個案為40多歲男性(案352),近期無出國史,3月30日出現發燒症狀至診所就醫,4月1日因味覺及嗅覺喪失至同一診所就醫,隔天再至醫院就醫後收治住院並採檢通報,於今日確診。衛生單位調查,個案獨自居住,平時活動地以住家及工作地為主,將進一步調查相關接觸者,以釐清感染源。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6例境外移入個案為2男4女,年齡為20多歲至6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15日至4月2日,發病日介於3月16日至30日。發病前活動地為瑞士、美國、德國、英國及南美洲。〉4月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國內新增9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案340至348),其中7例境外移入及2例本土。本土個案分別為60多歲女性(案343)及40多歲女性(案347);其中案343近期無出國史,但其夫3月17日自美國返台;個案於3月20日出現咳嗽、流鼻水等症狀,曾於24日至28日期間多次就診,31日再度就醫即收治住院採檢,今日確診;案347為昨(2)日公布之案336的接觸者,無出國史,曾於3月19日及27日與案336接觸過,24日發病,曾二度就診未緩解,31日再度就醫即收治住院採檢,今日確診。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之7例境外移入個案為5女2男,年齡20多歲至6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14日至4月1日,發病日介於3月19日至30日,發病前活動地為美國、英國、丹麥、奧地利、捷克及泰國,出國目的多為就學或工作。〉4月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公布國內新增10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案330至338),分別為8例境外移入及2例本土。本土個案分別為50多歲男性(案335)及40多歲女性(案336)。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之8例境外移入個案為6男2女,年齡10多歲至6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6日至31日,發病日介於3月15日至28日,發病前活動地為美國、加拿大、祕魯、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巴西、英國、丹麥、奧地利及印尼,出國目的多為旅遊或就學。〉4月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公布國內新增7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均為境外移入,為3男4女,居住區域為北部4人、南部3人,年齡20多歲至7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19日至30日,發病日介於2月29日至3月27日,發病前活動國家為美國(6人)及英國(1人)。〉3月3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1)日公布國內新增16例新冠肺炎病例,分別為14例境外移入及2例本土。本土個案分別為70多歲男性(案307)及20多歲男性(案322),近期均無出國史。其中案307曾與案122(土耳其境外移入)聚餐,目前已初步掌握接觸者共46人。新增之14例境外移入個案為7男7女,年齡20多歲至6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16日至29日,發病日介於3月1日至3月27日;個案發病前活動地為美國、英國、冰島、法國、瑞士、泰國及菲律賓,出國目的多為工作或就學。〉3月3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公布國內新增8例COVID-19(新冠肺炎)病例,包括7例境外移入及1例本土。今日新增7例境外移入個案為3女4男,年齡20多歲至7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2日至22日,發病日介於3月6日至26日;個案發病前活動地包括英國、美國、菲律賓與埃及,其中5人與群聚事件相關。新增3死亡案例,確診個案中累計5人死亡,39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3月2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公布國內新增15例COVID-19(新冠肺炎)病例,包括14例境外移入及1例本土。境外移入個案為9男5女,年齡10多歲至6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14日至27日,發病日介於3月8日至3月25日;個案發病前分別有美國、英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瑞士、土耳其、摩洛哥、突尼西亞、菲律賓及印尼活動史;出國目的以旅遊或工作為主。〉3月2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8日公布國內新增16例新冠肺炎(COVID-19),包括2例本土及14例境外移入。本土個案為50多歲男性(案268)及30多歲男性(案269),兩人均無出國史。境外移入個案為9女5男,年齡10多歲至6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6日至26日,發病日介於3月1日至25日;個案發病前活動地包括北美洲(美國、加拿大)、歐洲(英國、西班牙、瑞士、捷克、愛爾蘭)、大洋洲(澳大利亞)及亞洲(菲律賓),出國目的以就學或工作為主。〉3月2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7日公布國內新增15例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分別為6女9男,年齡10多歲至6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15日至25日,發病日介於3月8日至25日。個案發病前,以美國(7例)及英國(6例)為主要活動國家,出國目的多為工作(8例)或就學(5例)。新增一人解除隔離,解除隔離人數上升至30人。〉3月26日1. 海基會宣布已洽請華航協助,指定兩架次上海飛桃園的航班,讓前階段因封城而滯留湖北的台灣人(除武漢之外)搭乘返家。兩架「另類包機」將在29和30日各飛一架,都是晚間19:50從上海浦東機場起飛,預計21:50抵達桃園。2. 26日公布國內新增確診17例,其中本土2例,1男1女,皆為境外移入個案接觸者,境外移入15例,為8男7女,年齡介於20多歲至6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16日至23日,發病日介於3月11日至23日,發病前分別有美國、英國、紐西蘭、西班牙、馬來西亞、摩納哥、墨西哥等國活動史。〉3月25日25日公布國內新增19例境外移入病例,為7男12女,年齡介於10多歲至6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12日至22日,發病日介於3月15日至23日。個案發病前分別有英國、美國、埃及、荷蘭、法國、比利時、土耳其及泰國等國活動史。〉3月2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晚間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冠肺炎境外移入引起本土個案,為北部30多歲法國籍男性(案216),清華大學法籍研究生,原列為案84接觸者,為我國第三起大專院校感染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20例新冠肺炎境外移入病例,為7男13女,年齡介於5至6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13日至22日,發病日介於3月9日至23日。個案發病前分別有英國、愛爾蘭、義大利、土耳其、印尼、西班牙、法國、美國、泰國、德國、保加利亞、比利時等國活動史。〉3月2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26例新冠肺炎病例,其中25例境外移入、1例本土。境外移入個案為13女12男,年齡未滿5歲至7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15日至21日,發病日介於2月22日至3月21日。個案發病前分別有美國、西班牙、荷蘭、法國、瑞士、英國等國活動史。〉3月2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公布,國內新增16例新冠肺炎病例,其中13例為境外移入、3例為本土個案。年齡10多歲至7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10日至20日,發病日介於3月7日至20日。個案發病前分別有美國、埃及、德國、法國、義大利、英國、丹麥、紐西蘭及菲律賓等國活動史。〉3月2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公布,國內新增18例新冠肺炎病例,皆為境外移入。年齡20多歲至7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8日至19日,發病日介於3月6日至19日。個案發病前分別有土耳其、美國、法國、英國、埃及、捷克、南非、印尼等國活動史。〉3月2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公布,國內新增27例新冠肺炎病例,其中24例境外移入、3例本土。境外移入個案為15女9男,年齡介於10多歲至8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6日至18日,發病日介於3月5日至18日,旅遊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法國、盧森堡、比利時、埃及、英國、墨西哥、德國、波蘭、西班牙、葡萄牙、日本、新加坡、奧地利、荷蘭、菲律賓、土耳其等,其中8人曾有多國旅遊史。3例本土個案分別為案130、124及134,案124為30多歲男性,近期無出國史,於3月17日發病,18日自行就醫後採檢通報,於今日確診。個案表示曾於3月12日、13日與自美國返國的上司接觸,該名上司於3月14日起有疑似症狀,另個案辦公室有2名外籍同事亦分別於3月17日及18日出現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將進一步採檢與疫調,以釐清感染源。〉3月19日國內新增8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7例為境外移入個案,其中1人為日前已有確診個案埃及團團員、另有2人也是來日前有確診個案的奧地利捷克旅遊團,若再加上先前公布的土耳其團確診者,目前我國旅遊團感染確診人數已達22人。有公衛專家認為已到了宣布進入社區傳播的時候,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台灣還未符合「本土病例比境外移入多」這一項,但也不敢大意。我國19日起採取管制邊境措施,是否要發布緊急命令?蔡總統表示,目前的法律和政策工具看起來足夠,若未來情勢有變化,造成更大的經濟和社會衝擊,再看實際的需要來決定。蔡總統並強調國家有足夠的民生物資存量,呼籲民眾不需要搶購、囤積。關於新冠肺炎新藥的開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張上淳說,國內已開始進行臨床試驗。〉3月18日18日新增確診23例,累計100例。其中21例屬於境外移入(2例為亞洲,另外19例為歐亞)、另2例為本土,其中土耳其旅行團15人中就有13例。國際疫情持續升溫,境外移入個案暴增,宣布非本國籍人員一律限制入境。不分國籍,所有入境者一律居家檢疫14天,19日凌晨零時起實施。除已公布列第三級之美國華盛頓州、紐約州及加利福尼亞州外,自19日零時起提升美國、加拿大、澳洲及紐西蘭共4國(皆含轉機)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3月17日17日一口氣新增十名確診新冠肺炎個案,今日再創新高,台灣目前確診數來到77例。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都屬於境外移入,其中4例都是3月4日至13日至土耳其旅遊,與案56、57及案65至67同團,該旅行團總共有15人,截至目前共9人確診。指揮中心宣布除已公布列第三級之中國大陸(含港澳)、韓國及中亞國家,自3月19日零時起並將下列亞洲19國、東歐1國及美國3州之旅遊疫情建議提升至第三級警告。〉3月1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日一口氣新增六名確診新冠肺炎個案,今日再創新高,新增八名確診個案,台灣目前確診數來到67例。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案60是到西班牙德國希臘,案61到捷克,案62到菲律賓,案63和案55同團去埃及,案64和案58為同校學生,最後65至67則是與昨天公布之案56參加同一個土耳其旅行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為加強防疫警戒,今宣布除已公布列第三級之伊朗、匈牙利、捷克、波蘭、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及立陶宛等國家外,自3月17日零時起,將東歐13國、中東15國與1地區、北非5國及中亞9國,提升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國人應避免至當地所有非必要旅遊。〉3月15日15日公布新增6例境外移入COVID-19(新冠肺炎)病例(案54至59)。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是目前單日新增最多境外移入病例的一天。案54為北部30多歲男性,2月28日至3月1日曾至泰國旅遊,返國後又於3月5日至8日與1名友人至日本北海道,返國後於11日出現流鼻水症狀,12日因全身倦怠及頭痛等症狀就醫並採檢通報,於今日確診,目前收治負壓隔離病房。案55為北部50多歲男性,3月3日至12日參加埃及團體旅遊,3月12日返國後因全身倦怠與肌肉痠痛就醫,經檢測有發燒情形,由醫院採檢通報,於今日確診,目前收治負壓隔離病房。案56及57分別為北部40多歲男性及北部70歲女性,為3月4日一起至土耳其旅行之團員(曾於杜拜轉機),皆於13日返國。案56於3月8日至12日出現身體不適,13日入境後因喉嚨癢、腹瀉、自覺發熱等症狀就醫,經醫院採檢後通報,於今日確診;案57於13日返國後因發燒就醫,於今日確診。案58為北部20多歲女性,今年1月至西班牙就學,3月12日曾出現體溫偏高,13日返國時,經發燒篩檢站採檢送驗,今日確診,目前收治負壓隔離病房。案59為北部10多歲男性,1月與家人同遊希臘,3月5日返台,12日出現喉嚨痛情形、13日因咳嗽、流鼻水及頭痛等症狀就醫,今日確診。由於已經開學,因此該名個案的所屬班級必須進行停課14日。〉3月14日新增3起境外移入案例。案51為30多歲荷蘭籍男性,3月2日至6日曾至奧地利,3月9日自荷蘭來台,10日入境,11日晚間因呼吸困難、胸悶及全身倦怠,至醫院急診就醫。案52為北部30多歲本國籍男性,2月28日與2名友人自台灣經土耳其轉機至瑞士後,2月29日自瑞士搭乘巴士至法國滑雪,3月7日再自法國搭乘巴士至瑞士搭機,經土耳其轉機返國,於3月8日入境,12日晚間出現發燒、全身倦怠、咳嗽、流鼻水等症狀至醫院就醫後採檢通報。案53為北部30多歲本國籍男性,2月22日至3月6日赴德國慕尼黑、紐倫堡出差,返國後於3月11日出現咳嗽有痰、喉嚨痛症狀。因歐洲疫情持續升溫,除原已列第三級之義大利外,3月17日起將其他共27國歐洲申根國家,再加上杜拜(含轉機)旅遊疫情建議提升至第三級。此外,即日起將美國華盛頓州、紐約州及加利福尼亞州等3州旅遊疫情建議提升至第二級警示,全球未列旅遊疫情建議的國家均提升至第一級注意。〉3月13日第50例為中部50多歲美國籍男性,獨自在台工作,2月24日曾接待4名來台的美國友人(均於2月26日離境)。案50於2月27日、3月4日及7日陸續出現畏寒、咳嗽及發燒症狀,7日就醫後收治住院,10日由醫院採檢通報,於今日確診,目前於負壓隔離病房治療。依案50發病前暴露史研判,遭美國友人感染的可能性較高。〉3月12日第49例為北部40多歲女性,該名個案2月21日自台灣經英國轉機至愛爾蘭旅遊,3月4日再從愛爾蘭搭機至比利時旅遊,3月7日自比利時經土耳其轉機,3月8日返台。個案入境時無症狀,返家後出現頭痛、倦怠及喉嚨痛症狀,3月10日至醫院就醫並採檢通報,於今日確診,目前收治負壓隔離病房。指揮中心表示,依個案發病前活動史研判,於國外感染的可能性較高,個案自返國後除就醫外,均待在家中未外出,其同住家人目前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完成採檢。〉3月11日第48例為北部30多歲女性,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該新增個案2月28日至3月8日獨自前往英國旅遊及探訪當地友人,返國後於3月9日因頭暈、頭痛等症狀至診所就醫,因出現微燒及輕微咳嗽,於3月10日至醫院就醫,經通報檢驗於11日確診,目前收治負壓隔離病房治療。歐洲地區疫情急遽升溫,奧地利、比利時、丹麥、冰島、荷蘭、挪威、瑞典、瑞士8國提升至第二級,中東地區的巴林和科威特,與上列歐洲國家有相同等級風險,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另外,也將希臘、捷克、葡萄牙、芬蘭 、斯洛維尼亞、波蘭、愛沙尼亞 、匈牙利、盧森堡、馬爾他、斯洛伐克、拉脫維亞、立陶宛、列支敦斯登,以及與申根區自由流動的英國、愛爾蘭共16國的旅遊疫情警示調整至第一級:注意(Watch)。〉3月10日新增2確定病例,案46近期無出國史,與案34、案41同住,先前曾住院隔離進行兩次採檢,皆為陰性;3月6日至8日出現咳嗽症狀,第三次採檢確診。案47於3月2日至3月5日至荷蘭出差,返國後於3月9日出現症狀,經採檢通報於3月10日確診,於境外感染的可能性較高,衛生單位持續追蹤與案47同機旅客、親友及職場、就醫接觸者之健康情形。〉3月6日國家交響樂團(NSO)邀演澳籍音樂家為新冠肺炎確診個案,除國家音樂廳緊急閉館消毒、NSO取消近日演出。該音樂家曾於演出下半場入座觀眾席,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表示,初步了解該個案在2月28日晚間的座位兩側為同行友人及NSO人士,3月1日周邊座位名單則正在確認中。〉3月5日為避免傳染,內政部長徐國勇表示,目前暫時取消全國性酒測,但地方若有需要仍實施。國內第43例確診病例(北部50多歲女性)為案39(境外移入個案)確診前的接觸者;第44例確診病例為菲律賓境外移入個案(北部30多歲男性)。此外,有關澳洲確診1名最近曾來台旅遊新冠肺炎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補充說明,該名個案在台期間曾於音樂廳演出,將隔離21人。〉3月3日案9和案10為台灣第一起家戶群聚事件。案9為40多歲中部女性,1月27日發病,確診後調查時發現其丈夫也曾出現症狀,進而檢驗並發現丈夫確診,為案10。案10為40歲中部男性,去年九月起至武漢工作,今年1月13日返台,並於1月21日出現症狀。丈夫已於上月中出院,妻子今(3)日出院。〉3月1日第40例COVID-19(新冠肺炎)確定病例,為北部70多歲女性;個案為先前鑽石公主號經日方檢驗陽性後住院者,26日返台直接安排入住負壓隔離病房採檢,於1日確診。提升伊朗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三級,自台灣時間3月2日零時起,14天內有該國旅遊史者,入境後需居家檢疫14天。〉2月29日新增5例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其中4例為案34 (指標個案)確診前於北部某醫院之接觸者,分別為1名清潔人員(案35)及3名護理人員(案36至38)。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確定發生院內感染。〉2月28日台灣增加2例確診病例,案33曾於2月17日至22日跟團至日本大阪旅遊,研判於日本感染可能性高;案34於2月14日因低血糖全身倦怠就醫住院,21日起出現咳嗽、喉嚨痛及發燒,26日診斷有肺炎情形,無國外旅遊史。提升伊朗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三級,自台灣時間3月2日零時起,14天內有該國旅遊史者,入境後需居家檢疫14天。〉2月27日行政院長蘇貞昌在行政院會中宣布,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提升至一級開設,仍由衛福部長陳時中擔任指揮官。〉2月26日台灣增加1例確診病例,為案27醫院內外籍看護。伊朗旅遊疫情升至第二級警示。〉2月25日國內第31例新冠肺炎確定病例(為案27的孫子、案28的兒子),案31年僅11歲,成我國目前最年輕新冠肺炎確診,寒假期間曾參加補習班,相關疫情調查已陸續展開,確診個案接觸的同學已開始居家隔離。〉2月24日台灣今天再增加2確診病例,確診個案累計30例,新增兩個案例也是27的家庭群聚,是太太和小兒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表示,韓國近期病例數大幅增加已達833例,出現教會及醫院大型群聚,已進入社區傳播階段;另已指定大邱市、慶尚北道清道郡為特別管理地區。鑒於國人至當地感染的風險提高,故指揮中心宣布即日起提升該國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提醒民眾避免至當地所有非必要旅遊。〉2月23日因新冠肺炎滯留日本海上的鑽石公主號19名台灣旅客,回台第一次採檢結果全數陰性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二採結果均為陰性,將送至集中檢疫所隔離14天。此外,由於病例數快速增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伊朗、義大利旅遊疫情提升至第一級「注意(Watch)」。另外,陳時中宣布為了將醫事人力留在台灣,因此不論何種科別都禁止出國,若是有「必要性」出國狀況,則必須向地方衛生局報准後,才可出國。〉2月22日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的我國旅客,21日晚間搭乘華航撤僑包機平安降落桃園機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赴機場與醫院現場坐鎮,21日早上召開記者會表示,初步檢疫無人不適。指揮中心並宣布從即日起,提升日本、韓國的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二級警示」(Alert),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未來將會針對日韓的疫情滾動式調整,不排除展開「邊境管制」。〉2月20日1.行政院通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草案,未來受檢疫隔離者可請「防疫隔離假」,雇主若願意支薪,得自當年度營利事業所得額中減除該薪資金額的百分之二,而無法支薪者(如自營者),可在2年內向政府申請補償。確診者或高危險群不遵行各級衛生主管機關指示,將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台幣200萬元以下罰金,拒隔離者最重可罰百萬。2.教育部公告開學後停課標準,大專校院及高中以下學校,包含幼兒園、短期補習班,每班只要有1名師生確診,該班級(修授課程)停課14天,2名以上全校停課,一鄉鎮市區有三分之一學校全校停課,該鄉鎮市區停課。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表示,韓國近期COVID-19(新冠肺炎)病例數快速上升,目前累計逾80例,約7成為當地或疑似當地感染,其中6例感染源不明,並已出現多起群聚事件,考量我國與該國往來密切,指揮中心即日起提升該國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一級注意(Watch),提醒民眾遵守當地一般預防措施。〉2月14日1.健保署建置「高風險地區入境日期資料」提示再升級,從原本就醫插健保卡,系統就會自動跳出「中港澳旅遊史」警示視窗,因新加坡及泰國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自14日起近期14天內有泰國或新加坡旅遊史的健保資格者,也會跳出警示視窗,以利醫療人員留意高風險個案。2.針對台商返台遭計程車拒載一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對立或害怕是沒有必要的,旅客並不是確定有病,如果讓他們(旅客)都沒有路走,在外面的時間就更長,病毒也有可能會找上其他人,每個人被感染的機會都是一樣的,呼籲大家應該要互相體諒、互相幫忙,防疫才有可能做得好。此外,對於需要居家檢疫者,請各界給予支持,若隔離者有需要,社會鄰里應該幫忙。〉2月13日1.行政院拍板多項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紓困、振興方案,其中經濟部提案的抵用券,鎖定夜市、商圈、餐廳為使用範圍,擬以「你消費、我折扣」的coupon方式,初步規劃預算為新台幣20億元;農委會提出七大紓困及輔導措施,總額度68億元協助農漁業者;交通部提出總額約200億元的三個方案,紓困觀光產業與交通運輸業。2.經濟部次長王美花表示,口罩禁止出口、徵用口罩皆延長到4月底,但若疫情緩和,可能會解除這項措施。〉2月12日開放陸配子女來台導致抗議聲浪不斷,蔡總統指示檢討後,政策急轉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陸配子女有我國國籍,才能申請入境。〉2月11日1.指揮中心公布自今天起,所有入境旅客全部都要填寫健康聲明卡,換句話說,未來不論從日本、美國、歐洲等地,不分國籍入境台灣者都需要填寫單張健康聲明卡。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升泰國旅遊警示至第一級注意、新加坡提升為第二級警示,而港澳則提升至第三級警告。3.陸委會宣布,符合商務履約、跨國企業內部調動、投資經營管理、駐點服務、團聚及短期探親等六項事由留台的陸籍人士,可申請延後停留,每次申請延長時間為十五天。國人或陸配所生、現僅有中國大陸國籍的子女,須同時符合4條件才准入境,包括申請入境者需為原居住台灣者、該子女未滿廿歲且在大陸無親人可提供照顧,及父母皆在台。〉2月10日1.陸委會副主委陳明祺宣布,從2月11日零時起,港澳人士除了商務履約活動,跨國企業內部調動(含陪同人員)、已取得我居留證之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外,均暫緩來台,這也包含港澳學生。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產能已可達每日超過420萬片,因此決議先滿足專業需求及特殊病患需求,今日和明日共將配送350萬片口罩至衛生局轉發醫療院所,提供基層診所工作人員與特殊醫療需求病患之一周需求量。3.菲律賓民航委員會下令,禁止曾入境或停留台灣的非菲律賓籍人士入境,但外交部表示,據掌握資訊,媒體所報導菲律賓將台灣劃為中國疫區,並將台灣列入禁航名單的相關消息並非正確。〉2月8日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即刻起將廣東省列入一級疫區。2.陸委會表示基於防疫考量,從2月10日開始將暫停兩岸海運客運直航航線及航班,將會視疫情狀況再評估是否復航。〉2月7日1.陸委會表示,因應中國大陸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自109年2月10日起暫停小三通客運船舶往來。2.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公布,2月10日起經中港澳轉機得入境者,需居家檢疫14天;並限縮我國直航中港澳航線,部分機場暫停航班。〉2月6日1.曾停靠基隆港的鑽石公主號郵輪爆發群聚感染,目前已確診20病例,包含1名台灣女性,中央流行指揮中心發布新聞稿,考量國際郵輪屬人口密集、人員互動頻繁之高風險場域,故宣布即日起禁止國際郵輪靠泊我國港口。2.我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新增至13例,交通部觀光局宣布,配合疾管署提升港澳地區旅遊疫情等級為第二級,自即日起至2月29日暫停旅行社組團前往香港、澳門地區旅遊(不含轉機)。3.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表示,為確保國內公衛安全,強化人流入境控管,我政府針對香港、澳門居民來台,將進行居家檢疫14日。自2月7日零時起,將暫停受理香港、澳門居民申請臨時入境停留(落地簽及網簽)、「境外人士線上申辦系統」(雲端申請停留)。4.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晚間公布國內新增3例境外移入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病例,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三人都只有港澳旅遊史,其中甚至一對夫妻只是在香港轉機,就飛勇義大利旅遊,目前三人皆隔離治療中。〉2月5日我國累積11例確診新冠肺炎個案,整個中國大陸疫情不斷升溫,我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5日決定,自2月6日起,有中港澳旅遊史來台者一律需居家檢疫兩周,但赴港澳前有核准來台可自主健康管理者,則可不必居家檢疫,改以自主健康管例。〉2月4日外交部宣布,自2月7日起,針對14天內曾經入境或居住中國大陸的外籍人士,將禁止入境我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考量我國與浙江省來往密切,決定自5日起,將浙江省列為二級流行地區,入境民眾如有浙江省旅遊史,需列入居家檢疫對象。〉2月2日中央流行疫情檢疫中心宣布,3日起將浙江省溫州市列為二級流行地區。入境民眾如有溫州旅遊史,需列入居家檢疫對象,居住在溫州的陸籍人士則禁止入境。〉2月1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布,2日起將廣東設為二級流行區域,凡有廣東旅遊史者需居家檢疫,居住廣東的廣東人一律不准入境,另將湖北省流行區域等級在提升至一級,小三通來台者需居家檢疫14天。對於武漢滯留的476位台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監測應變官莊人祥表示,將指定特定場所,隔離檢疫返台台商,檢疫14天雙採陰性才能排除。〉1月31日1.我國第十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出現,國內新增這1例境外移入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病例,為第9例個案丈夫(40多歲),原列為接觸者,31日檢出新型冠狀病毒陽性確診,研判第9例個案是遭本個案感染,為一起境外移入個案導致本土家庭群聚事件。2.新冠肺炎疫情延燒,開學在即的校園如臨大敵。中山大學率先宣布開學日延後一周至二月廿四日再開學,成功大學也決定延至三月二日開學;高雄師範大學港、澳、陸生註冊入學則延後六周,逢甲大學研議向教育部報准延後開學。台科大校長廖慶榮說,若要延後開學,必須聯合台大系統三所大學一起延後,希望等教育部開會後再一起決定。〉1月30日1.台灣新冠肺炎出現第九例確診個案,四十多歲女性為目前最年輕的感染者,丈夫在武漢工作,一月中旬返台十天後才出現咳嗽、流鼻水等「輕症」,因為沒有發燒,被診斷是感冒未通報,結果這名輕症丈夫卻感染了妻子。2.政院決議依傳染病防治法規定,每天向業者徵購四百萬片口罩,調度給全國販售通路統一口罩售價,防止哄抬。經部宣布,年假結束2月1日起口罩售價調降為每片六元。〉1月29日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起加入「電子監控」來落實居家隔離與居家檢疫,就是使用智慧科技,以具備定位手機來電子監控,預估全國逾2000多名居家隔離者,需配戴電子監控儀器。在監測期間內,地方衛生單位每天主動監測兩次。居家隔離者也要定期回覆身體狀況,若發現離開或出現異常,會發簡訊要求回覆,了解其去哪裡,並要求其立刻回到隔離點,如不配合,立即由警方協助找人,甚至強制隔離安置。2.教育部最新表示,研修生或交換生暫緩受理,已發入台許可證者的也要延後來台,期程未定。〉1月28日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2例境外移入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病例,指揮中心擴大提升中國大陸(不含港澳)的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籲請民眾如非必要應避免前往。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我國確診第8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確定病例,也是首例本土病例。個案為中部50多歲男性,為先前確診第5例境外移入個案丈夫3.政府自1月28日起連續3天、每天釋出600萬片,採一人限買三片口罩的方式應急,經濟部表示,初六開工以後,生產業者將全力投入製造。〉1月27日1.疾管署要求從中國湖北省返國者都要居家隔離。教育部今天也表示,未來陸生到台灣以後,將採取「集中監測」管理14天,活動範圍以監測房間為主,無論是否離開房間都要戴口罩,並避免與其他監測者有親密接觸。2.華航集團(包括中華航空、華信航空、台灣虎航)宣布提高防疫措施,28日開始調整兩岸及台港澳航線機上餐飲及用品服務內容;全艙等均採「無熱餐」服務,不提供毛毯、枕頭、毛巾、報章雜誌等。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新增第7項來台限制:「三類觀光部分:自1月27日零時起實施暫緩受理來台;已發入台許可證者,推遲來台。」意指原為中國籍人士,但赴國外留學、取得當地永久居留權或依親,或赴香港、澳門留學,並取得當地永久居留權,即人在海外的來台觀光簽證申請。4.大陸「第一財經」利用百度地圖的大數據進行了分析,由去年12月30日至今年1月22日期間,於武漢起飛前往非中國大陸城市的航班,飛往台灣桃園有3696人、飛往高雄有2698人、飛往松山有1121人,合計7515人。〉1月26日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將加大防疫強度,全面禁止湖北省人士來台,包括陸生,自湖北回台的陸籍配偶需限制居住,並配合自主檢康管理14天。自湖北省返國、與確診個案有接觸的國人都要居家隔離,出門必須向防疫關懷員報告,未遵守規定一律重懲,不僅開罰,也將強制隔離。2.移民署宣布,金門、馬祖小三通落地簽即刻起停發,目前僅限持有團聚證、商務活動證及台灣人民配偶入境,其他暫不開放入境,尚未返回中國大陸的民眾可聯繫移民署安排返程船班。〉1月25日1.內政部移民署國境事務大隊公布最新入境規定,陸客限制變嚴,即日起居住地為湖北省的大陸人士,除了陸生就學、台灣人民之配偶、團聚以外,其餘專業交流、觀光、健檢、醫美、商業交流等事由均不得入台。2.確診病例中的男性台商,疫調時隱匿自身22日下午4點到6點曾到高雄市苓雅區金巴黎舞廳跳舞,且全程沒有配戴口罩,疫情中心表示,該名男子一開始並沒有配合疫調,直到今天早上才告知高雄市衛生局。高雄市衛生局今天也依違反傳染病防治法,開罰30萬元罰鍰,也是疫情爆發後首例被開罰者。〉1月24日由於肺炎疫情失控,大陸多個省市已經淪陷,交通部宣布台灣團客25日起暫停出團到大陸旅遊, 港澳不受影響。此外,截至24日晚間7點30分為止,我國已經確診三例,疾管署宣布,目前針對武漢旅遊團不得入境,目前提升為湖北團統統必須離境。〉1月2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23日起將疫情等級提升至第二級,由衛生福利部陳時中部長擔任指揮官。〉1月22日蔡英文總統22日早上表示,大家所關心旅客來台會是否擴大疫情,「我們也做出相關因應」。交通部已將旅遊警示提高,要求國內旅遊業者確定所有武漢旅遊團暫停出團,且暫時停止武漢旅遊團來台。〉1月21日陸委會表示,提升大陸武漢市為橙色旅遊警示區域,提醒民眾如非必要應避免前往當地。雄獅旅遊集團宣布,即日起到2月底湖北旅行團全部停止出團,無條件接受消費者退費,另3到5月的湖北團產品也暫停銷售,五福旅遊也跟進,即日起至2月底的湖北武漢進出的團體旅遊將全部取消出團。〉1月15日1. 15日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列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而中國大陸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微信21日才公告,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法定傳染病乙類管理,與SARS列為同等級法定傳染病。2. 台灣針對中國武漢直航登機檢疫,疾管署也再次發布醫界通函,自中國返台、無武漢旅遊史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患,如符合新型A型流感通報定義者,及遇不明原因肺炎病患,不論是否出國,兩者皆須加驗新型冠狀病毒。醫事人員未依法通報,可開罰新臺幣9萬元至45萬元,醫事機構可開罰30萬元至200萬元。
-
2020-05-13 科別.消化系統
1歲幼童嚴重咳嗽5天 原來是吞下釘書針險穿腸
苗栗縣頭份市一名1歲男童因為嚴重咳嗽5天,4月28日照胸部X光,意外發現胃卡了1根釘書針,訂書針尖鋭處有可能造成腸道受傷穿孔的危險性,外科醫師評估沒有立即開刀必要,給予病童腸胃藥使腸道蠕動順暢,5天排出訂書針。男童因咳嗽先到診所吃藥治療,5天仍無法改善,家長4月28日帶著到頭份市為恭紀念醫院急診室求診,照胸部X光,意外發現胃部釘書針的影像,抽血檢查黴漿菌抗體陽性,診斷黴漿菌感染合併誤食異物,黴漿菌感染的部分使用紅黴素類抗生素後獲得改善。誤食訂書針的部分,因為訂書針二端尖鋭,可能造成腸道受傷穿孔的危險性,外科醫師評估沒有立即開刀的必要後,給予病童腸胃藥使腸道蠕動順暢,並注意有肚子痛哭閙丶肚子變硬或是壓痛等是腸道受傷穿孔症狀,5月3日再檢查時,釘書針已經不見蹤影。為恭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浩遠表示,3歲以下的嬰幼兒常透過將物體放入口中來探索學習周遭,因此大多吞入異物的病童小於3歲,而嬰幼兒誤吞危險物品的機率,取決身邊是否有可以吞入的東西,及有無家屬監看而定,因此包括釘書針丶銅板、小電池、鈕扣、指甲丶螺絲釘、別針等,家屬要特別注意清空活嬰幼兒活動範圍。李浩遠指出,誤食尖銳或是腐蝕傷害物異物,須盡快安排內視鏡取出,鈍狀異物在消化道,一般嬰幼兒食入的物品長度不大於3公分,寬度不大於2公分, 只要經過食道後大致可以順利排出,此外,圓形鈍狀或無腐蝕性異物若在食道中無法順利往下,宜在24小時內取出,否則也有可能造成食道傷害。異物進入胃中則可以觀察一段時間(最長4周),每周追蹤X光,1周後仍留在胃中機會很低,大多需以胃鏡取出,異物如果在小腸或大腸定點超過1周仍然沒有移動,要強烈懷疑是否是腸胃道先天畸形阻礙異物的排出,需要手術處理,如果已經出現厲害嘔吐、發燒或腹痛等腹膜炎徵象,也必須緊急開刀取出。
-
2020-05-1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512國際護師節 護理師淚訴:抗疫過程遭歧視
今天是國際護師節,國民黨今邀請多名護理師舉行記者會。有護理師表示,在對抗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醫療人員與家人常遭到歧視,跨科支援也不合理,希望不是只有護師節才被重視。也有護理師質疑,災難過去之後感謝還在嗎?急診室專科護理師楊卉庭在記者會中落淚控訴,在對抗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醫療人員與家人常遭到歧視,工作環境也需要改善,像是不合理的跨科支援部分,希望護理人員能多受一點尊重,而不是只有護師節才被重視。內視鏡護理師陳欣瑤則透露,醫院告訴護士不聽話就不要做,這句話在護理人員缺乏的台灣若被實現,將是醫療界的惡夢,因為沒有人願意再踏入。國民黨上午由黨團書記長蔣萬安代表提出終結血汗護理師、改善醫院護病比、提高夜班輪值費與提升護理師尊嚴等照顧護理人員4政策主張,為台灣健全周延醫護體系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