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2 失智.非藥物治療
搜尋
思覺失調症
共找到
131
筆 文章
-
-
2024-08-30 醫聲.Podcast
🎧|音樂力量超神奇!竟讓病懨懨失智老人有活力、厭世年輕人翻轉情緒
許多人並不知道,像波浪鼓、音片鼓、手搖鐘的聲音、旋律,或是帶動唱、拍手唱歌,都可用來設計音樂治療活動,也可為情緒焦慮、失智、需要復健等族群,帶來翻轉情緒、啟動活力新力量。🎧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舉例來說,像波浪鼓所製造的海浪聲,便可以讓一個人的焦慮、茫然情緒找到出口。社團法人台灣音樂治療學會理事長、輔仁大學音樂學系助理教授吳佳慧在治療治療領域深耕多年,她分享道。過去曾有一名年輕學員,想報考冷門科系碩士班,但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家人很希望這位學員走教職之路,這位學員因而焦慮、茫然,當這位學員上音樂治療課程,剛開始滿臉愁容、抑鬱寡歡。一鼓一世界,凝視滾珠生頓悟在元氣醫聲Podcast節目中,吳佳慧準備波浪鼓、音片鼓、手搖鐘等樂器。她解釋,波浪鼓是一種鼓,裡面含許多小圓珠,隨著鼓面擺動,小圓珠翻滾、碰撞,便會產生如波浪般聲響。當時,這位學員不斷搖著波浪鼓,眼睛一直凝視著滾動的小圓珠,當停下波浪鼓,「我想通了!」這位學員突然冒出這句話,眼神也重新展現光彩。這位學員娓娓訴說著,搖動波浪鼓時,她把自己想像成其中一顆小圓珠,其他小圓珠代表家人,原本她費盡心思想控制小圓珠的方向,不希望小圓珠有太多碰撞,但發現無論如何努力,小圓珠還是無法受到控制,當小圓珠彼此碰撞,卻也發出悅耳的海浪聲。這位學員領悟到,這過程就像人生之路,很多事情非自己所能掌控,一個人也無法討好身邊所有人,但即使彼此碰撞,最終還是可以產生美好的聲響,從此她就敞開心房、隨遇而安。量身打造音樂活動,治療過程更有動力事實上,音樂治療的運用非常廣泛,使用的樂器、形式也十分多樣化。對失智、過動、躁鬱症與思覺失調症等族群,都可帶來幫助、啟發。吳佳慧表示,音樂治療,主要是根據不同對象、目標去設計活動,從樂器、樂曲、節奏、旋律到活動形式,都需要量身打造、設計,而上述樂器,都可用於音樂治療,但也都需要治療師的引領、規劃。另外,像不少人上健身房,喜歡一邊聽音樂,一邊順著音樂節奏採飛輪。吳佳慧指出,這雖然不是音樂治療,但這樣的概念可應用於復健療程,病患在復健時,若在音樂治療師的帶領下跟隨音樂節奏、旋律進行復健運動,往往比較有持續性,且病患也較有動力接受復健治療。音樂的力量、形式,充滿無限可能性在吳佳慧的印象中,曾有失智長輩只要參加音樂治療活動,便充滿精神、活力十足,這位長輩過去只要參與活動,便開始打瞌睡,精神、體力都很不好,但參加音樂治療活動,便大為不同,看到長輩恢復活力,家人、音樂治療師都感到非常驚喜。吳佳慧希望未來針對音樂治療師的認證、進修等,可以訂立專法,並有更完整的制度規劃,同時也希望更多病患、民眾可以從音樂治療獲得啟發與療癒的力量。吳佳慧小檔案現職:社團法人台灣音樂治療學會理事長輔仁大學音樂系專案助理教授經歷:兒童發展中心社會福利機構教學醫院精神科音樂治療師學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美國Immaculata University音樂治療碩士輔仁大學音樂學系學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蘇湘雲音訊剪輯:蘇湘雲腳本撰寫:蘇湘雲音訊錄製:周佩怡特別感謝:社團法人台灣音樂治療學會
-
2024-08-16 醫療.精神.身心
17歲確診思覺失調!當年醫師的一句話讓我勇敢走過29年
「如果你不會害怕,那麼就要勇敢地接受它。」這是我當年被確診後,醫師跟我說的一段話,至今我記得牢牢的。在那次確診後回家,我一個人蒙在棉被裡大哭,默默地承受了這一切。我不是一個害怕生病的人,17歲前只要生病了,我都會跟媽媽拿健保卡,一個人到診所就醫。世事難料,這一生既然跟這樣難醫治的疾病結下了緣分,就在一次發作之後,被朋友帶去醫院治療,當時雖然很不安,但是天性樂觀的我,心想「也許老天爺看我太忙了,要我休息、度假、享福啊」。發病時幻聽幻影過去此疾病稱為「精神分裂」,現今改稱「思覺失調」。17歲那年,我突然感覺自己的生活變得不一樣,不斷地聽到有人在耳邊說話,常看到神明和王母娘娘的身影,我不敢跟家人說,我只知道我大概要去看醫師了,我求助於教會的大姊姊,從此展開了我的治療之路。那時我在一家幼稚園工作,卻因為生病離職了,隔年母親也生病,我必須在家照顧她,但我隱瞞了我生病的事情,經常家中、醫院兩頭跑,搞得身心俱疲。也常想我是否應該再就醫,可是當時的我連出門都懶,因此中斷治療一年多。隔年母親往生,全家都深陷在悲痛中,爸爸和哥哥都忙碌地為媽媽策畫追思會,而我卻把是否再就醫的事放在心上,在爸爸和哥哥恢復工作之後,我又踏上了治療的路程。這麼多年來,我一直為自己的健康努力,26歲那年,因為病情的不穩定而發作,竟要從自家5樓跳下去,在大家的勸阻下將我強制送醫,那一年是我人生轉變的開始,我告訴自己「將來我的人生,一定要變得不一樣,變得光彩奪目」。康復之家找到愛29年來,我不斷地嘗試新的用藥,也在醫院社工介紹下,來到彰化縣康復之家,多年來在這裡受到照顧,有時會想家,但很快就調適過來,我在這裡住了18個年頭,每一天康復之家就像一個小型社會,每一個住民都是生命的鬥士,雖然我是一個病人,但我也想要活出自己,讓自己的生命有光彩。如今的我,依然有病,依然有幻聽幻覺,但我知道必須要勇敢,我也算堅強,住院時、在康復之家,我也交到許多好朋友,大家雖然身心不健康,但是都有一顆勇敢的心,面對病魔、面對未來都有不一樣的挑戰,縱使我們還需要治療,吃藥或打針,但我還是希望自己再勇敢一點,也因為我的勇敢,不會再害怕了。專業觀點/思覺失調盡早治療 可避免疾病惡化【整理/記者黃妙雲】精神分裂症因長期被汙名化,使許多患者不願就醫,台灣2014年正名為「思覺失調症」。這是一種慢性且重大的疾病,與腦內功能運作失常有關,好發於青少年晚期及成年初期。思覺失調症臨床症狀,包括知覺、思維、情感、行為等功能性障礙,特別是與一般人的現實有明顯脫節,以幻聽最常見,或病患深受聽覺的控制,按照某個聲音去殺人或自殺等,也可能出現被害妄想,總覺得有人在某處監視他並打算加害於他,因而過度恐慌,可能重複一些怪異的舉止,突然間表現得很退縮、不與任何人互動,某些患者還會出現暴力的攻擊行為、傻笑、大哭。早期症狀可能包含了睡眠型態的改變,如突然難以入睡、多夢,或容易受驚醒等,情緒上的變化,對人際關係和周遭事物變得不理不睬,失去原本的熱情,行徑逐漸變得難以理解、怪異、愛發愣,思考障礙,失去組織語言的能力,開始胡言亂語、言語片段等,這些初期症狀若可及早注意,將能盡早處置而避免疾病的惡化。在治療上,思覺失調症往往需要長期用藥來調整腦部化學物的濃度,再佐以心理治療、家庭治療、環境治療與精神復健等方式,以改善精神官能異常的症狀。(資料來源/元氣網疾病百科)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8-0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送禮
【編者按】:本週的兩篇文章主題是「病人送禮的面面觀」。一位關心醫病關係,經常在醫療場所幫忙病人與家屬的牧師很生動地描繪出病人感激送禮的場景令人感動。→想看本文一位仁心仁術的資深醫師也有這機會表達病人、家屬送禮時帶給醫者的困擾。希望關心醫病關係的讀者可以因為這兩篇文章,而能跨過醫病之間的鴻溝,更加了解這問題。我們也希望「醫病平台」可以在這主題下邀請各方人士繼續更深入的討論。我小時候生病都是在父親幾個好朋友開的診所看醫生。印象中,那幾個醫生都是父親創設的台中佛教會館的重要支持者,所以去看病,他們不但不收費,還會噓寒問暖。父親過世後,母親帶我們歸信基督教,我們就少再去那些診所看病。這個童年就醫經驗給我留下一個印象,不管收不收費,醫生就是要盡其所能醫治病人,也要關心病人的生活起居。等我長大當醫生,認識彰化基督教醫院創辦人的第二代蘭大闢醫生,他的行醫典範,他的關心鄰居窮困家庭,使我深深感受醫生就是要像蘭大闢那種樣貌。一個當醫生的人應視其行醫乃是上天給的恩惠。所以面對病人,不論認不認識、有關係或沒關係,都要盡心盡力,以表達對上天的感恩圖報。在這樣的體認下,當我開始行醫時,我對病人送禮物給醫生持相當負面的態度。特別是對第一次就醫就送禮者,有時甚至當場露出不悅臉色而使場面變得尷尬。年事稍長,閱讀一些宗教信徒獻祭的文獻,了解獻祭也是一種送禮。送禮的背後有許多是單純出於對神明的感恩。當然也有心存賄絡的不良動機者。所以不能一概而論,以偏概全。有了這個認識,我不再千篇一律視送禮是對醫生人格的羞辱。下面舉兩個印像深刻的案例跟讀者分享。「例一」:柴爸是釣具行的老闆。他的幾個子女中,竟然有一男一女兩人在青春期就思覺失調症病發。柴爸定期帶著生病的兒女來看我的門診,從不間斷。柴爸是一個很有活力的人。看診時,他除了報告兒女的病情外,因他喜歡旅行,所以也會聊他的旅行經驗,並告訴我那家旅行社辦某地區的旅遊最在行。有一年接近農曆除夕時,他不知從哪裡查到我的住處,送來一袋鮮魚。他說是他自己釣的,趁新鮮趕快送過來。因為那些魚的內臟尚未處理,當天我連夜刮魚鱗、清除內臟。我家沒有刮魚鱗的工具,又不熟練,做到半夜才完成。第二天到醫院上班仍舊腰酸背痛。我的研究助理聽我說事情的經過,隔天她拿一支刮魚鱗的工具送我,跟我說她母親是在菜市場賣魚的。我心裡想的是希望這輩子不要再有人送我未處理乾淨的鮮魚!二十年前我屆齡退休,也不再看診。柴爸卻一直斷斷續續打電話給我,詢問我思覺失調症的治療是否有什麼新進展。其實我退休前已安排好將柴爸的兒女轉介給別的主治醫生。我了解他打電話真正的用意是以朋友的立場問候我。每年三節他會寄來一箱應時水果。從第一次收到他寄來的水果,我就很懇切地告訴他,我家只有兩位老人,謝謝他的善意,但千萬不要再送我禮物。有時我故意不回電,希望他能因而不再寄送。可是他二十年來仍持續固執不停送來水果。今年6月初,我的新書「接住受苦的心」新書分享會後幾天,電話中他告訴我,當天他有到現場。因擠不進會場,只能在樓下看直播。他買了我的新書,並祝福我身心健康。「例二」:漢媽的主治醫生因另有他就,在離職前將漢媽轉介到我的門診。她第一次來我的門診,給我的印象是溫文有禮,但臉部表情掩不住是心事重重的人。漢媽是一位軍官的遺孀,育有一男一女。兒女都很優秀,他們都已大學畢業,也找到不錯的工作。漢媽的病情大多數時間是穩定,但就是莫名其妙,斷斷續續會出現不知來由的憂鬱夾雜被害妄想。每次門診我都會花一些時間和她聊她的家居生活,她與兒女、親朋的互動往來。經過幾年的門診,我還是理不出頭緒,無法了解她的病情波動的源由。後來在偶然的機會,我獲悉漢媽的先生當年是涉及匪諜案的冤案而死的。後來雖獲平反,但漢媽和她的兒女都不提這件往事。戒嚴令解除前不敢提這件事是很容易理解。但解嚴後仍絕口不提,可能傷得太深吧!我直覺這個創傷事件的痛苦經驗與她憂鬱夾雜被害妄想的發作有關。我試著讓她知道我不只是她的精神科醫師,也是能分擔她的創傷的朋友。 有一次下午的門診,我看到很晚才結束。當我走出診間時,看到漢媽坐在候診室。我問她看完診為什麼還不回家。她有點不好意思的拿出一包東西對我說,她知道我門診常看到很晚,一定會餓。她在家裡自己做了一些滷味,請我一定要要先吃一點,其餘的帶回家給家人。她說本來是在她看診時就要拿給我,但怕會耽誤我的看診,所以她就在候診室等到我看診結束。我第一時間很感動,但也很為難。我感受到漢媽來看診,不僅止於她的病的醫治,她也關心醫生超時工作是否會影響健康。我很為難是因為她告訴我,當她兒女知道她做一些滷味是看診時要送給她的主治醫生的,他們都表示不宜。如果我不收下那包滷味,豈不是證明她做錯了。從那次之後,她不再拿滷味到門診送我。因她女兒也在同一家醫院上班,當時還沒個資法,從通訊錄就能查出我的住處。於是漢媽要她已經當中階主管的兒子送滷味來。她兒子一再跟我道歉說,若他沒有照母親的吩咐做,漢媽會持續生氣說兒子不孝順。考量漢媽兒子的難處,以及我承諾漢媽我不只是她的精神科醫師,也是能分擔她的創傷的朋友,我妥協了。延伸閱讀2024-08-05 買兩條餅乾和兩粒梨子當作禮物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8-07 焦點.元氣新聞
拚加快肺纖維化新藥研發 中榮、百靈佳殷格翰簽臨床試驗MOU
「肺纖維化」急性惡化死亡率逾50%,既有治療僅延緩惡化,新藥研發進程亟待臨床合作推動。台中榮民總醫院與百靈佳殷格翰藥廠昨日簽訂臨床試驗合作備忘錄(MOU),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表示,中榮以病人為中心,除了引進高科技醫療設備與技術,更著眼於「急、重、罕、難」等醫學領域,發展新興治療與研究,期能幫助患者解決問題,與百靈佳殷格翰的發展不謀而合。2021年,台中榮總成立尖端醫療、智慧醫療、細胞治療暨再生醫學等委員會,並獲得全球最佳智慧醫院認證。2024年起,更積極投入臨床試驗,不僅建置臨床試驗病房、優化合約審查與試驗媒合機制,也將資訊化導入臨床試驗,發展分散式臨床試驗,並通過衛福部2024年至2027年卓越臨床試驗中心計畫。百靈佳殷格翰總經理邱建誌指出,與中榮的臨床試驗合作中,涵蓋早期臨床試驗,疾病領域跨及肺纖維化、癌症與自體免疫等疾病,透過整合雙方的優勢與資源,加速投入國際早期臨床試驗,提升台灣在新藥開發的影響力。未來將聚焦六大專科領域:胸腔科─漸進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病、糖心腎共病、腫瘤、思覺失調症、免疫、眼科等。中榮於2021年成立間質性肺病整合照護中心,照護病人數為全國之冠,台中榮總間質性肺病整合照護中心主任傅彬貴指出,肺纖維化是非常棘手的疾病,但目前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藥物只有兩種,漸進性肺纖維化全球僅有一種藥物可使用,亟須開發新的治療藥物。近年百靈佳殷格翰在肺纖維化新機轉藥物第二期臨床試驗成效優異,具抗纖維化、抗發炎作用,有助延緩肺功能持續退化。中榮更與基層醫療發展早期肺纖維化篩檢與轉介服務,提供病友早期診療,並獲得參加新藥臨床試驗的機會。而在肺纖維化新機轉治療第三期臨床試驗收案,中榮收案數更高居全球試驗中心排名前3%。此次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合作發展智慧臨床試驗,包括受試者篩選、簽署同意書、居家訪視、遠端生理參數採集、優化臨床試驗流程等,將創新研發的能量最大化,造福更多病患。
-
2024-05-26 焦點.元氣新聞
111年國人健康餘命72.43歲「少活10.4個月」 醫揭原因籲做好3件事
衛福部最新公布,111年國人「健康平均餘命」為72.43歲,較110年73.30歲,國人少活約10.4個月,此創下自90年統計至今,減少最多歲數的年份。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說,111年正值新冠病毒變異株Omicron流行,並爆發社區疫情,造成許多罹患慢性病等共病患者合併染疫死亡,為避免流行病來襲時的生命流失,應做好到早期發現、盡速治療、接種疫苗三件事。健康平均餘命 男少活11.8個月、女少活8.64個月衛福部「健康平均餘命」定義,為身體健康不需依賴他人的平均期望存活年數,由疾病、功能障礙及死亡的存活曲線,分別計算各年齡別健康生命的存活率,與未罹患慢性疾病狀況下的平均餘命。衛福部最新統計,111年國人「健康平均餘命」為72.43歲,相較前一年、110年少活約10.4個月,其中男性健康平均餘命為69.92歲,較前一年70.90歲,少活約11.8個月;女性為75.07歲,較前一年75.79歲,少活約8.64個月。疾病來臨前做好3件事黃高彬說,111年正值變異株Omicron流行,造成許多罹患共病患者染疫死亡,若要避免流行病來襲時,減少生命的流失,必須做好三件事。首先,應隨時監控慢性疾病共病者的健康狀況,一旦發現染疫應盡速送醫治療;其次,治療時,應盡速使用抗病毒藥物,降低患者體內病毒量;第三,高風險族群應接種新冠疫苗,降低感染後引發重症及死亡風險。國內新冠疫情平緩 僅15%需使用抗病毒藥物至於國內目前新冠疫情情況?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國內感染新冠病毒確診者,每周約新增1至2萬名個案,疫情平緩,確診者未出現明顯增加趨勢,而其中約15%、3000多人需要使用抗病毒藥物,但目前抗病毒藥物庫存約還有一年,民眾不需擔心。曾淑慧指出,依「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臨床處置指引」定義,染疫重症風險因子包括年齡≧65歲、癌症、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不含高血壓)、慢性肺疾(間質性肺病、肺栓塞、肺高壓、氣管擴張、慢性阻塞性肺病)、結核病、慢性肝病(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與免疫性肝炎)。或是失能(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腦性麻痺、先天性缺陷、發展或學習障礙、脊髓損傷)、精神疾病(情緒障礙、思覺失調症)、失智症、吸菸(或已戒菸者)、BMI≧30(或12-17歲兒童青少年 BMI 超過同齡第95百分位)、懷孕(或產後6周內)、影響免疫功能之疾病(HIV感染、先天性免疫不全、實體器官或血液幹細胞移植、使用類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劑),吸菸(或已戒菸者)若同時具有任一其他風險因子,當民眾染疫後,就符合使用抗病毒藥物的條件,醫師應開立藥物救治病患。
-
2024-05-07 醫療.精神.身心
研究證實頑固型憂鬱症會遺傳!「x等親」罹病風險增9倍
台北榮總精神醫學部情緒精準醫療中心李正達主任團隊研究發現,頑固型憂鬱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簡稱TRD)患者的1等親,大幅增加9.16倍罹患頑固型憂鬱症的風險,也增加了2至3倍得到其他精神疾病的機會,為首篇證實頑固型憂鬱症有基因遺傳風險的研究,於今(113)年4月獲得精神領域頂尖國際期刊《JAMA Psychiatry》接受刊登。逾30%憂鬱症患者抗鬱藥物治療效果不佳 研究發現可能與這原因有關李正達主任表示,憂鬱症對於社會的影響愈來愈大,全世界皆然,持續未得到控制的憂鬱狀態,將大幅影響生活品質、增加自殺風險,以及加速大腦退化。然而,有超過30%的憂鬱症患者對於抗鬱藥物的治療效果不佳,研究發現,此類頑固型憂鬱症比一般憂鬱症患者有著更明顯的大腦功能缺損。以下圖為例,同年紀但對於藥物治療反應不佳的TRD頑固型憂鬱症患者(下圖左),其大腦皮質活性下降的情況較一般憂鬱症患者(下圖右)更為顯著,當然也解釋了,此類患者的認知功能表現下降,以及社會職業功能的減損。早期的研究發現,若憂鬱個案對於特定種類抗鬱劑的治療反應良好,則其家族中另一憂鬱成員對於同一種類抗鬱劑的治療反應大多也會不錯;此外,近來基因的研究也發現,頑固型憂鬱症可能與突觸、神經可塑性、腦部滋養因子等相關基因的變異性有關,雖然目前研究的結果並不一致,這些發現已暗示了頑固型憂鬱症可能與遺傳有高度關聯性。頑固型憂鬱症具高度遺傳性 應及早選擇其他抗鬱治療恢復健康李正達說明,本研究分析我國人民就診資料,在串接不同資料庫後找出患者的1等親,包括父母、手足、子女後結果發現,頑固型憂鬱症患者的1等親,不但大幅增加9.16倍頑固型憂鬱症的風險,也增加了2至3倍得到其他精神疾病的機會,像是焦慮症、強迫症、憂鬱症、躁鬱症、甚至思覺失調症等。本研究證實了頑固型憂鬱症,在家族間有著高度的遺傳性,也間接支持了頑固型憂鬱症有著高度的生物性致因,也就是有更明顯的腦部異常,更提醒在臨床上若遇到對於抗鬱劑治療療效不佳的患者,應更早期積極的開立更有效的藥物或非藥物治療方式,例如:非侵入性腦神經刺激——重覆經顱磁刺激(rTMS),來治療其顯著的大腦功能異常。此外,李正達強調,抗鬱劑治療頑固型憂鬱狀態,反應了當下大腦及生理上存在著更多的異常,此最新研究結果暗示,遺傳在此生理異常背後的機轉上伴演一定角色,然而,對於抗鬱劑治療效果不佳、並不代表對其他藥物或是非藥物的治療方式就沒有效,早期且正確地選擇對的抗鬱治療方式,合併健康的生活型態,就能使憂鬱情緒快速改善,並恢復健康穩定的生活。★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05 醫聲.健保改革
4月1日健保調整藥價後,對民眾的衝擊有哪些?如何因應這波換藥潮?
健保署2024年最新藥價已於4月1日實施,主要衝擊慢性病族群,集中在這3類患者衛福部健保署公告2024年最新藥價於4日1日實施,藥價調整後,民眾憂心醫療院所出現換藥潮。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表示,健保調整藥價後,醫療院所會與藥廠重新議價,藥廠不願意降價,醫院考量營運成本,確實可能出現一波換藥潮。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也說,此波藥價調整多屬慢性病用藥,如心臟血管、神經系統、抗感染等用藥,影響患者將達600萬人。朱益宏說,醫療院所面對健保藥價調整,考量營運成本需與藥廠重新議價,但醫院層級不同,作法也不同,醫學中心藥品用量大,藥價議價能力強,同一藥廠可以針對不同藥品價格互相搭配,如降某藥品的價格,卻提高另一藥品價格。反觀地區醫院、基層診所在藥品採購受限用量少、必須向藥廠採購達一定數量的藥品,才有議價機會。如果採購量不夠,藥廠不出貨將形同斷貨,形成另類被迫換藥潮,但地區醫院、基層診所被迫換藥,能不能真的換到又是問題,像偏遠地區醫療院所,藥廠送藥成本高,藥價不降反升,呼籲健保署多協助偏遠地區醫院順利取得應有的藥物。健保署每年調整藥價,確實造成部分藥廠不符生產成本,選擇少量生產,或離開台灣市場。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說,基層診所有時換藥考量並非藥價,而是缺藥不得不更換其他更充足又不影響治療效果的藥品,如果再持續砍藥價,缺藥潮不解決,恐影響民眾的一般用藥。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發言人、藥師王明媛說,新藥價上路半年至一年後,醫療院所、藥局會與藥廠重新議價藥品,當藥價太高,為降低經營成本,轉為採購藥價低的藥品,常會出現換藥潮。一位不具名醫師表示,健保署調整藥價有利有弊,健保降低藥價支出後,省下來的錢可滿足其他病人需求,但調整藥價會壓縮藥廠獲利空間,擔心原廠藥退出市場,不利國內醫療發展,往後患者需原廠藥治療時,還須專案進口,反而可能花更多的錢,「一直壓低藥價,並非長遠之道」。每年健保藥價調整,社區藥局已有應對機制,一位不具名藥師指出,每年接近調整藥價,對降價過多藥品會暫停進貨,等待新藥價上路後,再用便宜價格進藥。「暫停進藥的作法,真的很令人痛心。」藥師說,如上月底有位民眾拿慢性處方箋,到藥局領取失智症藥物,但該款藥物藥局剛好用完,但該藥品4月後,每顆藥價調降6元,如果要幫民眾叫藥就會虧損,也只好請民眾到別家藥局領藥,健保署應想辦法解決藥價調整產生的諸多問題。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黃育文說,調整藥價前需經評估,如果是基本的、必要的、不符成本的藥品,就不會調降藥價,確保民眾用藥權益,目前共28家廠商提出重新核價,正依相關程序處理中。民眾憂療效變差 醫師提醒:多注意病況今年健保最新藥價於4月1日實施,此波藥價調整3大類藥物,分別為心臟血管、神經系統及全身性抗感染用藥,2024年健保藥價調整品項總數達4568項,其中調降4551項、調升17項。在心臟血管藥價調整,第一、二名為降血脂藥物,是與立普妥、冠脂妥等相同成分藥物,兩者為健保減少11.48億元支出,排名第三為用於術後傷口皮膚去瘀的去瘀軟膏類藥物,藥價從一支33點7元降至29.1元,可為健保省下八百萬元。延伸閱讀:藥物百科:立普妥、冠脂妥等相同成分藥物-藥物百科心臟學會秘書長王宗道說,民眾遇到醫療院所換藥,可以多量血壓、由健保存摺APP查看抽血檢查的血脂等數據,隨時注意病況;目前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在國人十大死因排名第二、患者人數持續增加,盼健保署節省藥費後,應放寬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降血脂藥物限制,有效減少發生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藥品調降價格,前三名藥物為理斯必妥、立普能、思樂康等相同成分藥物,以思樂康來說,常用於治療思覺失調症、躁鬱症、憂鬱症等患者,一顆藥價調整前為9.6元,調整後7.9元,降幅17.7%,為健保省下1.9億元。延伸閱讀:藥物百科:理斯必妥相同成分藥物藥物百科:立普能相同成分藥物藥物百科:思樂康相同成分藥物精神藥物調降藥價,是否影響精神疾病患者服藥順從性?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說,這次調價藥物在台上市已久,雖然有些病人執著原廠藥,但已在服用學名藥的病人應不受影響,且換藥前醫療團隊也會透過醫病共享決策,與病患說明清楚。如果治療效果不如預期,病人可向醫師反映,醫師會再向衛福部反映。至於抗感染劑藥品,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發言人王明媛說,此波調降藥物多為醫院內處方用藥,對一般民眾影響不大,醫院端對於該類藥品,還是需要多加注意,避免患者無藥可用。藥品政策改革 健保署2024年4月8日討論近年健保藥價調整為依據「全民健康保險藥品費用分配比率目標制(DET)」,自民國102年試辦至今,各界均認應調整。學名藥協會理事長陳誼芬說,健保藥品政策改革方向,製藥界與衛福部健保署已有多項共識,首先應加快學名藥上市速度;其次盼透過降低藥價,加快新藥納入健保,以及討論藥價核價、調價等DET機制等。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藥品政策改革於2024年4月8日舉行會議。此「113年健保藥品政策改革方案相關法規修正草案溝通會議」將邀集國民黨、民進黨、民眾黨等立委辦公室及製藥界代表等,與社保司、食藥署、經濟部等。陳誼芬指出,國內約七成藥品為學名藥,給付金額僅占健保藥費二成,應給予在台製造的學名藥優惠措施,降低藥價,且國內原料藥約五成來自中國大陸、三成來自印度,現在全球面臨缺工、缺料,建議政府扶植國內原料藥藥廠,國藥國造,降低藥價,並配合健保署採取平行審查、暫行性支付等機制加速新藥給付。藥學會理事長康照洲說,改革DET機制應採用更靈活調價方式,整合藥界專家學者、藥師、製藥界及各層級醫院、診所意見,共同討論適當解決方案,建議健保署應針對不同團體多開會議,了解各方意見。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說,全聯會將對藥品政策改革提出見解,但未被納入4月8日的討論團體之一,他已向署長石崇良提出抗議;全聯會副發言人王明媛說,今年藥價調整金額、品項是歷年最少,「但調降金額最少,不代表傷害最小」,每年調降藥價讓許多藥廠想退出台灣,DET等藥品政策確實需要改革。藥學會、藥師公會全聯會被安排在第二次會議。「醫師在治療患者時,希望手上能用的武器(藥物)愈充足愈好。」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說,健保總額有限下,須透過藥品議價、節流財務,但隨著全球藥品成本上漲,過度管制也有可能會導致廠商退出市場,或讓新藥、新技術納入健保的時程受到影響,呼籲政府應建立優質醫療環境,確保國人用藥無虞。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3-22 焦點.元氣新聞
她喪子差點壓力過大心碎致死 心碎症候群背後藏「身心議題」
「心碎」真的可能致死。一名50多歲女子,正經歷喪子之痛,天天以淚洗面,某晚突然胸悶暈厥送醫,女子心肌酵素上升,急診判定「心肌梗塞」,送進導管室治療,放置導管後,竟發現冠狀動脈並未堵塞,左心室卻呈現章魚壺狀,結果為罕見的「心碎症候群」,經投藥治療後,所幸救回一命。心碎症候群、心肌梗塞症狀難辨別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劉力瑋表示,心碎症候群又稱為「壓力性心肌症」,患者多數因情緒壓力引起,九成患者為女性,特別是更年期過後的女性,最容易引起心碎症候群,學界推測與女性荷爾蒙缺失有關。除了該族群以外,罹患憂鬱症、焦慮症、有抽菸、酗酒等習慣者,也屬於高危險群之一。劉力瑋表示,心碎症候群的表現方式與心肌梗塞相似,初期會感覺到胸悶不適,有時伴隨「劇烈疼痛」,心碎症候群的患者送到急診時,醫療人員難以透過症狀辨別是心碎症候群還是心肌梗塞,甚至連心電圖、檢測心肌酵素,兩者表現都完全一致,僅能透過導管手術釐清心臟冠狀動脈釐清,是梗塞還是心碎症候群。劉力瑋表示,當被判定是心碎症候群時,僅能透過支持性療法,改善症狀,並且投以心臟衰竭的藥物,如血管張力素轉化酵素抑制劑、鹽皮質類固醇、乙型受體阻斷劑、利尿劑等,心臟功能約能在一周至八周左右開始好轉。心碎症候群與心肌梗塞一樣都具有危險,據研究,心碎症候群是患者處於嚴重高壓時,腦內邊緣系統異常,交感神經過度活化,血壓快速升高,讓左心室變大,且會呈現如日本傳統捕捉章魚的「章魚壺」形狀,因此,心碎症候群還有另一個名稱為「章魚壺心肌症」。呈現章魚壺的狀態下,心尖收縮能力變差,血液難以被運送到全身,患者有機率會休克,有些則會誘發致死風險極高的肺水腫、心衰竭、心律不整等。據統計,心碎症候群的患者約有1%到3%的機率死亡。正經歷重大創傷 增心碎症候群發生率劉力瑋表示,蠻多心碎症候群的患者發病時,正經歷生命中,重大的創傷,如喪親、失婚、失戀等。患者多數藏有「身心」課題,若遇到心碎症候群的患者,也會同身心科醫師,透過長時間的心理調適,才有助於預防心碎症候群再次發生。台南市立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劉育嘉表示,現代人生活繁忙,時常疏忽情緒,累積許久就會成為壓力,心碎症候群的患者如果被診斷具有身心問題,醫師會嘗試協助患者逐步與情緒共處,先理解再排解。第一步建議,讓自己認識情緒,學習觀察以及了解發生什麼樣的事情會產生各類不同的情緒;第二步是不要排斥負面情緒,生氣、難過、悲傷對於人類來說都是重要的情緒,背後都代表著身體反應的訊息,情緒沒有對錯,迎接情緒需要花時間練習。第三步則是表達情緒,理解自己的情緒背後代表的原因後,開始慢慢表達情緒,學習去描述,不只幫助自己了解當下的狀況,也能讓身旁的人可以理解自己,讓溝通更有效率;第四步是調節情緒,當得知自己會受情緒影響,可透過練習幫助自己調節到舒適的程度。劉育嘉表示,這些步驟看似簡單,但每一步都很難,特別是踏出的第一步是最難的,不過當患者有意識要面對情緒,就已經做到「自我察覺」,也就是踏出第一步,如果已經進入第一步,再往下認識自己的情緒開始卡關,建議可以尋求醫療或是心理諮商的協助,由專業人士的帶領可達到事半功倍效果。劉育嘉表示,情緒是一座大山,這個山是讓人生豐富的資源,只要妥善認識,能大幅降低壓力對於人類的傷害,也能避免心碎症候群等其他身心疾病的發生率。劉育嘉醫師小檔案現職:台南市立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學經歷:成大醫學系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總醫師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專科醫師台灣精神醫學會精神科專科醫師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專科醫師專長:失眠、焦慮症、憂鬱症、恐慌症、強迫症、自律神經失調、創傷後壓力疾患、失智症、躁鬱症、思覺失調症、器質性精神病劉力瑋醫師小檔案現職: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台南市立醫院師資培育中心主任學經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台大醫院心臟科總住院醫師台大醫院內科部住院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科住院醫師專長:高血壓、高血脂、心衰竭、瓣膜性心臟病、冠心病、末梢血管疾病、糖尿病、冠狀動脈旋磨術、頸動脈支架術
-
2024-01-23 癌症.抗癌新知
簽署MOU聚焦六大領域 長庚攜手百靈佳殷格翰推臨床試驗
廣泛性小細胞肺癌對化療反應佳,但可能在6至15個月內復發,且可能產生抗藥性,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與百靈佳殷格翰藥廠昨天共同簽署臨床試驗合作備忘錄(MOU),合力推動臨床試驗,除了癌症,也將聚焦糖心腎共病、思覺失調症等六大領域,共同加速藥物研發進程,造福更多病患。這也是長庚體系首次簽訂醫療全體系的臨床試驗,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決策委員會主委程文俊表示,如何讓民眾得到最好的醫療,對民眾及台灣醫療未來發展非常重要,期待強強結合的雙贏策略,讓台灣民眾在臨床治療診斷,及藥物應用可以和國際接軌。百靈佳殷格翰藥廠總經理邱建誌指出,過去十年與長庚醫療體系緊密合作,已開展上百個臨床檢測點、近70件臨床試驗,近4成皆為早期臨床試驗,以免疫、腫瘤專科為大宗,近來聚焦六大專科領域,包括糖心腎共病(CRM)、思覺失調症、胸腔科慢性漸進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病(ILD)、免疫、腫瘤、眼科等,希望持續創新,改變疾病發展樣態。據2022年國人十大癌症統計,肺癌連續43年排名前2名。台灣每年約新增1.3萬名肺癌病人,小細胞肺癌約占六分之一,其中逾七成為廣泛性小細胞肺癌。林口長庚肺腫瘤及內視鏡科主任郭志熙指出,少數癌症基因雖被發現,卻沒有適合治療的藥物,希望藉由相關領域合作,展開臨床試驗,更明確知道適用於哪些病人、出現什麼副作用等。秉持「Life Forward──生命總是不停前進,我們可以推動它往更好的方向」的核心精神,百靈佳殷格翰藥廠與長庚醫療體系簽署合作備忘錄,目標是2030年之前,在多數尚無治療方案的領域提供協助,推出15個人類全新藥品與適應症。邱建誌表示,期許以雙方的優勢與資源,改變某些特定癌症或疾病治療選擇有限等困境,造福更多病人。
-
2023-09-21 醫療.新陳代謝
紅色尿、綠色尿、黑色尿...尿液顏色反映健康狀況!除了水,這些因素也導致尿液顏色改變
尿液顏色的變化是人體健康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但很多人可能未曾注意,尿液的顏色除了受到水分攝取量的影響外,還可能受到飲食、藥物、代謝物等因素的影響。本文將探討導致尿液顏色改變的多種原因。尿液顏色和其變化原因正常情況下,尿液呈現淡黃色,這是由於尿色素的存在。尿色素濃度越高,尿液顏色越深,而尿色素濃度越低,尿液顏色則越淺。然而,尿液的顏色不僅受到尿色素濃度的影響,還可能受到飲食和藥物的影響。飲食對尿液顏色的影響飲食中的成分也可能導致尿液顏色的變化。.紅色尿液:有些人在食用紅色的食物,尤其是甜菜根後,尿液可能會呈現紅色,它是由於食物中的天然紅色素被代謝後存在尿液中所引起的。.橘黃色尿液:高含量的胡蘿蔔素攝取可能導致尿液呈現橘黃色。這種情況在過量攝取胡蘿蔔、南瓜、甜椒等富含胡蘿蔔素的食物後較為常見。.深啡色尿液:食用大量的黑莓可能導致尿液呈現深啡色,這種情況被稱為"blackberry urine"。藥物引起的尿液顏色改變一些藥物可能會使尿液呈現不同的顏色,這主要是由於這些藥物的代謝物透過尿液排除而導致。以下是一些可能會導致尿液顏色改變的例子:.鐵劑、metronidazole、nitrofurantoin和levodopa等:這些藥物可能會導致尿液變成黑色、棕色或深色。.Phenazopyridine、sulfasalazine、rifampin和rifabutin:這些藥物可能會導致尿液呈現橘黃色。.維生素B2(核黃素):維生素B2的攝取可能會使尿液呈現更顯著的黃色。.Doxorubicin、daunorubicin等抗癌藥物:這些藥物可能會使尿液呈現紅色。.Amitriptyline:這是一種思覺失調症用藥,可能導致尿液呈現藍綠色。.Methylene blue、hydroxycobalamin等藥物:可能出現紫色尿液。其他尿液顏色的可能性此外,尿液的顏色還可能因其他原因而改變,例如:.白色尿液:白色尿液可能是由於磷酸鹽結晶、乳糜尿或是使用propofol藥物所引起。.粉紅色尿液:尿酸結晶可能導致尿液呈現粉紅色。.綠色尿液:尿液的綠色可能來自於使用propofol、amitriptyline,或極少數情況下可能是由綠膿桿菌引起的尿路感染所致。.黑色尿液:黑色尿液可能與溶血產物、肌紅蛋白導致的尿液變化、黑色素瘤等相關。尿液顏色的改變可能涉及多種因素,包括飲食、藥物和其他生理機制。藥物可能導致尿液呈現不同的顏色,這通常是由於其代謝物的影響。若服用藥物後出現尿液顏色改變切勿驚慌,可以諮詢醫師或是藥師是否可能是藥物所導致,並告知有無出現其他新的症狀,以利醫療人員判斷。 參考資料:.Rawal G, Yadav S. Green Urine Due to Propofol: A Case Report with Review of Literature. J Clin Diagn Res. 2015 Nov;9(11):OD03-4. PMID: 26673613 [Full text]..Davis R, Jones JS, Barocas DA, et al. Diagnosis, evaluation and follow-up of asymptomatic microhematuria (AMH) in adults: AUA guideline. J Urol. 2012 Dec;188(6 Suppl):2473-81. PMID: 23098784.Colgan R, Williams M.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uncomplicated cystitis. Am Fam Physician. 2011 Oct 1;84(7):771-6. PMID: 22010614 延伸閱讀:.每天觀察自己大便!出現4大便是警訊!醫曝「7便便形態」這最危險.他每天大吃1食物「尿尿超多泡泡 」罹糖尿病!醫師一查:失控了.單「尿液檢查報告」有看沒有懂?教你如何看懂尿液檢查報告的結果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9-08 醫聲.慢病防治
不捨思覺失調症、躁鬱症家人受苦?研究:用「這招」很有效/翻轉精障人生5
長效針劑的適應症包括思覺失調及雙極性疾患(躁鬱症),文獻報告顯示,思覺失調症病患在早期使用長效針劑,可降低四成四的首次住院率,比起口服藥物,也能減少復發;至於躁鬱症病患,若使用長效針劑,可緩解症狀長達六個月,有助於恢復病人的工作及社交能力。中國醫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王明鈺指出,長效針劑越早使用對於病患的病情控制更穩定,尤其早發型思覺失調症患者,發病時都比較年輕,病情若能穩定控制,對於日後升學、就業就會產生很大幫忙。年輕病患得醫治,終於可以正常就學在王明鈺印象中,曾有一名年輕個案因精神病發作而受苦,即使使用到三線口服藥,仍無法順利控制病情,後因幻聽嚴重,醫療團隊便跟家長溝通,希望讓這名年輕病患強制住院,但家長心理不捨,只想親自守護孩子,不願讓孩子接受住院治療。後來王明鈺使用長效針劑幫助病患穩定病情,這名年輕病患後來也遇到一名天使社區個管師,在個管師的積極追蹤、關心下,治療服務的觸角得以從醫院端延續至社區,經過許多人的攜手努力,這孩子終於可以繼續就學。使用長效針劑,病患用藥順從度較高台灣精醫學會理事長蔡長哲醫師指出,當思覺失調症病患復發,即使接受治療,治療反應率也會下降。首次發病的患者若持續接受治療,可增加存活率、及正常生活的機會。依據研究,若早期使用長效針劑,用藥順從度可高達9成5,比起口服藥物的3成3,高出近3倍之多,病人的用藥順從度一增加,就能降低疾病的復發率。另一項調查也認為,早期思覺失調症患者使用長效針劑,可減少4成4的首次住院率。若談到各國使用長效針劑的情形,台灣依2019年健保資料庫分析,包括思覺失調症、準思覺失調症、妄想症和其他非情緒性精神病病患人數,總共約16.2萬人,當時使用長效針劑的比率,只有14%,與2009年英國的29%、2000年法國的23.5%相比,相距甚遠,不過這一、兩年來,長效針劑使用比率已逐漸上升。用對治療方法,病人症狀、家庭關係都可改善依據健保署實施的「思覺失調症醫療給付改善方案」近五年參與者與未參者的每人急診及強制住院次數都降低許多。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指出,以111年為例,有參加方案的病患,在平均急診數上,比未參與方案的病患來得低,強制住院次數也呈現相似趨勢。目前,長效針劑也能使用在躁鬱症病人上,但現在的使用率偏低,王明鈺指出,躁鬱症很常因症狀改善而中斷治療,造成家庭關係緊張,因此,更適合使用長效針劑。用藥順從性提升,病人、病人家庭皆受惠蔡長哲指出,依據研究,躁鬱症病人使用長效針劑,也可增加用藥順從性,而高順從性與順從性低的患者比較,其症狀緩解及恢復社交功能差距十倍,有效緩解症狀長達6個月,更有助於患者獨立生活及恢復人際關係,而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暨神經精神藥理學學會在2022也將其列為治療藥物的選項之一,期待病人在接受穩定治療後,不僅可以逐漸擺脫症狀的糾纏,也能恢復正常的社交生活。【延伸閱讀】🎧|李玟逝世揭精神疾病現況 蔡長哲籲藉教育撕標籤翻轉精障人生1/百萬精神病家屬陷「旋轉門」魔咒?精神科權威提三神招解套翻轉精障人生2/精神病病患出院,家人只能剉著等?精神科權威建議「這樣做」翻轉精障人生3/這家醫院靠「一神招」,讓精神病人主動想打針、治療!翻轉精障人生4/精神病患者出院失聯,怎解?重磅級專家提「一重要建議」翻轉精障人生5/不捨思覺失調症、躁鬱症家人受苦?研究:用「這招」很有效
-
2023-09-07 醫聲.慢病防治
精神病患者出院失聯,怎解?重磅級專家提「一重要建議」/翻轉精障人生4
「當精神病患者認為自己被當成病人,很容易就會跑掉…」在精神醫學的精神病治療領域,讓精神病患者能回歸社區,是一項很重要的目標,不過這條看似筆直的道路,卻顯漫長。在台灣精神醫學會與聯合報主辦的2023年「完善精神照護體系,治療策略挑戰與展望」專家會議中,高雄市立凱旋醫院社區精神科主任徐淑婷醫師指出,思覺失調症病患因急性發作住院、出院後,若接受急性後期照護服務(PAC),也就是有專人定期訪視、追蹤,接受治療的狀況的確比較穩定,但根據統計,大約有三成病患不願接受PAC服務,因而失聯、跑掉。把病患當成一般人,才能真正留住病患的心專長於復健精神醫學的徐淑婷說,許多病患並不喜歡「被當成病人看待」,因而對社區資源所提供的「支持、照護」,產生抗拒之心,也因此有三成多的人從此不願接受社區資源的服務。徐淑婷強調,精神復健和社區支持系統必須朝3E方向前進,也就是Enlightenment(啟發)、Empowerment(賦權)與Enablement(賦能),在「啟發」方面,重點是要讓病患對他們的疾病與所處處境有所覺悟,在「賦權」方面,則是要讓工作人員可以擁有更專業的技術,進而做出更精準的判斷,至於在「賦能」上,當精神病病患回到社區、校園,勞動、就學等環境因素也得調整,才能讓病患真正發揮實力、能力,同時也會更有自信。社區支持,也要包含社交、生活徐淑婷指出,社區支持不只有精神復健,也包含社交、生活,當前的困境在於,不論醫療、社會福利,都由機構或民間團體負責,患者若不喜歡與不熟的人互動,就會排斥,若微型社區復健機構舉辦的活動,可以讓病患認為自己只是像去看場電影,或做些健身運動等健康的事,接受度就回提升,社區中流失的患者或可逐漸回歸。徐淑婷也觀察到,不少接受PAC服務的病患,常摻雜經濟層面問題。凱旋醫院團隊在尋覓這群人時,發現許多病患居住於較弱勢區域,人口流動也較頻繁,導致機構常發生找不到人的情形。若要佈建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不能只將重點放在「三段五級」的追蹤,應規劃「以病人為中心」的機制,才能真正幫助到病患。跑遍大台北,就為了找「看不見的病人」談起社區內「看不見的病人」,國軍桃園總醫院教學副院長楊斯年很有感,擔任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院長時,他與醫療團隊負責追蹤所列管的22位街友病患,當時,他和團隊夥伴跑遍大台北,「患者今天在台北火車站,我們就到台北車站,明天我們到華山,之後又到龍山寺。」同時,在他任內,他也力邀民間團體、基層醫院合作綠色通道等,堅持一定要做好社區照護。台灣精神科診所協會理事長王仁邦說,他在20年前,曾參訪德國長效針劑門診,為吸引患者前來,該門診規劃提供咖啡、茶點及上網空間,所以他認為,「必須要有誘因或強制力,才會讓病患願意接受長效針劑的治療,在精神疾病治療等知識的傳播上,也要讓社會大眾了解長效針劑的真正功能、特點,否則存有似是而非的言論,只會徒增誤解。他強調,未來計畫精神科基層診所能與社區心衛中心攜手提供服務,往後也會和台大、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設置轉診流程,進行垂直合作,這也是第一線基層精神科診所未來要做的事。建立病患信任感,也是重要一環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副司長鄭淑心強調,新版《精神衛生法》即將在明年底上路,修法後,不僅讓國家資源挹注民間團體,各部會也協力幫忙,並建置全台七十一處的社區心理衛生中心,PAC患者回歸社區,總計三個月內有六次的醫療追蹤訪視服務,三次必須由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派員與病患出院的醫院人員共同訪視,以建立與患者的信任感;後續到宅訪視,實際上也能觀察病人與家人間的互動情況。面對各方諸多的建議,鄭淑心指出,在91條條文內,社區支持相關條文,就有13條,有了法源依據,便能讓國家資源朝社區靠攏,而各部會也需協力合作,包含勞動部就業支持以回歸職場、教育部協助生病學生,並讓學子在校園內獲得更多支持等,特別是民間團體這塊,支持對象更需要囊括家人、照顧者。政策必須接地氣,才能真正發揮效果鄭淑心表示,目前正著手和第一線地方政府、衛生局、醫療機構、民間團體及人權團體等對話,進行子法規的細部規範計畫,銜接所有環節,「上路之後要接地氣,而非唱高調。」【延伸閱讀】🎧|李玟逝世揭精神疾病現況 蔡長哲籲藉教育撕標籤翻轉精障人生1/百萬精神病家屬陷「旋轉門」魔咒?精神科權威提三神招解套翻轉精障人生2/精神病病患出院,家人只能剉著等?精神科權威建議「這樣做」翻轉精障人生3/這家醫院靠「一神招」,讓精神病人主動想打針、治療!翻轉精障人生4/精神病患者出院失聯,怎解?重磅級專家提「一重要建議」翻轉精障人生5/不捨思覺失調症、躁鬱症家人受苦?研究:用「這招」很有效
-
2023-09-06 醫聲.慢病防治
這家醫院靠「一神招」,讓精神病人主動想打針、治療!/翻轉精障人生3
「不是病情變嚴重的人,才要打針嗎?」、「我一個月打一次針,藥效留在體內這麼久,會不會洗腎啊?」這是高雄市立凱旋醫院社區精神科主任徐淑婷遇到精神病人及家屬對長效針劑的困惑。尤其是第一年要說服病人開始接受長效針劑時,很多人會對「打了針劑多久不用打?」、「藥效停留在體內不會怎樣嗎?」等問題充滿疑問,徐淑婷也指出,這也顯示需要提升精神疾病的識能,而給予的衛教內容,必需要能更貼近病人,包括家屬擔心針劑對身體的影響都需要納入。家人不用盯吃藥,終於放下心理負擔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蔡長哲在臨床上也遇到很多家屬認為,打針就是表示病情更加嚴重,但會與家屬溝通,打長效針劑後就不用一直盯著病人吃藥,可以改善病人、家屬間的互動、家庭關係。上述論點,也讓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王明鈺很有感,她說,病人及早接受長效針劑治療確實可以改善家庭關係,尤其躁鬱症病人更是需要,但少用長效針劑的原因在於,大家對疾病、藥物的衛教不夠,應該可以多利用社群或名人來宣傳。病人願為自己病情負責,較不會失聯、跑掉相對的,徐淑婷也發現,若病人對疾病認知清楚,有好的醫病共享決策(SDM),就能增加長效針劑的施打率,只要患者願意接受長效針劑,就會持續使用。而SDM執行成效很亮眼的醫療院所當中,台北馬偕紀念醫院就是其一,該院曾經針對新病人進行SDM後,發現有8成患者可接受口服及注射針劑治療,其中5成的患者只想打長效針劑。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部資深主治醫師方俊凱指出,「由於馬偕的精神科病房床位數少,為了讓患者的病情控制更穩定,在2010年得知長效針劑可以讓患者降低住院率後,就鼓勵科內醫師使用長效針劑,當時仍看不出效果,直到兩年後被通知領取健保署獎勵金時,才知道因為馬偕紀念醫院該年有777名思覺失調症病人,後來流失率為零,代表病患都沒有跑掉、失聯,才發現長效針劑的效益。」為了讓病人對自己病情負責,在馬偕紀念醫院在2020年開始實施醫病共享決策,在詳細病情告知後,用藥決定權回到病人自主決定,無論病人選擇什麼治療方式都不進行干涉,後來也發現精神科病人都很聰明,會選擇對自己最好的治療方式。馬偕團隊用智慧,讓病患甘願接受治療方俊凱統計自己的門診病人使用長效針劑的情形,思覺失調症病人與躁鬱症病人的比例約二比三;思覺失調症病人的施打率為55%,躁鬱症病人的施打率則是45%。目前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的SDM流程已朝電子化邁進,病患在門診候診時,可用手機掃QR-Code,患者填好基本資料,進診間看診時,便可以馬上與門診醫師進行討論。方俊凱也觀察到,躁鬱症的患者非常喜歡這項電子化流程,他們會覺得在點選各項目時,就好像在打電動,且很清楚知道注射長效針劑後就比較不容易急性發作,或因急性發作遭強制住院,對病人而言,馬上可以了解所有決定背後利弊得失,因此很快就可以做好決定。只要誠懇溝通,事情總是有希望不過,方俊凱也提及電子化的系統開發很重要,有時候醫師想要進行SDM,但在摸索階段,便會花更多時間與相關執行、開發團隊溝通,若在短時間內可以發揮SDM的效果,對於系統開發團隊來說,就是最實質的鼓勵。目前台灣精神醫學會也展開全省SDM與長效針劑使用的巡迴講座,目前已進行六場,希望透過SDM與長效針劑使用的巡迴講座,讓精神科醫師與病患創造更好的醫病溝通與治療成效。【延伸閱讀】🎧|李玟逝世揭精神疾病現況 蔡長哲籲藉教育撕標籤翻轉精障人生1/百萬精神病家屬陷「旋轉門」魔咒?精神科權威提三神招解套翻轉精障人生2/精神病病患出院,家人只能剉著等?精神科權威建議「這樣做」翻轉精障人生3/這家醫院靠「一神招」,讓精神病人主動想打針、治療!翻轉精障人生4/精神病患者出院失聯,怎解?重磅級專家提「一重要建議」翻轉精障人生5/不捨思覺失調症、躁鬱症家人受苦?研究:用「這招」很有效
-
2023-09-05 醫聲.慢病防治
精神病病患出院,家人只能剉著等?精神科權威建議「這樣做」/翻轉精障人生2
「我的家人快出院了,如果又有狀況,該怎麼辦?」「回到家裡,我家人有沒有好好吃藥,我怎麼會知道?」對於家有精神病病患的家庭,當病患老是急性發作、住院、出院,陷入旋轉門輪迴,家人往往十分無助,上述憂慮更是家常便飯,而這樣的現象,不僅限於思覺失調症病患,像第一型躁鬱症或其他精神病病患,也可能發生。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蔡長哲直言,目前,只有思覺失調症病患、家庭可獲得出院照護、追蹤服務,也只有思覺失調症病患積極接受治療、使用長效針劑,才有健保點數鼓勵,這對其他精神病病患、家庭,不盡然公平!給付改善方案上路,思覺失調症病患多受惠在健保署於2022年公告的「全民健康保險思覺失調症醫療給付改善方案」(思覺失調症方案)中,包含「擴大收案條件」、「新增高風險病人定義」、「提升財務誘因及增列服務項目」與「修訂品質獎勵方式」等4大面向。在這項方案中,對於長效針劑用於思覺失調症治療,訂立很具體的支持、鼓勵辦法,並針對出院後思覺失調症的病人,推出「急性後期照護」(Post-acute care, PAC)服務,除了對出院的思覺失調症病人進行追蹤訪視、居家訪視時所提供的照護服務進行點值支持,同時鼓勵醫師主動介入、改善高風險病人病情不穩定、未規律就醫等情況,期待思覺失調症病人可獲得連續性照護。急性發作、住院病患,出院更需支持、關心與會專家認為,事實上,不只出院後的思覺失調症病患需要這些照護服務,只要是急性發作、住院的精神病病患,像躁鬱症、妄想症、情感性思覺失調症等,當病患出院後,也都需要進一步的支持、關心。此外,部分長效針劑的適應症包括思覺失調症與第一型躁鬱症,因此相關鼓勵、支持辦法也要含括這兩大病患族群,這樣才不會顧此失彼,也才符合公平、公義原則。躁鬱症反覆發作,病人、家人都辛苦「躁鬱症病患處於躁期階段,常自我感覺非常良好,也常認為自己已經痊癒,更難規律就醫、用藥。」蔡長哲解釋,在急性住院的病患中,第一型躁鬱症病患也為數不少,這些病患若沒規律就醫、用藥,除了可能產生自殺風險,當行為失控,也可能亂買房子、車子、亂投資,或在職場上造成混亂,對家人、職場人際關係,都會產生很大影響。不只如此,若長期任由病人反覆在躁期、鬱期輪迴而不予以控制,大腦功能就會受損、退化,病患、家人的生活都會更辛苦,也更容易產生激烈衝突。因此當躁鬱症病患急性發作而需住院治療,出院的照護、支持同樣非常重要。三軍總醫院研究副院長葉啓斌表示,躁鬱症病人一旦急性發作,嚴重程度往往比思覺失調症病人更嚴重,也常產生無法抑制的暴力衝動、傷害事件,且可能出現自殺、自傷行為。急性發作時,藥物劑量往往也要增加,而藥物劑量的增加,對醫療資源、病患藥物副作用風險控管等,都會帶來負面衝擊。長效針劑,可治療思覺失調、躁鬱症在長效針劑的使用上,不少研究發現,部分長效針劑不僅可幫助減少思覺失調症復發、住院風險,對改善躁鬱症症狀、促進病患社交功能恢復與提升藥物順從度等,也有所助益。雖然去年及今年,健保署所列的27億長效針劑專款是不限疾病種類,但因缺乏進一步誘因,導致在臨床端,長效針劑於躁鬱症的治療上,發揮較有限。蔡長哲認為,長效針劑的使用,在這部分,的確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蔡長哲補充,過去,精神病病患與家人常因口服藥用藥狀況而產生爭執、衝突,主要原因在於,有些病患會偷偷丟藥、藏藥,當病患家人對病患失去信任,衝突就會增加,若使用長效針劑,病患不需每天服藥,與家人的衝突就會減少,病患與家人的關係也會趨於緩和。全方位評估,政策才能更符合所需台灣精神科診所協會理事長王仁邦表示,對於精神病患的治療與各項資源整合,應「以病人為中心」,精神科基層診所與醫院、醫學中心等,需垂直整合,病患、病患家人才能受到更完整的照護、支持,對於預防病患急性發作、降低住院風險,也才會發揮效益。高雄市立凱旋醫院社區精神科主任徐淑婷則觀察到,許多急性精神病患在住院、出院後,常疑惑自己到底需要接受多久的治療,若對此進行統計、評估,對於相關計畫、預算的擬定,就會更精準,也更符合醫療、病患需求。衛福部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表示,顧名思義,「全民健康保險思覺失調症醫療給付改善方案」主要只針對思覺失調症族群,未來若想納入其他精神疾病的治療,或讓相關治療鼓勵、支持辦法同時含括思覺失調症、躁鬱症,便必須改變方案名稱或另起計畫,這需要進行協商,並評估預算多寡、編列預算,若明年展開協商,最快也要後年才有機會施行。各方攜手合作,照護、支持才會更到位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副司長鄭淑心指出,目前心健司對急性發作、住院、出院的精神病患已進行列冊管理,也提供出院後續關懷服務,但因為人力尚有缺口,等未來人力到位,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等資源佈建更完全,將可服務更多病患、病患家人,對精神病患的照護、支持,自然也會更全方位,也更明顯優化。【延伸閱讀】🎧|李玟逝世揭精神疾病現況 蔡長哲籲藉教育撕標籤翻轉精障人生1/百萬精神病家屬陷「旋轉門」魔咒?精神科權威提三神招解套翻轉精障人生2/精神病病患出院,家人只能剉著等?精神科權威建議「這樣做」翻轉精障人生3/這家醫院靠「一神招」,讓精神病人主動想打針、治療!翻轉精障人生4/精神病患者出院失聯,怎解?重磅級專家提「一重要建議」翻轉精障人生5/不捨思覺失調症、躁鬱症家人受苦?研究:用「這招」很有效
-
2023-09-05 醫聲.醫聲要聞
受刑人藥酒癮戒斷難持續 出獄再犯率高/圍欄內的醫療4
二代健保實施後,衛福部宣布監所收容人獲健保資格。目前監所多藉簽約方式,由臨近醫院派醫師入監開設門診。但民間團體、駐監醫師及監所工作人員均表示,監所收容人常見的成癮問題、精神疾病,以及高齡化造成的認知功能退化、慢性病等問題,醫療需求高,但監內門診較難長期追蹤患者病情,生病收容人科別選擇受限,遑論徵詢第二意見,戒護外醫也會因監所文化遭遇阻礙。監所關注小組常務理事、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住院醫師鄭龍驊表示,入監同學中,因社經地位原因,絕大多數健康狀況本就不佳,不少人有毒癮、藥癮或精神疾病等問題。國內雖無監所精神疾病普查,但各國研究都發現,監內精神病人比率較監外高。此外,監所中肝炎、愛滋病患者並不少見;隨收容人高齡化趨勢,監外長者常有的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也在監所出現,但單點式的門診開設,收容人慢性病是否能長期控制,有待觀察。酒癮、藥癮等成癮病人,是監所中另一大醫療難題。衛福部立嘉南療養院成癮暨司法精神科主任李俊宏長期在台南監獄開設戒癮門診。他表示,監所中藥癮、酒癮的個案,甚至比精神疾病患者更多,收容人中因成癮問題犯下公共危險罪者,加上毒品施用入獄個案,占比至少一半。李俊宏說,在監外進行藥癮、酒癮治療,病人能申請衛福部補助,但在監內無法申請,且監所成癮門診係用毒防基金支應,而非健保門診,相關檢驗、藥物開立等均會受限,若遇到個案需要藥物治療時,多會轉診至監所配合的醫院。只關監所無治療 酒駕者未必學到教訓李俊宏表示,監所中收容不少酒駕者,戒酒用藥在外使用能申請補助,但在獄中要完全自費,且矯正機關未必願意進藥,造成治療難題。曾在屏東監獄開設精神科門診的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彭啟倫則說,成癮治療須要全面性、整合性治療,處理成癮背後的社會因素,並結合心理諮商、社工等資源,獄中此類資源仍相對受限。李俊宏說,因酒駕公共危險罪入監的收容人,每年有7至8千人,但其中不少收容人未造成性命、財產損失,但受三振條款限制,累犯三次不得易科罰金,一定要發監執行。此類收容人因長期飲酒,身體狀況不佳,常要掛號看醫師,占用監所門診資源。建議可凝聚共識,討論是否比照國外「藥癮法庭」模式,要求經過條件篩選的酒駕者在社區接受戒癮治療,同時戴上可偵測酒精濃度的電子腳鐐,一旦再度飲酒,就入監服刑。「只關在監所中,酒駕者出監後,也未必學到教訓。」李俊宏表示,上述模式酒駕者在社區中接受戒癮治療,同時在受到監控、確保不再造成危害的前提下,仍可工作養活自己,也能減少出獄後又老又病、消耗社會資源的問題。針對藥癮治療,彭啟倫說,過去曾試行在監所推動美沙冬替代療法,卻因監所中管理、儲存二級管制藥品有難度,以及對替代療法的負面觀感而無疾而終。目前監所中常用的管制藥物包括戒癮用的舌下錠,治療重度失眠的FM2、史蒂諾斯,則會視監所管理考量,若認定有藥物轉讓疑慮時,監所會要求暫停開立。監獄精神病患多 假釋路阻且長精神疾病是監所中常見疾病。鄭龍驊說,國內雖無正式統計數據,但各國研究均顯示,監所內精神病人比率高。監獄在評估是否要讓精神病人戒護外醫時,常會考慮戒護人力吃緊,若非有打鬧表現干擾他人者常不會積極處理。但精神疾病表現未必如此外顯,有些收容人是以抑鬱症狀呈現,就連思覺失調症患者,也未必會影響他人,而是自己深陷痛苦、妄想。一位不具名的宜蘭監獄工作人員則說,監所收容人常有認知功能相關疾病,但監所管理人員缺乏疾病認知,自己曾遇過罹患失智症的女士,因穿錯他人鞋子受罰;失智症阿公,難以服從監內作息、勞動要求被記嚴重違規;也有生理年齡50歲,心智年齡僅3歲的智能障礙收容人,因在舍房中哭鬧而受罰,「因為疾病而產生的表現,卻被視為一般違規處罰,造成病人假釋之路受阻。」另外,獄中口牙問題也相當常見,監所關注小組對收容人的調查中,有不少人提到須要植牙,卻因動輒數千元的費用卻步。李俊宏說,口牙問題盛行,是因監所中受刑人來自社會各角落,菸酒、檳榔使用比例高;施用毒品者,牙齒健康也常出狀況。
-
2023-09-04 醫聲.慢病防治
百萬精神病家屬陷「旋轉門」魔咒?精神科權威提三神招解套/翻轉精障人生1
根據健保統計資料,在民國110年,因精神相關疾病就醫人數達145.4萬人,較十年前上揚54.8%,其中思覺失調症、躁鬱症的治療與照護,近年因社會事件、藝人新聞受矚目。據全球流行病學統計,思覺失調症、躁鬱症等兩疾病的終生盛行率都是1%,兩疾病相加,台灣病患人數推估達50萬人,若算進受影響的家人、職場同事等,牽連人數達上百萬人。一旦病患沒接受穩定治療,很容易因疾病反覆急性發作、住院、出院產生「旋轉門效應」,病患的家人、親友、同事等也會飽受折磨,「如何打破旋轉門效應?」成當務之急!在台灣精神醫學會與聯合報主辦的2023年「完善精神照護體系,治療策略挑戰與展望」專家會議中,衛生福利部部長薛瑞元在開議致詞時指出,精神病患者最棘手、最難處理的議題,就是旋轉門效應。薛瑞元表示,當病患沒有規則用藥,導致疾病病情惡化、反覆住院,就像旋轉門一樣,病患就在醫院、家庭間繞來繞去,這對有精神病患者的家庭來說,是一個很沉重的負擔,若透過鼓勵長效針劑施打、推動長效針劑相關給付等措施破解旋轉門效應,便是「功德無量」。以往思覺失調症、躁鬱症病患使用長效針劑的施打率不高。去年開始,健保署編列27億元的長效針劑專款預算,使用率超過54%,今年上半年施打率則已有40%。打破旋轉門效應,百萬家屬可受惠蔡長哲觀察到,思覺失調症、躁鬱症病患若沒控制,進而導致疾病頻繁急性發作、住院,不僅病患的大腦功能易受破壞、行為更失控,病患的家人也會非常痛苦,而「長效針劑的運用」、「用藥的穩定度」與「病患出院後的支持、照護」,更是決定病患發作、住院頻率與打破旋轉門效應的重要關鍵。楊斯年表示,精神相關疾病是一種「障礙」,不是只有個別病患受影響,從家庭到國家,牽連甚廣。「很多精神病患者產生自殺、藥物濫用等共病。」葉啓斌表示,越早使用長效針劑等藥物,對自殺防治、改善藥物濫用等共病情況,都有幫助,除了病人本身,對病人家屬、社區安全也都有好處。提升長效針劑使用率,需靠多方智慧如前述,去(2022)年,健保署啟動長效針劑專款政策,編列27億元預算,使用率超過54%,今(2023)年再度編列27億元預算,在第一季,使用率為16.7%,不過精神科基層診所在第一季的專款使用率只有約7.42%,呈現明顯落差。王仁邦認為,精神基層診所醫師使用長效針劑,常擔心健保核刪、抽審、醫療廢棄物處理與護理人力不足等問題,若能根據原因進行改善,相信就有機會提升長效針劑使用率。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對此澄清,健保署除了積極納入長效針劑新藥,提供病友多種選擇,目前並沒有針對長效針劑設定給付規定限制,對於長效針劑等抗精神病用藥也沒有列入重點管理或列抽審指標,目的就是為了提升長效針劑使用率,讓病患獲得更穩定的治療。早發到成年,病患、社會觀念需翻轉事實上,早發型思覺失調症、躁鬱症病患的治療,也是一項棘手的挑戰。長時間醫治、陪伴兒青、年輕族群的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王明鈺表示,常有年輕病患認為自己已經痊癒,便擅自停藥,或擔心在校園用藥,可能引起異樣眼光,這部分實在很需要衛教加強宣導,若可邀請廣受年輕人歡迎的Youtuber幫忙宣導,也許可以翻轉一些病患、病患家人想法。高雄市立凱旋醫院社區精神科主任徐淑婷也觀察到,許多弱勢病患很容易失聯,還有不少思覺失調症、躁鬱症病患與病患家人對注射長效針劑有錯誤觀念,認為注射長效針劑代表病情加重,而沒有理解「長效針劑主要用來預防復發、穩定病情」,這些困難都是需要去克服。近年來,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部資深主治醫師方俊凱對於運用SDM(Shared Decision Making, 簡稱SDM)幫精神病患作出適合治療的決策,頗有經驗,他認為,只要讓病患、病患家人充分了解不同治療方式的利弊得失,多數病患都可了解長效針劑的好處,並願意好好接受治療。不只醫療,病患、家人須獲「平等對待」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副司長鄭淑心表示,不可否認,除了醫療,精神病患回到家庭、社區,需要許多的支持,而目前社區資源相對不足,隨著去年《精神衛生法》修正草案三讀通過,在社區支持上,都有相關條文提供法源基礎,未來執行社區支持的中、長程計畫,預計將有更多經費,期待從醫療體系到社區體系的連結,可以更緊密,讓精神病患、病患家人不但可以得到協助,也可獲得社會「平等對待」。【延伸閱讀】🎧|李玟逝世揭精神疾病現況 蔡長哲籲藉教育撕標籤翻轉精障人生1/百萬精神病家屬陷「旋轉門」魔咒?精神科權威提三神招解套翻轉精障人生2/精神病病患出院,家人只能剉著等?精神科權威建議「這樣做」翻轉精障人生3/這家醫院靠「一神招」,讓精神病人主動想打針、治療!翻轉精障人生4/精神病患者出院失聯,怎解?重磅級專家提「一重要建議」翻轉精障人生5/不捨思覺失調症、躁鬱症家人受苦?研究:用「這招」很有效
-
2023-07-06 焦點.元氣新聞
醫曝李玟碰上2大關卡闖不過!這些名人也受憂鬱症所苦
李玟不敵憂鬱症輕生 醫曝2大難關藝人李玟(Coco)不敵憂鬱症輕生離世,今由親姐姐在臉書及微博公佈消息,享年48歲,文中提及「李玟數年前不幸患上了抑鬱症,經過長時間與病魔抗爭,可惜近日病情急轉直下。」李玟飽受腿部疾病之苦外,與富商老公婚變消息也時有傳聞,精神科醫師表示,女性罹患憂鬱症比例是男性2倍,尤其40至45歲更是女性好發高峰期,若沒有接受穩定治療,每年5月及11月都是自殺高峰期,很多人撐不過去便不幸離世。關卡一:邁入更年期、老年交界 身心都巨變精神醫學專家、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院長楊斯年表示,罹患憂鬱症成因多,包括生物、心理、社會層面等,且到了40至45歲階段正好是人生過半,即將邁入更年期、老年交界,身體機能逐漸走下坡,心理負擔壓力則增加,身心變化將產生交叉,慢慢會感覺「力不從心」,不能再像年輕一樣好體力、擁有事業光環等,對於許多成功人士來說很難調適,若超過心理可負荷程度,且持續憂鬱,很容易成為憂鬱症。關卡二:憂鬱症每年2個「高峰期」出現:清明節前後、中秋節過後楊斯年指出,憂鬱症患者會出現低潮的情緒障礙,會在每年2個時段「高峰期」出現,包括上半年的5月、也就是清明節前後,以及下半年中秋節過後,每當「換季」時天氣忽冷忽熱、或是下雨等,最容易讓憂鬱症患者「感覺不舒服」,當憂鬱症患者好不容易捱過秋冬,到了隔年夏天便恢復力氣,若這力氣沒有用在讓自己復原,恐導致自殺人數增加。憂鬱症九大症狀根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憂鬱症有九大症狀,包括情緒低落、明顯對事物失去興趣、體重下降或上升、嗜睡或失眠、精神運動遲滯、容易疲倦或失去活力、無價值感或強烈罪惡感、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經常想到死亡。楊斯年說,前2項為主要症狀,後7項為次要症狀,上述症狀同時出現5項(含)以上,並持續2周以上,即可能為憂鬱症,必須就醫。楊斯年表示,憂鬱症要接受六個月到兩年正規治療,除了藥物治療外,亦可透過心理治療,不過得先釐清造成患者憂鬱的原因,若倒因為果,錯誤歸因會阻礙正常治療,在認知行為治療上,恐讓患者更加惡化,例如許多家屬會抱怨孩子不乖乖唸書,或是不願意外出工作而予以指責,但其實是因為憂鬱症影響他的求學、就業功能,若對於精神疾病沒有正確認識,會阻礙治療。憂鬱症易復發 關心身邊患者「一問二應三轉介」 「一問二應三轉介很重要。」楊斯年提醒,憂鬱症容易復發,因此正規憂鬱症治療3個目標是「降低症狀」、「恢復功能」、「避免復發」,身邊若有親友陷入憂鬱,可以口頭關心「你還好嗎?」,若有得到對方回應「我心情不好,想要自殺」等,應帶他轉介醫療資源。不少憂鬱症患者情緒不佳、思考變慢也抗拒就醫,但身旁的人必須提高警覺,尤其憂鬱症是螺旋狀循環,越復發會越難治療,因此希望在一開始發作就要接受正規治療,好好吃藥,避免停藥又復發。楊斯年表示,根據統計,女性較男性容易好發憂鬱症以外,女性終生盛行率約20至25%,相較男性10至12.5%高出一倍,代表終生女性罹患一次或多次憂鬱症「每四人就有一人」,雖有部分患者得過一次憂鬱症後會痊癒,但其餘憂鬱症患者罹患後「接下來10年多次復發」。他表示,憂鬱症只要好好接受治療,有三分之二的患者「可以恢復生病前的功能程度」,呼籲家屬及患者應正視、尋求正規醫療途徑。看詳細疾病百科:憂鬱症這些名人也受憂鬱症所苦.艾成長年受憂鬱症所苦 名醫揭3階段拉住憂鬱情緒.受憂鬱症所苦!前立委黃義交從住家11樓墜樓送三總不治,享壽69歲.張國榮逝世20周年 憂鬱症問題在香港的嚴重性.國寶雕塑家朱銘疑久病厭世輕生 四大方向觀察老人憂鬱.「被憂鬱吞噬」 SHINee主唱鐘鉉燒炭身亡 遺書曝光.竹內結子猝逝/產後憂鬱突發難防 醫:第二胎風險更高許多人有憂鬱症狀不自知?楊聰財分析精神疾病為何與自殺息息相關【記者沈能元報導】知名藝人李玟驚傳因憂鬱症離世,她於5月20日才發新歌,當時的歌詞:「生活要面對很多困難和傷痛,勇敢去挑戰,去追求,你就是戰士。」如今看來令人感慨。相信李玟直到最後一刻仍在努力,期待能用歌聲點亮粉絲們的每一天。李玟離世,引發民眾關注憂鬱症問題,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根據衛福部《自殺防治手冊》,自殺族群七成以上有憂鬱症,罹患憂鬱症的自殺風險約為一般民眾的20倍。但精神疾病並不是自殺的唯一風險因素,也不是所有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都會嘗試自殺。自殺是複雜的多因素問題,重要的是減少面臨自殺的風險,並適時尋求專業的幫助和支持。以下是楊聰財的說明與分析:精神疾病為何與自殺行為息息相關?精神疾病與自殺行為之間存在緊密的關聯。雖然並非所有精神疾病患者都會嘗試自殺,但許多研究表明精神疾病是自殺的重要風險因素之一。下面是一些可能解釋這種關聯的因素:心理痛苦:精神疾病患者通常經歷情緒困擾、心理痛苦和絕望感,這些感受可能促使他們考慮或嘗試自殺作為一種逃避或減輕痛苦的方式。無助感:某些精神疾病,例如重度憂鬱症或焦慮症,可能導致患者感到無助和無望。他們可能對現狀感到束手無策,無法找到有效的應對方式,這種無助感可能加劇他們對自殺的考慮。精神病症狀:某些精神疾病症狀本身可能增加自殺風險。例如,思覺失調症患者可能出現幻覺或妄想,這些症狀可能導致他們產生自殺的念頭。社交隔離:精神疾病可能導致患者與社交網路的疏遠,他們可能感到孤立、被排斥或無法獲得支持。社交隔離可能使他們感到無助和絕望,增加自殺的風險。高風險行為:某些精神疾病,如邊緣人格障礙或酒精或藥物濫用障礙,與自殺行為高度相關。這些疾病可能導致衝動控制問題和衝動行為,增加了自殺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精神疾病並不是自殺的唯一風險因素,而且並非所有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都會嘗試自殺。自殺是一個複雜的多因素問題,其風險受到許多個體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包括精神健康、社會支援、生活壓力、個人經歷等。重要的是,對於精神疾病患者,提供適當的治療、支援和心理健康服務是至關重要的,以減少他們面臨自殺風險的可能性。如果您或您認識的人對自殺有任何想法或感覺絕望,請立即尋求專業的幫助和支持。台灣的憂鬱症盛行率如何?在台灣,調查指出,8.9%的人有憂鬱症狀,約200萬人,其中重度憂鬱者,約佔5.2%,約125萬人。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05年至2015年全球憂鬱症患者已超過3億人,佔世界總人口4.4%,而人數仍持續成長中。 台灣本土數據方面,根據2016年衛福部統計顯示,國內憂鬱症會造成嚴重的社會經濟負擔以及失能,在所有疾病中排名第一這一高盛行率可能與多種因素相關,包括工作壓力、家庭壓力、社會期望、人際關係問題以及其他心理和生理因素。台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方式和高度競爭的環境也可能對憂鬱症的盛行率產生影響。許多人有憂鬱症狀不自知?是的,有許多人可能出現憂鬱症狀卻不自知。憂鬱症是一種心理健康障礙,它會導致情緒低落、失去興趣或快樂感、能量不足、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評價下降、睡眠問題等一系列症狀。然而,有些人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正經歷憂鬱症,或者他們可能認為這些症狀是與日常生活中的壓力或其他問題相關的正常反應。以下是一些可能導致人們不自知憂鬱症狀的原因:自我否定:有些人可能傾向於自我否定或將自己的感受歸咎於個人失敗、弱點或缺陷。他們可能認為自己無法有憂鬱症,或者認為這種情緒是他們自己的過錯。社會觀念和文化影響:某些文化對於心理健康問題存在一定的社會觀念和偏見。這可能導致人們對憂鬱症持有誤解或忽視症狀,將其視為弱點或缺乏意志力的表現。缺乏知識:有些人可能對憂鬱症缺乏瞭解,不瞭解與之相關的症狀和特徵。他們可能無法將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聯繫到憂鬱症,並且可能對求助或尋求專業支持缺乏意識。內外化行為:有些人可能通過內化行為來應對憂鬱症狀,即將自己的情緒和痛苦隱藏起來,不向他人表達或尋求幫助。這可能導致他們無法意識到自己的憂鬱症狀。憂鬱症與遺傳有關嗎?憂鬱症是一種複雜的心理疾病,其發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遺傳、生物學、心理社會等因素的交互作用。遺傳因素在憂鬱症的發病中起著一定的作用,但並非是唯一的因素。研究表明,憂鬱症在家族中有明顯的遺傳聚集現象。如果一個人的親屬(如父母、兄弟姐妹)患有憂鬱症,那麼他患病的風險就會增加。根據孿生研究,同卵雙胞胎中若一個人患有憂鬱症,另一個人也患病的概率會高於異卵雙胞胎。遺傳研究已經識別出多個與憂鬱症風險相關的基因。這些基因可能與神經傳遞物質的代謝、神經發育等生物學過程有關。然而,目前還無法確定具體的遺傳變異如何影響憂鬱症的發病機制,這仍然是一個活躍的研究領域。除了遺傳因素,其他因素也與憂鬱症的發病密切相關,包括生物學因素(如神經化學不平衡)、心理社會因素(如壓力、創傷經歷)以及個人特質等。這些因素與遺傳因素之間的關係相互作用,對憂鬱症的發展和表現產生影響。需要注意的是,遺傳風險並不意味著一定會患上憂鬱症,環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憂鬱症的發生。若您有憂鬱症的相關症狀或疑慮,建議尋求專業醫生或心理學家的評估和建議,以便進一步了解您的個人憂鬱症目前有哪些治療方式?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有多種治療方式可供選擇。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憂鬱症治療方式:心理治療:心理治療是憂鬱症治療的主要方法之一。常見的心理治療包括認知行為療法(CBT)、人際療法和解決問題療法等。這些治療方法可以幫助患者了解和改變負面思維模式、培養更健康的應對方式,並提供情緒支持。藥物治療:抗憂鬱藥物可以在憂鬱症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常用的抗憂鬱藥物包括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和選擇性去甲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SNRI)。這些藥物可以調節大腦中的神經遞質,改善情緒和情感狀態。身體活動:適度的身體活動對於改善憂鬱症狀具有益處。有氧運動、散步、瑜伽等身體活動可以釋放身體中的內啡肽和多巴胺等化學物質,提升心情和幸福感。社會支持:獲得家人、朋友和社區支持對於憂鬱症康復至關重要。參加支持團體、與親友交流、尋求情感支持可以幫助患者減輕壓力、分享感受,並獲得實用建議。輔助療法:一些輔助療法被用於輔助憂鬱症治療。例如,藝術治療、音樂治療和瑜伽等可以幫助患者舒緩壓力、促進情緒釋放和放鬆。治療憂鬱症的最佳方法可能因個人情況而異,有時需要結合不同的治療方式。如果您或您認識的人懷疑自己患有憂鬱症,建議尋求專業的心理健康專家或醫生的幫助。他們可以評估您的情況並提供適合您的治療方案。抗憂鬱藥物通常有哪幾種類別?抗憂鬱藥物通常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類別: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s):這是最常被使用的抗憂鬱藥物類別,包括氟西汀(Fluoxetine)、帕羅西汀(Paroxetine)、舍曲林(Sertraline)等。它們通常會抑制腦中血清素的再吸收,增加血清素的濃度,以改善情緒和情感問題。選擇性去甲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SNRIs):這些藥物同時影響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再吸收,例如文拉法辛(Venlafaxine)、舍曲林(Duloxetine)等。三環抗憂鬱劑(TCAs):這是較早期的抗憂鬱藥物,包括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丙咪嗪(Imipramine)等。它們主要作用於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再吸收,但也會影響其他神經遞質。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這些藥物抑制單胺氧化酶的活性,阻斷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降解。例子包括丙咪嗪(Phenelzine)、備氟米特(Moclobemide)等。由於與其他藥物和食物有可能產生嚴重的相互作用,MAOIs的使用較為限制,通常在其他藥物無效或無法耐受時才考慮使用。此外,還有其他類別的抗憂鬱藥物,如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再吸收抑制劑(SNDRI)和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放出劑(SDRI),但它們的使用較為罕見。值得注意的是,抗憂鬱藥物的使用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症狀來決定,並且需要根據醫生的指示正確使用和劑量調整。每種藥物都有不同的作用機制和副作用,因此尋求專業醫療建議非常重要。患者常會擔心藥物愈吃愈重?憂鬱症患者擔心藥物引起體重增加是相當常見的疑慮之一。雖然某些抗憂鬱藥物可能與體重增加有關,但這種情況在所有藥物和患者之間並不普遍。某些抗憂鬱藥物,如一些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和臥藥(如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等),在一些人中確實與體重增加有關。這些藥物可能導致食慾增加、新陳代謝率下降或液體滯留等影響,進而導致體重增加。然而,這種影響在不同人群中的表現方式可能存在差異。重要的是要記住,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應都不同,而且潛在的副作用也因人而異。某些人可能會體驗到體重增加,而其他人可能不會有這個問題。此外,藥物對體重的影響通常是輕度的,並且可能在治療初期出現,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減輕或消失。如果您對抗憂鬱藥物的副作用感到擔憂,建議您與醫生進行詳細討論。醫生可以幫助您評估藥物的風險和益處,並可能根據您的需求和症狀選擇最適合您的治療方案。此外,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的飲食和適度的運動,也是重要的,可以幫助控制體重以及改善整體健康狀況。是否與不穩定治療有關?憂鬱症的病況不佳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個人生理和心理的原因,以及治療方案的適應性和有效性。如果患者正在接受治療,但病況仍然不穩定,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不適合的治療方法:每個人對憂鬱症的治療反應可能有所不同,因此一種治療方法對某些人可能有效,對其他人則不一定有效。如果目前的治療方法無法緩解症狀,可能需要考慮調整治療方案,包括改變藥物、心理治療或其他治療方法。藥物反應或副作用:藥物治療是憂鬱症管理的常見方式之一,但不同的人對藥物可能有不同的反應。有些人可能對某些藥物不敏感,需要調整藥物種類或劑量。此外,藥物可能會有一些副作用,例如睡眠問題、食慾改變或情緒波動,這些副作用可能影響病況的穩定性。心理治療的適應性:心理治療可以是個人或群體形式的,包括認知行為療法、心理動力療法等。如果治療師和患者之間的合作不順利,或者治療師的方法不適合患者,可能會影響治療的效果。疾病的自然進程:憂鬱症是一種複雜的疾病,其病程可能因個人差異而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需要長時間的治療和支持才能達到穩定的狀態,而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波動或復發的情況。如果你覺得治療方案對你的憂鬱症病況不佳,我建議你儘快與專業醫療專家(例如精神科醫生或心理治療師)討論這個問題。他們可以評估你的病況並提供相應的建議和協助。他們可以重新評估你的症狀和治療計劃,並根據需要進行調整。重要的是與醫療專家進行溝通,共同找到最適合你的治療方法。★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7-01 醫療.精神.身心
8旬老翁60年沒閉眼睡覺!精神醫曝致命原因:「這疾病」導致,會活不下去
外媒「timesnownews」報導,越南一名80多歲男子泰玉(Thái Ngọc)自1952年以來,60年來沒有閉眼睡覺過,疑似罹患永久性失眠症。但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邱南英表示,「不可能一個人60年沒睡覺!」只要3至5天沒有睡覺,腦部廢物無法排除,認知功能將會出嚴重差錯,且身體狀況很糟,根本無法正常運作,「甚至活不下去」。60年來沒有閉眼睡覺 原因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根據「timesnownews」報導,泰玉(Thái Ngọc)自1952年以來,60年來沒有閉眼睡覺,但經醫療人員檢查,他沒有因為缺乏適當休息,而產生任何生理或健康上的影響,而他稱不記得上次闔眼睡覺是何時,醒著時都在工作,白天務農、晚上釀酒。有旅遊Youtuber赴越南探訪他,認為他無法入睡原因,可能是1955年至1975年在越戰中經歷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但邱南英表示,睡眠是擔負人體復原疲勞、重整認知的重要功能,因為身體會產生廢物,體內廢物是由腎臟排掉、透過血液運作,而腦部也會產生廢物,則從腦脊髓液系統進行排除。若剝奪人的睡眠 根本無法生邱南英表示,有研究顯示,若剝奪一個人的睡眠,將影響其身心狀況,甚至把一個人關在暗室中、無光線幾天,一樣會崩潰。人的睡、醒是晝夜節律問題,生物體必須配合大自然運作,如果沒有配合,根本無法生存。他說,「沒閉眼不代表沒睡覺」,或許越南這名個案有打盹、或是片斷性睡眠,已經足夠支持他的生理需求,只是家人不知道。邱南英指出,民眾想要了解自身的睡眠狀況,可以透過腦波檢查(EEG)判讀,包括清醒、想睡覺以及淺睡、中睡、深睡、快速動眼期的睡眠狀況,人的睡眠分為快速動眼期(REM)與非快速動眼期(NREM),非快速動眼期約佔睡眠時間75至80%,主要恢復疲勞,而快速動眼期則恢復統整認知功能、促進記憶力。有別過往稱睡眠障礙,現行大多改稱「睡醒障礙症」。邱南英表示,睡眠問題原因有100多種,光是失眠症就有不同分類,相當複雜,因此無論睡覺、醒著都得綜合判斷,民眾至睡眠中心接受檢測,約需要一周時間搭配儀器監測,才會準確找出原因。他提醒,年長者因老化關係,要少進入深睡,大多只有淺睡或中度睡眠,容易有片斷性睡眠問題,與記憶力不好也有關係。7至8成的精神科疾病 都有睡醒障礙症「PTSD的確有可能造成失眠。」邱南英表示,7至8成的精神科疾病都有睡醒障礙症,包括憂鬱症、思覺失調症、焦慮性疾患等,除了藥物治療外有時也需要行為治療介入,如果是PTSD患者,則需確認他現在有哪些症狀,因為PTSD患者常做惡夢、會閃躲很多事、也會對部分事物過度敏感,且精神狀況不佳,另外人際互動、職業功能、社交應酬、興趣嗜好等都會影響。延伸閱讀:.改善失眠睡前不能吃什麼?吃什麼食物可助眠?一次看懂如何能睡得好.失智長者晚上失眠、白天嗜睡怎麼辦?醫:做好「這件事」,勝過加強用藥量.吃安眠藥會失智嗎?每日睡少於7小時反加速大腦老化!5招減少睡眠障礙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14 名人.吳佳璇
是耶魯法學博士也是思覺失調患者 她出書揭患精神疾病的人所面對的挑戰
精神科病人寫下自己生活如何與疾病交纏的第一手經驗,總是特別動人,尤其作者患的是專家眼中影響思考流程與認知功能,一百多年前直接稱作早發性癡呆的思覺失調症,更是鳳毛麟角。艾倫‧薩克斯的《核心崩解》就是這樣的奇書。艾倫是美國耶魯大學法學博士,南加大教授,絕對是主流社會定義下的傑出女性。然而,直到本書出版前,除了少數親友及她的精神分析師與精神科醫師,無人知曉她從青春期起,持續受到怪異的幻覺與妄想干擾。換言之,艾倫是一位發病數十年的思覺失調症患者。既然是一位世俗定義的成功人士,為何要冒著被輿論懷疑甚至鄙夷的風險,揭露自己生命史中隱藏多年不堪的一面?原來,媒體獵奇、妖魔化精神病人的傾向,東西皆然,作者想破除眾人以為思覺失調患者都很暴力、具威脅性的刻板印象,因為在真實世界裡,絕大多數病人不僅從未傷害過任何人,且只能默默承受疾病遭嚴重汙名化帶來的苦楚。作者另一個理由,是想帶給人們希望,縱使得到精神疾病,並不等同必然失能,今後人生只有幽暗與痛苦,全然與生命的喜樂與成就絕緣。艾倫的揭露,不僅對社會大眾,更對像我這樣的精神衛生工作者,起了重大效用。若從我現有的專業知識分析,她身上確實有許多不利的預後因素,像是早發病,病前高成就、以及明顯憂鬱傾向。換言之,我們若不經常自我提醒,會不知不覺以柔性或家父長式態度向病人傳達,不宜結婚(以免陷入複雜的人際關係)、不要追求太有挑戰性的工作等消極的訊息。但是,作者也不希望讀者拿她的經驗督促身邊罹病的朋友,「她都辦到了你一定也可以」。薩克斯教授直言,任何人若說出類似的話,她將難過無比,因為她根本不是要說,每個罹患思覺失調或其他精神疾病的人,都能成為成功的學者或專業人士;且她自知,能走到這一步,必須集合許多運氣,包括資源豐沛的雙親,一路走來遇到許多伸出援手的貴人,以及自己「固執無比,幫我和害我一樣多的人格特質」。艾倫認為,一個罹患精神疾病的人所面對的挑戰,是尋找適合自己的生活,這也是所有人的共同挑戰。她從青少年起跌跌撞撞,終於體認自己必須在適當的抗精神病藥物與談話治療中,與自己的疾病共存。儘管是一個無法復原的精神病人,人生一樣有順境與逆境,也會罹患其他疾病(像是腦出血與乳癌),但自己所接受的治療,已足以追求一個美好、值得活下去的人生。闔上書本,多年執業生涯遭遇的思覺失調症病人,在我眼前一一浮現,其中確有類似艾倫那樣幸運的人,在社會不同角落,過著值得自己活下去的人生。當今的治療,雖然無法藥到病除,已足以預防一再發病,讓生活陷入狂亂不安。但如何讓眾人口中「沒有病識感」的病人感受到治療的益處,不單單是被社會壓迫、被藥控制,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延伸閱讀】《核心崩解》艾倫‧薩克斯╱大家出版╱2023《美麗境界》西爾維雅‧娜薩╱時報出版╱2014《迷網-蘿莉的美麗境界》蘿利‧席勒,雅瑪達‧博納╱足智文化╱2018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22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身心疾病強制治療是剝奪人權?三總北投分院長楊斯年:接受醫療也是人權
新冠疫情對精神層面的衝擊大。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院長楊斯年表示,許多民眾人生規畫被打亂,如今疫後身心調適更為重要,期許政府盡早規畫分層級、分對象、分階段,執行全民疫後心理調查,才有助人民早日恢復疫後新常態生活。精神病患照顧比率不足台灣民眾近期容易受外在事物波動影響「如驚弓之鳥」,楊斯年表示,這樣反應屬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前兆,是新冠疫情災難對人民的影響,若未妥善處理,便造成社會解構、動盪不穩定,甚至經濟停滯,政府應正視身心疾病問題並提早規畫,召開國是會議、挹注經費進行調查。有別於一般疾病,楊斯年認為,精神疾病病人被妥善照顧比率不足,以思覺失調症為例,台灣約12.5萬名患者,但納入健保署照顧品質方案只有9.1萬人,但真正獲得照顧僅6萬多人。原因在於思覺失調症、躁鬱症、嚴重型憂鬱症患者,不會主動就醫,隨著疾病惡化,精神錯亂無法正常生活,可能自傷或傷人。震驚社會的鐵路殺警案、小燈泡案,使精神病患犯罪多了汙名化標籤。楊斯年說,思覺失調症的9萬多名患者,僅四分之一接受規律治療,當社會不了解精神病患接受「強制治療」的重要性,加上制度未完善時,患者更難以留在醫療體系接受診療,病情難以穩定控制,一旦問題再度發生,家屬也更不敢讓患者就醫。強制治療才能補安全網他表示,「當外界質疑強制治療是剝奪人權時,其實接受醫療也是一種人權。」強制治療包括住院治療及社區治療,社區治療的病人毋須住院,醫護定期到居家評估。近年我國建置司法精神病院欲收治犯罪精神病患,但楊斯年認為,精神病患強制治療才是關鍵,去年公告精神衛生法修法,未來強制住院最多2個月,可延長一次,等於一次強制住院最多4個月,「思覺失調症可能在4個月內康復嗎?」且為提升人權,病人可以提出抗告,醫師還得出庭解釋為何病人需要強制住院,都增加治療難度。楊斯年期許社會正確認識、理解精神病患接受強制治療,才能補足社會安全網不足。積極推動「軍陣精神醫療」楊斯年於106年接任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院長,積極推動「軍陣精神醫療」,每年於全台舉辦上百場精神巡迴宣教講座及提供外展服務,維護國軍弟兄身心健康;在台北市、新北市拓展「社區精神醫療」,與各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合作,提供緊急醫療服務。楊斯年小檔案●年齡:56歲●專長:失眠症、憂鬱症、情感性疾病、身心症、思覺失調症●現職: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院長●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陽明大學醫務管理碩士、陽明交大衛生福利研究所博士●經歷:教育部部定講師、三軍總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國軍桃園總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給病人的一句話● 精神疾病特性,病患若沒有得到良好治療,或是不自覺需要就醫,會造成嚴重心理後遺症,容易產生心理疾病,呼籲大家要好好照顧自己,有困難時要求助。(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4-19 醫療.精神.身心
失眠、多疑可能是思覺失調症發病警訊!自行停藥易復發 一治療可望解套
震驚社會的鐵路殺警案、小燈泡案,使精神疾病照護成為近年我國政策關注重點。為幫助思覺失調症病友穩定控制疾病,衛福部健保署連續2年編列長效針劑專款27億元,用於精神疾病治療,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陳亮妤表示,計畫施行後,長效針劑使用比例從不到30%增至54%,幾乎是2倍快速成長,此外國衛院研究顯示,使用長效針劑後,預防患者再住院比例高達25%。思覺失調症病友缺乏「病識感」 自行減藥易復發阿正(化名)是一名思覺失調症患者,大學時開始出現幻聽,後續卻變為被追殺,時常睡夢中被嚇醒,不敢睡覺,總在公園待到天亮才回家,但他不覺得自己生病,認為是外界干擾,爸爸認為他「走火入魔」,不得已只好報警,將阿正強制送醫治療。治療初期,阿正使用口服藥與第一代長效針劑,住院期間病況穩定,但出院後又開始幻聽,甚至走在路上感覺別人打擾、觸碰與毆打他,因此他時常一邊走一邊雙手亂揮。隨著醫藥進展,阿正使用新一代長效針劑治療,迄今超過一年,幻聽改善顯著,「原來聽不到聲音是這麼安靜!」阿正從不相信醫療、不相信自己的大腦生病,到一步步跟著醫療團隊規律用藥、回診,現在在規律治療下,也回歸職場,在教會從事清潔工作,他如今回想,坦承以前自行減藥的行為是不對的,未來會充分相信醫師的治療指示,也會定期打針。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社區精神科主任楊蕙年表示,不同於身體其他器官生病如骨折、肚子痛容易被察覺,思覺失調症起因於大腦生病,病友常常不知道自己生病,缺乏「病識感」,家屬若不曉得如何求助,通常會耽誤及早診斷與治療的時機。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社區精神科醫師陳泰宇表示,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嚴重、慢性,會造成思考能力與知覺功能失調的精神疾病,研究統計大約每100人就有1人罹患,首次發病年齡多在15至20歲,男女比例相當。且研究統計,思覺失調症等病友因缺乏病識感,首次發病後平均將近1年半才就醫,耽誤搶救大腦功能的時機。專注力變差、失眠、多疑…思覺失調症發病前警訊陳泰宇提醒,當患者發病前的數月至數年前,可能出現工作和社交能力減退、思考、記憶、專注力變差、失眠、多疑、甚至幻覺、妄想症狀,甚至還會容易情緒悲傷、憂鬱、易怒不定,都可能是思覺失調症發病前驅的警訊,需盡早就醫做進一步診斷。思覺失調症四大類警訊症狀正性症狀:幻覺、妄想、語無倫次、躁動不安、思想紊亂。負性症狀:情感淡漠、動機缺乏、社交退縮。認知症狀:注意力低、記憶力差、執行力低、判斷力差。情感症狀:莫名焦慮、莫名緊張、莫名恐懼、情緒穩定度差。思覺失調症自行減藥易復發 及早使用長效針劑穩病情陳泰宇表示,治療思覺失調症之所以困難,根據研究資料顯示,約有59%的思覺失調症患者,在第一年用藥順從性較差,症狀容易復發,光是停藥10天,疾病復發導致重新再入院機率就提升2成,若停藥1個月,疾病復發再入院機率高達3至4成。陳泰宇說,思覺失調症過去被污名「卡到髒東西」、「中邪」,病人生病第一時間不是被帶到醫院,而是帶到宮廟祭改,導致延誤治療,近年在健保支持下,思覺失調患者可以及早使用長效針劑,血液中至少保持3至6個月抗精神病藥物濃度,即可穩定病情,減少疾病復發,降低社會醫療資源支出,家人也不會一天到晚追問「有沒有吃藥」,減少彼此衝突。陳亮妤表示,早期台灣思覺失調症患者使用長效針劑比例僅10%,近年國內外已有許多研究,針對使用長效針劑後,降低思覺失調症病人再住院、再自殺及壽命延長比例。新冠疫情期間,我國思覺失調症患者經核定使用長效針劑比例,從不到30%增加至54%,在疫情期間許多病房關閉情況下,使用率還能增加超過半數已相當不錯。陳亮妤表示,部分病人對長效針劑帶有偏見,會認為是「被打針」,甚至戲稱長效針劑是「乖乖針」,且長效針劑昂貴過去沒有健保給付,病人反而比較願意吃藥,看似較具有主動性,但患者有時忘記吃藥,斷藥容易造成疾病復發;如今長效針劑透過健保專款專用,提供病人除了口服藥以外多一項選擇,也無需擔心負擔高額藥費,醫師也能放心開藥,讓病人維持體內一定藥物濃度,穩定病況。陳亮妤表示,無論一代或二代長效針劑,目前皆有健保給付,根據國外資料,使用長效針劑治療思覺失調症,可預防約15至25%再住院比例,我國國衛院最新調查也發現,可下降患者20至25%再住院比例。不過施打長效針劑,主要是抑制幻聽、妄想等脫離現實症狀不再復發,但仍有部分焦慮、失眠等副作用,患者仍應定期回診追蹤,必要時搭配口服藥。心理健康前司長諶立中表示,近兩年推動長效針劑計畫,讓病友獲得更好照顧品質,接近國際水準,更貼近人民及社會需要。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院長楊斯年表示,北投分院除了守護國軍健康,發展軍陣精神醫療以外,也積極強化社區精神醫療照護,包括大台北居民心理健康照護,擴及北市12個行政區、新北17個行政區,整合資源外並積極找出潛在病友,給予全面照護。★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4-08 醫療.精神.身心
「城裡的月光」歌手自曝患思覺失調症! 醫:4大症狀不可不知
許美靜唱著「城裡的月光」成為家喻戶曉的歌手,但她近日接受本報專訪時,坦言這幾年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症)復發過幾次,非常傷腦,有些記憶不復存在了。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張家銘說,思覺失調症好發年齡約20至40歲,預估國內發生率約千分之3,依健保署就醫人數統計,目前國內患者約有14萬人,若發現出現4大症狀,應盡速就醫檢查。發現4大症狀 應盡速就醫檢查思覺失調症好發原因是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失調,造成大腦結構萎縮影響功能,但引起「多巴胺」失調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確,可能是遺傳、個人體質、環境壓力等。主要有「正性症狀」、「負性症狀」、「認知功能障礙」、「情緒症狀」等4大症狀。‧正性症狀:出現幻覺、幻聽,覺得別人在談論、嘲笑自己,或是產生妄想、認為有人要害他等。‧負性症狀:情感表達變少,言語與思考能力下降,變得沉默寡言,也不願意上學或上班等。‧認知功能障礙:如判斷力下降,或對人、時、地的辨向感降低,或無法專注、記憶力降低,或抽象思考與計算能力變差,以及難以做決定、失去解決問題能力等功能退化。‧情緒症狀:經常會伴隨著憂鬱、焦慮等情緒,或者較為衝動等。健保已有給付針劑藥物 治療思覺失調症張家銘說,過去治療思覺失調症,主要使用口服藥物,必須天天服用,讓不少人抗拒、中斷,導致病情更惡化,但目前健保已有給付針劑藥物,每個月注射一次,可大幅改善病人生活品質,目前臨床醫師主要工作是建立病人的病識感,由病人主動希望治療改善生活品質,藉由目前好的藥物,許多患者都獲得良好治療,可以回到工作崗位繼續工作。許美靜受訪時,用字遣詞都經過深思琢磨,她透露2000年離開台灣,2006年得了精神分裂症,陸續到了希臘和義大利、英國、法國遊走,然後再到大陸演出,斷斷續續的,2019年有幸南京開了一場演唱會。」她繞過大半個地球,以為病情好轉,沒想到回到新加坡,思覺失調症復發了。許美靜說,現在出院快兩年,目前也有按時吃藥,但因為前後復發了好幾次,「所以很傷頭腦,有些記憶,沒了,但是台灣,我永遠記得你們,謝謝。」延伸閱讀:.父思覺失調母失智,張曼娟「無力感像沙漏接不住」!顧7年才懂一簡單道理.同事、路人都在背後議論我…思覺失調症15項症狀,長期造成大腦功能喪失.
-
2023-04-06 焦點.長期照護
堅持留在家裡照顧,就是對她的愛嗎?母親一句話讓張曼娟恍然大悟
自從母親確診為認知症,並且是由一個小中風所引起的,我便有很長一段時間陷在自責與愧疚的情緒中。因為父親的急性思覺失調,完全打亂了家中的生活與步調,疲於奔命與情緒高壓之下,忽略了母親,才會導致這樣的後果。這其實是很微妙的,愈是負擔最沉重的獨力照顧者,愈容易產生罪惡感,覺得一切都是我的錯;其他沒有承擔責任的關係人,總能從根本上把自己撇清,有時甚至語帶不滿的指責照顧者。父母都病了的一、兩年間,我幾乎停止了一切活動,直到他們逐漸穩定下來,才開始安排。見到我的人常會難掩擔心的問我:「妳還好嗎?身體不舒服嗎?」我知道自己看起來很糟,像是生了一場大病。有時我會對關心的人說明父母的近況,聽到的人都感到驚訝。在表演場中的觀眾席上,有個許久不見的朋友問我:「那妳什麼時候要送機構?」頭一次聽見這樣的問話,我的腦袋像被鎚子狠狠敲了一下,痛而且暈,所幸燈光暗了,下半場演出開始,沒人看見我倏忽刷白的臉色。為什麼要送機構?我怎麼會把他們送去機構?當然是要由我親自照顧,就算再辛苦、再煎熬,就算是油盡燈枯的那一天,我也不會放手。下半場的演出,我一分鐘也無法專注,激烈的情緒在心中翻攪,怎麼也停不下來。那只是照顧歷程的剛開始,沒人知道這會是一條短暫或漫長的道路;沒人知道在這條路上,身為照顧者得付出多少代價?健康的毀損;人際關係的疏離;經濟的匱乏;情緒的低落⋯⋯每一樣都足以將照顧者壓垮。照顧者一旦垮了,被照顧者又當如何?二○一七年起身如廁時摔斷右腿的父親,在二○二二年九月,颱風擦邊而過、帶來雨水的午睡時間,起床關窗,踩到地上的雨水滑倒,摔斷了左腿。已經有過好幾次進出急診的經驗,我對一切的處理雖然嫻熟,卻有了更多需要考慮的,上一次母親還是個幫手,這一次她已經罹患認知症,需要照顧了。自從父親摔傷,進醫院手術住院,一個星期之間,母親的狀況更為混亂,她總是在半夜裡穿戴整齊,要出門去醫院探望父親,一夜起床三、四次,破碎的夜晚,不再適合睡眠。她更為執拗,很難說服,脾氣也變得暴躁不安。等到父親返家休養,我們的夢魘才要開始。父親因術後疼痛,吃了止痛藥也難以入眠,他一個晚上要大聲叫人七、八次,不叫人的時候便不斷發出呻吟聲,唉聲嘆氣。天亮之後,大家起床工作,便是他的安睡時間,如此日夜顛倒的作息,發怒躁動的父親,讓我重回六年前他思覺失調的地獄景象。這時,一位長照達人伊佳奇老師給了我建議,他認為我應該幫母親尋找日照中心,讓她有事可做,也紓解照顧者的壓力,這是一個雙贏策略。我心中知道這是可行的方式,卻仍有些顧慮,在這樣艱難的時刻,把母親送出去,難道不是我的卸責嗎?對母親來說真的會比較好嗎?有一天,我有既定的工作,出門前特意去叮嚀母親:「媽媽,妳要跟阿妮(外籍看護工)配合喔,她叫妳喝水就喝水,她叫妳運動就運動,不要一直跑去睡覺。」免不了還要加以威脅一番:「如果妳都不合作,阿妮回去印尼,那我們只好去住安養院囉。」母親抬頭望著我,思慮清晰的對我說:「我覺得住安養院也挺好的。」不是負氣,不是自暴自棄,是發自內心的這麼說。「住安養院哪裡好?」我嚇了一跳。「人多啊,我喜歡看到人。」「都是老人耶。」「老人也很好啊,我也是老人了,大家說說笑笑,不是很好嗎?」我沒再說什麼,出門搭車的路上,想到個性隨和的母親,一生熱愛朋友,喜歡熱鬧的氣氛,她在家裡常常問:「怎麼都沒人啊?」我好氣又好笑的問她:「我不是人嗎?」她也笑起來:「這個家的人太少了。」早晨喚她起床時,她總是耍賴,並且問:「起床要幹嘛呢?」長久以來,她的生命一直都有重心,剛結婚時還是職業婦女,為照顧子女而辭職,又為了幫助家計從事育嬰工作許多年。退休之後,她保持著規律充實的生活,直到父親生病,接著自己得了認知症。我在詫異的情緒中,認真思考。堅持把母親留在家裡照顧,並讓她過著空洞無聊的生活,就是對她的愛嗎?兩個星期後,我告訴她,從明天開始,就可以去日照中心上課了。她的眼睛亮了起來,開心的說:「太好了!我再也不是無業遊民了。」自從在日照中心上課後,母親的生活再度有了重心,她每天早晨充滿期待的起床,穿著整齊去上課,看見她的人都說她的腰挺直了,氣色也變好了,一定是很喜歡去上課吧。成為照顧者,我給了自己一個既定的劇本,親力親為、隨侍在側,賣力演出好幾年,卻發現根本是吃力不討好。丟掉了我的劇本,終於看見母親展顏而笑。(本文摘自天下文化出版《自成一派》)(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24 焦點.器官捐贈移植
陳家兄弟同成大體老師的暖意:完整瞭解捐贈大體的QA與流程
【本文重點】台北醫學大學2023年3月22日舉辦「解剖教學英靈追思紀念會」,感念大體老師們無私奉獻,期許醫學生們皆能成為良醫。陳家兄弟十幾年前簽下器官捐贈同意書,2020年底兩人在半個月內相繼去世,都成為大體老師,哥哥還捐贈眼角膜,幫助兩人重見光明。想瞭解如何捐贈大體?相關QA整理報你知!--by ChatGPT陳家兄弟相隔半月辭世 同當大體老師陳家小弟廿多歲因失戀重創,精神狀況不穩,惡化為思覺失調症,長年進出醫院接受治療,長兄陳照耀照顧弟弟數十年;2020年底,小弟因多重疾病離世,兩個星期後,當時72歲陳照耀騎車自摔,也傷重死亡。兄弟兩人十幾年前陸續簽過器官捐贈同意書及大體捐贈書,陳照耀太太說,先生生前曾提及,社會真的幫助家人太多,身體不過是個軀殼,「如果能幫助到更多的人,把身體捐出去是他唯一能做的。」她表示,先生小時家境不好,小叔精神狀況差,必須經常住院,幸好在社福系統協助下,才能逐一度過難關;社會幫助過陳家,先生心存感激,希望可以回饋社會。陳照耀太太指出,小叔因長年進出醫院,嚴重時得住院治療,為了照顧他,她與先生搬回苗栗老家附近居住,那年政府積極推廣器官捐贈,在醫院志工勸募下,陳家兩兄弟均簽下捐贈同意書。冥冥之中,兄弟情深,兩周內相繼去世,依照遺願,均成為大體老師。陳照耀女兒表示,受到爸爸影響,身體僅身外之物,她也簽署器捐,未來也會捐大體。大體捐贈的相關QAQ:民眾如果想要捐贈大體,應該完成哪些前置手續?A:民眾如果想要往生後捐贈大體供醫學研究,可至各大醫學中心簽署大體捐贈同意書,除本人意願外,大體捐贈同意書還需要「受任人」(家屬)簽署同意。擔任受任人的優先順序依序為配偶、子女、父母或兄弟姊妹等。捐贈者如果沒有家屬,生前簽署大體捐贈同意書後,還要到法院辦理公證,符合相關法規,以利日後往生後,受贈單位能順利取得大體,協助處理身後事。Q:大體捐贈可能會遇到的障礙?A:民眾能否如願捐贈大體,關鍵在於家屬是否願意配合,捐贈者就算生前簽署大體捐贈同意書,往生後,受贈單位仍須仰賴家屬通知,並由家屬協助辦理死亡證明書、申請病歷等文件,如果家屬未出面協助辦理,在法令約束下,受贈單位仍無權取得大體。Q:哪種情況下的大體不能捐贈?A:基於解剖教材完整性、大體防腐處理的考量和保護處理人員的健康等因素下,下列情況的大體不能捐贈:1.生前曾罹患法定傳染病。2.受過嚴重創傷和做過重大器官摘除或移植手術者(視個別狀況而定)。3.溺斃或嚴重水腫。4.太胖或太瘦不適合捐贈。超過或低於標準體重百分之三十者不適合捐贈。標準體重參考公式:男性:(身高減80)X0.7, 女性:(身高減70)X0.65.大體做過死亡病理檢驗手術或器官捐贈。但器官捐贈僅作眼角膜者,仍可捐贈大體。6.自殺身亡者。7.嚴重褥瘡。8.未滿16歲者。Q:民眾是否能同時簽署大體捐贈同意書與器官捐贈同意書?往生後應該先器官捐贈,還是大體捐贈?器官捐贈後,其餘身體是否還可以做大體捐贈?A:民眾可以同時簽署大體捐贈與器官捐贈的同意書,日後往生後,建議第一優先選擇應該是器官捐贈,因為可以立刻幫助病重之人。不過器官摘除後,剩餘身體無法再做醫學研究,因此無法捐贈,不過只捐贈眼角膜的遺體,仍可作為大體老師。Q:如果身體動過手術,是否就不能捐大體?如果意外死亡導致身體支離破碎,或是突然死亡,卻無重大疾病就診紀錄,是否還能捐大體?A:民眾身體進行手術治療,只要傷口癒合完全,仍可進行大體捐贈;但如果發生車禍等意外,導致肢體破碎,就不適合當大體老師,難以判定,可由負責的受贈單位派人評估;突然猝死,生前沒有就醫紀錄,仍可捐大體;但基於尊重生命,自殺者不能捐贈大體。Q:癌症患者需要進行化學治療或放射性治療,日後往生能否捐大體?A:癌症病患進行化學治療療與放射性治療,並不會妨礙日後的大體捐贈。大體捐贈流程生前需要簽捐贈大體同意書1.往生後,由家屬通知醫院等受贈單位出面評估大體是否堪用。2.往生後,由檢察官或醫師開具死亡證明書,並由家屬協助受贈單位取得大體。3.受贈單位接回大體,妥善保存,等待進行醫學解剖研究。4.大體完成解剖研究後,由家屬接回安葬或由受贈單位妥善安葬。註:如果沒有家屬,生前除簽署大體捐贈同意書後,還要到法院進行公證,以利往生後,受贈單位能順利取得大體。往生後需要由家屬決定1.往生後,家屬同意捐大體,由醫學中心等受贈單位評估大體是否堪用,並簽署同意書。2.由檢察官或醫師開具死亡證明書,並由家屬協助受贈單位取得大體。3.受贈單位接回大體,妥善保存,等待進行醫學解剖研究。4.大體完成解剖研究後,由家屬接回安葬或由受贈單位妥善安葬。資料來源:基隆長庚醫院、臺大醫院、慈濟大學網站大體捐贈的相關QA與流程整理 by記者:沈旭凱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3-07 名人.李伯璋
李伯璋/優質健保 勿忘醫護人員血汗
給付打折 醫藥界憤怒無奈今年健保總額超過8千億元,主要分配給藥費支出與醫療服務給付,若藥費過高,超出目標值,就做藥價調整(調降);醫療服務量點數若太多,分區業務組就要醫院「斷頭」、「攤扣」管控預估點值。這樣的管理方式讓醫界與藥界已經付出必要成本,卻不得不咬牙接受打折的給付,我們必須有同理心感受其中的憤怒與無奈。最近、藥價調降、缺藥、指示用藥健保給付等問題浮現,都成為健保風暴。藥商在商言商、在自由市場經濟下,只要能有合理利潤,就不該缺藥,若靠保障價格來運作,必然造成藥費大幅度成長,醫界一定又會因點值下降而抗爭反撲。健保支付每一項醫療服務,皆制定給付規範、適用條件與支付點數,目前規畫就既有3895項,新增243項列入討論,先由各專科舉行評量會議,再由各醫院分析成本,挑選代表項(分為手術及非手術)的醫令項目,且每科都需有項目被挑選。健保給付 CPR比腳底按摩便宜醫界以前常批評「急救時的心臟按摩比腳底按摩便宜、氣管插管比水電工通水管更廉價」,2018年時,健保調高CPR支付點數。因應新冠疫情並回應醫療人員強烈建議,「濕化高流量氣治療」、「俯臥通氣治療」也續納入給付。國人心理疾病的相關治療亦是有健保的,除推動思覺失調症長效針劑專款給付,也舉行「將心理諮商及心理治療納入健保」的座談會暨協作會議,討論精神科醫師、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的分工與合作,這是健保提升國人心理健康值得努力的方向。美國看病 費用高達數十萬元妹妹赴美念書後,在美定居40年。去年底、她腹部突然大痛,救護車7分鐘載送路程計價898美元,在醫院急診觀察室待了5小時,腹痛就莫名其妙好了,但做了超音波檢查,發現輕微腹主動脈瘤,與腹痛沒有明確直接相關,帳單是6600元美金。隨後、她因病毒感染住院一周,帳單是美金1萬6千元。另外、因腹主動脈瘤被轉診至專科醫院做精密超音波檢查,計價美金1350元、電腦斷層美金3850元,因為她有保險,自付的部分負擔581元。美國的醫療費用真的很貴,一般民眾生病時真的會有經濟壓力。妹妹一直覺得美國的醫療品質沒有台灣好,台灣全民健保如此包山包海照顧民眾健康,不是外國人可以想像。國內醫師、護理師、藥師、檢驗師等,都因理想與熱情投入職場,日子久了、感受到的卻是健保壓榨這些無奈進入血汗醫療體系的小螺絲。台灣健保的優質醫療是醫療人員用生命精力付出換來的,當看到與我們一樣有全民健保的韓國與英國都出現醫護人員罷工,我們必須盡快徹底改善健保體質,呼籲盡快落實分級醫療與使用者付費的部分負擔,這是健保改革的核心政策,互勉之。(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06 醫療.精神.身心
同事、路人都在背後議論我…思覺失調症15項症狀,長期造成大腦功能喪失
新竹一名幼稚園教師從5年前開始,上課時常覺得同事在背後議論自己,且漸漸覺得連路人都會談論她,甚至身邊無人,耳邊也會傳出議論聲,不勝其擾,進而影響工作表現。該名幼稚園教師前往精神科求診,診斷為「思覺失調症」,然因工作忙碌,常忘記服藥,導致病症時常復發影響工作。最後前往求助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陳柏安,每月固定接受抗精神病藥物長效針劑治療,接受針劑後,症狀逐漸穩定下來,不再因為忘記服藥而導致病況不穩,生活逐漸回到正軌。思覺失調症初期不易察覺 長期造成大腦功能喪失陳柏安表示,思覺失調症屬於精神科的慢性疾病,多發病於青少年晚期到成年早期,發病率佔總人口約1%。思覺失調症的症狀包含妄想(堅信的錯誤信念,常見如被害妄想、關係妄想等)、聽幻覺(耳朵聽到不存在的聲音,多是人聲)、混亂的言語及行為,還會有其他負性症狀(人際退縮、表情淡漠、自我照顧功能喪失)、認知功能障礙和情緒症狀等,容易造成現實感混淆,長期甚至會造成大腦功能喪失。無法純靠抽血或影像檢查診斷,需要精神科醫師藉由臨床會談診斷出,且初期症狀不易察覺,容易錯過黃金治療期。思覺失調症15項症狀:幻覺、幻聽、妄想、胡言亂語、言語片段、疏離人群、退縮、情感冷漠、攻擊、破壞、自殘、思考障礙、注意力無法集中、睡眠障礙、情緒症狀思覺失調症好發:.18-25歲之間,家族中已有精神分裂症病史的人。.體質異常者,體內多巴胺濃度高過正常值許多,導致腦內化學作用產生變異。.藥物及毒品濫用的人。.精神和情緒壓力過大的人。.在家庭成長背景中曾經歷嚴重問題的人,如父母離異、過度情緒化的教育方式、家庭成員失和等。【延伸閱讀】疾病百科/思覺失調症發病前5年為黃金治療期 自行斷藥易復發身心科醫師周伯翰強調,思覺失調症患者治療黃金時期為發病前5年,根據過去和日本東京大學合作的研究顯示,思覺失調症患者,剛發病前5年大腦功能會迅速下降,因此這段時期立即就醫,穩定服藥,避免病情復發導致大腦功能下降是很重要的,但患者往往在病情穩定後,服藥順從性不佳,導致症狀復發,影響患者的大腦功能,臨床上,使用進紅外光偵測患者大腦功能結果也顯示:患者在穩定接受長效針劑治療後,大腦前額葉功能會逐漸改善的情形。陳柏安指出,近年來隨著醫療進展,新的抗精神病藥物針劑副作用已經很少,有些針劑1個月打1次,甚至可以3個月打1次,減少患者忘記吃藥導致復發,或是就醫不便。近年國外針對思覺失調症的治療專家建議皆將長效針劑列為治療首選。病患可在身心醫學科門診和醫師討論治療選項,穩定就醫及接受藥物治療,給自己復原的機會。(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2-20 醫療.精神.身心
易被忽略的老人精神疾病!譫妄與失智、老年憂鬱如何分別?
● 譫妄是一種精神狀態,常出現混亂、幻覺、妄想症狀● 老年人因疾病、藥物和社交孤立,易增譫妄風險● 發生譫妄的長輩,失智風險比較高一位80歲女性患者,因情緒不穩定,出現妄想和幻覺等症狀,被送入急診室,經評估診斷,患者在幾天前進行了大腸癌手術,住院期間使用大量的止痛劑和鎮靜劑,再加上重症病房的環境,引發術後譫妄現象。譫妄類似精神病症狀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說,譫妄是一種精神狀態,大腦的認知和反應出現了混亂、混淆、幻覺、妄想等症狀,最常見的現象是突然胡言亂語、認不得人、激躁不安、忘東忘西、失去定向感和時間感等,甚至有患者表示看到不存在的東西,家屬以為是中邪帶去收驚。發生譫妄6原因為什麼會發生譫妄現象?楊聰財表示,主要是因為大腦發生瀰漫性代謝障礙,進而可能有6原因導致譫妄:1.生理狀態:某些疾病或身體損傷,例如感染、中風、腦外傷、癲癇等。2.精神狀態:情緒不穩、憂鬱症、焦慮症、思覺失調症等心理狀態。3.缺乏睡眠: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差,可能導致譫妄現象。4.身體失調:長期飢餓、脫水、高燒、低血糖等身體失調。5.藥物或毒品使用:某些藥物或毒品也會導致譫妄現象,例如酒精、安眠藥、抗精神病藥、迷幻藥等。6.環境改變:最常發生在醫院,因住院產生身心壓力,大腦意識狀態突然改變。楊聰財提醒,當出現譫妄現象時,應儘早尋求醫療幫助,找出原因進行相應的治療方式,只要把發生原因控制好,大多數患者都可以恢復。譫妄易與失智、老年憂鬱搞混譫妄無特定年齡層,但是常見於老年人身上,研究統計顯示,與慢性疾病、藥物使用和社交孤立等因素相關,增加了發作風險。譫妄症狀與失智、老年憂鬱相似,容易被搞混而錯過黃金治療期,楊聰財強調,譫妄通常包括混亂、幻覺、妄想;老年憂鬱則是情緒低落、失眠、自我否定、體重減輕等;失智症狀屬於持續性、逐漸惡化的認知功能障礙,當長輩記憶力衰退、語言障礙、思維能力下降,就要多加注意。另一個觀察重點是時間,譫妄通常是暫時性,可能在幾小時或幾天內緩解,而失智是一種持續性、逐漸惡化的認知功能障礙,病程長達多年。要特別注意的是,容易發生譫妄的長輩,失智風險也較高;譫妄跟失智可能並存,若失智長輩突然陷入譫妄,患者的認知功能會惡化得更快。區分這些疾病的關鍵是詳細醫學及心理評估,逐項檢查身體狀況、腦部功能,並評估情感和認知功能等,及時診斷及早治療。預防譫妄4方法1.警惕藥物副作用:使用藥物應注意是否會出現相關副作用。2.維持健康生活方式:足夠的睡眠、健康的飲食、適度的運動、減少壓力和情緒波動。3.保持社交活動:社交活動可以減少社交孤立和抑鬱等情況的發生。4.預防感染:感染是譫妄常見原因之一,要注意預防感染,勤洗手、打疫苗等。
-
2023-01-16 醫聲.慢病防治
投票|糖尿病患共通症狀不是糖尿!醫籲正名去歧視、鼓勵就醫
您知道嗎,糖尿病患者的共通症狀竟然不是糖尿,而是高血糖。根據日本糖尿病協會日前調查,近八成受訪患者希望糖尿病更名,該協會於是發起一連串更名運動。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也呼籲「糖尿病」更名為「高血糖症」。閱讀本篇醫師論述後,邀請您在文末投票區域與我們分享您的觀點:去年(2022年)11月,筆者注意到一份網路新聞,由於糖尿病病名無法反映實際病狀且給人負面觀感,由日本專科醫師組成的「日本糖尿病協會」提出糖尿病更名的活動。在筆者40多年的糖尿病臨床治療照護經驗中,的確發現對罹患疾病的個人而言,不當的名稱,會讓部分的個人難以接受,尤其是較年輕的患者,因此會造成日後個人對自我照護的疏忽,而影響到身體健康狀況。因此也就此議題提出幾項個人看法:糖尿病原因眾多,共同表現是高血糖不是尿糖糖尿病主要是胰臟功能衰退,胰島素分泌不足或是周邊器官組織胰島素阻抗增加等原因造成血糖持續處於偏高的一種狀態,長期高血糖可能造成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疾病、視網膜病變及神經病變等併發症。其他造成高血醣的原因,目前認為可能跟免疫異常、慢性發炎、腸胃菌叢失衡、腸泌素分泌減少、升糖素分泌增加、腎臟尿糖再吸收增加,大腦食慾調節障礙等因素有關。所以造成糖尿病的原因眾多,單以糖尿病一個病名其實無法完整反映病人的實際健康情況。目前國際上針對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包括下列四項,患者符合其中一項即可診斷為糖尿病:1.糖化血色素(HbA1c)≧6.5%;2.空腹血漿血糖≧126 mg/dL;3.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第2小時血漿血糖≧200 mg/dL;4.典型的高血糖症狀(多吃、多喝、多尿與體重減輕)且隨機血漿血糖≧200 mg/dL。過去的診斷名稱負面且不符合實際診斷情形糖尿病的名稱來自於患者尿液裡出現糖分,但目前糖尿病的診斷已經不以尿液出現葡萄糖來診斷,許多患者尿液裡並未驗出糖,事實上只有當血糖過高到超出腎臟負荷時,糖分才會經尿液排出。患者共同症狀為高血糖,所以血糖檢測才是國際上診斷的標準方式,「糖尿病」這個名稱並不符合當前疾病的診斷定義。加上「尿」這個字給人不潔的觀感等,過去電視廣告上的印象是罹患糖尿病的個人上完廁所後小便斗容易到處爬滿螞蟻,這病名容易讓人聯想到「廁所」、「馬桶」、「尿液」、「螞蟻」等等汙穢、髒亂、不潔的印象。「病」這個字,意思是指人的生理或心理方面處於不正常的狀態,也給人不健康負面觀感,「我有XX病」 常是患者說不出口的心理陰影。罹患糖尿病的個人會為了隱瞞罹病的「不正常」,表現出自己是「正常」和他人一樣,試圖維持「正常」的社交生活,而隱藏疾病需要執行的健康行為,大吃大喝、暴飲暴食,甚至刻意不服用藥物或漏打胰島素,造成長期血糖控制不良。疾病污名化對疾病防治的負面影響有些媒體報導「糖尿病患者的肥胖比例比較高,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生活習慣較差,糖尿病患者有較少的運動時間」、「糖尿病是老年人的慢性病」等,有好吃、懶惰、衰老的意涵,尤其是年紀較輕的個人,認為此疾病是老年人得專利,不願接受罹病的事實,這些對於糖尿病的疾病污名化不只是對患者的心理傷害,更對疾病防治有負面影響。可能造成患者不敢去面對,不想讓其他人知道自己有血糖問題,不想讓家人、朋友知道自己有在注射胰島素,結果使罹病者試圖隱瞞病情而拒絕就醫,造成治療困難,或是造成患者不按時回診,用藥不規則的情形增加,這些情緒上的焦慮及行為上退縮使得血糖的控制變得更加混亂。當高血糖問題無法在早期診斷後迅速獲得適當的控制,後續出現大小血管併發症問題會產生更大的社會醫療負擔。正名的必要性根據日本對糖尿病患者的訪問調查,有高達9成的受訪者對「糖尿病」的名稱感到抗拒與不愉快,高達近八成的受訪者認為改變病名會比較好。對於這個問題,日本糖尿病協會正打算尋求新的病名來取代糖尿病,希望藉由正名讓大家對糖尿病有更正確的了解並改善患者就醫情形。過去成功的疾病正名行動如:1995年日本研究發現,因民眾對精神疾病的誤解,造成患者自我否定而回診率低、中斷治療比例高,因此於 2002 年將舊譯名「精神分裂病」更名為「統合失調症」,經正名宣導後,隨後2年的相關統計顯示,其就診率提升百分之20至40。參考日本經驗,台灣也在2012年,由衛生福利部積極結合民間團體及專業學會推動「精神分裂症」更換譯名活動,以「思覺失調症」來取代原有的譯名。另外,失智症過去俗稱「老年癡呆症」,癡呆一詞具歧視意涵且讓民眾排斥,以致不願正視疾病徵兆,延誤就醫影響治療黃金期。經由台灣失智症協會及各界努力。近年來使用癡呆名詞的報導及負面用語已大幅降低。但「失智」一詞仍有貶抑之意,讓人覺得這些患者都痴呆、喪失智慧、毫無腦力以及生活能力。2004年12月24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正式提出將「癡呆症」改名為「認知症」的報告書,日本正式開始全國改稱為「認知症」。2011 年美國國家老化研究院與阿茲海默症協會(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 & Alzheimer's Association, NIA-AA) 與2013年美國精神醫學會再將失智症更名為「認知障礙症(major neurocognitive disorder)」,將病症去標籤化及汙名化作用,而世界各國也更改對該症狀的稱呼,以較為中性的「認知障礙症」作為正式官方名詞。美國糖尿病協會近年來在糖尿病照護上也積極推動以人為中心的照護,使用以人為本的非評判性語言(People-first language),以促進患者與醫療專業人員之間的合作。以人為本的語言,將病人(patient)改成個人(person)例如:使用「有肥胖症的人(person with obesity)」,而不是「肥胖者(obese person)」;「患有糖尿病的人(person with diabetes)」優於「糖尿病患者(diabetic patient)」,避免以他們的狀況來定義個人。建議使用包容性和非評判性語言和積極傾聽來引出個人偏好和信念,並評估潛在的護理障礙,以獲得最好的健康預後與健康相關的生活品質。同理,以「有高血糖症的人(person with hyperglycemia)」來稱呼糖尿病患者,即是以「高血糖症」來取代糖尿病的舊名,是更為貼切、符合實際且沒有歧視性的診斷名稱。筆者認為,醫者仁心,以全人照護角度看待每一個罹患高血糖的個人,並重視其個人的人權,藉由正確的命名,避免患者因病名引發的恐懼和羞恥感,反而引起病患的排斥、逃避行為,錯失初期治療的黃金期,強調正確的疾病知識及照護觀念,讓社會大眾能用正向且包容的心態看待疾病的治療與照護。疾病的正名並不會影響現行的診斷、治療及照護原則,僅針對糖尿病三字進行更動,如:過去的「糖尿病前期」改稱為「高血糖症前期」、「糖尿病腎臟病變」改稱「高血糖症腎臟病變」等。在台灣,疾病的更名係由衛福部負責,會先由國健署慢病防治組召集學會、協會、醫師公會、專家學者等關係人進行討論,若取得共識再向上呈報並公告實施,過去失智症、思覺失調症的正名都是循此途徑。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已向國健署提議,有待各界進行更多對話後決議是否更名。筆者認為,更名目的除了去污名化、去疾病化,也希望透過議題討論,讓社會大眾對於高血糖症有更深入的認識。※本文作者為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理事長暨李氏聯合診所院長,曾任屏東基督教醫院副院長、高雄醫學院醫學系副教授。
-
2023-01-05 焦點.元氣新聞
春節慢箋可提前10天領藥 3大慢性病患斷藥病情恐惡化
農曆春節即將到來,今年春節長達10天,對領有慢性連續處方箋,每天都需按時服藥的民眾來說,這是一大挑戰。健保署表示,春節期間,許多醫療院所減少或停止門診、藥品調劑服務,為避免使用慢箋民眾用藥中斷,若這次藥吃完時間落在1月20至29日,可提前自1月10日起回診請醫師處方給藥或領取下個月用藥。醫師表示,高血壓、精神疾病等患者中斷用藥,恐增加心肌梗塞、腦中風,或使憂鬱等精神疾病惡化。依健保署最新統計,去年1至6月領取慢性連續處方箋患者總數為682萬人,前三名疾病分別為高血壓232萬人、精神病158萬人、糖尿病157萬人。台灣高血壓學會名譽理事長、台大醫院內科部整合醫學科主任王宗道說,高血壓藥物藥效可持續24小時,患者每天吃一顆,如果中斷用藥後,剛開始三至五天血壓上升情形可能不明顯而被患者忽略,但約停藥五天至二周期間血壓可能開始上升,「這是比較危險的時候」,這段時間恐增加心肌梗塞、腦中風等機會。王宗道表示,特別是現在冬天氣溫低,最近門診發現,高達70%回診患者中的血壓都有偏高的情形,增加從個位數至20多毫米汞柱的病人都有,有時還需要增加藥量控制血壓,建議高血壓病人務必按時服藥,同時做好「722」量血壓原則,「7」是連續七天量測、「2」為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是每次測量應量兩遍,兩者間隔一分鐘,再取平均值,隨時監控血壓。憂鬱症防治協會常務理事、林口長庚醫院自殺防治中心主任張家銘說,今年春節假期長,憂鬱、焦慮、失眠、思覺失調症等患者須持續服藥、穩定病情,若思覺失調症患者中斷服藥,可能出現幻想等類似戒斷症候群的不適症狀,而憂鬱、焦慮患者中斷用藥可能出現情緒波動、睡眠不佳等負擔,而所有精神相關慢性疾病如果中斷用藥,都可能造成疾病復發、惡化。張家銘說,春節期間,家人相處時間增加或婆媳等問題,甚至是許多長照機構的長者在過年期間特別感到孤獨、孤單,無助的感覺會更強烈,在在都會增加心理壓力,容易出現憂鬱、焦慮,建議春節期間大家可以互相關心,透過同學會與老友見面等,降低憂鬱、焦慮情緒。健保署長李伯璋說,依健保法規定,「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是指醫師開給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的長期用藥處方箋,目前慢箋效期是依醫師實際處方給藥的日數計算,最多90天,並分次調劑,每次給30天以內的用藥量。持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領藥的民眾,必須於上次給藥期間屆滿前10天內,才可以憑原處方箋再次領取下一個月的用藥。因應112年春節假期,健保署援例放寬規定,提醒持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民眾記得提前領藥,避免中斷用藥,安心過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