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0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心血管疾病
共找到
2642
筆 文章
-
-
2024-10-19 醫療.心臟血管
無肥胖、三高、糖尿病為何還得冠狀動脈疾病?心臟外科醫曝被忽略的預防關鍵
日本國寶級影帝西田敏行日前被助理發現在家中床上變冷,救護人員抵達現場判斷他明顯身亡,享年76歲。經紀公司透過其官網公布死因,為「缺血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疾病)」。西田敏行21年前因心肌梗塞住院,康復後重返工作崗位還宣布戒煙,近年他身體狀況不好,曾摔倒導致頸椎脫臼、罹患膽囊炎,靠輪椅代步,演出時多是坐姿。不過他仍相當敬業,本月8日還出席「派遣女醫X」劇場版活動以輪椅代步。冠心病有多致命?冠狀動脈心臟病(冠心病)又稱缺血性心臟病,是最常見的一種心臟病。當脂肪、膽固醇堆積而使動脈血管變窄或阻塞,形成「動脈粥狀硬化」,如果只有慢性阻塞,通過的血流量減少導致缺氧但無心肌壞死,即為「狹心症」;如有急性阻塞,心肌突然得不到氧氣供應造成組織壞死,就是「急性心肌梗塞」,嚴重可致休克、死亡。哪些人是冠心病高危險群?冠心病過去是以中老年人為主的疾病,但近年患者年紀下降,據研究與人們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的改變有關。包括冠心病在內的心血管疾病,長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前三名。另外還有以下幾種族群容易罹患冠心病:‧45歲以上、女55歲以上。男女發病比例約2:1,女性如無糖尿病等其它重大危險因子則停經前少發生。‧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及糖尿病患者。‧有心血管疾病家族病史者。‧過於肥胖、運動量過少者。‧長期吸煙者、大量酗酒者。‧常吃高熱量、高動物脂肪、高膽固醇、高糖飲食者。‧過度操勞、缺乏休息睡眠者。‧壓力大、精神容易過度緊張者。如何不要成為冠心病的候選人?東元綜合醫院心臟外科醫師張玉蓮在該院官網分享,一直以來醫生都認為高血壓、肥胖、抽煙、男性、年紀大血管老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似乎所有條件都和生活習慣不良有關;可是臨床上總有人並無上述情況仍罹患心臟病,像是有男性病例不胖、沒有高血壓和糖尿病,還經常慢跑運動,不懂為何還會患病,甚至到了要裝心導管的程度。張玉蓮表示撇除生理因素,平靜平衡的人生也是保持心臟,甚至可說是身體健康的不二法門。無論中西醫學,都忽略掉情緒對生理機能的影響。像有位年紀60歲初的患者,在公司是中級主管,雖然胖但血脂肪正常、無糖尿病,性子很急。他在看診過程中再三強調要和先前醫院拿一模一樣的藥、拒絕許多可早點回診日期的建議、沒聽完醫囑就急迫打斷,讓醫生懷疑這位患者求好心切、一絲不茍的個性,才是導致他高血壓、心臟病的主因。她建議生活裡要有適當的工作與休閒,兼顧家庭和工作雖然很難,仍要適時告訴自己放輕鬆,給自己多點睡眠,身體需要時間修復,就像電腦須需要關機重整。人生有各式各樣的問題一時半刻是解決不了的,但是生活求個平衡就好。
-
2024-10-18 醫聲.Podcast
🎧|潛水風潮夯!4族群風險高,醫師提醒6大注意事項
台灣四面環海,越來越多國人熱愛潛水,但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感冒等患者不適合潛水,潛水者也要小心發生潛水夫病,一旦出現關節痛、皮膚癢等症狀,就要立刻送醫,進行高壓氧治療,切記不可再次下潛,出國潛水回台更要注意一件事,避免加重病情。🎧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曾有位年輕人第一次到東北角龍洞潛水,被教練發現氣喘發作,導致浮出水面的姿勢詭異、意識模糊,送醫過程中雖恢復清醒,但雙眼失明且出現氣胸,隨後被診斷出罹患潛水夫病,氣泡阻塞支配眼球的血管,經引流與高壓氧治療後,病情轉為穩定,視力恢復。醫師坦言,若救治時間再晚點,恐留下永久後遺症。哪些人不適合潛水?台灣潛水風氣旺盛,以自由潛水為例,據統計,台灣目前約有8至10萬名自由潛水人口,人數持續成長中,預估產值上看每年20億元,但中華民國高壓暨海底醫學會理事長、三軍總醫院行政副院長彭忠衎表示,自由潛水及水肺潛水牽涉壓力變化,會對人體造成影響,尤其自由潛水單憑正常呼吸和屏息,十分考驗技術,屬於一種極限運動,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潛水。他建議,民眾潛水前,可先至潛水或高壓氧等相關門診評估身體狀況,如有以下疾病或狀況就不適合潛水:1.耳鼻喉(呼吸道)相關疾病:氣喘、鼻竇炎、感冒、中耳炎、耳膜破損、慢性組塞性肺病等。2.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冠心病、心律不整等。3.心理疾病:精神官能症、幽閉恐懼症、憂鬱症等。4.其他:補牙、癲癇、手術恢復期等。潛水應保持心情平穩 上升慢可避免潛水夫病健康人下水後也不容大意,彭忠衎說,心情保持平穩很重要,若情緒過於高昂激動,將加快心跳,提高攝氧量及氣瓶消耗速度,反而讓潛水者緊張、產生心理壓力,造成惡性循環;此外,俗稱潛水夫病的減壓病是最常見的潛水意外事故,嚴重者可能死亡。當外界壓力增加,會增加氣體在身體組織的溶解率,若快速減壓上升,氣體短時間內快速解離出來,來不及排出體內,將堆積於組織間隙,直接傷害細胞,或阻礙血液循環造成缺血和缺氧,出現關節酸痛、皮膚搔癢及紅疹、頭痛頭暈、倦怠等症狀,甚至視力模糊、肢體癱瘓、呼吸困難、胸悶、胸痛、休克、死亡。彭忠衎分享,曾有位花蓮民眾潛水抓魚時,未注意減壓上升速度,結果罹患潛水夫病,轉送三軍總醫院過程中,陸續發生呼吸困難、呼吸衰竭、血壓下降、昏迷、無法小便、皮膚有斑點,幸好經插管、洗腎及5小時高壓氧治療後,民眾第二天清醒,「治療再拖一點就保不住命。」有些潛水病患欲透過再次下潛、上升,自行調整體內氣泡排出,或打止痛針或類固醇,減緩關節疼痛,但彭忠衎表示,這些方法治標不治本,且後者可能造成關節永久傷害,加重病情,呼籲患者一有相關症狀,應立刻循正確減壓流程就醫,進行高壓氧治療。高壓氧也可治療糖尿病足、嚴重貧血?源自醫治海軍潛水夫病的高壓氧治療,除了透過給予1.4至3.0個大氣壓的純氧,壓縮身體溢出的氣泡,使其重新溶回於組織內,再逐漸減壓,減輕患者症狀,也能提供組織足夠的氧氣,解決缺氧及水腫,改善血液循環,並有助於消炎、殺菌、消腫、傷口復原,因此適應症包含糖尿病足、創傷、眼中風、嚴重貧血等,「但僅是輔助治療,還是要接受前面該做的治療。」潛水6大注意事項若民眾要避免發生潛水夫病在內的意外,彭忠衎提醒:1.潛水前應由醫師評估身體狀況,確認疾病與病史。2.選擇合格且專業的教練、設備與訓練。3.選擇安全的水域。4.應有潛伴隨行,不可單獨一人潛水。5.不可長時間潛水,或短時間內潛水數次,須有足夠的休息時間。6.出國潛水者24小時後才能搭機,避免升空減壓,增加潛水夫病罹患風險。彭忠衎小檔案現職:中華民國高壓暨海底醫學會理事長三軍總醫院行政副院長三軍總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主治醫師三軍總醫院睡眠中心主治醫師經歷:三軍總醫院內科部主任三軍總醫院胸腔內科主任軍醫局醫計處副處長學歷:美國杜克大學博士後研究國防醫學院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國防醫學院醫學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周佩怡音訊剪輯:陳函腳本撰寫:周佩怡音訊錄製:張羽萱特別感謝:中華民國高壓暨海底醫學會
-
2024-10-18 醫療.心臟血管
好膽固醇愈高愈好? 醫:與心血管發生風險降低無顯著相關
不少人認為好膽固醇越高,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醫師提醒,研究顯示,好膽固醇與心血管發生風險降低沒有顯著相關,過高或過低,反而心血管死亡、心肌梗塞和腦中風機會較高。隨著健康意識抬頭,現代人開始注意到膽固醇問題,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官網,分為低密度膽固醇(LDL-C)、高密度膽固醇(HDL-C),俗稱壞膽固醇、好膽固醇,其中壞膽固醇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這不代表好膽固醇數值越高越好,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介入性心血管科主治醫師黃晨祐今天透過新聞稿說明,近年用較精準的孟德爾隨機化大數據分析顯示,好膽固醇和心血管發生風險降低並沒有顯著相關,只是臨床上壞膽固醇過高時,常伴隨好膽固醇偏低的情況。黃晨祐表示,在部分新藥臨床試驗中也發現,單獨提升好膽固醇,而不影響壞膽固醇或載脂蛋白(ApoB)時,無法降低任何心血管事件風險,且無法延緩動脈粥狀硬化的進展。此外,根據一項2024年刊登在美國心臟醫學會的研究指出,追蹤超過1萬名的高血壓病人,和好膽固醇介在40至80mg/dl間的族群相比,好膽固醇超過80mg/dl、小於40mg/dl的高血壓病人都有較高心血管死亡、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的機會。當然,黃晨祐強調,糖尿病族群、嚴重冠狀動脈心臟病、多次心肌梗塞或心肌梗塞的糖尿病患者等高風險族群,壞膽固醇的控制必須更嚴格,才能達到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黃晨祐提醒,好膽固醇對人體是否真的是「好」的膽固醇,需要進一步研究釐清;高膽固醇病患若想減藥或停藥,建議先經醫師專業評估後再做決定。
-
2024-10-18 養生.聰明飲食
肉鬆、番茄醬…這些食物吃起來不甜卻暗藏「隱形糖」!吃多恐體重、血糖都失控
我們都知道蛋糕甜點、含糖飲料等食物,吃多了不但不健康還容易胖。但有些人疑惑,明明不喜歡吃甜食,體重卻也一直往上升,血糖也超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隱形糖」食品讓你吃糖過量!你以為只有蛋糕甜點、含糖飲料這些吃起來很甜的東西,才算「甜食」嗎?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魏士航在臉書分享,其實很多食品,雖然表面上你看不到「糖」,實際上它們卻暗藏許多添加糖!你可能想問,為什麼吃起來不是「甜」的東西也要加糖呢?多半是食品製造者,為了增加食品風味、讓食物顏色、質地更漂亮、延長保存期限等因素,而放了添加糖。當那些看起來不太甜的食品中也有添加糖,那你每天無意識中吃糖過量,真的是不足為奇。生活中需要當心的隱形糖食品還不少,舉凡多種餅乾、調味料,甚至罐頭、肉鬆等都會加一些糖調味。BBC也曾報導,包括麵包、早餐麥片、鹹餅乾、優格等,這些看起來好像比較健康,但其含糖量卻也很高。暗藏「隱形糖」的食品.調味料:番茄醬、醬油、醋等.丸類製品.滷味.罐頭.肉鬆.義大利麵肉醬.麵包.早餐麥片.優格一天不能吃超過多少糖?吃太多糖會怎樣?根據衛福部國健署定義,添加糖指在製造或製備食物與飲料時額外添加的糖,包括黑糖、蔗糖、糖霜、葡萄糖、砂糖、白糖、玉米糖漿、蜂蜜、楓糖漿等,不包括人工甜味劑及自然存在食物內的糖,例如牛奶和水果中的糖。國健署建議,每日飲食中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若每日攝取2000大卡,添加糖攝取應低於200大卡,以1公克糖熱量4大卡計算,每日添加糖攝取應低於50公克。攝取過量的糖份,除可能造成肥胖、齲齒、代謝異常、身體慢性發炎、心血管疾病等,也會刺激體內胰島素快速分泌,影響血糖波動。3招避免吃進過多「隱形糖」那我們該如何避免吃進過多的「隱形糖」?除了盡量選擇天然原型食物、也要避免食物過度調味。此外,也要提醒大家,學會看懂食品成分表,因為糖的種類、名稱眾多,舉凡蔗糖、麥芽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精、糖漿…等,都是糖份,下次不妨注意一下鹹食的成分表,你就知道它的糖分有多少了。1.選擇低添加糖、無添加物的食品,以天然原型食物優先2.避免食物過度調味、高糖高鹽的食物,並且補充足夠水分3.購買食品前看清成分表【參考資料】.《Cofit 我的專屬營養師》臉書粉絲專頁 .《BBC》 .衛福部國健署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0-17 焦點.用藥停看聽
高血壓一旦開始吃藥就得吃上一輩子?醫師曝「逆轉關鍵」能減量甚至停藥
許多人終生被慢性病纏身,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有高達529萬人罹患高血壓,18歲以上民眾盛行率為26.8%,約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有網友在PTT發問,自己的同事罹患高血壓,吃降血壓藥好多年了,每天都在吃藥,像個藥罐子。他很好奇一旦得高血壓是不是一輩子只能吃藥,有沒有辦法可以逆轉?網友回應:「跑步和控制飲食可逆轉」、「過胖的減重可以藥量減半甚至康復」、「回歸自然生活看有沒有機會」、「看成因是什麼來決定」。也有人指會到吃藥代表已經很嚴重了,變成慢性病頂多只能控制無法治癒,不過乖乖吃藥還是可以活很久、過正常生活。高血壓一定要吃藥嗎?東元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張聖典表示,很多高血壓病人擔心高血壓藥物吃多了會變成的腎臟病甚至洗腎,有些則擔心一旦吃了高血壓藥物就得吃一輩子。張聖典指出血壓高是會惡性循環的,血壓升高後容易破壞血管,會造成血管硬化,一旦血管硬化後血壓就會更高,造成心臟更大的負擔,提升罹患心血管疾病及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張聖典表示只要讓高血壓能降下來就不用繼續吃,高血壓的起始治療並不單只是藥物,包括飲食習慣、減重運動、戒菸及生活型態改變也是高血壓治療的重要環節。有不少病人藉由運動減重、改變飲食及生活型態而降血壓,就不需要再繼續服用,所以血壓藥是有機會可以減量甚至是停藥。不過隨著年齡增加,血壓也會越來越高,因此大部分病人需要長期規則服藥來控制高血壓,才能達到預防的好處。幫助降血壓的5個習慣根據照護線上白映俞醫師介紹,改善以下幾種習慣可幫助降低血壓:1.得舒飲食:多攝取蔬果、低飽和脂肪2.減重:讓BMI降到低於253.有氧運動:每天30分鐘、每週五天以上4.減少鈉攝取:每天攝取範圍1.5-2.3克5.限制酒精攝取:男性每日攝取少於20克、女性少於10克當高血壓患者進行良好生活管理,從飲食與運動習慣下手,是有機會讓血壓獲得良好控制的。當血壓控制的不錯,可以與醫師討論,看看是否能開始藥物減量,切勿自行評估停藥,務必遵從醫生指示。
-
2024-10-17 焦點.健康知識+
辦公室用升降桌防止久坐?研究:站立式辦公桌可能有害健康
久坐有害健康眾所皆知,因此站立式辦公桌近年來蔚為風潮,但新研究發現,長時間久站不會抵銷久坐帶來的影響,反而增加靜脈曲張和腿部血栓等疾病風險。衛報報導,一項針對英國8萬多名成年人的研究發現,站立並不能降低中風和心臟衰竭等疾病風險,且每天站立2小時以上可能會增加深部靜脈栓塞和靜脈曲張等狀況發生。該項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流行病學期刊》。雪梨大學醫學與健康學院的艾哈邁迪(Matthew Ahmadi)博士表示,長時間久坐或站立者應該在一天之中安排規律運動,關鍵點是站太久不會抵消久坐影響,並可能危害某些人的循環系統健康。稱長期站立並不能改善心血管健康,反而會加劇循環系統問題的風險。研究針對英國8萬3013名沒有罹患心臟病的成年人進行追蹤檢測,團隊發現,站立時間超過2小時,每多站立30分鐘,循環系統疾病的風險就會增加11%。且並未發現站立可以降低中風、心臟衰竭和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雪梨大學麥肯齊穿戴設備研究中心主任斯坦馬坦基斯(Emmanuel Stamatakis)表示,「對於經常久坐者來說,包括全天候的大量隨機和結構化運動可能是更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方法。」他建議,可以定期休息、四處走動、參加步行會議、走樓梯、長途駕駛時定期休息,或者利用午餐時間離開辦公桌並做些運動等。
-
2024-10-16 醫療.心臟血管
高密度膽固醇HDL數值「過高」是好還壞?教授揭好膽固醇最該留意的重點
我在2024-10-3發表冠狀動脈斑塊有可能消退嗎?,兩天後讀者monica 留言:林教授您好,降低低密度膽固醇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有好處,但高密度膽固醇高是好還是壞呢? 以我本人為例是低密度膽固醇111 高密度115 總膽固醇243 (健檢紅字)。教授能解惑嗎。謝謝林教授。其實,有關「高密度膽固醇高是好還是壞呢」這個問題,我在2016和2017已經發表文章討論過。請看2016-12-14發表的壞的 好膽固醇。已經有大量的研究顯示,心臟病風險的高低,是取決於HDL的質,而非量。2017-2-15發表的「好膽固醇」的質與量。總而言之,HDL的質和量,都很重要,但都不是絕對。雖然這兩篇文章都有表示好膽固醇是有可能「過高」,但是當時的醫學文獻並沒有定義什麼叫做「過高」。美國的AARP網站在2023-12-12發表Can Too Much ‘Good Cholesterol’ Be a Bad Thing?(過多的「好膽固醇」會是壞事嗎?):男性和女性的 HDL 水準都應達到或高於 60 mg/dL,但應該注意的是,HDL 水平超過80 mg/dL 就被認為是心臟病的危險因子。克里夫蘭診所也表示80 mg/dL是正常HDL範圍的上限,而基因突變是導致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的原因之一。例如,CETP 基因突變可能導致您的 HDL 高於 150 mg/dL。(註:有關基因突變,請再次參考我2016和2017發表的那兩篇文章)下面這4篇論文都顯示HDL 水平超過80 mg/dL是不好的:2022-3-15:Very High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s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非常高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與心血管死亡率)。HDL-C >80 mg/dL與全因死亡風險增加和心血管死亡風險增加相關。2022-5-18:Association Between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s and Adverse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High-risk Populations(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與高風險族群不良心血管結局之間的關聯)。這項隊列研究的結果表明,非常高的 HDL-C 水平(>80 mg/dL)與冠狀動脈疾病患者較高的死亡風險之間存在令人困惑的關係。2022-8-15:High HDL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Increases Cardiovascular Risk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高 H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會增加高血壓患者的心血管風險】。低(80 mg/dL)HDL-C 的男性高血壓患者有較高的心血管事件風險。2024-2-1:Association of plasma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 with risk of incident dementia: a cohort study of healthy older adults(血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與失智症風險的關聯:健康老年人的隊列研究)。高 HDL-C (>80 mg/dL) 的參與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 27%。但是,最新的一篇論文並不同意高水平的好膽固醇會增加死亡風險。2024-9-26:Association of HDL cholesterol with all-cause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primary hypercholesterolemia(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原發性高膽固醇血症的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死亡率的關係)。最近的報告表明,令人困惑地,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 水平較高的受試者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風險反而增加。所以,本研究的目的是要探討高密度脂蛋白濃度與高膽固醇受試者死亡率的關係。我們分析了2992 名原發性高膽固醇血症受試者的總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和非心血管死亡率,這些受試者追蹤了10.2 年(範圍1-25 年),總共追蹤了30,602 受試者年。結論:單變量分析顯示,原發性高膽固醇血症和高 HDLc 受試者的所有類型死亡率均較低。根據主要心血管危險因子進行調整後,HDLc 升高與總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和非心血管死亡率無關。總之,「好膽固醇過高」這個論調目前是具有爭議性,而主要的心臟協會,例如美國和歐洲,也都對這個說法保持沉默。這就表示,您目前還不需要因為HDL-C >80 mg/dL而擔憂。最重要是,不管是否「過高」,維持良好生活習慣總是不會錯的。原文:好膽固醇會「過高」嗎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0-16 醫療.心臟血管
「3飲食習慣」恐害血管彈性變差! 營養師忠告:別以為看起來瘦瘦的就安全
隨著年齡増加,血管彈性變差,若不注重飲食及生活作息,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大家都知道預防勝於治療,但要如何才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呢?或許全球最長壽的國家------日本,能有我們取經的生活經驗,觀察日本人的生活習慣,營養師黃智筠提出在生活飲食方面建議依循原則。 1、粗食、高膳食纖維食材的選擇 多吃高纖維的蔬菜食物、多選擇全榖類食物,日本人喜歡米飯,台灣近年也推行糙米飯或是五穀米飯都很好,未加工的豆類,如葉菜類、竹筍、蒟蒻、糙米、燕麥、全麥麵包、黃豆、紅豆、綠豆等,不僅可以預防便祕、降低血壓,還可減少心血管相關疾病的發生。 2、清淡、少油炸的食物料理 食物的選擇上,肥肉、培根等動物皮要少吃,這些都含有高量脂肪,除此之外堅果類也要注意,適量攝取有益健康,因為瓜子、花生、腰果等含油量多,一不小心就過量下肚。另外,對於食物的烹調方式,也應該以清蒸、水煮、涼拌等代替油炸的料理方式。 3、注意降低膽固醇 有些隱形的胖子,就是看起來明明瘦瘦的,但膽固醇檢查數值卻高得嚇人,觀察他們的飲食習慣,很多都喜歡吃動物內臟或海鮮,這類食物膽固醇含量都很,為保護心血管攝取量,必須嚴格限制。 延伸閱讀: ·防引爆心血管疾病!中醫師圖解教按「4穴位」降血壓 經常喝2飲料也有幫助 ·每天吃家裡煮的!他體重過輕卻膽固醇超標 竟是「1烹調方式」闖禍:不少人這樣吃
-
2024-10-15 醫療.心臟血管
別以為2者之間沒關係 最新研究稱3種心臟病可能影響大腦健康
雖然心臟和大腦是身體中兩個獨立的器官,但兩者在健康方面實際有著密切的聯繫,例如心臟向大腦供應攜帶氧氣和營養的血液,而大腦有助調節心率、呼吸和血壓等。近期發表在《中風》(Stroke)期刊的新研究更表明,某些心臟病和大腦健康存在聯繫機制。哪些心臟病會影響大腦健康?在回顧最新大型、長期研究並進行分析後,研究人員發現三種心臟疾病可能會影響大腦健康,像是認知障礙或神經心理功能障礙,這三種心臟病分別是心房顫動、心臟衰竭和冠狀動脈心臟病。 該研究作者之一的Fernando D. Testai博士在一份新聞稿指出,從小開始管理心臟健康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和心臟事件、保護大腦健康和降低晚年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非常重要。由於失智症通常被視為一種無法治癒、無法預防的頑疾。然而,有證據表明,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並及早識別和治療心血管危險因素,可能有助於保持正常的大腦功能,並減輕阿茲海默症和其他相關失智症的風險。以下為研究人員對3種心臟病的發現:心房震顫心房顫動是一種始於心房的不規則心律,症狀包括疲勞、心悸、呼吸困難和頭暈。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之一,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冠狀動脈疾病和肥胖。未經治療的心房顫動可導致中風。研究人員在文獻回顧中發現,心房顫動會使認知障礙的風險增加39%。心房顫動和失智症都有共同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2型糖尿病、心臟衰竭、吸菸、心血管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和高齡。隨著時間的推移,心房顫動會削弱心臟的功能,這意味著心臟無法泵出盡可能多的血液,包括輸送到負責認知功能的大腦區域。血液減少意味著氧氣和營養物質減少,這會導致認知能力下降。 另外,發炎也是心房顫動與阿茲海默症共同點,較高程度的發炎也與血栓和腦損傷風險增加有關。心臟衰竭心臟衰竭是心臟無法正常跳動時發生的一種病症。當心肌變得虛弱或僵硬時,可能會發生這種情況,導致它無法向身體的其他部位輸送足夠的血液。當身體沒有獲得足夠的血液時,就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和營養。研究人員發現,近50%的心臟衰竭患者會出現某種認知障礙,可能會影響語言、記憶和/或執行功能。心臟衰竭較嚴重的人,出現認知問題的機率往往較高。與心房顫動一樣,心衰竭通過血流量減少影響大腦健康,並且伴隨著慢性發炎。心臟衰竭還也會影響某些影響大腦健康的荷爾蒙。心臟衰竭患者所見的大腦變化包括由於灰質減少而導致的大腦縮小,以及對大腦白質的損害。冠心病冠心病通常會導致將血液輸送到心臟的冠狀動脈增厚,影響氧氣和營養物質流向心臟。沒有足夠的血液,冠狀動脈疾病會導致心絞痛。隨著時間的推移,心臟必須更加努力地磊血,可能會導致心臟衰竭或心律不整。受損的動脈可能會完全阻塞,或容易形成血栓,導致心臟病發作。研究人員發現,與先前沒有患冠心病的人相比,患有冠心病的人發展失智症的風險高出27%。而在心臟病發作後,多達50%的人會經歷某種程度的腦功能喪失。與前面提到的其他心臟病狀況類似,冠心病通過減少血流和慢性發炎與大腦損傷相關聯。與任何健康狀況一樣,早期發現是一件好事。儘管有一些證據表明失智症的病程可能會減緩,但目前尚無已知的治療方法。Testai表示,儘管正在開發具有治療阿茲海默症潛力的新藥物,但醫學界清楚地意識到預防勝於治療。他鼓勵遵從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 的「8項生命要素」(Life's Essential 8)開始,其中包括影響心臟(最終影響大腦)健康的健康行為和健康因素。這包括採取有益心臟健康的飲食、更活躍、戒菸和尼古丁產品、獲得充足的優質睡眠以及控制體重、血壓、血糖和膽固醇。 【延伸閱讀:8種生活習慣有助延緩衰老 專家教你如何分段實踐健康長壽目標】【資料來源】.Heart failure, atrial fibrillation & coronary heart disease linked to cognitive impairment.These 3 Heart Conditions May Impact Brain Health, According to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Cleveland Clinic: Afib.Johns Hopkins Medicine: Heart Failure.Johns Hopkins Medicin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
2024-10-13 醫療.心臟血管
為了心臟健康著想 心臟外科醫師自曝絕不碰的6樣東西
「TODAY」媒體報導,喬治亞州心臟外科醫生倫敦(Jeremy London)指出,為了保護他的心臟,加酒精殺菌的漱口水、抽菸或電子菸、喝酒、軟性飲料、精麵製成的食品、超加工食品,這六種東西名列他避免使用的清單上。用到酒精的漱口水倫敦表示,用到酒精的漱口水,列在他的避用清單,或許讓大家驚奇,但那種漱口水殺死一切口腔細菌,其中好細菌有助人體生產一氧化氮,能幫忙血管壁擴張,有助於節制血壓。這類漱口水連益菌都殺死,干擾此一過程,對血壓有影響,對有高血壓傾向的人更不好。抽菸及電子菸倫敦表示,抽菸傷及血管內裡,不止心臟如此,大腦也一樣,因此增加心臟病及中風發作的危險;此外尼古丁可以縮小血管壁,讓血壓上升。而且研究已發現,抽電子菸的人心臟及血管壁功能「出現令人憂心的變化」,更可能發生心臟衰竭。酒精飲料倫敦表示,三年前自己戒酒,現在自己健康多了,「酒精毒害到人體的每個細胞」,他認為喝酒堪比抽菸,要列入同樣的警語。倫敦的忠告與世衛組織(WHO)一致。軟性飲料倫敦曾在自己社媒上形容軟性飲料是「液態死神」,但他也承認這麼說太過嚴厲。他認為軟性飲料是這個社會的「天譴」,因此要大家有所注意。人們往往不曉得自己喝的軟性飲料含高熱量,絕對不利健康,2024年一篇研究指出,每天喝加糖飲料的人,無論肢體活動量高低,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精緻澱粉製成的食品倫敦指出,只要麵包、義大利麵是由全穀類製造的,他就不反對。只是太多人選擇精緻澱粉做的食品,製作過程中被除掉每日所需的纖維素、鐵及維他命B群,而纖維素可以改善膽固醇的含量,降低心臟病風險。超加工食品超加工食品包括曲奇餅、薯條、椒鹽卷餅之類的袋裝零食,添加糖、鹽、不健康脂肪及防腐劑。研究指出,吃太多超加工食品與心血管疾病升高有關,死亡率也一樣。倫敦指出,那些上架期愈長的產品,讓人減壽的程度愈大。 @drjeremylondon Things I avoid after being a Heart Surgeon for 25 years #doctor #surgeon #hearthealth #medstudent #fyp ♬ original sound - Dr. Jeremy London, MD 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0-13 醫療.腦部.神經
忍一忍疼痛不會過去!專家:「能忍痛」不是好事,長期對大腦不利
每個人都害怕疼痛,但疼痛其實是保護身體的機制。當疼痛出現,就是示警身體某些部位出現問題。止痛很重要,但找出疼痛的根源更重要,面對生活中的大小疼痛,忍耐不吃藥並非最好的解決方案。如何適時適當解痛、找出問題所在?常見「痛死人」的疾病又有哪些?如何避免?有人說自己特別能忍痛,有人一點小痛就受不了,疼痛是主觀性的,同樣的疾病或症狀,每個人疼痛感受度為何不同?衛福部嘉義醫院麻醉科醫師洪柏園說,疼痛其實是保護身體的一種機制。疼痛是保護身體的機制,避免遭受更多損傷。洪柏園表示,疼痛來自於受到有害刺激時,特定感覺神經的活化。當人體受到如熱、化學刺激、外力重擊等刺激時,位於皮膚、肌肉、內臟等處的疼痛感受器會被活化,將這些刺激轉化為電訊號,經由周邊神經傳遞至脊髓,再經由脊髓丘腦徑傳送至大腦。大腦的多個區域包括丘腦、體感覺皮質、邊緣系統負責處理這些訊息,形成對疼痛的感知。洪柏園說,疼痛本質上是一種保護機制,提醒身體可能正在受到傷害。這個警告系統會驅使我們遠離有害情境,避免進一步損傷,並尋求幫助或休息,對防禦和生存至關重要。你覺得好痛,我覺得還好,多重因素影響疼痛感受。洪柏園表示,疼痛的感知因人而異,受到複雜的生理、心理和社會因素共同影響。生理層面,基因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有些人對於疼痛較為敏感,而有些人天生擁有較高的疼痛閾值。心理因素也顯著的影響疼痛感知,情緒、壓力、焦慮、憂鬱和過往的疼痛經驗等,皆使得每個個體對於疼痛的感受度不同,因為大腦對疼痛的解讀不僅來自身體的感覺,更包含了情緒的反應。此外,社會和文化因素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不同的生長經歷、社會環境和文化系統,造成了每個人在疼痛耐受性上的差異。所有疼痛都能看疼痛門診,量表可量化疼痛程度。洪柏園表示,疼痛門診由多專科的專業醫療團隊組成,提供所有因疼痛而困擾的病人完善的診斷和治療,包含檢查評估、藥物和介入性治療、復健、行為治療和疼痛應對的衛教等服務,致力於幫助患者緩和疼痛。疼痛評量表是一項有效的工具,用來量化病患感受到的疼痛程度,能夠幫助醫療人員更加了解病人的疼痛狀態,進而做出相對應的措施,也可用於追蹤疼痛程度的變化,追蹤治療成效。目前常用的疼痛評量表有數字等級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 NRS)和視覺類比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等。前者由病患將疼痛程度在0到10的範圍內進行評分,0代表「沒有疼痛」,10代表「最劇烈的疼痛」;後者由一條10公分長的線構成,兩端分別標註「沒有疼痛」和「最劇烈的疼痛」,患者在線上標記出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點,然後通過測量點的位置來量化疼痛強度。慢性、劇烈疼痛不要忍,長期會影響大腦認知功能。洪柏園表示,一味忍痛,尤其是慢性、劇烈的疼痛,而沒有給予適當的治療因應措施,對於身體和心理的健康都是有害的。長期的疼痛可能併發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免疫力低下、慢性疲勞、睡眠障礙等問題,更可引發心理壓力和情緒障礙,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工作效率、人際關係和社交表現。因此,尋求專業的疼痛評估和治療相當重要。建議民眾有相關疼痛問題,可至疼痛科門診就醫與諮詢。洪柏園指出,若痛沒有得到適當因應,變成了慢性疼痛,將使得大腦的結構產生一些改變。在處理疼痛的腦區可能出現灰質減少的現象,導致認知功能減退,而有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問題和執行能力下降的現象,影響患者生活品質。除此之外,神經傳導物的平衡亦會被破壞,例如血清素、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因而造成情緒障礙如焦慮和憂鬱。慢性疼痛對認知功能和情緒帶來深遠影響,因此,他強烈建議患者尋求及時而有效的疼痛因應,來預防上述不良後果。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0-13 養生.保健食品瘋
不要試圖透過服用補充劑來攝取茄紅素!為何專家會這麼說?
讀者Kathy在2024-9-19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想請教林教授,台大的蒲永孝教授是國內攝護腺癌的權威,對茄紅素的藥品開發這家藥廠也在進行,想就教林教授國外是否類此研究的新進度呢?感謝您。我點擊Kathy寄來的連結,看到一篇2007年發表在一家保健品公司網站的文章,標題是「人體的紅色保衛戰—番茄與茄紅素」,作者是臺大醫院泌尿部蒲永孝主任。這篇文章是在介紹「L-O-M®多重茄元素」(簡稱「多重茄元素」),說它是具有這些功能:(1)男性攝護腺健康的維護, (2)攝護腺癌的預防,(3)心血管疾病的預防,(4)女性健康的維護。由於搜索醫學文獻需要用英文,所以我花了一點時間搜到一篇2006-12-15發表在《台灣產經新聞網》的文章台大臨床試驗指出Multi-Carotenoids多重茄元素能改善排尿弁?。這篇文章的標題已顯示「多重茄元素」的英文是Multi-Carotenoids,而文章的內容也顯示「台大臨床試驗」就是蒲永孝主任在文章裡說的他的團隊的研究。只不過,Multi-Carotenoids在字面上的意思是「多重類胡蘿蔔素」,所以,「多重茄元素」顯然是為了方便行銷而創造出來的商業名詞。我在2019-6-5發表的褐藻素,蝦紅素,吹捧與現實裡有說,「類胡蘿蔔素」是一群化學結構相似的營養素,包括褐藻素,蝦紅素,葉黃素,玉米黃質,及β-胡蘿蔔素。這些營養素除了化學結構相似外,大多還具有兩個共同特點:(1)橘紅色,(2)有抗氧化作用。事實上,已知的「類胡蘿蔔素」有600多種,還包括了茄紅素(lycopene),請看茄紅素攝取,為什麼番茄需要煮,西瓜則不用煮。「多重茄元素」其實也就是以茄紅素為主要成分的保健品,而這也就是為什麼蒲永孝主任那篇文章的標題所用的名詞是「茄紅素」而不是「多重茄元素」。蒲永孝主任聲稱「此研究是第一次證實,多重茄元素可以改善男性攝護腺肥大造成的排尿功能」。但是,我在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裡卻搜不到他曾經用Multi-Carotenoids或lycopene做過的研究論文。 其實,讀者不用搜查論文也可以推理出同樣的答案。如果真的是「證實」,那為什麼17年來泌尿科醫師(包括蒲主任?)還繼續在給攝護腺肥大患者開立有不良副作用的處方藥?蒲永孝主任還說「由於日常生活飲食中,能獲取的茄紅素含量一般皆不足,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甚至建議,可以經由軟膠囊的型式補充茄紅素」。首先,醫學界從來就沒建立過茄紅素攝取的正常量,所以當然也就無法判斷「足或不足」。(註:儘管缺乏臨床證據,最常看到的是建議是每天從食物攝取10毫克)再來,我在美國癌症協會的網站搜不到有「可以經由軟膠囊的型式補充茄紅素」這樣的建議。事實上我看過的正規醫療機構都是建議要從食物來攝取茄紅素。例如哈佛大學就說:「茄紅素實際上比你想像的更容易獲得,特別是因為它存在於番茄以外的其他食物中。營養學教授Edward Giovannucci還警告說,不要試圖透過服用補充劑來攝取茄紅素」。(註:哈佛這篇文章有列舉富含茄紅素的食物,例如一小份罐頭番茄或新鮮西瓜就超過一天所需的建議攝取量10毫克)蒲永孝主任在文章的結尾說「若不幸讓癌細胞躲過免疫系統監視,任其坐大,則可能回天乏術。茄紅素可能是人體一個強力有效的保衛因子…多重茄元素可能是保健更好的選擇,這都有待我們進一步的研究」。 是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17年過去了,這句話仍然是真理。延伸閱讀:類胡蘿蔔素指數?健康指標?原文:茄紅素改善攝護腺肥大?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0-11 醫療.心臟血管
高血脂「無明顯症狀」比癌症更致命!醫揭「這類人」致命率最高
今年70歲的余先生,在56歲退休那年,接二連三遭遇家中變故,生活壓力倍增,長時間出現牙痛、肩背痠痛、呼吸不順、站起時暈眩等症狀,原以為是太疲累所導致,沒想到持續幾天後竟導致急性心肌梗塞發作,緊急就醫裝心臟支架才從鬼門關前撿回一命,醫師告訴他,是因低密度膽固醇(LDL)過高,而導致心肌梗塞。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董事長呂鴻基表示,2017年全球約有1,75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至今年增加至2,050萬,短短7年間就增加700萬人死亡,為全球最大死因。他強調,有75~90%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是可以預防的,呼籲民眾從生活習慣做起,從兒童時期就應避免體重過重,可減少成年後的肥胖風險。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比癌症高三高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三高相關疾病為國人最主要之健康負荷,僅次於癌症。根據2021年10大死因報告,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死亡分別位居第2及第4位,死亡人數逐年上升;心血管疾病中又以粥狀動脈硬化(ASCVD)疾病每年死亡8萬人最多,比癌症約5萬人還高。石崇良強調,高血脂、高血壓與高血糖都是造成粥狀動脈硬化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但不同於高血糖容易出現口渴飢餓頻尿症狀、血壓可以在家自行量測,高血脂往往沒有明顯症狀,且病人若不抽血檢驗,就完全無法知道數值,容易讓自己暴露在致命的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風險之中。非常高風險群,致命率逼近2成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陳文鍾表示,低密度膽固醇是造成動脈粥狀硬化疾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非常高風險』粥狀動脈硬化病友的致命風險高,其中以急性冠狀動脈疾病、周邊動脈疾病與中風最要命,出院後1年累積死亡率逼近2成,高於一般粥狀動脈硬化疾病平均值12.9%。」想做好血脂管理,應從降低低密度膽固醇開始著手。然而,陳文鍾進一步指出,針對「非常高風險」粥狀動脈硬化的病友,LDL標準應控制在70毫克每公合以下,但根據統計,這類病友在急性發病後1年內,治療達成目標的比率不到4成。即使已經到達標準的「極高風險」病友,仍應持續朝目標值55毫克每公合積極治療,幫助清除粥狀斑塊、改善血管功能,才能預防粥狀動脈硬化的發生與復發。血脂管理新模式APP就能用石崇良說明,為幫助病友輕鬆同時做好個人以及家人的血脂管理,健保署串連國內國內9大學會,在「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中,新設置了「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專區」,針對不同風險者規劃ASCVD疾病預防、血脂照護模式,可檢視近3年內的血脂檢驗報告紀錄,並首度制訂與公佈「台灣血脂管理臨床路徑共識」。石崇良提到,「台灣血脂管理臨床路徑共識」可幫助醫療人員以一致的標準治療準則,提供高血脂病人更好的照護,減少動脈粥狀硬化疾病對國人健康與醫療耗用大的衝擊,減少健保資源支出,從根本著手達到降低疾病死亡率的目標。【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4757.html】
-
2024-10-10 焦點.健康知識+
每天睡8小時和走1萬步能長保健康嗎?哈佛教授破解養生七大謊言
生活中許多健康或養生知識長期遭到誤解,美國人類學家暨哈佛大學生物學教授丹尼爾·利伯曼(Daniel E. Lieberman)在訪談中解析關於運動、睡眠、跑步、癌症和糖等七大謊言,讓人重新審視那些根深蒂固的健康觀念。謊言1:每天都要8小時睡眠和1萬步嗎?睡眠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7小時睡眠可能是最佳選擇,而不是傳統的8小時,睡眠不足或過多都會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運動也對健康有巨大影響,每周運動150分鐘可降低患乳腺癌風險。關於睡眠,八小時睡眠的觀念自工業革命以來就存在,但現代生活中的電視、燈光、手機等電子設備干擾了睡眠。愛迪生發明電燈改變了睡眠模式。研究表明, 沒有這些電子設備的人群中,他們每晚平均睡眠六到七個小時,且不午睡。因此,認為人類每晚需要睡八小時的想法並不科學。研究數據顯示,每晚睡眠七小時左右的人,健康狀況往往最佳。當然,實際情況更複雜,生病的人可能需要更多睡眠,而且青少年和老年人的睡眠需求也不同。至於每天走一萬步的說法,其實源自日本計步器的營銷策略。在20世紀60年代東京奧運會期間,計步器被發明出來,選擇「一萬步」作為目標,更多是因為這個數字聽起來吉祥,而非科學依據。研究顯示,每天走7000到8000步時,健康效益最大,超過這個數字,額外的步數並沒有明顯的優勢。所以每天走一萬步並非最佳,但不失為一個合理的目標。謊言2:重訓是「金剛芭比」才需要的嗎?體育活動種類多樣,包括耐力運動和力量訓練,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延緩衰老過程維持身體各系統功能,預防疾病,保持健康。利伯曼教授表示現在更加注重進行力量訓練。他一直喜歡散步和跑步,但對耐力型活動並不感興趣。利伯曼教授坦言,他並非一個特別有毅力的人,更傾向於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然而,隨著對力量訓練重要性認識的加深,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在這一方面的懶惰,並開始每周至少進行兩次力量訓練,以更認真的態度對待它。他特別強調,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質量的流失可能會導致人們變得非常虛弱。這種狀況在醫學上被稱為「肌少症」,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往往會逐漸失去肌肉,導致身體變得虛弱,功能能力下降。一旦這種情況發生,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利伯曼教授提醒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的流失是一個需要重視的問題。通過定期進行力量訓練,我們可以減緩肌肉流失的速度,保持身體的活力和功能能力。他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大眾,即使不是天生有毅力的人,也可以通過認識到運動的重要性逐漸改變習慣,開始認真對待力量訓練。謊言3:「退休」會讓你更健康嗎?退休後「閒著」並不利於健康,年紀越長,運動對健康的影響越重要。體育活動對延緩衰老至關重要,適當的身體活動可以開啟維修和維護程序,保持肌肉強壯,防止DNA突變、細胞堆積垃圾、老年失智症。人類無法抗拒歲月的流逝,衰老是自然規律,人體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退化。然而,體力活動卻能有效地減緩這一過程。無論是耐力運動如跑步、步行、遊泳,還是力量訓練或阻力訓練,它們都能以不同的方式對抗衰老,維持身體機能。過去人們認為隨著年齡增長,活動量減少是正常現象,但現在知道這並非不可避免。身體活動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體力活動能激發一系列神奇生理反應,它不僅能幫助修復和維護身體,保持肌肉強壯,還能防止DNA突變,維持線粒體數量,清理大腦中的有害物質,從而預防阿茲海默症和其他類型的失智症。簡而言之,體育活動對全身各個系統都有延緩衰老的益處,一旦停止運動,衰老的過程就會加速。退休是現代社會特有的現象。在過去,人們不會退休,他們會一直工作,直到生命終結或疾病纏身。退休是西方文化的產物,它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但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因此,退休後應該尋找一些具有挑戰性、有益、有趣的活動來替代工作,重要的是不要停止運動身體。研究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體育活動對健康的影響越來越大。對於20多歲、30多歲和40多歲的校友來說,每周運動四到五次,可以降低約20%的死亡率。而對於60多歲和70多歲的校友,經常運動的人死亡率要低50%。這一發現再次證明,隨著年齡的增長,運動對於維持健康變得更加重要,而不是相反。謊言4:聽從輕鬆舒服的本能 真的對身體好嗎?舒適和便利的生活方式可能導致我們變得懶惰,而長期缺乏運動可能增加患病風險。有些人可能攜帶著某些遺傳傾向,無疑增加了患上某些疾病的風險。然而,相較於遺傳,環境因素對我們的健康影響更為顯著。我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環境,通過積極的運動和生活方式,可以顯著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阿茲海默症等疾病的風險,雖然不能完全避免,但能大幅度減少這些疾病的可能性。追求舒適是人的本能,現代社會充斥著電梯、汽車等便利設施,大家總是下意識就去搭電扶梯或搭乘交通運輸工具,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輕鬆。然而,為了健康,我們必須克服這種追求舒適的本能,積極地參與身體活動。謊言5:花了太多錢在治療疾病 而不是預防通過適當的運動、健康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調整,這些簡單的措施,可以有效預防許多疾病。常聽到一種觀點指出隨著年齡的增長,血壓自然會上升。但這並不是絕對的。在西方世界,由於缺乏運動和飲食不當,血壓升高的情況確實比較普遍。然而,也有很多人即便年歲增長,血壓依然保持正常。我們常常將年齡增長與衰老相關的疾病混為一談,但事實上其中一些疾病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問題在於,我們的社會並沒有給予預防足夠的重視,預防措施往往只是偶爾被提及。在美國,醫療保健系統的投入並不合理,只有大約3%的醫療預算用於疾病的預防,而根據疾病控制中心的數據,走進醫生辦公室的人中,有高達75%已經患有某種疾病。我們幾乎沒有投入資源去預防那些嚴重影響我們生活品質的疾病。但值得慶幸的是,預防並不複雜,它需要個人的意志力、教育以及獲取健康食物的機會。他相信每個人都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行動來改善自己的健康狀況,預防那些隨著年齡增長而可能出現的疾病。謊言6:癌症是「貧窮病」還是「富人病」?癌症與能量過剩有直接的關係,我們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與癌症等疾病的發病率密切相關。癌症與財富有很強的聯繫,因為癌症本質上是一種與能量過剩相關的疾病。利伯曼解釋,癌症的發生是因為體內的自然選擇過程出現了錯誤。當細胞開始生長,它們通過競爭獲取能量,如果能量過剩,比如攝入過多而運動量減少,就會為這些細胞提供養分。因此,高水平的胰島素與癌症的發生密切相關。體內過高的胰島素水平會導致女性體內雌激素和黃體酮的增加,男性體內睪酮的增加。雖然這些激素對生殖有利,但它們同樣會增加患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癌症的風險。利伯曼教授提醒,活躍的人體內的雌激素、孕激素、睪酮和胰島素水平較低,血糖水平也較低,這些因素都有助降低癌症的發病率。每周進行150分鐘的體力活動,如步行,可以使女性終生患乳腺癌的風險比久坐的人低30至50倍。盡管有充分的流行病學和機制數據支持這一點,但預防癌症的重要性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我們更多地關注癌症的治療,而忽視了預防。謊言7:糖是發炎反應的兇手少吃易引起發炎的食物,例如任何含大量糖的東西;運動是人體進化出的抗炎活動;高血糖食物會導致胰島素水平上升,過多脂肪儲存會引發全身性發炎。運動可降低發炎,肌肉產生抗炎分子,有助於控制發炎。身體活動對健康至關重要,可延長壽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關心健康,首要的三件事很簡單:戒煙、加強運動、減少高糖和低纖維食物的攝取。這些健康準則幾乎人盡皆知,無需多言。很多人會忽略糖對健康的危害,我們常說的高血糖食物,會導致血糖和胰島素水平升高。胰島素是一種合成代謝激素,它的主要作用是將葡萄糖和脂肪儲存起來。當你進食時,胰島素水平上升,幫助儲能;而當你運動時,胰島素水平下降,因為你正在消耗這些能量。當細胞獲得過多能量時可能會失控,「發炎」往往是因為細胞中脂肪積累過多引起的。脂肪細胞膨脹、破裂,進而損害身體,激發免疫系統的反應,導致發炎。肥胖和過多脂肪是全身發炎的主要原因,而發炎就像身體內部的緩慢燃燒,可能對幾乎所有器官造成損害。
-
2024-10-09 醫療.心臟血管
手臂放置姿勢錯誤可能讓你被誤診高血壓!正確量血壓7重點,一圖看清坐姿
根據2024年10月7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量血壓時,不同的手臂姿勢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如果你將手臂放在膝蓋上或在側面無支撐,會讓血壓讀數大幅高估,並可能導致高血壓的誤診,被開出不必要的藥物。手臂放置姿勢影響血壓結果這項研究觀察了133名年齡在18至80歲之間的成年人。平均年齡為57歲。約 53% 的參與者是女性;41% 的BMI指數為 30 或更高,他們被歸類為肥胖;36% 的參與者在研究開始時的最高血壓值為 130毫米汞柱(mmHg)或更高。研究人員讓受試者手臂以3種方式放置:.靠在腿上.放在堅硬的表面上(如桌子).垂掛在身體的側面研究發現,三種不同姿勢產生了三種不同的血壓讀數。與手臂放在桌子上相比,參與者將手臂懸在身體兩側時的收縮壓高出 6.5 個百分點。手臂垂在一側時,舒張壓值高出 4.4 個百分點。而手臂放在膝蓋上時,收縮壓讀數比支撐姿勢高 3.9 個百分點,舒張壓高出 4 個百分點。結論是,不正確的姿勢會導致測量誤差高達7毫米汞柱。把手臂放在桌子的堅硬表面上,才能測量出最準確的讀數。天天量血壓仍失控?量的方法錯誤許多人在健檢過後都被告知有高血壓,必須每天量測血壓監控。但有人天天量,最後血壓仍失控,可能就是量血壓的方法錯誤,沒有發現血壓失控而即時就醫,很有可能導致腦中風或心臟病、腎臟病等多種慢性病變。血壓不是有量就好,《元氣網》為您整理量血壓必須注意的重點事項。數值多少算是高血壓?台灣於2022年下修診斷標準為:130/80毫米汞柱(mmHg)。歐洲心臟學會(ESC)也在2024年調整高血壓診斷標準,趨向嚴格,下修至135/85mmHg。一般正常血壓值應小於120/80mmHg。不過當測量的血壓值偏高時,也先不要緊張,因為血壓值會隨身體狀況而不斷變化,一定要多測量幾次並且觀察一段時間。假設只有少數幾次測量結果較高,但大多數測量結果並沒有超過標準時,則未必是高血壓,不過已可能有潛在高血壓的風險;如果大多數測量結果都超過標準值時,則代表有高血壓的問題,應盡速就醫諮詢。若已進入高血壓前期,需開始留意飲食與生活型態的調適,天天量測血壓,以預防血壓值繼續攀高。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秘書長王宗道指出,臨床上仍以收縮壓為主,如低於130,而舒張壓介於90至80間,則無用藥的急迫性,建議先改善生活型態。高血壓定義.低血壓:收縮壓<90;舒張壓<60.正常血壓:收縮壓<120;舒張壓<80.前期高血壓:收縮壓120-129;舒張壓<80.第一期高血壓:收縮壓130-139;舒張壓80-89.第二期高血壓:收縮壓140;舒張壓90「722」量血壓密碼 做好血壓管理為能掌握自己的血壓狀況,居家按部就班正確量血壓,做好相關紀錄,就醫回診時,提供醫師參考,國民健康署建議,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量一次血壓,而高血壓患者應牢記「722」量血壓密碼:「7」連續七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兩遍,透過「定期量測」清楚掌握血壓變化狀況,是做好血壓管理的重要關鍵。量血壓不能只量單臂量血壓最多人犯的錯誤就是只量一隻手的血壓,但事實上,只量單側手臂會有誤差,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晨祐曾受訪指出,「量血壓雙臂都量,取高的數字。」剛開始監測血壓的人,雙臂血壓一定有高有低,落差常在10毫米汞柱以內,持續雙臂監測兩至三個月,若都是右手血壓較高,日後就以該臂血壓記錄為主。何時量血壓?在哪量?有的病人在診間量測的血壓數值不正常,但居家監測發現數值正常,發現沒有罹患高血壓,這是「白袍高血壓」現象。因此現在都提倡居家量測。而什麼時候量血壓也非常重要。新光醫院心臟科醫師洪惠風指出,有人血壓早上高,有人中午高,有人下午高,有人晚上高,每個人的規律都不盡相同,但依照治療指引,最重要的時間點,是起床後一小時內跟睡前一小時內。(要是清晨血壓高,除了找原因,有時有些藥物需移到睡前服用。)血壓計要定期校正此外,食藥署也提醒,血壓計長期使用下,可能會有誤差的風險,一定要定期送回經銷商進行校正;也鼓勵大家偶爾到醫院或是其他公眾場所量測血壓,如果血壓值與家中血壓計測得血壓值差距很大,即表示家中的血壓計可能有不準確的問題,也要記得送回經銷商校正。如何正確量血壓?1.量測前30分鐘不運動、不攝取咖啡因2.排除尿意3.靜坐5分鐘後再開始測量4.不隔著衣服測量,綁帶靠近心臟與乳頭水平高度5.坐有靠背的椅子,雙腳著地、不翹腳6.雙臂量測需間隔一分鐘7.建議使用電子血壓計較為精準血壓偏高如何改善?1.採三低一高(低油、低糖、低鹽及高纖)飲食2.保持適當體重3.養成規律運動習慣4.壓力適當紓解5.睡眠充足6.拒菸酒等行為【資料來源】.衛福部國健署.《CNN》Certain arm positions commonly used for blood pressure checks may lead to inaccurate results. Here’s the right way to do it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0-09 養生.聰明飲食
番茄「生吃vs.熟食」哪個好?營養師說「這樣吃」美膚又護心!番茄6大功效一次看
「番茄紅了,醫生的臉就綠了」,這句義大利的俗諺,顯示了番茄的高營養價值。尤其富含抗氧化能力最強的「茄紅素」(Lycopene),使番茄成為抗癌聖品。番茄在現代醫學的研究中發現有抗氧化、 防癌、降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等多重功效。詹惠婷營養師以下詳細介紹番茄的6大功效:番茄6大功效 1.消除自由基番茄所含的番茄紅素是一種胡蘿蔔素,也是一種抗氧化的營養素,是最近相當受矚目的抗氧化物質,它是所有類胡蘿蔔素中抗氧化能力最強的,掃除自由基的效力爲其他種類胡蘿蔔素的2倍,其抗氧化力也比維生素C和維生素E 來的高,掃除自由基的效力爲維他命E的百倍, 因此有很好的抗癌效果。 2.預防癌症研究發現,番茄對於癌症的預防,以攝護腺癌、肺癌、乳癌、食道癌、胃癌、大腸癌等防治效果最好。 3.降血壓番茄含鉀量豐富,因此有助於降低血壓。不過,建議以新鮮番茄較佳,因爲市售的番茄汁或番茄醬等產品,可能添加鉛鹽,反而失去降血壓的意義。 4.預防心血管疾病番茄及其製品還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病、心肌梗塞、動脈粥狀硬化等。 5.降低膽固醇因番茄紅素可抑制細胞合成膽固醇、降低血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的濃度。 6.養顏美容在營養學的觀點,番茄富含維生素C、A, 兩者都是美化肌膚的營養素,也是很好的抗氧化劑,愛美的女性應該常吃。怎麼吃最營養?番茄生吃或熟食都深受眾人喜愛,不過許多人好奇,到底生吃還是煮熟吃最營養?曾依田營養師在臉書粉專「營養食事Ms.E10-營養師依田」發文指出,番茄含有茄紅素,當熟食番茄時,加熱可使番茄的細胞壁及纖維軟化,幫助茄紅素釋放,但維生素C、植化素等不耐熱的營養素會因高温而流失;若是生吃番茄,可保留維生素C、植化素等不耐熱的營養素,但未經加熱的茄紅素不易吸收。曾依田營養師建議兩者一起吃,不僅營養素都能攝取,茄紅素還能抗癌、護心又美膚。 曾依田營養師說,屬於水果的小番茄,別再想就直接生吃,若是屬於蔬菜的大番茄儘量熟食並搭配油脂。而且建議將番茄切碎,破壞細胞壁幫助營養物質釋放,當然也可直接使用番茄罐頭(低鈉更好),並且搭配油脂烹調,像是番茄莎莎醬、羅宋湯等,都是很好的吃法。 詹惠婷營養師說明,如果想生吃番茄,飯後吃會比空腹吃更好,因爲用餐時會食用肉類或油脂,飯後吃番茄,對番茄紅素的吸收力,比空腹時更佳。或是在生吃番茄時淋上少許橄欖油及醋。什麼人不能吃番茄?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營養師高繪雯說明,大、小番茄都含有豐富的鉀離子,因此需要限鉀的腎臟病友,尤其是正在接受洗腎治療的患者,務必減少食用,或是將番茄汆燙去除鉀離子後再食用。 此外,番茄富含蘋果酸和檸檬酸,可能導致胃酸過多,引胃食道逆流;患有腸躁症候群者,也勿多食。 資料來源:.高敏敏營養師.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食事Ms.E10-營養師依田.農業知識入口網詹惠婷營養師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營養師高繪雯 延伸閱讀: 胃食道逆流7症狀:胸痛、喉嚨卡卡...原因、飲食宜忌、5招快速舒緩一次看
-
2024-10-09 醫療.精神.身心
年紀越大睡得越少?專家告訴你真正需要的睡眠時間及如何睡好
關於老年有許多誤解,其中一項便跟睡眠有關:與年輕時候相比,只需比較少的睡眠時間,但是真的嗎?事實上,65歲以上的人應該與年輕人有相同的睡眠量,也就是7到9個小時的睡眠。為何有說法認為年老需要的睡眠比較少?原因可能跟年齡增長,睡眠方式發生變化有關,睡眠往往變得更淺、更片段化,這意味著年長者在夜間醒來的次數更多。專家指出,這可能是因為體內生理時鐘的自然變化、某些藥物或關節炎或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健康狀況造成的。為何持續的睡眠對健康老化很重要?良好的睡眠有助於年長者的記憶力、情緒和整體健康。專家表示,它支持心臟健康,增強免疫系統,並保有足夠能量。休息良好的人也不太可能跌倒或發生事故,因為他們的注意力和協調性得到改善。除此之外,睡眠也是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調節情緒、改善認知功能並增強情緒恢復能力。根據美國國家老化委員會的資料,睡眠不足可能導致以下問題:.每晚睡眠少於六小時與失智症有關。.睡眠問題會導致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症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睡眠品質顯著影響心臟衰竭、糖尿病和腎臟疾病的可能性。.養成並維持良好的睡眠習慣,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睡眠不良對整體健康的負面影響。年齡增長如何能睡得更好?隨著年齡的增長,睡得更好的一種方法是保持較佳的睡眠衛生。睡眠衛生指的是你可以掌控的健康習慣、行為和環境因素,以幫助你獲得良好的睡眠。專家指出,每天在相同的時間上床睡覺和醒來是非常重要的。創造一個放鬆的就寢程序,保持臥室黑暗、涼爽和安靜,以及避免白天長時間打盹,都能帶來很大的改善。特別是在晚上,減少咖啡因或酒精的攝入也是關鍵。另外,改善睡眠衛生還可以包括冥想等正念練習,以及留意營養和身體活動量。專家提醒,助眠藥物可以在短期內提供幫助,但應與認知行為療法相結合,並長期謹慎使用,以避免可能的依賴。改善睡眠衛生6重點1.保持一致的睡眠和起床時間當身體習慣同一時間睡覺和起床,你會更好更快入睡,並在醒來時更加神清氣爽。2.睡前一小時開始放鬆空下睡前一小時很重要,目的是告訴你的身體和思想是時候放鬆下來了。3.讓你的房間舒適專注於讓你的床和臥室成為一個促進睡眠的地方。4.減少睡前飲酒和吃零食深夜飲食可能會影響消化系統,目標是睡前三小時內不吃東西,也要注意當天稍晚時的咖啡因和酒精攝取量。5.平靜心情讓你的大腦休息是良好睡眠衛生的關鍵。6.避免睡前運動運動對健康和睡眠很關鍵,但睡前一兩個小時內運動可能引發失眠或入睡困難。【資料來源】.This Is How Much Sleep You Really Need When You're Older.How Sleep Impacts the Top Age-Related Health Concerns.Here’s What Happens When You Don’t Get Enough Sleep.Sleep Hygiene: 7 Tips for a Better Bedtime Routine
-
2024-10-08 養生.聰明飲食
哈佛醫學生一個月吃720顆蛋,壞膽固醇狂降18%?教授揭真相
我在2024-9-29發表生酮飲食會提升心血管疾病風險嗎,讀者Guava當天留言:教授,最近社群網站瘋狂傳Nick Norwitz在一個月內吃720個雞蛋,結果LDL-C 降18%的新聞。這個他說的實驗,有沒有真的發生,只有他知道。但是生酮飲食圈的,有些人已經把它捧上天,證明生酮飲食要不是變成LMHR、就是降低LDL-C,一定win-win啦。教授要不要評論一下?這個留言裡的LMHR是Lean Mass Hyper-Responders的縮寫,谷歌翻譯是「瘦體超反應者」。LMHR這個詞首次出現在一篇2017-7-3發表的部落格文章Are you a Lean Mass Hyper-responder?(你是瘦體超反應者嗎?)。作者是美國人Dave Feldman。他自稱是軟體工程師,從未受過醫學訓練,在2015年開始採用生酮飲食,也就是超高脂肪的飲食。請看LMHR:玩命遊戲。留言裡的Nick Norwitz是哈佛大學醫學院學生,而也就是因為他把LMHR引進醫學報告,才使LMHR成為一個在生酮飲食社交媒體裡流傳的偽醫學名詞。台灣首屈一指的網紅名醫宋大師讚譽Nick Norwitz是代謝醫學的明日之星,還屢屢發表影片附和他的高膽固醇健康論。請看下面的影片截圖以及LMHR:玩命遊戲。Nick Norwitz在2024-1-22發表一篇所謂的研究論文,聲稱他做了一個實驗,吃了大量的超甜Oreo餅乾,結果是壞膽固醇狂降。請看LMHR:超級垃圾食物狂降壞膽固醇。這個所謂的實驗,也只不過是Nick Norwitz一個人的自導自演,沒有人知道他是否真的有做。如今他又聲稱他做了另一個實驗,在30天裡吃了720顆雞蛋,而結果也是壞膽固醇狂降。就如讀者留言所說,有些人已經把這個所謂的實驗捧上天,但是我想請大家看Daily Mail 在2024-10-1發表的I’m an Oxford University expert who ate 720 eggs in a month. What it did to my health went against everything we’ve been told… and might make you rethink YOUR diet(我是牛津大學的專家,一個月吃了720顆雞蛋。它對我的健康造成的影響與我們被告知的一切背道而馳……並且可能會讓你重新考慮你的飲食)。其中的三段是(紅色字):隨著尼克雞蛋研究的消息傳開,專家也表達了他們的擔憂。布里斯托爾心臟研究所的心臟病專家顧問格林·托馬斯醫生說:「我認為採取任何這類瘋狂飲食(crazy diets)都是瘋狂的(madness)」。 倫敦皇家布朗普頓醫院心臟科醫生顧問桑傑·普拉薩德教授表示,對於每日雞蛋攝入量並沒有達成共識,「在我看來,對於一個健康人來說,每週吃七個雞蛋是一個合理的量,而四到五個是適合於患有糖尿病和心臟病等危險因素的人」。 他補充說:「當你吃含有膽固醇的食物時,膽固醇會沉積在血管中——膽固醇含量過高會導致心臟病。另一件事是,蛋黃中的化學物質可以代謝產生一種稱為三甲胺 N-氧化物的物質,有時可能會引起心血管發炎。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每週不超過七個雞蛋是有意義的」。 (版主加註:有關三甲胺 N-氧化物,請看我發表的蛋,又闖禍了?以及海魚→心血管疾病,都怪TMAO)Nick Norwitz就讀的哈佛大學也發表:大量研究表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食物中的膽固醇對血液中總膽固醇和有害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的影響比飲食中的脂肪混合物要小。當然,這些研究並沒有為每天吃三顆雞蛋開綠燈。雖然 2008 年《醫生健康研究》的一份報告支持每天吃一個雞蛋對心臟通常是安全的觀點,但它也表明,如果吃得過多,可能會增加日後發生心臟衰竭的風險。在包括護理師健康研究和健康專業人員追蹤研究在內的研究中,每天吃一個或多個雞蛋的糖尿病患者患心臟病的風險會增加。對於患有糖尿病和心臟病的人來說,最好將雞蛋的食用量限制在每週不超過三個蛋黃。哈哈!好一個「Nick Norwitz是代謝醫學的明日之星」。對他來說,哈佛也只不過是一塊可以利用來讓他成為明日之星的招牌。他的下一個實驗大概會是「一個月吃720隻龍蝦,壞膽固醇降到負數」。宋大師的下一個影片大概會說「Nick Norwitz是代謝醫學的巨擘」。延伸閱讀:每天三包煙,活到104,注重養生,終年51。吸煙可以延年益壽?原文:一個月吃720顆蛋的省思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0-07 醫療.心臟血管
高血壓標準加嚴2年,中風年減7千人!陳亮恭:但長者血壓標準高一點有助健康
歐洲心臟學會(ESC)日前調整高血壓診斷標準,從一四○(收縮壓)/九○毫米汞柱(舒張壓)下修至一三五/八五毫米汞柱,趨向嚴格。我國於二○二二年下修診斷標準為一三○/八○毫米汞柱,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秘書長王宗道觀察近兩年成效斐然,粗估每年約減少七千名腦中風個案。醫界指歐洲新規是大突破「歐洲心臟學會調整高血壓診斷標準,可說是心血管疾病預防的一大突破。」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說,以往歐洲與美國在高血壓診治立場上迥異,歐洲心臟學會被歸在「保守派」,美國於二○一七年下修診斷標準為一三○/八○毫米汞柱時,即遭歐洲醫界批評「不適當」。洪惠風表示,長久以來,歐洲支持寬鬆版高血壓治療標準,因此,歐洲心臟學會年會於上個月宣布調整高血壓診斷標準,讓不少國外學者驚訝。此外,歐洲新版治療指引也將「居家血壓」視為判定高血壓的重要參考依據,如超過一三五/八五毫米汞柱,即被認定高血壓,至於醫院血壓,仍維持一四○/九○毫米汞柱規定。洪惠風說,受限於白袍症候群影響,不少人至醫院測量血壓時,數值偏高,為此,愈來愈多國家將居家血壓視為高血壓的診斷標準。長者心血管風險估降26%台灣於二○二二年下修高血壓診斷標準,與美國一致,均為一三○/八○毫米汞柱。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秘書長王宗道表示,關鍵在於台大與中國大陸攜手合作一項為期三年追蹤研究報告,其結果顯示,亞洲老年人若將收縮血壓控制在一三○毫米汞柱以下,心血管風險即可大幅下降百分之廿六、中風及急性冠心症下降約百分之卅、急性心臟衰竭風險降低百分之七十三,而心血管所引起死亡風險則降至百分之廿八。至於台灣加嚴高血壓治療標準,王宗道預估,如患者規律用藥,約可降低兩成中風機率,台灣僅三成多高血壓患者持續用藥,如以每年新增七萬名腦中風患者計算,每一年約減少七千名腦中風個案。臨床用藥仍以收縮壓為主但如果真的以一三○/八○毫米汞柱作為診治用藥標準,那全台一半以上成年人均不及格,必須用藥,對此,王宗道表示,臨床上仍以收縮壓為主,如低於一三○,而舒張壓介於九○至八○間,則無用藥的急迫性,一般建議先改善生活型態。由於居家血壓愈來愈重要,國健署推動「七二二」血壓量測,連續七天於居家量測血壓,一天量測兩次,早上起床及晚上睡前各一次,每一次量測兩遍,詳記數值,若數值超過一三○/八○毫米汞柱,建議則心臟科門診就醫。陳亮恭:長者血壓標準 可略寬鬆【聯合報/ 記者沈能元/台北報導】歐美對高血壓診治標準看法不一,心臟科與高齡醫學科對老人高血壓用藥標準也有所不同。高齡醫學權威、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指出,高齡者高血壓標準可寬鬆一點,無須嚴格規定至一三○/八○毫米汞柱,高一點點還可能有助於身體健康。陳亮恭指出,「Lancet Healthy Longevity」於今年八月發表一項臨床研究,證實八十歲以上、收縮壓數值在一五○毫米汞柱以下長者,減少服用一顆降血壓藥不僅未提高因疾病住院或死亡等風險,甚至還有些微保護效果。該研究時間為二○一七年三月廿日至二○一八年九月卅日,收案對象為英國六十九個基層診所、五六九名八十歲以上患者,其收縮壓數值低於一五○毫米汞柱,且正在接受兩種或多種抗高血壓藥物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接受抗高血壓藥物減量、原本藥物治療,共有五六四例持續追蹤四年,平均八十四點八歲,百分之四十八為女性,其中減少用藥組一○九位患者,不僅未增加後續住院或死亡的風險,甚至還有些微的保護效果。陳亮恭指出,青壯年、相對健康的長者如能維持較嚴格的心血管健康控制標準,確實有其正面意義,但對於七十五或八十歲以上身心健康較複雜的長者而言,單純追求特定生理數值,不見得可以達到健康長壽目標。陳亮恭解釋,高齡者身心健康狀況與一般成年人大不相同,站在實證醫學立場,同一套高血壓診治標準(一三○/八○毫米汞柱)不見得可以套用在不同條件的個案,特別是衰弱ヽ失能ヽ失智或是多重疾病等高齡長者。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10-06 名人.傅志遠
傅志遠/一場颱風假的省思
颱風逼近,政府為了減少民眾外出上班上課的風險,在考量風雨可能的規模後,宣布因應風災暫停出勤,就是大家口中的「颱風假」。然而這個停止出勤日,並非真正的「假期」,原始目的是讓民眾待在家裡避免危險,只是對主管機關來說,也真的很難預料此一決定之後是風雨交加、抑或無風無雨。這幾天北部有些地區就多了兩天無風無雨的非出勤日,孩子們因為不用上學樂得開心,他們還不理解這樣的假期可能是嚴重的災難或經濟損失而換來。然而對於長期在醫療工作的人員來說,沒有所謂的「颱風假」,病人還是需要照顧、有緊急需求的人會來掛急診,醫療人員有必須風雨無阻前來醫院的天職。這當中出現了矛盾又無解的問題:所謂的「緊急就醫需求」,究竟是醫療端判定?或是民眾主觀覺得緊急?正常來說,醫院的「非緊急部門」會隨著颱風防災而關閉,保留原本就不因天災國定假日等休息的急診。當風雨極大時,民眾會自行決定擇日就醫,若身體極度不舒服,自然冒著風雨也得來掛急診。然而,隨著無風無雨的颱風假出現,民眾不會因為風雨被困在家中,仍可安全抵達醫院時,可能因為到了醫院才發現門診沒開,也可能心情著急覺得仍需就醫,這些病人會大量湧入颱風天仍持續運作的急診。「我都到醫院了,不能在急診處理一下嗎?」「我的慢性病藥物吃完了,門診沒辦法拿藥,可以在急診拿嗎?」「我想開診斷書請領保險,門診沒開,可以在急診開嗎?」「我本來排定今天要做檢查,可以從急診安排嗎?」「可否請急診幫我聯絡我的主治醫師過來看?」過往急診雖不乏處理非緊急病患的需求,柔性勸說請其改掛門診,然而颱風天的亂象,則沒那麼容易處理,不時出現醫護人員與病患的衝突。事情總有兩面,從醫療端看或許覺得許多不急之事,既然颱風打亂了原本節奏,那就改天再行;從病人端來看卻不是如此,特別是有些需要持續用藥,不適合貿然停藥的疾病(心血管疾病的抗凝血藥、器官移植後的抗排斥藥,甚至是抗癌的標靶藥物等),姑且不論只停幾天藥是否加重疾病(這是專業醫療,很難一以概之),單是病人的擔心,便很難由第一線人員來說服。然而從急診開立長期慢性處方,這是個怎麼都說不通的事。有些醫療機構會因應開設領藥門診,有些機構索性門診照舊,為的就是避免這些爭議與爭執,只是這樣的作法究竟是院方的權宜之計,還是中央主管機關該給予的規範?一場颱風假,放出的問題值得深思,如何在病患就醫權益、醫院運作與醫療從業人員安全之間取得平衡,似乎還有一段路要走。
-
2024-10-06 醫療.心臟血管
你可能很喜歡但專家希望你戒掉 避開3種食物能改善心臟健康
衛生福利部111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共計2.3萬人死於心臟疾病,平均約22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疾病。改善心臟健康的方式,無非是良好的生活習慣,用植物性飲食取代動物性飲食,並且規律運動。但對多數人來說,一下子要做到大幅度改變似乎有點困難。心臟學家和營養師提供一個你能做的最簡單方式,就是戒吃或嚴格限制某些食物的攝取,以下是他們建議盡快從飲食中戒掉的三種食物。1.培根許多心臟專家都同意,如果要照顧好自己的心臟,最好戒掉愛吃培根的嗜好,能完全不吃最好。「培根的製作方式對心臟有害。」專精於心臟病預防的營養師Michelle Routhenstein說,培根的醃製過程中,使用亞硝酸鈉,且含高鈉,會導致血壓升高;而烹調過程中形成的化合物,如多環芳香烴(PAHs)和雜環胺(HCA)等化合物,會導致發炎和血管損傷,增加心臟疾病風險。雖然培根是最大的罪魁禍首,但美國西達賽奈醫學中心心臟病專家Saman Setareh-Shenas博士表示,任何紅肉及其加工食品都應減少攝取。他說,飲食中富含紅肉的人,尤其是高度加工肉類,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及死亡率相關。「製作這些加工食品,會使用到亞硝酸鹽以及大量的鈉,而其中培根的鹽、飽和脂肪、膽固醇、多環芳香烴和雜環胺的含量特別高。」2.白麵包/白吐司「與全麥麵包相比,白麵包的升糖指數高,且缺乏營養和纖維,可能導致血糖迅速飆高、胰島素阻抗和體重增加,這些都會增加心臟病風險。」Routhenstein說。芝加哥若許大學(Rush University)醫學中心的心臟學家Daniel Luger博士也說,白麵包剝奪了所有的纖維和營養成分,留下的只有「純糖」。買麵包前先看成分列表,列在最前面的最好是全麥、全穀物,成分表越短越好,表示原料單純,並且所有成分都是你能夠辨識的字眼,而非長串看不懂的化學添加物。3.薯條當食物經過油炸,營養成分會改變,不但失去水分,還會吸收脂肪。油炸薯條的油經重覆使用,導致不飽和脂肪酸流失、反式脂肪增加,加上薯條上有大量的鹽,高鈉攝取與高血壓和心臟病相關。 Setareh-Shenas說,經常食用油炸物,與冠心病、高血壓和肥胖症相關。保持心臟健康是一生的功課,而飲食只是其中一部分。不吃培根、白麵包和薯條,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0-06 養生.聰明飲食
一個月不吃水果會怎樣?各類營養素大盤點「蔬菜能不能完全取代水果」
先前網路上興起一個話題「一個月不吃水果會怎樣?」,有些人為了減肥會不吃主食改吃水果,但也有人指出糖分太高反而更胖。撇除瘦身就健康角度而言,然而水果中的營養是可以被其他食物替代的嗎?一名腫瘤科的楊姓醫師表示,一個月不吃水果可能會影響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的攝取,導致營養不均衡。水果是維生素C、鉀、膳食纖維以及抗氧化物質等營養素的重要來源。如果飲食中其他食物能夠提供足夠營養素,那麽不吃水果對身體影響不大。但如果飲食失衡可能會導致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易引起皮膚問題、便秘、免疫力下降等症狀。此外水果是膳食纖維的重要來源,水果攝入不足可能會影響腸道健康導致便秘。盤點水果中的營養,是否可被蔬菜取代1.維生素C在某些蔬菜中也含有大量維生素C,像是甜椒、彩椒、小白菜、花椰菜、莧菜、大白菜、菠菜等,尤其像甜椒、彩椒可以生吃更可以完整補充,因此在維生素C這方面蔬菜完全可以取代水果。2.膳食纖維蔬菜裡也含有大量膳食纖維,每100公克裡含有3公克以上的纖維就屬於高纖蔬菜,像是牛蒡擁有高達5.1克纖維居冠,另外像香菇、黃秋葵、苦瓜、地瓜葉、花椰菜、紅莧菜、甜椒也都是高纖蔬菜一族。3.礦物質蔬菜中的海帶、金針菜、莧菜、油菜、小白菜、香菜、秋葵鈣含量每100公克含有100毫克以上,是鈣很重要的一個膳食來源,但是水果的鈣含量大都很低,因此就鈣而言,蔬菜完全可以替代水果。4.鉀許多蔬菜的鉀含量很豐富,每100公克含250毫克以上鉀的常見蔬菜包括海帶、毛豆、菱角、蠶豆、竹筍、紅蘿蔔、芥藍、莧菜、蘑菇、萵苣、空心菜、芥菜、娃娃菜、彩椒等,其種類遠多於水果,所以蔬菜提供的鉀可以替代水果。5.鎂100公克含250毫克以上鎂的常見蔬菜包括海帶、綠莧菜、金針菜、毛豆、木耳、菠菜、芹菜葉、木耳等,符合條件的水果只有椰子,因此蔬菜提供的鎂可以替代水果。6.生物活性成分花青素可吃紫甘藍補充、β-胡蘿蔔素可吃胡蘿蔔、南瓜補充、茄紅素可吃番茄補充、葉黃素可吃菠菜、羽衣甘藍、花椰菜補充。水果確實可被取代,但仍有其獨特性由此來看在營養上蔬菜確實可以替代水果,就算一個月不吃水果也不會怎樣。然而水果當然還是有它的益處,研究顯示多吃水果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並降低罹患食道癌、胃癌、直腸癌等消化道癌症風險。另外水果富含檸檬酸和蘋果酸,讓其產生特有的酸味,加上本身含的糖以及芳香類化合物,讓水果酸甜可口,成為某些人難以抗拒的美食。
-
2024-10-05 養生.營養食譜
秋天護心血管必吃3種魚!家常白帶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超豐富
剛走了一個颱風,涼涼秋意襲來,10月進入深秋時節,農業部建議最適合吃鯖魚、白帶魚、煙仔虎3種秋天的代表性漁獲,以維護心血管健康,提前做好迎接冬天的準備。提到秋天美食,許多人一定首先回答螃蟹。沒錯,秋天正是大吃海鮮的好時節,而除了螃蟹,魚類也是海鮮。農業部漁業署指出,秋天許多魚種都跟人一樣準備增肥過冬,當然也就豐腴肥美,非常適合作為優質蛋白質以及不飽和脂肪酸攝取的主要來源,而秋天的代表性漁獲,包含鯖魚、白帶魚、煙仔虎等,都是秋天的當季美味,它們含有豐富蛋白質,以及不飽和脂肪酸,多吃有助維護心血管健康,提前做好迎接冬天的準備。鯖魚 根據漁業署資料指出,鯖魚是魚類中蛋白質含量名列前茅TOP的魚種,有豐富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其中DHA、EPA等含量高,可促進幼兒腦部發育,也有助視力維持。鯖魚常見的料理方式是香煎或鹽烤,都很簡單又美味。鯖魚含量豐富的營養素有:鐵:紅血球製造兵,扮演酵素角色,負責能量產生、提升免疫力。菸鹼酸:人體生長與代謝的必須營養素,讓精神能量滿分。白帶魚漁業署資料指出,白帶魚蛋白質中的支鏈胺基酸超級高,可增長肌肉!好脂肪的omega3保護我們的小心臟。常以乾煎、火烤、紅燒料理。白帶魚含量豐富的營養素有:維生素B12:紅血球製造兵,維持神經、腸胃系統完整運作菸鹼酸:人體生長與代謝的必須營養素,讓精神能量滿分磷:與鈣一同維持骨骼牙齒健康,調節身體酸鹼平衡煙仔虎東方齒鰆,俗名煙仔虎、東方狐鰹,屬鯖科。「煙仔虎」以秋冬的味道最好,肉質細嫩,可做成生魚片。護心多吃全穀類、魚類 減少油鹽糖秋冬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而心血管疾病很多是吃出來的,吃對食物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發作的機率,多吃全穀根莖類、新鮮水果、深綠色蔬菜、堅果、魚類和植物性蛋白等,並減少油鹽糖的使用,都是很好的護心飲食。【參考資料】.《農業部漁業署》臉書粉絲專頁 .《農業知識入口網》 .《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台》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0-04 慢病好日子.慢病預防
「戰勝代謝症候群」闖關健康6秘訣
代謝症候群由5項危險因子組成,包含3高(血壓偏高、血糖偏高、血脂偏高)及2害(腰圍過粗、好的膽固醇不足),符合3項異常者,即為代謝症候群,未來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將比一般人高出2至6倍。那該如何預防代謝症候群呢?國民健康署邀請您參加113年11月3日、113年11月10日「戰勝代謝症候群」闖關活動,一起打擊代謝症候群,掌握健康秘訣。6招秘訣跟著做 破解代謝症候群■ 正確量腰圍:早晨空腹時自然站立,除去腰部覆蓋衣物,將腰圍尺繞過腹部中線(骨盆上緣至肋骨下緣的中線),維持正常呼吸,吐氣後量測腰圍數值。■ 722量血壓:建議18歲以上每年至少1次722居家量血壓,連續7天(天天量)、每天2回(早晚量)、每回2次(隔一分鐘取平均值),監測血壓數值。■ 均衡飲食: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 規律運動:建議每週至少150分鐘中度身體運動,如:健走、太極拳、游泳、騎腳踏車等,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戒菸撥63:4步驟戒菸(選定戒菸日、告知親友、瞭解困難、排除誘因),或撥打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尋求專業諮詢服務。■ 定期檢查:國民健康署提供40至64歲每3年1次,65歲以上每年1次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解謎闖關拿好禮 拍照打卡加碼送本活動只要闖關成功且填寫問卷,可獲得紀念禮物1份,另外活動期間拍照打卡並上傳至個人社群,按讚數前30名者可獲得新臺幣1,500元等值數位禮券,未入選前30名者還有機會參加抽獎,詳情請關注國民健康署臉書粉絲專頁。【慢病主題館】名家專欄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民健康署以提升健康識能,力行健康生活型態;普及預防保健服務,推廣有效預防及篩檢;提升健康照護品質,改善慢性病控制及預後;營造友善支持環境,增進健康選擇及公平等4大方向,規劃及推動生育健康、婦幼健康、兒童及青少年健康、中老年健康、菸品及檳榔等健康危害防制、癌症、心血管疾病及其他主要非傳染病防治、國民健康監測與研究發展及特殊健康議題等健康促進業務,協同地方政府衛生局所、各級醫療院所,並結合民間團體力量,共同實踐健康政策,為全民打造健康優質的生活環境。官方網站|粉絲專頁|更多文章【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4-10-04 焦點.元氣新聞
張友驊滑倒地重創頭部 醫提醒老人跌倒「千萬不要做兩件事」
山陀兒颱風來襲,69歲名嘴張友驊3日晚間傳出在信義區滑倒,頭部重創,一度沒有呼吸心跳,目前仍在醫院搶救觀察中。成大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簡立建表示,跌倒是老人十大死亡原因之一,旁人幫忙通報119送醫,建議不要搖晃頸部或是捏壓人中。簡立建說,跌倒是長者十大死因之一,活動力半,因此平常應該多小心移動時不要求快。特別是起床時要注意,不要一下子站起來,可以在床上做深呼吸5分鐘後,再慢慢扶著桌椅起身。為避免跌倒受傷,平常身上可以準備手機或是求救起,爬不起來時可以緊急呼救求助。若出現外傷出血、骨折等緊急醫療需求,旁人可以協助通報119送醫;若有出血,可以用毛巾或是紙巾直接加壓傷口止血。若是有意識改變、劇烈頭痛、一手一腳無力、昏睡不醒應該立即送醫。簡立建表示,千萬不要搖晃頸部或是捏壓人中,不只沒有效果,反而造成更嚴重的後果。大部分老人跌倒, 都是輕微外傷或是頭皮撕裂傷。簡立建表示,可能需要傷口縫合。若有瘀青、血腫,可以透過冰敷緩解,一天5至8次,一次5到10分鐘;血腫瘀青要10天至15天才會消除。若是有服用抗凝劑(通血路)的藥物者則需亦特別注意。另外,血壓突然改變也可能釀成跌倒,簡立建表示可留意患者是否有心血管疾病或是心律不整。他提醒, 如果平常就有暈眩的問題應該至神經內科門診追蹤;如果有心律不整也要找心臟內科檢查。69歲名嘴張友驊3日晚間6點半滑倒,頭部重創,消防人員獲報趕抵,檢查已無呼吸心跳,實施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及心肺復甦術(CPR),現場恢復生命跡象,但仍無意識,目前仍在醫院搶救觀察中。
-
2024-10-04 失智.非藥物治療
研究發現多攝取類黃酮助降失智症風險,這些食物含量多
隨著全球失智症盛行率的上升,研究人員正在積極尋求新的策略來降低疾病的風險。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類黃酮攝取量與預防失智症之間有著良好的關聯。研究結果顯示,經常食用富含類黃酮的食物,可以將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降低28%。 失智症影響著全世界超過5500萬人的生活,預計這一數字每20年就會翻一倍,到了2050年將達到1.39億人,有許多種因素都會影響失智症的風險。 雖然先前的研究表明不良飲食與失智症風險升高之間存在聯繫,但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調查了富含類黃酮的食物在預防失智症中的作用。 該研究涉及英國生物銀行的121,986名參與者,年齡介於40至70歲之間,平均追蹤時間為9.2年。研究人員探討了參與者的類黃酮攝取分數、各種類黃酮亞類與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之間的聯繫,同時考慮了遺傳風險、憂鬱症和高血壓等因素。 結果表明,那些最堅持富含類黃酮飲食(尤其是茶、紅酒和漿果)的人患失智症的風險比較低,對於那些具有高遺傳風險、高血壓和憂鬱症的人來說,這種影響更為明顯。 這項研究的領導者艾丁·卡西迪教授表示,研究結果表明,每天多吃六份富含類黃酮的食物,尤其是漿果、茶和紅酒,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能降低28%。這項發現在遺傳風險較高的個體中最為明顯,因為以及那些有憂鬱症狀的人當中。 類黃酮是一種主要存在於植物性食品中的植物化學化合物,具有廣泛的健康益處,包括抗氧化、抗發炎和抗癌特性;也與降低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和改善認知功能有關。 研究的第一作者艾米·詹寧斯博士指出,這些結果提供了明確的公共衛生訊息,增加每日攝取富含類黃酮的食物等簡單措施,可能可以幫助降低失智症風險,特別是對於高風險族群。目前,對該疾病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預防改善健康和生活品質,以及降低社會和經濟成本的干預措施,應繼續成為公共衛生的主要優先事項。延伸閱讀: 。2025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1疾病將帶來衝擊,尤其有8成患者不知道已經生病了 。醫條列「10跡象」都是失智徵兆,不是老化! 突然忘記某事但想不起來中了
-
2024-10-03 醫療.心臟血管
不是裝支架就能預防心肌梗塞!心臟疾病還是要嚴控危險因子
70多歲的蔡先生,擔任醫院安全警衛工作,近期常覺得胸悶、易喘,偶爾冒冷汗,原以為只是過度勞累,多休息就沒事,但症狀不減反增,就醫檢查發現為冠狀動脈疾病的高風險群,於是進一步接受心導管檢查。結果顯示,蔡先生的心臟冠狀動脈發生70%以上的狹窄,因此進行冠狀動脈支架置放術,預防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不過,根據台灣慢性冠心症2023治療指引指出,大多數心肌梗塞發生於沒有嚴重心肌缺血或冠狀動脈狹窄的患者,若發現狹窄大於7成就直接裝支架或開刀,並不能降低死亡率或心肌梗塞風險。重點在於預防,控制危險因子。冠狀動脈疾病 心絞痛是典型症狀治療指引更強調,只有急性冠心症或是下面幾個狀況時才該裝支架或開刀:妥善的藥物治療後症狀持續存在、缺血區域≥10%、高風險解剖特徵(左主幹狹窄≥ 50%狹窄、左前降枝近端LAD≥ 80%狹窄、多條血管病變)、臨床懷疑缺血性心肌病變引起之收縮減弱之心臟衰竭。心臟血管疾病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心臟科醫師廖振宇表示,冠狀動脈疾病更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心絞痛是典型症狀,表現為胸骨後或心前區的壓迫性、緊縮性或窒息性疼痛,甚至疼痛會放射到左肩、左臂、頸部或下頜,也可能出現疲累、氣短、冒冷汗等症狀。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廖振宇指出,年齡、性別、吸菸、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低密度膽固醇過高)、肥胖等,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尤其心血管疾病高風險因子的人,低密度膽固醇(LDL)必須嚴格控制在70mg/dl、甚至55mg/dl以下,且要控制三高、減重及多運動,才能延緩心血管疾病發生。廖振宇說,冠狀動脈狹窄又稱為「冠心症」或「狹心症」,因為血管粥狀硬化,原本平滑的血管表面長出「斑塊」,一旦發生斑塊破裂,會在血管內堵塞血流,血流變慢造成心肌缺氧,進而引發心肌梗塞。心臟病發作時,心臟只要缺氧每多一分鐘,皆可能造成永久且無法回復的傷害。廖振宇指出,蔡先生具有三高及抽菸史,檢查發現左主冠狀動脈左前降支有70%以上的狹窄,為避免日後因血管阻塞導致心臟缺氧,引發心絞痛、急性心肌梗塞等嚴重後果,患者接受心導管手術,但術後仍會有殘餘的心絞痛症狀,因此給予服用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殘餘心絞痛大幅改善,生活品質也提升。心絞痛患者先檢查血管阻塞程度目前國人心絞痛盛行率為3.5%,約有55萬名心絞痛患者,廖振宇提醒,若出現壓迫性、緊縮性或窒息性疼痛,應該先至心臟內科進行診斷,當檢查診斷結果血管阻塞小於70%時,建議先以藥物治療為主,常用藥物包括傳統藥物,例如鈣離子阻斷劑、乙型受體阻斷劑、長效型硝酸鹽,以及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如果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病人為高危險群,建議安排做心導管檢查,進一步評估患者血管狹窄狀況再決定是否做心導管氣球擴張術或放置心血管支架。
-
2024-10-03 養生.運動健身
長壽運動「超慢跑」不是人人適合!醫點名2類人先諮詢過專業再跑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超慢跑是從日本節目爆紅興起的一種運動,主打低強度且適合所有年紀的人動起來,堪稱是一種適合減肥、鍛鍊肌肉和增強心肺耐力的低有氧運動,以類似原地跑步的方式來達到運動,沒有時間與空間限制,可以邊看電視或聊天時同步運動。但是「超慢跑」並非字面上的慢,其實它有一定的節奏與速度要求,例如每分鐘達到180下,時速要比健走更快些。 這些常見疾病都跟不運動有關 肥胖者要注意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主任程威銘說,有許多疾病都跟不運動有關,一般常見的性功能障礙或勃起障礙,因爲血管很細小如果長期缺乏活化、代謝不良等導致血管功能不佳,就很容易受到血脂、膽固醇等的影響,而這些患者也同時屬於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 另外,肥胖問題也會直接影響泌尿系統的健康,像是男性的攝護腺肥大或產後婦女、高齡長者常見的尿失禁、骨盆腔鬆弛等症狀。 非人人適合超慢跑 這些人最好先諮詢醫師意見 不過,超慢跑因不分年齡、不受空間、時間限制很受歡迎,運動對身體健康很重要,但超慢跑真的人人都適合嗎?程威銘指出,超慢跑除了具備流行的話題性,運動成本也較低,算是一種無門檻的運動,相信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也能輕鬆上手,適合運動新手、年長者或體能較不好的人,但若是患有足底筋膜炎、有膝蓋、腳踝、關節疾病以及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建議還是先諮詢醫師的意見再開始練習。 超慢跑這些事項要注意 依自己體能運動才能堅持 值得注意的是,超慢跑看似簡單,細節更需要留意,從暖身與伸展、速度節奏、跑步姿勢到穿著的鞋襪等,更重要是留意自己的體能狀態,建議剛開始可以從原地踏步開始,慢慢調配自己的速度與節奏,找到能讓自己保持持續運動的最佳方式。 【延伸閱讀】專家讚「超慢跑」7大好處!不過4族群不適合「超慢跑」好不好?骨科醫妙答 這樣運動更有幫助【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62931/】
-
2024-10-03 焦點.健康知識+
自己煮不見得比較健康!8個常見做飯習慣比外食更傷身 長期累積恐致癌
許多人認為自炊比外食更能控制量和食材來源,整體而言更健康,但做飯時如果存在八個壞習慣,可能會比外食更傷身。1.油冒煙才放菜外面賣的食用油油煙點高,冒煙代表油溫已很高,用溫度過高的油炒菜容易產生致癌物。2.不開抽油煙機高溫產生的油煙包含大量刺激物質,油煙會讓非吸菸者肺癌機率提升3.8倍,還會損害皮膚和呼吸系統。3.用鹽過量有些人自煮易忽略控制調味料的量,長期高鹽飲食容易導致高血壓、中風、心血管疾病等,提高罹患胃癌的機率;成年人每天攝取的鹽分應不超過6公克。4.反覆用油食用油在反覆加熱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反式脂肪酸和有害物質,長期攝取會提升罹癌風險。5.一桶油放半年食用油開封後容易感染黴菌,而且油脂和空氣接觸後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氧化物,開封的油建議三個月內食用完畢。6.菜放涼才進冰箱細菌在攝氏3~60度的環境繁殖最快,炎熱夏天有些細菌在室溫不到半小時數量就翻倍,菜餚若要放冰箱應該趁熱放。7.砧板生熟不分若用同個砧板處理生熟食,容易讓熟食沾染上寄生蟲引起食物中毒,因此建議生熟食使用各自獨立的砧板,另外木製砧板應保持乾燥避免發霉。8.碗筷泡水一夜才洗碗筷泡水不馬上清潔易滋生細菌,而且油膩碗盤堆疊在一起不排除發生交叉感染的可能,而且水槽本身的各類細菌也容易附著在碗筷上;建議即使無法即時清洗,也別泡超過四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