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心肺復甦術
的結果:共找到 318 筆 約 0秒體內去顫器… 心衰竭救星
【聯合報╱記者趙容萱/西屯報導】 心衰竭病患死亡率高,受限健保給付,一旦發病,約八成來不及送醫。台中榮總心臟血管中心醫師謝育整建議,病患除了自費裝設體內去顫器保命外,平時靠服藥、注意飲食控制,一旦發...
心肌梗塞 恐怖血管土石流
【聯合報╱記者林思宇專題報導】「重」量級藝人戎祥心肌梗塞,不幸往生;同一天,台大醫院小兒外科醫師許文明也因心肌梗塞住進加護病房。醫師指出,心肌梗塞如同心臟血管發生土石流,但血管堵塞通常讓人「無感」,...
CPR增步驟 加用傻瓜電擊器
【聯合報╱記者賈寶楠/桃園報導】 CPR心肺復甦術民眾版口訣「叫叫CAB」已經多了1個步驟,變成「叫叫CABD」,D代表「去顫」,是指盡快取得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判斷患者是否需要執行電...
立院三讀通過/只要一家屬同意 末期病患可拔管
【聯合晚報╱記者甘芝萁╱台北報導】立法院院會今天三讀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修正案,陷於昏迷的末期病人,可經由配偶、子女、父母等家屬其中一人,出具放棄心肺復甦術同意書,以及醫師確診後,就可撤除維生器材或...
有尊嚴善終「家屬1人同意 末期病患可拔管」
【聯合報╱記者林思慧/台北報導】 面對人生最後一段路,為了讓末期病患有尊嚴地走,停止無效醫療造成更多的傷害,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昨天初審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只要病患本人或家屬簽署...
初審通過/醫師:台灣醫療人權邁前一大步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昨天初審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讓陷於昏迷的末期病人,可經由配偶、子女、父母等家屬其中一人,出具放棄心肺復甦術同意書,及醫師確診下就可撤除維生器材...
急診壅塞/為等病床 老父插管躺走廊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張嘉芳/台北報導】「我的父親睡在急診室走廊的推床上,等病床最久的紀錄是五天,這次掛急診,我也不知道究竟要等幾天才有床?」在台大醫院急診室受訪的林先生和他太太,看著插著鼻胃管、有...
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 善生也善終
【聯合報╱黃軒/台中慈濟醫院肺癌團隊召集人】 他是86歲的單身老人,隨著肺癌病情控制不好,我向他解釋緩和醫療,但他始終猶豫。那天半夜,他忽然大咳血,快速失去意識,沒有生命象徵,但由於沒有簽署「預立選...
家有末期病人 聽聽專家意見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專題報導】 每年超過15萬人因疾病或意外事故往生,當親人走向生命末期,家人該如何面對?什麼樣的醫療處置,才是對病人最好的選擇?健保局新增「緩和醫療家庭諮詢」給付項目,12月1日起...
江東亮/錢永遠不夠用──全民健保的終極挑戰
【聯合報/江東亮】全民健保開辦以來,所有健保局總經理和局長,除了葉金川以外,都要跑三點半,所有衛生署長,除了張博雅以外,都要為健保收支短絀大傷腦筋,甚至辭職下台。看起來,錢不夠用似乎是全民健保的終極...
暈倒按穴救命? 醫師:只適用一般昏迷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一名老先生誤食「倒吊子」檳榔,搭火車時暈倒,所幸台鐵列車長即時替他按摩腳底穴位,他才甦醒過來。這則新聞讓許多網友稱讚列車長「真的好神!」但中醫師認為,應該只是誤打誤...
劉秀枝/把感恩找回來
【聯合報/劉秀枝】2012年7月20日,美國科羅拉多州「蝙蝠俠─黑暗騎士」首映場槍擊案造成12人無辜死亡,其中一位是25歲的體育新聞記者潔西卡。她母親才剛接到潔西卡的簡訊,說需要媽媽、期待媽媽下周的...
感冒久未癒 急性心肌炎
【聯合報╱記者陳雅芃/台北報導】小感冒也輕忽不得。醫師提醒,感冒久久未癒,加上有氣促、胸痛等症狀,小心可能是急性心肌炎。有一名40多歲的男性,原以為只是感冒,卻在騎車時,出現嚴重心律不整、昏迷,幸好...
感冒病毒侵心臟 他,胸痛突昏迷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感冒是每個人都可能碰到的毛病,通常只要多休息就可痊癒,但若併發胸痛或越來越喘,可能引發急性心肌炎,不可輕忽。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心臟血管內科主任謝志民指出,該院...
能不能拔管 讓病人安然離去?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黃文彥/台北報導】Q、聯合報元氣周報6月10日版「插管 爭一口氣」報導提及:末期病人無法表達意願時,可委由代理人、家人共同決定是否拔管。請問:「末期病人」的定義是指病患須經過何...
抽菸20年 36歲心肌梗塞救活
【聯合報╱記者曹馥年/嘉義報導】36歲劉姓男子從國中起開始抽菸,每天抽一包半,連抽20年。自認身體健康的他,本月2日在家昏倒,送醫發現嚴重心肌梗塞,瀕臨命危,甚至一度「靈魂出竅」,看到全身插滿管子的...
觀眾妙手救命 音樂家番王緊握致謝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如果沒有即時搶救,我這條命應該是救不回來了!」國內知名音樂家「番王」,去年年底在國父紀念館演奏時心肌梗塞,突然暈倒。今天出席長庚醫院「愛GoGo,救透透」記者會時...
驚!胸悶暈眩 心血管塞一半
【聯合晚報╱林進修】林先生是個54歲的上班族,工作非常忙碌,只要工作到一段落、可以稍稍喘息時,就到辦公室外的陽台上抽根菸,讓自己輕鬆點。抽了幾十年的菸下來,也沒有明顯覺得身體不適。某天晚餐後,他突然...
反對安樂死/安寧制度 就能善終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荷蘭安樂死組織「死亡權」積極推廣安樂死,但安樂死在台灣仍屬違法行為,被認定為「加工死亡」,而非「自然死亡」。衛生署醫事處處長石崇良認為,協助他人安樂死等同於殺人,觸...
保命常識/到死亡之前,心臟不再跳動?
【摘自《臨時會用到的保命常識》,作者╱溝田弘、水(山鳥)昇,活泉文化出版】死亡到底是什麼?傳統醫學上,對於死亡的定義為呼吸停止、心跳停止及瞳孔對光反射消失。「瞳孔對光反射消失」即表示腦幹已失去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