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1 焦點.元氣新聞
搜尋
心肌梗塞
共找到
1176
筆 文章
-
-
2024-11-29 養生.運動健身
天冷運動指南:避開2時段運動,暖身要做久一點!
天氣變冷,日夜溫差加劇,寒流一波接一波來襲,也讓許多人對運動的熱情大打折扣!其實只要掌握好寒流運動指南,就可以安心運動喔!寒流運動指南,健康叮嚀寒流來襲,只要有心,天天都是運動天!但是隨著寒流的氣溫驟降,天氣冷,即使是有運動習慣的人,這時候冷颼颼的氣溫可是會使血管收縮變窄、血液流量減少,同時出現缺血的症狀,一旦出門去運動 ,若恐怕會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 , 比如心肌梗塞的發生機率。專業醫生也呼籲,即使平時有運動習慣,但遇到寒流來襲,堅持運動比不動還危險,一定要忍住出門啊,但是究竟天氣一變冷就真的不適合運動嗎?其實做好這4點,要運動也不是不可以!寒流運動指南,保護遵守的原則寒流期間,寒冷氣溫使肌肉和關節較僵硬,血液循環也減慢,若未充分暖身容易導致拉傷或關節受傷。此外,低溫下身體的心肺負擔較大,清晨和深夜的運動尤其容易引發呼吸道與心血管問題。適當選擇白天溫暖時段運動,可減少寒冷環境對心肺和肌肉的影響,避免因天氣影響健康。寒流運動指南4招請遵守,讓你安心運動寒流運動期間,完全沒有準備,就貿然地直接運動真的大大不建議!寒流,天冷運動的注意事項還是得遵守。寒流運動指南1 : 洋蔥式穿法 建議洋蔥式穿衣法,隨著運動強度增加、肌肉溫度逐漸上升,真的大汗淋漓了還可以慢慢脫下衣物來調節體溫,除此之外,也可以選擇排汗性佳的衣物,減少因為汗水所產生的不適感。最後,運動完了別忘趕緊擦乾身體,同時穿回保暖衣物避免著涼。寒流運動指南2 : 避免在清晨,和日夜交替時運動如果真的要出門運動,那也萬萬不要在最冷的時候!那就是在清晨及日夜交替時,因為氣溫變化甚大,容易提高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率,一旦出現胸悶、左前胸上腹壓迫感、呼吸困難、心悸、冒冷汗、手麻等情形,就應該停止運動並儘速就醫。寒流運動指南3 : 暖身,要多5到10分鐘暖身,是每個運動前必須進行的,這樣才能降低抽筋或其他運動傷害的發生,同時還能讓運動表現維持一定的水平。可以依照動態伸展、滾筒放鬆、核心啟動等流程來暖身,同時建議暖身時間,比天氣熱時多5至10分鐘。寒流運動指南4 : 天冷運動,還是要喝水雖說氣溫偏低的情況下,並不容易出汗,但這不代表運動完就不需要喝水!建議每15分鐘補充100毫升左右的水,另外, 記住每日飲水量依照每公斤體重30毫升的飲水量進行補充,也就是體重為70公斤,則每日飲水建議為70*30=2100毫升。總之,運動是個好習慣,適時動起來,並隨時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才不懼天氣,天天都是運動天。寒流運動指南,務必遵守寒流來襲,運動前後要特別注意身體保暖!運動前務必延長暖身時間,幫助肌肉活動開來,避免寒冷天氣引發拉傷。運動後也不可忽視拉筋放鬆,並迅速換上乾爽的衣物,以防寒氣滲入身體。此外,建議避開清晨或深夜等低溫時段,選擇白天稍暖的時間運動,讓身體能在最佳狀態中保持活力,健康過冬!※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4-11-27 焦點.元氣新聞
冷氣團來襲低溫恐跌破10度 譚敦慈:保暖身體這3處最重要
氣象局發出低溫特報,預估28、29日跌破10度,今天雖然有陽光,但留意愈晚愈冷。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表示,冬天的低溫不容小覷,對於心臟血管疾病、慢性病患以及年長者來說,易使血壓升高、加速病情惡化,要做足保暖工作,尤其是頭部、脖子、手腳末梢部位。台灣的氣候屬於濕冷,冬季溫度雖然不算太低,但冷空氣加上濕氣,體感溫度會變得更冷。譚敦慈提醒,冬天受到輻射冷卻效應,入夜後到日出的溫度都偏低,民眾睡覺前,可先備妥保暖衣物在床邊,半夜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時,添加衣物保暖再下床,許多意外都是身體還沒溫暖,造成血管急速收縮,易引發心肌梗塞或急性腦中風。譚敦慈說,身體的保暖首重頭部、脖子以及四肢末梢,建議出門時要配戴帽子、圍巾、手套、長襪。衣裝則以「洋蔥式穿法」為原則,衛生衣或發熱衣打底;中層為襯衫或毛衣;最外層穿羽絨衣或風衣外套,至少3層。長輩要避開厚重的材質,或是過長的衣褲,避免行進間跌倒。另外,有些人喜歡喝熱湯、熱飲取暖,譚敦慈呼籲,溫度不要超過65℃,過熱的食物會讓食道反覆受傷,初期出現咳嗽、清喉嚨等症狀。發炎反應久了,易造成食道細胞病變。她提醒,冬天要攝取充足水分,維持良好新陳代謝,也預防血液過於黏稠。國健署也呼籲民眾,劇烈降溫容易對心血管健康造成危害,三高、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高齡長者等高風險族群,應更加謹慎防範低溫。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提醒,冬季保暖護心有3大關鍵時機,分別是起床、出門、進門,這些時間點會受到溫差影響,要特別加強禦寒工作。1.起床時:寒冷的清晨剛離開被窩,要提前準備好保暖衣物;起床後,先輕微活動四肢讓身體暖和起來,再慢慢坐起,穿上保暖衣物,扶著床邊穩步行走。記住「慢、熱、起、穿、行」口訣,避免過於急促,引發身體不適。2.出門前: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添衣物,內層選擇較貼身的長袖衣物,外層選擇尺寸適中且防水、防風的外套,不僅保暖,還能保持靈活活動,讓身體更舒適。3.進門後:從寒冷戶外進到室內,應讓身體逐步回暖,再洗熱水澡,避免溫差過大引發血管擴張,特別是血管彈性差或心血管疾病患者。洗完澡後,避免立刻進入較低溫環境,溫差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2024-11-27 醫療.心臟血管
頭低於心臟蹲下撿東西易引發主動脈剝離?醫曝它才是真正危險因子
你可以先知道: (1)主動脈剝離的最重要危險因子是高血壓,而高血壓的長期危險因子包括肥胖、吃太鹹、缺乏運動、菸酒、遺傳等,而瞬間高血壓的危險因子包括疼痛、情緒、氣溫等,都不包括頭部低於心臟等姿勢問題。 (2)傳言將頭低於心臟所導致的血壓上升,錯誤連結到姿勢性低血壓的問題,傳言說法錯誤。網傳「頭不能低於心臟」圖卡,提到頭低於心臟去撿東西,易發生主動脈剝離,正確姿勢是彎腰蹲下、頭不能低於心臟。但專家表示,傳言說法並非事實,主動脈剝離的最重要危險因子是高血壓,心血管不好的人,反而是從低位姿勢、復原變回高位姿勢時,易有「姿勢性低血壓」,出現頭暈、跌倒等風險,並非傳言說的高位變低位;高風險族群應避免用力搬重物,過量、過強的運動。 頭低於心臟撿東西害主動脈剝離? 原始謠傳版本: ❤️當您東西掉到地上時,千萬別將《您的頭低於心臟》去撿東西,以防突發《主動脈剝離》而離世! 🌹正確姿勢是一定要《彎腰蹲下》《頭不能低於心臟》再去撿東西。 切記!切記! 主要流傳這張圖片: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主動脈剝離的危險因子不包括頭部高低 傳言提到「千萬別將頭低於心臟去撿東西,以防突發主動脈剝離而逝世」。MyGoPen 致電諮詢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陳冠群,他表示主動脈的形狀就像拐杖,直徑約 2.5 到 3.5 公分、是全身最大的動脈,「升主動脈」從左心室分為三條往腦部及上肢的主動脈弓,向下為「降主動脈」、到骨盆腔分成髂動脈,是體循環動脈系統的主幹,當血管內膜因高血壓或動脈壁上的粥狀硬化破裂、使血液進入血管壁內層,這樣就稱做「主動脈剝離」,陳冠群指出,主動脈剝離的危險因子包括年齡老化、高血壓、動脈硬化、外傷、發炎以及結締組織疾病,特別是在天氣驟變,忽冷忽熱的時候更需要特別注意,主動脈剝離的危險因子不包括頭部高低姿勢改變,主動脈剝離除非裂的範圍是血管供血的開口,不然兩者並沒有直接關聯性,而低頭撿東西的姿勢改變,也並不會影響到心臟本身冠狀動脈的血流、與心肌梗塞無關。傳言說法錯誤。陳冠群指出,傳言說法並非事實,傳言比較是連通管的概念,認為連通管上方、連通管下方兩個地方產生的壓力並不一樣,但陳冠群強調,人體也有高位、低位的姿勢,頭的位置改變雖然會影響血壓的變化,不過人體最大不同之處是會有血液一直送去周邊,就算是倒立的人、腳的血依然可以送到末梢。陳冠群表示,傳言說的低下頭來撿東西、導致主動脈剝離並沒有學理依據,主動脈剝離和人體姿勢有關聯的部分,是原本就有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用力搬很重的東西、也就是瞬間的壓力導致血壓增加,就像踩油門一樣,如果病患本身有動脈硬化等問題就要特別小心,這種瞬間的壓力還包括坐遊樂園的大怒神、以及車子瞬間轉彎的扭力等等,都有可能造成主動脈承受不了。 動脈硬化病患更易有「姿勢性低血壓」陳冠群指出,傳言所說的情況通常比較讓人擔心的是長者的族群,老人家動脈硬化、血壓調控的機轉較差,頭低下去直接彎腰的姿勢時,會使腹壓升高、血壓升高,但比較危險的並不是引發主動脈剝離,而是身體直立後、血壓驟然降低,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姿勢性低血壓」,出現頭暈、眼冒金星、甚至跌倒等等,但姿勢性低血壓是從低位變高位,而非傳言所說的高位變低位。傳言錯誤挪用動脈硬化、血管狹窄患者應注意姿勢性低血壓的問題,為錯誤說法。 高危險族群應循序漸進 避免過量、過強 陳冠群建議,患有高血壓、高血脂,或是共病糖尿病的三高民眾,日常生活習慣應該避免激烈運動、高強度的重訓,以有氧運動為例,中低強度是「心跳率維持120 到140 左右」,但有高血壓的三高慢性病病人最好慢慢提升訓練的量能,概算法是用 220 減去年齡,再乘上想要達成的強度,例如 70 歲的患者,先以達到 60%當作訓練的起始目標,220 減掉 70 之後,用 150 乘以 60% 得到 90,所以一開始的強度先做到心跳每分鐘達到 90 即可,後續再依進步的情況慢慢增加,此外陳冠群也提醒,所謂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並不是「假日運動員」,將一周的運動量集中在假日做,不但容易受傷、心血管也未必能負荷。預防主動脈剝離首重控制高血壓 MyGoPen 查詢具代表性的公開資料,國健署曾於 2020 年 9 月的「主動脈剝離」可以避免及預防?」衛教中提到,主動脈剝離有 9 成是高血壓引起,及早控制高血壓便可降低主動脈剝離的風險,方法包括:(1)健康飲食:低油、糖、鹽及高纖飲食。 (2)健康運動:每周累積 150 分鐘中度身體活動、控制體重、良好睡眠。 (3)戒除不良生活嗜好:以茶、水代替酒;有研究指出每天1支菸,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機率增加 5 成、中風機率增加超過 2 成。 (4)控制三高慢性病:三高民眾更應積極採行健康生活型態,定期量血壓及血糖,遵照醫囑、定期回診追蹤。 (5)定期健康檢查:健康署提供 40 到 64 歲民眾每 3 年一次,65 歲以上民眾每年 1 次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結論 總結而言,主動脈剝離最重要的危險因子是高血壓,瞬間高血壓最常見的危險因子包括疼痛刺激、情緒壓力、氣溫驟降、血管已有阻塞等,並不包括頭部姿勢改變,而頭部高位、低位即使血壓有變化,最大風險其實是從低位變成高位、血壓瞬間變低,產生「姿勢性低血壓」,嚴重的甚至出現跌倒、撞傷頭部等問題,並不是傳言所說的高位變低位、頭低於心臟的姿勢,傳言說法錯誤。衛教資源: 國健署 - 「主動脈剝離」可以避免及預防? 振興醫院 - 主動脈剝離 諮詢專家: 振興醫院 心臟血管內科醫師 - 陳冠群(本文轉載自《MyGoPen》查證參考:https://www.mygopen.com/2024/11/AD.html)
-
2024-11-25 醫療.心臟血管
40歲男聚會心梗猝死…急診醫嘆「錯失兩次活命機會」籲學2招救最愛的人
常備醫學知識緊急時刻可以救人一命。現在很多人因心肌梗塞或腦梗塞而猝死,除了自身沒留意預兆外,病發時身旁無人幫忙也等於錯失救命黃金時間。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密雲醫院急診科醫生高巍分享日前執夜班看到一起令人遺憾的病例,一名40多歲的男性病患被救護車送來,已經失去生命跡象,經過搶救還是回天乏術。高巍當時聽到家屬講述的情況,深深覺得可惜,這名病患錯失了兩次活命的機會。第一次是他不知道自己心臟有毛病,日前和朋友聚會喝酒,突然「啊」了一聲失去意識叫不醒,妻子表示他半個月前有透露胸口有堵塞感不舒服,稍微動一動爬點樓梯就覺得很喘,高巍表這就是很典型的症狀,他錯過了最好的機會,如果早點來醫院檢查也許就能避免。高巍表示該男大叫一聲倒下後,家裡人都慌了,可惜現場無人對心肺復甦有點常識,在場所有人敢動他只能乾著急,沒有人去給他急救。高巍聽到這名病患錯失了兩次活命機會,強調大家都能學會心肺復甦術和心臟電擊去顫器,在緊急時刻拯救親朋好友一條寶貴的性命。心肺復甦術(CPR)+心臟電擊去顫器(AED)搶救心肌梗塞最佳組合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醫學科專任主治醫師邱禹睿表示,心肌梗塞等於是心臟的收縮能力變差,無法順利將血液輸送到全身,大腦如果缺氧超過3到5分鐘,即使後續到院搶救,患者也會成為植物人。避免患者在等待就醫的時間造成腦部缺氧,心肺復甦術(CPR)是最好的急救措施,如果能加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效果會比單純CPR更好。根據統計,協助施作CPR,患者心跳恢復機率約有三成以上,如果CPR加上AED可以達到七成以上,甚至有九成。心肺復甦術(CPR)的施作口訣是「叫叫CAB」第一步「叫」:拍打不明原因昏厥患者的肩膀,先生/小姐,你聽得到我的聲音嗎?第二步「叫」:呼叫一位路人撥打119,派遣救護車;呼叫另一名路人尋找AED,並拿到現場一起施作。第三步「C」:用力壓胸。雙手交疊,擺放的位置在兩乳頭連線中間,胸骨柄下半段,雙腳呈跪姿打直,用身體力量往下用力壓,至少要讓胸部往下陷5公分。一次按壓需連續數30下,前面1到10下,可數一下、兩下、三下...十下,雙位數字可直接數數,採取雙音節的方式,數數按壓。第四步「A」:打開呼吸道。壓額抬下巴,確認患者嘴巴內沒有異物,暢通患者呼吸道。第五步「B」:吹氣。用力吹兩口氣,之後回到C的步驟,按壓30下後不斷循環其餘步驟,如果身旁有CPR替手可以在完成5個循環後,換手進行CPR。心臟電擊去顫器(AED)傻瓜聽指令三步驟第一步:開啟電源。第二步:依指示黏貼AED電擊貼片,一片黏在左乳頭左側、一片黏在胸部右上方。第三步:將AED電擊貼片連接線接到AED主機,依照指示按下電擊按鈕,電擊時所有協助施作的人,都不能碰觸到病人。CPR與AED同時施作的方式CPR按步驟進行,等待AED拿到現場,一拿到現場後,CPR的動作不能停,等到另一人將AED的貼片貼好完成後,依照電擊指示,不碰觸病人,完成一次電擊後,CPR要持續施作,直到2分鐘後進行下次電擊,才暫時離開病人身體,待再次電擊後,還是要持續CPR,直到救護車抵達。不明原因暈厥 統統都建議立即施作CPR民眾常會詢問,他們不是醫師怎麼判定路人昏倒是心臟病發,如果是酒醉路倒怎麼辦?邱禹睿表示,無論如何,只要路邊見到不明原因昏厥,都建議先做CPR。CPR需要重壓身體,如果是酒醉路倒,按壓一下CPR,醉漢馬上就會驚醒。如果今天面對的是「分秒必爭」的心肌梗塞患者路倒,沒有時間可以讓人猶豫,要不要做CPR,每經過60秒,大腦的功能就會急速下降,CPR能暫時維持心臟的收縮能力,只要一路能保持到醫院,就能讓患者有機會能搶救回來。資料來源/醫路向前巍子、聯合報健康版
-
2024-11-23 養生.營養食譜
「海上烏金」烏魚全身是寶,這樣烹調去油脂!膽固醇高可以吃烏魚子嗎?
今天(22日)是二十四節氣的「小雪」,小雪氣溫開始顯著下降,有句俗諺說:「小雪小到,黑金烏魚跟著到」,農業部推薦大家此時可吃冬季限定美味烏魚!除了大家熟悉較常吃的烏魚子,其實新鮮烏魚魚肉的肉質軟嫩又富含蛋白質,非常適合咀嚼功能較差的老人家食用。烏魚富含蛋白質、油脂 烏魚三寶經濟價值高小雪至大寒的時節,正是臺灣沿海的「烏魚」汛期期間,冬至前後十天為主要盛漁期。農業部臉書指出,有「海上烏金」之稱的烏魚可說是全身都是寶,經濟價值極高,雌烏魚的烏魚子、雄烏魚精囊烏魚鰾、胃囊烏魚肫,被稱為「烏魚三寶」。而剖腹後取了精卵的烏魚魚體,稱為烏魚殼,肉質鮮嫩肥美,含豐富蛋白質和豐厚油脂。烏魚富含蛋白質,尤其經醃製、日曬處理的烏魚子,其蛋白質含量也比烏魚肉來得高。烏魚整體脂肪含量也不低。100公克烏魚,脂肪含量就占了10公克,熱量約有100大卡,屬於中脂肉類。但是跟豬肉、牛肉相比,肉質較軟嫩,蛋白質吸收情況也比一般肉類更好,去除魚刺後,非常適合咀嚼功能較差的老人家食用。產婦吃富含蛋白質的烏魚,也能幫助產後傷口癒合,還能促進乳汁分泌。此外,食欲不好、消化不良的人也很適合食用烏魚等魚肉。而因烏魚肉油脂含量較多,用火烤烹調處理其實是不錯的選擇,能順道除去些許油脂。膽固醇高可以吃烏魚子嗎?烏魚子一天能吃多少?烏魚三寶裡,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烏魚子。烏魚子是烏魚的卵,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每100公克的烏魚子,含有632毫克的膽固醇,但烏魚子膽固醇雖高,飽和脂肪含量低,建議一天食用量最好控制在20公克以下。且烏魚子鈉含量也高,不只是高血脂患者不能多吃,高血壓患者也要節制;尿酸過高、有痛風問題的人也要少吃。【參考資料】.《農業部》臉書粉絲專頁 .《農業知識入口網》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1-21 醫療.心臟血管
前警政署長猝逝…冷熱交替好發心血管疾病 醫揭發病前有一重要警訊
前警政署長張四良19日凌晨辭世,享壽83歲,由於不久前才與好友、部屬聚餐,席間並無異狀,驟然的噩耗讓人震驚。最近天氣多變,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提醒,環境冷熱交替時,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都會升高,患者發病前幾天或一、兩周,通常走路或運動時感到不適,建議民眾留意身體警訊,及時警覺與求助。最熱和最冷好發心血管疾病 發病前走路就不舒服衛福部統計,2021年急診20大疾病,包括頭(部)傷害、食道與胃和十二指腸疾病、泌尿系統其他疾病、流行性感冒(流感)及肺炎,其中缺血性心臟病位居第11名。洪惠風說,缺血性心臟病包括急性冠心病、慢性冠心病,其中心肌梗塞、不穩定型心絞痛,屬於急性冠心病。針對忽冷忽熱的天氣,洪惠風曾引述醫學雜誌《循環》(Circulation)的一項研究,天氣最熱和最冷時,包括中風、心臟衰竭、心律不整、冠狀動脈疾病等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升高,且冷比熱更可怕,兩者相差4至5倍。他也提醒,患者發病前的幾天或一、兩周,通常走路或運動時會感到不適。心肌梗塞病情十萬火急 拖久了很多後遺症另外,胸悶、胸痛,肩部、頸部、背部,甚至是下巴痛、左手痛、耳朵痛,或呼吸困難、疲憊、冒冷汗等症狀,可能都與心肌梗塞有關,行動或運動時,不適感能更明顯。洪惠風說,也有患者在發病前沒有症狀,只是突然胸悶、胸痛,接著心律不整倒地,此時若未及時接受心肺復甦術(CPR)或立刻送醫,很有可能因此死亡,「不是每個心肌梗塞的患者都救得回來。」洪惠風強調,心肌梗塞就像火燒房子般十萬火急,要把握每分每秒趕快就醫,越早把血管打通,被火燒掉的房子區域就越小,甚至可以幾乎完全康復,「但如果病情拖久了,就會留下很多後遺症,甚至死亡。」洪惠風說,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包括身體老化、罹患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患者,且若長期情緒不佳、壓力過大、飲食與作息不良、病毒感染、組織發炎等,發病風險就也愈高,而當心肌梗塞當下,救援的黃金時間非常重要,及時警覺與立刻求助,才能留住一線生機。
-
2024-11-20 養生.聰明飲食
冬天血壓易忽高忽低 吃鍋遵循「2少1多」、不要亂進補
秋末冬初,大家開始吃火鍋,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介入性心血管科主治醫師黃晨祐提醒,天冷吃鍋溫差大,心血管高風險族群要小心,吃鍋應避開暗藏高鹽、高油、高熱量的湯底,否則會讓血壓飆升,刺激交感神經亢奮、血管收縮,易致心肌梗塞、急性梗塞性腦中風。心肌梗塞來得又快又急冬天是急性心血管疾病好發期,黃晨祐說,氣溫驟降時,血管收縮,使血流阻力上升,容易造成血壓升高,引起血管內皮細胞和動脈粥狀硬化斑塊的不穩定性。若是斑塊剝落,可能會引發中風、血栓,因此,一旦出現持續性胸悶、呼吸困難、單側突發無力或口齒不清等症狀時,一定要及早就醫,預防猝死意外。心肌梗塞往往來得又快又急,血管在完全堵塞之前,會出現胸悶、胸痛、下巴牙齦痠麻、左手臂痠麻、惡心、冒冷汗等訊號,即使休息或服用舌下含片後,症狀也不會有明顯改善。心肌細胞在心肌梗塞發生後約20分鐘後會進行不可逆的壞死,此時需要進行緊急心導管手術,及早打通阻塞的血管。冬天血壓易忽高忽低 多記錄居家血壓天氣逐漸寒冷,人體血管收縮功能相對變差,低溫可能直接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室內外溫差也可能導致血壓波動。黃晨祐提醒,高血壓患者必須注意,不論年紀及性別,每天居家量測血壓要控制在收縮壓130、舒張壓80毫米汞柱以下。冬天的血壓容易忽高忽低,黃晨祐強調,高血壓患者應多記錄居家血壓,回診時和醫師討論必要的高血壓藥物微幅調整,避免血壓過度上升;抽菸者及慢性腎臟病患者,除了按時服藥之外,必須定期追蹤各類膽固醇數值、糖化血色素、空腹血糖、腎功能肌酸酐指數等。在飲食部分,不要亂進補,以免疾病惡化。吃鍋2少1多 避免身體水腫黃晨祐說,鍋物含有大量的鹽,攝取過量容易讓水分留在身體裡,造成水腫及心臟、腎臟負擔,因此,吃鍋不需特別強調進補,少喝湯、多吃青菜及魚肉,也少沾口味過鹹的佐料。若真的想吃鍋,建議避開高油脂的肉類以及加工火鍋料,火鍋湯底則以昆布、柴魚風味的清湯為主。
-
2024-11-19 焦點.元氣新聞
南投草屯鎮長一睡不起疑心肌梗塞猝逝 醫曝黃金急救時間與前兆
南投縣草屯鎮長簡景賢躺在辦公室叫不醒,今被發現已無呼吸心跳,外界猜測可能心肌梗塞導致猝逝。員林基督教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李旭雲指出,心肌梗塞黃金急救時間僅5分鐘,沒人發現就救回不來。天氣變涼,有時日夜溫差大,簡景賢在辦公室猝逝震驚南投政壇,目前尚未證實致死原因,但外界認為心肌梗塞的可能性極高,再次正視隱形殺手的可怕。員基急診醫學科主任李旭雲表示,心肌梗塞的前兆有後背痛、前胸悶或痛、臉麻、左臂麻、左手麻、疲勞、頭暈,覺得身體虛弱,通常症狀持續2至3天,有些病人病發前沒明顯症狀,忽然胸悶、胸痛的倒下。李旭雲說,心肌梗塞症狀每個人不同,有吸菸習慣及膽固醇過高、高血壓的病史者應注意可能發生,如果出現未曾有過的上述症狀,像是胸悶、胸痛、後背痛之類的最好立刻就醫,可到家醫科或心臟內科求診,先檢查以保平安。李旭雲表示,目前醫學認為心肌梗塞與吸菸有關,尤其年輕人吸菸容易導致心肌梗塞,最好預防辦法就是戒菸,此外,心臟是人體極重要器官,病人倒下後立即按壓胸部施予心肺復甦術,等待救護車到來,一旦塞住時倒下無人發現,錯過黃金急救時間5分鐘那就回不來了。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4-11-15 醫療.呼吸胸腔
肺阻塞有4高危機 醫師籲打疫苗保護
一名62歲肺阻塞病人,平常有咳、痰、喘症狀,某日夜咳不止且無法呼吸,家人連忙送急診治療,幸好從鬼門關救回。沒想到,一個月內又發生急性心肌梗塞險送命。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公共事務組委員柯信國指出,肺阻塞(COPD)早期多無明顯症狀,經過長時間的呼吸道發炎反應,會提高感染其他疾病機率。肺阻塞是一種慢性疾病,且無法根治。柯信國說,肺阻塞病人正面臨高死亡率、高住院率、高惡化率、高共病率的「四高危機」,建議應從提升疾病診斷與照護品質著手改善,避免變成嚴重肺阻塞,讓病程進入呼吸衰竭。肺阻塞應該邁向優化治療品質階段,從疫苗、戒菸、營養、復健等多方面照護介入,降低四高風險。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最新「台灣肺阻塞風險暨照護普查」結果顯示,有肺阻塞惡化史及其他高風險因子的病人,包含明顯呼吸道症狀、頻繁咳痰、心血管共病等,病情再次惡化的機率為低風險病患的9倍;心血管共病者風險也增加4.4倍,顯示肺阻塞不只是呼吸問題。肺阻塞及心血管疾病雖然是二個不同系統的疾病,其共同危險因子「吸菸」會加重原本的胸腔問題及心臟病。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秘書長周昆達指出,咳、痰、喘甚至胸悶等症狀全部混在一起時,許多人會以為只是感冒、氣喘或其他呼吸道疾病,忽略心肺發出的警訊,等到罹患肺阻塞疾病時,已經錯失黃金治療期。周昆達說,這份普查資料也顯示從未吸菸相較已戒菸、持續吸菸的肺阻塞病人,惡化風險下降29%,接種疫苗比未接種疫苗的病人,中重度惡化風險降低了13%。建議吸菸、65歲以上長輩,每年施打流感及肺炎鏈球菌疫苗,減少肺阻塞急性發作。
-
2024-11-12 醫療.心臟血管
颱風來襲恐讓心臟疾病患者增 心臟專科醫師告訴你發生原因
準颱風「天兔」未來若生成,將成為西北太平洋史上首次於11月出現四颱並立的情況。台安醫院心臟內科暨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表示,一旦颱風逼近台灣,隨著環境因素變化,對身體來說都是一種衝擊;臨床觀察發現,颱風來襲前後,心臟疾病患者略有增加,此與環境因素改變、身體壓力上升,進而衝擊心臟有關。林謂文說,每當有颱風接近台灣,隨著氣壓、氣溫降低、濕度上升、風速增加等改變,身體的體感溫度同時會降低,這時身體壓力上升,會刺激交感與中樞神經,身體啟動防禦機轉,並分泌壓力荷爾蒙,以克服外在環境的挑戰。但壓力荷爾蒙會刺激心臟,造成心跳變快、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而出現顫抖、心悸等症狀。林謂文指出,若有心血管、慢性疾病病史者,可能會出現顫抖、心悸等症狀,血壓有較大波動,這時應多提高警覺。所謂血壓波動較大,是指如收縮壓從120毫米汞柱,一下子飆升至180毫米汞柱,一下又回落至120毫米汞柱,血壓一來一往,尤其是血壓飆升時,常感到身體不舒服,若合併血管較為脆弱或內皮受損等,容易形成血栓,並引發腦中風、心肌梗塞,或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甚至是主動脈剝離等意外事件。林謂文說,臨床觀察發現,颱風來襲前後,心臟疾病患者確實略有增加,病情可能有血壓失控、心臟衰竭或惡化、心血管疾病復發等,建議年長族群於天氣變化時,應避免外出,盡量待在家中,室內溫度應維持在攝氏20至24度,濕度依個人感受不同,多維持在50%至70%,如果有外出需求時,慢性病、心臟病史者應做好身體保暖,避免發生心腦血管意外事件。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10 醫療.新陳代謝
血糖檢測不可少!診斷糖尿病前期3至5年內 25%恐成為糖尿病患者
三餐不正常、肥胖、情緒壓力、營養失衡、人口老化等,都使人陷入「高血糖」危機,一旦罹患糖尿病,與洗腎的距離就會快速拉近。醫界近年雖不斷推動「三多一少」的糖尿病自我檢測症狀,但通常有三多一少症狀時,血糖都已「不可逆」,而糖尿病前期大多以「無症狀」出現,醫師建議,40歲以後,每個人都應該做血糖檢測,可在糖尿病前期即開始控制,透過飲食運動控制,幫助血糖逆轉。出現「三多一少」症狀,多已是嚴重糖尿病。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預估,2045年全球糖尿病人口將突破6億人。國衛院調查,台灣糖尿病盛行率過去約落在10%,2019年時已破11%,且持續攀升,目前粗估糖尿病人口約有230萬人,且不包含「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林口長庚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嘉鴻表示,人體的血糖變化,難透過症狀即時反應,雖然醫界不斷宣導糖尿病會有「三多一少」症狀,吃多、喝多、尿多,加上體重減少,但當三多一少症狀出現時,通常都已是嚴重的糖尿病患者。臨床上見到許多高血糖患者,生活中幾乎是「無症狀患者」,也讓國人對於血糖的變化毫無病識感。高血糖對於血管的傷害極大,血液因糖分過高變得濃稠,血流不像過去可以順利運行,輸送氧氣、營養等效率變差,高血糖者容易感到疲憊、口乾舌燥,血管分布密集的器官,如腎臟、眼睛、腸道等功能皆會受到影響。而且高血糖也會讓血管壁上囤積多餘的膽固醇,增加血管硬化、腦中風、心肌梗塞的機率。糖尿病前期的數值定義,並未因年紀而放寬。糖尿病的定義為空腹血糖超過126mg/dl、飯後血糖在200mg/dl以上、糖化血色素在6.5以上。此時,血管通常已出現不可逆的傷害,需要靠藥物並搭配控制飲食運動,降低高血糖導致併發症的風險。近年健康檢查盛行,不少人血糖雖高,但未達糖尿病數值的標準,此時被稱為糖尿病前期,其數值為空腹血糖在101到125mg/dl間、飯後血糖在141到199mg/dl間、糖化血色素為5.7到6.4間。林嘉鴻表示,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高,且身體已經快要控制不了血糖變化,若不控制飲食生活習慣,據統計,約有25%的機率會在3到5年內,成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罹病風險因子中,有一項是「年紀」,年紀愈大血管的彈性愈差,也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林嘉鴻說,目前定義糖尿病患者或是糖尿病前期的數值定義,並沒有因年紀差異,給予年長者較寬鬆的數值,血糖愈高,對於器官的影響是絕對的,血糖能降到正常值,愈能降低併發症的風險。前期還不需用藥,首要積極做飲食控管。若透過健檢等方式,得知自己是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林嘉鴻表示,第一時間還不須用藥,但要「積極」做飲食控制,少糖、少油、少澱粉,以低升糖指數(GI值)的食物為主,主食可以從白米飯改為全麥穀類,多吃纖維高且低糖的蔬果,如番茄、花椰菜等。不過,現在的食物「地雷」太多,像蔬果汁看似少糖少油,如果加到高糖分的水果,如鳳梨、芒果,一杯蔬果汁也可能成為「控糖殺手」。低GI食物多是纖維高、低加工、非精緻類型。GI值是指食物吃下肚後2小時,血糖上升快慢數值指標,以0到100作為呈現。民眾常會誤以為低GI食物就是「熱量低」,事實上不然,低GI食物是指人體吸收較慢,不易讓人體血糖快速飆升的食物,不代表熱量低,例如一小條蒸地瓜,熱量如同一碗白飯。低GI食物通常是纖維高、加工程度低、非精緻食物,烹調方式是用蒸、煮、烤,需多咀嚼的食物。林嘉鴻表示,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如果飲食控制三到六個月,血糖絲毫沒有下降,此時就要考慮用藥;如果用藥後血糖恢復到正常值,是有機會擺脫糖尿病,但後續的飲食控制仍需要持續,暴飲暴食、高油高糖仍會讓血糖再次飆高。他也提醒,年過40歲,應每年定期做血糖監測,特別是家族內有人有三高、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者,都屬於糖尿病高風險對象。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10 醫療.新陳代謝
身材纖瘦的人不會罹患糖尿病?吃藥、打胰島素久了就得洗腎?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全球糖尿病人口不斷增加,根據健保署統計,台灣的糖友超過250萬人,且每年以新增2.5萬人的速度持續增加,而併發症多的糖尿病也長期位在國人十大死因之列。關於糖尿病有不少迷思,也不斷有新的研究指出生活飲食習慣與糖尿病的關係,當被醫師宣告處於「糖尿病前期」,又該如何扭轉血糖危機?Q:體態纖瘦的人比較不會罹患第二型糖尿病?A:體重與第二型糖尿病沒絕對關係,但是有相對關係。雖然肥胖的人罹病的機會高,但是瘦的人如果飲食習慣不正確,仍然有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體態標準卻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通常和基因、生活方式或是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Q:糖尿病患吃藥、打胰島素久了,會走向洗腎?A:造成洗腎的原因很多,但是在糖尿病患者中,血糖長期控制不良為導致洗腎的最大原因。吃藥跟打胰島素的目標都是希望能把血糖控制好,只要願意與醫療團隊好好配合,搭配理想藥物治療與合適的飲食及運動控制,可以降低最終腎衰竭洗腎的機率。Q: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一旦開始吃藥打針,一輩子就無法停藥了?A:第二型糖尿病友的藥物與胰島素針劑增減,最主要還是要依照病友身體的情況來調整。如果在正確的醫囑下服用藥物與施打胰島素,搭配合適飲食與運動控制,能慢慢將醣化血色素降低到6.0以下,可以與醫療團隊討論逐步減少藥量;也有少部分比例的患者,在改變生活型態與減重之後可以完全停藥。不過,停止藥物使用之後,還是要定期規律檢查血糖。提醒糖友不要隨意停用藥物,以免控制不良的血糖影響身體健康,建議要依照醫療團隊的指示服用與調整藥物,對自己的健康才有保障。Q:糖友嚴格控制飲食,不吃碳水化合物和甜食,就可以不用吃藥?A:糖尿病友吃藥的目的是為了改善身體調整血糖的功能,藥物是幫手不是敵人。糖尿病友藥物的調整,必須仰賴每三個月抽血檢驗醣化血色素來調控。如果醣化血色素控制良好,可以與醫療團隊討論是否能減少或是停藥。糖尿病是個需要長期控制的疾病,除了藥物治療外,飲食控制也非常重要,可與醫療團隊中的醫師和營養師討論。Q:如果不小心吃了太多醣分,只要增加藥量就可以穩定血糖?A:糖尿病口服藥物的種類繁多,有長效型與短效型,每一種發揮藥效的時間不一定,作用機轉也不同。如果患者自行在大餐後增加藥物份量,在不了解藥物作用的情況下,可能造成低血糖昏迷,危及生命,所以絕對不是吃加倍的藥物就可以放心吃大餐,病人萬萬不可擅自調整藥量。糖尿病友還是建議定時定量的飲食與規律服用藥物,才是控糖最大的重點。Q:糖尿病患只會有高血糖問題,不會有低血糖問題?A: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以高血糖的問題為最多,但是也有少部分第二型與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會發生低血糖的情況。發生的原因最常見於感染、心肌梗塞、中風等等狀況。除了身體出狀況外,也有可能是服用過量的降血糖藥,或是施打過量的胰島素。口服藥物與胰島素注射劑量與時間都必須正確,如果發生低血糖的情況,要找醫療團隊了解原因,避免再次發生。另外,也要提醒糖尿病患者經常測量血糖,了解自身血糖的變化。提醒糖友三餐要定時定量,不要因為工作忙碌或刻意減肥,造成血糖不穩定而對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糖尿病不是絕症,只要能找到優秀的醫療團隊(醫師、糖尿病衛教師、營養師、藥師),定期抽血檢查血糖與肝腎功能之外,每年固定做眼底攝影檢查與足底神經學檢查,搭配上腹部超音波、心電圖與肺部X光,合適的藥物與飲食運動控制,還是可以擁有精彩的人生。諮詢/林信佑診所院長、桃園市糖尿病共照網醫師林信佑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10 退休力.退休力檢測
2024退休力論壇/陳亮恭:翻轉疾病定義與慢性病共存
隨人類壽命愈來愈長,老人定義必須改變。台北市立關渡醫院(北榮經營)院長陳亮恭說,面對長壽人生,民眾與醫師都必須有全新思維,醫療衛生進步,讓民眾可「活到罹患三種慢性病」,醫界對於「疾病」的認知與控制目標,也必須與時俱進。陳亮恭表示,台灣光復後70年間,民眾平均餘命從50歲上升至逾80歲,「人們一輩子都沒看過這麼多老人」,面對人口長壽、高齡化趨勢,從基本邏輯並必須改變,不能再依既有教科書、政府法規定義。根據日本研究,2007年世代長者,與2017年世代長者,在同樣歲數,走路速度、握力、體能、活動量等指標,明顯成長,「體能衰退的臨界點,已由65歲延後至75歲。」民眾到75歲之前仍很健康,但人體老化勢必導致慢性病發生機率增加。陳亮恭表示,隨醫療進步,許多疾病有了控制方式,也讓民眾愈來愈長壽,得了一個慢性病不會過世,還能再得第二、第三種慢性病,根據衛福部國健署,65歲以上民眾,同時罹患3項慢性病的比率達51.3%。「不過,民眾並未認為自己變得健康,台灣長者活得沒信心。」陳亮恭表示,根據調查,台灣長者高達7成擔心自身健康狀況,這與醫界習慣以疾病為民眾貼上標籤有關,但長壽時代,高齡者應習慣「與慢性病共存」,但民眾看待自身健康情況的眼光,不能再用疾病思維來思考,即使罹患多項慢性病,積極控制無法達標時,吃幾顆藥也無妨,不代表自己很不健康。陳亮恭表示,高齡帶來典範轉移,臨床上應從「關心疾病轉向關心功能」,疾病控制目標不是治癒,而是避免失能、失智;醫院經營者則要從被動等待病人來就醫,轉為主動出擊,走入社區管理民眾健康,避免民眾走入醫院,並導入科技,協助民眾進行健康管理。據健保數據,長者一年就醫次數達30餘次,平均一人身上共四、五十種診斷。陳亮恭表示,運用科技將疾病檢測數據進行整合,轉化為風險評估,並以生成式人工智慧(AI)與民眾互動,才能提供精準健康,例如,整合民眾健檢抽血數據,加上穿戴式裝置數據,可即時通知民眾與主治醫師心肌梗塞發生風險,示警民眾就醫。陳亮恭表示,自己與團隊已申請國科會計畫補助,將整合民眾問診、文字病例、影像、聲音等,並傳輸至生成式AI與民眾互動,利用公衛模型精準預估風險,近期也將與聯合知識庫合作,利用累積數十年的文字基礎與專家意見,貢獻民眾,提供民眾精準健康建議,日後民眾只要詢問AI「今天早上可以喝咖啡嗎?」這個連醫師都無法回答的問題,AI就能協助回應。
-
2024-11-09 醫療.心臟血管
每早一杯拿鐵?研究:女性喝太多牛奶 患心臟病風險增21%
也許是時候改喝豆漿或燕麥奶了?最新研究顯示,女性攝取愈多牛奶,罹患心臟病風險愈高,男性則不然。根據8日發表於BMC Medicine期刊的最新研究,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研究小組發現,女性大量飲用乳製品,可能會增加缺血性心臟病風險,男性則不會。研究人員查看約6萬名女性和4萬名男性數據發現,在女性中,與每天喝0.5杯(100毫升)相比,每天喝2杯牛奶(400毫升),罹患缺血性心臟病風險增加5%,每天喝3杯風險增加12%,每天4杯風險則增加21%。急性心肌梗塞風險也相似。星巴克一杯大杯拿鐵的牛奶含量約354毫升。研究人員認為,牛奶中的乳糖可能引發發炎反應,進而損害心臟。研究作者麥克森(Karl Michaëlsson)說,「健康飲食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至關重要。我們的分析支持每天攝取超過300毫升牛奶與缺血性心臟病和心肌梗塞發病率較高存在關聯,尤其是女性,但男性則不然。」稱無論牛奶的脂肪含量多少,女性患病風險明顯較高,建議可以用適量的發酵奶取代,以降低風險。自1940年代以來,美國牛奶消費量持續下降。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2017年至2018年美國人平均每天只喝 0.33 杯牛奶。
-
2024-11-05 醫聲.疫苗世代
新冠病毒易誘發高齡慢性病惡化,犧牲防疫預算代價高昂
「許多研究顯示,一旦感染新冠,可能誘發第一型糖尿病,慢性病也易惡化!」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所長陳宜君指出,不少國內外研究發現,新冠的致死率不僅是流感的八到九倍之多,更有大約百分之三的感染者三個月後仍飽受「長新冠」之苦。此外,更有研究發現,有特殊體質者甚至在感染後出現第一型糖尿病,年長者可能慢性病惡化、誘發中風、心肌梗塞,或者原本穩定的慢性病控制變得困難。疫情詭譎多變,不要輕忽疾病威脅事實上,與過去SARS、流感相比,新冠所影響的規模、層面更廣大,時間更長遠,因新冠病毒株的變異速度很快,疫情也持續起伏不定。陳宜君說,因為疫情上升,今年十月美國政府開始配發免費的新冠快篩試劑,鼓勵民眾提高警覺、自主檢驗,高危族群更要注意在黃金時間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近期國際會議專家表示,進入秋冬,流感病毒、呼吸融合病毒等開始活躍,再加上整年流行的新冠病毒,混合感染的現象更須留意。國際調查顯示,每十名感染症病患中,有1-2人同時感染兩種以上病毒,也可能合併感染細菌。當同時感染兩種以上病毒、細菌,病情通常比較嚴重,診斷與治療也更為複雜、棘手。防疫預算應常規化,以因應未來挑戰不過,在台灣,根據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在114年度,新冠防疫預算僅編列1.9億,多數集中在實驗、研究。疾病管制署表示,往後一旦遭遇緊急疫情變化,將以衛福部相關預算進行調度。對此,陳宜君認為,防疫相關實驗、研究的確重要,不過對於抗病毒藥物、檢測篩劑與疫苗的預算編列,亦值得重視。陳宜君解釋,大部分機構編列預算多參考歷史資料,但是,台灣隨著超高齡社會的到來,高齡人口逐年增長,加上新冠病毒於社區常態流行,高齡長者等高危族群對於抗病毒藥物等醫療需求,往往遠高於一般民眾。當新冠疫情再度高漲,或規模超乎預期,靠緊急預算應急,可能面臨調度上極大考驗。因此,建議編列預算時,須將高齡等高危族群的增長趨勢納入考量,並設置常規防疫預算,面對疫情的詭譎多變,才能減少新冠等感染症所帶來的急重症傷害與長期的健康衝擊。感染新冠,也可能影響慢性病控制陳宜君也直言,台灣在慢性病防治上耕耘許久且有成效。近來國際不少大型研究顯示,有些病患等到中風發作、心肌梗塞,進行病史追溯、檢測時,才發現正感染新冠病毒,或近日曾感染新冠病毒。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慢性病控制也破功,若防疫預算缺少穩定來源,如此現象又大規模發生於台灣,對於慢性病防治將極為不利,且加重整體醫療負擔。舉例來說,去年秋冬,由於新冠、流感加上呼吸融合病毒等疾病大肆流行,歐美的醫療量能再度承受極大壓力,而這樣的前車之鑑,很值得台灣作為觀察、借鏡。打疫苗、即時快篩、用藥,才能做好防護陳宜君也提醒,民眾也要多留意新冠病毒與其他各種病毒、細菌的威脅,首要之務在於盡速接種最新JN.1疫苗、流感疫苗,當出現疑似感染症狀,也要盡快篩檢,若確診為新冠陽性,高風險族群須在五天內用藥,以免疾病日趨惡化、造成進一步傷害。
-
2024-11-04 養生.聰明飲食
轉眼立冬 進補錯了反傷身 中醫師:此時以「溫補」為主
全台受到東北季風影響,今天開始氣溫逐漸降低,北部、宜蘭更可能降至攝氏20度。中醫師吳明珠說,周四就是「立冬」,為廿四節氣之一,代表冬天的開始,大家關注養生,俗話說「冬天進補、春天老虎」,可見冬天進補的重要性。吳明珠說,立冬後,天氣逐漸開始變冷,尤其是清晨、深夜時氣溫降低,最近感冒、過敏患者也確實增加不少,但「進補應以溫補為主,大補反而傷身」,應讓身體慢慢調適步入冬天模式。接下來,分別在食、衣、住、行提醒民眾立冬應該注意的事項。 食:立冬為冬天開始,進補食物以黑色為主,包括黑芝麻、黑豆、黑木耳、海帶等,主要進補為腎臟;相較於秋天,現在烹煮食材需要溫熱一點,煮菜時可以多添加薑、蔥、蒜、辣椒等辛溫香料及肉類,但若是燥熱體質,應避免使用老薑,以防身體更佳燥熱不適。「立冬」的天氣尚未進入「冬至」的寒冷階段,進補要以溫補為主,切忌大補反而傷身,薑母鴨、麻油雞、羊肉爐應適量,可以增強免疫力,或是自行燉煮烏骨雞湯,也是不錯的選擇。由於,立冬是由秋天進入冬天的一個過程,此時肺部的滋養仍不可輕忽,而滋養肺部是以白色食物為主,因此,可以將牛奶、豆漿,搭配黑芝麻,已達到同步滋養肺、腎的目的。衣:立冬前後,氣溫降低,中醫常說「寒從腳下生」,建議外出時,盡量不要穿短袖的衣物、涼鞋,並記得添加外套、圍巾、背心、襪子,尤其是清晨、深夜返家時,務必做好身體保暖,避免各類細菌、病毒入侵。立冬天冷,冷風容易從後頸部的風府穴、風池穴入侵,造成頭暈、頭痛、提不起勁等症狀,這時應戴上圍巾,以防冷風入侵,受到風寒。住:立冬後,夜晚氣溫降低速度快,睡眠時間應該提早一點,比如立冬前可能凌晨12、1點睡覺,立冬後應提早至12點前,約11點左右睡覺,有助身體循環變好,慢慢調整至冬天模式,有助提升免疫力。但若太晚睡覺,寒氣容易入侵體內,恐出現血氣不足、代謝不佳等情形,造成免疫力降低。若有高血壓等慢性病長者應注意按時服藥,避免血壓急劇的變化,恐引發心肌梗塞、腦中風,而孩童的氣管也需要多加留意,降低過敏、氣喘的機會。此外,立冬後,早晚氣溫偏低,一早睡醒可能出現流鼻水、打噴嚏,這時可以喝一杯溫開水、溫熱的雞湯、小米粥等,並按摩鼻翼旁的迎香穴,手部虎口的合谷穴各一分鐘,有助改善不適症狀。行:在外活動時,建議戴口罩,多注意保暖。吳明珠說,立冬開始應讓身體慢慢適應冷的天氣,好好進補、滋養身體,為明年的健康最好準備。
-
2024-11-01 焦點.健康知識+
超過60歲身體硬朗卻猝死?資深醫揭「對健康勿過度自信」:光做體檢仍不夠
很多上了年紀的人自認身體硬朗,等真的出問題甚至倒下時才發現其實沒有想像中健康。日本資深心臟外科醫師呼籲長者對健康勿過度自信,並介紹若要健康長壽得進行哪些關鍵措施。看似健康不是真的健康 猝死並非毫無徵兆擁有20年心臟外科經驗的家庭醫師古田豪記指出,不分年齡或性別,猝死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 猝死是指撇除事故或自殺,一個人在發病後24小時內死亡,原因十分多元,如心肌梗塞和心律失常等心臟病、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等腦血管疾病,以及主動脈瘤破裂和主動脈剝離,都會導致猝死。 古田表示其中最常見的是心肌梗塞,主要原因是動脈硬化,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吸菸和遺傳都會導致血管硬脆化,這並非一夕之間造成的,動脈硬化擁有一段長時間的進程,許多人認為猝死是毫無徵兆的死亡,這是錯誤的觀念,許多心臟病患者只要得到適當的治療與日常護理,就不會猝死。新聞中時常會看到貌似健康的中老年男性猝死,事實上健康只是表面,卻忽略其血管和細胞的狀態,許多猝死事前都有預兆,但可能只是小到自身都無法覺察的症狀,當事人沒有意識到這件小事會危及性命。上了年紀勿過度自信 定期體檢觀察變化很關鍵古田指出如果超過60歲並對自己的健康情況充滿信心又沒接受體檢,那麼猝死的風險很高,他解釋因為我們不知道自身血管和細胞每天處於什麼樣的狀態。此外每年進行體檢便認為自己很安全,也有猝死的可能性,如果沒有掌握每年體檢數字如何變化,那也是毫無意義。他舉例血液檢查一年內血紅素從15下降到13,即使13和15都在正常範圍,但不會無緣無故降低,有可能是腸胃道癌變所致。與其自我安慰數值都在正常範圍所以沒事,應該將數據告知家庭醫師和討論,以便能盡早發現潛藏的疾病。他強調:「對於健康過度自信無法保證健康的長壽」。資料來源/money post
-
2024-10-31 醫療.心臟血管
心房顫動易中風 微創手術降風險
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律不整疾病,即使沒有明顯症狀,久了會使心臟功能變差,容易導致心臟衰竭,或是血流不順、形成血栓,進而引發心肌梗塞或腦中風。桃園長庚副院長葉集孝表示,研究顯示,心房顫動患者的中風風險是一般人的5倍,心房顫動發生率會隨年齡增加而提高,尤其是65歲以上族群,且男性患病率高於女性。據衛福部統計,2020年台灣約有14萬人被診斷為心房顫動,2022年心房顫動的盛行率約為1.5%,數據逐年增加中。葉集孝指出,除了高齡是罹患心房顫動的一大原因,有高血壓、肥胖、左心房肥大的人也較容易發生心房顫動。長庚醫院外科教授陳紹緯呼籲,民眾如果有心悸、胸悶、呼吸困難、無力等不適,應盡早就醫檢查,把握治療黃金期。心房顫動對健康有相當大的威脅,尤其老年人口比率逐漸提高,心房顫動患者的比率也隨之增加,是造成中風與猝死的健康隱憂。心房顫動與其他疾病一樣,「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是關鍵。林口長庚醫院手術示範中心與美國AtriCure合作,連續舉辦二屆的心房顫動迷宮手術(COX-MAZE IV)示範課程,積極參與全球最大規模的心臟外科臨床試驗。並且2022年引進新式左心耳夾,提供心房顫動微創治療選擇,迄今已完成超過150例左心耳閉合手術。心房顫動的治療,林口長庚獲美國原廠AtriCure青睞,由林口長庚院長陳建宗代表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攜手成為亞太地區訓練中心,展開深度合作。
-
2024-10-29 焦點.健康知識+
每天都在做的1習慣讓身體發炎又助長癌細胞!醫師:一小時等於抽一根菸
每個人身體裡都有癌症因子,但因著不同飲食、生活、運動、壓力各方面發展,有些人會得、有些人則不會。據研究發現,癌症的發生只有1成是基因,而有9成是生活飲食造成;也就是說,癌症是你養出來的!人體自帶癌細胞日前營養功能醫學專家、醫師劉博仁在「健康晚點名」節目中指出,人體每天都會產生一些癌細胞,但會不會發出來,就看你保養得如何。飲食生活習慣不對、免疫力低下,身體的癌細胞就會變成腫瘤。節目中列出大眾常無形中踩雷的「十大壞習慣」,包括吃太甜太鹹、喜歡加工紅肉、睡覺不關燈、不喜歡刷牙漱口……等。其中「久坐不動」,看似沒什麼,對身體的傷害卻很大。劉博仁表示,澳洲一項大規模研究發現:「久坐一小時,就相當於抽一根菸!」一堆常久坐的上班族、家庭主婦根本躺著中槍。「久坐不動」罹癌機率升醫師解釋,我們坐的地方、下盤整個血液循環是變慢的,從骨盆腔、腹腔到下肢循環,靜脈會容易擴張,並堆積乳酸;而乳酸是非常酸的一個代謝物質,將刺激癌細胞生長。「久坐不動」也非常容易累積自由基,針對這些久坐族去抽血測自由基和發炎指標,數值都非常高,而「自由基高」、「發炎指數高」都與癌細胞息息相關!劉博仁提醒,所以真的建議不要坐太久,上班不時起來活動之外,下班也可以多去運動。5種防癌食物這樣吃除了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從飲食著手也很重要,節目中提到「5大超級防癌食物」:包括十字花科蔬菜、大蒜、菇類、魚和好油脂。1.十字花科蔬菜:白色或綠色花椰菜、羽衣甘藍、大小白菜或青江菜、白蘿蔔等,內含「蘿蔔硫素」與「異硫氰酸鹽」,能有效促進肝臟的解毒效率;像是吃太多的塑化劑,它就會代謝快一點。其中番茄雖不算十字花科蔬菜,但其中茄紅素對口腔黏膜、攝護腺的癌症預防有較好的效果,建議多用油拌炒,將茄紅素溶出來,身體會比較容易吸收。2.大蒜:蒜中含有「蒜素Allicin」,是一種含硫化合物,有研究發現,愛吃蒜的人大腸息肉會比較少、降低部分大腸癌的機會,但建議食用生大蒜,經過烹飪過程蒜素會被破壞。3.菇類:各種蕈菇類中都有「多醣體」,在腸子中能調節淋巴的免疫,對抗癌有幫助。菇類還含有「D2」,也稱為麥角固醇,吃到體內會慢慢轉化為維生素D,也有抗癌成分。國外也有研究發現,常吃菇類的女性罹患乳癌的機率會下降,所以整體菇類對提升人體免疫力是有好處的。但有自體免疫疾病,像是紅斑性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民眾注意勿食用過量。4.魚類:以中小型的深海魚類為主,魚肉中含有抗癌成分EPA、還有DHA兩種油脂,能促進人體吸收Omega 3脂肪酸,對於抗癌、腦力與眼力保護有顯著效果。其中,鮭魚、鯖魚、秋刀魚、沙丁魚有較好的的Omega 3脂肪酸;國外有研究表示,若一周吃3次魚,能有效降低心肌梗塞、心悸或心律不整等疾病的罹患率。5.好油脂:這裡指的是不飽和油脂Omega 3、6、9。Omega 3除前述的魚油有EPA、DHA,吃素的人也可攝取紫蘇油、亞麻仁籽油,都含有不錯的Omega 3脂肪酸。Omega 9則像橄欖油(70%出頭)、苦茶油(83%)、酪梨油(53%),內含的「油酸」成分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從養生抗老角度來看,適合用於烹飪。但建議烹飪盡量不要大火快炒,溫度過高會破壞油脂中好的成分,可使用「油水炒」,也就是將青菜川燙過後,再放入鍋中、加入油脂中小火拌炒。看到這裡,小編要起來動一動了!記住,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吃對身體有益的食物,都能減少癌細胞的生成。尤其上班族和婆婆媽媽們,大家都要平安健康。※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這「習慣」對健康傷害極大!一小時相當於抽一根菸,並可能刺激癌細胞生長
-
2024-10-19 醫療.心臟血管
無肥胖、三高、糖尿病為何還得冠狀動脈疾病?心臟外科醫曝被忽略的預防關鍵
日本國寶級影帝西田敏行日前被助理發現在家中床上變冷,救護人員抵達現場判斷他明顯身亡,享年76歲。經紀公司透過其官網公布死因,為「缺血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疾病)」。西田敏行21年前因心肌梗塞住院,康復後重返工作崗位還宣布戒煙,近年他身體狀況不好,曾摔倒導致頸椎脫臼、罹患膽囊炎,靠輪椅代步,演出時多是坐姿。不過他仍相當敬業,本月8日還出席「派遣女醫X」劇場版活動以輪椅代步。冠心病有多致命?冠狀動脈心臟病(冠心病)又稱缺血性心臟病,是最常見的一種心臟病。當脂肪、膽固醇堆積而使動脈血管變窄或阻塞,形成「動脈粥狀硬化」,如果只有慢性阻塞,通過的血流量減少導致缺氧但無心肌壞死,即為「狹心症」;如有急性阻塞,心肌突然得不到氧氣供應造成組織壞死,就是「急性心肌梗塞」,嚴重可致休克、死亡。哪些人是冠心病高危險群?冠心病過去是以中老年人為主的疾病,但近年患者年紀下降,據研究與人們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的改變有關。包括冠心病在內的心血管疾病,長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前三名。另外還有以下幾種族群容易罹患冠心病:‧45歲以上、女55歲以上。男女發病比例約2:1,女性如無糖尿病等其它重大危險因子則停經前少發生。‧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及糖尿病患者。‧有心血管疾病家族病史者。‧過於肥胖、運動量過少者。‧長期吸煙者、大量酗酒者。‧常吃高熱量、高動物脂肪、高膽固醇、高糖飲食者。‧過度操勞、缺乏休息睡眠者。‧壓力大、精神容易過度緊張者。如何不要成為冠心病的候選人?東元綜合醫院心臟外科醫師張玉蓮在該院官網分享,一直以來醫生都認為高血壓、肥胖、抽煙、男性、年紀大血管老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似乎所有條件都和生活習慣不良有關;可是臨床上總有人並無上述情況仍罹患心臟病,像是有男性病例不胖、沒有高血壓和糖尿病,還經常慢跑運動,不懂為何還會患病,甚至到了要裝心導管的程度。張玉蓮表示撇除生理因素,平靜平衡的人生也是保持心臟,甚至可說是身體健康的不二法門。無論中西醫學,都忽略掉情緒對生理機能的影響。像有位年紀60歲初的患者,在公司是中級主管,雖然胖但血脂肪正常、無糖尿病,性子很急。他在看診過程中再三強調要和先前醫院拿一模一樣的藥、拒絕許多可早點回診日期的建議、沒聽完醫囑就急迫打斷,讓醫生懷疑這位患者求好心切、一絲不茍的個性,才是導致他高血壓、心臟病的主因。她建議生活裡要有適當的工作與休閒,兼顧家庭和工作雖然很難,仍要適時告訴自己放輕鬆,給自己多點睡眠,身體需要時間修復,就像電腦須需要關機重整。人生有各式各樣的問題一時半刻是解決不了的,但是生活求個平衡就好。
-
2024-10-18 醫療.心臟血管
好膽固醇愈高愈好? 醫:與心血管發生風險降低無顯著相關
不少人認為好膽固醇越高,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醫師提醒,研究顯示,好膽固醇與心血管發生風險降低沒有顯著相關,過高或過低,反而心血管死亡、心肌梗塞和腦中風機會較高。隨著健康意識抬頭,現代人開始注意到膽固醇問題,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官網,分為低密度膽固醇(LDL-C)、高密度膽固醇(HDL-C),俗稱壞膽固醇、好膽固醇,其中壞膽固醇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這不代表好膽固醇數值越高越好,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介入性心血管科主治醫師黃晨祐今天透過新聞稿說明,近年用較精準的孟德爾隨機化大數據分析顯示,好膽固醇和心血管發生風險降低並沒有顯著相關,只是臨床上壞膽固醇過高時,常伴隨好膽固醇偏低的情況。黃晨祐表示,在部分新藥臨床試驗中也發現,單獨提升好膽固醇,而不影響壞膽固醇或載脂蛋白(ApoB)時,無法降低任何心血管事件風險,且無法延緩動脈粥狀硬化的進展。此外,根據一項2024年刊登在美國心臟醫學會的研究指出,追蹤超過1萬名的高血壓病人,和好膽固醇介在40至80mg/dl間的族群相比,好膽固醇超過80mg/dl、小於40mg/dl的高血壓病人都有較高心血管死亡、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的機會。當然,黃晨祐強調,糖尿病族群、嚴重冠狀動脈心臟病、多次心肌梗塞或心肌梗塞的糖尿病患者等高風險族群,壞膽固醇的控制必須更嚴格,才能達到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黃晨祐提醒,好膽固醇對人體是否真的是「好」的膽固醇,需要進一步研究釐清;高膽固醇病患若想減藥或停藥,建議先經醫師專業評估後再做決定。
-
2024-10-14 焦點.健康知識+
媽媽愛吃菜不愛吃肉、10點睡不熬夜還是得高血脂?日常一地雷食物惹禍
很多人誤解肉類是造成高血脂的元凶,殊不知是其他習慣造成的。一名網友在網路發文詢問求解為何媽媽會得高血脂,他簡述媽媽的生活和飲食,看似大多是健康的習慣:‧不愛吃肉、愛吃蔬菜‧饅頭吃一個拳頭大小‧每天晚上10點睡覺,從不熬夜‧早餐喝豆漿、吃一顆雞蛋‧愛吃主食,愛吃粗糧玉米粉製作的大餅他表示媽媽有高血壓,體型偏胖,一直都無法順利減肥,不知道看似健康的生活習慣,是哪裡出了問題。很多網友點出「挑食」才是問題癥結,原PO媽媽不吃肉導致正常油脂攝取太少,身體會自己製造油脂,所以吃素的人反而容易高血脂。肥胖主因是主食(碳水)攝取過多,各種餅類製作過程用到很多油,會導致吃進過量脂肪,建議主食、肉和蔬菜的比例應為1:1:2,什麼是高血脂?根據三軍總醫院官網介紹,血脂(血液中的脂肪)主要包括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高血脂可以分為「高膽固醇血症」和「高三酸甘油脂血症」,當血液中流通之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之濃度高於正常值時,稱為高血脂症。高血脂成因和相關病症總熱量攝取過多、總脂肪攝取過多、缺乏運動、先天性缺陷症、酒精攝取過量、其他疾病引起之併發症。高血脂症除會導致心臟疾病之外,也與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疾病息息相關。 輕微者偶爾胸悶不適、嚴重者會缺氧、心肌梗塞或腦中風,如何預防高血脂?1.維持理想體重,若肥胖又有高脂血症,則極易導致動脈粥狀硬化。2.控制脂肪攝取量,少吃油炸、油煎食物。3.膽固醇過高者,避免食用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如:豬油、牛油、肥肉、奶油、椰子油、棕櫚油等。4.炒菜宜選用單元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高的油脂,如:橄欖油 、花生油、菜籽油、葵花油等。5.烹調宜多採用清蒸、水煮、涼拌、烤、燒、燉、滷等方式。 6.多攝取多醣類食物,如五穀根莖類,少吃富含精製糖類的農物,如:糖果、煉乳、蜂蜜、各式含糖飲料、加糖食品等。7.多選用富含纖維質之食物,如未加工之豆類、蔬菜、水果及全穀類。避免飲酒。飲酒過量易使三酸甘油脂上升。8.適當調整生活型態,例如戒菸、運動以及壓力調適。原PO總結媽媽的問題在於太少攝取如雞胸肉、魚肉之類的優質蛋白、缺乏運動,而且家裡用油也有問題,打算換成橄欖油。其中最重要問題在於主食吃太多,碳水成分太高,他之後會盯著媽媽調整飲食,測試一段時間後再去醫院測量血糖。
-
2024-10-14 醫療.心臟血管
飯後泡澡好放鬆?醫警告恐誘發一可怕急症,泡澡最佳時間建議
經過了一天的忙碌,為了慰勞辛苦的自己,許多人會利用泡澡來放鬆身心、暖和身體。然而,飯後馬上泡熱水澡,卻可能給心臟和腸胃帶來不必要的負擔,原因與身體在消化和泡澡時的血液分配機制有關。 餐後血液聚集在腸胃道 泡熱水澡會增加心臟負擔 醫師葉宗儒曾在其個人社群「一葉草的白袍手札 - 帶你貼近醫學」中分享進食後消化過程的血流變化。當我們吃飽後,腸胃道需要更多的血液來幫助吸收營養和促進腸道蠕動,導致腸胃道的血流量明顯增加,而身體其他部分的血液供應則相對減少。此時,心臟就需要加快跳動,以確保身體各部位能獲得足夠的血液供應,造成心臟需氧量的上升。而這整個過程通常需要2至4小時才能恢復正常。 醫師葉宗儒進一步說明吃飽後不要泡澡的原因,與血液的分布也有密切的關係。他指出,泡熱水澡會使身體體溫上升,身體為了散熱,周邊的血管會擴張,導致表皮血液增加。此時,身體的其他部位,包括重要的內臟器官,血液供應相對減少。同樣地,心臟也需要加快跳動,將血液打至全身各處,以維持整體的血液流動,這又進一步增加了心臟的需氧量,等同心臟必須加倍負擔雙倍的血氧需求。 泡澡時機與水溫需控制 降低心肌梗塞突發風險 綜上所述可得知,當飯後馬上泡熱水澡時,身體就會面臨雙重負擔。醫師葉宗儒分析,此時心臟不僅需要為腸胃道提供大量血液來處理食物,還要應對因泡熱水澡引起的表皮血管擴張,導致心臟自身的供血卻不足,容易導致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塞。故建議最好在飯後30至60分鐘後再進行泡澡活動,以避免心臟和腸胃同時承受過大的壓力。 除了時間上的考量,泡澡的水溫也應適中,過熱的水溫同樣會使血管擴張過度,增加心臟的工作量。通常建議水溫控制在40度以下為宜,這樣既能達到放鬆的效果,又不會對心臟造成過大的負擔。 總之,飯後泡澡看似是一種放鬆的方式,實際上卻可能對心臟和腸胃造成嚴重的負擔。透過了解這些人體的生理運作機制,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能讓我們享受泡澡的舒適,也能確保心臟和腸胃的正常運作。 【延伸閱讀】亞洲第二例!七旬婦急性心肌梗塞重建血管 「心臟超飽和氧治療」大幅降低死亡率你家老爸會打呼嗎?醫警:不只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小心導致心肌梗塞!【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62346】
-
2024-10-11 醫療.心臟血管
高血脂「無明顯症狀」比癌症更致命!醫揭「這類人」致命率最高
今年70歲的余先生,在56歲退休那年,接二連三遭遇家中變故,生活壓力倍增,長時間出現牙痛、肩背痠痛、呼吸不順、站起時暈眩等症狀,原以為是太疲累所導致,沒想到持續幾天後竟導致急性心肌梗塞發作,緊急就醫裝心臟支架才從鬼門關前撿回一命,醫師告訴他,是因低密度膽固醇(LDL)過高,而導致心肌梗塞。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董事長呂鴻基表示,2017年全球約有1,75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至今年增加至2,050萬,短短7年間就增加700萬人死亡,為全球最大死因。他強調,有75~90%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是可以預防的,呼籲民眾從生活習慣做起,從兒童時期就應避免體重過重,可減少成年後的肥胖風險。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比癌症高三高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三高相關疾病為國人最主要之健康負荷,僅次於癌症。根據2021年10大死因報告,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死亡分別位居第2及第4位,死亡人數逐年上升;心血管疾病中又以粥狀動脈硬化(ASCVD)疾病每年死亡8萬人最多,比癌症約5萬人還高。石崇良強調,高血脂、高血壓與高血糖都是造成粥狀動脈硬化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但不同於高血糖容易出現口渴飢餓頻尿症狀、血壓可以在家自行量測,高血脂往往沒有明顯症狀,且病人若不抽血檢驗,就完全無法知道數值,容易讓自己暴露在致命的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風險之中。非常高風險群,致命率逼近2成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陳文鍾表示,低密度膽固醇是造成動脈粥狀硬化疾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非常高風險』粥狀動脈硬化病友的致命風險高,其中以急性冠狀動脈疾病、周邊動脈疾病與中風最要命,出院後1年累積死亡率逼近2成,高於一般粥狀動脈硬化疾病平均值12.9%。」想做好血脂管理,應從降低低密度膽固醇開始著手。然而,陳文鍾進一步指出,針對「非常高風險」粥狀動脈硬化的病友,LDL標準應控制在70毫克每公合以下,但根據統計,這類病友在急性發病後1年內,治療達成目標的比率不到4成。即使已經到達標準的「極高風險」病友,仍應持續朝目標值55毫克每公合積極治療,幫助清除粥狀斑塊、改善血管功能,才能預防粥狀動脈硬化的發生與復發。血脂管理新模式APP就能用石崇良說明,為幫助病友輕鬆同時做好個人以及家人的血脂管理,健保署串連國內國內9大學會,在「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中,新設置了「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專區」,針對不同風險者規劃ASCVD疾病預防、血脂照護模式,可檢視近3年內的血脂檢驗報告紀錄,並首度制訂與公佈「台灣血脂管理臨床路徑共識」。石崇良提到,「台灣血脂管理臨床路徑共識」可幫助醫療人員以一致的標準治療準則,提供高血脂病人更好的照護,減少動脈粥狀硬化疾病對國人健康與醫療耗用大的衝擊,減少健保資源支出,從根本著手達到降低疾病死亡率的目標。【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4757.html】
-
2024-10-09 養生.聰明飲食
番茄「生吃vs.熟食」哪個好?營養師說「這樣吃」美膚又護心!番茄6大功效一次看
「番茄紅了,醫生的臉就綠了」,這句義大利的俗諺,顯示了番茄的高營養價值。尤其富含抗氧化能力最強的「茄紅素」(Lycopene),使番茄成為抗癌聖品。番茄在現代醫學的研究中發現有抗氧化、 防癌、降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等多重功效。詹惠婷營養師以下詳細介紹番茄的6大功效:番茄6大功效 1.消除自由基番茄所含的番茄紅素是一種胡蘿蔔素,也是一種抗氧化的營養素,是最近相當受矚目的抗氧化物質,它是所有類胡蘿蔔素中抗氧化能力最強的,掃除自由基的效力爲其他種類胡蘿蔔素的2倍,其抗氧化力也比維生素C和維生素E 來的高,掃除自由基的效力爲維他命E的百倍, 因此有很好的抗癌效果。 2.預防癌症研究發現,番茄對於癌症的預防,以攝護腺癌、肺癌、乳癌、食道癌、胃癌、大腸癌等防治效果最好。 3.降血壓番茄含鉀量豐富,因此有助於降低血壓。不過,建議以新鮮番茄較佳,因爲市售的番茄汁或番茄醬等產品,可能添加鉛鹽,反而失去降血壓的意義。 4.預防心血管疾病番茄及其製品還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病、心肌梗塞、動脈粥狀硬化等。 5.降低膽固醇因番茄紅素可抑制細胞合成膽固醇、降低血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的濃度。 6.養顏美容在營養學的觀點,番茄富含維生素C、A, 兩者都是美化肌膚的營養素,也是很好的抗氧化劑,愛美的女性應該常吃。怎麼吃最營養?番茄生吃或熟食都深受眾人喜愛,不過許多人好奇,到底生吃還是煮熟吃最營養?曾依田營養師在臉書粉專「營養食事Ms.E10-營養師依田」發文指出,番茄含有茄紅素,當熟食番茄時,加熱可使番茄的細胞壁及纖維軟化,幫助茄紅素釋放,但維生素C、植化素等不耐熱的營養素會因高温而流失;若是生吃番茄,可保留維生素C、植化素等不耐熱的營養素,但未經加熱的茄紅素不易吸收。曾依田營養師建議兩者一起吃,不僅營養素都能攝取,茄紅素還能抗癌、護心又美膚。 曾依田營養師說,屬於水果的小番茄,別再想就直接生吃,若是屬於蔬菜的大番茄儘量熟食並搭配油脂。而且建議將番茄切碎,破壞細胞壁幫助營養物質釋放,當然也可直接使用番茄罐頭(低鈉更好),並且搭配油脂烹調,像是番茄莎莎醬、羅宋湯等,都是很好的吃法。 詹惠婷營養師說明,如果想生吃番茄,飯後吃會比空腹吃更好,因爲用餐時會食用肉類或油脂,飯後吃番茄,對番茄紅素的吸收力,比空腹時更佳。或是在生吃番茄時淋上少許橄欖油及醋。什麼人不能吃番茄?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營養師高繪雯說明,大、小番茄都含有豐富的鉀離子,因此需要限鉀的腎臟病友,尤其是正在接受洗腎治療的患者,務必減少食用,或是將番茄汆燙去除鉀離子後再食用。 此外,番茄富含蘋果酸和檸檬酸,可能導致胃酸過多,引胃食道逆流;患有腸躁症候群者,也勿多食。 資料來源:.高敏敏營養師.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食事Ms.E10-營養師依田.農業知識入口網詹惠婷營養師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營養師高繪雯 延伸閱讀: 胃食道逆流7症狀:胸痛、喉嚨卡卡...原因、飲食宜忌、5招快速舒緩一次看
-
2024-10-06 醫療.心臟血管
冠狀動脈斑塊形成後有可能「逆轉」嗎?教授曝2大類消退方式
我在2024-9-8發表降低壞膽固醇顯著改善心肌梗塞病變,臉書朋友Edward Lin留言:「血管斑塊有機會逆轉嗎?(非侵入性方式)」。我跟他說有機會,然後他就說希望我能解釋。「逆轉」的英文是reverse,但就冠狀動脈斑塊而言,正規的醫學名詞是regression(消退)。所以,在接下來的討論我都會用「消退」而不是「逆轉」。梅約診所的心臟科醫師Stephen Kopecky在2020年11月接受視訊訪問,主題是Is Coronary Plaque Regression Possible?(冠狀動脈斑塊有可能消退嗎?)。我把訪問內容的重點整理如下:1.冠狀動脈疾病的消退是可能的。研究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但不容易做到。我們的期待必須合理,要知道,雖然可以消退某些病變,但無法改變所有病變。2.脂肪豐富的斑塊(lipid-rich plaques)有可能消退,但鈣化斑塊(calcified plaques)則幾乎不可能消退。(版主加註:斑塊剝離是造成心肌梗塞和中風的直接因素,而由於鈣化斑塊是比脂肪豐富的斑塊較不會剝離,所以儘管無法消退,卻是較安全。)3.在使用降膽固醇藥物(他汀類及PSK9抑制劑)的研究裡,當壞膽固醇(LDL-C)降到80 mg/dL時,約50%患者的脂肪豐富斑塊會消退,而當LDL-C降到60 mg/dL時,約90%患者的脂肪豐富斑塊會消退。在我所看過的有關斑塊消退的論文中,我認為一篇2022年1月發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JACC,美國心臟病學會期刊)的綜述論文是最詳盡,最全面性的: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Plaque Regression: JACC State-of-the-Art Review(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斑塊消退:JACC 最先進的綜述)。我把它的重點整理如下:1.斑塊消退可以定義為斑塊形態的變化,從而降低隨後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這可以透過減少斑塊體積或高風險特徵以及從不穩定的非鈣化斑塊轉變為穩定的鈣化斑塊來實現。因此,斑塊消退作為預防策略的目標包括減少斑塊總體積和改變斑塊成分以降低斑塊破裂的風險。重要的是,並非所有斑塊都是可改變的,例如,鈣化斑塊很少可改變。2.斑塊消退的策略大致可分為兩大類:1)飲食和生活方式; 2)藥物治療。迄今為止,藥物治療取得了最大的成功。3.飲食因素在心血管風險中發揮重要作用,過量的熱量攝取會導致肥胖,特定的飲食模式(例如加工肉類和含糖飲料)也會影響心血管風險。然而,僅透過飲食幹預來證明斑塊消退的數據是有限的。4.運動被公認為是心血管事件一級和二級預防的有效干預措施。最近的Cochrane 綜述和統合分析(包括63 項研究)發現,基於運動的心臟復健使心血管死亡率降低26%,入院風險降低18%。然而,總死亡率、心肌梗塞或血管重建方面沒有顯著差異)。5.每天行走 ≥7,000 步的患者與每天行走
-
2024-10-04 焦點.元氣新聞
名嘴張友驊跌倒昏迷「非心肌梗塞」 裝葉克膜急救中
69歲的資深政治評論人張友驊昨晚與妻子散步時,疑似不慎失足滑倒,失去生命跡象,送至北醫附醫搶救,院方今天上午回應證實,張友驊確實送至該院救治。有媒體報導,張友驊是因心臟疾病摔傷,並非單純跌倒。不過,具消息人士透露,張友驊心血管沒有狹窄,也不是心肌梗塞。山陀兒颱風來襲,張友驊昨日在信義區吳興街與妻子散步時,不慎滑倒造成頭部重創,消防人員趕抵現場時已無呼吸心跳,施以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及心肺復甦術(CPR),雖恢復生命跡象,但仍無意識,送醫急救。北醫附醫院方表示,有關張友驊病情,因未獲得病人家屬授權,不便透露目前治療情況。消息人士透露,張友驊送醫後,先是裝上葉克膜維持生命徵象,後接受心導管檢查,經確認心血管「沒有狹窄問題,也沒有心肌梗塞」,摔倒原因仍待釐清,目前醫療團隊以低溫治療保護腦部機能,但張的意識尚未恢復,下一步會以鎮靜睡眠方式治療,至於病情是否樂觀,需觀察幾天才能確認。成大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簡立建表示,簡立建說,跌倒是長者十大死因之一,活動力半,因此平常應該多小心移動時不要求快。特別是起床時要注意,不要一下子站起來,可以在床上做深呼吸5分鐘後,再慢慢扶著桌椅起身。為避免跌倒受傷,平常身上可以準備手機或是求救起,爬不起來時可以緊急呼救求助。若出現外傷出血、骨折等緊急醫療需求,旁人可以協助通報119送醫;若有出血,可以用毛巾或是紙巾直接加壓傷口止血。若是有意識改變、劇烈頭痛、一手一腳無力、昏睡不醒應該立即送醫。
-
2024-10-03 醫療.心臟血管
不是裝支架就能預防心肌梗塞!心臟疾病還是要嚴控危險因子
70多歲的蔡先生,擔任醫院安全警衛工作,近期常覺得胸悶、易喘,偶爾冒冷汗,原以為只是過度勞累,多休息就沒事,但症狀不減反增,就醫檢查發現為冠狀動脈疾病的高風險群,於是進一步接受心導管檢查。結果顯示,蔡先生的心臟冠狀動脈發生70%以上的狹窄,因此進行冠狀動脈支架置放術,預防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不過,根據台灣慢性冠心症2023治療指引指出,大多數心肌梗塞發生於沒有嚴重心肌缺血或冠狀動脈狹窄的患者,若發現狹窄大於7成就直接裝支架或開刀,並不能降低死亡率或心肌梗塞風險。重點在於預防,控制危險因子。冠狀動脈疾病 心絞痛是典型症狀治療指引更強調,只有急性冠心症或是下面幾個狀況時才該裝支架或開刀:妥善的藥物治療後症狀持續存在、缺血區域≥10%、高風險解剖特徵(左主幹狹窄≥ 50%狹窄、左前降枝近端LAD≥ 80%狹窄、多條血管病變)、臨床懷疑缺血性心肌病變引起之收縮減弱之心臟衰竭。心臟血管疾病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心臟科醫師廖振宇表示,冠狀動脈疾病更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心絞痛是典型症狀,表現為胸骨後或心前區的壓迫性、緊縮性或窒息性疼痛,甚至疼痛會放射到左肩、左臂、頸部或下頜,也可能出現疲累、氣短、冒冷汗等症狀。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廖振宇指出,年齡、性別、吸菸、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低密度膽固醇過高)、肥胖等,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尤其心血管疾病高風險因子的人,低密度膽固醇(LDL)必須嚴格控制在70mg/dl、甚至55mg/dl以下,且要控制三高、減重及多運動,才能延緩心血管疾病發生。廖振宇說,冠狀動脈狹窄又稱為「冠心症」或「狹心症」,因為血管粥狀硬化,原本平滑的血管表面長出「斑塊」,一旦發生斑塊破裂,會在血管內堵塞血流,血流變慢造成心肌缺氧,進而引發心肌梗塞。心臟病發作時,心臟只要缺氧每多一分鐘,皆可能造成永久且無法回復的傷害。廖振宇指出,蔡先生具有三高及抽菸史,檢查發現左主冠狀動脈左前降支有70%以上的狹窄,為避免日後因血管阻塞導致心臟缺氧,引發心絞痛、急性心肌梗塞等嚴重後果,患者接受心導管手術,但術後仍會有殘餘的心絞痛症狀,因此給予服用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殘餘心絞痛大幅改善,生活品質也提升。心絞痛患者先檢查血管阻塞程度目前國人心絞痛盛行率為3.5%,約有55萬名心絞痛患者,廖振宇提醒,若出現壓迫性、緊縮性或窒息性疼痛,應該先至心臟內科進行診斷,當檢查診斷結果血管阻塞小於70%時,建議先以藥物治療為主,常用藥物包括傳統藥物,例如鈣離子阻斷劑、乙型受體阻斷劑、長效型硝酸鹽,以及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如果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病人為高危險群,建議安排做心導管檢查,進一步評估患者血管狹窄狀況再決定是否做心導管氣球擴張術或放置心血管支架。
-
2024-10-03 養生.運動健身
長壽運動「超慢跑」不是人人適合!醫點名2類人先諮詢過專業再跑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超慢跑是從日本節目爆紅興起的一種運動,主打低強度且適合所有年紀的人動起來,堪稱是一種適合減肥、鍛鍊肌肉和增強心肺耐力的低有氧運動,以類似原地跑步的方式來達到運動,沒有時間與空間限制,可以邊看電視或聊天時同步運動。但是「超慢跑」並非字面上的慢,其實它有一定的節奏與速度要求,例如每分鐘達到180下,時速要比健走更快些。 這些常見疾病都跟不運動有關 肥胖者要注意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主任程威銘說,有許多疾病都跟不運動有關,一般常見的性功能障礙或勃起障礙,因爲血管很細小如果長期缺乏活化、代謝不良等導致血管功能不佳,就很容易受到血脂、膽固醇等的影響,而這些患者也同時屬於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 另外,肥胖問題也會直接影響泌尿系統的健康,像是男性的攝護腺肥大或產後婦女、高齡長者常見的尿失禁、骨盆腔鬆弛等症狀。 非人人適合超慢跑 這些人最好先諮詢醫師意見 不過,超慢跑因不分年齡、不受空間、時間限制很受歡迎,運動對身體健康很重要,但超慢跑真的人人都適合嗎?程威銘指出,超慢跑除了具備流行的話題性,運動成本也較低,算是一種無門檻的運動,相信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也能輕鬆上手,適合運動新手、年長者或體能較不好的人,但若是患有足底筋膜炎、有膝蓋、腳踝、關節疾病以及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建議還是先諮詢醫師的意見再開始練習。 超慢跑這些事項要注意 依自己體能運動才能堅持 值得注意的是,超慢跑看似簡單,細節更需要留意,從暖身與伸展、速度節奏、跑步姿勢到穿著的鞋襪等,更重要是留意自己的體能狀態,建議剛開始可以從原地踏步開始,慢慢調配自己的速度與節奏,找到能讓自己保持持續運動的最佳方式。 【延伸閱讀】專家讚「超慢跑」7大好處!不過4族群不適合「超慢跑」好不好?骨科醫妙答 這樣運動更有幫助【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6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