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0 醫聲.高齡社會
搜尋
心理困擾
共找到
112
筆 文章
-
-
2022-06-27 醫療.精神.身心
男大生無故翹課還想尋短 檢查發現是躁鬱症
新竹一名19歲男學生高中畢業後進入理想大學與科系就讀,近期卻無故翹課,整天無精打采窩在宿舍不想出門,甚至情緒莫名低落,有想結束生命念頭,他原本以為患有憂鬱症,就診才發現過去曾有輕躁期症狀發作,罹患的是雙相情緒障礙症,也就是俗稱的躁鬱症。男學生說,他原本認真學習,最近卻覺得做事都提不起勁,開始無故翹課,作業也是勉強完成,不太想跟同學說話,幾乎都窩在宿舍裡不想出門,感到莫名的低落,甚至有想自殺、結束自己生命的念頭。新竹台大分院精神醫學部醫師鄒長志解釋,雙相情緒障礙症是一種周期性出現情緒過度亢奮或情緒過度低落的疾病,同時合併出現心理、生理和行為上的其他症狀。在躁期或輕躁期時,可能會出現情緒過度愉悅、過度熱情或信心、話量比平常多、睡眠需求減少、覺得自己反應敏捷、精力充沛、容易衝動或與他人發生衝突。在鬱期時,可能會出現情緒過度低落、興趣減低、食慾減少、體重減輕、睡眠障礙、反應偏慢、整天不想動、無精打采、有罪惡感、甚至有自殺意念或企圖。評估雙相情緒障礙症時,最重要的是要和憂鬱症做區分,因為雙相情緒障礙症的病友大部分都是鬱期的時候才會願意來醫院就醫,這時若沒有仔細評估,則有可能會忽略病人過往的躁期或輕躁期表現,而誤以為是憂鬱症。鄒長志說,雙相情緒障礙症和憂鬱症是兩個不同的疾病,治療上也有所不同,若沒有使用正確的藥物,有時非但不能改善病症、甚至可能誘發躁症發作。雙相情緒障礙症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包括口服情緒穩定劑和抗精神藥物,也會依據不同病人的狀況,安排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或復健治療。針對病情嚴重的特殊病人,也會安排住院治療,透過護理師、臨床心理師、職能治療師的整合醫療團隊的介入,共同改善病人的病情。相情緒障礙症與遺傳有關,有遺傳體質卻不一定會發病,個人的心理性格、成長發育、環境壓力與適應能力都可能與疾病相關。因此除配合醫師治療外,平常應多嘗試暸解自我、察覺自己的情緒、培養正向思考與抒發壓力的因應能力,都有助於減少發作,維持平穩的生活。 ※ 提醒您: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
-
2022-05-19 新聞.長期照護
誰來顧老…解開枷鎖 找對的照顧方式
〈此專題為願景工程基金會及聯合報共同倡議〉當父親倒下,手足認為她就是當然照顧者。但她自認無法承擔,「照顧爸媽,應是大家分攤的事」。於是她找新工作離家。為兒童擇定監護人時,大家都知道要以「兒童最佳利益」為考量;但為失能長輩決定主要照顧者時,為何很少考量誰才適合擔任照顧者、怎樣的照顧方式才符合長輩最佳利益?這是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照系教授陳正芬提出的大哉問。面對親人失能,家庭照顧者必須立即就位,再討論如何輪流照顧、是否聘用移工或入住機構。但是,「我們缺乏『勤前教育』,照顧者還沒來得及想清對策,就被迫上戰場了。少數人回不來,倖存者也可能遍體鱗傷。」家庭照顧者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說。最有空、最弱勢 不應該被拱出來同樣是照顧、「愛的勞務」,家庭對「顧老」與「育嬰」的態度大不相同:孕前考量、懷胎九月的產檢、育嬰百科,一切就緒。但照顧長輩通常是在意外發生,一夕風雲變色,家庭也只能倉促決定「誰來照顧」。依學者及家總觀察,被「拱出來」站上照顧者位子的,往往是家庭中「最有空」或「最弱勢」的人。例如:失業者、病人、退休者,或單身者。他們不上班、收入少或住家裡,是「理所當然」的照顧者。照顧者若能自我評估,確認自己不具照顧者的特質(見自我評估表),就可在照顧歷程中踏出健康的第一步。「被拱出來的照顧者,如果自覺無法承擔,拒絕時要能抵擋親友壓力。」陳景寧說。有位女孩曾致電家總,訴說她是與父母同住的單身上班族,自然擔起護送父母就醫任務。但是當父親倒下臥床,手足認為她就是當然照顧者。但她自認無法承擔,「照顧爸媽,應是大家分攤的事」。於是她在外縣市找了新工作,以工作為由離家。「我不是自私」 只是想保有生活陳景寧說,女孩早已安排好,卻還致電社工,原因是她需要心理支持,需要他人肯定「我這樣做,是對的。我不是自私」。她只是想「像其他手足保有自己的生活,照顧責任由大家商量、分攤」。「照顧不離職」也是家總一向的主張。常常家庭成員的共識是「反正有人照顧就好」。但便宜行事,可能選出最不符合失能長輩利益的照顧者。有位照顧者申請長照2.0,一年內換了八位居服員,對居服員的態度惡劣,有時毆打失能長輩。原來他失業、離婚,原本就滿腔怒氣,又要整天看顧病人,更覺得自己的人生好失敗。陳正芬指出,照顧者的生活、精神狀態不穩定,施暴風險較高。她發現「長照系統和家暴系統間,竟然沒對接」,資料不互通,無法得知主要照顧者和失能者間的家暴史,失去預防照顧悲劇的契機。家暴加上照顧壓力 演成復仇記家暴舊恨加上照顧壓力,有時演變成復仇記。影星威爾史密斯在自傳中敘述,幼時看父親痛揍母親,他想有天一定要報仇;多年後他照顧罹癌父親時,一度動念要將輪椅連老人推下樓。台北市白姓婦人長期遭丈夫家暴,丈夫失智後,她在桃園市的安養機構裡,用枕頭悶死丈夫。這對夫妻早被台北市社會局註記為「家暴相對人」,需要提高警覺;但機構的照服員並不知道這段歷史,悲劇就難以預防。我們一起想辦法 總是有出路的這是「因恨而殺」,也有「因愛而殺」的例子。七十一歲老先生天天到機構探望臥床的妻子,常常念著:「她愈來愈瘦,太可憐了。」老先生太愛妻子,不忍心她受苦,買了硫酸到機構,強灌妻子,幸被照護員發現制止。但老先生潑酸,再大口喝下,送醫不治。他的妻子、照服員及鄰床老婦被酸液波及,幸無大礙。「照顧悲劇不會真的為家庭帶來解脫」,陳正芬說。「照顧者為家人付出時,也不能忘記愛自己。」家總提醒,養小孩要靠全村力量,長照更要靠國家力量,「我們一起來想辦法,總是有出路的」。※ 提醒您: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 ▌延伸推薦:他們是一群不一樣的殺人犯。不是天生心狠手辣,或者作奸犯科的惡徒;相反地,他們從無前科,可能是家中最有責任感的那個人,照料因病倒下的至親。「照顧殺人」數位專題報導1:看見照顧殺人「照顧殺人」數位專題報導2:解開長照枷鎖【照顧殺人】系列完整報導及後續迴響請見願景工程基金會官網
-
2022-05-17 新聞.長期照護
老老照顧…70歲顧80歲 有愛扛不住
〈此專題為願景工程基金會及聯合報共同倡議〉光是替丈夫換衣服,就被抓得全身是傷,甚至濺血。身高僅一米五的她,無力攙扶失去肌力的丈夫,兩人因此受困二樓,踏不出家門。這樣的個案在偏鄉很多,「我們沒辦法苛求他們能照顧得多好。」七十歲潘玉嬌(化名)從睡夢驚醒,黑暗中一雙大手緊掐她脖子,她近乎窒息。使出全身力氣拳打腳踢總算掙脫,衝出房門打電話向女兒求救:「妳爸爸差點掐死我!」潘玉嬌照顧失智丈夫將滿三年,這場「驚魂記」發生後,才意識到獨力照顧的極限。夫發病 性格行為大變潘玉嬌回憶,丈夫陳耀祖(化名)八十歲發病那年,先是忘記自己說的話、找不到回家的路,接著性格大變。「他真的變成不一樣的人,我心裡很害怕。」潘玉嬌說,症狀嚴重時,陳耀祖終日將自己反鎖房內,堅持不開燈,不論誰靠近,他都一拳揮去。失智症患者不只是健忘,常會合併精神行為症狀,例如妄想、怪異舉止、睡眠障礙,這些症狀才是照顧者最大壓力來源。親戚以為性格反常的陳耀祖是被鬼附身,在兩老的公寓內貼滿符咒。符咒無法改善「老老照顧」處境。潘玉嬌光是替丈夫換衣服,就被抓得全身傷,甚至濺血。身高僅一米五的潘玉嬌無力攙扶失去肌力的丈夫,兩人因此踏不出家門,一起受困在老公寓二樓。在偏鄉 老顧老逾一半「這十年,我們很常碰到『老老照顧』的案例」,台東聖母醫院承辦居服業務,護理部主任蕭燕菁表示,台東偏鄉中壯年多半離鄉工作,超過一半的居服個案都是老老照顧,「我們沒辦法苛求高齡者把伴侶照顧得多好,他們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衛福部一○六年調查,全台六十五歲以上的「高齡照顧者」比率高達三成七,其中近六成發生過失眠、痠痛、憂鬱症等情況;更有六成三長者「必須獨力照顧」親屬,無人可接手協助。蕭燕菁說,高齡者體力有限,搬動照顧對象時受傷、跌倒的風險較高。此外,高齡者記憶力較差,要記住翻身的技巧,或者「軟墊該如何擺位防止關節壓瘡」等繁瑣的照顧細節,相對困難。高齡照顧者不見得願意接受外界的協助,原因之一是「自己顧不用花錢」。目前低收入戶申請長照2.0服務,政府全額補助,但中低收入戶要自付全額的百分之五、一般戶則是百分之十六。沒收入 省錢不找幫手台北護理大學長照系教授陳正芬說,我們常以為「長照自負額」只是一點錢,就可為照顧者減壓;但研究發現,即使小錢的「自負額」,對窮人或生性儉省長者來說,都是無法接受的負擔。再者,「喘息服務應從長照給付中獨立,改變核定方法,改以照顧者的需求為優先。」陳正芬表示,喘息服務是要讓照顧者喘息,應該視照顧者的狀況而定,但前長照2.0是以被照顧者的失能等級來評定時數,很不合理。老小孩 怒氣只對家人外地工作的女兒曾提議聘外籍看護照顧爸爸,但潘玉嬌極力反對:「你爸爸會打傷別人!」直到陳耀祖那夜掐住她的脖子,她終於願意放手,請來外籍看護。請看護後,潘玉嬌終於能出門運動、與朋友相聚;陳耀祖也不曾「攻擊看護」,原來陳耀祖的怒氣只發洩在最親近家人身上。「照顧者信任看護,壓力就一定能減輕」,蕭燕菁說,照顧者與看護建立關係過程中,能找回社交,並慢慢學會「放手」。※ 提醒您: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延伸推薦: 他們是一群不一樣的殺人犯。不是天生心狠手辣,或者作奸犯科的惡徒;相反地,他們從無前科,可能是家中最有責任感的那個人,照料因病倒下的至親。「照顧殺人」數位專題報導1:看見照顧殺人「照顧殺人」數位專題報導2:解開長照枷鎖【照顧殺人】系列完整報導及後續迴響請見願景工程基金會官網
-
2022-05-16 新聞.長期照護
照顧者/雙殺悲歌 55歲的孝子為何走絕路
〈此專題為願景工程基金會及聯合報共同倡議〉七分鐘,這是吳文佑從停車場走上高屏溪舊鐵橋橋墩的時間。監視器畫面中,他的腳步毫不猶豫,不曾徘徊、停歇。五十三秒後,吳文佑用繩索自縛頸部,俐落爬上鐵橋欄杆,往下一跳,生命終結。此刻停車場的轎車後座,躺著吳文佑親手勒斃的父親遺體。至案發當天,他已辭職照顧久病老父兩年餘,鄰居未曾聽他喊苦。「萬惡的罪業我來承擔」,是吳文佑放在家中的紙條內容。這場命案歷時三十二分鐘。前十分鐘開車,最後十分鐘走路、上吊,至於中間的十二分鐘,監視器僅拍到吳文佑進入轎車後座。動手前 求助訊號隱晦據承辦員警回憶,當天傍晚分局先接下吳文佑遺體,再找到轎車上的吳父,並循線回到吳家發現遺書。他們透過證物與勒痕研判,吳文佑上吊使用的麻繩,與勒斃父親的極可能是同一條。這起二○一九年雙殺「人倫悲歌」震驚社會,到底什麼原因,使五十五歲的吳文佑走上絕路?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照系教授陳正芬指出,若照顧者因「愛」拒絕外界介入,反倒容易累垮自己,「親力親為」觀念必須改變。她感嘆,這些長照弒親、家暴當事人動手之前,早已滿身創傷,不知該如何抒發,「求助的訊號很弱,很隱晦」。照顧者 平均八年抗戰陳正芬強調,照顧會隨時間愈發困難;當長者更衰老、需求更高,照顧者的負荷便愈加沉重,可能超過極限而不自知,這重擔絕不是一個人就能撐過。身心障礙聯盟秘書長洪心平說,「許多照顧者沒準備之下,就被迫站上照顧位置」,既沒經驗也無頭緒,更缺乏時間思考策略,壓力瞬間就來了。一當了「照顧者」,平均是八年抗戰。吳父有攝護腺肥大、高血壓,又因車禍不良於行。吳文佑當了數十年泥水匠,粗工導致退化性關節炎。但兄弟姊妹都在外成家,單身的他自然成為「照顧孤島」,拖著腳照顧病父。行動不便的兩人只在老舊透天厝一樓生活,睡在客廳,傍廚房而居。高齡八十歲的在地鄰長形容吳文佑:「真的是很老實、孝順的囝仔」。吳父生病前,老鄰長常和他坐在巷口泡茶。吳父逐漸老衰,偶爾拄著拐杖亂跑,讓兒子尋上半天;有時則拒絕出門,吳文佑必須連哄帶吵,抱著老父上車,才有辦法就醫。失親人 一家都盡力了「大家都知道照顧老人很辛苦,我也問過吳文佑要不要找看護?他都拒絕,覺得照顧爸爸是他的責任。」鄰居婦人和吳家孩子同輩,一起長大。提起往事,她懊悔當時應多勸勸吳文佑。綜合鄰居說法,大家都看過吳文佑盡力陪伴父親,幾乎沒聽過他喊苦。就連吳家子女返鄉,吳文佑也堅強地要手足別擔心。協助調查的里長尹平成說:「他們一家都盡力了。」親戚會定期探望,給生活費,「怎知會這樣?」他感嘆:「大家都不敢再提這件事;一下走兩個人,活著的家人有多痛,你能想像嗎?」如今父子雙亡,眾人只能靠監視器畫面推理「到底發生什麼事?」吳文佑離開後座,走上鐵橋之前,是否對父親說了什麼話?他是否如往常,擁抱父親直到最後一刻?已無人知曉。※ 提醒您: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延伸推薦: 他們是一群不一樣的殺人犯。不是天生心狠手辣,或者作奸犯科的惡徒;相反地,他們從無前科,可能是家中最有責任感的那個人,照料因病倒下的至親。「照顧殺人」數位專題報導1:看見照顧殺人「照顧殺人」數位專題報導2:解開長照枷鎖【照顧殺人】系列完整報導及後續迴響請見願景工程基金會官網
-
2022-04-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北確診人數暴增 疫調由精準變精簡化身關懷天使
全國近日來確診人數急速暴增,新北市確診人數從昨天822例到今天已變成1000例,市府也從原本追蹤發病前14天的「精準疫調」,轉變為只做發病前或確診前兩天的「精簡疫調」,新北市警局今表示,未來若疫調作業停止將以慰問關懷及協助為主,轉型為「關懷天使」角色。Omicron疫情持續延燒,新北市確診者激增,處處都是確診者足跡,「精準疫調」顯已跟不上疫情傳播速度,新北市警局昨天開會研商後,決定率先投入警力執行「精簡疫調」,疫調大軍也研擬後續如果疫調作業停止後,將轉型為「關懷天使」,針對新北市需居家照護的確診者施以慰問關懷及協助,讓所有市民需要的照顧一個都不少。市警局指出,「精簡疫調」主要是對確診者調查足跡修正為發病日或採檢日前2天至隔離日為匡列調查範圍,足跡部分是查明同住家人,職場九宮格,吃飯、唱歌、泡茶、聊天…等近距離脫口罩、肢體接觸15分鐘以上者及高中以下同班等人為主,將這些人作為匡列人選,一方面大大縮短協助疫調員警的處理時間,二來降低第二層傳播可能性,有效協助市政完成疫調工作,確保掌握疫情相關資料。新北居家照護計畫可分為「健康照護」與「生活關懷」兩大部分,包含24小時送藥、虛擬病房與生活物資採買資訊、居家照護關懷箱派送、居檢居隔訪查、垃圾清運、心理諮詢、寵物照顧需求、學生關懷、弱勢家戶協助、防疫旅館協助安置及其他緊急事故協助,並開辦「安心解憂專線」,由專業心理師接聽居隔中民眾的心理困擾,提供專業諮詢調適心情,後續將成立跨局處「居家照護關懷中心。新北市警局也研擬後續疫調大軍如果疫調作業停止後,將轉型為「關懷天使」,針對新北市需居家照護的確診者提供更多的慰問關懷及必要的協助。
-
2021-12-20 性愛.性福教戰
王力宏被前妻控性成癮/控制不住想要的欲望 性成癮到底是不是種病?
【2021/12/20編註】李靚蕾指控,長期遭受精神虐待、羞辱,更指王力宏「有性成癮和自戀型人格的問題」。大家都知道酒癮、毒癮是種病,然而性成癮到底是不是種病?看專家分析!現今社會普遍承認尼古丁、酒精及其他藥物具有成癮性且可能傷害身體,但在性方面,專家們對於性成癮症仍眾說紛紜,甚至認為只是個迷思。性成癮症 未被列入疾病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性成癮症目前並不屬英國國民健保署(NHS)臨床診斷項目其中之一,因此並無正式的求助患者數據可供參考,但根據一個免費為英國有性成癮症人們提供幫助的網站統計,自2013年來共有2.1萬人造訪該網站尋求幫助,其中有九成一為男性,且僅有一成曾求助過家醫科醫師的幫忙。性成癮症曾被考慮納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2013年最新修訂版本中,但最終因缺乏臨床實證而遭拒絕。DSM是美英兩國醫學界診斷精神問題的一項重要工具。不過,「強迫性行為」則預計在明年5月獲世界衛生組織批准納入其所編製的國際疾病分類(ICD)中。大腦活動 與吸毒者類似賭博以前被認為屬於強迫行為類別,但在新證據出現後,它在2013年跟暴食症一起正式被診斷為一種癮症。治療師認為,性成癮症可能遵循類似途徑。根據2014年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性成癮者」在觀看色情片時的大腦活動情形,跟吸毒者在選擇毒品時相類似。來自劍橋大學的主要研究者烏恩博士當時告訴BBC說:「這是第一次對患有這些疾病的人進行研究,觀察他們的大腦活動,但我認為我們現在還沒足夠的瞭解,不能說這明顯是種癮症。」追求快樂 與強迫行為不同人對性愛是否會上癮,目前並未有官方可接受的定義,英國開放大學名譽教授托特斯博士則指出,若純粹是某人在生理上依賴的東西,停止會造成身體傷害,那麼性「不可能是種癮症」,但他認為更廣泛的定義更有用。他指出,有兩個關鍵特徵代表上癮,亦即追求回報或快樂,以及存在著圍繞此行為的衝突。許多專家認為,儘管上癮與強迫行為有驚人的相似之處,追求回報則將兩者做一區分。上癮的人追求短期回報,即使這可能被長期損失所抵消;相反地,強迫症患者並未從中獲得快樂。貼上成癮標籤 忽略潛在問題但人皆追求快樂,要怎樣將一般的追求回報行為和成癮做出區別呢?心理學家加羅德博士認為,當一種行為達到某種程度強度,並對個人及其周圍的人造成傷害就變成一種癮症了。她指出,暴食症與賭博成癮症已被確認為可診斷的疾病,但性成癮症沒有,因其在公眾意識中的時間更長,而這也意味著有更多人站出來尋求臨床協助,提供更多證據來支持他們作為一種疾病的存在。臨床心理學家沙恩則認為性行為可能會讓人上癮,但性本身對那些在情緒失控中掙扎的人來說是次要的,潛在問題如憂鬱、焦慮或創傷則導致他們把性當作一種應對機制。此外,沙恩並不覺得把貼上性成癮症的標籤就一定有幫助,尤其是對那些用性來應對其他問題的人,且有可能導致過度診斷。未經治療的焦慮 與酒癮不同不過,並非每個人都認為性成癮症是個疾病。著有《The Myth of Sex Addiction》的性治療師雷伊說,通常被稱為性成癮的行為實際上是未經治療的情緒和焦慮的症狀,欠缺治療的證據。「將性跟手淫、酒精與毒品畫上等號是可笑的,酒精上癮者可能因戒酒而死亡。」雷伊指出,性成癮症的概念是基於健康性行為的道德價值觀,並稱「若你有比治療師所診斷的還要更多的性行為,或是不同的性行為,那麼你就是一個性成癮者。」而在一篇探討將強迫性行為納入ICD新版本的研究論文中,包括烏恩博士在內的一群研究人員則希望避免掉入這項陷阱。他們希望診斷不應被用來「描述高程度的性興趣和行為」,或基於「與道德判斷或不贊同性衝動有關的心理困擾」,但對他們跟其他希望該疾病得到正式認可的人而言,擁有臨床標籤則是為了要確保患者得到幫助。
-
2021-12-03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憂鬱症專家會議/藥物、家庭、社區支持 缺一不可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張家銘表示,去年協會針對三百四十多位憂鬱症病人調查發現,汙名化是台灣患者首次憂鬱發作但未尋求協助的主因。高達百分之卅七點一的病人首次發作時未尋求任何幫助,在這群人中,又各有百分之七點一不願承認自己是憂鬱症或怕被貼上憂鬱症標籤。台大教授李明濱指出,患者遲遲不就醫,憂鬱症狀嚴重持續,會陷入更深的低潮、無助,也加重失能,增加自殺風險,更伴隨個人、家庭和社會功能的嚴重傷害,合併其他醫療支出的增加,衝擊國家生產力衝擊,是社會更大的損失。長庚大學副教授劉嘉逸說,華人家庭關係緊密,家人更要發揮陪伴和支持患者的力量,要積極且持續地鼓勵患者做完整的治療,另由於憂鬱症需長期治療,家人的壓力很大,他們的身心狀況也值得關注。台大醫學院精神科臨床副教授陳錫中也強調,做為醫師,絕不要用同一個角度去看事情,要理解其性格或與家人、職場的互動,都會影響個案不同的壓力反應。台大醫學院護理系副教授吳佳儀表示,近年台大護理研究團隊推動重度憂鬱症患者的團體治療,為廿三名病患做了九個月的深度追蹤訪談,發現患者背後的家庭和社區因素,也是復原與否的關鍵。吳佳儀表示,經由台大團隊連續八周、每周二小時團體治療,也發現廿三位患者的心理困擾程度呈降低現象,他們透過醫療團隊,學習壓力管理、正向心理、自我覺察,且彼此間互相關懷,提升再融入社區的力量。上述治療方式仍有待未來持續研究發展,然而初步成果顯示,憂鬱症個案除需要藥物治療,也需良好的居家和社區管理,透過全人照護,有望恢復正常生活。
-
2021-12-03 醫聲.慢病防治
艾成墜樓/憂鬱症與憂鬱情緒不同 需要專業治療介入支持
40歲藝人艾成今(17日)於新北市蘆洲捷運站墜樓身亡,根據噓星聞報導,艾成生前遭憂鬱症纏身,並與藝人妻子王瞳分分合合,也曾遭遇事業失利等狀況。台灣自殺防治學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曾舉辦「揮別憂鬱陰霾,相伴治療旅程」憂鬱症專家會議,針對憂鬱症身心理症狀與成因,以及如何降低自殺意念進行討論。世界衛生組織(WHO)二○二一年的報告已公布憂鬱症是造成人類失能的第一大疾病,但在台灣,很多人仍只把「憂鬱」當成一種情緒,總是安慰患者「要加油」「要振作」,其實憂鬱症與憂鬱情緒大不同,它是一種精神疾病,需要專業醫師的精準醫療。台大醫學院精神科名譽教授暨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李明濱表示,從腦神經科學與臨床表徵來看,憂鬱症是一種症候群,情緒低落並伴隨與憂鬱相關的認知問題及生理症狀,持續超過一段時間,例如兩周以上,同時造成個人生活功能的障礙或苦惱,即界定為符合憂鬱症標準。至於憂鬱症的成因,是患者生理、心理和壓力多重元素的綜合。因此,精神科治療憂鬱症除了用藥,也會提供支持性心理治療及其他必要的身心治療。在治療方面,精神醫學科面對憂鬱症有幾大關鍵,李明濱說,憂鬱症有其異質性與光譜,包括不同性別、年齡、背景,都會造成憂鬱症的不同表現。高醫大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陳正生舉例,青少年憂鬱症較常以反叛和暴怒來表現,成年女性受經期影響,表現也不一定,老年人有時看起來失智,但本質卻是憂鬱症。在憂鬱症的光譜中,也常有共病現象,和其他身體疾病有因果或共存的關係。陳正生表示,例如中風或甲狀腺異常可能是憂鬱症的生理成因,疾病導致的失能是憂鬱症的心理成因,憂鬱症光譜會伴隨其他疾病變化,有時也合併不同的精神疾病,例如酒癮者的憂鬱症樣貌就不大一樣。在憂鬱症的光譜中,有一群人是藥物療效不佳的憂鬱症(TRD),約占憂鬱人口的三分之一。台北榮總精神醫學部社區復健精神科教授李正達指出,每個TRD的原因不同,治療上有不同策略,醫師要給予對的判斷和對的藥物,更一定要把患者視為獨特的個體,以人為本進行診治,明白他們有各自的問題,一一突破和改善,憂鬱症才有機會根治。李正達說明,從生物醫學來看,憂鬱症是暫時腦部迴路功能異常,但如果不治療,異常會變成持續功能顯著低下,甚至輕度的結構萎縮,治療憂鬱症是「和時間賽跑」,醫療愈早介入,愈能讓病人穩定,降低自殺意念,對社會的負面影響愈小。他也強調,重度憂鬱症雖然比較複雜,治療雖不容易,但仍有希望治癒,但TRD會慢性化,尤其高齡患者若未治療,可能誘發失智。李明濱提醒,面對憂鬱症患者,須多維思考才能提供適切治療,政府也要提早因應,為憂鬱症提供社區、家庭、健保等更多方面的支持。★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1-10-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精神危害不可小覷 近兩成新冠重症患半年內現焦慮症
新冠肺炎已延燒近兩年,但感染新冠病毒除了呼吸道症狀外,個案痊癒後仍可能有持續數個月的殘餘精神症狀,包括失眠、憂鬱、思緒模糊、記憶喪失等現象,尤其重症病患6個月內有近兩成有焦慮症。台大醫院精神部醫師陳錫中表示,新冠肺炎引發的憂鬱症等精神症狀和一般精神疾病治療策略類似,但因對藥物敏感,因此相關副作用在療程中須多加注意。新冠肺炎最常見的症狀為發燒、咳嗽、喉嚨痛、嗅味覺異常等。但除了生理症狀,還會發生精神症狀,台大醫院精神部醫師陳宜明表示,新冠肺炎住院病患最常見的精神症狀包括意識昏沉、注意力渙散和知覺異常。而病毒感染痊癒之後,部分個案仍然有持續數個月的殘餘神經精神症狀,學界稱之為「急性後期新冠肺炎症候群」。陳宜明表示,發生原因主要來自於病毒對中樞神經的直接傷害,或是因為發炎反應造成的精神異常,如單胺類神經傳導物質缺損,可能發生憂鬱、無法感受快樂、負面思考、自殺意念等症狀。其中,重症病患六個月內有19.2%出現焦慮症、2.8%發生精神病、1.7%出現失智症;輕症病患也可能有失眠、憂鬱、疲憊、思緒模糊、記憶喪失、心悸等症狀。而有些住院或隔離病人,即使沒有呼吸道症狀或感染跡象,仍可能因為關太久,腦部功能暫時失調,出現意識混亂或躁動的「瞻妄症」。陳宜明表示,住院照會時最常見的是瞻妄症,其表現出來的樣子很像憂鬱症或精神病,因此首要先區分究竟是感染造成的腦部功能失調還是因為住院太久造成的精神疾病。若是感染造成的精神疾病,等新冠肺炎治療後機能逐漸恢復,即使補用藥物治療也會改善,但如果躁動問題明顯等,則需使用藥物治療,約需一、兩周即可獲得改善。而透過視訊電話輔助,也可觀察患者是否有早期的情緒困擾和睡眠障礙,以評估出院後的門診追蹤需求。不過,陳錫中表示,新冠肺炎引發的精神疾病治療策略和一般精神疾病類似,但在治療過程中發現,新冠患者對精神藥物也較敏感,因此治療時需多注意藥物反應和副作用。另外,他也提醒,因為疫情的關係拉開了社交、物理距離,對有心理困擾與精神疾病的病患而言,可能使家庭、社群、和醫療的支持力量無法持續協助病患,更容易出現失眠、焦慮的情形。而讓自己心情能夠放鬆、睡得好,就能減少精神疾患的發生。因此隨著疫情趨緩,一定要先適時照光調校「生理時鐘」、充分運動增強「睡眠動力」,並透過調息吐納,降低「睡前警醒」,更容易進入睡眠。
-
2021-08-31 該看哪科.皮膚
結節性癢疹 照光加藥物迅速止癢
65歲許大姊是糖尿病患者,有一個困擾多年的皮膚問題,就是全身出現嚴重的「結節性癢疹」,半夜常爬起來抓癢,每次都要老公幫她擦類固醇藥膏,花很多時間,都沒有用。後來採「照光」治療,一周連續做3至4次紫外線照射治療,搭配藥物治療,症狀改善很多。結節性癢疹是一種慢性疾病,合併非常「癢」及角化過度的丘疹或結節。形成癢的原因,很可能是神經元、嗜酸性細胞或是肥大細胞增生所致,又因為經常反復抓癢而引發丘疹或結節變得更嚴重,且大多呈對稱分布,病變的數量可以從幾個到幾百個不等,大小差異很大。結節性癢疹好發於50至65歲中高齡長者身上,但是也有更年輕的病例。除了反復抓癢會導致表皮脫落、破皮流血、苔蘚化或結痂外,也會因為發炎刺激造成色素沉澱,黑黑的一簇一簇,非常不美觀。許多患者伴有皮膚乾燥症、異位性皮膚炎,或是慢性腎病和糖尿病,更易有心理困擾和嚴重睡眠障礙。在治療上,一般使用健保給付的局部類固醇藥膏治療,或是白天使用非鎮靜抗組胺藥,在夜間使用鎮靜抗組胺藥治療。另可使用tacrolimus藥膏及calcipotriol軟膏取代長期使用局部類固醇藥膏,降低大面積使用類固醇而導致的類固醇吸收問題及副作用,但目前沒健保給付。至於頑固性結節性癢疹,可以考慮口服免疫抑制劑,但需注意肝腎功能的變化,且健保沒有給付。其實,治療全身結節性癢疹,可採取健保給付的「照光(紫外線照射治療法)」治療,搭配抗組織胺及擦類固醇藥膏,治療時間短,每次只要幾分鐘,止癢效果不錯,可以大幅降低抓癢的次數,甚至減少用藥、照光頻率及次數。
-
2021-07-09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重演SARS經驗 新冠肺炎輕症者「創傷後壓力症狀」患病率高
新冠肺炎不只傷「身」,還傷「心」,即使只是輕症確診者也躲不過。董氏基金會今引用國際最新研究結果提醒,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出現憂鬱、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狀的患病率明顯增加,重演之前SARS感染倖存者的經驗;呼籲政府應儘速或有條件的開放線上心理諮商服務,讓有需要的民眾能有直接的管道獲得幫助。該研究在今年5月發表於《神經精神藥理學與生物精神醫學進展》期刊,是由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與巴西南卡埃塔諾市政大學合作,針對巴西895名輕症患者進行評估。研究結果顯示,這些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出現顯著憂鬱、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狀的比率分別為26%、22%及17%,相較於先前巴西創傷後壓力水平8.5%的發生率,患病率顯然增加,且新冠肺炎相關症狀增加的數量與臨床上顯著的憂鬱、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狀嚴重度有關。研究團隊也指出,這些發現與SARS爆發時相呼應,當時SARS感染倖存者的心理困擾也有增加,且在疫情爆發後1年或更長時間仍持續;同樣的結果也出現在2015年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發生後。因此,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強調,即便在疫後時期,因疫情引起的心理層面問題仍會持續,一般民眾要先有心理準備,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在未來幾年都會是常態,視訊也將成為社交互動或聯繫上的趨勢,民眾先了解才有對策。葉雅馨進一步建議,民眾平日應多熟悉心理健康資訊,長期性養成正確飲食及運動的習慣,並適時紓壓以維持身心健康。若出現以下問題,持續2周仍無法改善,除尋求親友的支持外,應尋求專業協助,透過心理諮詢專線、聊天室等資源進行必要的求助。1.嚴重失眠2.吃不下或暴食等食慾問題3.沮喪、對事物失去興趣、時常有負面想法、懷疑自己的存在或無價值感等憂鬱情緒葉雅馨進一步呼籲,政府應儘速或有條件的開放線上心理諮商服務,讓更多有需要的民眾,能夠有直接的管道獲得幫助;且應加強心理健康預防宣導,讓民眾了解怎麼預防、如何積極面對疫情後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建立正確的認知,提升群體自我防禦的效果。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邱弘毅則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已延燒1年多,大量確診後康復的病患或多或少留下了後遺症,尤其心理層面問題已是疫情後全球關注的重大議題。邱弘毅指出,抗疫期間的封城、隔離、維持社交距離等措施,對人際互動的影響更需要被關注,社會必須整合資源,發揮更大的社會關懷力量,才能讓這場疫情受害者的傷害減到最低。邱弘毅進一步表示,根據健保署資料,2020年起,我國精神科就診人次增加,耳鼻喉科、眼科等其他科別則沒有太大差別,顯示精神科需求有整體上的上升。針對國內疫苗接種率逐步提高、未來將施行微解封相關措施,邱弘毅建議,屆時政府應請精神科醫師追蹤確診後康復的個案,有無焦慮、憂鬱等新冠創傷症候群狀況;解封後,觀察各級學生返校狀況,是否有疏離、自我、情緒感知能力較差、喜歡自己一個人,或是不想與人互動的狀況,若有,學校心理輔導相關機構應介入協助。
-
2021-03-25 養生.心理學解密
美國職涯教練點出在成功路上會遇到的「4 個障礙」,很多人都沒發覺到
你心中是否也有一個楷模,在你心中是個很成功的人,也是你一直很想要成為的那種人。但總覺得自己現在的樣子,離那個楷模還有一段距離,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美國職涯教練 Tess Miller 提出了幾種很多人在成功的路上會遇到的障礙,檢視自己是否碰到這些問題,了解自己就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1. 完美主義工作久了,我們會逐漸理解到一個現實,就是沒有什麼事情可以「一直都很好」,今天你談到了一個大客戶的合作,衝高了公司的業績,明天你不一定還能談到有一樣威力的客戶。完美主義促使我們把事情做好,卻也促使我們避免犯錯,總是往最安全的路走,扼殺了自己的創意。逐漸地,你的能力成長也開始趨緩,畢竟很多學習材料都是從失敗中獲得的。帶著學習、挑戰的熱忱去面對工作,你會獲得更多。2. 恐懼恐懼的出現往往立意良好,為的是讓我們避掉威脅到自身安全的危險,但還沒發生的、想像中的恐懼若過於強烈,會阻礙著我們的腳步,或者讓我們的表現失去平常水準,你可以這樣來舒緩恐懼:正念: 以不帶批判、好奇的角度觀察你的情緒,並練習深呼吸。寫下你的擔心: 把想像中的恐懼寫下後,它們的能量就不會這麼強大了。關注自己的正向力量: 想想過往遇到類似的事情時,你是靠什麼度過的。我們可以允許恐懼的出現和存在,但練習與它相處,才不會被情緒牽著鼻子走。3. 不清楚的界線暢銷著作《被討厭的勇氣》內有一句經典名言:「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我們可能會害怕衝突,或是為了讓自己討喜,而不敢拒絕他人的要求,或是輕易被他人的情緒所影響,忽視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想要的是什麼。於是這些人際關係問題成為了你前往目標之路的阻礙。人人都說時間就是金錢,而你卻將珍貴的金錢花在別人身上。因此保有人際關係的界線很重要,這不代表你要當個無情的人,但以自己的需求為優先並不是什麼壞事,犧牲自己成全他人,也不一定會獲得他人的感謝。4. 不合理的期待夢想可以遠大,但不要不現實,因為這會讓你感到非常痛苦。心理學家 Carl Rogers 曾提出一個理論,當人的「現實我」和「理想我」產生極大的差距時,就會產生心理困擾。有時候你達不到目標,並不是因為你能力不好,而是你給自己過高的期待,難以一蹴而就。這些因不合理的期待造成的挫敗感可能會讓你越來越沒自信,磨損你朝向你職涯目標邁進的動力。如果你的職涯遇到這些障礙,不用要求自己馬上就改變,這樣反而會給自己很大的心理壓力,只要能更加覺察、認識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你就能離你的目標更近一步了。參考資料:1.《Lifehack》:8 Greatest Obstacles In Life You Must Overcome To Be Successful2.《Full Sail Partners》:7 ways to overcome any challenge※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遇到撞牆期了?】美國職涯教練點出在成功路上會遇到的「4 個障礙」,很多人都沒發覺到
-
2021-03-21 醫聲.癌症防治
治癌新知/2021癌症論壇:頭頸癌、肺癌 率先列入心理照護
「醫師,我生病這麼久,治療和看護的費用花太多錢了,現在病情好一點,可以讓我出院嗎?」一位頭頸癌晚期的患者跟醫師請求。醫療團隊發覺患者情緒不穩,找來精神科醫師會診。這是台北馬偕醫院精神部主任、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方俊凱的個案,他說,「經過評估,患者雖是擔心經濟問題,實際上是不想再拖累家人。我們幫他分析完經濟問題,且讓他了解親人的關係就是互相照顧,若選擇輕生離開,反而帶給家人一輩子的遺憾。」最後患者決定接受治療,與家人共度最後時光。主動發現病人的心理狀況,阻止悲劇發生。這類故事在癌症病房不斷出現,去年底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在國健署支持下,開始針對各別癌症建立心理腫瘤臨床照護指引,頭頸癌及肺癌最先被列入,因為這兩個癌症在全球的調查中,都是自殺率前幾名的癌症,而這也象徵台灣開啟心理腫瘤個人化醫療的第一步。參與擬定治療指引的方俊凱指出,建立指引可以主動發現病人心理狀況,更精準診斷及治療。以上述頭頸癌個案為例,雖不到憂鬱症程度,但他就是典型的「失志症候群」,若醫療團隊沒仔細評估,放他出院可能就是一場悲劇。輕生率最高兩大癌症,需要個別心理照護。每個癌症所產生的情緒困擾及擔心的問題皆不同,頭頸癌病人會因手術外觀改變,連說話、吞嚥的功能都大受影響,且患者多半社經地位低又兼顧家中經濟。十大癌症死因之首肺癌則因半數是晚期患者,產生絕望感,肺癌病人的心理困擾發生率高達44%,占所有癌症別最高。2008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期刊JCO發表,美國30年癌症自殺率,肺癌都是所有癌症第一名。方俊凱認為,當癌症慢性病化,從診斷就開始困擾病人情緒,而失志症候群就是一種情緒不安感狀態,雖然還不到被診斷為疾病,但病人出現自殺傾向,有時候甚至比憂鬱症還高,現今心理照護指引出爐,這群患者被主動發現的機會就會增加。給癌友的一句話:既然已經走在未知的旅程,那就了了分明地看著一路的風光與自己的改變。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要救救我)
-
2020-09-27 新聞.用藥停看聽
你也睡不好嗎?全台去年460萬人失眠 年吞8億顆安眠藥
自殺防治中心今年抽樣調查2000名15歲民眾以上民眾,2019年曾有失眠困擾者占23.3%,相當全台恐有460萬人因失眠苦惱,其中失眠等級屬於極度嚴重者占5%,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主任李明濱表示,因睡不著極度痛苦者多達100萬人,這群人就可能是不當使用安眠藥高風險族群。台大醫學院護理學系所副教授吳佳儀解釋,失眠是一種導入或維持睡眠不良主訴,且與重大心理困擾或日間功能損害有關,即使提供客觀環境仍睡不著,也屬於失眠。依期間可分急性、暫時性、慢性失眠等;依病因分為原發性失眠及因藥物或疾病引起續發性失眠。台灣民眾的失眠問題與安眠鎮靜類藥物使用盛行率相當高,幾乎每3到4人就有一人使用過安眠藥,台灣鎮靜安眠藥年用量高達8億2000萬顆以上,從不當使用、誤用、濫用、依賴到成癮連續進程,每個階段都有可能因藥物不當使用造成個人身心問題與社會重大衝擊。李明濱說,歐美地區安眠藥與鎮靜劑嚴格開立,反觀台灣取得安眠藥卻相當方便,透過開業診開立三個月連續處方,本意原是希望便民,若醫療院所未落實衛教,一不小心就增加不當使用風險,可能越吃越多,甚至民眾手邊若有許多安眠藥,就可能私自把安眠藥分給親屬服用。今年台灣失眠人數自25%降至23%,但安眠鎮靜藥物用量卻持續增加,李明濱研判,可能與臨床遇到受失眠所苦的民眾急著想回復睡眠品質,不適就開藥,但失眠不等於要吃藥,睡不好可能與血壓高、甲狀腺分泌、心理壓力等問題有關,籲民眾不要睡不著就想吃藥。台灣太容易取得安眠鎮靜藥物,不僅可能易使長者因注意力不集中跌倒造成失能,也影響國內自殺防治成效,李明濱指出,去年全台3500人自殺者,其中多達3至4成就是服用安眠藥,醫療端對於藥物及非藥物失眠處置有賴跨領域專科形成共識使民眾有所依循。吳佳儀建議,醫院跨科應共同照護不同失眠分類的病患,初始因失眠至醫療就醫者,如最常見慢性病患者,應由第一位醫師把關安眠藥處置流程暨說明,研擬針對失眠臨床非藥物治療流程、根據失眠藥物及非藥物治療指引建立合理的處方監控流程。
-
2020-09-03 橘世代.健康橘
為什麼願意繼續被騙?10種詐欺心理戰讓你「好好騙」
要預防受騙上當,就要了解騙子慣用的詐騙心理及手段,才能避免掉入對方精心設計的陷阱中。掌控情緒達成誘騙目的基本上,所有的騙子都是玩弄情緒的高手,或是運用三寸不爛之舌引發人們的貪念,讓人產生「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實在太可惜」的心理,接著煽動緊張的情緒:「如果不趕快做決定就來不及了」,努力使人們的情緒淹沒理智,然後糊裡糊塗拿出錢來。此外,騙子也很愛操縱人們的恐懼心理,假借法院、銀行的名義,指使人們乖乖聽命行事。或是利用妻子害怕丈夫外遇,人們深怕罹患重病、擔心厄運纏身的心理,說服當事人拿出錢來消災解厄。或是扮演歹徒,威脅綁架孩子,恐嚇家人立刻到銀行匯贖款,不然就會發生悲劇,電話另一頭還故意傳來哀號聲,意圖取信家人。心思細密控制欲強專業的騙子很少臨時起義,他們大都心思細密,會事先預想對方的反應,沙盤推演對方會提出什麼問題,然後要如何回答才真實,至少比對方多思考五步棋,這樣才能見招拆招,不會亂了陣腳。騙子最大的樂趣就是看著對方一步一步掉入自己設下的陷阱中,那種成就感,絕非筆墨所能形容。有個朋友曾經跟職業騙子交過手,事後回想起來,真的不得不佩服騙子的機智反應。整個被騙過程就如同電影情節般有起承轉合。開始時騙子先麻煩朋友做一分問卷調查,同時為感謝他的合作,還邀請他去參加公司的說明會,從時間到地點都交代得非常詳細清楚。算準朋友不會出席說明會,當天特別打電話來恭喜他中了大獎:「哎呀,你不在現場嗎?你中了第三大獎,那我們要怎麼把獎金匯給你?」聽到朋友的語氣似乎有點半信半疑,馬上歡迎朋友打電話給其他中獎人印證:「黃先生已經領到獎金,我給你電話,你可以自己打電話去問他。」可想而知,黃先生當然開心表示:「真是太幸運了,祝福你也趕快領到獎金,我正準備到國外度假。」剛跟黃先生講完電話,朋友立即接到電話:「全部的中獎人都領完獎金了,現在只剩你一個機會了。」接著更耐心解釋:「法律規定,中獎人必須先匯稅金,公司才能匯出獎金。」然後不忘提醒朋友:「三點半前一定要匯出稅金,這樣馬上就可以領到獎金。」等朋友匯完款項,打電話去詢問尚未收到獎金,騙子隨即用懊惱的聲音說:「阿呀,你太晚匯款了,就差一步,明天早上九點,你就會領到獎金。」第二天早上,朋友當然還是沒有領到獎金,決定到警察局報案,並且在警察局打電話給騙子,沒想到對方非但不怕警察,更稱讚朋友:「你去報警很好,證明我們真的是合法公司。」並且態度從容的跟警察對答如流,事後還和朋友抱怨:「警察的態度很不好。」這個舉動又讓朋友燃起希望:「如果真的是騙子,應該不敢跟警察講話。」一路下來,朋友完全在騙子的掌控中,到最後不管大家怎麼勸說,朋友都不相信自己遇到騙子,真是太高明了。藉助名人贏得信賴以往最常見、最典型的詐騙手段,就是跟企業名人、權威人士合照,藉由社會大眾對企業知名人士的信賴感,進而間接獲得信任感。所以,除非經過求證,企業名人親口表示雙方交情匪淺,否則還是不要輕信。近來更爆發一些知名騙子,乾脆直接跟名媛明星交往,營造出幸福美滿、上流社會的形象,當有人質疑其真假時,馬上把明星女友搬出來:「不信你可以問我女友,她投資我五年,一切都沒問題。」在明星女友的背書下,簡直無往不利。利用名校名牌包裝身分不少騙子都喜歡吹噓自己擁有令人艷羨的名校學歷,這是因為一般大眾都很佩服學識淵博的人,認為「可以念到名校一定有其過人之處」,所以,騙子特別愛變身為博士、教授、學者,更愛引經據典,滿口英文、使用專有名詞,來彰顯自己的才學,提高其聲譽,讓別人相信他有真才實料。真假相雜魚目混珠最難辨別的騙術就是「真假相雜」,很容易讓人信以為真,這就是為什麼詐騙集團會努力收集顧客的消費資料,當他們用肯定的語氣逐一核對個人資料時,立刻贏得人們的信任感。再者是利用眾所周知的新聞事件來騙財,譬如退稅、災害募款、銀行催繳,如果來電顯示的電話又好像是某公家機關的號碼,民眾通常馬上會依照騙子的指示去做。還有一種「真假相雜」的騙術是,利用家人之間的信賴心理,舉例來說,騙子冒充快遞人員的身分,告知家人:「這個包裹對方交代貨到付款」,倘若金額不大,一般都會趕快付款,而不會先跟家人求證,以免耽誤快遞的時間,等到發現被騙,由於金額不高,多半會自認倒楣,不會去報警。甚至有詐騙集團掌握民眾親人過世的資料,謊稱已故親人曾經在該公司投資,而且獲利上百萬元,然後詢問家人:「是要繼續投資?還是辦理結算領回?」無論家人回覆哪個答案,他們都會要求家人:「必須先將『法院的死亡證明』和『投資人繼承人親屬關係證明』傳真到公司,然後只要繳交上萬元手續費,就能完成轉移。」除了過程真假相雜外,他們也深諳家人尚未走出傷痛,極易陷入六神無主的狀態,便不斷催促喪家快點來辦理手續,加上親人過世很難查證真偽,以致不少人受騙上當。也有一些騙子是使用「真實身分」,來進行詐騙。譬如,老師慫恿家長投資開補習班,事前說好「一年回本,半年分紅」,結果血本無歸,家長才知道老師設下誘騙的陷阱。現在更有不少騙子假借「投資之名」,花錢裝潢門面氣派的公司,印製美輪美奐的公司簡介,包裝數據漂亮的企劃書,並且應徵一群精英份子,畫出充滿賺錢希望的未來遠景,吸引投資人慷慨下注。過去的騙子可能只靠張三寸不爛之舌,就能把投資人騙得暈頭轉向,但現在的騙子段術更高,也更捨得投資,他們會「真假相雜」,真的設立公司、招募人員,假的投資計畫,如果沒有細心求證,連專家都會踢到鐵板。主動點出對方的擔心「我知道現在詐騙集團很多」,有些騙子會主動點出對方的擔心,這樣做反而會讓懷疑者不好意思,覺得自己似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為了顯現誠意,便會相信騙子所說的一切。還有些騙子會好心好意提醒對方:「最近經濟不景氣,一些不肖公司收了客戶的訂金之後,就突然人去樓空;或是吹噓產品有多好,事實上是拿次級品混充優良產品,對於同業這樣的做法,我們也感到很厭惡。」當騙子指出別人的惡劣行徑後,好像就會被「例外化」,表示他不是壞人,這種「二分法」,強調「不是好人就是壞人」,往往暗藏陷阱,讓人即使受騙上當,仍然不相信:「他明明是個好人,怎麼可能會騙我?」這種手法就像推理小說中的「伏兵」,他們會刻意提醒同伴「注意身邊壞人」,而當同伴將其視為心腹時,也是他們出手的最佳時機。此外,不少名牌或名酒的仿冒品,在標籤或說明書中,還會特別標示「注意仿冒品」,或有防偽標籤,甚至教導消費者如何辨識仿冒品,運用的都是相同的詐騙手法。暴露小惡隱藏大惡當人們處於警戒狀態,一旦完成任務,整個人就會鬆弛下來,這便給了有心人可趁之機。例如,有些店家會先安排一些簡單的小錯誤讓顧客發現,等顧客抗議時,店家隨即謙卑有理的道歉:「抱歉,下次絕對不會再有這種錯誤。」通常對方願意承認錯誤,我們多半會產生優越感,認為:「自己眼力過人,明察秋毫,才沒有那麼好騙。」事實上,當內心覺得「高人一等」時,就要特別小心,很容易因警戒心鬆弛而出現被騙的漏洞。信守小約定騙取大利益很多投資型騙子都曉得「信守小約定騙取大利益」的詐騙心理。剛開始,投資者多半會有疑慮,心想:「反正錢不多,被騙就當成繳學費」,因此投入金額不會太大。這個時候,贏得投資者信任的最快方法,就是準時支付利息,慢慢的等投資者的心防逐漸鬆懈,就可以鼓吹加碼投資,再狠狠騙取最大利益。另外,網路上亦有不少賣家運用這種心理詐騙消費者,舉例來說,先在網路上強調「必須預定才能買到」,讓消費者習慣預定的消費模式,接著以「低於行情」的價錢來吸引消費者,同時正常出貨,一方面建立信賴感,另一方面培養忠實顧客,等到水到渠成、大魚上勾,賣家就消失得無影無蹤。要什麼有什麼的感情騙子由於我的論文主題是研究兩性聯誼活動的愛情現象,所以每當看到女性感情被騙的新聞,都會努力思考,這些愛情騙子到底是運用什麼心理戰術來贏得女生的信賴,進而達到人財兩得的目的?根據我收集到的案例發現,最容易引誘女性掉入感情陷阱的「名言」,第一名大概非「只有妳」或「只為妳」這三個字莫屬。曾有個愛情騙子約會時出手闊綽,不惜砸重金買禮物送給女生,就當女生暗自高興找到金龜婿,對方就開始「變窮」,而且為了證明「錢都花在妳身上」,還會感性地表示:「只想給妳最好的,自己沒錢吃飯也沒關係。」聽到如此體貼的話語,有誰能夠狠下心來拒絕對方的追求?除了利用女生的罪惡感之外,愛情騙子也很了解女性多半有「要求完美」的傾向,擇偶過程不能犯任何錯誤。因此他們會針對女性的需要,打造出「超完美情人」的優渥條件,譬如,從小在國外長大的ABC,求學時代是美日名校的高材生,目前在國內知名企業擔任高階主管,未來前途一片光明燦爛,值得托付終身。在感情詐騙案件中,最常見的狀況是,真假交雜,讓人分不清楚是非善惡。舉例來說,有個愛情騙子和女生交往的時候,會指著電視上的知名律師主持人說「這是我學長」,接著還會爆點小八卦,敘說兩人當年學生時代的糗事,以取信於人,或是帶女方去他老家探望年長的父母,代表自己是「認真在談戀愛,不是抱著玩玩的心態」。甚至有些愛情騙子會利用「假公司」配合「真同事」,來建立自己的身分地位。有個被騙的女性透露,和自稱副總的愛情騙子戀愛期間,每次打電話去他公司,都會有個「特助」接電話,而且對方還會客氣地說:「副總正在開會,麻煩留下電話,等下請他回電。」幾可亂真的情境,讓這位受害的女性,至始至終都難以相信「自己居然被騙了」。還有些愛情騙子會故意顯示自己的弱點讓對方看到,運用反向操作的手法,來降低對方的警戒心,這樣反而會留給對方「老實」的印象。一個曾經受騙上當的女性回憶說,對方每次約會買單都會報公帳,同時也會直接告訴她「公關費太多用不完」,有次對方還刻意背錯公司的統編,請她上網查公司統編,結果發覺該公司統編真的就是這個號碼,讓她覺得對方「既迷糊又誠實」。另一個愛情騙子建立良好形象的招數是「利用不知情的第三者」,讓女生誤以為他心地善良、品行端正。像有個愛情騙子在逛街時,看到路邊的慈善機構在募款,他當場二話不說,主動捐錢救助貧寒,適時發揮悲天憫人的情懷,很容易就營造出「好心腸」的人格特質。愛情騙子最厲害的本領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消除對方的不安,儘快建立起信賴感。為了達成任務,剛認識對象時,愛情騙子多半會主動報告行蹤,信守小的約定,故意吃點小醋,不斷釋放「很在乎對方」的訊息,讓女性一步一步掉入愛情的陷阱中。當然愛情騙子也最了解「人性弱點」,他們深諳女性渴望「麻雀變鳳凰」的心理,所以第一次約會他們會特地選在五星級大飯店,並且在對方面前表現出一副「熟客」的模樣,譬如熱絡地請服務生跟經理問好,或是會細心的跟對方解說廁所在哪裡,什麼菜做得最道地最好吃,這些表現都是要讓對方以為他既有品味又體貼,慶幸自己找到值得托付終身的王子。另外,愛情騙子更會利用女性「不允許再蹉跎時間」的焦慮心理,一方面加快約會追求的速度,急著見面,一星期不到就深陷愛河,開始編織美麗的未來遠景,為了讓兩人能夠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一連串的「吸金計畫」就此展開。即使一切計畫都宣告失敗,愛情騙子依然可以流著眼淚,誠懇難過的跟女性道歉,「自己無法給妳一個幸福的未來,只好痛苦提出分手,不能耽誤妳的一生。」說辭多麼感人肺腑。被騙後出現認知失調的心理有時當真相太過痛苦,人們往往會選擇自我催眠,寧可被蒙在鼓裡,也不願接受事實。知名的心理學家費斯丁格(Festinger)做過一個很有趣的實驗,他帶著一群學生實地觀察宗教狂熱份子等待飛碟降臨,世界末日來到的整個歷程。事後發現,當初深信世界會滅亡,而賣掉全部家產的信徒,在等待飛碟毀滅地球時態度最虔誠,就算後來苦等不到飛碟的蹤影,仍舊不放棄希望;直到領導者出來宣布:「因為大家的誠意感動了上帝,以致化解飛碟攻擊地球的災難,所以從今天開始,大家要努力宣揚上帝的神蹟,造福世人。」猜猜看,這群賤賣家產的信徒,會採取什麼行動?是抗議領導者欺騙大家,請求賠償損失?還是繼續相信領導者的話,盡力宣揚上帝的神蹟?費斯丁格根據研究結果提出「認知失調理論」,當人們投入越多、犧牲越多的時候,就可能會出現「認知失調」的情形,因為承認自己受騙上當,會引發強烈的心理衝突,導致巨大的緊張不安,為了消除緊張,恢復平靜,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拒絕相信真相,繼續選擇被騙。 本文摘自《從習慣洞察人心:學會識人術,解決人際關係的所有煩惱》,時報出版 2020/04/14出版更多你不知道的「詐欺」大小事↘↘↘。你快要上當了嗎?想想你是否遇過以下十個受詐騙的徵兆。不成為詐騙肥羊!為失智者打造「守護者社區」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8-28 橘世代.健康橘
「我其實並不想帶孫子!」如何對子女開口?
前言:93歲女律師湯川久子執業多年,過程中,看盡始於人際關係損耗的恩愛情仇,他認為大部分的人際問題都是源於距離太近。他在新書中分享了多數高齡者都遇過的困擾:其實並不想幫忙帶孫子,但又不知如何跟子女啟齒。有人說:「照顧孫子孫女時的銀髮族都神采奕奕。」我周遭也不乏這樣的女性,聽她們聊關於孫子孫女的愉快話題,我也很高興。但是,其中也有一些人對於照顧孫子孫女感到痛苦。由於現代人愈來愈晚婚,有孫子孫女的人,年紀大多落在六十至七十幾歲。而就算是在東京都心,所謂的保育園難民(日本的保育園,相當於台灣的托兒所,採申請面試制,常有雙薪父母報了多間保育園全數落榜,工作時不知該把孩子託在何處才好。因此這樣的小孩有保育園難民之稱)也愈來愈多,正值事業全盛期的兒女理所當然地借助父母的力量,但面對體力充沛的孫子孫女,許多銀髮族其實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另外,比起養育自己的小孩,照顧孫子孫女需要承擔的責任更重。很多老人家平時靠年金生活只能勉強溫飽,但很多人將小孩託給父母照顧期間,吃飯及外出的花費還是由父母埋單。其中,也有銀髮族哀嘆:「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他們之所以還撐得下去,單純只是因為孫子孫女可愛,或者想從女兒或兒子身上尋求被需要的感覺。能夠單純享受含飴弄孫之樂的人,共通點在於不忍耐以及不勉強。每個人的容忍程度不同,如果發覺體力已不堪負荷,或者有其他想做的嗜好,覺得照顧孫子孫女不再有趣的時候,解決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直截了當跟子女說出想法。不過,即使對象是子女,要踏出第一步也許還是很難,但你還要把想法多少說出口才行。若覺得直接說:「我幫忙帶孩子的時間能不能減少一些呢」太直接,那就先傳達「年紀大了,最近常感到疲累」這樣的訊息。另外,你可以開始一個月一次,或週末找一天去上課,並試著告訴子女:「每個月我有一天沒辦法照顧小孩。」這樣人生不但多了興趣,也能稍稍喘口氣。也許你會覺得這麼做,子女會很失望,但如果不去做,你也不知道結果如何。事實上,經常有很多人會一廂情願覺得「我媽照顧孫子孫女的時候看起來更有活力,那乾脆趁著孩子還小的時候,有機會就多讓他們聚一聚吧!」無論是親子間或面對他人,要施以援手,都要在自己覺得愉快的範圍,也就是行有餘力再去做。經濟上的幫助也是相同道理。孩子有經濟困難時,父母用退休金去援助,只是讓父母的生活以及心情變得痛苦而已,對小孩的獨立以及承擔錯誤的能力並沒有好處。「我不出手幫忙的話不行」這種想法,有時候會讓接受幫助的人產生依賴。所謂成熟大人的責任,就是自己的事能自己處理,這是最低限度的要求了。雖然說一個人做不到的事情大家互相幫助很重要,但是不搶走對方所需要扮演的角色跟責任,也很重要。被需要是令人開心的,但不能因為被需要而毫無道理地默默忍受,請一定要把「自己」的重要性擺在任何人之前。本文摘自《距離拉遠一點 從此人際不糾結》,有方文化 2020/06/24出版【延伸閱讀】30而立兒女心聲「爸媽,我活得辛苦,但你們得放手」家人的財務界線/不幫大伯還卡債,是「自私」嗎?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立即訂閱橘世代電子報》
-
2020-07-26 癌症.頭頸癌
頭頸癌專題/顏面毀損、溝通困難 頭頸癌患者難返職場
在台灣,頭頸癌患者以男性為主,多為中壯年、藍領階級等身分,他們往往是家庭中的經濟支柱。根據研究,一旦罹病,頭頸癌患者因為外觀毀損、嘴巴張不開及頭部轉動受限,重返職場路遙遙,造成病患的經濟危機。即使回到職場,平均薪資也只有原本的三分之一,急需社會支持系統的介入,幫助頭頸癌患者回到社會。七成無法復工 平均薪資大減當頭頸癌患者治療結束後,患者復健及重返職場之路,目前面臨哪些挑戰呢?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曾經發表一份調查,頭頸癌中,口腔癌患者約七成無法復工,即使復工,待遇薪資仍比罹癌前少,平均薪資僅剩7481元。長年關注頭頸癌患者、並發表多篇相關論文於國際期刊的台大醫學院護理學系教授賴裕和指出,頭頸癌的治療策略多以手術治療、放射線治療與化學治療為主,進而造成骨骼肌肉、顏面外觀、飲食、溝通吞嚥的損傷,抗癌成功之後,還要面對回歸社會的困難。三成憂鬱焦慮 影響疾病預後賴裕和指出,經過多份調查發現,患者生病後,有四成到六成五的頭頸癌病患無法回到職場,除了跟教育程度有關,症狀越多的病患也較容易失業,其中,張口能力與頭部轉動能力的受損,是未來就業的最大困難。另外,曾經有份5年的研究,針對頭頸癌患者治療6個月後的調查,追蹤270位病人,有32%的病人有焦慮及憂鬱問題,持續使用菸酒檳榔者及腫瘤分期較晚、症狀較嚴重者,憂鬱及焦慮風險更高,顯示存活者受到相當程度的心理困擾,甚至影響到疾病預後,因此,心理輔導及轉介也需適時介入。頭頸癌患者 鮮少向外求援有誰聽見頭頸癌患者的無聲話語呢?根據癌症希望基金會分析,一年平均五萬多通的癌友求助諮詢電話中,僅不到3%是頭頸癌患者發出的求援。癌症希望基金會呼籲,癌病治療之後,病患需要回歸社會,除了病患自身要主動求援,與雇主協調,維護自身權益之外,也需要社會企業提供友善的工作環境。男性多隱忍 病後更退縮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在「無聲話語頭頸部癌 醫護相挺專家共識會」指出,癌症希望基金會服務全癌別的病患,卻鮮少接到頭頸癌患者的電話。不是頭頸癌病患沒有需求,而是本身較退縮,相較其他癌別病患,更不懂得維護自身權利與爭取協助,相關單位需要主動關懷頭頸癌患者出院後的社會銜接。頭頸癌患者多數是男性,傳統上「男兒有淚不輕彈」的心態,讓他們不懂得向外求援。而顏面損傷的治療副作用,也讓他們心態變得憂鬱、退縮,還要擔負家中經濟支柱的角色,處境更為艱難。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蘇連瓔也補充,頭頸癌患者多是藍領階級,癌後因為無法再負擔勞力工作,因此不容易回到原本的工作崗位。而治療後的顏面損傷、說話不清的副作用,又不容易尋得內勤工作,使得頭頸癌患者回歸社會,格外困難。友善職場 應保障癌友就業王正旭呼籲,目前企業中有保障殘障人士就業的規範,應該將癌症病患也納入,打造癌友友善工作環境,保障癌友的就業權利。此外,頭頸癌患者是很有能量的一群人,也應加以訓練,令其納入頭頸癌防治工作,參與宣導工作,以同理心和現身說法將讓防治工作推展更為順利。根據研究,治療後副作用的嚴重度與收入的減少有相關。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理事長婁培人指出,許多頭頸癌病患諱疾忌醫,國內頭頸癌早期治療療效非常好,依目前醫療技術,對於外表與語言並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病人應及早就醫。
-
2020-05-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讓民眾悶壞 醫建議可吃富維生素C水果增活力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嚴峻,多國採取鎖國封城等防疫措施,台灣也不例外,迄今已逾10萬人居家檢疫、居家隔離,民眾也減少出門頻率,但整天待在家裡,除了看電視、打手遊,就是睡覺,快被悶壞,以致心情煩躁。家醫科醫師呼籲,民眾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除了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外,建議可多吃含維生素C及水溶性纖維等高營養密度水果,如奇異果、柑橘類等,來掃除心靈灰暗。亞東醫院家醫科主任陳志道表示,人是群居動物,如果長時間處於隔離狀態,易出現情緒低落、疲憊、煩躁,甚至出現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工作表現惡化等症狀,其中又以情緒低落、焦躁為最常見。而疫情期間,部分民眾因常在家待著,反倒變得煩悶,出現焦慮、不安,甚至家人間出現爭吵。陳志道說,據美國醫學會雜誌精神病學期刊最新研究也指出,在新冠肺炎病毒流行期間,35%受訪者出現心理困擾,5.14%嚴重心理困擾,出現恐慌、焦慮、抑鬱等身心疾病。陳志道說,因台灣疫情近來有趨緩,如民眾近期自覺身陷憂鬱情緒,建議多至戶外走走、曬曬陽光,或透過電話與人聊天談心外,還可多吃含維生素C且營養密度高的水果,也有改善情緒功用。而據國外研究顯示,每日食用兩顆黃金奇異果,為期六周,可以提升活力感31%;憂鬱指數顯著下降34%;疲勞指數下降38%。長庚科技大學保健營養系主任劉珍芳,則從營養學角度來看,她說奇異果宛如「營養小金礦」、擁有多元的營養元素。除含豐富的維生素C,亦含水溶性膳食纖維、礦物質、抗氧化物以及水果酵素,促進腸胃道好菌生長之外,同時也是低GI水果,幫助穩定血糖,進而改善情緒。建議在疫情停止、回歸正常生活步調之前,可透過水果補充健康,享受美味愉悅感。
-
2020-02-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憂染新冠肺炎避回診 衛生局:慢性病患者勿擅自減停藥
新冠肺炎疫情日趨嚴峻,讓許多民眾憂心忡忡,部分慢性病患者近來更擔心進出醫院恐被傳染,逕自停藥或減少服藥次數,認為這樣可降低到院回診的次數,台南市衛生局提醒,慢性病患者絕對不能擅自減藥或停藥,務必先與主治醫師討論,否則可能會導致病情出現變化。42歲擔任作業員的阿宏有思覺失調症病史,平時有規則返診及規律服藥,每3周返診一次,病情穩定,但最近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容易緊張壓力大、睡不好,擔心若到醫院返診時會不會被傳染,衛生所公衛護理師追蹤關懷阿宏時,予以傾聽、評估精神症狀及衛教規則服藥重要性,並分享教導防疫新知,陪伴個案返診與主治醫師討論用藥及返診頻率等。南市衛生局指,疫情快速蔓延,病毒也傳播至全球,台灣有1人死亡,造成多數民眾恐慌,擔心買不到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資,更擔心被傳染,且有許多大型醫院為嚴格感染管制,而管制醫院出入口及縮減門診等防疫措施。更有多人因有旅遊史或接觸史,需居家自主隔離。衛生局表示,原本即有思覺失調及心理困擾的民眾,對平時熟悉的醫療行為可能感到擔心焦慮,甚至為了不想頻繁進出醫院而嘗試減藥或停藥,導致病情的變化。思覺失調是一種慢性病,藉由生活作息調整,透過家人的支持及適當的藥物治療,定時返診追蹤治療就能穩定病情,恢復正常生活;在病情穩定期間,可藉由調整返診頻率,或是領取慢性病處方籤等方式,這過程一定要與主治醫師討論,不能擅自減藥或停藥,若病情復發,症狀可能更嚴重,須更長治療時間才能恢復穩定,這過程對自身健康維護可說是得不償失。目前南市衛生局長期追蹤關懷有思覺失調的市民,由37區衛生所公衛護理師定期提供關懷訪視。
-
2020-01-07 科別.精神.身心
新年改名字扭轉運勢? 別急!先做這4件事再決定
俊昊和從事科技業的怡蓁是表兄妹,這兩人近10年來都曾有改名的經驗。俊昊從大學畢業後的工作運一直很不好,畢業10多年來不停換工作,對他而言,一年換4~5個老闆是很稀鬆平常的事;親友都很納悶,剛出社會的小毛頭,工作不順、求職碰壁是很正常的情況,但俊昊已經老大不小了,怎麼工作還不穩定?對於工作運常年不順,俊昊自己也很苦惱,覺得自己的名字不好、運勢不好,但旁觀的親友覺得和他的人格特質、心理狀態有關,3年前俊昊決定改名,沒想到,改名之後,情況沒有改善,去年反而官司纏身。比較年輕的怡蓁就較穩定,沒有經常換工作,但她覺得工作環境氛圍讓她很不舒服,和同事相處並不融洽,直屬長官也老是找麻煩,她老是有「快做不下了」的感覺,也覺得自己的名字不夠好。在台灣,改名已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據了解,未成年的人改名,大多是父母親要求的,成年之後改名的,則是當事人自己想要改名。會要求改名者,除了當事人覺得姓名粗俗不雅外,絕大多數都是算命後決定改名字,希望能增強或是改變個人運勢。多數華人喜歡算命、改運,總認為人生的不順遂,是外在環境及命運的使然,和個人性格、特質沒有直接關聯性。因此,一旦想換名字的念頭萌生,通常是透過口碑介紹,直接到命相館逕行改名,不會尋求心理諮商。聯合心理諮商所執行長陳凱婷指出,改名的人一定都有一個目的,包含家庭婚姻、情感、事業、工作、人際關係等,建議在改名之前,不妨先尋求心理專業人士,透過心理諮商可以幫助當事人釐清和找出造成困擾的因素。碰到生活上的問題,想要藉由改名來翻轉運勢者,陳凱婷說,花錢請算命師改名前,不妨先停一下,建議可以自己檢視和做的部分:1、先尋求心理專業人士:例如企業主想挽救事業頹勢,可以找專業企管顧問;學生有課業或情感困擾,可找輔導老師;上班族有職場適應上的難題、為何老是當情感上的第三者?都可以尋求身心科醫師或是心理師。在會談時,專業顧問或心理專業人士協助當事人看到問題的核心。2、自我覺察和做記錄: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可能常在人際或情感上犯下同樣的錯誤,或是行為模式不斷的重蹈覆轍,透過自我覺察及做記錄的方式,進一步的來幫助自己。3、閱讀心理相關書籍:若當事人不想尋求心理專業人士,可以閱讀相關心理專業書籍來改善、幫助和提升自己。4、找親友聊:雖然親友有一定的幫助,但透過專業人士的專業帶領,提供客觀的分析及協助,可將問題看的更深入及提供當事人適合面對和解決的方式。對於改名與否,心理師大部分都會站在尊重、客觀、中立的立場,不會告訴當事人要不要去改名,但心理專業人士會和當事人一起去討論有關為何想改名;建議如果心理困擾已超過2週以上,還是應盡快尋求心理諮商專業協助。延伸閱讀: 別成為網路霸凌的加害者 天氣冷心情跟著鬱卒? 吃對10種食物趕走你的壞情緒 
-
2019-12-1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以「限時嘗試」減少重症臨終醫療的困境
【編者按:】這星期三篇文章都是有關「救與不救」的緊急醫療抉擇。一篇麻醉科醫師的來稿,敘述自己在急奔醫院救人的路上,不幸由摩托車摔下受傷,但仍及時趕到急診處為病人插管轉院的心路歷程。這使我們想到轉載過去在民報「醫病平台」的兩篇文章,一篇是安寧照護大師陳榮基醫師所寫的有關在「八仙塵爆」時,醫療團隊所發起的「限時嘗試」以減少重症臨終醫療的困境,以及另外一篇由醫學生探討「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的文章。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幫忙社會大眾更瞭解這重要的生死抉擇,也更使我們深思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也是國內神經外科與安寧緩和醫療重症的權威黃勝堅醫師語重心長的這句話:「醫師的天職不只是救人,也要適時放手,讓病人有尊嚴地走到生命終點。」2015年6月27日八仙樂園粉塵暴燃急救,台灣整形醫學及加護病房照顧嚴重燒傷病人,展現了國際讚譽的醫療成果。其中一小部分雖然沒有救回病患,但是減少病人及家屬的痛苦掙扎,以及醫療人員從科學與感性角度出發的愛心,提供了急性重症臨終照顧的典範。這些病人都是年輕人,突然發生嚴重燒傷,其中有213人燒傷面積太大,從整型醫學的科學資料告訴醫師們,難以救活的這些病人,僅能通報為病危。但是,這些年輕病人,突然被燒傷,如果不急救,家屬心理無法接受。如果全力急救,延長了病人的痛苦折磨。為了避免病人受苦,減少家屬心理困擾,衛福部建議醫病積極溝通,適時召開「家庭會議」,若已預見病程不可逆,採取「限時醫療原則」(Time-Limited Trial)(或「限時嘗試」)。 本人獲衛福部徵召,參與記者會,透過媒體,介紹安寧緩和醫療的限時嘗試治療。「針對重症病人若擬嘗試使用高科技維生醫療時,與家屬積極溝通,若已預見病程不可逆,建議採取限時嘗試,避免病人受苦太久。」 「限時嘗試醫療並不是放棄,而是希望病患不要走得太慘痛,面對這些重症患者,醫界絕對會全力進行搶救,也會使用各種該用的高科技,若使用後仍無成效,醫療團隊應和家屬持續溝通,讓病患生命終點不要走得這麼辛苦。」當時決定,在醫病溝通後,為病人進行插管急救,接呼吸器,讓加護病房的整形醫療團隊,可以全力搶救,一兩周後,已經盡了最大努力,若病況仍沒有起色,醫療判斷已無成功的機會,病人短期內即將死亡時,則由家屬簽署撤除維生醫療同意書,撤除呼吸器,縮短病人及家屬受折磨的時間。這些年輕人的家長年紀大約50歲左右,若沒有人告訴他們實情,採取高科技醫療搶救小孩的此時,只是在延長「死亡過程」,時間拖得愈久,最後結果愈無法接受,對家屬來說更是二度傷害,最後的一幕,會一輩子烙印在心中,午夜夢迴,10年、20年都揮之不去。因此當時判斷「醫療團隊盡早啟動『家庭會議』,跟家屬溝通、解釋病程,明瞭病患狀況,給予正確、清楚、對等的醫療資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也是國內神經加護重症的權威黃勝堅醫師,積極參與推動安寧緩和醫療後,他認為醫師的天職不只是救人,也要適時放手,讓病人有尊嚴地走到生命終點。 限時醫療或限時嘗試,不是放棄,而是經過充分的醫病溝通,也盡了最大的努力,包括心肺復甦術(CPR),經過嘗試,確知無效後,即時放手,縮短病人及家屬的痛苦折磨時間。醫師及家屬都已經盡了全力了!可以放手了。大面積燒傷病人換藥時都很痛苦,這次的限時嘗試插管急救,還讓整形醫療團隊能夠在換藥時因為有呼吸器可以短暫實施全身麻醉,讓病人免除換藥的痛苦。2000年制訂的,已經讓慢性癌症末期病人或重大器官衰竭末期病人,如何遵照病人與家屬的意願,臨終時不予無效的心肺復甦術(不予插管急救),或撤除該無效的維生醫療措施(撤除呼吸器),有了很能被接受的運作模式。但是對於急性心肺衰竭的病人,如嚴重顱內出血外傷、腦出血性中風、嚴重心肌梗塞的病人,要不要積極搶救,要不要嘗試手術,往往在醫病溝通時,有很大的困難。醫師可能覺得手術也許有少許成功救回病人的希望,但是如果不成功,病人可能持續昏迷或成為植物人,將延長病人及家屬的痛苦折磨時程。此時如果運用限時嘗試的醫療,醫師與家屬好好溝通,然後放手搶救,成功救回病人,大家歡喜;如果失敗,則運用的原則,或加上即將於2019年實施的的精神,也許可以合乎倫理也合乎法律規範的執行「對病人最大利益」的醫療措施,即時放手,讓病人及家屬,乃至醫療人員,都可心安無憾,提升我國的安寧緩和醫療的品質。(本文轉載自民報醫病平台201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