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6 醫療.腦部.神經
搜尋
專注力
共找到
228
筆 文章
-
-
2023-05-02 養生.聰明飲食
咖啡喝多恐引心臟衰竭!是否該戒掉?先聽醫師怎麼說
40多歲的張先生讀了最近的「咖啡」研究報導後,發現咖啡喝多恐引發心臟衰竭,這讓他很是擔心,一直煩惱是不是該把他人生中重要的嗜好給戒掉。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李穎灝表示,針對這項研究,本身有心臟衰竭或相關風險者,是有點理由建議患者別喝或少喝咖啡,但這僅是個推論,至於健康的成年人是能根據個人喜好來決定,不需要想太多國外召集百人實行2週實驗 研究咖啡因對心律不整影響據了解,相關報導源自於今年3月底1篇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的研究。該研究主要探討咖啡因對健康成年人的急性影響,100名參與者在14天的實驗期間,依照隨機指示,在不同的天數內攝取咖啡或避免咖啡。並使用連續記錄心電圖的設備、手腕式加速度計和連續血糖監測器,分別評估咖啡對心律不整、每日行走步數、睡眠時間和血糖濃度的影響。結果顯示,咖啡攝取與心房早期收縮(心律不整的一種),無明顯影響。然而,咖啡攝取者的心室早期收縮(另一種心律不整)數量增加,日常步數較高;但每晚睡眠時間減少36分鐘,血糖濃度無明顯差異。總結來說,這項刊登在重要醫學期刊的隨機試驗指出,咖啡攝取與心房早期收縮無顯著關係。若忙碌的人易心律不整 病因和咖啡攝取多寡可能無關為什麼人數只有100人,時間只有14天的研究,能在這麼有影響力的雜誌發表結果?李穎灝指出,過往咖啡對於心血管健康的影響侷限於觀察性研究,觀察性研究容易受其他因素干擾,難以確定因果關係。李穎灝舉例說明,一群咖啡攝取量多的人,可能是因為工作量超載,才希望透過攝取大量咖啡保持專注力,如果這群人比較容易發生心律不整,可能不是因為喝太多咖啡,其實是因為過勞所致。該研究雖然規模不大,但運用了多項高科技監測儀器及遠端隨機指令的操作,確保參與者生活不被打斷,不必去醫院或實驗室喝咖啡或檢查,取得了極具價值且接近日常的研究成果。別過度解讀研究 醫:戒咖啡由自己判斷即可回到張先生擔心的問題,該項研究是在哪裡提到咖啡造成心臟衰竭風險呢?我們必須要非常小心避免對研究結果過度推論。李穎灝說,該研究確實有提到心室早期收縮的比例會因為喝咖啡增加,大約從每天100次變成150次的程度。但過往研究告訴我們,即使沒有心臟結構的問題,心室早期收縮過於頻繁可能增加數年後心臟衰竭的風險,這個過度頻繁通常須達到1天內有10%比例以上的心跳為心室早期收縮,才考慮用藥治療。我們以1天平均心跳10萬次來計算,10%大約也是1天1萬次的心室早期收縮,和1天150次相比起來,差距甚大。從這項研究推論說,李穎灝強調,對於有心臟衰竭或相關風險者,是有點理由建議患者別喝或少喝咖啡,但這只是一個推論,仍須更進一步研究證實這個論點。至於健康的成年人,喝不喝咖啡根據個人喜好決定就可以,不需要想太多。
-
2023-04-19 醫療.精神.身心
失眠、多疑可能是思覺失調症發病警訊!自行停藥易復發 一治療可望解套
震驚社會的鐵路殺警案、小燈泡案,使精神疾病照護成為近年我國政策關注重點。為幫助思覺失調症病友穩定控制疾病,衛福部健保署連續2年編列長效針劑專款27億元,用於精神疾病治療,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陳亮妤表示,計畫施行後,長效針劑使用比例從不到30%增至54%,幾乎是2倍快速成長,此外國衛院研究顯示,使用長效針劑後,預防患者再住院比例高達25%。思覺失調症病友缺乏「病識感」 自行減藥易復發阿正(化名)是一名思覺失調症患者,大學時開始出現幻聽,後續卻變為被追殺,時常睡夢中被嚇醒,不敢睡覺,總在公園待到天亮才回家,但他不覺得自己生病,認為是外界干擾,爸爸認為他「走火入魔」,不得已只好報警,將阿正強制送醫治療。治療初期,阿正使用口服藥與第一代長效針劑,住院期間病況穩定,但出院後又開始幻聽,甚至走在路上感覺別人打擾、觸碰與毆打他,因此他時常一邊走一邊雙手亂揮。隨著醫藥進展,阿正使用新一代長效針劑治療,迄今超過一年,幻聽改善顯著,「原來聽不到聲音是這麼安靜!」阿正從不相信醫療、不相信自己的大腦生病,到一步步跟著醫療團隊規律用藥、回診,現在在規律治療下,也回歸職場,在教會從事清潔工作,他如今回想,坦承以前自行減藥的行為是不對的,未來會充分相信醫師的治療指示,也會定期打針。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社區精神科主任楊蕙年表示,不同於身體其他器官生病如骨折、肚子痛容易被察覺,思覺失調症起因於大腦生病,病友常常不知道自己生病,缺乏「病識感」,家屬若不曉得如何求助,通常會耽誤及早診斷與治療的時機。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社區精神科醫師陳泰宇表示,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嚴重、慢性,會造成思考能力與知覺功能失調的精神疾病,研究統計大約每100人就有1人罹患,首次發病年齡多在15至20歲,男女比例相當。且研究統計,思覺失調症等病友因缺乏病識感,首次發病後平均將近1年半才就醫,耽誤搶救大腦功能的時機。專注力變差、失眠、多疑…思覺失調症發病前警訊陳泰宇提醒,當患者發病前的數月至數年前,可能出現工作和社交能力減退、思考、記憶、專注力變差、失眠、多疑、甚至幻覺、妄想症狀,甚至還會容易情緒悲傷、憂鬱、易怒不定,都可能是思覺失調症發病前驅的警訊,需盡早就醫做進一步診斷。思覺失調症四大類警訊症狀正性症狀:幻覺、妄想、語無倫次、躁動不安、思想紊亂。負性症狀:情感淡漠、動機缺乏、社交退縮。認知症狀:注意力低、記憶力差、執行力低、判斷力差。情感症狀:莫名焦慮、莫名緊張、莫名恐懼、情緒穩定度差。思覺失調症自行減藥易復發 及早使用長效針劑穩病情陳泰宇表示,治療思覺失調症之所以困難,根據研究資料顯示,約有59%的思覺失調症患者,在第一年用藥順從性較差,症狀容易復發,光是停藥10天,疾病復發導致重新再入院機率就提升2成,若停藥1個月,疾病復發再入院機率高達3至4成。陳泰宇說,思覺失調症過去被污名「卡到髒東西」、「中邪」,病人生病第一時間不是被帶到醫院,而是帶到宮廟祭改,導致延誤治療,近年在健保支持下,思覺失調患者可以及早使用長效針劑,血液中至少保持3至6個月抗精神病藥物濃度,即可穩定病情,減少疾病復發,降低社會醫療資源支出,家人也不會一天到晚追問「有沒有吃藥」,減少彼此衝突。陳亮妤表示,早期台灣思覺失調症患者使用長效針劑比例僅10%,近年國內外已有許多研究,針對使用長效針劑後,降低思覺失調症病人再住院、再自殺及壽命延長比例。新冠疫情期間,我國思覺失調症患者經核定使用長效針劑比例,從不到30%增加至54%,在疫情期間許多病房關閉情況下,使用率還能增加超過半數已相當不錯。陳亮妤表示,部分病人對長效針劑帶有偏見,會認為是「被打針」,甚至戲稱長效針劑是「乖乖針」,且長效針劑昂貴過去沒有健保給付,病人反而比較願意吃藥,看似較具有主動性,但患者有時忘記吃藥,斷藥容易造成疾病復發;如今長效針劑透過健保專款專用,提供病人除了口服藥以外多一項選擇,也無需擔心負擔高額藥費,醫師也能放心開藥,讓病人維持體內一定藥物濃度,穩定病況。陳亮妤表示,無論一代或二代長效針劑,目前皆有健保給付,根據國外資料,使用長效針劑治療思覺失調症,可預防約15至25%再住院比例,我國國衛院最新調查也發現,可下降患者20至25%再住院比例。不過施打長效針劑,主要是抑制幻聽、妄想等脫離現實症狀不再復發,但仍有部分焦慮、失眠等副作用,患者仍應定期回診追蹤,必要時搭配口服藥。心理健康前司長諶立中表示,近兩年推動長效針劑計畫,讓病友獲得更好照顧品質,接近國際水準,更貼近人民及社會需要。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院長楊斯年表示,北投分院除了守護國軍健康,發展軍陣精神醫療以外,也積極強化社區精神醫療照護,包括大台北居民心理健康照護,擴及北市12個行政區、新北17個行政區,整合資源外並積極找出潛在病友,給予全面照護。★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4-10 醫療.骨科.復健
增肌最佳方式就2件事!留意肌少症5徵兆:2招增肌運動防體衰
【本文重點】肌少症是老年人常見的問題,隨著年齡增長,肌肉流失速度會加快,導致身體機能下降。如出現走路遲緩、握力下降、起身困難、容易跌倒、體重減輕等,即是肌少症5大警訊。阻力訓練是減緩肌肉和骨質流失的有效方式。居家可使用啞鈴、彈力繩和彈力帶進行訓練,將專注力放在手臂、大腿前側,讓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更有力量,增加站立及行走的能力。--by ChatGPT一名60歲女性已屆退休年齡,準備規畫出國旅遊行程,想安排嚮往已久的海外朝聖之路健行,卻發現雙腿在上下樓梯時有點無力,懷疑自己是不是患了肌少症?年輕時人人稱羨的一雙「鳥仔腳」,好像又變得更細了。老了更要動 留意肌少症5大徵兆當身體逐漸老化,新陳代謝也會減慢,加快肌肉流失速度,不少長輩用肉眼就能看出小腿肌肉減少。運動專家何宏胤說,年過50之後,肌肉量每年以1至2%速度流失,肌肉強度則以1.5至3%速率下降。很多人認為老了,所以不能運動,其實老了更要運動,除了促進骨骼與肌肉健康,也預防肌少症找上身。目前並沒有藥物可以有效地增加肌肉質量,也沒有藥物可以治療肌少症,何宏胤強調,增肌的最佳方式,就是營養均衡,並搭配有效能的運動。若出現走路遲緩、握力下降、起身困難、容易跌倒、體重減輕等,即是肌少症5大警訊。居家如何篩檢診斷是否罹患肌少症呢?何宏胤表示,最簡單的自我檢測為「小腿圍量測」,將雙手食指與拇指圍成一圈,放在小腿肚位置,圈起來有空隙就表示高機率罹患肌少症;若用皮尺測量小腿圍,女性小於32公分、男性小於34公分,都要小心肌肉流失造成質量不足。阻力訓練 能減緩肌肉和骨質流失運動是抗老良藥,尤其是阻力訓練,採漸進式增加阻力負荷來改善身體功能,可減緩肌肉與骨質密度流失。何宏胤建議,在家可使用啞鈴、彈力繩和彈力帶進行阻力訓練,把專注力放在手臂、大腿前側,訓練到胸肌與手臂後側肌群,讓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更有力量,膝蓋才不吃力,增加站立及行走的能力。更多肌力課程、心肺有氧運動,請上元氣網【健康聚樂部】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09 名人.李偉文
如何學會活在當下?從花十分鐘吃一顆葡萄乾開始練習正念
疫情緩解,生活逐漸恢復常態後,每個人又忙起來了,公司要趕業績與進度,個人生活也要彌補擱下的許多邀約與聚會,呈現蠟燭兩頭燒的窘境。專家認為,現代人之所以常覺得壓力大,人生空轉,主要是因為太忙碌,總是想用最少的時間完成最多的事情。從早醒來忙到半夜,躺在床上還不放心地刷手 機,太多訊息占據腦海,手機的藍光刺激加上心情煩悶,導致睡眠品質不良。久而久之,整個人似乎被隱形的網子罩住,困在無以言說的低潮中。但是要忙碌的人「慢下來」是很難的,不是不排行程不做事就能慢下來,因為那些習慣忙碌的人,即使形體慢下來,腦袋還是思前想後,心情永遠活在過去或未來而不得閒。要他們慢下來活在當下,就好像手裡抓著有如時間的細沙,愈想把沙子握緊,沙子愈會從指縫中流失。年輕時被許多事追著跑,常常同時做好幾件事,似乎效率很好,但往往就是把事情完成而已,對個別的事件沒有餘暇產生真實地感受。年齡漸長,比較沒辦法多工處理,但是慢下來,一件事做完再做另一件事,反而可以細細體會當下每個感受。在修行中,往往強調活在當下,認為喝茶時專心喝茶,吃飯時專心吃飯,就是最好的修行。但現代人習慣把時間切成一小塊一小塊使用,一個完成就換另外一個任務,失去對時間連續性的感受。有人感慨,現在大部分人都用手機來看時間,那種圓盤式的傳統手錶,已少人使用。錶面有時針分針秒針,不停走動的指針標示著時間的移動,而時針的速度依據著地球轉動的速度,彷彿複製著日月星辰太陽的運作,提醒我們地球正在轉動,瞄一眼錶面就知道十二小時的全局,知道自己正通過那個當下。換句話說,手錶是由指針在空間的移動來測量時間,而這時間是連續性的。要學習活在當下,專家建議,可以從花十分鐘吃一顆葡萄乾開始練習,這種很具體可操作的練習慢下來,是為了突破日常的習慣,作覺察力與專注力的體驗式學習,全心全意吃這顆葡萄乾,重新體驗葡萄乾的豐富滋味。要如何花上十分鐘吃一顆葡萄乾?首先用手指拿起一顆葡萄乾,感受手指捏住的觸覺,然後往上感受肩膀跟手臂的肌肉是緊繃還是放鬆?再來將葡萄乾湊近鼻子前聞一聞,左鼻孔跟右鼻孔聞到的香氣有沒有不同?然後眼睛仔細觀察葡萄乾的形狀,最後將它放進嘴巴裡是什麼感覺?咬開之後味覺有什麼變化?口中會分泌出比較多的口水嗎?若是每個步驟細細感受品味,可能十分鐘都不夠呢!這樣的練習可以擴展到好好吃一口飯,好好喝一口茶……這些日常生活。這些練習就是現在很流行的「正念」基礎練習,讓我們比較容易地把注意力放在當下的此時此刻,對於現在正在發生的任何經驗,不管是好、是壞、是悲傷或沮喪,都如實接納。透過正念來減除精神或生理上的壓力,呼吸練習是最有效的,已有無以計數的科學實驗證實,單單透過呼吸,把我們的意識放在一吸一呼之間,覺察空氣正在進出身體的細微感受,很神奇的,就是這麼簡單的方法,我們身體壓力的各種指標,就能夠非常明顯的大幅降低。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27 醫聲.癌症防治
2023癌症論壇/照料自己不是自私!心理師籲癌症照顧者重視身心健康
過去癌症照護主要關注治療層面,近年因癌症患者存活期延長,癌友心理健康漸受重視,然而癌症照顧者的身心健康卻鮮少被提及。台灣癌症基金會特約諮商心理師史莊敬指出,癌症照顧者長時間「以被照顧者為中心」生活,生理上的作息、睡眠,以及心理上的焦慮、疲倦和失落都十分常見。他呼籲社會不要忽略照顧者的健康狀態,「顧己是顧人的基礎,照料自己不是自私,是癌症照顧者的責任與權利。」「想出去走走的念頭是不是很糟糕?」、「我垮了家人怎麼辦?」史莊敬表示,癌症照顧者往往基於社會及旁人的期待,對自己生理、心理需求視而不見,壓抑心中感受。他指出,照顧者在時間安排上都以病友為主,加上必須面對病人在治療過程中的身體異狀、失能帶來的威脅感,以及心裡擔心被照顧者終將死去的「預期性失落」,長久以往導致焦慮、疲倦、失落的情緒累加,睡眠、體力、專注力與食慾等也會受到影響。史莊敬表示,照顧者傾向壓抑情緒,並認為被照顧的家人不會察覺,實則從說話的口氣、耐心降低以及動作粗魯等生活細節,仍會反映出照顧者身心承受度有限。他也指出,照顧者在家人罹癌後,被迫暫緩原有的人生規劃,以及對理想生活的憧憬,甚至性生活減少、經濟負擔加重等,都會造成照顧者的悲傷情緒,「悲傷起於失落,而失落是來自對期待的落空。」「承認並允許自己難過,是照顧者走出失落、壓抑情境的第一步。」史莊敬表示,放下過高道德標準帶來的束縛,聆聽自己內在的需求,為自己找到喘息空間,照顧者才能累積能量,在癌症照護的「馬拉松」中繼續前進。他指出,透過政府的長照資源,或家庭成員輪流照顧,可讓照顧者有時間補足睡眠,從事自己喜歡的休閒活動。史莊敬也建議,比起預想罹癌家人康復後可以一起做的事,照顧者不如思考有什麼是「當下可以的好」,也許是一起散步或上網看一場電影,練習回到當下,把握和罹癌家人共處的時光。● 「給神隊友的一句話」「撫慰你辛勞的身心靈,需要來自你的允許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響應今年 #世界衛生組織 的新計畫,除了關注癌症本身外,更要重視癌友、家人與醫療團隊,因此我們邀請2位知名癌友家屬分享照顧歷程、20位癌症權威開講,讓這些神隊友提供癌友身心靈全方位的支持。👉🏻點擊報名2023年癌症高峰論壇【擁抱您,不會一個人】👈🏻報名人數:共計100名。(依網路報名優先順序決定錄取及備取順位,需待主辦單位確認順序後,以簡訊發送報名成功通知為主。)📍時間:DAY1:04月08日(六)上午10:00至16:00 (09:30開放入場)DAY2:04月09日(日)上午10:00至15:20 (09:30開放入場)*備午餐餐盒📍地點: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3F (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24號)💡主辦單位:國家衛生研究院、中央健保署、國民健康署、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粉絲專頁
-
2023-03-27 醫療.心臟血管
沒症狀就不用量血壓?圖解高血壓危害:身體多重器官都會受損
「醫生,我最近頭暈暈的,痛痛的。」喬老闆說。「平常在家會量血壓嗎?」醫師問:「你剛剛到院的時候,血壓量起來很高呢!有192/118毫米汞柱。」「平常我都沒有不舒服,怎麼可能會沒事量血壓?」喬老闆疑惑地問著。高血壓常常沒有症狀首先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血壓。血壓代表著血液流動時,血管所承受的壓力。大家看到血壓的數值會有兩個,例如127/83毫米汞柱這樣的紀錄法。前面那個數字代表「收縮壓」,後一個數字是「舒張壓」。「收縮壓」代表心臟收縮時血管承受的壓力;「舒張壓」代表心臟放鬆時血管承受的壓力;因為心臟收縮的時候血管會承受高一點的壓力,因此收縮壓會高於舒張壓。在127/83毫米汞柱這樣的紀錄法下,我們可知收縮壓為127毫米汞柱,舒張壓為83毫米汞柱。平常健康成人的血壓應該是120/80毫米汞柱以內,平常應該要定期測量自己的血壓,因為當高血壓的時候,通常不會有什麼症狀。可是,長期的高血壓會帶來許多身體危害,因為這代表著血液在血管裡流動的時候,力道是過強的,不斷衝擊著血管管壁,血管就會愈來愈不健康。一個人患有高血壓的時間愈久,無論是不知情,或是不想理,總之當從來沒有控制血壓,就會愈危險,帶來愈多的併發症。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高血壓帶來的身體危害。◆ 血流不足缺血原本我們的血管應該是強壯並具有彈性的。然而當血壓大的時候,血管壁持續受到愈高的壓力衝擊,血管壁可能出現微小的撕裂傷,而這些撕裂傷容易引起膽固醇的聚集,當愈來愈多膽固醇卡在血管,血管的通道就變窄,讓血液通行受阻。血管被卡住的地方愈多,血液愈難無法進入到組織或器官。若這件事情發生在供應心臟的冠狀動脈,會引發心絞痛、心律不整,這就是一般我們講到的「心肌梗塞」,指冠狀動脈被阻塞了,於是血流無法進入到心臟肌肉,心臟肌肉無法收縮做工。全身上下有許多大大小小的血管,在高血壓的時候,不是只有心臟的血管會被破壞,全身到處的血管都可能被破壞到。像是負責性器官的血管出現阻塞,患者就會有性功能障礙。(延伸閱讀:心肌梗塞超危急!搶通血路、預防再發,心臟科醫師圖文講解)◆ 心臟衰竭血壓高,造成血管壁微小撕裂傷,導致膽固醇聚集阻塞,血管通道變窄,血液行受阻。血液通行受阻的時候,很難將血液送往各個組織與器官,心臟可能就會更費力地工作,不過效率依舊不好,左心室得要賣了老命地用力收縮,想再把血打出去一些,左心室工作這麼累,時間一久就會心臟衰竭,患者很容易喘、容易累,還有水腫情形。(延伸閱讀:心臟衰竭問題多,8個迷思要破解!)◆ 血管瘤血管持續被高血壓衝擊的時候,血管壁變得弱化,可能就膨出變成一個血管瘤,就像是被撐出一小包氣球的樣貌。當然,這樣的血管瘤本身來說就是個不夠強健的組織,因此當持續的高血壓繼續衝擊著血管壁,會讓血管瘤愈來愈大,有朝一日甚至因為撐得血管壁太薄、撐得太大而破裂,造成致命的內出血問題。血管瘤的狀況可能出現在身體各處,例如腦部的血管瘤破裂時,會讓人頭部劇烈疼痛,失去意識;在身體腹部的主動脈瘤,則可能讓人摸到一個有脈搏跳動的腫塊,萬一破裂,同樣會造成腹部劇痛並很可能奪人性命。(延伸閱讀:爆炸性頭痛、頸部很僵硬,當心腦動脈瘤破裂!神經外科醫師圖文詳解)(延伸閱讀:對付困難腹主動脈瘤,血管內固定錨釘很關鍵,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圖解說明)◆ 腎臟功能變差我們一直說到,高血壓會造成的問題是讓血管承受過高的壓力,導致血管愈來愈不健康,因此血管密集的區域一定會遭受高血壓帶來的破壞,而腎臟就是一個血流豐富的區域,很容易受到高血壓的影響。腎臟的功能是移除血液中的廢物、調解血量與壓力,製做尿液將廢物排出體外;為了達成這麼繁重的任務,腎臟裡面有密集的小型血管負責各樣工作,於是血壓高會讓負責過濾廢物的血管硬化、受傷,腎臟無法有效率地過濾廢物,工作更形艱困,最後會讓腎臟失能衰竭,喪失過濾廢物的能力。◆ 認知障礙、失智、中風高血壓久了,血管不夠健康,腦部獲取到的血流變少,腦細胞沒法獲取到足量的氧氣、養分,腦細胞死亡速度變快,導致讓人的專注力下降、記憶力變差、很難好好思考,認知功能出現障礙,更嚴重一些會到血管型失智的程度。所以啦,請記得,血管要顧好,腦部才會健康。假使是動脈粥狀硬化嚴重,血流直接被阻斷,患者有更多腦部功能區失能,就是平常我們說的「腦中風(梗塞型)」;萬一是高血壓導致了腦血管瘤破裂,則會出現出血性的腦中風。無論哪一種,腦部功能都會下降,即使沒有喪命,可能還是會帶來認知障礙及失智的長期問題。(延伸閱讀:做好這四項,減少失智風險)◆ 破壞視力與視神經眼睛構造內有許多細緻精密的血管。眼睛後方的視網膜區負責感光,當這附近的血管因高血壓受損,可能會造成視網膜出血,患者視力變得模糊,甚至完全看不到。而高血壓也會影響供應視神經的血管,讓患者視力變得更差。別等高血壓造成症狀高血壓的初期常常沒有症狀,讓人不會特別去注意。然而我們還是要盡量好好控制血壓,畢竟長期失控的血壓會導致身體多重器官受損,最後容易死在相關併發症。想要避免這些併發症,還是要早早從飲食、運動、和藥物做起,並定期測量血壓,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血壓多少才OK?有什麼症狀?高血壓最基礎知識(圖解懶人包)原文:
-
2023-03-21 焦點.元氣新聞
EPA魚油和DHA魚油一樣嗎?魚油種類、功效、挑選重點大解析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常常因為工作忙碌導致三餐不定時,或只能挑選高油高鹽的快餐果腹,無法從飲食中獲得身體所需養分。近年來,各式各樣的保健食品因此興起,主打能讓人快速便利的補充營養,其中EPA魚油便是備受推崇的保健食品之一。然而市面上魚油產品種類繁多,到底魚油成分中的EPA、DHA是什麼?不同EPA、DHA比例的魚油又有什麼差別?EPA功效、DHA功效如何?本文將為您解析以上重點,並告訴您挑選魚油時的5大關鍵,助您選擇自己及家人適合補充的魚油產品。魚油中的Omega-3有什麼作用?EPA、DHA是什麼?魚油顧名思義,是從富含脂肪的魚類提取出來的油脂,而常聽到魚油中的Omega-3有什麼樣的作用?魚油內的成分EPA、DHA又是什麼?以下分別為您介紹:主要的魚油成分:Omega-3脂肪酸Omega-3脂肪酸屬於不飽和脂肪酸,由EPA和DHA組成,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只能靠飲食攝取補充,而魚油中的Omega-3比起植物來源的Omega-3更容易被人體轉換利用。由於現代人大多都是外食族,容易從餐廳常用的沙拉油、大豆油等攝取過多Omega-6,讓體內脂肪酸失衡,進而加重身體負擔或導致其他疾病。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民眾Omega-3與Omega-6的攝取比例應為1:1,因此平日可以補充魚油來平衡脂肪酸的攝取。Omega-3成分1:EPAEPA是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化學結構上含有20碳和5個雙鍵的脂肪酸,一般縮寫為C20:5,ω-3。EPA有助於循環暢快、調整體質,且可以透過酵素反應進一步代謝生成DHA。Omega-3成分2:DHADHA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noic acid),化學結構上含有22碳和6個雙鍵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一般縮寫為C22:6,ω-3。DHA有助於思緒靈活、改善乾眼不適和預防阿茲海默症。為什麼要吃魚油?EPA功效、DHA功效有哪些?除了平衡脂肪酸攝取外,吃魚油還有許多其他功效,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也因此許多專業醫師及營養師認為魚油是很重要的保健食品。而根據營養成分不同,魚油的功效也會略有差異,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5大EPA功效告訴你EPA的整體功效大致可歸類為以下5點:1.抗憂鬱根據研究調查發現,Omega-3攝取量與憂鬱症發生的風險呈現負相關,因此攝取EPA有助於保持心情暢快,並降低憂鬱症發生機率。2.預防心血管疾病EPA主要作用於心血管,可阻擋血管內皮受自由基攻擊,預防血管硬化,幫助身體維持活力及健康。3.抗發炎EPA被稱為天然的抗發炎劑,適量攝取能降低發炎反應。4.改善專注力目前也有許多研究指出,補充EPA能改善ADHD孩童注意力不足的狀況。5.縮短Covid-19病程經研究指出,Omega-3(含EPA)對Covid-19患者在器官與系統的運作上,有一定的保護作用,能降低患者體內的發炎物質並縮短病程。3大DHA功效告訴你DHA的整體功效大致可歸類為以下3點:1.提升記憶力、思考能力DHA能夠有效的保養腦部,且根據研究結果顯示,每日攝取適量的DHA,能夠提升記憶力、讓思緒變得更加靈活。2.幫助智力發展DHA有助於胎兒與新生兒的認知功能發育,是幫助智力發展的重要關鍵。3.保護眼睛,減緩乾眼症狀DHA跟葉黃素一樣有助於眼睛保健,亦能增加淚液分泌,減緩乾眼症不適的症狀。應該補充EPA還是EPA+DHA綜合魚油?依據個人需求選擇瞭解魚油成分及功效後,仍不確定自己適合補充的方向嗎?下方將告訴你哪些族群適合補充DHA及EPA,以及補充前的注意事項,讓你能選擇正確的補充方式。哪些族群適合補充EPA?有特殊疾患者● 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過高的患者由於對於膽固醇過高的患者來說,補充含DHA的魚油可能會提升血液膽固醇,因此這類的患者建議選擇補充純EPA魚油。● 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經研究發現,有冠狀動脈疾病、曾心肌梗塞的患者,補充EPA後病況較為穩定。● 容易感到心情低潮的憂鬱症患者有在服用抗憂鬱藥物的患者,補充EPA魚油有助於改善心情。● 有ADHD的孩童或青少年研究發現,血液中Omega-3較低的過動兒童補充EPA魚油後,專注力明顯提升。哪些族群適合補充EPA+DHA?一般族群、懷孕媽咪若無上述特殊疾患,下列族群則可以補充EPA+DHA的綜合魚油為主:● 一般健康族群魚油含有Omega-3脂肪酸(EPA+DHA),因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需藉由飲食補充,如今外食、速食文化盛行,導致一般人Omega-3嚴重攝取不足。為了彌補飲食中的不足,建議可補充EPA+DHA綜合魚油。● 懷孕中的孕媽咪DHA是胎兒腦部發育重要的營養素,而EPA可以幫助孕媽咪維持循環,故懷孕媽咪推薦補充EPA+DHA綜合魚油。*註:懷孕32週後的孕媽咪,若想繼續補充,建議和婦產科醫師討論後再決定。● 乾眼症患者根據研究指出,每天補充1785毫克(1245毫克EPA+540毫克DHA),12週後可以改善乾眼不適的狀況。注意事項:EPA、DHA比例建議參考即可市面上常見的魚油產品有純EPA、純DHA或者是EPA:DHA比例不同的魚油,雖然營養師建議一般人可以選擇EPA:DHA=3:2的魚油,但實際比例還是須依個人狀況調整,如中高齡族群、有特殊疾病者等便可選擇「純EPA魚油」攝取。因此,在挑選魚油時可將比例作為參考,再以最關鍵的魚油濃度考量,才能選擇符合自身需求的產品。魚油怎麼挑選?解析5大關鍵挑選重點認識魚油的種類和功效後,便可根據以下5大關鍵挑選重點,篩選市面上的各種魚油產品:1.「最終產品」是否通過IFOS五星認證IFOS是專精於魚油認證的機構,檢驗項目包含環境毒素多氯聯苯、戴奧辛、重金屬、氧化指標,以及Omega-3、EPA、DHA濃度,必須全數通過才能拿到IFOS五星認證。由於目前魚油原料只能透過進口取得,在台灣有些魚油產品宣稱有IFOS認證,實際上卻是以「魚油原料」通過檢驗,而非以「最終產品」通過認證,除了原料外的膠囊、包裝等環節,製作過程是否受到汙染,是消費者不得而知的。因此選擇魚油產品時務必以「最終產品」是否通過IFOS認證為準,品質會更加有保障。2.原料魚隻是否挑選小型魚魚油的原料捕撈地點及魚種也是一個重要的指標。由於生物累積的影響,越大型的魚種體內累積的有毒物質和重金屬也會越多,因此除了觀察產品有無重金屬等物質的檢驗報告外,選擇魚油時也需盡量挑選在純淨海域中捕撈且小型的魚種(如:鯷魚、沙丁魚)較為安全。3.魚油濃度與含量是否足夠魚油的有效營養成分為EPA、DHA,並非整顆魚油都是有效的,因此選擇魚油時並不是越大顆越好,而是要看它的濃度是否夠高、EPA和DHA含量是否足夠。建議選擇魚油濃度大於80%的魚油,才可以確保有效成分充足。魚油濃度算法為:(EPA+DHA)/omega3 總重,例如:Omega-3總重600毫克,EPA300毫克,DHA200毫克的魚油,濃度便是(300+200)/600=83%。因此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魚油濃度是要以EPA、DHA含量計算,而非只看Omega-3總重。4.檢驗報告是否公開並定期更新如同上述所提到的小型魚挑選指標,為避免攝取含有汙染的魚油,挑選時需要特別注意各種產品的檢驗報告是否公開並且定期更新。除了重金屬檢驗外,新鮮度也必須納入考量,且近年來海洋汙染嚴重,塑化劑和重金屬問題頻傳,若是讓補充魚油的孕婦及兒童誤食,將會影響胎兒發育及兒童成長。5.深海魚油的型態為何種魚油可區分為3種型態:TG(三酸甘油脂)、EE(脂化型)和rTG(再脂化型),其中營養師最推薦的型態是rTG,和其他2種型態相比,吸收速度快上許多,同時擁有高濃度加上高吸收的特性,也是眾多專業醫師最推薦的營養型態。對魚油還有其他疑惑?營養師用科學實證為您解析,伴您守護健康瞭解EPA、DHA魚油的差異,以及不同魚油種類適合的補充族群後,您還是擔心自己沒有掌握魚油的各樣資訊,對魚油有其他疑惑嗎?如您想更認識EPA魚油的詳細功效,仔細考量後再進行選購,可以參考專業營養師為您進一步說明的魚油功效指南,用科學實證為您逐樣解析,讓您不管是三餐外食的上班族,還是兒童家長、孕媽咪或中高齡族群,都可以透過補充合適的魚油,安心守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
-
2023-03-19 醫療.腦部.神經
別等發作才止痛!治療偏頭痛藥物有哪些?減緩頭痛穴位一次看
【本文重點】若每周至少偏頭痛一天以上,可考慮以四大類預防性藥物來降低偏頭痛的發作頻率,包括抗癲癇藥、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抗憂鬱劑等。偏頭痛預防性用藥常需每天服用,若使用一種預防性用藥後,頭痛發作頻率改善有限,醫師會考慮合併使用第二種或第三種預防用藥。除了藥物治療以外,建議患者需記錄「頭痛日記」以了解自身頭痛發作頻率、持續時間。適當的紓壓方式以及規律的生活作息也有助於預防偏頭痛發作。--by ChatGPT偏頭痛治療不想偏頭痛頻繁發作,預防性用藥很重要。三軍總醫院神經內科部科主任楊富吉教授表示,若每周至少偏頭痛一天以上,可考慮以四大類預防性藥物來降低偏頭痛的發作頻率,包括抗癲癇藥、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抗憂鬱劑等。四大類預防藥物,多使用三至六個月,改善後可減量停藥。楊富吉說,偏頭痛預防性用藥常需每天服用,若使用一種預防性用藥後,頭痛發作頻率改善有限,醫師會考慮合併使用第二種或第三種預防用藥。這些預防性藥物可改善偏頭痛的發作頻率,但也可能會產生頭暈、嗜睡、記憶變差、心跳變慢、體重增加等副作用,因此須由醫師謹慎做藥物的選擇及劑量的調整。醫師開藥時也常需做足衛教宣導,尤其預防性用藥不像高血壓、糖尿病藥物,患者要吃一輩子,偏頭痛預防性用藥多半使用三至六個月,會逐量減藥或停藥。治療的目標為頭痛發作頻率降為一周不超過1天,一個月不超過4天。症狀出現「越早止痛越好」,但不建議長期依賴止痛藥。新光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陳威宏表示,偏頭痛發作依據頻繁度、嚴重程度進行分層治療,如果急性發作的偏頭痛不是太嚴重,可使用一般止痛藥,但不建議長期依賴使用,否則恐出現成癮性,甚至使用過度造成頭痛加劇;目前也有針對急性偏頭痛的藥物,但為處方藥需醫師開立。針對急性偏頭痛發作,楊富吉表示,坊間民眾熟悉的止痛藥,像是普拿疼(乙醯氨酚)、布洛芬或日本EVE止痛藥等,建議當偏頭痛症狀出現時「越早服用效果越好」。但若坊間止痛藥效果不佳,可就醫診治,由醫師評估開立翠普登類藥物(如英明格、羅莎疼)等處方藥物,減緩急性發作的不適。部分女性月經周期相關的偏頭痛,亦可使用英明格來做預防性治療用藥。寫頭痛日記,了解發作頻率與時間,有利診斷用藥。楊富吉說,除了藥物治療以外,建議患者需記錄「頭痛日記」以了解自身頭痛發作頻率、持續時間,是否有噁心、嘔吐、怕光、怕吵等症狀,女性患者也可記錄月經周期,評估月經期間是否頭痛頻率增加。每次回診時,醫師也可藉由患者的「頭痛日記」,來檢視處方預防性用藥、急性用藥的治療效果。找出頭痛原因,「預防」優於「止痛」。陳威宏表示,偏頭痛其實不應等到發作才吃止痛藥,「偏頭痛預防」更為重要,需提早找出頭痛加重因素,像是壓力、睡眠不足、情緒影響等,確認真正的頭痛原因。現代人壓力過大,建議尋找適合自己的紓壓方式,以及維持正常作息、充足睡眠、適度運動等,若頭痛頻繁,應使用預防性藥物,減少依賴止痛藥情況,不建議病人長期服用坊間自購止痛藥,可能會造成藥物過度使用,反而使頭痛加劇頻繁。偏頭痛治療新選擇注射肉毒桿菌、CGRP單株抗體 須符合健保規範才給付近年注射肉毒桿菌、CGRP單株抗體,成為治療慢性偏頭痛的新選擇。楊富吉表示,偏頭痛的發生與三叉神經血管系統過度活化有關,而CGRP是與三叉神經血管系統活化有高度相關的血液生物標記。過去研究發現,偏頭痛患者血液中CGRP濃度明顯較高,而使用CGRP單株抗體或CGRP拮抗劑等,皆可助於降低CGRP濃度,進而改善患者的頭痛。除了CGRP單株抗體的針劑治療外,未來口服的CGRP拮抗劑也會引進台灣。慢性偏頭痛診斷要件,為一個月超過15天頭痛發作,且連續超過3個月以上。陳威宏醫師說,肉毒桿菌、CGRP單株抗體可用於預防,但因價格不菲,肉毒桿菌約每3個月打一次,單次約1.5至2萬元,而CGRP單株抗體每個月皆要施打,單次約1至1.3萬元,施打時間至少要半年左右,若要健保給付需符合規定,包括曾使用過三種以上偏頭痛預防性藥物,因治療無效或無法忍受副作用等。若不符合健保規範條件,民眾需自費。中醫治偏頭痛碰上偏頭痛,再堅強的人可能也會暗自叫苦。看西醫吃止痛藥能緩解,中醫師則建議針灸「阿是穴(又稱壓痛點)」。頭部、後頸上方疼痛,也可自行按壓「風池穴」;若是因情緒波動引發頭痛,則可按壓「太衝穴」,對緩解偏頭痛都有幫助。找出可能的誘發因子,再施以藥物及針灸治療。在小學教書的馬老師,血壓偏高,需要服藥控制。3個月前出現陣發性的頭痛,有時單側疼痛,有時雙側都痛,且會有搏動脹痛的感覺。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中醫科醫師陳致舜問診後,得知患者多在上班日有症狀,假日很少發生,認為是教學和行政業務繁忙導致,施以藥物及針灸治療獲得改善。陳致舜說,部分人在偏頭痛發作前,會有視覺或觸覺等神經感覺異常的預兆,但也有人無預兆,突然發作。偏頭痛發作後,痛感可以持續數小時甚至數天之久,或伴隨噁心、嘔吐、對光線及聲音敏感等症狀,影響日常生活。如何改善偏頭痛患者的生活品質,是醫界重要課題。西醫對於偏頭痛的成因尚無定論,但有幾項誘發因子是已知的,包含有荷爾蒙變化、咖啡及酒類、情緒壓力、感官刺激、睡眠異常、甚至天氣變化等,均會增加偏頭痛發作的機率。與肝、脾、腎功能失調有關,區分實證頭痛或虛證頭痛。陳致舜表示,中醫將偏頭痛歸入一般頭痛的系統中進行辨治,與肝、脾、腎三臟的功能失調有關。若因情緒波動,肝陽上亢,易有實證頭痛。若有肝血虧虛、脾氣或腎精不足等情況,則是虛證頭痛。因其虛實不同,需要不同的處方調治。除了藥物處方,有些穴位對偏頭痛有減緩作用。最常用的穴位是風池穴,位於後頭部的兩側,枕骨之下及斜方肌之外的凹陷處,以手指按壓深處會有痠感的部位就對了。陳致舜說,用力按壓風池穴,對發生在頭部側邊的頭痛效果較好,後頸上方的後頭部頭痛也適用。另一個常用的穴位則是太衝穴,位於腳背大腳趾和第二趾間,兩趾關節上約兩公分的凹陷處,以手指按壓會有痠感的部位。按壓此處對於與情緒波動相關,或者脹痛明顯的偏頭痛較有幫助。以針灸治療痛點「阿是穴」為首選,也要調整生活步調。基隆長庚醫院中醫科主任張子瑜說,西醫止痛藥可緩解偏頭痛,中醫也有藥方,但以針灸治療痛點「阿是穴」為首選,針灸也會讓疼痛減緩許多。後續用藥要看引發偏頭痛的原因是睡不好、緊張還是其他原因,分別給予活血化瘀、驅風濕的藥。中醫治療偏頭痛除了針灸用藥,張子瑜也會建議患者調整生活和工作步調。平常也可按摩頭部穴位保健,或是頸部熱敷,睡眠充足也會讓偏頭痛發生比率下降。利用瑜伽、打坐、冥想訓練專注力,也有助神經平衡,防止偏頭痛。陳致舜推薦食療茶飲避免偏頭痛發作,可選用菊花、百合及甘草以熱水沖泡服用。菊花有平抑肝風、清熱明目及降壓的效果;百合寧心安神;甘草調和氣血、緩急止痛,適合因工作壓力或失眠導致偏頭痛的人飲用。燒烤、油炸、辛辣食物和咖啡、酒類,則是會誘發疼痛發生。荷爾蒙變化也會影響偏頭痛防經期偏頭痛 從調理月經下手除了受情緒影響,偏頭痛發作也跟荷爾蒙變化有關,女性在生理期偏頭痛好發風險也提高。陳致舜說,女性在經期前後好發的頭痛,要由調理月經出發,養血活血、滋陰活絡,讓月經來得順暢,就能減輕負擔。張子瑜表示,女性在懷孕前、經期來臨前後都會有偏頭痛,就中醫觀點來看,會配合婦科的經期周期療法調整,搭配一些止痛的中藥。如果是有規律的經期疼痛,可以事前就給藥物,類似預防。經期來的前一周,可自行頸椎熱敷、頭皮按摩,睡眠充足,都有助減緩經期偏頭痛的問題。
-
2023-02-26 失智.大腦健康
35歲以上即高風險!可預測失智症風險的檢查有哪些及誰適合?
醫學上的失智症診斷,是根據臨床症狀、腦退化萎縮的區域,以及病理特徵來分類,包括:阿茲海默症(占五、六成)、血管性失智症(占兩成)、額顳葉失智症(占一成)、路易氏體失智症(占一成)。這些疾病各有特殊的臨床表現、腦部萎縮區域,以及病理切片的特徵。一個人發生失智前15到20年,大腦其實已開始產生變化,期間可能都還沒出現明顯症狀,一旦出現症狀時,便難以修復了。「高齡」是失智症最大危險因子,但這不代表年輕就不會失智!失智症,是一種症狀群,而非某個疾病的特定診斷。在台灣,失智症患者約有35萬人。而所謂的失智症前期,即「輕度知能障礙」患者,預估約有70萬人,但因症狀輕微容易被忽略,直到症狀嚴重時才去醫院檢查,往往為時已晚。在醫學如此發達的今日,我們對失智症仍然沒轍,找不到有效治療方法,只能及早檢測,及早預防。然而,目前臨床仍無一項檢查可事先偵測出這些隱性失智症患者,因此無法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標。診斷失智症的工具有哪些?臨床上常見診斷失智症的工具包括:一:量表。一種是快速篩檢量表,作答花費約七、八分鐘,這種方式適合大量篩檢,缺點是準確性較低,容易出現偽陰性或偽陽性,如識字能力不足或中文程度不佳的人,對於閱讀量表會有困難,不只作答速度慢,解讀敘述也可能有誤解,最終導致分數太低。另一種是長時間的結構訪談量表,儘管比快速篩檢來得準確,但仍會有過於耗時或主觀的缺點。二: 驗血。甲狀腺功能、腎功能、肝功能、電解質、梅毒、葉酸、維生素B12等。以上檢查項目若異常也會造成認知功能障礙。三: 影像。利用磁振造影(MRI)觀察腦部,排除中風、腦腫瘤或腦結構異常狀況,因為這些病變也有可能造成失智症狀。若量表結果顯示認知功能有明顯低下,而且了排除血液檢查及腦部影像的異常之後,才會診斷為失智症。其中臨床上最常用來診斷失智症的工具,包括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CDR)、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簡短智能測驗(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以及神經心理檢查等。不過,這些都用於評估「當下」認知功能退化的嚴重程度,沒辦法用來預測失智症風險或病程進展,為失智高危險群提出預防措施的建議。如今有一項創新技術,檢測大腦年齡,叫做「腦神經年齡(axonal brain age)」磁振造影檢查。解決了上述的缺點,只要掃描15至25分鐘的磁振造影,人工智慧(AI)就能分析你的大腦健康,並預估你未來的失智風險,好處是客觀、精準、敏銳、無輻射、無傷害,特別是可以在有症狀前提早預測失智風險。腦神經年齡,亦可稱作腦齡、腦年齡。就像膚齡、骨齡一樣,腦齡甚至透露你全身健康狀態,比你想得更廣更深。這種檢查是透過分析大腦「白質」的「神經纖維束」,評估一個人的腦神經是否退化得比同齡正常人嚴重,提早在還沒出現症狀時,預測失智風險並有效介入。大腦神經纖維束是什麼呢?想像它是大腦的電線,傳送訊號,而這些訊號以不同形式傳送,形成人腦不同的認知功能。神經纖維束的外層包著髓鞘(myelin),而髓鞘就像是一層膜,髓鞘健康,腦神經纖維束就完整,訊號自然傳導快速、有效率且精準。我們在動作、說話的時候,都是毫秒中切換,因此訊號傳送當然也要快速,才足以應付我們的生活運作,但隨年紀越大,腦神經束會有所破損,變得不健康,進而影響訊號傳導速度,我們動作就會變得卡卡的,日常功能無法順暢進行,例如記憶力減退、專注力變差、反應速度變慢等。腦神經結構退化嚴重者,則會導致失智,輕微者則不會。腦年齡退化五歲以上有潛在失智風險市面上有關腦年齡的預測,大部分使用腦部較為巨觀的變化,像是灰質、白質的體積(volume)之萎縮情形等。而過去研究顯示,白質神經束(white matter tract bundles)的微結構(microstructure)變化,如神經束的完整性(integrity),對於老化進程更敏銳。新型技術「腦年齡預測(Brain Age Prediction, BAP)」即是利用「水分子擴散技術」的影像資料,來觀察大腦白質的結構變化,再運用大量腦影像資料,透過機器學習的訓練,建立腦年齡的預測模型。這種方式所演算出的腦年齡,著重在腦神經連結的退化,在臨床症狀或認知功能的退化上,比灰質更具關聯性。腦年齡若退化超過五歲以上,為失智症潛在風險群,建議要定期追蹤;而若退化10歲以上化10歲以上即代表明顯老化,未來2到3年內可能會發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10年後失智風險將增加兩到三倍;《阿茲海默氏病雜誌(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一項最新研究指出,腦年齡退化9歲以上,兩年內極有可能從「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DR)」的疑似失智轉變為輕度失智。然而,若退化小於3.22歲,是有機會從疑似失智逆轉為認知正常。換句話說,腦齡差能預測認知正常的人,未來轉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同時,也可以及早預估失智風險,及早調整生活型態,逆轉腦年齡並遠離失智。這項技術已獲美國FDA認證,運用擴散式磁振造影技術(dMRI)與人工智慧(AI),就能分析出腦神經纖維束健康狀況,核心技術是技轉自臺大醫學院近二十年的學術研究成果,除了可以輔助診斷各項腦部疾病或精神疾患,經臨床資料研究驗證,能作為失智前期客觀判斷、認知退化速度預測,以及預防介入效果評估等。一般人普遍認為記憶或判斷力明顯變差、失智症家族病史,才是失智症高風險群。但事實上,有以下任一條件者,都屬於高風險群:・有長新冠腦霧症狀・失智症家族病史・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曾有腦部碰撞・暫時性腦缺血・曾患憂鬱症・聽力障礙・工作壓力大・體重過重・抽菸或大量飲酒習慣・有嚴重睡眠問題・自己察覺相較於前一年,記憶力、判斷力有明顯變差者・年齡35歲以上大腦老化,伴隨神經元(neurons)與神經束(axons)的損壞,長期累積下來,相關腦區功能發生異常,因而造成認知功能的缺失。當患者已出現認知功能異常時,大腦結構早已累積了相當程度的破壞。35歲是我們大腦神經系統發展高峰,之後便會隨老化而逐漸下滑。建議35歲以上族群,儘早於失智症狀發生前做檢測,與醫師針對現況改善,改變生活型態,維持大腦健康運作,降低失智風險。【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曾文毅醫師】可預測失智的「大腦神經年齡檢測」懶人包:怎麼做?誰適合?】
-
2023-02-22 焦點.健康知識+
4個跡象顯示你的大腦比你實際年齡還老!8招逆轉大腦老化
人的年齡有明確的依據,但你知道「大腦」其實也有年齡,而且跟「外貌」一樣,會因為健康狀況或生活方式的不同,而跟你的實際年齡不太一樣,可能比較年輕、也可能比較老。那要如何知道自己的大腦是幾歲?美國《預防》雜誌根據各國相關研究,提出以下幾個觀察的跡象,《元氣網》也整理各專家建議,提供8個逆轉大腦老化的方法。大腦年輕的3個跡象1.覺得自己比實際年齡年輕根據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和延世大學的研究發現,覺得自己比實際年齡年輕的人,大腦衰退的速度比較慢。研究人員表示,認為自己越年輕,身心就越活躍,這已被證明對你的大腦健康非常有益。所以,盡可能做一些讓你感覺年輕的事情!2.會說不止一種語言加拿大和西班牙的研究人指出,會說兩種語言的人,可以讓你的大腦更有效地選擇信息,從而節省大腦能量,有助於保持大腦年輕,也較不會出現認知障礙及失智。因此,學習雙語有助於活化你的大腦。或在空閒時讓耳朵聽聽不同語言的內容,也是個好方法!3.活在當下專注此刻,活在當下,不要糾結於過去不好的事物,讓大腦擺脫憂鬱。根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澳洲國立大學的研究,幫助你活在當下的「冥想」、「正念練習」,可抑制雜念、提升注意力及記憶力、控制情緒,透過減輕壓力保護大腦。大腦老化的4個跡象1.憤世嫉俗芬蘭的一項研究,發現憤世嫉俗的老年人不僅認知能力快速下降,而且往往死得更早。這可歸究於「負面壓力」,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對大腦有非常不健康的影響,它會阻止你清晰地思考。如果你的世界觀傾向於憤世嫉俗——定義為認為其他人通常是自私或不誠實的——開始注意這種態度何時出現在某事或某人身上,在那些時刻,嘗試積極改變你的心態:做一些深呼吸,並選擇想一些積極的話。2.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南加州大學的一個研究發現,容易分心是認知老化的標誌。這種特徵早在 30 歲時就會出現在大腦中,並且可能是阿茲海默症的一個徵兆。這種情況最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但如果你在壓力下經常難以集中注意力,做「認知測試」看看是否有任何認知衰退的傾向。【改善】一些小遊戲有助大腦專注力訓練,如拼圖遊戲。3.家人朋友的抱怨許多人都有忘東忘西的毛病,但如果你的健忘行為,已經到了身邊的人經常抱怨、覺得有問題,你就該警覺自己的記憶問題,執業的美國神經病學學會院士、醫學博士Thomas R. Vidic並說,許多患者通常不會意識到自己有記憶問題,這時身邊人的回應是很好的觀察依據。4.白天也覺得累許多研究都點出,睡眠是大腦非常重要的保護,盡可能維持每晚7~8個小時的良好睡眠。如果你白天覺得很累,表示你的大腦沒有在夜晚得到充分休息,導致大腦衰老。若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更要注意睡眠呼吸暫停會導致缺氧,直接損害大腦。逆轉大腦老化的8個方法1.健康飲食:多吃健腦食物,如鮭魚或鯖魚等油性魚類、蛋、優格、新鮮果汁、深綠色葉菜、莓果、堅果、全穀物等。麥得飲食、地中海飲食,都是專家極推薦對大腦有益的飲食法。2.維持運動:如每天每爬一段樓梯、經常快走…。3.讓生活有目標:生活有目標,可激發你的大腦努力去達成。如果已經退休,擴大你的社交圈,經常與他人互動,有助於提升記憶表現,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率。4.適時傾訴壓力:遇到壓力記得多向家人朋友傾訴,適時釋放壓力,有助減緩大腦衰老。5.保持樂觀:如上述,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對大腦有非常不健康的影響,遇到不合理的事,試著改變自己心態,樂觀看待。6.起床後「冥想」:起床後嘗試冥想至少十分鐘,讓大腦平靜、高效地開始一天的生活。德國基納大學醫院也曾做過研究,冥想對大腦有益,可放慢大腦老化的速度。7.經常鍛鍊大腦:經常使用大腦並讓它保持忙碌,就能讓大腦維持在健康狀態。如玩數獨、讀書、或上述多學一種不同語言,都是好方法。8.改變刷牙方式:同時使用慣用手與非慣用手,也就是左右手交替刷牙,不僅可以刷到不同的角度、讓牙齒的污垢能更徹底地被清除,同時也可以為大腦帶來適量的負荷,達到訓練大腦的效果。【資料來源】.美國《預防》雜誌.如何讓大腦老得慢?科學實證減緩大腦老化5方法,改變刷牙方式很關鍵!.生活有目標很重要!神經科醫師分享「護腦」5件事.研究:長期冥想 大腦年輕7歲半
-
2023-02-13 失智.大腦健康
每天10分鐘桌遊,手眼並用防失智!暢通腦部血液循環3方法
● 腦部血液循環不良,認知能力易衰退● 桌遊有助減緩老年人認知退化及憂鬱● 訓練手眼協調,刺激大腦及視覺感官受到天氣濕冷影響,許多人手腳冰冷、發麻,常見末梢血液循環不佳,長期累積容易發生各種疾病。如果循環問題發生在腦部,造成局部供氧不足,就會增加腦中風機率;或是記憶力減退,最後進展到失智症。活化腦細胞暢通末梢血液循環職能治療師黃聖祐說,各年齡層都會發生血液循環障礙,老年人最大的危害是加速大腦退化,想要預防或改善延緩腦部退化,運動是不二法門。熟齡族群若擔心體力不足、傷筋錯骨,不妨選擇瑜伽、太極拳、八段錦等項目,能有效讓身體熱起來,促進體內代謝循環。具有養氣、靜心、醒腦作用的太極拳,被喻為最佳健腦運動。太極拳動作緩慢、調節呼吸,非常適合長輩學習,其中半蹲姿勢有助於鍛鍊下肢肌力,帶動全身氣血流通。打拳過程需要高度專注力、學習力,記憶每一套招式順序,經常練習不僅能防止跌倒,還能促進大腦認知功能。受到疫情影響,長輩變得不愛出門,連帶忽略運動,黃聖祐建議,可善用輔具、玩具幫助找回運動的樂趣。坊間有許多益智玩具類輔具,例如太極球、功能積木、反應練習器等,運用雙手與身體的協調動作,同時強化手部操作的穩定性,以有趣的方式達到運動效果。這樣玩不失智趣味桌遊練練腦力其他益智玩具類輔具,包括桌遊,多元類型卡片、棋子、骰子、圖板以及各式道具配件等,可一人或多人在同一桌面上互動。麻將、象棋、大富翁、疊疊樂都是熟悉的桌遊,市面上還有特別針對熟齡族群設計的遊戲,不需太高難度的思考,且融入懷舊情境,兼具學習和人際互動。黃聖祐表示,桌遊一場玩下來至少10分鐘,考驗腦力、專注力以及提升肢體協調性。有些益智類的桌遊需要記住規則、人際互動溝通,對整體健康有所助益,這類刺激大腦的活動可顯著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呼籲長輩千萬不要宅在家看電視,多參與社交活動,以維持認知功能。如何挑選適合長輩的桌遊呢?黃聖祐強調,桌遊可分為益智類型、反應類型、操作類型、配對類型,初次接觸可以自創發揮遊戲玩法,不一定要按照規則,以趣味為優先。循序漸進引導長輩一起腦力激盪,參與者的程度不同時,多鼓勵彼此協助,從遊戲中建立自信心,同步刺激認知。暢通腦部血液循環3方法1 保持規律運動,選擇瑜伽、太極拳、八段錦2 養成良好作息,不熬夜、不菸酒、充足睡眠3 訓練大腦反應,玩拼圖、桌遊或3C遊戲等※預防、延緩失智症以及更多省力照顧失智症患者的技巧,請上「免費省力照顧特輯」:http://bit.ly/3xcD0UI
-
2023-02-08 養生.保健食品瘋
人參好處多、禁忌也多!送禮別亂送、別亂補,注意4點避免副作用
人參是不論養生或送禮都相當常見補品,不過用人參養生可有不少須注意的細節,以免補過頭、甚至引起副作用。嫚嫚營養師指出人參的營養、好處和禁忌,並提醒送禮時也多留意。人參有助養生但也得看種類,亞洲參較補、西洋參較溫和!嫚嫚營養師表示,人參有分產地、製成方式等,相當複雜,大致而言可分「亞洲參」和「西洋參」兩種。亞洲參又稱「高麗參」,主要產地在韓國、日本、中國,以中醫角度看偏溫,吃了較補。西洋參又稱「洋參」、「花旗參」,主要產地在美國、加拿大,中國也有,中醫來看屬性偏涼,相較亞洲參更溫和。兩種人參營養成分略同,差異在比例,包括人蔘皂苷、多醣體、多酚化合物、生物鹼、脂肪酸、礦物質等,對於健康功效最受注目的就是人蔘皂苷。亞洲參較適合長者、體虛者 西洋參各年齡層普遍都適合整體而言,兩種人參都有助穩定血糖、血壓,幫助抑制癌細胞生長、增強免疫力,也可提高工作表現、集中專注力、提升精神,運動表現上也有利增強體力、延長運動時間,因此常見運動補給品、營養品、甚至能量飲都常見有添加人參。不過,亞洲參偏溫、較補,較適合年長者、體虛者,對青壯年族群來說可能就容易補過頭。西洋參則屬性偏涼、溫和,各年齡層每日可適量補充也較不需限制。 人參別亂補,4點要注意!小心補過頭引起副作用常見副作用:人參雖然對於亞洲人而言是相當常見的補品,不過常有吃過多、太常吃、補過頭引起副作用,例如失眠、血壓或血糖不穩、腹瀉、心跳加快、頭痛、過敏等,屢見不鮮,因此量和頻率都得留意,並非多喝多吃多健康。種類和份量:視前述提到的需求選擇亞洲參或西洋參,若是自己買人參至中藥行委託切片,或是自行到中藥行購買人參,建議可以一日約3-5片沖泡、回沖即可。若是市售購買的飲品,這類容易取得的人參,普遍多為西洋參,也會增添其他營養成分、顧及健康及安全問題等,通常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建議一日最多一罐。 禁忌族群:另外,有在使用中藥、西藥的族群,都建議避開自行飲用人參為佳,或至少詢問過中醫師、醫師,因為人參普遍和多數藥物都可能起交互作用,降低藥效或使藥效過強。同樣的道理也提醒,許多民眾會以藥酒養生,但卻認為藥酒不是藥沒關係,事實上藥酒如其名,大多含有中藥和酒,兩者都是用藥者應避免的。而其他像是孕婦、哺乳期、肝腎功能不佳、自體免疫疾病、過敏等族群也都建議避免為佳。 飲用時間:人參的飲用時間也需要注意,建議選在中午前喝為佳,下午後避免飲用。正如前述提到的,人參有助於提升精神、專注力等,若在下午才飲用,可能會影響晚上睡眠,這也是常見人參引起失眠的主要原因之一。 先問清楚或者改送別的,人參飲用禁忌多別亂送!基於人參有種類之分、禁忌和需要注意的事項也多,並非買了就喝這麼簡單,嫚嫚營養師提醒若要買來送禮,以溫和的西洋參,或一般市售有標註清楚適合族群的人參產品為佳,或者就改送雞精等可使用族群較廣泛的其他補品。若送禮的對象是年長者可選亞洲參,因為此族群普遍確實免疫力低、體力差、精神又不好,按正常量飲用亞洲參補過頭的可能性不高,但需要注意的是,年長者普遍都有用藥或身體不佳的情況,因此還是需注意避免過量、以及與藥物服用的間隔時間,避免前述提及的副作用問題。大致而言送禮送人參,會需要問清楚或者送別的。 《延伸閱讀》 .B群怎麼選/吃?一張圖看懂!營養師教這樣吃效果再提升! .雞肉、雞湯、雞精誰最營養?3雞營養大比拚,營養師:雞精不是誰都能喝!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3-02-07 養生.聰明飲食
抹茶和綠茶差別在哪?營養師曝喝抹茶比咖啡不容易失眠原因
抹茶拿鐵、抹茶蛋糕、抹茶聖代…從傳統日式茶道,發展成各式製品,抹茶的魅力幾乎無人能敵。不過,你是否曾困惑抹茶跟綠茶到底有何不同?抹茶有什麼好處?喝了會有副作用嗎?讓營養師帶你一探究竟!抹茶屬於綠茶的一種,但可不是把綠茶磨成粉就叫做抹茶,兩者的差異從茶樹的栽培到製程大有關係。同一種茶葉可以做成綠茶,也能做成抹茶,那麼是哪些步驟不同而有所變化呢?抹茶=綠茶?真抹茶要遮光栽培為了讓茶葉更加青嫩,抹茶在採摘前 3 週左右會進行「遮光」,覆蓋遮罩使葉子減少陽光照射,因光線有限,會促使茶樹生成更多葉綠素、茶胺酸,不僅讓茶葉更加鮮豔,還能減少苦澀,兼具甘甜。抹茶綠茶殺菁方式有別!煎茶是例外採收後的抹茶會立即「蒸菁」,運用高溫破壞酵素,阻止茶葉進行發酵。相較於台灣的綠茶,其製程使用「炒菁」,溫度更高且必須不斷翻炒,導致受熱不如蒸菁均勻,所需時間也較長。而使用高溫蒸氣的抹茶品質更均一,可保留更多養分。不過日本的綠茶(煎茶)多數以蒸菁製茶,用殺菁方式分類抹茶、綠茶算不上正確。抹茶綠茶差在「揉捻」與否根據日本茶業中央協會定義,抹茶是不經過揉捻直接乾燥的,這也是和綠茶很大的區別,可避免茶葉組織受損,營養更完整。烘乾後的抹茶會被切碎成碾茶,接著以石臼研磨成粉,那獨特的茶香與風味,深受研磨的速度及溫度影響,換句話說,完美的抹茶需要細細雕琢,這也是為什麼抹茶較為昂貴的原因。抹茶的好處眾所皆知,茶的保健功臣非「兒茶素」莫屬,它是一種具極強抗氧化力的多酚,茶葉中以 EGCG(epigallocatechin gallate)含量最為豐富,活性也最強。EGCG 好比擒拿自由基的高手,經研究發現可降低血糖、血脂、血膽固醇,是減肥瘦身的幫手,還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抗癌。有不少人在爭論抹茶跟綠茶的兒茶素高低,其實這要看比較的基準在哪。以茶葉成分來說,抹茶的兒茶素確實略遜綠茶一籌,前提是把抹茶、綠茶都磨成粉做比較!但一般來說,我們都是沖泡喝綠茶的,所以只能喝到綠茶釋放在茶湯的營養素,反觀抹茶是喝下完整的茶葉(粉),能喝進的兒茶素更多。喝抹茶會失眠嗎?另一個常被問的,喝抹茶會不會睡不著?抹茶的咖啡因濃度較高,約是綠茶的 3 倍,有助於提振精神,但不像咖啡含量那麼多且刺激,溫和的關鍵便是「茶胺酸」。茶胺酸是茶品的風味來源,其結構和 GABA 類似,但能夠進入大腦屏障,抑制神經過度興奮,幫助放鬆,因此可以減緩咖啡因的副作用。適量飲用抹茶不至於影響睡眠,反倒能提升專注力唷!營養師提醒,每日咖啡因攝取量建議不應超過 300 毫克,在購買罐裝茶前應仔細閱讀營養標示,現在門市手搖飲店也有規定要標示其咖啡因多寡,可以多留意茶的飲用量,並以無糖產品為優先選擇。延伸閱讀:大家來找「茶」!營養師盤點 10 種無咖啡因茶飲的功效
-
2023-01-18 養生.運動健身
運動訓練幫助改造全腦 !「持拍運動」靈活腦袋、增進手眼協調
持拍運動訓練是一個很符合演化目的的運動,且老少咸宜;這類運動能降低47%全因性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疾病與中風死亡風險達56%。(資料來源:《英國體育醫學雜誌》)。持拍運動訓練需要眼快、手快、腳快及決策快,在持拍運動訓練中透過球類介入,不僅課程會變得豐富多元有趣,學生拿到球大約只有千分之幾秒的時間,大腦必須下決定自己該如何透過手眼協調,而不讓球掉落。在這個過程中,大腦得馬上進入演算機率的狀態,達到活化大腦及增加血流量之效果,以及訓練過程中掉球的後果,所以鼓勵運動中融入球類其實是促進大腦功能的整合,對於小孩往後出社會應變能力有幫助,對於成人及銀髮族也同時增加對大腦認知功能的健康促進。為什麼運動可以維持 / 增進腦力?‧增加腦部血液循環、增加大腦的細胞活力‧促進分泌神經滋養因子(BDNF、IGF1)‧觸發神經傳導物質產生多巴胺、血清素‧活化神經可塑性、促進神經新生、強化神經元的突觸連結‧訓練大腦灰質、減緩大腦退化(資料來源:《MDPI (Multidisciplinary Digital Publishing Institute)》)。那麼為何持拍/開放性運動有額外效益?根據研究,每周累積的運動量愈多,大腦皮質厚度愈高(Nithjanantharajah & Hannan,2006),同時強化腦神經的突觸神經傳遞功能(Van Prag, Kemperman, & Gage.2000)及較多的神經新生(Artoal et al., 2006)。另外,有研究也提到運動時的環境比較,多元豐富的外在刺激比單一情境產生30%更多的神經新生(Fabel, et al., 2009)。因此從研究結果(運動所釋放的神經傳導物質)看來,不但一般族群都得運動,銀髮族、甚至是亞健康族群更需要每天運動。一方面保持心情的愉快,樂活舒壓,另一方面增加大腦血液的流動,促進海馬迴神經營養因子基因的表現,幫助記憶、工作輕鬆,讓忙碌的生活更有效率的規劃;特別針對孩童及青少年而言,運動不但不浪費時間,而且還對學習有益,父母可以放心讓孩子去打球、游泳、跳繩等各種開放性運動,只有健全的體魄才會有健全的身心!持拍性球類運動,能協助參加者進行心肺適能、肌肉適能、柔軟度的全方位訓練,且相較於一般體能訓練更顯豐富、多元有趣,以達到良好的身體組成。若能透過結構嚴謹的課程安排,更進而達到身體平衡核心訓練,搭配音樂流暢多變的手部運動,讓訓練更加趣味豐富,同時增加參加者的協調性、專注力,以達到身心靈平衡的絕佳狀態。對於中高年齡層、關節傷害者及初學者,在操作中需要把握循序漸進原則,以滿足不同體適能水準參加者的個別需求。💡建議慢慢安排進自己的訓練中,並融入不同的強度刺激,以避免身體無法適應而導致運動效果降低。從 Copenhagen City Heart Study 2018 研究中提到,與久坐不動的族群相比,從事不同種類的運動(如:羽球、網球、桌球)預期會增加平均壽命(Life Expectancy)。※但目前尚無絕對因果關係可以證實運動為絕對單一影響值,仍可能因飲食、生活作息而影響平均壽命。手部持拍運動訓練的目的,是要創造適合每一個人,並且在運動中安全有效及提升認知功能的訓練,讓所有參加者在沒有身心壓力的氛圍下,開心運動,身心樂活!
-
2023-01-17 活動.精彩回顧
精彩回顧 /【省力照顧特輯】照顧生活好疲憊?學會善用輔具,讓你照護更省力
你家有需要照顧的長輩嗎?因為身體機能的侷限、認知功能的退化,他們可能需要他人協助日常生活的大小事。作為照顧者的我們,在照顧的過程中,難免會面臨各式各樣的問題以及不同程度的困難,讓照顧壓力越來越大、身心俱疲。但你知道嗎?照顧從來就不是你一個人的責任,試試看利用「輔具」,減輕負擔與體力消耗,讓照顧之路事半功倍。生活,不外乎食、衣、住、行、育樂5大需求。元氣網針對失智長者、行動不便的長輩,從5個日常照顧情境為大家推薦輔具,讓這些輔具,成為照顧者的好幫手。|課程資訊|食👉失智長輩吞嚥困難怎麼辦?「介護食」讓你輕鬆備好食物衣👉失智長輩不會自己換衣服?「自黏式內衣」穿脫超方便住👉幫失智長輩洗澡總是提心吊膽?有了「它」簡單又安全行👉帶失智長輩外出障礙重重?攜帶「1神器」遇到門檻免煩惱育樂👉延緩失智退化就來玩玩具!「太極球」增進手眼協調|適合對象|➡️家有失智症親友,有照顧需求者➡️家中有行動不便的長者➡️行動不便的人|如何報名課程|➡️該系列課程皆為免費課程,登入會員後報名填寫資訊即報名完成,即可免費觀看課程。➡️登入報名後,影片可隨時隨地回放觀看。|系列課程重點導讀|【食】失智長輩吞嚥困難怎麼辦?「介護食」讓你輕鬆備好食物「用餐」這件事對我們來說可能是家常便飯,但對於高齡、失智的長輩來說,有很多困擾可能是我們無法想象的。長輩牙口不好,每餐的飲食量少之又少,辛苦把食物打成泥,反而降低長輩食欲?想要色香味俱全、讓長輩好進食,難道沒有兩全其美的方法嗎?為了照顧不方便咀嚼的長輩們,不僅能方便進食外,還有多種菜色可供選擇,讓長輩更願意上餐桌跟家人一起用餐,一起來了解日本的「介護食」吧!你可以學到:📍 知道什麼是「介護食」📍 學會如何幫吞嚥困難者挑選食品📍 挑選介護食品時該注意的事項👉點此觀看課程▶ 【衣】失智長輩不會自己換衣服?「自黏式內衣」穿脫超方便你知道為長輩挑選的內衣也有技巧嗎?對於部份長者而言,常見的套頭內衣和鈕扣式的內衣其實並不是那麼方便,可能有人會說穿脫衣服這麼簡單,會有什麼問題?事實上,就算只是穿脫衣服這少少的幾次動作,對於失智、肌力下降或關節退化等行動不便的長輩而言,自行穿脫衣物對他們來說相當困擾。試試「自黏式內衣」,有時候只需要「一點點」貼心的設計,就能很好地協助長輩穿衣服,而且讓他們學會如何自主穿衣,也是幫助他們建立自信的一個好方法。你可以學到:📍 家中長輩手部有病痛,也能輕鬆更衣📍 學會自黏式內衣穿衣、脫衣小技巧,幫助長輩順利穿脫衣物👉點此觀看課程▶【住】幫失智長輩洗澡總是提心吊膽?有了「它」簡單又安全家中有失能、失智長輩的照顧者,幫失智長輩洗澡的時候總是緊張不已?浴室濕滑總擔心長輩會跌倒,要站還是坐,每次洗澡都像一場大戰!想讓長輩的洗澡過程順利又安全,其實可以善用「輔具」,像有旋轉功能的洗澡椅子就是不錯的選擇,讓照顧者洗的輕鬆,長輩的身體也能乾淨又舒適。*此產品可申請長照2.0輔具補助(類別:馬桶增高器、便盆椅或沐浴椅),詳細資訊:https://newrepat.sfaa.gov.tw/home/gov-repat-service/wlfrIntro4你可以學到:📍 利用輔具讓洗澡過程更輕鬆📍 讓長輩坐著洗澡,減少身體負荷📍 可以自由轉身、移動,降低跌倒風險👉點此觀看課程▶【行】帶失智長輩外出障礙重重?攜帶「1神器」遇到門檻免煩惱逢年過節,不管大人小孩都想要出門玩耍,想帶著行動不便的長輩或失智長輩出去走走、散散心,但是總會遇到各種困難,該如何規劃?學會善用「輔具」,讓你輕鬆跨越所有障礙,照顧者不再戰戰兢兢的出門,出遊路上彼此更安心!*此產品可申請長照2.0輔具補助(類別:居家無障礙設施-非固定式斜坡板A款),詳細資訊:https://newrepat.sfaa.gov.tw/home/gov-repat-service/wlfrIntro4你可以學到:📍 空間障礙隱藏的跌倒風險📍 即使行動不便也能順利外出📍 知道如何利用輔具帶長輩出門👉點此觀看課程▶【育樂】延緩失智退化就來玩玩具!「太極球」增進手眼協調長時間缺乏運動,可能導致身體肌肉萎縮、脂肪囤積、認知功能退化,時間長了還會對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甚至加快身體老化的速度!運動可以激活大腦細胞,提高專注力、提升免疫系統功能、減緩認知功能退化速度,透過有趣的玩具 - 「太極球」,幫助長輩找回運動的樂趣,通過雙手握球運轉、擺動,用輕鬆有趣的方式達到運動效果,還能訓練手眼協調、活化大腦,更是預防失智改善認知功能的妙方。你可以學到:📍 訓練長輩手眼協調,延緩退化📍 刺激視覺感官,增進眼球追視能力📍 透過自我挑戰,增進長者信心與反應力👉點此觀看課程▶
-
2023-01-06 養生.聰明飲食
紅茶、烏龍、綠茶..不同茶葉冷泡茶浸泡時間不同!喝茶好處多:消脂、護肝、助眠
國人喜歡飯後喝點茶解膩,過往除了用熱水來泡茶,但天氣一熱真的很難喝下肚....不過現在用冷水也可以泡出香味兼具的茶飲!市售茶包種類多樣,到底該如何泡出一壺好茶呢?敏敏營養師傳授大家冷泡茶攻略,不同的茶葉有不同的浸泡時間喔,想要來杯好茶,一定要跟著看下去....除了滿足味蕾之外,也要了解喝茶的好處喔!敏敏營養師分享,自己日常生活離不開茶飲,雖然有點老派,但是喝茶對於健康上而言有很多好處呀!每種茶,適合泡的時間都不一樣營養師不私藏,分享泡冷泡茶的秘訣:其實每種茶,適合泡的時間都不一樣!建議:1.紅茶:泡10hr2.紅烏龍:泡10hr3.高山烏龍:泡8hr4.鐵觀音:泡6hr5.凍頂烏龍:泡6hr6.文山包種:泡6hr7.綠茶:泡4hr除了留意泡時間外,還有很多泡茶細節可以注意,像是:1.茶水比例1:502.4°C水冷泡3.水選ph值6-6.54.水硬度選低於120mg/L敏敏營養師愛好飲茶,除了覺得好喝之外,重點是茶無糖、幾乎無熱量,泡一壺涼涼的喝,療癒、營養又健康!6個茶的好處如果你也超愛喝冷泡茶,更要知道「6個茶的好處」1.茶胺酸:放松緊繃情緒,適度的飲用可以提升睡眠品質,但建議不要喝過量或是在睡前喝,以免增加失眠情形喔2.茶色素:紅茶、烏龍茶等兒茶素會慢慢轉變成茶色素,能助抗發炎、抗癌、護肝等作用3.提高專注力:茶胺酸、兒茶素、咖啡因,皆能提升注意力和工作效率4.茶鹼:促進脂肪燃燒、抗肥胖;也具有抗氧化作用、利尿、消水腫、降血壓、降血糖等優點5.EGCG:對減重有幫助6.兒茶素:抗氧化之外,也能幫助調節血脂肪、抑制膽固醇及糖類吸收、減緩血糖上升速度敏敏營養師提醒大家,這邊指的是只單純的茶,不是含糖的茶製品!雖然含糖飲料偶一為之療癒一下可以,但平時還是以無糖茶為主,或是與親朋好友共享才不會讓身體橫向發展囉!
-
2022-12-15 失智.新手照顧
「你記得晚餐吃什麼嗎?」面對失智者別說這些話!資深護理師教你有效溝通5訣竅
編按:六親不認、口出惡言、顛倒是非……失智症狀總令照顧者束手無策又心如刀割。本書作者二花小姐身為資深護理師、澳洲醫院臨床教育訓練經理,擁有豐富失智症照護經驗,同時也經歷至親罹患失智症,切身體會照護者的手足無措、身心俱疲。二花小姐告訴我們面對失智症患者的這些「失控」行為,其實都是有原因的,也有方法可以應對。與失智症患者溝通時,確實很容易感到沮喪—照顧者經常覺得像在對牛彈琴,失智症患者好像有在聽卻又沒反應;或雙方講來講去就是牛頭不對馬嘴、有溝沒有通;或是照顧者不知道該怎麼應對失智症患者的出招。有效溝通的技巧不只對「溝通」本身有幫助,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善和增進雙方的關係。以下提供5個與失智症患者溝通的技巧,招數不用多,巧妙地運用加上反覆練習,降龍不見得需要十八掌。技巧一:提供談話的線索或把答案放在問題裡這個技巧的重點是:就算失智症患者不知道答案或是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還是可以順利進行對話,不會讓「對話」變成「記憶力大考驗」。有時照顧者會刻意想測試失智症患者的「失憶程度」,請千萬別這樣做!你並不是醫生在做診斷或做檢查,坦白說,這樣的「測驗」只是滿足你對於「不知道他記不記得這個人、事、物?」的好奇心。對失智症患者本人並沒有實質意義,反而讓他對於想不起來、記不住感到很懊惱。不但會破壞情緒和氣氛,更會讓失智情況惡化。雖然有時候不是故意要考他,只是想讓他有正常對話的參與感,但他偏偏就是回答不出那些問題,話家常一不小心就變成隨堂考。所以,請善用「作弊」技巧,在你的語句中悄悄地放入讓他能繼續進行對話的線索。例如,平常我們會這麼說:「你記得你晚餐吃什麼嗎?」巧妙地改問:「你喜歡我們今天晚餐吃的滷肉飯嗎?」—這樣一來,就算不記得晚餐吃什麼也沒關係,答案就在問題裡。失智症患者就可以運用你給的線索,把「聊天」進行下去,不會覺得自己因為失智症失去正常對話、社交能力,也就不會感到挫折。重點在於:盡可能提供最多的資訊,但期待最少的回應。不要因為他的回應不夠多、不夠好,就打破砂鍋問到底。與其說:「昨天我們去的那間餐廳,你覺得好吃嗎?」「你記得明天有誰要來嗎?」「牆上這幅字是你寫的嗎?」我們可以這樣「聊天」:「我們昨天吃那間江南牛排館味道不錯,你好像也喜歡,是嗎?」「我很期待明天孫子、孫女要來玩。」「牆上這幅你之前寫的字真好看!」技巧二:最好的問題是單選題失智症患者的理解和判斷功能正在逐漸退化,當被問到一個開放型問句,必須自己找出選項、做決定然後回答,這對他的大腦來說是一項很龐大的工程。即使是很簡單的日常生活問題—「你今天要穿什麼?」就算你把他帶到衣櫃前問:「你要穿哪一件?」對失智症患者來說,訊息都太龐大、太眼花撩亂。不如直接拿出2件衣服,展示給他看,並問:「你喜歡這件?還是這件?」我們鼓勵照顧者提供選項,是為了讓失智症患者盡量保有「自己做選擇」的自主感,這種可以自我掌控的感覺不只能讓他增加信心,也讓他不會覺得自己對生活失去控制,或是感到需要依照別人的決定過活而有壓力。這種失控的感覺會讓失智症患者的大腦功能退化得更快,也會讓他長期處於「自己很沒用」或是「必須聽從別人指示」的壓抑情緒中,進而導致憂鬱,或使得情緒和行為狀況惡化。當你發現失智症患者因為選項太多而顯得有點焦躁,請改說:「我們重新來過,這兩件衣服,你想穿哪件?」 —記得運用之前提過的「提供選項」技巧,拿出兩件適合的衣物讓他挑選,不管他挑哪件都是雙贏。技巧三: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先道歉就對了別忘了,當溝通不通時,雙方一定都很沮喪。照顧者經常陷在挫敗、焦急的情緒裡,很容易忽略失智症患者在溝通上面臨困難,下意識地認為一切都是因為他講不聽。其實失智症患者也對溝通困難感到同樣沮喪,加上無法如實表達感受和想法,沮喪程度更甚於我們。這也是為什麼溝通不良時,失智症患者特別容易情緒失控、出現反抗或暴力的行為。照顧者很氣,失智症患者何嘗不氣啊!你說他講不聽,他還覺得你無理取鬧哩!試想,當你覺得跟你對話的人不懂你、不在乎你的想法,只一味要你依照他的要求做時,你的心情如何?肯定很不安也很沮喪。這時候,對方要怎麼說或怎麼做才能安撫你呢?當然是「道歉、閉嘴、聽我說」囉!試著這樣緩解一觸即發的局面:「媽媽,我很抱歉讓你覺得我堅持你一定得穿這件衣服。」「爸爸,對不起,我不應該叫你一定要去洗澡。」記得,請避免說「我不該讓你生氣」,這樣的說法太過模糊,且失智症患者有時不容易辨識自己的情緒反應。他可能覺得自己沒有生氣,卻被安上「他愛生氣」的罪名,搞不好就真的生氣了。所以,比較好的做法是清楚點出那件讓他不高興的事即可。技巧四:換湯不換藥對於失智症患者排斥的事情,可以試著換一個說法。例如把「洗澡」改成「擦身體、做SPA」,避開會觸發反感的詞語,事情會有神奇的轉變。在失智症患者比較容易排斥的事情後面,安排他會期待的活動,可以加強他配合的動力。例如,面對拒絕洗澡或換衣服的失智症患者,我們可以試著這樣溝通:「我們中午一起去你最喜歡的那家麵店吃午餐,現在我們先稍微清理/整理一下。你看,我準備了你最喜歡的外套。」技巧五:善用肢體在溝通的過程中,如果你跟失智症患者的關係算親密,可以適當地使用一些輕微的身體接觸,例如試著握著他的手,或用你的手輕輕覆住他的手背。一來可以幫助他維持專注力,二來有助於安定他的情緒。此外,「手口並用」在與失智症患者溝通時,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很多時候,失智症患者不是講不聽,而是沒有聽懂,因為受傷的大腦沒有辦法轉換言語的訊息,但他看到實際動作就能了解,或者至少可以模仿你的動作。例如:當你請他扣釦子,可能說了好幾次,他都還停在那裡沒有動作。這時照顧者可以在自己身上做出扣釦子的動作,然後指指他的釦子。透過手口並用的溝通,會比只用言語容易通!不過,還是要再提醒一次,進行手口並用的溝通,記得先在自己的身上做示範,再慢慢地指向失智症患者。如果突然觸碰他或靠他太近,出於自衛本能,他可能會出現肢體抗拒,甚至暴力行為。加上前面章節提過的「隧道視覺」問題,失智症患者可能看不清楚近距離的東西,或看得不完整。因此,照顧者在做示範時,記得先在自己身上比劃。最後,逐漸失去溝通能力的失智症患者在對話過程中找不到想說的那個字、增加很多輔助手勢、甚至說出很突兀的語句等,都是正常的。照顧者不需過度反應,輕輕帶過即可。書籍介紹書名:留住相愛,停止傷害:臨床實踐的失智症照顧方案,陪伴患者也照顧自己,走出情感疲勞,找回生活平衡作者: 二花小姐(劉波汶) 出版社:高寶 出版日期:2022/03/30作者簡介/二花小姐(劉波汶)土生土長臺北人,2003年移居澳洲,現任澳洲長照機構教育與品管負責人、澳洲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經理、臨床教育訓練經理及約聘大學及學院講師。商業周刊良醫健康網、商業周刊.com、天下文化未來Family專欄作者,著有《澳洲認真使用須知》。身為資深護理師、澳洲長照機構教育與品管負責人、醫院臨床教育訓練經理,以及大學和學院講師,也曾是失智症患者家屬,深深體會照顧者肩上的重擔與心頭的傷痛,誠摯與失智照護路上的每一個你分享親身經歷淬煉而成的實用心法,願為照顧者帶來一絲溫暖與希望!延伸閱讀: 醫生背書:每天拉筋操3分鐘 3個月瘦10公斤
-
2022-12-12 失智.像極了失智
老年憂鬱是失智症早期徵兆!醫:未及時治療恐損傷腦部神經
● 被害妄想是老年憂鬱常發生症狀● 憂鬱症是失智症的早期徵兆之一● 失智症患者對健忘、記憶衰退沒有感覺「醫師,我最近常忘記事情,是不是得了失智症?」「我父親的脾氣變得很暴躁,覺得鄰居都在講他的壞話,是失智還是其他精神疾病呢?」三軍總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謝嘉娟說,當經歷重大壓力事件,容易引發憂鬱情緒,對周遭人事物的興趣明顯減退,漸漸地失去活力,專注力和判斷能力也下降,如果久未痊癒,認知功能會跟著變差,讓人誤以為是失智了。身心狀況急速惡化 恐是老年憂鬱老年憂鬱是失智症的早期徵兆之一,當家中長輩亂發脾氣、無理取鬧時,先別下「上了年紀都會這樣」的定論,找出是否因生活改變、慢性疾病影響造成的。憂鬱會引起「假性失智」,若未能及時得到治療、症狀逐漸惡化,腦部神經也會受到損傷。謝嘉娟指出,有些患者對健忘感到不安,主動求診主述困擾的問題,但真正的失智症患者是無法察覺到自己的記憶力衰退或下降,忘東忘西不自知,而且會把旁人的提醒和好意想成負面的攻擊。好發於65歲以上長者的失智症,並非正常的老化,其症狀為記性變差、反應變慢、變得消極、無法完成過去可以勝任的事情,也會出現健忘和妄想。老人憂鬱和失智症的症狀相似,常被搞混而錯失治療時間,要分辨兩者的最大關鍵是「病識感」。謝嘉娟表示,許多長輩很堅持「自己沒有生病」,不承認自己有問題,甚至妄想是其他人要加害於己,種種情緒、精神行為加重照顧者的壓力。得舒、地中海飲食 抗憂鬱防失智除了病識感,憂鬱導致的記憶力下降可經由提醒想起來,而失智症患者則是怎麼刺激也無法達成記憶目標,有此情形應盡早前往精神科、老年醫學科評估診斷。謝嘉娟說,睡眠是影響情緒的重要因素,長期睡眠不足易引發自律神經失調,影響腦內代謝,相對提高失智的風險。謝嘉娟指出,不良生活習慣也會提高罹患失智風險,例如:三高、肥胖,容易引發血管型失智症;頭部外傷、憂鬱症跟神經退化的阿茲海默症相關。民眾最常詢問:「老年憂鬱與失智症到底該不該吃藥?」謝嘉娟建議,以藥物為輔、非藥物為主,最好多參與社交活動或是外出運動,增加人際互動的機會。在飲食建議食用結合得舒飲食和地中海飲食的「麥得飲食(Mind Diet)」,強調多吃原型食物,選擇全穀類食物、限制高飽和脂肪食物及精緻食物,有助於穩定血糖、延緩認知功能退化的速度。
-
2022-12-01 醫療.消化系統
咽喉逆流比胃食道逆流難察覺!醫師點出「逆流」5危險信號
該如何知道自己有逆流典型胃食道逆流的患者會有胸口灼熱的症狀——進食後會胸口疼痛,尤其是吃完油炸物或油膩的食物後。大多時候,醫生會將此患者診斷為胃食道逆流疾病。較困難的問題是如果你是「非典型」或「隱性」逆流,也就是咽喉逆流,該從何得知呢?逆流的常見症狀.沙啞.慢性咳嗽.短暫窒息.吞嚥困難.喉嚨有個腫塊.鼻涕倒流.胸口灼熱咽喉逆流在白天或夜晚都可以發生,但是大部分咽喉逆流的患者不會有胸口灼熱症狀(因此是「隱性逆流」)。針對這一點的解釋為逆流物質停留在食道上的時間不夠久,因次不會使器官出現難受症狀;然而,即使只是一點胃液進入喉嚨,就會產生症狀。喉嚨和聲帶對於逆流導致的刺激和損傷,其敏感程度是食道的一百倍。咽喉逆流的症狀為聲音沙啞、喉嚨太多黏液、淸喉嚨、鼻涕倒流、慢性咳嗽、喉嚨有個腫塊的感覺、喉嚨疼痛、短暫窒息、呼息短促、氣喘、鼻竇問題、吞嚥困難、牙齒疾病,甚至口臭。有些人會有間歇性或慢性沙啞,有些人會有嚴重鼻腔和喉嚨倒流的問題—即過多黏液或痰—所以導致慢性的淸喉嚨。如果發現任何一種上述症狀,特別是如果你抽菸,那麼應該問問你的醫生你是否有咽喉逆流的可能性。逆流症狀指數(THE REFLUX SYMPTOM INDEX,RSI)下列9個問題,請依照自己的狀況,圈選0-5 分,最後將所有分數加總,以得到你的逆流症狀指數。最常診斷和治療咽喉逆流的專科醫生為耳鼻喉科醫生。而身為耳鼻喉科醫生,我們使用逆流症狀指數(RSI)作為篩檢工具。你可以藉由回答上述問題來瞭解自己的逆流症狀指數。一般來說,咽喉逆流的魔法數字是15,但是逆流症狀指數並非一定能夠確認你罹患咽喉逆流,因為有些咽喉逆流的患者,其逆流症狀指數很低。另一方面,大多數咽喉逆流患者具有一個以上的症狀。潔米醫生所治療的患者,逆流症狀指數平均大於20。如果你察覺自己有任何一項逆流徵狀,請去看醫生。逆流的危險信號以下是一些嚴重逆流的警告信號與症狀(咽喉逆流和胃食道逆流)。其中一些症狀,可能還表示存在更危險的情況。1. 用餐後出現壓迫性胸痛,讓你懷疑自己心臟病發;顯然,為了以防萬一,你應該立刻前往急診室。2. 半夜從酣睡中醒來,像條離開水裡的魚一樣咳嗽和大口大口地呼吸;這稱作喉痙攣,你不會因此而死,但是感覺起來會。3. 慢性咳嗽超過三個月,但是胸部X光正常。對於難以診斷的慢性咳嗽,逆流是最常見的原因。4. 除了正在進食之外,喉嚨如果總是感覺起來有腫塊;通常是咽喉逆流。5. 早晨聲音沙啞、漸進性(惡化)的聲音嘶啞,還有吞嚥疼痛,都可能是咽喉逆流的症狀,甚至可能是喉癌。你應該去看耳鼻喉科醫生。逆流相關症狀和疾病(咽喉逆流與胃食道逆流)逆流與睡眠障礙你一天當中吃了什麼、吃了多少和何時進食皆可以嚴重影響你的睡眠品質—反過來說也會影響你的專注力、情緒、工作習慣和整體的生活品質。如果你有逆流,避免過度進食,尤其是過度飮酒。此外,飯後3小時你不應該躺下;如果你有夜間逆流,你應該準備一個三角枕或類似的東西以抬高頭部和胸部。光是支撐頭部的普通枕頭沒有幫助。抬高胸部能使你的晚餐更難恣意遊走;重力會幫忙。對逆流患者而言,酒精是個打擾夢鄉的問題製造者。它會放鬆食道瓣膜,放行胃的內容物逆流。此外,如果你在腦袋不淸不楚的情況下睡著,那麼你就是眞的喝醉了,而且可能會在三到四個小時後醒來,出汗的同時腦中還充滿一百萬種不同的想法;這就是酒精戒斷的跡象。永遠不要在頭腦混沌不淸時去睡覺。做些呼吸運動,盡可能保持淸醒並飮用大量白開水。如果你半夜會醒來咳嗽,那麼有兩種可能的原因:一種是逆流,另一種則是睡眠呼吸中止症,而這也可能會因為逆流而更加惡化。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你的喉嚨會在睡眠期間塌陷,尤其發生在更深層的睡眠週期中。睡眠呼吸中止症與打鼾有關,但是打鼾可以是逆流或其他情況所造成,如體重過重或鼻道慢性充血。睡眠呼吸中止症是非常常見卻被低估的疾病。如果你想得到一夜好眠,吃一頓淸淡的晚餐,且至少在睡前3小時用餐。避免過鹹的食物,它可能會讓你因為脫水而醒來,並且避免飮用超過一杯葡萄酒或等量的酒。當然,不要喝含咖啡因的飮品。想要眞正輕鬆入睡,你可以嘗試溫水浴、舒緩的音樂和洋甘菊茶(不要薄荷茶!)。再次重申,太晚進食是逆流的關鍵風險因子。如果可以,我們會堅持讓每位會逆流的人在晚上8點關閉廚房,尤其是有氣喘等呼吸問題的人。此外就是—永遠不要吃宵夜或睡前零食。潔米醫生的臨床案例費莉西雅是一名70歲女性,她身材苗條且愛運動,從前是名舞者,而且為了維持體態,每天會從事一小時的瑜珈。她因為慢性咳嗽和早晨聲音沙啞而前來尋求協助。她的喉頭是場災難。藥物對她沒有效果。她告訴我關於自己「健康的」日常養生法:一份大量的晚餐,接著是做一小時的瑜珈,睡前再吃一顆澳洲史密斯青蘋果。嗯,是這樣的:你永遠不應該在飽腹的情況下運動,或是在用餐後3小時內躺下!此外,吃紅蘋果還可以,但是對於逆流患者來說,一顆酸(非常酸)的史密斯青蘋果就像是一塊逆流磁鐵,特別是在睡前食用。我直截了當地告訴費莉西雅。請她把她的「大餐」改到中午享用,瑜珈練習與點心挪到更早的時間,並且以紅蘋果取代她每日一顆青蘋果的習慣。光是這些改變,就足以使費莉西雅的症狀完全消失。書籍介紹書名:【跨科解密】胃食道逆流修復全書:美國權威醫師12年實證,兩大飲食階段✕75道低酸料理,14天終結各種逆流症狀作者:潔米.考夫曼, 喬丹.斯特恩, 馬克.鮑爾出版社:采實文化出版日期:2022/08/25作者簡介潔米.考夫曼(Jamie Koufman)是世界上逆流疾病的主要權威醫生之一,也針對逆流議題在美國國內和國際間巡迴演講。近三十年來,她的開創性研究集中在探討逆流對聲音和呼吸道的影響。她創造了「隱性逆流」(Silent reflux)和「咽喉逆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兩個涉及喉頭和喉嚨逆流的醫學術語。考夫曼醫生是紐約聲音研究所(The Voice Institute of New York)的創辦人和主任,該研究所是美國最重要的綜合聲音治療中心之一。她是紐約醫學院(New York Medical College)的臨床耳鼻喉科教授,自1994年以來每年都被列為「美國頂尖醫生(Top Doctors in America)」。考夫曼醫生撰寫了一個關於嗓音障礙、聲帶手術、逆流和經鼻內視鏡的醫學部落格:www.VoiceInstituteofNewYork.com。喬丹.斯特恩(Jordan Stern)是具有美國專科執照的耳鼻喉科醫生(頭頸外科),在上呼吸道疾病的治療方面有超過20年的經驗。他也是綜合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和打鼾中心「BlueSleep」的創辦人及主任,並且組建了一個跨專業團隊,致力於治療成人和兒童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和打鼾。斯特恩醫生經常針對睡眠呼吸中止症和頭頸部腫瘤方面進行發表和演講。他是聖文生頭頸腫瘤外科計畫(Saint Vincent’s Head and Neck Oncologic Surgery)和紐約眼耳醫院頭頸外科服務(New York Eye & Ear Infirmary’s Head and Neck Surgery)的前主任。自2007年以來,他每年都被列入《紐約時報》的「頂尖醫生(Top Docs)」名單中。他與鋼琴家馬格達萊納.巴切夫斯卡(Magdalena Baczewska)一起製作了〈Music for Dreams〉(見www.bluesleep.com)。馬克.麥克.鮑爾(Marc Michel Bauer)是法國廚藝學院(French Culinary Institute)的主廚和備廚,在過去的18年裡,他在那裡磨練烹飪和技術能力,並熱情從事教育和啟發後輩。身為一名法國主廚,他曾是曼哈頓「Délices de France」的行政主廚。他在法國獲得了烹飪藝術和科學的雙重高級認證,並在紐約州立大學學院(SUNY College)獲得了理學士學位。鮑爾主廚透過使用從國外旅行中獲得的當地食材和技術,以及透過調整食譜以滿足特殊飲食需求來設計新菜餚的能力,為烹飪帶來了豐富的創造力。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他曾與許多業內的頂級廚師並肩工作,包括亞倫.賽拉克(Alain Sailhac)、雅克.貝潘(Jacques Pépin)、安德列.索爾特納(Andre Soltner)和雅克.托雷斯(Jacques Torres)。由於親身經歷過胃酸逆流的痛苦,他認為有必要創造出簡單的食譜,使逆流患者能夠享受食物,不受飲食的限制。延伸閱讀: 調整「自律神經」,要從「脊椎」開始!日本整骨專家教你:睡前3分鐘「這樣跳」,緩解身體無力、夜間失眠
-
2022-11-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腦霧、疲勞、睡眠障礙...長新冠多久才會好?研究揭6類人消退較慢
國內新冠疫情雖然逐漸趨緩,但仍有不少確診者受新冠病毒後遺症所苦,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照護科醫師姜冠宇就在臉書上分享到,在追蹤門診時最常被問到「醫生,我後遺症會持續多久?」,而關於這個問題,根據國外研究,現在有了答案「大多一年內消失」。而在研究中也發現每種持續症狀的消退時間並不相同,有6項延緩COVID-19後遺症消退的因子。近9成新冠後遺症個案 1年內症狀消失《JAMA Network Open》期刊上刊載了一篇法國研究,在這項研究中他們針對2020年5月1日至11月30日的COVID-19血清反應陽性個案進行調查,共有3972參與者。在這些參與者中,有2647人在COVID-19急性感染期時,就至少有一種持續性症狀,其中32.5%(861人)在急性期過後仍有症狀,且症狀持續2個月以上。研究團隊針對這861人進行追蹤隨訪一年半的時間,他們發現1年內持續性症狀完全緩解的大約有89.9%。醫師姜冠宇表示,關於新冠病毒後遺症會持續多久,我們之前都是臆測,因為實際上這樣的研究非常難做,要完整追蹤需要非常久的時間,之前研究從未有超過10個月的隨訪,此篇研究價值在於它隨訪了1年半以上,而根據這項研究,後遺症大多會在一年內消失,但大約有10%的人在1年後仍有症狀。研究曝後遺症消退較慢 與這6個因子有關根據法國這項研究顯示,最常見的持續症狀是記憶力減退(40.0%)、睡眠障礙(36.6%)、嗅覺喪失或聽力障礙(27.0%)、關節痛(26.9%)、呼吸困難(26.5%)、注意力或專注力障礙(22.3%)、虛弱無力(20.6%)。而且每種持續症狀的消退時間各不相同,研究顯示延緩症狀消退的影響因子,包括年齡、性別、BMI、癌症史、抽菸史,以及急性期症狀多寡,根據研究調查,年齡大於60歲、女性、BMI大於30、有癌症史、有抽菸史、急性期有4種以上的症狀,這6項與後遺症消退較慢有關。雖然這是國外的統計研究,但姜冠宇指出,國內後遺症追蹤制度尚不完善,流失很多重要案例,要小心國內長新冠盛行度和嚴重度都低估,目前能做的就是依循既有資料,不要因為新資料不足夠就輕忽問題,各科門診要提高警覺,並鼓勵追蹤,告知病人儘管生活工作有長期困擾,痊癒還是有希望、有終點的,也可以趁休息改變生活習慣,如戒菸、降低BMI等等。資料來源:姜冠宇醫師 Pro'spect【延伸閱讀】重複感染症狀不會更輕?美研究曝重症率還高3倍 王必勝:待觀察後疫情與長新冠共存,BBC建議:從營養補充開始【資料來源】 健康醫療網
-
2022-11-24 醫療.精神.身心
被認識的人發現我看身心科怎麼辦? 憂鬱症患者:求診,是為了自己而努力!
我會不會被認識的人發現我看身心科?我該怎麼解釋,我為什麼需要看身心科?我最後一次踏進身心科,大約是在一年多前。當時,為了可以省下一些治療費,特意選擇學校附近的醫院門診部。因為醫院有與學校簽約,每次可以只用藥品部分負擔的二十元,就完成一次看診。不過,我想當下的內心,不真的是全然想省下掛號費而已,畢竟平常感冒或生病時,我不會因為診所或醫院的收費過高而不去看醫生,但心理疾病真的需要吃藥嗎?我真的嚴重到需要看醫生嗎?對於心理的不理解,讓我連帶地對精神醫療產生質疑,不覺得需要額外花費一筆費用,尋求協助。還記得那時身心科固定在每個禮拜四上午,一個禮拜只有一次,限額三十名,且必須現場掛號。但碰巧的是,我那學期的同時段剛好要上英文課,或許這成為了我一個規避就診的理由,所以當時我並沒有一覺察到自己的身心問題,就趕緊去看醫生。專注力下降,差點被機車撞到直到有一段時間,我發現自己的專注力下降很多,特別是有一次早晨剛踏出公寓大門,差點被迎面而來的機車撞個正著。當時,沒有聽到引擎聲,甚至連喇叭都似乎小聲了許多。一直到那時候,我才意識到自己有些嚴重,終於下定決心,要去面對自己的問題。「我該怎麼請假呢?」當時只要一去看身心科,我必定會錯過一節英文課。我心中糾結著該如何解釋。我深怕老師如果再進一步問我,我都必須面對我無法說出「我的心理生病」的內心衝突。當然,我也猶豫著我會因此需要補上進度,要問別的同學,剛剛的英文課上什麼的心理壓力。不過,我最後還是去了。先是盤算著該問醫師什麼問題,不希望錯過任何可以解決疑惑的機會。延伸閱讀:給憂鬱症患者:當憂鬱來襲,別逼自己要趕快好起來!走進診所的心理壓力當我走進診所時,我的內心冒出一股不小的抗拒。我會不會被認識的人發現我看身心科?我該怎麼解釋,我為什麼需要看身心科?我會不會被櫃檯的志工與行政人員多看一眼?那份不自在有多麼強大,不言而喻。好不容易掛完號後,我坐在空蕩的長廊等待叫號。早到的好處是看診的人沒有那麼多,心理壓力也相對小些。等候時,不免抬頭看看同樣來看身心科的其他人。有人閉目養神,有人滑著手機,這與我第一次在大醫院看診的經歷相同,大家看起來都很正常。內心慶幸是「莊*翰」,而非全名看著門診外的智慧面板,大大的「身心科」字樣下,我的名字被懸掛在上頭,內心有點慶幸上頭寫的是「莊*翰」,而非我的全名。看似不起眼的米字符號,拯救我內心裡的一些焦慮。初診時,醫師鉅細靡遺地詢問種種細節,例如為什麼會來到這裡看診,是否有相關的家庭史,是否會有幻聽、幻覺,以及藥物是如何使用。整個流程下來大約是二十分鐘。我沒有感受到醫師的急迫,相反地,是溫柔與耐心,這讓我心裡的大石頭稍稍放下。第一次拿到藥的時候,內心有些新奇感。畢竟手上的藥袋裡,裝的是「治心病」的藥物。原來我看不到的心理困擾,竟然可以被手上真真實實的一顆顆藥物給舒緩。那種感受和拿到其他藥物,特別的不一樣。不過,我因為天生腸胃比較不好,加上抗憂鬱劑的機轉與血清素的回收抑制有關,而血清素的受體大多分布在腸胃中,因此容易腹瀉的副作用,對我而言,特別不好受。在兩三次回診後,自行停藥有一陣子,我覺得對自己的身體有點愧疚。畢竟心理憂鬱已經夠難受了,還因為使用藥物而增加生理上的負擔。坦白說,我的心情有些低落,也因此後來在兩三次回診之後,我就自己停藥了。那時,我還不清楚停藥這件事的後果,單純因為身體不好受,所以擅自作主。不過,後來讀到相關研究,才發現如果抗憂鬱劑沒有完成一個完整療程就停用,反而會有一些症狀產生,以及未來憂鬱症復發的機率,也會提升。後來因為有心理治療與好好休息的輔助,身體回復到了之前的水平;而規律的飲食與運動,也幫助我大大增加情緒的穩定度。雖然不是開心雀躍,但至少平靜舒緩。整體心理上的感覺,相較之前好多了。何謂正常?何謂不正常?但另一點,也使我開始思考,究竟何謂正常?何謂不正常?以當時的我而言,主觀的世界充滿許多的冷淡與疏離。在那樣的環境中,我的心理產生了困擾,是不是其實代表著我的心理功能是正常的?因為它確實盡責地反映了種種在我身上產生的感受,並透過失落與憂鬱來告訴我,我需要休息,也需要調整。而如果當我們的社會生病了,不斷地在強調功利與快速,而不重視品格與感受,那沒有生病的我們,是不是才不正常呢?因為那似乎表示我們被這樣的社會同化,我們的感受有所麻木,我們變得沒有人味、變得沒有理想等等。所以「正常/不正常」的分野,如果單從醫學角度的觀點來判斷,當然可以很直白地透過診斷手冊去下定論;不過當我們把社會脈絡考量進來時,我們還是要好好地去面對現實生活中的苦難,看清它的樣貌。求診,是我們為了自己而努力「我是不正常的,所以我來到醫院。」這句話是我想特別標註出來,送給也同樣在接受治療,或還在猶豫要不要步入身心科的你。沒有一條河流是完全筆直的。它們之所以彎曲,是因為每個流經的地方阻力不同,它們不會硬要選擇一個看似最短,實際上,卻難走又阻礙的路去經過。同樣地,無論我們如何選擇面對自己的心理困擾,當我們需要時,藉助一些治療來幫助我們降低阻力,這並不代表我們不夠好或不夠堅強;相反地,我們努力地讓自己人生的路更好走一些,僅此而已。人生的議題,我們終將需要面對。我們可以選擇疲憊不堪地去回應,也可以選擇慢慢地先讓自己充電,再去化解。如何選擇是每個人的自由,但能活得更幸福、自在一點,是我們共同追求的。本文節錄:寶瓶文化《憂鬱世代:頂大生如何走出升學牢籠、社群競逐及自我價值困惑的憂鬱症》一書
-
2022-11-23 醫療.精神.身心
給憂鬱症患者:當憂鬱來襲,別逼自己要趕快好起來!
對憂鬱症患者而言,我們努力地想讓自己好起來;我們想要當個「正常人」,趕緊回到生活的軌道上。無論是憂鬱情緒,或是憂鬱症,我們經常會希望自己能夠趕緊擺脫。在情緒裡受苦的我們,都會有這樣的念頭。然而,在我自己走過的經驗裡,我發現「等待」是個重要的學習,不再那麼急於想好起來,而是感受自己的狀況,漸漸地在養傷中康復。情緒不會挑選時間。任何時期,我們都可能處在憂鬱的情緒當中。或許是在學期間,或許是寒暑假,或許是生日,或許是過年,而在不同的時間中,我們都會有自己需要兼顧的事,有的人需要打工,有的人需要寫報告。當憂鬱來襲,如何面對生活?當憂鬱情緒來襲時,我們該如何面對自己的生活呢?我自己深切地體會過,當我內心黯淡不已時,我仍需要鼓起精神,為家教學生上課,做好每周志工該負責的事,準備學校的課業與考試,還有參加一些已經約好的活動或飯局。該如何取捨?成為當下很艱難的抉擇。一方面,會覺得情緒不是這麼重要,而且為了自己的情緒去取消或延後別的事,不知道會不會太小題大作,甚至有所損失?但另一方面,實際在做事的時候,卻發現很難專注或好像要假裝自己很好,內心很不好受。在面臨這樣的抉擇時,我會建議,照著你的感受走。既然你會有前面敘述的掙扎,想必你跟我一樣,其實很看重自己的課業或工作。或許一時半刻,我們還無法說放手就放手,我們還是會擔心自己的進度落後或讓別人失望。因此,如果你覺得有些重要的事情,你自己還是可以應付,那麼去做也無妨。但有些不是太過急迫或重要的事,我覺得推遲一下比較好,為自己爭取更多休息、放鬆的時間。憂鬱情緒與憂鬱症都需要「時間」隨著社會對於憂鬱症有更多的認識,我們開始知道,不要跟憂鬱症的人說「你要加油」、「別想太多」或「看開一點」等等的話,因為我們知道任何外界的正向思考,只會造成憂鬱症患者的負擔,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但對於憂鬱症患者而言,我們也經常努力地想讓自己好起來、振作起來。或許我們內心的能量還不夠充沛,但我們也不希望自己總是看起來如此糜爛,我們想要當個「正常人」,趕緊回到生活的軌道上。在這過程中,不知不覺,我們會對於「時間」很要求,或許是因為處在低落裡,時間過得特別慢,而如果還使用社群軟體,一直關注大家在做些什麼事,更會加深自己想要趕快好起來,趕快再變回那個忙碌,卻有能力的自己。但,憂鬱情緒與憂鬱症都需要「時間」。需要時間去看好笑的影片,需要時間去找人大哭一場,需要時間去買自己想吃喝的食物,需要時間就躺在床上,什麼事也不做。不管每個人是如何度過情緒,我們都需要這份時間。我們不會斷了一隻腳,還說要趕快回去上班在這段時間裡,我們必須理解自己正在情緒的「急性期」裡。你可以想像假如今天某人遭遇一場意外,遍體鱗傷地被送到急診室,他會需要時間做緊急的處置。從檢傷分類開始,醫師問診與處置,看是否需要住院,以及後續的照料。我們總不會斷了一隻腳,還說要趕快回去上班。然而,今天憂鬱症的嚴重程度之所以會被疏忽,是因為我們好像還有能力去做事情。儘管我們的專注力已經明顯下降。面對眼前的電腦,打不出半個字,或是我們內心有波濤洶湧的情緒竄出,心情難過到根本食不下嚥。在我自己的經驗裡,心理疾病如同生理疾病一樣,都需要先度過一段急性期,才會有後續的療養與康復。而在急性期當中,情緒經常像是裝太多而滿溢出來的水,當你愈用力去壓抑它,反而只會滿出來更多,讓自己更難受。情緒同時也是一種提醒,提醒我們平常已經過於緊繃,這時我們需要的是好好地休息。每個人獲得的休息方式不一樣,但吃飽、穿暖與睡足,絕對是我們都可以身體力行的。本文節錄:寶瓶文化《憂鬱世代:頂大生如何走出升學牢籠、社群競逐及自我價值困惑的憂鬱症》一書
-
2022-11-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康復後容易失眠?醫師告訴你原因及終結睡眠障礙方法
● 新冠肺炎康復後遺症,失眠困擾最多● 心理壓力是主因,易現失眠焦慮症狀● 找出問題對症治療,不再輾轉難眠一名30歲的年輕男性,確診後隔離在家,原本就超標的體重又飆升5公斤,直逼破百大關。就醫主訴得到新冠肺炎之後,失眠症狀變嚴重,不僅躺床超過3小時才入睡,睡眠常中斷、醒來上廁所2至3次,導致白天精神不濟。隨著疫情趨緩,確診者陸續反映康復後出現腦霧、咳嗽、胸悶、肌肉痠痛、睡眠障礙、呼吸困難、容易疲倦、專注力下降等,這些持續二個月以上的中長期症狀又稱為「長新冠後遺症(Long COVID)」。其中,以影響日常生活作息的睡眠問題最令人困擾。林口長庚醫院睡眠中心主任莊立邦說,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確診康復的病患,約二成五的比率有睡眠異常狀況。染疫後導致全身性的發炎為什麼染疫後有這麼多的症狀出現?莊立邦表示,COVID-19病毒會透過呼吸系統上皮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影響身上重要器官,造成全身性的發炎反應。多數確診者在兩周內就會從急性感染到完全康復,而引起長新冠症狀原因,則可能是體內病毒尚未完全清除,或染疫後免疫系統失調,產生輕重程度不一的後遺症,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許多原本睡眠品質就不穩定的民眾,疫情引起心理恐慌,害怕確診、擔憂染疫後遺症,過高的壓力荷爾蒙分泌也會干擾生理時鐘。莊立邦分享門診個案,有三高、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或肥胖的民眾,容易因慢性發炎而導致各種不適症狀,產生憂鬱、焦慮等情緒失調。若還要面對確診後的工作業績壓力,會更睡不好。睡眠不佳易反覆惡性循環確診期間,生活作息亂了套,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居家隔離或在家工作有可能變得不規律,加上沒有運動,這些都是造成失眠的原因。莊立邦強調,確診後的咳嗽、胸悶、呼吸困難也會中斷睡眠,睡到一半突然喉嚨乾癢或喘不過氣,造成睡眠片段化、續睡困難而無法維持整夜睡眠,白天變得更不舒服、容易疲倦,反覆惡性循環。多數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會痊癒,莊立邦建議,若有長新冠後遺症或是擾人的睡眠問題,應就醫找出病因。是否為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寧腿症候群、個人心理變化等,給予藥物治療或非藥物的認知行為治療。更重要的是,讓自己回到常規生活,規律運動、正常飲食、適度放鬆,有任何異常,記得及早就醫,以醫療專業解決症狀。●元氣網邀請林口長庚醫院睡眠中心主任莊立邦、心理師黃彥霖分享長新冠的失眠問題,推出【哄大腦睡覺:如何改善失眠,晚安長新冠】免費線上直播課程,於12月1日(四)、12月8日(四)上午10:00,用2堂線上直播課程跟大家解說引發長新冠失眠的原因、改善的方法。課程資訊:https://pse.is/4l6rxj
-
2022-11-12 寵物.寵物長照
無論做了多少心理準備,沒人能真正面對寵物離世這天!學會「放手」和寵物好好說再見
「無論做了多少離世或臨終的心理準備,都沒有人能真的準備好面對這天。」動物溝通師黃孟寅遇到不少飼主,在毛小孩過世後,好久的時間在傷痛裡走不出來;有人再也不願意養寵物,也有人養隻一模一樣的,藉以緬懷、消除傷痛。她說,這些悲傷思念都是正常的,除非發現悲傷已到憂鬱症傾向,她會建議飼主就醫,否則「人生低谷還是需要靠自己走過來。」在進行寵物離世溝通時,除了讓飼主知道離世寵物的近況外,她也會在溝通中帶飼主回顧,彼此陪伴的生命歷程。傷痛是深刻愛過的痕跡,多數飼主回顧整個歷程後會明白,就算早知道失去會這麼難受,但如果時光倒回,他還是會選擇與親愛的孩子相遇。「畢竟這段路程不只有失去或悲傷,還有更多喜悅。」她想試圖傳遞給失去毛孩的悲傷飼主的是:「生命不是悲傷的事情,遇到死亡,應該要為牠祝福,因為牠會往更好的地方去。」‧愛犬哈利:哈利已經離開3年了,飼主爸爸至今還在埋怨媽媽當初的不小心,才讓牠往屋外衝而被車撞;其實媽媽這3年也很自責。「姊姊我有去妳的婚禮,人很多,大家快樂地玩遊戲,在戶外,很漂亮。」黃孟寅轉達了她從哈利的靈魂視角所見,不久前姊姊婚禮的場景與氛圍,全家人聽了都流下眼淚,驚喜之餘有更多感動,婚禮那天,家人將哈利照片做的抱枕帶到現場,心裡邀請了最愛的狗狗哈利;原來那天哈利真的在。「哈利說,雖然離開人世很遺憾,但牠現在狀態很好。」知道哈利很好、靈魂仍在,這家人的遺憾被釋放:「他最愛誰?」溝通師說:「爸爸。」然後描述了哈利生前陪爸爸做的事,看見爸爸總愛吃什麼食物。大家彷彿哈利在面前開始閒聊:「那我呢?牠喜歡我嗎?」、「哈利覺得媽媽怎麼樣?」‧愛犬多麗:50多歲的陳先生的愛犬多麗年邁即將離世,多麗跟溝通師說:長久以來都是她陪伴著爸爸,她擔心自己離開後爸爸孤單,希望爸爸另外找個伴陪他;還叮囑內向的爸爸多出去走走,敞開心胸認識新朋友。‧愛貓琪琪:貓咪琪琪要離世前,透過動物溝通師告訴媽媽,她好想吃小時候常吃的零食,仔細說出了零食的包裝與形狀,媽媽聽了浮現幼小時的琪琪看見魷魚絲總是開心雀躍,掉下了眼淚。動物溝通師 像毛孩在人間轉譯者許多人在兒女離家自立後, 因為有了貓狗等毛孩的陪伴,找回了生命的活力和情感的歸屬。對飼主而言,毛孩是人生下半場最親密的伴侶,牠們如兒女般親暱,短短幾年的相伴,直接從萌寵可愛的小小孩進到了長照期。即便覺得和毛孩心靈相通,但也會有許多時刻希望能與牠們對談,動物溝通師便扮演了這樣的角色。台灣動物溝通關懷協會創會理事長黃孟寅說,飼主來尋求動物溝通,因為毛孩拚命抓癢、大量掉毛,看了好多獸醫都找不出原因,他們想知道是否有心理問題;或是當牠們生命最後一刻,飼主想問問牠有什麼遺願?醫療急救會不會帶給牠更大痛苦?也有毛孩離世後,飼主走不出傷痛,來問牠現在身處何處?過得好不好?當然也有很多人純粹是好奇,想了解毛孩在想什麼?喜不喜歡照顧方式?因為多數動物溝通師只需看照片或用電話,就能連線毛孩對話,令人覺得不可思議。找回感受能力 也能學與動物溝通黃孟寅笑說,她一開始也覺得動物溝通根本是胡扯。某天黃孟寅在靜坐時,隱約感受到陽台外的麻雀在表達:「來了來了,有好東西吃了!」當下以為是幻聽,但那感覺深刻又直接,開啟了她鑽研動物溝通之路。原本擔任諮商心理師,專研青少年、兒童和家庭領域的黃孟寅說明,動物溝通是運用超感官的知覺,更趨近於潛意識、直覺、靈性來和動物做交流,很像心理學裡的「超心理學」範疇。其實直覺與感受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只是日常太常使用理性邏輯思考,掩蓋了這個能力。因此在給動物溝通師的課程裡,有很多訓練專注力、喚回感受能力的訓練。只要願意練習,每個人都可以和動物溝通。但每個人的溝通方式不同,也不會100%精確。例如黃孟寅就是影像型,可以從動物的靈魂視角看見一個家的成員、擺飾,以及動物的生活感受。在進行溝通前,她會先和飼主核對這些訊息,一來確認自己的狀態、二來也取得飼主信任,才進行溝通。動物溝通師就像毛孩們在人間的轉譯者,不需語言、跨越物種,直達心靈的感受。
-
2022-11-12 癌症.乳癌
類似長新冠腦霧易健忘的化療腦! 乳癌患者每3人就有1人
疲勞、憂鬱、腦霧、胸悶症狀,卻不是長新冠的後遺症,乳癌康復者長期後遺症也類似長新冠。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說,近兩年很多人關注新冠肺炎可能造成「腦霧」等長新冠後遺症,不少乳癌康復者也有類似問題,部分研究甚至顯示,每3人就有1人反映有這類困擾。今年乳癌防治基金會25周年大型病友會活動,現場聚集超過300人,並邀請知名藝人朱芯儀擔任主持人,她大方分享從確診乳癌至今的心路歷程。「有人稱他們是倖存者,但我更傾向稱他們為乳癌康復者」,張金堅說,台灣一年新診斷超過1.4萬人,近年5年存活超過85%,以此估計,台灣目前約有30萬乳癌康復者,因接下來隨存活期延長,面對的問題也可能大不相同,基金會將康復者照護協助列為重點之一,畢竟除對抗癌細胞,「活得快不快樂」「有沒有幸福感」也非常重要。今年基金會蒐集病友問題發現,有別於早年病友問題多聚焦治療藥物與成效,這次不少病友關注「癌後生活」,除了治療完後自覺比以前健忘、容易疲勞、失眠等身心問題,癌症對親密關係、生育議題的影響,也頗受關注。張金堅說,近兩年很多人關注新冠肺炎可能造成「腦霧」等長新冠後遺症為例,不少乳癌康復者也有類似問題,「有人把這個稱作化療腦,患者自覺記憶力變差、專注力變差、甚至有認知障礙等,部分研究甚至顯示,每3人就有1人反映自己有這類困擾」。另外,治療還可能引發長期心血管問題、骨骼健康、淋巴水腫等問題,疲勞、頭痛也不少見。至於,患者也關心癌症心理負擔引發睡眠障礙、外型改變影響伴侶關係,甚或處於生育年齡的年輕乳癌患者何時能懷孕?張金堅說,因治療癌症錯過生育年齡、難有「子」望該怎麼辦,都是不少乳癌康復者面臨的問題。這些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亟需被關注。張金堅說,乳癌病友癌後面臨性生活改變、生育問題等,過去有些病友會羞於啟齒;但這些問題一樣可向醫療團隊尋求協助。先前有一名確診時已經是三期的患者,不僅抗癌成功,在治療後還接連生了兩個小孩,基金會也補助部分費用,讓她帶著孩子出國圓夢。朱芯儀在病友分享,得知罹患乳癌後,從一開始震驚到化療後的皮膚、腸胃、掉頭髮等副作用,以及長達18小時的乳房全切以及重建手術。至於癌後的夫妻關係、親子關係有沒有改變?朱芯儀說,術後真的有很多改變,更珍惜自己的身體,更疼惜三個寶貝孩子,至於老公則是「變得更體貼」。「癌細胞在我身上是挑錯人、算癌細胞運氣不好,我一定把你趕走」。今年病友活動除了比照往年公布「讓愛飛翔」病友補助人選,頒發優秀論文獎,同時也表揚乳癌領域傑出研究者。今年得獎者是連續多年致力乳房醫學會相關事務推動的榮民總醫院外科部部主任曾令民教授。張金堅說,當患者確診為乳癌後,臨床醫師依據期別、腫瘤特性以及保險預算等,從化療、荷爾蒙藥物、標靶藥物、免疫治療藥物,以及本次病友會專題演講分享抗體藥物複合物(ADC)、小分子藥物以及生物相似藥等最新資訊,為患者量身定制、精準治療。張金堅說,乳癌康復者除於後續回診追蹤時,應針對復發與否及癌症治療可能造成的長期後遺症持續照護監測外,包括良好的體重控制、適度的運動,其實也有助降低復發以及長期後遺症。至於若因為身體形象改變等面臨性生活、生育問題等,一樣可向團隊尋求協助、一起克服,別讓後遺症拖垮癌後人生。
-
2022-11-06 醫療.精神.身心
失眠睡不著怎麼辦?睡前靜心的練習,2招達助眠效果
睡眠問題是現代人很常見的困擾,萬一遇上失眠情況,千萬不要太過緊張焦慮,應該先調整自己對失眠的認知與態度,告訴自己:「睡不著沒關係,沒有人會因為睡不著而死掉。」把因為睡不著而產生的各種焦慮拿掉,接著再告訴自己:「即使整晚沒睡,如果可以用適當的方法,明天我的精神還是可以很好,保持專注與敏銳,不會影響工作或學習。」很多人晚上沒睡好,隔天精神不佳的根本原因,其實是擔心自己睡不著而焦慮不已,所以整個晚上翻來覆去,夜不成眠,結果反而耗費掉很多能量,讓能量變得更加散漫,隔天才會委靡不振。其實失眠本身造成的問題,往往不及因為擔心失眠而衍生的其他問題。如果發現自己出現失眠症狀,教大家幾個睡前靜心的練習,像是專注走路、擁抱脾經等助眠技巧,可以試著做做看:心念練習:睡前靜心練習─專注走路、擁抱脾經助眠技巧1.上床就寢前,試著把專注力放在腳底板,讓自己一步一步,緩慢而專注的走個一到三分鐘。當我們把心思放在哪裡,身體的氣流就會走到哪裡,所以準備睡覺的時候,如果大腦繼續想東想西,身體的氣就會集中在腦裡,使得大腦停不下來,就很難進入休息狀態。因此準備睡覺前,先把注意力放在腳底板,緩慢的走個幾分鐘,好把能量從大腦抽離,讓身體的氣流盡可能往下降,避免太多雜亂的能量在頭部流竄。2.如果聚焦在腳底板走了幾分鐘之後,還是很焦慮,無法放鬆,那麼就坐下來或躺下來,練習「擁抱脾經」的能量運動:‧容易煩惱的人:將右手手掌貼在左上腹,然後將左手手掌放在右手手肘上,特別要注意的是左手的小指,要正對著右手的手肘關節正上方。‧容易生氣的人:把左手手掌貼在右上腹,然後將右手手掌放在左手手肘上,一樣要確認右手的小指要正對著左手的手肘關節正上方。‧容易煩惱又愛生氣的人:如果是既容易煩惱,又愛生氣的人,那就先從一邊開始做,幾分鐘後再換邊。接著閉上眼睛,開始緩慢的深呼吸,呼氣時可以想像煩惱和壓力都吐了出去,吸氣的時候則想著吸進平和輕鬆的氣息。同時留意頭、頸、肩膀、胸、背、腹部等是否有什麼地方緊緊的,如果有,就一個一個鬆開,通常在幾分鐘後,人會感到放鬆,睡意會漸漸浮現。3.做完「擁抱脾經」的能量運動後,躺在床上繼續把專注力放在呼吸上,一手輕放在胸前,另一隻手則放在腹部,讓自己自然呼吸。接著觀察自己的呼吸,看看吸氣時突起的是腹部還是胸腔,又或者胸腹會同時鼓起來。開始計算呼吸的次數,一吸一吐算一回合,從一數到十,再從十倒數回到一,持續來回幾輪。這也是最好的禪修方式,在練習禪修的同時,也在練習專注。一般人一開始可能只能數個幾回,就開始胡思亂想,如果不小心思緒飄走了,就再拉回來重新計數,如果又跑掉,就再拉回來,很多人會在來來回回計數的單調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入睡。這個練習即使沒能讓人立刻睡著,也不會消耗能量,反而可以幫助梳理能量,避免能量雜亂散漫。本文摘自《心念自癒力,逆轉慢性病》,天下文化出版
-
2022-09-23 養生.運動健身
別再說沒時間,每天15分鐘就有成效!這類運動最能預防憂鬱及失智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媒體中心」於2021年9月的報導文章指出,憂鬱症是常見的疾病,預估全球約有3.8%的人們受到憂鬱症的影響。在全世界約有2.8億的人口罹患憂鬱症,其中,成年人約有5%、60歲以上的成年人則約有5.7%罹患憂鬱症。憂鬱症不同於「日常情緒波動」或「生活之中短暫的情緒反應」,當憂鬱症反覆發作且發作強度漸增時,憂鬱症將會嚴重地影響健康狀況。憂鬱症會導致患者在工作、學業及家庭上表現不佳,致使蒙受巨大的打擊。在最糟的情況下,憂鬱症更可能導致自殺的發生;自殺是15至29歲族群中的第四大死因,在全世界每年有超過七十萬人死於自殺。儘管目前對精神疾病有已知且有效的治療方式,但在低收入與中等收入國家仍有超過百分之七十五的人沒有獲得適當的治療。阻礙有效的精神疾病照護原因包括:缺乏資源、缺少訓練有素的醫療衛生醫事人員與社會對精神疾病的汙名化等;此外,在不同收入水平的所有國家之中,憂鬱症患者常常沒有獲得正確診斷,而那些沒有憂鬱症的人卻經常被誤診且開具抗憂鬱藥物。少量的身體活動也能降低憂鬱風險近年來台灣都市發展為高密精巧的混合使用型態,生活便利性造成身體活動減少。根據英國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James教授的研究指出,都市化導致每日熱量減少300至400大卡的消耗。以車代步的交通方式,亦造成身體活動減少,研究指出以車代步導致每日熱量減少200大卡的消耗。台灣的非都會地區由於交通不方便,以車代步的交通方式更為普遍,交通方式改變以及城市化是導致身體活動日益減少的原因。根據發表在《美國醫學會精神病學》(JAMA Psychiatry)雜誌上的一份系統性文獻回顧(systematic review, SR)與統合分析(meta-analysis, MA)研究指出,即使是少量的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也可顯著降低成年人罹患憂鬱症的風險。研究指出與沒有身體活動的成年人相比,達到身體活動建議量(相當於每週快走2.5小時)的成年人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較低。如果活動力較差的成年人達到了身體活動建議量,則可以預防11.5%的憂鬱症病例發生;至於更高強度的身體活動對於降低憂鬱症的風險僅有非常小的額外好處。這項對身體活動與憂鬱症之間關聯的系統性文獻回顧與統合分析指出,即使是低於公共衛生建議指標的身體活動,仍對心理健康有著明顯的益處。研究作者寫到,醫生可以鼓勵患者增加身體運動,因為儘管只是少量的運動,也能有助於降低他們憂鬱症的風險[5]。「走路」是很好的入門運動新冠疫情改變了人的生活型態,不外乎減少外出運動或因害怕疫情感到內心不安。靜態的生活習慣可能提升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與憂鬱症的風險,研究顯示,運動對於緩解壓力有正向的回饋。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成年人每週必須從事150分鐘以上的中度身體活動,兒童及青少年每日都應至少達到60分鐘以上的中度身體活動。前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表示,對於沒有運動習慣的人,「走路」是很好的入門運動,建議民眾把走路融入生活中。研究發現,每日走路15分鐘可改善各項身體機能,運動會促使大腦分泌「腦內啡」,使心情愉快,提升專注力及記憶力,緩解壓力並增強免疫力[6]。運動一刻值千金本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温啟邦名譽研究員曾在國際知名醫學期刊《Lancet》發表[7]每天少量運動可延壽三年的研究論文,該篇文章迄今被論文引用次數已超過二千次,是台灣文獻中最有重要性的指標文章。一般正規運動的建議為每日運動30分鐘,每週150分鐘,但很多人總有許多理由藉口沒時間運動!研究論文提出「每日運動15分鐘、每週90分運動」就能治百病,減少憂鬱,就不能再繼續使用沒時間作為不運動的藉口了! 如温博士提供圖片所示,開始的第一個15分鐘運動效果最好,斜度最大,比第二個15分鐘好,而第二又比第三好(斜率漸減),依此類推。蘇軾的《春宵》詩中有云:「春宵一刻值千金」,「一刻鐘」為15分鐘,指出時光的寶貴,同樣重要的是,運動一刻值千金,每日保持15分鐘運動,不但值千金,也值萬金。運動是萬靈藥美國運動醫學會給醫師箴言「Exercise is medicine(運動是萬靈藥,是良師良藥)。」很多人半信半疑,其實運動賽過萬靈藥!最好的高血壓藥,只能治高血壓,糖尿病藥只能治糖尿病,哪有像運動,什麼病都好,消除百病,包括憂鬱症,有病治病、沒病強身,而且沒有副作用。在長照患者當中,憂鬱症、失智病症是較難照顧的疾病,曾有新聞報導關於長期照顧者面對長期照護的巨大壓力,動手了結自己親人生命的憾事。對付憂鬱和失智症要靠積極預防,不是等病入膏肓才依靠藥物脫身。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有一千萬人罹患憂鬱症、失智症,依此比例,台灣至少應有七十萬的患者。華爾街日報指出,當今沒有藥物治失智[7],最重要是靠運動,尤其在年輕時期就要養成運動習慣。台灣教育從小一到高三,每週只有二節體育課,是製造憂鬱症、失智症的遠因。沒有天天運動,就沒有運動習慣,沒有體育課,就沒有運動技巧。球類運動最能預防憂鬱症、失智症,因為球賽時,與隊友有親密的協調合作,而要打敗對方,比賽時要機智、要瞬間反應、要思考制敵先機、要能聲東擊西,為了輸贏而興奮緊張,一掃憂鬱於腦後。很多憂鬱患者就是靠運動走出憂鬱,例如:名運動家歐陽靖,戰勝重度憂鬱,成功她的人生。所以年輕時就要養成天天運動的習慣,15分鐘不算少,一小時不算多,未雨綢繆、儲糧備戰。參考文獻:1.(WHO)Depression: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depression2.國民健康署《肥胖防治白皮書》3.James WP. The fundamental drivers of the obesity epidemic. Obes Rev 2008; 9( Suppl 1): 6-13.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8307693/4.Pearce M, Garcia L, Abbas A,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Risk of Dep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MA Psychiatry. 2022;79(6):550–559. doi:10.1001/jamapsychiatry.2022.06095.(JAMA) Even Low Amounts of Physical Activity Reduce Depression Risk6.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從「心」出發,走進安心的健康生活7.Wen CP, Wai JP, Tsai MK, et al. Minimum amount of physical activity for reduced mortality and extended life expectanc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Lancet. 2011;378(9798):1244-1253. doi:10.1016/S0140-6736(11)60749-68.The Wall Street Journal: https://www.wsj.com/articles/alzheimers-disease-cure-funding-pharmaceutical-research-foundation-judy-fund-congress-part-the-cloud-drug-11656261539 (本文轉載自:國衛院論壇科普新知)
-
2022-08-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9月將進入長新冠高峰 醫建議:整理症狀發生序再就醫
8月6日最新發表於《刺胳針》的荷蘭萬人研究,首度提出較精確「長新冠盛行率」,每8名成年人就有1人,確診後3至5個月核心症狀還會變嚴重。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台灣20歲以上確診者約有385.3萬人,按此盛行率推估,約48.1萬人會經歷長新冠;不過目前接受「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照顧者僅3千多人,循其他管道就醫的人數則未知。北醫大附醫胸腔內科專任主治醫師周百謙觀察,很多人一解隔離就有多種不適症狀,但密集就醫1、2個月只得到「治標不治本」的治療。以台灣疫情高峰6月往後推3個月,可預期9月將進入長新冠高峰,建議民眾可將症狀出現的順序記錄下來,以幫助專科醫師評估並找出問題源頭。這篇荷蘭大型研究分析7.6萬名18歲以上成年人,將其中4231名確診者與8462名非確診者進行配對,並將確診前就存在的症狀納入分析。結果發現,大約1/8確診者經歷可歸因於新冠確診的長期症狀。確診後90到150天更嚴重的症狀共有10個,包括呼吸困難、胸痛、呼吸時疼痛、肌肉疼痛、嗅覺喪失、喉嚨異物感、四肢刺痛、忽冷忽熱、手腳沉重、疲倦。周百謙指出,荷蘭研究算得之盛行率可能無法直接套用在台灣,主要原因有二。首先,台灣抗病毒藥物較普及,可減少病毒存留的數量、縮短病程,有助於減少長新冠發生機率。再者,根據WHO定義,長新冠是確診後3個月發生,但台灣氣候與歐洲不同,就醫又便利,很多民眾一解隔離就全身不舒服,開始密集就醫,不用等到3個月。怎麼會一解隔離就不舒服?周柏謙表示,因為隔離期間人待在恆溫恆濕的室內環境,「出關」後雖然病毒已清除,但面臨多雨、忽冷忽熱等環境刺激,很快就開始不舒服。周百謙說,門診看到很多康復者,在診所看了1、2個月都沒有效,才來胸腔科求診,照了X光、抽血,才發現仍有肺部浸潤和發炎反應。「台灣長新冠病人的困擾,不是設立長新冠門診就可以解決,而是要確保醫師有能力處理。」周百謙說,病毒破壞呼吸道留下胸悶、呼吸喘等症狀,導致睡不好,久了就影響自律神經、記憶力、專注力。這時若只是吃安眠藥、止咳藥,還是「治標不治本」,無法解決病人的困擾。周百謙建議,如果確診後3個月以上還不舒服,建議民眾把症狀發生順序整理清楚,找信任的專科醫師協助。如果是胸痛、胸悶、呼吸困難,建議可看胸腔科;如果以腦霧、走路沒力氣等症狀為主,建議可看神經內科。
-
2022-08-13 養生.人生智慧
是什麼偷走了你的時間和自由? 心理諮商師:分心行為是開始拖延的一個重要信號,改善拖延從2方面著手
加拿大學者皮爾斯.史迪爾(Piers Steel),在拖延症研究領域頗有建樹,他在《不拖延的人生》(the procrastination equation)一書中提出了一個公式,具體生動地闡述了拖延的主因:U=EV/IDU(工作效率)= E(成功的期望值)V(工作收益)/ I(分心度)D(拖延程度)顯然,分心度的大小直接影響著工作效率的高低,兩者是反比關係。分心度越大,工作效率越低。拖延者總是嫌時間流逝得快,抱怨時間不夠用,實則多半都是在分心的問題上栽了跟頭。【延伸閱讀:「拖延症者」是完美主義還是怕失敗?專家:承認不完美是常態,接受有缺陷的自己!】拖延者的「時間盜賊」Nina 是一個典型的拖延者,還起了一個自嘲式網名:「窮忙族中的VIP」。她每天早出晚歸,在辦公室待的時間超過十小時。自認為已經很努力,可升職加薪的事兒卻總是與她擦身而過。她有時會想:是不是老闆對我的表現不滿?我都這麼勤奮了,連自己的私人時間都奉獻給公司了,還要我怎麼做?實際上,老闆對 Nina 還真有點兒不滿。這絕不是故意刁難,而是看似很勤奮的 Nina,拖延的毛病實在令人頭大。交給她一項任務,難度不大,也總要到最後一刻才完成,交上去的東西也是漏洞百出。看在 Nina 是新人的份上,老闆也就答應再給三個月的學習時間,讓 Nina 儘快提升工作能力,不然的話,就得咽下被辭退的果子。失業迫在眉睫,Nina 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方法。她回想入職以來的這段時間,雖然自己每天在辦公室的時間很長,但真正用在工作上的時間也就只有一半而已,剩餘的那些時間,全都花在了網路聊天、流覽無關痛癢的網頁、打私人電話上了。人是留在了辦公室裡,可注意力卻沒有全放在工作上,時間被大量的閒雜事務占用。等到不得不處理工作時,往往發現所剩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想加班趕個進度,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儘管沒幹什麼大事、要事,精力、體力卻明顯不支了。透過 Nina 的個案,我相信你應該也意識到了,分心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時間盜賊」。有時,你可能僅僅是從一個專注的狀態中抽離出去三五分鐘,也很難再進入原有的專注狀態。畢竟,大腦在任務與任務之間進行切換,是需要時間來調整的。【延伸閱讀:為什麼事情做不完,你還在滑手機? 心理諮商師:壓力產生動力也觸發拖延,改善拖延先從照顧情緒開始!】分心行為是開始拖延的一個重要信號分心行為是開始拖延的一個重要信號,當我們在思想或行為上開始分心時,其實是用迴避取代了高效的行動,比如:用逛街逃避處理不愉快的衝突、用讀小說迴避明天要演講的恐懼、用看電影迴避為明天的考試做準備。分心的行為可以無止境地連結下去,你不想處理手上的工作,就去查看股市的消息,順便逛一逛網路商城,睏了沖一杯咖啡,再去翻兩眼雜誌,給朋友打個電話……糟糕的是,效能工具本身也可能會成為分心行為的一種,比如:原本你打開電腦是為了促進效能,但你沒有打開工作文檔,而是打開了臉書。分心引發的問題,不僅是浪費當下的時間。我們都知道,一天有二十四小時,但時間的價值並不是均等的,大腦存在黃金時間,如果在頭腦機能最高的時間段,做了一堆無用的雜事或閒事,那麼失去的就不只是鐘錶上顯示的兩三個小時了。終結拖延的目的是實現高效能,在自律中獲得自由針對行動過程中的效率問題,我們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解決分心行為,保證思想和行動始終在目標軌道上行駛;二是提升專注力,讓時間的價值翻。做到了這兩點,再結合一些實用的時間管理技能,我們就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高質高效地完成任務,為自己贏得享受生活的空閒,遠離拖延和窮忙的窘迫狀態。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為什麼事情做不完,你還在滑手機?:心理諮商師教你,改善拖延,先從照顧情緒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