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9 醫療.牙科
搜尋
嬰幼兒
共找到
437
筆 文章
-
-
2020-12-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六歲以下、航班取消檢驗逾期者 入境沒檢驗證明不挨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指出,再新增得入境自費採檢及配合檢疫,免予裁罰,包含「0至6歲(未滿7歲)嬰兒及幼童」、「航班取消,致核酸檢驗報告逾期者」及「緊急協處個案的同行者」。昨日為實施秋冬防疫專案首日,入境航班26架次,含桃園機場25架次、松山機場1架次、入境旅客計1141人,旅客配合度佳,無違規個案,其中2人未持有核酸檢驗報告,1人為經部會專案簽准,另1人登機前出示檢驗報告,但抵台時遺失,經與航空公司確認無誤。陳時中說,2人皆入境自費採檢後,配合後續居家檢疫措施。針對部分國人、持我國居留證的外籍人士及持我國居留證的陸港澳人士於海外確有取得核酸檢驗報告困難情形,指揮中心日前已公布緊急協處個案、來自無法自費篩檢國家、部會專案經指揮中心同意等3類對象。另外,新增第4類「其他經指揮中心公告對象」,於簽署切結書及檢具佐證文件後,得入境自費採檢,將不予裁罰。第4類對象說明如下昨天公布的自我國出境且3日內再入境者,須出示護照內頁出境日期或自臺灣出境機票票根等,使用電子通關,護照無紀錄者。今再新增0至6歲(未滿7歲)嬰兒及幼童,須出示嬰幼兒護照或可辨識出生日期等佐證文件;航班取消,致核酸檢驗報告逾期者,須檢附原航班訂票資訊及原檢驗報告;緊急協處個案的同行者,須提供佐證文件,得入境自費採檢,將不予裁罰。
-
2020-12-01 新聞.元氣新聞
50至64歲成人今起復打公費流感疫苗 還有31萬劑可打
衛福部疾管署今提醒,今日起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恢復接種公費流感疫苗,截至目前,我今年公費流感疫苗總接種數約571萬劑,整體使用率9成4,全國疫苗量扣除幼兒接種第2劑及校園接種所需疫苗量,剩餘約31萬餘劑可供接種,籲民眾儘速完成接種。疾管署統計,65歲以上長者接種率50.3%,50至64歲成人則為15.7%,但學齡前幼兒接種率僅46.8%,仍低於今年度目標接種率55.5%,且為流感高風險族群,籲請家長儘速帶家中嬰幼兒前往合約院所完成流感疫苗接種,以保護嬰幼兒健康。近日氣溫逐漸轉冷,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副主任郭宏偉表示,上周(11月22日至11月28日)國內類流感門急診就診共38006人次,較前一周略降,近期趨勢仍呈緩升;近期幼童就診人次高於其他年齡層,近4周上呼吸道及類流感群聚檢出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共13起。以幼托機構為多,且高於2018至2019年同期。依據疾管署實驗室傳染病自動通報系統呼吸道病毒監測情形,0至6歲呼吸道融合病毒檢出陽性件數與前一周持平,目前持續處高點。疾病管制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林詠青說,雖我國流感季到目前無併發重症個案,但近日氣溫已明顯下降,接種疫苗後還需要兩周才有保護力,希望公費對象盡快接種。再次提醒,未滿9歲初次接種的嬰幼兒應相隔4週以上接種第二劑,以獲得完整保護力。符合公費接種資格的民眾可至全國約3600家合約院所接種,提醒民眾,接種前可先至各地方政府衛生局網站或疾管署流感防治一網通查詢,並電洽有提供接種服務的院所,確認有疫苗後再前往接種。除接種流感疫苗外,民眾平時也應落實勤洗手與咳嗽禮節等良好衛生習慣;外出時維持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以上的社交距離,若無法維持應佩戴口罩;生病不適者盡量在家休息,以降低呼吸道病毒傳播的風險。
-
2020-11-29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趕在秋冬防疫專案12月1日啟動前 回國潮再度湧現
秋冬防疫專案12月1日起啟動,來台旅客登機前必須配合出示3日內COVID-19核酸檢驗報告。國內8大類場所強制戴口罩。由於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加上12月1日起來台旅客登機前必須出示3日內新冠肺炎核酸檢驗報告的影響,這幾天從美國回國在桃園國際機場入境的人數明顯增加,不少旅客穿著全套防護裝備。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天說,指揮中心並非強制要求有陰性報告者才能登機。持陰性報告者可走一般登機及入境程序;持陽性報告者,應遵循所在地國家確診者隔離政策及航空公司乘客規範,不一定能夠登機,如有急迫需求,必要時申請專案返台。莊人祥說,雖檢附採檢報告和登機資格無關,但若未取得採檢證明就入境,依然會視情況予以裁罰。若旅客自可採檢國出境,卻不願檢附證明,即使航空公司同意登機,安排指定位置,顯然該旅客可取得採檢證明卻拒絕配合,雖可入境,最高可能遭裁罰15萬元。國內部分,根據指揮中心18日所宣布內容,12月1日起,民眾進入「醫療照護、大眾運輸、生活消費、教育學習、觀展觀賽、休閒娛樂、宗教祭祀、洽公」等8大類場所,強制要求佩戴口罩。若未依規定佩戴口罩,經勸導不聽者,將依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第37條第1項第6款規定,由地方政府裁罰3000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台灣高鐵、台鐵12月1日起旅客進入台鐵車廂及場站(含車站大廳)時,須佩戴口罩。如有飲食的需求,在與不特定對象保持社交距離或有適當阻隔設備的前提下,可在飲食期間暫時取下口罩,飲食完畢仍須配戴口罩。此外,由於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等流感高危險族群接種率,已逐步提升至目標接種率八至九成,為持續推動流感疫苗接種計畫對象於流感高峰期前獲得保護力,指揮中心日前宣布,自12月1日起恢復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的成人接種公費流感疫苗。指揮中心也呼籲,除接種流感疫苗外,民眾平時應落實勤洗手與咳嗽禮節等良好衛生習慣,外出活動時,維持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以上的社交距離,若無法維持應佩戴口罩,生病不適者盡量在家休息,以降低呼吸道病毒傳播的風險,保護自己及他人健康。指揮中心提醒民眾接種前,先至各地方政府衛生局網站或疾病管制署流感防治一網通查詢,並電洽有提供接種服務的院所預約,確認有疫苗後再前往接種。●秋冬防疫專案QAQ1:目前國內COVID-19疫情和緩,為什麼要實施秋冬防疫專案?A:國內自4月13日迄今無新增COVID-19本土病例,惟隨著時序進入秋冬,全球疫情持續上升,多國單日確診人數屢創新高,我國境外移入個案亦隨之增加,加上民眾於防疫新生活之持續落實度未盡理想,為能妥善因應國內在秋冬時期面臨流感流行和COVID-19疫情之雙重負擔,指揮中心規劃數項因應措施,合併為秋冬防疫專案,以強化邊境檢疫與社區管理,並提升對COVID-19疑似個案之偵測,以利及早應處。Q2:秋冬防疫專案什麼時候開始實施?包括哪些措施?A:自今(109)年12月1日起實施,至明年2月28日為止,共3個月。重點措施有以下三項:(一)入境及轉機旅客登機前出示3日(工作日)內COVID-19核酸檢驗陰性報告。(二)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強制佩戴口罩。(三)強化醫療院所感染管制及通報採檢。Q3:國內目前沒有COVID-19本土疫情,為什麼要實施強制佩戴口罩?A:國內自今年6月7日起放寬生活防疫管制措施,鼓勵民眾落實防疫新生活,由於落實情形不甚理想,於8月5日再列舉八大類不易保持社交距離,或容易近距離接觸不特定人士之人潮擁擠及密閉之場所,請民眾務必佩戴口罩。考量秋冬時期除了COVID-19疫情以外,也有多種呼吸道傳染病盛行,都會加重醫療體系的負荷與調度壓力,為了有效提高民眾於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佩戴口罩之遵循度,以降低呼吸道傳染病的感染與傳播,進而避免過度耗用醫療資源,故強制要求民眾進入不易保持社交距離,會近距離接觸不特定人,可能傳播COVID-19之室內場所應佩戴口罩。Q4:有哪些場所需要強制佩戴口罩?A:包含「醫療照護、大眾運輸、民生消費、教育學習、觀展觀賽、休閒娛樂、宗教祭祀、洽公機關(構)」等八大類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指不易保持社交距離,會近距離接觸不特定人,可能傳播COVID-19之室內場所),要求進入該類場所活動的民眾佩戴口罩,除了有助於防範COVID-19之外,對於其他各類經由飛沫、空氣傳播之疾病也能發揮防護效果。Q4-1:教育學習場所包括學校嗎?A:考量學校教室、幼兒園、安親班、補習班等場所多為特定人,故不列入須強制佩戴口罩之場所。由教育部依據指揮中心公告相關指引,督導落實執行各項防疫措施。Q4-2:進入觀展觀賽場所要強制佩戴口罩的對象,包括表演者、運動員嗎?A:要求強制佩戴口罩的對象主要是針對進入該場所觀展觀賽的民眾。表演、競賽活動之主辦單位應做好表演者、運動員及觀眾之動線分流,並確保舞台、比賽場地能與觀眾保持足夠之社交距離,至於表演者、運動員,於演出、比賽前後應佩戴口罩。如為指揮中心核准之特殊檢疫專案,應依核定之防疫計畫辦理。Q4-3:醫院照護機構的住院病人、住民或托嬰中心受托的嬰幼兒是不是也要強制佩戴口罩?A:要求強制佩戴口罩的對象主要是針對進入該類場域就醫、陪探病、探視、接送嬰幼兒或辦理事務之民眾。但如果該類場域已律定住院病人、住民或受托的嬰幼兒等對象,需要全程佩戴口罩或配合其他防疫措施,以符合感染管制要求,則應依規定辦理。Q4-4:八大類高風險場域的工作人員是不是也要強制佩戴口罩?A:要求強制佩戴口罩的對象主要是針對進入高風險場域活動的民眾。而該等場域內的工作人員,若其工作性質會近距離接觸不特定人,如市場或商店之銷售人員、展演場所引導人員、接待洽公民眾之人員等,建議工作期間應佩戴口罩,若是擔任內勤人員,則落實防疫新生活之措施即可。但如果該場域已律定工作人員需要全程佩戴口罩以符合感染管制要求,如醫療照護機構,則應依規定辦理。Q5-1:在強制佩戴口罩的場所內,如果要飲食怎麼辦?A:如果該場所允許飲食,可以在與不特定人保持社交距離(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或有適當阻隔設備(如隔板)之情形下,於飲食期間暫時取下口罩,飲食完畢就立即戴上口罩。如果該場所本來就禁止飲食,請遵守規定並全程佩戴口罩。此外,餐廳雖非屬強制佩戴口罩之場域,業者及民眾仍應落實防疫新生活運動,以降低傳染風險。業者應確保民眾與不特定人之社交距離(拉大桌距、提供隔板/隔屏/隔簾),降低一桌用餐人數,並落實實聯制、體溫量測、手部消毒等防疫措施;民眾在用餐的時候,請盡量不要交談,如要交談、離開座位取餐/上廁所等非用餐狀態下,請戴上口罩。Q5-2:如果是在航班、高鐵及台鐵車廂等不易保持社交距離、亦無法提供阻隔設備之場所,但仍有飲食需求的話,應該怎麼辦?A:在可飲食之大眾運輸車廂或海空運航班中,在與不特定人保持社交距離(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或有適當阻隔設備(如隔板)或社交距離內不特定對象均有佩戴口罩之情形下,可暫時取下口罩飲食,飲食期間不交談,並於飲食完畢須立即戴上口罩。Q6:戶外場所較空曠且空氣流通,也需要佩戴口罩嗎?A:即使不是前往八大類高感染傳播風險的場域,為了自身的健康,仍應落實防疫新生活運動,在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自主佩戴口罩,並配合業者、管理單位或是活動主辦單位的防疫措施。此外,人潮聚集之戶外場所(如風景區、夜市、傳統市場…等),建議業者或場所管理單位採用「人數總量管制」方式進行管控,以利在場所內活動民眾能持續、有效地保持社交距離;民眾在不能保持社交距離時應自主戴上口罩,並配合場所之防疫措施,另如需飲食,應盡量保持社交距離。如為戶外進行之公眾集會活動(如遊行、遶境、跨年晚會…等),主辦單位應參考「COVID-19(武漢肺炎)因應指引:公眾集會」,評估風險及制定相關防疫應變計畫,並盡可能落實實聯制,也請民眾全程佩戴口罩,避免飲食。Q7:嬰兒或學齡前幼兒若沒辦法戴好口罩,怎麼辦?A:對於持續佩戴口罩較為困難之嬰兒或學齡前幼兒,家長宜自主避開尖峰時刻之人潮,注意社交距離,並避免帶至人潮擁擠的室內外公共場所等。不得已必須前往公共場所或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時,請家長為學齡前幼兒戴好幼幼口罩或小童口罩,且注意佩戴情形;對於不適合佩戴口罩之嬰兒,應以具遮簾之嬰兒車或嬰兒提籃防護飛沫。因病就醫時建議亦須留意上述原則。Q8:國外曾有健身房發生COVID-19群聚感染事件,對於前往健身休閒場所活動的民眾,有甚麼防護措施?A:民眾常前往的健身房、游泳池、三溫暖、溫泉……等健身休閒場所,其活動性質無法全程佩戴口罩。建議業者或場所管理單位可採用「人數總量管制」、「加大設施間距」等方式進行管控,有助於在場所內活動民眾能持續、有效地保持社交距離,並請民眾配合實聯制、體溫量測、手部消毒等防疫措施。也請民眾在活動前後(如使用健身器材前後、游泳前熱身及上岸後、進出浴池或蒸氣室前後……等)應戴上口罩,活動時再取下,並盡量與他人保持社交距離。Q9:在公告的八大場域沒有配合戴口罩會被處罰嗎?會有怎麼樣的處罰?A:強制佩戴口罩措施的法源依據是傳染病防治法第37條第1項第6款,違規者將由地方政府依傳染病防治法第70條執行裁罰,可處新台幣3000元以上1萬5000元以下罰鍰。Q10:民眾在公告的八大場域不配合戴口罩時,場所的負責人也會被處罰嗎?A:民眾在公告的八大場所沒有配合戴口罩時,該場所所屬之各機關(構)、團體、事業(即場所之管理人、業者、負責人)等暫不納入裁罰對象,指揮中心將視執行狀況,滾動調整相關措施。場所之管理人、業者、負責人應善盡管理責任並配合政府防疫政策,加強落實民眾宣導、實聯制、體溫量測、手部及環境消毒、人數管制等防疫措施。
-
2020-11-28 科別.兒科
大雞慢啼嗎? 專家警告可能是兒童發展遲緩
嬰幼兒若到3歲還不能張嘴講話,有可能是發育遲緩,竹山秀傳醫院表示,家長其實不用太擔心,只要及早篩檢發現與矯治,把握3歲以前的治療黃金期,仍可享有正常成長的生活,經過1個月安排與女童玩遊戲,如堆積木或丟球等,增加女童與外界互動的機會,已有明顯改善。一位年輕媽媽抱著3歲小女孩前來竹山衛生所,辦理嬰幼兒預防注射,並進行兒童發展篩檢時,竹山秀傳醫院從篩檢表上發現小女孩有疑似語言遲緩問題,即主動安排小女孩接受篩檢,進而經了解發現小女孩平時在家裡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玩居多,與家人之間較少互動,發現媽媽顯露出無奈跟不知所措。竹山秀傳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表示,除當場給予媽媽一些建議及提供改善方法,兒科醫師高萬清建議女童媽媽,可電詢早療中心詢問假日婦幼館所舉辦的活動並參與,經過1個月後電話追蹤女童的語言改善情形,女童媽媽配合醫師的矯治作法,發現女童不僅變得比較會說話,也開始能用口語清楚表達自己的需求。竹山秀傳醫院指出,發展遲緩如果沒有把握3歲以前的治療黃金期,晚啼大雞恐怕會變成令人擔心的弱雞!建議民眾也可以善用發展遲緩評估自我檢核表 http://www.csshow.org.tw/new_convenient/convenient_03_08.asp ,將有助於即時發現子女有無發展遲緩的現象。
-
2020-11-10 科別.兒科
天氣轉涼!0至6歲類流感就醫攀升 幼兒接種率卻慘兮兮
雖然今年流感季截至目前未出現重症個案,但據衛福部疾管署監測發現,隨天氣轉涼,0至6歲學齡前兒童因類流感症狀就醫人數逐漸攀升,但今年該族群接種公費流感疫苗比率相較低,學齡前幼兒感染流感易引發較嚴重併發症,因此,疾管署請民眾儘速帶家中幼兒完成流感疫苗接種。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蘇家彬指出,近期幼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呈上升,另外,依據疾管署實驗室傳染病自動通報系統呼吸道病毒監測情形,0至6歲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檢出陽性件數持續明顯上升,第45周檢出數佔監測呼吸道病原體83%。上呼吸道感染對幼兒威脅蠢動,疾管署統計卻發現,截至11月9日,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接種量約508.7萬餘劑,雖打氣仍比往年更好,但值得注意的是學齡前幼兒僅接種48萬餘劑,接種率42.1%較往年低,尤其首打族第一劑接種量10萬餘劑,接種率僅18.2%,據目標30%仍有距離。目前學齡前幼兒檢出呼吸道病原體雖以呼吸道融合病毒為主,但蘇家彬警告,仍不可輕忽流感病毒威脅。流感與一般感冒不同,病程長且有時會引起併發症,嚴重時甚至導致死亡,過去因流感併發症死亡的個案約9成沒有接種疫苗。蘇家彬重申,年齡越小的嬰幼兒,因為抵抗力較差容易受到流感侵襲,感染流感病毒常見併發症為肺炎、腦炎、心肌炎及其他嚴重的繼發性感染或神經系統疾病等。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扣除校園接種,僅剩41萬劑公費流感疫苗可接種,籲民眾儘速接種。近期國內外出現接種流感疫苗後死亡個案,雖初步研判都與疫苗無關,但民心慌慌,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接種流感疫苗是全球公認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我疫苗品質有保障,應儘速帶小朋友至合約院所或衛生所接種疫苗,並建議先行預約後再前往。
-
2020-11-10 科別.感染科
流感疫苗打氣銳減八成 疾管署提醒:幼兒得流感易重症
自從國內外傳來多起疑似流感疫苗不良反應的通報事件,國內自費、公費流感疫苗原本熱烈的施打狀況都受到衝擊,疾病管制署統計昨天全國只打1000劑,幼兒接種率仍不如去年同期。小兒專科醫師陳映庄提醒,最近基層診所打疫苗人潮銳減八成,學齡前嬰幼兒為流感重症高危險群,身體原本和平共存的細菌可能演變為續發感染,提醒家長勿輕忽。陳映庄表示,今年流感疫苗開打之後,不論公費自費都比往年熱烈,但自從南韓傳出多起疫苗不良反應通報,國內施打人潮就銳減了八成,原本早早預約要打疫苗的民眾,最後很多都爽約。在門診也常遇到家長或民眾會詢問疫苗廠牌,只要聽到是賽諾菲就搖頭,但其實該廠牌在不良反應通報案件的佔比並不高。陳映庄表示,為了化解不良反應消息的陰霾,醫師耗費加倍時間進行衛教,詳細說明打疫苗之後的不良反應,例如施打部位的局部疼痛、打完針一兩天內發燒、不舒服、出現類似感冒症狀,目前台灣都沒有因疫苗引起嚴重不良反應的例子。陳映庄提醒,學齡前嬰幼兒為流感重症高危險群,研究統計一到五成會併發中耳炎,併發重症以肺炎為主,還有腦膜炎、橫貫性脊髓炎、多發性神經炎等神經系統併發症的機會,都比成年人更高。趁得到流感時抵抗力下降,平常在與人和平共處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也可能演變成續發性的感染,導致重症和死亡。疾管署統計,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已接種504.8萬劑,其中醫事人員接種率71%最高,其次為學生族群55.7%、65歲以上長者或機構對象47.9%,都高於去年同期;唯6個月到小學前的幼兒41.8%,仍比去年同期接種率低。疾病管制署呼籲,六個月以上到學齡前幼兒儘速接種流感疫苗,及早獲得保護力、避免發生流感重症。
-
2020-11-07 醫聲.疫苗世代
肺炎鏈球菌疫苗/肺炎鏈球菌是什麼?對健康威脅有哪些? 醫:這4種高危險群宜及早接種疫苗,降低感染風險!
冬天是病菌好發的季節,政府單位也呼籲民眾可評估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以提升身體保護力。但肺炎鏈球菌是什麼?對健康又有什麼威脅?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肺炎鏈球菌是一種具有致病性的細菌,若不慎感染可能造成發高燒、氣喘、咳嗽、胸頭痛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出現肺炎、菌血症、敗血症、腦膜炎等嚴重後果。因此,呼籲民眾可主動請醫師評估是否需補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以降低染病風險。 肺炎鏈球菌是一種會造成人類染病的細菌,雖然全年都有病例發生,但以冬季至隔年春天是疾病好發的高峰期。根據疾病管制署資料指出,肺炎鏈球菌的主要的傳染途徑有二,其一為人與人直接接觸到帶菌者的口鼻分泌物,其二為吸入含有此病菌之飛沫,但通常需長時間或密切切處才可能受到感染;雖然一般人均可能受到感染,但嬰幼兒、年長者、免疫力低落者、慢性病患等更容易受到感染。目前所知肺炎鏈球菌可分成92種以上的血清型,其中大約30中血清型會造成人類感染,其中10多種血清型則可能造成較嚴重的侵襲性感染,其中又以血清型4、6B、9V、14、18G、19A、19F及23等類型最常引起嬰幼兒侵襲性感染。台灣自2000年推動新生兒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目前已將肺炎鏈球菌疫苗 (PCV13) 列入新生兒常規接種項目之一,同時年滿75歲以上(部分縣市下修為65歲以上)符合資格的長者亦可公費接種一劑PPV23;因此提醒民眾可在病毒活躍季來臨前及早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以提升身體保護力。吳書毅醫師補充,肺炎鏈球菌會依照感染部位不同而出現不同症狀,常見的病症包括發高燒、咳嗽、氣喘、胸頭痛、頸部僵硬、嘔吐、意識不清等,若是較嚴重的侵襲性感染患者通常會合併出現肺炎、菌血症、敗血症及腦膜炎等嚴重病症;若兒童不慎染病可能會出現痙攣、癲癇、智力及聽力受損等嚴重後果,因此依時程接種疫苗有其必要性,提醒家長應留意疫苗接種時間,以保護孩童的健康。 肺炎鏈球菌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小兒科、家醫科」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弘森診所 吳書毅醫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10-26 科別.感染科
醫病天地/防流感 打疫苗戴口罩勤洗手
新冠肺炎疫情籠罩全球,民眾施打流感疫苗踴躍,聯新國際醫院感染科主任林芸合說,由於流感病毒抗原變異的特性,人們無法獲得終生免疫,所以需每年施打。流感病毒分A、B、C三型,A型流感感染力最強,可在不同病毒株間交換重組,引起抗原重大變化,成為新的病毒亞型,在歷史上曾多次造成全球大流行。流感病發多為上呼吸道症狀,伴隨發高燒、頭痛、倦怠與全身痠痛,也可能出現腹瀉與嘔吐。大多數可自行痊癒,少數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如肺炎、心肌或心包膜炎及繼發性細菌感染。如果持續高燒不退、意識改變、持續嘔吐、呼吸困難或發紺,可能是重症前兆。林芸合說,治療流感於發病48小時內給藥效果最佳,包括克流感、吸入型瑞樂沙及注射型瑞貝塔等。另外最新流感藥「紓伏效錠」依照體重給與劑量。即使藥物治療仍無法完全避免重症患者死亡,因此鼓勵民眾打流感疫苗,預防重於治療。今年打公費流感疫苗踴躍,補貨不及。林芸合建議優先將疫苗留給高風險及有迫切需要的族群,包括嬰幼兒、氣喘、孕婦、老年人、肥胖者、免疫功能不全或慢性疾病患者。林芸合指出,流感疫苗本來就不能保證一勞永逸,民眾應該勤洗手、戴口罩,做好個人衛生管理,是簡單又有效防流感的方法。如果家裡有高風險族群或是會接觸高風險族群的人,即使不能接種公費,也可以考慮自費施打。
-
2020-10-23 新聞.食安拉警報
專家:能量飲料添加物多 小心咖啡因中毒
能量飲料近年越來越夯,不斷推陳出新,但一般民眾對能量提神飲料中的內容添加物其實都相當陌生。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能量飲料大部分添加物對人體無害,真正會影響人體健康的是其中的咖啡因。營養師則提醒,能量飲料含有大量糖分,飲用過多很容易出現肥胖問題,千萬不可當水照三餐喝。能量飲料中添加物包括鹼醯胺、肌醇、酒石酸、L苯丙胺酸、精胺酸、異白胺酸、本多酸鈣等。新北土城醫院營養師邱怡文指出,鹼醯胺就是維他命B3,使用過量會影響肝功能,但提神飲料只加一點,不大可能超過限定值。肌醇是營養添加劑並無上限,酒石酸則是一種調味劑,能在飲料中添加酸味,同樣沒有使用上限。其他包括L苯丙胺酸、精胺酸、異白胺酸、本多酸鈣都是合法食品添加物,但每人身體狀況不同,建議適量攝取就好。顏宗海強調,依歐盟食安委員會2015年評估報告中顯示,民眾每日不應攝食超過自身體重乘以3毫克的咖啡因,譬如50公斤的民眾,就不該攝取超過150毫克。顏宗海說,咖啡因攝取過量的話可能出現咖啡因中毒症狀,輕微的話會焦慮、易怒、煩躁,嚴重可能引發胸悶、心悸、血壓上升等情形;另也建議懷孕婦女、嬰幼兒、肝腎不好民眾少碰。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指出,許多青少年都誤以為能量飲料除提神還有維生素,當作健康飲品飲用。其實近半數能量飲料只要喝1罐,添加糖就會超過建議量。國外報告指糖分攝取過多,會提高得憂鬱症、高血壓、脂肪肝等風險。
-
2020-10-22 新聞.食安拉警報
嬰兒奶粉污染物恐致癌 食藥署定限量標準納管
各類經高溫處理的植物油加工食品經動物實驗發現,可能含有具致癌性的物質「縮水甘油脂肪酸酯」。繼歐盟歐於2018年訂定限量後,衛福部食藥署終於跟進,今預告將先針對嬰兒奶粉訂定縮水甘油脂肪酸酯(GEs)的限量標準,新制預計明年7月1日起上路。GEs是近幾年才發現新興加工汙染物,主要是油品在製造過程經高溫、脫臭、脫酸、脫色而產生,棕櫚油因結構特性較易產生這類物質。過去研究發現,GEs經人體消化道分解後,會產生可能具有人體健康危害的縮水甘油/環氧丙醇(Glycidol),國外也曾有動物實驗證實,可能有基因毒性、致癌疑慮。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廖家鼎表示,由於嬰兒奶粉中也會添加植物油,考量嬰幼兒為高敏感風險族群且奶粉為嬰幼兒主食,因此食藥署先從此下手,比照歐盟訂定GEs限量標準,粉狀配方奶中的每公斤不得超過50微克;液態配方奶每公斤則不得超過6微克。廖家鼎表示,食藥署原本去年11月便對外表示已研擬相關規範,並預計於今年上半年實施,但因還需訂定檢驗方法,以及和相關業者討論,因此推遲至現在才正式預告草案。目前先針對嬰幼兒奶粉進行規範,未來將研擬擴大規範至巧克力、餅乾等含植物油等食品。廖家鼎說,我國的嬰幼兒奶粉多產製於歐洲,因此之前調查國內市佔率高的奶粉背景值時,發現都符合甚至低於現行歐盟的標準。草案若順利通過預計於明年7月1日起實施,屆時若違反衛生標準的業者,將依食安法要求限期改善,限期未改善者則可處3萬至300萬元罰鍰。
-
2020-10-14 新聞.食安拉警報
陳保基:美豬開放是趨勢 但要考慮國人健康與產業發展
蔡政府片面推動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引發爭議,國民黨團仍在立院與發動公投全力阻擋。不過馬政府時期的農委會主委陳保基今天上午出席國民黨團記者會時表示,「開放絕對是未來趨勢,但國人健康與產業發展一樣要考慮進去」。陳保基質疑,當年要開放30月齡以下含瘦肉精美牛進口時,有現在仍在任的立委嗆他,「一口牛肉就是一口毒藥,你怎麼可以開放?」現在要開放美豬都不見這名立委再講,難道瘦肉精現在就「都不是毒藥?」陳保基說,不是說絕對不能,但要做到大家都能接受;2019年萊克多巴胺安全評估,還是警告敏感族群與八個月以下嬰幼兒、孕婦風險相對高,這些政府要清楚告訴老百姓。對蔡政府稱時空背景改變才決定開放美豬,陳保基批評,「美國壓力我那時候更大」,2012年美國近七成養豬戶豬肉有用瘦肉精,現在卻有近八成沒使用,這樣的時空改變,為什麼反而這時候要宣布進口?蔡政府應該要說明清楚。陳保基提到,美國肉品安全屠宰認證是為美國,不是為外銷,我國對要買的東西要搞清楚,不要連不供人食用食品都買得很高興;馬政府爭取加入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時,美國進口兩貨櫃標「不供人食用」雜碎肉品,就被他要求退關。此外,陳保基認為,要開放美豬進口,對養豬產業的保護措施也很重要,「因為價格還是有差」。不過陳也開玩笑說,經過各方抨擊後,現在大家對瘦肉精戒心很高,也不是壞事。陳保基表示,我國2006年公告國內禁止使用乙型受體素(瘦肉精),不能販售、製造,是「禁藥」,國外進口也不行,2012年為開放含瘦肉精美牛進口,還花9個月開2次專家諮詢會議,把美牛排除在瘦肉精禁藥限制外,並嚴審申請藥證。陳保基說,當年考慮國內牛的屠宰量當年一年不到2萬2000隻,豬的屠宰量一年有700多萬隻,國人還愛吃瘦肉精殘留量更高的豬內臟,所以當時也確立了牛豬分離原則。延伸閱讀政府標準可信?民間及學者反對萊劑的理由
-
2020-10-11 科別.兒科
10天嬰染沙門氏菌併發敗血症 泡奶餵奶前一定要洗手
家有小小孩的爸媽可別只關心孩子是否感染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林口長庚醫院近期收治三名一歲以下的嬰兒因嚴重沙門氏菌腸炎而住院的個案,其中一人僅出生十天,就因為腸炎而併發腸穿孔、腹膜炎和敗血症,性命垂危;所幸經過治療已無大礙。林口長庚副院長邱政洵提醒,嬰幼兒感染沙門氏菌主要來自家長餵食時未徹底清潔雙手,因此烹調食物與用餐前務必洗手,若嬰幼兒有嘔吐、腹瀉或發燒等病徵應儘速就醫。邱政洵說,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關係,許多家長都很注意不讓孩子感染呼吸道疾病,感染流感、腸病毒的嬰幼兒確實減少很多,但食源性的傳染病,如沙門氏菌感染,卻不降反升,顯示家長忽略了呼吸道以外的傳染病。沙門氏菌腸炎好發於夏天,每年7月到10月是沙門氏菌感染盛行的季節,通常是因為生食或吃了未煮熟受汙染的食物或水所引起,大都以急性腸胃發炎表現,出現發燒、噁心、嘔吐、頭痛、腹部絞痛和腹瀉等症狀。但嬰幼兒抵抗力弱,尤其六個月以下嬰兒若是感染沙門氏菌,還可能產生非常嚴重的併發症,像是敗血症、肺炎、骨髓炎、腦膜炎或是腸穿孔等,未及時救治可能有生命危險。邱政洵表示,長庚醫院研究團隊歷經三年多的追蹤並運用基因體比對研究方法,針對近年來台灣沙門氏菌感染疫情深入探討,發現沙門氏菌更常在豬肉、雞肉等未經烹煮的肉品上驗出,再由這些肉品直接或間接造成一般人的感染。此外,雞、鴨等家禽是沙門氏菌的主要宿主之一,因此不僅會污染蛋殼,也可能侵犯到蛋本身,所以吃生蛋或半熟蛋,也可能感染。但嬰幼兒主要的營養來源是母乳或配方奶,少有肉類和蛋類,為何也會感染沙門氏菌?邱政洵則表示,長庚研究團隊藉由病童家長的問卷調查發現,主要是家長處理完肉品後沒有徹底清潔雙手,或是處理肉類和水果蔬菜類的砧板和刀具沒有分開使用,再用帶菌的手或在受汙染的環境下,泡奶、準備副食品給孩子吃,進而導致感染。邱政洵提醒,家長碰觸嬰幼兒時,尤其是烹調食物和餵食嬰幼兒之前,務必洗手;砧板、刀具應區分生熟食外,也要區分肉品與蔬果類專用;雞蛋、肉品也一定要煮熟後再食用,且避免使用未消毒或未煮過的水源,如井水或礦泉水等。另外,嬰幼兒若有嘔吐、腹瀉或發燒等病徵應儘速就醫,避免發生嚴重併發症。
-
2020-10-11 新聞.食安拉警報
侯友宜:新北營養午餐全面禁萊豬 守護健康
明年元旦起開放含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入國內市場,家長擔心孩子吃到萊豬。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校園營養午餐、托兒所、托嬰中心全面供應國產豬禁用萊豬,守護0至18歲市民健康。新北市有200多所國中、國小學生,明年的營養午餐是否會吃到萊豬受家長關注。1名都會區的國中校長今天表示,學校、幼兒園,補教業都是消費末端,沒有採購經驗也無檢驗辨識萊豬的能力,學生健康需由政府把關。新莊區某校長建議,比照新北市果菜市場供應給午餐團膳業者有機蔬菜的模式,供應團膳業者國產豬,多重把關較能確保供應豬肉來源的品質。一名深具總務與採購經驗的退休教育人士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分析,國產豬價格看來雖持平,但有團膳業在協商會議表示,豬肉供應商、養豬戶已抬高價錢,未來還會持續飆高。教育局與家長是否準備好接受營養午餐漲價。至於營養午餐肉品的實質把關,這名退休教育人士說,原肉比較好檢驗,但貢丸、香腸、燕餃、水餃加工食品、學生光顧的超商等,很難確保是否混充進口萊豬後再製。雙和區1名國小校長受訪說,學校的營養午餐都與團膳廠商簽約,「基層只能書面形式審查,防不勝防,也無法確實把關。」這就是教育現場的窘境與無力。侯友宜則表示,要確保0至18歲的嬰幼兒與學生,在教養環境全面防堵萊豬保障健康,將攜手盒餐食材業者、托嬰中心、幼兒教保、家長團體,及學校、補習班,12日正式結盟宣示禁用萊豬。禁用萊豬的政策宣示外,實質作法橫跨市府各局處。經濟發展局長何怡明表示,追本溯源「不賣萊豬、買不到萊豬」才是關鍵,新北將確認全市152家肉品工廠溯源管理機制與標示產地。至於校長擔心的肉品加工廠,新北市府將抽驗確保標示與品質符合法規。托嬰與補教業者的消費來源,新北市場處將稽查公有市場及肉品攤商,要求散裝豬肉標示產地來源。市府社會局表示,將與75家公立托兒所,及私托簽署承諾使用在地食材,並每天公告食材來源。也鼓勵家長托育兒女前,與私立托兒所簽約要求使用在地食材。農業局與衛生局官員受訪都表示,稽查與檢驗是例行業務,在輔導訪視時就會注意農戶飼料是否添加瘦肉精,未來也將配合其他局處的把關與檢驗作業。教育局說,配合中央政策並促成新北市餐盒食品商業同業公會、食材供應商連署簽約,同時願意更改團膳供餐契約,並挑起責任保證使用國產豬肉禁用萊豬,否則將面臨違約重罰。這名退休教育人員則分析,辦理營養午餐的學校,採購、檢驗、驗收的教育人員,擔心團膳業者誤用萊豬,面臨追究學校責任的風險。自辦學生與幼兒園的自立午餐廚房,更擔心肉品市場與攤商踩到地雷而擔責。
-
2020-10-08 新聞.食安拉警報
北市7小學菜單宣揚瘦肉精 潘文忠:應做好評估
北市有國小營養午餐團膳業者撰擬「營養小常識」文宣品,宣揚瘦肉精效果,引發爭議。教育部長潘文忠今天說,學校如果使用廠商提供的教材,應本於教育專業做好評估審議。政府將開放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美豬,中國國民黨立法委員蔣萬安今天上午在立法院質詢時質疑宣揚萊克多巴胺文宣入侵校園,以「營養小常識」介紹,宣稱可增瘦肉、賣相好,有美化瘦肉精的嫌疑。國教署長彭富源答詢時表示,該文宣是團膳業者自行撰擬,並非官方文宣,已要求台北市教育局儘快清查。教育部長潘文忠今天下午主持部務會報,會前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學校依照「學校衛生法」規定,須開設健康相關課程,協助學生建立正確的飲食習慣,瞭解食材來源、理解各國的飲食文化等。潘文忠說,如果學校在飲食教育中,使用廠商提供的教材,應本於教育專業做好評估審議。教育部稍晚提供文字補充,因應明年開放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美豬,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已在研修「學校外訂盒(桶)餐採購契約(參考範本)」相關條文並訂定罰則,將於今年11月底前修訂完畢,確保學生都吃到國產肉品。台北市議會國民黨黨團下午也召開「幫家長把關,反對民進黨讓嬰幼兒吃萊克多巴胺」記者會,台北市議員戴錫欽和鍾沛君表示,螢橋國小營養午餐團膳業者文宣疑宣揚瘦肉精,是否為「科學人」雜誌置入廣告的翻版事件,要求北市府應徹查有無幕後黑手操控,並處置相關不肖業者。台北市教育局主任秘書陳素慧回應表示,台北市學校營養午餐菜單常附有營養教育知識,並由學校營養師進行把關、檢視,初查螢橋國小一案是經由校內營養師看過,但老師們均未看過,教育局後續將提供校方相關文宣品檢視標準作業流程。由於此團膳業者負責北市7校,包括有螢橋國小、國語實小、古亭國小、和平國小、中正國小、長春國小和忠孝國小。陳素慧說,教育局已針對上述7校所有營養午餐菜單進行第一波回收,且請團膳業者停止舉辦有獎徵答活動,並徹查團膳業者相關資訊來源和動機。
-
2020-10-07 新聞.食安拉警報
0-2歲嬰幼兒吃萊豬?衛福部:僅能勸導 無法禁止
國民黨立委蔣萬安上週提案禁止0-2歲在托育中心的嬰幼兒禁止吃含萊豬的食品遭否決,今天再次在衛環委員會上臨時提案表示家長有疑慮、不安心,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表示無法可管,在場的民進黨立委也都上台表示看法,認為還有許多地方需要討論,雖說一案不二議,但基於國人關心,也讓蔣萬安說明提案原由。蔣萬安今天對於孩子從學校帶回的營養午餐菜單,其背面竟是「萊豬文宣」,大加撻伐執政黨與衛福部以文宣強調瘦肉精的好,表示能減少飼料成本、並使賣相更好、提高售價,增加養豬戶的利潤,衛福部對此僅表示圖片是衛福部的,但文字非官方提供。蔣萬安最會以臨時提案方式再次禁止0-2歲在托育中心的嬰幼兒禁止吃含萊豬的食品,衛福部次長石崇良也表示反對,僅能勸導。含瘦肉精的美豬是否進口,以及如何防堵,成了國、民兩黨立院角力的戰場。
-
2020-09-28 科別.兒科
醫病天地/孩子一早打噴嚏 恐是過敏
很多家長常見小孩一大早眼睛、鼻子及皮膚開始發癢,甚至出現打噴嚏、流鼻水、鼻塞或咳嗽等類似感冒的症狀。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兒科醫師楊爵源說,當季節開始轉換,加上天氣變化溫、濕度差異大時,容易刺激孩童的五官或皮膚誘發過敏反應,很可能是過敏性濕疹、過敏性鼻炎或過敏性氣喘的初期表現。楊爵源說,小兒發生過敏性疾病有很多因素,和環境有很大關係,如菸品、空氣品質、居家環境等,包括地毯、窗簾、寢具等都是生活周遭的致敏因子,而悶熱、陰暗且潮濕的環境,是塵蟎最佳溫床,因此開窗保持空氣流通、經常除濕保持乾燥及維持環境清潔很重要。楊爵源表示,父母一方有過敏史,小兒發生過敏的機率有20%至40%,父母雙方皆有,機率提高至60%至80%。楊爵源說,1歲以下嬰幼兒的過敏反應大多因食物表現在腸胃道上,如過敏性腸胃炎。擁有過敏性體質孩童成長期間,家長若未適時預防控制,1至2歲後可能進展為異位性皮膚炎,約莫5、6歲時,更容易出現擾人的過敏性鼻炎或難纏的氣喘。他建議父母多注意天氣變化、保持居家環境清潔及細心留意孩童身體狀況。減敏治療主要適用於過敏性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原有灰塵、花粉、黴菌及一些吸入物,天氣濕冷容易引發。
-
2020-09-21 科別.牙科
醫病天地/防蛀牙 刷牙吐泡泡不漱口
刷牙後清水潄口,是許多人潔牙標準動作,但牙醫師表示,不管孩童或成人,用含氟牙膏刷完牙後,吐掉泡泡即可,不必潄口,否則口腔含氟量降低,不利防蛀。且要達防蛀效果,牙膏含氟濃度需逾1千ppm,濃度不夠恐白做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王敏靜說,美國兒童牙醫學會建議,嬰兒只要長出第1顆牙,就要開始用含氟牙膏。3歲前口腔菌叢生態大勢底定,若3歲前就有齲齒,終生齲齒風險較高。王敏靜說,3歲以下嬰幼兒每次牙膏用量約「米粒」大,3歲以上可加量至「豌豆」大,1天刷2次,每次至少2分鐘。以體重約5、6公斤、6月大嬰兒為例,1天吃掉1條大人用牙膏,才會覺胃腸不適,家長只要在刷完牙後,把多餘牙膏擦掉即可,不必擔心吞下肚。「牙膏有點像晚安面膜,敷在牙齒上愈久愈好,作用時間才夠久。」王提醒, 1歲前每半年就應到牙科門診看一次牙,較易蛀牙孩子,應縮短為每3個月1次。另外,孩子牙齒好壞常決定於照顧者,女性準備懷孕前,應先補完蛀牙並控制好牙周病,以免口腔細菌進入胎盤。至於多久該追蹤一次,則交由牙醫師判斷。
-
2020-09-17 新聞.健康知識+
小鬼黃鴻升疑在浴室跌倒驟逝!醫:7個浴室潛藏危機需當心
編按:36歲藝人小鬼(黃鴻升)今上午被發現逝於家中,初步調查死因是浴室跌倒意外。這也凸顯了浴室、廁所是家中最危險地方,很容易不小心就發生跌倒的意外;因此如何營造居家安全的浴室、廁所環境,是我們必須重視的一大課題。浴室是家中容易發生意外之處,尤其家有長者或孩童,更應注意浴廁環境的安全!新光醫院家醫科胡念之提醒,浴廁最重要要保持乾燥,避免濕滑、積水,另可視需求考慮加裝安全扶手,以減少跌倒的風險。 浴廁環境改善重點:1. 浴廁建議可採乾濕分離,並加上止滑墊或防滑地磚,避免地面濕滑跌倒。2. 經常清理排水孔,避免淤塞積水。3. 浴室可安裝抽風機,或洗澡後開窗,保持浴廁環境通風乾爽。4. 腳踏墊應備有防滑功能,或加上止滑墊,避免移位。5. 浴廁的門應可從外面開啟,以免幼兒不慎反鎖在內。6. 避免強壓重量在壁掛式洗臉檯上,或將嬰幼兒放置於洗臉檯中,以免發生危險。7. 若家有長者或行動不便者,可在馬桶、洗臉檯、浴缸旁加裝安全扶手,預防跌倒。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新光醫院家醫科 胡念之醫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9-12 新聞.食安拉警報
環團憂萊豬「未來家家恐必備篩片」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執行長吳碧霜昨天表示,未來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進口後,或許每個家庭都要準備萊劑篩片,買肉後要自己篩檢;台北市議員王鴻薇說,真的很難想像,以後媽媽幫孩子做一頓飯時,要不停拿篩片檢驗,食品安全要靠自己把關。國民黨智庫昨天舉辦「面對萊克多巴胺美豬進口食安問題」座談會,由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永續發展組召集人陳宜民主持,多位學者專家及地方政府代表出席。陳宜民說,他的母親習慣上傳統市場,除採買,也會和熟識的攤商聊天,看到政府要進口萊劑豬肉後,母親問他「以後怎麼辦?改吃素嗎?」吳碧霜說,若政府無法把關,或許未來萊劑篩片是廚房的必備品,現在還無法在藥局買到篩劑,只能跟藥廠買,一片一百元;主婦聯盟持續訴求零檢出、零容忍,並認為政府的風險分析包含風險的評估、管理和溝通,這些政府都做不夠。她表示,政府目前還是在引用七年前的資料,對於坐月子婦女、嬰幼兒、長者,沒有提出科學證據顯示萊劑的影響,風險評估要有更完整的數據,對於月子中心、老人養護機構、醫院等,政府應該要有相關規定。王鴻薇說,主婦聯盟前幾天說有篩片後,這幾天詢問度破表,萊劑篩片長得很像驗孕棒,很難想像未來媽媽幫孩子做飯時,還要拿著篩片不斷檢驗;政府說要落實標示,但民眾都不相信。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陳炳輝說,他從事食品研究超過三十年,若純粹從動物實驗來說,萊克多巴胺是水溶性,毒性較低,若每天補充水分,可有助於排除毒性物質;從動物實驗看,要百分之百排除不容易,因為可能會從血液進到各組織,沒有人能保證不會殘留。此外,農委會規畫,因應這次萊劑豬進口後,學校午餐的成本增加,擬補差價,教育部強調,已要求各級學校供應膳食,一律採用國內在地豬肉、牛肉,包括以豬肉、牛肉加工、調製的產品。為使食材價格得以合理反應在學校午餐費用上,各縣市規定午餐費主副食食材經費必須占七成以上。
-
2020-09-12 新聞.健康知識+
瘦肉精吃了會怎樣?可以用高溫「煮掉」嗎?顏宗海詳解
台灣政府宣布將開放美豬進口,引起社會關注。民眾最擔心的議題不外乎進口美豬中所含的瘦肉精──萊克多巴胺,是否會對身體造成危害,而瘦肉精攝取量有沒有安全規範,民眾該如何避免攝取過量,哪些族群又需要特別注意,都是國人最關切的面向。什麼是瘦肉精?對身體有何影響?哪些族群不能吃?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醫師表示,所謂「瘦肉精」其實種類繁多,此次因美豬進口備受關注的「萊克多巴胺」為其中一種,之所以被稱為瘦肉精,原因是主要用途為加入豬牛等家禽飼料中,幫助刺激家禽的類交感神經,達到減少脂肪組織比例、增加瘦肉比例的目的。顏宗海醫師進一步解釋,萊克多巴胺既加進飼養用的家禽飼料中,家禽作為肉類食物自然可能殘留人體並造成影響。在眾多的瘦肉精種類中,萊克多巴胺算是毒性最低的一種,各國進口家禽前都有相關風險評估、標準訂定、嚴格控管等配套措施。然而,顏宗海指出,就現有研究來看,大量攝取萊克多巴胺,對敏感族群如心血管疾病、嬰幼兒或孕婦有可能引發頭暈、噁心、血壓上升、心悸、胸悶,同時也會增加心血管合併症等風險。此外醫師提醒,內臟器官的瘦肉精殘留量是最高的,若肝腎功能不佳者也應該少吃。 美豬吃不吃?我該注意什麼?含有瘦肉精的美豬進口後,國人要如何應對避免攝取超標?顏宗海建議,多注意店家和產品標註的產地來源,並留意「每日最大安全攝取量」,即世界衛生組織所訂定的體重/公斤以攝取一微克(如體重60公斤=60微克)為限,同時也要做到均衡飲食。在「每日最大安全攝取量」之外,另一項要關注的指標是「殘留容許量」,顏宗海解釋,殘留容許量相對而言是店家要注意的規範指標。目前瘦肉精的殘留容許量,以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所訂定的標準來看,肌肉為10ppb、脂肪組織10ppb、肝臟40ppb、腎臟90ppb。各國因飲食習慣等各種因素所訂定的標準也會有所不同,台灣衛福部參考其標準訂定為肌肉10ppb、脂肪組織10ppb、肝臟40ppb、腎臟40ppb。瘦肉精可以「煮掉」嗎?醫:不大可能由於瘦肉精議題延燒,網路上不少民眾討論,若想要吃的安全,是否可用高溫等方式烹煮豬肉,進而減少豬肉裡的瘦肉精含量。對此顏宗海醫師表示,瘦肉精的耐熱度相當高,目前尚未有確切指出高溫能去除掉瘦肉精的研究證據。還是呼籲民眾應注意自己是否為敏感族群,購買豬肉產品時應留意產地及來源,建議以國產豬為主。(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09-09 科別.兒科
寶寶喝紅嬰水退胎火?食藥署:反增身體負擔
老一輩觀念中常認為要給寶寶喝俗稱「紅嬰水」的葡萄糖水退胎火,其實是錯誤謠言。食藥署指出,葡萄糖水恐使寶寶提早進入厭奶期、蛀牙等,攝取過多甚至會增加代謝器官負擔。新手爸媽對於照顧嬰幼兒不熟悉,老一輩常以過來人身分傳授經驗,例如要給寶寶喝「紅嬰水」來退胎火、利尿,其實都是錯誤觀念。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闢謠專區」近日發文指出,紅嬰水就是葡萄糖水,剛出生的嬰幼兒容易低血糖,確實可以在醫師指示下給予少許葡萄糖水,但症狀消失後就不應再餵食,應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要食物。食藥署指出,葡萄糖水不僅沒有利尿作用,甚至可能使嬰幼兒因嗜甜而拒喝母乳及配方奶,提早進入厭奶期,尤其是寶寶長牙後,葡萄糖水易使口腔細菌滋生導致蛀牙,攝取過多更會增加嬰幼兒代謝器官的額外負擔。
-
2020-09-08 新聞.健康知識+
不再當人肉捕蚊燈!盤點7種免被叮咬的有效防蚊方式
氣溫上升時,你有沒有感覺身邊的蚊子變多了?沒有錯,蚊蟲的多寡的確與溫度高低有直接相關,研究發現,溫度在20℃以下,蚊蟲通常活動力較低,隨著溫度上升,蚊子的活動力也逐漸增加;不僅如此,蚊子對於氣味、二氧化碳濃度等也有偏好。尤其上午9~10點及下午4~5點為蚊子叮咬的高峰期,應該盡量穿著淡色長袖衣褲,於皮膚裸露處塗抹防蚊液,才能避免遭受蚊子叮咬。 1、清除積水蚊子的幼蟲(又稱為孑孓),通常生活在池沼、水溝或積水的器皿等處。因此,防治登革熱的根本辦法,是清除家中及周圍環境的盛水容器,以減少病媒蚊孳生,杜絕病毒的傳染。2、裝紗窗紗門或蚊帳安裝紗窗紗門是把蚊蟲杜絕門外的重要手段,平時出入家裡時,應隨手關紗窗紗門,若有破損也應儘快修補。睡覺時最好掛蚊帳,特別是嬰幼兒,不過,掛蚊帳之前,仍要檢查內部有沒有殘餘的蚊子,安撫孩子時也要注意別讓蚊蟲趁虛而入。3、電蚊拍或捕蚊燈電蚊拍透過高壓靜電原理,補捉飛在空中的蚊蟲,平時收納時,要注意放在孩童拿不到之處,以免發生危險;至於捕蚊燈,是利用蚊子的趨光性捕蚊,當蚊子飛向捕蚊燈時,接觸到燈管外的高壓電網受電擊而亡,因此,建議捕蚊燈應該放在暗處,效果較好。4、蚊香/電蚊香蚊香或電蚊香的滅蚊原理,都是利用蚊子討厭的化學物質製成,建議使用蚊香或電蚊香時,應在通風處,以免化學物質在密閉空間焚燒,而造成健康危害。5、防蚊液在戶外蚊蟲多的地方,建議使用防蚊液。目前市面上防蚊液真正有衛福部認可的只有兩種,一種為DEET敵避,另一種則是Picaridin防蚊液,研究發現,DEET可遮蔽人體所散發出的二氧化碳及乳酸氣;而 Picaridin則是驅蚊劑,主要作用是使蚊蟲無法感受到獵物的氣味。6、防蚊貼片/手環與防蚊液一樣,也是利用蚊蟲不喜歡的味道,達到驅逐的作用,可以貼在孩子衣物、推車、床上等處,但隨著味道淡掉,也慢慢失去效果。7、放置驅蚊的植物在家中種植芳香的植物,譬如香茅、艾草、天竺葵、薄荷、茴香等,這些植物都是蚊蟲不喜歡的味道。延伸閱讀: 防蚊液不是有擦就好! 3時段補擦一次才夠力 別再說蚊子愛叮酸性體質! 4特徵才是蚊子的最愛
-
2020-09-05 焦點.健康知識+
感冒喉嚨痛可以喝蜂蜜水?研究證實比常規治療好 1情況除外
一般的感冒會出現咳嗽、喉嚨痛等症狀,常令人很不舒服,而且有時候症狀久久無法痊癒,現在有個新的研究發現,吞下1湯匙的蜂蜜,也可以緩解感冒帶來的不適,研究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循證醫學雜誌》(BMJ: Evidence-Based Medicine)。其實,經常有父母會透過蜂蜜來減緩孩子咳嗽和喉嚨痛的痛苦,正因為如此,科學家們進行了研究,對14項臨床試驗進行審查時,發現有些科學證據確實可以支持這個論點。蜂蜜治療 減少咳嗽、發作頻率更低從審查研究中發現,比起接受常規治療(包括止咳糖漿、感冒藥和抗過敏藥以及止痛藥等),以蜂蜜治療的患者更少咳嗽、發作頻率更低。專家說,儘管蜂蜜可能無法讓感冒症狀消失,但嘗試一下是可行的。並未參與這項研究的中西醫結合專家Russell Greenfield博士指出,部分原因在於藥局出售的感冒藥和咳嗽藥的效果不佳,而且可能會產生副作用。現實狀況是,目前沒有很好常規的方式來治療普通感冒;因此,相比之下,蜂蜜可能會有所幫助,而且相對安全且便宜。但有個例外,就是1歲以下的嬰幼兒,為避免肉毒中毒的危險,不應該給他們吃蜂蜜。減緩咳嗽症狀 蜂蜜比常規治療來得要好蜂蜜作為民間療法(包括喉嚨痛和咳嗽)已有數百年歷史,為了進行新的審查,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收集了有關蜂蜜是否對感冒咳嗽有用的最新證據。研究發現,從2007年以來,一共14項臨床試驗主要針對兒童研究,但有5項涉及成年人。總體而言,在減緩咳嗽症狀方面,蜂蜜比常規治療來得要好。英國牛津大學醫學院的主要作者Hibatullah Abuelgasim表示,大多數研究都集中於咳嗽症狀,部分研究則將重點放在其他感冒症狀,例如1項針對成年人的研究測試了喉嚨的刺激性,發現蜂蜜似乎可以加快喉嚨的恢復速度。細菌感染時 需透過藥物治療不過,Russell Greenfield博士指出,但在某些情況下,感冒患者可能會發展為繼發細菌感染,這時候就不能只靠蜂蜜,而是需要透過藥物治療。至於蜂蜜為什麼可以改善咳嗽症狀呢?Russell Greenfield說,可能是蜂蜜含有抗氧化劑,研究表明它具有抗微生物和抗發炎的特性,有助於覆蓋黏膜,這可能有助減輕一些不舒服的症狀。 (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慢性咳嗽別瞎治! 看看是不是這11個禍源引起的? 肺癌、普通感冒咳嗽有差別! 咳超過「這天數」別再拖
-
2020-09-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別成為防疫破口! 醫師警告口罩不勤換更恐怖
研究人員在《美國科學研究院院刊》發表的研究報告中說,預防病毒傳播和減少感染新冠病例,戴口罩比保持社交距離或者禁足在家都更為重要。研究人員說,當口罩令在紐約生效後,每天的新感染率下降約3%。但在美國其他地區,每天的感染病例持續增加。在義大利和紐約市的口罩令生效之前,已經採取了直接接觸預防措施,包括保持社交距離,隔離以及洗手消毒。但是,研究人員說,這些措施只能減少通過直接接觸方式發生的病毒傳播,而遮蓋臉部可以防止空氣傳播。他們說:“面部覆蓋物具有獨特的功能,可以阻止霧化和吸入帶有病毒的氣溶膠,從而大大減少感染。據聯合報元氣網,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徐上富指出:「 口罩只要打噴嚏或是沾到唾液後,細菌就會在上頭滋生,不斷接觸到口鼻反而會生病,因此必須馬上更換。 」尤其進入秋冬時序後是過敏及流感好發的季節,多數的流感患者會在發病後自行痊癒,僅有少數患者會出現嚴重併發症。流感的高危險族群以老年人、嬰幼兒或有慢性疾病、免疫功能不全者。聚隆纖維發言人賴明毅也指出:「台灣的熔噴不織布是技術,但加上『靜電駐極』又更厲害。」聚隆纖維提供的中層熔噴不織布是口罩的心臟,空氣濾材主要是靠「靜電駐極」技術,被靜電極化的聚丙烯原本過濾效果30-35%(物理)的口罩可以提升95-99.99%過濾效果。經過測試,台產的口罩即使放了5年效能也只降低 1%。所以口罩買『台灣製造』,但中層用的是境外的熔噴不織布,將容易造成防疫缺口。面對疫情和流感,除了施打疫苗,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外,徐上富說,很多人會1只口罩戴一整天,每天至少要準備2到3只口罩,打噴嚏或是自己的口水噴在口罩上,就得立即更換。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口罩纖維上的這些電荷是有飽和度的,而且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電荷也會慢慢減少,最終過濾效果大降,一般口罩正常使用可達6到8 小時 ,如果遇到大量的飛沫,口罩被水弄濕,進出極高風險的八大場所:醫療照顧機構、大眾運輸、賣場市集、教育學習場所、展演競賽場所、娛樂場所、大型活動、宗教場所,口罩一定要記得更換。
-
2020-09-03 新聞.健康知識+
傳統的飲水機正在改變!疫情下如何保障飲用水安全?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美國市場調查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預估,從2019年至2025年,飲水機市場規模將以年複合成長率7.7%的速度增長。包括新冠肺炎、客製化需求、塑膠污染、飲用水的安全都使得飲水機的市場開始快速成長。你平時喝水都依賴便利商店買的礦泉水,還是飲水機?我們平常飲用的瓶裝水、瓶裝飲料的包裝是使用大量的塑膠所製成,但這些都是屬於一次性的塑膠製品,其實對環境造成很大的負擔。隨著人們對於塑膠污染議題的重視,飲水機的需求也開始增加,2019年12月,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EIA)以及綠色和平組織更敦促英國的超市要安裝飲水機以取代一次性塑膠瓶。英國各城市也正在著手解決缺乏公用飲水機的問題,例如倫敦就與英國最大水處理公司泰晤士水務公司(Thames Water)合作,將在2021年推出100座新的直飲台。飲水機市場快速增長,隨消費型態變化美國市場調查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預估,2018年全球飲水機市場規模為19.5億美元,且由於一些地區對於安全飲用水需求的增加,從2019年至2025年,飲水機更將以年複合成長率7.7%的速度增長!為什麼飲水機的市場成長速度可以如此快?隨著消費者的需求不斷變化,健康、安全、客製化的趨勢也出現在飲水機的市場中,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新科技的運用也隨之誕生,加速了市場的發展!減少接觸!用創新技術來面對疫情新冠肺炎除了對餐飲業、觀光業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飲水機行業其實也不例外。有許多公用的飲水機就因此被閒置,好比說,台灣在疫情期間,為避免接觸感染,捷運站內135座飲水機就暫停使用,台北市自來水事業處也將轄區內643座直飲台列入停用的行列。而隨著有些國家疫情的趨緩,許多人也將回到工作崗位上,因此飲水機的衛生也變得至關重要。例如,飲水機制造商Canaletas已經開發了腳踏式以及感應式的飲水機,減少手部碰觸的接觸風險。同樣地,台南市消防局也在疫情期間與飲水機廠商攜手研發腳踏式飲水機,分別設計了熱水、溫水及冰水的腳踏板,供消防局同仁或民眾使用。此外,另一美國初創公司Bevi更因為疫情推出一項新的無觸控功能,用戶可以透過掃描機器上的QR code,就可以客製自己想要的不同口味的水,包括蒸餾水、蘇打水、加味水等。喝水不無聊!客製化需求讓水變得更有趣許多人都知道喝水的重要性,卻又總是覺得喝水很「無聊」,因此不斷尋找可以讓喝水變得更「有趣」。因此,飲水機產業也開始滿足消費者對於客製化以及個人化的需求,義大利飲水機、氣泡水機製造商Blupura行銷經理Debora Screpanti舉例,「用戶會希望水能夠符合他們的個人口味,像是更大或更小的氣泡等等。」且由於民眾的健康意識增長,在瓶裝水產業中,有些業者會開始加入維生素或礦物質等特定成分將水升級,而飲水機產業也預計將會跟進。例如,上述所提到的Bevi公司目前正在開發一種可以加入維生素、營養補充劑、或其他功能性成分的飲水機。水污染引發的技術革命此外,根據世界銀行2019年的一份報告指出,農業集約化、土地利用變化、氣候變化、工業化發展都是導致「看不見的水危機」的因素。例如,2014年,美國密西根州的城市弗林特(Flint)為了減少成本,不再向底特律的淡水處理廠買水,而是改用弗林特河的水作為水源,於2016年卻爆發4萬多名嬰幼兒發生鉛中毒的飲用水污染事件。這顯示除了未開發、開發中國家,已開發國家的飲用水污染更是讓人不得不注意到的問題。因此,為了解決水危機,當務之急是開發創新的技術來應對。例如,全球大型飲料生產商Cott Corporation的子公司DS Services在美國推出了一種運用物聯網(IoT)技術的過濾系統,稱為PureFlo,可以連續監控水質、過濾器的壽命、判斷飲水機是否需要維修。也越來越多飲水機製造商在機器中加入紫外線殺菌功能,英國食品飲料行業媒體《FoodBev Media》旗下的《Refreshment》雜誌也將紫外線水處理列為2020年的主要趨勢之一。縱觀上述,這顯示飲水機已不單單只是為了滿足民眾使用方便,功能性需求對於消費者的購買偏好選擇也正在上升,因此飲水機製造商也持續從消費者的生活需求來開發更多創新功能。不過,說到底,眼下最重要的還是飲用水安全!延伸閱讀▶英國的免費飲水站,改變人們購買瓶裝水的習慣▶取代水瓶、番茄醬包的生質包裝!可堆肥還能吞下肚的「Notpla」▶安全飲用水的曙光:生命吸管參考資料▶Four key factors impacting the water dispenser industry in 2020(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9-03 科別.一般外科
遭水泥預拌斬過 婦人12次手術保住右大腿
62歲王女士年初騎機車時,不幸與水泥預拌車發生擦撞,連人帶車捲進車底,被緊急送往台北慈濟醫院就醫,急診醫師穩固生命徵象後會診整形外科。整形外科醫師李京軒表示,由於王女士除骨盆骨折外,更有右側會陰部至右腳的大範圍嚴重撕脫傷,大腿骨外露,皮開肉綻,面臨截肢風險。透過抗生素治療、12次清創及植皮手術,三個月後王女士順利出院,復健養傷,且在半年後,恢復正常行走能力。撕脫傷(degloving injury)是指人體受到外力的劇烈摩擦,造成上層皮膚與脂肪層、骨骼脫離,多是工傷或交通事故等意外導致,另因老年或嬰幼兒皮膚較脆弱,撕脫傷的發生率也較高。李京軒說明,皮膚的血液供應可不同角度通過肌肉、筋膜、皮下脂肪,最後注入到表皮,然而,當撕脫傷造成血流行徑被阻斷,使皮膚缺乏血液時,便會導致組織壞死,極可能面臨截肢。李京軒表示,治療皮膚撕脫傷首要原則為保留皮瓣及保持周邊組織健康,盡可能減少任何感染風險與併發症。通常醫師會觀察傷口的血液循環狀況,以利抗生素能透過血液循環做到良好的感染控制;當創面逐漸長出鮮紅色顆粒狀的肉芽組織時,代表感染控制得當,這時便可進行下一階段的重建。以王女士為例,因傷口橫跨會陰部到整個大腿前側,創面大加上年紀體力受限,會先從感染較嚴重的部位處理,如會陰部、大腿內側及後側等人體易藏汙納垢之處,再觀察傷口有無感染或壞死徵狀,增加清創次數。植皮部分,王女士是以自體左側大腿、小腿和背部為供皮區,並以減少傷口面積為目標,從大腿下端、接近膝蓋位置等相對乾淨的部分先行處理,避免植上去的皮膚再次受到感染。歷經低血容性休克及敗血性休克,執行清創、皮瓣重建及植皮總共十二次的手術後,王女士終於順利出院,免於截肢危機。
-
2020-09-01 新聞.健康知識+
吃含萊克多巴胺美豬到底有無風險?專家教你一次看懂
雖然韋恩認為開放含萊克多巴胺(俗稱瘦肉精)的美國豬是政治議題,不是食安問題 (參見:瘦肉精美豬進口是個政治議題,不是食安問題),但是還是必須建立在食安的科學基礎之上。在宣布開放的數天之後,政府終於公布了風險評估報告, 這份「108食用肉品暴露萊克多巴胺之健康風險評估報告」是由成大醫學院環境醫學研究所/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所完成。報告的進行方式報告是基於依據國家攝食資料庫各年齡族群每天吃了多少牛/豬的肌肉與內臟。牛、豬肉及其內臟中萊克多巴胺濃度則參考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2018)之食品中動物用藥最大殘留限量和風險管理建議所提出之牛、豬各部位萊克多巴胺之最大殘留容許量(Maximum Residue Limit, MRL),等因子計算出暴露值,再比對我國於民國 101 年訂定食品殘留萊克多巴胺健康風險評估為 ADI (每日可接受安全攝取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 值為 1 微克/公斤體重/天,以綜合做出風險評估。而且以上攝食還從嚴計算,也就是假設所食用之牛、豬肉及其製品與內臟皆是進口的,且全部含有萊克多巴胺殘留。為了能評估所有的消費者,此項評估針對不同年齡層的民眾及敏感族群進行分析,包括小孩、幼兒、青少年、成年人、老人以及育齡與正在坐月子的婦女。風險評估的結論結論是:結果顯示不分老少,各年 齡層暴露萊克多巴胺劑量之劑量都在我國針對萊克多巴胺每日可接受安全攝取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 ADI)的 2.6~9.2%,算是風險很低。只有對於坐月子期間會吃腰子(腎臟)補身體的婦女,如果假設坐月子的婦女每日食用一副腎臟及一副肝臟的話,坐月子婦女暴露萊克多巴胺之劑 量則佔 ADI 的 89.9%,就比較有風險了,所以食用太多的內臟還是要注意。韋恩補充其他有關資訊萊克多巴胺的副作用食用含萊克多巴胺之肉品而暴露時,可能產生不良之心臟效應。萊克多巴胺的副作用: 如果攝取過量,會有心血管上的副作用,如心悸、血壓上升等心血管的問題,也可能會出現噁心、頭暈、手顫抖狀況,此外瘦肉精也是體育禁藥,運動選手要小心。萊克多巴胺的敏感族群萊克多巴胺的敏感族群:老人、孕婦、嬰幼兒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所以這些人食用時要注意。萊克多巴胺的代謝萊克多巴胺其實代謝速度很快: 萊克多巴胺進入動物體內後,24小時代謝率高達80%以上。人體口服後6小時,約可排除72%的投與量。萊克多巴胺烹調不怎麼會破壞萊克多巴胺很安定,加熱不太會降解,所以烹調對它的含量來說影響不大。萊克多巴胺的其他安全資料:日本、澳洲及Codex對60公斤成人所建議的每日安全攝取量上限為60微克。(來自前面提的1 微克/公斤體重/天)。要吃多少含萊克多巴胺的肉才會產生危害?依照台大教授孫璐西之前的計算,除非民眾一天內食用超過500公斤牛肉,不然萊克多巴胺不會傷害到人體。(安全限量與產生危害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目前台灣、日、韓等國都依據Codex 為豬訂定容許值為肌肉 10ppb、脂肪10ppb、肝40ppb、腎90ppb。Codex 對牛訂定的容許值與豬相同,不過台灣只有容許肌肉10ppb,其他肉品則未訂定,即不得檢出。所以並沒有Codex作為國際標準就非得100%遵守這回事。為何要添加萊克多巴胺做為動物肥育期之飼料添加物,是一種交感神經的興奮劑,生理上可以刺激肌肉細胞,增加肌肉合成,並減少脂肪合成,以達到增加瘦肉的效果,添加於動物飼料中可以增加家畜家禽的瘦肉比例、降低脂肪比例及減少飼料用量等優點。從這點來看,還算是對地球減碳有幫助的。開放萊克多巴胺的國家目前包括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26個國家(地區)登記核准,可合法添加於動物飼料中使用。美洲(17個):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玻利維亞、巴西、巴拿馬、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多明尼加、瓜地馬拉、厄瓜多、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祕魯、委內瑞拉、巴貝多。其它地區(9個):澳洲、紐西蘭、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南非、南韓、泰國、香港。什麼是Codex?最近政府言必稱Codex或國際標準,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簡稱CAC)是由聯合國國際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於1963年共同成立,宗旨為制定食品安全相關標準,為達成此一目的,其下設有多個委員會分層負責各項食品衛生標準之訂定。其任務為訂定及調合食品標準以保障消費者健康,並確保食品貿易之公平。在成立初期,其制定之國際標準對各會員國沒有強制力,為自願性遵守;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後,明文將CAC標準納入國際標準,使得該標準對會員國具有相當之強制力。Codex標準雖為國際標準,然而會員國仍可以科學證據之風險評估原則,訂定各國之標準。綜合來說,萊克多巴胺在科學界已經證明是相當安全的,沒有明顯的食安風險,與其擔心含量在10ppb以下的萊克多巴胺,反倒該注意牛肉、豬肉這些紅肉裡的膽固醇與飽合脂肪酸,這些才是專家非常有共識的健康影響因子。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
-
2020-09-01 新聞.健康知識+
中元普渡拜罐頭 外觀出現這4大狀況千萬不要買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快到中元普渡,罐頭、泡麵是應景祭拜食品,專家提醒,購買罐頭食品時,應該注意膨罐問題,如果罐身有碰撞痕跡,就不要購買。此外,打開之後,務必在1周內食用完畢,外包裝所說的1年保存期限,係指尚未打開時,可以保存的期限。 罐頭食品有滅菌過程 有利長時間室溫保存 海洋大學食品系教授蔡敏郎表示,製作罐頭食品時,會利用商業滅菌,殺死造成疾病與腐敗的微生物,達到可以於室溫下長期保存的結果,因此水果罐頭可長時間存放與防腐劑無關。不同材質的罐頭,不論金屬罐、玻璃罐、殺菌軟袋包裝都屬於罐頭食品,在食用安全性方面,不同材質的罐頭食品都具安全性,都能夠安心食用。 蔡敏郎也說,常見的金屬罐頭有鍍錫馬口鐵罐和鋁罐,常應用在腐蝕性強的食品,且罐內多會使用環氧樹脂等塗層做為保護,將食品與金屬罐身隔開,因此,不必擔心吃罐頭食品的同時也吃下重金屬。 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因為體積越大,價格越划算,讓許多人買了大容量罐頭。如果買了罐頭,一時吃不完,有人放在冰箱裡,以為不會壞,但其實,罐頭打開後、沒有蓋子可覆蓋的情況下,雖然在冷藏環境中,還是可能發霉,孳生微生物。 劉怡里建議,如果打開罐頭,吃不完,應該將食物倒進保鮮盒,再存放至冰箱。或是直接選擇玻璃裝瓶身的產品,上頭有蓋子,只要旋緊,就仍有保鮮效果。 購買金屬罐頭須確認外觀 打開發現食物有異切勿食用 蔡敏郎提醒,購買水果罐頭時,務必檢查外觀,選擇外觀完整良好的罐頭,若有膨罐、生鏽、變形或腐蝕的情形,表示罐內食品可能已變質或腐敗,可透過敲擊罐身確認罐頭的內部情況,若內部變質而有產生氣體現象,敲擊聲會較為空洞。 蔡敏郎強調,開罐後可再觀察罐頭內的水果、湯汁是否有變色或不正常的沉澱現象,如果有發現任何異狀,就不建議食用。 食藥署提醒,罐頭若受到撞擊,可能會破壞罐身內部塗層的完整性,造成罐身腐蝕等變質情形,購買後若不慎碰撞造成凹罐,也建議儘速食用完畢不要持續儲放。另外,雖然罐頭的保存期限比較長,但絕對不是「萬年食品」,購買後最好儘早食用,以免不慎放到過期。 馬口鐵共有9層材質 保護食材層層把關 食藥署指出,罐頭食品是指食品封裝於密閉容器內,於封裝前或封裝後施行商業滅菌,可於室溫下長期保存的產品。常見的包材有馬口鐵、鋁罐、玻璃、殺菌袋、鋁箔包及寶特瓶等。 馬口鐵是1種由軟鋼板製成的積層物質,以電鍍或熱浸方式將錫鍍在兩面,中央為底金層,上下延伸分別為錫鐵合金層、錫層、氧化膜及油膜,共達9層,可廣泛用於各種食品包裝材料領域。 9層材質中,以錫層為主要保護層,可隔絕食品使鐵層不被侵蝕,亦可阻隔環境影響因子,使內部食品不易劣變。錫亦有還原作用,大部分馬口鐵罐使用內部塗漆,以防止脫錫,少數淡色水果及果汁罐頭會使用塑罐,因少量錫的還原作用對淡色水果、果汁的風味及色澤有很好的保存效果。 此外,錫的還原作用可抗氧化,防止果肉變色。若外觀凹陷、膨脹或生鏽的罐頭,就不要購買,因為材質已經遭受破壞。 衛生福利部「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中,錫的限量在金屬罐裝食用油脂為250mg/kg,金屬罐裝飲料為150mg/kg,金屬罐裝嬰幼兒食品為50mg/kg,其他金屬罐裝罐頭食品為250mg/kg。 食藥署建立金屬罐裝食品中重金屬錫的檢驗方法,108年度抽驗市售金屬罐頭食品,檢驗結果錫含量均未超過法規限值,民眾可安心食用。 罐頭水果放糖調味比較甜 糖尿病患者食用絕對不能喝糖水 馬上就要中元節普渡,很多民眾都會買罐頭食品祭祀,台南市立醫院營養師張麗娟表示,廠商生產罐頭時,都會有滅菌流程,作用在把罐頭內部細菌殺死,達到防腐作用。因此中元節選擇罐頭食品祭祀,可以避免食物在環境與陽光環境下腐敗,食用時也會比較安心。 張麗娟提醒,由於新鮮水果品質不穩定,可能有些比較甜,有些則會比較酸,食品生產商在控管品質時,會用鹽糖等調味,讓整批罐頭味道一致外,也能符合外包裝標示,例如熱量或碳水化合物含量等,所以水果罐頭相對一般水果,味道會比較甜也比較濃郁,但維生素C等營養,多會因滅菌過程流失。 張麗娟也說,大體上而言,建議一般健康民眾,每天吃差不多1個拳頭大小的水果,如果是糖尿病患等民眾,單日一般水果量最好不要超過半個拳頭,同時也要考慮到水果甜度,如果是罐頭水果,糖尿病患者最好避免,如果遇到普渡家裡有準備,攝取量必須小於半個拳頭,且絕對不能喝罐頭糖水,一般健康民眾則要看外包裝標示,按照標示熱量換算合適食用量,小心不要讓單日熱量攝取超標。(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鳳梨生津止渴、整腸、抗疲勞! 但5種人要小心吃 堅果當零食太涮嘴照樣胖!1份的量是多少? 一張圖看明白
-
2020-08-24 新聞.健康知識+
老屋水管每天送鉛來,年輕人心血管風險增!專家教吃這些食物有利排鉛
台灣有不少屋齡超過60年的老建築,其中的老水管恐怕每天將有毒重金屬「鉛」送到你面前。台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主任蘇大成研究發現,新北市31個家戶有9戶早晨第一公升水鉛含量逾6微克,台灣大學約60年之舊校舍第一公升水鉛含量更逼近250微克。蘇大成指出,鉛會降低兒童智商,新研究亦證實使年輕人頸動脈變厚風險增一成、代謝症候群風險提高四成,呼籲政府盡快優先針對老舊屋舍和校園進行採樣分析,以了解暴露風險。台大醫院今由新任副院長高淑芬主持記者會,蘇大成與恩主公醫院副院長林建宇、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黃柏菁出席,共同說明長期合作研究最新成果。蘇大成表示,針對738位平均21歲之12到30歲成年人,研究發現尿中鉛濃度越高頸動脈中內皮層厚度越厚,在校正其他危險因子之後,鉛暴露增加代謝症候群風險41%,也與與胰島素阻抗、血壓、代謝症候群等心血管危險因子有正相關。研究也發現鉛暴露與頸動脈早期動脈硬化有密切正相關,鉛濃度較高者,頸動脈厚度增加14%,可能機轉是鉛促使核酸甲基化。上述兩篇研究都在今年發表於國際期刊。蘇大成於2017年做31個新北市居家測試評估,在夜間不用水的前提下,測量早上起來第一公升的水鉛含量,結果31個居家裡有5家超過6微克,兩家超過10微克,兩家超過9微克,顯示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家戶水管會「送鉛給你」。蘇大成與台大環工所教授林逸彬合作,測試台大屋齡大約60年的校舍一樓,第一公升水鉛含量逼近250微克,第五公升以後才慢慢下降,但連續採十公升,所有樣品總鉛濃度都超過10微克。林建宇表示,長期低劑量暴露導致的慢性鉛中毒,大多是無症狀,過去已知會導致腎衰竭、過敏氣喘等免疫失調、兒童智力下降。最新研究更確立鉛與年輕人心血管疾病有關,分析美國資料也發現,體內鉛濃度與股骨骨密度有負相關,這趨勢在停經前的婦女更加明顯,會增加骨折風險。蘇大成表示,鉛對於身體所有生理系統都是負面影響,國際間公認沒有安全值,也就是最好完全不要暴露到任何鉛。然而,台灣民眾鉛暴露是美國的2到2.5倍,90%時間人都待在室內,如果室內飲水、灰塵、油漆含鉛,就會造成問題。他強調,公布研究不是要讓人恐慌,而是要提醒並提供解方。蘇大成指出,我國經濟標準檢驗局公告實施的CNS國家標準,其室內塗料是比照中國,僅針對可溶性鉛含量限量90ppm,在室外塗料部分,雖順應多數國家作法定定總含鉛量限量標準600ppm,但對於超標產品僅要求加註警語,而未定定強制下架標準。另外,過去廣泛使用的黃銅水管含鉛量高達百分之五到八,就算自來水公司大管路換管,水進到老屋,還是盛裝在鉛管中。蘇大成建議,環保署、營建署、自來水事業單位、標檢局及地方環保局和教育局應通力合作,大規模調查幼兒園及小學自來水含鉛量,另須檢討含鉛管的使用及相關規範,尤其應研擬無鉛管材(含鉛量小於0.25%)在自來水系統及新建築中全面使用的可能。同時推動國內大型人體生物監測計畫,針對老舊建築等熱區,以不放流的採樣方法進行分析,以評估民眾健康風險。・如何防止鉛暴露:回家後先讓水龍頭流水一到兩分鐘。流出之水可以沖馬桶或澆花。選擇有標檢局「飲水用」標章的水龍頭。若仍有疑慮可選用認證可除鉛之淨水器。葉菜類烹煮前要洗淨。避免使用色彩鮮豔的裝飾器品盛裝食物。注意中藥來源安全可靠,並觀察服用後的反應。選用有安全標章的玩具,避免給嬰幼兒玩廉價鮮豔的玩具或贈品。注意打掃吸塵,避免落漆或剛油刷或焊接的場所。選用有綠建材標章之水性油漆。從是含鉛作業應穿著工作服,工作服不可穿回家,應更衣沐浴再回家。・有利於排鉛的食物:吃含鈣、鐵、鋅之食物,例如一天兩杯牛奶,可以與鉛競爭蛋白質載體。重視蛋白質食物之均衡攝取,例如豆製品和肉類。蛋白質可以與鉛結合為可溶性化合物,阻止人體吸收鉛。攝取含維他命C的食物,可以協助體內鉛從糞便中排除。諮詢/台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主任蘇大成製表/邱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