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2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搜尋
嬰兒
共找到
846
筆 文章
-
-
2020-03-01 科別.骨科.復健
陪中風家人復健 態度很重要
家屬的錯誤陪伴 影響復健療效「我的家人中風了!」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常常看到家屬是抱持著以下幾種不同的態度:1. 放牛吃草,不聞不問只有在門診的第一天會看到孩子陪伴,之後漫長的復健過程中,孩子就不曾再露臉。每次看到的就是年老的父母親拄著拐杖,旁邊跟著每隔一段時間就更換的外勞,老人家臉上常見的是滿面愁容。來做復健時,只有感受到醫師、治療師和病友們的溫暖支持鼓勵,才會看到他們一絲靦腆的笑容,很令人不捨。2. 亦步亦趨,捧在手心家人中風後,家屬全心呵護,絲毫不敢放鬆。病人腳稍微抬起,立刻蹲下去幫他穿鞋;病人手一伸出,茶水立刻奉上。病人試著要站起來,他就死命地拉著肩膀,還可能不小心把病人給弄傷了!不僅是自己如此,也要求外勞要一樣做到,不可有任何閃失。這樣的病人通常進步最慢,復健療效也最有限。3. 耳提面命,緊迫盯人這樣的家屬通常個性很急,求好心切。第一天看診就會問:「他什麼時候才會好?」在復健治療時,總會在病人旁邊碎碎念:「趕快把手伸出去。」「趕快把腳抬高。」「人家都可以做到,你為什麼不行?」還抱怨治療師:「還在床上做復健?不能趕快讓他下來走嗎?!」看到病人做得滿臉通紅,一臉沮喪,醫療人員還得花很大的力氣,才能重建他的自信心。聽聽醫師怎麼說對於中風的家人,好的陪伴很重要,請你要做到下列幾項:● 急性期穩定後,黃金恢復期6個月到一年,一定要用心陪伴,努力復健。● 千萬不要一味要求病人趕快會走,基本功(軀幹穩定,平衡控制)最重要。萬一步態錯誤定了型,以後很難改,而且常常會引起後續關節疼痛的問題。● 日常生活(進食、刷牙洗臉、移位)鼓勵病人只要能力所及,盡量自己來。適當輔具的協助可以降低難度,讓病人重新找回獨立自主的能力,進而有成就感。建立自信很重要。● 在復健治療中,多結識其他病友與家屬,彼此分享經歷,互相支持鼓勵,看到別人走過的歷程,不致徬徨沮喪。● 神經恢復穩定時,並不代表病人的功能進步也就此打住。復健科醫師會協助病人在不同階段,透過評估,設定合理目標。記得多和醫師聯繫溝通。● 不要比較,不要碎碎念。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擁抱,一個微笑往往更有效。● 別忘了,你自己也是需要被支持的。必要時的喘息服務,讓你走得更遠哦!需要支援,可以聯絡各縣市的「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中風的病人家屬是復健醫療很重要的團隊夥伴。積極正向的態度,避免過與不及的對待方式,密切與復健醫療團隊的溝通都很重要。別忘了也要把自己照顧好,自己的「定」讓病人安心,適切的鼓勵讓病人有信心。從「臥→坐→站→走」 循序漸進做復健如我們所知,小嬰兒的動作發展「七坐八爬」,慢慢地扶著東西站起來,逐步鬆開手之後,邁開生命中的第一步,然後越來越穩,能跑能跳。患者其實就如同小嬰兒一樣,要先從躺到坐開始訓練,坐穩再開始練站姿,能站穩且適當重心位移後,行走也就有機會了。也就是說依程度從最差到最好為「臥→坐→站→走」漸進的階段。即使長者只能躺在床上,還是有許多復健運動可以開始做。當他發現自己雖然肢體動作受限,可是已經可以開始為未來的復原作準備,對他的心理上也是一個很大的支持。躺姿訓練-舉棍抬膝訓練目的:臥床期間,可開始啟動臀部、下肢肌力訓練、肩關節、髖關節與腰部的活動度和延展度。 (若無棍子,可用雨傘代替)
-
2020-02-28 名人.好食課
睡前喝低脂鮮乳更合適?營養師推薦喝低脂鮮乳4時機
前幾天好食課破解了許多低脂鮮乳的迷思,有些粉絲詢問好食課能不能喝低脂,或是適不適合喝低脂鮮乳,所以好食課就根據過往查詢到的文獻或者是經驗,和大家分享以下4種適合喝低脂鮮乳的狀態或情境!1. 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根據102-105年的國人營養調查指出,上班族的鈣質和維生素B12的狀況十分不佳,鮮奶是鈣質和維生素B12的好來源,但僅有13.3%的人有喝到1杯,就更別說有喝足2杯份量了(連結)!報告也指出有超過42%的人每天至少會喝一杯的含糖飲料(備註:102-105年的國人營養調查,甜飲料頻率為全體19-44歲相加),而且在營養師的經驗中,早上吃早餐的時候容易有甜飲料的選擇。營養師還是要建議上班族要改選擇鮮乳,而會久坐辦公室的人可以選擇低脂鮮乳,低脂鮮乳的脂肪量低,降低吃完早餐的「負擔感」!2. 想要嚴格控制熱量:有些人想要透過控制熱量達到減肥的效果,但這些族群常因為過度控制而造成熱量、營養素攝取不足的狀況,反而導致反效果或是營養缺乏的狀況。建議想要控制熱量的人,別只選擇無糖茶和無糖咖啡;建議可以喝足鮮乳的建議量,透過鮮乳補充到蛋白質、維生素B2等營養素,在熱量控制好的前提下,攝取足夠的營養素更能幫助做好控制體態!如果,真的擔心鮮乳的熱量,也可以選擇低脂的,一杯290毫升的低脂鮮乳大約只有125大卡(連結),每天早晚喝一杯也只喝了約250大卡,且維生素B群、鈣質和蛋白質的含量與全脂鮮乳幾乎無差異,是想要嚴格控制熱量的首選飲品!3. 想要運動後增肌:許多人想要透過運動增肌,在運動後都會喝高蛋白飲品來補充蛋白質,但常常忽略攝取蛋白質的同時,需要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才能幫助增肌效應。為了增肌而補充的食物,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比例約為2-4:1,提高血糖讓胰島素上升,幫助胺基酸進入肌肉中,促進增肌(連結)。4. 想要好好睡一覺:根據睡眠醫學會在2019年的調查,具有睡眠問題的日班工作者達到10.7%(連結),想要好好睡一覺嗎?其實你可以不需要依賴安眠藥,飲食也是關鍵之一!牛奶中所含色胺酸,是幫助我們入睡的關鍵營養素之一。也有學者認為睡前喝一杯牛奶,就像是嬰兒時期喝母奶的舒服狀態,讓我們感覺到舒服而想睡覺(連結)。此外,低脂鮮乳的脂肪含量較低,對腸胃的負擔較小 ,所以想要好好睡一覺的你,非常適合在睡前喝一杯低脂鮮奶!網路上流傳著許多關於低脂鮮乳的迷思,好食課在上篇專欄中已經破解這些低脂鮮乳的誤解,如果你還沒有養成喝鮮乳的習慣,別忘記早晚要喝一杯,而且可以選擇低脂鮮乳幫助你達到目標!【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迷思破解】別污名化低脂鮮乳,這四種情境下更適合喝低脂鮮乳!】
-
2020-02-27 養生.聰明飲食
工作、生活靠咖啡續命安全嗎?營養師完整分析
不能出門的朋友們除了火鍋、燒烤、奶茶還想念起了咖啡館。已經復工的朋友們又開始了咖啡續命模式,工作效率全靠咖啡因。但灌多了咖啡之後,心悸、失眠之餘不由擔心,這樣喝下去真的沒問題嗎?對於一般正常成年人來說,每天攝入不超過400mg的咖啡因是安全的(換算成常見的咖啡具體是多少杯請拉到倒數第二段看)。而且只要不加奶油和糖就挺健康的,不會有什麼危害。 一. 喝咖啡的好處 咖啡可以刺激神經興奮,還有鎮痛、解除疲勞、提高身體機能等作用。此外咖啡中除了咖啡因還富含抗氧化物質,鉀、鎂、菸酸、維生素E等成分,適量飲用有助於維護心血管健康。 二. 咖啡過量會危害健康嗎? 對於咖啡的質疑大多在於過量攝入咖啡因的安全性問題。其實不僅僅是咖啡,茶、某些碳酸飲料、功能飲料、可可、巧克力等食物中都含有咖啡因。一般正常成年人,每天攝入不超過400mg的咖啡因是安全的。但是大量攝入咖啡因一方面容易導致人體對其敏感性下降,另一方面還可能導致心率與呼吸加快、失眠、煩躁、頭痛、胃部不適等症狀。另外如果在長期服用某些藥物,最好諮詢一下藥師咖啡因是否對其有影響。對於咖啡因影響骨骼健康的問題,有研究表明,大量攝入咖啡因可能會加速鈣流失,但這種流失與骨質疏鬆之間的關係尚不明確。 三. 喝咖啡可能缺什麼? 整體上建議在大量飲用咖啡(拿鐵就不錯)的同時要注意補充鈣和維生素D(曬太陽)。並且在食物多樣和均衡營養的基礎上保持適量的運動,例如每天30-6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跑步、游泳、羽毛球、跳繩等,每週進行2-3次肌肉抗阻訓練,這樣可以幫助控制體重和促進骨骼健康。 四. 哪些人不適合喝咖啡? 孕婦和乳母盡量不要飲用咖啡。如果實在需要,每天的咖啡因攝入最好控制在200mg以內,過量可能會增加流產、早產、低出生體重或通過乳汁影響嬰兒等風險。有研究者建議,育齡女性每天的咖啡因攝入量應小於300mg,所以備孕期間也需減少咖啡的攝入。如果有胃食道反流、偏頭痛,心律失常,睡眠紊亂,乳腺增生等問題,也不建議喝咖啡。 五. 常見食品中咖啡因含量 以100g的咖啡或茶為例:● 現磨濃縮咖啡液大約含有115mg的咖啡因● 卡布奇諾或拿鐵約含21mg的咖啡因● 中等濃度紅茶大約含有20mg的咖啡因● 中等濃度綠茶大約含有10mg的咖啡因以一般的美式咖啡來折算,400mg咖啡因大約相當於兩個中杯(355ml左右)。而一般的一小包的速溶咖啡大約含有50mg左右的咖啡因 ,理論上喝個七八杯也沒問題,但常見的三合一速溶咖啡裡面大部分都是糖和奶精(植脂末)這些,所以如果需要大量喝咖啡的話還是換一種吧。不同品牌的咖啡中咖啡因的含量差別也較大,星巴克的咖啡在同類型產品中咖啡因的含量排名均較高。星巴克中杯咖啡約含咖啡因200mg,而同樣體積的麥當勞咖啡約含110mg咖啡因。其它食物中,一瓶可樂約含35mg咖啡因,一盒250ml的巧克力奶約含咖啡因5mg。黑巧克力約含咖啡因38mg/100g,牛奶巧克力約含咖啡因15mg/100g。可以根據每天飲用的咖啡種類,以及是否攝入其他含有咖啡因的食物來估算每天自己攝入的咖啡因是否過量。如果需要備孕的話,最好適當減少目前咖啡的攝入量。 六. 咖啡戒斷綜合症 如果長期每天喝咖啡,有一天突然停止也沒有任何不適,那說明你確實沒有“成癮”。其實,醫學界也並不認為咖啡會“成癮”,只承認會有咖啡戒斷綜合徵,屬於精神障礙。如果你沒有出現戒斷症狀,根本原因在於你喝的量可能並不多,一般每天100mg左右的劑量不容易造成“成癮性”。很多人、特別是工作壓力非常大的人,習慣了每天大量飲用咖啡。這種情況下,一旦哪天突然不喝了,可能會出現頭痛、疲勞、焦慮、易怒、精神不集中等症狀,而且這種情況下普通的咖啡劑量也並不能再起到集中註意力的作用,而僅僅是緩解不適症狀。另外咖啡雖然可以讓人更清醒,但也有研究顯示對於反應時間和判斷力的改善並不大,甚至經常喝酒和咖啡的大學生更容易出車禍。 咖啡因在體內大約5-7個小時會被代謝一半,大約8-10個小時代謝75%,因此最好不要在睡前5個小時內喝咖啡,當然每個人的敏感度取決於你的代謝能力和日常喝咖啡的量,有些人就是沒有事。所以提醒大家,正常情況下還是可以喝咖啡的,但是要控制量,不要養成咖啡因依賴。本文摘自營養師顧中一微博名利一下子,健康一輩子!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我們是來自聯合報系家族、最有活力的「元氣網」,給你最需要的保健、疾病、樂活訊息!加入>>
-
2020-02-26 橘世代.時尚橘
健康膚質從正確保養開始 4個QA搞懂保養!
我的肌膚健康嗎?何時應該開始保養呢?讓專業皮膚科醫師告訴你。潔淨無瑕的面容,散發光采好氣色,是肌膚健康的最佳寫照。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汙染,紫外線逐年強烈,肌膚日漸老化等因素,都使皮膚與生俱來的防禦力面臨挑戰。此外,化妝保養產品多數含有酒精、香料、防腐劑等化學成分,長期使用也會對肌膚造成影響。擁有好膚質,其實並不難!什麼情況下你需要保養?正確的保養該怎麼做?又該如何從琳琅滿目的產品中,挑選出適合自己的保養品?Q1.健康的肌膚應該是什麼狀態?A:健康的肌膚,應該是從裡層到表層透出來的樣子,都要具有以下幾個樣貌:1.平滑、有光澤及亮度2.保水度夠,呈現保濕狀態3.有彈性4.膚色均勻,沒有斑點或暗沉現象5.對外界環境有一定的耐受性,不該有敏感、泛紅、搔癢等情況Q2.肌膚在什麼情況下需要保養?A:嬰兒和孩童的肌膚是最健康的狀態,原則上符合上述狀況,但肌膚功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飲食及睡眠與外在環境等因素而下降,膚況也會隨之改變。青春期的肌膚因皮脂腺分泌旺盛,保養應該首重清潔;成人在25歲之後,肌膚功能會逐步下降、老化速度變快,必須以外來的保養方式補充肌膚流失的物質,保濕功夫不能省;皮膚對紫外線無法抵抗,必須藉由外力的防護阻隔,防曬更不能少。保養,其實是每天必須要做的事。Q3.我每天有好好洗臉,這樣足夠嗎?哪些基礎保養程序是必須的?A:洗臉只能去除皮膚表面的髒汙、老廢角質等,肌膚的表面有一層皮脂膜,是汗水、油脂及角質所形成的天然保護膜,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脂膜分泌油脂的功能會逐漸下降,需加強保濕,達到油水平衡。所以只洗臉是不夠的,每天的基礎保養包括3步驟:清潔、保濕、防曬!年輕肌膚由於油脂分泌旺盛,保濕或許還不太需要,但防曬則每個人都必須。Q4.我該怎麼選擇對肌膚負擔最小的保養產品?產品中添加防腐劑、香精、色素、皂鹼、乳化劑、矽靈、酒精等,確實較常引起肌膚敏感不適,如果利用植物萃取物做為天然防腐劑,而產品也有通過肌膚評估測試,就會比使用化工成分來得好。購買時,選擇具公信力的品牌、有認證標章把關的產品。本文摘自《里仁為美》,更多精采內容請見《里仁為美季刊第55期》諮詢專家/皮膚科醫師陳眉穎【關於更多逆齡保養↘↘↘】。追求美麗無年齡限制!熟齡肌保養一定要知道4大重點。熟齡保養沒效? 醫:3大常見迷思別再犯!。自帶光芒的美麗祕訣 丁寧:「相由心生,內在的狀態會顯示在臉上」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20-02-25 該看哪科.婦產科
研究證實:幫助寶寶增強免疫力,母乳活性因子gsMO是關鍵
大家都知道母乳的不可替代性,因為母乳不但含有許多珍貴營養素、親和寶寶人體,成分中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比例適中,容易被寶寶所消化吸收,更富含多種母乳活性因子,這些母乳中的生物活性因子,能夠有效幫助嬰兒增強抵抗力。什麼是gsMO?與嬰幼兒免疫力息息相關的母乳活性因子近來,科學界對於母乳研究進入了嶄新階段:母乳生物活性研究,發現母乳中的多種生物活性因子,例如gsMO,即乳源之神經節苷脂(Gangliosides) 對寶寶成長發揮重要作用,也與寶寶的抵抗力相關。小兒科主治醫師巫漢盟(阿包醫生)表示,母乳中含有數百到數千種生物活性因子,包括「gsMO(乳源之神經節苷脂)」、a-lac(α-乳白蛋白)、HMO(母乳低聚糖)等等,這些乳源活性因子部分可以被消化吸收,具有活性功能和營養價值,部分活性因子則會直接發揮其生物活性功能。巫漢盟醫師指出,在這些母乳活性因子中,以「gsMO」和「α-乳白蛋白」最為重要,而且在母乳中的含量相當豐富:「gsMO」能夠增強嬰幼兒的抵抗力;α-乳白蛋白則是分子細緻,易於嬰幼兒消化吸收及利用。珍貴母乳活性因子:gsMO有效吸附病原體、增進嬰幼兒抵抗力巫漢盟醫師補充說明:「神經節苷脂」的來源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目前已知在母乳中的神經節苷脂含量豐富,被稱為:「乳源之神經節苷脂(gsMO)」,存在於乳脂肪球膜上。近期研究發現gsMO能發揮「誘餌」般的功用,吸附並帶走嬰幼兒腸道中的病原體,直接對抗病原體黏附,從而提升嬰幼兒免疫力、增加抵抗力。巫漢盟醫師進一步解釋,gsMO其實在人體各組織中即廣泛存在,尤其是在腸道組織中富集,它也是細胞膜的組成成分,能保護細胞膜、促進細胞膜各種酶活性恢復等作用。對於胎兒和嬰幼兒而言,神經節苷脂可以通過胎盤屏障到達胎兒體內,所以胎兒和嬰幼兒獲得gsMO有兩種途徑:自身合成和從母體中獲得,而嬰兒出生後,哺餵母乳讓寶寶獲得好的免疫力,gsMO就是當中關鍵。但由於寶寶自身合成gsMO的能力有限,因此,建議媽咪可以持續哺餵母乳,讓寶寶從母乳獲取gsMO這個關鍵營養,增加免疫力。
共
2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