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8 退休力.自在獨立
搜尋
媽媽手
共找到
63
筆 文章
-
-
2024-07-01 焦點.杏林.診間
當醫師成了病患家屬/老母膽結石開刀 王宏育公差帶團赴日度日如年
「12年前,媽媽膽結石手術當天,基於責任感,我仍帶著醫師公會會員到日本旅遊,沒有陪在她身邊,在日本5天,可說是度日如年。」高雄縣醫師公會前理事長王宏育說,當時每天早、中、晚都打電話回家,關心媽媽狀況,所幸,媽媽術後病情穩定,他也終於順利返國。母高齡94歲 骨鬆腰椎曾手術「高齡94歲的媽媽還有骨質疏鬆問題,60、70歲時,骨質疏鬆就十分嚴重。」王宏育說,媽媽骨密度檢測數值為負4.3,須使用針劑藥物治療,但此藥容易引發過敏,她又是過敏體質,令他很擔心,經深入了解此藥後,只要先吃緩解畏寒、過敏的藥物,即可接受針劑藥物治療,一年打一針,媽媽打了4年,骨鬆才逐漸好轉。在照顧媽媽的過程中,王宏育強調,必須注意她不可跌倒,以降低骨折的風險。然而,7年前,媽媽背痛得厲害,就醫檢查發現,竟是骨質疏鬆症造成腰椎3至5節共三節已經中空,並壓迫神經,經手術於腰椎打入骨粉改善,未料,4年前她卻不慎跌倒,再次進行腰椎手術治療。最令王宏育難忘的是,媽媽82歲時,有一段時間反覆發生肚子痛,吃胃藥就能緩解,但有一天真的痛到受不了,就醫檢查發現是膽結石作怪,必須以內視鏡手術切除膽囊,並取出膽結石。但當時他是高雄縣醫師公會常務理事兼公關福利委員會召集人,就在媽媽手術當天要帶會員到日本旅遊,這讓他陷入兩難。最後基於身為召集人的責任,他選擇帶團至日本。年長者時常腹痛 可能膽結石王宏育出發前,即便一切安排妥當,但在日本5天期間,他仍放心不下。所幸術後狀況不錯,「僅有一顆結石剛好卡在肝臟裡,沒有拿乾淨。」沒想到,手術後半年,這顆膽結石掉落在肝臟與12指腸的通道中,造成媽媽再次腹痛,「痛到在地上打滾」,這次需要進行經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ERCP)手術,經過胃、食道到達12指腸、肝臟夾出膽結石,手術8分鐘,之後就沒有再復發。歷經這次經驗,王宏育有深刻體悟,臨床上,若是B肝、C肝帶原者,出現肝功能異常、腹痛時,因擔心是肝癌,必定會進行超音波檢查;但若不是B肝、C肝帶原者,即便有腹痛,也不會立即進行超音波檢查。因此提醒若門診發現,年長者因腹痛就醫,且吃藥可緩解,卻時常反覆出現,應懷疑可能是膽結石所致,建議應進一步接受詳細檢查。建議補助骨密檢測 及早治療平時看診忙碌的王宏育,每次媽媽住院時,他都搞得焦頭爛額,必須下診後,前往醫院探視媽媽,還好太太、妹妹、妹婿有時會代替他去,減輕他的負擔,互相照顧、幫忙。王宏育說,媽媽多年來飽受骨質疏鬆症的困擾,而骨鬆對年長者健康是一大威脅,明年台灣將步入超高齡社會,建議政府應補助醫療機構進行骨密度檢測,讓骨鬆病人及早診斷早治療,降低骨鬆造成骨折,避免增加醫療支出。王宏育觀察,媽媽歷經多次住院,有許多事情要透過護理師向醫師轉達,但近年發現,醫院護理師工作量愈來愈大,但人力卻是愈來愈少,如果沒有護理師,醫師真的是無用武之地,呼籲衛福部應重視醫護人力問題。王宏育高雄縣醫師公會前理事長、王宏育診所院長●照顧對象:媽媽●罹患疾病:骨鬆、膽結石●發病時間:2012年82歲時罹患膽結石●症狀:反覆肚子痛,吃了緩解胃痛的藥就會好●治療:第一次手術以內視鏡手術切除膽囊並取出膽結石第二次手術經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ERCP)手術夾出膽結石●陪病心得:若發現年長者出現腹痛症狀,吃藥可以緩解,卻常反覆出現,應懷疑可能是膽結石所致,建議應到大醫院詳細檢查。骨鬆對年長者的威脅不可輕忽,政府應補助醫療機構全面進行骨密度檢測,讓骨鬆病人及早診斷、及早治療,降低骨鬆造成骨折。
-
2024-02-26 醫療.骨科.復健
在家就能緩解五十肩疼痛 治療師教你3招徒手復健讓關節不再卡
俗話說:「三十腕、四十肘、五十肩」,各類疾病都有好發的年齡層。五十肩常出現在40至60歲、女性發生率高,最明顯的病症是手抬不起來,因為肩關節囊裡面沾黏或發炎了,導致肩膀活動的角度受到限制。專業物理治療師許愷彥表示,肩膀疼痛、僵硬,可檢視「雙手伸直上舉」動作,過程中若引發疼痛或雙手高度不一樣,則要進一步求診復健科。五十肩嚴重沾黏 甚至須開刀許愷彥表示,五十肩的成因分為原發性、次發性,原發性沒有特殊原因,可能與退化有關;次發性則是因使用過度、姿勢不良、術後沾黏,以及有糖尿病、腦中風、甲狀腺疾病的病史。五十肩跟媽媽手、肌腱炎、肩夾擠症候群的症狀相似,常被搞混,若未能妥善治療處理,嚴重沾黏者需要開刀清除發炎組織,讓肩部恢復正常。五十肩的病程分為四期:前期(疼痛期)、中期(漸凍期)、中後期(冰凍期)、後期(解凍期)。前期剛開始的主要表現為肩膀疼痛,活動度稍微受限;接著漸凍期是手臂無法抬高,痛到無法穿脫衣物,影響生活或工作;再一段時間進入冰凍期,疼痛感慢慢消失,但是肩關節卡住無法上抬;到了解凍期,因身體自癒能力會逐步恢復,但各病程發展時間不一。五十肩有哪些症狀?1.手臂疼痛無法舉高,靠外力也無法舉起。2.肩膀活動度減少,無法穿脫衣服、拿高處物品。3.靜止時比活動時還要痛,甚至痛到無法睡覺。4.僵硬感明顯,肩部多角度受限。緩解五十肩疼痛 在家就能做既然五十肩過了解凍期後,疼痛就會稍緩,是否就不需要接受治療?許愷彥提醒,若錯過五十肩的復健黃金期,會拖延成更大的問題,包括反覆復發的「頑固型五十肩」、肩關節永久性損傷。因病程時期不同,各階段的治療重點分別是減少疼痛(熱療和電療)、增加關節活動能力、強化肌力訓練,加上持之以恆的自我復健運動。許愷彥推薦3招在家就能做的徒手復健,依自身可承受的強度放鬆筋膜,把肩膀沾黏的地方拉開,告別惱人的又痛又卡。物理治療師教五十肩徒手復健爬牆運動功效:利用牆壁做肩膀側抬及上抬動作,把僵硬肩關節拉開。1.站直距離牆壁約一個手臂的位置。2.患側沿牆面伸直成水平摸牆,手指沿著牆壁爬高,至無法繼續上伸為止,再慢慢放下來。3.身體正面與側面方向,各進行10組。毛巾運動功效:將毛巾置於背後,類似擦背的動作,改善肩部關節活動度。1.選擇適當長度的毛巾,雙手放置背後,以健側帶領患側向上拉。2.慢慢高舉至頭部後方,可在角度受限的位置稍微停止。3.上下來回做10次,以穩定的力量牽引,不要猛力硬拉。鐘擺運動功效:藉由身體搖動舒緩肩關節,增加關節角度。1.站在有椅背的椅子旁,健側扶著椅背、患側手持啞鈴或裝水的寶特瓶。2.腳一前一後站著,患側自然下垂,靠身體前後晃來擺動手臂。3.依狀況從前後擺動,改成順時鐘與逆時鐘旋轉。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1-21 癌症.癌友故事
手指截肢又罹癌!48歲母親勇敢面對厄運「世上有愛的人、活著就是禮物」
彰化48歲林鈺珮原與丈夫經營五金加工廠,生育3個小孩,卻因工作機械截斷左手手指,只剩大拇指完好,厄運接踵而來,當年發現罹患乳癌第三期,去年又發現癌細胞轉入骨髓,但她堅強與夫都投入照服員工作,她說,如果世上有愛你和你愛的人,辛苦的路上就忍一忍,「活著就是給家人最棒的禮物」。手指截肢又罹癌 48歲母勇敢面對厄運慈濟彰化分會年前圍爐活動因疫情停辦三年,今天恢復席開60桌,有300多名受助家庭成員參加,活動出動2、300名志工,志工親自烹煮10道菜,場面溫馨熱鬧;林鈺珮現場分享自己的故事,她與丈夫過去雖自營沖床加工廠,但因是租房,一家五口就擠在小空間裡生活,經濟狀況只能打平,還無法繳勞保。2017年疑似因機械故障,林鈺珮左手指遭機械壓碎而截肢,左手僅剩大拇指,林鈺珮說,當時最小的女兒才3歲,從此無法好好抱女兒,女兒曾對她說「等媽媽手指長出來就可以抱了」,讓她格外難過。因手殘讓她不好找到工作,林鈺珮當年參加照服員訓練,並考取證照,她說,想證明自己不是廢人,4年來工作雖逐漸穩定,但她表示,案家對她的同情言語讓她格外難受,她想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努力,相信「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則」。世上有愛的人、活著就是禮物林鈺珮去年6月發現乳癌復發後積極治療,她說,治療過程很辛苦也不舒服,但沒想過自己快死了,想到孩子還沒長大,還有很多事沒做,只能更加堅強,這段過程慈濟師姊給她很大的勇氣和力量面對人生挫折。林鈺珮念小學的女兒說,媽媽一直很堅強,時常保持微笑,教她珍惜每一刻,家裡雖然經歷風雨,但充滿愛和溫暖,媽媽是她心中的英雄。念高一的大兒子一滿16歲就報考照服員課程,希望學習照顧人的技巧,也許有一天可以派上用場。原文引用自:聯合新聞網延伸閱讀:.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每日書寫3件美好的小事!4步驟建立發現美好事物的習慣.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作業」:相遇請告訴我你完成了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2-21 醫療.骨科.復健
罹「媽媽手」騎車轉彎未打燈暖警沒開單 醫教一招自我檢測
57歲彭小姐從事餐飲業,反覆過度使用拇指、手腕,罹患俗稱「媽媽手」的狄奎凡氏症,她左手腕痛了20幾年,上個月她騎車轉彎未打方向燈遭警察攔下,她告訴警察說手痛到無法打方向燈,手腕還貼著痠痛藥布,暖警同情她居然沒開罰單。彭女事後接受骨科醫師林高田以針挑手術治療「媽媽手」,術後疼痛大幅改善。高雄中正脊椎骨科醫師林高田表示,「媽媽手」醫學名稱為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因瑞士外科醫生弗里茨•狄奎凡於1895年詳談此症而得名。「媽媽手」是控制拇指運動的兩條肌腱(外展拇長肌和伸拇短肌),因為長期過度使用,以致發炎造成的。林高田說,「媽媽手」成因及治療和板機指類似,只是不同的部位。針挑手術是以注射針頭當成刀片,消毒及局部麻醉後刺穿皮膚,以針頭切開、放鬆增厚的第一分隔滑車腱鞘。民眾若想確認是否有「媽媽手」可以芬可斯坦測驗(Finkelstein-Test)自我檢測,方法是抓住大拇指包在四指內,握拳將手腕向下壓,若大拇指根部疼痛即有可能是「媽媽手」。彭小姐五專畢業後,承接媽媽經營的麵店,因為生意太好了,拇指頻繁使用,且負荷太大重量,造成左手腕罹患「媽媽手」,每次疼痛就去打類固醇,讓疼痛緩解。彭小姐說,過去1至2年發作一次,近幾年發作頻率愈來愈高,每次痛起來,什麼事都不能做,連擰乾毛巾都不行,過去都去打類固醇止痛,但最近幾年打完類固醇復發時間變短,效果也遞減。彭小姐說,上個月騎機車經路口要左轉,因為沒有打方向燈,被後方警察攔下,警察問她「為何沒打方向燈?」她說左手腕痛到沒法打方向燈,暖警看到她手腕貼著痠痛藥布,同情她未開罰單,讓她深受感動。但是為了交通安全有手部疼痛的問題仍然需要積極治療。彭小姐事後到醫院接受林高田醫師在門診的針挑手術,術後左手腕疼痛大幅改善,並恢復正常生活。如何預防媽媽手?根據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資料,要避免媽媽手,平常需讓大拇指的肌腱有充足休息時間,以減少媽媽手的發生機會。就是適度讓手部休息,盡量減少拇指手腕的動作如避免大拇指「捏,抓」的動作。因此有家中成員罹患此症狀時,其他家人應適時協助,伸出「援手」,像是分擔家事等。這樣可讓患者大拇指、手腕有充份的休息機會,進而使症狀早日改善。若有媽媽手何時應去看醫生?若你已經嘗試過以下三種方式,但疼痛依然繼續干擾日常生活的活動時,就應該要就醫了。1.盡可能避免重複大拇指與手腕的動作。2.冷敷紅腫疼痛的地方。3.到藥局購買止痛藥服用。【資料來源】.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復健部:何謂「媽媽手」?
-
2023-11-21 醫療.骨科.復健
促進組織癒合的生長因子 高濃度血小板治療適用症狀一次看
台中市30歲蔡先生車禍膝蓋受傷,忙工作未復健,1個月後爬樓梯膝蓋痠痛又無力,急求診。經豐原醫院診斷為膝蓋髕骨肌腱撕裂傷,採用高濃度血小板血漿增生治療,搭配復健與正確運動方式,注射三次後,症狀大幅改善。「大腿是身體第二顆心臟」,復健科醫師張憲伯提醒,養成運動習慣,以免肌力退化、衍生病痛。高濃度血小板治療 啟動人體修復反應蔡先生正值拚事業年齡,今年4月車禍以為年輕力壯,傷口會自行恢復,沒想到1個月後,走樓梯膝蓋疼痛不已,向衛福部豐原醫院復健科醫師張憲伯求助,經診間超音波檢查,發現蔡男膝蓋髕骨肌腱有撕裂傷,才會久痛而不癒。張憲伯表示,運用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簡稱PRP)增生治療,藉由注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啟動人體修復反應,促進軟組織重啟自癒的能力。蔡先生注射後再搭配股四頭肌、臀肌運動與復健,至今已能正常上、下樓梯,膝蓋不痛,也不再卡卡。張憲伯解說,人體受傷的自我修復機制是靠血小板,血小板釋放出多種促進組織癒合的生長因子,誘導血管新生及膠原蛋白合成,因此PRP適用於軟組織,例如:肌肉、肌腱、韌帶、軟骨的修復再生,且血小板濃度越高,生長因子越多,修復效果越好。關節、軟骨、肌肉、肌腱與韌帶 皆為高濃度血小板治療適用症狀療程需抽取患者10至20cc血,萃取濃度最高的血小板,再注入病人的患部。張憲伯說,優點是血小板生長因子濃度高修復速度快,且是自體產物,因此不會排斥,也沒有抗原抗體過敏問題,也無類固醇相關副作用。適用症狀包含:關節、軟骨、肌肉、肌腱與韌帶的修復,若民眾有肩頸痠痛、下背痛、網球肘、媽媽手、板機指、退化性關節炎、足底筋膜炎、韌帶損傷、肌腱炎、五十肩等,都是適用對象。張憲伯也提醒,若患者注射後超過2周仍有發炎現象,需就診進一步檢查。而大腿可說是身體的第二顆心臟,支撐身體重量、跑步、蹲跳等複雜動作,平日養成運動習慣、維持肌力,以免肌力流失造成身體損傷。
-
2023-10-30 失智.失智專題
97歲失智阿嬤升格電影咖 家屬這樣做讓患者保持長年輕症
97歲失智奶奶,竟然是全台最「長青」網紅?個性開朗的「中壢一朵花」,在鏡頭下化身為爆笑諧星,以一支模仿饒舌歌手的趣味短片,意外爆紅並獲邀至桃園失智症關懷協會進行演出。在孫女導演徐紫柔的異想天開下,召集了鄰居與奶奶拍攝一部阿公阿嬤金剛戰士大戰殭屍的B級片 《記憶戰隊》。在這笑料不斷的拍攝現場中,他們能度過重重難關完成電影嗎?高齡97歲的蔡鍾景妹在10年前罹患失智症,當時家人及早發現且積極治療,多年來維持在輕症的狀態,除了短期記憶有缺損外,多數時間仍可自理。她的外孫女、紀錄片導演徐紫柔,以自家經驗為出發點,將外婆的失智過程拍成正向、溫馨的紀錄片《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顛覆失智症給人沉重的刻板印象,「其實輕度失智症的陪伴沒有這麼困難,可以做更多有趣的事情,一起表演、創作,留下回憶。」蔡鍾景妹剛出現失智症徵兆,是由兒子、也是主要照顧者蔡瑞洲察覺的。他說,媽媽手上經常抓著錢包找錢包、拿著眼鏡找眼鏡等一般人認為的「老化現象」,經朋友提醒,帶媽媽去醫院檢查才確診是輕度失智。所幸早期發現,靠著藥物及家人的陪伴,讓媽媽能盡量維持穩定狀況。不苛責,保持失智者身心愉快家人會常跟景妹奶奶開玩笑,替她取各種可愛的綽號,如「中壢一朵花」、「美女」、「小妹」、「阿龜」等,把奶奶逗得笑呵呵,讓失智者時常保持愉悅的心情,對於延緩病程有正向幫助。有時候景妹奶奶會忘記事情,但家人不會予以苛責,反之,當她憶起往事時,家人會給予讚美、鼓勵。不像失智症家屬給人灰暗的感覺,蔡家人以正向、開放的態度面對失智症,家族也會討論奶奶的病況該如何處理,不怕去談論。徐紫柔形容,因為大家知道感冒會有哪些症狀,所以有症狀會去看醫生,但因為大家不知道失智症有哪些症狀,所以常常會忽略看醫生。 讓失智者發揮所能獲得成就感徐紫柔從日本攝影師淺田政志的家族照片集獲得拍片靈感,決定以幽默且自然的方式呈現外婆失智的過程,並透過影像傳遞給更多年輕人,現在聽到失智症,年輕人覺得「不關我的事」,中高齡覺得緊張害怕,「最可怕的其實是我們沒有好好認識它」。在拍攝紀錄片《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過程中,劇組配合景妹奶奶量身設計台詞,每句只有5到7個字,一次只給一個行為指令,導演也會在鏡頭外擺出表情讓外婆模仿,瞬間捕捉到景妹奶奶的俏皮神情。蔡瑞洲說,拍戲能激起媽媽對於生活的欲望,不會感覺自己不中用了,讓失智者發揮現有的能力,獲得自信感。小編側記採訪過程中,受過日式教育的景妹奶奶始終面帶笑容,對採訪人員說鞠躬說謝謝,給人溫暖的長者形象,失去短期記憶的她,在家人陪伴下依舊把日子優雅又快樂。失智症或許無法治癒,但我們能以不恐懼的態度面對,減緩患者的症狀,讓他們跟景妹奶奶一樣享有快樂的晚年,正如徐紫柔導演所言,「其實輕度失智症的陪伴沒有這麼困難,可以做更多有趣的事情,一起表演、創作,留下回憶。」📽️更多電影資訊詳見「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臉書粉絲團🧠想了解更多失智相關資訊,請鎖定「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
-
2023-05-02 醫療.骨科.復健
手麻不同部位,代表不同疾病!「4大手麻原因」教你對症改善
出現手麻的時候,你會選擇甩一甩、忽視它繼續工作做事,還是想趕快解決這個討人厭的問題呢?其實手麻看起來是小問題,卻反映了神經出現的狀況,配合不同的症狀、部位,或許能揪出干擾生活的疾病所在!手麻原因有哪些?不同部位代表不同意思!「麻」是一個包含不同面向的感覺,但通常都跟神經敏感程度的變化有關,可能是因為受損而導致神經變得比較不敏感,或是因為持續被刺激而比較敏感,產生的原因跟詳細的症狀都會不太相同。「麻」代表的意思 變得不敏感:鈍鈍的,變得像腳底的死皮一樣沒什麼感覺,或是像戴了透明手套一樣,變得怪怪的、有如隔了一層膜。 變得太敏感:被電到的感覺、像被針刺,像被火燒到一樣刺刺痛痛,或是像有蟲在爬一樣,輕輕碰到就會痛。而手部神經分佈精細,每個位置連結到的神經都不同,因此根據不同的酸麻部位,就可以初步判斷可能的病因。拆解手麻原因、教你舒緩辦法!腕隧道症候群:手腕+拇指、食指、中指酸麻,是睡覺手麻的最大元兇「腕隧道症候群」主要是腕部的屈肌側腕束帶壓迫到正中神經導致,正中神經會經過大拇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尤以前三指為主,因此會覺得手腕跟前三指酸麻刺痛,嚴重時連手掌都有可能疼痛。而腕隧道症候群會因為手腕彎曲而加重症狀,因此在晚上睡覺時症狀通常會更明顯,因為手腕容易不自覺的彎曲,導致睡一睡被麻醒。如果常因為晚上手麻而睡不好,很有可能是腕隧道症候群。跟腕隧道症候群很像的「肘隧道症候群」除了俗稱「媽媽手」的腕隧道症候群之外,肘隧道症候群也會造成手腕、手指的酸麻,不過位置會換成無名指跟小指,可以分辨一下自己酸麻的位置來判斷。腕隧道症候群舒緩辦法 手麻那隻手的手掌往上翻,像要跟人擊掌一樣往前伸,直到手肘伸直。以另一手輔助,讓手麻手的手指往後壓,數10到15秒。 同樣手肘伸直,只是手掌改成往下,一樣以另一手輔助,讓手麻手的手指往下拉,數10到15秒。頸椎病:手麻一路從頸部沿著手臂到手指,睡覺時愛舉手另一個容易在睡覺時造成手麻的原因,則是「頸椎病」。頸椎病包含頸椎椎間盤突出、頸椎退化狹窄等問題,這些都有可能壓迫到神經而造成手麻。因為頸椎病造成的手部酸麻感還會伴隨疼痛、無力,有時候可能會拿不住東西,不過通常都只有單側,同時會是從頸部一路延伸下來,算是比較好判斷的疾病類型。不過如果搞不清楚到底是單純的肩頸酸痛還是頸椎病,也可以觀察自己睡覺時喜不喜歡「舉手」,如果把手高舉過頭才覺得躺起來比較舒服,或是醒過來時發現自己總是維持舉手姿勢,就很有可能是頸椎病造成的。頸椎病舒緩辦法 直視前方,讓頭往右邊傾倒,像要躺在肩膀上。右手繞過頭頂壓左耳,讓頭可以更靠近肩膀,停留5秒再換邊。 坐在椅子上讓頭往後仰,像是想盡可能去看身後的東西,覺得到極限就停,維持5秒。接著低頭向前,看自己的胸口,但不要聳肩,一樣停留5秒。 四個方向為一輪,可以重複10~15輪。自體免疫疾病、末梢神經炎:雙側麻木、痛感對稱,像戴手套、穿襪子的感覺如果是自體免疫疾病引起的手麻,代表自身的免疫系統正在攻擊神經,因此會有比較明確的疼痛感。通常會集中在末梢神經,例如指尖、手掌,但通常也會同時包含下肢的疼痛,不單純只有手麻。末梢神經炎的麻木感就比較特別,雖然跟自體免疫疾病引起的麻木感一樣都集中在末梢神經,但還會有一種「被包圍」的疼痛、刺痛感,像是戴上內面有刺的手套跟襪子的感覺。自體免疫疾病、末梢神經炎的手麻舒緩方式 建議直接就醫。自律神經失調:怎麼檢查都找不到原因,手麻還加上疼痛敏感、呼吸困難自律神經失調也可能會造成手腳感覺異常,不過通常會同時有呼吸困難的症狀,因此如果怎麼檢查都找不到手麻的原因,加上呼吸困難的症狀,可能就是自律神經失調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的舒緩方式 試著改用腹式呼吸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但更建議直接就醫尋求協助。【參考資料】.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手麻腳麻4大問.林頌凱醫師著:《不開刀,治頸椎》【延伸閱讀】 想靠染髮遮白髮,卻越染越白?白頭髮是頭皮老化嗎?白髮5大QA藥師一次解答
-
2023-02-17 醫療.中醫
怕開脊椎會癱瘓?中醫小針刀 治頑固型疼痛
「開脊椎是否會不良於行?會不會癱瘓?」常有檢查出椎間盤突出的病人如此恐懼地詢問。與其受制於傳統刻板印象而擔心受怕,不妨運用中醫的小針刀治療,針對高壓緊繃的位置與沾黏的組織做撥離、切割與舒緩,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不少患者做過X光、核磁共振等檢查,發現脊椎退化壓迫到神經,有麻痺、疼痛、腫脹與灼熱感等症狀,但一聽到手術要開「龍骨」而害怕。「小針刀」 結合中醫針灸與西醫手術刀中醫的小針刀則是近代中醫的一項創新療法,結合針與刀的特色,兼具中醫的針灸與西醫手術的刀兩者的特性。小針刀在頂端是一個小刀鋒的構造,不僅達到傳統針灸的效果,並利用刀鋒來做進一步的治療。就像郵票旁打了一排小洞,順著小洞撕就會讓紙有比較低的張力,並且很順利撕開,而小針刀也有讓患者局部張力下降的原理。小針刀的針孔非常小,過了幾個小時後都看不到痕跡,又稱為中醫的微創療法。隨著小針刀製作技術的進步,約0.3mm到0.5mm的口徑,在治療中只有明顯的痠感,一些特別敏感的部位如手心、腳掌還是容易有痛感,但都是正常的。小針刀治療必須到合格的中醫院所找針刀專科的醫師,才能獲得專業的診斷與治療。輕症或中度退化性膝關節炎適合小針刀治療許多輕症或中度的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病人,也可以採行小針刀治療。因為病人膝蓋內側韌帶太過緊繃,進而會磨損關節股骨的軟骨面,運用小針刀像梳子一樣可把這些緊繃的韌帶梳理開來,像是把纏繞在一塊的頭髮用梳子梳理開來,不會一直處於高脹高壓情形壓迫到軟骨組織,治療後讓韌帶放鬆了、降低局部高壓情形,就比較不會反覆的壓迫到軟骨並緩解病人疼痛與不舒服。上班族長期使用滑鼠、打字而導致手腕疼痛,也適用小針刀治療。小針刀對於局部腫脹、沾黏的這些組織,都可以達到撥離放鬆的效果,所以像五十肩、媽媽手、板機指、腕隧道症候群等筋骨痠痛,還有長久累積性的頑固型疼痛都適合小針刀的治療。(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1-28 醫療.精神.身心
「手滑摔了孩子,啟動憂鬱開關。」雙胞胎媽產後憂鬱症,在月子中心看鏡中的自己流淚!
我是西卡,也是一對混血雙胞胎的媽咪,想用親身經歷告訴媽媽們,你們並不孤單,需要時,一定要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並配合治療且相信你的醫師,還有要相信你自己一定會好起來。身為雙胞胎的媽媽,我的體重掉得很快。生完孩子我大概是56公斤吧,後來體重一直往下掉,最低甚至到了43公斤。很多人問我是怎麼瘦下來的?其實,我在產後罹患了產後憂鬱症。大約有5個多月的時間我沒有食欲,也無法好好睡覺的。要分享我的故事,其實我心裡有許多掙扎。畢竟「憂鬱症」這個詞,讓人們有著許多的誤解,光我聽過的就有:「不知足、抗壓力低、想太多、你就是不夠忙等等」。其實憂鬱症真的不是大眾想像的那樣,它是一個複雜且「需要」治療的疾病,就像你感冒看醫師一樣,如果因為我的分享,能夠幫助正在痛苦掙扎卻遲遲不敢就醫的媽媽們,我覺得很值得!你們不奇怪,你們也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只是因為懷孕分泌的荷爾蒙讓大腦重感冒了……在月子中心看鏡中的自己流淚當親手把孩子Kyler、Charlie抱在手裡的那一刻,我覺得努力值得了!然而心裡卻有隱隱的疑問焦慮和恐慌,說不上來也找不到出口。因為本身我念的是幼保科系,我內心不停告訴自己「這沒什麼,你可以的」。初期,我的奶量不多,為了寶寶我用雙手不停的擠,還要幫孩子洗屁股。雙手都中獎「媽媽手」,卻使我更加焦慮,也不敢告訴老公和我的媽媽。在月子中心的那段時間,每天照著鏡子,看到鏡子裡的自己和鬆垮垮的肚皮,還有分離的腹直肌,淚水默默從眼角滑落……我覺得眼前人不是我自己,很陌生,陌生到讓我不認識「她」是誰。一切都是正常的?「我還能回到以前的我嗎?」「疤痕會淡去嗎?」「奶水不夠怎麼辦?」「肚子的肥肉會消失嗎?」「一次兩個寶寶我能照顧好嗎?」「我能當一位好媽媽嗎?」「出了月子中心的日子會如何?」心裡多了好多好多的問號和未知以及焦慮,我的心找不到出口,當時的我也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已有狀況,只能詢問朋友找朋友求助,得到的回應卻是「這都還好吧?生小孩本來就是這樣啊!這很正常好嗎!」於是固執的我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正常的……」,出月子中心回家後,因為「媽媽手」還沒改善,以至於我必需帶著護具,只能在旁邊做一些雜事,我覺得自己好像一隻失去翅膀的小鳥,很多餘,只能看著大家每天忙東忙西,即便家人和老公都說沒關係,要我把手傷養好,但自責感卻越來越重,心理壓力越來越大,睡眠嚴重不足。一直都很獨立的我不知道該和誰開口。「會沒事的……會沒事的……我只要撐過就好!」即便我會在半夜起來餵奶時哭泣、自己洗澡時哭泣、曬衣服時哭泣但我真的不知道我自己怎麼了,為什麼自信一點一點開始消失,為什麼我越來越討厭自己,為什麼寶寶一直哭,我卻不知道怎麼哄,我不是幼保系的嗎?我在幼兒園都這麼多年了!手滑摔了孩子.啟動憂鬱開關直到一件事發生了,因為這件事成為壓倒了我內心的最後一根稻草。某一個週末,老公早起餵完早上的奶後便沉沉睡去,但我又聽到寶寶在躁動,原來是便便了!可是老公已經睡著了,想著他等一下還要起來上班,實在捨不得叫他,我便戴上護具和手套,幫寶寶洗屁股。那時候的寶寶已經蠻有重量了,在洗屁股時偶爾也會亂動,但因為帶著護具拇指不能彎曲,就在脫下尿布的一瞬間,寶寶從我手上滑落,我卻抓不住!我只能反射性地去接住寶寶,但寶寶還是撞到了。接踵而來是寶寶大哭,不停地大哭,我當下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依靠職業本能去檢查寶寶有沒有哪裡受傷,嘴裡不停地念著「對不起!對不起!媽媽對不起你!」然後嚎啕大哭,直到徐媽和老公聽到哭聲衝進廁所,我都還止不住淚水,嘴裡說著「我是不小心的,真的是不小心的,我不是故意摔到寶寶的!對不起!對不起!」我媽媽發現了我的不對勁,馬上安撫我,並告訴我寶寶已經沒有哭了,老公也緊緊抱住我,但我就像理智線斷掉了一樣,心裡的恐懼和焦慮翻倍式的爆增,從那一刻開始,我好像變了一個人。當負面情緒吞沒自己對自己極度厭惡、討厭自己、情緒低落、思緒變得混亂、思考變得緩慢、記憶力變差,會莫名的擔心很多可能還沒發生的事情。比如:「我覺得我媽媽會因為照顧寶寶病倒、我覺得疫情會害死寶寶、為什麼我要決定生寶寶,因為我的決定讓身邊的人好累……」每天,諸如此類的想法都像海嘯一樣吞沒自己,整個人變得緊張兮兮,只要些微風吹草動,感覺整個世界就會瓦解,對生活喪失動力,甚至有嚴重的輕生的念頭,走上頂樓各種可怕的畫面,反覆出現在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每天強撐著,直到有一天在和很好的朋友聊天時,我告訴她「我真的快撐不住了,再這樣下去,我好怕我會跟這個世界說再見。」有護理背景的好友建議我去就醫,並告訴我目前的情況是產後憂鬱症。這才打醒了我。開朗的人也會有憂鬱的可能我這麼開朗,怎麼可能會產後憂鬱?而且寶寶都很健康啊,也都睡過夜了,我怎麼還會產後憂鬱?直到見到醫師的那一刻——醫師仔細地向我介紹了產後憂鬱症的原因和病徵,所有的指標都顯示著我有嚴重產後憂鬱症,我才知道:產後憂鬱的原因非常複雜,可能與荷爾蒙改變、產後身體虛弱、睡眠習慣改變、人生角色改變,以及夫妻關係改變等都有可能,因為母體在懷孕時承受了荷爾蒙巨大變化,生產後不管是雌激素、黃體素、雄性激素,以及壓力都影響著媽媽。要餵母奶還是要服藥?醫師告訴我:「一旦開始服藥,便不能再餵母奶」,罪惡感又湧上心頭,但媽媽和老公看著日漸消瘦,日日哭泣失眠的我,便鼓勵我依照醫師的建議開始服藥。還記得那天晚上,媽媽和老公陪著我一起最後一次親餵Kyler、Charlie ,「寶貝,對不起,是媽媽沒用,媽媽撐不下去了,如果媽咪可以勇敢一點……」說到這裡,我已經泣不成聲,徐媽和老公安慰著我:配方奶也是很營養的。於是當天晚上我開始服藥,也開始了產後憂鬱症治療……治療非一蹴可及.身邊的人只能陪伴治療的過程並沒有想像中的順利,期間因為各種情緒波動和負面意念反覆回診換藥,每一次換藥都是一段時間的煎熬。醫師解釋「情緒是一個起伏的波動,你的好轉不會是直線向上的」,這讓身旁的照顧者非常煎熬,深怕一個不注意,我就會衝動做出傻事。讓徐媽和老公看著我日日以淚洗面,我可以想像他們看著深愛的人受折磨,心中應該也很不好受……但我克制不住自己的腦袋,好像電線短路一樣不停地反芻思考折磨自己,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家人朋友的鼓勵,相信醫師的治療,盡我所能幫助徐媽跟老公。儘管日日以淚洗面,我還是相信著「我會好起來」,漸漸地,在經過幾次換藥後,醫師和我似乎找到對我有效的藥物,但副作用卻是沒有食欲,嚴重時甚至會想吐,所以我的體重不停的往下掉直到剩下43公斤,醫師再度加入輔助的藥物後才停止……產後憂鬱症的藥物並不是馬上會有作用的,最快也需要一週至兩週才會慢慢看到效果,並且需要時間、耐心、換藥、調適、心理諮商,全部一起做才會逐漸好轉,陪伴者能做的只有「陪伴」。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平靜方式一天天過去,我的心緒慢慢的可以保持平衡,低落的時間越來越少,平靜越來越多……我告訴自己不能心急,只要能這樣平靜下去就好。直到現在,我仍在和產後憂鬱抗戰,但我已經好了許多,默默的,孩子也滿九個月了,當我感覺比較好時,我會去健走,或是每日晨間運動,建立新的習慣。在治療的期間,我也遵從醫師的指示,建立睡眠儀式,訓練自己的大腦「現在是睡覺時間」,因為睡眠不足對於產後憂鬱症會有很大的影響。我會在大約一樣的時間聽一樣的音樂、聞一樣的氣味、進行一樣的模式,在睡覺前開啟音樂,打開精油水氧機,再搭配腳底按摩,並且把手機放在很遠的地方(以前都是床頭伸手就能拿到的距離)。這樣的做法能克制自己睡前少用手機,也能避免藍光對大腦的刺激,漸漸地,我做夢的次數越來越少,入睡也容易許多。產後除了照顧寶寶,周遭的人也需要常常問一句「媽媽,你還好嗎?最近心情如何?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雖然我還在治療的過程中,但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正在掙扎的你,「你一定會好起來!」我不會跟你說加油,但我會跟你說「我陪你」。※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3-01-20 醫療.骨科.復健
大掃除清地板、刷高處…姿勢不對痠痛上身!復健科醫師授3口訣 正確姿勢不傷筋骨
年節期間忙於清潔打掃,務必謹記「一回筋骨伸,二回動作熟,三回休息體力留」的口訣:進行打掃工作前,先做5分鐘暖身操,若關節處有舊傷者,可穿戴護肘或護腕等護具保護。不要一口氣把所有家事做完,盡量分多次清掃,並避免使用錯誤姿勢。每隔1個小時,讓筋骨休息5~10分鐘,避免拉、扭傷或肌腱炎。打掃後除了休息,也可做伸展運動,讓疲勞的肌肉得以放鬆。以下為居家清潔常見的錯誤姿勢,及伸展動作示範,不讓痠痛找上身,喜迎新年!洗刷鍋子錯誤姿勢:手臂垂直重壓,壓迫肘、腕關節,容易引發網球肘或肩頸肌筋膜炎。正確姿勢:保持手肘彎曲,手腕有彈性,輕鬆又有效率。清潔地板錯誤姿勢:單手、伸長手臂左右橫掃,過度使用手腕、手肘,容易造成媽媽手或網球肘。正確姿勢:使用雙手,後方手推拉,拖把順勢前後移動,可減輕手腕、手肘負擔。擦拭高處錯誤姿勢:墊腳尖,手臂拚命伸直,容易造成肩頸拉傷。正確姿勢:腳踩在穩固物體上,手臂不需持續高舉,肩頸較輕鬆。端盤子錯誤姿勢1:大拇指緊扣盤緣,僅使用手腕力量,媽媽手易上身。錯誤姿勢2:雙手伸直,盤子離身體太遠,肩膀負擔大容易受傷。正確姿勢:雙手手掌輕托,盤子距離身體較近,確保上肢不受傷。伸展運動以下動作均持續做10秒,左右各做15次腕關節伸展:伸腕肌群腕關節伸展:屈腕肌群肘關節伸展:三頭肌頸側肌群:斜方肌
-
2023-01-13 醫療.骨科.復健
過年大掃除不想痠痛纏身? 復健科醫師:錯誤姿勢要避免
年關將近,大家都準備要除舊佈新,將家中仔仔細細地清理一番,也讓許多民眾出現各種身體的疼痛、受傷,不管是腰椎、肩頸、手肘、膝蓋、手小關節等等,希望民眾在過年大掃除之前,能夠注意以下要點,避免疼痛纏身。注意用力姿勢,「以蹲代彎」臨床上常見到民眾使用錯誤姿勢,站直身體彎腰抬起重物,這樣會使得腰椎的負荷過大,可能會出現腰部肌肉傷害、韌帶拉傷、甚至是椎間盤突出的問題。抬起地上重物,建議「以蹲代彎」,打直腰椎、屈膝蹲下,讓重物靠近身體,使用臀部及大腿的力量抬起重物,降低身體的負荷。也要衡量自己的極限,太重的物品不要勉強,應該找其他人一起幫忙。肩頸疼痛大掃除後的肩頸疼痛,常見來自於反覆勞動造成肩頸肌筋膜受傷,或是過多的雙手過肩,造成肩夾擠症狀。擦拭高處時,建議可以準備一個小凳子,避免長時間頸部抬頭或是踮腳尖。尤其高度不夠時,不要突然用力墊腳或是高舉手臂,可能會造成小腿或肩頸肌肉拉傷。如果需要長時間清潔高處,可以先做暖身活動,勞動30分鐘後可休息5分鐘,減少發生肩頸疼痛的問題。清潔打掃避免蹲跪許多民眾在習慣以跪姿擦地、或是長時間蹲著整理東西洗衣服,這樣姿勢對於膝蓋而言負荷很大,可能高達體重的七倍。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國人退化膝關節炎盛行率約15%,58歲以上的成人,更高達2成。如果是罹患膝關節炎的民眾,或是具有風險因子(女性、年長、過重),更應該注意姿勢。除了避免蹲跪之外,也應避免坐過低的矮凳。使用合適的工具打掃時,可以使用長柄的清潔工具。整理較高的窗戶,應使用長柄的抹布,以免造成肩頸過度伸展。刷洗地面時也可使用長柄刷,刷柄的長度必須夠長,讓腰部不會過度彎曲,減少腰椎負荷以及背部伸展肌群的疲勞。抹布、刷子應該選擇合手的大小,最好是能夠使用整個手掌使力為佳。不合手的工具可能使手指小關節負荷過大,容易出現手指關節炎、媽媽手、板機指。適時使用護具過年期間因為清潔、烹飪,使得手臂、手腕長時間反覆用力,可能會使手肘外側發生疼痛,也就是俗稱的「網球肘」。曾經出現網球肘的民眾,在工作時可以使用網球肘護肘,降低肌腱的負荷。常有腰痛或是年長的民眾也可以使用護腰,幫助脊椎穩定、減少腰部拉傷的問題。適當休息許多勞動後的肌肉骨骼受傷、身體痠痛,都來自於「累積性創傷疾患」,也就是長時間反覆地做同樣的勞動工作。因此,建議民眾在大掃除的時候可將工作妥善安排,工作30至50分鐘,可休息5-10分鐘。休息期間可做一些伸展運動放鬆緊繃的肌肉。另外也可交替做不同的工作,例如:拖地二小時後改為整理櫥櫃。讓身體可以使用不同的肌群,避免疲勞過度累積。
-
2022-12-27 醫療.骨科.復健
貼布貼紮 改善肩頸痠痛
很多人都有肩頸痠痛的問題,衛福部苗栗醫院復健科主任康耀文指出,肩頸出現疼痛,主要都是因重複性的勞動,或是扛舉過重物品造成的症狀,建議可透過物理治療,並且配合使用肌內效貼布貼紮,疼痛症狀可明顯改善。一名在電子廠上班的李姓40多歲女性,因工作關係需要經常抬舉零件與物品,重複性的動作導致其肩部疼痛、僵硬,穿脫衣服、睡覺時都在痛,日前因症狀持續未改善,疼痛難耐,於是就醫治療。康耀文表示,經診察發現,這名患者肱二頭肌與棘上肌有發炎、關節角度受限,X光檢查後,確定其骨關節沒有問題,也沒有肌腱鈣化,因此安排物理治療並配合使用肌內效貼布貼紮,症狀明顯改善。民眾常聽到俗稱的「五十肩」,其學名是「粘連性關節囊炎」,康耀文指出,常見的是以肩關節肌腱炎為主,例如肩二頭肌肌腱炎、肩棘上肌肌腱炎較為常見。現代人因為運動少,肌力明顯較差,做重複性動作過多,或是假日從事較激烈性運動時,很容易造成軟組織過度負荷導致發炎,好發族群以中年人居多。康耀文說,若肩膀發炎、痠痛,一定要好好治療,否則發炎拖太久,有可能發生沒有受傷,肩膀肌腱就突然斷裂的風險,屆時恐怕得手術才能治療。康耀文強調,肌內效貼紮治療,除了常應用於肩部痠、痛治療外,運動傷害防護、媽媽手、網球肘、高爾夫球肘、乳癌術後淋巴水腫、周邊組織腫脹、血腫、術後止痛等也會運用,使用範圍相當廣泛。苗栗醫院院長李明輝表示,臨床上如果要延長復健的效果,或是保護受傷的肌肉,可自費選擇非侵入性的肌貼治療,利用具有伸縮性的肌內效貼布的黏彈性質與力學方向,配合肌動學及生物力學的原理,可以達到改善疼痛、增加循環、降低水腫、加速癒合、放鬆軟組織等效果。康耀文指出,雖然肌內效貼布不含藥性,但它是醫材,不可以隨意黏貼,當心亂貼恐受傷或反而更痛。
-
2022-11-16 養生.家庭婚姻
夫不履行性愛義務罰買包、開辦公婆訓練班…里長超狂政見顛覆女性溫良恭儉讓形象
九合一選舉即將舉行,桃園一名里長候選人洪嘉璘提出10項超狂政見引網友熱議,討論度最高的莫過於「不履行夫妻義務的老公罰買愛馬仕包包」及「開辦公婆訓練班訓練好公婆」。細看10項政見可見年輕人在夫妻關係、婆媳關係、育兒方式等方面的顛覆主張。洪嘉璘在選舉公報上寫明,自己是一位2歲孩子的Amy媽媽,將極力把南興里打造成全台最適合遛嬰的親子樂園。78年次的洪嘉璘所提出10項政見,多半就與育兒與家庭關係相關。男性才有性愛自主權?其中第8項,「杜絕老公婚後不履行弄啊弄之義務,提案立法:經老婆舉發一次不弄,即罰買愛馬仕包包乙款」,引起最多網友討論。這項政見由一位女性候選人提出,話題之餘更可見女性在性愛自主權的大幅提升。在生物本能上,男人在性愛方面一向多是較為較積極主動的一方;女性當然也有欲望需求,但在傳統觀念束縛下顯得較為壓抑。這項政見顯示出現代女性可以是性愛主動的一方。不過,根據民法第 1001 條:夫妻互負同居之義務。但有不能同居之正當理由者,不在此限。許多人誤以為,同居義務包括性行為的履行,因此我們常在新聞報導看到,夫妻其一方以對方長久不配合行房為由訴請離婚。這樣的離婚訴求其實是不會成立的。知名律師呂秋遠就曾在其臉書PO文教育網友們,「做愛不是夫妻的義務,履行同居義務的意思是,夫妻有住在一起的法律義務而已。」因此,不管是夫不與妻或妻不與夫做愛,其實都不違法,反倒是如果其一方強制對方發生性行為,即便是夫妻關係,仍可向對方提起訴訟。因此,洪嘉璘提出的政見不會是協助訴請離婚,而是軟性訴求老公賠償名牌包。好公婆難求!?另一個有趣的政見是:「里民中心擬開辦公婆訓練班,協助將老公的爸媽,訓練成不多嘴有禮貌、跟得上時代且尊重媳婦的好公婆」。這應該是會讓許多媳婦拍手叫好的一項。許多長輩們總愛問子女媳婦們,怎麼不生小孩、怎麼只生一個、小孩怎麼這樣顧、怎麼讓老公洗碗、怎麼常回娘家…這些話題經常是一秒惹怒人的「關心」。好公婆難求,如果無法有好相處的公婆,難怪現代許多女生結婚都要求不與男方父母同住,因為婆媳關係要比夫妻關係更棘手,若能保持距離,或許是雙方維持和平的另一個辦法。水蜜桃啤酒孕婦行不行?另外其他幾項政見也可見洪嘉璘在育兒方面極力為媽媽們爭取福利的用心,但有一項可能會有爭議:「全力推廣水蜜桃口味啤酒,每天可憑媽媽手冊至里民辦公室領取一打!」。網路流言裡總有許多不讓孕婦吃的東西,例如不能喝咖啡、不能吃薏仁、不能吃冰…不過這些都是沒有根據的,名醫蘇怡寧就常在臉書教育廣大的孕媽媽們,多數食物只要不過量攝取都沒問題,但唯有菸酒是確定的飲食禁忌。不管這位候選人所提的政見合不合理、可不可行,或許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更多人理解年輕人的觀念及了解其所遇到的諸多家庭問題。里長候選人洪嘉璘10項政見1. 招商迪士尼樂園、環球影城落腳南興里2. 規劃桃園大巨蛋,邀請美國大聯盟職業球團來南興里進行表演賽3. 爭取桃園捷運「南興站」落腳南興里,並連接臺北捷運內湖線,解決北桃通勤塞車問題4. 向中央提出:南興里設置桃園國際機場第四航廈計畫,讓里民只要散步就能去機場5. 將南崁溪整治成巴黎左岸,邀約周杰倫拍攝音樂MV,提升南興里能見度6. 推動南興里出生的新生兒,0到18歲每胎每個月補助3萬元7. 全力推廣水蜜桃口味啤酒,每天可憑媽媽手冊至里民辦公室領取一打!8. 杜絕老公婚後不履行弄啊弄之義務,提案立法:經老婆舉發一次不弄,即罰買愛馬仕包包乙款9. 里民中心擬開辦公婆訓練班,協助將老公的爸媽,訓練成不多嘴有禮貌、跟得上時代且尊重媳婦的好公婆10. 擬補助小資新婚夫妻買房基金,預計每戶補助4000萬,吸引大量人口遷入,目標將南興里升格為南興直轄市
-
2022-09-09 醫療.骨科.復健
中秋節大攤小攤烤肉趴,燒烤時姿勢不良,「1部位」痛到不行,骨科醫師教你護筋骨三部曲
一年一度的中秋連假就要到了,台灣人很流行在秋節前後吃烤肉來過中秋,然而骨科醫師卻發現,往年不少民眾常常在連假過後,陸續向骨科門診報到,一詢問才發現原來是在歡樂聚會之際,有民眾因採買時的重物搬運,或烤肉彎腰前傾的不良姿勢,甚至可能聚會後清洗爐具不當使力等,而出現腰椎、手腕等不適甚至疼痛。因此,光田綜合醫院骨科醫師嚴可倫特別提醒大家,在烤肉前的準備,烤肉時和烤完時收拾工作,可以參考以下介紹的護筋骨三部曲,才不會在連假過後,這裡痛那裏痛。 首部曲︰烤前準備迎接烤肉盛會前的採買準備,往往跟烤肉本身同樣令人興奮期待.面對賣場琳琅滿目的商品,請記得遵守以下原則︰1.少量多樣:例如汽水、啤酒等飲品,以往民眾可能一次買整箱(24罐),覺得較為划算,但因中秋採買物品較多,建議可採取「少量多樣」的原則,如飲料部分改為買一手(6罐)、或寶特瓶裝,既可以讓選購的種類更多元,又可以避免一次搬太重而受傷。2.蹲低抱起:面對比較重的商品,在搬運時切記要靠近蹲低,避免直接彎腰抱起,尤其曾有椎間盤突出病史的患者更要小心,否則還沒烤到肉就傷了腰,會讓整個中秋連假相當掃興喔!3.推車代勞:中秋烤肉採買物品眾多,民眾至賣場往往需要花上一、二個小時,建議盡量減少靠身體搬運的次數,買多買少都善用推車代勞輕鬆選購,甚至推到停車場方便上車,如此可將受傷的機率降到最低。二部曲︰烤肉當下終於來到烤肉的重頭戲,在與家人親友開心聊天、大啖美味的各種燒烤之際,也要注意烤肉姿勢是否不良,以下四個小技巧,可以讓您快樂吃烤肉,安全顧腰椎︰1.忌蹲低坐:傳統的烤肉都設計得非常靠近地面,然而長時間坐低板凳、或低烤肉,將導致身體長時間前彎,而增加腰椎壓力,導致事後相當不舒服,因此應該將烤肉架架高、墊高、或放高處,減少烤肉時的彎腰次數。2.長夾助攻:倘若無法改變烤肉架高度,也可以利用加長的夾子,增加人體與烤肉架的距離,如此就可以坐較高的椅子,避免低蹲低坐,導致腰椎受傷。3.雙手並用:面對比較重的烤物,例如大支串燒、鋁箔紙盒、大肉排,可以出動雙手雙夾,避免因為單手夾重物負擔過重甚至導致扭傷。4.電烤神器:近來流行的「電烤盤」、「電烤神器」等,除了免去升火的麻煩外,也讓民眾可以在室內吹著冷氣烤,或是放桌上輕鬆烤,甚至也可以減少煙灰,好處多多。 三部曲︰烤後收拾吃完了美味的烤肉,就是大家分工清理收拾的時間,此時不少烤肉專家的手腕與腰椎都開始「累累的」,因此如何「省力」護手腕、顧腰椎?不妨參考以下的小技巧︰1.鋁箔防焦:建議在烤肉時,可用鋁箔紙包裹食材,並搭配一點水分或米酒,就有蒸煮的效果,又可以避免烤焦,這能讓事後在刷洗鍋具較為輕鬆,另外使用鋁箔時,要記得亮面朝食材,霧面朝熱源才是正確的。2.木炭處理:建議先降溫再分批夾開,如此可避免太重或燙傷,而在移動木炭包或爐具時,切記不可直接彎腰搬運,容易造成腰椎不適;此外在提水降溫時,一樣要遵守蹲低再提起的大原則,倒水時水桶可放膝蓋上減少腰椎受力。3.省力刷洗:建議先將爐具、鍋具以溫水或清潔劑浸泡,讓刷洗污垢能較為省力,避免跟它「直球對決」而過度用力刷洗,導致手腕扭傷或媽媽手。現代人運動量少,肌耐力較不足,因此像直接彎腰搬運重物、長時間蹲坐烤肉、過度用力刷洗等動作,都容易讓酸痛找上門,建議大家烤肉時,盡量把握以上三部曲的原則,減少受傷的可能,讓每次的烤肉都買得開心、吃得盡興、清潔省力。延伸閱讀: 。中秋烤肉把握5要訣,「1食材」絕對要煮熟才吃,否則恐釀腸胃炎而且會傳染 。中秋節吃月餅又要吃烤肉,跟著王牌營養師劉怡里這樣做,不怕隔天體重狂飆,「1食物」只能吃1/4個
-
2022-08-14 焦點.杏林.診間
產科醫護荒/生產管理師、開放醫院 醫界提偏鄉解方
大新竹地區資源集中竹市、竹北新興發展區,「偏鄉根本養不起婦產科醫師」,祭出偏鄉山地鄉孕婦交通費補貼,仍治標不治本。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提出「生產管理師」概念,讓偏鄉產婦也能安心就地生產;也有醫院考慮試辦「開放醫院」,開放診所醫師使用大醫院設備。黃閔照舉提出的生產管理師概念,如五峰鄉部落孕婦領了媽媽手冊後,透過產檢雲端化,管理師即可知道山區有哪些婦女懷孕,隨時掌握懷孕周數,協助安排產檢、衛教。「好的管理師不僅能解決醫師人力不均問題,也能避免衍生更大醫療成本和糾紛。」黃閔照說,衛福部已有類似計畫模式。為解決新竹溪南地區婦產科醫師荒,已有醫院策略聯盟支援看診。新竹國泰醫院與北榮新竹分院簽約,每周派四醫師到竹東支援看診,其中包含兩名女醫師生,讓原鄉婦女感動「終於有女醫師了」。對於醫界拋出「開放醫院」做法,新竹馬偕醫院長翁順隆說,可緩解醫院人力不足問題,孕婦也能讓熟悉的產檢醫師接生。不過,也有產科醫師持保留態度,「開放醫院」不普及,診所醫師使用大醫院的器械、人力,也要時間磨合,且生產變數很多,應先試辦再觀察。
-
2022-07-20 醫療.骨科.復健
阿伯肌肉拉傷發炎 醫師用超音波檢測患部無所遁形
花蓮一名退休的廖姓阿伯長年在社區帶領讚美操,某天突然「啪」一聲,背部、手臂感到疼痛,他以為是拉傷,沒想到幾天後手臂無法舉起,趕緊就醫。經門諾醫院醫師使用「肌肉骨骼超音波」檢查與治療才逐漸康復。醫師呼籲,若運動傷害疼痛加劇,可能患部已發炎,應盡快到院檢查。醫師拿起肌肉骨骼超音波探頭,在阿伯的肩膀、手臂滑動,透過影像檢查工具輔助,看著螢幕顯示狀況,透過超音波導引把積水抽出後,再經過幾次葡萄糖增生注射及復健治療,疼痛症狀已逐漸改善,阿伯的手臂已能舉起,恢復以往生活品質。門諾醫院復健科醫師黃毓亭表示,許多肌肉骨骼受傷處在「軟組織」,也就是神經、韌帶、肌腱、軟骨或肌肉等,這些組織無法明顯呈現於X光片下,唯有透過肌肉骨骼超音波檢查,不僅可以確認肌腱是否完整、破損,還能觀察關節是否有積水等問題,讓醫師在診斷上更加精準明確、對症下藥。黃醫師進一步說明,「肌肉骨骼超音波」具有即時動態影像的功能,醫師可透過這項功能為患部的超音波導引注射,將藥物準確地施打在需要治療的部位。在臨床上,五十肩、媽媽手、板機指、或是激烈運動所造成的肌肉骨骼拉傷、撕裂傷等,都可利用超音波導引注射患部,一旦發現關節或組織有積液時,也可利用超音波導引將積液吸出,再進行治療。
-
2022-07-08 癌症.胃癌
5類高危險族群容易得到胃癌 不良生活習慣造成致命腫瘤
胃癌幾乎是無聲殺手!症狀表現很像胃病,很難發現。不如戒除不良生活習慣,讓胃部保持健康。 胃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而相比其它惡性腫瘤,卻因為它的表現症狀很容易跟普通胃病混淆,導致發現機率較低,許多胃癌病患發現自己罹癌時,卻已經是末期。英國《NHS》網站指出,很多胃癌病患,即便身體出現胃酸逆流、吞嚥困難、打嗝很多等症狀,卻覺得自己只是得到普通胃病。因此羅列以下胃癌症狀、降低罹患胃癌的方法: 1.50歲以上 2.男人 3.長期感染幽門螺旋桿菌(H. pylori) 4.患有某些胃部疾病,例如長期嚴重的 胃酸逆流、 胃發炎 5.胃癌疾病家族史 1.長期大量抽菸 2.病態肥胖 3.工作必須接觸有害的化學物質 4.酗酒 5.很少吃蔬菜水果 6.攝取很多的紅肉和加工肉類,例如火腿、培根和臘腸 一、胃癌有許多症狀,但可能很難發現,它們影響了消化,例如: 1.胃灼熱或胃酸逆流 2.吞嚥困難 3.感覺有消化不良的症狀 ,例如打嗝很多 4.進食的時候,很快就覺得飽了【 推薦閱讀: 能吃就是福?胖嘟嘟富貴相?別再被舊觀念束縛,肥胖有害健康,還會致癌!】 二、其他症狀包括: 1.食慾不振或無故體重減輕 2.肚子上方有腫塊 3.肚子上方疼痛 4.感到疲倦無力 如果罹患其它疾病,例如胃食道逆流,可能也會經常出現上述症狀。 但如果你習慣了這些症狀,而症狀正在發生變化、惡化或感覺不正常,請接受專科醫生的診斷或檢查。 【有片】營養師話真相!關於抗癌飲食3大迷思解析 哪些人更容易得到胃癌?哪些生活習慣讓你容易罹患胃癌?胃癌的主要症狀 【延伸閱讀】 Delta病毒襲台!怎麼預防突破性感染?會有突破性感染,還需要打疫苗嗎?重症醫師解惑 成功擺脫媽媽手、網球肘!物理治療師示範5招居家復健運動 家長擔心校園防疫…張金堅教授談上學防疫8項指引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
2022-06-21 醫療.骨科.復健
男性也有媽媽手 一動作可檢測
40多歲陳先生,每天到市集擺攤賣油飯,長期手部疼痛且無力,近日狀況惡化影響工作而就醫,經復健科醫師診斷為「媽媽手」。患者很訝異怎麼會有媽媽手?其實,只要手部經常做重複性動作的人,有較高機率得到媽媽手,例如保姆、工人、勞動階層、餐廳服務員、常打電腦的人等。媽媽手又名「狄奎凡氏症」,正式醫學名稱為「狹窄性肌腱滑膜炎」,發生主因是「外展拇長肌」和「伸拇短肌」反覆緊拉、過度磨擦,而導致腱鞘發炎、腫脹,與增厚的伸肌支撐帶過度擠壓而限制肌腱滑動,造成疼痛、動作受限,甚至有功能障礙等問題。檢測是否有媽媽手?可以做一個簡易動作測試,將大拇指包在拳頭裡面,並向下彎,若大拇指靠近手腕處感到疼痛,可能便是媽媽手,請至醫療院所由醫師進一步評估與診斷。●常見治療:口服消炎止痛藥物、局部藥物注射、穿戴護具、物理治療等,適合症狀較輕微的病人。若症狀嚴重或已治療一段時間仍未改善者,則須考慮手術治療。●藥物注射:局部注射類固醇可緩解疼痛、降低發炎反應;或採PRP高濃度血小板血漿再生療法,抽取自己的血液,離心萃取出內含的生長因子,再注射至受傷的組織內,刺激組織修復與再生。●護具或副木:藉由穿戴量身訂做的護具或副木,可限制患處關節活動,讓患處獲得足夠的休息,避免病症持續惡化。●物理治療:熱敷、電療、蠟療、超音波等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及改善發炎腫脹。當症狀改善後,仍應留意手部狀況,注意平時生活或工作上是否有大量使用特定的手部動作,減少高負荷、高重複性的活動,適度休息,避免疾病復發。
-
2022-06-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高雄福利...孕婦免費領5支快篩試劑 身障者可領2支
高雄市防疫再放紅利!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明天起至6月30日,高市懷孕媽媽可免費領取5支快篩試劑,只要孕婦拿著媽媽手冊、身分證至各區衛生所即可領取,初估有1萬7千名孕婦受惠。分流措施為周一、三為身分證末碼單數、周二、四為身分證末碼雙樹,周五則是單、雙數皆可領取。針對高市住宿長照機構,將發出6月、7月的工作人員防疫獎勵津貼,每月3000元,共6000元。陳其邁說,尤其接下來是疫情更嚴峻的狀況,長照工作人員非常辛苦。另外在弱勢族群部分,陳其邁也指出,14萬名身障人士也可領取兩劑免費快篩試劑,在本周六將透過民間團體、社會局發放免費快篩試劑。陳其邁指出,小兒科特診也有加開服務,今晚在林園、小港、鳳山、岡山、前鎮都加開,家長可利用休假帶孩子接種。高市目前兒童疫苗接種率為57%。
-
2022-04-14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手指痛麻睡不著覺?物理治療師教你緩解「滑鼠手」」
手指常常麻麻痛痛的?你很可能是腕隧道出問題了!快跟著「肌治生活」的物理治療師一起檢測一下手腕、學習如何正確擺放手腕,以及有腕隧道症候群該如何伸展,緩解疼痛!腕隧道症候群,俗稱滑鼠手、媽媽手,通常發生在需重覆手腕動作的人身上,例如機械技工、木匠、打字員、及家庭主婦等。症狀通常出現在拇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的橈側半部(拇指側)的麻木,燒灼感或者刺痛。影片中,居家檢測手腕的方法很簡單,先找到患側手的八塊腕骨處,用手輕敲,看手指有沒有痠麻疼痛等症狀。伸展動作分為,正中神經伸展和筋膜伸展,15秒為一次,一輪做15~30次,一天做3回會更好喔!治療師也提醒,動昨時手腕要打直,如果有疼痛、刺痛感就要停止,以免更嚴重,詳細動作解析和按摩方式,都在影片中,快點開看看吧!想了解更多關於健康運動的影片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讓身體更健康!原始影片肌治生活 軒爺&阿文物理治療師 YT延伸閱讀低頭族必備!跟肩頸痠痛說掰掰阿基里斯腱發炎怎麼辦?物理治療師教你10分鐘改善!「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2-28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頭痛、耳鳴、月經量少...可能脾胃出問題!中醫師護胃指南,一次改善身體11大症狀
台灣人是出了名愛吃胃藥,不管是中藥胃散、西藥胃乳片,連出國都要買日本胃散回國分送親友。我曾經看過長輩用胃乳片來交朋友,街頭巷尾鄰居每天寒暄問候,都是在交換藥物。中醫護胃是巨觀,除了疾病本身,還兼顧到個人的問題,諸如工作壓力、情緒、生活習慣、居住環境等六淫七情的因素都列入考量。在了解脾胃病之前,先跟大家談談各年齡層常見的脾胃問題和發生原因?孩童(指18歲以下):濕疹、小兒地圖舌⒈濕疹濕疹,是一種過敏性的皮膚疾病,發生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食物、藥物、細菌、病毒、花粉、動物皮毛、陽光、冷熱等刺激因素而誘發。在中醫上認為和先天遺傳或免疫系統失調有關,而對於四周環境的適應,或平時飲食沒有適當的選擇,則使脾胃損傷,導致內生濕濁熱毒。小兒濕疹的問題正是出在脾胃功能不佳,而主要發生的原因為脾虛濕盛、不能運化水濕。皮膚症狀多以滲液、腫脹明顯,大多屬於特稟體質患者,也就是過敏性體質患者,常因飲食過多冰冷瓜果或冷飲所導致,所以要根治小兒濕疹,就必須要先顧好小朋友的脾胃,脾胃健則百病不生。臨床上多用六君子湯或藥膳四神湯予以治療,均可得到改善。⒉小兒地圖舌中醫有「舌為脾胃之外候」、「舌為心之苗」之論述。「地圖舌」大多發生在四歲以前的孩童身上,家長會發現家裡幼兒舌頭上類似地圖的不規則紋路。地圖舌出現和脾胃有很大的關係,多與脾胃的氣陰不足有關,所以有地圖舌的兒童一般也會出現食慾不佳、多汗、倦怠、乏力等症狀。在治療上以益氣養陰為主。常用方藥包含生脈飲或蔘苓白朮散。比較需要注意的是,幼兒普遍脾胃功能較弱,但因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步調,很多家長都會讓小朋友吃所謂的外食、速食,但其實食用過量的肥膩食物,容易運化不開而導致積滯,所以在日常飲食中,還是得多多注意孩童的營養均衡。青年期(19~29歲):腹瀉、便祕門診中也常見此年齡層病患,有因即將投考研究所面臨的課業壓力、有面臨求職時同儕競爭壓力、有男女朋友因求職或生涯規劃即將分隔兩地的情感壓力、有即將投入職場的適應壓力、有面臨與本科系興趣不同而欲轉職的壓力、有情侶初出社會同居生活習慣不同的壓力,他們不約而同都陷入蠟燭多頭燒、壓力爆表而導致腸胃功能失調的狀況。青年期在這個階段常出現的腸胃症狀是腹瀉、便祕,或是交替性的腹瀉與便祕出現的「大腸急躁症」。接著就是多數患者因為缺乏對此疾病認識,多半誤以為只是一般腸胃炎而延誤就醫,甚至有人誤把腹瀉當減重或排毒藉以維持體態,往往造成身體更大的消耗,直到影響生活後才來求醫。中壯年(30~59歲):頭痛眩暈、胸悶腹脹、疲倦、月經量少、血塊偏多等症狀中壯年族群中,在門診最常見是偏頭痛、長年頭痛的患者,而長時間觀察下來,我們也發現這些患者不單只有頭痛問題,絕大部分的患者還伴隨便祕的問題。如同前面有跟大家提過的,中醫認為脾主升清,當清陽不升、濁氣不降,就會出現頭痛眩暈、胸悶腹脹、疲倦等症狀,通常這樣的患者,會加入大黃或芒硝等用藥,把腸道裡面的宿便毒素清一清,結果宿便一清空,頭痛問題也一併解決了。此外,還有一些女性患者,主訴月經量少、血塊偏多,這類型患者的手腳一年四季都是冰冷的,再進一步詢問以後會發現,她們經常軟便,且經期前一週容易腹瀉,這就符合我們中醫所謂的脾胃氣虛。中醫認為脾胃乃氣血生化之源,當氣血生化來源變少了,也就是月經的原料變少了,當然月經量也會減少,所以基本上月經量少的患者,會酌以給予當歸芍藥散,或是歸脾湯等方藥,以強壯脾胃,增加氣血生化來源,如此月經量自然也會增加。老年人(60歲以上):耳鳴、口氣重濁「耳鳴」,是老年人因脾胃問題常產生的症狀之一,通常這些長輩到耳鼻喉科檢查,醫師都會說耳朵沒有器質上的問題。在中醫四診合參中就會發現,這類型的老年人骨骼較纖細、怎麼吃都吃不胖,前述提到清陽不升、濁氣不降就很容易引起耳鳴。所以這類患者會從脾胃開始做調理,針對耳鳴來改善,包含常用的益氣聰明湯,裡面就有一些腸胃性用藥。再者,很多老年人也會有口氣重濁,舌頭伸出時會發現舌苔厚,就像很多人會說的「老人味」,此時就常用龍膽瀉肝湯,或是小承氣湯、大承氣湯,把腸道的宿便做一次性的清空,慢慢地就會發現舌苔漸漸減少,舌頭逐漸恢復淡紅色,口氣問題也會得到改善。書籍介紹讓腸胃動起來:暖男中醫師教你順時養生術+養腸操,遠離胃痛、腹脹、便祕、食慾不振作者:郭大維, 王瑞玲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1/09/21作者簡介/郭大維現任扶原中醫體系總院長學歷中國醫藥大學中醫所 醫學博士研究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研究所 醫學碩士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士高雄醫藥大學 復健醫學理學士主治專長內科:咳嗽、過敏、青春痘、睡眠障礙、腸胃疾患婦科:月經不調、更年期障礙兒科:過敏、體質調理、轉骨調理男科:性功能障礙、頻尿、攝護腺肥大針灸科:運動傷害、職業傷害、久年痠痛特殊治療:腦中風後遺症、顏面神經麻痺、坐骨神經痛症、退化性膝關節炎、椎間盤疾患累積性創傷症候群(媽媽手、腕隧道症候群、五十肩等)特種針法:針刀治療、眼針治療、筋骨針治療郭大維中醫師 FB:www.facebook.com/drtcmdavidkuo王瑞玲資深醫藥、美食記者,擁有25年以上的醫藥採訪經驗。著作《小毛病發現大疾病系列十本》、《愛,小吃》、《心臟回春術》、《骨科診治照護全書》、《不用餓肚子,5周瘦10公斤》、《顧好耳鼻喉,不怕恐怖病毒找上你》等書。經歷▸曾任《自由時報》、《大成報》、《民眾日報》、《臺灣時報》、《臺灣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等多家報社醫藥採訪記者▸曾任《柯夢波丹雜誌》影劇採訪編輯、凱信出版社醫藥叢書主編▸《BODY體面雜誌》醫藥專欄作家▸健康醫起來」節目主持人▸「實在不可思議」健康節目主持人與策畫▸高雄教育廣播電台、中廣流行網快樂廚房節目主持人▸國防部衛教講師王瑞玲醫藥美食記者FB:www.facebook.com/reallyjie520延伸閱讀: 別在晚上吃水果!中醫師陳旺全66歲「健檢零紅字」:做對4件事,順時養健康
-
2022-02-27 養生.人生智慧
中年突然失業,如何重新規劃人生下半場?廚藝科學家章致綱:別成為太太眼中的「大型家具」
編按:中年失業是危機,也可以是生命的轉機。68歲的章致綱,人生前半場是材料科學家,55歲那年,公司業務重組,他不得不離前離開職場。經歷過轉職不順、整天在家無所事事的低潮,如今他結合專業與興趣,成為以科學知識解釋料理原理的「廚藝科學家」。熟男的下一個人生舞台,自己創造。對中年人而言,離開職場無疑是人生上、下半場重要的分界點。告別長年的工作舞台,生活重心移轉,原有的人際關係重新洗牌。許多人一時難以適應,變得鬱鬱寡歡,甚至因此和家人產生摩擦。68歲的廚藝科學家章致綱,也曾是「退休症候群」的一員。擁有材料學碩士學位的他,人生有近30年的時間投入材料科學領域的專業工作。然而,55歲那年,公司業務重組,他不得不提前離開職場。雖然經驗豐富,卻受限於年紀較長,難以找到下一份工作。他回憶當時低潮的心情,「我挫折到每天躺在地毯上。」因緣際會下,他想到自己愛吃,何不善用材料科學的專業,解釋烹飪的科學原理?從撰文投稿開始,他進一步出書、主持節目、擔任社區大學的講師,成為獨一無二的「廚藝科學家」。中年失業的大叔,也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男人為何愛下廚?童年的美味記憶是最好的養分對4、5年級的男性而言,執鍋鏟大多是媽媽、太太的工作。但章致綱提到,媽媽因為工作太忙,他和哥哥、姊姊、弟弟從懂事時開始,就必須幫忙家務。舉凡生煤球爐、煮飯、洗菜、切菜,都是4個孩子的工作。媽媽回到家只要下鍋,3分鐘就能上菜。長時間的家事訓練,讓章家的3個小孩都擅長廚事。章致綱笑說,哥哥、能燒一桌好菜,姊姊也不差。至於他,最厲害的專長是單手打蛋,以及一次洗10幾人份的碗盤。「我洗碗洗得飛快!」他回憶,在桃園眷村長大的童年,幾乎是吃遍大江南北的好菜。不只媽媽手藝好,左鄰右舍也常請鄰居的孩子到家中吃飯。材料好、口味多,味蕾自然懂得食物的好滋味。「吃慣美味,你就有了做菜的sense,從此回不去了。」成家後,太太在學校任教,工作繁忙。他捨不得讓老婆忙壞,週一到週五的晚餐大多外食,但午餐盡量親自下廚,也幫太太帶便當。閒暇時間,夫妻倆到處吃美食、找好餐廳打牙祭。到國外出差,他也會到處品嚐異國美食。法國的藍紋起司披薩、比利時的黑巧克力、泰國的炸螃蟹……,不同風土孕育出的味道,豐富了他的美食資料庫。享受美食,也是一種學習。中年失業成「大型家具」 美食結合科學找到人生第二舞台離開職場前,章致綱的最後一份工作是工研院材化所技整室顧問。「我離開工研院不是自願,而是時間到了、任務完成,我們這組人就該解散了。」章致綱回憶,55歲遭遇非自願離職那段時光,起初確實讓人手足無措。他本想再找新工作,但丟出的幾十張履歷都石沉大海,即使自願降薪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婉轉一點的拒絕理由是:「你對這個職位來說,overqualified(資歷太深)。」也有年輕主管直接告訴他,「公司不想找年紀比老闆還大的人當職員。」失業的壓力,也讓他和家人的關係一度緊張。太太擔心家中少了一份薪水,經濟上沒有安全感。白天,太太出外上班,他只能憂鬱地躺在地上,或者看影集打發時間。「我晚上不敢開電視,怕太太嫌我整天沒事做,跟大型家具一樣。」他自嘲。儘管如此,太太也是那段時間最支持他的人。她提醒章致綱,過去在職場上累積了多年的專業知識,何不和大家分享?他開始以「廚房裡的科學」為題,向媒體投稿。在科學家眼中,烹調即是一連串的化學變化。例如,想做出濃郁的糖心蛋,秘訣是掌握蛋白和蛋黃凝固點的不同溫度;炒豆芽容易糊掉,是因為一根一根的豆芽不易均勻受熱,滾水殺青燙熟會更好吃。他妙喻,塑膠、橡膠、纖維是材料,食物也是材料。製作過極細的纖維,就知道怎麼親手做麵條。半導體製程包括製作晶圓、切片到研磨,也和做披薩的麵團、灑料、分切有異曲同工之妙。轉個彎,多年來在專業領域累積的技能就能重新派上用場。新工作帶來新的學習!常常發問,對大腦和心靈都有好處辛勤筆耕幾年後,有出版社找上章致綱出書,他正式以「廚藝科學家」的身分出道。但轉換領域之初,挫折連連,身邊的朋友也不看好他。「很多前同事問我,你怎麼去搞『黑手』了?應該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吧?」他坦言,自己當時連名片都不敢印,也不好意思承認自己在做廚藝工作。再者,站上講台授課時,他也常遭到經驗豐富的廚師質疑:這個沒學過餐飲、沒在廚房工作過的大叔,真的有能力說菜嗎?一次重要的轉折點,是他透過以往在職場上的人脈,毛遂自薦擔任王品餐飲集團的內訓講師。「台下有30幾個日餐、中餐、西餐主廚,加起來功力可能有1000年,我真的很緊張!」8小時的廚藝科學演講,他準備了一、兩百個題目。一旦冷場,隨時可以換話題。他也現場示範使用微波爐,加熱花生本身的油脂,10分鐘可做出不用油炸的花生米。現場的大廚起初半信半疑,吃下花生米後,全都心服口服。這次的成功經驗,讓他信心大增,「如果30個大廚沒問倒我,一般人我更不用怕了。」他進一步爭取到職訓中心、社區大學授課的機會,也擔任公視兒少節目《神廚賽恩斯》的主持人。家人、朋友目睹他的成績,態度也從反對轉為支持。工作帶來收入、成就感,以及新的學習機會。章致綱觀察,相較於熟齡女性,男性更容易封閉自己。社區大學的女性學員告訴他,「先生走不出來,他們覺得跟婆婆媽媽一起上課,多沒面子?」然而,待在家中的時間久了,欠缺與人的交流,腦袋也會漸漸變鈍。章致綱認為,男性要刻意為自己創造與人交流的機會。離開職場後,他買了一本空白行事曆,設法把行程填滿。例如,在網路上看到有興趣的演講資訊,先記下日期,再約不同領域的朋友一同參加。聽完演講,還可順道請教朋友自己不懂的事情,充實知識庫。他的胸前掛著一支筆,車上也常備便條紙,隨時請教、隨時記錄。生活中的小事,也可能成為將來的靈感。好比,他看見咖啡廳的菜單上有「南非國寶茶」跟「德國甘菊茶」,便詢問服務生兩種茶葉有何差異?回到家,他會將當天筆記的內容輸入電腦,方便日後查詢。「我很喜歡問人,學我不知道的事。」章致綱說。晚上和太太吃飯,雙方還可交換話題,分享白天學到的新知。時常發問、多和人講話,對心情和大腦都有好處!熟齡夫妻相處,如何相安無事?男人要多做家事,創造對家的貢獻離開職場、孩子離家,夫妻關係進入新的階段。然而,熟齡夫妻長時間共處,卻也容易產生糾紛。「我都告訴身邊的男性友人,如果在家沒價值,很容易被太太踢出去。」章致綱開玩笑說。他形容,自己和太太的相處就像跳探戈。一進一退,圓滿彼此的不足。他煮飯,太太洗碗。太座下班晚了,晚餐就在外解決,別讓她為下廚、收拾費神。週六,太太想在家補眠,他自己去爬山;週日則是家庭日,他陪太太看電影、展覽、逛百貨公司。「我做我想做的事,也陪她做她喜歡的事。」熟齡男性大多存有「君子遠庖廚」的傳統觀念,不諳廚事。章致綱則認為,做菜其實是先生為家庭貢獻的好機會。他提到,就連一向被認為是大男人的日本男性,現在也興起學燒菜的風潮,「因為他們有危機感。」不會做菜的人,也別擔心。章致綱傳授熟男們2道入門料理:第一招是「滾水煮飯」,用電鍋煮3杯米時,先用2杯超過90°C的熱水殺青米粒表面,再加入1杯室溫冷水。如此一來,米粒外層有嚼勁,中心則柔軟而飽含水分。第二招是「微波堅果」,將腰果、松子仁、南瓜子仁鋪平於盤子上,灑少許鹽後噴點水放進微波爐。如此一來,鹽粒可沾黏在堅果上。加熱後,鹽分會提高味覺的敏銳度,讓堅果更美味。「你煮的飯好吃,太太會覺得你還不錯。睡前吃點堅果,她心情更好!」章致綱笑說,男人學會2道菜,就能翻轉在家中的地位。君子下廚,何樂不為?原文:55歲離開職場拿起鍋鏟!廚藝科學家章致綱:男人在家要有價值,別成為太太眼中的「大型家具」
-
2022-02-25 癌症.肝癌
手掌出現不明紅斑的肝掌、胸前四肢發現蜘蛛痣,當心是肝癌警訊!醫:應盡早就醫診斷及治療
當手掌兩側出現異常的「紅斑」,也就是「肝掌」,不可輕忽,慎防肝癌上身!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腸胃肝膽科主治醫師陳政國表示,「肝掌」是肝癌等肝臟病變的警訊之一,應盡早就醫檢查診斷及治療。【延伸閱讀:皮膚出現「2紅1黃」可能是肝臟病變重要警訊!肝癌末期的六大症狀】住在台中的64歲趙媽媽退休在家,女兒經常幫她按摩紓壓,年初卻發現媽媽手掌兩側大小魚際處有紅斑,上網一查懷疑可能是「肝掌」,趕緊帶母親就醫檢查,確診為肝癌初期,經手術切除腫瘤,目前順利恢復中。陳政國指出,趙媽媽雖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但平時都有穩定服藥控制,且經常跟朋友爬山運動,幾乎很少生病。但患者女兒在幫媽媽按摩雙手時,竟發現她的手掌兩側有不明紅斑,但掌心卻是泛白無血色,當下覺得狀況有異,立刻上網查詢,赫然發現可能是肝病的前兆。肝臟是沒有神經的器官,陳政國說,多數患者發現肝臟腫瘤時,幾乎已是中晚期,以致於肝癌死亡率居高不下。臨床上肝癌患者會出現幾種特殊警訊,可作為參考。一是「肝掌」,指的是患者手掌的大小魚際處,出現異常紅點或泛紅;其次,在胸前、四肢發現「蜘蛛痣」,中間有小紅點,周圍布滿往外擴散的小血管;三是眼睛黃疸、腹水、肚皮靜脈曲張、手腳浮腫等,都是肝臟病變的警訊。趙媽媽經安排超音波、斷層掃描等影像檢查,在左肝發現約二公分大腫瘤,因發現得早,透過手術切除腫瘤,術後恢復不錯,只需定期追蹤,幾乎可與正常人無異。陳政國強調,肝炎、肝硬化、肝癌被稱為肝癌三部曲,如果肝臟反覆發炎卻未追蹤治療,根據研究,肝癌從一公分長到三公分,最快只要四至六個月,甚至一年內就可能會發展成中晚期肝癌,併發破裂、黃疸、腹水等症狀,屆時預後恐怕不佳,也增添治療風險。陳政國提醒,患有B、C肝的民眾,務必每四至六個月定期安排肝臟檢查,包括抽血及做腹部超音波,一旦發現肝癌,要立即處理,才能享受彩色人生。
-
2022-02-15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打嗝、燒聲都可能是胃食道逆流?中醫師點名10症狀,搞懂腸胃生了什麼病
不少人會認為,當脾胃出狀況時就會有胃痛、腹瀉、腹痛、腹鳴等現象,其實脾胃所涉及的範圍相當廣泛。以下這十種症狀,會時常發生在日常生活當中,但很多人卻不曾注意過,當這些日常的症狀開始跟以前不一樣時,請務必多加留意,因為很有可能代表你的脾胃出問題了。一、打嗝以中醫的角度來看,打嗝又稱「呃逆」,為胃氣上逆所引起的現象,像是吃太飽、吃太快、吃太多產氣的食物、情緒壓力等等,都有可能會造成打嗝,一般短暫且可以自然停止的打嗝,皆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如果是過於頻繁地打嗝且伴隨著胃部不適、咽喉灼痛、胸口悶痛感,很可能是胃部疾病所引起,例如胃食道逆流、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等。此外,腦部腫瘤、中風、頭部外傷等中樞神經出現問題的患者,甚至某些類型的癌症,都可能會出現頑固性呃逆,建議當打嗝停不下來時,應及時就醫,找出病灶對症治療。二、放屁中醫將放屁、排氣稱之為「矢氣」或「屎氣」。每一個人都會放屁,適量的放屁對身體是有利的,反映著體內的氣機通暢。郭大維院長指出,但如果出現以下這些放屁類型就需要多多留意,有可能是身體疾病的症狀:❶多屁在中醫認為,經常性的放屁並非是在排毒,而是腸道消化不良,或是腸道壞菌太多時所引起的。正常來說,一天的放屁次數在十四~二十六次皆屬正常範圍,若超過這個數字就代表多屁。當脾胃虛寒時,排氣會變多但不臭;若脾胃濕熱,排氣不但多且臭。基本上放屁次數過多,大多和腸胃功能有關,例如腸躁症、便祕等,都可能引起多屁的症狀。❷臭屁中醫認為,經常排臭屁,是腸胃較虛、消化不良,脾胃濕熱讓腸胃運化停滯所致。而大多數的屁是無氣味的,會有臭味的原因多來自於「硫化物」的成分,和日常飲食有相當大的關係。經常暴飲暴食、進食過多的燥熱食物,例如起司、紅肉等,這些黏膩難消化的食物,都會導致腸胃運作失常,也更容易造成難聞的屁味。此外要特別注意的是,當腸道發生病變,例如潰瘍、慢性發炎、腸道有出血,甚至惡性腫瘤等現象時,排出的屁味也會更加刺鼻。三、脹氣脹氣最常發生在吃壞肚子或吃到腐敗的食物、胃痙攣、腸絞痛等情況,但長期找不到原因,或是突然發生且無法緩解的脹氣問題,就要考慮其他病因的可能性,像是胃發炎、腸道感染,甚至是癌症等,都可能造成胃脹氣。就以大腸癌來說,腫瘤會阻塞腸道而導致腹脹,早期的胃癌通常也沒有太多症狀,大多以上腹部脹氣或消化不良等模糊症狀表現。四、便祕在中醫上認為,便祕大致有四種證型:❶腸胃燥熱:飲食不正常、吃過度辛辣、油膩的食物。❷陰寒凝滯:喜歡吃生冷食物。❸氣血不足:久病體虛,像是有糖尿病、急慢性腎病、腎發炎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❹氣機不通:久坐少動、情緒憂鬱、容易煩心者。大部分的便祕都可以透過飲食或生活習慣來調整,但當你的便祕型態伴隨著這些症狀,還是建議需考慮就醫,以免症狀惡化。五、腹瀉腹瀉在中醫裡面稱之為「泄瀉」,認為「泄瀉之本,無不由於脾胃」,可見腹瀉和脾胃的關係最為密切。腹瀉主要是由病毒、細菌感染所引起,原因包括食物不潔、食物中毒、食物寒涼、消化不良等。約有八成患者是屬於急性腹瀉,而慢性腹瀉致病原因比急性複雜,例如克隆氏症、潰瘍性腸炎、腸道感染性疾病,甚至是大腸癌、小腸吸收不良等病症,都可能有長期腹瀉且排便帶血,甚至還有體重下降或貧血等症狀。急性腹瀉是指,一天之內腹瀉超過四次,且持續超過三天、甚至是兩個星期都未能緩解,患者可能會有脫水的現象,尤其是發生在身體比較虛弱的年長者及幼童時,要更加留意,恐會有大量脫水,甚至產生休克的情況發生。而慢性腹瀉則是,腹瀉情況超過兩個月都未有改善,且體重有明顯下降或貧血的情況發生。六、腸鳴腸鳴又稱叫腹鳴,是指腸動有聲。中醫認為,若鳴響在胃部,是為中氣不足、胃腸虛寒;若腹中腸鳴如雷,多為風、寒、濕、邪,以致腸胃運作紊亂所致;腹內有腸鳴聲,會有腹脹、胃腸功能傳導減弱所致。有些人的肚子動不動就咕嚕咕嚕叫不停,肚子餓也叫,不餓也叫,每當在重要場合或安靜的場所都會讓人瞬間尷尬。當腸內好菌、壞菌、菌體失調而產生大量氣體,使腸胃內容易產生幅度過大或異常移動時,就會出現「腸亢進」,也就是腸鳴的現象。短暫的脹氣腸鳴不大會被視為疾病,但若腸鳴次數增多、聲音增大且伴隨其他不適,如腹痛、腹脹或食慾低下等,或是腸鳴時間超過一個月以上,就可能表示有腸胃發炎的症狀,最好安排檢查,排除是否有長息肉、腫瘤等疾病。七、厭食中醫厭食稱之為「納呆」,主要是脾胃功能失調所致,也是一種進食障礙。厭食可分為三種證型:❶脾氣胃虛型:通常患者精神較差、臉色枯黃、拒食、易出汗、舌苔薄白,稍微進食,糞便呈稀薄或含有不消化的食物殘渣。❷積滯不化型:通常患者形體偏瘦,食之無味,也沒有食慾。❸胃陰不足型:通常患者容易口乾舌燥、皮膚乾而無光澤、大便乾燥、舌苔少且偏紅,不喜歡進食。一般會從疏肝解鬱進行調理,並加以調理脾胃,都可以獲得很大的改善。當自己或是身邊朋友有以下症狀時,就可能要警覺有厭食的發生:①突然開始挑食。②明明沒吃多少東西,卻突然開始劇烈運動。③吃完東西就開始催吐。④體重極速劇減。⑤注意力不足、情緒焦慮。⑥過度在意自己的體重變化。八、暴食上面提到的厭食,暴食行為障礙也是飲食失調的一種疾病,中醫認為的暴食是屬「脾胃濕熱」夾帶肝鬱體質。所謂暴食的定義是指,無法控制過度的飲食行為,診斷準則包括:①無法控制自己進食(包含份量)。②過度進食後會有強烈的罪惡感,並用激烈的補償性行為避免體重增加,如催吐、服用瀉藥、灌腸等。③以上行為在一周內出現兩次以上,並持續三個月就可能有暴食的傾向。在治療上除了緩解焦慮的情緒,同時一併改善因暴食所引起的脾胃失調,著重在健脾利濕、疏肝理氣。九、燒聲、久咳不癒一般來說,沙啞或是咳嗽,很多人的直接反應都會認為是支氣管發炎,或者是肺部出現問題,但其實排除掉肺部疾病的因素,有些腸胃問題也會造成喉嚨沙啞或久咳不癒等現象,最常見的就屬於胃食道逆流。通常由胃酸引起的咳嗽症狀,往往會伴隨著喉嚨卡卡以及胸口灼熱感,躺下時症狀更加劇。十、大便出血以中醫的觀點來看,便血也稱之為下血。有些患者便血情形有一段時間,但卻一直認為是痔瘡所引起的現象,忽視了便血的警訊。若以初步的出血顏色來做簡單的判斷,痔瘡出血的顏色多為鮮紅,而腸胃道出血或是腫瘤所造成的出血顏色,因為在腸胃道停留的時間較長,所以往往會偏暗紅色,甚至為黑色,但並不代表鮮紅色的血便就都是痔瘡所引起的。若腫瘤的位置靠近肛門處時,也會排出鮮紅色的血便。當出現便血症狀時,若伴隨著腹痛或大便形狀改變時,最好可以盡快的安排就醫檢查。書籍介紹書名:讓腸胃動起來:暖男中醫師教你順時養生術+養腸操,遠離胃痛、腹脹、便祕、食慾不振作者:郭大維, 王瑞玲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1/09/21作者簡介郭大維/現任扶原中醫體系總院長學歷中國醫藥大學中醫所 醫學博士研究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研究所 醫學碩士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士高雄醫藥大學 復健醫學理學士主治專長內科:咳嗽、過敏、青春痘、睡眠障礙、腸胃疾患婦科:月經不調、更年期障礙兒科:過敏、體質調理、轉骨調理男科:性功能障礙、頻尿、攝護腺肥大針灸科:運動傷害、職業傷害、久年痠痛特殊治療:腦中風後遺症、顏面神經麻痺、坐骨神經痛症、退化性膝關節炎、椎間盤疾患累積性創傷症候群(媽媽手、腕隧道症候群、五十肩等)特種針法:針刀治療、眼針治療、筋骨針治療郭大維中醫師 FB:www.facebook.com/drtcmdavidkuo王瑞玲/資深醫藥、美食記者,擁有25年以上的醫藥採訪經驗。著作《小毛病發現大疾病系列十本》、《愛,小吃》、《心臟回春術》、《骨科診治照護全書》、《不用餓肚子,5周瘦10公斤》、《顧好耳鼻喉,不怕恐怖病毒找上你》等書。經歷▸曾任《自由時報》、《大成報》、《民眾日報》、《臺灣時報》、《臺灣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等多家報社醫藥採訪記者▸曾任《柯夢波丹雜誌》影劇採訪編輯、凱信出版社醫藥叢書主編▸《BODY體面雜誌》醫藥專欄作家▸健康醫起來」節目主持人▸「實在不可思議」健康節目主持人與策畫▸高雄教育廣播電台、中廣流行網快樂廚房節目主持人▸國防部衛教講師王瑞玲醫藥美食記者FB:www.facebook.com/reallyjie520延伸閱讀: 秦老闆的當鋪故事:92歲老太太,用4件「傳家之寶」教我的人生智慧
-
2022-02-09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手腕疼痛 年假後媽媽手病友變多
長達九天的春節年假結束,罹患「媽媽手」的患者大幅增加。由於許多人放假或為防疫,多在家裡用餐,卻苦了做家事煮飯的婆婆媽媽。一名七旬媽媽過年忙於大掃除、準備年夜飯,引發右手腕疼痛,只要一拿起炒菜鍋或騎車催油門就痛,就醫診斷為「媽媽手」,接受治療才緩解改善。高雄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院長楊椒喬指出,俗稱媽媽手的正式醫學名稱為「狹窄性肌腱滑膜炎De Quervain's syndrome」,症狀為大拇指近手腕處疼痛,好發於常做家事、需使用手部動作的主婦們。其中新手媽媽在抱新生兒時,時常需用手托住新生兒的頭部,也是常見好發族群,造成不少婆婆媽媽的困擾。楊椒喬表示,年假前主婦忙於大掃除,加上忙年夜飯,備餐需求量大增,這類患者增加約五成。媽媽手雖然是小問題,但痛起來卻會造成患者日常生活的困擾,嚴重者的大拇指還會無法動彈舉起。如何預防媽媽手?建議在執行日常家務或工作時,避免長時間反覆地使用拇指。常做拇指肌腱的肌力訓練,手指套上橡皮筋,兩手指持續開合,藉著橡皮筋的彈性訓練肌腱強度。對大拇指底部或手腕處進行揉壓,每天多次按摩,舒緩緊繃的肌腱。也可做手腕運動,一手手掌向下拉再向外轉,直到手肘有一點疼痛停5秒即可,重複做三、四次,可改善媽媽手的疼痛。
-
2022-01-20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主婦大掃除告別「扳機指」疼痛 可做這3招
新年到家戶忙掃除,高雄一名中年婦女清掃時手指竟無法正常活動,不只疼痛還發出輕微聲響,就醫診斷是「板機指」。物理治療師指婆婆媽媽要甩開板機指,可做手指伸展等3招運動,簡單又有效。「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物理治療師詹承偉說,板機指全名「手指屈指肌腱狹窄性腱鞘炎」,因手指動作太頻繁、時間太長或過度使力,使得屈指肌腱不斷重複摩擦掌骨遠端固定肌腱的「滑車」組織,也因發炎腫脹導致使肌腱無法在滑車內正常滑動,進而影響手指關節動作。詹承偉說,扳機指好發主婦、上班族、維修工人等於需高度使用手指的族群,雖是小組織的問題,若不予理會,原本能逐漸消退的發炎組織會形成大腫塊,醫學上稱為「結節」,嚴重影響生活功能及外觀。長期過度使用手指,還可能併發媽媽手及腕隧道症候群等手部病症。詹承偉建議,高度使用手指的民眾可在工作前先做一下手指屈指肌腱伸展動作,或適當休息、避免過度使用,若已有不適,也千萬不要硬撐,儘早接受治療,避免惡化。要舒緩板機指疼痛,也可做三招運動,第一招「手指伸展運動」,把手掌張開,用另一手將要伸展的指節向後伸展,每次伸展至少15秒,以伸展屈指肌腱。第二式「關節阻擋運動」,則伸出需要運動的指頭,用另一手食指與拇指輕輕固定住近端或遠端的指節,之後彎曲手指。藉由活指間關節,讓屈指肌腱滑動。第三招「肌腱滑動運動」,將五指併攏伸直,接著彎曲手指,後握拳,最後以指尖觸摸掌根,每個動作維持10秒,再進行下個動作。藉由確實伸展每個指節的屈指肌腱,避免沾黏。
-
2021-10-21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清潔婦「媽媽手」痛到無法動 經由沾黏解離術解除疾患
澎湖縣一名中年清潔婦近日因右側「媽媽手」發作,不僅騎機車困難,右拇指還無法伸張與內收,拇指背也麻,到「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澎湖松青診所求治,醫師發現她先前曾因媽媽手動過手術,部分肌腱、神經已沾黏,症狀格外複雜,後來在局部麻醉下小心翼翼施行沾黏解離術,術中就看到她的拇指已能活動自如,並比出「讚」的手勢!澎湖松青診所醫師李松青表示,「媽媽手」正確名稱是手腕第一室間狹窄症候群,是瑞士醫師De Quervain在1895年發表。主要是手腕第一室間鞘膜狹窄造成外展拇長肌腱及伸拇短肌腱功能喪失,引起疼痛。他表示,這名婦人媽媽手復發,拇指掌指關節無法伸張,內收困難,拇指背也麻,騎機車都困難。經超音波檢查,確認是外展拇長肌腱及伸拇短肌腱沾黏。而婦人10多年前即曾因「媽媽手」開過刀,這次伸拇短肌已出現肥厚鞘膜,且淺橈神經沾黏到伸拇短肌鞘膜上,是「室」中有「室」的案例。李松青說,婦人應該是反復拇指的外展工作造成非典型媽媽手症狀,復發的位置以前少見,症狀格外複雜。一般單純的「媽媽手」沒有合併神經症狀,拇指也不會呈現僵硬狀態,要解決這種結構變化,只能手術。幸好術中當下即看到病患的拇指活動自由,術後拇指也能伸張及內收,且拆線後不再有拇指背麻感,成功解除患者的困擾。
-
2021-10-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鐵員工線上預約成功也打不到 童綜合醫院6招抓出貓膩
國內莫德納疫苗短缺,多名台灣高鐵員工為打第二劑,南下「闖關」成功,令國人詬病。有雙鐵員工透過台中市醫院預約系統,進入童綜合醫院預約成功,但院方透過6招SOP查證身分、3次過健保卡方式抓出「偷渡者」,及時攔阻。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說,目前未發現闖關「成功」狀況,不過有雙鐵員工透過台中市醫院預約系統,進入台中榮總、童綜合醫院預約成功,但在接種前醫院核對身份被攔下來。童綜合醫院指出,不明白雙鐵人員透過何種方式線上預約成功,確實有個案到現場查驗身分時遭行政人員或護理人員發現、退掛,但院方未進一步追查身分,該個案情緒緩和,經護理人員勸說後,隨即離開。童綜合醫院每梯次約出動10名行政人員、5至6名醫護人員進行疫苗施打作業,落實6招SOP查證身分,首先,入院量測體溫、實名制健保卡插卡動作、第二,報到核對身分、填寫資料、第三,出示健保卡或相關證件(孕婦須出示媽媽手冊),核對身分,第四,二度插健保卡審查身分,量測血壓、第五,醫師問診進行施打、第六,施打完後第三度過健保卡留取注射紀錄,留觀半小時。台中一名資深護理師訝異,若各級醫療院所都落實查證身分,健保卡插入,「是不是施打對象?資料顯示一清二楚」,想要「偷渡」施打幾乎不可能,不是現場行政與護理人員疏失沒有仔細核對,就可能是醫院高層「放水」施打,第一線奉命行事的醫護人員也無可奈何。
-
2021-08-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逆時中 鄭文燦維持雙軌制造冊通知安排
中央推動疫苗預約平台接種,意外引爆長輩「數位落差」爭議,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提出「與其幫長輩造冊 、不如到府幫上網預約」,桃園市長鄭文燦今天上午表示,疫苗接種雙制有很多優點,想預約者預約,市府會主動通知、主動安排、主動造冊,讓不習慣使用數位工具的長者,也可得到充分資訊,精準分流、友善服務。鄭文燦表示,桃園市會照原定計畫推出疫苗接種方式,並會與中央溝通實施雙軌制,雙軌制如果只是用戶政資料會比較辛苦,以一個里平均500人,全市就有25萬人,如果是用健保資料,有第一劑施打名單,會更精準,他會持續溝通。他也說明,這一輪接種疫苗計畫,桃園還是會延續原有愛心計程車免費接送長者服務方式,孕婦憑媽媽手冊也能享相同待遇,疫苗接種服務專員也不限定服務長者,一般市民也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