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30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奶茶
共找到
198
筆 文章
-
-
2024-10-26 養生.聰明飲食
不愛喝咖啡卻想獲得它的防癌抗氧化好處?2種替代食物也能完美替代
綠茶、可可含有兒茶素、咖啡因等多種抗氧化物質;不喝咖啡的人,可用綠茶、可可來取代,一樣可以喝出健康。咖啡香很誘人好聞,多數的人都喜愛,也有防癌的功效,但有些人不愛喝咖啡,若想要獲得跟咖啡同樣的好處,也可以攝取含有兒茶素、多酚類、黃酮類化學物質、黃烷醇等抗氧化物的食物,或是跟咖啡一樣都含有綠原酸、咖啡因的食物。◎綠茶 → 兒茶素「茶」可說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品,以茶待客更是許多華人長久下來的禮節,除了茶香誘人外,也有益健康。綠茶具有大家所熟知能提振精神的咖啡因外,最有價值的營養素就屬兒茶素。研究指出,兒茶素具有抗氧化(可防癌)、抗發炎、降低血中膽固醇、游離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壞的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含量等作用。也有研究指出,兒茶素可以抑制變形鏈球菌(是蛀牙主要的致病菌)的生長,能降低齲齒的風險,並有效減少口臭的產生。◎可可(巧克力)→咖啡因、兒茶素、多酚類等抗氧化物可可因為含有咖啡因,是許多人用來提振精神的食物,但除了咖啡因外,可可還含有許多豐富的營養素。研究發現,巧克力含有許多強力的抗氧化物質,包括咖啡因、兒茶素、多酚類、黃酮類化學物質、黃烷醇等抗氧化物,這些抗氧化作用可以使人體不受自由基傷害,所以被認為具防癌、抗老化、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功效。美國血管生成基金會發現,黑巧克力具有截斷腫瘤的血液供應,可達到殺死癌細胞的目的。延伸閱讀: ·提神喝「咖啡or茶」哪個比較好?答案揭曉 這1種效果來得快、去得也快 ·奶精粉奶茶就算點無糖也不OK!營養師揭「奶茶陷阱」 喝下肚的全是油
-
2024-10-25 養生.聰明飲食
33歲二寶媽熱愛奶茶「兩天喝一杯」三年巨大變化讓她醒悟:該戒了
一名輕熟女懷了孩子後喝奶茶的頻率激增,但身體發生巨大變化,不僅血糖值增高,熟人見到都說她臉色也變黃許多,長期喝奶茶的負面結果讓她直呼該戒了。一名33歲女網友分享自己愛喝奶茶,但三年前一個月只喝3、4杯,當時健檢測血糖值為4.21;後來生了二胎變得超愛喝,大約兩天一杯,最高一個月可以喝19杯。她持續喝了兩年多,日前去健檢,血糖值升高到5.77,而且膚況變得非常差。她表示母嬰店的老闆娘說第一次見面時覺得她皮膚很白,現在臉色明顯蠟黃許多,不過她說自己一方面也會熬夜,但另一半原因應該就是喝奶茶所致。這名年輕媽媽直呼身體開始嗜糖了,不喝就覺得不對勁,自己知道糖份攝入過多會導致皮膚糖化,雖然看似數值還在正常範圍,但已被醫生指示該開始控糖,不控制下次就不一定還能維持正常,所以自己必須得戒奶茶了。奶茶帶來的危害1.反式脂肪有些奶茶中的「奶」是用奶精代替牛奶,其中的氫化植物油含有反式脂肪酸。科學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量和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呈正相關,長期喝這種「奶精茶」就會提高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反式脂肪還會增加阿茲海默症、糖尿病、高血壓罹患機率。2.糖份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張依如指出,一杯正常甜度的珍珠奶茶熱量約等於一大份便當(相當700大卡)、含糖量約等同一碗白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日精緻糖攝取量應在總熱量10%以下,以2000大卡換算約為50公克精緻糖,一杯大杯的半糖手搖飲,精緻糖量約有50公克,一杯就已經達到一天精緻糖分的建議攝取量了。攝取過多糖份會導致胰島素大量分泌,使胰島功能受損,提升胰臟癌潛在風險。另外較高的空腹及餐後血糖水平會明顯增加罹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和黑色素瘤的風險。糖分也會讓人老得快,糖分會和皮膚內的膠原蛋白結合,削弱膠原蛋白對皮膚修復和再生的功能,導致皮膚過早出現皺紋和鬆弛。研究顯示50~70歲的人若血糖水平高,會讓他們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5~7個月。3.咖啡因一杯奶茶中的咖啡因平均為270mg,最高含量可達428mg,而一杯美式咖啡的咖啡因約100~200mg,奶茶的咖啡因含量最多等於4杯咖啡。攝取過多咖啡因會導致焦慮失眠、神經過敏、易怒、心悸、消化道潰瘍、骨質疏鬆等問題。
-
2024-09-08 養生.聰明飲食
柯文哲羈押讓「雞鴨便當」爆紅 營養師建議這樣吃比較健康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案,遭到台北地方法院羈押禁見,立委王世堅6日前往台北看守所,送會客菜「雞鴨便當」、「起酥蛋糕」(諧音羈押、起訴)及能量飲料,表達慰問,但都被所方拒收,原因是昨天上午柯文哲妻子陳佩琪已經送過會客菜。隨著柯文哲案,「雞鴨便當」、「起酥蛋糕」引發熱議,一名不具名營養師表示,「雞鴨便當」就是大家所知的雙拼便當,熱量、油脂都非常高,一個便當約為800至850卡,小片「起酥蛋糕」約200至220卡,一餐熱量高達1000至1070卡,如果是一般正常活動的男性,一個850卡的便當,加一塊蛋糕當甜點,還算是正常範圍。但以柯文哲現在的狀況,在看守所裡活動量減少,一個850卡的便當,加一塊蛋糕的熱量,「就會偏多了」,如果這樣每天吃兩餐,連吃1周,體重恐因人而異增加0.5公斤不等,甚至會引起便秘,但依柯文哲的狀況,現在應該無法這樣吃。營養師說,一般民眾中午吃了一個雙拼的便當,由於便當青菜量較少,晚餐時就要多吃點青菜,補充纖維質,遠離便秘,如果要送會客菜,建議可以多送些青菜、水果較為健康。而現在的柯文哲可能需要思考很多事情,將使用到更多的腦力,如此一來,體內的葡萄糖會加速消耗,而出現飢餓感,這時如果可以吃一點甜食、碳水化合物,如一塊蛋糕,喝點水,可以讓葡萄糖上升,緩解飢餓感,而這樣的方法,同養適用於常需要腦力的上班族、學生族等。受到柯文哲案件影響,意外讓看守所的三餐也備受注意,依據看守所9月菜單,昨天早餐是銀絲卷、奶茶;午餐是黑胡椒豬肉、炸肉質魚、海帶芽蛋花湯;晚餐則是紅燒牛肉、蔥燒培根、時令蔬菜、芹香貢丸湯。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說,以早餐的銀絲卷、奶茶來看,真的是不健康的食物,銀絲卷是油炸食物,奶茶所加的應該不是鮮奶,即便是進入看守所的人,也應顧及基本的健康人權,柯文哲身為一名醫師,應向看守所反映菜色,以顧及大家健康的權利。
-
2024-09-03 醫療.消化系統
逆轉脂肪肝3類食物務必忌口 專科醫曝飲食5重點助預防及改善
隨著台灣肥胖人口增加,有脂肪肝的人數愈來愈多,根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最新統計,台灣平均每兩人就有一人罹患脂肪肝。「元氣最愛問」節目邀請好心肝診所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林姿伶探討如何防治脂肪肝,許多人因為不良生活型態而罹患脂肪肝,建議應「循序漸進」進行調整,適度運動、飲食均衡外,切忌「酒、油、糖」攝取勿過量。一名少女有過胖問題,正餐改吃水煮蔬菜,一段時間後體重仍沒有下降,原來是媽媽擔心女兒營養不足,煮排骨湯滋補,並且加「油」提升口感,導致減重失敗。林姿伶說,常看到體重過重的兒童,父母也是相同體型,儘管跟脂肪肝相關的基因超過60個,但是除了遺傳基因以外,更關鍵的還是生活型態。飲食習慣 循序漸進改善台灣美食誘惑太多,通常都是糖分過高例如珍珠奶茶,或是油炸物過多像臭豆腐、炸雞排,較難做到馬上忌口,林姿伶建議,應採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調整,例如原本一天一杯手搖飲,可以拉長時間為三天一杯、一周一杯,而不是馬上禁喝,不過,當然還是應多喝水。脂肪肝又發炎 趕緊就醫林姿伶指出,門診曾有一位肥胖的男性脂肪肝病患,經過飲食控制及踩飛輪運動後,從體重過重變成型男,但是過沒多久,他回復原本生活型態,沒運動、飲食沒有節制後,又復胖了。因此,預防或改善脂肪肝及肥胖問題,重要的是「循序漸進、持之以恆」才會有效果。脂肪肝很常見,C肝患者與脂肪肝的關係較高,林姿伶特別提醒,應定期接受健康檢查,但並不是每個脂肪肝都會演變為肝癌,若被告知有脂肪肝先不要慌張,聽從醫囑即可改善,但若是「脂肪肝且有發炎情況」,一定要積極治療,不可放任不管,以免引起細胞受損,引發慢性發炎、肝硬化,嚴重可能會罹患肝癌。脂肪肝形成3大原因1.飲酒習慣:任何酒類都可能導致脂肪肝無論紅白酒、威士忌或啤酒等酒類,偶爾可以小酌,但要適量。2.新陳代謝問題:特別是高血脂、高血糖要注意新陳代謝問題,特別是高血脂、高血糖等,務必要遵守醫囑、按時服藥。3.體重情況:過重或過輕都有可能脂肪肝無論體重過重或過輕都可能有脂肪肝,即使是瘦子也可能是「皮包油包骨」,門診曾遇過有跑馬拉松、外型看起來很健康的脂肪肝患者,因此定期健診很重要。預防及改善脂肪肝飲食5重點1.果汁、果乾不多吃,不可用水果餐取代正餐。2.堅果類一日食用三到五顆即可。3.保健品不是拿來贖罪的,切勿大吃大喝後,為了安心一次攝取過多保健品。4.好的食物是拿來取代有害食物,不需要過量攝取。5.不要再有「以形補形」的錯誤觀念,動物肝臟營養高,但熱量高、膽固醇高。
-
2024-09-02 焦點.健康知識+
午後總想來杯手搖飲小確幸?戒糖8個好處 助減重、穩血糖還能改善精神狀態
在忙碌的午後來一杯冰涼的手搖或甜蜜的小點,總讓人心情舒暢,是專屬自己的放鬆時刻。然而,隨著健康意識抬頭,不少人也發現經常攝取精緻糖可能對身體造成諸多危害,因而呼籲減少日常飲食的糖分,不僅能讓身體更健康,對心靈方面也有正面影響。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戒糖」後會迎來哪些改變吧!《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三個月內「戒糖好處」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戒糖好處排行。「控制體重」少吃精緻糖是關鍵 觀察近三個月內網友針對「戒糖好處」相關話題的討論,可以發現「控制體重」最受關注。無論是早餐店奶茶還是手搖,不少人都習慣每天來一杯飲料,但這也容易讓人在無形中攝取過多的糖分與熱量,導致體重難以控制,成為許多人的困擾。不少營養師指出,「好好控糖」是減重路途上的一大助力,然而在已經習慣以糖作為能量來源的情況下,「當然不可能每個人一開始就可以適應去戒糖」,建議可以「試著從减糖開始做起,慢慢的停止吃糖」,認為「循序漸進」是成功的秘訣。也有網友大方分享結果,「戒糖之後的確是瘦了,也沒那麼容易水腫」,還有人分享自己的戒糖小撇步,說道「就是別碰精緻澱粉跟加工品,像麵條、麵包、燕麥奶、牛奶類跟甜點」、「飲料能不喝就不喝,不然就喝無糖茶」等,強調不吃精緻糖和添加糖是關鍵。戒糖助降低「心血管疾病」潛在風險此外,戒糖也能幫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糖容易使血壓飆高,長期過量攝取可能對心臟造成負擔,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有研究指出,高糖飲食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較一般人高出三倍。就有網友發現自己異常嗜甜但並無肥胖問題,詢問是否應該戒糖,引起熱烈討論。有人提醒,「目前不胖不代表以後不會胖」,且相比容易發現的「肥胖」,「心血管疾病也是要重視的潛在危險」,呼籲還是儘早戒糖,以免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精神狀態變好」也是許多人有共鳴的好處之一而「精神狀態變好」是另一個備受熱議的好處之一。糖分在攝入後會分解成葡萄糖,提供大腦能量,因此許多人認為糖能改善心情、幫助紓壓,不過當糖分被胰島素代謝後,反而可能使精神更差,網友便表示「澱粉類跟甜的東西就是天然的安眠藥」,吃多了反而容易使人整天昏昏欲睡;也有醫生提醒甜食吃多了可能「會讓孩子不專心及躁動」,若發現自己經常感到精神不濟、專注力不佳,不妨重新檢視自己的飲食是否含有過多糖分。「戒糖」是一條漫漫長路,不必心急突然完全不吃糖,不妨試著循序漸進,從減糖開始,慢慢減少食用甜食,並降低飲料甜度,也不必對自己過度嚴苛,放鬆心態,才能吃得健康也吃得快樂喔!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9-02 名人.好食課
一早就想睡是吃太飽?一圖看懂早餐3原則:主食可選這類食物
9月來臨,也代表著孩子該回學校了,新學期總要有個好的開始,不要一早就想睡覺,今天好食課Titan林世航營養師就來分享超商早餐怎麼搭,助你精神滿滿~早餐原則不想昏昏沈沈,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吃太飽跟都只吃碳水,如果一早就只吃純饅頭或果醬吐司,又沒搭配任何蛋白質飲品,就容易造成血糖波動想睡覺!所以挑選早餐可把握這三原則:1.熱量控制400以前都說早餐吃得飽,午餐吃得好,晚餐吃得少,但那主要是針對過去務農時期,一早就要下田工作當然需要一早就吃飽有力氣,但如果一早沒體育課,又幾乎沒什麼動,一早熱量可控於400左右,剩餘的午餐晚餐再吃600-800補足。2.多點蛋白質蛋白質比較不會影響到血糖,因此在一定的碳水化合物攝取情形下,搭配蛋白質可增加些飽足感,也不易吃完飯後想睡覺,一早可抓15-30克蛋白質。3.切忌油炸物一早腸胃沒怎麼開機,就吃油炸物,不止減緩腸胃排空速度,高油高熱量也容易增加肥胖機會。早餐推薦組合:可依照上述原則自行搭配.主食即含有高蛋白可搭配鮮奶茶、優酪乳等含有些微蛋白質的飲品。如一份豬肉起司蛋堡即提供約15克蛋白質,因此可搭上奶茶或無加糖優酪乳,熱量約360大卡。或者一份烤雞三明治+無加糖的高纖豆奶,熱量約365大卡,蛋白質23克。*鮮奶茶須注意糖含量,以免蛋白質只補一點,但卻補滿滿的糖。.主食蛋白質含量較低可選擇高蛋白牛乳補足蛋白質,或額外搭配茶葉蛋、雞胸肉增蛋白如:雞肉/鮪魚飯糰,一份蛋白質約5克,可搭配高蛋白牛乳一罐即提供20克蛋白質,合計熱量約422大卡或是選一些帶纖維的主食,如高麗菜包、沙拉、香蕉等,但就要記得加上茶葉蛋與鮮奶,來補足蛋白質!另外超商有些加價會提供雞精,也是讓一早就有精神的不錯選擇。【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一張圖懂吃】開學季來囉!不想昏昏沈沈,開學早餐這樣搭】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8-27 醫療.消化系統
不只是健康小問題 最新研究稱便秘為心臟病和中風的危險因子
便秘可能是許多人無法說出口的健康小問題,不過一項刊登在《美國生理學期刊-心臟和循環生理學》(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Heart and Circulatory Physiology)的新研究卻顯示,便秘此一常見的健康問題可能是中風、心臟病和心臟衰竭等重大心臟事件的關鍵原因,而且比原先預想的更重要。便秘者心臟事件機率高2倍【延伸閱讀:便秘好朋友不是早餐店奶茶 專家揭幫助排便第一名的飲料是它】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英國生物銀行超過40萬名參與者的數據後,發現了23,814名便秘病例。結果表明,患有消化系統疾病的人發生重大心臟事件的可能性是沒有便秘的人的兩倍以上。另外他們還發現,便秘和高血壓之間存在密切聯繫,並發現同時患有此兩種疾病的人與僅患有高血壓的人相比,隨後發生心臟事件的風險增加了34%。換言之,便秘可能會加劇與高血壓相關的心血管風險,進一步增加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可能性。該研究作者之一的Francine Marques教授在新聞稿指出,「我們的研究表明,便秘是常見但經常被忽視的健康問題,可能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高血壓、肥胖和吸煙等傳統心血管危險因素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心臟病的關鍵驅動因素,然而僅這些因素並不能完全解釋重大心臟事件的發生。這項研究探討了便秘作為額外危險因素的潛在作用,並揭示了令人擔憂的結果。」【延伸閱讀:吃太多蛋白質會便秘嗎?過量還有哪些副作用及如何避免?】整體而言,該研究結果表明腸道健康和心臟健康之間存在密切聯繫,研究人員正努力了解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如何預防便秘?據估計,便秘影響著全球14%的人口,尤其是年長者和女性,這些研究結果表明,很大一部分人口可能因其腸道健康而面臨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根據Cleveland Clinic的資料,避免便秘首重防止其成為慢性問題,以下7招有助預防便秘:1.均衡飲食,並且選擇富含纖維的食物,例如水果、蔬菜、豆類、全麥麵包和穀物。2.每天喝足夠的水,纖維和水可以幫助結腸排出糞便。3.規律運動,即使是步行也有很大幫助。4.避免加工肉類、油炸食品和精製碳水化合物,例如白麵包或義大利麵。5.檢視你如何坐在馬桶上,抬起腳、向後傾斜或蹲下可能會使排便更容易。6.如果有需要,在醫事人員指示下使用大便軟化劑或瀉藥。需留意,過度使用瀉藥會使症狀惡化。7.當你感到便意時,立即去廁所排便。【資料來源】.New study finds constipation is a significant risk factor for major cardiac events.Constipation Is a Risk Factor for Major Cardiac Events.Cleveland Clinic: Constipation
-
2024-08-23 養生.聰明飲食
吃錯宵夜可能變胖還影響睡眠!營養師列7款「助眠宵夜」不怕胖:香蕉牛奶、豆漿都OK
到底可不可以吃宵夜?吃宵夜好處、壞處有哪些?有些人常常加班熬夜,忙到身心俱疲,有時候沒時間吃晚餐,或是亂吃一通,回家路上又順手買了鹽酥雞、奶茶等高熱量食物犒勞自己⋯不過醫師提醒,宵夜不是完全不能吃,但小心吃錯方式除了會變胖,還可能影響睡眠品質,不妨透過吃對助眠宵夜,來幫助你填飽肚子還能一夜好眠。網路上流傳各種有關宵夜的迷思,究竟吃宵夜是不是肥胖的原兇?其實吃宵夜可以幫助燃燒脂肪?對此,雙和醫院家醫科醫師葉睿儒表示,根據人體總熱量的精算法,若每日攝取不超過人體總熱量應不會發胖。不過他強調,宵夜確實對於睡眠品質有直接影響關係。宵夜吃色胺酸食物可助眠葉睿儒指出,宵夜不等於肥胖,若是民眾可以選擇以健康的方式烹飪的宵夜,就可以改善疾病問題。他建議,在睡前可適量攝取富含色胺酸的食物,像是堅果和牛奶,就能幫助血清素分泌,有助於穩定情緒和提升睡眠品質。葉睿儒提醒,日常生活中色胺酸可從魚類、黑巧克力、海藻、花生和櫻桃中攝取,充足的睡眠與人體中的荷爾蒙有密切相關,包括瘦素和生長素,皆是幫助瘦身的一大關鍵。「不過,睡前吃宵夜少量攝取是重點,過量的食物不僅會造成腹部壓力增大,還會導致胃食道逆流、食道灼傷等問題,可能影響交感神經,反而使睡眠品質變差。」健康宵夜4原則不傷胃如果睡前真的飢腸轆轆,想要吃宵夜幫助入睡,該如何選擇?營養師劉怡里在臉書粉絲頁發文建議,想吃助眠宵夜可遵循以下4原則,避免肚子不舒服影響睡眠,也能控制熱量,依然可以輕鬆入睡:液體為主,可以選擇豆漿、牛奶、湯品、粥品較好消化,控制在250~300毫升左右,夜間易頻尿的人,提前1小時進食完畢。可以選擇富含鈣、鎂、色胺酸、芝麻素的食材,具有放鬆效果。如果睡前才吃宵夜,吃完馬上要入睡,建議可以墊高枕頭,採取左側臥姿為佳,避免胃食道逆流而影響睡眠。如果宵夜真的吃太多,睡前建議可以在家裡散步15~30分鐘,補充益生菌,例如比菲德氏菌,幫助腸道蠕動消化,也較易入睡。助眠宵夜建議7種菜單劉怡里也舉例以下「助眠宵夜」7種菜單,並提醒最好不要另外加糖,也能選擇可補充蛋白質的飲品:香蕉牛奶牛番茄打果汁杏仁豆漿黑芝麻牛奶/豆漿銀耳蓮子湯地瓜粥味噌豆腐湯劉怡里建議,如果不管吃什麼宵夜都會影響睡眠,建議睡前2小時把餐點食用完畢,讓消化道好好休息,才能享受良好的睡眠品質。【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4209.html】
-
2024-08-20 養生.心理學解密
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心理師:換成「這樣想」充滿無限可能
生活中有時可能會出現「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或「活著有什麼意義?」等想法,特別是長期遭遇挫折、或是幾經思考下覺得一切根本都沒意義等等。立翎心理諮商所郭禺廷諮商心理師提出觀點,也分享可以如何尋找。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先看集體意識賦予的意義。 世界賦予的意義:郭禺廷心理師表示,這個世界充滿賦予目標,有人視為夢想、有人視為競爭,就像一座蓋好的燈塔指引人們向前,讓人有個方向、形成一種生活的意義,到達後確實可能讓人快樂,而這快樂也是普遍的一種意義的存在。 當世界賦予的意義缺乏可能性:不過這也有可能讓人覺得「沒想達到那個目標顯得沒意義」,例如「人就是要XXX,人生才有意義」,那麼不這麼覺得的人可能就會感到「我不這麼覺得,那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又或者可能出現「達成了,然後呢?」。又或是侷限於快樂。 受到祝福的侷限?郭禺廷心理師也舉例,其實常聽到的「要開心喔」、「要幸福唷」雖是出自美意、雖不用事事都這麼正確,不過也可以觀察是否對自己出現制約般的暗示,例如「我現在只是平穩,沒有到很幸福,是不是不好?」。 是不是太急著定調了?郭禺廷心理師也表示,其實當個案、親友敘述生活的一件事讓自己感覺相當有意義,例如喝杯奶茶,便會稍停於那時再多細嚐一下那份感覺。不過,若是很明確地定調自己活著的意義時,雖會很為對方開心有個目標,但也會不禁想知道是什麼使得如此確信?是什麼原因直接定錨?也會有些許的擔憂,這個意義達成了之後呢?如果這個意義沒達成或消失了呢? 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來看獨立思考呈現的意義。 獨立思考能看到...郭禺廷心理師表示,其實不論什麼原因而出現「活著有什麼意義?」、「活著的意義是什麼?」,都是一種思考的體現,可以看得越來越多、越來越廣,越來越多可能性。 也像潘朵拉的盒子:不過也因為如此,思考有時也像潘朵拉的盒子一般,看到、思考到許多當下較難以承受的事情或各種風險,因此陷入僵局,有得甚至深陷其中找不到出口。這對許多人而言是危險的,因此可能好好跟著社會的思維前進就好,不需要多想,畢竟前人都是這麼走的。 思考本身就是一種意義:不過回過頭來看,光是思考「活著有什麼意義」、「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其實就是一種相當不錯的意義呈現方式。正如「我思故我在」,因為獨立思考而更了解自己、更深刻地感覺到個人存在,雖然會有負擔的代價,但也能讓可能性越來越多。 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換成「這樣想」充滿無限可能! 「活著的意義」的本質: 郭禺廷心理師表示,活著的意義從本質上來看,可為各種體驗下自我認同的呈現,可如喜怒哀樂等各種感受,沒有特定的答案。如前述可以被賦予、也可以有方法的探索,也可說是趨近於無限大,因為充滿各種可能性。 原來這些都可以是意義:其實生活的意義不單單僅限於實現目標所帶來的感受,設立目標、實踐過程也都可以是意義,當中的各種情緒、想法也都是。 就像享受規劃、旅程、目的地,即便是走錯路、抵達其他地點。設立目標可以循著世界、也可以慢慢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沒有也無所謂,也可以是邊走邊看。實踐過程可以是好好享受當下,同樣也可以持續邊走邊看,也可以換條路走。而實現目標之後的快樂往往相當明確,不過若感到空虛這其實也是一種意義,可能意味著「我不屬於這裡」也意味著「或許可以走走看其他的路」。就像享受規劃旅程,享受旅途過程、路途阻饒,享受到達目的地或走錯目的地看到預期外的景色,這些都可以是意義。 不用怕推翻過去的思維、不用特別說明思維變化。就算推翻過去自己的思維也不用感到害怕,因為這正是可能性的體現,往後也可能再出現更新的思維。也不用特別在意或向他人說明、證明,因為可能性本就是會時常變化、日益更新,而較難理解、較難說明。 換個方向想:「我有哪些可能性?」在思考「活著的意義」時,或許可以換成這樣想,同樣的意思,但也更具有方向性,而且具有彈性,不論是世界賦予的意義,或是獨立思考的意義,不論在哪個階段以哪個方向進行,都能讓思考在進入僵局時,讓可能性帶出新的意義。 負面思考活著的意義時,先休息,這也是一種前進: 郭禺廷心理師表示,負面情緒容易出現負面思考,這種情況下建議就先想著可以怎麼好好休息就好,雖然是休息但也是在前進,正如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就算沒前進也無所謂。可例如耍廢、逛街、看電視等等,任何能讓自己休息的事情,以利沉澱、避免負面思維抹去了各種可能性。也可多和能夠理解、試著理解的朋友聊聊。待狀態恢復後再繼續思考也不遲。 卡關了?讓專業的幫你引導、梳理!也鼓勵若是持續感到困擾、悲傷、找不到答案、陷入僵局、看不到可能性等等,可與受過專業訓練的心理師、諮商師聊聊,透過專業引導、梳理思緒,幫助自己可以看到屬於自己的答案、以及更多可能性。 《延伸閱讀》 .我會成功嗎?大家怎成功的?心理師4步驟「從心」相信自己! .「感謝」能帶來更多好運?!怎麼感謝有方法!心理師深度解析。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17 養生.家庭婚姻
這款婆婆太可怕!要媳婦生小孩過繼給小叔,說嫁給她兒是三生有幸,不准兒幫忙媳婦…奇葩行為網友齊罵
婆媳問題,千古難解,如果老公挺老婆還可以忍耐,但如果老公不挺,站在婆婆那一邊,婚姻大概也飄飄遙遙了。婆婆總喜歡說,嫁來我們家就是一家人,但實際上,媳婦就是外人,是來服侍老公、服侍公婆的。Dcard一篇文章〈奇葩婆婆和我的黑化史〉,一位媳婦終於和高高在上、不把媳婦當人看的婆婆決裂,看得過癮,不禁想,何不早鬧翻?來看看這位婆婆有多奇葩。> > >原PO文章事件一:要媳婦生孩子過繼給小叔我生完寶寶之後家族聚會變得很熱鬧,大家都很喜歡逗逗我家的外向活潑寶寶,婆婆非常喜歡小孫女但還是會說要生男的。我跟老公考量能給孩子的資源後,雙方都同意沒有要生第二胎,所以很明確的告知婆婆這個打算,希望打破她那個一直打不破的二胎願景。與此同時,小叔不婚不生但有一個長跑多年的女友,婆婆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居然要我們生一個過繼給小叔?小叔和女友從來沒有想要小孩,我們也不打算生二胎,完全不能理解這個想法是怎麼來的。婆婆還非常理直氣壯:反正你們是因為錢不生二胎,小叔和女友幫你們養就解決了。小叔的女友直接傻眼到不知道做什麼反應。老公跟小叔當下各自拉著另一半轉頭走人,我臨走前實在沒忍住,跟婆婆說:「媽,要不您自己生一個?」事件二:嫁給我兒子是你三生有幸婆婆很喜歡有意無意稱讚她兒子多麼優秀,我能跟她的皇子結婚是三生有幸,時不時對我說一些:妳的眼光很好耶!:妳嫁進來很有福氣!:之前幫你們合八字的時候,老師說我兒子是妳的貴人!我都會笑咪咪的回:哇喔太巧了吧?您兒子眼光也超好福氣滿滿才跟我結婚:我跟您兒子是彼此的貴人啦~婆婆就會秒臭臉安靜不說話。事件三:不准兒子幫媳婦的忙剛開始婆婆還想著要做皇后享福,每次去婆家聚會吃飯就想下馬威,當我傭人不停使喚我做這個做那個。老公看不下去會跟著我一起或是阻止婆婆,婆婆還會拉住老公說這是媳婦該做的。事情發生過兩三次之後,我就跟老公套好,老公會跟婆婆說我做不好他來幫忙。想當然又會被婆婆拉住,那我就理所當然開始我的「做不好」,例如洗碗不小心打破某套昂貴瓷盤中的一件,不小心煮出人神共憤的難吃年夜飯,打掃的時候不小心打翻整桶的漂白水。我每次都會特別誠懇的道歉並賠償,然後下次再犯。在不停輪迴後的某一次,婆婆受不了崩潰爆發。至此,我獲得了永恆的安寧,什麼事都不會輪到我。事件四:從祖宗罵到下一代,為了妳好才罵妳婆婆使喚我去泡茶,我拿了最貴的紅茶葉用熱牛奶泡開。婆婆目瞪口呆問我是什麼,我說是奶茶,我們年輕人都喝這個,還很貼心的問她需不要需要加糖。婆婆終於忍無可忍崩潰爆發(上述的事件三),指著我從祖宗罵到下一代,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難聽話都吐出來了,我猜全是平常憋了很久的心裡話......婆婆爆發後的隔天跟我抬頭不見低頭見,後來跑來打圓場,跟我說:「媽媽昨天有些激動了,說的都是氣話,不要放在心上。要不是把妳當自己女兒,也不會這樣罵妳,都是為了妳好才這樣的,妳能明白媽媽的苦心嗎?」原PO之後就真的把婆婆當媽媽,吃完飯碗放在水槽就走,坐在客廳看電視邊蹺腳邊問:「媽~能不能幫我切一下水果?謝謝。」婆婆氣炸不演了,說嫁進來的媳婦就是外人,以後都不准回來了。自此,原PO再也沒有去過婆家。 這樣的婆婆有把媳婦當成家人嗎?根本是把媳婦當成工具人。有多少婆婆都是這樣?說話之前從不想想媳婦聽的會有什麼心情。或許對真正的外人還客氣多了,對自己媳婦就是一副高高在上、理所當然的樣子。就像原PO的婆婆,她就是真的認為原PO嫁給她兒子是三生有幸,所以應該感激涕零,作牛作馬來報恩。有這樣的婆婆,只能說早鬧翻早好。延伸閱讀:.「終有一天我會在你的人生場景中缺席」一位罹癌母親教會我們的事.妻婚後默默付出,卻換來夫外遇找小三!專家點出婚姻手原因.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4-08-09 養生.聰明飲食
蔬果汁竟比奶茶還甜!營養師揭「超商果菜汁」驚人含糖量,喝1瓶就快超標
許多外食族蔬果攝取不足,會習慣到超商買瓶蔬果汁來喝,但初日診所減重專科醫師吳榛槿提醒,看似健康的果菜汁,一瓶400毫升含糖量竟高達26.4公克,相當於6.6顆方糖,甚至比奶茶還甜!若每天喝1.5瓶,一日含糖量直接超標,不僅沒補充到纖維質,還可能讓身體吸收過量糖分,導致肥胖上身。「你知道在超商買任何一瓶飲料,可能攝取進去的含糖量有多少嗎?」吳榛槿表示,根據國健署建議,每人每日精緻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若以一名30歲、體重50公斤的女性上班族為例,每日建議攝取熱量1,500卡,其中糖分應低於37.5公克(約等於4顆方糖),而400毫升果菜汁的含糖量有26.4克,一瓶就佔了建議攝取量的70%。超商蔬果汁不含纖維質、糖分過高吳榛槿指出,別以為蔬果汁就很健康,因為蔬果汁、果菜汁這類飲品,是由原型食物加工變成飲品,會讓原本所含的豐富纖維質流失。「但纖維其實對血糖有緩衝效果,缺了這層保護,糖分就會被身體更快速的吸收,再加上為了提升口感而添加的糖,更容易讓飲用蔬果汁的民眾攝入過量糖分。」吳榛槿舉診間個案為例,一位30歲的女性業務上班族,三餐外食必須常常應酬交際,但為了保持身材,嚴格控制精緻澱粉的攝取,完全不吃宵夜,未料體重不降反升,最讓她困擾的是,四肢瘦瘦的她卻小腹突出。進一步問診後才發現,原來該名患者自覺蔬果攝取量太少,養成每隔1、2天就飲用一瓶蔬果汁的習慣,看似健康的選擇,卻導致果糖、精緻糖過度攝入,後續更被診斷出患有重度脂肪肝,體脂率也超標。所幸透過飲食調整,戒除飲用蔬果汁後,不僅改善胰島素阻抗問題,在4個月內就瘦了將近10公斤。檸檬飲每毫升含糖量比奶茶還多吳榛槿表示,常被大眾誤認為健康的飲品,除了蔬果汁之外,還有市面上常見的檸檬飲,「1瓶約375毫升的檸檬飲,看似成分單純,但實際含糖量28公克,與一瓶600毫升奶茶含糖量僅差了5.6克。」換句話說,檸檬飲每毫升的含糖量其實比奶茶還要多。不少研究中都指出,吃糖與吸食毒品海洛因、可卡因所誘發的腦中活躍區域完全相同,一旦「糖上癮」就很難戒除。吳榛槿進一步解釋,當糖份進入到體內,就會刺激胰島素分泌,而處理不完的糖則會成為脂肪囤積,造成身體長期慢性發炎。「更可怕的是,糖對身體所造成的影響,僅需4天就可以看出變化。」吳榛槿提醒,攝取過多糖分可能還會影響記憶力、專注力、反應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從即日起開始減糖,戒除糖癮,避免含糖飲料造成肥胖、發炎等多種疾病。【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4226.html】
-
2024-08-09 養生.聰明飲食
便秘好朋友不是早餐店奶茶 專家揭幫助排便第一名的飲料是它
排便是人生中許多大事之一,一旦便秘不僅會讓人感到不舒服,還可能導致胃痛、腹脹和脹氣等症狀。當你處於這種不舒服的情況,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緩解,例如找到合適的食物或飲料來幫助排便。【延伸閱讀:為何每天大便對健康很重要?最新研究從腸道微生物組成揭關鍵】事實上,便秘的原因很多,像是纖維攝取不足、脫水或吃太多加工食品等都可能導致。因此,專注於增加纖維攝取量和喝大量的水有助預防便秘,但當便秘發生時該怎麼辦?專家指出,除了喝水保持水分之外,咖啡是緩解便秘的最佳飲品之一。咖啡如何有助排便?許多人在早上喝完咖啡後就覺得需要去洗手間,其實有幾個關鍵原因。其一,喝咖啡會與消化系統交互作用。它會刺激腸胃道,從而增加腸道蠕動。也就是說,喝咖啡會使結腸肌肉收縮,這通常會導致排便。另一原因是,咖啡可能會增加胃酸產生,進一步幫助消化。此外,含咖啡因和不含咖啡因的咖啡會促進胃泌素分泌,這種荷爾蒙也會增加排便相關肌肉收縮。專家指出,對於許多人來說,早上喝溫熱的液體就可以刺激排便。不過,人們對咖啡的反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敏感。整體而言,如果你喜歡喝咖啡,可以繼續享受咖啡的美味以及隨之而來的消化運動。倘若你不喜歡咖啡,當你便秘時不妨可以嘗試喝咖啡。咖啡好處有哪些?咖啡除了含有廣為人知的咖啡因之外,咖啡還含有大約一千種不同的植物化合物。專家指出,雖然你喝多少咖啡以及如何喝咖啡會對健康產生影響,但你的一杯咖啡可以透過多種方式對你的身體有益。1.降低糖尿病風險多項研究表明,經常喝咖啡可以降低罹患2型糖尿病的機率,即便是無咖啡因咖啡也是如此。2.預防神經系統疾病每天定期攝取咖啡因,可以降低阿茲海默症和巴金森氏症的風險。3.肝臟益處咖啡已被證明對肝臟健康有益,可幫助降低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風險。4.降低癌症風險研究發現,喝咖啡的人罹患肝癌和大腸癌的風險較低,這兩種癌症是世界上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5.遠離憂鬱症多項研究發現,一個人喝的咖啡越多,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就越低。【資料來源】.The #1 Drink To Help You Poop, According to a Dietitian.This Should Perk You Up: The Surprising Health Benefits of Coffee
-
2024-07-20 養生.聰明飲食
「運動後吃冰」有這些好處!營養師證實:喝手搖飲解渴小心害血脂、三酸甘油脂狂飆
炎炎夏日,炙熱太陽讓人曬到頭皮發燙,整個人都快發燒,這時來一碗涼爽冰品,雖然暑氣頓時全消,但相較於人體正常體溫36~37℃,冰品的溫度其實很低,尤其剛從冰庫拿出來的硬冰塊溫度為-18℃,若直接食用或一下子吃太多冰或吃太快,恐致體溫急速下降,引起腦血管快速收縮,容易出現頭痛等症狀。此外,瞬間吃冰太急太多,因瞬間低溫易致腸胃道凍結,造成胃液的分泌減少,也會刺激腸胃道而蠕動變慢,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運動後吃冰 有助補充能量、維持電解質平衡營養師黃淑惠說,老一輩的人總認為吃冰有害健康,事實上,吃冰對身體並非只有壞處,大多數冰品或甜點的營養組成是碳水化合物,夏天氣溫炎熱,只要在烈日下稍微動一下,就可能汗流浹背、身體脫水,遑論做高強度或激烈的運動,更容易消耗大量體能,這時吃個甜品或冰品就能立刻補充能量,尤其是吃含有豐富維生素及鉀離子的水果冰,它所提供的營養成分,能讓身體電解質維持平衡狀態。不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冰品雖能解身體的渴,快速補充能量,一旦吃太多沒忌口,不知不覺地就可能會攝取過多熱量。以市售常見的冰品為例,一支冰棒熱量約100~110大卡,雪糕熱量約200~250大卡;如果吃的是添加堅果及巧克力碎片的盒裝冰淇淋,其成分含有油脂、糖分及乳化劑,100公克熱量高達300大卡,比起一碗白飯280大卡的熱量還高。冰含在嘴裡慢食 天然水果冰減輕身體負擔黃淑惠說,炎夏吃冰消暑最忌諱的是直接將冰咬碎或吞下肚,如此一來可能身體還沒消暑,腸胃道卻先出問題,因此把冰含在嘴裡慢慢化掉吃最好。而冰品種類的挑選也很重要,應避免食用太多含人工色素及人工調味的冰品,例如不少市售雪糕、冰棒都用色素及調味料調和出來,有些產品為了增添風味,還會使用香料、乳化劑等人工添加物,盡管吃起來很美味,但無形中也會增加肝腎負擔。值得注意的是,坊間不少水果冰棒,雖然看似天然,但其中的水果含量極少,冰棒成分多用人工添加物和精緻糖製成,消費者挑選時必須仔細閱讀產品的外包裝標示,仔細了解冰品的原料成分,最好挑選天然水果或是可看見食物原形的紅豆、蓮子、薏仁、芋頭等澱粉類主食,才能吃的健康。 手搖飲料沒有比冰好 留意添加高果糖、玉米糖漿另外,黃淑惠補充,黑糖冰也會比單純蔗糖釀製的糖水或高果糖玉米糖漿來得好,因為黑糖的礦物質含量較高,而高果糖玉米糖漿容易造成血脂中三酸甘油酯的上升,不過,吃黑糖冰時記得一定要注意熱量,一匙15公克黑糖熱量就有60大卡。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吃冰,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喝手搖飲較能消暑解渴,但市售手搖綠茶及珍珠奶茶含糖多,常會添加高果糖、玉米糖漿等,可能會導致血脂升高、三酸甘油脂飆升,因此與其要喝含糖手搖飲降暑氣,倒不如改吃黑糖冰來得健康。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04 養生.聰明飲食
多喝水無法排鹽!吃太鹹恐高血壓也影響睡眠:多吃這些才有效
早餐三明治加奶茶、午餐便當加手搖飲、晚餐跟同事聚餐吃火鍋……,這些外食族的日常飲食,隱藏了高鈉危機。大里仁愛醫院營養師徐佳靖說,鹽分攝取過量,除了會造成高血壓外,也會影響睡眠,容易有入睡困難問題。常見許多睡眠障礙患者是因為吃進含鈉多的加工食品,高鈉打亂了生理節奏。高鹽飲食 加重腎臟負擔衛福部建議,國人每日鈉攝取量上限為2400毫克,換算下來一天不能吃超過6公克鹽,實際上國人鹽分攝取都過量。徐佳靖表示,吃得太鹹,有些人罹患高血壓卻渾然不覺,增加腦中風、心肌梗塞的風險,更加重腎臟負擔。高鹽飲食也會影響睡眠,因為控制晝夜節律的大腦視交叉上核(SCN)被過多鹽分打亂運作,促使夜間神經元興奮。攝取過多鹽分也會頻尿跑廁所,吃鹽愈多、尿量愈多,再加上高鹽會刺激口渴反應,導致喝下更多的水分。徐佳靖指出,當過多水分滯留在體內時,會造成水腫,因此,吃火鍋、炸雞、漢堡時,很多人總覺得食欲大開,而且一定要配飲料,甚至是喝含糖飲料來中和,但隔天起床就會感覺全身很不舒服。喝水幫助代謝循環排鈉有效嗎?徐佳靖說,喝水無法排鹽,建議可多補充「高鉀」食物,例如奇異果、香蕉、深綠色蔬菜等,鉀離子含量豐富,可穩定血壓,又能促進腸胃蠕動。高鈉地雷 火鍋不要喝湯多數人以為只要吃得不鹹,就不會攝入超量的鹽,其實很多食物隱藏了高鈉危機,一不小心就會掉入陷阱。徐佳靖強調,容易讓人失去警覺的高鈉地雷食物,莫過於關東煮的湯汁,喝起來甘甜,但各種加工食物放進大鍋內久煮,湯頭又加了許多調味料,舀上一碗可能就含逾千毫克的鈉。看似清爽的昆布鍋湯頭,鈉含量也相當高,建議吃火鍋盡量不要喝湯。其他「高鹽值」的食物,還包括白麵條、白吐司,尤其是細麵種類的麵線、雞絲麵,製作過程中都會加入鹽。徐佳靖提醒,下鍋前,可先用冷水泡過,或是先用熱水煮過,起鍋時再放入冷水中洗滌,洗去多餘鹽分,並保持Q彈口感。減鈉的健康吃法1.以蔥、薑、蒜、胡椒等辛香料取代鹽,減少用鹽。2.少吃罐頭或加工食品,這類食物含鈉量超高。3.外食族用餐要注意營養標示,鈉含量的數字比熱量大的話,就屬於高鈉產品。4.吃鍋類食物盡量不要喝湯,火鍋煮愈久,普林含量愈高。5.想吃點心時,多以新鮮水果代替。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5-31 養生.聰明飲食
降血糖及罹癌風險!5大喝茶健康益處一次看:可加牛奶喝嗎?
你喜歡喝茶嗎?你喝純茶飲或是調味茶?茶葉來自茶樹植物,通常與其他植物混合以獲得不同的口味,例如伯爵茶或印度奶茶。無論你選擇哪種茶,都能在一杯茶中獲得健康益處。以下為喝茶的5項優點。1.富含抗氧化劑茶富含多酚,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對於對抗衰老和現代生活方式的影響非常重要。例如綠茶或紅茶就含有抗氧化劑和可能有助於減少體內發炎的化合物,通常被認為對人體健康有益。不過,有些人喜歡在茶中添加牛奶會影響其健康優勢嗎?專家指出,沒有證據顯示添加牛奶會對茶的益處產生負面影響。事實上,對於女性來說,在茶中添加牛奶更有益,因為它增加鈣的攝取量,從而保護骨密度。2.支持心臟健康茶中的多酚化合物,特別是其中的黃烷醇對血管功能有正面助益,使血管更有彈性並降低血壓,而較低的血壓有助於降低中風和心臟病的風險。2019年的研究發現,每天喝三杯紅茶,連續六個月,血壓可顯著降低2至3毫米汞柱,這相當於減輕2到3公斤體重對血壓的影響。3.改善腸道健康 茶有助促進腸道中健康的細菌種類,擁有健康的腸道微生物則與降低便秘、發炎性腸道疾病和呼吸道感染的風險以及更平衡的免疫系統有關。專家指出,因為茶中的多酚大部分不會在上腸胃道消化,而是進入結腸,在那裡被腸道細菌分解,而腸道中的「好菌」往往是那些更喜歡使用多酚的細菌,因此經常喝茶可以促進這些細菌生長。4.降低血糖每天喝茶與降低第 2 型糖尿病的風險有關。《營養研究》(Nutrition Research)期刊的一項研究稱,每天飲酒超過四杯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了17%。專家認為,茶的作用可能是由於茶多酚促進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並具有抗發炎和抗氧化的作用。5.可能降低罹癌風險茶中的多酚可能有助減緩某些類型癌症的發展。專家指出,大型觀察性研究表明經常飲用綠茶或紅茶的人患癌症的風險較低,尤其是腸癌。然而,目前尚無人體臨床試驗證明其因果關係,因此無法判斷飲茶者是否擁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他們較少喝酒並多喝水果和蔬菜,或者是茶具有抗癌作用所致。除了腸癌之外,2020年的研究表明,喝茶還可以降低口腔癌、乳癌、卵巢癌、肺癌和甲狀腺癌的風險。 【資料來源】.The health benefits of tea – and how much to drink
-
2024-05-24 醫聲.Podcast
🎧|母子糖友頻尿丟工作!刻在心裡的糖尿病4迷思
有對罹患糖尿病的母子從事勞力工作,為控制糖尿病,長期服用具有保護心、腎功能的排糖藥物,因此類藥品是藉由泌尿道排出糖分,可能有頻尿的狀況,母子因此引起老闆質疑而丟了工作;後來兒子轉職外送員,長期在戶外工作,因天氣炎熱狂喝手搖飲,再次回診時糖化血色素竟增加4%,所幸醫師了解原因後,重新調整治療方式,避免血糖危機爆發。🎧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4大常見迷思 阻糖友就醫、控制血糖根據統計,目前台灣糖尿病患共近220萬名,每10人就有一人罹患糖尿病,但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歐弘毅表示,社會大眾對糖尿病的誤解將導致病患延遲就醫,或血糖控制不佳,故須加強衛教宣導,也鼓勵民眾定期健檢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糖尿病常見4大迷思:Q1.:糖尿病永遠不會好?A:早年糖尿病發現時多已晚期,但現今治療方式多元,即使無法痊癒,仍能有效控制血糖。Q2.:一旦用藥,就需用藥一輩子?A:先透過藥物控制血糖,並調整飲食習慣、生活型態後,若糖友不用藥依舊保持良好的習慣,病情穩定,就不需再用藥。Q3:吃得少就能控制血糖?A:不一定,當身體沒有充足的醣類作為能量來源,肝臟會分解肝醣產生葡萄糖,而葡萄糖又無法進入細胞被適當利用,就會累積導致血糖上升,因此吃得少不如吃得對,像是改攝取低GI(低升糖指數)食物,或是多吃纖維素,不僅促進排便,也增加食物停留在胃部的時間,延後小腸吸收,以控制血糖。Q4:糖友吃藥會傷腎?A:醫師會選擇最適合糖友病況的藥物,且台灣洗腎人口裡,將近一半是糖尿病控制不好演變而來,因此糖友反而需要用藥預防腎病變。糖友注意4項營養指標 全家人「吃得平等」更健康此外,糖友進食時多以為只需注意糖分,但歐弘毅提醒,總熱量、碳水化合物、脂肪、鈉等4項營養指標更重要,尤其總熱量一天不超過2000~2500大卡,避免肥胖讓血壓、血糖、血脂控制不佳,並增加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風險,「以一天三餐來算,一餐不能超過700多大卡,但一杯珍珠奶茶即使無糖,也有500大卡,十分驚人。」而鈉會引起血壓升高,讓糖友合併高血壓,同樣也須注意攝取量。先天基因以及相近的後天生活環境、飲食習慣,會提升糖友家人的罹病機率,但若特別分開健康人、糖友的餐點,可能讓糖友感到「餐桌上的不平等」,所以歐弘毅建議,糖友看診時,家裡負責煮飯的人能一起陪同,設計適合大家的菜單,不僅讓糖友控制病情,也讓健康人達到預防糖尿病之效。除了控制飲食,歐弘毅建議,民眾應把握國健署提供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45歲以上未滿65歲者可每3年健檢1次,65歲以上或其他特定條件者則能每年健檢一次,「有家族史或妊娠糖尿病者更需及早、提高頻率健檢,否則越年輕的糖友,併發症越多。」未符上述資格的民眾若擔心罹病,可定期量測腰圍是否在標準值內,或每1、2年自費健檢一次,抑或到附近診所花銅板價檢查血糖。若20至64歲民眾的血糖、血壓、血脂、腰圍等數值異常,可加入全民健康保險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讓附近診所及早介入管理健康,預防狀況惡化到真的罹病,增加後續負擔。歐弘毅小檔案現職: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成大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成大醫學院醫學系教授兼任主治醫師經歷: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秘書長台灣肥胖醫學會教育訓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19迄今)中華民國內分泌學會第十四屆理事(2019迄今)學歷:國立成功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王柏云主持人:王柏云、周佩怡音訊剪輯:蔡嘉哲腳本撰寫:王柏云音訊錄製:Studio 307錄音室特別感謝: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
-
2024-05-20 養生.抗老養生
「小滿」逢梅雨易腸胃不適及過敏 飲食可多吃這些食物防濕熱
今天5月20日是節氣中的「小滿」,根據文化部網站,小滿是四月的中氣,意指穀物行將結穗盈滿但尚未成熟,所以稱之「小滿」。傳統中國以黃河流域地區的氣候為準,這個時候是農夫們最期待的豐收季節即將要來臨,也可說是豐收季節的序曲,所以把這個季節稱為小滿。而小滿過後就是農夫們準備開始收割的時候。小滿在台灣正好碰上梅雨季來臨之時,下雨時間往往長達數十天,成為台灣地區最重要的雨水來源之一。小滿有哪些民俗活動?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黃景軍曾受訪表示,從此時到下一個「芒種」節氣,不再一會冷一會熱,各地漸次邁入夏季,這也是期待農作結穗、飽滿的豐收季節,而稱為小滿;而「小滿天雨水相趕」、梅雨季節開始,容易濕熱積水,農夫們此時多會注意疏排溝渠、慎防蟲害,由於蚊蠅滋生,戾氣疫病盛,要避免傳染病,最好方式是環境清潔。中醫師陳玉娟曾受訪表示,小滿時節氣溫高升,又適逢梅雨季,濕熱相搏最容易產生腸胃及皮膚疾病;而過敏體質者,這時不適症狀也會明顯加劇,其中以「風疹」最讓人苦惱。俗稱蕁麻疹的風疹,是一種過敏性皮膚反應。受極端氣候影響,今年天氣冷時很冷,熱時就像夏天一樣又濕又悶熱,臨床觀察,兩周前至今,因蕁麻疹求醫民眾已增加近三成,以30至40歲患者居多。傳統醫學看風疹,病因推斷,一是風熱或風寒,侵犯濕鬱肌膚體質者而發病;二當體內腸胃積熱,又遭受風邪侵犯,對內不得疏泄,對外無法透達,皮膚就容易因此發生癢疹。除此之外,對蝦、蟹等食物過敏者,也可能透過飲食,長出搔癢難耐的風疹;習慣熬夜者,容易引起陰虛體質,當陰虛與血熱相搏,就會在皮膚上出現此起彼伏、大小不一的疹塊了。小滿該吃什麼進補養生?發病迅速的風疹,可能出現在身體任何部位,若春天沒有重視養肝,就容易使身體的疏泄或解毒功能出現問題。傳統醫學對於風疹治療,以「疏風祛濕、清瀉血熱」為原則,也就是以金銀花、黃芩等清熱藥材,去除侵犯體表的邪風;再搭配豬苓、茯苓等利濕藥材,幫助身體代謝水分;腸胃不適者,則會加些大黃、山楂等健胃消導藥物。小滿時節,飲食調養可多吃綠豆、冬瓜、絲瓜、黃花菜、胡蘿蔔、番茄、西瓜與山藥、藕等可清利濕熱的食物;避免食用如辣椒、韭菜、茄子、海魚、蝦與蟹等,以防助長身體濕熱之氣。另外,部分咖啡、奶茶添加的奶精含反式脂肪,長久堆積體內造成濕熱之氣,含糖飲料也會使濕熱不易散出。建議可多喝溫開水,或泡薄荷、花茶類茶飲解渴,協助身體代謝廢物,也能減少皮膚搔癢帶來的不適。小滿運動運動該注意哪些事項?馬光中醫成功院藥師林佳境建議,每天按摩穴位3至5分鐘,可以排除體內濕氣、有助血液循環:.腳部-足三里穴:從膝蓋的外膝窩往下四指手指寬的距離。.腳部-豐隆穴:腳掌的外腳踝處到膝蓋兩者中間的位置。.手部-內關穴:將一手的中間三指併攏,沿著另一手的手腕手掌交界處放置,穴位即食指所在位置。.手部-曲池穴:在手肘關節中間處。此外,林佳境也建議,一星期選擇3至4天從事運動,同樣能幫助身體水分代謝出來:.室外:慢跑、快走、騎腳踏車。.室內:腿部、臀部肌力訓練、瑜珈。
-
2024-05-15 慢病好日子.糖尿病
慢病主題館【糖尿病】數據背後的身體密碼 連續性血糖監測(CGM)改變你的飲食觀
吃飯配手機血糖值的變化,恐怕會嚇到沒辧法進食!連續性血糖監測儀(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的便攜式儀器,可以讓你在吃完一碗麵、一杯珍珠奶茶後,血糖快速飆高,立刻停止碗筷。中華民國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宏麟指出,一般人及糖友都可以利用CMG來監控血糖值的趨勢變化,由於血糖變化以每分鐘計算,民眾可以藉此了解食物及份量對血糖的影響,擬訂健康管理計畫。CGM是最新的血糖監控方式,首先須在手臂上貼上一個50元硬幣大小的感測儀器,透過皮下注入一個極細的軟針,軟針前端有一個葡萄糖感應器,可以測量每分鐘血糖,並連結到APP裡,「隨時隨地」提醒民眾。CGM目前監測時間會長達十天或十四天,長時間了解血糖變化,可以讓民眾了解食物的耐受性及代謝情形。記者實測十天後,最大心得,就是吃東西變得謹慎,原本以為麵食取代米飯,應該對血糖的變化還好,沒想到麵食造成的血糖波動高過米飯;而空腹吃水果也容易至血飆高。十天的經驗裡,發現飲食習慣會導致血糖起伏不定,最好的方式是先吃青菜,再吃蛋白質,最後是主食澱粉,血糖波動比較不會太大,即使想吃零食或甜點,飯後立即食用,不只食物的分量變小,可避免血糖變化。陳宏麟指出,對於糖友而言,自己扎針驗血糖是多重打擊,不只要花錢買針及試紙,二是扎針帶來的恐懼,三是面對血糖值的數據,這些方式都讓扎針驗血帶來不便,而CGM可以將它當成了解血糖波動的工具,無論是健康者、糖尿病友或新陳代謝症候群的人都適用,甚至是可以連結遠端家人,讓在外的家人了解使用者的血糖變化。由於CGM會與手機的APP連結,血糖數值一打開手機就能清楚看出波動情形,陳宏麟指出,數據要經由管理才能變得有意義,民眾可以留意飲食的內容、份量及進食時間是否會造成血糖的變化,若血糖變化極大,那就代表須要改變自己的飲食行為;而糖友也可以藉此了解,運動、睡眠、壓力等行為是否也會造成血糖波動,這些分析都是數據背後呈現的身體密碼。不過,CGM是採皮下組織間液的葡萄糖值,相較於指扎驗血糖是血液中的血糖值,會比較不準確,因此,須要固定校正,才能較準確的數值。至於CGM是否可以取代目前的扎針驗血糖,陳宏麟認為恐怕還有些困難,目前仍不建議當成藥物調整的依據。建議想使用的民眾可以和醫療團隊合作,能更適當解讀。【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4-05-10 醫療.消化系統
脂肪肝竟有分胖、瘦!消除脂肪肝3方法,「這種飲食方式」最重要
脂肪肝(Fatty Liver)是台灣最常見的肝病之一。根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的資料,台灣脂肪肝的盛行率高達3成。許多人以為肥胖或愛喝酒的人才會有脂肪肝,但其實很多外表看起來很瘦、體重正常、不喝酒的人也有脂肪肝。如果放任不管,脂肪肝長期下來可能引起肝臟發炎,導致肝硬化、增加肝癌風險。所幸脂肪肝是可以逆轉的,接下來就從西醫、中醫的角度,教你如何改善和預防脂肪肝!西醫如何改善脂肪肝?中山醫院腸胃科主治醫師吳文傑指出,脂肪肝的成因可分為「胖的脂肪肝」和「瘦的脂肪肝」,「胖的脂肪肝」是因為攝取過多糖分和脂肪,過多三酸甘油脂累積在肝臟細胞。「瘦的脂肪肝」則是因為飲食缺乏膽鹼,使脂肪堆積在肝臟甚至發炎,這容易發生在體型較瘦的人身上。有些人雖然是標準體重,平常也沒有大魚大肉、甚至吃素,但因爲吃的魚、蛋、肉類不足,攝取的膽鹼不夠,也可能會有脂肪肝。要消除脂肪肝,目前還是以飲食與運動為主。吳文傑指出,改善脂肪肝的第一步,必須改變生活型態,控制飲食、多運動,讓每日消耗的熱量比攝取的熱量還多。有些脂肪肝患者可在醫師建議下補充維生素E。如果脂肪肝已經造成肝臟發炎,則可能需要透過藥物或減重手術來治療。如果體重減少5%,可解除10%的脂肪肝炎、減輕45%的肝纖維化。能達到此目標的患者高達7成!想要消除輕度脂肪肝,我們從生活習慣著手就可以達成。以下是我們可透過日常生活消除脂肪肝的3大方法:消除脂肪肝3大方法一、飲食熱量至少要減少30%,或每日減少500到1000大卡,來讓體重減少3到5%。這相當於每天少喝一杯700c.c的珍珠奶茶,或少吃一包洋芋片。但如果脂肪肝已經發展成較嚴重的「脂性肝炎」或「肝纖維化」,體重至少要降低7到10%。二、每週進行150分鐘以上的運動,或每週增加60分鐘的運動量:可進行快走、慢跑、騎腳踏車等有氧運動,等減重到一定的程度時須配合一定的重量訓練,增加肌力來讓體脂率下降。三、補充維生素E:每天吃800國際標準單位的維生素E,可以改善非糖尿病、無肝硬化的脂肪肝。但因為維他命E的過量攝取可能增加死亡率,有些研究也懷疑維他命E跟攝護腺癌的關係,所以必須慎重使用。中醫如何治療脂肪肝?根據台北長庚中醫內兒科主任江昆壕在《長庚醫訊》發表的衛教資訊,中醫認為脂肪肝的成因,是由於飲食失調、勞逸過度、先天不足等因素,致使肝氣鬱滯、脾失健運、濕濁內生、氣滯血瘀,鬱積於肝而發為脂肪肝。治療方面,中醫建議從飲食習慣與生活作息著手,避免會傷害身體臟腑與氣血的飲食內容與生活作息,再輔以中藥治療,補養臟腑、調理氣血,使臟腑氣血功能恢復正常,才有機會逐漸改善脂肪堆積在肝臟的情況。江昆壕提醒,脂肪肝的患者務必要減肥、適當運動,盡量避免飲酒,同時控制好慢性病,定期做健檢來追蹤肝臟的健康狀況。又如果有長期服用的藥物,請記得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調整。預防脂肪肝的飲食習慣綜合中、西醫2種觀點,要預防脂肪肝,我們在飲食習慣上可從以下3點來做調整:一、選擇地中海飲食:以全穀雜糧取代精緻澱粉,攝取多樣且充足的蔬菜類、多樣且適量的水果類,適量乳製品、黃豆類、堅果類,選擇芥花籽油、橄欖油、苦茶油等好油,補充魚肉、雞肉、雞蛋等蛋白質,減少吃紅肉、肥肉頻率,以及少吃甜點。二、避免飲酒:男性每天飲酒量不應超過20公克酒精,女性每天飲酒量不應超過10公克酒精。三、補充膽鹼:雞蛋、乳製品、肉類都含有大量膽鹼。素食者可以吃堅果類、大豆蘑菇、藜麥,或是花椰菜、甘藍菜等十字花科植物。事實上,要預防脂肪肝並不難,只要持之以恆地運動、維持正常體重,同時均衡飲食,少吃高油脂、高糖份的食物,就不用擔心脂肪肝找上門了!參考資料:長庚醫訊〈告別脂肪肝〉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地中海飲食原則〉延伸閱讀: 胰臟癌若會痛就晚了!五類人快去做檢查
-
2024-03-24 醫療.皮膚
皮膚科醫師真心話:外擦保養品難抗皺、抗老 精華液或乳液可替代化妝水
自從新冠疫情過去、口罩令鬆綁,不少民眾不再「化半妝」上班,皮膚保養顯得格外重要。馬偕皮膚科資深主治醫師王研人分享自己的保養心得,她絕對不使用「磨砂膏」,且避免過度醫美雷射,把基礎保養做好,其實皮膚就能夠「抗老」,但首要了解自己的肌膚類型,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保養方式。洗臉次數因人而異,以洗後「清爽不緊繃」為原則。「保養品愈簡單愈好。」王研人表示,她自己的保養步驟,通常是早上洗臉後,薄擦一層精華液,再擦防曬。通常一天洗兩次臉,但台灣夏天氣候炎熱,下午可能就容易出油,有時也會再洗一次,但一天要洗幾次臉,還是得看個人膚質,只要覺得出油就可以清潔,但洗臉後以「清爽不緊繃」為原則。保養品選擇上,王研人表示,她從不擦「化妝水」,雖然皮膚表皮濕潤,可以增加吸收,但只要洗完臉後馬上擦精華液或乳液,就可以達到一樣的功效。她購買保養品時,也會注意「只買成分經過大規模臨床試驗」的產品,安全性、有效性經過驗證。她特別提醒民眾,若為網紅或明星代言、過度誇大療效的產品,務必要小心,身為皮膚科醫師的她都不會購買。早晨化學性防曬+物理性防曬,中午補擦兩頰。身為皮膚科醫師,王研人也有「絕對不會做的3件事」:1.絕對不會沒擦防曬就出門:防曬永遠是抗老最重要的一步,她的習慣是起床洗臉、保濕之後,就先擦一層化學性防曬,吃完早餐,會再擦物理性防曬,中午再補擦兩頰的防曬。2.絕對不用磨砂膏。對待臉部皮膚永遠要輕柔,如果要減少粉刺,偶而會用酸類的藥膏(如杜鵑花酸)。3.絕不過度做醫美雷射:絕對不過度密集的接受治療(尤其是雷射),偏好保養型的治療。夏季、偏油膚選精華液,冬天、偏乾膚用乳液。市售保養品時常以「抗皺、抗老」作為宣傳,王研人說,肌膚外擦的保養品,通常難以達到抗老、抗皺的功效,而乳液主要的目的,在於維持皮膚保濕平衡。她建議,精華液與乳液擇一使用即可,夏季或是偏油膚的民眾,可選擇精華液,而冬天或是偏乾膚的人,則可使用乳液。標榜天然、草本,未必適合你的敏感肌。王研人提醒,「敏感肌」或「痘肌」選購保養品需特別注意:敏感肌容易泛紅過敏的膚質,敏感肌除了先天性,也有很多人是因為過度治療,而造成後天的敏感肌。可選擇敏感肌適用的保養品牌,但必須注意的是,並非標榜天然、草本就不會過敏,像燕麥、金盞花等成分,還是有人會過敏。痘肌痘痘的生成與本身膚質、飲食、吸菸相關聯,例如父母是痘肌,或是常食用含奶製品,尤其是鮮奶、鮮奶茶、含奶咖啡、精製糖類食物,都會導致痘痘發炎。痘痘應該要先經皮科醫師治療,保養品只是輔助。如果跳過藥物治療,只使用杏仁酸或其他成分的保養品,可能導致效果不佳。要注意的是,痘肌仍需要做好防曬,但應避免過度油膩的「物理性防曬」。王研人表示,因為她本身也是痘肌,平均兩天會擦一次杜鵑花酸。王研人醫師小檔案.現職:馬偕紀念醫院皮膚科資深主治醫師.經歷: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專科醫師台灣皮膚醫學會會員.給患者的一句話::絕對不是做越多治療皮膚越好,相信專業的皮膚科醫師,而不是相信廣告。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3-10 養生.聰明飲食
碳酸飲料對健康不佳,可以改喝代糖汽水嗎?營養師這麼說
珍珠奶茶可謂台灣的「國飲」,現已紅到世界各地;滿街推陳出新的手搖飲店、讓人眼花撩亂的飲品種類更堪稱台灣一大特色。除了手搖飲,汽水、可樂等碳酸飲料,是很多「氣泡族」的最愛。已有許多研究證實,碳酸飲料對身體的危害不淺。糖是最大殺手,磷酸影響鈣吸收,不利骨骼健康。高雄市大同醫院營養室主任高慧珊說,碳酸飲料含糖漿、色素、咖啡因等成分,可樂還含磷酸,因為人體中磷與鈣會處於平衡狀態,喝多了磷會影響鈣質吸收,造成骨質疏鬆,長期大量飲用,不利骨骼健康,尤其是成長中的孩子。不過,「糖」仍是影響健康最大殺手,高慧珊說,「無糖、無糖、無糖,很重要所以說三次。」碳酸飲料最好不要喝,忍不住要喝就選擇「零卡」,如果喜歡氣泡在口中的感覺,也可選擇無糖氣泡水。長期大量喝代糖飲料,可能影響腸道功能。高慧珊說,飲料中主要有糖、香料、色素等物質,其中影響健康的關鍵就是糖,長期攝取的話,體重增加、三高,都是健康殺手。她遇過很多心血管病人都是「無糖不歡」者,她都會建議「戒糖」,如果無法一次到位,可逐漸從半糖到無糖,或每天3杯到2杯到1杯逐漸減量,千萬別跟自己健康過不去。高雄長庚醫院營養師吳靜宜說,含糖碳酸飲會造成脹氣、蛀牙等問題,至於有人說會造成腦部退化,應該是三高導致心血管疾病所造成的。如果覺得無糖就食之無味,也可選用赤藻糖醇等「代糖」,幾乎沒有熱量,不過她提醒,吃代糖反而容易「自我安慰」沒有熱量,因此吃得更多,長期食用無助於控制體重,也可能影響腸道功能。吳靜宜也建議,糖攝取量不要超過每天建議熱量10%,例如每日攝取2000大卡的人,糖攝取量就要在50克以內,一瓶600ml的可樂,含糖量就超過60克,已超過一天攝取量。做一小時以上高強度運動,才需要喝運動飲料。也有很多人喜歡在運動後來瓶運動飲料,吳靜宜說,運動飲料(sports drink)是指為運動員設計,在長時間高強度訓練後的飲料,裡面含有鈉、鉀、鎂、電解液,還有很多糖,來替代運動流汗流失的物質。吳靜宜說,在耐力和超耐力運動中,適當攝取運動飲料可以保持水分,並為肝醣耗盡的肌肉提供額外能量,已被證實可以提高運動表現。不過,並非運動後就得喝運動飲料,高慧珊說,做一個小時以上的高強度運動,覺得喘及大量流汗,才需要喝。如果只是簡單散步、微微冒汗,並不需要喝運動飲料,只要喝白開水補充水分就可以了。也有些人認為只要大量流汗,例如烤箱、蒸氣室等就需要喝運動飲料,其實是錯誤的。根據衛福部建議飲用量,男生600ml、女生400ml就足夠。腸胃炎拉肚子補充電解質,稀釋喝比較溫和。另外,不少人認為腸胃炎、拉肚子時可以喝運動飲料緩解,吳靜宜表示,如果是急性腸胃炎,短時間多次上吐下瀉,沒辦法進食,適量地飲用運動飲料的確對補充人體水分、電解質及能量有幫助。高慧珊則說,如果腸胃功能較弱的人,因腸胃炎想要喝運動飲料,也是稀釋喝比較好,以免腸胃負荷不了。另外,民眾也能到藥局買「電解質補充液」,同樣可補充人體所需電解質和糖分,價格比運動飲料貴,但效果較為和緩。飲用碳酸飲料相關研究● 一項研究顯示,一天只要喝兩罐無糖碳酸飲料(含人工代糖),就可能使女性心臟病、中風風險增加近三分之一。這項超過八萬名女性參與的研究,是首次針對較年長女性特定中風類型的研究。研究發現,經常喝無糖碳酸飲料的女性,罹患血栓性中風的可能性,較一般人高出31%。與很少飲酒的女性相比,患心臟病的風險高29%,死亡風險則高出16%。某些人的風險特別高,包括肥胖的女性。該研究發表於《中風(Stroke)》期刊上。● 根據歐洲癌症和和營養前瞻性調查(EPIC),在10個歐洲國家共52萬1330人的研究發現,每天喝碳酸飲料超過二杯(每杯250毫升),相較於每月少於一杯者,死亡風險提高17%;每天喝代糖碳酸飲料超過二杯,相較於每月少於一杯者,死亡風險提高26%。另外,美國心臟及中風學會期刊指出,人工甜味劑碳酸飲料每天喝超過一次,易增中風及失智風險。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3-10 養生.聰明飲食
黑糖比果糖佳?奶茶含牛奶?蒟蒻零熱量?小心那些看似健康的手搖飲
上班前帶杯咖啡,中午吃飯買杯手搖飲,下班到超商買飲料,已成了許多現代人的生活模式。滿街推陳出新的手搖飲店,堪稱台灣一大特色,卻也危害了民眾健康。各種飲品的地雷藏在哪裡?阻止不了想喝飲料的心,如何選擇相對健康的飲品?利用空閒時間買杯手搖飲,是不少上班族的小確幸,飲料店品項琳瑯滿目,卻暗藏熱量危機。新光醫院營養師汪元嫃建議,民眾選擇飲料時,以「無糖茶類飲料」為首選,若希望飲料不要太單調,則可以選擇無糖鮮奶茶;如果真的想要「喝點甜的」,建議選擇蜂蜜奶茶、黑糖奶茶等,以天然糖分取代果糖。添加果糖危害最大,黑糖較佳但也不能過量。汪元媜表示,飲料店最常見的品項中,糖分添加包括果糖、蔗糖、黑糖、蜂蜜等,不少店家以果糖作為飲料主要糖分來源,不僅容易形成體脂肪,也會導致血脂上升,引起肥胖、代謝症候群等疾病。有些飲料店主打以黑糖取代果糖,營造健康形象。汪元嫃說,黑糖成分中含有礦物質、有機物,與其他糖類比「相對健康」,但黑糖中上述成分含量不高,仍以糖分為主,若要藉由攝取黑糖達到礦物質、有機物的攝取量,恐要吃下很多黑糖才有幫助,但「黑糖也是糖,攝取過多,仍有肥胖風險。」無糖最好,飲料減糖不能忽略整日攝取量。許多民眾買飲料時,因擔心攝入太多糖分而有罪惡感,會選擇半糖、微糖等,減少糖分攝取。汪元嫃表示,在容量相同的前提下,選擇比較不甜的飲料,確實會降低健康風險,但必須考量每日總攝取量,否則若從半糖改成喝微糖,卻因喝了不滿足又喝一杯,總攝取量仍相同。汪元嫃說,選擇無糖飲料是最能降低健康風險的做法,但民眾可以自行評估,只要每天攝取糖分不超過建議量即可。以65公斤成人為例,建議每天至多攝取50克精製糖,以容量推估大約是「一杯全糖手搖杯」或「1.5罐330毫升汽水」。奶精奶茶、奶蓋奶茶,除了不含奶、更不利心血管。在眾多手搖飲品項中,不少民眾對「奶茶」情有獨鍾,常見的奶茶手搖飲,包括奶精奶茶、鮮奶茶、奶蓋奶茶等品項,其成分、健康風險也各有不同。汪元嫃表示,奶精是植物油經過化學加工製造而成,不僅成分中沒有牛乳製品,製作過程中產生的反式脂肪酸,還會形成低密度脂蛋白,造成心血管疾病,威脅健康。奶蓋則是由鮮奶油加糖打發而成,屬於飽和脂肪酸,熱量較高,容易引發肥胖、代謝症候群等疾病。汪元嫃建議,民眾在挑選奶茶類手搖飲時,建議以鮮奶茶為首選。根據國民飲食指南,每天建議民眾攝取1至2杯奶類飲品,而每杯含量為240毫升,意即在手搖飲料店購買一杯大杯的鮮奶茶,其中約含有0.5杯每日所需奶類,可補充鈣質,提供人體所需的優質蛋白質。不過,攝取量不要太多,畢竟牛奶中含有脂肪,若喝太多還是有造成肥胖的可能性。注意配料是否含糖,選愛玉、寒天、仙草較佳。不少飲料店都有配料可供民眾作為選配,常見品項包括珍珠、椰果、蒟蒻、寒天、仙草、蘆薈、米苔目、布丁等。汪元嫃表示,這些配料通常都經過加工製作,且處理過程中多會經過糖水烹煮,熱量、精製糖含量較高,其中珍珠、芋圓等,本質上屬於碳水化合物,一份配料熱量相當於半碗米飯,相當驚人。汪元嫃指出,民眾選擇配料時,建議可選「自帶味道」、店家不必以加糖方式增添風味的選項,例如愛玉、寒天、仙草、蘆薈,上述品項熱量較低,且本身含有些許纖維,是不錯的選擇。至於減肥民眾常吃的蒟蒻,因本身沒有味道,店家通常會用糖水煮過,才作為配料,反而是較不合適、恐會增加肥胖風險的選擇。酸味飲料為調整口感,含糖量可能更多。口味酸甜的飲料,常會讓民眾有比較不甜、熱量較低的錯覺。汪元嫃提醒,為了讓酸甜飲料合民眾胃口,店家反而會加入更多糖分,若要喝到相同甜度,比起普通飲料,酸甜飲料的糖分、熱量往往較高。酸甜口味的飲料常以水果為主要成分,而水果熱量並不低,是碳水化合物,容易使人發胖,且水果的纖維素成分,通常在飲品製作過程中就已消失殆盡。汪元嫃提醒,民眾若要選擇標榜健康的含果汁手搖飲,盡量選擇帶有果肉的品項;夜市常見的現打果汁,雖然沒有過濾掉纖維素,但維生素成分仍會在高速高溫攪打過程中流失。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3-08 焦點.元氣新聞
早餐第一口就喝含糖飲 罹患糖尿病機率增!
「國際糖尿病聯盟」(IDF)預估,全球糖尿病患將於2045年突破7億人,等於是現在東協十國的總人口數。台南市立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黃聖德表示,全球糖尿病患者攀升與飲食精緻化、肥胖有高度關係,台灣人飲食西化又愛喝手搖飲,特別是早餐,第一口的飲料就「含糖」,如果一天的開始就習慣喝高升糖的飲品,使身體分泌過量的胰島素,接下來的一整天就容易陷入「高糖飲食」的惡性循環中。愛吃糖=容易得到糖尿病? 醫:肥胖與少運動才是罹病關鍵黃聖德醫師表示,糖尿病是一種代謝疾病,當體內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或是胰島素抗性過高時,人體無法將血液中的葡萄糖送至細胞中,進而使血液中的血糖升高。長期的血糖高會產生許多後續的糖病尿併發症,起初傷害到小血管為主的腎臟、眼睛、神經,後續更產生大血管疾病,成為心血管疾病、中風的高風險族群。預防得到糖尿病,得先釐清造成糖尿病的原因,黃聖德表示,許多民眾會誤以為只有「愛吃糖」等於「會得到糖尿病」,其實糖僅是其中的一項明顯的原因,導致有些民眾認為只要戒糖就能預防糖尿病。曾有身型肥胖的病人在得到糖尿病時,跟黃醫師喊冤,說為何他很少吃甜食卻會得糖尿病? 事實上,過份的熱量與不運動的習慣都會增加發生糖尿病的機率。但的確減少精緻糖是國人必須要特別注意的飲食習慣。胰島素分泌失衡 容易染上高糖飲食習慣黃聖德醫師說,近年減糖、減油的健康飲食雖然慢慢盛行,但仍然有許多人忽略健康飲食的重要性。以早餐為例,可能是一杯紅茶或奶茶,搭配一份三明治解決,而早餐店的紅茶或奶茶,幾乎都會直接添加精緻糖。或許民眾會認為,一整天只喝早上這一杯含糖飲,對於身體應該無礙,但是如果一天的開始是以「高升糖」的紅茶或奶茶揭開序幕,身體分泌的胰島素在一早就過量分泌,接下來的一整天,將容易全盤失去平衡。黃聖德醫師解釋,當人體攝取精緻糖後,身體會發出訊息,讓胰臟分泌胰島素,幫助輸送血液中的葡萄糖到細胞中,但由於精緻糖進入身體的速度相當快,當下身體胰島素必須被迫大量且過量的分泌,因此很容易產生後續的「反應性低血糖」,在這種狀況之下,身體就不得不再去攝取食物,「不吃全身無力、手會發抖、不吃我會生氣!」等等,就是陷入這種不得不吃食慾大開的惡性循環。因此,早上的第一口飲料盡可能是「無糖」飲料,否則接下來的一整天,會不斷陷入才剛吃飽後因反應性低血糖又餓再大吃的現象。處於反應性低血糖的人,會非常想再吃高升糖的甜食快速緩解低血糖的感覺。早餐的第一口甜,就會帶來後續「不得不」的好幾口甜,成為一種習慣,難以戒除,最終得到糖尿病。早期患者逆轉糖尿病有機會 飲食搭配運動助擺脫藥物黃醫師表示,戒除高糖飲食改善身體狀況「並不難」,只要有決心就能辦到。曾有一位初診時40歲的男性,身高168公分,體重102公斤,BMI值35.7,屬於重度肥胖。他在黃醫師門診時被診斷為糖尿病,是初次新診斷的病人,當時他的糖化血色素高達12.9%,正常值應在5.7%以下。這病人被診斷時心中相當震驚,也因此很有決心與動機做行為改變。一開始,黃醫師先採取「胰島素救援療法」,讓病人施打了三個月的胰島素,將糖化血色素降到6.6%,達到了小於7%的目標,此時停下胰島素單靠口服藥控制糖尿病。同時協助他努力減重,前三個月就先瘦了10公斤,培養起運動習慣後,後面4個月搭配飲食,再砍12.6公斤,在就診第七個月時,他的糖化血色素是5.1%,此時黃醫師將病人糖尿病的口服藥物全部停掉,此後只單靠飲食與運動習慣控制,至今已經又過了四年,目前體重77公斤,仍然不需使用藥物控制糖尿病。黃醫師表示,運動相當重要,舉例來說,有一項研究顯示,每周運動60到150分鐘,罹患糖尿病風險可以比不運動的人減少近一半,如果每周運動超過150分鐘,罹病風險再降一半。黃醫師也提及,避免罹患糖尿病的飲食,除了不好的東西少吃,也要多吃好的東西。例如多吃菜、多吃全穀。黃醫師舉例,有一項針對31萬人的大型研究,該研究證實愈常吃全穀飯(糙米、五穀飯)的人,愈不容易罹患糖尿病,研究發現若每天只吃七分滿全穀飯的民眾,會比完全不吃全穀飯的人減少20%罹患糖尿病的發生率,也建議民眾平時可將白飯改為全穀飯。黃聖德醫師總結,糖尿病患者不希望自己未來發生腎臟、眼睛、神經的併發性者,除了與醫師配合適當的藥物之外,掌握飲食的技巧以及搭配運動是不二法門。改變不好的飲食習慣永遠不嫌遲,也許,就從戒除你每天早餐手上的第一杯含糖飲料開始做起?黃聖德醫師小檔案:現職:台南市立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學經歷:長庚大學醫學系成大醫院住院醫師嘉義基督教醫院總醫師柳營奇美醫院主治醫師專長:糖尿病、高血脂症、甲狀腺疾病、肥胖、高尿酸症、各種內分泌異常
-
2024-02-29 醫療.骨科.復健
減重初心者有效增肌減脂必須調整成「這口訣」!運動後要補充「這物」才能避免消耗肌肉!
「增肌減脂」是最流行的「減重口訣」,不少減重初心者(沒經驗的新手)對增肌減脂存有錯誤觀念。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黃雅婷說,許多剛開始準備減重者,身體組成大多是「脂包肌」即體脂高於肌肉,因此不建議「增肌」與「減脂」同時做,得「先增肌再減脂」,才能提升基礎代謝率,幫助後續快速減下脂肪,達到減重效果。增肌減脂得客製化 減重初心者建議先增肌再減脂減重最高指導原則,並不是增肌減脂,而是七成靠飲食、三成靠運動,增肌減脂僅是減重的方法之一。黃雅婷說,如果想透過增肌減脂達到減重效果,第一步得先確認自己的身體組成數據,包含肌肉量、脂肪量、含水量,建議使用「手握式」體脂計量測,數據較為準確,會得到體重、骨骼肌肉重量、體脂肪重量等三種數據,當三條數據依序排列,數值可將測量的人分為「C、I、D」三類人。三類人的特徵:C類人:體重高、肌肉量低、體脂高三條數據,依序擺在一起,會呈現「C字型」。I類人:體重、肌肉、體脂的數據一致,依序擺在一起,呈現「I字型」。D類人:體重低、肌肉量高、體脂低的數據,呈現出來為「D字型」。黃雅婷表示,減重初心者大多身體組成數據都呈現「C字型」,也就是肌肉量最低,體重與體脂偏高,此時如果要採取增肌減脂的減重方式,得先「增肌」再「減脂」。增肌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身體的基礎代謝率,肌肉組織消耗熱量的能力是脂肪的好幾倍,因此先把肌肉養起來,後續減脂效果會比較好。增肌不能只吃蛋白質 碳水化合物更重要黃雅婷指出,「負重訓練」可以最快達到增肌的效果,而肌肉增加的過程,是先破壞肌肉,再透過補充蛋白質,幫助肌肉修復,不斷循環下增加人體的肌肉量。所以,很多健身族會喝高蛋白或吃雞胸肉補充蛋白質來增肌。不過,有些減重初心者誤以為增肌只能吃蛋白質,三餐統統只吃便利商店販售的雞胸肉或只喝高蛋白,以一名60公斤體重的成人為例,每天建議攝取的蛋白質為1公克,三塊便利商店的雞胸肉確實可以達到每日建議的蛋白質攝取量,但只吃蛋白質卻沒有均衡其他營養素,反而會讓蛋白質被人體當作一般熱量消耗,無法實際補進肌肉中。採取增肌減脂的減重族群,除了要補充蛋白質,也得攝取碳水化合物,黃雅婷說,每餐至少攝取半碗米飯,如果身體沒有攝取足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細胞會去掠奪肌肉,同時降低基礎代謝率,讓減重效果變差。因此也說明了過去常有人採取「餓肚子」減肥法,反而愈減愈肥的原因。運動後補充碳水化合物 避免消耗肌肉細胞每一個人補充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需「量身打造」,黃雅婷表示,除了要評估身體組成數據,也得觀察每個人生活型態,如果是每天「久坐」者,攝取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的量,絕對與跑業務或晚上飯局很多者的建議量不同,建議找營養師協助擬定個人化的減重飲食,只要開始調整飲食、運動,體態很快就會出現改變,但三周左右就需要重新再做一次身體組成數據的檢測,再調整營養素的攝取。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黃雅婷建議,在運動前2個小時完成,運動後則補充碳水化合物,可以喝一杯含糖的豆漿或是無糖的珍珠鮮奶茶等,讓身體補充碳水化合物,避免消耗肌肉細胞。運動後也可以補充運動飲料,讓運動者即時補充熱量,避免能量不足,體力透支。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2-24 養生.聰明飲食
10大超好吃傷腎美食正慢慢傷害你的腎,第1名揚名海內外!
洪永祥醫師去年曾公布5大高熱量包餡食物傷腎排行榜,今年他又列舉十種在在不知不覺中緩慢傷害腎臟的美食,包括燒餅油條、炸雞排…就連早餐穀物也是!而第一名更是揚名海內外的國民美食珍珠奶茶。【延伸閱讀】熱量超驚人!醫師公布5大包餡食物是傷腎大魔王 第一名大家午餐經常吃台灣人是出了名的愛吃美食,但許多小吃其實都是高油鹽糖,吃多了其實對健康不好。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就在臉書粉專「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指出,台灣人每九個就有一個慢性腎衰竭,很多人跟他說「我每天都再吃這些食物也都沒事阿?」其實不是沒事,而是緩慢破壞而不自知。傷腎食物百百種,洪永祥以下列出我們每天非常常見,容易被忽略掉的十個美食,經常吃會讓你容易口渴、水腫、變胖、小便出現泡泡,在不知不覺當中腎功能就會退化的比同年齡的快。十種超級傷腎的好吃食物第十名:早餐穀物早餐穀物,包含玉米片、小麥片等的主要成分是裹了糖的碳水化合物,主打健康的穀片,宣稱低脂肪、低膽固醇、高纖;很容易讓人誤以為跟天然的糙米、燕麥、五穀米等富含高纖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等是一樣健康的穀物,但根據董氏基金會調查曾發現,半數市售早餐榖片,每100公克含鈉量達500毫克以上。2006年,英國的消費者雜誌檢視275款早餐麥片,發現「以兒童為銷售目標的早餐麥片中,將近90%含高糖、13%含高鹽、10%含高飽和脂肪。」這些事實上都是高油鹽糖的加工食品,因為這是每天固定的早餐,經年累月的吃務必要給小孩吃天然全穀根莖類食物,而不是這些方便的加工傷腎穀物。第九名:蔥花肉鬆捲與奶酥麵包台式蔥花肉鬆捲麵包鬆軟的口感,是因為含有豐富油脂,並且抹上了美乃滋讓質地更加柔軟,加入了美味肉鬆,整體扎實的重量讓它直接奪得麵包界熱量冠軍。蔥花肉鬆捲麵包熱量高達565大卡,約莫2碗飯的熱量,另外日式麵包無論奶酥、紅豆、芋頭、克林姆都是超高油鹽糖的食物,這些超甜傷腎日式麵包的第一名就是奶酥麵包,一個奶酥麵包高達540卡,這是因為奶酥內餡主要是由奶油、奶粉、糖混合製作而成,再加上麵包原有的熱量,一個麵包下肚,不但吃進去了高熱量其內餡更含有較多的反式脂肪、飽和脂肪酸,吃多也是會讓身體造成腎臟極大負擔。第八名:燒餅油條燒餅油條的製作過程也要加入油脂,它是將麵粉先揉成麵糰,再丟入油鍋中炸。油溫越高,風險也就越高,除了一份燒餅油條的卡路里為500到600大卡,吃掉一份熱量大約是2/3杯珍珠奶茶的熱量。高溫油炸更產生了丙烯醯胺與多環芳香烴的傷腎致癌風險。另外很多油條等食品業者為了增加酥脆口感,多會使用含有重金屬「鋁」的膨脹劑,殊不知人體若攝取過多的鋁,可能會影響腦部腎臟,誘發失智與腎衰竭。第七名:鍋貼包餡食物像是鍋貼、水餃、小籠包,都是澱粉包著五花肉,澱粉高熱量,五花肉含飽和脂肪酸與高熱量,當澱粉緊緊包著五花肉,一點油脂都不漏掉,完全吃進肚就超級傷腎了,高熱量包餡食物傷腎排行榜第1名為鍋貼,因為一份高達750大卡與超過一餐需要的熱量,包餡食物是國人三餐經常的方便選擇,經常攝取是國人造成代謝症候群的非常常見原因,卻往往無法理解他對腎臟的慢性破壞,吃著吃著就吃出肥胖、高血壓、高血脂與糖尿病,腎功能就一日一日流失。第六名:肉鬆肉乾與香腸肉鬆是很好吃的下飯食品常見於早餐飯糰,還有小孩若是生病沒胃口時,或是老人家牙齒不好咬不動肉的時候,擔心加人營養不夠,要補充蛋白質往往都會選擇稀飯加肉鬆;肉鬆事實上很多營養加工食品,會用大量的油、醬油、糖與鹽調味,加工過程中幾乎胺基酸、維生素營養耗盡,只剩下高油鹽糖調味加工食品,尤其是糖尿病人及腎臟病人,就不宜吃肉鬆。同樣的肉乾與香腸也是高油鹽糖加上高溫加工的紅肉,吃完口乾舌燥,有研究發現除了致癌風險外,會引發身體慢性發炎,例如慢性腎絲球腎炎、心血管疾病、自體免疫性疾病、癌症等。肉鬆肉乾香腸一直以來頗有爭議性,製作過程中可能會產生致癌物質「異環胺」,其實蛋白質高溫加工油炸、燒烤類過程也容易產生異環胺。第五名:鐵板麵鐵板麵是早餐店非常暢銷的明星早餐,也是我心目中所有早餐中最傷腎的食物,高油鹽糖鐵板麵全包了,鐵板麵除了高熱量每一百公克的油麵熱量就有361卡,鈉含量更是高達712毫克,鐵板面的調味包通常是預先做好的,裡面有各式各樣的調味成分跟勾芡,不僅很油也很鹹,熱量驚人,且經過鐵板上高溫烹煮的鐵板麵,容易卡上陳年焦炭,異環胺、丙烯醯胺與多環芳香烴增加罹癌風險。第四名:三寶飯一份三寶飯960大卡,這還是只有肉跟飯的熱量,加上配菜後熱量大約在1330大卡,比炸雞腿便當熱量還高,一餐就吃掉了一天兩餐的熱量,烤鴨、烤雞的脆皮是因為醃料中含糖,經過烘烤後雖然香氣十足,但熱量也是驚人。叉燒是由五花肉製成,本身為高脂肉類,,且燒臘便當的飯量很多,熱量就爆高,傷腎不只熱量最後會淋上美味高鹽高糖的醬汁,美味的三寶飯真的超傷腎。建議盡量少吃,吃的時候避開肥肉、雞皮、鴨皮。第三名:炸雞排香酥多汁的炸雞排堪稱「邪惡國民美食之最」,更是許多人的宵夜追劇聚會唱歌首選!2012年一則新聞震撼了台灣,台中市一位12歲女童,每天下課在學校附近,買雞排或鹽酥雞吃,一星期4到5次,估計1年吃超過2百份雞排,結果前陣子感冒,引發尿毒症,檢查發現腎臟已經壞死,以後都要洗腎,這位女童原本就有慢性腎臟病,加上每天吃高熱量的油炸物,導致腎臟無法負荷而整個腎功能就耗盡,裹著澱粉經過油炸的雞排,一片熱量平均可達630大卡,比吃2碗白飯還要多。「可怕的不單是熱量」,雞排的獨家調味都是有甜又鹹的高鹽糖,油品若不按時更換,回鍋油更是很多的致癌物與重金屬,經常吃炸雞排不單單是發胖更是傷肝傷腎身心傷血管提升致癌率。第二名:日式拉麵很多第一次吃道地日本拉麵只要喝上第一口湯就會喊好鹹,如果是出國日本才吃一次就算了,台灣人真的是太愛吃拉麵了,對拉麵痴狂的人超級多,甚至網路上還出現「台北捷運拉麵地圖」而且許多人氣店面不分白晝,總是大排長龍,大家一定有印象吃完拉麵超口渴,讓人擔心的是,愛拉麵的就愛拉麵的功夫熬煮湯頭,一定要把湯喝到見底才禮貌,一碗拉麵含鈉量高達2000~4000毫克,有些專業吃貨一周7天,很多人吃著吃著就習慣了拉麵的鹹度,接著血液中的鈉離子就飆高,高血鈉除了造成腎臟負荷、超級傷血管,更造成水腫、高血壓與痛風的發作,絕對是傷腎的高危險。第一名:珍珠奶茶傷腎第一名的后冠是珍珠奶茶,不僅僅是他本身傷腎的邪惡成分,比起前面九種食物她應該是台灣人攝取頻率最高的傷腎食物。一杯珍珠奶茶熱量高達 783.2 大卡;奶茶當中的「奶」是以奶精製作,不論是粉狀還是液狀都屬於油脂類、而不是奶類,雖然現在已較少見反式脂肪製成的奶精,但那一顆顆的褐色珍珠就是高熱量來源。高果糖是傷腎的另一大原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日額外添加精緻糖的攝取量,不宜超過每日熱量的5%,若以成人一天所需熱量1800大卡計算,相當於精緻糖不超過90大卡(相當於22.5公克的糖),而一杯700c.c.珍珠奶茶的含糖量約50至60公克,只喝半杯就超標珍奶當中的高果糖糖漿,其果糖分子代謝會產生過多的磷酸三碳糖,促進肝臟內生性脂質合成,也會增加三酸甘油酯堆積胰島素阻抗的增加,提高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痛風等慢性疾病的風險。這些慢性病症是傷腎的最大元兇。偶爾吃別緊張 多喝水、多運動增代謝 洪永祥說,以上十種超級傷腎好吃的食物,大家務必放在心中就好,不要輕易放進口中,若真的偶爾嘴饞吃了,要多喝水、多運動增加代謝,任何一種千萬不要變成每天吃的常規飲食,那是非常恐怖的。人類出生約有兩百萬顆腎絲球,要使用一輩子,腎絲球不會再生,死掉一顆就少一顆,人類壽命不斷的延長,腎臟的存款一定要省著點用,將來老了才能避開洗腎的危險。為了腎臟的健康,一定要減少攝取這些食物的頻率。【資料來源】.臉書粉專「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1-28 養生.聰明飲食
牛奶全脂、低脂、脫脂,哪個比較健康且營養?教授告訴你真相
我在2023-12-26發表每天喝這種牛奶,帕金森氏症機率高3成?,隔天讀者Arthur留言:「教授又一篇讓人安心喝牛奶的文章,受益匪淺。想請教教授:1.您自己是不喝牛奶的,請問缺少牛奶所提供的養分下,應該如何注意食物攝取?我想有很多乳糖不耐或者很少喝牛奶的人想要知道。2.教授好像也曾經提過重點不是應該喝全脂、低脂或脫脂牛奶(這點連醫生也都各說各話),而是均衡營養,有恆運動。那如果平常吃得很清淡,但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每天喝全脂牛奶是OK的嗎?(因為我有親友不喜歡喝低脂脫脂牛奶)。謝謝教授賜教~~~題外話:台灣鮮乳還蠻貴的,想天天喝也未必是每個家庭能負荷的,但是奶粉沖泡麻煩味道又不天然。」我先解釋一下。我不喝牛奶,指的是我不把牛奶當飲料來喝,但是我還是會吃添加了牛奶的食物,如麥片,也會吃乳製品,如優格。至於為什麽我不喝牛奶,主要是因為我寧可「吃」食物以及「喝」茶或咖啡。也就是說,我希望熱量的攝取是來自食物,而非飲料(所以我當然是不喝奶茶)。雖然我發表了很多駁斥「牛奶有害」的文章,但那純粹是站在科學的立場,而不是要鼓勵,更不是要推銷喝牛奶。事實上,僅就成人的營養攝取而言,牛奶並非必要。所有牛奶能提供的養分,都可以從其他食物獲得。至於讀者所問的「應該如何注意食物攝取」,台灣衛福部有建立一個健康九九影音資訊平台,目前有1500多個影片,而其中就有均衡飲食。至於全脂、低脂或脫脂牛奶的選擇,各說各話的不只是醫生,而是整個醫學界裡所有相關的專家與學者。請看下面的論文:2013年:High dairy fat intake related to less central obesity: a male cohort study with 12 years’ follow-up(高乳製品脂肪攝取量與較少的中心性肥胖相關:一項為期 12 年追蹤的男性隊列研究)。2018年:Normal/high-fat milk consumption i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lean body and muscle mass in Japanese women aged between 40 and 60 years: a cross-sectional study(一項橫斷面研究:正常/高脂牛奶攝取量與 40 至 60 歲日本女性的瘦身和肌肉質量較高相關)。2018年:Effect of whole milk compared with skimmed milk on fasting blood lipids in healthy adults: a 3-week randomized crossover study(全脂牛奶與脫脂牛奶對健康成人空腹血脂的影響:一項為期 3 週的隨機交叉研究)。結論:與脫脂奶相比,每天攝取 0.5 公升全脂乳不會對空腹血脂、血糖或胰島素產生不利影響。此外,與脫脂牛奶相比,攝取全脂牛奶會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這些發現表明,如果考慮到較高的能量含量,全脂牛奶可能被認為是膽固醇正常人群健康飲食的一部分。2021年:Decreased risk of all-cause and heart-specific mortality is associated with low-fat or skimmed milk consumption compared with whole milk intake: A cohort study(與全脂牛奶攝取量相比,低脂或脫脂牛奶攝取量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臟特異性死亡率風險:一項隊列研究)。2021年:Intake of dairy products and associations with major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ohort studies(乳製品的攝取量及其與主要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關聯:隊列研究的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結論:高脂牛奶與冠心病風險呈正相關,起司與冠心病風險呈負相關。 研究結果應在觀察到的異質性的背景下進行解釋。2022年:High vs. low-fat dairy and milk differently affects the risk of all-cause, CVD, and cancer death: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高脂乳製品和低脂乳製品和牛奶對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風險的影響不同:前瞻性隊列研究的系統性回顧和劑量反應統合分析)。結論:高脂牛奶消費與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較高有關。 然而,乳製品總攝取量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較低有關。2022年:Saturated fats, dairy foods and cardiovascular health: No longer a curious paradox?(飽和脂肪、乳製品和心血管健康:不再是奇怪的悖論?)。總體而言,限制乳製品攝取量似乎沒有必要,儘管仍需要進一步了解不同乳製品類型與慢性疾病(尤其是第 2 型糖尿病)之間的關係。2023年:High-Fat Dairy Products May Decrease the Risk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cidence: A Long-Term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高脂乳製品可能降低慢性腎病發病風險:一項長期前瞻性隊列研究)。從上面這些論文就可看出,全脂牛奶可以是比較健康,也可以是比較不健康,就看是誰做的實驗,有什麼立場,或是針對哪一個議題。我唯一可以肯定告訴你的是,美國的飲食指南是一再強調要選擇低脂或脫脂牛奶和乳製品。原文:全脂、低脂、脫脂,哪個較健康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1-16 癌症.飲食與癌症
大腸鏡檢查前的低渣飲食是什麼?三天清腸菜單一次看懂怎麼吃
大腸鏡檢查是身體健康檢查中很重要的一個項目,目的是對大腸內部的檢查,包括結腸、直腸和肛門,為內視鏡檢查的一種。在大腸鏡檢查中,大腸鏡由肛門進入依著大腸的走向,由下而上依序為肛門→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可以觀察整個大腸的任何病變,例如潰瘍、發炎、息肉、腫瘤及出血源,以利進一部治療處置,像息肉切除、切片、電燒止血等。為了能夠順利完成檢查,事前的準備就相當重要,例如大腸鏡檢查前三日要開始吃低渣飲食(low residue diet),以減少糞便體積及腸道中的殘渣,避免糞便殘渣殘留在大腸黏膜、遮蔽鏡頭視線,才能幫助診斷病灶及提升檢查品質。若是清腸程度不佳,反而會影響檢查品質,甚至可能需要重新安排檢查。什麼是低渣飲食?纖維是食物中未充分消化的部分,經由腸道並隨糞便排出體外。雖然高膳食纖維飲食通常是健康的,但在某些情況下,低纖維飲食計劃可能會有所幫助。低渣飲食的具體作法是,將每日粗纖維攝取量應控制在4公克以下,以減少食物經消化、吸收和發酵後在腸道所留下殘渣的一種飲食。低渣飲食該怎麼吃?執行低渣飲食時,需留意均衡飲食,以軟質型態為主,避免油炸、油煎或煎太久、煎焦,建議採用蒸、燉方式烹煮,以及減少食用刺激性調味料(如辣椒、大蒜、胡椒)。食物選擇上,以去筋去皮的肉類及精緻的五榖類優先,蔬菜儘量以瓜類、嫩葉及過濾蔬菜汁取代,水果則以過濾的果汁或纖維含量少且去皮的水果取代。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牛奶,因牛奶在型態上雖為液體,但經消化後會在消化道形成殘渣及引起脹氣,必須禁食。另外,可適量增加水分攝取且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以防止便秘發生。以下根據不同類別的食物,具體說明該如何挑選。全穀雜糧類.可以食用:所有精緻全穀類及其製品,例如米飯、麵條、土司、饅頭等。.切忌食用:全榖類及其製品,例如糙米、燕麥、玉米、全麥麵包等。根莖類食品,例如甘薯、芋頭等。綠豆、紅豆。豆類及其製品.可以食用:加工精緻的豆製品,例如豆漿、豆花、豆腐、豆干等。.切忌食用:油炸過的豆製品,例如油豆腐、麵筋、油炸豆包及未加工的豆類,例如毛豆、黃豆、黑豆。肉、魚類.可以食用:去皮去筋的肉、魚或絞肉。.切忌食用:未去皮、筋之魚肉類及油炸、油煎的魚、肉類,雞肫、鴨肫、牛筋等。蛋類.可以食用:除油炸、煎外,其他各種烹調法製作之各種蛋類,如蒸蛋、滑蛋。.切忌食用:煎蛋、荷包蛋、滷製過久的蛋類。奶類及其製品.可以食用:無。.切忌食用:各式奶類及其製品,例如鮮奶、優酪乳。蔬菜類.可以食用:各種過濾蔬菜汁,去皮、去籽的成熟瓜類,例如冬瓜、大黃瓜、瓢瓜、苦瓜,嫩的葉菜類,例如菠菜、莧菜等。.切忌食用:粗纖維多的蔬菜,例如竹筍、芹菜等。蔬菜的梗、莖及老葉,生的蔬菜或容易產氣的食物,例如高麗菜、花椰菜、青花菜、韭菜、青椒、洋蔥、蘆筍。水果類.可以食用:各種過濾果汁,選用熟透的水果(去皮、去籽)例如香蕉、木瓜、蘋果、葡萄、枇杷、香瓜、紅柿、西瓜、哈密瓜。.切忌食用:未過濾果汁及高纖維的水果,例如黑棗、鳳梨、番石榴等。油脂與堅果種子.可以食用:無。.切忌食用:堅果類,例如腰果、花生、核桃、杏仁、芝麻等。點心類.可以食用:海綿蛋糕、原味蘇打餅乾、果凍。.切忌食用:加工水果、乾果的蛋糕及派,油膩過甜的點心,例如沙其瑪、綠豆糕、八寶飯等。飲料類.可以食用:運動飲料、蜂蜜水、椰子汁、黑咖啡和茶等。.切忌食用:添加乳品的飲料,例如拿鐵、鮮奶茶。低渣飲食三日菜單可以吃什麼?低渣飲食具體該怎麼吃?以下為大腸鏡檢查前低渣飲食示範三日餐。第一天.早餐:吻仔魚杏菜粥、滷豆腐塊、炒大黃瓜。.午餐:滑蛋瘦肉粥、炒菠菜、過濾果汁。.晚餐:稀飯、清蒸鱈魚、滷冬瓜、餛飩湯、木瓜。第二天.早餐:白饅頭、清豆漿。.午餐:白飯、去皮清蒸魚、過濾果汁。.晚餐:瘦肉燥拌麵、味噌蘿蔔湯。第三天大腸鏡檢查前一天吃清流質飲食(clear liquid diet)並開始清腸,清流質飲食是指無渣且不添加纖維的飲品,例如米湯、無油肉湯或魚湯、無渣菜湯、過濾果汁、紅茶、蜂蜜水等,而清腸藥的使用則是依醫囑指示服用。可以長期採取低渣飲食嗎?低渣飲食不是健康的長期飲食方式,因為它會忽略許多重要的營養素,若長期採取低渣飲食,容易缺乏膳食纖維、維生素與礦物質,因此應將其視為檢查過程中的一個階段。以下為低渣飲食適用對象:1.配合大腸鏡檢查。2.腸胃道(如結腸、直腸部位)施行手術前後,須數日不排便。3.肛門腫瘤、人工肛門手術前後之過渡期。4.腸胃道有部分阻塞病人。5.憩室炎急性期、急性腹瀉、潰瘍性腸炎者。【資料來源】.Cleveland Clinic: Colonoscopy.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大腸鏡檢查.台大醫院健康電子報:【健康營養補給站】大腸鏡檢查低渣2日餐.奇美醫院衛教資訊網:低渣飲食.WebMD: Should You Try a Low-Residue Diet?
-
2024-01-14 養生.抗老養生
第一位醫師出身的民選總統 「甜食控」賴清德靠2招常保年輕活力
2024總統大選結果揭曉,現任副總統賴清德以558萬6019票,得票率40.1%,拿下最高票,成為下一屆總統。賴清德是中華民國第一位醫師出身的民選總統,也是幕僚與幹部口中的「甜食控」。媒體曾報導,2021年12月底的四大公投,賴清德跑了上百場說明會,只喝白開水,有時候會來一支古早味冰棒,紅豆粉粿是他的最愛。賴清德從年少習醫到從政,多數時間都在台南,他自己也不否認愛吃甜食。「太報」曾經報導,賴清德是不折不扣的「甜食控」,他在擔任台南市長期間,特愛喝手搖飲,特別是珍珠奶茶,尤其喜歡甜甜的飲料。除了手搖飲料,賴在趕行程的車途中,一邊讀講稿,一邊吃冰棒,特別喜歡紅豆粉粿口味,手搖飲跟舒壓,算是律己甚嚴的賴給自己的生活舒壓小確幸。賴清德公務繁忙,養生之道就是白開水加上每天跑半小時跑步機,平常若能吃一支古早味的紅豆粉粿冰棒,對他來說是人間美味。賴清德曾說,對吃沒有特別講究,簡單就好。賴清德官邸有一台跑步機,他每天固定跑半小時,搭配清淡飲食,儘管已經當阿公,沒有發福體態,規律飲食與健身習慣是他常保年輕活力的祕訣。【參考資料】【選戰專題】夫人每日水煮蛋 甜食控賴清德靠「多喝水」解負擔賴清德喝水養生 最愛吃紅豆粉粿冰棒
-
2024-01-12 養生.聰明飲食
研究:葡萄籽油、適量喝茶能護心血管健康,甚至比這2種油還要好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根據研究發現,葡萄籽油富含亞麻油酸的植物油,比起橄欖油或是魚油,更能夠防疾病的發生,甚至能讓人保有更多的肌肉組織。 這項刊在《分子營養學與食品研究期刊》中,由美國俄亥俄州大學進行的研究發現,若是體內含有較高的亞麻油酸,內臟就比較不易堆積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內臟脂肪,而且身體的肌肉,即所謂的「瘦肉質量」也會比較高,並且能夠降低發炎反應。因為體內亞麻油酸的濃度越高,身體較不易出現胰島素阻抗性,所以,可以降低糖尿病的發生率,亞麻油酸多存在於葡萄籽油、紅花籽油、芝麻油及葵花油等植物油中。 至於許多人崇尚的橄欖油,則富含油酸,研究發現,橄欖油的油酸或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雖然也被視為有益健康的脂肪酸,但在研究中顯示,對降低心臟病或糖尿病的風險幫助不大。所以要保健,不如改買價格比較低廉的葡萄籽油。 除了在飲食中攝取油品來保護心血管之外,喝茶也是不錯的方法。這項研究刊登在《流行病學年鑑》,由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以6200名受試者進行的研究發現,每天都喝茶的人,發生心臟停止、中風、心臟病、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風險,比起完全不喝茶的人降低了35%,發生冠狀動脈硬化的機率也下降。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研究發現,適度喝茶的人,冠狀動脈鈣化的進展比較緩慢,出現心血管問題的風險也比較低,雖然目前還不知道確切的原因,但推測是茶中的類黃酮等抗氧化成分的作用,類黃酮可以預防細胞損害而保護心血管。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 ·喝綠茶助減重!「冷泡or熱泡」好? 研究解答正確泡法與喝法 ·泡奶茶要先加「牛奶or紅茶」? 專家揭「正確順序」...必加1物藏健康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