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失能
的結果:共找到 1330 筆 約 0.373秒切子宮領給付 取消45歲門檻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沿用35年的勞保生育失能給付(包括切除子宮),將有重大修正。鑑於各界質疑女性切除子宮訂定45歲給付門檻是歧視女性,勞動部正規畫以大幅放寬條件、但分級給付金額的方式處...
林靜芸/替父母找條優質老後道路
【聯合晚報╱林靜芸醫師】淑芬是宜蘭人,她與丈夫留在家鄉,住在父母的隔壁;淑芬的哥哥在美國,是化工博士;弟弟在台北,是法官,他們都很孝順,定時回宜蘭探視。淑芬住得近,理所當然負起照顧的責任。淑芬的父親...
楊志良/臨床、醫管與衛政的恩怨情仇
【聯合報╱楊志良】 臨床醫療、醫院管理與衛生行政三者,目的相同,均是為增進民眾健康、減除病痛、避免失能及死亡,以延長壽命。但因秉持的價值觀不同,造成三者間的緊張與衝突不斷。追求醫療突破 忽略成本效益...
避免脊椎變形 學長臂猿伸手
【聯合報╱蔡凱宙/台北宏恩醫院骨科主治醫師】82歲老先生,為了用柺杖打蟑螂,在家跌跤,造成第一腰椎壓迫性骨折。由於疼痛造成身體自然向前攣縮,最後因關節僵硬而失能,只能坐輪椅。要幫助這類患者復健是一大...
避免脊椎變形 學長臂猿伸手
【聯合報╱蔡凱宙/台北宏恩醫院骨科主治醫師】82歲老先生,為了用柺杖打蟑螂,在家跌跤,造成第一腰椎壓迫性骨折。由於疼痛造成身體自然向前攣縮,最後因關節僵硬而失能,只能坐輪椅。要幫助這類患者復健是一大...
久咳、胸悶像石壓 竟心臟衰竭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 「躺下時胸口好像有石頭壓在身上,幾乎無法呼吸。」52歲的莊先生連續感冒一個月久咳不癒,看遍各家診所都看不好,最後胸悶喘不過氣緊急送醫,才發現竟是心房顫動引發心臟衰竭...
「成功老化」難 小心高齡病來磨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活得長壽不代表健康,國內一份研究顯示,60歲民眾平均餘命19.6歲,但只有9.3年是成功老化,剩下10年可能失能,女性老年因病失能高過於男性;在慢性病中,則以糖尿病...
失智當老番顛 錯失治療先機
【聯合報╱記者張家樂/南投報導】 南投縣最近有名失智老人獨自在家時,把海苔裡的乾燥劑拆開來當零嘴吃,被家人發現送醫救回一命。南投縣衛生局長黃昭郎昨天說,失智人口日益增加,如果老人出現語無倫次或迷路徵...
肌肉關節僵住了!臥床運動7要訣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台灣老人人口比率急遽增加中,2018年將達14%,成為高齡社會,2025年更高達20%,成為超高齡社會。老化帶來的疾病、身心功能的退化,令很多家庭在面對長者失能、...
奇美中風後期照護 10病患受惠
【聯合報╱記者吳淑玲/永康報導】奇美醫學中心開辦腦中風病患急性後期照護計畫,以跨醫院團隊合作方式,讓病患在出院後的3個月黃金恢復期,經積極照護復健,提升獨立生活能力,經試辦兩個多月,成效明顯。奇美醫...
長照保險 千呼萬喚又延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台灣失能人口有七十萬人,連帶影響其親人多達三百萬人,究竟長照保險何時開辦?健保署評估,最快在民國一○六年元月,比原先預定的還晚一年。馬政府上台後,第一任閣揆劉兆玄曾...
失智日間照顧 擬放寬認定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高齡海嘯來襲,台灣失智人口逐年增加。為使更多失智患者獲得照護,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最近擬擴大照護範圍,只要CDR(臨床失智評估量表)為「疑似」,即可申請失智日間...
家有失智者 哪裡可求助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不少家屬照顧失智症老人身心俱疲時,卻求助無門。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社工主任陳俊佑表示,現在已有很多社會資源可供家屬向外求助,例如台灣失智症協會在各地的瑞智學堂,可讓...
老人沒肌肉 失能、死亡風險增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台灣肌少症 約10萬至19萬人老年人也需練肌肉!國家衛生研究院、台灣老人醫學會完成國內第一份肌少症盛行率調查報告,台灣老人肌少症盛行率介於3.9%至7.3%間,推估...
首例! 廚師罹肺腺癌 確診職業病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 廚師罹患肺腺癌,小心是職業造成的職業病! 勞動部職業病鑑定委員會最近通過認定國內首例 (也是全球首例)廚師罹患肺腺癌,的確與其長期暴露於油煙環境有關,屬於職業病...
開刀停服抗凝血劑 中風婦腦梗塞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一名曾二度中風的婦人接受膽囊炎手術,術後一周停服抗凝血藥,竟再次發生栓塞性腦中風,醫師提醒,手術後能否停藥需詳細評估,別自行減藥。收治患者的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
骨鬆藥致牙床骨壞死 多屬高危險群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骨質疏鬆易致骨折,但僅有34%的骨鬆患者曾接受治療,許多患者擔心牙床骨壞死的副作用,台大醫院北護分院研究顯示,國內使用雙磷酸鹽藥物治療骨鬆的患者,牙床骨壞死比率為千分...
勞保五種給付 要主動申請
【聯合報╱記者董俞佳/台北報導】勞工可向勞保局申請的給付有五項,但許多勞工因不知情、未申請,形同放棄自己的權益。勞保局表示,民眾若想知道能不能申請、如何申請,可以打電話到勞保局各縣市的辦事處,就有專...
別讓權益睡著 「病後人生」教申請醫病補助
【聯合報╱記者陳皓嬿/台北報導】 三年前剛滿廿三歲、才從台大會計系畢業不久的羅佩琪,父親在越南工作、突然中風倒下,醫療、轉診等費用高達二百萬元。她在長輩指點下,才知可申請六十餘萬的勞保失能給付,之後...
「快去申請 這些是你血汗錢買的保障」
【聯合報╱記者陳皓嬿/台北報導】 「病後人生」是整合生病、死亡給付資訊的「一站式」服務網,雖然站長羅佩琪自嘲站名有些「晦氣」,不過資訊整理得相當清楚,共分為醫療、照護、理賠給付、社會福利及死亡處理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