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5 養生.運動天地
搜尋
大腦
共找到
2179
筆 文章
-
-
2021-04-14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洗腎患者「不寧腿」麻癢症狀 延展性血液透析術助改善
一名42歲的職業婦女為洗腎病患,長期受「不寧腿症候群」影響,夜晚腿部出現痠、麻、癢的症狀,嚴重影響睡眠,必須依賴安眠藥才能入睡,白天的精神、體力差,甚至有憂鬱的傾向,工作和家庭照顧都受到影響,經醫師建議,接受「延展性血液透析術(HDx)」,治療2周後,婦人已不必再服用安眠藥即可入睡,漸漸找回正常生活作息。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年報統計,2019年台灣洗腎病人高達8.2萬人,其中又有2到3成的患者會出現「不寧腿症候群」。東元綜合醫院腎臟科主任林青陽指出,「不寧腿症候群」可分為原發性和次發性,原發性不寧腿較為常見,與大腦調節多巴胺異常有關;次發性的不寧腿則是由糖尿病、懷孕或缺鐵性貧血等原因引起。而讓腎臟病友痛苦難耐的,是會感覺「腳癢癢麻麻的」、「很像腿裡面有東西在爬」,讓人忍不住踢動、不自主抖腳,尤其夜晚入眠時症狀更明顯,讓人不得安寧,長期下來睡眠不足、情緒不穩,進而引發憂鬱、焦慮等症狀,是許多洗腎病人的夢靨;臨床目前多採用藥物等治療方式,但效果仍不盡理想。為了讓病友找回一夜好眠,東元綜合醫院引進新式「延展性血液透析術(HDx)」,臨床研究發現能移除血液中「大的中分子尿毒素」,使病人不寧腿的嚴重程度下降一半之多。腎臟科血液透析室主任鄭玉堂說,腎臟科團隊將HDx透析術改善病人的治療指標,延伸於醫學研究,研究對象是針對洗腎3個月以上的嚴重不寧腿病人,每周接受3次HDx透析術,經過12周治療後,發現病人的嚴重度由嚴重改善至中度;推論新HDx透析術可有效移除血液中大的中分子尿毒素,降低不寧腿的嚴重程度,使病人整體生活品質顯著改善,連焦慮與憂鬱表現都有正向成效。
-
2021-04-14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睡不好很傷身!規律運動、調整睡前吃點心習慣…專家提點「好眠10招」
雖然大家都知道睡眠對健康的重要性,但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所進行的「世界睡眠日睡眠習慣網路調查」發現,接近半數受訪者的睡眠品質不佳(46.0%),且平均睡眠時間不到7小時(6.67小時),低於專家建議的7~9小時。 若進一步檢測大眾睡眠習慣,竟然只有3.3%能完全做到「好眠好習慣」!而排名前三名的「好眠壞習慣」依序是:睡前使用手機、缺乏規律的運動習慣以及沒有規律的就寢與起床時間。 養成好眠好習慣 為健康儲存本錢 當大家都在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懂得積極運動、重視均衡飲食時,千萬別忽略睡眠的重要性。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表示,只要努力養成規律的生理時鐘與好的睡眠習慣,才能為健康儲存更多本錢。 該調查發現,84.4%受訪者習慣在睡前使用手機等3C用品,成為另一個重要議題。因研究已經證實,睡前使用手機會活化大腦的特定區域,從睡前持續到清醒,不僅讓入睡困難,造成淺眠,甚至影響記憶、認知等大腦功能。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睡眠研究中心主任李信謙指出,而調查中也發現,睡前有使用手機習慣的人,睡眠品質不佳的比率明顯高出沒有這個習慣的人許多,分別為48.0%:35.7%。 美國華盛頓大學睡眠專家得羅素醫師(Dr. Lourdes DelRosso)表示:「睡眠專科醫師不僅診療睡眠疾病,更有責任促進睡眠健康」。 因此,台灣睡眠醫學學會鼓勵大家依循世界睡眠學會所推廣的「好眠十招」(10 Tips for Better Sleep),養成規律的睡眠好習慣,讓一夜好眠來紓解疲勞、維持白天清晰的思緒,用健康與活力滋養人生。 好眠一招:規律的就寢與起床時間 該睡覺時就睡覺,該起床的時候就起床,養成規律生理時鐘。現實中,有許多人因為工作必須輪班等因素,導致生理時鐘紊亂,每天失眠成常態;更多的是夜晚打手遊、追劇等,破壞規律生理作息,導致睡眠障礙。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教授蔡宇哲表示,「規律」不麻煩,是可以有彈性的,大概1個半到2個小時之間的變動。如果一個人大約都在晚上10點半上床,那麼在10點半到12點之間上床睡覺,睡眠時間都可以算規律,起床時間也一樣。 好眠二招:檢視自己運動習慣 蔡宇哲指出,根據現在所有臨床科學的驗證,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運動。如果白天有多一點活動量,甚至有固定的運動習慣,對睡眠都會非常有幫助。他以自身經驗分享,從2年前養成運動習慣後,睡眠品質明顯變好。 然而,跟睡眠時間一樣,規律運動也是可以有彈性的,不一定要每天做,偶爾休息一下也沒關係。此外,建議在睡前2小時內應避免激烈運動,應該讓自己處於放鬆狀態,但千萬別滑手機。 好眠三招:勿在床上工作做事,床只用來進行睡眠及性生活 好夢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吳家碩提醒,謹記上床只做兩件事「Sleep」(睡覺)跟「Sex」(性行為),不要在床上進行跟兩S無關的行為。如果習慣在床上滑手機、追劇、看書、工作等,讓大腦不斷運轉,當然影響睡眠。 他提醒,與床的關係越單純,看到床就會直接連結睡覺,就會特別容易入睡。記得,上床後你是另外一個角色,不用擔心工作、不想煩人的事,快與舒服的床相擁在一起吧! 好眠四招:白天有小睡習慣也不超過45分鐘 也是與生理時鐘有關!白天小睡片刻已被認定能消除疲勞、抵消睡眠債帶來的負面影響。美國研究發現,午睡能促進大腦細胞修復,給大腦充電,激發創造力,提高工作效率。 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建議,白天睡15~30分鐘,可以改善心情、提升記憶等。千萬不能睡超過45分鐘,因為睡得過多,可能進入深度睡眠週期,如被叫醒,可能會陷入昏昏沉沉的狀態,也可能會擠壓主要睡眠時段的品質。 好眠五招:遠離酒精物質濫用,保持健康生活形態 許多人以為飲酒能幫助入眠!研究發現,酒精雖能使睡眠準備期減少,受試者也自覺易於入睡,但腦波顯示快速眼動期卻減少了。受試者常抱怨淺眠多夢、半夜醒來,總睡眠時數則與未喝酒時一樣,大大抵消好入睡的好處。 而喝酒助眠研究進行數週後,受試者睡眠準備期逐漸延長,換言之,開始睡不著了。當受試者當突然停酒時,會產生輕重不一的戒斷現象,比用酒助眠前更難以入睡,且中途常醒來,總睡眠時數因而大幅減少,可說得不償失。 臨床上,常見到失眠患者喝酒以助眠,卻因安眠作用的逐漸降低而增加飲酒量,停酒又有難受的戒斷症狀及快速眼動期反彈現象,導致失眠更嚴重。只好繼續喝、增量飲,因而染上了酒癮,對健康損害更大。 好眠六招:設定使用咖啡因的「截止時間」 許多人會抱怨某些日子睡眠變差,詳細詢問後發現,原來是當天過午後接觸到「含咖啡因飲料」,如茶類、咖啡等。當然,不是每個人對於咖啡因飲料都有相同反應,但如果體質會如此,請在中午以前喝吧,過午之後,請避免攝取! 咖啡因是一種能影響精神的中樞神經興奮劑,不僅能消除疲勞,還可提高人的警覺度、專注力和耐久力,並縮短反應時間。而咖啡因的半衰期長達6個小時,表示它存在體內的時間比想像中更久。為了好眠,時間太晚就別攝取。 好眠七招:調整睡前點心食用習慣 有人晚餐吃得早,所以在睡前會吃點心、宵夜,喜歡吃得飽飽入睡;而有人因工作晚餐吃得晚,不得不帶著飽腹感入眠。但,睡前吃點心、宵夜的習慣,對於好好入睡影響大。 胃的胃酸分泌尖峰是在半夜,所以,完全空腹上床睡覺不是件好事;但,吃得太多把胃裝滿後,躺下恐會發生胃食道逆流,反而破壞睡眠品質。建議睡前進食,以量少易消化為原則,飲食完畢之後最好隔半小時以上再上床。 好眠八招:舒適寢具,擁你入夢 該睡硬床還是軟床?枕頭材質、硬度、高度該怎麼選?都沒有標準答案,應該說適合你的寢具就是好寢具。建議花時間到專門販賣寢具的店家選購,躺好、躺滿再下手。但是,寢具不是決定睡眠品質的唯一條件,該就醫時別逃避。 好眠九招:睡眠時寢室維持舒適溫度,保持良好通風 吳家碩表示,溫度、通風,都是入眠的助攻工具。空氣不流通容易產生異味、悶熱感等,讓人無法好好入睡。寢室內空氣要盡量保持流暢,可開窗產生空氣對流,或利用空氣清淨機維持室內空氣清淨,對提升睡眠品質有幫助。 臥室溫度太熱或太冷都會影響到睡眠。太熱使人身心煩躁而不易入睡,或半夜因躁熱而醒來,嚴重影響睡眠的品質;太冷則讓人手腳感到冰冷難以入眠,也可能因為過冷而中斷睡眠。 夏季氣溫偏高時,可在入睡之前將室溫調降至約25°C左右,產生一個令人容易進入夢鄉的環境,然後利用舒眠功能將室溫逐漸回升至27°C左右,之後儘量保持恆溫。 好眠十招:維持臥室安靜,盡量遮蔽光源 一般而言,人在微暗的環境裡較容易入眠,所以,入睡時應儘量避免不必要的光線在寢室中出現。因為光線進入眼簾,會干擾大腦中睡眠運作的機制,並且使褪黑激素的分泌量減少,使睡意盡失。 聲音也是影響睡眠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超過70分貝的聲音,就有可能會讓人難以入睡。想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應維持寧靜的睡眠環境,或配戴耳塞來協助降低噪音,也有助於安眠。 世界睡眠日睡眠習慣網路調查.調查時間:2021.3.10-3.17.受訪人數:2,209人(男性25.7%,女性74.3%).年齡分佈:20歲以下(2.5%),20-50歲(82.9%),50歲以上(14.6%).睡眠習慣及比率 睡前有使用手機或其他3C產品習慣 84.4% 缺乏規律的運動習慣 56.3% 沒有規律的就寢與起床時間 44.9% 臥室遮光不佳 28.7% 睡前有用含咖啡因飲料習慣 20.2% 床墊棉被等寢具不舒適 16.7% 白天小睡過長 15.5% 臥室溫度濕度不適中 13.8% 睡前有吃大餐習慣 12.2% 睡前有喝酒或抽菸習慣 9.9% (諮詢專家/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睡眠研究中心主任李信謙、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教授蔡宇哲、好夢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吳家碩 )
-
2021-04-14 養生.聰明飲食
有片!早餐店陷阱 營養師告訴你地雷在哪裡
一日之計在於晨,一份好的早餐絕對是一整天的活力來源,但是如果吃錯早餐,可能會讓你精神恍惚、大腦無法思考,還會增加體重。 營養師高敏敏與陳怡錞分別針對中式早餐、西式早餐和便利商店,這幾種外食族最常購買早餐的管道,挑出了要避開的地雷餐點,它們的共通點主要是高油、高鈉、高熱量。 另外許多人吃早餐都要配上的一杯飲料,營養師高敏敏表示,以一杯半糖大冰奶來說,就含有15克的油和30克的砂糖,因此建議盡量避開奶精,選擇純鮮奶的品項會更健康。 點擊影片看看還有哪些是早餐店的熱量陷阱,跟營養師學習選擇營養與美味兼具的外食早餐。「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1-04-14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中醫耳穴貼壓治療可改善失眠 血壓偏高也能同時控制
患有高血壓的70歲陳女士,近半年多來都為失眠所苦,每天都必須躺1小時以上才能睡著,且半夜也會醒來1至2次,伴隨有頭暈、頭痛及耳鳴的症狀,原本穩定的血壓亦隨之超標。1個月前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求診,確診為肝陽上亢證型,經耳穴貼壓治療後,失眠狀況大幅改善而血壓偏高的狀況也得以控制。研究指出小於60歲且睡不到5小時者 提升高血壓發病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在裕指出,高血壓是內科常見疾病,高血壓伴隨失眠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甚至有些高血壓病人第1次就診就是因爲失眠。高血壓與睡眠有著密切的關係,根據臨床統計說明,高血壓病人中有高達46.6%的人為失眠所苦。另有研究結果指出年齡小於60歲且每晚睡不到5個小時的人,高血壓發病率會顯著增加。失眠可能使高血壓病人交感神經的活性增加,導致血壓處於持續升高狀態。因此改善睡眠質量對維持高血壓病人血壓的平穩至關重要,可顯著降低其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率。林在裕醫師表示,耳穴貼壓能促進經脈循行並增強臟腑功能,以達調暢氣血、陰平陽秘之功效。另外,亦可促進末梢神經與大腦皮質相應區的聯繫,使病人大腦皮質的抑制、興奮趨向平衡,來改善失眠質量,進而對失眠合併高血壓病人的血壓值亦有良好的調節作用。耳穴貼壓刺激穴道 降低藥源性毒害耳穴貼壓是一種簡單又方便的保健療法,醫師將耳穴貼壓膠布貼在特定的耳穴上,經過適當的耳穴按摩即可發揮助眠、降壓療效。每次療程可貼壓2至3天,5個療程後評估療效,療程中可讓病人隨時隨地親自參與治療。長期使用藥物來治療疾病的確會加重肝、腎的負擔,為了避免藥源性所導致的毒害,選用非藥物療法(如耳穴貼壓療法等),激發身體天然的抗病能力,改善失眠質量的同時也能讓血壓偏高的狀況得以控制。林在裕醫師說明,門診時像陳女士同樣罹患失眠合併高血壓的病人不在少數,中醫理論中的耳穴貼壓療法臨床上證實有顯著的效果,不過缺乏大型且科學性的臨床研究,為有系統評估耳穴貼壓療法的療效,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將進行門診療效評估計畫,徵求自願受試者。★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4-13 名人.相性幸福
性生活總是不如意?專家:改變說「不要」的習慣
日常生活中,不知道你有沒有經歷過以下的情境。需要上台發表、明天要大考了,要和客戶提案……這類令人緊張的時刻,自己或是身旁的人總是會告訴你說:「不要緊張」,可是那個當下就是緊張呀,怎麼可能說不要緊張就沒事了。還有一種常見的狀況是,當對方踩到你的地雷的時候,為了想要滅你的怒火,急忙的說:「哎呦!不要生氣啦!這也沒什麼好氣的呀。」,是不是聽了之後反而更是怒火中燒。不止這些例子,生活中常會聽到:「不要……」的語句,然後愈說反而帶來反效果。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原來「不要」的殺傷力這麼大原來,我們的大腦喜歡肯定句,對於不要、不可以這類型的「否定句」比較沒反應。如果現在請你想像「不要把已經擦過灰塵的那條淺綠色抹布再拿來擦桌子」,你的腦中一定會先想「已經擦過灰塵的那條淺綠色抹布」是哪條?為了不要「怎樣」,大腦會優先聚焦在「怎樣」上面。再拿一開始提到的「不要緊張、不要生氣」,甚至是很常在日常中的聽到的「不要再一直滑手機了、不要再亂買東西了喔、下次不可以再把東西亂丟了……」,想必結局多是重蹈覆轍,唸再多根本就是浪費口水,只有打壞感情而已。三步驟,擁有更多不只是在生活上,性生活中也經常遇到。例如:早洩的人會想說:「希望等等不要很快就射精」、勃起功能障礙的人則會想:「硬度不知道如何?希望等一下不要又軟掉」、有陰道痙攣(陰莖無法順利進入)的女性會跟自己信心喊話:「呼~不要緊張」,結果到最後都是徒勞無功。一來是因為再次強調了擔憂,二來是抗拒,結局就是惡性循環。那麼,我們就來換個方式跟自己說吧:1.改變陳述的方式,承認現在發生的事實「呼~不要緊張」改變成肯定句,「呼~我現在確實蠻緊張的,想要這次做愛可以表現正常」2.承認擔憂的事「我也很擔心自己等一下又要軟掉了」3.承接住前面兩個情緒,然後告訴自己有更多好的資源「是的,我想要這次做愛表現正常所以很緊張;同時,我也很擔心自己等一下又要軟掉了;這都是我一部份的狀態,而我還有更多更美好的資源……。」很常看見個案們在面對性上的許多焦慮、擔憂與害怕,一方面想要克服這些負面的情緒,又懷著期待而有了壓力,免不了會在情緒裡面掙扎,然後迎來的常是「齁~怎麼又一樣」,為自己的下一次又多築了牆。有沒有一種可能是,當我們看見、承接住這些情緒後,帶著更多的資源,像是找專業諮詢、多次的練習,或是和親朋好友聊聊等等,而有更美好的可能。這樣的練習,生活和性生活都可以試看看,跳脫永無止盡的情緒循環,感覺會很不一樣喔。
-
2021-04-10 養生.聰明飲食
六款豆腐熱量排行曝光!凍豆腐竟然第三名 營養師說明原因
豆腐是一種以黃豆為主要原料的塊狀豆製品食物,在亞洲國家很普遍,含有多種營養物質,主要是蛋白質和添加的鈣或鎂等金屬元素,能降低體內膽固醇,還有助於神經、血管、大腦的發育生長,也有「植物肉」的美稱,也是不少健身族補充蛋白質的「高CP值好物」,愛健康營養師珊珊列出了高熱量豆腐和低熱量豆腐,其中「凍豆腐」也列於高熱量豆腐第三名,讓人意外。營養師珊珊在臉書專頁發出一張「豆腐怎麼選」的圖表,其中包含了高熱量豆腐,前三名分別是百頁豆腐、小三角油豆腐和凍豆腐,另外低熱量豆腐前三名則是嫩豆腐、傳統豆腐、雞蛋豆腐,她也提醒大家「想要增加肌肉量,減少脂肪量,一定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大家可以依照熱量選擇自己適合的豆腐」。實用的圖表一出後也引起網友討論「還是傳統好」、「個人偏好百頁跟嫩豆腐」、「謝謝你的分享」也有人疑惑「為什麼凍豆腐是高熱量 ?」,營養師則解釋「凍豆腐是由嫩豆腐冷凍而來,去掉含水量後每100公克的熱量自然會較高。另外烹調過程可能會吸飽湯汁,額外攝取到的熱量也會更多」。吃豆腐有不少好處,豆腐是優質植物蛋白,可以保持肌肉質量,人體需要多熱量來代謝蛋白質,多吃蛋白質也能加速代謝,大豆蛋白也能改善腸道環境,豆腐含膳食纖維,是熱量低又低GI的好物,低GI值讓血糖緩慢下降,也比較不會感到飢餓,對女生來說,豆腐能補充女性賀爾蒙,吃豆腐吸收大豆異黃酮,可以補充雌激素。
-
2021-04-09 養生.生活智慧王
急難發生時,該跟大家一起跑向出口嗎?美國特勤局專家教「5大逃生方法」保命
美國知名特勤局專家,同時也是美國911事件倖存者伊芙‧波普拉斯透過其生命經驗與訓練能力,分享如何將專業特勤人員的心理素質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讓每個人都能成為緊急時刻拯救自己的英雄。警校教導學員的第一課,是如何有效運用「掩護」(cover)和「躲藏」(concealment)。 掩護是指任何能讓你避開子彈、爆炸碎片或利刃傷害的東西,強韌又牢固,像是粗厚的樹幹、沉重的家具,或只是每個街角都有的信箱。 你如果見過警察在攔檢時如何停靠警車,就會注意到他們通常把車頭歪向左方,如此一來,他們如果和被攔檢的駕駛人發生槍戰,就能立刻躲到警車的車頭後面。 不是只有能完全遮住你身子的掩護才有效,就連消防栓也能有效保護你,只要你盡量把身子蜷縮起來。好的掩護只需要發揮兩個作用:讓對方更難擊中你,還有足以擋下對方的武器。 另一方面,你在找不到掩護的時候,就該想辦法「躲藏」,這可能是因為你周圍沒有掩體,不然就是你來不及尋找掩護。 想讓躲藏發揮作用,你就必須把身子完全隱藏起來,這點跟「掩護」不一樣。你可以把這想成玩捉迷藏,你越擅長躲好,就越難被找到,就算賭注變得更大,這個道理也依然不變。 能讓你躲藏的東西,可能是窗簾、毛毯,或是關上的門。這些物體雖然擋不住子彈,卻能讓你避開襲擊者的視線,而對方如果看不見你,也就沒辦法對你出手。 當然,最好的選擇,是找個掩護與躲藏功能兼具的物體,像是牢固的門板或磚牆。但你需要立刻做出反應的時候,先找掩護,躲藏其次。 出入口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進出商店、餐廳之類的地點,對此不會多想。我們走進家附近咖啡店的正門,買了早上要喝的濃縮咖啡,然後循原路走出去。這個舉動簡單又自動,但如果碰上槍擊事件或集體恐慌,這種大腦自動駕駛模式很可能引發悲劇。 在美國,幾乎每間餐廳、戲院或雜貨店都有兩個進去、兩個出來的方式。特勤局把這稱作入口(ingress)和出口(egress)。 一般人都熟悉主要的出入口,也就是大門,卻沒想過第二道出入口在哪。第二道出入口通常會是在後側的倉儲區、廚房區或卸貨區,也就是商家收取貨物、倒垃圾而不會給顧客造成不便的空間。 你每次來到某個地點,就該先找到兩個出口,這也是最簡單的步驟。你只需要轉動腦袋瓜,事先想好計畫,以防出於任何理由而需要匆忙撤離。別忘了,不是每個「第二出口」都必須是門扉,窗戶也可能是出口。 我在安排維安計畫時,常常會考慮到這個問題,因為我不只要擔心受護者的安危,也要擔心參加同一場活動的其他人。有時候,與會人數可能是數以百計甚至千計,我知道集體恐慌的危險性,所以會跟當地警方密切合作,準備兩套應變計畫,一套給我的受護者,另一套給其他與會人士。 你在尋找兩個出口的時候,請換上自我應變的腦袋,花點時間思索:如果事情出了差錯,我要怎樣盡速逃離。 爆發集體恐慌時,幾乎每個人都會試著用同樣的方式逃出去,也就是循原路的出入口。就是這種「從眾心態」引發踩踏事故之類的重大傷亡。 2003年2月17日,在芝加哥的E2夜總會,警衛為了中止一場打鬥而噴灑了辣椒水,結果引發踩踏事件,造成二十一人死亡,五十多人受傷。現場一些人嗅到辣椒水的味道,以為恐怖分子在現場投擲了汽油彈,而隨著恐懼擴散,將近一千五百名群眾開始朝他們唯一知道的出口推擠,而出口外頭是一條向下的陡峭樓梯。當時沿梯而上的人們被迎面而來的群眾撞倒。警衛後來作證表示,當時有試著挽救倒下的人,但被群眾推擠所引發的洪荒之力攔阻。 這就是為什麼你需要記住出口在哪,並隨時提防這種從眾心態。如果數百人試著通過同一個出口,你就該考慮其他出口。在這種時候,你最好逆流逃生,而非順流而行。就因為人人都朝同一個方向前進,並不表示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請尋找一些可能不是那麼明顯的出路。你有沒有注意到,空服員喜歡提醒乘客,最近的出口可能就在你身後?這項提醒不僅在空中很有用,在地上也是。尋找其他出入口根本花不了你多少時間,而如果養成了這個習慣,有一天或許能救你一命。 你如果沒辦法在混亂情況下順利找到出口,以下是幾個能讓你保持安全的指導原則: 1. 硬室(hard room):硬室是指能讓你躲藏其中的堅固房間,由木材、鋼鐵或瓷磚之類能擋下子彈的材料建成,浴室、儲藏室、大型冷藏室都是很好的硬室。 2. 樓梯間:把你所在空間的樓梯間走一遍。樓梯在設計上可能讓人難以預測,也許不是直接通往一樓,而是來回穿梭,或在某層樓分成兩道樓梯,逼你必須從另一個入口再次進入梯道。如果你在高樓工作或生活,又或是在某間旅館下榻,你就必須了解樓梯的走向。還有,樓梯門可能會被鎖住或卡住。請熟悉你在緊急情況下可能會需要使用的樓梯間。你最不希望遇到的狀況,就是臨時發現樓梯間有道門被上了鎖。 3. 屋頂:別下意識地直接跑去屋頂,除非你確定救援人員能去屋頂跟你會合。我們都被電影教壞了,以為會有一架直升機憑空出現、救我們脫離險境,但這種事通常不會發生。還有,你應該沒辦法事先知道,通往屋頂的門扉是打開還是上鎖。在九一一事件那天,通往世貿大樓屋頂的門扉被上了鎖,人們去不了屋頂,就算能,也沒人能肯定直升機能順利降落、救走他們。我不是說屋頂在危急時不是選項之一,但它可能不是最佳選項。你如果在大樓裡生活或工作,請去屋頂走走,確認進不進得去。 4. 電梯:我們知道電梯伴隨幾種特定風險。電梯可能會卡住,可能會故障,可能會失去動力,而最糟情況就是往下墜。我們雖然沒辦法控制跟電梯機能有關的每一項因素,但還是可以合理地使用。請注意電梯的限重,如果看起來擠滿了人,最好等下一部,別因為趕時間而擠進滿員電梯。 我也建議你檢查一下電梯裡的緊急電話,確保它依然能用,尤其如果這棟大樓是你的住處或工作地點。你不該等到發生緊急情況時,才第一次使用電梯裡的緊急電話。別害羞。說真的,我常常檢查電話能不能用。緊急電話的接線生問我有什麼事的時候,我會說:「嗨!沒事,我只是確認電話沒故障。」 策略性選位 1. 餐廳:我和先生去餐廳時,通常會爭奪「背牆而坐」的位子。我和他都討厭背部不設防的感覺,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不喜歡坐在餐廳的中央地帶。露出背部、看不見身後,就是一項弱點;相反的,如果背靠牆壁,你就能看見前方所有動靜。也許這讓我們有點像難伺候的客人,但我們通常都會在餐廳裡走一遍,評估現有的座位,然後告訴帶位員我們想坐哪。這麼做很值得,因為如此一來,我們就能更自在地享受用餐。 2. 戲院和演唱會:我很喜歡看電影,但對擠滿人的戲院充滿戒心,而紐約市幾乎每家戲院都人滿為患。我在選位子的時候,不會選擇正對大銀幕的座位,也就是靠近中間、前後左右被一大堆人包圍的位子,我幾乎從不坐中間那幾排。相反的,我會尋找最靠近出口的座位,而且不是主要出口,因為我知道那是發生緊急情況時人人都會推擠而去的方向。我尋找離我最近、離其他人最遠的其他出口。我也選高度較高的座位,因為這更方便讓我看到誰進入電影院、有什麼動靜。 你會希望你的座位能讓你迅速離場。 如果你坐在電影院的正中央,而你在臨時發生狀況時想離場,就得看周圍的人們願不願意讓路,而這就是危機所在,因為就算你在災難發生時保持冷靜,並不表示其他人也會保持冷靜。他們的反應會直接影響你,所以如果他們慌成一團,那我只能祝你好運。 每次出席人多的場合,請觀察你和出口之間有多少人,因為一旦發生什麼狀況,他們到時候就會成為你必須想辦法「橫越」的障礙。 安排計畫 每次來到任何場合,先花五分鐘啟動狀態意識,並迅速想出大略的逃生辦法。 1. 評估:找出兩個出口,最好是位於現場的兩側。如果是餐廳,可能就是正門和廚房後門。如果發生了什麼事,你就該前往廚房,因為歹徒最有可能從正門進來。你如果處於戶外,像是露天遊樂園或演唱會,就該尋找遠離主活動區和主要群眾的出口。 2. 疏散:想好你的疏散路線。你能多快抵達出口?路上有什麼障礙?你和出口之間有多少人?切記,人們在災難情況下會驚慌失措,本能反應是走原路出去,也就是正門。如果可以,你最好避開這群人,前往另一個出口。 3. 就地掩護:你如果沒辦法疏散,就該找個地方就地掩護。尋找木材、鋼鐵、瓷磚之類的硬物,以便阻擋襲擊者。如果是在餐廳,可以利用桌子、櫃檯或冰箱。如果是在戲院,可以躲到椅子底下或舞臺後面。 4. 掩護和躲藏:分辨能供你躲藏的地點。來點創意思考,把自己想像成在玩捉迷藏的孩子。窗簾、海邊、大型植物..這些東西雖然擋不了子彈,但能避免歹徒看到你。歹徒在找的是移動的身軀、容易下手的目標。你如果無處可躲,最好壓低身子,避開槍手的視線。 5. 戰鬥:你花五分鐘進行整理評估時,也看看周圍有什麼東西能充當武器,任何東西都行,像是桌上的餐具、一杯熱咖啡、一張椅子,或是一大杯啤酒,能讓你用來丟、砸、刺的東西。 相信你的本能與我們目前討論過的辦法相比,雖然這項建議聽起來模糊,欠缺策略和可靠性,但同樣重要,尤其跟你的人身安全有關時。我們的本能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避免遭到傷害。就算不知道某個人或情況為什麼讓我們有不祥的預感,我們也必須聆聽並相信本能。 我有次在某個清晨電視節目介紹防身術,私下和主持人閒聊時,對方跟我說了這個故事。「其實,」她說:「我有次走在路上,有個男的走在我身後不遠處。我有注意到他,也不知道為什麼,他就是讓我覺得不自在。我有點想過馬路跑走,但還是沒這麼做。我告訴自己:我這是反應過度。而且好笑的是,我怕跑掉會讓他覺得我沒禮貌,畢竟他又沒對我怎樣,只是湊巧跟我走同一個方向,所以我沒理會這股預感,只是繼續往前走。 「結果事實證明,我應該聽從直覺的警告,」她說下去:「因為他抓住我,用槍指著我,搶走了我的皮夾和首飾。我很幸運,他只是拿走錢財,沒做出更惡劣的事。我常常想起那一天。從那天起,我在覺得不對勁的時候,一定、一定會相信本能。」 很不幸的,這位主持人的遭遇其實相當常見。 我在為特勤局調查案子時,見過太多受害者做出了類似的選擇,拒絕聆聽直覺提出的警告。剛剛提到的主持人選擇讓自己感到不自在,而不是冒犯一個陌生人。她徒勞地試著將自己的感受合理化,結果對腦海中的「有事情不對勁」的警告充耳不聞。 很多人都會這麼做,但科學研究其實指出,人真的有探知潛在危機的第六感。2014年,海軍研究辦公室進行了一項為期四年、耗資385萬美元的研究計畫,探討士兵如何運用直覺或意會的方式來避開災難。這項研究探討了在伊拉克戰爭中,有些士兵憑直覺就發現了土製炸彈,或尚未進行明確分析前,就對某個新狀況採取了謹慎以對的態度。依據這項研究的結果,美國國防部設計了訓練活動,來協助陸戰隊士兵強化這種預感能力。 就算我們不完全了解這種直覺是從哪來,軍方和科學界也認定這項能力是無可爭論的事實。在我的人生和執法生涯中,我的本能曾多次挽救過我,助我避開壞人和壞事,引導我接近好人和好事。我知道我的洞察力是為了幫助我,保護我的安全。我平時深夜去公園跑步時,如果總覺得周圍不太對勁,就會直接打道回府。我受過嚴格的防身訓練,但這並不表示我天下無敵,我也沒興趣讓自己置身險境。我相信內在發展出來的「心靈情報員」,它讓我知道,在某個情況下能做出的最聰明決定,就是離開可疑的環境。 人的潛意識能偵測到許多微妙警訊,就算我們的意識還來不及予以評估或理解。回想一下你的人生,你曾遇到某人,對他們產生強烈的反感,你從那一刻就覺得事情不對勁。也許那人並沒做出你能指責的言行,但出於某種說不出口的理由,就是讓你深感不安。 你有多少次像那個新聞主持人那樣,對這種感覺充耳不聞?我猜,你每次拒絕聆聽直覺,之後都會感到後悔。這是因為你的本能大部分的時候是對的,就算你在邏輯上沒辦法解釋。 我非常贊成以禮待人,但事關你的個人安危時,別擔心你會冒犯誰。「禮儀和禮貌」跟「降低風險和弱點」完全無關。別讓禮貌妨礙你的天賦。現在就開始聆聽你心中那股力量,讓你的本能在生活中引導你。 想磨練直覺力,你可以先從小事做起。注意你在人群當中的感受和情緒。誰吸引你?誰令你反感?你的本能希望你怎麼做?不管你注意到什麼樣的感受,無論好壞,都請相信自己。書籍介紹書名:真正無懼的身心防彈術:美國特勤局專家帶你提升心理素質,面對各種挑戰作者:伊芙・波普拉斯 (Evy Poumpouras)譯者:甘鎮隴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期:2021/04/01作者簡介/伊芙・波普拉斯(Evy Poumpouras)美國特勤局前特務,接受過測謊和人類行為科學等相關專業訓練,後成為電視媒體名人,經常出現在NBC、MSNBC、CNN和HLN,探討主題涵蓋國家安全、執法、自我保護、行為分析,以及如何無畏地活在當下。還曾上過《間諜遊戲》真人實境秀。擁有多項學位,包含美國加州阿格西大學法庭心理學碩士、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碩士,精通希臘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和法語。她也因為911事件中的英勇救人行為,獲頒美國公共安全官員最高榮譽的英勇勳章(Medal of Valor),成為史上獲此殊榮的5位女性之一。亦長期參與保衛前總統歐巴馬、小布希、柯林頓、老布希及其家人的細部規劃工作。她也是紐約大學兼職教授,開設刑事和犯罪學課程,還曾登上TED演講,並受邀至多家國際企業演講或開工作坊。想了解更多資訊,請參考作者網站:EvyPoumpouras.com。延伸閱讀: 一場葬禮要花30萬!火化後,不取回骨灰的終極「零葬」,讓子女從墓地的重擔解放
-
2021-04-09 新聞.用藥停看聽
痠痛吃肌肉鬆弛劑有效?藥師解析5種常用藥,副作用大不同
因運動導致肌肉痠痛、關節扭傷、肌腱發炎,或因搬運重物姿勢不良閃到腰,或是長期壓力大肌肉緊繃、久坐辦公肩頸僵硬等情形,至復健科或骨科就診時,醫生多會開立「肌肉鬆弛劑」,來緩解疼痛。 但,你知道嗎?當痠痛找上門,過度服用肌肉鬆弛劑,小心會讓肌肉「鬆」過頭!食品藥物管理署於《藥物食品安全週報》中,邀請鄰家藥師甘誼文為大家進一步說明,讓民眾更了解「肌肉鬆弛劑」。 肌肉鬆弛劑是解痠痛萬用藥?小心藥物副作用 甘誼文表示,「肌肉鬆弛劑」是可讓肌肉放鬆的藥物,透過干擾神經肌肉末端的神經傳導,減輕肌肉緊張痙攣、過度反射所引起的疼痛、僵硬和緊繃不適,讓過度使用的肌肉得以休息。 在服用肌肉鬆弛劑之後,肌肉會呈現放鬆無力的狀態,精神也容易產生疲倦嗜睡、視線模糊、反射運動能力下降及專注力降低等情況。此時,在行動上一定要特別注意,不可掉以輕心,別不小心發生意外。 5種常見肌肉鬆弛劑,副作用大不同 甘誼文指出,肌肉鬆弛劑不只一種,醫師在診斷病人酸痛的成因與部位後,會開立不同的肌肉鬆弛劑。每一種肌肉鬆弛劑的機制、注意事項與副作用都不相同。她特別以下5種常見的肌肉鬆弛劑,為民眾做進一步說明。 1. Baclofen 常用的中樞性肌肉鬆弛劑,結構近似於神經傳導物質GABA,能抑制脊髓反射,使緊張或痙攣的肌肉得到鬆弛。因此,Baclofen的適應症限於脊髓和大腦疾病或損傷引起的肌肉痙攣。 常見副作用有疲勞、短暫性昏睡、肌無力,可能有呼吸困難或頭暈的狀況。長期連續使用Baclofen後,若突然停藥可能產生躁動不安、精神混亂、錯亂幻覺、譫妄,甚至癲癇的情形,若有神經疾病相關病史者需特別小心。 2. Chlorzoxazone 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肌肉鬆弛劑,不會影響正常肌肉的功能,對腦幹也幾乎不產生作用,因此對精神、神經、呼吸、循環系統等正常生理機能的影響較少。 主要可減輕骨骼肌痙攣、急性肌肉疼痛,對於肌肉緊張、神經肌肉異常收縮等都有幫助。服用這個藥物時,可能會導致排出橘紅色的尿液,此為正常現象不用太過擔心。 3. Tizanidine 是中樞型肌肉鬆弛劑,除了肌肉鬆弛的作用,亦有中樞鎮痛效果。主要抑制脊髓中樞的興奮型神經傳導物質NMDA的訊號,對於肌肉痙攣的疼痛及神經系統疾病引起痙攣的症狀都有幫助。 甘誼文提醒,Tizanidine可能造成低血壓、頭暈眼花的副作用,若同時使用其他降血壓的慢性病藥物,應主動告知醫師。 4. Mephenoxalone 藉由阻斷神經傳導及抑制骨骼肌肉反射的方式,進而達到放鬆肌肉並緩解痙攣的效果,主要可減緩由脊髓或肌肉痙攣引起的疼痛,針對大部分肌肉疼痛、僵硬不適的狀況都能有效緩解,恢復正常的生活機能。 除了作為肌肉鬆弛劑,也有緩和神經、放鬆精神效果,能改善精神緊張、神經質、神經焦慮的症狀,可作為輕度抗焦慮及精神安定劑處方。 需注意相關交互作用,例如酒精、部分鎮靜安眠類藥物、抗組織胺藥物,可能會加重嗜睡、倦怠、無力等副作用,不可同時服用。服用後如有昏昏欲睡情形,請勿駕駛或動用機械等。 5. Tolperisone 主要用於緩解脊髓損傷、外傷術後、腦中風後遺症、腦性麻痺、多發性硬化症及其他疾病等引起的肌肉痙攣及緊張。此藥物有強烈的酸苦味,服用時要「整粒吞服」,若剝半或咬碎可能會造成舌頭痲痺的不適感,請服用者特別留意。 甘誼文提醒,肌肉鬆弛劑可有效減緩肌肉痠痛,但其副作用也不容小覷。記得要遵照醫師處方,安全服藥,才能在不傷害身體的情況下,達成有效的治療。
-
2021-04-09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走另外一條路線回家…打破習以為常讓大腦更靈活!保持睿智的5項生活小事
會讓人變笨的關鍵要素,是「習以為常」,如果你總是下班後就攤在沙發上當沙發馬鈴薯,你的運動肌肉會退化,同理,如果你總是做著重複的事,思考同樣的問題,你的大腦肌肉也會退化,專注力、記憶力、創造力等都漸漸地不如以往。因此,訓練大腦靈活度的方法,就是打破習以為常,你可以這樣做:1. 使用非慣用手,刺激大腦比較少用到的神經元如果你的慣用手是右手,試著偶爾用左手開門、拿東西,因為不習慣的關係,使用非慣用手時會刺激大腦比較少用到的神經元,長期來講可以讓大腦保持靈活。2. 列出清單,幫助腦中眾多想法連結起來我們之所以忘東忘西,是因為腦中同時有 ABCDE 多種想法,但腦容量和注意力都有限,它們各自獨立漂浮著,於是專注在 A 時會忘記 B,專注於 C 時會忘記 D。列出清單這個簡單的動作,能幫助我們腦中的眾多想法連結起來,比如 ABC 是屬於上午要完成這一組,DE 緊急性不高,可以往後在做。還有一種列出清單的玩法,是「回想」,例如你今年曾去旅行過的地方,你覺得最好吃的餐廳前十名之類的,這樣的小訓練能幫助訓練你的記憶肌肉。3. 每天說一個故事,訓練口語表達能力每天試著和家人、伴侶、朋友或同事說一則故事吧!可以是你最近發生的糗事,也可以是兒時發生的趣事,把一則看似平凡的故事,說得生動有趣,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除了可以訓練口語表達,也能幫助大腦的記憶力。4. 打破常規,走另外一條路線回家「習慣」讓我們做事情更順手、更不費力,卻也讓我們失去創新力,每天搭一樣的公車,做著一樣的工作,走一樣的路線回家,大腦也跟著鈍化。為了不讓自己臣服於習慣,在時間比較充裕的時候,試著做一些非常規的事吧,比如走另外一條路線回家。5. 觀察一下周遭的人事物在通勤中,比起被動地觀看 Youtube 影片,滑著社群媒體,主動利用雙眼當個攝影師,觀察一下周遭的人事物,比如觀察路人的穿著,並思考他可能是做什麼工作的、可能要去哪裡,利用觀察,讓大腦保持思考的習慣,很多令人驚奇的小發現,就藏在你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中。參考資料:1.《Verywellmind》:Simple Tricks to Exercise Your Brain2.《Healthline》:13 Brain Exercises to Help Keep You Mentally Sharp※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大腦像肌肉一樣可以訓練】保持睿智的 5 個「生活小事」:使用非慣用手、走另外一條路線回家、每天說一個故事
-
2021-04-09 性愛.性福教戰
總是早洩、不持久? 中醫列「壯陽食材」:超市就有
為練肌肉濫用藥,當心不舉。24歲的小侯,身材削瘦,天生娃娃臉,IG上傳自拍照常收到眾多女粉按讚,於是有心想成為網紅。為擺脫孱弱形象,提升男子氣概,小侯積極健身,更偷偷施打類固醇,想早點練出傲人肌肉。沒想到半年後與心儀對象相約過夜,臨陣小弟弟怎麼刺激都抬不起頭來,深受打擊。就醫檢查才得知,原是濫用類固醇惹的禍。所幸接受中醫調理體質,小侯終於重振雄風,半年後如願練出好身材。施打類固醇藥物增加肌肉量 恐致勃起功能障礙收治小侯的中醫師楊永榮表示,網路盛傳施打類固醇藥物,有助快速增加肌肉量,這類藥物成分多為男性荷爾蒙複合物,長期使用易導致身體免疫系統紊亂,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醫學研究指出,男性長期施打類固醇藥物,可能刺激人體減少製造荷爾蒙,最後恐造成勃起功能障礙、乳房增大等後遺症,奉勸男性朋友千萬不要輕易嘗試。中醫醫治不舉 詳細辯證論治西醫治療勃起功能障礙,大多提供口服壯陽藥物,或局部注射前列腺素等方式來改善,但治標不治本且效果有限,難以長久維持。中醫醫治不舉之症經驗老到,依據臨床歸納,陽萎起碼有血虛、氣虛、腎陽虛損、溼熱下注、血瘀外傷、肝氣鬱結等6種不同原因所引起,治療時要詳細辯證論治,才能達到較理想治療效果。 血虛型的病人要補血活血;氣虛、腎陽虛損型的病人要補氣壯陽補腎;溼熱下注型的病人要先清熱除溼,疏通陰莖海綿體內的溼氣;血瘀外傷型的病人要排除瘀血;肝氣鬱結的病人要疏通肝脈,解除肝經鬱滯,使通氣行血。針對不同原因,採用不同藥物治療,才能使陰莖海綿體內的血流暢通,達到藥到病除的功效。陽萎是可以被治療 切勿拖到症狀嚴重才求醫楊永榮醫師說明,陽萎是可以被治療的,而中醫治療以對症下藥的方式治標治本且安全性高,又能同步調理身體。此案例透過中醫治療陽痿,初期約1星期就可看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建議男性感覺力不從心時,就應該盡早治療,切勿拖到症狀嚴重才求醫,除了耗費治療上的時間也增加治療上的難度。性愛上表現滿分 飲食這樣吃 至於男性想要性愛上表現滿分,楊永榮醫師分別針對飲食、用藥及運動上提出建議。可多食用南瓜子、杏仁、花生、核桃等其他堅果,因含必需脂肪酸,可提升男性精力;平日飲食多選擇蔬菜水果、瘦肉與低脂牛奶,有助保養血管健康,不怕小弟弟軟趴趴。每天抽一些時間適度運動,讓血流速度增加並刺激更多一氧化氮,也是提振雄風的1種好方式。坊間來路不明壯陽藥最好別碰,有些成分是皮膚表層外用麻藥,有些是成效可疑的偏方藥丸,吃了恐怕傷身。男性朋友若有不舉問題,建議及早就醫,才能根本解決問題。(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撐不到3分鐘就算早洩! 原因竟跟大腦有關? ·愛愛後出血是太激烈? 小心是癌警訊!醫師曝「潛藏症狀」不可輕忽
-
2021-04-08 該看哪科.巴金森氏病
警訊自我檢測/手抖、行動慢…恐罹巴金森氏症,一張表自我檢測
● 巴金森氏症是不可逆的神經退化性疾病● 典型症狀:行動慢、肢體僵硬、手腳顫抖● 及早發現治療,可改善症狀、延緩失能金曲歌后詹雅雯確診巴金森氏症,令人驚訝。此疾病除了會有肢體僵硬、手抖等動作障礙外,也會有憂鬱、便祕或腸胃不適等非動作障礙症狀,因病徵不易判斷,部分病患經半年到一年才確診。醫師提醒,若民眾身體出現疑似症狀時,可以先進行巴金森自我檢測,並至神經內科接受進一步檢查診斷,及早確診治療,可延緩失能。動作障礙 典型三大症狀4月11日為世界巴金森日,此疾病不亞於阿茲海默症,是第二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理事長、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祖功表示,巴金森氏症的致病機轉是大腦黑質部的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導致運動功能失調。典型的三大症狀為病人行動變慢、肢體僵硬、手腳顫抖嚴重,統稱為動作障礙症狀。臨床統計,約八成巴金森氏症病人手部會顫抖,「慢動作」是診斷新病患的臨床依據,不過,亦有非動作障礙症狀經常被忽略。林祖功解釋,當動作障礙出現,代表多巴胺神經細胞已退化約七成,也會造成自律神經退化,早期還會出現憂鬱、焦慮、嗅覺改變、腸胃不適、便祕、失眠等非動作障礙症狀。若能及早用藥治療,約有三成機率可同時改善動作及非動作症狀。夢中吼叫 出現激烈動作國內外研究證實,這些非動作障礙早期症狀也是前兆,病人在發病前十年,可能常焦慮或頻繁作噩夢,甚至出現激烈的睡眠動作,會在睡夢中大吼大叫或拳打腳踢等,更有五到六成的病人常便祕,十年後有可能罹病。林祖功說,這些症狀若頻繁且反覆出現,是一種預警機制,尤其當動作愈來愈變得緩慢時,提醒民眾可透過「巴金森自我檢測表」,從步行、社交等日常生活中察覺異常。50歲以上 可先自我檢測隨著病程愈到後期,日漸嚴重的症狀將使病人的臉部表情僵化、起步或平衡困難,腳部會因顫抖而難以放鬆,看似簡單的事情,執行起來非常困難,導致病人情緒低落、憂鬱且感到挫折,需要家人細心陪伴,走過這段長期照護的日子。林祖功建議,50歲以上的民眾可透過簡單的「巴金森手指操」自我檢測,將右手伸直後打開手指,上下手指輕碰25下後,再換左手做,過程中如速度改變、動作變慢、停頓打不開或開合大小改變,可進一步確認後至神經內科就醫。醫學辭典/巴金森氏症1817年英國詹姆士.巴金森醫師發現六位老年人有行動緩慢、肢體顫抖、肌肉僵硬、步伐拖曳等症狀,投入觀察及記錄此疾病。為紀念其卓越貢獻,將此病症命名「巴金森」,並以他的生日4月11日定為「世界巴金森日(Parkinson's disease)」。此疾病好發於60歲以上,40歲前發病屬於早發型巴金森,呼籲民眾定期檢查、積極治療。【加入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
-
2021-04-08 失智.像極了失智
他們恩愛30年,現在卻吵到要離婚!醫:5個常見病癥,恐是早發失智合併妄想
陳小姐的爸媽,過去30年感情都很好,但最近卻吵到快要離婚!原因是55歲的爸爸,最近老是懷疑媽媽有「小王」,叫媽媽去死,媽媽不甘心被誣賴,氣到要離婚。衛福部彰化醫院精神科醫師陳羿行說,陳先生是早發性失智合併嫉妒妄想,必須透過藥物及家人支持重整家庭。 陳小姐說,父母結縭30年,一直都很恩愛,她出嫁後也很放心娘家,不料這1年來,爸爸變得煩躁不安、易怒,不喜歡社交活動,提早退休後窩在家裡;媽媽白天要工作,還有其他社交活動。 5個常見失智合併妄想病癥1、煩躁不安2、易怒3、不喜歡社交活動4、記憶力退化,對時間和地點產生障礙5、對人的辨識出問題,引發不安全感 就醫發現記憶力達失智程度 爸爸對媽媽屢有抱怨沒有按時下班返家,媽媽不想理他,近幾個月爸爸卻變本加厲,竟然懷疑媽媽外面有「小王」,自己結婚戒指不見了,也誣賴是媽媽送給「小王」了,情緒動輒失控,一再以言語暴力要媽媽去死,指責媽媽萬死也不足以謝罪,媽媽無法再忍受,氣到要離婚。 兄弟姊妹看到父母吵到要離婚,硬拖著爸爸就醫,醫師發現他的記憶力已達失智程度,並合併嫉妒妄想,讓大家瞠目結舌,他們認為爸爸才55歲,怎麼可能失智? 陳羿行說,失智症大部分發生在65歲之後,年齡越大比率越高,在65歲之前就發病,稱之為早發性失智症,和先天體質或遺傳有關,並不常見。 無暴力傾向採藥物穩定情緒 失智症者因為記憶力退化,對時間和地點產生障礙,對人的辨識也出問題,引發不安全感,造成妄想等,在臨床上最常見的是被偷竊的妄想,懷疑東西被身邊的人偷走,其實是失智忘記東西放哪裡;其次是被害妄想,懷疑被下毒或被監視,沒有安全感。 而懷疑另一半不忠的情況是嫉妒妄想,通常是長期酒癮造成性功能障礙,與配偶伴侶性事不和諧產生懷疑,是酒精性精神病,但失智症也可能併發嫉妒妄想,陳小姐的父親情況就屬這種。 陳男沒有暴力傾向,經由藥物治療,穩定其情緒,而臨床上還有些個案更嚴重,懷疑另一半外遇並習慣毆打對方,這種就必須住院治療。 早發性失智症影響家庭甚鉅 陳羿行表示,一般而言,安享天年的老年人失智妄想,還比較能讓家人接受,如果是早發性失智症患者,由於年紀較輕,行動通常自如,有的還是家計主要來源,家人通常都無法接受,整個家庭生活層面都會受嚴重衝擊。 陳羿行強調,這類個案除了透過精神穩定的藥物去改善妄想情況,修補伴侶關係,也需要重整支持系統,家人要叮囑用藥,多加關心陪伴,也應為患者辦理重大傷病卡以減免醫療費用,及申請身心障礙鑑定以取得社會資源。 預防或延緩失智症的方法*要增加大腦保護因子,包括多動腦、多運動、均衡飲食、多社會互動、維持健康體重 *要減少危險因子,包括要預防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避免頭部外傷、不抽菸、遠離憂鬱。●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中年後肌肉下降、體脂肪持續增加!把握4原則,增肌減脂並行、讓你慢老超有活力.桌球CP婚變》坐月子被江宏傑笑臉圓爆哭...福原愛:每一次爆哭的過程,我學會了說出心事.「黃豆」會致乳癌?研究證實:愛吃這2種飲食才真的玩命
-
2021-04-08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痛風不能吃豆類製品?醫:限錯飲食對控制尿酸沒用!真正不能吃的是這些
痛風和俗稱尿酸高的高尿酸血症(簡稱高尿酸),在臺灣十分常見,可惜的是,一般人並沒有因此而瞭解得更正確,反而誤解不少。對容易伴隨代謝症候群出現的高尿酸與痛風,如果能正確了解、控制達標,除了可以阻止痛風關節炎爆發,更能協助控制血壓、減少動脈硬化及腎臟損傷,避免未來心肌梗塞、腦中風及腎功能受損的風險。臺灣是世界痛風之島民眾雖時常聽到痛風和尿酸高,卻不一定真的知道它們在臺灣到底有多普遍。以Dr. Smith 2010年發表的研究,過去西方世界以為痛風最普遍的紐西蘭毛利人族群(成人6.4%)、比起臺灣原住民的高尿酸盛行率11.7%,實在是小巫見大巫。劉秋松教授2003發表的研究顯示卑南族最不受其他生活習慣影響的兒童中、同樣有極高的高尿酸血症,其中男童29.5%、女童40.2%有高尿酸。臺灣痛風及高尿酸血症診治指引中也指出,臺灣一般成年人中有70.2%、原住民中有90.2%出現血中尿酸超過6.0 mg/dL,遠高於世界一般不到40%的比例。 因此,臺灣是名符其實的世界痛風之島!痛風一定要限制飲食嗎?其實對病患而言,用藥最重要;但不良飲食習慣是超級豬隊友!血中尿酸的正常值約在7 mg/dL左右,超過9 mg/dL的民眾,未來很高比例就會發作痛風;如果能持續控制在低於6 mg/dL以下(有痛風石病患在6 mg/dL以下),未來痛風發作風險會明顯下降,這時就稱為治療達標。眾多的臨床研究結果都顯示,雖然最嚴格、具有潛在造成營養不良可能的無普林(尿酸原料)飲食控制,也只能把血尿酸值下降1gm/dL左右。以「台灣痛風與高尿酸血症2016年診治指引」建議:血尿酸值9以上才可能直接開始用藥,只靠飲食要達標的機會實在渺茫,而且比起把一天一次規則用藥就可以輕鬆把尿酸下降3-4 mg/dL以上,飲食影響其實不是太大。但是幾乎每位醫師都有經驗,民眾回診最關切的都是那些不能吃的飲食問題。除了不希望長期用藥的期待,因為不良飲食習慣確實是「成事不足、敗事大大有餘」的痛風控制豬隊友。合宜的飲水量對預防痛風發作最有效其中容易忽視的、就是最簡單的水;由於經尿液排出是體內尿酸最主要的排除路徑。研究顯示,在心肺腎功能正常的病患,除進食外、每日應有1500 cc以上的飲水,就能有效減少急性痛風、和尿路結石的發作。波士頓大學醫學院醫學系Neogi T.教授2009年發表的研究即顯示,每日飲水超過1920 cc的痛風病患可減少當日46%痛風發作機會,約略相當於把血尿酸值由8.5降到6mg/dL的程度。所以在身體健康許可下、尤其是流汗多排擠了尿液量的時候,合宜的飲水量是最簡單直接的預防痛風發作方式。根據「台灣痛風與高尿酸血症2016年診治指引」,具有不良飲食習慣、真的會容易發作痛風:◎攝取較多肉類的人比攝取較少肉類的人高出約41%會罹患痛風。◎攝取較多海鮮的人比攝取較少海鮮的人高出約 51%會罹患痛風。◎每天喝355ml啤酒的人比不喝酒的人高出約 49%會罹患痛風。(1瓶易開罐約330ml。)◎每天喝44ml烈酒的人罹患痛風的風險增加15%。(1杯烈酒杯約35-70ml。)其中酒類的風險和一般人想像不太一樣,雖然攝取酒精總量越高確實越增加痛風發作,但是不是只有酒類含酒精濃度問題,酒的種類影響可能更大。來自UnderwoodM.教授2009年發表於英國醫學會期刊(BMJ)的研究顯示,釀造酒比蒸餾酒更加容易引發痛風。其中飲用啤酒確實是風險最高,增加了2.5倍急性發作風險、其次才是如威士忌、伏特加等酒精度高的蒸餾烈酒約增加1.6倍,至於香檳等所謂薄酒,在正常飲酒量時、其實未增加痛風發作風險。高湯、火鍋鍋底、蜆精才更要小心豆類在那裡?...別不該限的拼命限,不必禁吃豆類製品啦。不幸的是,錯誤的痛風飲食觀念真的無處不在,限錯了飲食更對控制尿酸沒用。臺灣尿酸高的民眾常會禁吃豆類製品,就是典型的「不用限、卻怕到不敢吃」的最好例證。只依照傳統的所謂高普林食物去避免食用其實並不正確。依據2004年發表於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研究顯示,攝取包括豆類、蘆筍的所謂植物類高普林食物,並不增加痛風發作的風險。但紅肉及內臟的肉類、海產類,則確實會增加痛風發作。合併食用高油脂食物,也會增加發作風險。但最麻煩的並不是蝦蟹等膽固醇含量高的水產食物,反而蚌蛤類的貝類食物才最高。烹煮方式也有影響,與煎炸等方式較無關聯,反而是熬成高湯(如肉類海鮮火鍋鍋底、純植物性食材鍋底則尚未有定論)、或如蜆精般的萃取,由於液態化的快速吸收,反而更快速提高血中尿酸,增加發作風險。高果糖含糖飲料超毋湯現代飲食裡最容易被忽略、卻真正對尿酸痛風衝擊最大的,更是糖尿病友需要嚴格注意的,反而是「果糖」!由於常溫下呈液態、而且糖度高,果糖比蔗糖更容易應用於食品加工、特別在飲料類、加工食品中更為風行。在手搖飲料極風行又炎熱的臺灣,大量果糖常隨著含糖飲料被快速攝入,隨即轉為血中的尿酸,由於短期波動快,果糖很容易誘發痛風發作。由公元2000年起一系列的研究,在在指向飲食中添加由玉米澱粉轉化的高果糖糖漿,尤其是化糖飲料,會明顯增加痛風發作。2014年哈佛醫學院Roddy E及Choi HK兩位教授發表的綜合文獻回顧分析顯示,由於容易飲用更大量,含糖飲料增加痛風發作風險倍數為 RR1.62-2.39與過去熟知的啤酒 RR2.51誘發發作風險近似,所以痛風或高尿酸血症病友真的要格外留意。果糖攝取另一個問題是不容易讓大腦感到吃飽,似乎有第二個胃的無限暢飲,更容易過量攝取,加重脂肪肝、痛風發作、及心血管風險。3大方式減少痛風發作Choi HK教授領導的哈佛醫學院團隊的一項大型研究,透過追蹤長達26年近4.5萬名尚未發作過痛風的美國男性,分析生活方式改善因素對預防未來痛風發作的效力,研究成果2020年11月24日發表於《JAMA Network Open》期刊,發現可透過體重控制、高度遵循健康飲食原則、不飲酒三大方式,減少高達7成(69%)未來痛風發作的風險。其中體重控制最具成效,三大方式的目標分別是:1. 體重控制 : 將身體質量指數(BMI)控制在正常範圍的低於25。但是即使BMI只能在25-29.9 之間,只要也同時控制酒精及遵循健康飲食原則,依然可減少60% 未來發作痛風風險。2.酒精攝取 : 不常態性飲酒,酒精攝入量越低越好,最好是零酒精。3.健康飲食原則 : 高度遵從得舒(DASH)飲食原則,就是以低脂、低鹽、低糖,提供均衡營養。避免過多精製或再製食物以減少精製糖、過量鹽、和飽和脂肪 ( 包含反式脂肪 ) 的攝取,以少油的瘦肉、家禽、魚類、豆類作為主要的蛋白質來源,並均衡攝入蔬果、乳製品、穀物、堅果。痛風不痛、遠離代謝症候群總結以上所述,痛風、高尿酸血症病友,打破飲食迷思是趕走痛風治療豬隊友的好辦法。配合用藥,定期檢測尿酸值與腎功能,與營養師、醫師一起建立正確的觀念,足量飲水、少果糖、減少啤酒烈酒、減少紅肉內臟貝類食物,多增加低脂、高纖的健康原型食物。更重要的是控制體重在BMI至少30以下(最好是25以下),更能讓痛風不痛、遠離代謝症候群、活的更健康!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本文經臺中榮民總醫院授權刊登,摘錄自中榮醫訊月刊電子報第275期)
-
2021-04-07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清明節前後最容易犯春睏 中醫建議多吃2食材解疲勞
最近氣溫升高,中午陽光曝曬,有如夏日,不少人覺得特別累,上班上課總想打瞌睡,必須飲用咖啡提神。中醫師羅珮琳表示,清明節前後,受到節氣影響,確實容易出現「春睏」,昏昏欲睡,建議多喝七葉膽茶飲,或以白高麗蔘、西洋蔘來補氣。春睏 可能與「肝臟氣血差」、「脾胃虛弱」有關羅珮琳指出,在寒冬時,身體處於營養缺乏、體力跟免疫力降低等症狀,此時,氣血走內,皮膚血管收縮,降低熱量散失。到了春日回暖,氣血走表,皮膚血管、汗腺、毛孔均處於舒張狀態,血液流向周邊,大腦供血量下降,就容易引發缺氧現象,讓人頭昏欲睡。從中醫觀點來看,如果「春睏」症狀明顯,可能與「肝臟氣血差」、「脾胃虛弱」有關。與春天相應的臟腑為肝臟,建議最近養肝,可以多吃豆芽菜、深綠色蔬菜,以對應節氣。如果「春睏」嚴重,可能為肝氣不順、肝火不足、肝血不足,經醫師評估後,服用適合的中藥,就能改善疲勞。春天適合補氣 七葉膽茶飲效果佳至於脾胃,為人體氣機升降的樞紐,脾虛或脾溼均會導致陽氣無法上升到頭部,引發頭昏欲睡等春睏現象,且合併食慾不佳,容易腹瀉等症狀。羅珮琳強調,春天適合補氣,建議多喝七葉膽茶飲,如果覺得味道較苦,可以放一些甘草、枸杞。再者,可以透過高麗蔘、西洋蔘來補氣,或以人蔘鬚泡茶,均有不錯效果。(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春睏害你睡不飽? 試試這幾招提神醒腦趕走睏神 ·立春後舊疾易復發! 專家曝「養生秘方」:多吃甜、少吃酸
-
2021-04-06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女連忘密碼2日憂患「年輕型失智」 精神科醫師這樣說
今日是清明連假的開工日,部分上班族哀聲連連,備感壓力,一名30多歲年輕女性提早上班,已連續2天忘記密碼,加上平時工作高壓、工時長,擔心自己是否罹患年輕型失智症,精神科醫師指出,若罹患年輕型失智症,不會只忘記一件事情,而會是大腦全面遺忘,還會合併其他身體功能退化,如情緒不穩、行為控制、運動協調能力下降,甚至「吃東西嗆到,拿東西拿不好」。失智症常發生在65歲以上年長者內湖三總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表示,失智症通常是發生在65歲以上年長者,若要釐清年輕族群是否罹患年輕型失智症,需要了解腦部功能是否全面性退化,「記憶力」只是其中一個明顯症狀,且健忘不會只忘記密碼,還會遺忘其他事情,另外,失智還會合併其他人體功能降低,如情緒、行為控制不佳、運動協調能力下降,如吃東西嗆到,拿東西拿不穩,容易不小心滑落等。健忘6因素 「不要把事情想得太嚴重」導致「健忘」的因素很多,葉啟斌表示,可能原因為「壓力大,事情多」,其二是「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思維跳躍」,其三是「有憂鬱、焦慮、憂鬱症」等,其四是「減肥不當、肌少症」,其五是「酒精攝取過量」影響記憶力、思考力,最後,「服用藥物」也可能導致健忘,葉提醒,服用一般感冒藥,如果有感覺昏昏沉沉,可能也會暫時忘東忘西,屬於正常現象。葉啟斌進一步指出,連續2天忘記工作帳號的密碼不代表罹患年輕型失智症,呼籲「不要把事情想得太嚴重」,反而可以藉此機會了解自己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人際關係等,看看是否需要做階段性調整。對於一般容易健忘的民眾,葉啟斌建議,除了要睡得好,營養均衡外,也可適當減少撲面而來的種種壓力,拒絕有壓力的要求,緩解自身壓力之餘,更要活在當下,發覺生活的所有細節。
-
2021-04-06 養生.聰明飲食
開工日獲好狀態、防疲乏 營養師:早餐、下午茶這樣吃
今天是清明節四天連假的開工日,許多人連續幾天出外旅遊、行程滿檔,若沒有充足休息,可能早已疲憊不堪,如何建立良好工作狀態?營養師指出,早餐可攝取優質澱粉與蛋白質以醒腦、提供身體能量,吃綠色蔬菜可攝取維生素B提神;連假時常熬夜者,開工日下午茶可以吃優格,搭配芭樂、小番茄、柑橘、木瓜等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有抗發炎之用,但注意不要喝咖啡或含糖飲料,以免影響營養素的的吸收效果,力抗連假後的疲憊與壓力感。●早餐吃優質澱粉醒腦、蛋白質提供能量一日之計在於「晨」,連假過後,開工日的早餐應攝取優質澱粉及蛋白質,台安醫院預防醫學事業部營養師劉怡里說明,早上攝取優質澱粉可以幫助大腦清醒,可以吃地瓜、全麥麵包、薏仁、燕麥等,且因富含高纖,能幫助腸道蠕動,保持腸道健康;蛋白質是人體能量來源,可吃水煮蛋、蒸蛋、鮪魚、牛奶、豆漿等。●開工日防疲勞 多多攝取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B群的水果劉怡里表示,維生素B群能維護神經、內分泌系統,也有助消除疲勞、改善失眠等,可吃綠色蔬菜,如地瓜葉、青江菜、綠花椰菜,或是水果,如芭樂、小番茄、柑橘、木瓜、奇異果等。●下午茶吃水果配優格 補充維生素C抗連假熬夜發炎反應連假四日,許多人外出聚會、追劇、滑手機到凌晨,熬夜不睡覺,身體恐會起發炎反應,劉怡里指出,這時可攝取維生素C,有抗發炎、抗氧化之效,如果要吃下午茶,水果如芭樂、小番茄、柑橘、木瓜等均含豐富維生素C,可搭配優格,增加飽足感,健康也較無負擔。但咖啡因、糖分會影響維生素B群、維生素C的吸收效果,劉怡里提醒,喝咖啡或含糖飲料時,不要同時服用維生素B群或維生素C的相關食品,兩者可以在上午或下午分開使用,避免影響營養素吸收效果。劉怡里說,咖啡能短暫提神,每日最多只能喝2杯,每杯約300毫升,此外,劉提醒,許多能量飲品也含咖啡因,一般民眾大都不清楚,喝了咖啡又喝能量飲品,恐超出每人每日300毫克的咖啡因攝取量,故須留意咖啡以外的飲品是否也含咖啡因,避免攝取過量咖啡因;喝了含糖飲料後,血糖會上升,反而更容易疲勞,建議對開工感到疲憊者不要喝。
-
2021-04-05 養生.聰明飲食
4天連假結束想到上班就累?五種食物對抗收假症候群
放完4天清明連假,又要收假上班,覺得精神不濟、思緒不清楚?World Gym Blog分享5種天然提神食物,對抗「收假症候群」。1.薄荷茶薄荷中含「薄荷醇」成份,散發清涼感,同時可以刺激大腦、活化細胞,幫助改善頭痛,也能提振精神。午休後喝一杯薄荷茶,能幫助提神醒腦。2.堅果像杏仁、核桃、腰果…等堅果,有豐富的蛋白質、油脂與不飽和脂肪酸,也含有礦物質鎂,能幫助能量代謝、神經傳導、減少身體疲累感。3.水身體疲勞可能是缺水的警訊,缺水也會不利於代謝,容易讓頭腦昏沉、鈍鈍的,平時就應補足水分。但要注意,咖啡或是茶,亦或是含糖飲料,都是利尿飲料,喝多反而是會讓身體排出更多水分,無法改善身體缺水狀況,所以還是喝純水最好。4.黑巧克力可以提神的是「黑巧克力」,而不是含乳量過多的牛奶巧克力,建議選擇可可含量75%的黑巧克力,糖分較低外,巧克力中含的咖啡因跟可可鹼,能幫助提神、改善心情,下午來塊巧克力,再配一杯薄荷茶,幫助提神有效。5.香蕉上班昏昏沉沉、沒有元氣,可以補充一根香蕉,香蕉裡的「鉀」能夠調節神經,同時提升專注力。精神不濟,除連假玩太嗨沒睡飽之外,也可能是因為「吃」,吃太飽會容易讓胰島素大量分泌,進而導致血糖下降速度變快,容易變得疲倦、想睡;吃太多精緻食品,如蛋糕、麵包、炸雞…等,攝取過多油脂和不健康成分,也會讓人越吃越累、更想睡。
-
2021-04-05 養生.聰明飲食
最好的藥是你的食物 3種飲食法、10大好食物活化大腦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57期 文/郭岳潭 食物和腦細胞存在微妙關係?地中海飲食可防失智。吃哪些食物(營養素)可以活化大腦?營養素如卵磷脂、DHA、膽素、菸鹼酸、肌醇、維生素B群、植化素、β-胡蘿蔔素……;食物如綠花椰菜、鮭魚、鮪魚、蝦子、黃豆、綠茶、巧克力、咖哩、紅酒等。「現代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有句名言:「最好的藥是你的食物,最好的食物就是你的藥」。近來興起的營養醫學提倡,透過飲食中的營養素,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與預防醫學觀念不謀而合。食物與身體健康有關,好的飲食習慣更有益大腦細胞。台北市營養師公會居家照護營養師、私人家庭營養師程涵宇指出,飲食可以保持頭腦敏銳,並減少嚴重記憶力減退的風險,日常的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都會影響大腦的功能,以及思考、認知、記憶力、處理訊息的能力。3種飲食有益大腦健康根據美國心臟協會一項追蹤長達25年的研究發現,不良飲食習慣的人,容易罹患高血壓、高血糖及膽固醇略高,到了40~50多歲時,往往有較低的認知、思考及推理能力,顯示平日飲食確實會影響大腦的功能。程涵宇說明,健康的飲食就是指均衡飲食,選擇脂肪含量較低,而蔬菜及水果含量較高的食物,可以幫助減少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儘管目前飲食及認知功能的研究有限,但地中海飲食(Mediterranean Diet)、得舒飲食(DASH Diet),以及麥得飲食(MIND Diet),都可以保護大腦功能,有助於降低大腦退化的風險。1.地中海飲食源自於1940~1950年代的環地中海地區及國家,包括:希臘、義大利南部及西班牙的傳統飲食型態。根據研究顯示,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降低糖尿病發生率、改善血糖及減少癌症風險,對於活化腦力、延緩失智有益。飲食特色為每天攝取大量蔬果、使用橄欖油、搭配香草與辛香料調味、天然乳製品、堅果,每星期攝取至少2次魚貝類與豆類,以及2~3次蛋及家禽類,減少及避免攝取紅肉、加工肉品、甜點,以及適量攝取紅酒。攝取大量蔬果、堅果,能夠補充足量的抗氧化營養素,例如:維生素C及維生素E,避免大腦細胞受到自由基破壞,攝取魚貝類與豆類可以保持血管暢通,有助於大腦血管健康,以及避免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可以降低失智症風險。2.得舒飲食DASH Diet的原文為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也就是可以預防高血壓的飲食方式。研究也證實,得舒飲食有助於血壓控制,預防心血管疾病,有益於保護心臟。飲食特色為高纖維、高鉀、高鈣、高鎂、低脂、低飽和脂肪的飲食方式,選用全榖雜糧取代精緻米飯與麵包,每天攝取5份蔬菜及5份水果,每天攝取低脂乳品、乳製品或高鈣食物,選用豆製品、魚及低脂肉品,並減少食用紅肉及內臟,選用液態植物油,天天一湯匙堅果。3.麥得飲食結合得舒飲食及地中海飲食的一種飲食型態,又稱為「心智飲食」,主要是學者為了針對腦部老化進行研究,所設計出來的飲食型態,結果顯示,可以改善老人認知功能或延緩認知退化。飲食特色為10大益腦食物,包括:綠色葉菜類、其他蔬菜類、堅果類、莓果類、豆類、全穀類、魚類、家禽類、橄欖油、紅酒,以及避免7種傷腦食物,包括:紅肉、奶油及人造奶油、起士、糕點甜點、油炸及速食食品。10大好食物活化大腦01沙丁魚、鮭魚營養素:Omega-3脂肪酸功效:大腦中約有60%由脂肪組成,其中一半是Omega-3脂肪酸,用來構建大腦及腦神經細胞,對於學習力及記憶力至關重要。高脂魚類是Omega-3的豐富來源,有助於增強記憶力、改善情緒,以及保護大腦、減緩大腦功能提早退化及智力下降,並有助於預防失智症。研究顯示,經常吃魚的人,大腦中有更多的灰質神經細胞,可以幫助增進思考、記憶及穩定情緒,而缺乏足夠Omega-3脂肪酸的人,容易有學習障礙及憂鬱症。02咖啡營養素:咖啡因及抗氧化成分功效:咖啡中的咖啡因具有高濃度的抗氧化劑,對大腦有多重正面影響,可以使大腦保持警覺性、調節血清素改善負面情緒、幫助集中注意力,以及降低退化性神經系統疾病的風險,例如:阿茲海默症及帕金森氏症。03藍莓營養素:花青素功效:藍莓含有抗氧化的花青素,是一種具有抗發炎及抗氧化作用的植化素。根據研究發現,藍莓可以增進大腦細胞之間的訊息傳遞,改善記憶力及延緩短期記憶力的喪失,同時能降低大腦退化。04薑黃營養素:薑黃素功效:薑黃中的薑黃素是高抗氧化劑及高抗發炎的活性成分,根據研究證實,可以通過血腦屏障,有效滋養大腦細胞,具有保護大腦的益處。薑黃素可以促進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幫助活化大腦細胞,增進記憶力及降低智力退化,並有助於清除大腦的澱粉樣斑塊,預防及改善阿茲海默症;薑黃素也可以增強5-羥色胺及多巴胺,幫助調節情緒、改善憂鬱症狀。05花椰菜營養素:維生素K、芥子油苷及酚類功效:花椰菜含有多種強大的抗氧化劑及抗發炎作用的化合物,脂溶性維生素K有助於鞘脂的形成,也就是組成大腦細胞中的重要脂肪之一,有助於保護大腦功能,以及增進記憶力,芥子油苷及酚類等抗氧化成分,可以避免自由基傷害大腦組織。06黑巧克力營養素:類黃酮、咖啡因、表兒茶素功效:黑巧克力含有多種抗氧化功能的植化素,幫助促進大腦功能,尤其是增強學習力及記憶力,有助於減緩與年齡有關的智力下降,以及改善憂鬱情緒。根據研究顯示,經常吃巧克力的人,記憶力及心理健康的表現,高於較少吃巧克力的人。07堅果營養素:維生素E功效:堅果中含有多種可以增強大腦活力的營養素,包括:維生素E,健康脂肪及植化素,對於大腦健康有益處,維生素E可以保護大腦細胞免受自由基破壞,有助於減緩智力下降。根據研究顯示,多吃堅果可以提高認知能力及增進記憶力,預防阿茲海默症等退化性神經疾病;也有研究發現,吃堅果可以改善心臟健康,擁有健康的心臟與健康的大腦,具有正面的相關性,尤其核桃含有Omega-3脂肪酸,更有益心臟及大腦的健康。08橘子營養素:維生素C功效:橘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是一種強大的抗氧化劑,可以幫助保護大腦,免於受到自由基損害腦細胞的傷害。研究發現,吃足量的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可以預防認知功能下降及阿茲海默症,建議每天只要吃一顆中等大小的橘子,就能獲得一整天所需的維生素C。09雞蛋營養素:維生素B群、膽鹼功效:大腦健康與維生素B6及B12、葉酸、膽鹼有關,雞蛋是維生素B群及膽鹼的豐富來源,對於大腦的正常功能、發育及調節情緒都非常重要。維生素B群在大腦健康中具有多種作用,有助於減緩老年人智力衰退及認知功能下降的進程,其中維生素B12參與合成大腦化學物質,缺乏維生素B12及葉酸,容易罹患失智症及憂鬱症。蛋黃富含的膽鹼,是一種重要的微量營養素,負責產生乙醯膽鹼的神經傳導物質,有助於增進記憶力及調節情緒。10綠茶營養素:咖啡因、L-茶胺酸、多酚功效:綠茶與咖啡,都是有益大腦的絕佳飲料,富含的咖啡因可以提升大腦活性、增強大腦功能,增進記憶力及注意力。L-茶胺酸可以通過血腦屏障,增加大腦神經傳導物質GABA的活性,不但可以保護大腦,還可以增加大腦中α波的頻率,透過抵銷咖啡因的刺激作用,有助於減輕焦慮,以及幫助放鬆身心、改善疲勞。另外,綠茶富含抗氧化劑多酚,可以保護大腦免受精神衰弱,並降低退化性失智症及帕金森氏症的風險。傷腦的7種壞食物1.含糖飲料常見的含糖飲料,包括:果汁、汽水、運動飲料、能量飲料等。許多含糖飲料的主要成分是高果糖玉米糖漿(HFCS),由55%的果糖及45%的葡萄糖組成,攝取過多會導致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及動脈硬化,引起腦部炎症並損害記憶力、學習力,增加失智症的風險。2.精製碳水化合物精製碳水化合物,例如:白飯、白麵條、白吐司,大量食用會導致血糖及胰島素快速上升。研究證實,高升糖指數及高升糖負荷食物,會損害大腦的功能及降低記憶力。3.反式脂肪反式脂肪也稱為「氫化植物油」,常見有起酥油、人造奶油、糖霜,經常用於蛋糕及餅乾中,大量攝取容易造成大腦容量降低、認知能力及記憶力下降,並會增加阿茲海默症的風險。4.高度加工食物高度加工的食物添加大量的糖及脂肪,例如:薯片、爆米花、泡麵調味包及即食食品,這些食物通常熱量高且營養成分低,會減少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產生,對大腦健康有負面影響,容易增加大腦發炎,並降低學習力、損害記憶力,造成認知功能下降。5.阿斯巴甜阿斯巴甜為一種人造甜味劑,成分有苯丙氨酸、甲醇及天冬氨酸,常用於許多軟性飲料及無糖產品中。食用過多的阿斯巴甜,可能破壞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增加大腦炎症及氧化,也容易影響學習及產生負面情緒。6.酒精適度飲酒可能對健康產生正面影響,但過量飲酒則會導致記憶力減退、行為改變、睡眠中斷,以及負面情緒。長期過量飲酒則會損害大腦,導致大腦體積減少、記憶力減退,酗酒者經常缺乏維生素B1,也容易產生腦病變。7.高汞重金屬魚  大型魚類如鯊魚、旗魚及鮪魚,容易有高汞重金屬的情形,汞是一種神經毒性元素,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及大腦神經傳導,導致大腦功能受損,以及破壞大腦發育,建議孕婦及兒童應該特別避免。延伸閱讀: 。魚油護心、補腦、抗發炎!一天吃多少? 食藥署給正解 。健忘、走路不穩恐非正常老化! 留意失智症警訊免惡化
-
2021-04-05 該看哪科.婦產科
專家觀點/原形食物 才是天然營養來源
坊間廣告或媽媽論壇常見這種討論:成長配方添加多種營養素、礦物質,能補充幼兒的營養所需。專家指出,這是迷思,一歲後的嬰幼兒和大人相同,主要飲食都來自六大類食物,除非有特殊疾病或食物攝取困難,才建議補充配方奶。孩子若有缺乏營養素的問題,專家認為應該先從一般食物中攝取,像紅肉或深綠色蔬菜,「配方奶是不得已的最終手段」。孩子缺鐵、缺維生素D是普遍新手父母苦惱的問題,鐵攝取不足容易導致貧血、損害大腦發育,而維生素D攝取不足,嚴重則會引起骨質疏鬆。實踐大學營養與保健生技學系副教授陳巧明九年前曾接受國健署委託,研究台灣一歲前嬰兒的營養缺乏狀況,發現比起喝配方奶的孩子,母乳哺育的嬰兒容易有上述營養素缺乏的問題,必須在副食品上多花費功夫。近年她將調查對象延伸至一到兩歲的幼兒,得出相同結論,代表配方奶在「營養強化」上確實有價值。不過,她將營養結果進一步和個案在語言、行為等認知發展做交叉分析時發現,母乳哺育的孩子雖然容易缺鐵和維生素D,但認知功能比起單純飲用配方奶的孩子更好,可見母乳提供的多重營養素和哺育過程中與寶寶的互動及親密支持,是配方奶無法取代的。陳巧明認為,成長配方雖可補充孩子營養缺乏的狀態,但這是不得已的手段,正確觀念仍要回到日常飲食,父母需要多花點時間和心力,鼓勵孩子攝取蔬菜、豆魚蛋肉類等六大類食物,建立均衡飲食的習慣。而不是只要喝夠配方奶,天然食物加減吃就好,這是本末倒置了。輔大營養科學系副教授駱菲莉也說,兩歲以內的嬰幼兒是飲食習慣養成和口味建立的關鍵期,孩子從六個月後開始食用副食品到一歲後吃一般食物,透過觸摸和品嘗顆粒、塊狀或軟質的蔬果、魚肉等,促進孩子認識不同種類食物。她說,其實配方奶添加的鐵等營養素,都可從肉類和深綠色蔬菜中攝取,而且孩子多吃這些原形食物,同時還可攝取其他養分,建立這樣的飲食知識與習慣,孩子一生都受用。
-
2021-04-04 癌症.飲食與癌症
抗癌最佳典範!哈佛癌症醫師每天吃什麼預防疾病
鑽研食物營養與抗病關係的學者都吃些什麼?相信民眾都很好奇。李威廉(William Li)博士是哈佛大學的內科醫師,他致力於醫療與營養間的研究已有20年。超過20年的研究,讓他確認兩百多種與人體五大防禦系統有關的食物,他們可以協助對抗癌症、糖尿病與失智症。從增加人體微生物叢基因體,到幫助身體再生細胞,這些食物都具有強大功效,值得加入日常飲食。那麼,哈佛大學的癌症研究人員每天吃的這些特殊食物是什麼?李威廉博士分享幾樣他從早餐到晚餐的日常飲食,而且這些食物完全不必花大錢。早餐◥ 抹茶、綠茶、咖啡李博士每天早晨從一杯咖啡或綠茶開始。他說咖啡和綠茶可以活化體內的五個防禦系統,他特別喜歡抹茶,因為它具有超濃縮的抗氧化能力。他還喜歡在燕麥粥裡加入芒果和新鮮漿果一起食用。午餐◥ 綠色葉菜、豆類簡單的午餐,李博士經常選擇含大葉綠色蔬菜的沙拉,營養豐富的羽衣甘藍、菠菜、芝麻葉和菊苣。當然,酪梨是很重要的成員。午餐後是提神的好時機,他喜歡補充一些豆類增強能量。扁豆、鷹嘴豆和黑豆富含蛋白質、纖維、鐵以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李博士經常吃扁豆搭配初榨橄欖油和新鮮檸檬汁。點心◥ 堅果、黑巧克力李博士每天都會吃些堅果,其中他最喜歡核桃。核桃富含Omega-3脂肪酸,可增強大腦和免疫系統,也是維生素B群和鎂的重要來源。當他須要一點甜食,會選擇黑巧克力、可可成分需高於70%的產品。晚餐◥ 魚、全穀物魚是李博士抵抗疾病最愛的食物之一,他喜歡搭配全麥義大利麵食用,使用富含抗氧化劑的番茄醬汁,還有大蒜、檸檬。他認為,碳水化合物也是抵抗疾病的重要營養素之一,不可或缺,但要選擇正確的碳水化合物,李博士建議選擇純穀類、豆類、對腸道有利的酸種麵包,而不是精製碳水化合物,這是獲得抗病益處的關鍵。資料來源/Health.com
-
2021-04-03 養生.聰明飲食
茹素就能餓死癌細胞?專家提點正確做法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人人聞癌色變。癌症之所以難治,其中關鍵就是腫瘤細胞會誘導周圍血管新生,除壯大自己,還趁機轉移。因此,許多抗癌藥的治療原理,都是透過抑制血管新生,避免癌轉移,甚至餓死癌細胞。臺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任余政展表示,許多致癌原因均與飲食西化、攝取過多動物性脂肪與動物性蛋白有關。而美國最新保健概念,即建議三餐吃蔬果,能有效改善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糖尿病,並發揮減重、抗老化等作用。 吃素拯救環境還能抗癌?外科醫師這樣說余政展指出,醫學研究發現,當癌變細胞成長到原子筆尖大小,就會開始「接水電」,透過血管不斷增生以提供癌細胞養分,進而攻城掠地。而抗癌藥「血管新生抑制劑」能抑制癌細胞血管新生,讓癌細胞營養不良而凋零。而三餐多吃蔬食就是最好的抗癌藥,能讓癌細胞「斷水斷電」,提升人體免疫力。他進一步說明:「其實抑制癌細胞血管新生的作用,本來就存在很多蔬果的營養素成份」。余政展表示,例如,大豆裡的大豆異黃酮、葡萄的白藜蘆醇、蕃茄有茄紅素、綠茶有兒茶素等;另外,蔬果中的纖維質也是體內好菌成長的關鍵,可以改善胃腸菌叢,提升健康。以前的觀念認為胃腸道只負責消化,但現在已經改觀。最新的醫療研究顯示,胃腸道裡還有很多神經系統,因而有「人體第二大腦」之稱,攸關身體的代謝與免疫系統。胃腸道是人體與外界交流最密切的器官系統,攤平表面積可達到足球場那麼大,而醫學研究證明,選擇正確的食物可以治療很多病症,搭配蔬食能減輕甚至治好症狀;反之如果每天吃得不正確,對人體健康影響很大。素食最讓人擔心的是「不吃肉會沒有體力」。但余政展以自身為例說明,他茹素已經30多年,而外科醫師工作讓他必須長時間站立手術,不但沒有發生過體力不足的狀況,反而更能集中精神。營養師提醒,茹素癌友的蛋白質攝取建議營養師許嘉芸於「台灣癌症基金會」官網撰寫〈治療中的癌症病友應減少肉類攝取,改吃素或生機飲食?〉一文中提醒,癌症病友由於體內組織蛋白容易流失,加上在治療期間需要蛋白質提供體內組織修復、重建,必須攝取足夠熱量、蛋白質以維持體重及避免蛋白質消耗。蛋白質可分為動物性及植物性。許嘉芸於文中提到,動物性蛋白質較完整,稱為「完全蛋白質」,可提供人體較齊全的必需胺基酸、吸收率也較高,如乳製品、魚類、全蛋、肉類。而植物性蛋白質所含的必需胺基酸較不足,為「不完全蛋白質」,人體吸收率也較差,使營養價值受限,其中,蔬菜的蛋白質含量極少,水果類則不含蛋白質。因此,適當攝取動物性蛋白質,可以補足植物性蛋白質的不足。許嘉芸建議癌友不需要刻意改茹素,均衡攝取多種食物,才能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態。若癌友本身為素食者,則必須要注意食物的多元性,並透過不同食物搭配,讓蛋白質攝取更完整,不捨棄奶類、蛋類等,才能攝取到足夠的營養。 諮詢專家/臺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任 余政展
-
2021-04-03 養生.心理學解密
為何新聞總是報一些壞消息?跟你的大腦機制有關
為何新聞總是報一些壞消息?感覺這世上充斥著悲觀、負面的新聞。也許你會覺得自己偶爾也能看到一些正面積極的新聞,但這顯然也是人類心理所產生的作用。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的索羅卡等人,曾在全球十七個國家進行過這樣的實驗。實驗參與者被要求用電腦觀看BBC新聞,並測量他們當時的膚電反應和脈搏。結果發現,實驗參與者對負面新聞產生的反應更大。雖然也有個體差異,但以整體傾向來看,比起那些正面積極的新聞,人的意識更容易被消極負面的新聞所吸引。關於這項研究,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伊藤(Tiffany A. Ito)等人也指出,人的大腦本來就特別容易注意到負面的訊息,並有先行處理這種資訊的傾向。這種消極看待事物的傾向被稱為「消極偏見」,意即:愈是負面的資訊愈容易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同時也會讓大腦更加活化。之所以有這種機制,是因為先處理壞消息有助於迴避危險,提高生存機率,這是所有生物的本能。如果從這些研究成果來思考,那麼在日常生活中,無論網路還是電視都是負面新聞更多的現象,便是由於這種消息能激發一般人較多的迴響(畢竟收視率和網頁瀏覽數都會增加)的關係。從報導或製造新聞的立場來看,熱烈的反響將帶來更多的收益,因此媒體是刻意大肆報導這些容易觸發眾人反應的資訊。此外,看到這些新聞的我們心生意見,意見演變成「輿論」,而這些輿論又進一步化作整個世界的氛圍。這種傾向似乎在全世界都看得到;每當發生什麼重大事件時,「不謹慎」、「自制」的氣氛總是瀰漫在我們的四周,這可能也是強烈受到消極偏見影響的緣故。雖然這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但也因為如此,在感受到強大壓力時,負面作用的影響力就會更大。假如看新聞使你感到沮喪或出現不舒服的感覺,這時請你與媒體保持距離。試試做其他的事來取代觀看新聞,像是用努力讀書來填滿自己的時間,或是下定決心開始著手那些以前認為「改天再做就好」的事情。只要像這樣給自己一點時間或稍微拉開距離,大腦就能再次恢復冷靜,讓自己得以重新審視一切,然後發現事情其實沒有自己以為的那麼糟糕。How to UNTHINK感到心裡不舒服的時候,就暫時擺脫那些負面資訊吧。※ 本文摘自《這世界愈複雜,你愈要簡單思考》。《這世界愈複雜,你愈要簡單思考》作者:堀田秀吾譯者:劉宸瑀, 高詹燦出版社:台灣東販 出版日期:2021/01/26
-
2021-04-03 養生.心理學解密
安靜和吵雜的環境何者有助思考?真相令人訝異
在周圍嘈雜的環境下,工作效率更高在想事情,或是全神貫注工作或讀書時,不曉得各位是否想過自己「需要獨處的安靜空間」呢?一般來說,應該有很多人認為工作或讀書的環境最好安靜一點。然而,伊利諾大學的梅塔(Ravi Mehta)等人卻發表了一份令人訝異的研究報告。梅塔他們進行了五個實驗,調查在下列哪種環境最能提高做事效率。①「噪音等級較低(五十分貝):約相當於安靜的辦公室」②「噪音等級中等(七十分貝):約相當於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的汽車內部」③「噪音等級較高(八十五分貝):約相當於救護車的警笛聲」結果發現,當人處於第②種七十分貝的環境時,創造力會有所提升。另一方面,當周遭聲音達到第③種八十五分貝的程度時,則是會妨礙思考。也就是說,稍微有點嘈雜的環境對大腦更好。據說這種環境有助於思考「抽象事物」,例如構思企劃內容、為報告書做總結、思考新的提案、制定策略等「概念式思考」都很適合。大腦喜歡新的刺激。反過來說,在一樣的環境裡進行同樣的工作會迅速令大腦感到疲乏。畢竟大腦不太擅長專注做一件事。基於這點,以工作環境來說,我建議選擇「不會太安靜的咖啡廳」。理由有三個,第一是我剛才提到的,當人處於有某種程度的人聲或碗盤聲等雜音的環境,工作會更有效率,這叫做「咖啡廳效應」。第二個理由是「香氣」。首爾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咖啡豆的香氣具有促使被活性氧破壞的腦細胞回春的效果」。這裡所說的活性氧,已被公認是一種造成睡眠不足與疲勞原因的物質。在這項實驗中,他們研究了睡眠不足的老鼠的大腦內部。在這種狀態下,實驗鼠身上可抑制壓力的細胞很少,此時再讓牠們嗅聞咖啡豆的香氣。結果發現,此舉具有讓部分細胞復原的效果。換句話說,我們可以期待咖啡豆的香氣具有消除疲勞或抑制壓力的效果。而事實上,咖啡豆的香氣的確帶有刺激性,聞了可以讓人精神抖擻、頭腦清醒。而我建議選擇咖啡廳的第三個理由,是期待可以透過「慣例化」來達到切換意識的效果。到自己平常常去的咖啡廳,並在那裡工作。如果這個行為一直持續下去,便能建立一套系統,使自己想到「去咖啡廳」就會反射性覺得「大腦要從事創造性的工作」,之後只要一去咖啡廳便能集中注意力(打開幹勁開關)。當然,這套系統在家也能應用。準備好一個「工作區」,建立一套「只要坐在這個座位、對著這張桌子,大腦就會變得很有創造力」的系統。工作時播放音樂或廣播,或是家人的聲音、外界的聲音,這些都會刺激我們的大腦;要是再準備一杯咖啡(重點是香氣,只有咖啡豆也可以),就能營造出一個近似於咖啡廳的環境。無論如何,不要神經質地認為「不在一個安靜的場所就不能專心」,不妨這樣想「其實多少有些嘈雜的環境更好」,試著讓自己的精神放鬆一下。我相信這麼做一定會讓各位的表現比以前更好。How to UNTHINK別神經質地去想「現在要專心」。事實上,不這麼想反而能集中精神。※ 本文摘自《這世界愈複雜,你愈要簡單思考》。《這世界愈複雜,你愈要簡單思考》作者:堀田秀吾譯者:劉宸瑀, 高詹燦出版社:台灣東販 出版日期:2021/01/26
-
2021-04-03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如何讓大腦得到高效休息 腦神經科醫師給出這個建議
有時候放假就想在家睡到自然醒,但是常常即使睡滿 8 小時,起床後還是覺得身心很疲累;或是放假時就想懶在沙發上看劇看整天,收假的時候大腦卻還是覺得很緊繃。不過只要起身出門,走到大自然裡就覺得無比放鬆,這是為什麼?《VidaOrange 生活報橘》特別專訪腦神經科醫師鄭淳予,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帶你了解你的大腦是如何運作,讓自己在休假時真的能「好好放鬆、好好充電」。《VidaOrange 生活報橘》主編戴相文(以下簡稱戴):曾聽很多人說過,「旅行」有一種「治癒自己」的效果,比如說看到海或走進山裡,就有一種釋放壓力、理清思緒的感受,請問這是否有什麼腦神經科學的實證根據?腦神經科醫師鄭淳予(以下簡稱鄭): 基本上,走進大自然的好處非常非常的多,我們就先從大家最重視的一件事:就是「我們是不是真的能『放鬆』跟『充電』」來看。以腦科學面來定義「放鬆」的話,至少是「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要平衡,我們的自律神經包含交感和副交感,交感神經是屬於「戰鬥系統」,那副交感神經就是屬於「放鬆系統」,平常在日常生活中,自律神經會像蹺蹺板,在體內協同作用。但是我們現在多半的時候是交感神經非常旺盛,壓力賀爾蒙非常的高。有時候放完假回來還是覺得非常累,很可能就是因為放假的時候,身體還一直處於戰鬥狀態,比如說你在休假的過程中,做的事情如果還是讓自己的大腦都在轉,比如說像追劇的時候劇情常常會讓人蠻緊張的。走進去山林裡面,呼吸就會慢下來以「副交感神經」的放鬆作用來說,日本做了很多研究,例如日本人很重視「森林浴」這件事,他們的研究發現很有趣,他們讓受試者身上穿一些裝置,可以測量心跳、血壓、呼吸等等,然後讓受試者走進去山林裡面,他們確實發現,這些人的副交感神經的活性是提升的, 所以當走進大自然的時候,我們往往會發現,我們的呼吸會慢下來、會放深,然後血壓會降一點點,我們不會那麼緊繃,然後心跳也會稍微舒緩一點點。戴:是森林裡的什麼元素帶起身體的這些放鬆反應?鄭: 有些人認為是「大自然的聲音」,有些人認為是「大自然的氣味」,有些人甚至只要吸或聞一些森林或木頭的味道,發現也會有一些好的作用,有些人還做了一些研究,只是讓人看森林的畫面就會有作用。戴:走進大自然裡,有什麼大腦的特定區域會變化嗎?鄭: 大腦最累的時候,就是一直在思考,或者可以說是「鑽牛角尖」——在醫學上有一個專有名詞叫「Rumination 反芻」。反芻往往是影響人變憂鬱的前身,例如停不下來的一直思考「為什麼會這樣?」有時候躺在床上的反芻,是一直想很久以前發生的事情,「為什麼那個人說了那句話?」「為什麼他這樣做?」其實明明事情都過了,還是一直去繼續思考那個因跟果。經歷「反芻」的時候是一個叫做「大腦膝下前額葉皮質區」的腦區在活躍,有一個很有趣的實驗是, 他們讓一群人走「自然景觀」的路線,讓另外一群人走「都市」的主要幹道,就發現接近大自然的那群人,他反芻腦區的活性是降低很多的 ,所以當我們在接近大自然的時候,我們的大腦會稍微停止反芻的狀態,這就是大腦很重要的「充電」來源,當我們停止大腦一直耗損的時候,就是大腦真正充電的時候。不然就好像螢幕關機,但是電腦的核心一直在轉,那就很像是一個「偽放假」,放了假沒有在工作,但其實大腦是沒有在休息的。還有另一個實驗是,讓本身有憂鬱的傾向,或正在經歷某一些憂鬱的狀態的人們走進大自然裡, 他們短期的記憶力都會變好,會增加大腦的專注和記憶。戴:請問鄭醫師休假時喜歡去哪裡接近大自然?鄭: 以我來說,最方便的就是在台北,台北有很多非常棒的親山步道,規劃得都非常好,我自己最喜歡的是「芝山岩」,這裡可以說是一個秘境,他其實沒有被列在台北市的親山步道裡面,高度海拔可能只有五、六十公尺,走起來不累,但是你走到頂時,你可以眺望整個台北市地盆,是一個生態非常豐富的地方,你走進去,真的會以為走進森林裡了,有非常茂密的樹跟植物,是很特別的一個地方。※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休息不對,反而更累】專訪腦神經科醫師鄭淳予:想讓大腦高效休息,就走進森林裡
-
2021-03-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憂血栓加拿大暫打AZ疫苗? 莊人祥:大腦身體又分裂了
因為擔心血栓風險,加拿大國家免疫諮詢委員會(NACI)對AZ疫苗接種出現新指引,建議55歲以下人士暫停施打,恐衝擊國內正在施打AZ疫苗信心?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明,這只是加拿大專家的意見,不是第一次了,當地政府其實沒有暫緩施打,這個國家就像大腦跟身體動作不一樣,「又分裂了」,重申國內對AZ疫苗仍維持施打利大於弊的建議。莊人祥說,這次建議暫緩施打的機構,是加拿大免疫諮詢委員會,事實上,也不是第一次了,上次該單位也建議過65歲以上老人停止施打AZ疫苗,但當地政府卻說可以。到目前為止,加拿大當地沒有任何人因為打了AZ發生血栓事件,NACI是因為看到歐洲發生AZ狀況才提供最新指引,從這也可以看出,專家跟政府之間,就像大腦跟身體的動作似乎不大一樣」,像發生精神分裂了一樣。莊人祥表示,加拿大藥證主管機關其實沒有禁止施打AZ疫苗,加上英國目前打了1300萬劑的AZ疫苗也都沒有喊停,指揮中心對AZ疫苗仍維持贊成施打的立場。AZ疫苗保護力評價不一,最新又出現德國醫界認為AZ是次級疫苗,莊人祥對此表示,多少還是牽涉當地的複雜情結,例如英國,只有兩種疫苗可以施打,BNT已經施打打了1090萬劑,AZ則打了1300多萬劑,這可能也是一種「有愛國心理」,近期AZ疫苗在歐盟供貨不足,能提供的量不到歐盟原來需求的3至4成,可能才讓德國有這種評價,指歐盟可能因此不滿,讓他們對AZ「又愛又恨」。
-
2021-03-30 新聞.元氣新聞
北榮「陳爸爸」化身說故事伯伯 親子共讀歡慶兒童節
台北榮總副院長陳威明,是病友口中暱稱的「陳爸爸」,隨著一年一度的兒童節到來,這次化身為說故事的威明伯伯,在兒科門診親子共讀區講故事給小朋友聽,現場並舉辦有獎徵答活動,除了贈送童書,孩準備會發光的彈力球、手錶、米妮耳朵與玫瑰髮箍及巧克力等小禮物,與現場小朋友熱情互動,度過温馨難忘的兒童節。北榮親子門診位於湖畔門診的三樓,自109年12月21日設立親子共讀區以來,深受家長及孩子們喜愛,陳威明表示,親子共讀可以減少孩子等待看診的焦慮,增進親子間互動,更可促進幼兒腦力開發,一舉數得。北榮新生兒科主任鄭玫枝表示,親子共讀對於幼兒的大腦發育有正面刺激,能啟發想像力及培養創造力,且越早開始越好,藉著親子共讀,讓孩子們發現閱讀的興趣,爸爸媽媽們也可以一起學習如何陪伴孩子閱讀,幫助孩子在語言和認知上的發展更好。北榮親子門診共讀區除了醫護同仁及醫學圖書館共同合作規劃之外,還有企業家許明善先生捐贈相關設備,揚鼎國際開發以及許多善心人士捐贈童書,院方將持續推廣親子共讀,營造温馨舒適的就醫環境,守護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健康快樂成長。
-
2021-03-30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睡不好是失眠還是睡眠不足?專家:2者不是同件事
失眠問題普遍到令人難以置信「我變得暴躁不安,情緒非常低落。我真的很不想承認,但我有時會把我先生叫醒,近乎歇斯底里地大哭。他很貼心,會努力安撫我,他說的話總能讓我平靜下來,真的。折騰到凌晨,我可能會小睡一下,像做夢那樣淺淺地睡,每次醒來都有種心力交瘁的感覺。」克萊兒的狀況就這樣急轉直下,變得愈來愈糟。睡眠不足讓她更難在工作上達成目標,滿足自我期望,導致焦慮爆表,入眠難上加難。「然後我就崩潰了。」她說。失眠患者的寂寞感無可比擬。他們半夜獨自醒來,整個世界都在酣眠。克萊兒用日記記錄自己的睡眠情況,她寫道:「家裡其他人都睡著了。我真的很絕望。試過這麼多方法,每天晚上卻還是會下樓回到客廳,一個人坐在這裡。感覺好孤單,好像看不到盡頭,永遠不會結束。」事實上,她並不孤單。差得遠了。失眠問題普遍到令人難以置信。若你和克萊兒一樣發現自己無法入睡、難以入睡,或醒來時覺得沒睡好,只能說歡迎你加入會員眾多的失眠俱樂部。失眠是最主要也最常見的睡眠障礙,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成人都睡不好,十分之一左右的成人患有慢性失眠,以致長期睡眠品質不佳,白天還會出現疲勞、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和缺乏動力等情況。然而,失眠不只是一種身體病況,也是一種症狀,例如甲狀腺機能亢進或特定藥物治療都會引發失眠。此外,失眠也可能是精神疾病的特徵,比方說焦慮症、憂鬱症或躁鬱症等。事實上,百分之五十的失眠患者都患有精神疾病(但也表示有百分之五十沒有)。失眠是一種正式的醫學疾病,但在沒有其他潛在問題的情況下,這兩個字頂多算是概括的術語。失眠有很多種,雖然聽起來很奇怪,但不是每個失眠患者都有睡眠不足的困擾。有些人的「睡不好」屬於主觀認知,沒有客觀證據支持。我很少請失眠患者到睡眠實驗室進行研究,畢竟一個在家都睡不好的人要是全身覆滿電極貼片躺在陌生的床上,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會被記錄下來仔細分析,肯定更難入眠。不過,若要進一步探究失眠的原因,檢測是否有其他睡眠障礙,我就會請病人到實驗室住一晚。睡眠研究結束後,我會問病人睡得怎麼樣,很多病人都會說「我睡得很不好」,可是一看到睡眠研究結果,才發現眼前這些堅稱自己只睡了一、兩個小時的人其實睡得很好,不僅睡了七個多小時, 深度睡眠也很足。這種類型的失眠稱為「 睡眠狀態錯覺」(sleep state misperception)或「矛盾性失眠」(paradoxical insomnia),而這種現象或可用來解釋為什麼不少失眠患者的睡眠研究結果都很正常,與病患本身的認知有落差。這類患者感受睡眠的方式不一樣,也許他們把重點放在睡眠品質,但睡眠品質無法用「睡眠多項生理檢查」這種標準測量技術來判定;又或者他們的大腦於短暫覺醒(此為正常睡眠的特徵之一)間活動,以致他們將之感知為清醒狀態,而非睡眠研究顯示的深度睡眠。其他失眠患者可能會有睡眠中斷的問題,每晚發作幾次,但總睡眠量正常。有些人就算總睡眠時間減少,深度睡眠量依舊處於正常範圍,這個階段的睡眠非常重要,是修復身體與養足精神的關鍵。失眠和睡眠不足經常被混為一談至於像克萊兒這樣的重度失眠患者,客觀證據在在顯示他們的睡眠時間很短,有時每晚只睡幾個小時。這類病患身上會出現攸關壓力的生物學特徵,即所謂的「過度醒覺」狀態(hyperarousal,或稱過度激發狀態),舉凡神經緊繃、心跳加速、高度警覺、興奮或警戒感等都是過度醒覺的徵狀。一旦遇上壓力,許多激素和神經傳導物質都會發揮作用,緊張或焦慮狀態也會刺激人體中多個系統,導致皮質醇、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濃度上升,尿液中這些激素的分解產物含量也會變多。「過度醒覺狀態」的特徵還包含夜間心率加速、耗氧量增加(表示代謝率更高)和瞳孔放大,反映出交感神經系統活動增強,而交感神經系統正是負責調節「驚嚇、戰鬥、逃跑」反應的主要機制。重點是,實際上睡眠量充足的失眠患者並不會出現這些反應。失眠和睡眠不足經常被混為一談。目前已有很多資料詳述睡眠不足對健康的危害,以及不好好睡覺會帶來什麼樣的負面影響,例如死亡率較高、體重增加、高血壓、糖尿病……不及備載。因此,失眠患者擔心這些問題是很自然的事。幾十年來都睡不好一定會打亂健康,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對吧?事實上,失眠與睡眠不足完全是兩回事。根據睡眠實驗室的研究經驗,睡眠不足的人很快就會開始打瞌睡,清醒時的警覺性測驗表現也不佳;相反地,睡眠時間短的失眠患者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入睡,清醒時也會更加警戒,形成強烈對比。睡眠時間短與睡眠時間正常這兩類失眠患者的大腦都比一般人還要活躍,因此區分失眠類型非常重要。透過造影技術和腦波監測,會發現兩組失眠患者的大腦活動在睡眠期間都有增加的現象,這個結果或可用來解釋為什麼睡眠狀態錯覺患者或睡眠時間還算正常的病人會將睡眠感知為清醒狀態,或一覺醒來依舊精神不濟。不過,只有睡眠時間短的患者才會出現全身活動增強的情況,並伴隨相應的化學和生理特徵(如心率變化等)。雖然從睡眠的主觀體驗來看,大腦活動所受的影響非常重要,但許多攸關失眠的健康問題似乎只有那些睡眠時間短、生理過度醒覺而影響全身(不只是大腦)的患者才會有。認知表現研究結果指出,那些宣稱自己失眠的人與睡眠正常的人在認知能力上並無顯著的差異,但若比較睡眠量正常、甚至睡眠品質差的人與睡眠時間短的人,會發現睡眠時間短的失眠患者有明顯的認知問題。睡眠不足但沒有失眠的人不會出現激素與神經傳導物質活化的現象,也沒有過度醒覺狀態所造成的心血管特徵和相同程度的認知問題。同樣地,分析失眠患者的高血壓與糖尿病風險時,會發現睡眠時間短的患者罹患這些疾病的機率較高,睡眠時間六小時以上的患者則否。此外,睡眠時間短的失眠患者死亡率也略高,但背後的原因似乎不同於睡眠不足的患者。我們知道,睡眠不足可能會導致體重增加,那睡眠時間短的失眠患者只是因為變胖所以才容易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及其他相關疾病嗎?事實上,睡眠時間短的慢性失眠症患者增加的體重和睡眠正常的人差不多。若要說的話,這些病人反而比一般人更不容易發胖,這可能與過度醒覺所造成的化學和生理影響有直接關聯。皮質醇是一種天然類固醇,長期濃度過高可能會誘發高血壓或糖尿病,服用類固醇以抑制免疫系統的自體免疫神經系統患者經常出現這種情況。交感神經系統活動增強與腎上腺素等相關化學物質活化會直接影響心臟和血管,導致血壓無法於夜間正常下降。總體來說,睡眠時間短的失眠會對身體造成影響,讓激素與心血管狀態出現物理變化,威脅個體的健康。睡眠時間合理的失眠患者雖然大腦活動異常,身體徵象卻比較接近睡眠正常的人。遺傳因素在失眠症狀扮演著重要角色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睡眠量少的嚴重失眠患者出現過度醒覺狀態?是因為睡眠時間短造成過度醒覺,還是過度醒覺引發失眠症狀?目前答案尚未明朗。不過,睡眠狀態錯覺患者(即主觀認為自己睡不好但總睡眠時間正常的人)以及沒有失眠但睡眠不足的人體內化學物質濃度上升或神經系統活化的現象相對較弱,表示過度醒覺狀態就是嚴重失眠的肇因。其中遺傳因素扮演著重要角色。很多失眠患者家中同樣有人失眠,雙胞胎研究也顯示有百分之五十七的失眠是遺傳所致,而最近一項研究更找出七個導致失眠的基因,因此,這種過度醒覺狀態可能具有遺傳傾向。新工作、感情問題、家人過世等壓力會讓人出現短暫失眠和過度醒覺狀態,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但若有相關的基因,這種充滿壓力源的環境會讓人更容易處於興奮狀態,無論生物上或精神上都是,就算壓力源解除,這種高警戒或高醒覺狀態仍會持續下去,讓失眠成為一種長期的慢性病。除此之外,心理因素也有一定的影響。正如先前所述,大約一半的慢性失眠患者有潛在的精神疾病,其中又以焦慮症為多,而過度醒覺正是焦慮症的特徵。因此,焦慮本身可能會導致失眠。可是那些沒有焦慮症的人呢?另外百分之五十的患者不是沒有精神疾病嗎?以我的看診經驗來說,大多數失眠患者都沒有恐慌症,白天也不會憂心忡忡,但很多人都有同樣的感受,說自己白天沒事,晚上睡覺時卻開始擔憂,特別是入睡的過程。他們焦慮不安,擔心自己睡不著,整個晚上翻來覆去,掙扎不已,對漫長的夜深懷畏懼。只要一沾上枕頭,臥室在他們眼中就變成酷刑的刑具,是個充滿折磨的地方,完全無法把舒服的床和進入幸福睡眠的快樂聯想在一起。我常聽到病人說:「我一上床就筋疲力盡,可是燈一關,我的腦子就會飛快奔馳,覺得非常清醒。」他們就是在那一刻進入過度醒覺狀態,大腦開始神經緊張,睡眠瞬間變得遙不可及,就像薛西弗斯快要把石頭滾到山頂上,結果石頭從手中滑落,又一路滾下去一樣,他們好不容易快要睡著,機會卻猛然消逝。這種情況持續的時間愈長,他們與睡眠之間的關係就愈糟。不僅如此,這種心理和生理壓力反應增強的狀態還會讓人覺得很難受。除了睡不好之外,失眠患者也會有種瀕死的感覺,除非立刻意識到自己陷入焦慮、著手面對,否則失眠的情況只會更惡化,因為你會開始擔心自己是不是有什麼嚴重的問題。克萊兒就說:「我以前常上網搜尋失眠問題,因為我覺得自己一定得了什麼病。」我問她有沒有特別擔心什麼症候群?她的回答完全在意料之中,因為很多病人都這麼說。「致死性家族失眠症。我相信自己會在六個月內死掉。」致死性家族失眠症(fatal familial insomnia)是一種普里昂病(prion disorder),與庫賈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或俗稱的「狂牛症」有關,是由基因缺陷所引起的漸進性神經系統疾病,而且代代相傳,平均發病十八個月後就會死亡。患者會出現失眠問題,病情逐漸惡化,自主神經系統也會有所變異,除了血壓忽高忽低,無法維持正常波動外,還會有出汗和便祕的症狀,並出現譫妄伴隨幻覺和行為改變,到了後期,患者會經常在清醒與睡眠之間徘徊。不過這種病極為罕見,目前已知全世界只有四十個家庭患有此症。這種深信自己患有致命疾病的情況或許反映出失眠患者的焦慮程度及其內心的痛苦,所以有些人才會迅速跳到結論、自我診斷,說服自己得了這種病。※ 本文摘自《夜行大腦》。《夜行大腦》作者:蓋伊・萊施茨納譯者:郭庭瑄出版社:臉譜出版日期:2021/03/04圖/《夜行大腦》書封臉譜提供
-
2021-03-28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一天要睡多久才夠?睡眠專業醫師教你一招判斷
睡眠門診最常問的兩個問題我在睡眠門診最常聽到的兩個的問題是「要睡多久才夠?」和「你覺得我的睡眠追蹤器怎麼樣?」第一個問題我不回答,應該說不會給出一個具體的數字,因為真的沒辦法。這個問題就像問「十歲小孩身高多少才算正常」一樣,要是我看女兒的班級合照,會覺得孩子們身高差距很大,但都很正常。同樣地,每個人的睡眠需求都不一樣,端看個人的基因和睡眠品質。適當的睡眠量指的是起床後精神飽滿,白天不睏,而且睡覺時間規律,沒有入睡困難。若經常做到這些,能在鬧鐘響前自然醒,週末也不需要補眠,就表示睡眠量很夠,有睡好睡滿。至於第二個問題我通常都很小心,怕冒犯別人。我們生活在一個需要量測一切的時代,總覺得有必要把數據和度量衡應用到生活裡,看看自己採取了多少步驟、Instagram 有多少粉絲、賺了多少錢、消耗了多少卡路里,當然還有睡了多少覺。但我真的不知道追蹤睡眠量有沒有幫助。如果你符合上述標準,白天可以正常生活、沒有困倦感,就算睡眠充足;反之,如果你覺得很累、沒有精神,就是睡得不夠,不需要睡眠追蹤器也知道。再說,除了浪費一點錢外,這類裝置還有其他潛在的缺點。就目前的發展來看,追蹤裝置相對不準確,你在手臂上穿戴五種不一樣的追蹤器,會得到五個截然不同的睡眠時間估計值。這些儀器測量的是運動,不是睡眠,並根據演算法就不同程度的睡眠給出不精確的數字。如果這些裝置能證明你認為的失眠其實是睡眠狀態錯覺,不是因為晚上睡太少,那就有用,但前提是追蹤器能精準捕捉到你的睡眠狀態,給出可靠的數據。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如果你已經因為失眠而擔心自己的睡眠狀況,不斷追蹤只會深化這些擔憂,讓你緊抓不放,無時無刻都在關注自己的睡眠情形,反倒會讓問題變得更糟。這種現象現在甚至有一個專門術語叫「完美睡眠主義症」(orthosomnia),也就是根據睡眠追蹤器所顯示的不可靠數據來自我診斷,判定自己患有睡眠障礙。對大多數人來說,睡眠是一種主觀體驗,大部分自認失眠的人其實睡眠量都很正常。要是你期待深度睡眠,睡眠追蹤器卻說你很淺眠,就會影響到你對自己的睡眠感知。當然,我不是說這些裝置或程式完全沒價值。在睡眠受到干擾的情況下(例如進行失眠認知行為治療),這類設備可用來追蹤睡眠情況,看看問題是否有改善或惡化;另外最重要的功能大概是能為研究人員提供睡眠模式的「大數據」,由於目前睡眠量化技術還不完美,納入眾多個體樣本可以稀釋缺點,淡化數據雜訊。至於個人使用方面,尤其是那些來睡眠門診掛號、坐在我眼前的人,我還是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執迷於臥床時間和仰賴不準確的測量方式很容易讓人忽略本書提到的重點:生物、心理、行為、環境等因素都會影響睡眠品質和睡眠量。睡眠障礙涵蓋範圍廣重要且值得強調的是,大部分關於睡眠與身心健康關係的研究都不盡完善。從我在書中分享的故事就看得出來,我們對自身睡眠情況的看法大多不可靠。我們對夜晚的感知與現實樣態往往天差地遠。這些研究其中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大部分都依賴受試者自陳,以他們的說法為參考。就目前可用的技術來看,要對所有人進行睡眠研究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而且執行成本太高。因此,我們觀察大量人群,將睡眠因素與高血壓、心臟病、阿茲海默症等聯繫起來,分類群體,貼上「失眠」或「睡眠不足」的標籤,然而事實上,這些群體可能非常混雜,無法一概而論。以失眠為例,有些人睡眠時間正常,有些睡眠時間短,有些是服藥導致失眠,有些則是因為疼痛或呼吸困難而失眠。儘管我們將睡眠量與死亡率相連結,試圖根據已知因素進行調整,依舊不可能顧及一切,也沒辦法確定那些聲稱自己睡眠時間超過七小時的人是否真的睡了那麼久。請不要誤會,我相信睡眠問題確實會對身心健康造成深遠的影響。我只是認為目前我們尚未完全洞察其中奧祕,還有些微妙的地方等待發掘。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或許將來真的可以長期追蹤睡眠,而不是運動,這些錯綜複雜的情況也會變得更清晰、更明朗。此外,這本書還有一個重要的訊息。我閉上眼睛就睡著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大多時候,只要我一躺上枕頭,腦袋就會高速旋轉,該完成的論文或講稿、還沒寫的信、聯絡病人、安排會議時間等諸如此類的想法一個個冒出來。可是,有時我會看到診間裡的猝睡症患者前一分鐘還在跟我聊病情,下一分鐘就睡著了;我抱小女兒上床睡覺,望著她瞬間入眠,就像切換電燈開關一樣簡單。看看她和我的病人,就會明白我們為什麼認為清醒和睡眠是完全不同、界限明確的存在狀態,就像鋼筋混凝土路障或柏林圍牆一樣,隔開西邊的清醒與東邊的睡眠。然而,這種看似明顯的分野只是表面的假象,大腦神經核、神經元與迴路在底下錯綜交錯,編出複雜的舞序,攜手合力又互相對抗,共同調節我們參與內在與外在世界的程度,決定我們的意識狀態。各個腦區彼此協調運作,設定晝夜節律,讓我們得以入眠,指引我們走完睡眠週期。隨著夜晚推移,這些迴路會調節睡眠階段,從淺度睡眠到深度的非快速動眼期睡眠,接著再進入快速動眼期睡眠,就這樣周而復始,循環四到五次。大家都知道,系統愈複雜,就愈有可能出現故障。當我遇到技術問題,看著醫院的電腦工程師與資訊系統噩夢搏鬥那一刻,我才意識到學生時代那段要不停開開關關、好讓當機的計算機恢復運轉的日子真的過去了。我們的大腦比世界上任何一種人造系統都還要複雜,這麼複雜的機制出錯率居然這麼低,真的很不可思議。睡眠障礙涵蓋的範圍很廣,睡太多、睡太少,在錯誤的時間或用錯誤的方式睡覺都算。不同的睡眠障礙能讓我們深入了解大腦的運作模式,看看大腦如何影響睡眠,睡眠又是如何影響大腦。清醒的大腦有各式各樣的功能,但有時也會出現異常。我們白天體驗到正常的情緒、記憶、認知,以及所有身而為人與個體意識存在會經歷的事物。一旦過程出了錯,我們就會出現病症和失調現象,例如焦慮、憂鬱、失智、癲癇、偏頭痛等。很多人都認為大腦晚上會徹底休眠,呈現關機狀態,這些病患的情況卻說明了事實正好相反。夜晚的大腦就和白晝一樣有各種功能,也會出現異常,更會對清醒時的生活造成深遠的影響。儘管我們有很棒的進展,更了解日間與夜間生活的關係,我還是覺得我們只觸及了表面而已。很多問題依舊沒有解答,其中有些謎團大到難以想像,比方說做夢的功能,或是我們能否藉由改善睡眠來預防阿茲海默症;有些問題雖然沒那麼根本,但對特定疾病患者來說同樣重要,例如猝睡症患者的免疫系統要如何準確定位神經元、克萊恩-萊文症候群的病因到底是什麼,或是有沒有方法能治癒這些疾病。不過,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隨著遺傳學、神經科學與科技領域不斷向前邁進,睡眠研究技術也以驚人的速度飛快發展。若未來能長時間在家追蹤睡眠,不光是追蹤運動,一定會大有幫助。另外還有辨識與分析大量個體基因的方法、研究和影響大腦的新技術(例如運用磁場或電流刺激等)都能讓我們深入探究、發掘新的見解,而開發蒐集與分析「大數據」(如大量個體醫療數據和睡眠參數)的技術解決方案也很重要。我夢想在我有生之年,很多睡眠問題都能得到解答。我期待有一天坐在診間面對病人提問,不必再說「我不知道」。※ 本文摘自《夜行大腦》。《夜行大腦》作者:蓋伊・萊施茨納譯者:郭庭瑄出版社:臉譜出版日期:2021/03/04圖/《夜行大腦》書封臉譜提供
-
2021-03-28 失智.像極了失智
中年長期感到孤獨 患阿茲海默機率增加
「孤獨感」嚴重中年成人心理健康,甚至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最新研究表明,中年成人的「孤獨感」若無法有效紓解,可能會導致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甚至提前罹患。專家建議,中年成人無論是否單身,都應該適度調整心理狀態,若感到孤獨、孤立,應勇於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孤獨感成隱形殺手精神科學新聞報導,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指出,孤獨感是現今中年人的健康隱形殺手,若持續感到孤獨、憂鬱,可能會影響精神健康,甚至提高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統計指出,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痴呆症形式,在美國影響了超過600萬人,雖然阿茲海默症的病因仍有多種說法,但缺乏社交、壓力過大,都是造成長期孤獨憂鬱,進而變成痴呆症前兆的主因。根據研究綜合總共十八年的數據,發現45歲到64歲之間的中年成人,若長期處於憂鬱和孤獨的心理狀態,罹患癡呆症的風險更高,但研究者指出,短暫的孤獨感若能有效調解,反而可以使人的心智更強壯,整體更有活力,因此鼓勵中年成人一旦感到心情低落、孤獨,都要勇於求助心理諮商師。疫情加重憂鬱傾向Study Finds報導,該研究團隊使用弗萊明漢心血管疾病風險評分中,大腦健康的成年人數據,大膽預測長期孤獨和觸發阿茲海默症有關。分析總共18年的數據量後,有長期孤獨感問題的人,比短暫感受過孤獨的人,更容易罹患阿茲海默症。主導研究的邱文迪教授表示,尤其疫情間,社交活動被迫取消,人更容易感到孤獨,且疫情不是一時半刻消失的狀況,因此人們更容易陷入長期的孤獨感。邱文迪指出,偶爾的孤獨感很正常,人生中任何階段都有可能出現,若個體能有效排解(可透過運動、聽音樂等休閒活動),反而能促進心理健康。但是長期不間斷的孤獨感,儘管沒有明顯的臨床疾病狀態,但長期的孤獨感會引發負面影響,影響生理健康,甚至會演變成抑鬱症、焦慮症,也可能觸發糖尿病和癌症。【更多精采內容,詳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