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8 癌症.皮膚癌
搜尋
外科
共找到
2547
筆 文章
-
-
2024-06-18 醫療.精神.身心
吞嚥困難,鄭弘儀懷疑自己得咽喉癌!看了兩家結果檢查出「這種病」
主持人鄭弘儀日前在「新聞挖挖哇」節目驚吐曾懷疑自己罹患咽喉癌,看了二個醫生,才發現自己其實是得了焦慮症。他吃了9個月的藥,中間又一度復發,現在總算康復。吞嚥困難以為咽喉癌 看了兩家醫院才知是焦慮症鄭弘儀在節目中指出,之前他因為吞嚥困難,「吃葡萄或竹筍,到這邊都吞不下去…」。加上他們有咽喉癌家族病史,家裡阿公曾罹患咽喉癌,所以鄭弘儀說,當他出現吞嚥困難時,第一時間就想到自己是不是也罹癌了。後來鄭弘儀就醫檢查,醫生檢查了他的頭、鼻子、耳朵和喉嚨,甚至還有心臟,卻都沒查出任何問題。醫生說他得的應該是焦慮症,鄭弘儀卻跟醫生說「我想說你應該是看錯了」。鄭弘儀又去另一家看,也說他是焦慮症。看了兩家後,「我就確定了。」鄭弘儀坦言,身為公眾人物到精神科就醫是很大的壓力,後來吃了9個月的藥,中間曾經又一度復發,但他表示現在焦慮症已經康復。咽喉癌屬於頭頸癌 被稱「最短命的癌症」咽喉癌泛指在喉嚨(咽癌)或喉頭(喉癌)中發生的癌症,屬於頭頸癌的一種。頭頸癌依原發部位不同,包含口腔癌、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等。台北榮總口腔外科主治醫師楊政杰曾受訪指出,其他癌症好發年齡多在中年或老年後,但頭頸癌發生時間更早,近年來,口腔癌年齡更下降到中壯年。台灣男性罹患頭頸癌的死亡年齡平均中位數是59歲,因發病年齡較輕,平均餘命比起一般男性國人減少近18.3歲,又稱為「最短命的癌症」。【延伸閱讀】最短命癌症!醫:頭頸癌發病時間早 死亡平均59歲現代人罹癌的比率之高,家族史更是不少人的夢魘,因此現在有些人會透過基因檢測,看有沒有遺傳家族癌症相關基因,藉此預防及調整生活。以鼻咽癌而言,根據研究,若家族中有人得鼻咽癌,家人得鼻咽癌的機率會高出6-10倍,若是一等親有人得鼻咽癌,機率升高至60-100倍。焦慮症可試著靠腹式呼吸、瑜伽改善所幸鄭弘儀得的不是癌症,是焦慮症!根據元氣網疾病百科指出,焦慮症是一種具有持久性焦慮、恐懼、緊張情緒,致使人體神經活動異常,伴隨運動性不安及軀體不適等特徵的精神疾病,臨床症狀有:無端緊張、恐慌、煩躁易怒、心悸、呼吸困難等。以心理認知治療為主,體諒並協助患者分析移除焦慮的來源,同時搭配服用適量的抗焦慮藥物、多補充維他命B群及鈣片,多練習腹式呼吸、瑜伽等放鬆身心的運動也可改善焦慮病症。【延伸閱讀】疾病百科/焦慮症【參考資料】.《新聞挖挖哇!》YouTube .台中榮總.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6-16 退休力.自在獨立
年齡只是數字!70歲型男醫劉偉民健身撩妹不怕老,鍛鍊好下半身保持健康每天必「做1件事」
跑步、練重訓時,耳機裡面放的是最夯的辣妹韓團、泰勒斯等舞曲。減少社交生活,多多運動,內心世界愈來愈強大,撩妹時間變多了,但自虧「性生活並沒有增加」。頂著招牌光頭,身高一米八,體格健壯,婦科名醫劉偉民,每天清晨五點半一定出現在住家附近國中操場,穿著背心、短褲,從外表來看,實在無法聯想到他已近七旬。黃金單身漢劉偉民享受單身的生活 被喻為婦科界最帥的黃金單身漢,劉偉民不諱言地說,離了兩次婚,現在一個人生活,過得愜意自在,享受單身的生活,但也不排除遇到合適的女伴後,考慮建立一段穩定的關係,在生活中相互支持,共同成長。身為資深婦科教授,談起「性愛」話題,劉偉民一點也不含糊。他說,年紀雖大,還是有性需求,在離婚之後,交過年紀小自己廿、卅歲的女友,只要身體強健,鍛鍊好下半身,自信仍具備著良好的衝擊力。劉偉民的臉書有許多粉絲,大家愛看他健身和「撩妹」。例如:場景1 「可愛的小姐姐在臉書上誇:院長是無敵神射手⋯我(嚇了一跳):「射」聽起來怪怪的⋯渾身抖了一下🥶⋯她立刻更正:是妙手神醫啦🤭⋯場景2「大部分的人不管男、女,年輕時多靠身體吃飯,年齡大了就靠腦袋⋯我腦袋不靈光,現在還在靠身體吃飯,所謂身體是指手、腳和body 無關,所以不得不持續運動😬⋯」人生苦短,不會將自己封閉在世俗的框架中外表看似花心、喜歡撩妹、打打嘴砲、愛開玩笑的劉偉民,對晚年生活,毫無設限。他說,萬一真找到合適對象,不排斥再婚,也就是第三次婚姻,如果要生個小寶寶, 「人生苦短,不會將自己封閉在世俗的框架中。」如何為「好男人」下一個定義?劉偉民表示,好男人應具備著責任感、善良的心、尊重他人,且持續學習,「不敢說自己是個好男人」,但時刻提醒著自己要往這個目標邁進。劉偉民表示,「老」是自然的生命過程,但不會輕易用「老」字來形容自己,只要心態年輕,生活積極,就不會覺得自己老,外表也不會顯老。許多醫師到了七十歲,可能無法執醫,但現在的他仍繼續站在手術檯前執刀,平均每周仍有十幾台刀。規律運動保持身心健康劉偉民說,步入中年後,也曾很介意被說「老」,而這也是為何他規律運動的原因,藉此保持身心健康。每天一早至校園操場跑步,一周五次在健身房練重訓,只要擁有足夠的肌肉量,體格挺拔,就不會給人「老」的感覺,「就我來看,七十只是個數字。」每天晨跑是劉偉民保持健康的重要秘訣,他說,慢跑是最單純,也不花費一毛錢的運動,只需要一雙運動鞋。另注重均衡飲食、充足睡眠,以及生活規律,五點起床,半小時後戶外跑步,八點多開始門診、動手術,傍晚回家,減少社交生活,每晚十點就寢,而這些良好習慣、自律生活,就是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個性不拘小節,作風海派大器,劉偉民被喻為台灣婦癌外科手術的第一把交椅,執行達文西機器人手臂手術的次數,經驗豐富,位居全亞洲之冠。他說,只要身體健康,就會站在醫療第一線,提供最好的醫療技術及服務,更希望將一身好本領傳承給下一代外科醫師。來測退休力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15 退休力.自在獨立
「老公怎麼不去死?」別小看妻子的怨念!研究證實女人真的不需要男人
如果問「退休後旅遊想跟誰一起去?很多男性會回答:老婆。但多數女人卻比較想跟好朋友、閨蜜一起出遊,「不要帶老公」,是共同心聲。避免退休後成為太太、小孩嫌棄的大型家俱,甚至不可回收的垃圾,大叔一定認清自身處境。餐廳下午茶女性三五成群,開心碰面好不熱鬧;社區大學教室陰盛陽衰,男同學是稀有動物。熟齡男女大不同,女性行程滿檔,旅行、看展覽,有著自己朋友圈,而且經常「大家約好不帶老公」。相較之下,熟齡阿伯不是不出門,就是一個人出門;參加聚會不是少說話,就是只和一兩人說話,太太不在身邊,日子似乎就難過了起來。 生活不會自理 愈老愈被人嫌最近日本作家小林美希所著的「老公怎麼還不去死」一書在台爆紅,不但是全台圖書館大熱門,六都市立圖書館預約人數逾四千人;想要買書,實體書店也缺貨。很多人沒有看過這本書,但看到書名就心有戚戚焉,不論日本或台灣,妻子們的怨念都不少,「老公」成為令人討厭的生物,而且可能愈老愈讓人看不順眼。 「老公怎麼還不去死」的日文書名直譯是「希望自己丈夫死掉的妻子們」。記者出身的作者訪談許多案例,還有專家分析與觀點,單看章節標題就令男人們顫慄:「當愛轉為殺機」、「全職主婦充滿怨念的日常」等,作者訪談的主婦們誠實的說:「盼望丈夫不在家根本是小兒科,如今我已變成希望丈夫死掉的妻子。」真實世界裡,殺夫事件也確實出現了,日本大阪近日發生一起六旬妻將七旬丈夫刺死的凶殺案,六十四歲的菲律賓籍婦人,不滿七十六歲的丈夫催促「晚餐還沒煮好?」一氣之下便手持菜刀刺向他的肚子。事發後,丈夫立即被送往醫院急救,仍因傷勢過重而宣告不治。熟年後失伴侶 男減壽女沒差男人為何會得到如此深的怨念?文身為主張退休必須及早準備的牙醫師作家,李偉文很早就觀察發現,年紀漸長,男女差異變大,男性需要女性,遠超過女性需要男性。李偉文這些年來看過不下十數篇研究,如果熟年後失去伴侶,男性可能減壽七到十年,但對女性來說,不僅沒差,甚至壽命還可能增加。所以,李偉文說,我們經常看到,男性失去伴侣大多努力設法再婚,女性則對再度走入婚姻敬謝不敏,「不想再服侍人。」一個人更加活得快樂自在。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與台大臨床藥學研究所所長蕭斐元團隊的研究也顯示,婚姻對年長男性的寂寞感、憂鬱症狀具保護效果。研究以衛福部國健署「台灣老人健康之社會因素與生物指標研究報告 」為基礎,選定七五七位長者追蹤四年,結合身心與社會面向分析,觀察社會孤立與孤寂感、憂鬱、認知功能衰退的關係,得出如此結論。蕭斐元說,國內女性四、五十歲後,小孩長大,較常外出、活動,且未必會與伴侶共同參加,參加的活動包括跳土風舞、宗教等;男性的人際關係則多與職場有關,退休後較少社會活動,生活相對倚賴配偶,「對很多高齡男性來說,配偶常常就是他們唯一的親友。」想拉太太衣角 男性必須覺悟長泰老學堂健康照顧體系執行長林金立觀察,舉辦社區活動時 ,女性參與度高,願意承擔責任,參加的活動也比較多元、跨世代,可以認識不同年齡層的朋友,有學習心和好奇心,比較不會變老;男性參與社區活動者少,有時一來就在大樹下和朋友聊天,且只和一、兩人互動,男生就兩三個老友,容易愈來愈封閉而孤獨,萬一身體有病痛,就更加退縮。李偉文提醒,很多男人在職場上很有成就,注重工作、事業、成功,但若沒有培養其他專長或興趣,退休後只好宅在家裡。他奉勸男人不能依循過去父執輩的方式來對待妻子、小孩,更要在退休前培養興趣,並且好好善待另一半,等退休後才開始改變,就有點來不及了。李偉文主張,男人退休後,「更要拉緊太太的衣角。」超高齡社會來臨,退休後的日子有好幾十年,過得好不好過,跟老婆很有關係,「當體力變差,又更需要老婆!」男人一定要對太太好一點,女生的壽命比較長,韌性也比較強,值得依靠,怎能不好好惜福。面對自己 不需「不甘示弱」國際間統計發現,已開發國家高齡者的社會孤立約占二成,男性、無婚姻狀態、較低教育程度、較低經濟收入者容易出現社會孤立,也是憂鬱症高危險群。專家指出,男女大不同,男性退休後面臨更多挑戰,需要了解自身狀況,且不應把所以變化都視為「老了」,以為一切理所當然。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國防醫學院外科學科教授查岱龍指出,男性健康是近年受到關注的議題,主要是大多數的男性「不甘示弱」,尤其許多男性長者,不到問題很嚴重不願意啟齒,甚至在診間面對醫師,也都說沒問題,一旁的太太或女兒忍不住說實話,例如「其實他晚上一直跑廁所」,才肯說出困擾他很久的問題。作家李偉文表示,男性不善傾吐,男女的不同,其實早在遠古的狩獵時代,就已經寫在人類的血液裡。男人外出獵捕大型動物,必須全神貫注,所以男人一次只做一件事;女人採集果實,通常集體行動,一群人一邊說話一邊完成工作,所以女性通常結伴,願意分享各種體驗。時至今日,男性必須適度表露,有助身心健康。來測退休力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12 醫療.一般外科
你還在用雙氧水跟優碘治療小朋友的傷口嗎?「濕敷」更能加速傷口癒合!
家裡若有個對一切事物感到好奇、充滿電力的孩子,每天在居家、學校、公共場合的跑跳追趕,難免有些意外發生,擦傷、割傷、燙傷等大小傷不斷,身為父母嘴上叨念卻也心疼不已,面對孩子的傷口,家長該怎麼處理?一、擦傷、割傷你的傷口照護觀念還停留在雙氧水與優碘嗎?這十年,傷口照護觀念大大翻轉,從「乾燥」走到「濕潤」。以往用強力消毒藥水如雙氧水與優碘處理傷口,希望傷口保持乾燥,反而會破壞傷口癒合所需的肉芽組織生長。甚至,「流點血」是好的,流血可以協助清潔傷口,帶走髒污。1. 若持續流血,先止血:如果傷口大量流血,可先以乾淨衣物、毛巾在傷口上加壓止血,若沒有合適的物品在身旁,也可使用手指;如果傷口有異物,如玻璃碎片,則避免直接在異物上加壓,而是在異物的周圍加壓止血。切記千萬不能綁住肢體,以免血液循環不良,若無骨折情況,則可嘗試抬高肢體協助止血;如疑似有玻璃碎片等異物,建議前往醫院急診或者有外科處理能力的醫療院所。2. 若傷口有部分髒污,如碎石、沙子,可以生理食鹽水、煮過冷卻後的水甚至自來水直接沖洗,或者以棉籤、紗布巾沾取,由內而外清潔傷口,可舒緩傷口的不適。如需要移除碎石等表面髒污,則可用酒精消毒過的鑷子移除。並且以肥皂清潔傷口周遭。3. 覆蓋傷口敷料或者乾淨無菌墊。若是小傷未必需要覆蓋,不過保持傷口濕潤才能增加癒合的速度,現在有許多敷料如人工皮可以取代過去的紗布,不只可以提供濕潤的環境促進傷口癒合,也較為舒適。每天更換一次即可。什麼情況需要就醫?1. 無法止血、傷口很深、很大、不規則2. 動物咬傷,或致傷的物品很髒,有可能需要額外注射破傷風。3. 傷口在臉上,可能會為了美觀需要額外的處理。4. 傷口紅腫熱痛,有感染跡象。二、燒燙傷另一個居家常見的意外是燒燙傷,沖脫泡蓋送雖然朗朗上口,但其中執行細節還有什麼要注意的要點呢?1. 沖:立即以涼爽的水沖傷口的部分達15~30分鐘2. 脱:衣物泡濕後,移除、剪開傷口附近的衣物與飾品,包括尿布,但若與皮膚緊黏,則不強行移除避免造成傷害。3. 泡:讓受傷部位泡在涼爽的水中15~30分鐘,如果身旁完全找不到任何乾淨且涼爽的水,利用其他涼爽的液體,如牛奶或者任何冷飲是可以接受的緊急處置。4. 蓋:小心沖泡傷口的過程中,注意孩子的體溫,可以在傷口外的身體部分蓋上衣物,避免失溫;而傷口在緊急處理完後,可利用手邊乾淨的保鮮膜、沾濕的枕套、毛巾等覆蓋傷口,可避免傷口進一步感染。5. 送:只要是傷口大於2.5平方公分(如10元硬幣大小),就應儘速送去臨近有附設燒燙傷中心或整形外科的醫療院所,做進一步的治療與照護。意外發生通常來得又急又快,家長不見得能提供即時的幫助,讓孩子事先學習傷口的急救與照護,在第一時間能冷靜並正確應對傷口,將可減少傷口發炎等情況發生,也更能好好配合家長與醫護人員的協助。資料來源:https://epaper.ntuh.gov.tw/health/201011/health_2.htmlhttps://www.nhs.uk/conditions/baby/first-aid-and-safety/first-aid/what-to-do-if-your-child-has-an-accident/https://www.ucihealth.org/blog/2018/10/wound-carehttps://www.mayoclinic.org/first-aid/first-aid-cuts/basics/art-20056711https://www.sunshine.org.tw/service/index/scald/burn-introhttps://www.cmuh.cmu.edu.tw/HealthEdus/Detail?no=4735培養孩子的健康觀│2022兒童醫學夏令營▸孩子的健康觀要如何養成?從課本、影片,不如讓孩子實際體驗⭐6大一線明星醫師授課,正統專業醫護師資⭐108課綱多元學習方向,提供五大超值服務⭐8大主題課程,沉浸式模擬實境⭐100%實作體驗⭐業界最高規格師生比1:6今年夏天,讓孩子跟良醫"醫"起玩翻暑假>>https://bwhealth1.pse.is/495xze延伸閱讀: 這3種人最容易長瘜肉!全台第一名胃腸肝膽科醫師:預防大腸癌的4個飲食法 30分鐘慢跑=5400步!一張表告訴你:沒時間運動,你該多走多少路?
-
2024-06-11 醫療.指甲.足部
指甲不剪太短、別穿不合腳鞋子 3大治療方式擺脫甲溝炎
走路對每個人來說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但當腳趾出了問題,就會對生活產生影響。最近常遇到因腳趾在美容院修剪指甲後,甲溝感染發炎的病患,他們大多在修剪腳趾甲時,將指甲兩側靠近甲溝處修短,且愈修愈短,最終因修不到甲溝深處或是硬挖而受傷導致感染,進而引起走路疼痛。也有不少人因為腳趾甲變形(嵌甲)導致指甲刺入甲溝,引起甲溝炎。一般人稱的凍甲又稱「嵌甲」,意指腳趾甲兩側的甲溝因指甲變形、修剪不當或是外力導致指甲與甲溝旁邊的皮膚不當的摩擦甚至刺入皮膚內,因感染而導致甲溝發炎,會造成紅腫、疼痛,反覆性感染或形成化膿性肉芽組織增生。發生凍甲的原因,包括家族遺傳性捲甲、先天甲面過寬或趾骨發育異常、穿著不合適過緊的鞋子、指甲修剪不當、灰指甲、乾癬、末端腳趾血液循環不良導致指甲變形、外傷或不當的外力造成大拇指不當的擠壓等。甲溝炎的治療,有非侵入性、侵入性與指甲矯正等三大方式:1.非侵入性治療在甲溝發炎處擦藥膏或口服抗生素及消炎藥,也可以利用膠帶黏貼、棉球填塞甲溝來隔絕指甲對甲溝傷口的碰撞,對於甲溝有化膿性肉芽腫的患者可用硝酸銀化學燒灼肉芽組織,以達到收斂、殺菌效果。這種非侵入性治療,不會疼痛,適合輕微甲溝炎患者,但治標不治本,改善程度有限且復發機率高。2.侵入性治療即是甲床重建術,利用摘除部分指甲與燒灼部分指甲生長點基質,讓甲板面積縮小,減少指甲向外壓迫,雖然術後兩、三天會因疼痛而造成行動上的不便,卻是一勞永逸的方法。3.指甲矯正治療利用矯正器線圈旋緊後,以反作用力的原理,扳平捲曲的指甲並改善指甲面曲度,矯正過程並不影響日常生活,但矯正的時間長且矯正器的費用昂貴。無論接受哪一種治療,正確的指甲保養非常重要,除了不要穿不合腳的鞋子,平日在修剪指甲時,應把指甲最前端白色部分保留住一毫米以上,且前端應剪平,而非剪成角形或弧形;雙腳皮膚保濕、減少硬皮發生,每天沐浴清潔甲溝時可用手將甲溝旁的肉稍往外撥,可減少指甲刺入的機會。倘若指甲出現不適或有異狀時,應尋求專業的醫師進行評估及治療,才能讓腳趾頭健康陪您走更遠的路。
-
2024-06-10 醫療.皮膚
成年後皮膚長出硬硬突起物伴隨分泌物?小心是粉瘤,醫師建議「2狀況」才要手術治療
背部長了一顆硬硬的凸起物,不僅紅腫,還可以擠出膏狀分泌物,不斷反覆發作,患部偶爾疼痛難耐,小心「粉瘤」上身。皮膚科醫師黃千耀提醒,粉瘤不可亂擠,避免增加感染風險,一旦粉瘤大小超過2公分或發炎,建議應手術根除病灶。粉瘤是什麼?好發部位在哪裡?一位長輩因睡眠困擾,心情鬱悶不佳,家人發現他的背上長了一顆粉瘤,讓他疼痛到難以入眠,就醫確診後,動刀切除粉瘤。黃千耀表示,粉瘤與體質有很大關係,成年之後每個人都有可能誘發,出現在皮膚的任何部位,最常見發生於臉部、耳垂、耳後、背上或陰部等部位。粉瘤的醫學正式名稱為「表皮囊腫」,屬於良性腫瘤,大小、外觀跟青春痘差不多,好發於30、40歲的人,男性的比例較高,大部分都是因為毛囊堵塞刺激生長引起。粉瘤如果超過2公分或引起發炎,建議手術治療黃千耀指出,粉瘤幾乎無疼痛感,可能過了好幾年也沒什麼變化,不過當肌膚因衣物緊身過度摩擦,或是當抵抗力變差時,就容易發生紅腫發炎症狀。如果沒有感到不適、影響生活,可以和平共存,但若是反覆發炎、持續變大,建議切除預防感染。有些人會自行將分泌物擠出,不僅清理不乾淨,還容易造成感染,甚至引發蜂窩性組織炎。黃千耀說,若是粉瘤的「囊袋」沒有被清除,可能會逐漸腫成一大包,一旦某日突然爆開,流出膿血,就有感染風險,建議粉瘤大小超過2公分或是發炎,可採用微創手術根除病灶,傷口較小,不會留下明顯疤痕。粉瘤別擔心不易癌化,卻也不會自行消失粉瘤容易與青春痘、粉刺、脂肪瘤、皮脂腺囊腫搞混,黃千耀表示,患者就診時,除了肉眼觀察外,會進一步對囊腫患處進行病理切片化驗。有些人擔憂粉瘤會不會癌化?他說,癌化的機率非常低,不需要擔心,除非有異常變硬、變色、潰爛、滲液等問題,再進一步檢查是否為其他皮膚疾病或皮膚癌。粉瘤不會自行消失,黃千耀說,如果長在臉部影響外觀,或痛到影響日常生活,可掛皮膚科、整形外科門診諮詢治療方式。如果不想開刀,可先藥物控制,並由專業醫護人員將膿清創出來,避免重度發炎。亂擠粉瘤易增加感染風險1.手部或器具不乾淨,引入更多細菌。2.無法拿捏擠壓力道,可能會造成血管受損,或是造成內部發炎。3.肌膚受傷或增加痘疤的生成。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6-09 名人.林靜芸
變老到底要不要作醫美?整形名醫林靜芸提醒留意5個注意事項
68歲的莉莉已經作阿媽。她是典型戰後嬰兒潮的女性,自己的的事情自己作主。近幾年,她發現自己變老。鏡中的皺眉紋、法令紋、木偶紋、嘴邊肉、雙下巴,讓她無法有好心情。莉莉打了肉毒桿菌、玻尿酸,也作過電波,但拍照看起來仍然是老女人。莉莉去同學會,有個同學承認作了拉臉手術,變得很年輕。莉莉心動當下決定要去拉臉。莉莉回家試探老公,老公回答:「沒有必要,我又沒嫌妳,妳拉臉給誰看呢?」莉莉努力溝通,她要拉臉是因為自覺還年輕,可是常被說疲倦勞累,不笑的時候被說很兇。她不喜歡現在的樣子,想要一個符合自己心情的外貌。老公最後同意但還是擔心:「拉完臉如果我認不得妳或是看不習慣,怎麼辦?」莉莉確認自己的健康沒問題,找了有拉皮經驗的醫師作手術。醫師保證她不會「變臉」,請她老公安心。手術使用止血網,莉莉術後三天就能見人。老公第一句評語是「臉變小,像從前的妳了。」莉莉術後拍照,每張都好看,出門常被誇年輕,莉莉很高興自己作了拉臉手術。根據美國美容外科醫學會2023年12月的統計,各年齡層作醫美的比率:40到54歲占45%最高,其次是嬰兒潮55-70歲占30%。傳統的觀念是人變老會衰弱,不適合整形,但是最新的麻醉或手術風險評估,年齡要大於80歲才成為風險,嬰兒潮的整形方興未艾。歌手瑪丹娜以怪異的行徑聞名。她47歲時說:「女藝人只要過了35歲,所有報導會以妳的年齡作開頭,這種框架限制藝人的選擇,讓妳只能原地踏步。」製作人還會叮嚀「妳已經有年齡了,妳的表演必須符合年齡。」這種話背後的含意是「熟齡演員嚐鮮期已過,是時候打包並退出鎂光燈了」。瑪丹娜說她不想遵從這種傳統。瑪丹娜勤練身體,身形體力一直維持很好,但無法避免面容變老。65歲的瑪丹娜2023年初接受拉臉、拉脖子、補脂肪等手術。恢復期間,她出席艾美獎頒獎典禮,被媒體嘲笑她面容崩塌,她沒有辯駁。2023年底她以完美姿態開始第六次世界巡演,2024年5月4日終場在巴西,她在台上又唱又跳,成功演繹自己年輕到現在所有角色,將里約熱內盧的海邊變成巨大的音樂廳,聚集了有史以來最多的聽眾(160萬)。此次巡迴演出80場,收入二億五百萬美金,替她自己奪下最有影響力的流行樂歌星寶座。瑪丹娜以自己的表現回答,變老要不要作醫美這個提問。身為整形外科醫師,作者仍想提醒幾個注意事項:1.隨時將健康維持在最好狀況,可以降低手術風險,術後可以促進恢復並維持效果。建議採取健康生活方式,控制慢性病,注意營養,持續運動,活躍老化。2.向醫師誠實報告身體疾病及服藥,讓醫師有所準備。3.根據醫學文獻,大於40歲的人作變臉(雙眼皮、隆鼻、削骨等等),適應不良比率很高。老人建議回春整形(眼袋、拉臉、抽脂、提乳、縮肚皮等等),不建議變臉。4.避免耗時、易出血、大面積、多重部位的手術,老人適合快速恢復的療程。5.醫美要有合理期待,術前尤其應該與醫師好好溝通。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6-08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talk/彰化秀傳醫院長馬旭從醫想助人!助燒傷病患獲台灣醫療貢獻獎
彰化秀傳醫院院長馬旭學經歷與醫學成就傲人,外型溫文儒雅,高中時曾被積極遊說念文組,但他自認不善與人交往而轉念理科,從醫則是源於「想助人」理念,堅信「人生而平等」,要將心比心,讓大家有安心的就醫環境。助燒傷病患 獲醫療貢獻獎66歲馬旭在擔任台北榮總副院長、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期間,台灣發生高雄氣爆與八仙塵爆重大事件,當時人力吃緊、器材不足,他成功整合資源協助燒傷病患治療,將傷害降到最低,連英、美醫界人士都來觀摩,2022年榮獲醫師公會全聯會頒發「台灣醫療貢獻獎」。如今他將協助創建50年的秀傳醫院,提升為醫學中心的水準。去年從台北榮總副院長一職屆齡退休的馬旭,原本打算好好休息,每周只看兩天診,卻因秀傳醫療體系總裁黃明和禮賢下士,邀請他接下秀傳醫院院長職務。馬旭說,看著秀傳醫療團隊一步一腳印在各地成立醫院,今年第9家高雄秀傳醫院將在第三季開始營運,讓秀傳服務社會、濟世救人的精神能在各地落地生根,照顧國人的健康福祉,令他深感佩服,也自覺責任重大。整形外科權威 從醫想助人選擇當醫師這條路,馬旭的想法很簡單,起於「人生而平等」初衷,能將心比心,讓大家有安心的就醫環境。現在醫美當紅,其實馬旭是台灣先驅,整形外科權威,自豪技術不錯,曾擔任北榮外科主任、整形外科主任,出任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台灣燒傷暨傷口照護學會理事長。他說,整形外科涵括全身,都可以開刀,非常廣泛。馬旭的生活很簡單,每周有兩天去爬山、健走,每天走上一萬步,飲食沒有忌口,平時愛看書,比較特別的是愛聽演講,可以讓他接觸到不同領域的知識。來到彰化後,他積極融入當地生活,常健走到八卦山,閒暇時走入巷弄,吃碗蚵仔麵線、筒仔米糕及肉圓,體會彰化的風土民情。與北榮合作 設遠距照護制今年二月底,馬旭南下接任彰化秀傳院長,是由北榮院長陳威明等高層陪同、相挺,凸顯秀傳與北榮的合作關係。他透露,秀傳將與北榮合作建立遠距共同照護體制,甚至擴大到其他醫療院所,提供中部病患更好的服務。秀傳醫院的病患留置率達9成,除信任醫院外,特有的人情味也是重要原因。馬旭說,秀傳在醫療技術、知識及儀器設備上的持續精進,已建立了良好基礎,面對疫情後,整個社會及醫療環境的變遷,必須更注重有效的溝通及團隊的合作,爭取鄉親們更多的支持與認同。目前秀傳醫院是區域醫院,馬旭接任秀傳醫院院長時描繪的願景,希望醫院未來再引進更多醫護人才,朝升格為醫學中心的目標邁進。不過,升格為醫學中心不是一蹴可幾,要經過嚴格的評鑑,他說,秀傳只要達到醫學中心品質與水準,評鑑自然會過,「要先做最好的準備,當機會來了,才能把握」。馬旭說,秀傳第一個50年的發展,是所有秀傳人汗水和愛心的累積,病患及家屬對秀傳的托付和信任共同創造出來的。下一個50年,期盼秀傳的起步,能延續黃士維總院長台灣21世紀秀傳照護模式,以急重難症為核心,持續推動社區及居家服務,善用科技建構智慧連動的網絡,進而達成健康促進及預防勝於治療的目標,給中部民眾完整、用心的健康及醫療照護體系。馬旭小檔案年齡:66歲專長:整形、美容外科現職:彰化秀傳醫院院長學歷:陽明交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醫學士經歷:台北榮總副院長、外科部主任、整形外科主任新北市立聯合醫院院長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台灣燒傷暨傷口照護學會理事長教育部部定教授台灣醫療貢獻獎得主給病人的一句話:信任醫師,相信自己,是治病最好的解方。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0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從苦難與死亡中仍活出意義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談宗教信仰與生命的意義。一位基督教牧師介紹幾位外科醫師在治療病人時虔誠地祈禱上帝的幫忙,以求得最好的外科手術治療效果。→想看本文認為生命不是只有肉體的健康就會滿足,也需要虔誠的宗教心靈來滋潤,這樣的生命才會活得有意義。一位信仰佛教的醫師分享佛陀的教法幫助病人思考生命的意義與求生的想法,放下自我的一些妄想執著,朝向真正的自由解脫,開創生命真實的幸福與價值的重要契機與起點。→想看本文一位篤信天主教的資深護理教授分享自己照顧生命末期病人超過40年,體驗過無數的病人,有宗教信仰及沒有宗教信仰者,或者是各宗派宗教信仰的病人,而自我反省,並從宗教的要素、宗教的內容以及天主教的信仰典範來回答這個主題。感謝「醫病平台」向我邀稿,我對「宗教信仰會幫助病人重新思考生命存活的意義」這個主題思考良久,遲遲難以動筆,因為我的疑問多於答案!首先就是這句話是一句肯定句還是疑問句呢?我從1983年照顧末期的病人至今超過40年,體驗過無數的病人,有宗教信仰及沒有宗教信仰者,或者是各宗派宗教信仰的病人,使我懷疑宗教信仰是否「可能」或者「不一定」能幫助病人重新思考生命存活的意義!另一方面這個主題也使我自我反省,我自認為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信仰者,那麼我是否從自己的信仰中體會到生命的意義呢?我必須先自我反省並做一番探討!以下我從宗教的要素,宗教的內容以及天主教的信仰典範來回答這個主題。一、宗教的十大要素(傅偉勳,1994年)當代華人的宗教學大師傅偉勳教授,在其1994年出版的名著:「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一書中,闡明正信宗教應具備下列十大要素:開創人格;基本聖典(經典);終極關懷;終極真實;終極目標;終極承擔或獻身(ultimate commitment or dedication);解脫進路(means of liberation);世界觀;人生觀 ;及精神共同體。涵括了歷史性;教義;個人生命體驗;禮儀性;與社會性。而其中「個人生命體驗」必定涉及生命存活意義的探討。二、「生命意義感」的「是」與「否」:生命意義感有哪些內容呢?●有意義的「是」包括:生命有意義、行為有意義、工作有意義、苦難有意義、死亡有意義、死後世界的信念希望! ●無意義的「否」包括:生命空虛、行為空虛、工作空虛、苦難荒謬、死亡荒謬、死後一了百了、絕望!其中苦難與死亡的意義是超越哲學、心理學、科學、的範疇,而進入了宗教信仰的領域。吾人如何能從苦難與死亡中仍能體驗到意義呢?講理論誰都會,但真正活出意義來的必須要從人中聖賢去學習了!三、從苦難與死亡中仍活出意義的聖賢:施明德主席施明德主席,為了理想,為了福國利民的民主,坐牢26年,被判死刑、無期徒刑,受盡千辛萬苦九死一生!他出生在台灣最悠久的天主教家庭。自幼和神父、修女常常往來。小學以前,有幾年他還很認真地想長大後當神父,侍奉天主。作為一個基督徒,『敬神愛人』是他一生追求台灣自由、反獨裁和反貪腐的奮鬥旅程中,永遠高舉的明燈。(施明德,2023網路資料)陳文茜女士2024年1月15日在網路發表的「懷念施明德:看您最後一眼,忘不了您一生的奉獻」中,泣血的描述:「正當您痛哭流涕地責問天主時,淚水中您忽然看到耶穌釘在十字架的模樣,他的眼睛正流著血淚,祂的雙手被釘在十字架上,正流著鮮血。那一刻您瞬間明白,真正的天主僕人,不是至教堂祈求自己的平安。真正的信徒是和耶穌一樣,流著血,承受苦難。那一刻,您不再恨,不再不平。你和自己內心的憤怒、仇恨,和解了。 從此一生,您放下了所有的恨。和自己,和背叛你的人和解;甚至和起訴您的人,和判處您無期徒刑的人,一一和解。」 陳文茜女士在另一段寫到:(為了加深讀者記憶,重複部分內容)「親愛的主席,寫此封信時,您已經脫離痛苦的肉身;回到天主的懷抱。最後一次聽到您的聲音是兩個月前,您昏倒,再醒來,打電話向我交代遺言。口氣穩定,平靜,勇敢面對。您說:『我是天主的僕人,我倒下去的時候,看到身邊站著黑衣人,我明白自己的時間到了。天主要把我接走。』自從紅衫軍運動之後,您愈來愈孤獨。這一生,您不只未曾戀棧物質名利,您不斷的在革命。革各個政黨的命。戒嚴時期,您革命兩次,皆被判處無期徒刑。第一次是『小人物的革命』,22歲一個少年英雄,好像拿起一個雞蛋,想對抗牢不可破的黨國大軍。被抓捕後,偵訊期間,你慘遭刑求,全部牙齒皆被打至脫落,從此開始您的假牙人生。當這個島嶼上99%皆選擇沈默馴從時,你一個小伙子,已帶著巨人的心靈,毫不畏懼地對抗戒嚴軍事統治。燭光中,你站起來,發表您的回憶。當時您被關在綠島,前妻已經離開您。您的家人並不知道你的家變,法律也不允許他們至牢裏看你。你身無分文,即使維持生活的起碼尊嚴也毫無著落。您把內衣撕成一塊又一塊的布,將最小也最難以啟齒的身體污物洗淨。之後,您想到母親的米漿,於是每天上午的白飯,您只吃半碗,挨著餓,另一半米飯做成米漿,洗淨布料,重複使用,因為當時的你連一張衞生紙都買不起。於是五十年前的感恩節,您質問天主。『不公不義的天主,您為什麼可以容許粗暴的政權迫害我,您為什麼可以讓我父親留給我的財物完全被奪走⋯⋯讓我一人淒苦地留在這小囚室?』正當您痛哭流涕地責問天主時,淚水中您忽然看到耶穌釘在十字架的模樣,祂的眼睛正流著血淚,祂的雙手在十字架上,正流著鮮血。那一刻您𣊬間明白,真正的天主僕人,不是至教堂祈求自己的平安。真正的信徒是和耶穌一樣,流著血,承受苦難。那一刻,您不再恨,不再不平。你和自己內心的憤怒、仇恨,和解了。從此一生,您放下了所有的恨。和自己,和背叛你的人和解;甚至和起訴您的人,和判處您無期徒刑的人,一一和解。1995年您公開主張『大和解』。有多少人能共鳴您對於『大和解』的領悟,正是來自生命最苦難的時刻。他們不會也不可能明白,那是從苦難中,長出的般若花,那朶花的心蕊中,是您無數個黑暗的日子生養出來的花蕊。1990年,經過長期絕食,強制痛苦灌食3040次,您終於出獄。但是那天,你無家可歸。兄妹在國外,您曾經的家人,已經遺棄了你。當報紙的標題刊登斗大的字眼:施明德出獄時,您既是英雄,也是一個孤單的靈魂。您走的這天,2024年1月15日,正是您的生日。您的眼簾遮蔽了外面的一切,帶點淚水,即使在『革命之路、理想之路』您始終孤獨,年复一年,但您在愛的環擁中,離去。換一個肉身,下次再爱。把訣別當生日紀念解脫自己從肉身飄散將死亡當一杯好酒啜飲。」如果要問:「天主教的生命意義為何?」,我的答案是:仰瞻施明德主席就懂了!四、深入骨髓及血液的信仰,或皮膚信仰:「生命意義感」是「靈性健康」極重要的指標!!當代存在主義及精神醫學大師Dr. Frankl創作的意義治療學(Logotherapy),分析發現生命意義的途徑有三:(弗蘭克著,趙可式/沈錦惠譯,活出意義來。2012)1.藉著創造及工作2. 藉著體認價值:愛、真、善、美3. 藉著受苦:人會能在受苦中覺悟,被點醒,昇華回到本文的主題及一開始我的詰問:宗教信仰會幫助病人重新思考生命存活的意義嗎?以天主教信仰而言,對於天主並非將祂當作宇宙百貨公司的大老闆,總是向祂祈求各種恩惠,求福避禍,尤其生病就祈求痊癒。但如果疾病愈形嚴重,且接近死亡呢?這個時候更顯出一位教友是皮膚信仰還是深入骨髓血液的信仰了! 主耶穌告誡門徒說:「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我。」(瑪16:24)我們信仰的中心是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是為了愛人而犧牲的主,如果我能每天讀聖經,常常祈禱與主耶穌連結,跟隨祂的腳步,時常自省、自覺、懺悔,感恩,那麼有可能在生病時,在受苦中覺悟,被點醒,昇華,而發覺生命的意義。五、天主教信仰的價值觀天主教信仰中的「福氣」,是顛覆了一般世俗的觀念,聖經中的「真福八端」為(瑪5:1-10):耶穌一見群眾,就上了山,坐下;他的門徒上他跟前來,他遂開口教訓他們說:「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哀慟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安慰。溫良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承受土地。饑渴慕義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得飽飫。憐憫人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憐憫。心裏潔淨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看見天主。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所以,施明德主席是最有福的,因為他活出了真福!活出了意義!延伸閱讀:2024/6/3 生命的本質不只是肉體,更是心靈的滿足2024/6/5 宗教信仰會幫助病人重新思考生命存活的意義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6-06 癌症.大腸直腸癌
第3期腸癌仍能保住肛門 放療+化療+磁振刀精確治療腫瘤
一名55歲男性健檢時發現低位直腸惡性腫瘤,大腸鏡及腹部電腦斷層顯示腸道已部分阻塞,且侵犯到骨盆腔淋巴結,確診為直腸腺癌,若直接手術切除恐無法保留肛門,日後生活得靠腸造口排便。由於患者強烈希望可以保留肛門,醫師先讓腫瘤縮小再動手術,順利保留肛門,讓患者維持生活與社交品質。三軍總醫院放射物理科主任羅承翔指出,這名患者因為工作需要長途開車,確診第三期大腸腺癌,腫瘤位置離肛門口僅3公分,若進行外科手術,安全距離不足以保留肛門;但患者相當抗拒腸造口,焦慮會影響工作,因此被轉介到放射科治療。三總放射治療科主任黃文彥表示,患者接受5次骨盆腔放射治療及12周化學治療,再接受自費的磁振刀治療,治療後一周就可正常上班。在外科手術前,大腸鏡檢查發現腫瘤已消除。磁振刀即核磁共振導引放射治療,結合核磁共振影像加上強度調控放射治療技術,黃文彥表示,大部分腫瘤最清楚的影像檢查方式是核磁共振,但核磁共振的磁場會干擾放射治療,因此過去放療多以電腦斷層做影像導引。磁振刀可在放射治療時顯示腫瘤與正常組織界線、隨呼吸移動範圍,即時觀察腫瘤,確定放射線精準照射。黃文彥提到,傳統治療時照射範圍會比腫瘤略大,避免因誤差而沒有照射到腫瘤,正常組織被照射到的機會因此增加。磁振刀可減少照射範圍,降低正常組織的傷害,精確治療腫瘤,提升治療成功率。目前適用磁振刀的腫瘤包括腦瘤、頭頸癌、肺癌、乳癌、肝癌、胰臟癌、攝護腺癌、腎臟癌、或其他經評估適合的腫瘤。
-
2024-06-0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宗教信仰會幫助病人重新思考生命存活的意義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談宗教信仰與生命的意義。一位基督教牧師介紹幾位外科醫師在治療病人時虔誠地祈禱上帝的幫忙,以求得最好的外科手術治療效果。認為生命不是只有肉體的健康就會滿足,也需要虔誠的宗教心靈來滋潤,這樣的生命才會活得有意義。→想看本文一位信仰佛教的醫師分享佛陀的教法幫助病人思考生命的意義與求生的想法,放下自我的一些妄想執著,朝向真正的自由解脫,開創生命真實的幸福與價值的重要契機與起點。一位篤信天主教的資深護理教授分享自己照顧生命末期病人超過40年,體驗過無數的病人,有宗教信仰及沒有宗教信仰者,或者是各宗派宗教信仰的病人,而自我反省,並從宗教的要素、宗教的內容以及天主教的信仰典範來回答這個主題。因為在癌症醫院工作,會聽到很多病人罹患癌症的時候常有的反應是:「為什麼是我?我又沒有做什麼壞事,為何要受到這樣的懲罰?」在一番的掙扎之後,很多病人會開始反省自己過去的生活習慣以及這背後的價值觀,從而開始追求健康的生活型態,也會去思考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當然有不少人就會尋求宗教上的答案。我注意到原本就有宗教信仰的,有些人是對於他本來的宗教更加的深信不疑,而能夠更深入;但也有人因為生病帶來的折磨痛苦太大了,而開始質疑他原本的宗教信仰,認為信仰沒有保佑他,讓他不會遭受生病的痛苦,因此放棄了原本的宗教。而原來沒有特定宗教的人,也會開始對於宗教上怎麼說生命的本質是什麼感到興趣,又或者是身邊有宗教信仰的人,會很熱心的介紹他的宗教。有時候我也會被病人問到,關於宗教能不能幫助他心情平靜的問題,由於醫師的角色我必須保持中立,但我都會提醒病人,就跟談戀愛一樣,一見鍾情是很浪漫,可是要作為一輩子的伴侶,就需要花時間、投入精神去深入了解,之後再慎重決定。但是對於時間不多的末期病人,我的看法是感覺最重要,不必太拘泥於形式,能帶來心靈的平安才是重點。因為我是佛教徒,所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於佛教幫助病人思考生命意義的想法。首先我要澄清我這邊是說的佛教,是指佛陀的教法,而不是宗教。意思是說對於佛陀所說過的話,對於其內涵的了解而產生認同,並非大家平常對於「宗教」二字比較強調相信敬畏,而不是理解本質。佛陀是從梵文Buddha的音譯而來,意思是已經覺醒的人——從對真理的昏昧無知覺醒過來的人,這個字本身就沒有什麼宗教意味,每個生命只要能夠從不知道為何會生生死死地不停流轉的不自主狀態覺醒過來,他就是佛陀--覺醒者。而人類歷史上是由2600多年前印度的悉達多太子,經過一連串追尋生命真相的過程,然後領悟到真理,人們尊稱他為佛陀——覺醒者,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釋迦牟尼佛。相傳悉達多太子在覺悟後,他發現其實每個生命體(眾生)本質上都有覺悟的潛能,只是被很多錯誤的認知與執著束縛著,而無法得到真正的大自由、大自在(解脫)。之後他在不同的時間點,面對不同的追隨者,他教授了世間的現象——苦,造成痛苦的原因——集,這些痛苦是可以止息的——滅,以及如何實際上解決痛苦、達到解脫的方法——道。這就是有名的四聖諦,苦、集、滅、道。然而面對不同的追隨者各式各樣的需求,在講述這些道理以及如何修行、實踐的方法上,釋迦摩尼佛很慈悲的教了很多方法,佛教用八萬四千法門,來形容這些方法的廣大與浩瀚,簡單說就是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個方法用到底,所以我們會看到有南傳佛教,北傳的大乘佛教,或是別具特色的藏傳佛教。但是共通的不外乎四個原則——四法印(註1):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我想對於病人來說「無常」跟「苦」的體會是再深刻、鮮明不過了。然而在生病或者是遇到不順心的事之前,大部分的人都不會去注意到這二個普遍存在的現象。我們的健康都需要依賴身體的各個器官「正常」的運作,然而所謂的正常是隨著時間不斷的變化,我們沒辦法要求這樣的變化停下來。老、病,最終生命結束,是所有生命無法逃避的。有時身邊的朋友問我,為什麼對佛教這麼有興趣,我說悉達多太子做了最佳的示範,雖然他的出生比所有人都好,身為太子是人生勝利組,但是他也無法逃脫生老病死的束縛。然而他做了一件勇敢的事情,就是勇敢去追求真理,尋求究竟的解脫,而且他達到了。最棒的是,活了80多年之後,他還是死了——肉身死了,但精神上卻達到了究竟的自由,而且把如何達到自由的方法傳了下來。這對於我們這些凡夫來講,是多令人鼓舞啊,顯示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而對於病人來說,這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因為我們敬仰的佛陀,用他自己做為示範,我們的肉體或許會生病帶來痛苦而終將毀壞;但是我們卻有無限的可能,達到精神上完全的自由自在。我常覺得如果我們可以在從小的教育當中,除了教導我們不斷的改善物質生活,也能強調對自我以及終極意義的探尋,或許我們在面對必將到來的生病與死亡的事實,就不會衝擊那麼大,因為我們早已認知到,從出生那一刻開始,走向死亡就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我們無法控制會生什麼病,會在什麼時候生病,生命又將在何時會結束。或許因為這樣對於生命不可控、以及此生一定會結束的認知,我們對於生命中哪些事情重要,以及這些重要事情的優先排序,會與現在有不同的想法。早一點有這些體悟,會讓我們在面臨挑戰的時候能夠平靜面對,而不是在慌亂、不甘不捨,甚至是怨恨的情況底下離開人世。此外佛教對於世間現象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了解,那就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由各種因緣、條件,在那個時間點聚合在一起而發生的結果,而那個結果又會成為下一個事件的原因,就是所謂的「諸法(現象)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不管你樂不樂意,當各種條件聚在一起事情就發生了,即使你不願意,事情該結束還是會結束。這聽起來很冷酷無情,但是卻可以提醒人們一個重要的人生觀,就是大家常聽到的「把握當下」,讓生命的每一刻都具有意義,也了解有聚就有散,因而不再執著。在這樣的了解底下,佛教對於「安樂死」是有強烈的反對意見。安樂死本質上是由醫療協助自殺,而自殺的問題是,用人為的方法提早終結生命,雖然人為的方法也是一種因緣條件,但是殺人的本質不變,所有參與在其中的人,都因此種下了一個因——用暴力、傷害人的手段解決問題,雖然背後的動機可能是出於慈愛,但是這暴力傷害人的因,卻會在未來各種條件成熟時產生結果,而暴力傷人的因,不太可能產生善的結果。而對於當事人而言,或許短暫的解決眼前的痛苦,但是習慣於用暴力傷害的方式解決問題的習性,卻會一直延續下去,仔細想想還蠻可怕的。當然佛教最可貴的,並不止於上述對於世間真理以及如何解脫的了解,它還提供了如何達到的方法。佛陀對於不同的人根據他的個性習慣,提出了各種可行的方法,例如有些人他就建議應該遠離人群,減少慾望,好好觀察自心;而有些人他就指導要放下對自我的執著,好好地發揮同理心與愛心,永遠把別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前面,甚至把幫助別人解脫比自己的解脫更重要;而對於有些人他就強調,好好的憶念我們跟佛都有的平等本質,甚至可以透過不斷的唸誦佛的名號,來提醒自己達到跟他一樣的境界。所以我絕對相信宗教可以幫助病人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也能在有限的時間與體力的狀態下,開展出生命無限的可能。以佛教而言,對病人來說覺知無常與苦,以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可以控制的,這些體悟是非常實際而深刻。也因為這樣對於追尋超越有限的肉體生命,放下原本我們以為的我與我如何存在於世間,以及幸福快樂是什麼,會有不同的體會。這樣的體會是很珍貴的,放下原本認為「我可以掌握一切事」、「我的幸福快樂可以永遠存在」「相對其他人來說,我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等等這些妄想執著,是朝向真正的自由解脫,開創生命真實的幸福與價值的重要契機與起點。我們就能達到那個無限的快樂,如同以「無可測量」超越生死、超越時間與空間為名號的阿彌陀佛(註2)一樣的境地。註1. 「三法印」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但是也有加上「諸受皆苦」,或是「有漏皆苦」而稱四法印,來做為佛陀教法的準則。註2. 阿彌陀佛是梵文Amitābha的音譯,意思是意為「無法被測量、量度、計算」,所以不同經典有意譯為「無量光」、「無量壽」。延伸閱讀:2024/6/3 生命的本質不只是肉體,更是心靈的滿足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6-04 醫療.消化系統
每個人都會有痔瘡!為什麼有的人比較嚴重?醫師曝關鍵原因、治療改善方法
痔瘡,是一種很常見的良性肛門疾病,但大家對它的了解卻不多。它不像感冒,人們能輕鬆地分享經驗,痔瘡因為處在敏感部位,而使人羞於啟齒。蒙上了這層紗,痔瘡成了充滿負面意涵的詞彙,人人聞之色變,甚至不願尋求醫療協助。可是,痔瘡真的有這麼可怕嗎?就讓我們用幾分鐘的時間好好地認識它。人人都有痔瘡!為什麼有的人比較嚴重?痔瘡其實是一種人類老化過程中會出現的生理變化,每個人都會有,輕度的痔瘡組織覆蓋在肛門括約肌上,協助肛門關閉。但為什麼有的人會比較嚴重,甚至出現症狀呢?這可得歸咎於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了。痔瘡的發生是由於重力影響及腹內壓力上升,進一步導致下段直腸黏膜下、肛門皮下的血管擴張、變形,若腹壓高的情況持續,痔瘡自然會越來越嚴重。常見造成腹壓增加的行為包含便秘(大便較硬、需用力解便)、久坐馬桶(邊蹲廁所邊滑手機或看書)、慢性咳嗽(與抽菸導致的慢性肺病相關)、負重工作、重量訓練、懷孕(孕期中後期)等,由此可知,想要避免痔瘡惡化的第一步,就是從個人開始做出改變。痔瘡分為「外痔」和「內痔」痔瘡根據解剖位置分為外痔和內痔,若兩者皆有則稱為混合痔。外痔主要分為一般外痔和含有血栓的血栓痔,而內痔又依嚴重程度分為一至四級。痔瘡的症狀包含肛門出血、腫塊、搔癢、有異物感,當然,除了痔瘡之外,還有其他疾病可能有這些表現,包含感染性疾病(肛門旁膿瘍、廔管)、發炎性疾病(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及肛門直腸腫瘤。因此,當症狀出現時,請至大腸直腸外科就診,以確定診斷並開始接受治療。 痔瘡如何治療改善?分為「改善病因」和「症狀控制」兩個面向,作為痔瘡的第一線治療。前者針對排便順暢與否、大便的質地進行行為模式及藥物調整,避免已形成的痔瘡變嚴重,例如戒掉帶書或手機進廁所蹲馬桶的習慣、有強烈便意再進廁所,以減少腹部出力的時間,而使用益生菌、軟便劑則是改變大便的硬度,目標是維持軟的成形便,若是劑量過強變成水便,亦會刺激痔瘡組織,使症狀加重。症狀控制的部分包含溫水坐浴、局部用藥和口服藥物,以6至8週為治療週期,若症狀仍未改善,可以考慮接受手術治療。痔瘡的手術時機與術式選擇無論外痔或內痔,手術時機皆為症狀影響生活,如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時,可選擇的手術方式,就因內痔、外痔而有所不同了。一般所聽到的「微創」痔瘡手術包含橡皮筋綁紮、雷射、痔瘡動脈結紮術和使用環狀切除器所進行的痔瘡環狀切除手術皆是處理內痔的方法,因傷口較小、恢復期較短而受到歡迎,但其效果可能因內痔的嚴重程度而異。外痔的手術方式選擇不多,需要傳統痔瘡切除手術才能將長在肛門口的贅皮及外痔組織摘除,故傷口較大,約需2至6週的恢復期。術式的建議依據個人疾病狀況而有所不同,請至大腸直腸外科門診接受評估,討論出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模式。外痔與內痔的治療與手術方式 掌握痔瘡的生成脈絡,了解它、接受它、處理它,並預防它再次復發,是患有此疾的最佳解方。再次強調,生活習慣的調整與平日的保養是非常重要的,請務必做好自己的肛門守護員,有餘力時,也可以將這些知識分享給周邊有需要的親友,共同探究「痔在」生活的秘訣。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04 醫療.指甲.足部
避免赤腳在家走動!足科專家不做4件事保護雙腳健康與功能
多數人在一整天的行動中,都需要頻繁地使用雙腳,若足部有問題,尤其容易使人變得衰弱。網路媒體Buzz Feed報導稱,這就是為什麼必須盡力保護雙腳的健康與功能,包括避免某些鞋類與行為。加州足科醫生愛波妮·文森(Ebonie Vincent)表示,在目睹最糟的足部病例後,醫生會避免去做某些事。以下是文森與其他足踝健康專家分享他們為保護足部而不會去做的四件事:1.到哪都穿Crocs布希鞋近年來,Crocs布希鞋又開始流行起來,讓許多足科醫生大感頭痛。文森說,雖然Crocs 布希鞋是很好的鞋子,可以在家裡穿,也可以在做點事的時候穿;但當他看到人們穿著它去迪士尼樂園或長時間站立時,她知道他們很可能會有足部的問題。她建議,需長時間站立或行走時穿雙好的步行鞋,如Brooks、Asics 或 New Balance等品牌。2.穿著高跟鞋文森說,穿高跟鞋的女性最終會飽受拇囊炎、雞眼、腳跟骨刺與發炎甚至跟腱炎的痛苦折磨。許多人喜歡在特殊場合穿上高跟鞋,所以穿這種鞋並非絕對不可的行為;不過,健康的平衡還是最重要的,「畢竟我們不是芭比娃娃」。佛羅里達州足科醫生高德(Jason Gold)表示,他通常會告訴病人至少80%的時間要穿著有支撐的鞋子,另外20%的時間,可以穿自己喜愛的任何鞋子。他指出,厚底鞋可以減輕腳部與腿部肌肉的壓力。3.光腳走動高德表示,新冠疫情期間,人們更常在家工作,因為不再經常穿鞋,導致更多的足部與踝關節問題。他建議在家裡走動時可穿雙有支撐力的運動鞋,尤其是在瓷磚、大理石多於在地毯上走動時。若擔心將屋外病菌帶進家裡,可買雙室內專用的運動鞋。文森說,他們總是聽到人們在家中光著腳,說這樣很舒服。但如果一直不為雙腳提供支撐,就會長出老繭,甚至脂肪墊萎縮;一旦出現這些狀況,光腳走路將不再舒適,且日後穿鞋的選擇也會受限。4.穿非跑鞋跑步亞特蘭大足科醫生史派特(Jay Spector)指出,避免穿不是跑鞋的鞋跑步。許多人會買雙便宜的鞋來跑步,這將造成足部疼痛。史派特建議每跑300至500英里或每六到八個月便換雙新的跑鞋;此外,不同的運動要穿不同的鞋,避免穿著跑鞋打網球,反之亦然。紐約足科醫學院外科教授崔帕爾(Michael J. Trepal)警告說,不要穿「零落差」(zero-drop)鞋款(腳跟與腳尖沒有高低落差)或光著腳跑步。他說,光腳不僅會使腳底皮膚受傷,還會讓堅硬的地面傷害毫無力學原理保護的足部。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6-0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生命的本質不只是肉體,更是心靈的滿足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談宗教信仰與生命的意義。一位基督教牧師介紹幾位外科醫師在治療病人時虔誠地祈禱上帝的幫忙,以求得最好的外科手術治療效果。認為生命不是只有肉體的健康就會滿足,也需要虔誠的宗教心靈來滋潤,這樣的生命才會活得有意義。一位信仰佛教的醫師分享佛陀的教法幫助病人思考生命的意義與求生的想法,放下自我的一些妄想執著,朝向真正的自由解脫,開創生命真實的幸福與價值的重要契機與起點。一位篤信天主教的資深護理教授分享自己照顧生命末期病人超過40年,體驗過無數的病人,有宗教信仰及沒有宗教信仰者,或者是各宗派宗教信仰的病人,而自我反省,並從宗教的要素、宗教的內容以及天主教的信仰典範來回答這個主題。 有一次去參加某醫院的「安寧會議」,當中就有一位被譽為是「安寧導師」的教授說:「談心靈,就不要談宗教。」她會這樣說,可能是因為主持人特別介紹我是「牧師」吧!但我很清楚一件事:宗教信仰,就是在談心靈的問題。特別是在醫院的工作經歷,這點更是非常清楚。 現代醫學非常發達,醫療科技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但我們的生命不是只有在肉體,還有很重要的層面,就是心靈的健康。而這種心靈的層面所發展出來的就是所謂的「宗教」。 人類自古以來迄今一直不變的一件事,就是怎樣面對生存的問題,也因為知道這種生存問題,並不是科技可以處理的範圍,其實科技越發達,並沒有拉近且解決了人與人之間、族群彼此之間的距離,甚至常常是更遠,而且也發現科技越發達,問題更多,痛苦更大。因此,從古老的祖先開始就發展出宗教信仰,它補足了人類生命中最重要的缺口,也是從生命的苦難中體驗所帶來的結果——宗教。 在所有的宗教信仰中,共有的一件事,就是祈禱。祈禱,是在信仰中表現出來最基本也是最普遍的一種宗教行為。因為祈禱是在跟所敬拜的神說話,可以說感謝、歌頌、讚美神的話,也可以是向神明傾訴內心的苦悶,當然更可以無所不談地聊天。因為真正的神明是無所不在的,因此,隨時隨地都可以把內心想說的跟所深信的神對話,也可談非常隱密的事,都不用擔心會被神明外洩內心的秘密。祂不需要我們先掛號,也不用安排指定時間。其實,神明就存在我們的內心中。只要相信有神,且會喜歡跟這位你所深信的神說話(祈禱),很自然地,就會有股心靈的力量蘊含在人的生命中。 創辦彰化基督教醫院的「老蘭醫生」(David Landsborough III,我們習慣這樣稱呼他,他可說是最喜歡祈禱的外科醫生;他的兒子後來接續他當院長,也就是David Landsborough IV,我們稱他「細漢蘭醫生」)。老蘭醫生每次在開刀房為病人手術前,都會先帶開刀房所有的同工圍繞在病人身邊,然後他會牽著病人的手一起向上帝祈禱說:「親愛的上帝,懇求袮牽著我的手,使這次的手術都能順利完成。也懇求袮賜福給這位兄弟(或姊妹,他都會唸出病人的名字)不會害怕,會有平安的心靈,恢復健康的身體。奉耶穌的名,阿們。」結果因為這樣簡短的祈禱,卻讓病人感動到流淚,而開刀房的護理人員後來幾乎都信了耶穌,她們都從老蘭醫生身上學習到謙卑、敬虔的信仰態度,病人更多是因此而受洗歸信耶穌的。 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創辦花蓮門諾醫院薄柔纜醫生和台東基督教醫院的創院院長譚維義醫師兩人的身上。 有次,有人不解地問老蘭醫生說:「你已經醫術這麼好了,為什麼還向上帝祈禱說要祂牽著你的手呢?」老蘭醫生回答說:「我是個人,只要是人,就會出差錯。但上帝不會,祂是神,也是全能的。」簡單的話,讓病人特別是在他身邊的醫務人員都學習到敬虔且謙卑的心靈在服務的工作岡位上。這在早期的花蓮門諾醫院和台東基督教醫院都是。 我在癌症醫院服務也經常會遇到有病人面臨開刀治療時,總是心神不安、害怕。有時社工師,也會有護理人員讓我知道哪位準備要開刀的病人很需要我關心。因此我常去探望這樣的病人,而若遇到是信耶穌的病人,我都會牽著他們的手祈禱,有的人因此會感到相當窩心而流淚。其實,我的祈禱很簡單,就是學老蘭醫生的這句祈禱語說:「慈悲的上帝,某某人明天要接受醫生手術治療身上的疾病,懇求袮牽著醫生的手,使這項手術可以順利完成。也懇求袮賜給某某人有平安的心靈,不懼怕,讓他知道袮與他同在。謝謝袮的恩典,奉耶穌的名。阿們。」 更多時候是遇到非基督徒,當我知道病人不是基督徒時,我會跟他們說可以透過向上帝祈禱,使你的內心不再恐懼、不安。他們通常會說:「可是我又沒有信教(意思是指信耶穌)」。我總是這樣跟他們說:「沒有關係,上帝認識你,是你不認識他。但慈悲的上帝一定會垂聽你的祈禱。我可以帶你向祂祈禱。」若是病人不反對,我都會這樣告訴病人,我唸一句,他要跟著我唸一句。於是我這樣說:「天上的神,我是某某某,我明天要接受開刀手術治療身體的疾病。雖然我不認識袮,盧牧師說袮一定認識我。因此,我懇求袮牽著醫生的手,使這項開刀順利完成。也懇求袮賜給我平安,不害怕。謝謝袮,奉耶穌的名祈禱。阿們。」我也會解釋「奉耶穌的名」這句話的意思,是指耶穌是人和上帝之間的橋樑、媒介。而「阿們」的意思,是指我祈禱所講的話都是真實的,耶穌作我的保證者。 不論是基督徒或非基督徒,我都跟他們說晚上九點之後,就不要再接手機或看電視節目了,讓自己內心保持安靜,並開始在心中默禱說:「天上的神,我將我的生命交托在你手中,懇求袮與我同在。除去我心中的擔憂。謝謝袮,奉耶穌的名。阿們。」將這樣的祈禱文連續默唸在心中,直到睡覺時。然後隔天當護理站派人來推病床要去開刀房時,就一直唸著我前面教導他們的祈禱句,一直唸到麻醉睡去,這樣就可以了。 每當接受開刀出來的病人,我再去探望時,非基督徒病人往往會很高興地看到我再去探望他們,並且跟我說:「牧師,真的耶,我都沒有害怕喔,謝謝你牧師。這樣要給你多少錢?」我說:「禱告不用錢。」病人會說:「這樣不好意思啦!」這是我在醫院服務十八年來最有趣的經驗之一。因為從來沒有遇到基督徒在牧師為他祈禱後,會問牧師要給多少錢的。 祈禱,這是一種宗教信仰的活動,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有祈禱。祈禱就是一種心靈活動,這種活動越多,這樣的人的生命會越快樂,遇到重大困境時,不會亂了心緒。沒有宗教信仰,很難談得上心靈的層次,頂多只能說是理性的思維,談不上信仰。當然有人會將理性的思維也看成是一種「宗教」,但那種宗教是只相信自己,覺得自己有能力,有辦法處理生命的問題。其實,人是很軟弱的,特別是面對生命陷入危險之際,這種軟弱馬上就會顯露出來。 我們應該清楚一件事:無論我們的科技多麼發達,人的生命問題絕對不是科技帶來歲月的延長就會滿足的,不會,很可能因為科技越發達,帶來的生命苦難越多,且會使生命的際遇更加殘酷。確實,科技帶給我們的是平均年齡延長了,但心靈空虛的洞口卻相對地越大,總會覺得生命缺少了什麼,甚至會感覺活著的日子很痛苦,精神障礙的人也越來越多。 台灣近十年來講究注重身體健康的風氣盛行,許多知名餐廳紛紛推「養生餐」,許多戶外活動增加,在各地都有推出健身活動,連電視節目也推出各式各樣的營養品廣告和活動節目等等,整個社會好像「健康」、「活潑」起來。但身體健康了,內心並不一定,精神疾病的案例節節升高,這就說出了一個重要因素:心靈貧乏。也因為貧乏,才讓許多新興宗教活動找到缺口而興起,這點從許多宗教活動給予商業化就可看出來,甚少有人會想到尋找和建構正確的宗教信仰,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我們的生命不是只有肉體的健康就會滿足,也需要虔誠的宗教心靈來滋潤,這樣的生命才會活得有意義。唯有心靈飽足的人,才不會在意年歲長短,是會重視怎樣使生命活得更有意義,但這已經不是醫學的問題,而是宗教信仰的範圍了。
-
2024-06-02 醫療.呼吸胸腔
中榮間質性肺病整合中心舉辦病友會 9科室共照助病友抗肺纖維化
肺纖維化(菜瓜布肺)病因眾多,包含自體免疫疾病、抽菸、環境暴露等,常見症狀則有喘、咳、累等,患者易被誤診為感冒、氣喘等疾病,因而延誤治療,也易合併肺動脈高壓,根據統計,從診斷到死亡僅2年半。今臺中榮民總醫院舉辦間質性肺病(ILD)整合照護中心(下稱中心)病友會,吸引近80位病友參與,甚至有桃園病友一早搭高鐵南下出席,感謝團隊的細心照護,副院長傅雲慶表示,中心不僅是全台首間整合9個科室共同照護肺纖維化的醫療機構,收案量也居全台之冠,可為患者爭取細胞治療臨床試驗在內的最先進治療。當肺部反覆發炎、癒合形成疤痕,將漸趨僵硬,影響氣體交換,形成間質性肺病,患者將出現喘、咳、累、杵狀指、肺囉音等症狀,若病情持續惡化,可能導致肺纖維化,也就是俗稱的菜瓜布肺。中心主任傅彬貴指出,國家近年推動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肺癌,其中,約有7%的篩檢結果可能有肺纖維化風險,因此除了電腦斷層,也需透過肺功能檢查、X光才能診斷。因該疾病成因眾多,如自體免疫疾病、抽菸、家族史等,又會影響其他器官,傅彬貴表示,患者需要胸腔內科、心臟內科、免疫風濕科、復健科、放射科、醫學研究部、胸腔外科、病理檢驗部、護理部等9個科室的整合照護。「雖然疾病不可逆,但及早診斷、治療,仍能有效控制病況。」傅彬貴表示,中心已與基層診所合作,若患者有相關症狀,醫師將啟動轉診流程,讓患者及時接受診治。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廖文鎮說,去年底健保擴大給付抗纖維化藥物,有效幫助患者控制疾病,若再加上基層診所及時轉介,有望縮短診治時程。今天遠從桃園來參加病友會的曾先生也分享,他在台北確診後、某次出國前,突然出現嚴重咳、喘,醫師建議不宜搭飛機,且須購買氧氣機使用,「當時我感到沮喪,難道人生要開始用氧氣機嗎?真的很不甘心。」於是上網找資料發現中心,進而就醫。當時傅彬貴表示,他肺纖維化尚不嚴重,只需接受類固醇治療,仍能上飛機,「有醫療團隊在背後支持,至今身體狀況穩定,即使下週再出國也不擔心。」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黃文男表示,肺纖維化成因之一是自體免疫疾病,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陳彥如說,自體免疫疾病裡,高達五成全身性硬化症患者合併間質性肺病,皮肌炎五成六,類風濕性關節炎三成三;治療方法除了抗纖維化藥物,也可使用類固醇及免疫抑制藥物來控制肺部發炎。肺纖維化也會導致肺動脈出現不正常收縮、阻塞或狹窄,進一步提高血壓,迫使右心室因更費力打血進去肺部而負荷過量,增加心衰竭猝死風險。心臟血管中心主任林維文說,一般會透過心電圖、心臟超音波、心導管檢查診斷肺動脈高壓,一旦確診,患者不僅要控制體重、規律運動、均衡飲食,以降低心肺負擔,也須避免服用偏方,並依照醫囑接種疫苗;傅彬貴則建議,肺病患者最需接種肺炎鏈球菌、流感、百日咳、新冠XBB、帶狀疱疹、呼吸道融合病毒等疫苗,避免出現重症,惡化肺部功能。雖然肺病易使患者感到喘、累,但復健醫學部主任程遠揚表示,運動與藥物一樣重要,維持肌耐力等身體所需能力,才能減少依賴他人。心肺復健科物理治療師卓俐吟則分享,當患者感到喘時,可以站姿找椅子或桌子,身體向前傾,放鬆脖子、橫膈肌肉,或以坐姿抱著枕頭向前傾,慢慢呼氣、吐氣,無抱枕則把手肘放在膝上;平時也應習慣腹式呼吸法,幫助放鬆身體。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加入Facebook社團】肺纖維化(菜瓜布肺) 慢病好日子邀請病友及家屬加入社團,在這不但能了解其他病友罹病經驗、生活小撇步,還能提出問題,也會不定期提供醫療知識,讓我們一起勇敢面對疾病,與肺纖維化共存!
-
2024-05-3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平衡於濫用與癌症疼痛之間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疼痛控制藥物的濫用」,由三位國內在這方面的權威分享他們的看法。非常難得的是這三位學者是在同一所大學醫學院七年的「同窗」,又是進入同一所大學附設醫院接受精神科住院醫師訓練的「同門」,而後各自走入不同的學術領域、不同性質的單位服務,但他們相約對他們所共同關切的,也是目前醫學、社會、各國政府所重視的主題,在「醫病平台」由不同角度分享他們的看法,希望他們的用心可以使醫界與社會大眾對這主題有更深入的了解。→那些不舒坦的事情→傾聽疼痛作為一位在癌症醫院工作的精神科醫師,經常碰到病人提出來的問題,就是我們開的藥物會不會成癮,吃久了就戒不掉,這其中包括安眠藥與類鴉片止痛劑(opioid analgesics),尤其後者近幾年來不但是病人關切的要點,成為主管機關稽核的對象,也屢屢登上國際新聞的版面。以美國為首的國家,近幾年來對於類鴉片止痛劑的管制,甚至被稱為近代的鴉片戰爭。為什麼類鴉片止痛劑的使用會成為國際焦點呢?這必須要從美國的長期觀察談起,他們發現如果以類鴉片止痛劑過量致死的數據看起來,過去幾十年不斷成長,第一波增長與類鴉片止痛劑開立增加有關,第二波增長與海洛因走私氾濫有關,第三波也是最大的增幅,則與過去十年來合成類鴉片止痛劑(例如吩坦尼(fentanyl)的推出與普及有關。合成類鴉片止痛劑使用的快速增長,美國政府全面檢討後鎖定多方元凶,例如普渡藥廠的不當宣傳,各疼痛醫學會的推波助瀾,甚至也認為過去治療指引中,將疼痛列為第五個生命徵象(前四項為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是一個有所意圖的錯誤決定。此外,怪罪中國政府在防止吩坦尼原料非法進入美國沒有盡力,也是近期美中交鋒的重點項目。類鴉片止痛劑,或稱成癮性麻醉藥品,包括嗎啡(morphine)、可待因(codeine)、鴉片(opium)、配西汀(pethidine)、阿華吩坦尼(alfentanil)、吩坦尼(fentanyl)、羥二氫可待因酮(oxycodone)、二氫嗎啡酮(hydromorphone)及丁基原啡因(buprenorphine)等成分之第一級至第三級管制藥品。在癌症的治療當中,特別是晚期癌症病人,經常有不受控的癌症多處蔓延,例如癌細胞轉移到骨頭,可以說是難以忍受。因此臨床醫師陷入一個兩難的情境,一個是開立最後一線的止痛劑,也就是類鴉片止痛劑,協助病人度過難關;另一個是避免其濫用,儘量不開立或是減少使用這一類的藥物。這樣的困境,不能只看作病人與醫師之間的拔河,不見得病人是喊痛要求多開類鴉片止痛劑,而醫師是把關的那一方;有時候剛好反過來,病人害怕成癮,即便醫師開立了藥物並且苦口婆心勸他使用,病人還是自己打折扣不按時使用。在管理層次而言,為了類鴉片止痛劑的管制與癌症疼痛控制,每個癌症中心也都成立了管制藥品委員會,以及癌症疼痛多科整合診治團隊,我碰巧同時是這兩個小組的成員,同時要面臨管理與倡導兩個不同的立場。以精神科醫師的觀點來看,到底什麼樣的使用才能算是藥物濫用、依賴、或成癮呢?過去幾十年來國際精神醫學專家的共識,認為所有物質濫用的核心症狀是類似的,因此並非依照各種成癮性物質(包括香菸、酒精、鎮定劑、類鴉片止痛劑)個別使用的量來定義濫用或依賴,而是探討其使用上,是否出現控制使用的困難,用量逐步增加(所謂的耐受性),少用時會不舒服(所謂的戒斷症狀),同時影響到其各方面的功能。大多數人不願意承認自己無法控制某種物質的使用,因此有一套臨床上常用的問句,英文的字首剛好拼成CAGE(牢籠)這個單字,分別是:C代表cut down減量(您是否曾經覺得需要減少飲酒或物質使用?)、A代表annoyed惱怒(人們是否因為批評你酗酒或物質使用而惹惱你?)、G代表guilty feeling罪惡感(您是否曾因飲酒或物質使用而有罪惡感?)、以及E代表eye opener眼睛一張開就使用的人(您是否曾經覺得早上第一件事就是需要喝酒或物質使用來穩定神經或擺脫宿醉?)值得大家參考。以台灣主管機關的管控來說,目前主要的監控,在於非癌症病人長期使用的個案通報,衛生福利部訂立有「醫師為非癌症慢性頑固疼痛病人長期處方成癮性麻醉藥品使用指引暨管理注意事項」,也就是說癌症已經全面控制,或是一開始就不是因癌症而使用的族群,仍然需要超過兩周以上的時間使用類鴉片止痛劑,各醫療院所需要儘量減少此類的使用、轉介適當的疼痛團隊成員評估,疼痛團隊通常由麻醉科、神經科、精神科、神經外科、以及其他相關科別的疼痛專家組成,同時需要向衛生福利部定期通報作說明。另一方面來說,我們也需要減少臨床上因為過於擔心類鴉片止痛劑濫用,而對於癌症病人的疼痛使用不足、過早減量、或減量過快,反而造成病人出現醫源性的藥物戒斷症狀,原本可以在適當的劑量調整下,脫離類鴉片止痛劑的使用,卻因劑量調整太快而出現不適,反而讓病人使用時間拖長。整體來說,在癌症病人使用類鴉片止痛劑作癌症止痛,與控制避免類鴉片止痛劑成癮,將會一直成為倫理、法律、臨床、社會、以及醫病關係的重要議題,值得大家持續關注。5/27 那些不舒坦的事情5/29 傾聽疼痛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5-31 醫療.骨科.復健
研究實證 多做「這種」運動有助減少膝蓋疼痛與關節炎
根據「運動暨運動醫學與科學」(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本月刊登的研究報告,無論戶外或室內經常騎單車,都有助於減少關節炎和膝蓋疼痛。休士頓貝勒醫學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副教授、風濕科醫師羅葛蕾(Grace Lo,音譯)領導的研究團隊,針對2600名60歲以上族群進行研究分析,發現一生中經常騎單車的民眾膝蓋疼痛可減少17%;罹患關節炎的機率也會降低21%。羅葛蕾表示:「根據觀察研究,一生騎單車與擁有健康膝蓋息息相關,可減少膝蓋疼痛和關節損傷。」並強調:「無論男女,騎單車時間愈久,膝蓋疼痛或關節炎症狀機率愈小。」研究表明,騎單車可以強化膝蓋周圍肌肉,也不會像跑步那般刺激關節,對膝蓋具有保護作用,羅葛蕾表示:「我們知道非負重運動不太可能引起疼痛,可能是騎單車會比其他運動沒有疼痛的原因。」而且在12至18歲期間經常騎單車、鍛鍊股四頭肌,即使日後不再騎車,還是受益良多。納許維爾(Nashville)的范德堡大學醫學中心(Vanderbilt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骨骼神經外科副教授格雷戈里(Andrew Gregory)指出,膝蓋部位本身沒有血液供應,因此運動有助維持軟骨健康:「關節運動非常重要,因為會將養分輸送至軟骨。」而且與跑步相比,騎單車的一大優點就是避免膝蓋震動,不建議膝關節炎病患練習跑步,而且騎單車還可以增強跑步無法鍛鍊的重要肌肉,格雷戈里補充道:「跑步鍛鍊一條肌肉從腿筋、股四頭肌到小腿,但騎單車可以增強臀肌,對於強化臀部和膝蓋很有幫助,因為會影響左右運動。」不過腿部兩側若沒有強壯肌肉,也容易造成膝蓋受傷。另外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風濕病學系副教授皮波斯(Christine Peoples)則建議民眾騎單車仍需量力而為:「應該慢慢開始,每周騎兩到三次,從緩和的低強度開始,然後逐漸增加強度。」(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4-05-26 癌症.其他癌症
健保大數據/胰臟癌治療特色院所
醫學中心手術No.1台大醫院/前導化療後手術 提升第三期患者存活期根據健保署數據,台大醫院是執行最多胰臟癌手術的醫學中心。台大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吳健暉表示,台大醫院胰臟癌手術特色是「前導化療後手術」,過去罹患第三期胰臟癌、無法開刀切除腫瘤的患者,至台大醫院也能在複方化療縮小腫瘤後切除。台大醫院每年約收治300至400名胰臟癌患者,吳健暉表示,其中可直接以手術切除的患者約占1/3,經前導化療後切除腫瘤的患者占1/3,無法開刀的患者亦占1/3。近年微創手術成外科主流,吳健暉表示,台大醫院亦投入相關臨床研究,但以腹腔鏡為主,較少使用費用高昂的達文西手術,傳統手術亦有進行,但與他院不同之處,在於前導化療後手術。吳健暉說,前導性化學治療在國外已成趨勢,台大醫院的作法是在術前使用複方化療,並定期監測患者腫瘤指標下降趨勢,以及相關數值變化,若患者腫瘤縮小或維持穩定,再進行手術。「不少第三期胰臟癌患者本無法開刀,在化療後切除至今存活。」吳健暉表示,第三期、無法進行手術的患者,平均存活時間只有一年,但在接受前導化療且完成手術後,有患者存活至今已三、四年,且無復發跡象。醫學中心手術No.2台北榮總/達文西微創手術純熟 重粒子治療儀全國唯一台北榮總在胰臟癌手術領域精湛,患者人數眾多,北榮胰臟癌治療暨研究中心主任石宜銘表示,該院於胰臟癌手術有兩大優勢及特色。石宜銘表示,在兼顧病人安全、乾淨切除病灶的前提下,北榮十多年來全力發展達文西機械手臂進行胰臟癌微創手術,減少術後疼痛,技術成熟,至今已為659人手術,其中高達八成是採微創手術,去年針對胰頭癌共進行161例微創手術。北榮目前已於國際期刊發表20多篇論文,發現利用微創手術能提升胰臟癌病人治療成功率。第二特色為去年八月成立胰臟癌治療暨研究中心,擁有全國唯一重粒子治療儀器,提供胰臟癌精準治療。在胰臟癌患者手術及後續照顧上,石宜銘說,北榮雖然是一位患者掛名一位主治醫師,但事實上由外科部5名主治醫師共同負責,因達文西微創手術時間平均長達8小時,較傳統手術多出2小時,耗時冗長,需多名醫師合力完成,後續也可共同照顧。石宜銘指出,對於無法手術的患者,北榮有3名專門進行胰臟癌化療的醫師,還有重粒子治療醫師,且治療團隊每周開會,共同討論病例,讓病患享有優質治療。醫學中心手術No.3成大醫院/第一例困難手術患者 至今20多年仍健在胰臟癌早期確診難、治療難、常快速擴散,有研究指出,大於2公分,遠處轉移的機率高達75%,存活率低。成大醫學院院長沈延盛團隊手術成功率、存活率都領先國際,尤其沈延盛開的第一例困難手術患者、至今20多年仍健在,不斷有各地轉診、國外病患遠道而來求助。患者多認為胰臟癌如同被判死刑,沈延盛找到獨特手術法、經驗累積傳承,且指導部分醫院克服困難。早在2003年還缺乏標準療法時,他就在當時院長林炳文支持下成立胰臟癌跨科治療團隊,結合多科臨床研究,團體作戰提高存活率與病患生活品質。沈延盛說,胰臟癌預防首要減少胰臟發炎,避免癌變。健康生活飲食加運動,是目前唯一能做的,吃新鮮蔬果,別大吃大喝,高蛋白、高脂肪都不要,避免增加胰臟消化負擔。傳言糖尿病、高糖或飲酒易得胰臟癌,沈延盛說,目前研究無法證實其因果關係,但抽菸會讓胰臟癌風險增加兩倍、檳榔也含致胰臟癌有毒因子。研究指出,遺傳約占10%、年紀越大機率越高,以現有科學知識預防困難,仍有運氣成分,但綜合經驗顯示:一日五蔬果加運動的人,罹患胰臟癌機率最低。區域醫院手術No.1高雄阮綜合醫院/消化外科歷史悠久 跨科團隊提供最佳治療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112年胰臟癌手術人數,高雄市阮綜合醫院為區域醫院第一名,共收治了28例新診斷胰臟癌患者,其中15例接受手術治療。阮綜合醫院消化外科主任曾譯諏表示,該醫院消化外科有悠久歷史,由醫師、專科護理師、個管師、營養師、復健師、社工等專業團隊組成,提供最佳治療方案。大部分胰臟癌早期無明顯症狀、診斷困難,有「癌王」稱號,須靠電腦斷層、核磁共震等儀器,甚至內視鏡超音波切片才能正確診斷,很多患者往往在疾病晚期才被發現,只能以繞道手術或緩和治療等來延長存活。目前常見的胰臟癌手術包括惠普式手術(Whipple's procedure)或稱胰頭十二指腸切除手術,及胰尾切除手術。手術時間長且有較高術後合併症,術後恢復期長,不過因科技及醫療進步,已提高手術治療成功的機率。阮綜合醫院透過跨科的合作模式,建立癌症治療團隊,從內科醫師透過檢查確診,再由外科醫師評估是否適合手術。針對臨界可切除腫瘤的患者,採用前瞻性治療策略,包括術前輔助性化療提高手術切除率,術後輔助性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等,提高存活率。112年胰臟癌手術人數5大院所
-
2024-05-26 癌症.其他癌症
50歲後突患糖尿病?稍一不慎6原因恐讓你成為胰臟癌高危險群
胰臟癌令人聞之色變,除了病程快、容易侵襲其他組織外,最可怕的是「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等到發現不對勁就診時,多數腫瘤已經超過2公分,有轉移現象,治癒的機率相對較低,五年存活率約5-10%。胰臟位置隱密、初期無明顯症狀,病變難發現。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說,胰臟癌擴散速度快,約有80%的患者無法開刀,因為周邊血管、淋巴結、神經分布密集,切除腫瘤非常困難。從胰臟的結構和位置來看,因位在腹部深處,是一個狹長型腺體,鄰近腸胃消化系統,不適症狀常與胃病混淆。胰臟癌病變不易偵測,初期僅是反胃、消化不良、胃痛、食欲不佳等症狀。梁程超表示,常見病人主訴胃痛、腹痛,不舒服症狀時好時壞,自行購買成藥緩解,而到院就醫時,腹部超音波也難以發現病灶,因為胰臟位置隱身在腸胃道之後,不易看清楚全貌。胰臟癌症狀有哪些?.黃疸、皮膚變黃:腫瘤壓迫到膽管,或癌細胞侵襲到肝臟,黃疸指數飆升。.腹痛、背痛:若發生在胰臟的體部及尾部,會出現上腹、肚臍周邊疼痛,延伸到背部。.明顯暴瘦:腫瘤壓迫到腸胃,吸收能力變差,影響食欲。.糞便異常:小腸吸收障礙導致大便浮油,或膽管堵塞,糞便變成灰白色。黃疸症狀、糞便變灰白色,兩大觀察胰臟癌重要指標。當腫瘤變大時,會壓迫到腸道、膽管,前者會有噁心、嘔吐,伴隨著體重明顯減輕;後者則會出現黃疸、茶色尿、鞏膜變黃、皮膚變黃及搔癢。而膽管因為被堵塞無法排出膽汁,糞便會變成灰白色,梁程超提醒,糞便顏色也是觀察健康狀況的指標之一。另外,50歲後罹患糖尿病者,要特別提高警覺。梁程超強調,沒有家族史、飲食也正常的人,中年後忽然發生糖尿病是一個重要警訊,胰臟癌所分泌的物質,會引發血糖上升,兩者有很大的關係。誰是胰臟癌高危險群?1.吸菸、酗酒:癮君子的罹患機率是一般人2-3倍,喝酒會加速身體發炎反應。2.肥胖者:腹部脂肪會讓胰臟三酸甘油酯沉積,進一步造成脂肪胰。3.糖尿病:多數糖尿病患者有肥胖問題,血糖值增加,胰臟癌風險也增加。4.胰臟炎:胰液分泌不出去,影響消化道分解食物。5.飲食不均衡:經常攝取肉類及高糖、高脂肪食物,會增加胰臟發炎風險。6.工作環境:長時間接觸化學藥品,在化工廠、石油、石化業工作者,較易罹患胰臟癌。內視鏡超音波、磁振造影最能明確看到胰臟癌病灶。胰臟癌不易早期察覺,建議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包括抽血、腹部超音波、內視鏡超音波、癌症腫瘤標記檢驗以及電腦斷層攝影、磁振造影。不過梁程超說,單靠抽血檢測、腹部超音波,還是無法百分百偵測早期胰臟癌,腫瘤標記也有偽陽性、偽陰性;電腦斷層雖然可以看到腫瘤,但是對小於1公分、甚至2公分的腫瘤,只能看到胰管擴張,無法定位腫瘤。目前,內視鏡超音波是最有效確診胰臟癌的工具,利用做胃鏡時,檢查消化道附近的器官,可以看到臟器表面以及利用聲波的變化了解腸胃道黏膜壁下的病灶。磁振造影檢查不具輻射線,可360度無死角完整評估胰臟,但檢查時間久且費用昂貴,較適合高風險族群。梁程超說,胰臟癌有年輕化的趨勢,有些人可能沒有典型症狀,他分享門診的臨床經驗,醫院每年都會透過健檢找出確診個案,患者雖然不解為什麼會罹病,但定期檢查追蹤是最重要的預防之道。胰臟癌治療趨勢:先用藥再開刀,以手術移除為目標。胰臟癌是惡性腫瘤中的大魔王,有「癌王」之稱,國健署於112年公布的十大癌症發生率,胰臟癌首次入榜,但死亡率長年高居第7、8名。胰臟的位置在腹部深處,鄰近肝、膽、腸、脾,躲在胃的後方,一般的超音波和胃鏡檢查很難發現異狀,等到上腹部疼痛或背痛、體重明顯減輕、黃疸等症狀出現,就醫診斷已是癌症晚期。胰臟腺癌約占90%,屬外分泌腫瘤、惡性度大。台北榮民總醫院一般外科主任石宜銘表示,胰臟癌與吸菸、高脂飲食有關,歐美發生率為癌症排行榜的前三名,台灣近年來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胰臟屬於消化系統,是人體唯一具有內分泌與外分泌功能的器官;胰臟癌的分類主要有「外分泌腫瘤」和「內分泌腫瘤」。胰臟的外分泌細胞負責製造胰汁,內分泌細胞則生產胰島素,協調身體的新陳代謝。目前胰臟腺癌為大宗,約占90%,是從外分泌系統長出來,侵襲性非常強、具高擴散能力;少部分則為神經內分泌腫瘤,病程稍微緩慢些,這類癌症相較沒那麼惡性。胰臟周邊器官組織多,易侵犯轉移,治療需多科整合。已故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即是罹患比較少見的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手術方式較為單純,預後比胰臟腺癌好上許多。胰臟腺癌大多長在胰臟頭部,連接十二指腸,胰臟尾部則與脾臟相連接,附近還有許多淋巴、血管、神經,手術非常困難。胰臟癌的治療,就像「打群仗」一樣,要多科整合,接受外科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及藥物治療。石宜銘說,胰臟癌治癒率低,且很難在早期發現病症,尤其,癌細胞很容易侵犯到旁邊的分泌胰腺體,只要一擴散到周邊組織或器官,就會一發不可收拾。胰臟癌七成好發在胰頭,切除重建手術複雜且困難。手術是癌症治療的根基,胰臟癌根據腫瘤部位的不同,大致可歸為二大類手術方式。長在胰臟頭部的位置,要接受「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醫界又稱「惠普式手術」(Whipple);長在胰體部(中央)或尾部的腫瘤,要進行「胰尾切除手術」。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除了切除胰頭,還有十二指腸、膽囊、下端膽管等,同時進行胰管腸胃道、膽道腸管的大範圍重建手術,複雜且困難。許多病友會詢問:為什麼要切除那麼多器官?因為胰頭部位被十二指腸環繞一圈,而且膽道系統與胰臟關係緊密,這些器官的供血系統又是同一套,必須一起摘除。不幸的是,有七成左右的胰臟癌好發在胰頭。以複方組合化療縮小胰臟腫瘤,再以手術移除。胰臟癌令人聞之色變,很多患者連刀都開不了。石宜銘說,治療以手術移除腫瘤為目標,若侵犯嚴重,可先以化療藥物縮小腫瘤,或是接受重粒子治療後再開刀。「先用藥、再開刀」是近年來治療趨勢,以複方組合化療找出最有效的方式,想辦法把腫瘤縮小;術後必須接受加強性化療,降低復發的風險。胰臟癌治療方式.手術治療:剖腹手術、腹腔鏡手術、達文西手術。達文西機器手臂微創手術的優點是傷口小、復原快;傳統剖腹手術的效果不會比較差,只是癌細胞已經有明顯侵犯、遠處轉移,就不適用達文西手術。.放射線治療:光子治療、質子治療、重粒子治療。光子治療(高能量X光放射線)是目前的標準治療方式;質子治療使用質子束來照射病變組織;重粒子治療利用高強度的放射線能量,殺死癌細胞。.藥物治療:化學治療、標靶藥物。藥物治療在胰臟癌的效果不佳;化療藥物種類多,會針對基因突變特性使用2至3種藥物合併治療。.免疫細胞治療:包含藥物、細胞療法、疫苗。研究仍在起步中,而且費用高昂。.細胞治療:目前應用尚未有很好的證據證明有效。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5-24 醫療.皮膚
「溫熱感」洗卸產品打開毛孔? 專家打臉無助加強清潔,清洗超過2次恐傷害肌膚
市面上肌膚清潔用品眾多,宣傳重點不一,且價格差距甚大,皮膚科醫學會發言人兼台北長庚醫院皮膚外科副主任黃毓惠表示,貴的不見得一定好,建議選用質地溫和的臉部清潔用品,洗臉時不宜用熱水,也不可過度清潔。「溫熱感」清潔風潮有助打開毛孔? 專家破解迷思最新吹起一股「溫熱感」清潔風潮,號稱洗臉時,能釋放熱能,使肌膚產生溫熱感,且能打開毛孔,將臉洗得更乾淨。對此,食藥署表示,這類產品大都添加甘油(Glycerin)、雙丙二醇(Dipropylene glycol)、丁二醇(Butylene glycol)等成分,當這些成分遇到水之後,就會釋放熱能,但這無助於加強清潔。黃毓惠指出,許多網紅在網路帶貨,影片直播洗臉,強調產品的清潔效果,有些臉部清潔產品還可保養肌膚,但價格都不便宜,建議消費者在選購相關產品時,不用挑特別貴的,而是以「適合自己肌膚」為重點。再者,她也不建議使用肥皂來洗臉,因為大部分肥皂的清潔力太強,過度清潔,容易傷害皮膚角質層,降低保護力,使皮膚變得乾燥粗糙,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導致皮膚乾裂,進而促使細菌入侵。標榜這功效的產品少用為妙 清洗超過2次恐傷害肌膚黃毓惠提醒,反而是標榜「深層清潔」、「去除粉刺」的臉部清潔用品,最好少用為妙,如果又以熱水清洗,在雙重去汙之下,長期下來,一定會傷及皮膚健康。食藥署建議,民眾應挑選適合個人膚質且有完整標示之洗卸產品,並依使用說明正確清洗,每天清潔不宜超過2次,避免因過度清潔而造成肌膚傷害。延伸閱讀:.這樣做恐致皺紋狂長!醫點名「6習慣」加速變老,愛笑的人也要當心.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皮膚科醫師真心話:外擦保養品難抗皺、抗老 精華液或乳液可替代化妝水★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5-24 焦點.長期照護
我先生失智,我女兒在美國…手術同意書無人簽字的情況無解?
「妳的家屬呢?過來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名。」「可是我沒有家屬可以來簽名。我先生失智了,我女兒在美國。」我瑟瑟發抖著躺在病床上,在開刀房門口等候,準備接受手術。瑟瑟發抖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因為三月初的台北仍是春寒料峭,但手術房的冷氣恐怕連十五度也沒有,以致我不免冷得發抖。旁邊還有其他等候開刀的病人,看起來人人自危。終於,有一位護理師手持資料夾,過來開始唱名:「鄭秋豫!」「我就是。」「妳的家屬呢?過來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名。」「我沒有家屬陪同,我自己可以簽名。」「不行,除了妳本人簽字同意,還要妳的直系家屬來簽名,手術中若出現狀況可以做決定。」「可是我沒有家屬可以來簽名。我先生失智了,我女兒在美國。」一陣沉默。「我一定不是第一個,以後這樣的人會越來越多。我可以留幾個電話號碼給妳,必要時聯絡。」「可是他們如果不是直系家屬,不能做決定。」我不免失笑了!很輕鬆地說:「那就請醫師到時候看著辦吧!」手術不能耽誤,此事至此無解,只能不了了之,我終於還是被推進了手術室。這次動刀的原因正是先前所提過的,因為我飽受來自遺傳的拇趾外翻、足弓塌陷和足底筋膜炎的折磨已多年,也就醫多年,無奈行走、站立皆越來越疼。醫師建議以外科手術矯正拇趾外翻,至少解決一個造成雙足疼痛的問題。這場手術要鋸骨、打釘,再休養復原,聽來頗為嚇人,但其實只是小手術一樁,受點皮肉之苦,無須緊張。我已年過七十,很多器官皆已老舊;現今醫藥發達,視茫茫、髮蒼蒼、齒牙動搖皆可修補,修修補補在所難免。根據我自己的定義,七十到八十歲是人體修補期,需要修補就趁早處理,以利復原。因此和女兒嵐嵐商量後,就排定時間,獨自開刀來也。清早八點時,空腹至醫院報到住院,午後手術,住院一夜,次日上午待醫師查房後,宣布一切順利,即可辦理出院手術返家。出院時,雖然蹣跚慢步有些狼狽,卻連助行器和柺杖也不需要,自己走到醫院門口,叫輛計程車就回家了。三個多月後,我再度住院給另一隻腳做同樣的手術時,同樣的簽名戲碼又再度上演,也同樣地再度不了了之。可見只要進手術房接受外科手術,就需要有合法人士在術前簽署同意書,但是若現場實在無人簽字,又如何能勉強?二度術後,我上網查了一下,發現這兩次,護理師在術前表示只有我的直系家屬才能簽署手術同意書一事,其實有些過分謹慎。首先我發現,直系親屬簽署手術同意書並非必要條件。手術同意書本來只需病人本人簽署。根據衛生署公告、二○一八年五月開始適用的新版手術同意書,若立同意書者非病人本人,「與病人之關係欄」應填入與病人的關係,包括:(一)病人為未成年人或因故無法為同意之表示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配偶、親屬或關係人簽名。(二)病人之關係人,係指與病人有特別密切關係之人,如伴侶(不分性別)、同居人、摯友等;或依法令或契約關係,對病人負有保護義務之人,如監護人、少年保護官、學校教職員、肇事駕駛人、軍警消防人員等。還有一項:手術進行時,如發現建議手術項目或範圍有所變更,當病人之意識於清醒狀態下,仍應予告知,並獲得同意,如病人意識不清醒或無法表達其意思者,則應由病人之法定或指定代理人、配偶、親屬或關係人代為同意。無前揭人員在場時,手術負責醫師為謀求病人之最大利益,得依其專業判斷為病人決定之,惟不得違反病人明示或可得推知之意思。換言之,可以在術前簽同意書的人並不少;手術進行中,如遇特殊情況,而病人無法表達、又無親人在場時,的確是由手術室裡的執刀醫師決定的,所以我術前的失笑之語並無不妥。但我兩次手術前,都遇到現場醫護人員「執法偏嚴」,堅持需要我的配偶或直系親屬來簽字,我推測恐怕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醫療糾紛之故。其實如果換個位置來思考,完全可以理解醫護人員為何選擇從嚴解讀,因為他們職業的最大風險,莫過於一旦涉入醫療糾紛所可能面臨的精神壓力、工作保障,甚至財力損失。不過,無人簽字反映的社會現象卻不容忽視。隨著全民健保的普及與醫療進步的結合,高齡人口越來越多是事實,無論是老人獨立生活,或是子女無法就近處理,配偶已逝或無行為能力、沒有子女或子女不在國內──沒有關係人、也沒有法定代理人的老人一定會越來越多。舉我個人為例,以我目前的健康狀況,就連指定法定代理人的資格也不具備。因為所謂的法定代理人是為了「協助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為法律行為」所設計的制度,換言之,只有「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才具備指定法定代理人的資格。隨著我年齡的增長,遇到無人簽字的情況只會越來越多。與此同時,我們也迎來了人類有史以來壽命最長的時代,高齡化是已開發國家的共同社會現象與趨勢,台灣自不例外。根據內政部於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八月十一日公布的「111年簡易生命表」,國人的平均壽命為七十九.八四歲,其中男性七十六.六三歲、女性八十三.二八歲。而與聯合國公布的二○二○年全球平均壽命比較,我國的男、女性平均壽命,分別較全球平均值高了六.七歲及八.六歲。二○二三年六月的戶口統計資料也顯示,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約為四百一十九萬,佔全台灣人口比例的18%。預計到二○二五年時,老年人口將超過20%,即每五個人中就有一人超過六十五歲。其中,首當其衝會遇到無人簽字問題的是獨居老人──台灣的獨居老人至二○二三年已有六十餘萬人,佔六十五歲以上人口的16%。高齡照顧的問題越來越多,無人簽字只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此外,隨著社會變遷及價值觀的改變,短時間內,頂客族與不婚族只會增加,少子化也只會日益嚴重。在可預期的未來,無法指定法定代理人、也無人簽署手術同意書的機率,預計只會有增無減。外科手術前無人簽署同意書一事,代表的不僅是我個人的經歷,也是一個日益普遍,不容忽視的社會現象。我相信除了醫療單位及醫護人員,其他有關單位及工作人員,如社會局、社工、長照機構的工作人員,早已經常面臨並處理同意書的問題,只可能這件事的優先順序,排不到待解決的問題前面,尚未喚起社會的關注而已。(本文摘錄自寶瓶文化出版《你忘了全世界,但我記得你──一位語言學學者與她失智、失語的摯愛丈夫》)
-
2024-05-23 醫療.新陳代謝
治療甲狀腺良性結節 是否可用電燒清除腫瘤?
李小姐的甲狀腺長結節,長期服用藥物控制,但療效不如預期,只能等它慢慢變大,再進行侵襲性的甲狀腺切除手術嗎?如果只是良性結節,是否可用電燒清除腫瘤?甲狀腺結節大多數是良性的,不建議對沒症狀的良性甲狀腺結節進行治療,只需要追蹤觀察,但有些結節會造成症狀而需要治療。過去採用外科手術是主要的治療方法,現在則可針對良性甲狀腺結節採行消融技術,不必全身麻醉,可避免對頸部皮膚和組織創傷,治療後生活品質較好。目前治療良性甲狀腺結節有不同的消融技術,像雷射(laser)、射頻(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微波(Microwave ablation, MWA)和高強度聚焦超音波(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等,這些技術都是利用提高組織溫度來破壞結節,較不會傷害周圍正常組織。如果發現直徑超過3公分且持續增長的結節,或因結節產生不適或外觀明顯的病人,可考慮甲狀腺消融術。但對於太大、有壓迫性且多結節性的腫瘤,並不適合使用消融方式來替代手術。此外,甲狀腺炎、葛瑞夫茲氏病和毒性多結節性甲狀腺腫等也不適合消融治療,需謹慎處理。射頻消融是現今國內首選治療甲狀腺良性結節的方式,每次療程大約30分鐘到1個小時,治療後須在醫院觀察30分鐘再回家。相較於傳統手術,消融治療相對成本及風險效益高,但目前健保並不給付,病人須負擔治療費用。常規上定義,如果結節體積可縮小一半以上,代表消融治療成功。研究結果顯示,射頻消融治療6、12和24個月時,將分別達到56%、63%及67%的平均結節收縮率,因此,消融可有效改善壓迫症狀及美容外觀。也有研究顯示,接受射頻消融治療的患者滿意度較高。射頻消融是一種新的治療方式,許多研究證實它是有效且安全的,但並不是所有結節都適合這種治療方法。民眾在治療過程中,應與醫療團隊充分討論,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
2024-05-23 醫療.心臟血管
屏東心搏過緩病患福音! 在地接受全球最新醫療科技 併發症少、高生活品質
65歲的陳伯伯住在屏東,經常感到頭昏無力、走路會喘,到醫院檢查後發現陳伯伯心跳速率低於正常值,被診斷為「心搏過緩」,為了避免後續發生致命性的心律不整,醫師建議陳伯伯安裝心臟節律器。原本陳伯伯很擔心,害怕手術併發症風險、術後修復時間長、往後行動可能會受限,但醫師說現在有新型無導線心臟節律器,可以解決陳伯伯的疑慮,而且不用跑到都會區的醫院,在屏東當地就能擁有新型醫療產品的選擇,享受優質的醫療照護。像陳伯伯這類病理性「心搏過緩」的患者,以熟齡族居多,通常與上了年紀心臟功能退化、藥物反應、心律不整相關。屏東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鄭錦昌呼籲,「現在有很多智慧裝置可監測脈搏,也可用血壓計測量心律,若每分鐘心律低於50下,建議到醫院找心臟科醫師做心電圖檢查或配戴24小時連續監測儀,因為一旦心跳停止3秒以上,會造成活動上的障礙,甚至還會有昏厥、死亡等危險。」一旦確認病人屬於病理性的「心搏過緩」,表示病人心跳過慢,心臟無法將身體所需的養分與氧氣輸送至全身,輕則會有頭暈、虛弱的狀況,重則有昏厥等致命風險,通常醫師會建議植入心臟節律器,仰賴心臟節律器輸出電流,以刺激心臟肌肉,維持心律穩定。新型無導線節律器,技術成熟傷口小除了傳統的心臟節律器,現在病患還多了一項新的選擇,新型節律器體積小、無導線,可縮短恢復時間、減少手術併發症,對病患來說是一大福音。新型節律器專家林彤宥醫師,是屏東優先拿到心律醫學會以及健保署認證裝置資格的醫師,自創院以來,屏東榮總已是屏東地區,執行多數無導線節律器植入的醫院。林醫師解釋,傳統節律器需開一個5-6公分的傷口,把傳輸電流的導線透過鎖骨下靜脈,固定在心房與心室中,再將節律器的電池放在皮下的筋膜層,手術時間需2-3小時。而新型無導線節律器直接將導線和電池合併,大小如一顆膠囊,可採用心導管的方式,從股靜脈把無導線節律器植入並固定在到右心室內,手術過程大多只需1小時內。在預後方面,傳統節律器術後一個月之內,為預防導線移位,開刀側手臂不能做太大的動作,且電池放置於胸前皮下位置,不少患者反應有異物感,同時傳統手術傷口較大,感染風險高,對於洗腎患者、糖尿病患者,或有凝血功能障礙、傷口癒合緩慢的患者較不友善。新型無導線節律器不會在胸前留下傷口,因此不會產生異物感。也由於沒有導線的植入,也避免了相關的長期併發症。此外,傷口較小,感染風險也較低。術後運動限制與洗澡的限制較少,病人的生活能迅速恢復,生活品質得到顯著的提升。林醫師提及,「國外自2013年新型無導線節律器問世以來,已有10年研究數據顯示,無導線節律器安全性高,手術過程造成血管的併發症小於5%,安裝後脫落的機率小於0.1%,顯示技術已相當成熟。」預後可正常運動,且撞擊耐受性高至於新型無導線節律器是否可申請健保給付?林醫師說明,健保自110年已有條件地將無導線節律器納入健保給付中。若是臨床上證明,雙側鎖骨下靜脈均不適合植入導線。例如一側放置人工血管、另一側存有洗腎廔管之病患等,通過事前申請可獲得全額健保給付。有些病患雖然不符合給付條件,但是在多方考量下,也有患者願意自費使用新型無導線節律器。最讓林醫師印象深刻的案例是,曾有一位病患因心臟已開過兩次刀,為了減低心臟的負擔與減少手術的風險,選擇自費安裝無導線節律器,結果術後不到兩個月,他意外出了一場車禍,駕駛座的安全氣囊爆開撞到胸部,倘若當初他裝的是傳統節律器,電池遇到撞擊可能會被撞壞及感染的風險,還好他當初選擇的是裝在心臟裡的新型「小膠囊」,遇到撞擊時有肋骨保護,不易損壞。另外,還有一位阿嬤為了維持運動習慣,一樣選擇自費安裝新式無導線節律器,術後可以維持打高爾夫球的習慣,也可以吊單槓、重量訓練等手部大動作的運動,不會有任何限制。「以目前屏東榮民總醫院接受無導線節律器植入的患者,大約有三分之二的患者都是自費置放新型無導線節律器,且根據術後追蹤訪問,病患都認為生活就像手術前一樣沒有受限。」林醫師說明,新型無導線節律器必須從大腿鼠蹊部位置進行置放,除了少數病患下肢靜脈沒有通路可走,或鼠蹊部曾接受手術併發感染,否則大多數情況下,若是符合適應症,都可以接受新式手術。新醫療之光!屏東榮總完整移植高階醫療團隊鄭錦昌主任指出,過去屏東病患需要到高雄,才能進行高階手術,有鑑於心臟問題越來越普遍,屏東榮民總醫院從開院時就特別重視心臟內外科,將高雄榮民總醫院整套團隊,包括醫師、護理師、檢查室等,整套完整移植到屏東,成為屏東心臟科指標醫院。除了傳統手術之外,屏東榮總醫療團隊也專精於微創手術,像是: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心房或心室中膈缺損,都可用新式微創手術治療,包括無導線心臟節律器等都是目前最新發展的技術。裝置心臟節律器的病患,術後需要每半年進行追蹤檢查,屏東榮總提供公立醫院先進的醫療技術以及完善的術後追蹤服務,屏東鄉親可以免去舟車勞頓的不便,在地享有全方位、高品質且專業的照護。
-
2024-05-23 癌症.大腸直腸癌
中年男子血便源頭竟是「這癌症」!「新術式」可望保留肛門,透過篩檢避免晚期大腸癌
大便習慣改變、血便等症狀發生後,才發現是「超低位直腸癌」50歲王先生是一位上班族,一年半前大便習慣改變,解便不乾淨、有異物感,直到出現血便,就醫檢查發現直腸有7公分大腫瘤,診斷為「超低位直腸癌第三期」,經放射線治療縮小至4公分,仍需開刀切除腫瘤,但無法保留肛門。王先生因此經轉介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陳奕彰門診看診,如果採化療後腫瘤縮小有限,因此建議手術摘除腫瘤,核磁共振(MRI)顯示,患者的直腸腫瘤非常接近肛門但沒有侵犯括約肌,經評估可採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切除腫瘤,能保留完整肛門。王先生於去年10月接受手術開刀,手術傷口五處,每處僅1公分,術後完整保留肛門,術後第8天即出院,追蹤半年恢復情況良好,目前並無復發跡象。什麼是「超低位直腸癌」?治療上目前有什麼困境?據國健署110年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高居10大癌症發生人數第二名,平均每年新增約1萬6千多人。陳奕彰說,超低位直腸癌是腫瘤距離肛門口6公分以內,貼近直腸肛門吻合線,一般手術可能會直接進行直腸肛門切除以及永久性人工肛門。由於王先生的核磁共振影像顯示,腫瘤已侵犯腸壁漿膜層以上或局部淋巴結有轉移情況,因此陳奕彰建議,先安排術前放射治療並配合化學治療,以降低術後腫瘤局部復發機會,也可以縮小腫瘤體積,進一步達到肛門保留手術。大腸直腸癌好發族群有哪些?早期症狀有哪些?九成大腸直腸癌好發於50歲以上之病人,隨年齡增加而升高,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5倍。陳奕彰指出,許多病人在疾病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等到出現便血、排便習慣改變、貧血、腹痛、體重減輕時,已經是第3、4期。提醒大家應定期接受大腸篩檢,可減少晚期大腸癌發生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許多病人因懼怕人工肛門而拒絕手術、延遲病情,陳奕彰說,達文西機械手臂可達到精準切割,保留完整肛門和排尿、排便和性功能這些微小神經,加速術後恢復。健保署於去年3月已將達文西手術納入直腸癌部分健保給付。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5-22 失智.大腦健康
預防阿茲海默症上身 神經科醫師自曝喜歡把這些食物當晚餐吃
根據阿茲海默症協會(Alzheimer's Association)2024 年公佈的報告,全美近 700 萬人患阿茲海默症;史泰登島大學醫院(Staten Island University Hospital)神經外科醫師拉蘇利(Jonathan J. Rasouli)說,有關食物與罹患阿茲海默症之間的關聯性尚無定論,但他個人會注意飲食。拉蘇利分享他個人用來降低阿茲海默症風險的晚餐組合,包括用薑黃調味料來烤鮭魚、還加上蒸西蘭花。他喜歡這頓晚餐含有健康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和植物營養素,並且減少碳水化合物、添加糖和脂肪的食物。2023 年針對10萬3000 名參與者的大型研究指出,證據顯示,食用 omega-3 脂肪酸可將失智症和認知能力機率降低 20%。2019 年一項動物研究綜述表明,薑黃裡的主要活性成份薑黃素有助於緩解或逆轉囓齒類動物的記憶障礙。此外,2017年大型分析及2022年日本一項成人調查等越來越多研究顯示,青花菜等蔬菜對大腦最有益。拉蘇利提醒,這些食材本身營養素都很棒,但要確保整頓餐點健康,過多碳水化合物、糖和鹽,將導致胰島素阻抗、影響健康,所以要避免在鮭魚上撒太多鹽,拌入薑黃可增加風味,也不要與大量的高碳水化合物、高糖食物一起食用。拉蘇利說,遵循基本要點並避免某些陷阱,就可打造有益大腦健康的晚餐。拉蘇利提出基本原則說,只要加工成份、糖和不健康脂肪含量低,都會是很好的餐點,可預防阿茲海默症、而且有益整體健康;他個人吃避免紅肉、香腸等加工肉類和任何含糖量高的食品,這些已被證明易導致胰島素阻抗,是失智症的危險因素。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5-22 醫療.皮膚
身上「4種黑痣」要切除!長在肢端常觀察 整形醫:不理恐變惡性瘤
你的臉部或身上有痣嗎?你知道痣不只影響美觀,還可能對身體造成影響嗎? 黑色素細胞痣 大部分都是後天產生 安南醫院整形外科主任王冠智說明,大眾所熟知的「痣」是學名為「黑色素細胞痣」的黑痣。顧名思義,痣是黑色素細胞一團一團的聚集,可能長在身體的所有部位,且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大部分的痣都是後天生成的,青春期後才逐一出現。 4大類別黑痣 建議應手術切除 礙於有些痣生長的位置不太美觀、有些會影響生活作息,有些甚至會造成病變,在在凸顯了手術切除治療的必要性。至於什麼樣的「痣」建議切除?王冠智列舉4大類別: 1、造成生活不適的痣:生長在穿戴胸罩處或腰際處,容易導致長期穿衣摩擦2、痣周圍呈現不典型表現:生長很快、色素不平均(雜色)、邊緣不規則、界線不明,或直徑大於6毫米等類型的痣,可能轉變為惡性黑色素瘤3、長在特殊部位的痣:長在肢端(手腳)或指甲溝須注意觀察,因較易轉變成惡性黑色素瘤4、先天性黑色素痣:伴隨新生兒成長的大片黑痣,同樣可能發展為惡性黑色素瘤,早期切除可減少病變機率 上述4大類型的痣,若是小且表淺,大多可以使用雷射磨皮的方式去除;若痣過大或長在困難區域(如眼周或眼瞼),則建議使用手術去除。 術後疤痕是否上身 手術細節是關鍵 王冠智強調,愈是小型的手術,「刀口設計」和「手術技術」的細節就愈重要,尤其切痣傷口的多層縫合、傷口感染的預防,以及拆線後疤痕照護等步驟,都是左右疤痕是否上身的關鍵。而若有針對黑色素痣的疑問,或有切痣的需求,建議至醫療院所就診整形外科,聽從醫師的專業建議和治療。 延伸閱讀: ·突然長痣恐致命! 醫曝「7徵兆=皮膚癌」:狂曬太陽超危險 ·注意身上不尋常的黑痣! 專家揭「多數人都忽略的部位」小心是癌 
-
2024-05-20 焦點.元氣新聞
醫病平台/意外偶見瘤(Incidentalomas)何其多
【編者按】:本週的文章來自三位醫師以截然不同主題寫出他們對事情的看法。一位深具睿智的精神科醫師,以其一流的文筆寫出最近醫病雙方常感到困擾的「意外偶見瘤」。他的一句「『多』並不等於『好』」道出深具哲理的回應。一位醫師因為看到兩位病人不理想的治療結果,而深感當初病人、家屬與他們的醫師之間因為沒有建立好關係,導致病人輕忽及拒絕持續追蹤的重要性,而錯失治療的良機,並以此強調醫病溝通的重要。一位老醫師敘述老同學畢業五十多年,在近乎完美的安排下暢遊山水,結果有好友體力不堪而發生遺憾,寫出這年紀應當量力而行,並建議其他更安全且能勝任的活動。最近偶然看到一篇短文,題為「How do you solve a problem like incidentalomas?」(Applied Radiology, February 01, 2013),讓我想起已經與我共存了幾十年的兩個腫瘤,一個我猜還在我的肝臟裡,另一個則深深地定居於我的腦下垂體。肝臟的那個腫瘤是有一年回台時因腸胃不適去台大做超音波時偶然發現的,看來相當不小。所幸我並沒有任何肝病症狀,肝臟功能指數也都正常,就決定不再做進一步的動作。這腫瘤至今已存在三十多年,我的肝臟還是謹守分際、克盡職守,看來當時做的是正確的決定。幾年後,我因為頸子痛去看一位神經科朋友,X光攝影果然呈現不少頸椎骨刺。沒想到的是在緊接的頭顱上方,腦下垂體的部位,竟然看到一個不大不小的異物。雖然這個部位的腫瘤惡化的機會不大,腦下垂體可是掌控全身內分泌系統的中樞。它又正在視神經交叉的上方,隨時有可能影響視力。但是想到手術刀深入到那麽脆弱的地方,就覺得恐怖,這事懸而未決,不久也就淡忘了。前年因故做了好幾次CAT及MRI,才又「意外」發現這狀如核桃仁的「無用之物」,隨即轉診腦下垂體神經外科專家。腫瘤大小不計,既然內分泌系統功能依舊正常,視野也未受損,我們也就決定讓它繼續依存於我的腦海深處。這些在醫學文獻上被稱為意外偶見瘤的腫瘤(incidentalomas)其實相當常見。人的身體的結構運作,堪稱奇蹟,但遠非完美。疙瘩、囊腫,四處可見,隨著年齡增長,只有越積越多,最常見於肺、肝、腎臟、甲狀腺、腎上腺及腦下垂體等。它們無聲無息地存在著,與我們井水不犯河水、相安無事。但是一旦住院,為了追究病因,有關無關的檢查紛至沓來 ,工具、儀器、方法愈精細、先進,意外、碰巧出現的「異常狀況」也就越多。這些發現鮮少有助於診斷與治療,卻給主治醫師帶来困擾。如果說十釐米的腫瘤才要擔心,那麼五釐米呢?八釐米呢?誰能確知界線在那裡?多年來「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一直是預防醫學的重頭戲。這在早期疾病盛行率高、檢查方法有限的時侯,的確是非常需要的。比如在1950年代肺結核四處可見的時候,單純的X光攝影可以讓我們知道那些人不管有沒有症狀,已是感染原,需要積極治療。如今檢驗方法成千上百,基於同樣的推理,我們是不是做越多越保險?因爲這樣的需求,許多醫院紛紛推出年度健康檢查的方案,有的甚至要住院一個星期。姑不論其成本效益,也不要去考慮某些檢查方法本身的危險性(比如輻射對健康的危害),拖漁網式(fishing expedition)的健檢,本身就早已是弊大於利。之所以如此,一個重要的考量是「偽陽性」(false positive)無可避免的問題。這是因為絕大多數的檢驗結果都不是非黑即白、非零即一,而是連續性的數據,正常與異常的判斷,取決於臨界點。用這樣的標準,每二十次檢驗就會出現一次的偽陽性結果。如果再加上檢驗儀器及人為的誤差,頻率一定更高。試想健檢如包含一百個項目,偽陽性結果的機會會有多少?這時除了受檢者不必要的焦慮外,醫師更要面對是否去作進一步、更具侵犯性的檢驗方法(如活體組織檢查),他又將何去何從?我對所謂的全身正子斷層造影掃描(以及其他掃描方法)運用於健檢的功用、利弊尤其不解。如果許多人也跟我一樣有許多「無聲無息」、不測不知的腫瘤的話,這樣花大把錢找出來的「病變」會有多掛心呢?多少人又會因此而去作侵入性的活檢,甚或冒著生命危險去清除「偶然」發現、不至於奪命的腫瘤呢?拉雜寫了這些,並不是要澆醫師冷水,也不是提倡鴕鳥政策,有病裝沒病。但是我相信我們有必要常常提醒自己,「多」並不等於「好」。就像人生的許多面向,醫療檢測需要有其目的,而不是亂槍打鳥,先收集資料再思考它們的意義。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5-19 癌症.其他癌症
台灣光罩執行長吳國精辭世 哪些人是易罹患膽管癌高危險群?
台灣光罩昨(18)日公告,昨日接獲家屬通知執行長吳國精辭世訊息。吳國精曾在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麾下任職,1998年創立波若威,是台灣光通訊領域先驅。據報導,吳國精罹患膽管癌,因病情突然惡化驟逝,享壽75歲。許多名人都因膽管癌病逝,包括前駐泰國代表李應元、資深歌手美黛、前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之子辜啟允及愛樂電台主持人沈鴻元等人。哪些人容易罹患膽管癌?肝膽腸胃科醫師郭建興曾受訪指出,膽管癌長在肝臟裡面,屬於廣義的肝癌,在所有肝臟惡性腫瘤中,膽管癌不到一成。膽管癌是一種從膽管上皮細胞長出的惡性腫瘤,與常見B型或C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細胞癌不同。不過,醫界至今仍不清楚膽管癌的致病機轉,只是從臨床觀察及文獻報告發現,曾有肝內膽管結石、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或感染過肝吸蟲的病人,罹患膽管癌機率較一般人高。肝膽腸胃科醫師余承儒曾受訪表示,膽管癌是一種從膽管上皮細胞長出來的惡性腫瘤,是除肝癌外第二常見的肝膽惡性腫瘤。一般來說,膽管癌少見於年輕病患,被確診的患者大都是60至70歲的人,且男性略多於女性。余承儒說,大部分膽管癌並無明顯成因,但一些造成膽管慢性發炎的疾病,如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膽道寄生蟲感染的病患,或是有纖維多囊腫肝疾病患者,都比一般人更容易產生膽管癌。另外如膽管結石或先天膽道異常,或是發炎性腸炎患者,也被認為是產生膽管癌的危險因子。膽管癌有哪些症狀?消化外科主任李祥麟曾受訪指出,罹患膽管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一般只會出現右上腹痛、噁心、食慾不振及體重減輕等非特定症狀;進展到晚期,才會出現如皮膚癢、黃疸、眼睛泛黃、及小便呈茶褐色等膽管組塞的症狀。大多數膽管癌病患無法早期診斷,容易錯失治療黃金時期。李祥麟表示,若臨床上懷疑是膽管癌,一般以外科手術切除為主,但手術對於長在肝門或總膽管附近的膽管癌,因附近的主要供應肝臟的大血管相當多,難度相對很高;另外若是長在肝臟內部的膽管癌,雖較有機會切除,但常因症狀不明顯,常常等到病程晚期才被診斷出來,而使得預後不佳。郭建興表示,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或動脈栓塞療法在膽管癌的療效不佳,外科手術是膽管癌治療首選,但要看腫瘤生長位置,如果在門靜脈或總膽管附近的膽管癌,由於附近密布血管及神經,手術難度相當高。若能幸運切除腫瘤,並維持膽汁順利從肝內膽管排出,可增加存活率。
-
2024-05-18 醫療.心臟血管
每周至少3次炸雞餐配手搖飲!男上班一半突「臉歪嘴斜」 就醫檢查結果出爐
台中市36歲王姓男子從事服務業,每周至少三次炸雞餐配手搖飲,因工作常熬夜工作到天亮才睡,罹三高也不自知,今年3月他上夜班才上到一半,突然臉歪嘴斜、肢體無力,右側偏癱,被送到衛福部台中醫院急診,查出是梗塞性腦中風,經緊急施打血栓溶解劑,男子隔天就可下床走路,住院七天後康復返家。每周至少3次炸雞餐配手搖飲!男上班一半突「臉歪嘴斜」衛福部台中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吳宇軒提醒民眾,一旦出現單側偏癱、臉歪嘴斜、口齒不清等疑似腦中風症狀,可請熟記腦中風口訣「fast微笑(觀察患者臉部是否對稱)、舉手(觀察手是否無力)、說你好(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盡快送醫(快打119,記下發作時間)」,爭取黃金救治時間3小時內送醫。吳宇軒說明,這名男患者是在深夜10時許到院,當時血壓飆破200,台中醫院腦中風團隊迅速幫男子檢查、排除腦出血等因素後,發現男子血壓降不下來,一小時內連打6支降血壓藥,才讓患者血壓降到可施以血栓溶解劑治療的標準,並及時完成治療。王姓病患表示,他不抽菸也沒家族病史,發病前也沒發現自己有三高問題,因為從事服務業,平時最愛吃炸雞跟喝手搖飲,礙於工作排班關係,經常熬夜工作到天亮才睡,沒想到自己年紀輕輕也會中風;他現在聽醫師建議清淡飲食、作息規律,目前已經重回職場。吳宇軒說,腦中風有年輕化趨勢,目前梗塞性腦中風治療以血栓溶解劑或經動脈曲栓術為主,但其中血栓溶解劑必須在發病後4.5小時內施行才有效。台中醫院腦中風團隊結合急診科、神經內外科、影像與重症醫學科,24小時全年無休搶救突發性中風患者生命。責任編輯:陳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