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6 科別.感染科
搜尋
咳嗽
共找到
2258
筆 文章
-
-
2021-01-26 該看哪科.兒科
一年感冒12次正常嗎?提升免疫大補帖
影片重點整理🔎1:12 什麼是免疫力?🔎2:45 感冒藥吃多會影響免疫力嗎?🔎4:15 小朋友常生病就代表免疫力不足嗎?🔎7:17 冬天如何預防感冒呢?🔎9:28 4關鍵全面提升免疫力坊間流傳不少關於兒童免疫力的迷思,例如,小朋友一年感冒超過5次,代表免疫力不佳?多吃感冒藥會削弱免疫力?醫師指出,這些都是錯誤觀念,兒童如一年內有2次以上反覆性的嚴重細菌感染,才需懷疑有免疫力問題,需就醫檢查。●免疫力不佳 先天因素居多2歲的妮妮曾高燒不退超過10天,原以為是一般感冒,經檢查發現,罹患的是一種罕見先天性免疫不全疾病─高免疫球蛋白M症候群,身體缺乏正常轉換抗體的能力,容易受到感染,需終生施打免疫球蛋白存活。開業小兒科診所副院長盧英仁表示,兒童的免疫力不全,可區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其中以先天性居多,後天的免疫力不全,可能是孩童患有腦瘤、白血病等疾病影響所致。●兒童平均一年感冒5-8次 屬正常現象盧英仁解釋,有些父母會誤以為,小朋友一年感冒超過5次,代表身體虛弱、免疫力不佳,其實是錯誤認知。相關研究統計,兒童感冒平均次數一年5到8次,國外數據更顯示,甚至有一年超過12次的平均數,皆屬正常狀況。孩童之所以經常感冒,是因小寶寶在6到9個月大時,還有母親經由胎盤給予的抗體保護,較不容易生病,等到抗體逐漸消失,孩童也上學之後,長時間處在群體生活中,當班級裡有一名孩童生病,其他孩童也容易因接觸被感染。不過,雖然會引起感冒的病毒超過100種,例如,腺病毒、冠狀病毒、輪狀病毒、腸病毒等,孩童在每次生病痊癒後,都會產生對此種病毒的終生抗體,一般在4、5歲之後,已罹患過多數病毒,未來較不常經會生病。●吃感冒藥不影響免疫力 一年內逾2次嚴重感染才須當心此外,針對吃太多感冒藥會削弱免疫力的說法,盧英仁表示,若僅是一般緩解咳嗽、流鼻水等症狀的藥物,並不會影響免疫力,除非感冒合併鼻竇炎、中耳炎、肺炎、泌尿道感染時,醫師才會開立抗生素治療,當動用到比較後線的抗生素,容易促使細菌突變,產生抗藥性。一般來說,感冒病程約持續一周,初期發燒3到5天,之後會有咳嗽、鼻涕轉為濃黃等情形,最長也會在兩周內改善,但如一年內出現超過兩次的反覆性嚴重細菌感染,例如,腦膜炎、菌血症、皮膚起膿瘍等,需懷疑免疫力有問題。盧英仁表示,攝取五色蔬果、多喝水、少吃甜食,或可補充綜合維他命,乳鐵蛋白、蜂膠、鋅等營養素,經醫學證實可提升免疫力;日常生活勤洗手、戴口罩、少摸口鼻眼,每周進行至少3次、每次30分鐘的運動,例如,羽球、游泳、快走等,有助提升免疫力。更多訊息加入LINE@搜尋《友愛寶貝大無畏》盧英仁小檔案現職:翁佩魁小兒專科診所副院長主治專長:疫苗注射兒童健檢一般小兒感染疾病小兒過敏氣喘泌尿道感染皮膚疾病學經歷:台北國泰綜合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小兒科醫學會專科醫師中華民國感染症醫學會專科醫師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專科醫師臺大醫院小兒感染科研究員輔大醫學系臨床講師小兒科專科醫師指導醫師中華民國兒童保健協會會員嬰兒與母親雜誌票選2010年以及2011年以及2013年以及2016年全國最佳小兒科好醫師
-
2021-01-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全聯桃園地區86個門市不開放微波爐、休憩區、廁所使用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4日公布新增2例本土COVID-19確定病例(案889、案890),今再發布這2個案例的公共場所活動史,提醒曾於表列時間地點活動的民眾落實自主健康管理,減少出入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需要外出時請正確佩戴口罩。其中,民眾最愛逛的全聯又入列了,桃園市八德東勇店於24日收到通知後已進行全面消毒,並依循SOP再進行一次紫外燈室內殺菌和漂白水擦拭,採取高規格防疫措施,25日經衛生單位確認後已恢復正常營業。而全聯護理師也進行門市人員衛教,如有感冒症狀如發燒、咳嗽、嘔吐等症狀同仁,已要求立即作自主健康管理與自行居家休養。而針對桃園近日的疫情狀況,全聯也宣布桃園地區共86家門市,也會視來客數或使用頻率增加清潔次數,並暫停開放顧客休憩區與使用廁所,有設置微波爐的門市也暫停開放使用。為防範疫情,全聯所有門市人員早已做好自主防護措施,每天上班都會戴口罩及量體溫,加強手部清潔,如有感冒症狀如發燒、咳嗽、嘔吐等症狀同仁,會要求立即作自主健康管理與自行居家休養。同時門市環境也有加強環境消毒作業。全聯依循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示,採取高規格防疫措施,請消費者安心購物。另請消費者進入賣場要戴口罩做好防護,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
2021-01-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戴口罩咳嗽時怎麼做才正確?看看陳時中示範
部立桃園醫院疫情持續擴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最近幾乎天天親自上陣主持疫情記者會,即便本身感冒咳嗽也不缺席。日前幾場記者會上都可以聽到陳時中講話講一講就咳嗽,記者發問關切部長健康狀況,陳時中表示「我年紀大了,感冒拖得比較久,整體狀況還好,就是有痰。」身為指揮官,陳時中不斷的在宣導要大家勤洗手、戴口罩等防疫常規,而他自己是如何落實防疫?以往我們看到他是側身摀在手臂衣服內咳,而最近可以觀察到戴著口罩的陳時中在咳嗽時,拿了一張衛生紙遮住戴口罩的嘴巴,身為防疫指揮官,這算是一個正確的示範。要知道,口罩的內側是自身的飛沫,而外側其實更髒,不知接觸到多少外部的細菌、飛沫,陳時中這個動作可以更進一步阻絕細菌外散,也讓自己的手不要沾染到口罩外側的病毒。再度提醒大家,用過的口罩應該正確丟棄,以免口罩上的病毒外散。正確脫法是拉束帶從耳朵側脫下,再將接觸口罩外側邊緣將內側包住對折丟棄。(畫面約從14:15:38開始)
-
2021-01-25 養生.聰明飲食
行家才懂的特質?以咳嗽次數來評比橄欖油等級
比較近期的營養智慧故事是始於一九九○年代初期,主角叫蓋瑞.波尚(Gary Beauchamp),他擔任美國莫耐爾化學感官中心的主任長達二十四年,畢生都在研究味覺與嗅覺。當時,製造傷風感冒藥檸適(Lemsip)的英國藥商,因為有個與味道有關的問題,而與波尚聯絡。這個藥物前不久曾更改配方,加入了抗發炎藥物伊普芬,也就是止痛藥安舒疼的成分,結果消費者對此感到不適應。之前顧客都喜愛檸檬胃熱飲,但他們覺得現在的新藥味道變苦了。波尚與同事們嚐了純的伊普芬後,發現服用檸適的消費者其實錯了。伊普芬並不苦,而是會引發有點類似辣椒引起的灼熱感,而且這種感覺只會在喉頭後方出現。後來,波尚的同事向檸適製造商提出一些可能降低喉嚨燒灼感的建議。然而,波尚直到一九九九年才更進一步仔細思考伊普芬的味道問題。那時他在義大利西西里海岸邊的古城埃里切參加一場會議,從西西里島首府巴勒摩前來的兩位物理學家各自帶了橄欖油,招待大家嚐嚐。橄欖油倒入小玻璃杯後,客人們先是嗅聞,啜一小口,在口中攪動與空氣混合,最後吞下去,就如同品酒般。波尚回憶道,當初他喝了一口之後說道:「怪怪!這和我嚐伊普芬時喉頭的刺激感是一模一樣的。」瞬間,波尚心中已經有個理論成形,那就是:橄欖油中含有某種抗發炎物質,這種物質所參與的代謝過程和伊普芬相同,而且這種抗發炎物質和以有益健康聞名的地中海飲食有關。回到莫耐爾化學感官中心後,波尚倒了一杯橄欖油給他同事,對方一嚐便說:「你幹嘛放伊普芬進去啊?」彼時,也已經有研究證實橄欖油中的確含有某種抗發炎物質,這種具防禦功用的植物次級代謝物稱為「橄欖油刺激醛」,能夠刺激在人類喉嚨中發現的一種受體,就和伊普芬抗發炎的路徑是一樣的。在一篇發表於《自然》雜誌的論文中,波尚推測地中海飲食中固定低劑量的橄欖油刺激醛可能有益健康,例如降低癌症、心臟病以及阿茲海默症的發生率。最妙的是,人們對於橄欖油刺激醛的感覺。剛開始品嚐橄欖油的人並不喜歡這種油,因為會讓喉嚨癢癢的;但是對於行家來說,這種喉嚨燒灼的感覺正是品質的象徵。橄欖油愛好者是以咳嗽的次數來評比橄欖油的等級,像是一咳、二咳或是三咳(咳越多次就代表越好)。歐盟官方公認喉嚨有燒灼感是好橄欖油的特質。這聽起來和營養智慧驚人地相似。科學家認為,喜歡優良的橄欖油是習得的偏好,而美食家則認為這是「後天養成的口味」,第一次吃的時候你不會喜歡,但是一旦身體察覺到橄欖油的好處後,這種油在意識上就會變美味。你會知道喉嚨有燒灼感是好的,因為這有益身體健康。※ 本文摘自《美味陷阱》。《美味陷阱》作者:馬克‧史蓋茲克譯者:鄧子衿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0/11/24《美味陷阱》書封。圖/時報出版提供
-
2021-01-24 科別.消化系統
胃食道逆流長期恐發炎 睡覺面朝左等3招有助改善!
長期胃食道逆流,恐成惡性循環引發炎! 食道是從喉嚨連接至胃部入口,長約25公分的管道。管壁厚度約4公釐,直徑約2公分,在停止吃吃喝喝時,會呈現扁塌的狀態。食道的上部與下部,有一種名為括約肌的肌肉。「括」這個字,顧名思義在收縮後可將器官封閉起來。當我們要吞嚥食物時,上部延續到下部的括約肌就會打開。 當食物運送至胃,「胃液」就會分泌出來,開始消化食物。每次吃東西都會分泌出0.5~0.7公升的胃液,1天的分泌量更高達1.5~2.5公升。胃液內含「胃酸」以及「消化酵素」等物質。胃酸的主要成分為鹽酸,酸性非常強,因此可在胃裡抵抗細菌,防止食物腐敗。 食道與胃不一樣,承受不住胃酸的強度。因此胃液反覆逆流或停滯後,當食道一直曝露在胃酸下,食道黏膜就會受傷而發炎。逆流性食道炎的發炎症狀,就是食道過度曝露在酸液之下才會引發。曝露的時間愈久,發炎症狀將演變成重症。一旦食道黏膜發炎,就會紅腫起來,出現各式各樣的症狀。如此一來,食道的機能會變差,且會進一步促使胃液逆流,陷入惡性循環。 3招改善胃食道逆流! 1.腹式呼吸鍛鍊橫膈膜 「橫膈膜」是位在下食道括約肌周圍,呈現膜狀的「肌肉」。因為是肌肉,所以平時如果沒有善加使用,就會鬆弛變硬。反過來,若是施加負荷加以訓練,還是能夠加以鍛鍊。一般認為,鍛鍊橫膈膜,即可使下食道括約肌保持在正確的位置,活化橫膈膜的功能。 建議大家善用「腹式呼吸」在橫膈膜施加負荷。仰躺、膝蓋立起來進行,才能徹底深呼吸,彰顯效果。還可以將抱枕或保特瓶等「重物」放在腹部上進行鍛鍊。請大家依照個人體力,逐步增加負荷。 腹式呼吸是吸氣後將下腹部鼓起,吐氣後使腹部內縮。這麼做就能增加壓力,橫膈膜便會往上升。吐氣時,盡可能拉長時間慢慢吐氣,將空氣完全吐盡。腹式呼吸還可以坐在椅子上進行。如果要站著做腹式呼吸,要將雙腳稍微打開。 2.睡覺時面朝左 最容易引發逆流的時間,就是「就寢時」與「餐後2~3小時」。所以餐後3小時內,請不要躺下來。一定要躺下時,請將左側朝下。 左側朝下側躺,逆流情形才會減少。如果是右側在下的話,胃會高於食道,就容易發生逆流。但是左側朝下時,身體不能拱起來,否則會壓迫到腹部。 目前發現,左側朝下躺著時,可強化下食道括約肌的力量。右側在下的話,這種效果就不會顯現。 3.睡覺時抬高上半身 有胃食道逆流症的人,睡覺期間容易引發逆流,因此睡眠品質通常不好。為了防止逆流,睡覺時應將上半身抬高。而且並非靠枕頭抬高就好,必須讓上半身維持傾斜。只要能做到這點,就不容易發生逆流,得以減少食道曝露在酸液下的時間。 建議大家可以使用市售的「三角枕」(傾斜枕、側睡枕、三角靠墊),這種枕頭具有和緩的傾斜角度,上半身可以全部靠上去睡。如果不使用市售產品,也可以將毛巾等等疊放在一起製造出傾斜角度,且角度應維持在15度左右。 就算你是飽受嚴重咳嗽困擾的逆流性食道炎患者,只要在服用藥物的同時,持續採取這種睡姿,即可迅速治癒咳嗽。除了維持傾斜角度,另外再將左側朝下側躺的話,更能安心解決逆流情形。 資訊來源:方舟文化/你又胃食道逆流了嗎? 編審專家:張振榕胃腸肝膽科診所院長/張振榕醫師 本文內容為方舟文化/你又胃食道逆流了嗎? 授權刊登 《延伸閱讀》 .胃食道逆流人口成長多5倍!營養師提醒吃飯要正確 .幽門桿菌是火燒心兇手?醫:壓力大、飲食不均易慢性胃炎
-
2021-01-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因應部桃院內感染 指揮中心啟動專案、頒布五點新措施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院內感染群聚持續擴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昨(22)日國內新增2例本土新冠肺炎確定病例,都是由部桃擴散。因應醫院感染事件,指揮中心持續強化相關防治作為,啟動部桃專案,並發布五點新措施,包括:1、門診降載,考量診療必要性及延續性,僅提供複診病人服務。另外,針對住院病人清空部分,出院或轉院之病人列為居家隔離對象,轉院後須住專責病房,14天隔離期滿或移出前須再次採檢;出院者須居家隔離14天,期滿安排採檢。2、將針對1月6日至1月19日由綠區出院病人於健保卡註記為「自主健康管理」專案對象,提醒醫療機構注意詢問接觸史,提供適切之醫療服務,並將提供診治醫療機構防疫獎勵,不得無故拒診;如需轉診採檢,請開立電子轉診單並通知當地衛生局。指揮中心將另針對協助收治或診治部立桃園醫院轉出病人之醫療機構,其相關照護之醫事人員,依獎勵要點發予津貼,醫療機構則發予獎勵金。3、醫院清空後改善措施,繼續收治病人及執行照護之醫事人員,依據「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醫療照護及防治發給補助津貼及獎勵要點」規定,核發人員津貼;另該醫院內配合指揮中心啟動院內感控改善方案,所需經費由特別預算支應。4、醫院自1月12日起住院病人只出不進,適用「衛生福利部對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影響醫療(事)機構住宿式機構藥商補償紓困辦法」申請補償。5、醫院應持續落實動線管制,人員不跨區移動,強化環境清消等感染管制措施。指揮中心指出,呼籲國人進入醫療機構應全程佩戴口罩,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並於進出醫療機構時落實手部衛生。此外,仍須避免不必要的陪病或探病,建議以視訊或電話方式替代實地探視,如需提供病人物品,建議可交付予醫院轉交;若仍有實地探視之需要,應配合實聯制登記及院方相關管理措施。
-
2021-01-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部桃專案 1月6日至1月19日出院病人成健保卡註記對象
因應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院內感染群聚事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持續強化感染管制作為,啟動部桃專案,門診降載,考量診療必要性及延續性,僅提供複診病人服務。將針對1月6日至1月19日由綠區出院病人於健保卡註記為「自主健康管理」專案對象。另針對住院病人清空部分,出院或轉院之病人列為居家隔離對象,轉院後須住專責病房,14天隔離期滿或移出前須再次採檢;出院者須居家隔離14天,期滿安排採檢。出院病人於健保卡註記為「自主健康管理」專案對象,提醒醫療機構注意詢問接觸史。陳時中表示,提供適切醫療服務,並將提供診治醫療機構防疫獎勵,不得無故拒診;如需轉診採檢,請開立電子轉診單並通知當地衛生局。指揮中心將另針對協助收治或診治部立桃園醫院轉出病人之醫療機構,其相關照護之醫事人員,依獎勵要點發予津貼,醫療機構則發予獎勵金。陳時中說,醫院清空後改善措施,繼續收治病人及執行照護之醫事人員,依據「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醫療照護及防治發給補助津貼及獎勵要點」規定,核發人員津貼;另該醫院內配合指揮中心啟動院內感控改善方案,所需經費由特別預算支應。陳時中表示,醫院自1月12日起住院病人只出不進,適用「衛生福利部對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影響醫療(事)機構住宿式機構藥商補償紓困辦法」申請補償。醫院應持續落實動線管制,人員不跨區移動,強化環境清消等感染管制措施。民眾進入醫療機構應全程佩戴口罩,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並於進出醫療機構時落實手部衛生。另請盡量避免不必要的陪病或探病,建議以視訊或電話方式替代實地探視,需提供病人物品,建議交付醫院轉交;若仍有實地探視需要,應配合實聯制登記及院方相關管理措施。
-
2021-01-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再添病例 宜蘭市宣布新春團拜、500桌辦桌停辦
新冠肺炎本土病例不斷增加尚無減緩跡象,宜蘭市為降低疫情擴散風險,市長江聰淵今天宣布取消原訂2月17日(農曆正月初六)的新春團拜,3月20日(農曆2月8日)「宜蘭大拜拜系列活動呷辦桌500桌」也停辦,至於陣頭遶境視疫情再與城隍廟研議是否辦理。今天再增一名本土病例及一名境外移入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針對各地預計舉辦的大型活動,要求主辦單位評估活動風險,若決定舉辦,應訂定完整防疫應變計畫,落實防疫準備措施;若無法規劃完善的防疫配套,強烈建議取消或延後辦理。宜蘭市公所為避免群聚染疫風險,今天宣布「新春團拜」與「呷拜拜」都停辦,市長江聰淵呼籲民眾最近少出入公共場所,若進入難以保持社交距離,或近距離接觸不特定對象的高風險場域,務必全程佩戴口罩,並落實手部衛生並做好咳嗽禮節。
-
2021-01-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部桃疫情已10人確診 全國醫院每日訪客限縮1人1時段
部立桃園醫院疫情,短短九天從院內染感惡化到社區感染事件,目前累積10人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宣布,因應國內醫院發生疫情,即日起強化醫療院所門禁管制措施,每日訪客可探視時段減少為1個時段,以1名為原則。陳時中說,訪客及人員進入醫療院所須全程配戴口罩,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進行體溫量測等健康監測,並落實手部衛生。訪客探視(病)由每日固定2個時段,限縮為1個時段,且每名住院病人每次以至多2名訪客為原則,醫院得視情形調整。陳時中表示,住院病人陪病者(含照顧服務員)以1名為原則。住院病房訪客及陪病者採實聯制登記,落實詢問旅遊史(Travel history)、職業別(Occupation)、接觸史(Contact history)及是否群聚(Cluster),並可利用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查詢相關資料。陳時中說,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及自主健康管理者,於管理期間,勿至醫院陪病。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及自主健康管理者,於管理期間,勿至醫院探病。但居家隔離/檢疫第1天(含)以後且無症狀者,或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無症狀者,依「開放民眾自費檢驗申請規定」採檢陰性後探病。陳時中也說,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含外包人員)應穿戴適當個人防護裝備。指揮中心籲請民眾儘量避免不必要的陪病或探病,建議以視訊或電話方式替代實地探視,如需提供病人物品,建議可交付予醫院轉交;若仍有實地探視之需要,應配合實聯制登記及院方相關管理措施。另醫療機構相關管理規定,將視疫情發展滾動式修正。有關「醫療機構因應COVID-19陪病及探病管理原則」已公布於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專區/醫療照護機構感染管制相關指引」項下,提供各界瀏覽參考。另為因應COVID-19疫情發展,衛生福利部將適時考量醫院量能,調整醫院評鑑辦理方式,並於適當時間公布,以降低醫院不必要的負擔;並籲請醫院全力防疫,停止不必要的預評和演練,且應避免一群人跨樓層隨意出入。
-
2021-01-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摩斯員工確診!吃了沾上新冠病毒的食物會怎樣?
編按:截至19日部立桃園醫院群聚累積9人確診,其中案865是摩斯漢堡桃園捷運A7店員工,在1月16日至18日曾在店內活動,許多人擔心若是吃了新冠病毒汙染的食物會染疫嗎?雞肉會有沙門氏菌、生菜有大腸桿菌、自助餐沾上諾羅病毒都會讓人生病,為何衛生官員沒有針對被新冠病毒(COVID-19)汙染的食物發出警告呢?美國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及專家指出,儘管在感染者糞便中發現新冠病毒,但尚無證據顯示新冠病毒可透過消化系統致病。新冠病毒在肺部 諾羅和沙門氏菌在腸部不同生物體導致人類生病的途徑有別。新冠病毒這類的呼吸道病毒,通常附著在肺等器官的細胞上;諾羅病毒和沙門氏菌等則可在胃酸中存活,然後附著在腸內的細胞繁殖。病菌藉由專門附著在人體某種組織上,然後致病;其傳播方式也不同。流感和新冠肺炎之類的呼吸道病毒,主要通過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及咳嗽、打噴嚏等飛沫傳染。通過食物致病的細菌 會引起腹瀉等症狀通過食物致病的細菌會引起腹瀉等症狀。某些情況下,糞便中的細菌會透過衛生習慣不良者的手觸摸他處,向外傳播。所以,食品業員工若罹患消化系統疾病,一定要待在家中,這一點非常重要。若他們仍去餐廳工作,可能導致多人生病,風險很高。談到食物和COVID-19的關係,專家表示,人們到超市購物,與其他顧客和員工交流時的致病風險最大,而不是吃下肚裡的東西。這正是為何商店要限制店內人數、還用膠帶標示出應該距離多遠的原因,顧客保持社交距離很重要。在家打開雜貨包裝後 一定要仔細洗手專家說,新冠病毒可在某些物品表面上存活,因此盡量不要拿手觸摸東西,也要避免在購物時碰到臉。CDC還建議,在家裡打開雜貨包裝後,一定要仔細洗手。至於在感染者糞便中發現新冠病毒一事,CDC指出,尚不清楚在糞便裡發現的病毒是否真能使某人生病。康乃爾大學傳染病和公共衛生專家艾莉森·史托特(Alison Stout)說,「新冠病毒表面多孔,存活的機率很小。」糞便中有病毒存在,更可能是全身感染的反映,而不是其在消化道中生存的能力。
-
2021-01-20 養生.抗老養生
「大寒」各種病毒活躍 多吃這類食物抵禦風寒邪氣
1月20日是24節氣的「大寒」。最近氣溫驟降,民眾對「大寒」威力有感覺了。在「立春」之前天氣酷寒,尤其在大陸北方,那種風雪飄飛,刺骨寒心的冷,更可以體會這節氣為何叫「大寒」了。大寒是一年中最後一個節氣,與立春相交接,所以飲食上與小寒也略有不同。此時也是年尾調整身體最重要的時刻,進補量應逐漸減少,以順應季節變化。古有「大寒大寒,防風禦寒,早喝人參、黃酒,晚服杞菊地黃丸」,這是古時農民在田裡勞動一年,到了冬末農閒為儲備來春體力的生活寫照。但現代人營養過剩,飲食高油、高糖,熱量常過多,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宜注意熱量攝取,以免血壓、血糖飆高。在大寒的進補上,應適當地加進一些具有升散性質的食物為適應春天升發特性做準備。秀傳紀念醫院中醫部主任李維哲指出,「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即寒冬時新陳代謝減緩,免疫力隨之下降,這時應做好冬季養生,養精蓄銳,培養明年健康體質根本。生活作息上應注意「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即早起運動的人,應看到太陽露臉,氣溫稍微回溫,並做好保暖防護再出門,免得溫差過大而受寒,或發生高血壓、中風、心肌梗塞等意外。不要吃冰冷的食物或喝冰涼飲料,涼性的菜蔬水果亦不宜多吃,才不會使人裡外皆寒,陽氣喪失。乾冷氣候,皮膚的水分與脂肪含量減少,皮膚變得乾燥敏感甚至皸裂,可多吃些含黏液質食物,如蜂蜜、木耳、海參、蹄筋等。如果患有冬季搔癢症,小腿紅癢脫屑,則宜塗抹乳液加以保養。大寒期間尤其是各種病毒最活躍的時節,也是感冒等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高發期,應適當多吃一些溫散風寒的食物以防禦風寒邪氣的侵擾。日常飲食中常用的具有辛溫解表、發散風寒的食物有紫蘇葉、生姜、大蔥、辣椒、花椒、桂皮等。李維哲指出,感冒伴隨喉嚨痛、咳嗽時應避免吃補品,否則不僅會咳得更嚴重,聲音還會沙啞。「虛者補之,實者瀉之」,也就是說進補適合對象的體質是虛性的;而火氣大、咽乾口苦、嘴巴破、便秘等,體質過度亢進者屬實性體質,則需要處以瀉火法或涼補法。依中醫辨證原則,補氣類如人參、黃耆、白等;養陰補血類如生地、阿膠、當歸等。不少人認為既是補品,就有益無害,多多益善或補不得法,結果反而產生副作用。雖然冬日嚴寒,人體需要更多的能量來抵禦寒邪,藥膳宜溫補而忌寒涼。進補是要補體質虛的人,應依體質進補,一般體質大體分為燥熱與寒冷兩種體質。燥熱體質進補後會口乾舌燥的人,可以多喝開水,吃點綠豆湯、冬瓜湯等。另外,進補或吃火鍋去「大寒」時,飲食要有節制,切忌暴飲暴食。吃火鍋要適可而止,應該適量吃些饅頭、麵條、麵線等易消化的食物,隨時要注意胃腸保養。若能注意好年節前「大寒」的養生法則,那麼待陽氣升發的春季,人體新陳代謝開始旺盛,就可以過個稱心如意的牛年了。【諮詢/秀傳紀念醫院中醫部主任李維哲,記者張耀懋報導;出處/2009/01/17聯合報】(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
2021-01-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案865曾到訪!摩斯漢堡A7店暫停營業、全館消毒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1月19日公布新冠肺炎(COVID-19)最新動態,國內共新增4例本土確診病例、2例境外移入。其中案864、案865為案863的同住家人,另外還有護理師、外籍看護。其中案865曾於1月16日至1月18日期間造訪摩斯漢堡桃捷A7店,業者也表示,目前全店已經於1月18日暫停營業,並且進行相關人員隔離、店舖全面清潔消毒。19日國內新增的4起本土確診病例,均為醫院感染事件之確診個案接觸者。指揮中心表示,案864、865分別為50多歲男性及20多歲女性,均有咳嗽、流鼻水症狀,18日採檢後,19日宣告確診。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所公佈的公共場所活動史中,案863、案864曾於1月13日、16日到訪桃園南門市場;案865則於1月16日至1月18日到訪摩斯漢堡桃捷A7店,時間尚待確認。摩斯漢堡於1月19日緊急發布聲明,表示為確保員工及顧客安全健康,除該分店已自1月18日起暫停營業之外,本公司已全力配合政府單位的防疫要求,採取嚴格的相關人員隔離與自主健康管理與店舖全面清潔消毒。對於員工因為是醫護人員的家屬而承受感染風險,深感不捨。防疫消毒期間不便之處請民眾見諒,恢復正常營業時間將提供更安全的用餐環境。全體員工感謝各位顧客的支持。摩斯也指出,為守護消費大眾的安全與健康,一直遵循嚴格的店員健康管理與餐飲製作標準以確保食安,提供健康、安心、安全的用餐環境及餐飲品質。
-
2021-01-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碰觸口咽鼻前要洗手!專家:要定期清潔自己的工作環境
部立桃園醫院醫護染疫事件已達5人,外界憂是否會擴大至社區,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感染內科主任陳彥旭建議,之前SARS時期發現「話筒」也可以培養出病毒,代表「環境清潔」的基本功應該要落實。陳彥旭表示,新冠病毒會透過飛沫與接觸傳染,他提醒,咳嗽有感染病毒、講話的口沫若落到桌子上,然後又摸到自己的口、咽、鼻是非常危險的,所以接觸口、咽、鼻前要洗手,環境部分,自己的工作環境要自己定期清潔。陳彥旭表示,民眾要重拾警戒的心,雖然有規定八大場所要帶,但要落實「洗手」,基本功落實再加上疫苗,台灣防疫還是有機會。陳彥旭表示,之前SARS時有病人不吃糖尿病、愛滋病、高血壓的藥,癌症追蹤也並未來醫院回診,後來SARS時很多人逝世,但卻不是因為病毒。陳彥旭指出,這次疫情中,有位病人自去年疫情爆發後就不來回診,結果前陣子回來才發現已是肺癌末期。他呼籲,民眾勿因疫情就延誤自身本來的病情,該就醫回診的千萬要去,該吃的藥仍要吃。
-
2021-01-19 名人.黃軒
他們明明都有戴口罩,怎麼會傳染?醫:「這個地方,最危險」
隔離病房「內」的污染在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其實每天都會和COVID-19 群魔混在一起,環境非常險峻,科學家發現一般隔離病房和重症隔離病房,到處都有可能是污染源,有些還汚染跑到了隔離病房之外呢!隔離病房的環境污染1.空氣重症隔離病COVID-19 陽性率:35%一般隔離病COVID-19 陽性率:12.5%2.空調重症隔離病COVID-19 陽性率:66.7%一般隔離病COVID-19 陽性率::8.3%3.空間排風囗處COVID-19 陽性率:35.7%:病室內COVID-19 陽性率:44.4%醫生值班室內COVID-19 陽性率:12.5 %隔離病房的物品污染1.電腦設備在「重症隔離病房」最易污染,最髒的就是:電腦滑鼠、鍵盤...電腦設備了。COVID-19 陽性率:75%在「一般隔離病房」最易污染,最髒的也是:電腦滑鼠、鍵盤。2.垃圾桶COVID-19 陽性率:60 %3.病床把手COVID-19 陽性率:42.9%4.隔離病房的門把COVID-19 陽性率:8.3%5.囗罩衣物醫護人員的穿著,也都會被污染!這些包括了囗罩、鞋底 ( 50% ) 、袖子 ( 16.7%),手套⋯⋯All swabs from the outer mask surfaces of the masks were positive for SARS–CoV-2, whereas most swabs from the inner mask surfaces were negative哪裡區域,最容易發生污染?在隔離病房,我們都會簡單分成「汚染區」,「半汚染區」和「清潔區」汚染區:通常就是病室區,病人治療的地方半污區:脫下防護裝備的地方清潔區:離開以上的地方研究發現,最容易發生醫護人員受汚染的地方就是在「半汚區」,也就是說醫護人員脫下防護裝備,是比穿上防護裝備更危險⋯⋯義大利研究人員發現在半污區的COVID19陽性率:50%,都比「污染區」還更高呢。在半汚區,也就是在醫護人員脫下防疫裝備,在此處的乾式洗手液,是100%受到汚染的,而這裡的區域,一半的門把都沾滿了COVID-19 病毒。隔離病房「外」的污染1.藥局國外的研究發現,當對全院的地板做COVID-19 的研究,發現藥局的地板,竟然是100%完全被病毒汚染啊!奇怪?藥局沒有病人,地板上怎麼會都是COVID-19 病毒?後來才想到,鞋底!沒錯啊,早就有文獻資料告知COVID-19 病毒,可以在鞋底活上好幾天。果然查到一半(50%)曾到隔離病房的醫療人員的鞋底下,都有COVID-19 病毒,原來病毒是隨這些醫療人員,踩出了隔離病房的。2.一般病房國外的文章發現在隔離病房的醫療工作人員,平均得到COVID-19 的感染機率是8.3%,而在一般病房工作的醫療人員,得到COVID19 的感染機率是3.4%而已。進一步分析,不同職別,發現有差別的:醫師在隔離病房感染機率是4.4%在一般病房感染機率是21.4%護理師在隔離病房感染機率是10.2%在一般病房感染機率是3.4%清潔工在隔離病房感染機率是10.2%在一般病房感染機率是0%在一般病房,清潔工反而最安全的!在隔離病房,清潔人員 (9.1%) 的感染機率比醫生 (8.0%) 和護理人員 ( 6.3% ) 更高。在非隔離病房的醫生(21.4%),其發生感染率,是比隔離病房的醫生(4.4%)更高。就像那位醫生戴只一般外科口罩因為在非隔離病房,而在838醫師接觸下,他就容易被汚染到了。主要可能是在非隔離病房的醫生沒有全套防護的。我之前有寫過,醫護人員在哪種場景容易被傳染?【全文閱讀:COVID-19 易造成院內感染嗎?】醫療人員NG行為,導致自己被感染家中有人確診,而被感染防護裝備,穿脫不當在休息室,和其他醫療人員交談超過15分鐘和其他醫療人員在近距離(1m)內,一起吃飯工作時,沒有保持安全距離。替確診COVID 19 病人做檢查寫一下,飛沫傳染1.吸入飛沫很多人在問,醫護人員之間,都會有戴口罩,怎麼會相互傳染?大家都以為是醫護人員之間互相對彼此咳嗽,才得吸入飛沫感染。其實這種機會,不要說醫院,你現在在捷運車廂內只要清喉,類似咳嗽聲音,你旁邊的人也有戴上口罩,大家都會遠離你呢!只要你有戴口罩,面對面咳嗽,然後吸入飛沫傳播機會,也會減低很多。但現在大部分都是無症狀感染為主,這些感染病毒在環境中製造汚染,也就是: 「你的手指頭,才是最危險」 2.接觸飛沫在重症隔離病房,在一般隔離病房,最髒的東西,就是滑鼠和鍵盤,這些都是醫生,護理人員,共用的電腦,很顯然接觸838留下在手指頭的飛沫傳播,就會變成主要途徑之一了。當838回醫院用電腦打病歷,護理人員,又用838用過的滑鼠和鍵盤、打報告,接下來就是人類自然反射動作:挖鼻孔3.挖鼻動作我們在沒有人之下,在私人空間下,我們會常常接觸到眼鼻嘴耳,還有脖子呢!你每小時,會有三次機會挖鼻孔你每小時,會有四次機會碰嘴巴你每小時,連耳朵都有一次機會摸到呢!同樣的,當838協助主治醫師取咽喉異物,如果手指頭的滿滿病毒,也可以透過接觸的任何東西造成汚染,而主治醫師與同在的護理師,又沾到汚染的任何東西,然後當把囗罩拿下時刻,又自然反射動作去挖鼻孔,就會傳染了。 向醫護人員致敬 在群魔亂舞的隔離病房内內外外,醫護人員在防疫第一線工作,用自己的生命搶救大家的生命,你們知道我們是多危險?時刻都會被環境污染,而間接的方式自己也會被感染?我們醫療人員決對「是人,而不是神」,而病毒才理職務是什麼,逮到機會一樣感染的。故向全球的醫護人員致敬,單一個美國,就已經有三千名醫護人員,因這場戰疫,而犧牲了生命...我們珍惜眼前所有的醫護人員。來源:10.1371/journal.pone.0181558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8969720340626?via%3Dihubhttps://wwwnc.cdc.gov/eid/article/26/7/20-0885_article
-
2021-01-19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戴口罩盯直播下載APP 台灣民眾防疫成習慣
抗疫週年專題3 過去一年境外疫情嚴峻,台灣民眾則是戴口罩、量額溫、噴酒精過著日常生活,習慣出入醫院刷健保卡,集會活動實聯制,還會用手機看直播關心疫情動態,台灣全民防疫意識高張,極少數居家檢疫趴趴走的人形同全民公敵。2019年12月31日,台灣意識到中國武漢出現非典型的肺炎疫情,當晚即對武漢市直飛台灣班機進行登機檢疫。台灣在2020年1月21日發現從武漢移入的確診首例,武漢在1月23日封城,國外專家認為,以兩岸往來之頻繁,台灣必定災情慘重,結果卻是跌破專家眼鏡。政府記取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的教訓,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便拉起阻絕邊境移入、醫院感染、社區傳播的3道防線,並首度採用智能防疫,彙整旅客入境健康聲明,將入境資料轉進「防疫追蹤系統」,第一線民、警、衛政人員都加入防疫的行列。●全民瘋口罩 健保APP爆紅政府忙著超前部署,民眾忙著超前「囤貨」,口罩、酒精立刻被掃光,政府釋出防疫口罩還不夠,於是接連宣布禁止醫用口罩輸出、徵用廠商生產的口罩、成立口罩國家隊、口罩以實名制販售等措施,逐步擴大產量,最後還有餘裕進行口罩外交。到了第4季,市面上各式彩色時尚口罩已十分普遍,送禮自用兩相宜。在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初期,每人每7天只能買2片口罩,用電鍋蒸、照紫外光等口罩消毒復活撇步紛紛出籠,原本做為健康存摺的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APP,火速開通口罩預購功能,隨後再增加藥局口罩地圖,衝出730萬次下載量,一舉奪下2020年全台APP下載冠軍。台大兒童醫院院長、感染症專家黃立民說,台灣人確實被18年前的SARS嚇到了,這次面對疫情,防疫意識明顯提升,儘管戴口罩不舒服,但對於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出入公共場所必須戴口罩的規定,大家都能配合。●防疫五月天 天天有直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副指揮官陳宗彥、疾管署長周志浩、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發言人莊人祥是台灣防疫國家隊的主要面孔,指揮中心連續140天在每天下午2時舉行的疫情簡報,一度創下10餘萬人同時線上觀看的紀錄。陳時中等5名記者會的班底知名程度不亞於影視紅人,被媒體稱為「防疫五月天」,他們提供的透明、即時和專業的疫情訊息,發揮了安定民心的力量。滑手機一手掌握疫情,成了台灣許多庶民的習慣,疾管署的LINE「疾管家」聊天機器人,還能將防疫訊息化繁為簡,以圖卡呈現,追蹤人數迅速從10餘萬人增加到200多萬,有效分攤防疫專線1922電話爆量的壓力。●科技監控助檢疫 電子圍籬防落跑從高風險國家地區返台者或接觸確診病患,必須居家檢疫或隔離14天,這是防疫必須,但一開始就有一名台商在檢疫期間上舞廳遭到舉報,後來還有康軒集團董事長李萬吉居家檢疫多次外出、紐西蘭籍機師無視檢疫出入百貨賣場、返台歌迷違規跑去五月天演唱會現場等,都引起民眾緊張,擔心社區防疫出現漏洞。除了吹哨者檢舉、疫情調查技巧,「電子圍籬」也能夠揪出違規趴趴走的民眾,由於手機訊號能夠掌握居家檢疫或隔離者的行蹤,違規踏出家門者,政府會強制隔離安置,最重開罰100萬元;相反地,按規定完成檢疫,將有每天新台幣1000元的防疫津貼。有別於他國關閉學校、封城、鎖國,台灣以居家檢疫/隔離搭配電子圍籬、防疫津貼措施,成功防堵疫情在社區擴散。另因電子圍籬是利用手機基地台訊號判斷所在地,而非利用手機衛星定位(GPS)技術,較能兼顧監控與隱私,至今已有超過10國向台灣洽詢相關技術的運用。●疫情嚇跑病患 醫院另類災情在新冠肺炎防疫的第一個100天,不時有口耳相傳某某醫院收治確診病例、某某醫院有疫情,嚇得民眾取消或延後就醫,2020全台首季就醫人數比2019年同期減少445萬人次、降幅14%,以診所受到的衝擊最大,收入銳減。博新小兒科家醫科診所院長許惠春說,過去一年抗疫,基層經營困難重重,不僅就醫人數變少,防疫物資整備難度也加高,除了口罩,基層診所得努力搶防護衣、酒精,能夠從政府得到的支援有限,得靠自己努力。平常有不少人的大醫院冷冷清清,陪病必須事先預約或出示陪病證,在門口還要刷健保卡才能進入醫院。至於參加一般的集會活動,要留下聯絡資料,健保卡也如同第二張身分證,甚至比身分證更重要。健保醫療雲端系統連接到入境資料庫,醫院讀取民眾的健保卡時,就能立刻得知當事人的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群聚史(TOCC),有助於及時分流及診斷,防堵院內感染破口。疫情爆發以來,台灣2起院內感染的範圍有限,病人分艙分流應變得當,到目前都沒有明顯的社區傳播。這被國際醫院聯盟(International HospitalFederation, IHF)評選為全球5個卓越學習案例之一,也是台灣確診病例少及死亡率低的重要原因。●防護裝備金鐘罩 醫療體系挺得住「COVID-19不發燒就有傳染力,咳嗽、腹瀉、嗅味覺異常等什麼症狀都有,不能把發燒當做收治病人住到傳染病專責醫院的唯一指標。」疫情指揮官陳時中說,因為了解COVID-19和SARS有這個重要的差異,所以要求全台醫院都要有病床能夠處理疑似病患,也都要有感染控制的訓練及防疫準備,避免救人的醫院反而被病毒攻陷。當疫情嚴重國家的醫療體系瀕臨崩潰,藥品和醫材嚴重潰乏,醫護欠缺裝備冒著染疫喪命的風險之際,台灣的醫院在物資整備、感控訓練方面的準備相對周全。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說,儘管防疫已滿一週年,醫療人員依然不馬虎。王必勝舉例,醫護人員進出負壓隔離病房,一天要穿脫幾次隔離衣、護目鏡、頭套、手套等,都要對著鏡子穿戴,鏡子旁有一張標準作業流程(SOP)表,按表操課,包得緊密嚴實。在集中檢疫所也是如此,醫護人員全員圍成一個圓,每個人互相檢視,穿脫動作都是一步一步來,確保感控管理完全落實。儘管如此,部立桃園醫院在2021年的1月仍出現的院內感染,有醫生和護理師確診。擔任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諮詢委員的兒童感染科醫師李秉穎指出,相較於國外許多醫院爆發嚴重的院內感染,台灣抗疫一年多,只有2次院內群聚感染。他在接受廣播節目訪問時說,院內細菌或病毒感染不可能百分之百避免,事實上所有的醫院都會發生院內感染事件。李秉穎並說,醫護原本就是高風險的工作,醫護人員明知危險,還願意照顧病患,這樣的勇氣已說明一切。●疫情中正常生活 全民是防疫最大資產除了第一線防疫人員長時間的犧牲奉獻,防疫工作若無一般民眾的配合,也不可能成功。在台灣以外,世上許多人口眾多的國家疫情一波接一波,南北半球輪流燒,台灣則是從2020年4月12日起,有253天都沒有本土病例,創下全球最長時間無本土案例的紀錄,直到2020年12月22日確診的紐西蘭機師造成女性友人感染才中斷。陳時中告訴媒體,過去常見的傳染病是流感,但流感有疫苗可以預防、也有治療的藥物,不難處理,但新冠肺炎散播速度快,病毒容易突變,目前疫苗效果也還不太確定,還是要等待抗病毒特效藥問世。陳時中說:「我說台灣人自己就會防疫,外國人本來還不太相信。」但事實證明,台灣能夠防疫有成,就在於全民防疫。
-
2021-01-19 新冠肺炎.回首SARS
回首SARS/如果早一點處理和平醫院 張上淳:當年或許能避免院內感染
【編按】中國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擴大,世界各國都紛傳確診病例。2003年SARS帶給台灣劇痛,但台灣也在防疫面有了經驗與進步。元氣網摘錄2009年財團法人歐巴尼紀念基金會出版的《回首SARS》、《走過SARS》二書部份摘文,讓大家借鏡,避免讓過去SARS的慘痛經驗再次上演。審視當年抗煞功過,張上淳認為,如果當時疾管局可以早一點處理和平醫院,或許後續就不會出現如此嚴重的院內感染,讓台灣陷入一場前所未見的傳染疾病驚恐中。好萊塢電影「魔戒三部曲」劇情緊湊,引人入勝,在抗煞過程中,SARS病毒就像是肉眼看不見的隱身魔王。而深入第一線的醫師護士如同各方戰士,一定要深入魔王的領土,才能在末日火山摧毀邪惡的根源。宛如劇中的魔戒遠征隊將領,台大醫院感染科主任張上淳帶領著醫護人員奮勇殺敵,站在第一線,冒著生命危險,抵抗著鬼魅般的黑騎士(病毒)歷經這場慘烈戰役,他整整瘦了15公斤,甚至兩度以為自身發燒染煞,自我隔離。在國內出現第一起確定SARS個案之後,張上淳多次參與行政院內部會議。他表示,剛開始台灣表現確實不錯,維持了一個多月的「三零」,不管這是否為政治宣傳,單從防疫角度上來看,在上半場,確實打了一場好球。可惜後來「台灣防疫網破洞了!」張上淳指出,和平醫院爆發院內感染時,他擔任疾管局相關委員會委員,在編號149之前的個案,似乎都排除了染煞可能。新光醫院曾與他討論這個149病例,他也認為是這應該是第一例本土確定個案。審視檢討當年的抗煞功錯,張上淳認為,如果當時疾管局可以更謹慎地看待此個案,早一點處理和平醫院,或許後續就不會出現如此嚴重的院內感染,讓台灣陷入一場前所未見的傳染疾病驚恐中。傳統醫界講究輩分倫理,為了防治SARS病毒蔓延,張上淳曾經在一場會議上,正氣凜然地質問各大醫學中心院長「大家是否愛台灣?」因為和平醫院、仁濟醫院相繼淪陷,但與會的醫界大老們卻遲遲不願出于援助。張上淳回憶說,那時被列為SARS專責醫院的國軍松山醫院已經人滿為患,需要其他醫院協助收容病人,在一個周五下午疾管局找來北部各醫學中心院長級大老們開會協商,幾乎沒有醫院代表主動表達願意立即收治SARS患者,大家都推說,等到下周一再說吧。各大醫院開會質問「大家是否愛台灣?」張上淳指出,在開會中,突然接到電話通知,署立台北醫院感染科認為,仁濟醫院已經失守了,因為署北急診室突然來了不少從仁濟醫院轉診來的患者。結束通話之後,他無奈地告訴大老們,不只是和平醫院出事,現在連仁濟醫院也保不住了。「大家是否愛台灣?」他義憤填膺地問著與會每一個人,一時之間,鴉雀無聲。不久後就做成決議,各大醫院隔天(周六)就開始動用人力,為收治SARS患者做準備,星期天就開始」運作。當時在醫療領域上,各大醫院之間瀰漫著一股各掃門前雪的消極態度,就連政治上也出現了政黨之間的角力猜忌,影響了防疫上的合作。「中央與地方的不同調,讓第一線防疫人員戰得更辛苦!」張上淳坦言,防疫作戰不應該有黨政色彩,應該齊心協力地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更多是非。張上淳透露了一個秘密,那就是和平醫院封院究竟是誰做的決定?他指出,和平醫院爆發院內感染的前兩、三天,疾管局成立了一個由中央單位及台北市衛生局所共同組成的小組委員會,透過視訊與和平醫院聯繫'只見院內人心惶惶,一片混亂。會議結束時,決定立即召回和平醫院的醫師及護理人員,會去過和平醫院就診,且發燒的患者也必須立即向和平報到;疫調人員迅速進入和平,展開疫調工作。只可惜,這些措施都沒有開始執行,和平醫院就封院了。原來是台北市政府內部己考慮封院,消息不知怎麼傳至疾管局及行政院,中央立刻要台北市派代表至行政院開會,希望將封院一事拉到中央層級,由中央來宣布。中央地方猜忌 削弱防疫力量連封院一事,中央與地方都搶著宣布,可見當時兩者之間存在著多深的歧見,遑論相互支援,攜手合作來抗煞。這些中央與地方的猜忌,對日後的防疫工作有著負面影響。幸好前衛生署長李明亮即時加入團隊,擔任總指揮。張上淳表示,SARS初期,係由國科會副主委陳建仁來帶領防疫工作,但陳身兼數職,隨著疫情的惡化,必須找一個專職的指揮官來協助疾管局。多次參與行政院內部會議的張上淳指出,原本一開始希望前副署長黃富源可以擔任重責大任,不過,黃富源推薦李明亮。而李明亮是資深醫界大老,又擔任過衛生署長,確實是最適合的人選。抗煞團隊有了總指揮,有助於穩定混亂的時局。但身為台灣醫界龍頭的台大醫院,此時內部卻有些動盪不安,因為台大竟然也發生了院內感染。談起此事,張上淳語氣中多了一些無奈與沈重。事後報告顯示,台大醫院共有17名護士、檢驗師、傳送人員不幸被病毒感染,多名感染科醫師也險些被感染,出現不明原因發燒,住進負壓隔離病房。爆院內感染 臺大創院來最大危機張上淳坦承,那時不少收治SARS病例的醫院都出現死亡個案,唯有台大保持著零死亡的紀錄。不少疑似染煞的患者都搶著進台大,其他醫院也將台大視為最終收治場所,直接將病人往台大急診室送,估計當時收治了上百名疑似SARS病患,確定個案則高達七、八十人。由於超過負荷,人力空間嚴重不足,隔離病房也有限,大部分病人只好擠在急診室,很容易就被病毒給攻陷,釀成了台大醫院創院以來最大的危機。事後發現,台大醫院這波感染源應是一名去過和平醫院就診的獨居老人,因肺炎至台大急診室就醫,卻隱匿病史,在急診室暫留的那幾天,將病毒傳給了其他病人及家屬,甚至是醫護人員。不過,台大畢竟是台灣第一流的醫學中心,張上淳自豪地說,17名被病毒感染的院內同仁沒有一個人死亡,而接受插管治療的,也只有一個人。這感染個案是個櫃檯掛號人員,以為隔著一片櫃檯玻璃,就不會感染病毒,於是沒有戴上口罩,因此,病情最為嚴重。怕不怕自己也成為SARS個案,住進隔離病房,被插管急救?張上淳苦笑著說,自己又不是金剛不壞之身,與SARS病毒的對抗期間,曾經兩度不明原因發燒,採取自我隔離。他只能祈禱上天,讓他保持健康,才有能力救治別人。「說完全不擔心,是騙人的!」張上淳說,不管是確定或是疑似病例,急診室每天都湧進了一大批發燒咳嗽的病人,當病患越來越多,心裡就開始發毛,擔心要是醫療過程中有個疏失,就可能被傳染。張上淳解釋,從流感、登革熱等傳染疾病來看,每個人在罹患病毒之後,症狀不一,有人症狀嚴重,有人則是相當輕微。那時SARS病毒傳散途徑還不清楚,也還沒釐清典型症狀,一時之間,人人自危,風聲鶴唳。他很擔心部分院內同仁早就被感染,但症狀輕微,而不自知,成為了傳染源頭。那時一名疑似染煞發燒的WHO專家,身體不適,出現發燒症狀,在飯店自我隔離,等著專機接回美國。當張上淳得知這個消息之後,頓時之間,整個人有點傻住了,因為他多次與該名專家面對面地討論疫情,一起用餐。一度發燒 自己「祕密」隔離兩天就在此時,張上淳也覺得不對勁,體溫偏高,身體有些熱熱的。因此,當天並末回到家裡,想到岳父岳母位於台北的住所沒人居住,於是到那住了兩天,沒與外界接觸,心中暗自祈禱著,自己千萬不要染上SARS病毒,幸而只是虛驚一場。如果SARS捲土重來,或是爆發禽流感大規模傳染,台灣可以安穩地度過嗎?對此,戴著金框眼鏡的張上淳,鏡片後的雙眼充滿了自信。他認為,國內醫療體系在上次與SARS病毒對抗戰役中,學到了許多寶貴的經驗,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未來一定能處理地更好。張上淳指出,五年前爆發SARS疫情時,許多醫護人員連N95口罩都不會聽說,但有了這一次經驗,現在連一般民眾都知道N95口罩,個人衛生習慣也加強了許多。當時不敷使用的負壓隔離病房,這幾年來,也陸續增設。萬一文爆發疫情,就不用擔心疑似或確定患者沒有地方可安置。他相信,只要團結一致,捨棄本位主義,再邪惡的魔王,也會被摧毀,再險峻的病毒傳染疫情,都能儘速平息。(本文摘錄自財團法人歐巴尼紀念基金會2009年出版《回首SARS》)
-
2021-01-1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拒醫護內用?餐廳道歉:沒歧視
疫情升溫,醫護人員又傳疑被歧視。桃園市蘆竹區一家西餐廳被指拒絕醫護進店消費,醫護人員貼文後,立刻引發醫護群情激憤;網友負評不斷,業者昨天在臉書公開道歉並澄清「沒有歧視」。業者表示,為了員工與用餐客人,必須有所選擇;當時該名「醫護」小姐未進店,店員是針對所有用餐客人量體溫、詢問背景,如有沒有感冒、咳嗽及醫療背景,對方隨即轉頭說「醫護怎樣」?業者強調每一個都是客人,沒有敵意,只是做出權宜措施,對措詞讓人不舒服公開道歉,所有餐點今天起都改成外帶,絕無歧視。貼文的護理師說,雖非親身經歷,但她聽到同學帶孩子去吃飯,店員問是否從事醫療工作,並表示若是醫護人員必須外帶,「這是一種歧視嗎?我們是犯人?還是有毒?」她留言「很生氣」。這篇「西餐廳拒醫護進店消費」貼文引發效應;網紅邱醫師在粉絲團痛罵,醫護人員也群情激憤,不少網友批評熱議;桃園市長鄭文燦貼文聲援,表示醫護是守護台灣健康的英雄,並為醫護人員加油。
-
2021-01-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醫師休息室為何出現病毒?資深感染科醫分析原因
北部某醫院發生醫護染疫事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證實,已有一名醫師、兩名護理師感染,確診護理師有一人為確診醫師之同住女友,兩人發病時間僅差一天。另一名護理師則曾與確診醫師在工作地點接觸,發病時間較晚。另外,確診醫師曾使用的醫師休息室,也發現四處有病毒。資深感染科醫師顏慕庸表示,醫師與護理師女友發病時間相近,有可能是各自暴露於醫院內的感染源。不過依照時序看,仍應是於醫院內感染,不是社區感染擴散到醫院,還算是比較令人放心的狀況,現階段防疫重點是要「防堵醫院感染往社區擴散」。醫師休息室為何會出現病毒?顏慕庸分析,醫院感染控制上,會將空間分為汙染區、緩衝區、清潔區,當人員從汙染區出來,要在緩衝區做好除裝、除汙,才能回到清潔區,醫師休息室理論上就是屬於清潔區。顏慕庸表示,在緩衝區除裝除汙的過程,每個動作間都要用酒精洗手,再做下一個動作,這樣就能有效阻斷病毒往外傳播的路徑。如果這過程接觸到病毒而未確實除汙,病毒就被帶出去,當病毒進入清潔區,就不容易管控,可能發生後續傳播。顏慕庸表示,目前對於新冠肺炎病毒傳播的了解,主要就是透過「飛沫、接觸、近距離氣溶膠」三種方式,而當中的「環境媒介」扮演重要角色。什麼是環境媒介的傳播?顏慕庸表示,人咳嗽後,比較大顆的飛沫其實馬上就掉在地上了,但中等大小的飛沫,可以在空中飄浮一到兩公尺遠,當飛沫掉落,如果座落在某些環境中的無生命物質,就會促成所謂的環媒傳播。現代人生活中的觸控式面板非常多,觸碰機會大增,然而,環媒傳播卻是隱形的、最容易被忽略的傳播機轉,也常導致疫情調查追接觸者時出現斷點。顏慕庸指出,2013年亞利桑納大學研究顯示,如果一個人在咳嗽,在半天之內,辦公室的環境和人就有50%沾上病毒,其中又以門把、咖啡杯、影印機、廁所、水龍頭等人們共同接觸的地方最多,可以想見,如果人手接觸後,就可能促成疫病傳播。韓國於MERS疫情一年後發表的研究亦指出,韓國一起高達70人的嚴重院內群聚,指標個案是「可行走的肺炎病人」,因輕微腹瀉而頻跑廁所,病毒因此分佈於廁所、病床間的隔帘,人們因接觸到環境中的病毒而感染。顏慕庸表示,馬有失蹄,人在這種環境久了難免壓力大,不能苛責,任何疏失都是可以體諒的,但是過去半年,確實看到防疫的態度有鬆懈下來,趕快重新繃緊神經,防止醫院感染進入社區,是現階段防疫的重點。顏慕庸呼籲,全台醫院都要藉此警惕,落實院內感染分區、除裝除污、節點洗手等感控措施。民眾進出醫院也要警覺,記得進醫院大門時,應主動以酒精噴消雙手,避免污染醫院環境,出醫院後也要洗手,避免把環境媒介傳播帶回家。
-
2021-01-1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母確診「七採陽」超崩潰 兒曝一家隔離過程:慘到不行
一對桃園醫護情侶疑因照顧新冠肺炎病患確診,昨(16)日指揮中心更宣布同院護理師被感染,造成外界對防疫安全網產生憂慮。然而一名網友在PTT發文呼籲大家,有警覺性很好,但不要過度恐慌,他的媽媽曾經確診,「採檢了快七次都陽性」,但在醫護人員照顧下,現在已經恢復健康。他並表示,整天扯後腿獵巫,對防疫不但沒幫助,也只會繼續製造社會對立。原PO發文指出,自己的媽媽算是確診者「元老級案例」,因為父親生病需要陪伴的關係染疫,也是在北部某醫院住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出院,當時還跟照顧的護士一起合照。原PO續指,媽媽生病時,「甚至還採檢了快七次都陽性」,前前後後住院40幾天才三採陰出院,現在身體一切健康也沒什麼後遺症,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原PO表示,當時自己也在家中隔離,咳嗽流鼻水的時候抖到不行,心中壓力也是很大,他也透露自己前前後後被插了二次鼻子,不過都是陰性。然而原PO一家的風風雨雨還未結束,他透露爸爸在居家隔離期間,因為出院後病情惡化,在家中吐血,後來匆匆忙忙得到公所許可後才急忙就醫,甚至之後還開刀,等於原PO父母同時都住院,「那時候整個家真的是慘到不行」。原PO認為,最近這個忽冷忽熱的天氣咳嗽流鼻水真的很正常,而這幾位確診的醫護人員,也是照顧病患才染疫的,「到底有什麼好責怪的?難道要叫那些醫護都罷工嗎?」他表示,目前的隔離標準就是,跟確診者接觸過才需要居家隔離,一堆人在問這些確診接觸者朋友同事的行蹤幹嘛,雖那些人也是需要暫時自主健康管理,避免外出,免得到時這些確診接觸者真的確診,造成擴散及疫調困難的風險;不過,理論上這些確診接觸者的同事跟朋友,不會知道自己需要自主健康管理,除非當事人有明白告訴近期接觸過的人,但這個又何嘗需要多大的勇氣?原PO提到自己的隔離經驗,坦言當初都有跟親友、同事說,要他們注意身體狀況,「我當初如果沒有老實跟身邊的朋友講,除了公司的人之外,身邊朋友基本上不會知道我在隔離」。他續指,隔離期間被問到去過哪些地方,他其實也沒辦法記得很清楚,「所謂的疫調也真的沒辦法100%告訴你什麼地方安全不安全,這些事情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恐慌跟壓力,所以大家只需要做好基本動作,把所有地方都當成有染疫的可能性,口罩戴好、落實消毒、盡量避免去人口密集的室內空間,一切就配合政府防疫措施即可」。原PO最後呼籲,「整天扯後腿獵巫,對於控制疫情不但一點幫助也沒有,也只會繼續製造對立而已,希望疫情盡快過去,生活可以恢復正常」。而網友們也紛紛給予鼓勵,「拍拍辛苦了」、「台灣加油,希望能撐過不要大爆發,推一個」、「某些人只是想做政治鬥爭而已」、「醫護辛苦了,台灣加油!」
-
2021-01-16 新聞.元氣新聞
桃市流感疫苗剩1.5萬劑 桃市呼籲民眾速打
入冬以來寒流一波波,桃園市上周流感與類流感急診就診人數達2331人次,加上其他縣市出現今年首例流感重症個案,為1名未接種疫苗的77歲老婦,她所感染型別為H3N2,正好與今年度流感疫苗株相符。桃園市衛生局表示,目前桃園市流感疫苗剩餘1.5萬劑,由於近日氣溫變化大,呼籲民眾儘速施打以預防流感上身,保護自己也是保護家人。桃園市衛生局指出,衛福部疾管署上周公告的流感重症個案(77歲婦人)雖非桃園市個案,但桃園市上周流感與類流感急診就診人次達2331人次,顯見近日氣溫變化大,絕對不可輕忽對流感的防護,感染流感後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如細菌性及病毒性肺炎,多見於老年人、嬰幼童及慢性疾病患者,而接種疫苗就是預防流感最好的方法。市府衛生局統計,目前流感疫苗剩餘1萬餘劑,為擴大保護市民,市府另添購5千劑疫苗開放設籍桃園市的市民不限年齡免費接種,請市民攜帶身份證及健保卡,儘速前往13區衛生所接種,流感疫苗接種問題可洽防疫專線0800-033-355或市民熱線1999。由於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平息,桃園市衛生局也呼籲民眾,疫情期間更須注重健康保養,按時接種流感疫苗增加免疫力,可減少罹患流感的機會,並減少醫療就診與住院,尤其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屬流感的高風險族群,更應每年施打流感疫苗。衛生局提醒,呼吸道疾病易透過飛沫及接觸傳染,民眾應儘量避免出入人潮壅擠、空氣不流通公共場所,並加強個人衛生防護,務必正確戴口罩,落實社交距離並注意咳嗽禮節及生病在家休息等個人衛生防護,減少病毒感染機會,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如就醫時務必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及是否群聚(TOCC)。
-
2021-01-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案839曾去 全聯桃園慈文店今暫停營業消毒、紫外燈殺菌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正式公告案838、839社區活動軌跡,其中案839於4天內即連逛2家全聯。全聯表示,除了蘆竹大竹店12日已暫停營業1天,主動請衛生單位進行全面消毒,增用紫外燈室內殺菌,並用漂白水進行賣場擦拭之外,桃園慈文店則是今天(13日)暫停營業1天,同樣進行全面消毒,並依循SOP再進行一次紫外燈室內殺菌和漂白水擦拭,採取高規格防疫措施。為防範疫情,全聯所有門市人員早已做好自主防護措施,每天上班都會戴口罩及量體溫,加強手部清潔,如有感冒症狀如發燒、咳嗽、嘔吐等症狀同仁,會要求立即作自主健康管理與自行居家休養。同時門市環境也有加強環境消毒作業。而全聯護理師也進行門市人員衛教,如有感冒症狀如發燒、咳嗽、嘔吐等症狀同仁,已要求立即作自主健康管理與自行居家休養。全聯再次強調,會依循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示,採取高規格防疫措施,請消費者安心購物。另請消費者進入賣場要戴口罩做好防護,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
2021-01-13 新聞.健康知識+
掉髮、鼻炎好不了…這13種狀況都是鋅不足 醫師教你缺鋅吃什麼
鼻炎好不了,沒「鋅」可能是關鍵!曾經有患者向我反應,雖然外觀看不出異常,卻感覺「舌頭灼痛」。這種症狀過去稱為「口腔灼熱症候群」,被歸類在身心疾病,而現在則是屬於味覺障礙的一種,有可能是缺乏微量礦物質「鋅」的緣故。患有舌頭灼痛的患者有併發鼻炎的可能,如果是男性,還會因為前列腺肥大壓迫到膀胱而導致頻尿。有的人在下顎內側或上顎正中央有骨頭突出,或是指甲上有白色斑點,像這樣的狀況,大多也是缺鋅所導致。當體內的鋅含量不夠,會造成醣類代謝異常,以及變得會磨牙。除了攝取鋅之外,適量減少醣類的攝取,也有助於防止交感神經在睡眠期間活化,緩和磨牙的情況。此外,與外界空氣接觸的鼻黏膜也是積極進行細胞分裂,必須頻繁代謝的部位。如果因為鋅不足造成細胞分裂速度變慢的話,受到刺激而受傷的黏膜就會維持原樣繼續使用,導致鼻炎遲遲無法痊癒。雖然市面上的保健食品廣告都說男性要補鋅,但其實女性也很容易缺乏鋅。除了保健食品外,也建議透過飲食積極補充。鋅對人體來說是很重要的營養素。蛋白質是由RNA(核糖核酸)將DNA轉錄而製造出來。RNA減少,細胞分裂速度就會變慢,引起異常的話就會變成癌細胞。而製造這個RNA的,就是鋅。鋅大量存在於前列腺、骨頭及骨髓、眼睛的脈絡膜、肌肉、皮膚等部位。酵素蛋白質等高分子化合物在結合的安定性上,也與鋅息息相關。據說光是與鋅有關聯的酵素,大約就有兩百種以上。鋅的作用消除活性氧讓細胞分裂正常進行保護皮膚(抗過敏)讓視覺、味覺、嗅覺運作鋅一日的必須攝取量(60mg)牡蠣(養殖、生)約23個(1個20g)牛肉(牛肩肉、瘦肉)約1050g鯷魚乾 約150隻(1隻5g)當鋅不足……・煩躁感・容易疲憊・腸胃障礙・皮膚粗糙・掉髮・味覺異常・體力衰退・發育遲緩鋅主要的生理機能□讓細胞分裂正常進行□消除活性氧□保護皮膚(抗過敏)鋅是讓細胞正常成長、分化、增殖不可或缺的營養素。鋅進入體內之後,主要是由十二指腸吸收,吸收率約為30%。吸收後的鋅會在肝門靜脈與蛋白質結合,運送至肝臟。雖然原則上建議成人每日攝取十至十五毫克的鋅,但是因為近年來食品加工和精製越來越發達,食品中的鋅含量降低,再加上飲食中的酒精、飲料、垃圾食物,以及含有亞硝酸鹽的加工食物,都會造成鋅的流失,所以必須更積極攝取。經常在喝完酒隔天出現嘔吐反射(刷牙過程中出現噁心感)的人,正是因為鋅不足造成黏膜過度敏感或是反應變得不好。之前我有個患者深深為此感到困擾,因為他不論去哪間牙醫看診,都因為強烈的嘔吐反射而沒辦法讓醫生將器具放入口腔中。演變到最後,光是靠在診療椅上面就覺得想吐。我請這名患者服用鋅兩個月後才終於能夠順利治療牙齒。患者本人也對於狀況的改善感到非常驚訝。喉嚨容易乾燥咳嗽的人,也很有可能是因為鋅不足導致咽黏膜出問題。除此之外,鋅不足會讓醣質代謝變差,因胰島素儲存脂肪造成肥胖或內臟脂肪堆積,導致肚子變大。在充滿精神壓力的現代社會中,職場、家庭、環境、減重等各式因素造成的精神壓力,都會增加鋅從尿液中排出的量,結果導致身體變得更容易疲憊。鋅不足的症狀□容易感到疲勞、容易感冒□沒有食欲□掉髮□皮膚症狀(潰爛、水泡、乾燥、膿痂疹)□指甲裡有白色斑點□傷口痊癒速度慢□生殖能力衰退□拉肚子□敏感性牙齒□精神、神經症狀(性慾下降、情緒不穩、行動異常、發抖、記憶變差)□缺鐵性貧血□身體會氧化□血糖調節異常如果發現了這些症狀,不要單純認為一定是缺乏鋅所造成,還要參考與銅之間的比率。理想的銅鋅比例為一比一(0.85)。如果缺少銅,也會對精神狀態造成非常大的影響。書籍介紹書名:不生病的解毒飲食法:吃錯了,就像吃進毒!諾貝爾獎得主提倡的營養療法實踐版,全球30萬醫生推崇的飲食奇蹟作者: 小垣佑一郎出版社:蘋果屋出版日期:2020/10/15作者簡介/小垣佑一郎「草加家庭牙醫‧矯正牙醫診所」院長。13年的臨床經驗,看過25000名以上的患者。自從太太因不明原因病倒後,度過9年與病魔抗戰的生活。9年來帶著太太訪遍超過100間的醫院,用過30種以上的處方箋、5500顆以上的藥物還是無法治好的疾病,卻在執行「正確分子療法」後僅僅7天,旋即恢復健康的狀態。在這之後,致力將新營養療法及分子療法導入牙科診療中,並發現口腔內的症狀與全身狀態相關聯。如今,在平均一個月要拔掉110萬顆牙齒的牙科現狀中,他的診所一年只拔10顆牙齒。延伸閱讀: 「重鹹」真的是健康頭號殺手!醫學期刊最新研究:15種NG飲食害你提早死亡,比抽菸更嚴重
-
2021-01-1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我首例新冠醫師幫確診者插管不慎感染 張上淳:不見得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本土確定病例,分別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案838)及本國籍20多歲女性(案839),為北部某醫院醫師及護理師,我首例新冠染疫醫師曾照顧確診者,協助插管後,陸續出現咳嗽、發燒症狀,兩天後就醫採檢,檢出陽性,於今日確診。案839為案838同住接觸者,同是上述醫院護理師,但未接觸或照顧確診個案,1月9日起陸續出現咳嗽、發燒症狀,11日進行接觸者採檢並檢出陽性,於今日確診。過去有醫護人員照顧SARS插管,也有做好防護,彎腰過程還是遭到感染,各界好奇這次在做插管是哪個環節有風險,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張上淳表示,該醫師照顧過非常多名重症病人,做了很多不同醫療處置,當中哪個環節出狀況無法確認,認為風險不單是插管。據醫療機構因應新冠肺炎感染管制措施指引,醫療照護工作人員執行可能產生飛沫微粒的醫療處置如氣管內插管與拔管、抽痰、支氣管鏡檢、誘發痰液的處置、使用面罩式的正壓呼吸器等,建議穿戴高效過濾口罩N95或相當等級以上口罩、戴手套、防水隔離衣、護目裝備及髮帽。
-
2021-01-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北部醫院一醫一護染疫 指揮中心啟動醫院社區調查防治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本土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分別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案838)及本國籍20多歲女性(案839)。指揮中心表示,案838為北部某醫院醫師,曾照顧新冠肺炎確診個案,1月8日起陸續出現咳嗽、發燒症狀,1月10日就醫採檢,11日檢出陽性,於今日確診。案839為案838同住接觸者,也是上述醫院之護理師,但未接觸或照顧新冠肺炎確診個案,1月9日起陸續出現咳嗽、發燒症狀,11日進行接觸者採檢並檢出陽性,於今日確診。因應本起事件,指揮中心已匡列個案之醫院接觸者共464人,均已採檢,皆為陰性;社區接觸者共56人,已採檢14人,1人陽性(案839)、13人檢驗中,42人採檢中。 指揮中心進一步說明,昨(11)日下午接獲該醫院通報後,隨即安排疾管署防疫醫師、同仁至該院進行調查,同時由專家諮詢小組張上淳召集人到場指導;另分別於昨日晚間及今日召開會議,針對疫情及防治作為進行討論,採取措施包括:一,住院病人只出不進;二,39名醫護相關接觸人員匡列居家隔離;三,門急診照常;四,取消所有探病,陪病限1人並實名制;五,移動相關病患至單人病室隔離觀察14天;六,全院員工於3天後再次安排採檢。
-
2021-01-12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長期困擾於氣喘 中年男以中醫調理改善多個「老症頭」
一名45歲男子患有嚴重氣喘,還伴隨胸悶與咳嗽,到新竹市一間中醫診所求診,希望能藉由中醫治療擺脫長期的西藥控制,由於診所醫師蔡宗璟兼具中、西醫執照,經把脈及臨床診斷,發現男子是「脾胃失調」及「風寒束表」導致「肺氣不降」而氣喘,經幾次調理後,男子除氣喘症狀獲得控制,就連濕疹及香港腳等「老症頭」也獲得改善。蔡宗璟說,該男子氣喘發作時會喘、胸悶與咳嗽,腸胃也有脹氣的不適,初診時發現他須服用的西藥種類較多,許多藥也會忘記服用,所以請男子直接停掉化痰及鎮咳類西藥及制酸劑,並開立中藥處方治療,西藥類固醇吸入劑則維持早晚使用。經過一週中藥調理,男子回診時咳嗽及喘的症狀大幅改善,過去經常氣喘發作跑急診室的情形也消失,夜間不再因氣喘頻頻驚醒,由於男子本身在學校授課,氣喘的改善也讓教學的過程不再中斷。蔡宗璟說,第二次回診時,男子表示到西醫胸腔科門診回診,做肺功能測試時發現氣喘明顯改善,連胸腔科醫師也覺得滿意,主動調降西藥類固醇吸入劑劑量。第三次回診,男子說原先的胃食道逆流「火燒心」及下腹部脹氣也明顯改善,甚至常年的香港腳也減少了脫皮與搔癢。蔡宗璟表示,中醫相較西醫,治療不同處在於中醫治病具有整體觀,許多疾病間其實互相有關聯,例如該男子在中醫的診斷是「脾胃失調」及「風寒束表」導致「肺氣不降」而氣喘,治療上調理脾胃可改善食道逆流的不適,除濕則可以改善香港腳的水泡與搔癢,疏風散寒則改善氣喘與咳嗽。中醫治療強調系統性的統合與臟腑間的協調,而不是以器官作為治療的分際,民眾如果出現多重疾病症狀,應該用中醫做跨臟腑的調理,讓健康得到全面的改善。
-
2021-01-11 科別.耳鼻喉
喉嚨痛不一定是感冒!耳鼻喉科醫:幾種喉嚨痛別輕忽
喉嚨痛是相當常見的症狀,每當喉嚨痛時,大家通常會直接聯想到感冒,其實喉嚨痛的原因很多種,可不一定是感冒喔。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耳鼻喉科柯皓允醫師指出,喉嚨是呼吸道、消化道對外的通道,在呼吸、進食的過程中,容易接觸到病毒、細菌等各種病原體,若遭到感染便會出現喉嚨發炎、腫脹、疼痛。其中,感冒是喉嚨痛最常見的原因,以病毒感染為主。過於勞累、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等狀況,都會增加感染的機會。除了感染之外,胃食道逆流也可能導致喉嚨痛,因為胃酸的酸性較強,溢到喉嚨時,會對黏膜造成傷害,而時常感到喉嚨卡卡、有異物感、疼痛不適。如果生活環境、工作環境中有粉塵、花粉、香菸、揮發物質等,同樣會對喉嚨造成刺激,誘發發炎反應。部分民眾因為需要長時間講話、唱歌,若發音方式不正確或過度用力喊叫,皆可能導致黏膜損傷,而有喉嚨不適的狀況發生。緩解喉嚨痛,可以這樣做柯皓允醫師表示,出現喉嚨痛時,可以在日常生活做些調整,以緩解症狀。請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讓症狀惡化。最好不要抽菸或吸入二手菸,因為香菸中有大量有害物質,可能使黏膜發炎加劇。攝取充足水分會有幫助,對健康成年人來說,將體重乘以30,大約是每天需要的水量,但不要喝太熱或太冰的水。維持喉嚨濕潤,有助緩解不適。另外,也要注意空氣中的濕度、溫度要適中,過於乾燥也會讓喉嚨更不舒服。柯皓允醫師解釋,喉嚨痛患者就醫時,醫師會先了解狀況,評估可能的發生原因,才能對症下藥。若喉嚨痛有伴隨咳嗽、流鼻水、頭痛、肌肉痠痛等症狀,大多屬於病毒感染。能夠造成感冒的病毒有非常多種,大多沒有特效藥,得仰賴我們自身的免疫系統來對抗病毒,醫師會針對症狀表現來開立藥物,緩解不適。假使上呼吸道感染的病程延續好幾天,可能出現繼發性細菌感染,而開始呈現比較濃稠的痰液或鼻涕,這時才考慮使用抗生素。「是否使用抗生素,必須由醫師評估判斷,」柯皓允醫師提醒,「不要認為感冒就得吃抗生素,畢竟抗生素是針對細菌感染,濫用抗生素恐導致抗藥性,而且可能影響腸道菌叢。」除了口服止痛、消炎藥之外,柯皓允醫師表示,喉嚨噴劑也有助於緩解喉嚨痛,較常見的噴劑成分包括清潔消毒藥水、非類固醇止痛消炎藥,例如Benzydamine。噴灑這類喉嚨噴劑後,對黏膜有局部消炎、麻醉止痛的效果。在餐前使用,可緩解喉嚨不適,方便患者進食,有充足的營養才有好體力,能夠幫助患者復原。 因為喉嚨噴劑每次噴灑的量有限,相較於口服藥,對全身的影響較小,患者可以與醫師討論選擇合適的噴劑,並依照指示使用。「務必使用經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的藥品,會比較有保障,」柯皓允醫師強調,「不要輕信偏方,例如使用鹽水或醋,對喉嚨非但沒有療效還可能有害。」這幾種喉嚨痛不尋常,千萬別輕忽大家都有喉嚨痛的經驗,且多數喉嚨痛會在幾天內漸漸緩解,然而,有部分喉嚨痛代表病情不單純,需要盡快就醫。柯皓允醫師提醒,「有一些喉嚨痛的警訊請特別留意,包括喉嚨疼痛經過幾天的治療依然沒有緩解、身體突然反覆發高燒、講話聲音改變、講話聲音好像含著滷蛋、吃東西完全吞不下去、感到呼吸困難等。」我們呼吸時,空氣都得經過喉嚨,如果會厭嚴重發炎、腫脹,可能影響呼吸,甚至有窒息的危險。假使發現脖子紅腫、疼痛,暗示可能有深頸部感染,必須立刻就醫治療,否則感染會迅速蔓延,恐併發敗血症,危及性命。用餐時若喉嚨哽到魚刺、蝦殼、骨頭等尖銳硬物,千萬不要嘗試吞白飯、喝醋、用手挖,這些土方法都只會讓狀況惡化。正確的處理方式是立刻就醫,讓耳鼻喉科醫師利用內視鏡進行檢查,確定異物的位置並小心移除。原文:
-
2021-01-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病毒又變異日本確診4名!指揮中心:目前無新防疫措施
日本昨宣布自巴西返日班機中,有4例新冠變異病毒例確診,但該變異病毒和英國及南非變種病毒有所不同,是新的變異病毒。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表示,還在研究該病毒的傳染性、疫苗保護力、後續的致病嚴重程度等,目前沒有對此提出新防疫措施。莊人祥強調,並不是說這4株變異株就在日本流行,這個病毒株是和英國、南非變異株都不太一樣,對於其傳染性、疫苗保護力、後續致病嚴重程度等,都還在研究中,日方也還在研究。會不會對日本有新防疫措施?莊人祥表示,目前沒有,因為初步認為病毒株與日本沒有太大關係,他說明,這就像是我們偵測到五個英國變異株,皆從境外移入,我們已做了完善隔離,所以都沒有竄到社區。莊人祥指出,現在對所有入境旅客進行14天居家檢疫,15日之後不是住旅館就是集中檢疫,希望隔絕所有變異株進入社區的可能性,這是我們目前的加強措施。外界擔憂國外極端感染者潛伏期長,恐需加強自主健康管理的規畫,莊人祥表示,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即使沒有症狀,也要避免前往公共場所,外出要全程戴口罩,如果發燒咳嗽流鼻水等症狀,不得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希望儘速就醫,聚餐或聚會也希望避免。
-
2021-01-11 科別.消化系統
天冷特別容易便秘?9大原因曝光!不是多吃菜就好
寒冷冬天,你是不是坐在馬桶上、釋放出最大的吃奶力氣,全身緊繃到臉紅耳赤,便便依舊固執地不肯冒出頭來;甚至為了擠出便便,擠到眼睛血管爆裂、充血、肛門破裂出血或痔瘡復發等?連續3天以上沒有排便 即為便秘根據統計,約有80%的民眾曾受便秘困擾,便秘可以說是現代人常見的隱疾之一。一般來說,每天排便2~3次或2~3天排便1次,是正常的排便次數,如果連續3天以上沒有排便,或是解便時感到不順,就算千呼萬喚仍「屎」不出來,就是「便秘」。天冷活動、飲水量少 便便不順暢為什麼冬季會影響排便呢?事實上,冬季發生便秘的原因跟我們不常活動確實有關。由於冬天氣候寒冷,減少了許多身體活動的機會,導致排汗量比較少,連帶影響喝水量的降低,因此,糞便中的含水量便跟著降低,造成不容易排出的乾硬大便;另外,家中若有開暖爐或是電暖器的習慣,在相對乾燥的環境下,會加速體液的散失,體內水分愈發不足,排便更形困難。如果再加上寒流來襲,窩在溫暖家中比出門運動更吸引人,平時有運動習慣的人可能因此暫停運動,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因為天氣冷就更懶得運動,在久坐不動的 狀況之下,腸胃蠕動會趨於減緩,這些都是冬天便秘情況惡化的原因。便秘原因多 9個常見因素要留意1、纖維、水分攝取太少:這是最常見的原因,蔬果吃得少,開水喝得少,都會造成便秘發生。2、纖維質攝取過多,水喝太少:纖維攝取過量,但是,水分吸收得太少,是許多成年人便秘的原因。3、疾病引起:例如糖尿病、脊髓損傷、巴金森氏症、甲狀腺疾病、尿毒症、高血鈣 症、硬皮症、中風、胃腸蠕動不良、大腸 激躁症、大腸腫瘤等,都會引發便秘。4、藥物副作用:例如降血壓藥物、鎮靜劑、抗憂鬱劑、利尿劑、止痛藥、鈣片、 含鐵劑的補充物、含鋁胃藥、含有可待因的感冒藥或咳嗽藥等。5、濫用瀉藥:有些人以為每天都需要排便才健康,或是為了減肥而長期濫用瀉藥,影響腸道的自然蠕動功能,從而降低對糞便壓力反應的敏感性,產生藥物依賴性,繼而造成「頑固性便秘」或是「習慣性便秘」。6、缺乏運動:運動量不足的情況下,腸道蠕動功能將受到影響,糞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越久越乾燥,以致便秘發生。7、腸道老化:因人體自然老化導致腸道益菌減少、蠕動減緩,排便反射也會變弱,加上老年人活動量少,容易造成便秘。8、油脂攝取不足:很多人怕胖而限制油脂攝取,糞便不夠滑潤,也可能引發便秘。9、孕期:因胎兒壓迫,孕婦容易出現便秘的情況。改善便秘 從飲食、生活習慣做起改善便秘最重要的是找出原因,若因為疾病或藥物引起,應向醫師反應,依據身體狀況給予適當治療或更換藥物,通常能有效改善;而針對大部分非器質性的便 秘,若症狀不嚴重,可考慮從飲食及生活習慣做改變,如培養運動習慣,能幫助腸道蠕動,減少糞便堆積在腸道的時間,或養成固定時間排便,腸道也會每天在固定時間蠕動,就能排便暢通。最重要的還是增加纖維質及水分攝取,多喝水是增加水分最有效率的方法;而膳食纖維可從含量豐富的地瓜、蘋果、燕麥、竹筍、芭 樂、芹菜、菌菇等天然食材中取得;此外,適量補充益生菌或是酵素,食物中味增、泡菜中也存在一些益生菌,可增加腸道好菌。延伸閱讀: 多吃蔬菜還是便秘? 醫曝「便祕兇手」愈做愈是一肚子大便 很多人都白吃了!益生菌改善過敏、顧腸胃無感? 營養師曝7種NG吃法
-
2021-01-11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你也搞錯了嗎?羅漢果不是中藥!中醫揭真正用途
源於中國廣西的羅漢果,味甘性涼,傳統用來治療嚨痛、聲音沙啞及咳嗽,最近天冷,不少人因感冒而聲音沙啞,習慣將羅漢果泡熱水,改善咳嗽等不適症狀,不過,長庚醫院中醫部部長楊賢鴻指出,羅漢果並非中藥,咳嗽、聲音沙啞者應先找出病因,再對症下藥。羅漢果非中藥 治標不治本楊賢鴻表示,雖然華人使用羅漢果的經驗久遠,但羅漢果只是民間草藥,不算是中藥,如同冰糖燉雪梨、川貝琵琶膏等民俗用藥,頂多只能緩解症狀,無法治標。近期天氣轉涼,早晚溫差大,門診裡咳嗽、聲音沙啞的患者明顯增加,而感冒、過敏及胃食道逆流為引發咳嗽的3大原因,若要確實止咳,必須用對藥。以胃食道逆流來說,這是腸胃功能異常所致,而非感冒,如果只是服用止咳化痰的藥物、民間草藥,則不見效果,還可能加重病情,咳得更厲害。找出咳嗽病灶 對症下藥才有用楊賢鴻建議,咳嗽、聲音沙啞者應該先尋求醫師診治,找出咳嗽的原因,如果是單純感冒所致,可用傳統中醫複方「清咽厲膈湯」,來降低咽喉、呼吸道等不適症狀。至於羅漢果,楊賢鴻表示,有些人飲用羅漢果水,確實可以紓緩咳嗽、喉緊等效果,但在中醫門診是不會使用這類的草藥偏方,建議民眾至中藥行購買時,應先詢問中藥師傅,了解使用方法。如果服用羅漢果水、冰糖燉雪梨、川貝琵琶膏等民俗草藥偏方後,咳嗽症狀不見改善,務必回到正規醫療體系,尋求醫師診治,確定病因之後,再決定使用哪些藥物。(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吃蒸梨子止咳潤肺卻咳更兇? 1情況不適用 慢性咳嗽別瞎治! 看看是不是這11個禍源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