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吸菸
的結果:共找到 1597 筆 約 1.002秒向肥胖宣戰 紐約禁賣大瓶含糖飲料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為了對抗肥胖,紐約市計畫禁止銷售大瓶裝的汽水(碳酸飲料)和其他含糖飲料。這項禁令將開美國先例,也是市長彭博向肥胖宣戰迄今最積極的做法。有市民叫好,也有市民認為市府管太多,...
戒菸要人幫 前3天最難熬
【聯合報╱黃信揚/台東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香菸每年全球奪去600萬人性命,其中60萬是二手菸受害者,全球約6秒鐘就有1人死於菸害,而且吸菸者半數最終死於香菸相關的疾病...
跟菸說不從小教起 給孩子一個無菸家庭
【聯合報╱柯俊銘/公職臨床心理師】在矯正機關從事心理輔導,每看到被法官裁定留置的兒童與青少年,總會被這些孩子泛黃的牙齒吸引。別看他們年紀小,一臉青澀,問起菸齡,幾乎都已好幾年,有的甚至一天要抽到兩、...
菸盒警示圖 董氏:占35%太小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台灣菸盒的警示圖文,有沒有可能放上一張老菸槍吸菸導致肺癌身亡後的臉?答案是有可能。衛生署長邱文達上周自日內瓦世界衛生大會返國,也帶回和歐盟執委會(DG SANCO)...
你是高風險群嗎? 算算吸菸「包年數」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五月〺一日是世界無菸日。醫師警告,每天抽兩包菸抽十年,得到慢性阻塞性肺病機率,是不吸菸者的三到五成。台北榮總心臟內科醫師陳嬰華說,過去發生心肌梗塞多是老年人,年齡、...
抽菸「包年數」過20 肺疾風險增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抽菸容易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疾,醫界將「包年數」做為風險警戒值。每天平均抽菸包數乘上菸齡年數,為即為「包年數」,「包年數」若超過20,罹病風險將增加三至五成,而且一旦...
十大死因癌症獨霸 去年男人少活0.2歲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台灣男人不但比女人短命,而且愈來愈短命。衛生署昨天公布去年國人十大死因,男性平均壽命只有七十六歲,女性八十二點七歲,平均男比女少活六點七歲,是歷來男女壽命差距最大的一...
戒菸先戒癮 飲食調整擺第一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專題報導】不少癮君子認為,戒菸會發胖、身體不舒適,不如繼續「吞雲吐霧」。專家提醒,戒菸如戒癮,必得面對戒斷症狀,透過飲食調整。加上心情調適,才能成功走過戒菸路,有個神清氣爽的未來...
上床軟趴趴 弟弟病了累了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專題報導】男人四十,只剩一張嘴?醫師發現,40歲以下,「小弟弟」抬不起頭的人愈來愈多。不過,年輕勃起功能障礙者,多起因於心理壓力、不良生活習慣,調整身心,多能再度「達陣」。林口暨...
二手菸 心血管剋星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二手菸害人不淺!只要抽二手菸三十分鐘,心臟功能就會受到損害。美國最新研究發現,沒有抽菸的人只要接觸二手菸達三十分鐘,血管內壁就會明顯受到傷害。二手菸傷害血管,...
無肉使人瘦?過量脂肪埋下胰臟癌炸彈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專題報導】 食肉量較大的民眾,往往飽和脂肪攝取量較多。黃暉庭院長表示,過量的脂肪攝取是胰臟癌的危險因子之一。黃暉庭院長指出,除了避免菸、酒,避免過量脂肪攝取,對減少胰臟癌危...
酗酒送命集中偏鄉 男人占7成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研究發現,台灣男性因酒精性疾病死亡人數,是女性兩倍;而在雲林台西和宜蘭南澳,及其周圍鄉鎮,女性因酒精性疾病死亡的比率較為明顯。銘傳大學醫療資訊與管理學系副教授林志銘,...
鯉科淡水魚煮不熟 吃後易罹癌
【Upaper╱新華社】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細胞學和遺傳學研究所專家日前報告說,鯉科魚類等淡水魚內常有肝吸蟲寄生,如果不把相關淡水魚徹底烹飪熟,而且食用者還喜歡吸菸、飲酒、吃燻製食物,就可能在這...
定期回診、無菸環境 氣喘兒幫手
【聯合報╱記者魏忻忻/台北報導】家有氣喘兒?最近有帶他回診嗎?根據衛生署98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3531位12歲以下兒童主要照顧者,12歲以下兒童曾被診斷氣喘比率為6.7%,但近1年沒有回門診追蹤者...
支氣管炎 咳嗽、吐痰為主症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支氣管炎屬於肺部支氣管炎症,為一種相當常見的毛病。中醫師黃順傑表示,傳統中醫認為,咳喘之病,其病於肺,也就是病位在肺,而肺的虛實都可能導致咳喘,這種病症屬於中醫...
阿斯匹靈降女性肺癌風險
【Upaper╱中央社】新加坡1項研究調查逾千名亞洲女性,發現每周服用阿斯匹靈至少2次的女性,不論是否吸菸,罹患肺癌的風險較低。這項研究發表在「肺癌」期刊,結果發現定期服用阿斯匹靈和癌症風險降低有關...
戒菸菜單 「點心」幫你抗菸癮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戒菸後多會胖兩、三公斤,「不想發胖」成為有些民眾戒菸的絆腳石。董氏基金會推出四周的「戒菸菜單」,除了三餐,增加餐間點心的健康組合,每天熱量控制在1800大卡左右,讓...
量不到脈搏? 鎖骨下動脈阻塞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量不到血壓、脈搏?別太緊張,可能是少見的鎖骨下動脈阻塞,70歲老婦人因為右上肢無力就醫,醫師摸遍右臂找不到脈搏,檢查是右鎖骨下動脈完全阻塞,治療後復原良好,讓家屬虛驚...
阿嬤拔菜 阿公提菜籃 中風!
【聯合報╱記者胡蓬生/苗栗報導】 苗栗市六十多歲湯姓婦人日前在菜園拔菜時,突然暈眩倒地,另名老先生幫太太提沈重的菜籃,不料整隻手突然無力,整個人蹲坐地上,兩名病患經大千綜合醫院診治,發現都是因為「鎖...
成功防堵自由基,保住青春不老
【聯合線上企劃╱文:康聯預防醫學院長陳皇光醫師】老化何時開始:記憶力不好、開始老花眼、容易情緒低落當身體出現什麼徵兆,表示你開始老化了?當我們清晰記得過去學生時代的情景、卻對前一刻發生的事感到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