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道、胃、十二指腸,發生的出血,稱為「上消化道出血」。
- 症狀: 頭暈 四肢冰冷 胃痛 嘔血 黑便 噁心 嘔吐 血壓偏低 盜汗 口渴 皮膚蒼白 心悸
- 併發症: 低血壓 貧血 休克 死亡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道、胃、十二指腸,發生的出血,稱為「上消化道出血」。
胃屬於消化系統的一部份,在上腹部中間偏左的位置。胃病是胃多種症狀的統稱。
肝炎型態中致死率最高的一種,肝臟全部的肝細胞在短期間內大量壞死,因此不能發揮功能,造成肝臟衰竭。並在患者出現「黃疸」的8周內,發生肝昏迷。
因胃黏膜被破壞,黏膜的再生能力下降,使胃黏膜有發炎、充血、局部糜爛等現象, 導致急性胃炎。急性胃炎經過治療後,症狀會改善或消失,但有時也會變成慢性胃炎。
胃炎是因胃黏膜對酸的抵抗力降低,造成胃黏膜發炎或糜爛出血的現象。慢性胃炎則是胃黏膜反覆發炎,長期有胃部不適、灼熱的症狀。
胃潰瘍是消化性潰瘍的一種,是胃酸和胃黏膜間的平衡失常所產生。胃酸幫助食物消化,胃部屬於強酸環境,胃壁黏膜細胞透過不斷修復防止胃酸破壞胃部,當胃部黏膜細胞自我修補能力受損,胃酸直接侵襲胃壁,在胃壁破損區域產生發炎、纖維化等狀況,便是胃潰瘍,此時胃部結構可能逐漸變薄,嚴重時可能導致胃出血,甚至是胃穿孔,造成腹腔嚴重感染。 正常情況下,胃黏膜細胞有豐富的血液供應,可產生新細胞,影響胃黏膜細胞受損的原因包括胃幽門桿菌感染、胃酸過多、藥物刺激、吸菸、飲食習慣不良以及心理壓力等。 胃酸造成潰瘍不只發生在胃部,連接胃部的十二指腸也可能腸潰瘍,通常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兩者合併稱為消化性潰瘍(peptic ulcer disease)。 多數胃潰瘍沒有明顯症狀,部分患者上腹部不適或疼痛,大多數是悶痛。一般而言,疼痛的嚴重度與潰瘍的大小有部分相關,愈大、愈深的潰瘍,症狀比較嚴重,部分潰瘍很嚴重卻沒有很明顯症狀,常見年紀大、有糖尿病病史或服用消炎止痛藥的患者。 有部分患者有出血、胃穿孔、阻塞等併發症,出血的症狀包括吐血、吐黑色物質、解黑便、頭暈,甚至於休克等,穿孔患者症狀則包括嚴重腹痛、發燒;有阻塞併發症的患者會有嘔吐、腹脹,吃了少量的食物就飽脹、便秘等。也有患者出現火燒心胃食道逆流症狀。
十二指腸潰瘍是因為十二指腸黏膜被胃液侵蝕,造成黏膜受損,產生糜爛的現象,是消化性潰瘍的一種。
血便大至上分肉眼可見及非肉眼可見,肉眼所見是指上完廁所後,發現馬桶內有鮮血,或是擦拭的衛生紙上沾鮮血,由於血便的情形輕重不一,有時候是進行糞便潛血檢查時發現陽性,才被告知有血便情形,這屬於肉眼看不見的血便。 但無論何種情形,血便就代表消化道可能有某處正在出血,包括上消化道的胃部、小腸前端或下消化道的小腸後端與大腸直腸的疾病所引起;下消化道疾病是造成血便的主因,尤其是大腸直腸或肛門出血佔比達80%至85%。 另外,血便的顏色,也跟出血點有關係,若是鮮紅色糞便,比較是下消化道疾病造成,離肛門越近的疾病顏色愈深,越遠就會轉為暗紅色。如果糞便中的血是一滴滴的或噴射方式濺出,與大便呈現分離的狀況,或在衛生紙上沾有一大片血跡,通常與痔瘡或肛裂關係較大,仍要留意是否由直腸炎、直腸癌引起。 至於比較黑的糞便像柏油狀 (Tarry stool) 或是黑便 (Melena),主要是由於上消化道出血引起,常見如:胃潰瘍等,嚴重時會合併有吐血的情況。 由於血便發生原因很多,一般來說,若因糞便較硬、排便不順而出血時,有可能是肛裂或痔瘡所引起;但若同時有排便習慣改變、糞便黏液變多、大便變細、體重下降或發燒、腹痛等其他症狀時,就可能是更嚴重的大腸直腸癌或憩室炎等疾病,應盡快就醫診治。 因此,必需找出問題才有辦法對症下藥,而而治療的方式,也因疾病而不同,若痔瘡,嚴重者(符合開刀適應症)需開刀治療,若是癌症則看癌症期別,手術化療放療都有可能;至於其他感染性或的腸道問題,則多以藥物治療為主。 在診斷部份,判斷是否為癌症引起,經過詳細的問診跟肛門指診之後,若有懷疑是大腸或直腸出血,可以建議做大腸鏡檢查,排除是否因大腸直腸癌的造成的血便。 預防端會建議改善生活習慣,要維持多蔬果少紅肉,維持好的腸道健康,並養成運動習慣、戒菸戒酒。若本身有大腸直腸癌病史或有大腸瘜肉的民眾,則必需定期進行大腸直腸鏡追蹤檢查,降低罹癌風險。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的護腸四重點,「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定期篩檢、確診後定期治療」。五十歲以後除了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更建議至少做過一次大腸鏡檢查。
胃炎是指胃黏膜發炎或糜爛出血的症狀。可分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