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31 橘世代.好學橘
搜尋
健保
共找到
4134
筆 文章
-
-
2020-07-30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三七」就是「川七」? 別搞混!一個是藥材一個是食材
中醫藥裡有個藥材,能夠同時有止血與活血功效,在植物分類與人蔘類似,也就是三七(或稱生三七),在中藥材裡價格較高;然而,有另外1種植物,經常容易讓人與三七混淆,也就是食材川七(或稱三七葉),名稱很像但幾乎沒有關係。三七與人蔘是同屬植物 多用於心血管疾病 中醫師鄭愛蓮表示,三七經常用於心血管疾病,由於同時具有止血與活血功效,可以用於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胃出血、胃潰瘍病患,對應病患可以比較廣泛,但也因產量較少價格較貴,健保沒有給付。 鄭愛蓮指出,三七雖然外型看起來不像,但與人蔘是同屬植物,都有皂苷,可不同的是,人蔘多長在中國東北,三七主要生長在雲南與貴州一帶,也是知名中藥「雲南白藥」主要成分之一,台灣幾乎沒有生產,大部分都仰賴進口。三七使用需自費 不能用於補身體、需醫師評估調劑 由於價格較高,健保沒有給付三七,如果病人需要使用都需要自費,市場有40頭、60頭、80頭等大小差異,藥效來說沒有太大區別,主要不同就是體積大小,在醫生評估確定用量後,就會切片放入藥方中。 鄭愛蓮強調,不同於當歸、紅棗、枸杞等中藥材,三七不能用於補身體,必須在中醫師評估個人體質狀況下,調配出合適劑量,絕對不得擅自使用,因為三七有止血與活血功能,使用時必須非常小心,最好不要自行購買食用。川七與三七沒關係 絕大部分人都能使用 針對川七,鄭愛蓮解釋,川七在以往稱為三七葉,名稱跟三七很像,但2者之間沒有關係,大部分民眾多食用葉子,由於稍微有點苦味,因此餐廳經常跟麻油與枸杞一起烹調,由於有一點點活血化瘀作用,民間有人用於外敷。 鄭愛蓮補充說明,川七味道稍苦經常用麻油調味,加上薑等辛香料調整味道,基本上不會因體質不可以吃,絕大部分民眾都能享用。但麻油料理要特別小心,由於麻油本身熱量不低,攝取總量可能仍要小心注意。(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雙黃連可增加免疫力? 專業藥師告訴你真正作用 吃苦當吃補? 中藥加點「這味」不再苦口
-
2020-07-29 名人.簡立建
簡立建/建立完善外傷醫療制度 健保改革 刻不容緩
最近因為「自費醫材上限」的爭議導致醫界民眾群情譁然,怒火沸騰;之前防疫成功的衛福部頓時成為箭靶。但還是有許多民眾不知為何健保需要改革,在下關心台灣健保制度與其他國家醫療政策多年,在此簡單說明。健保在台灣實施25年來,歷經多次改革;但是許多醫界第一線的心聲並沒有被納入考量。例如15年前的總額給付制度,說是希望控制費率成長,以區域總額以及單一醫院總額作為定額給付。這樣的問題早就在其他國家就出現爭議,一些投資報酬率較低的科別,自然會被醫院輕忽、排擠。例如負責嚴重外傷病人照護的外傷科,因為常常需要大量人力付出,住院天數又較長,在醫院經營的觀點來看,如果沒有適當合理的機制,賠錢貨往往變成醫院內公敵。這時衛福部不僅沒有給予適當扶持,而是轉身用醫策會「監督醫療品質」的棒子-中重度外傷急救醫院評鑑,來加以規範醫院並要求外傷科部的人員達成結構面與過程面的指標。於是在外傷醫療基本獲利率不高的情況之下,很多外傷科部的醫師與人員面對慘澹經營的科部還要應付評鑑,都是心力交瘁。一些醫院還勉為其難用其他科別的盈利來補助外傷科別,但是部分醫院卻是直接在評鑑之後,就解散外傷團隊。這樣造成台灣外傷醫療照護經驗的傳承,出現嚴重斷層。有些醫院外傷急救室的空間根本不合乎該有的規格,小到僅能容身,國外的標準嚴重外傷急救是應該有五乘五公尺空間,重度級至少應有二個急救空間的容量。過去許多急救設備,健保也沒有給付;在緊急情況之下,如何跟病人或是家屬說明自費情況? 於是就只能放棄不用。於是,整個外傷科別在營運績效上往往不能平衡,台灣的「外傷醫療」在我們「台灣健保,世界第一」的對外宣傳上,一直是一個不願提起的痛處。常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但是在台灣健保有的。但是長久這樣下去,很快的大家就是想付錢也沒午餐可以吃了。新聞報導有位台灣朋友在美國,因為長針眼到醫院急診室,要求眼科醫師會診。眼科醫師假日到醫院急診來,至少是六七百塊美金的收費。而台灣機車事故多,酒後毆鬥的情況也不少,眼球外傷的案例很常見。但是台灣急診室三更半夜會診眼科醫師來看急診這樣的傷患, 健保只給每次眼科會診409點。這很不合理。訓練有素的醫師,後勤支援的許多貴重的儀器,健保只付不到四百元!即使是急診室因為嚴重外傷會診外傷科,除少數符合條件者,不然一樣只有409點。健保署多年忽視這個救急救命科別逐漸崩壞的現象,卻在疫情稍稍緩解,便迫不及待來處理與大多數民眾無關的眼科自費醫材項目,難怪令醫界怒火沸騰。前述的情況,多年透過各種管道,多次與健保主管機關與衛福部溝通,擔任台灣外傷醫學會理事長期間,更親自拜訪健保署與衛福部,但是得到的承諾至今大多仍未實現。在一些特殊的時段或是偏鄉地區,外傷仍是一個危害民眾命健康的重大殺手,在「醫療崩壞、五大皆空」的情況之下,很顯然的外傷醫療的經驗無法傳承,未來外傷照護品質只有江河日下。以後,可能一個老人輕微跌倒或是一個年輕人簡單的機車事故,就會送了性命。台灣外傷醫學會多次反應溝通「外傷照護工作的資源不足」,而健保署未實際面對第一線外傷急救工作的臨床需求,總希望醫院「發揮愛心」,於是外傷醫療常常是被總額犧牲的一群。過去在八年前要推行DRG依診斷給付,明明外傷照護工作是外科裡面變異性最高的,健保署卻希望從嚴重外傷來試辦,而且只願意從過去的平均值來給付,然後勸說外傷醫師要「輕症重報」,這非常荒謬。而且外傷醫療申報的核刪,也是匿名,常常覺得不合理。舉例搶救從高處墜落的傷患可能緊急需要安排頭部、頸部、胸部與腹部的電腦斷層,但是健保規定「一天只能申報一次電腦斷層」,於是急診室裡嚴重外傷病患在電腦斷層檢查上,一直是讓放射診斷科賠錢,害我們負責外傷急救的醫護人員當冤大頭 ! 這個事情一再反應,也是無效。醫策會規定重度外傷急救醫院,外傷專科醫師需在啟動後十分鐘到達急診進行急救。但是健保至今仍未常規給付啟動急救團隊的費用,這樣如何因應未來可能之變局?新政府執政四年多以來,在下多次為了外傷醫療工作、資源不足的現況,大聲疾呼。目前台海情勢緊張,風雲密布,有識之士無不「料敵從寬、有備無患」。但是在與外傷相關的準備工作上,台灣自從十幾年前的國軍精簡計畫後,許多地方的軍醫院早就被裁撤整編,根本無力承受一般的外傷照護,遑論一旦出現軍事衝突或災難時所需要的大量外傷照護能量。而衛福部過去所推動的「每縣市都有重度外傷急救醫院」的政策之下,是重度外傷急救醫院越來越多,但照護能量卻大多明顯不足。反觀南韓,其位處於動盪的朝鮮半島南部,美國國防部與南韓士兵多年來均有軍事協防的合作。在2010年之後,韓國青瓦台召集南韓幾位外傷界的專家,希望建置南韓的全國外傷照護系統,於是在短短兩年內建立13家與美國外傷中心一樣標準的外傷中心,每家外傷中心給予第一期給予800萬美元的興建費用,之後每年再給予一百多萬美元的補助。很快的這十三家美國規格的外傷急救中心建立了穩固的全國外傷照護網絡,立刻大幅提升全南韓的外傷照護品質。這才是真正的「以平時搶救受傷的民眾,儲備戰時外傷照護能量」的料敵從寬,超前部署! 台灣健保也到了該「公開透明」,該把錢花在最值得花之處的時候了。(作者為外傷醫學會前任理事長)
-
2020-07-29 科別.血液.淋巴
運動讓血友病患關節受傷?錯!醫呼籲運動增加肌肉強度
血友病患者因為缺乏凝血因子,若是不及時予以治療,可能造成大量失血,或是關節、體內積血而造成內部損傷。因此,血友病患者從小就會被限制上體育課,降低碰撞的機會。但中華民國血液學會理事、三總血友病中心主任陳宇欽表示,血友病患者不能運動是一種迷思,患者需要規律運動訓練肌肉強度,才能對關節有更好的保護。陳宇欽表示,台灣血友病患約1500人,以缺乏第八凝血因子的A型最常見,其次為缺乏第九凝血因子的B型。由於血友病病因是凝血因子濃度不足,會造成嚴重出血。重度血友病患凝血因子濃度小於1%,常出現自發性出血,即使沒有碰撞也會出血,頻率約一個月二至三次;中度血友病患凝血因子介於1%至5%,通常介於是碰撞、受傷時就會出血,頻率約一年四至六次;輕度血友病患的凝血因子濃度則介於5%至40%,發生嚴重創傷或手術時才會有出血不止的問題。而血友病患常因關節出血,刺激滑膜增生,導致更容易出血;因此有許多人認為血友病患因為要避免受傷出血的風險,不能運動。但陳宇欽表示,這是錯誤迷思,血友病患者更應多適當運動,因為運動能訓練肌肉,讓關節有更好的保護。他進一步表示,過去A型患者一周要注射二到三次凝血因子,B型則是每周一至二次,但現在健保已將長效型藥物納入,可拉長藥效半衰期,四到七天注射一次即可,因此可與醫師討論何時運動,以及進行何項運動為佳。陳宇欽建議,可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如游泳、桌球、羽球、跑步等非接觸型運動,尤其游泳因不增加關節負擔,最為合適。
-
2020-07-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大公衛移工防疫對策 學者附議移工入境普篩
泰籍移工返國後確診,指揮中心已匡列接觸者並擴大採檢,目前感染源不明,社區感染隱憂浮現。對此,台大公衛學院今提出七點移工防疫建議,包括工廠及宿舍的空間區隔及相關人員普篩,以及對中出境和入境移工做普篩,並對現有移工之血清抗體調查。不過學者指出當中有幾項建議較不實際,建議以移工入境普篩為優先。詹長權表示,第一,台灣應學習新加坡數月前克服移工群聚感染的經驗,透過盡量減少人群聚集移工,所以該廠和宿舍要分艙分流。第二,該移工之宿舍要單人、單房、單衛浴。第三,該名移工的接觸者要進行核酸普篩。第四,該廠全廠員工都要進行核酸普篩。第五,移工出入境要核酸普篩。第六,移工居住環境安全衛生要全面檢查。第七,現有移工都要進行血清抗體調查。台大公衛副院長陳秀熙表示,泰籍移工不論在哪裡感染,既從台灣出境,台灣就有國際責任要做好出入境把關,因此也應進行出境普篩。現在既然發現潛在隱憂,就該搭配血清學抗體檢測,盡快瞭解這個移工周圍有沒有潛在的社區感染,盡快找到感染源,才能預防更多的群聚感染和社區流行。對此,學者認同自疫情高風險國家「入境」之移工應普篩,但認為「出境」普篩和特定族群的血清學抗體檢查,應思考施行的目的才做,且不應僅針對移工。另外,學者與移工團體都認為,空間區隔的建議,應用在移工的勞動現場裡面,並不實際、很難做到。前疾管局長、南台科技大學教授蘇益仁表示,新加坡有移工群聚的前車之鑑,目前東南亞國家疫情嚴峻、檢驗情況等相關資訊不夠透明,不能完全相信官方數據等因素。基於以上原因,蘇益仁認同來自疫情高危國的移工入境要普篩,入境後14天隔離檢疫期滿,解除隔離前也應做第二次檢測。至於出境普篩,蘇益仁表示,沒有道理只針對移工,如果國家決定要求所有人出國前都要取得檢驗陰性證明,就應該全部的人做出境普篩。未來如果有疫苗,就可以用施打證明來取代檢驗陰性證明。蘇益仁提醒,要思考血清學抗體檢驗的目的,現在要務是阻止傳播,所以抗體檢查的意義不大。蘇益仁指出,血清學抗體調查通常是為了釐清一波流行後的感染規模,根據已感染的人口比例,去制定疫苗接種的政策。血清學抗體調查也可以了解特定族群的感染率,例如找出有抗體的醫護人員,作為照護確診個案的主力。蘇益仁表示,移工「廠住分艙分流、宿舍單人、單房、單衛浴」這點建議較不實際,連本勞都沒有這種條件,很難有工廠可以支援。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工作人員吳靜如也說,一般中小型企業宿舍難以做到,就算要做,雇主或仲介也很可能會把成本費用都轉嫁到移工的身上。吳靜如提醒,移工人身自由平時已受到諸多限制,無證移工或失聯移工因無勞健保身份,也承受被查緝和遣返的壓力,各項防疫措施也無法顧及他們。政府處理此疫情事件的態度,將決定社會氛圍是否產生更多的「報復性歧視」。呼籲政府應創造安全、安心的環境,讓移工都有合法工作身分,身體不適時能即時就醫、接受妥善照顧,才能消除防疫死角。
-
2020-07-27 科別.眼部
及早發現追蹤治療 人生下半場別毀在黃斑部病變
黃斑部是視網膜最重要的部分,它跟身體組織一樣會因老化受損,嚴重影響視力。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部主任陳珊霓表示,隨年齡增加,黃斑部病變風險會提高,以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最常見,以往多發生在50歲以上,但近來門診出現不少50歲以下的案例。但她指出,患者只要長期追蹤治療,人生下半場仍能維持不錯的生活品質,自立生活不靠他人。長出新生血管 濕性病變惡化快陳珊霓說,老年黃斑部病變分乾性與濕性兩類,區別在於有沒有新生血管。其中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會發生例如新生血管滲漏、出血等,快速引發黃斑部結構破壞和視力喪失;而乾性黃斑部病變則惡化速度較慢。歐美國家約10%,台灣及亞洲人種濕性比例明顯高出許多。陳珊霓表示,視網膜的色素上皮細胞每天需要大量代謝廢物,乾性老年黃斑部病變的成因,是因年齡增長,加上基因和體質關係,代謝能力變差,造成廢物堆積,引發發炎反應,阻絕養分和氧氣,感光細胞慢慢退化,導致視力變差。而濕性黃斑部病變則是長出新生血管,破壞視網膜結構,造成滲漏液體,甚至黃斑部出血,視力在短時間內惡化。55歲以上 一個月自我檢測一次但許多患者視力模糊時,常誤以為是老花眼、白內障,陳珊霓說,黃斑部病變會在視線旁邊或中心出現暗點,影像被遮蔽或影像扭曲。她鼓勵民眾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自我檢查,超過55歲以上,建議一個月自我檢測一次。日常生活中,也可透過廁所磁磚、櫃子邊角直線,以單眼注視是否變形。陳珊霓說,改善乾性、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的策略不同。晚期的乾性老年黃斑部病變建議攝取葉黃素、維他命A、E和鋅,有助減緩退化。平常也可多攝取深色蔬菜、枸杞、胡蘿蔔、深海魚類改善。陳珊霓表示,過去醫學上對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束手無策,但近十多年來醫療飛躍性進步,濕性治療以眼內注射抗血管新生因子藥物,讓患者視力維持穩定。一般療程需連續打3針,一個月打一針,但醫師根據患者病況可能延長到每隔3個月打1針,經追蹤,治療者相較於未治療患者,視力損失有很大差距。且目前健保給付已從原本7針放寬至14針,對減輕病患的經濟負擔大有幫助。
-
2020-07-27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中風吞嚥困難 研究證實中醫介入治療能加速改善
麻豆新樓醫院中醫科醫師黃書澐今天發表中醫介入中風治療成功案例。她說,國外最新研究顯示,中風病患若有中醫介入以針灸治療,不但恢復狀況更好,也較少疼痛與心理憂鬱;台灣研究也發現,針灸3周後改善效果就很明顯。麻豆新樓醫院近來投入設置完整住院中醫西醫與復健體系,尤其中醫治療早期介入,能讓讓中風的復原更全面。腦血管疾病長期占據國人10大死因的第2至4位,平均每年奪走1萬多條性命。即使存活,遺留神經功能障礙也可使患者失去工作能力甚至生活自理能力,中風後失能是成人殘障主因之一,造成病人與照顧者沈重負擔,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台灣健保執行中醫腦中風住院專案計畫多年,研究發現,中醫早期介入治療組相對於僅作常規治療組,中醫介入組在六周時巴氏量表評分更高,尤其是在平面行走、上下樓梯以及移位的改善幅度最為明顯。另外有國外研究顯示針灸搭配復健治療,相較於僅執行復健治療,針灸組的吞嚥功能改善更快且更好。黃書澐指出,在麻新與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長期合作,已有大量成功治療案例,收到受信任。她舉以下兩個案例說明。陳姓患者尚未39歲出血性中風,2月時手術已一個月仍昏迷不醒,她以四神聰與困難的透針方法,由太衝透刺湧泉穴,治療三次後意識恢復,「家人告訴我們他還對女友說了我愛你呢」,搭配中藥繼續治療後在護理之家復健即將回家,可以拿著拐杖行走也能自己吃飯了,生活自理能力大幅改善。黃書澐說,另有高齡90歲阿嬤,中風後僅能透過鼻胃管進食,在看中醫前已練習許久,仍無法成功吞嚥,還會偷偷沾蜂蜜水在口腔,稍微滿足無法由口進食的遺憾。她認為阿嬤的認知功能相當好,若能移除鼻胃管對生活品質將大有助益,因此量身訂做了「穴位組合」,搭配百會、語言區頭皮針、廉泉與照海穴針灸治療,連續三周後,阿嬤很開心的說,「我今天可以吃粥了!」中醫科同仁都為她高興,持續治療後阿嬤現在三餐都能由口進食,身心狀況都顯著進步。黃書澐指出,頭皮針能夠活化腦細胞、促進腦部血液循環,也能夠促進側枝循環的重建。體針則是需要配合診察,透過體質辨識量身打造合適的配穴;主要是以調節氣機與局部肌力刺激回復為主。她說,中西醫結合治療對於中風患者的康復有顯著的好處,較早的介入對於復原能更有幫助。麻豆新樓醫院已加入「住院中」與「出院後」的健保專案腦中風計畫,為病人的恢復提供更好的治療機會,即使在住院中也可以會診中醫,患者康復更快更完整。
-
2020-07-27 科別.消化系統
最花錢藥品寶座換藥坐 C肝新藥勇奪冠亞軍
過往健保統計年度最花錢藥物,幾乎都由心血管疾病包辦前幾名,自2019年開始,冠亞軍都被C肝新藥擠下去。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副組長黃兆杰表示,為了達成2020年消滅C肝的政策目標,政府自2017年起每年加碼編列專款,用藥金額因此上升。健保資料顯示,去年藥費申報總金額達到2028億元,申報金額第一名為C肝組合用藥,共給付約39.57億元,提供2萬人用藥,平均每人整年花費19.6萬元。第二名也是C肝組合用藥,給付約28.63億元,提供1.4萬人用藥,平均每人整年花費20.2萬元。黃兆杰表示,因為新藥持續引進、老年人口增加,所以藥費較去年增加是可預期的,去年健保申報藥費2083億元,比前一年1967億成長了約6.4%。由於C肝口服新藥療效比以往好,加上政府有2025年消除C肝的目標,自2017年起每年都編列專款,預算逐年增加,第一年編列29.43億,去年已翻倍達到65.36億,預算都全數用完,相對應藥費和人數也會增加,所以一、二名都是C肝口服新藥。雖然C肝崛起,國人主要用藥需求還是圍繞在三高疾病。若以用藥人數排名,第一名仍是降血壓藥,用藥人數高達148.8萬人,去年總給付金額約16億,排行第九,平均每人整年用了1000元藥費。用藥人數第二和第三名都是降血脂藥,分別給付71.5萬人、47.4萬人,平均每人整年用了3000多元藥費。黃兆杰指出,三高藥品的使用量持續上升,與人口老化、慢性病患增加有關。如果要減少慢性病用藥量及金額,有賴民眾配合改善生活型態、規律運動,若能預防慢性病發生,支出就可降低。健保署也透過雲端藥歷幫助民眾和醫師了解用藥情形,若發現有重複用藥,醫師就會重新檢視其必要性,如果不必要就不要開立重複的用藥。除了三高及C肝用藥,還有其他疾病在用藥金額前十名的排行上。第五名是B肝用藥(約18.37億元),第七名是骨髓性白血病用藥(約17.26億元),第八名是乳癌標靶藥(約16.57億元),第十名為A型血友病用藥(約15.89億元)。
-
2020-07-27 癌症.癌友加油站
先後罹2癌,葉金川車照騎山照爬「與其擔心癌症奪走生命,我更怕被維生管子束縛」
葉金川的人生經歷太精彩,從中央健保局首任總經理、坐鎮和平醫院的抗SARS英雄、衛生署長、馬英九總統的政治救火隊。始終鮮明的是犀利的個人風格與態度。淡出政治圈後,葉金川瀟灑活成夢想生活家,獨木舟、鐵人三項、高空跳傘、攻百岳,生活得不亦樂乎,卻鮮少人知道他先後罹患淋巴癌與皮膚癌。不過,葉老大始終是葉老大,連抗癌歷程也要一直帥帥的、不讓家人擔心,才不枉男人的氣概啊!二○一四年十二月,葉金川左眼皮突出一個綠豆大小的硬塊,在不該有淋巴的位置長出淋巴塊,長大的速度又快,有醫學背景的他,很快警覺不太對勁。先找眼科醫師檢查,也讓病理科化驗,醫師起初判斷是淋巴增生,無須過度憂心。誰料隔了半個月不到,另一邊的右眼皮上又長了一顆。「兩邊都是淋巴增生,那就是癌症了!」葉金川心中暗喊不妙。為了確診究竟是單純的淋巴增生還是淋巴癌,病理切片送第一家醫院無法確認,為求慎重,再送第二家醫院進一步分析。回顧當時的心情,葉金川笑,當然會嚇到啊,會緊張啊!也會覺得「我怎麼會那麼倒楣?」他說:「只是你要很冷靜!」在等待病理檢查報告的三天內,就像是等翻撲克牌一樣,到底是死神牌,還是高掛無事牌呢?「等待的時候最難受了。」「要死的話也早點告訴我。」一直要很帥的葉老大,此時心裡其實忐忑煎熬,為了不想讓太太張媚擔心,男子漢的浪漫是善意隱瞞了太太,獨自承擔。結果出爐,是淋巴癌。台大畢業的他,選擇到花蓮慈濟低調就醫葉金川冷靜的查閱相關醫療書籍,一步一步的規畫,安排如何應對這突然其來的人生轉折。淋巴癌分期將大大影響治療計畫與存活機會,現在是局部的病兆,還是已經擴散到全身了呢?他進行了骨髓穿刺,看看骨髓裡面造血細胞有沒有變化,如果已經發生變化,那麼就是第四期。所幸骨髓造血細胞沒有變化,接著進行PET正子掃描,看身體的其他部位是否擴散,所幸也無事。「但是PET只能看到○‧三公分以上的腫瘤,就算掃不到腫瘤,不代表沒有更細小的腫瘤在蔓延。」醫師建議葉金川進行預防性的標靶治療,以降低未來復發的機會。治療正式展開,台大醫學系畢業的葉金川,卻低調選擇回到熟悉的花蓮慈濟醫院接受治療。當時他任職血液基金會董事長,治療期間就在花蓮與台北之間通勤往返。葉金川是台大醫學系第二屆畢業生,這一班的學生縱橫醫界,出了三個衛生署長,包括林芳郁、葉金川與侯勝茂;兩個健保局長,分別是葉金川還有賴美淑。同學中還有各大醫學中心的院長,群醫遍布全台醫界重要角色,想要尋求醫療照顧,葉金川比誰都有資源,他卻選擇到遙遠的花蓮慈濟就醫。葉金川說,除了跟花蓮慈濟的感情深厚,他當時也不想驚動太多人,他說,比一般人有資源就會比較好嗎?選擇一個信任、親切、可以誠實給予忠告的醫療團隊,對病人才是最好的選擇。瞞著太太、朋友治療,單車照騎、山照爬治療期間,在花蓮的清晨,他一人先赴醫院接受放射治療,戴上訂製的頭罩,可以讓放射線更精準對準患部,眼罩則保護眼球不會在治療後惡化為白內障。治療完成就繼續到慈濟授課,同事沒人知道他在幹嘛,只覺得怪,葉老師怎麼那麼早來上班。葉金川以為自己隱藏得很好,但是因平日服用抗凝血劑阿斯匹靈的關係,放射治療後眼睛出血腫脹比常人更嚴重。不知情的人,還以為葉金川去做眼睛美容手術。逢人問起,他便把話題岔開,笑稱「被老婆打了」。標靶治療期間,葉金川單車照騎、山照爬。主治醫師婉轉勸說,治療期間免疫力會降低,要他好好靜養。堅持要正常生活的葉金川頑固的跟醫師頂嘴,「你們不是說標靶治療只會殺死癌細胞,不會傷及正常細胞嗎?」「我正常的淋巴球都在的話,免疫力就不會降低啊。」「不是啊,你要說個理由說服我啊!」每周五次的化療,連續二到三周,每次注射藥物需要六小時,都在門診進行治療。一直到不得不住院時,需要家屬簽名,這下紙包不住火了,拿著住院單給太太簽名,「我得到淋巴癌,現在要去住院。」張媚才知道葉金川罹患淋巴癌,而且已經偷偷治療一段時間。太太問:「如果是第四期怎麼辦?」他囁嚅回答:「就化療啊!」太太再逼問:「如果化療沒效怎麼辦?」葉金川說:「一步退一步啊,就去骨髓中心啊!」一向溫婉的太太此時已經瀕臨抓狂邊緣:「如果骨髓中心也沒效怎麼辦?」葉金川耍賴說:「那就辦告別式啊。」早年罹患淋巴癌等同被宣判死刑,葉金川坦白說,放射治療、標靶治療都不痛苦,最辛苦的是等待病理報告,那種等待命運被宣判的感覺。「面對癌症,你能怎麼辦,一定會發生這些過程,該來的還是會來,就是面對它。」葉金川也領了重大傷病卡,在期滿五年後失效,很慶幸。在六十五歲生日時,開了同學會,告訴同學「我罹癌了」、「但我好了」,一貫的葉金川作風。健保制度的創辦者,如何看待癌症病患的醫療費用負擔呢?葉金川說,治療期間的費用幾乎全是健保包辦,不過,只能給付到放射治療。他也笑稱,「標靶藥物需要三十萬元,全部得自費,健保也真的滿狠的。」隨後念頭一轉,他維護地說,因為健保沒有辦法給付降低復發可能性的費用,只能幫你給付治療費用,預防要靠自己。健保始終就是他的心頭肉。皮膚癌再上門,從此防曬更嚴密告別淋巴癌後,二○一九年,葉金川在脖子上又發現皮膚癌,一顆痣在頸間長大,會癢。這次一樣沒跟太太報告,自行處理了。帶著未癒合的傷口出國旅遊,揣了把小剪刀,意圖自行拆線,可是脖子上的縫線沒辦法自己拆,只好央求護理背景的太太幫忙。這次他準備好說辭,「皮膚癌有三種,我這種基底細胞癌是最簡單的一種,切除就可以了。」他對太太說,基底細胞癌像是象棋中的卒子,每次只會走一步,進展很慢。不像是黑色素瘤,那就像是俥,橫衝直撞的,就很危險。葉金川自己推理說,熱中戶外活動的他,雖然戴護目鏡、穿著長袖,但是脖子沒有保護好,常常曬到皮膚「燒焦」,因此罹患皮膚癌也不奇怪。現在他已經學乖,外出時,防曬工作更為嚴密,戴帽子、領巾等,把自己一寸不露的緊緊包裹起來。葉金川擁有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哈佛大學流行病學碩士背景,讓他總習慣用客觀角度審視自己的癌症。他說,台灣的男性一輩子有五成的機會、女性有四成的機會得到癌症。而絕大多數的癌症不會奪命。與其擔心癌症奪走生命,葉金川更害怕中風、洗腎,長年躺床,被維生管子束縛。「你必須要想清楚,你的生活價值,生活就是要能跑、能動、能飛、能跳,如果都不能,人生好像少了什麼,如果翅膀被剪掉,那他還是鳥嗎?蛇的鱗片被刮掉,那他還是蛇嗎?那麼,你想過,你是什麼呢?」要怎麼活著?葉金川說:「我要精彩,活得帥氣。」書籍簡介書中深度採訪了12位名醫與公衛權威,他們或在臨床照顧病人,或在海外醫療團服務,或在深山海濱小鎮裡義診,或在擘畫國內醫療政策,或在致力提升全民公共衛生。在醫界的領域各有擅場。他們是,台大權威林肇堂醫師 、失智權威劉秀枝醫師、仁醫陳愷鴻醫師、無菸餐廳推手韓柏檉教授、不孕症名醫林禹宏醫師、肝臟移植專家林俊昌醫師、心身醫學領航者陳冠宇醫師、海外醫療團長廖學聰醫師、產科名醫陳樸、後山家醫守護者陳淑媜醫師、大砲衛生署長楊志良、健保創局總經理葉金川。當有一天,他們罹患癌症,當醫師變成了病人,為了鼓舞癌症病患,願意展現他們在生病過程中的驚愕、掙扎、脆弱與釋然。並無私的分享私房抗癌方法,用自身的抗癌歷程,殷切叮嚀也曾在泥沼中的癌症病患。用自身的抗癌歷程,展示遭遇逆境也能溫柔微笑以對的生命的教育。立即購書》.udn買東西:https://bit.ly/2YNNdW2.博客來:https://bit.ly/3fzwnRw
-
2020-07-2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病關係的異化 能否多一點點的同理心
本篇回應醫病平台/希望日記——能否多一點點的同理心【編者按】今年四月我們曾以「病人與醫師的由衷之言」為主題,刊載一位文字工作者由本身罹患癌症的經驗,娓娓道出病人所受到的委屈,想不到因此引起一位關心這議題的學者霍教授幾個月後的回應,因此我們再度以「醫病關係」為主題,除了刊登這篇回應以外,也登載一位醫學生最近在門診實習後分享他對「醫病溝通」的深度反思,同時也轉載醫病平台一周年時,於「民報」所發表的「介紹『醫生』這幅名畫」。希望這星期透過這三篇由不同角度探討醫病關係,可以使大家對這重要的議題有更深入的認識。「異化勞動」(alienated labour),在哪個工作上的位置都可能發生但面對的是一個人,而非「一塊肉」的醫護人員的勞動異化所產生的殺傷力,在「勞動現場」上特別原始、赤裸和殘酷。每個人,理論上,都該對自己的勞動狀態及因勞動而產生影響的社會關係有所警覺。但警覺之後又如何?通向哪裡?尤其西方國家的醫療人員常見的罷工,在戰後的台灣社會簡直如鳳毛鱗角般地太罕見。忽然想起在法國的尋常看診經驗一般人最常看的是一般科醫師(médecin généraliste)的診所;應該就是台灣的家醫科。進入診所時,通常室內會有一個獨立的候診區,裡面有書報雜誌或兒童玩具,大家安靜等待,印象中從未看過有發出嘈雜聲音的電視設備。待輪到的患者進入診療室時,醫生的桌上常會擺著一缽或一罐使醫病關係輕鬆些的糖果。在醫生聽完患者敘述病情後,展開診療過程,之後在開藥寫藥單時,醫生就會一邊解說為何開這個藥,對治什麼問題,怎麼服用(所以時間累積下來,普通患者也累積了不少醫藥常識)。待診療結束,患者起身時,醫生也同時會起身,將患者送到診療室門口,打開門前,醫生會親切地和患者握手道別,有時也會講幾句安慰、勉勵的話。整個過程,不急不徐地,互為主體地「有—人—性」。但這種勞動狀態,在法國似乎也不只是在醫療現場。現在回想起來,舉凡從買高鐵車票、辦理居留證、上超市排隊結帳、電信公司或郵局排隊辦事、上銀行等等,只要事先已約好的工作約會,就算等候的人再多,輪到你時,通常都不會以「為了快速消化眼前個案以讓下一個個案快速繼續被消化」的方式進行,而是以「辦好這件事」的正常速度,讓剛剛可能等了很久的人得到滿意的對待。法國最被詬病的缺乏效率的官僚行政文化,可能也因非以營利為首的市場化,而較少發生囫圇吞棗、氣急敗壞、草率行事的狀況。但過猶不及,法國的問題是在另一種極端上,這裡就先不說了。台灣的健保制度美意,建立在醫療人員的血汗上。雖然去年住院醫師已被納入勞基法,一週連續工作時數不能超過28小時,但台灣沉痾已久的血汗醫療文化非經立法即可收立竿見影之效,還需要在整個勞動結構上做出大調整,路猶長。當一個醫護人員壓力大到連一句尋常問候或安慰病患的話都完全擠不出來,或已忘記患者跟自己一樣也是「一個人」,而把躺在病床上的對象看作「一塊肉」、「一件工作對象物」時,台灣醫療很「進步」這種讚譽,恐怕得跳開來,好好想想什麼是「進步」吧!
-
2020-07-27 科別.骨科.復健
健保不核刪 電療熱敷大行其道
全國上百萬人頸痛背痛,其中八成五接受電療、熱療、牽引等物理治療,這在國外卻被認為「無效或僅能暫時緩解疼痛」,至於被證實有療效的徒手治療、運動治療等物理治療等少之又少,平均每一千名痠痛就醫人次中,只有二次曾經接受物理治療評估。醫師認為這與健保給付制度有關。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復健科醫師林頌凱表示,隨著人口老化,健保復健給付金額持續增加,一直是健保核刪重點目標,而熱敷等簡單治療是最不容易被刪項目。一名臨床物理治療師透露,做兩項熱敷、電療等簡單治療,請一名治療師就能同時服務七、八名患者,時間人力成本低,病人數量又多,又不易被核刪,醫院、醫師也樂得讓病人持續回診、做治療。美日澳等國治療痠痛以徒手治療和運動治療為主,但我國健保審核委員卻普遍認為,患者應是「夠嚴重的診斷」才需要徒手治療,因此,只要抽審抽到,通常就是核刪。台灣復健醫學會發言人、三軍總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陳良城說,一旦被核刪,還要「放大回推」,總申報點數可能被核減十萬點,所以醫療院所都很謹慎,有評估卻沒申報也是常有的事。長榮大學醫務管理學系副教授王劼表示,健保應給予實證支持的治療項目更多給付,而物理治療師提供居家訓練的衛教也應納入給付。對此,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組長李純馥表示,給付只要調整一點點,影響就很大,因此調整既有給付,也需要進行醫療科技評估。目前健保署在這方面的經費很少,需要再爭取預算,才能根據實證資料,重新檢討物理治療給付。
-
2020-07-27 科別.骨科.復健
痠痛復健 治標不治本
久坐不動,低頭緊盯螢幕,這使得台灣已成痠痛王國,平均每廿人就有一人背痛、頸痛。健保資料顯示,去年因肩頸背痠痛就醫人數高達一百○三點六萬人,一年就醫五百五十七點四萬人次,其中八成五接受傳統電療、熱療、牽引等物理治療,為此,健保就支付四十六點九億元。不過,國外相關醫學文獻證實,電療、熱療、牽引等物理治療,治療效果等於零、無效,或是僅能暫時緩解疼痛的項目,看診一次,可做六次復健,等於只是「做心酸的」,這也讓許多復健場所成中老年人社交場所。林先生就是典型「復健做心酸」個案,他在一年半前某次重訓後,下背不適,至地區醫院求診,X光檢查正常,又做了核磁共振,結果疑似椎間盤突出。為此,他每周回診做三次電療,熱敷、腰椎牽引、紅外線,三個月後,又至復健專科診所接著三個月電療,熱敷、腰椎牽引,治療半年期間,暫停所有運動,但背痛依舊。最後林先生求助醫學中心骨科,醫師建議開刀,他擔心後遺症,未簽下手術同意書,最後在朋友介紹下,至物理治療所自費做詳細評估,治療師認為,問題在於薦髂關節,徒手治療三次,症狀明顯改善,治療一年後恢復七、八成,可騎飛輪運動。想起前半年那段復健治療,不免懷疑走了冤枉路。長榮大學醫務管理學系副教授王劼去年九月在《物理治療》期刊發表兩篇研究,分析二○一一年健保資料,當時頸痛或背痛病人大都只接受簡單熱敷、電擊等物理治療,明顯與各國實證指引建議相抵觸。王劼表示,各國醫學會與政府單位歸納實證研究,制定頸痛和背痛物理治療臨床指引,大多建議,運用徒手治療或運動治療。至於牽引、熱療、電療等國內常見復健治療,則被認為證據不足、不建議做,僅有少數指引建議,可在急性期暫時緩解症狀,例如自行在家熱敷。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復健科醫師林頌凱表示,電熱療及牽引具有舒緩緊繃、減少疼痛、減少神經壓迫程度等效果,但舒緩之餘,無法治本和預防。「別以為復健儀器治療無害,有健保就不做白不做。」陽明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教授王子娟說,愈來愈多實證顯示,電療熱敷等被動儀器治療對病人可能有潛在危害,「保持適當活動」更重要。痠痛患者以為痛就是發炎,所以應該少動,透過儀器就能消炎,以致出現「恐懼迴避(fear avoidance)」惡性循環,愈不敢動,愈來愈沒力氣、功能愈來愈差,恢復進程延緩,醫療支出增加,許多患者因復健無效而被建議開刀。
-
2020-07-26 科別.眼部
及早發現 追蹤治療人生下半場 別毀在黃斑部病變
黃斑部是視網膜最重要的部分,它跟身體組織一樣會因老化受損,嚴重影響視力。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部主任陳珊霓表示,隨年齡增加,黃斑部病變風險會提高,以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最常見,以往多發生在50歲以上,但近來門診出現不少50歲以下的案例。但她指出,患者只要長期追蹤治療,人生下半場仍能維持不錯的生活品質,自立生活不靠他人。長出新生血管 濕性病變惡化快陳珊霓說,老年黃斑部病變分乾性與濕性兩類,區別在於有沒有新生血管。其中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會發生例如新生血管滲漏、出血等,快速引發黃斑部結構破壞和視力喪失;而乾性黃斑部病變則惡化速度較慢。歐美國家約10%,台灣及亞洲人種濕性比例明顯高出許多。陳珊霓表示,視網膜的色素上皮細胞每天需要大量代謝廢物,乾性老年黃斑部病變的成因,是因年齡增長,加上基因和體質關係,代謝能力變差,造成廢物堆積,引發發炎反應,阻絕養分和氧氣,感光細胞慢慢退化,導致視力變差。而濕性黃斑部病變則是長出新生血管,破壞視網膜結構,造成滲漏液體,甚至黃斑部出血,視力在短時間內惡化。55歲以上 一個月自我檢測一次但許多患者視力模糊時,常誤以為是老花眼、白內障,陳珊霓說,黃斑部病變會在視線旁邊或中心出現暗點,影像被遮蔽或影像扭曲。她鼓勵民眾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自我檢查,超過55歲以上,建議一個月自我檢測一次。日常生活中,也可透過廁所磁磚、櫃子邊角直線,以單眼注視是否變形。陳珊霓說,改善乾性、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的策略不同。晚期的乾性老年黃斑部病變建議攝取葉黃素、維他命A、E和鋅,有助減緩退化。平常也可多攝取深色蔬菜、枸杞、胡蘿蔔、深海魚類改善。陳珊霓表示,過去醫學上對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束手無策,但近十多年來醫療飛躍性進步,濕性治療以眼內注射抗血管新生因子藥物,讓患者視力維持穩定。一般療程需連續打3針,一個月打一針,但醫師根據患者病況可能延長到每隔3個月打1針,經追蹤,治療者相較於未治療患者,視力損失有很大差距。且目前健保給付已從原本7針放寬至14針,對減輕病患的經濟負擔大有幫助。
-
2020-07-26 癌症.頭頸癌
頭頸癌專題/用藥二擇一 頭頸癌治療讓醫病兩難
由於頭頸部癌成因複雜,藥物選擇少,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理事長婁培人指出,健保規定轉移性及復發性頭頸部癌用藥,只能在標靶及免疫藥物中二擇一,由於這群患者多是中壯年,經濟上又屬弱勢,常讓醫病陷入兩難,治療方式也非國際趨勢。病患多基層勞工 身心衝擊巨大頭頸部的相關癌症中,人數最多的口腔癌就佔十大癌症的第五名,佔男性的第四名,108年就有3,154人死亡,其次就是鼻咽癌也有536死亡。同時也是台大醫院耳鼻喉部教授的婁培人在「無聲話語頭頸部癌 醫護相挺專家共識會」中指出,頭頸部癌患者往往是社會最基層的一群人,生病後不只是個人工作上的損失,也造成社會勞動力的缺口,且多數是家中經濟支柱,身心面臨的衝擊可想而知,然而頭頸癌臨床治療卻又面臨選擇不多的困境。選標靶或免疫藥 第一時間就得決定陽明大學副校長楊慕華,本身也是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他無奈地說,頭頸部癌會受外在因素影響,每個人暴露的致癌物及基因突變都不同,很難找到特定的基因去治療,這跟其他癌症非常不同,因此藥物的選擇並不多。直到標靶藥物上市才帶來突破,2009年標靶藥物合併放療獲得健保給付,讓患者減輕不少經濟負擔。楊慕華說,標靶藥讓我們看到病人的存活期有改善,免疫藥物則讓我們看到病人有被治癒的可能,但去年免疫藥物用於頭頸部癌的健保給付規定,醫師第一時間就必需先判斷要選標靶藥還是免疫藥物,但這兩種藥物對病人來說都很重要,讓醫師在選擇藥物時壓力也很大。治療用藥受局限 還有使用上限在國外治療的原則,依據病人的生物標記PD-L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表現量、腫瘤大小、遠端轉移的機會及病人身體狀況,再來決定治療方式。但在台灣情形大不同,楊慕華指出,國內患者選藥前必需先檢測PD-L1,表現量超過50%,免疫藥物才能給付在第二線用藥,第一關就約有八成患者不適用,在國際臨床指引為第一線用藥的免疫藥物,在國內使用非常受限。醫師的難處還在於,若選擇標靶藥物,同樣有使用上限制,楊慕華說,標靶藥物有效也只能用18周;若病人使用期限到了,也只能婉轉的告知換藥,不然就得自費。台灣醫療水平高 卻難接軌國際婁培人說,國內頭頸部癌治療無法與國際接軌,也連帶影響到參加國際臨床試驗,有些試驗會需要免疫藥物第一線失敗的個案,但現在面臨找不到病人的情形。台灣醫療水準高,早期患者治療成果好,彰化基督教醫院放射腫瘤部主任林進清指出,以口腔癌為例,台灣的手術治療成效好,病患在早期治療後還能回到社會工作,至於放療也是治療的三項手段之一,但因頭頸部癌神經較多,劑量太大會造成聽覺神經受損。口咽癌以化療為優先,加上現在藥物進步,未來放療劑量下降,就能減少副作用的發生。復發及轉移性頭頸部癌藥物進展美國2006年標靶藥物合併放療,核准上市2011年標靶藥物合併化療,用於第一線用藥2016年2種PD-1免疫藥物上市2019年PD-1免疫藥物第一線治療核准上市台灣2009年標靶藥物合併放療通過健保給付2017年標靶藥物合併化療通過健保給付2019年免疫藥物給付第二線治療,但限制標靶藥及免疫藥物二選一
-
2020-07-26 新聞.用藥停看聽
相似藥省錢 需誘因推廣
生物製劑藥費負擔沉重,全球都面臨相同問題,國際知名期刊「自然」曾發表統計,全球銷售前十名的藥品,生物製劑包下八名,當年由治療風濕免疫疾病的「復邁」拿下冠軍,銷售額達一九九億美元,約新台幣五八六三億元。專家表示,生物相似藥能夠降低健保藥費支出,但政府需提出鼓勵措施。健保署醫審組組長戴雪詠表示,推動生物相似藥是國際趨勢,生物製劑大多以治療癌症為主,生物相似藥的出現能大幅減少藥費支出,除了健保財務因素,台灣面臨人口老化、少子化、醫療資源有限等問題,推動生物相似藥勢在必行。部分國家強制要求醫院採購生物相似藥,以降低整體藥費,戴雪詠表示,健保署目前參考國際鼓勵使用生物相似藥的措施,擬訂三大鼓勵方向,分別為包含使用生物相似藥可免除事前審查、收益分享、處方加計等。戴雪詠表示,台灣民情與國際不同,加上台灣特有的健保總額制度,盼能找出「台灣模式」。日前已邀集專家學者討論,目前最大共識為加強各界對生物相似藥的宣傳,當患者提出需求後,醫界自然會增加用藥比率,至於其餘的獎勵措施,將在後續討論後公布。不過,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表示,乳癌患者使用賀癌平至少一年才有效果,若未符合健保給付標準,需自費八十到九十萬元,生物相似藥價格打八五折,對於初次用藥患者會有誘因,但價格應該更低,才有辦法吸引更多患者。
-
2020-07-26 新聞.用藥停看聽
生物相似藥 便宜卻未必用得到
標靶藥物近年成為治療癌症利器,但費用昂貴,如果健保不給付,一般家庭難以負擔。近年標靶藥物等生物製劑專利陸續到期,與原廠製劑相仿的「生物相似藥」已拿到藥證並通過健保給付,但由於一般人對生物相似藥不了解,導致市占率低,全台不到五家醫院進藥,雖然價格比原廠藥便宜,但民眾卻不一定能用藥。目前已有九個生物相似藥在台灣取得藥證,八個已通過健保給付。衛福部健保署統計,一○八年給付包括標靶藥物等生物製劑的藥費高達三百卅三億元,占整體藥費百分之十六。健保署醫審組長戴雪詠表示,生物相似藥能減少患者支出,目前價格以原廠價八五折為核價標準。健保署祭出鼓勵策略,希望能增加國內生物相似藥使用率,若全面使用,每年能省下藥費八點八億元。不過,臨床患者卻出現兩樣情,有患者擔心被換藥,例如過去曾有類風關病友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需長期就醫、併發症也不少,不希望換藥;但想要使用生物相似藥的患者,卻未必有藥可用,乳癌病友協會秘書長林葳婕表示,目前生物相似藥並沒有完全進入醫院,病友根本沒辦法選擇。藥界人士指出,生物相似藥的出現如同學名藥,經政府確認藥效與原廠相同,只是國內對於學名藥信任度極低,連帶影響對生物相似藥的看法,北部醫學中心未有一家進藥,全台進藥醫院低於五家。台灣癌症登記學會理事長李明陽表示,生物相似藥在台灣推不起來,有幾大因素,國人長期有「最貴的」、「原廠的」就是最好的迷思;另外,目前原廠藥與生物相似藥都有健保給付,民眾根本無感,醫師還得用白話文解釋生物相似藥,患者聽不懂,常常一句「給我最貴的就好」,也降低醫院進藥誘因。台北榮總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曾令民表示,政府想要提升醫院進藥的誘因,應先建立起醫界、民眾對於生物相似藥的認知,否則在各界都不了解的狀況下,要想替民眾或健保省錢,各界也無感。閱報秘書╱生物相似藥生物製劑是以胜肽、蛋白質等生物來源為成分的產品,專利期過了之後,其他藥廠得以重組胜肽、重組蛋白質製造相同產品,稱為「生物相似藥」。以「相似」為名,主要是胜肽、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不可能完全相同,僅為「相似」,其製造過程、品質管制、查驗登記等,均較學名藥複雜。(陳雨鑫)
-
2020-07-26 新聞.用藥停看聽
不到五家醫院進生物相似藥 患者想省錢卻不一定用得到
標靶藥物近年成為治療癌症利器,但費用昂貴,如果健保不給付,一般家庭難以負擔。近年標靶藥物等生物製劑專利陸續到期,與原廠製劑相仿的「生物相似藥」已拿到藥證並通過健保給付,但由於一般人對生物相似藥不了解,導致市占率低,全台不到五家醫院進藥,雖然價格比原廠藥便宜,但民眾卻不一定能用藥。目前已有9個生物相似藥在台灣取得藥證,8個已通過健保給付。衛福部健保署統計,108年給付包括標靶藥物等生物製劑的藥費高達333億元,占整體藥費16%。健保署醫審組長戴雪詠表示,生物相似藥能減少患者支出,目前價格以原廠價85折為核價標準。健保署祭出鼓勵策略,希望能增加國內生物相似藥使用率,若全面使用,每年能省下藥費8.8億元。不過,臨床患者卻出現兩樣情,有患者擔心被換藥,例如過去曾有類風關病友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需長期就醫、併發症也不少,不希望換藥;但想要使用生物相似藥的患者,卻未必有藥可用,乳癌病友協會秘書長林葳婕則表示,目前生物相似藥並沒有完全進入醫院,病友根本沒辦法選擇。藥界人士指出,生物相似藥的出現如同學名藥,經政府確認藥效與原廠相同,只是國內對於學名藥信任度極低,連帶影響對生物相似藥的看法,北部醫學中心未有一家進藥,全台進藥醫院低於五家。台灣癌症登記學會理事長李明陽表示,生物相似藥在台灣推不起來,有幾大因素,國人長期有「最貴的」、「原廠的」就是最好的迷思;另外,目前原廠藥與生物相似藥都有健保給付,民眾根本無感,醫師還得用白話文解釋生物相似藥,患者聽不懂,常常一句「給我最貴的就好」,也降低醫院進藥誘因。台北榮總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曾令民表示,政府想要提升醫院進藥的誘因,應先建立起醫界、民眾對於生物相似要的認知,否則在各界都不瞭解的狀況下,要想替民眾或健保省錢,各界也無感。•何謂生物相似藥?以胜肽、蛋白質等作為成分的生物製劑,原廠專利期過了後,其他藥廠得以生製造相同的產品,其產品為與原廠區分,稱為「生物相似藥」。以「相似」為名,主因為無論是生物製劑或是生物相似藥每一支不可能都一模一樣,畢竟每一個胜肽與蛋白質都不同,因此結構與功能不可能完全相同僅為「相似」,但臨床效果、使用方法與安全性相同。
-
2020-07-26 新聞.用藥停看聽
增加生物相似藥使用誘因 健保署擬三大策略
生物製劑藥費負擔沈重,全球都面臨相同問題,國際知名期刊「自然(Nature)」之前發表統計,全球銷售前10名的藥品,生物製劑包下其中8名,治療風濕免疫疾病的「復邁」拿下冠軍,當年銷售額達199億美元,約新台幣5863億元。專家表示,生物相似藥能夠降低健保藥費支出,政府需提出鼓勵措施。衛福部健保署醫審組長戴雪詠則表示,推動生物相似藥是國際趨勢,部分國家甚至強制要求醫院採購,以降低整體藥費,目前已參考國際鼓勵使用生物相似藥的措施,擬訂三大鼓勵方向,分別為包含使用生物相似藥可免除事前審查、收益分享、處方加計等。戴雪詠表示,台灣的民情與國際不同,加上台灣特有的總額制度,盼能找出「台灣模式」。日前已召集專家學者討論,目前最大的共識為先加強各界對生物相似藥的宣傳,當患者提出需求後,醫界自然會增加使用藥物的比例,至於其餘的獎勵措施,也將在後續討論後頒布。不過,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表示,乳癌患者使用賀癌平至少一年才有效果,若未符合健保給付標準,需自費80到90萬元,生物相似藥價格打85折,對於初次用藥患者會有誘因,但價格應該更低,才有辦法吸引更多患者。
-
2020-07-25 科別.心臟血管
壞膽固醇會塞血管! 專家點名3飲食地雷別踩
45歲的張女士,因心臟衰竭緊急就醫,初步檢查發現,三條心血管嚴重阻塞,且低密度膽固醇數值超過250 mg/dl,相當不尋常。進一步透過基因檢測,才確診為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但因為長期未發現,以致於加速動脈血管硬化,發生心臟衰竭。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志偉表示,患者經過注射血脂標靶抑制劑治療3個月後,低密度膽固醇也順利降至70 mg/dl以下(正常值應小於130 mg/dl),也提醒張女士務必嚴格控制壞膽固醇,以降低日後發病風險。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為先天遺傳疾病 王志偉指出,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是一種先天性遺傳疾病,會造成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濃度攀升。低密度膽固醇即是「壞膽固醇」,是評估冠心病的關鍵指標,當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濃度過高,容易在血管壁堆積,並與纖維蛋白原、血小板、巨噬細胞等作用,造成血管粥狀硬化,進而阻塞血管,大幅提升致死風險。 第一線藥物治療不佳 評估後可申請血脂標靶抑制劑治療 根據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低密度膽固醇需降至70 mg/dl以下較為安全。而以往罹患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會透過服藥方式治療,但部分患者會有療效不佳,出現肌肉痠痛的副作用。當患者對第一線藥物反應不佳或無法忍受其副作用時,經健保署審查醫藥專家會審後,可評估使用第二線藥物-血脂標靶抑制劑新藥(PCSK9抑制劑)。而張女士在治療上,即有上述狀況發生,因而申請使用血脂標靶抑制劑治療。 急性冠心病復發機率高 壞膽固醇過高應多吃蔬果 王志偉補充,因急性冠心病再發生率相當高,該藥能有效降低壞膽固醇達50~60%;根據國外大型研究顯示,亦可協助壞膽固醇超過100 mg/dl的急性冠心症患者,降低未來發生重大心血管事件24%、死亡率降低至少三成。他呼籲,並非所有患者皆能使用血脂標靶抑制劑,需經由醫師評估,並經健保審核才能使用。提醒低密度膽固醇過高的人,平時盡量以不飽和脂肪取代飽和脂肪攝取,並限制含糖類或酒精類的食物飲品,每天多吃蔬菜水果,才能保持血管健康。 (圖文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延伸閱讀: 怕膽固醇不吃蛋? 把握1原則就能放心吃 膽固醇超標塞爆血管! 改變3飲食習慣趕走血管廢物
-
2020-07-25 新聞.生命智慧
「醫師拜託你,不要跟他說可以出院了...」病房裡,一位阿嬤的最後願望
回家,好難常常,我走近一個新面孔的床邊,那白髮皤皤的爺爺、奶奶甚少一開始就關心自己的病況與醫療需求。反而總是幽幽地說:「醫生,我不想住院哪。我想回家。」如果,某一次離開家門的就醫,會讓你一輩子都再也回不了家,你是會忍著病痛,就這麼堅持在家中待著?還是多眷戀地看上幾眼呢?每一回,想著眼前的病人,在離開家的那一刻,總是走得如此急促,甚至不曾想過就此與家訣別,我總是感到心裡強烈的疼痛,而我也總是沒有勇氣,問上家人一句:「你們為他感到心痛嗎?」雖然,有時我無法辨認那些在家人心中為此遺憾或捨不得的分量,到底有多重,我知道的是,家人通常不會沒來由的不肯讓病人回家,而是那照護的複雜性以及承擔生死的重量,讓他們挑不起,於是只好害怕地做出另一種他們認為對病人,也對自己更好的選擇——讓病人前往護理之家,接受長期照護,或是在醫院往生。這樣的回家,還有沒有意義呢?盧奶奶終於要回七股鹽山的老家了。聽到居家護理師對我轉述,我欣慰得都快要落下淚來。感覺即使在生命與健康上,我們已經無法幫上忙,但至少在重要的心願上,終於幫上了奶奶。但我還是揮不去內心的難過,因為奶奶遭受癌細胞與嚴重感染攻擊的身軀,已經破敗,無法再供予她的靈魂居住了。她處於即將啟程,前往極樂國度的狀態已經有了一陣子,然而,此時此刻,她卻無法用清明的雙眼,再看看她想念的老家,只能在高燒囈語中,搭著救護車回老家與世長辭。究竟這樣的回家,還有沒有意義呢?中華文化的落葉歸根,造成了醫院裡非常多的病人家屬,要求讓病人留一口氣回家,但是因為擔心無法應付臨終的照護,家人常提出「形式上返家」的要求,我們自然總是慨然應允。但我卻總是思考,已然沒有任何氣息,卻形式上掛著氧氣面罩返家那一口氣,是為誰而留的呢?又是在安誰的心呢?病人家屬的擔憂與懼怕常常,我走近一個新面孔的床邊,那白髮皤皤的爺爺、奶奶甚少一開始就關心自己的病況與醫療需求,反而總是幽幽地說:「醫生,我不想住院哪。我想回家。」「醫生,他沒有好起來,怎麼可以出院?」「醫生,他這樣怎麼叫做穩定。我們回家,要怎麼照顧?」家人們總是常常在聽到出院2個字時如驚弓之鳥,即使,我多年陪伴安寧病人的經驗,已經讓我對於家人質疑出院的合理性,不再感到挫折,但對於家屬如此的懼怕照顧,還是常會深深地嘆息。「他現在的器官功能都在退化。退化是一種慢性的狀況,一定會有症狀的。我們已經把他的症狀控制得舒適很多,現在沒有哪些治療一定要在醫院做。我們會教你們照顧的技巧,告訴你們,突然有不舒服的時候要怎麼做,也會安排居家訪視喔!」「醫生,你要跟我們保證,回家不會再有症狀,不用再來住院。」「醫生,在醫院,我們比較放心啦。沒關係啦,不要聽他亂講什麼要回家。醫院照顧比較好。」「媽,你乖乖聽醫生的話,我們很快就會好了,就可以回家了。」醫療無法帶給生命最後一程的病人什麼樣的滿足與改變,但是回家可以。有時,我會在現場靜默,因為我既無法保證,也無法無視於病人從來都不是亂講,更不可能應和一個即將走上生命最後一程的病人,「聽我的話,就會好」這樣的結論。然後,我會在靜默後,坐在病人的床邊。問問他,想回家做什麼。如果真的無法再回家了,是否會很遺憾。家人剛剛說不能讓他回家,可能是在擔心什麼事情。如果很想回家,我們給彼此一點時間準備,好嗎?大多數的時候,病人雖然有點不情願,但是會點頭答應。然而,同樣的循環出現了好多次之後,病人或許會對所有的人生氣。他或許再也不說話,他或許心裡煩悶影響著身體症狀感受加劇,於是,呼叫護理師的紅鈴頻頻響起。查房時,醫師所聽到的抱怨越來越多,而這一切的不順遂與不舒適的起因,卻無法碰觸,以至於這一切的緊繃,越演越烈。甚至家人被病人鬧得煩了,還會把我叫出門外:「醫師,拜託你,不要再繼續跟他說,可以出院了。如果健保真的不能讓我們繼續住,我可以自費。或是我會加快找安養中心,但是,我真的無法帶他回家。」有時,這種家人自個兒聯想到健保規定而為我找的台階,還真是讓我哭笑不得,但這一切卻無法撫慰我淌血的心,因為我太瞭解醫療並無法帶給生命最後一程的病人什麼樣的滿足與改變,但是回家可以。然而,無論我用盡多少的力氣,沒有盡頭地說明著,仍舊改變不了現實。絕望的奶奶,再不願開口說話曾幾何時,口口聲聲的落葉歸根、壽終正寢,早已不復存在、扭曲不已。我每天都在推著由家屬層疊而成的銅牆鐵壁,只為這些病人或是長輩們,尋一個轉圜的餘地。讓他們能在意識仍清明時,能回自己最安心的處所,靜望那一方熟稔的磚牆,嗅聞那伴了大半輩子的氣味。有時候,病人不停地譫妄與躁動,只要回家就會好了。但是因為無法透過實行回家的策略來做驗證,我們的病人常常就這樣心裡痛苦得一路躁動到生命的末尾。七股鹽山的盧奶奶,就是如此。她不平靜,我們都知道。住院診斷癌末,到出院,直至病危,前後不出1個多月。奶奶因為解便不順,長期灌腸,殊不知已是腸癌末期併嚴重腸阻塞。一心盼著住院後,症狀改善,可以不用再灌腸,然而,檢查與治療越做越多,身體狀況卻是越來越糟,而孩子們卻緘默不語。奶奶急了、倦了、絕望了,她一步一步的退守。最後只求,若是要死,讓她可以死在家吧。而且,這些爺爺、奶奶的臨終,可不是最後一刻死在家,而是趕緊地離開醫院,在熟悉的地方享盡餘生。盧奶奶無論如何衝撞,都無法如願。因此,她像個蚌殼一樣,把自己緊緊閉住,不願意說話,直到我們問起她過去的工作時,她才既緬懷又驕傲地說,自己是辛苦的鹽工,就在那座「被踩得好扎實,現在已經黑嚕嚕的鹽山」附近,操持著她一生的責任。但除了聊聊往事的幾許時間之外,奶奶總是充滿著無奈、憤怒與憂鬱的情緒。生命結束前,最重要的一件事我開了一次1個多小時的家庭會議。每回巡房,總是一次次地溝通,近乎拜託的希望家屬,可以讓我和奶奶談談現在的病況,她心理的需求,以及未完成的大小心願,但他們總是不願意。奶奶除了想回家,還想去某個神壇求平安符,但兒子以聽不懂,不曉得那地方在哪,非常輕易地否決了奶奶的想望。於是,奶奶又不說話了。直到在安寧病房團隊的照顧下,症狀趨於舒適、穩定。我跟她說,即將安排要回家的那一刻開始,她才又現笑容。但我說不出口的是,孩子並不打算讓她回老家,而是讓她與初至台灣,語言與老人照護都極其生疏的外籍看護工,一起回兒子家。我看著她的笑容,在心裡忖度著,盧奶奶還有多長的餘生,可以讓我繼續努力為她奮鬥著這生命結束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出院後1週,我前往兒子家裡看望她。發現盧奶奶高燒不退、血壓下降、呼吸急促、嗜睡,種種跡象顯示著奶奶大限將至,但她依然困頓地窩在兒子家裡,某個房間一方電動床上,被蒼白的牆面圍繞,還有車庫的鐵門,而不是鹽田鹹潤的空氣和未被高樓阻擋的鄉野陽光。我又開始遊說。一次又一次地引領著家屬,去面對奶奶的心願,去正視她最需要被滿足的需求。此刻,所有的醫療與藥物都幫不上忙,能牽著她的手,走往死生之門的,只有家人的愛與陪伴,還有老家的庇蔭。直到我離開奶奶的家,他們都還是沒能下個決定。所幸,下午能得知奶奶即將啟程的消息。殘忍的場景,卻天天上演我於是想起另一樁故事。在那段故事裡,我不停地被重量級人物關說施壓,幾位兒女硬是不肯讓高齡90好幾,想要在老家優雅辭世的心衰竭母親,離開醫院系統。奶奶從離開老家來到急診的那一刻起,就與她數十載相連的根狠狠被斷開了。這樣的故事,層出不窮。回家的路,越來越長,越來越顛簸,直到人生的燭光燒盡,都還走不進那個門。曾經那麼輕而易舉就跨進的門檻,曾經那麼自在歡笑哭泣一生的樓房,如今,連再次感受,都比登天還難。生命的最後一段路,所見盡是冰冷的病床、單調的病床鋪單、蒼白的牆壁、幾面之緣的醫護人員,而且,常常還掛著鼻胃管、尿袋、引流袋、點滴針頭,嚥下最後那口氣的當兒,往往鼻胃管裡還灌流著營養配方,護士還推著一管子藥,臂彎上還綁著血壓帶,臉上罩著呼嚕嚕作響的氧氣罩,心電圖機嗶嗶嗶地響個沒完。這樣的場景,想了就殘忍,卻天天上演。大多數的人可能都希望,如果,這是生命中的最後一刻,我們可以穿著一襲最愛的衣裳,在最熟悉的那把椅子上,搖入夢鄉,安然而美麗的長眠。而我總夢想著,有一天,我能在醫囑單上,鏗鏘有力地寫上一句治療的囑咐:「回家!」最後一哩路的安心錦囊大多數的人都希望在家往生,但是,數據上卻顯示,最後大多數的病人卻都在醫療機構中過世,國、內外皆然。到底,要讓重病的人返家這件事情,有多麼困難,才讓大多數的病人都無法如願呢?●不知道如何照護: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症狀,家人即便有心要帶病人回家,但也擔心在家中若遇到病人有突發症狀時,自己無法因應,因此,讓安寧居家團隊來協助是必要的。除了由醫師評估返家後,可能會有哪些症狀發作,應當用什麼樣的藥物或是方式來緩解,並備妥足夠的藥物與衛教使用時機,以及安排能24小時聯絡的電話,好讓心慌的家屬可以隨時來電諮詢。另外,也需預演一旦在家的症狀照護或緩解有困難,甚至需要返回醫院處理的流程為何。同時,返家前,醫療人員也會教導家屬瀕死症狀如何判斷,以及這些症狀,是否會對病人造成舒適度的影響,是否需要介入處理。●擔心無法開立死亡證明書:在家往生的病人,只要備妥診斷書或是病歷,均可以聯繫在地衛生所的醫師(目前台灣部分從事在宅醫療的醫師,也可以協助開立),順利的開立死亡證明書。不必因為證明書而將瀕死的病人送回醫院,增添病人的痛苦、不適。●擔憂回家的照護品質,或是醫療可近性比醫院差:對於末期的病人而言,醫院中的交叉感染,過度醫療所引發的併發症,或是長期住院,所引致的失能和低落的情緒,都對末期病人的疾病狀態和生活品質沒有助益。回到熟悉的環境,除了對病人的休息睡眠、心緒的穩定,以及避免交叉感染風險等方面,有極大的助益外,文化上,在家的環境是最不會有被隔絕或是遺棄之感的,這對於讓病人心理、靈性圓滿走完一程,通常也是不可或缺的。而只要有安寧居家團隊的指導,居家環境其實還是有很多的創意可以進行,並不一定需要租、借病床,或是將所有的設備、儀器都放在家裡,病人才能得到很好且舒適的照護。書籍介紹書西:因死而生:一位安寧緩和照護醫師的善終思索作者: 謝宛婷出版社:寶瓶文化出版日期:2019/03/11作者簡介/謝宛婷醫師奇美醫學中心奇恩病房(緩和醫療病房)主任。曾獲頒院內傑出教師與跨職類教學特殊貢獻的終身獎。1983年生,臺南人,因為渴望工作不要一成不變而選擇踏入醫療,從此對那屬於同一個疾患章節的百樣病貌入迷。本身是安寧緩和醫療、家庭醫學與老年醫學的專科醫師,長年推動緩和醫療教育與社會宣導。工作場域從病房到民宅,治療意圖從病徵到人心,對文學、哲學、法學、社會學、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充滿興趣,目前就讀成大法律研究所,正力行成為法律和生命科學之間的轉譯者。近年擔任衛生福利部推廣「病人自主權利法」計畫的專家顧問以及核心講師,協助推動該法案,也是安寧緩和醫學學會專科醫師培訓課程的講師與醫療法規因應工作小組的委員。延伸閱讀: 病人原本可能不會死的...一個麻醉醫師的真心話:碰到這一種外科醫師,你真的要多打聽一下
-
2020-07-25 新聞.新聞
比瑞士手錶還精準的台灣醫療 只是健保署眼中的「A健保」?
據聯合新聞網報導「查健康存摺揪A健保 今年檢舉比例暴增2.5倍」,「根據健保署統計,今年1月1日至6月30日,健保署違規查處室共收到77件極可能違規的民眾檢舉案,...反觀去年,整年共有162件檢舉案,...」相對於每年超過3億5千萬件申報案(健保署公告資料:107年度門診+住院共申報363,327,000件),疑似違規申報案件比例154/363,327,000=0.0000424%,這明明比天文台認證機械表等級的誤差值還要低!今年前半年77件檢舉案,換算全年154件,又為何不解讀成「與去年162件相較之下,檢舉件數下降?」西方有句諺語來形容精準:「like a Swiss watch (就像瑞士手錶一樣)」,台灣醫界每年負責照護3億多人次的國人健康,有著比瑞士手錶還要低的申報誤差。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醫界從未懈怠,相較於世界各國當前水深火熱,台灣根本是片樂土。當醫護紛紛取消休假堅守崗位以抗疫情,轉頭卻要面對健保署這樣惡意的指控,難道醫界都要默默吞下嗎? 前衛生署長涂醒哲認為,衛政機關的根本問題在:「態度仍無法跳脫傳統『管理』的思維。」凡事以管理、處處防弊優先的思維,不僅造成台灣在防疫工作上領先國際,卻在全球防疫產業競爭上因法規流程限制而落於人後。同樣的思維也讓台灣醫界花費大量的精力在應對健保申核的文書工作上,占據了原本用以精進照護品質的寶貴時間;過度的指標管理、費用上限化,正讓各式先進藥品、醫材逐漸退出(或根本放棄進入)台灣,也扼殺了台灣產業與世界比肩的契機。醫界是守護民眾健康的好夥伴,大家不要再用惡意的語言,動輒再對醫界冠以「A健保」的大帽子了。呼應涂前署長的建議:「請改變心態與做法,從管理走到服務到共同成長,讓我們共同開創另一個大健康產業的台灣奇蹟。」(作者為台南維格診所院長)
-
2020-07-2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後疫苗時代的疫苗策略:我們準備好了嗎?
【編者按】這星期以「醫療的不平等」為主題,由三位小兒科資深主治醫師由不同角度闡述台灣目前兒童醫療整體資源流失和區域不平衡的危機,呼籲政府在全民健保給付改革的過程中,重視保護兒童保健預防與醫療的優先順位。這次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導致無數生命財產的損失。國人與各國民眾都生活在這個傳染病的恐懼之中。現在疫情進入中場時段,各國無不全力開發有效的治療以及更重要的「 疫苗 」。各國專家以及我們的疾管署也明白疫苗對於解除邊境管制的重要性。其實在過去數十年中,疫苗的推廣幫助了無數的台灣人。大家都知道B型肝炎是我們的國病。但是自從民國73年全面幫新生兒施打B型肝炎疫苗後,台灣的肝炎就逐漸減少。再過幾年,肝癌、肝硬化等也會進一步地減少。這對於國人的健康促進,非常重要。十多年前,我剛開始當兒科醫師的時候,有不少孩子都是因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而住院。甚至有好幾位孩子因為肺炎鏈球菌的感染而失去性命。然而自從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問世之後,孩子的感染就大幅下降。甚至是年長者的肺炎也跟著減少了。一支疫苗,保護的是整個家庭。依我國全民健康保險法第51條規定,預防接種不列入保險給付範圍。但是以往公務預算也不支持預防接種所需之各種費用(專業人員的接種技術、針筒棉花消毒酒精等耗材費用、專業又昂貴的疫苗冰箱等等)。所以過去二十多年來,負責預防接種的各單位如:醫院、診所等等,全部都是自行吸收這些高昂的成本。直到三年前(民國106年),衛福部才開始由菸捐等非常規歲入成立的疫苗基金,補助微薄的「接種處置費」。根據108年6月疾病管制署「充實國家疫苗基金及促進國民免疫力」報告書所揭露的資料:「疫苗接種是國際公認最具成本效益的公共衛生投資作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評估,花費1美元於疫苗,平均可節省7至20美元後續醫療支出;而疫苗對國民免疫力的長期維護與促進成效,端賴接種政策的持續與擴增。」然而,公務預算對於疫苗的支持,是嚴重不足的。根據同一份報告書所言:「疫苗基金於99年成立,然而公務預算,均未能依第一期核定原則,補助疫苗經費需求之60%,造成疫苗政策推動延遲。」 「如以107年疫苗接種所需經費三十一億為基準估算,公務預算補助60%經費應核予十八億元。而107年公務預算實際補助疫苗基金之額度七億三千萬元,僅佔疫苗需求經費之23.3%。」我檢視了疫苗基金108年度與109年度的預算書。這兩年都入不敷出。108年預算短絀九億一千萬元,109 年預算短絀五億五千萬元。到了109年末,預算書估計,期末基金餘額將只會剩下九千三百多萬元!肺炎疫情提醒了全球政府疫苗在防疫上的重要性。為了不要讓防疫優等生的台灣輸在下半場,希望我們引以為傲的「防疫國家隊」,可以注意到現行疫苗政策的缺漏之處,進而改進我國疫苗的研發、接種等制度。這的確是「會做事」的政府不容拖延的當務之急。兒童的預防接種,其實不只是打針,是全人健康照顧。孩子的表達能力多半都還不成熟,因此孩子的生長、發育、發展都仰賴周邊成人的仔細觀察與評估。然而在少子化與核心家庭化下的影響下,孩子身邊往往缺乏豐富育兒經驗的成人,可以發現孩子的「 小問題」。有時候都要等到孩子已經出現明顯狀況、或發展落後了,才被帶至兒科醫師處就醫。台灣已經嚴重少子化了,我們更要珍惜每一個孩子成長的機會,儘早發現問題,做好「超前部署」。零至六歲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黃金期。這段時間孩子共有十八隻公費常規疫苗需要注射。另外每年的冬天也需要注射流感疫苗保護孩子的健康,重視孩子的家長都會準時帶孩子來接種疫苗。其實這是一個幫助孩子與家長的好機會。以我為例,家長經常在門診詢問我孩子的發展、身高、體重、偏挑食問題、情緒問題、溝通問題等等。同時家長也很關心疫苗注射的必要性與可能的副作用、應注意事項。對孩子好好的評估,對家長仔細的解釋,絕對是可以幫助孩子與家長,同時做好防疫與健康促進。然而,過去數十年,政府對於疫苗的接種,似乎抱著一個得過且過的態度。不僅要求接種單位自備專業人力、自備專用昂貴的疫苗冰箱、不斷電系統、自備各種耗材。數十年如一日。好像給了疫苗,這支針就會自己打到孩子身上一樣,非常的不合理。三四年前,才開始有了一筆「疫苗注射處置費」,是接種人員的技術費與耗材成本,並無疫苗諮詢、兒童評估與健康促進的預算。如果國家認為打疫苗,就只是打疫苗,不需要去評估孩子、協助家長,那真的是很可惜的一件事。依前述疫苗基金短絀的情況,現行的公務預算顯然無法支應疫苗接種時的全人照顧需求。也許有人認為,零到七歲之間有七次「預防保健」可以協助孩子,但這並不符合臨床的現況。特別是二到三歲間這一年,只有預防保健一次,三到七歲的四年之間的孩子,也只有評估一次的額度,這真的是嚴重的不足。如果政府真的認為少子化是國安問題,那麼請幫每一個孩子都有足夠的機會讓專業的人員評估。早期發現問題,早期處置。因此,建議善用疫苗接種的時機,用足夠的公務預算來支持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在每一次疫苗接種時,孩子都能獲得專業評估與諮詢的機會,讓每個孩子都能長得更好,厚植未來的國力。這才是物超所值的超前部署!
-
2020-07-23 科別.心臟血管
動脈瘤破裂風險性高 血管攝影檢查及早防範
動脈瘤最怕破裂危及生命,卻有許多人不知道自己有動脈瘤。一位50多歲葉姓婦女有高血壓疾病,因多日頭痛、脖子痠痛求診,結果發現腦中有2顆動脈瘤,其中一顆已破裂,葉女相當幸運,大部分動脈瘤破裂時會導致昏迷,但她只有頭痛、脖子痛症狀。經過2次微創動脈瘤栓塞手術後,沒有留下後遺症,已康復出院。聯新國際醫院神經醫學中心執行院長陳啟仁表示,動脈瘤的發生率約4%至7%,其中有2至3成以上還會有2顆以上的動脈瘤。什麼人較易形成多顆動脈瘤呢?根據文獻的報告,分別為抽菸、女性及年齡;其中有抽菸者有2.1倍罹患多顆動脈瘤,女性則有1.6 倍。由於動脈瘤在破裂前幾乎沒有明顯症狀,陳啟仁建議45歲以上民眾、有家族動脈瘤病史者,最好至少一次至醫院以核磁共振檢查頭頸部血管。葉女因持續一周的頭痛及頸部僵硬,經初步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無法確定有無出血,但因腦迴不對稱,再以核磁共振檢查確實有蜘蛛膜下腔出血現象,隨後透過磁振造影血管攝影檢查發現在左、右腦各有1顆大動脈瘤,其中左側9mm大的動脈瘤已破裂,造成蜘蛛膜下腔出血現象,隨即進行微創動脈瘤栓塞手術。右側7mm大的未破動脈瘤經健保事前審查通過後,進行微創栓塞手術,日前已順利康復出院。陳啟仁說,當動脈瘤破裂出血時,有1/3人會當場死亡、1/3可以健康出院、1/3則可能有癱瘓等後遺症,因此建議45歲以上民眾,尤其有家族動脈瘤病史者,可以至少做一次核磁共振血管攝影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另外,動脈瘤不是腫瘤,只是血管膨出血,所以無良性、惡性區分,動脈瘤的形成大部分與動脈硬化有關,陳啟仁說,動脈硬化的形成則與5大因子有關,包含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抽菸及遺傳,可能使動脈硬化會造成血管壁產生裂縫,血壓變高時,會讓血管壁突出,越突出,壁就變得越來越薄,最後導致破裂。目前醫院治療動脈瘤手術有健保給付,微創手術以微導管從腹股溝進入體內血管,透過可調式線圈填滿突出的動脈瘤。把動脈瘤用缐圈填滿,血液無法進入,就沒有破的機會;另一種方式是用密網支架來阻截或改變血液流入動脈瘤內,當血流入愈少及愈慢,動脈瘤就會變小,最後消失。
-
2020-07-23 癌症.血癌
骨髓瘤年增600例 新藥延長存活期
再過五年,台灣就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增加,過去少見的疾病也增加,以多發性骨髓瘤為例,過去一年平均新診斷案例約三百到四百人,近年新診斷人數約五百至六百人。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滕傑林表示,多發性骨髓瘤是血液型癌症,好發於五十歲到七十歲,常見症狀為骨頭痛、骨鬆。據民國九十九年至一○五年癌症登記報告,多發性骨髓瘤死亡率從每十萬人有一點二九人,增至每十萬人一點七九人。滕傑林表示,多發性骨髓瘤死亡率增加,不是治療效果不好,而是多數民眾不認識多發性骨髓瘤,以致延誤治療。滕傑林表示,多發性骨髓瘤無法被治癒,治療目的是延長存活期,隨著醫療進步,過去的藥物可控制在一到二年左右復發,現在的藥物可延長至三年,也有五年才復發的案例。依不同期別規畫治療,多發性骨髓瘤分三期,第一期存活時間平均約五年,第二期約三年,第三期約一年半;目前藥物進展,可幫助第一期患者存活時間拉長至十年以上,第三期也能延長至三到五年左右。初期治療為引導治療,使用蛋白酶體抑制劑、免疫調節劑及類固醇作為三合一藥物,患者平均一點四到兩月會改善症狀,配合化療,穩定期可超過五年。當患者復發,則進入第二階段治療,原先三合一藥物再加上抗CD38新型標靶藥物;第三線治療則搭配第二代免疫調節劑或是單株抗體藥物。滕傑林表示,新型標靶藥物治療效果不錯,維持效果久,第二線治療已納健保給付,使用三年後的病人,高達八成不會惡化。
-
2020-07-23 癌症.血癌
多發性骨髓瘤 被輕忽的血液型癌症
陳先生六十五歲退休後,熱愛爬山,也常至運動中心練重訓,去年突然下背痛,以為是運動傷害,至復健科門診就醫,初步研判肌肉拉傷,持續接受復健、服用止痛藥,但效果有限,後來才發現是骨髓瘤作祟。因此,本報舉辦紙上論壇,提醒國人關心這沉默殺手。年初陳先生接受推拿按摩時,沒想到,「啪」一聲,產生劇痛,送至急診,確診為骨折,醫師覺得不對勁,進一步安排MRI等影像檢查,發現他的骨頭上面布滿許多孔洞,不同於一般骨鬆,轉介至血液腫瘤科,這才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血液腫瘤科資深主治醫師譚傳德表示,多發性骨髓瘤原發部位在骨髓裡漿細胞,突變後造成惡性腫瘤,可能跑至全身任何一個器官,最常侵襲部位為骨頭,除了造成骨頭疼痛,骨頭也會逐漸空洞化,看似骨鬆,但在顯微鏡下,充滿小洞,骨折風險更高。此外,多發性骨髓瘤患者骨頭逐漸釋放鈣質,引發高血鈣症,症狀為容易疲累、心律不整、意識模糊,嚴重時還可能急性腎衰竭,原因為體內過多免疫球蛋白(M蛋白)逐漸堆積腎臟,造成功能下降。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常因貧血而異常疲累,而血液裡滲透壓偏高,易引發意識不清,造成心臟衰竭。「貧血、腎衰竭、高血鈣症及骨頭疼痛(下背痛、容易骨折),是多發性骨髓瘤的四大症狀。」譚傳德說,正因表現複雜且多樣,絕大部分患者難以在第一時間找對門診、醫師。花蓮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黃威翰指出,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在確診之前,平均都換過三至四個醫師,不少人看過骨科、家醫科、復健科、腎臟科、新陳代謝科等門診,才被轉介至血液腫瘤科。在治療上,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年齡偏長,約在六、七十歲間,譚傳德指出,用藥時必須考量身體狀況,早期已有化療可用,因敵我通殺,副作用較大,患者吃盡苦頭,療效有限。黃威翰表示,多發性骨髓瘤為惡性血癌,十年前被喻為絕症,頂多存活三年,因為癌細胞在骨髓裡築巢築窩,很難徹底除惡,隨著標靶藥物逐一問世,迄今已有七種抗癌標靶,有效延長存活期,降低副作用。近幾年臨床證實,兩三種標靶藥物合併使用,明顯提高無疾病存活期,健保也逐漸將合併使用納入給付範圍。黃威翰強調,健保於今年四月給付新型標靶藥物,對於病友及家屬來說是一大福音。目前從第一線至第四線藥物均獲給付,相當完整。
-
2020-07-23 科別.泌尿腎臟
台灣淪洗腎王國,去年狂燒健保533億元!原來不是因為吃太鹹,而是你可能也有這基因
全民健保支出逐年成長,健保署公佈去年10大「最燒錢」疾病,慢性腎病「榮登」首位,治療費用全年度高達533億元、洗腎人數衝破9.2萬人。其次依序是第二型糖尿病308億元、齒齦炎及牙周疾病180億元、齲齒164億元、原發性高血壓140億元、到院抗腫瘤治療(如放、化療)134億元、呼吸衰竭125億元、慢性缺血性心臟病122億元、思覺失調症115億元、支氣管及肺惡性腫瘤110億元。台灣向來有洗腎王國、洗腎之島的「惡名」,慢性腎臟病一直是台灣重要的公衛議題。根據國民健康署分析,台灣洗腎人口多,不外乎6大主因: 隨老年人口以及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人口增加,這些問題所引發的腎臟病也增加。 國人不當用藥習慣,對洗腎之影響有2個面向,一是有些藥物本身具有腎毒性,直接造成腎臟傷害;二是慢性病人可能因服用了宣稱可治療其疾病之藥品、藥草或製劑,而未依正規管道妥善醫治,導致病情控制不佳,加速了糖尿病、高血壓所引發之腎病變。 全民健保實施:我國保險制度完善,全額給付透析醫療,病患不需部分負擔,降低民眾接受透析醫療的門檻,故健保實施後,透析發生率與盛行率顯著增加。 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病人存活率提高及老化: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標準化死亡率近年來逐年下降,因此,前述慢性疾病長期存活病患增加,隨存活時間及罹病時間延長,併發腎病變的人數增加,而相對增加透析人口。 透析醫療品質佳:國際比較資料顯示台灣透析存活率不比國際差,甚至於比其他國家好,此相當於透析病患可以活得更久,故使得末期腎臟病之盛行率高於其他國家。 腎臟移植率低:因國情與法令不同,由國際比較資料顯示台灣腎臟移植率低,且相較於美國,美國腎臟移植率為台灣之6倍,如此,我國洗腎病患脫離率低,造成洗腎盛行率高不過,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糖尿病」惹的禍!根據研究指出,台灣人因為基因關係,胰島素分泌功能差,相較全球罹患糖尿病比例,台灣人罹病機率高。若細看全台9.2萬名洗腎患者的罹病原因,有46%新洗腎患者就是因為糖尿病控制不佳,導致腎臟病變。要發現早期腎病,只要掌握「泡、水、高、貧、倦」5字訣,當出現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倦怠等症狀,就需要儘早就醫檢查尿液及抽血,找出傷腎源頭,千萬不要輕忽。如果只是早期腎臟發炎,是還有機會可以痊癒,但若是因為糖尿病所造成的腎臟病變,就得即時控制糖尿病,才能避免後續演變成不可逆情況,如果未加以控制演變成尿毒症,恐怕會面臨洗腎、換腎的危機。一般來說,腎功能指標是以測量每分鐘有多少血漿經由血絲球過濾,也就是腎絲球過濾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來表達為佳,正常值約在100ml/min左右。可以利用「腎病指標」來了解慢性腎病的5個階段加以判斷。第1期:腎功能正常但併有蛋白尿、血尿等腎臟損傷狀況,腎絲球濾過率在GFR90~100 ml/min/1.73m2第2期:輕度慢性腎衰竭,但併有蛋白尿、血尿等,腎絲球濾過率GFR60~89 ml/min/1.73m2以上2期患者的腎臟功能約正常人60%以上,需要注意是否有糖尿病及高血壓,並得控制血糖、血壓與飲食,每半年做腎功能檢查,一般皆能穩住腎功能。但若有腎絲球腎炎之病患必須接受治療。第3期:中度慢性腎衰竭,腎絲球濾過率GFR30~59 ml/min/1.73m2第4期:重度慢性腎衰竭,腎絲球濾過率GFR15~29 ml/min/1.73m2上述患者的腎臟功能僅約正常人15~59%,應積極配合醫師治療,減緩進入第5期腎臟病變。至於第5期,則已是末期腎臟病變,腎絲球濾過率GFR<15 ml/min/1.73m2,腎臟功能剩正常人15%以下,若逐漸無法排除體內代謝廢物和水分,則必須準備與接受透析治療及腎臟移植。慢性腎臟病的5個階段是以「GFR」(腎絲球濾過率值)來判斷您的腎臟功能,而GFR又必須綜合考量您的年齡、性別以及「CR」(血清肌酸酐)。可按此算算自己的CR。平常若想要保健腎臟,不外乎就是在生活上要遵守「3多、3少、4不、1沒有」:多纖維、多蔬菜、多喝水;少鹽、少油、少糖;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來不明的藥,以及「沒有鮪魚肚」。資料來源:台灣腎臟醫學會「腎利人生」、國健署「慢性腎臟病健康管理手冊」延伸閱讀: 濕疹、尿布疹、念珠菌感染...「萬用藥膏」止癢抗炎真那麼神?醫師從成分到用法一次解密
-
2020-07-23 科別.消化系統
火燒心找中醫 中藥對症解方有幫助
大三元酒樓董事長因喝酒應酬,胃燒灼不適,尋求中醫後獲得改善。台中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曹榮穎說,中醫對胃食逆流的治療效果佳,但建議患者養胃,少吃酸性食物,避免檸檬、碳酸飲料和牛奶。獲米其林一星評等的大三元酒樓董事長邱靜惠今年73歲,長年喝酒應酬招呼生意,胃燒灼、頻頻打嗝成了職業病,她起初不以為意,直到症狀困擾到日常生活,找西醫照胃鏡,找中醫吃中藥治療,她笑說:「本來找中醫是想減肥,沒想到是先解決胃的問題。」邱靜惠的主治醫師陳潮宗表示,中醫對胃食道逆流的治療結果,在臨床上有足量的國際期刊論文可以佐證。2019年中國醫藥大學發表一篇隨機雙盲試驗,研究發現「吳茱萸湯」與常見抑制胃酸的質子幫浦抑制劑(PPI)西藥相比,在治療胃食道逆流上有差不多的功效,且藥效維持時間更長。曹榮穎今天在記者會表示,胃食道逆流俗稱火燒心,為2019年中醫健保診斷前十大中排名第二的消化系統疾病,台灣約有25%的人有胃食道逆流,但就醫率僅有10%,原因為多數民眾會選擇廣告強力放送的成藥服用,他說「脾胃為後天之本」,民眾應有根本解決病痛的意識,而非不發病就是好。胃食道逆流常見症狀為胃酸逆流、胃痛、胃灼熱,少數會有胸悶痛、打嗝、吞嚥困難等情形,中醫與西醫治療差異,在於中藥有制酸效果,著重「胃氣上逆」,對人體消化吸收的肝、膽、脾、胃等,易達到一起治療和改善的功效。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師賴香君表示,許多中藥材都可治療胃食道逆流,包含能抑制胃酸分泌的烏貝散、保護胃黏膜的白芨、止血且癒合潰瘍面的三七等。她將胃食道逆流分為四大類型:「基本型」胃氣不合,可服半夏瀉心湯,「上班族型」肝胃鬱熱,要喝柴胡清肝湯,「董事長型」飲食積滯,需吃保和丸,「長輩型」脾虛寒濕內阻,可飲香砂六君子湯或吳茱萸湯。如果想遠離胃食道逆流,陳潮宗建議,避免抽菸、喝酒及咖啡因的攝取,易增加胃酸分泌的酸性水果,比方檸檬、奇異果、百香果,酸性飲品像醋、碳酸飲料和酸化快的牛奶,都要謹慎避免;患者的日常作息也很重要,睡前2小時不要進食,且吃飽後不能馬上躺下,否則恐增加逆流風險。
-
2020-07-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史丹佛學者讚台防疫這三點 詹長權籲:政府快幫境外生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今舉行第24次新冠肺炎疫情說明會,特別邀請到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醫療預防及成果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智弘,分享對台美防疫措施的觀察。王志弘指出,台灣解封後的防護、政府與民眾的溝通、物資統籌,是相當值得美國借鏡的三點,另外適逢開學季節,美國也可以學習台灣如何重新開放學校。台大公衛學學院長詹長權呼籲,政府應積極維護被擋在境外的學生之受教權,光是台大公衛今年外籍新生就有54%目前仍無法入境。「給學生入學許可就有義務要協助他們就學,」詹長權表示,現在還有很多學生被擋在境外,不是他們選擇不要來,台灣應該要積極協助解決。台大公衛系109學年度有22個外籍新生,分別來自美國、英國、荷蘭、日本、馬來西亞、越南、泰國、菲律賓,當中有12人至今仍無法入境,這顯示疫情除了導致全球經濟已付上代價,長遠來看,教育和人才的培育都受到重大的衝擊。出身高雄、專精政策研究的王智弘(Jason Wang)曾經在美國醫學會雜誌(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投書,分析台灣成功防疫原因,這次應台大公衛邀請親自來台,洽談雙方合作精準防疫、智慧防疫、政策分析的相關研究,希望提供台美兩國具科學實證基礎的未來防疫策略。王智弘表示,這次回來台灣,對於台灣防疫的成功感受更深,人民生活正常不受影響,而且居家檢疫的包圍網絡非常嚴密。王智弘表示,自己在居家隔離十四天期間,因為手機訊號不好,警察、衛生局、里長都來關切。王智弘,這個「包圍戰術」就是台灣的第一層保護網,當人從外面進來,就持續包圍他,透過檢疫、追蹤、檢測,來避免社區感染。台灣的第二層保護網就是全民健保,因為就醫便利、資訊系統成熟,如果看到疑似症狀,可以積極檢測,找出確診者。王智弘說,在6月中和6月底發表的最新研究中,發現疫情嚴峻地區幾乎有40%到45%人口是沒有症狀的感染,發表在兩份頂尖權威期刊。很多人自行康復,但無症狀的人可以傳染給其他人的時間有多長?在某些報告中顯示,這段傳染期有可能超過14天。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說,台灣現有策略是用居家檢疫,但必須提高警覺的是,當境外移入個案增加,居家檢疫處於「症狀前期」的確診個案也會增加,這些人如果去就醫卻沒被找到,數量慢慢多起來,就可能造成群聚感染或人口密集機構的感染,過去台灣用居家檢疫要求這些症狀前期個案待在家裡,目前境外移入個案有增加,但是居家檢疫個案都沒有確診的部分,是否已經進入社區,這一點令人擔心。王智弘表示,美國一開始沒有注意到這個疾病有多容易感染,疫情之初就演變為找不到源頭的社區感染,此外,美國檢疫很困難,這與美國人的民權意識和民情有關,配合度不佳。因此美國只能有「緩和政策」,就是要求人民待在家裡並減少必要購物的次數、推廣戴口罩、常洗手等措施。另外,在美國部分州有部分解封後,海灘、酒吧人群聚集,又適逢幾個美國重點假日,幾個禮拜之後疫情又回來,只好重啟居家隔離政策。王智弘觀察,疫情期間民眾很需要指引,但由於美國是聯邦政府,各州與人民之間的溝通比較分散,可借鏡台灣政府與人民的溝通策略。再者,台灣政府對於物資統籌、重新開放學校等措施,都做得很好,值得美國各州政府學習。詹長權表示,台大公衛與史丹佛兩方正著手合作研究如何修正14天檢疫的作法,希望找出一個方案,可以用較少天數的檢疫,也不會漏掉確診者。至於彰化萬人血清抗體件檢測的計畫,目前正在進行中,預計8月初會對外發表期中報告,可望釐清台灣無症狀感染者的比例。
-
2020-07-2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為何需要「國家兒童照護網和南部兒童醫院」?
【編者按】這星期以「醫療的不平等」為主題,由三位小兒科資深主治醫師由不同角度闡述台灣目前兒童醫療整體資源流失和區域不平衡的危機,呼籲政府在全民健保給付改革的過程中,重視保護兒童保健預防與醫療的優先順位。衛生署(現今衛福部)從民國101年5月開始著手推動「兒童醫院」設立。在104年實施第一次評鑑,結果只有台大與馬偕醫學中心設立的兒童醫院通過評鑑。另外二家沒有通過。令人訝異的是南部並無醫院提出申請。新制的評鑑條文修改將於近日完成,屆時將會有一波新的競爭。不管評鑑結果如何,濁水溪以南沒有合格兒童醫院的現況在可預見的將來可能不會改變。這情形無疑是台灣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極端表現之一。兒童醫院的推動與設立,其實是國家已經警覺台灣兒童醫療失衡的困境,包括先進器材的缺乏、兒科用藥的不受重視,以及專科醫師的不足所推動的政策。如何採行有效的方法導正過去累積下來的弊病,值得大家一起來思考。在健保給付制度下,少子化導致的兒童人口減少使小兒科近年以來成為醫院裡面所謂的孤兒科,甚至成為經營者眼中的賠錢貨。精打細算的醫院經營者幾乎不願意投注在兒科的身上。若以醫院的成本績效公式計算,世界上先進國家醫療上使用的新儀器、兒童適用器材、以及新的技術皆進不來,我們的兒童就無法受惠。「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這句話大家都可以朗朗上口,但至今不免讓人懷疑只是一句口號。政府制定的前瞻政策裡也少有為這群未來國家主人翁而設定的投資。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呂鴻基曾經揭露,健保開辦之初,因為未採納兒科醫療的成本高於成人好幾倍的事實,使得兒科健保給付從一開始的基準值就偏低。近年雖然有調升住院診察費和會診費,以及六歲以下加成,但還是不如內、外科的調升。這使得兒童醫療的發展仍是處於長期資源不足的困境。兒童治療用藥受限於藥廠研發新藥後,人體試驗的不容易。同類藥品中,幾乎只有一至二種被藥品管制局核定可以用於兒科病人的治療。使用劑量是根據小孩體重或體表面積而定,因此,劑量常常是成人的二分之一、六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廠商賣給兒童或新生兒,甚至早產兒一個月的藥量,常常沒有成人吃三天來得多。如果只考慮營收,藥廠何必推廣病童族群的用藥?因為如此,常常有一些低價,或罕見疾病的藥物甚至得拜託廠商不計利益進藥。即使如此,有時還會遭醫院以沒有藥價利潤為由取消藥物品項。在南北不平衡發展的現況下,有特別醫藥需要的病患就得移地就醫,忍受長期奔波的痛苦。小兒專科醫師的養成相當不容易,尤其在健保給付偏低的情形下,更沒有年輕醫師願意投入兒童醫療行列。前輩們說過,健保開辦前,國立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招考,需要醫學系畢業成績前十名才有資格報考。顯示以往兒童醫療被醫學界重視的情況。然而訓練一位小兒專科醫師後,進一步往更專精的次專科(例如免疫科、腸胃科等等)深造,並且願意投入在醫學中心繼續服務、教學、以及研究的醫師,是少之又少。原因應該無庸置疑,就是收入少、事情多、又不被重視。不只於此,就連與小兒科相關的科系,像小兒外科、小兒神經外科、小兒耳鼻喉科、小兒眼科等,一樣找不到專科醫師。這些現象,怎叫人不為我們這些國家未來主人翁的健康照護而擔憂。上述導致兒童醫療不足,資源分布不均的原因,著實需要國家用整體社會資源來因應。現況是連台大兒童醫院都無法在財政和行政上的自給自足,必須要靠母院挹注經費才能夠存活,其他兒童醫院如何生存?一語道破了投入在兒童醫療照護人員的辛酸。兒童醫院的設立絕非是「輸人不輸陣」,也絕不是想要經營醫院賺錢。完整的兒童醫院功能除了照顧「急重難罕」病童外,還得兼具預防醫學,民眾與醫療人員的教育訓練以及醫學研究的功能。同時執行中央政策(如防疫、兒童篩檢與疫苗接種),整合地區醫療,並且與國際接軌、永續經營。如何讓兒童醫院能夠達成這些任務,沒有足夠的經費財源一定是做不到的。然而,台灣是誰能做這件事呢?也只有代表全國人民的中央政府了。如果國家級兒童醫院能由立法設立、編列預算、訂立目標和規模,用人民納稅錢照顧國家未來主人翁,活用兒科醫學界多年累積的經驗和人才,這些棘手的問題才能迎刃而解。聰明有為的政府當如是。兼顧醫療資源南北平衡,規劃成立「國家兒童照護網和南部兒童醫院」應該是國家的當務之急。
-
2020-07-21 科別.骨科.復健
大齡停經女、中老年素食者、僧尼 骨質疏鬆症頭多
63歲高雄黃女士出家修行齋戒茹素30幾年, 5年前因膝關節嚴重磨損、退化,導致嚴重關節炎,左右兩腿已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去年又因後下背疼痛難耐而求診。阮綜合骨科醫師洪誠聰診斷為壓迫性骨折,作骨質密度BMD檢查發現骨質密度T評分為-3,為嚴重骨質疏鬆,進行微創骨水泥椎體復位強化術後,腰酸背痛獲得改善。洪誠聰表示,骨質密度T評分(T-Score),T值大於-1是正常;介於-1與-2.5之間,屬骨量減少;T值小於-2.5,就是骨質疏鬆症了。82歲張簡阿嬤為了「健康」吃素10幾年,今年初因彎腰撿東西,造成嚴重下背疼痛,痛到無法自理,做什麼都需要60的歲女兒協助。就醫檢查骨質密度為-3.8,診斷是第三腰椎壓迫性骨折,經過微創骨水泥椎體氣球復位強化術及藥物治療後,現可自行活動。「骨質疏鬆簡單說就是骨頭老化,俗語所稱『老倒縮』。」洪誠聰說,骨質疏鬆不僅身高變矮,急性發作時疼痛難耐,嚴重影響生活機能。骨質疏鬆會出現脊椎痠痛的症狀,就算服用止痛藥也難緩解,並且容易骨折,包括腕骨、股骨骨折與下背脊椎壓迫性骨折等。下背壓迫性骨折的疼痛,甚至有時會讓患者難過到不想活了。洪誠聰表示,骨鬆症好發在中老年人,早發性更年期因為失去女性賀爾蒙保護,容易骨質流失,尤其是在停經後,所以骨鬆被歸類為停經後症候群,但是可以藉補充雌激素改善狀況。不過骨鬆也不是女人專利,男性也會,只是比女性低。骨鬆症的高危險群包括:洗腎患者、營養不良、有骨鬆家族史、鈣質攝取不足、長期服用高劑量類固醇者、有抽菸喝酒習慣、少運動及曬太陽、「酗」咖啡因飲品,以及體格特別瘦小的人。洪誠聰指出,西方就飲食與骨骼的關係對近千人所作的研究結果顯示,素食者的骨骼密度比常吃肉類食物的人低5%,連奶蛋素都不吃的人,骨骼密度要比常吃肉類食物的人低6%。就臨床上看到長期素食的出家眾,尤其年長的因平日沒有攝取動物性蛋白質,又較少在戶外活動,受骨鬆威脅更明顯。另外還有年輕人因生活作息和飲食不正常,導致骨鬆,特別是愛嗑火鍋者,因為鍋物湯底含有大量的鈉,攝取過多容易導致血液中的鈣濃度降低,也不可輕忽。針對骨質疏鬆合併脊椎或股骨骨折的病患,健保已給予治療給付。醫師建議 停經後婦女及70歲以上男性,都應接受骨質密度檢查,如果已出現嚴重骨質疏鬆症狀,可接受藥物或針劑治療。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和營養及活動力有關,民眾注意飲食營養均衡,適度的補充鈣質、維生素D和動物性蛋白質,趁早保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