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人參
的結果:共找到 940 筆 約 0.005秒為好體質做助攻!預防秋冬3節氣病,中醫傳授調養對策
秋冬轉涼之際,不少節氣病症逐漸浮現,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咳嗽、過敏、乾燥3問題,該如何預防呢?邀請亞東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林巧梅分享,預防秋冬常見3節氣病的體質調養術,為好體質做助攻,就不怕病症纏身!秋...
嬌生COVID-19兩劑型疫苗後期試驗 將在英國展開
美國嬌生集團(Johnson & Johnson)今天就旗下實驗性2019冠狀病毒疾病兩劑型疫苗展開新的大規模後期試驗,並將評估施打第2劑是否能為防護力持久度帶來潛在增益。路透社報導,嬌生計...
糖友秋日養生關鍵:穩糖抗肺炎
現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專長:糖尿病、甲狀腺疾病、高血壓、高血脂、腎上腺疾病「立冬」一過,代表冬天即將來臨,氣溫也逐漸下降。許多糖友也會發現平常控制還不錯的血糖,每...
吃西藥冬令進補要注意!有些中西藥材相遇易嚴重後遺症
天氣漸冷,許多民眾喜歡冬天吃藥膳食補,像是添加許多中藥材的四物雞、當歸鴨、藥燉排骨等,但這些日常食補可能影響我們服用的西藥療效,或是增加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機率。衛生福利部胸腔病院藥師柯雅齡指出,食補...
冬季進補千萬別瞎補!當心成為心腦血管病癌症的推手 不同年齡不同體質進補方法看這邊
冬季陽氣內斂,冬補順應自然;冬季人體新陳代謝減慢,消耗相對減少,更容易使進補的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儲存於體內,從而扶正固本,增強抵抗力,能讓人擁有相對健康的體魄。說到進補,大多數人會選擇肉類——今天羊...
看護獨居老人 5都設緊急救援
目前五都對65五歲以上獨居長者,都會依個案狀況進行分級,採取不同的服務模式,但主要皆以關懷訪視、電話問安為主,也會結合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鼓勵獨居老人參與社區活動,如有失能或衰弱狀況獨老,可申請緊急救...
保健食品不是有吃有保庇 藥師:別跟3類藥物一起服用
74歲許伯伯患有心律不整,最近聽親友推薦吃魚油可以降血壓、抗血栓、保心顧眼好處多,許伯伯聽了以後很心動,但因為本身在服用藥物,擔心會有副作用,便前往醫院諮詢。藥師評估許伯伯服用的藥物為抗凝血類,若再...
家屬不放手 預立醫療決定也沒用
我國「病人自主權利法」是亞洲第一部病人自主專法,實施近兩年來,預立醫療決定人數不到兩萬,不僅簽署前要先自費至少三千元到門診諮商,病床前也常見已簽署的當事人在關鍵時刻,家屬卻不放手,醫護夾在病人與家屬...
疫苗實驗進入最後階段 佛奇:最快12月底出貨
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佛奇今天表示,如果一切順利,一些有高染疫風險的美國人,最快在12月底,最慢2021年1月初,就能取得第一批安全、有效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NIAI...
醫病天地/保健食品 不是「有吃有保庇」
近年保健風氣盛行,許多人常抱著「有吃有保庇」的心情,服用各種健康、保健類食品,台北慈濟醫院藥師王平宇提醒,若因慢性病正在服藥者,要清楚該食品是否會與藥品產生交互作用,以免食補不成反傷身,如服用抗血凝...
蔡總統:台灣能貢獻全球防疫 參與WHO至關重要
台灣全球健康論壇今天登場,超過24國專家線上與會。總統蔡英文在會中分享台灣抗疫經驗,強調台灣有能力、也願意在全球防疫工作中貢獻,讓台灣參與WHO對於全球抗疫至關重要。衛生福利部、外交部今明兩天共同舉...
霜降早晚溫差大易感冒 多吃這類食物滋陰潤燥
今天(10月23日)是傳統節氣的「霜降」,代表天氣變冷、開始降霜了,中醫師指出,這段期間由於白天與晚上的溫差變大,稍一不慎就容易感冒,應注意添衣,而在保養方面可選擇滋陰潤燥與行氣活血的藥材,可保健康...
母親臨走前去旅行他不能諒解、事後卻氣自己 暖醫:有時,需要被救的是「家屬」
失去至親的痛,要經過多久的時間,才能走出傷痛。我覺得即使是三十年,那個痛還是無法遠去,尤其當這個痛是伴隨著無限的內疚與自責時。所以,我現在行醫,很常做的一件事,就是要設法解除家屬的內疚與自責。對我來...
韓國醫院群聚感染 確診員工出席200多人活動
韓國釜山市北區一間療養醫院日前發生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群聚感染事件,其中一名確診員工曾搭車出席超過200人參與活動,當局尚未能掌握所有接觸者名單。韓聯社報導,根據釜山市...
歐洲新冠肺炎確診激增 各國紛重祭限制令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在全球各地捲土重來,歐洲各國為對抗疫情,今天紛紛祭出更嚴格的防疫管制,關閉酒吧、餐廳,並實施地方封鎖措施。法新社報導,新型冠狀病毒仍在全球擴散,已近400...
養生玉露茶飲在家DIY 提升免疫力助防疫
新型冠狀病毒擴散全球,一旦病毒進入國內,國人大都無抗體,令人擔心免疫力低者,可能被感染。增強免疫力,推薦大家平常在家可飲用「養生玉露」,不僅可以補氣、提升免疫力,有助防疫。根據我進行的米食科學研究發...
打敗肺癌大魔王 從安定心靈開始
2017年台灣有14,282人罹患肺癌,肺癌不只晚期確診比率最高、健保醫療支出最高、死亡率最高,成了國人畏懼的三冠王,也成了「新國病」。隨著藥物的進展,肺癌患者的生命有機會延長,治療的計畫也從「病」...
張文震:從臨床端,看進入精準醫療的挑戰與解方
全世界都在為「癌症存活率倍增」的目標努力,醫學研究也發現越來越多基因及相對應標靶藥物可用,甚至有一藥多用的廣譜抗癌藥。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任張文震在聯合報舉辦的「精準醫療時代的全癌症治療」專家會議時...
退化性關節炎症狀改善可服用中藥治療 健保有條件給付
衛福部新營醫院一名病患67歲楊媽媽,常感膝蓋酸痛,尤其上下樓時疼痛更為明顯,且膝蓋彎曲即會發出彈響聲,經X光檢查為退化性關節炎,楊媽媽向醫院中醫科求診,經中醫師開立龜鹿二仙膠治療,服用2個月後症狀獲...
父親上超市沒戴口罩 英相強生出糗
英國疫情升溫,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疾呼民眾遵守防疫規範,甚至表示可能祭出更嚴格的防疫政策,但他的父親史坦利.強生卻被拍到上超級市場沒戴口罩,違反規定。「每日鏡報」首先揭露史坦利.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