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下流老人
的結果:共找到 33 筆 約 0.026秒我的退休準備分數/運動補強健康弱項 做公益積生命養分
退休力調查檢測結果,我的分數是56分,五項核心能力中,健康準備最不足,顯示出內心最深的痛點。老公100年時施行大腸癌手術,為了照顧他,103年9月我癱瘓了,在榮總動了兩次脊椎手術,出院後返回花蓮,我...
整理衣櫥是在整理人生!「衣櫥醫生」指點3步驟7技能:中年後也可以很美麗
「我那時是衣櫃『爆炸』了,我被自己購買的衣服壓傷,才會有所覺悟,這樣下去不行!」訴說自己要給外界形象是白色、清新的賴庭荷,其實是在經歷「慘痛」的經驗後,開始鑽研衣著、色彩、形象,現在還有一個稱號叫「...
熱愛毛小孩、結緣守護導盲犬!余湘第二人生「利他」擺第一,目標做到90歲
「哇!你們來了啊!你們都好乖喔……」。還沒進屋,就聽到一陣雀躍的聲音,再往前一看,原來智邦投資董事長余湘已經坐在地上,緊抱著導盲犬們笑得燦爛。「我從小在台東就養狗啊,會這麼喜歡拉布拉多,是有次我們去...
我的退休準備分數/經營人際關係 培養一起玩老伴
經由「退休力大調查」檢測退休力,我的退休準備分數只有43分,低於平均分數54分,我屬於退休準備不足的「困老族」。其中,社會連結及健康是我準備最不足的兩項。還好距離退休還有十年,此測驗提醒我,該補強弱...
送走癌母痛不欲生!周丹薇轉念投身琉璃、攻碩士,活出最自在又無憾的自己
藝人周丹薇55歲踏入玻璃的世界,60歲赴義大利學習吹製琉璃,今年9月開了第一次琉璃個展。曾經是台灣第一名模的她,忍受著高溫、不停轉動手中重達幾公斤的鐵桿,只為做出心中最完美的作品。而在去年,她還考上...
退休比上班快樂10倍!前嘉裕西服總經理,靠5大練習面向、1萬小時法則建構退休美夢
走進嘉裕西服前總經理江育誠位於新北市八里的工作室,從玄關望去,映入眼簾的是江育誠前一日在淡水寫生的未乾油畫,朦朧山水,如夢恬靜,線條隱約而厚重,頗有法國印象派大師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
不期待孩子養我...「共老好友」共同心聲:照顧好自己、不拖累後輩
「我們很早就覺悟了:我這一輩是『奉養父母的最後一代,子女棄養的第一代』。」六十歲的理財專家施昇輝說,很早就跟三個兒女約法三章:爸媽會支持到大學畢業,要念研究所或出國,都要自己想辦法。當然,創業、買房...
準備人生下半場/每天來點新鮮事 可活化腦力
常聽人說,退休要先做好財務規畫,以免成為退休難民,甚至流落街頭,成為「下流老人」。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維持正常規律的生活,以保持健康的體能狀況均相當重要。而積極參與社區的營造及公益活動,也能讓自己開...
老年怎麼過 趁健康期及早準備
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少子化造成勞動人口不足,目前卅歲以上的年輕人薪資條件差、兄弟姊妹少,廿年後將面對照顧上一代壓力,如何避免成為又老又窮又孤獨的「下流老人」,老了要怎麼過?可真得要及早準備。天主教耶...
張系國/AI和老年生活
有人問楊振寧博士他百歲養生祕訣。楊振寧回答說除了他母親的基因好以外,就是日行萬步,這使他頭腦更加敏銳,做科學研究完全不輸年輕人。醫學博士簡坡理談每天步行的功效,認為走路可以激發創意。我個人的小小貢獻...
家庭主婦理財 先鎖緊漏財水龍頭
在男女平等的社會氛圍下,男女間的財務也平等了嗎?《經濟學人》3月發布的「玻璃天花板(女性職場平等)」指數顯示,亞洲國家女性職場位階仍大幅落後男性,也潛藏同工不同酬的問題。針對男女的財務問題,《與家人...
夫妻為錢爭吵不停?專家點出這個「癥結點」
受到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今年出現同步衰退,許多公司裁員、減薪、放無薪假,收入大幅減少,成為近期每個家庭遇到的挑戰。家庭財務問題一直都很難解,尤其華人「家醜不外揚」的文化,長久下來往...
有房有車才是人生勝利組? 有錢人才不這麼想
在消費主義盛行下,愈來愈多人存不了錢,不僅年輕人,許多中年、甚至老年人都大嘆錢不夠用。除了大環境的問題,財經作家狄驤認為,有錢人和窮人其實不在於努力與否,而是思維才是決定財富的一切,到底如何才能養成...
人人負債的年代 三招避開「貧性」循環陷阱
青貧族、流沙中年、下流老人,3個充滿無奈的新名詞是現代部分族群的寫照。年輕時未打好基礎,步入中年在貧窮線上載浮載沉,老年時變得又窮又老,成為下流老人。財經作家狄驤指出,這樣的「貧性循環」的例子層出不...
葉金川罹癌玩性不減「存錢不是等著住頭等病房」
人生經歷精彩的葉金川,雖二度罹癌,但依舊活得瀟灑,獨木舟、鐵人三項、高空跳傘、攻百岳,活得不亦樂乎,他的抗癌體悟,將收錄於聯合報將出版的「我是醫生 我得癌症」第一本12位醫界名人的抗癌聖經中,看他如...
樂齡創生 日進斗金 日本上勝町「樹上長出錢」
在日本德島縣上勝町,彩株式會社雇用年長者摘採葉子,做為高級料理擺盤素材,一年營收高達兩億日圓。為了賣樹葉,這些長輩不僅充分活動身體,還多方吸收相關知識,充實自我。工作帶來的成就感讓他們對未來充滿自信...
楊志良/「第三家庭」 攜手共老新解答
國際上將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14%及20%,分別稱為「高齡化社會」(進行式)、「高齡社會」(完成式)及「超高齡社會」。我國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
先預習就不怕老後 3好書陪你過年
「變老」是每個人生必經之路,中年過後,如何迎接人生下半場,已成為社會高度關注的「顯學」,新年度開始,特選3本好書,推介給即將或已是橘世代的你,願我們都能輕鬆「預習老後」。《上流老人:不為金錢所困的7...
退休太依賴政府 日本「下流老人」湧現
台灣在2026年就會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平均每5個人就有1個老人;鄰國的日本,老化趨勢更顯著,平均約3.5個人中就有1個是老人,高齡的社會更衍生出「下流老人」一詞,貧窮的老年人口對社會對來沉重的負擔。...
退休金夠用嗎? 只有三成的人有信心靠退休金撐到80歲
世界銀行資料顯示,日本的人口高齡比例目前排名世界第一。台灣面臨相同挑戰,國家發展委員會預估,2026年台灣將從「高齡社會」邁入「超高齡社會」,7年之後,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將正式超越日本!然而,台灣人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