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7 02:50:39 台灣疫情
觀察站/放寬居隔沒配套 是嫌染疫速度太慢?
本土疫情嚴峻,PCR採檢量能吃緊,第一線公衛行政人力早已不堪負荷,「○加七」居隔新制今天上路,打滿三劑疫苗的同住家人僅需...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2-05-17 02:50:39 台灣疫情
本土疫情嚴峻,PCR採檢量能吃緊,第一線公衛行政人力早已不堪負荷,「○加七」居隔新制今天上路,打滿三劑疫苗的同住家人僅需...
2022-05-17 02:44:04 台灣疫情
「三加四」居家隔離措施再鬆綁,指揮官陳時中昨宣布,「○加七」措施於今天上路,確診者同住家人如打滿三劑疫苗、快篩陰性,即可...
2022-05-17 02:14:04 專家觀點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曾揭露「與病毒共存時機」為「感染率百分之二十、台灣四百六十萬人染疫。」不過昨天總感染人數...
2022-05-17 01:18:27 台灣疫情
國內疫情嚴峻,昨新增六萬一六九七例本土個案、一四八例中重症個案、廿九例死亡個案,但指揮中心仍宣布今天零時起實施「○加七」...
2022-05-17 00:31:00 居家隔離怎麼伴
隨著COVID-19確診人數逐日增多,一家人一起確診的狀況層出不窮,在龐大的壓力下,小孩一出現發高燒、發抖等症狀,更容易讓確診、隔離中的大人心急如焚,UDN元氣網和WaCare遠距健康共同成立「居家隔
2022-05-16 21:53:05 台灣疫情
指揮中心今天下午拍板明天零時起,接種完3劑疫苗者,居家隔離從「3+4」改為「0+7」。不過該如何分別是否同住家人是已接種...
2022-05-16 19:15:42 預防自保
國內心臟科權威、振興醫院院長魏崢,傳出感染Omicron輕症,喉嚨疼得連喝水都不能。魏崢心中所念仍是病患,簡訊中分享個人三大經驗,要有足夠水份才能化痰,或是吃比較不刺激又容易下嚥的滑潤食物,例如木瓜牛
2022-05-16 16:51:02 防疫懶人包
輝瑞「Paxlovid」 默沙東「Molnupiravir(莫納皮拉韋)
2022-05-16 16:28:26 肺癌
肺癌流行病學 肺臟是一個無聲的器官,裡面並沒有神經分布。不像大腸癌可能會有血便的症狀、乳癌可能會摸到乳房腫塊,肺癌常常都是沒症狀,到晚期壓迫到其他器官產生症狀才會被發現。因此,肺癌的發生率雖然排在大
2022-05-16 14:44:37 台灣疫情
指揮中心昨天宣布65歲以上長者,快篩陽性經醫師評估即可給予抗病毒藥物。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公布新制將從5月18日上路...
2022-05-16 14:36:40 台灣疫情
指揮中心今天拍板居家隔離措施再鬆綁!「三劑快篩陰性免隔」措施擴及適用一般民眾,讓施打三劑疫苗者,得免進行居家隔離措施,改...
2022-05-16 14:14:04 台灣疫情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今新增本土病例6萬1697例、境外移入57例,另確診個案有29人死亡。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
2022-05-16 12:04:18 大腦健康
過去有些因子你可能認爲看似和失智症無關,但其實對我們的大腦認知功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頂尖醫學期刊《刺絡針》的委員會,在二〇二〇年阿茲海默症協會國際會議(AAIC)上,提出最新版本的失智症預防措施。委員
2022-05-16 11:26:54 專家觀點
我昨天(2022-5-14)正感納悶,為什麼一篇我4年前發表的文章竟然躍居點擊率榜首。今天接到一位讀者的電郵,才恍然大悟。 四年前發表的文章是化痰藥治癌:平價化療?,而它是在質疑一篇元氣網在20
2022-05-16 09:49:49 居家隔離怎麼伴
Omicron變異株傳染力超群,台灣本土新冠病例每天創新高,同時也有許多確診者康復並解除了隔離。在元氣網與WaCare共同成立的「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中,越來越多解隔者開始討論「後遺症」。
2022-05-16 08:11:00 防疫懶人包
輕症確診者愈來愈多,許多縣市已啟動居家照護,確診者及同住家人在符合條件下,即可在家進行隔離。但隔離在家需準備那些東西?居家隔離產生的垃圾照平常方式處理嗎?臨時不舒服要就醫怎麼辦?《元氣網》為網友整理「
2022-05-16 04:25:43 長期照護
有退化性關節炎的吳文佑,拖著腳照顧病父,兩人睡在一樓客廳,傍廚房而居;他有時必須連哄帶吵,才能抱著老父上車就醫,但從不曾...
2022-05-16 02:28:53 長期照護
他們是一群不一樣的殺人犯。不是天生心狠手辣,或者作奸犯科的惡徒;相反地,他們從無前科,可能是家中最有責任感的那個人,照料...
2022-05-15 22:10:07 台灣疫情
基隆市兩歲男童確診重症須轉院,問過5家醫院才找到1張床,最後仍不治。外界關切轉診資訊是否出問題?衛福部醫事司劉越萍表示,...
2022-05-15 21:22:06 預防自保
高雄長庚醫院眼科醫師吳佩昌觀察,台灣目前有上百萬名學童還未打疫苗,有研究指出每天漱口漱喉嚨,可有效減少口喉中病毒量,相對...
2022-05-15 20:37:04 專家觀點
行政院日前拍板鬆綁「3+4」居家隔離條件,若打滿三劑疫苗加快篩陰性,可取代居家隔離。但是今天防疫記者會中,指揮中心指揮官...
2022-05-15 15:15:15 人生智慧
▌老奸巨猾是成熟的智慧 終於,熱得讓人絕望的酷夏還是過去了。傍晚散步時路上有了落葉,繽紛的色彩是屬於秋天的。我一路挑剔地拾寶,因為美麗的落葉太多了。忽然一陣微風經過,落葉微微波動,抬頭見一位高大
2022-05-15 14:12:05 台灣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海嘯來襲,國內今天新增6萬8732例本土個案、37例境外移入個案,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9例死亡。指揮中心指揮官...
2022-05-15 13:34:04 專家觀點
基隆市2歲男童確診,5月13日晚間高燒至42度,送往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急診,但醫院無兒童加護病房需轉院,衛生局協調過程中...
2022-05-15 12:34:11 居家隔離怎麼伴
本文撰寫日期為2022/5/15,近期政策變動快速,請以官方資訊為準。 本週快70歲屬於高風險族群的爸媽染疫,我自己幫跑確診-視訊看診-藥局領公費藥輝瑞口服藥&清冠一號後,覺得流程的確有複雜……
2022-05-15 11:08:36 台灣疫情
基隆市2歲林姓確診男童13日晚上高燒42.4℃,家人送往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急診,醫師診斷為病毒性腦炎,因無兒科加護病房建...
2022-05-15 10:44:50 預防自保
本土疫情嚴峻,國人對快篩試劑需求大增,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昨(14日)就在臉書發文,有這一症狀的人,需隨時準備兩支快篩,讓自己即時知道是否確診,且五天內要能及時拿到藥。
2022-05-15 09:44:07 居家隔離怎麼伴
「清冠一號」有助緩解症狀,是許多染疫者最想拿到的藥品,在「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裡,大家對清冠一也有許多疑問,「如何申請公費的清冠一號?」、「兒童適合吃清冠一號嗎?」,「公費和自費有何差別?」
2022-05-15 02:07:04 台灣疫情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表示,為讓患者於發病三天內盡速取得口服抗病毒藥物,研擬「綠色通道」。昨天傍晚陳時中也與專家討論,...
2022-05-14 21:21:05 專家觀點
國內新增63964本土個案,40例死亡病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推估,疫情最高峰最快出現在5月20日,單日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