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吃了只是浪費錢?美國藥劑師稱她絕對不吃的3種保健食品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疾病百科/ 心血管/ 川崎病(川崎氏病)

川崎病(川崎氏病)

  • 審稿:林文川/部立雙和醫院小兒部專任主治醫師暨小兒感染科專科醫師

更新時間:2023-10-10

  • 疾病名稱: 川崎病(川崎氏病)
  • 英文名稱:Kawasaki disease
  • 別名:川崎氏病、川崎症、川崎氏症、皮膚黏膜淋巴結症候群

川崎病(川崎氏病)是什麼?

川崎病是一種急性全身性血管發炎症候群,會引起皮膚、口腔眼睛黏膜、頸部淋巴結和心血管病變,目前尚不清楚致病原因,但亞洲地區的盛行率明顯高於其他西方國家,顯示此病可能與基因有所關聯。

川崎病好發於5歲以下幼童,發生季節以4~6月居多,主要症狀表現為持續發高燒超過5天,伴隨眼結膜充血、嘴唇乾裂、四肢浮腫、頸部淋巴結腫大、皮膚紅疹等症狀。若未及時治療,可能侵犯心臟血管系統,引起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等嚴重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川崎病也是兒童後天性心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川崎病(川崎氏病)有哪些症狀?

  • 發燒
  • 紅眼
  • 嘴唇乾裂
  • 舌頭紅腫
  • 草莓舌
  • 喉嚨發炎
  • 喉嚨紅腫
  • 四肢末稍浮腫(疾病早期)
  • 四肢末稍脫皮(疾病後期)
  • 頸部淋巴結腫大
  • 皮膚紅疹

川崎病(川崎氏病)該如何預防?

川崎病目前尚無法預防,家長應多留心,如孩童發高燒持續5天,出現上述相關症狀(紅眼、嘴唇乾裂、草莓舌、四肢末稍浮腫、頸部淋巴結腫大、皮膚紅疹等),盡快至醫療院所接受檢查和治療。

治療方式:

急性期給予靜脈注射高劑量免疫球蛋白,可合併高劑量阿斯匹靈,部分病患可能會使用類固醇治療;退燒後改用低劑量阿斯匹靈持續治療。

哪些人容易得到川崎病(川崎氏病)?

  • 5歲以下幼童,平均年齡為2歲,又男童的發病率高於女童。
  • 亞洲人發生率較高,日本發生率居全球第1,台灣第3。
  • 罹患川崎病的孩童,其兄弟姊妹的罹病風險也較一般人高。
  • 父母有川崎病病史,孩子罹患川崎病的風險也較高。

川崎病(川崎氏病)的成因是什麼?

目前尚無法確定川崎病的致病機轉,但根據過去的研究,川崎病可能的病因有下列三項:

 

  • 遺傳基因:
  • 相較於其他歐美國家,川崎病在日本、韓國、台灣等亞洲地區有著較高的發生率。此外,川崎病在兄弟姊妹間的發生率,要比一般人來得高;父母幼年時期曾罹患川崎病,將來其子女罹患川崎病的風險也比較高。
  • 病毒或細菌感染:
  • 川崎病的許多症狀與感染腺病毒、鏈球菌等所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疾病類似。此外,此症好發於冬末及春季,亦是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季節,但目前仍無確切定論。
  • 免疫系統失調:
  • 具有特定體質的患者,可能在感染了某種病原後,引發身體過度免疫反應或自體免疫系統失衡,造成全身性血管發炎。

 

川崎病的診斷標準,除了符合第一項發燒超過五天的症狀外,合併其它至少4項,才可確診:

(1)持續發高燒超過五天。 (2)雙眼非化膿性結膜炎。 (3)頸部淋巴結腫大(直徑多在1.5公分以上)。 (4)身體出現廣泛性皮疹(面頰、四肢與軀幹都有可能)。 (5)嘴唇或口腔黏膜變化:嘴唇乾裂、草莓舌、咽部紅腫。 (6)四肢肢端變化:手掌與腳掌浮腫(發病初期);手指、腳趾脫皮(十天至兩週後)。

 

川崎病(川崎氏病)要看哪一科?

  • 小兒科
  • 小兒感染科
  • 小兒心臟科
找附近醫師

川崎病(川崎氏病)主要的發生部位?

  • 皮膚
  • 粘膜
  • 淋巴

課程推薦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