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名稱: 陰道炎
- 英文名稱:vaginitis
- 別名:
陰道炎

- 審稿:台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治醫師何信頤
- 更新時間:2022-06-17
陰道炎有哪些症狀?
- 陰道搔癢感
- 陰道刺痛感
- 陰道灼熱感
- 陰道分泌物增加
- 頻尿
- 性交疼痛
- 腹痛
- 排尿疼痛
- 陰道出血
- 分泌物惡臭
- 陰道紅腫
陰道炎該如何預防?
- 月經期間,勤換衛生棉,避免長時間使用衛生護墊,保持陰道、尿道的清爽。
- 避免穿著過緊的牛仔褲、緊身褲或褲襪,內褲應選擇棉質透氣為佳。
- 生活作息規律、避免熬夜,睡眠要充足。
- 飲食宜清淡營養,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避免食用太甜、冰冷或是辛辣的食物。
- 不吸煙、少喝酒。
- 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提升身體免疫力。
- 避免過早發生性行為、性行為時使用保險套,並避免多重性伴侶。
- 內衣褲避免和襪子同時清洗,最好能單獨清洗。
- 女性應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如廁後應由前往後擦拭。
- 培養樂觀的態度,保持良好的心情,減輕工作壓力,尋找適當抒發情緒的方式。1陰道、泌尿道有不正常分泌物或是感染時,盡速就醫治療。
陰道炎有哪些併發症?
- 子宮頸炎
- 骨盆腔炎
- 早產
- 子宮內膜炎
- 膀胱炎
- 尿道炎
哪些人容易得到陰道炎?
- 性工作者、多重性伴侶或性生活頻繁的女性。
- 長期服用抗生素、類固醇、口服避孕藥的人。
- 有抽煙習慣的女性。
- 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病患。
- 後天免疫功能不全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
- 懷孕婦女。
- 使用子宮避孕器的婦女。
- 沐浴時用水或清潔劑不當灌洗陰道者。
- 習慣使用護墊或穿著不透氣緊身褲、牛仔褲或褲襪的女性。
陰道炎的成因是什麼?
- 細菌性陰道炎:是最常見的陰道炎類型,約占陰道炎總比例的40~50%,較常發生在多重性伴侶、性生活頻繁或經常以水沖洗陰道的女性身上。細菌性陰道炎是因陰道內微生物族群生態改變所造成,陰道乳酸菌減少而厭氧性細菌大量生長,使陰道分泌物的酸鹼值增加。症狀為陰道分泌物有類似魚腥味的惡臭,且顏色呈灰白色。在懷孕期感染細菌性陰道炎,容易引發羊膜破裂造成早產,或者導致產後傷口感染、子宮內膜炎等後遺症。
- 念珠菌陰道炎:約占陰道炎總比例的20~25%。症狀為陰道分泌物呈起司乾酪狀,白色無臭且黏稠度高。80 %的患者是因感染白色念珠菌造成,常發生於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長期服用抗生素、使用口服避孕藥、懷孕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的患者身上。
- 滴蟲感染陰道炎:約占陰道炎總比例的15~20%,是由陰道滴蟲造成,屬於一種性病,通常經由性行為傳染,治療期間患者必須停止性生活,直到無感染症狀出現,才能避免產生交互感染。患者的陰道分泌物呈黃綠色、泡沫狀、黏稠度低、量多且氣味難聞,主要症狀為外陰部強烈搔癢、紅腫灼熱、性行為時有疼痛感。另外,患者會有頻尿、排尿灼熱者等下泌尿道感染症狀。
女性的陰道會有適量的分泌物,主要功能在潤滑陰道、避免陰道太過乾澀。正常的陰道分泌物為無色或白色且無味,酸鹼值約介於4~4.5,使陰道維持在弱酸狀態,防止黴菌或各種病菌滋長。當陰道分泌物的顏色、黏稠度、氣味等出現變化,伴隨陰部搔癢等症狀時,很可能就是罹患陰道炎。引起陰道炎的原因通常與病菌感染、陰道內酸鹼值變化或陰道菌叢改變有密切關係。陰道是女性的生殖器官,又緊鄰尿道和肛門,若平時個人衛生習慣較差,就容易受到感染引起發炎。最常見的陰道炎類型有:細菌性陰道炎、念珠菌陰道炎、滴蟲感染陰道炎。
陰道炎要看哪一科?
- 婦產科
- 泌尿科
陰道炎主要的發生部位?
- 陰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