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名稱: 口瘡
-
英文名稱:Aphthous ulcer,Canker Sore
-
別名:嘴破、口內炎、口腔潰瘍、復發性口腔潰瘍
口瘡是什麼?
口瘡即俗稱的嘴破,是一種很普遍的口腔內黏膜疾病,患部可見於口腔內各處黏膜,諸如唇、頰內、舌、牙齦等,一開始是圓點型的紅腫,很快就發展成潰瘍瘡,表面凹下呈白色,周圍充血,略滲體液,有時潰瘍成簇冒發,因傷口開放,表皮神經裸露在外,因此對口中的各種刺激物很敏感,碰觸均會引來灼熱或疼痛若嚴重到影響進食和交談,可用口內膏、抗菌漱口水或止痛藥來舒緩症狀。口瘡一般約七天左右可痊癒,根本治療還是需靠飲食及調整作息來改善,否則容易一再復發,若持續三週以上都還沒好,就要注意可能是身體免疫失調的前兆。
有些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一開始也會有口腔潰瘍的症狀,如果還合併了眼睛、生殖器等其他地方的潰瘍,便可能是罹患貝歇氏病。類似的還有口腔扁平苔癬症,病灶除了在口腔裡,也會出現在皮膚上,口內潰瘍可長達五年甚至終生。另外還有感冒皰瘡,皰瘡是發生在口外而非口內。以上均容易和口瘡混淆,看診時最好詳細告知病史讓醫師了解,包含發病時間、頻率、持續多久、是否有其他患部出現病症等,以利對症下藥。
口瘡的成因是什麼?
造成口瘡的原因有很多,約有六成和自律神經失調有關。當人體自律神經過分緊張,微血管就容易收縮,造成口腔內黏膜的血液循環不良,此時如果免疫功能又低,就容易使黏膜細胞生病產生破洞。因此,生活壓力過大、焦慮抑鬱、長期熬夜等,種種可能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免疫力下滑的因子,都會促使口瘡發生。
而因家族遺傳帶有特殊體質,天生免疫力不佳,或女性因生理週期(包含更年期前後)體內荷爾蒙起變化,導致口腔黏膜萎縮、角質化功能降低,也都可能誘發口瘡。
此外約一成是因為缺乏營養素,如維生素A、B、C、E或微量元素鋅、鐵等,當攝取不足或流失過多,都會影響黏膜細胞的功能減退,導致嘴破發生。
口瘡和個人飲食或口腔習慣也有關,如吃東西過快的人,容易咬破嘴巴,口中細菌又很多,傷口便可能因此發炎潰爛,而戴不合適的假牙、牙套,反覆造成口內刮傷,都可能變為口瘡。習慣吃刺激性食物,導致消化系統紊亂,也會進一步反映在口腔,引發潰爛,而對口腔黏膜傷害極大的菸酒檳榔,也會引發口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