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 陰道分泌物(白帶) 英文名稱:Leukorrhea 別名:白帶 陰道分泌物(白帶)是什麼? 陰道分泌物俗稱白帶,正常的陰道分泌物具有清潔及保護陰道功能,青春期後分泌物會隨月經周期變化,一般在排卵前後量會變多,也變得較清澈且富有延展性,有潤滑功用以助精子通過,之後變得較濃較混濁。停經後則稍微減少。正常的白帶應該是乳白到透明無色、稍具黏性、無異味。 當分泌物有以下特徵時,建議就醫治療: .聞起來臭臭的,像魚腥味。 .顏色呈現黃綠色、綠色、血色。 .樣態呈現乳酪狀、泡沫狀、濃液狀。 .下體紅腫、疼痛、搔癢難耐。 .小便時或性行為時有灼熱剌痛感。
陰道分泌物(白帶)該如何預防? 不穿緊身、不透氣的褲子。 不隨意使用抗生素,以免破壞正常菌種。 注意個人衛生清潔。避免習慣性灌洗陰道,以免破壞正常菌種。 不要熬夜,熬夜會讓身體抵抗力降低,增加感染機率。 避免吃過多冷飲冰品,體內多餘的水濕若無法排除,除了肥胖,也會造成白帶增加。 多補充含益生菌的食物如優酪乳、味噌等。 如廁後擦拭及沖洗方向應由前往後,避免把肛門細菌帶到陰道。
陰道分泌物(白帶)的保養照護重點? 注意個人衛生清潔,減少反覆發作。 要找出感染的危險因子,避免重覆感染。 下半身應穿著寬鬆。 補充溫和、清淡的飲食,如蓮子、薏仁、扁豆、山藥、冬瓜等食物。 忌辛辣煎炸及熱性、冰冷寒涼食物。 陰道感染治療期間避免性行為。
陰道分泌物(白帶)的成因是什麼? 除了異物,如衛生棉條、清潔劑、藥物、保險套等刺激外,未經醫師處方濫用抗生素,或經常灌洗陰道,可能破壞陰道正常菌叢,引起念珠菌乘虛而入。常穿著牛仔褲等緊身褲,因不通風,又容易造成摩擦破皮,也使細菌有入侵陰道機會,產生白帶。 陰道感染,以下是常見幾種病因: 1、細菌性陰道炎:起因於陰道正常菌叢改變,可能在性行為後症狀加劇,超過半數女性感染後沒有什麼症狀,但常見「魚腥味分泌物」,顏色可能是清清的、白白的、灰灰的或黃綠色。特別要注意淋病雙球菌導致的淋菌性陰道炎,通常藉性交傳染,陰道排出大量膿黃色分泌物,伴隨下腹部疼痛,若不及時治療,可能轉為慢性炎症,甚至造成不孕。另外,大腸桿菌、腸球菌也可能導致陰道炎,主要是女性受生理構造影響,若如廁後擦試方向由後往前,容易將肛門細菌帶到陰道而造成感染。 2、黴菌性陰道炎:多數由念珠菌感染導致。典型症狀是外陰搔癢刺痛、外陰紅腫、且有白色塊狀,如豆腐渣狀分泌物。最近使用抗生素、避孕藥、懷孕、糖尿病、或任何導致免疫力降低的因素,都是危險因子。 3、老年性陰道炎:停經婦女因荷爾蒙減少,陰道分泌物也跟著減少,可能會陰乾澀疼痛、性行為疼痛、解尿疼痛、分泌物呈現黃黃的、膿狀等情形。 4、其他子宮疾病:如慢性子宮頸炎、子宮內膜炎、子宮積膿等,由化膿性細菌感染引起,分泌物有泡沫;重度子宮頸糜爛、子宮頸息肉、子宮頸癌等,會在性接觸時出血,為出血性白帶。 5、滴蟲感染:是性傳染病,跟性行為有關,一旦感染須連同另一半一起治療。症狀為外陰搔癢,或陰道分泌物增加,分泌物常是黃黃綠綠的。 6、披衣菌感染:披衣菌感染是最常見的性傳染疾病之一,主要經由性接觸傳染,此時分泌物為淡淡白色或黃色,但症狀不明顯,常被誤以為正常。
陰道分泌物(白帶)該如何治療? 須視何種疾病所產生的白帶,而有不同的治療方式。 .細菌性或黴菌性陰道感染治療的選擇可以使用口服抗生素,抗黴菌藥物,或是局部塗抹陰道凝膠、陰道塞劑治療。若因性行為而傳染,伴侶必須同時接受治療。 .滴蟲感染可使用口服藥治療,由於是性傳染病,一旦感染,須連同另一半一起治療。 .老年性陰道炎則使用陰道荷爾蒙凝膠或其他方式的荷爾蒙補充,可改善症狀。 .披衣苗治療主要使用四環黴素與紅黴素類藥物。伴侶也必須同時接受治療,避免交叉感染。 .中醫治療:一般根據不同體質給予不同藥物,從體質調理做根本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