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8 11:30:05 飲食與癌症
最新研究證實:優酪乳真能降低腸癌風險 但僅男性有效
新的研究表明,至少在男性中,腸道癌前生長(腺瘤)的風險較低與優酪乳消費模式之間存在關聯。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估計,2019年美國將新增145600例結腸直腸癌病例。NCI還指出,約4.2%的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9-06-28 11:30:05 飲食與癌症
新的研究表明,至少在男性中,腸道癌前生長(腺瘤)的風險較低與優酪乳消費模式之間存在關聯。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估計,2019年美國將新增145600例結腸直腸癌病例。NCI還指出,約4.2%的
2019-06-28 10:21:48 飲食與癌症
癌症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與生命的疾病。40%的癌症病人患病原因和吃不對有關係。食物中存在可能導致癌症的危險因子,比如說含有澱粉的食品經過高溫油炸後會產生一種叫多環芳烴的物質,屬於致癌物。 再比
2019-06-28 09:05:53 乳癌
65歲的玉燕去年左側乳房出現約五塊錢大小的瘀青,就醫確診為早期HER2乳癌,且癌細胞已侵犯淋巴,經手術切除病灶,後接續化療和標靶藥物治療,但因人工血管感染,引起發燒和嘔吐,直到化療結束,在醫師評估下拆除人工血管,終於擺脫鎖骨冒出尾巴、反覆感染的惡夢。
2019-06-27 17:51:29 癌友故事
近年來隨著慢性疾病、癌症病人數增加,不少民眾在臨床上面臨化學治療,多半十分恐懼,進而產生「副作用情結」,害怕出現禿髮、...
2019-06-27 14:16:51 乳癌
人工血管是乳癌治療中的必備工具,可減少癌友挨針次數外,也縮短護理人員找血管時間,不過臨床許多病友治療後人工血管續留兩年以上,生活處處受限,七成四患者盼盡快移除。醫師表示,隨醫藥進步,HER2陽性乳癌復發風險已大幅下降。約一年半治療結束後,人工血管即可先拆除。
2019-06-27 12:09:13 乳癌
人工血管是乳癌治療中的必備工具,可減少癌友挨針次數外,也縮短護理人員找血管時間,不過臨床許多病友治療後人工血管續留兩年...
2019-06-27 09:55:17 其他癌症
胰臟癌早期不易被發現,治療不易,加上預後不佳,被公認為「癌王」。41歲何姓女上班族生活、飲食正常,因家族有糖尿病史,2...
2019-06-26 15:12:03 飲食與癌症
有些癌症是吃出來的,這還真不是危言聳聽,舉個簡單的例子,中國的胃癌發病率很高,可以這麼說,全世界幾乎近一半的胃癌患者都來自中國,是胃癌更偏愛中國人嗎? 一項調查研究也許能夠替我們揭開真相,199
2019-06-26 14:58:00 肝癌
46歲的劉先生最近兩個月總是出現右側肩痛,但是照了肩關節的X片,卻並沒有什麼異常,得知劉先生是一名B肝患者,醫生建議他一定要好好檢查一下肝臟。 「醫生,我明明是肩膀痛,為何你卻讓我檢查肝臟?」
2019-06-25 16:28:15 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已經連續11年為台灣癌症發生人數之首,前陣子剛走的藝人賀一航及2年前過世的豬哥亮也都是大腸癌患者。因此最近網路及LINE社群軟體又在流傳一些關於大腸癌的恐佈美食,如多年前就有的「十大恐怖美食」,
2019-06-24 14:28:58 血癌
一名中年男性罹患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約20年,因症狀屬於低危險群,醫師建議定期追蹤、無須治療。但他見頸部淋巴結變大,心生恐懼而尋求另類療法,竟讓密醫將數十根細針插入頸部腫脹的淋巴結,最後引發感染,持續發燒緊急送醫。
2019-06-24 13:37:14 血癌
一名70多歲阿嬤最近胃口差,只吃一點食物就飽,半年內體重剩41.7公斤,驟降逾10%,沒力氣走出門活動。醫師發現阿嬤不...
2019-06-24 12:51:51 頭頸癌
口腔癌名列十大癌症死因之一,其中香菸和檳榔都是影響的重要因子,為讓危險族群戒除,衛福部彰化醫院「直搗黃龍」,由口腔外科...
2019-06-21 15:48:45 肺癌
衛福部公布107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連續37年蟬聯首位,死亡時鐘快轉10秒,未經校正的死亡率較前一年度上升1.5%。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仍是肺癌,連續九年位居第一。 狗的嗅覺感受器比人類的精確一萬倍
2019-06-19 15:49:14 其他癌症
媒體報導資深演藝人員馬如龍大哥因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而過世,什麼是神經內分泌腫瘤?醫師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診斷不容易,...
2019-06-18 16:37:19 肝癌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細胞治療中心今天啟用,獲邀到場的37歲陳姓香港籍美術設計公司老闆,在35歲時肝癌復發為四期,且肝轉...
2019-06-18 13:19:20 頭頸癌
嘉義市陳姓男子因工作關係,長期吃檳榔、吸菸和喝酒,其妻子因無法忍受其紅唇癮而離婚,陳男自認「我不可能這麼倒楣」,某日經...
2019-06-16 23:50:16 攝護腺癌
攝護腺癌名列十大癌症死因第六名,多發生於65歲以上銀髮族,罹癌平均年齡高,腫瘤生長速度較慢,早期罹癌除了頻尿、急尿等類似攝護腺肥大的症狀,發現並不容易。有些男性健康檢查時加驗攝護腺特定抗原(PSA),但PSA指數超標未必是攝護腺癌,需就醫進一步檢查及診斷。
2019-06-16 07:04:16 大腸直腸癌
預防大腸癌的糞便潛血檢查,好像很麻煩?大腸癌發生人數連續第11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藝人賀一航、豬哥亮相繼罹患大腸癌病逝...
2019-06-15 10:04:26 大腸直腸癌
腸癌連續11年蟬聯國人癌症發生率之首,病友手術治療後對於是否裝設人工肛門總是忐忑不安甚至打退堂鼓,擔心要隨身帶著排泄物...
2019-06-14 16:11:48 肺癌
遠嫁愛爾蘭的梁姓婦人長期咳嗽,在當地就醫卻未獲得確切診斷,回台治療確診肺腺癌第四期。醫師指出,患者經標靶藥物、放射線治療...
2019-06-14 14:56:49 癌友故事
癌症病友是否能挺過抗癌之路,與身邊人的支持息息相關。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今舉辦台美病友交流活動,這些自信拿起麥克風分享...
2019-06-14 00:21:00 飲食與癌症
癌症連續33年成為台灣十大死因第一位,人人談癌色變,也想知道如何預防?美國癌症研究所提供15種防癌食物建議,大家可以參考喔! 癌症連續33年成為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平均每11分25秒就有
2019-06-13 15:33:18 飲食與癌症
藝人賀一航六月初因大腸癌病逝,據演藝圈好友透露他抗癌8年始終拒絕化療是因為害怕治療帶來的疼痛。事實上,化療真的是許多癌...
2019-06-12 18:14:22 攝護腺癌
19歲陳姓男大生從小就練跆拳道,這些年一直有胸痛感,去年底比賽時遭對手踢中胸口,夜間後胸部悶痛感難耐,緊急送往雙和醫院...
2019-06-12 17:45:23 攝護腺癌
攝護腺癌名列十大癌症死因的第六名,多發生在65歲以上銀髮族,罹癌平均年紀高,腫瘤生長速度較緩慢,早期除了頻尿、急尿等等...
2019-06-10 18:50:24 其他癌症
資深演員馬如龍因癌症病逝,外傳他是因肺腺癌惡化,但馬如龍兒子黃士庭受訪時表示,父親不是肺腺癌,而是罹患是神經內分泌腫瘤...
2019-06-09 21:39:25 肺癌
肺癌已成國病,據統計,台灣每年肺癌新發病例約有1萬3000多名,平均每40分鐘就有一人罹患,近萬人死於肺癌,比大腸癌、子宮頸癌、乳癌、攝護腺癌及胃癌死亡人數總合還多。 醫療進步,早期肺癌透過手術切除
2019-06-09 21:10:00 肺癌
住在彰化的陳媽媽,是個從未吸菸的家庭主婦,最近莫名感到胸悶,且咳嗽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原先以為只是小感冒,直到咳出的痰中帶有血絲,才驚覺大事不妙。 進一步檢查後,發現已是肺癌晚期,讓得知消息的家人
2019-06-09 13:14:43 肺癌
近幾年來,台灣罹患肺癌的人數不斷增加,每年因肺癌失去生命的人已經超越肝癌,成為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一名。在台灣有超過一半的肺癌病人沒有抽菸,使得人人聞肺癌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