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30 18:32:12 深度報導
50個好故事【脈動台灣 醫路前行】挑戰篇2_跳脫框架
醫療體系裡,常有一些人選擇不走既定的路。他們嘗試用新方式回應舊問題:有人將重量訓練帶進診間,讓病人用肌肉找回生命力;有人在山區開闢農場,陪伴藥癮者重新摸索生活秩序。這些嘗試或許冒險,卻在一次次的實踐中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5-09-30 18:32:12 深度報導
醫療體系裡,常有一些人選擇不走既定的路。他們嘗試用新方式回應舊問題:有人將重量訓練帶進診間,讓病人用肌肉找回生命力;有人在山區開闢農場,陪伴藥癮者重新摸索生活秩序。這些嘗試或許冒險,卻在一次次的實踐中
2025-09-30 18:31:58 深度報導
打破歧視,並不總是轟轟烈烈的抗爭,而是一次次跨越限制的選擇。有人在外科男醫師佔絕大多數的環境中,組織跨國女醫師聯盟,為後進開路;也有人在愛滋仍受偏見的陰影下,為感染者敞開病房、給予傾聽與陪伴。她們用專
2025-09-30 18:31:44 深度報導
走進醫院看病,對多數人來說是日常小事,但對某些人卻可能充滿不安與障礙。亞東醫院為了消除「隱形的障礙」,展開了一場從「理解」出發的改革,檢視並改善院內動線與服務,讓醫療拋開僵硬的治療流程,實踐真正的平權
2025-09-30 17:58:00 深度報導
生命走到最後一段路,最需要的不是急救,而是有人願意陪伴、傾聽、守候。在安寧與居家照護的現場,有醫師、藥師與護理師默默守護,用專業與溫暖,讓病人得以善終,家屬得以安心。「想陪病人終老」 藥師送藥到山海
2025-09-30 17:37:36 深度報導
生病時,最難熬的不只是病痛,而是孤單。有人在急診裡盼不到病床,有人獨力照顧親人而幾近崩潰,也有人徘徊在重大抉擇前,無助到說不出一句話。「溫暖陪伴」不是華麗的醫療突破,而是讓患者在最脆弱的時刻感到不再孤
2025-09-30 12:59:02 深度報導
在疾病與壓力之下,最容易被忽視的往往不是身體,而是心靈。孤單、恐懼、汙名,這些隱形的重量比藥物更難承受。而當專業人員、家屬或同儕伸出手,那份理解與陪伴,能讓患者與家人重新看見希望。這些溫柔卻堅定的身影
2025-09-21 09:48:54 慢性呼吸道疾病
「醫師,我得肺纖維化六年了,病情沒有惡化,還需要追蹤嗎?」許多肺纖維化(俗稱菜瓜布肺)患者在長期追蹤、穩定治療下,不影響工作生活。但醫師提醒,肺纖維化的病程進展個別差異大,尤其只要發生一次「急性惡化」
2025-09-13 14:29:34 慢病預防
【本文由臺中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 唐憶淨醫師提供】 您是否曾感嘆:「生活真辛苦,健康好難顧」?面對忙碌的生活節奏與多重壓力,我們常把健康擺在最後,直到身體出現問題才開始焦急補救。然而,真正能守住健康
2025-09-11 15:39:05 糖尿病
以往糖尿病病患監控血糖,多著重空腹血糖、飯後血糖與糖化血色素(HbA1c)等數值,但高雄長庚兒童遺傳內分泌科主治醫師黃映樺表示,血糖波動的幅度與併發症風險有關,亦不可忽視。她曾於門診發現,有糖友為了費
2025-09-11 09:04:29 慢性腎臟病
「當年朋友一聽到我要洗腎,都覺得可能沒辦法了,誰知道現在每周我都騎機車來洗腎。」在台南懷仁內科診所洗腎的王大哥是資深腎友...
2025-09-02 11:04:57 糖尿病
部分糖尿病患者使用連續性血糖監測系統(CGM)及胰島素輸注系統來管理血糖,但如果想省錢或因忙碌而忘記更換耗材,當心因數據失準,血糖控制出問題,甚至引發感染或酮酸中毒。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醫學遺傳暨兒童
2025-08-22 15:03:11 糖尿病
【本文Q1-3由仁欣診所新陳代謝科田凱仁醫師、Q4-6由亞東醫院腎臟內科楊如燁醫師協助審閱】 這篇文章會告訴你: 1.糖尿病跟腎臟功能的關係2.治療糖尿病的常見迷思3.治療糖尿病又能保護腎臟4.如
2025-08-12 10:19:22 慢性腎臟病
根據衛福部統計,慢性腎臟疾病連續多年位居健保支出十大疾病之首,其中透析(洗腎)治療更占醫療支出最大宗。營養師劉怡里指出,許多腎友因尿毒素累積而出現惡心、食欲不振等症狀,若僅依賴高湯、粥品等缺乏蛋白質的
2025-08-11 20:21:24 慢病預防
【本文由臺中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 李隆軍醫師提供】 76歲的阿嬤,因疾病影響行動不便,長期接受居家醫療照護。最近,她出現發燒、解尿疼痛等泌尿道感染症狀,吃了口服抗生素後效果不佳。經由居家醫師評估
2025-08-01 16:54:35 慢病預防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113年十大死因統計,高血壓性疾病的標準化死亡率由112年的16.5%下降到113年的16.0%,是近年首見稍降,顯示國人對血壓控制與慢性病預防的努力開始展現成效。 「安心血壓站
2025-07-13 09:54:53 慢性腎臟病
「洗腎完回家都好累……」 「連滑手機的力氣都沒有,愈洗愈累的感覺!」」 「皮膚好癢擦了乳液也沒用,有什麼方法能改善?」 這些是多數透析腎友的⽣活寫照,甚至有腎友因為⼯作、⽣活間忙碌,
2025-07-09 17:31:20 慢病預防
【本文由臺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社區醫學科主任詹其峰醫師提供】 慢性病是造成國人十大死因的最重要殺手!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是現代人健康的重大威脅。這些疾病的特性是病
2025-07-08 15:58:24 更多慢病
隨著世壯運的落幕,相信大家都看到許多爺爺奶奶們在賽場上精彩的表現了,想跟這些選手們一樣保持身體的活力嗎?可以先從定期進行長者功能評估開始。 長者功能評估(ICOPE)能幫助長者甚麼? 台灣目前老年
2025-07-02 12:37:55 慢性腎臟病
隨著健康飲食風潮興起,西芹汁因被宣稱具有排毒、降血壓及促進新陳代謝的效果,成為近來熱門的飲品選擇,吸引許多民眾嘗試將其納入日常飲食中。 不過,對於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
2025-07-02 10:43:44 慢性腎臟病
近日,聯合報「慢病好日子」進行「腎友調查」,逾兩百名血液透析腎友、照顧者作答,結果顯示,超過七成比例希望透析治療模式更有彈性,並就個人共病與症狀嚴重度有個人化治療機會,若有不同透析模式可選擇、可同時改
2025-06-24 19:14:51 深度報導
你平常會去里長辦公室走走嗎?什麼情形會找里長?港湖區西新里長胡家瑒在2022年展開第一屆任期,從學界跨領域到公共事務的他,了解資源政策媒合且從里內經驗提案新政策,他希望翻轉里辦公室只有長輩才會去的印象
2025-06-10 10:19:39 更多慢病
60多歲的張太太,發現退休後的另一半不願意出門,情緒變得低落。她驚覺不對勁,陪同檢查後才發現先生得了巴金森病。原以為能展開愜意的退休生活,沒想到成了攜手學習與疾病和平相處的開始。 巴金森病是好發
2025-06-06 15:41:17 更多慢病
【本文由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家庭醫學科專任主治醫師 陳信儒醫師提供】 近年來,隨著飲食西化與生活型態的改變,高尿酸血症與痛風的發生率逐漸上升。痛風不僅影響生活品質,若未妥善控制,還可能導致關節變形
2025-06-06 09:00:00 慢病預防
為加強民眾對三高慢性病的早期預防,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自114年1月1日起,將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的篩檢年齡下修至30歲,並強化檢查結果解說及健康衛教諮詢等,賦能民眾自我健康管理,及早發現三高風險及早介入
2025-05-29 12:07:48 慢病預防
熟齡女性 三高盛行率顯著高於年輕族群 更年期是女性必經歷程,這時期因為體內荷爾蒙分泌逐漸減少,部分女性會出現生理及情緒變化和身心不適的情形。依據107-111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結果顯示,45-64歲
2025-05-18 09:31:37 慢性呼吸道疾病
「肺纖維化(俗稱菜瓜布肺)與肺癌同等嚴重,10年前醫師兩手一攤,現今已有抗肺纖維化藥物,不只減緩疾病惡化速度,也能減少六成急性惡化比例,若病患有機會接受肺移植,這將是實現長期存活的治療選項,在等待過程
2025-05-13 19:09:19 慢性腎臟病
透析患者(俗稱洗腎)因每週規律治療、飲食嚴格限制、體力較差,出國旅行顯得困難重重,但其實只要提早規畫,無論是血液透析(HD)還是腹膜透析(PD)患者,都有機會放心享受旅程。 血液透析:提早聯繫、
2025-05-09 12:58:29 慢病預防
【本文由聯新國際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陳聲平醫師提供】 呼吸中止症候群是一種常見隱藏在睡眠障礙中的病症,尤其在高齡長者族群中。據統計,一般成人約有15%
2025-04-11 20:45:49 慢性呼吸道疾病
審訂專家/義大醫院呼吸胸腔內科主任陳鍾岳 根據統計,肺纖維化患者中,有四成同時患有肺動脈高壓、七成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二成五患有憂鬱症,除了對身體健康,對生活品質也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但肺纖維化
2025-04-11 10:55:37 慢性呼吸道疾病
研究指出,民眾如經常暴露在細懸浮微粒PM2.5、懸浮微粒PM10等空汙環境中,不論短期、長期,皆會增加心肺疾病死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