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
《常春月刊》自1983年創刊以來,一直以讀者信賴的家庭醫師自詡,內容由醫藥記者專訪各大醫院知名醫師,緊扣趨勢的議題、權威嚴謹的內容,文字淺顯易懂卻又不失專業,不但能讓讀者獲取最新醫藥保健常識與訊息,也深獲醫藥界的肯定。
《常春月刊》官網:https://www.ttvc.com.tw/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常春月刊》自1983年創刊以來,一直以讀者信賴的家庭醫師自詡,內容由醫藥記者專訪各大醫院知名醫師,緊扣趨勢的議題、權威嚴謹的內容,文字淺顯易懂卻又不失專業,不但能讓讀者獲取最新醫藥保健常識與訊息,也深獲醫藥界的肯定。
《常春月刊》官網:https://www.ttvc.com.tw/
2020-09-26 00:05:00 飲食與癌症
每天的飲食都得經過食道,醫學也證實食道癌的發生與飲食習慣相關,雖然食道癌很可怕,但要預防其實並不難,因為食道癌就是明顯的「癌從口入」,快改善飲食習慣,就可降低罹患食道癌的機會。 1、抽菸、酗酒、
2020-09-24 19:30:00 骨科.復健
文/郭大維中醫師 每次回老家有沒有感覺爸爸、媽媽頭上的白髮好像又多了一點?一直到自己有了孩子,才開始感受到歲月在父母身上的痕跡越來越明顯,尤其是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一直是老年人要面對的
2020-09-24 19:15:00 精神.身心
前陣子有因婆媳問題導致媳婦走上絕路的案件,使社會群情激憤,事實上婆媳問題存在已久,即使現今社會已趨於兩性平權,但仍有許多人被困在傳統的枷鎖中,認為媳婦就該為婆家奉獻,此時若是隊友扛不住,更是讓太太壓力
2020-09-24 17:25:00 腦部.神經
一位75歲的病人,因為走路不穩,行動遲緩,前來門診就醫,經醫師仔細詢問檢查,發現有輕微手抖,也有幾次跌倒,診斷後確診為巴金森氏症,在接受治療後,步態不穩獲得良好改善,生活也可以自理。 巴金森氏症
2020-09-23 18:05:00 泌尿腎臟
「營養師,腎臟病不能吃豆腐,你怎麼叫我吃豆腐呢?」其實豆腐對腎臟是有幫助的,不要因為誤會它而錯過保護腎臟的機會!腎臟病導致體內毒素不易排出,需採用「高品質的低蛋白飲食」來延緩腎功能惡化。 高品質
2020-09-23 17:00:00 大腸直腸癌
34歲的楊先生,有15年抽菸史以及平日愛吃燒烤的不健康習慣,但本身並沒有糖尿病、無家族病史、也沒有酗酒習慣,在工作忙碌之餘,抽空為自己安排了健康檢查,沒有癌症家族史的他,竟意外發現罹患零期大腸癌,其癌
2020-09-22 19:11:00 肺癌
統計顯示,30年來,台灣肺癌的發生率增加了3倍,更可怕的是發生率還在繼續上升。而國健署的癌症統計顯示,國人被診斷出罹患肺癌時有6成左右是已經轉移,無法手術治癒的晚期(第4期)癌。在台灣,剛診斷出肺癌的
2020-09-21 17:41:52 感染科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公費流感疫苗即將在10/5開打,疫苗備有600多萬劑,皆為4價疫苗,包含4種不活化病毒株,即2種A型(H1N1 及 H3N2)及 2種B型(Victoria 及 Yamagat
2020-09-20 17:48:28 泌尿腎臟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 50歲的吳女士(化名),本身患有糖尿病,之前有急性膀胱炎病史。病人主訴,因為工作忙碌常憋尿,就醫前一周,就開始有小便灼熱、頻尿、急尿感,因症狀不嚴重,並未就醫。
2020-09-19 14:00:00 骨科.復健
62歲的李媽媽(化名),平時在小吃店工作,每天必須站立9個小時,雙手沒有停歇的幹活,也沒有運動習慣。最近常抱怨經常腰背酸痛、手臂酸麻,使用止痛藥膏,情形會暫時改善,但不久即復發,因而求診。
2020-09-19 11:30:00 皮膚
台灣氣候潮溼,尤其是梅雨季、颱風期間,由於濕度高再加上夏季高溫,有利於黴菌滋長,許多人都有香港腳和灰指甲的問題,特別是長時間穿鞋的上班族和學生。對此,可能去社區藥局購買外用藥膏治療香港腳或灰指甲,但常
2020-09-18 18:41:00 心臟血管
編按:小鬼在16日上午11時許被父親發現時已無生命跡象,身上僅穿著白色短t、下身赤裸,他臉朝下趴地,口鼻流血、嘴唇撞腫,研判是慌張走出浴室,突然因不明原因摔倒,臉部撞到流血,屋內無發現藥物、也沒有喝酒
2020-09-18 09:37:53 健康知識+
藝人小鬼黃鴻升驚傳在北投家中過世,享年36歲,初步判定無明顯外傷,也無遺留藥物、酒瓶,推測可能是在浴室滑倒所致!其實,因失足滑倒而身亡、變植物人的案例不在少數,而防跌最好的做法就是要從生活小細節做起,
2020-09-17 17:39:14 淋巴癌
1名45歲的張先生,因為反覆發燒且全身全身皮膚焦痂來奇美醫學中心就診,在感染科及加護病房找尋病因與治療下,確診為淋巴癌,經化療後全身腫瘤消失無蹤,目前門診追蹤至今仍未發現腫瘤。 淋巴癌不如10大
2020-09-17 09:50:40 新陳代謝
小杰是1名國小6年級的學生,過去是個健康的孩子,但爸媽最近注意到小杰愈來愈胖了,而且脖子和腋下總有洗不乾淨的深咖啡色紋路。於是帶他到兒童腸胃科減重門診就醫,沒想到卻被醫師診斷為「黑色棘皮症」,成因就是
2020-09-15 19:30:00 疫苗世代
HPV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無所不在,80%的人終其一生有機會感染HPV,與男性更是息息相關。調查指出,台灣男性對於HPV的認知度偏低,其中HPV又以36-4
2020-09-14 17:21:39 中醫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 屢屢突破高峰的溫度,使得冷氣幾乎成為現代人逃避酷熱的方法。但冷氣帶來的不只有涼爽舒適感,還可能帶來「空調不適應症」,導致各種「冷氣病」不適的發生。 調節
2020-09-13 17:28:16 健康知識+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 睡眠不足是造成肥胖的原因 7小時最恰當 各位!你們曉得睡眠不足有可能是肥胖的原因嗎?一旦睡眠不足,「瘦蛋白」這個能抑制食欲的瘦身荷爾蒙就會減少,造成食欲變大。一般
2020-09-13 09:32:48 健康瘦身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對於想減肥的人來說,追求「熱量赤字」是最簡單的原則,只要吃進去的熱量比消耗的少,就可以減少體重,而因為油脂的熱量比較高,脂肪每公克9大卡,就會有許多人選擇吃水煮不加油的減肥餐,
2020-09-12 17:10:00 新陳代謝
大家都知道腹部的脂肪比較多,會影響心血管的健康,但現在有研究發現,腹部脂肪也可能增加男性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研究在「歐洲暨國際肥胖會議」(Virtual European and Internatio
2020-09-12 14:00:00 慢病防治
全民健保的支出逐年增加,根據健保署公布最新資料顯示,民國108年健保費用支出最多的單一疾病為「慢性腎臟病」,光這一項疾病,就耗用約533億元。台灣目前有約9.2萬病人接受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其中透析(
2020-09-12 09:33:00 消化系統
大腸癌已連續12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之首!現代人三餐外食應酬多,擔心腸胃鬧脾氣,定期安排腸胃鏡檢查揪出病灶,內視鏡檢查是最直接的工具。然而,腸胃鏡檢查具有侵入性,讓不少人相當恐懼,根據國泰健檢2019年
2020-09-10 19:15:00 新陳代謝
你知道嗎?放著痛風不去治療,會提高罹患腎臟疾病的風險。就有一位60多歲的男性,最近身體檢查顯示腎絲球過濾率58 mL/min/1.73m²,被告知恐怕已經罹患慢性腎臟病第三期。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
2020-09-09 17:14:00 消化系統
外電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因舊疾復發,決定請辭震撼各界,然而安倍已經是「第2次」因病去職,日前各方揣測小道消息傳出,最後證實安倍是「潰瘍性大腸炎」再次出現,導致身體無法承擔國務重擔。台灣小腸醫學會表示
2020-09-08 17:57:26 泌尿腎臟
72歲詹伯伯,每晚都會起床上廁所四、五次,如廁後躺回床上,又不容易入睡,整個晚上下來,睡眠品質極差,白天精神不濟。就醫檢查發現,其有攝護腺肥大問題,且習慣睡前喝水、愛吃重口味食物,因此醫師除了開立攝護
2020-09-08 17:17:00 健康知識+
咖啡已經成為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人醒來第1件事就是喝咖啡,也有不少上班族早上進到辦公室時,手上總是拿著1杯咖啡。不過,藥師提醒,喝太多咖啡,恐引起容易心悸、失眠和焦慮,如與藥物併用,更可能
2020-09-07 17:16:08 骨科.復健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出遊逛街回來覺得腳痛,這有可能是穿錯鞋了!足病醫生Joy Rowland博士指出,不論任何鞋款「合腳」非常重要!一雙鞋越適合你的腳,身體的其他部分就可以更省力,甚至減輕腳痛,防
2020-09-04 00:49:00 泌尿腎臟
一名30歲的吳小姐,任職百貨公司櫃台小姐,患有狼瘡腎炎(Lupus nephritis)於前年因尿毒症明顯開始接受長期腹膜透析(CAPD)治療,因常吃火腿三明治、肉鬆等過量高磷食物,又常忘記或不正確服
2020-09-03 17:20:00 健康瘦身
40多歲的小雲總是靠節食來維持身材,但卻發現168公分只有49公斤的她,體脂肪竟高達30,另名55歲的張媽媽也都一直用節食或斷食來維持標準體重,沒想到她的體脂肪也高達38! 減掉體重不等於就是減
2020-09-02 17:26:00 泌尿腎臟
男性年長者大多數伴隨著夜尿困擾,經常是攝護腺肥大導致,日本寓教NHK節目《ガッテン!》中介紹另1個可能原因,白天或日常活動時,身體水分可能會堆積在小腿腓腸肌(小腿肌),晚上睡覺平躺時,水分慢慢回到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