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肝炎
審稿: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院長鄭乃源醫師

疾病基本資料
- 英文名稱:
Hepatitis B
- 就診科別:
胃腸肝膽科
- 身體部位:
肝
台灣的B型肝炎的盛行率相當高,大約每5個人之中就有1個人的血液中有「B型肝炎表面抗原」存在,也就是「B型肝炎帶原者」。
疾病原因
B型肝炎的傳染途徑主要是感染的血液、體液(唾液、精液、陰道分泌物等)經由破損的皮膚或黏膜進入人體,其可能傳染方式為:
- 輸血時輸入帶原者的血液。
- 與帶原者共用已被病毒污染的針具、醫療器材或其他器具,例如:血液透析(洗腎)、拔牙、針炙、紋身、穿耳洞,共用針頭、牙刷、刮鬍刀等因而感染B型肝炎。
- 母子垂直傳染,孕婦(帶原者)在生產過程中傳染給新生兒。
症狀
黃疸.胃腸不適.食慾不振.倦怠.全身無力.噁心.嘔吐.腹部疼痛.腹部腫脹.腹水.發燒.紅疹
併發症
好發族群
- 母親是B型肝炎帶原者的新生兒。
- 長期酗酒者。
預防
- 新生兒一律須接種B型肝炎疫苗,若母親是e抗原陽性,新生兒除了要注射B型肝炎預防針外,還必須於出生24小時內注射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 避免與他人有血液直接或間接接觸,如共用注射針筒、刮鬍刀、牙刷、指甲刀,用於紋身、刺青和針灸的器具,須使用拋棄式器械。
- 血液中無B型肝炎表面抗原(非帶原者),無表面抗體也無核心抗體的民眾最好接受疫苗接種,產生免疫力。
- 飲酒勿過量。
- 多吃新鮮食材、營養均衡、飲食清淡。
- 未經醫囑,不要隨意服用成藥或保健食品,避免增加肝臟負擔。
- 生活作息規律、避免熬夜。
- 定期做肝功能檢查。
肝膽腸胃,感染疾病 常見疾病
破傷風
感冒
甲溝炎
肺炎
新冠肺炎
股癬
流行性感冒
支氣管炎
狂犬病
腸病毒
愛滋病
中耳炎
肺結核
急性結膜炎
玫瑰疹
退伍軍人症
帶狀疱疹
單純疱疹
扁桃腺炎
十二指腸潰瘍
胃潰瘍
腹膜炎
敗血症
腹瀉
香港腳
灰指甲
德國麻疹
病毒性肝炎
A型肝炎
B型肝炎
C型肝炎
淋病
梅毒
恙蟲病
扁平疣
毛囊炎
天花
肛門疣
水痘
腮腺炎
鵝口瘡
百日咳
萊姆病
弓形蟲感染症
疥瘡
脾破裂
十二指腸潰瘍
胃潰瘍
腹膜炎
腹膜癌
腹瀉
病毒性肝炎
A型肝炎
B型肝炎
C型肝炎
腸躁症
闌尾炎
膽結石
大腸息肉
膽囊息肉
膽囊炎
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胃炎
胃下垂
慢性胃炎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病
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
肝炎
便秘
出血性膀胱炎
發炎性腸道疾病
脂肪肝
食道癌
巨結腸症
潰瘍性大腸炎
肛門疣
膽囊癌
肛門廔管
慢性肝炎
大腸直腸癌
胰腺癌
先天性膽道閉鎖
大腸憩室症
胃炎
腸阻塞
克隆氏症
急性腸胃炎
肝昏迷
猛爆性肝炎
胃食道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