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日落症候群

  • 審稿:邱詡懷/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更新時間:2023-10-05

  • 疾病名稱: 日落症候群
  • 英文名稱:Sundowning 、Sundown syndrome
  • 別名:黃昏症候群

日落症候群是什麼?

黃昏症候群又稱日落症候群,它並不是一種疾病或診斷,而是一群行為的總稱。多好發在包含阿茲海默失智症等各種失智症患者或意識混亂長者身上,在傍晚或夜晚來臨前,患者出現行為或意識上的混亂,或是原有的精神行為症狀變得更嚴重,包括躁動、踱步、攻擊、不安、焦慮、沮喪、遊走、注意力不集中、尖叫、幻覺等症狀。

要預防症狀出現,需要為病人固定的生活作息,家屬可觀察失智長者是否有生理需求,包括上廁所、喝水等,早上固定時間起床並盡量照到陽光,避免白天睡太久,中午可適度休息30分鐘。午休後安排患者喜歡的活動,包括唱老歌、吃喜歡的食物或散步,並保持室內光線明亮,避免產生陰影。若長輩出現相關症狀,家屬可紀錄時間及表現行為,透過調整作息觀察症狀是否改善,或尋求醫療協助。

日落症候群有哪些症狀?

  • 意識混亂
  • 躁動
  • 踱步
  • 具有攻擊性
  • 不安
  • 焦慮
  • 沮喪
  • 遊走
  • 注意力不集中
  • 尖叫
  • 產生幻覺

日落症候群該如何預防?

1.解除失智者的生理需求,包括飢餓、口渴、疼痛、想排泄等。
2.避免攝取咖啡、巧克力、茶、可樂等含有咖啡因食物,減少刺激。
3.穩定失智者作息,白天可外出活動,適度消耗體力有助晚上好眠,午休時間不超過1小時。
4.注意室內燈光,下午4點後打開室內燈光,讓環境維持明亮,並陪伴失智者做活動、到戶外走動,讓長輩注意力集中在活動本身,與長輩談話有眼神接觸。
5.居家環境友善化,包括開關、插座顏色與牆壁呈對比,助快速識別。
6.危險物品放置妥當、藥櫃上鎖,傍晚時間避免過多聲音,包括人聲、機器聲、電視聲等。

日落症候群的保養照護重點?

  • 1.保持充足光線,打開所有窗簾並加強室內照明,尤其在傍晚或夜間可點夜燈,預防長輩夜晚醒來對環境感到陌生,也可預防長輩發生跌倒意外。
  • 2.白天可安排適度活動,可消耗過多體力,幫助夜晚睡眠;傍晚時可播放輕音樂,讓長輩適度的紓解情緒,夜間入睡時,可給予身體的按摩,以達放鬆效果。
  • 3.避免夜尿,睡前盡量不使用利尿劑,可與醫師討論藥物種類及劑量。
  • 4.環境盡量單純,床邊可放便盆椅或尿壺方便如廁。

日落症候群有哪些併發症?

  • 躁動
  • 不安
  • 焦慮
  • 胡言亂語

哪些人容易得到日落症候群?

  • 一、各種失智症患者,包含罹患阿爾茲海默氏症的失智症長者。
  • 二、急、慢性意識混亂的長者。

日落症候群的成因是什麼?

一、疾病:失智症的比例較高;器質性腦病變的長輩也常出現此症狀。
二、照顧者:照顧者的行為、壓力及疲潰程度也可能促使日落症候群的發生。
三、環境改變:環境的改變、視力及聽力出現障礙者,再加上昏暗的光線容易讓患者無法辨識周圍的人員以及物體,容易感到混淆,也會出現日落症候群的現象。
四、壓力:失智長輩壓力閾值的降低,而容易出現問題行為;因此當長輩累積一天的壓力,若沒有好好紓解,即可能於傍晚或是夜間出現躁動等行為。
五、其它:長者的用藥及疾病干擾睡眠週期、感染、電解質不平衡、疼痛、便秘、憂鬱、日間太多的休息、服用刺激或含咖啡因的飲料、運動量不足、日照不足。

日落症候群的疾病發展?

日落症候群為失智者常見表現行為症狀,會隨光線改變、環境改變出現不同行為,不限於黃昏時分,在室內可能因光線明暗而有所改變。

日落症候群的檢查方式有哪些?

日落症候群多好發在失智症患者身上,為臨床症狀表現,難以提前檢查。若是失智症病人或是意識障礙長者在黃昏或是夜間特別出現精神症狀變化,則可能是此診斷。

日落症候群該如何治療?

日落症候群常出現躁動、踱步、攻擊、不安、焦慮、沮喪、遊走、注意力不集中、尖叫、幻覺等症狀,建議應穩定日常作息,調整光線避免昏暗,或以精神病藥物控制。

日落症候群主要的發生部位?

  • 精神行為表現

就醫前該注意哪些?

家屬可記錄患者以下的日常行為:

 

  • 於傍晚出現混亂行為、混亂行為的類型(妄想、幻覺、攻擊行為等等)的時間
  • 當天作息安排
  • 恢復平靜的方法。

課程推薦

more

延伸閱讀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