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癌
審稿: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肝膽胃腸科醫師謝名宗

疾病基本資料
- 英文名稱:
Peritoneal Cancer
- 就診科別:
婦產科
- 身體部位:
腹部
腹膜癌是一種極少見的癌症,又可分為病灶位於腹膜的「原發性腹膜癌(間皮瘤)」,以及由其他器官癌症轉移而來之「腹膜轉移癌」。大腸直腸癌、胃癌、卵巢癌、闌尾癌、腹膜假性黏液瘤、胰臟癌、膽道癌及子宮癌都是腹膜癌可能的轉移來源。
腹膜顧名思義,是位於腹部內的薄膜組織,由上皮細胞組成,功能是分泌液體以保護腹腔內的器官。被腹膜覆蓋的器官包括子宮、膀胱及直腸…等。腹膜癌與卵巢癌因為疾病特徵類似,患者容易產生誤會。臨床上,常會發生腹膜癌轉移至卵巢的情形;腹膜癌與卵巢癌,在症狀與疾病進程上極為相似,醫師也常會以相同的治療方式應對這兩種癌症,其原因是腹膜與卵巢都是由上皮細胞組成,且已切除卵巢的患者仍有可能罹患腹膜癌(但機率較低)。
疾病原因
腹膜癌的確切致病原因仍屬未知。其危險因子如下:
其他危險因子還包括更年前後接受賀爾蒙療法,以及子宮內膜異位症…等。
症狀
腹痛.腹脹.腹瀉.腹部痙孿.嘔吐.便秘.頻尿.食慾不振.體重變化.陰道異常出血.糞便潛血.呼吸困難
併發症
- 惡性腹水
- 腸胃道阻塞
- 營養不良
- 癌症轉移
好發族群
- 卵巢癌患者
- 好發率女大於男,年紀越長者罹病機率越高
- 特定基因(BRCA1及BRCA2)病變者
- 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
- 接受賀爾蒙療法者
- 提早初經或是延後停經
診斷
腹膜癌的診斷較為複雜,且醫界正在研究更準確的診斷方式,以達到早期發現的目標。
目前的診斷方式,是初步先利用影像學檢查,如腹部及骨盆電腦斷層與核磁共振檢查,再針對影像學檢查中,出現異樣的組織,進行病理切片檢查。除此之外,血液檢查與腹腔鏡檢查,亦可用於診斷腹膜癌,其中血液檢查的目的是檢測血液中的CA-125含量,CA-125是一種由癌細胞釋出的化學物質。
治療
- 腹膜癌的治療除了外科切除手術、靜脈注射化學治療外。較特別的療法包括「腹膜化療」。首先,患者需先接受手術治療,切除大部分腹腔內已被癌細胞侵犯的組織,即所謂「腫瘤減積手術」,接著混合並將化療藥物加熱至約41-43攝氏度,灌入腹腔中1-2個小時。針對比較後期的癌症,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VEGF抑制劑等等)都是現在以及未來的趨勢。
預防
- 目前已知可以降低罹患腹膜癌機率的作法包括服用避孕藥、生育兒女、哺乳,以及輸卵管結紮或將輸卵管、卵巢切除。
癌症腫瘤,肝膽腸胃 常見疾病
腹膜癌
膽結石
十二指腸潰瘍
胃病
肝炎
A型肝炎
脂肪肝
腹膜炎
胃炎
膽囊炎
胃下垂
膽囊息肉
慢性胃炎
病毒性肝炎
脾破裂
大腸息肉
腸躁症
急性胃炎
闌尾炎
消化道出血
胃潰瘍
慢性肝炎
食道癌
急性腸胃炎
出血性膀胱炎
胃食道逆流
上消化道出血
便秘
功能性消化不良
猛爆性肝炎
先天性膽道閉鎖
B型肝炎
腹瀉
腸阻塞
肝昏迷
C型肝炎
膽囊癌
肝硬化
胰腺癌
肛門廔管
大腸憩室症
克隆氏症
巨結腸症
肛門疣
發炎性腸道疾病
潰瘍性大腸炎
大腸直腸癌
腹膜癌
高血脂
血友病
口腔癌
肺腺癌
子宮頸癌
肺癌
食道癌
骨肉瘤
喉癌
甲狀腺癌
脂肪瘤
攝護腺癌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胃癌
淋巴癌
睪丸癌
乳癌
血癌
神經母細胞瘤
黑色素瘤
皮膚癌
膀胱癌
腦瘤
胸腺腫瘤
舌癌
子宮惡性肉瘤
膽囊癌
嗜鉻細胞瘤
卵巢癌
子宮肌瘤
肝癌
胰腺癌
鼻咽癌
腎癌
子宮內膜癌
陰道癌
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
大腸直腸癌
兒童顱咽管瘤
帕奇得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