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2 癌症防治.其他癌症
阿伯沒胃口暴瘦 原來是這腫瘤作怪
愛打高爾夫球的65歲陳伯伯,某天突然沒胃口,體重直降,就醫確診罹患「胃腸道間質瘤」,開刀後服用第一線標靶藥物,治療期間卻再度惡化,只好再開刀、改藥。醫師憂心藥物再度出現抗藥性,建議他參加臨床試驗,服用最新一代的標靶藥,至今治療超過二年,成效不錯,讓他終於能回到喜愛的高爾夫球場重拾揮桿樂趣。林口長庚一般外科主任葉俊男表示,胃腸道間質瘤是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雖然少見,但發生率僅次於大腸癌及胃癌,台灣每年約新增300個病例,好發於胃、小腸、大腸及直腸等部位的黏膜下層,好發年齡為50到65歲,約3成患者沒症狀,但隨腫瘤變大,可能出現胃腸道出血、腹部腫塊、腹痛或腸阻塞。葉俊男說,過去醫界對胃腸道間質瘤還不太認識,只當作肉瘤,治療以切除病灶手術為主,但5年後復發率達成5成,可能是腫瘤殘留造成癌細胞轉移,且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幾乎無效,3年內走向死亡。幸14年前發現致病機轉,9成是因KIT細胞突變造成,疾病開始受到關注,開啟標靶藥物的治療新里程碑。可惜的是,雖然陸續出現第一線及第二線標靶藥物,約6成5病人會隨時間產生抗藥性,治療效果有限,多是KIT細胞基因突變的患者,陳伯伯就是其中之一,服用第一線標靶藥後,儘管加重藥物劑量,仍因藥效不佳,導致癌細胞復發。台灣分子醫學會理事長曾嶔元表示,最新標靶藥物問世後,研究發現可延長存活期4.8個月,且疾病不會惡化,是患者福音。今年8月,健保署將藥物納入給付,能幫晚期患者省下每個月約10萬元的醫療費用,減輕負擔。目前醫界尚不知造成胃腸道間質瘤的危險因子為何,只知大部分與基因突變有關,少部分患者則出現家族遺傳。曾嶔元建議,病人確診後,可透過基因檢測,先了解自身基因突變類型與位置,採取不同治療策略,這樣的個人醫療才可對症下藥,提升存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