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30 新聞.健康知識+
特搜醫師向前衝 災難最前線的救命三困境
台灣特搜醫師攜手救難人員在斷垣殘壁中搶救受困難,在熱血救人耀眼光芒下,更突顯出資源不足、用藥限制,以及國際政治因素無情打壓的困境,讓台灣搜救醫療隊發展蒙上陰影。有別先進國家特搜隊醫療組訓、運作已相當純熟,台灣搜救隊(USAR)起步晚,民國88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震撼海內外的九二一地震,各國救災團隊不遠千萬里馳援,啟發政府構思成立災難醫療、特種搜救隊。目前台灣的災難醫療人員一支是衛生福利部國家級災難醫療救護隊,在災難現場就近開設醫療站分秒必爭,另一支是特搜醫師,隨著消防署特搜隊挺進災難熱區,拯救受困者於斷垣殘壁、斷臂殘肢中。冷門醫療熱心腸 深入災難最前線斜槓人生的特搜醫師非常冷門,柳營奇美醫院急診部緊急醫療系統科主任潘師典97年就加入特搜隊,他無奈告訴中央社記者,過去台灣特搜醫師僅有個位數。105年2月6日凌晨3時57分,南台灣天搖地動,台南0206地震,再次搖出特搜醫師的人才需求,然而至今特搜醫師人數仍不到30人。USAR醫療組始終有資源不足問題,潘師典說,「消防局願意做,我才能跟著。」新北市消防局特搜大隊醫療指導醫師、台北慈濟醫院急診主任陳玉龍進一步解釋,USAR醫療組由消防單位主導,多數資源、訓練集中在搜救和救援領域,醫療訓練少,多數仰賴醫療人員自發性從國外聘請專家、自主訓練。特搜隊員親身所遇、親眼目睹的災難現場,除了冒著身體受傷的危險,更面臨無形心理壓力或創傷。潘師典看到特搜隊員出隊當下心理壓力早已開始悶燒,大家一腔熱忱向前衝,習慣隱藏情緒,甚至行為出現異狀,仍堅持自己沒事。近幾年,特搜隊員心理輔導資源逐漸受到重視,特搜醫師也能協助夥伴們,潘師典認為,精神科或心理諮商介入時機,可到衝鋒陷陣之前展開,但目前特搜醫療在這方面資源就比較少。災難現場百百種 資源有限搶時間此外,深入災難現場時,特搜醫師也碰到法規綁手綁腳,無法全力施救,陳玉龍舉例,遇到傷患需要截肢、插管等侵入性處置,傷患可能會痛到休克或疼痛掙扎,使用嗎啡強力止痛,是馬上穩定傷者的關鍵藥物,但就是只能用其他止痛藥。陳玉龍解釋,嗎啡在台灣屬於管制藥品,申報、管理程序繁瑣,國際間相關緊急醫療建議是以嗎啡替患者止痛,不僅過敏機會低,止痛效果也很強。他呼籲政府修正相關規定,讓特搜醫師負責管理藥物,救命優先。重大災難不是天天有,每個災難現場狀況也各有不同,實戰經驗累積對於USAR醫療組成員而言至關重要,陳玉龍指出,每當國外發生重大災難時,台灣的USAR醫療組向外國政府申提出隊,卻吃到閉門羹。陳玉龍直言,國際政治情勢是最大阻力,外國政府若讓台灣出隊,中國就不出動救災隊。國際合作外加跨界培訓 特搜醫療展望醫護人員加入特搜大隊,把救命醫療第一時間送到受困者身前,不能光是燃燒醫師個人熱情支援前線,潘師典呼籲,跨部會協調是未來USAR醫療組進步方向。衛福部立桃園醫院災難醫學科主任蕭雅文認為,願意奉獻的特搜醫療人員除了需要精神上的鼓勵,也需要經濟上的實質支援,自掏腰包買器材、自主自發去受訓,終非長久之計。蕭雅文說,近年消防特搜大隊與醫界合作的觀念逐漸形成默契,有官方合作關係較有保障,未來才能在制度面培訓更多有興趣的醫界人才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