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9 健康百科.骨科.復健
「皮膚跳動越厲害」電療越有效?可能產生反效果
一名40歲男性因肌腱炎感到肩膀疼痛,買來低週波治療器加以舒緩,他覺得電流開強一點、讓皮膚有跳動感比較舒服,也以為用完後痠痠才是好的治療效果。未料開得太強,使用20分鐘後皮膚就發生破皮。另有一名上班族女性兼新手媽媽,也想藉低週波治療器舒緩肌肉痠痛,每日隨意增加使用時間,未料痠痛加劇,甚至出現紅腫疑似過敏現象。食藥署醫療器材品質安全監督科科長黃育文指出,低週波治療器又稱經皮神經電刺激器,以電流刺激表皮神經,使其在傳遞大腦前通過並關閉一個稱為門閥的區域,讓傳導速度較慢的痛覺訊息受到阻隔,就感覺不到疼痛。使用後也能促進血液循環、減輕肩膀痠痛與末梢神經麻痺。有研究指出使用後會讓大腦分泌腦內啡,使患者舒緩不適。汐止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李昌翰表示,許多患者以為電流強度開得越強、皮膚跳動感越厲害、用得越久越有效,但過強會使肌肉收縮太用力而更加痠痛,此外,低頻電波對皮膚穿透性強,因此過強可能使皮膚灼傷,甚至出現皮下組織灼熱性壞死。若使用太頻繁,會讓神經產生適應性,止痛效果有限,也可能造成周邊肌肉與神經疲乏損傷。建議一天至多使用1至2次,一次30分鐘內,強度有感即可,電極放置位置最好由物理治療師加以指導。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陸哲駒指出,癲癇、心肌梗塞等嚴重心臟病患者、癌症患者、懷孕初期、新生兒、高血壓、糖尿病、脊椎骨折、肌肉扭傷或拉傷、皮膚有傷口、發燒在38度以上、體內有植入心律調節器或去顫器、身上有接電子醫療裝備的患者等,應避免使用。李昌翰說,身體不同部位的感覺神經不同,因此購買機器時除了認清有衛福部許可字號,可選擇能夠調整頻率高低的商品,如此也能避免單一頻率讓神經產生適應性。此外,非持續性放電、能間歇休息的產品,較不易造成對皮膚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