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4 新聞.用藥停看聽
農曆七月醫院不乾淨?她腸胃炎就醫返家竟眼歪嘴斜
近期正值鬼月,日前一名陳姓女子,因急性腸胃炎上吐下瀉赴醫院就診,打了止吐藥返家休息。不料到家後,陳女臉部突然變得猙獰、眼歪嘴斜、雙眼上吊,家屬嚇傻認為陳女中邪,但其他家屬認為可能是中風,趕緊就醫,急診醫師仔細問診後發現,陳女是因為止吐藥,造成「錐體外症候群」,打完抗膽鹼藥物後,就改善其症狀。「每個月總有1到2個案例」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憲青表示,許多民眾對於錐體外症候群的症狀不熟悉,常以為患者中邪,事實上,錐體外症候群,常因為藥物引起,像是含有含有多巴胺拮抗劑的胃腸藥或是傳統抗精神病藥物,都可能使部分的民眾出現類似的症狀。當錐體外症候群發生時,會出現急性肌張力不全,發生的部位多在眼睛、舌頭頸背部與四肢,因肌肉持續孿縮,就會出現眼球上吊、眼球歪斜、歪嘴吐舌、四肢反張、語意不清等,同時也會出現坐立不安的症狀,不定來回搖擺、踱步。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遠距醫療中心主任、急診專科醫師高偉峰補充,藥物引起的錐體外症候群,止吐藥常見的成分為Novamin、Primperan,抗精神藥物常見的成分為Haloperidol,由止吐藥引起的錐體外症候群,通常是年紀較輕的孩子。除了藥物引起的錐體外症候群,巴金森氏症的患者有時也會在用藥三個月內出現,但表現的方式是肌肉僵硬、小碎步、顫抖、表情呆滯的撲克臉、重複舞蹈性動作等。陳憲青表示,錐體外症候群的患者,只要立即施打抗膽鹼藥物,不舒服的症狀就能立刻消失,錐體外症候群的患者經由藥物治療後大都沒有後遺症,而且預後都很良好。陳憲青也呼籲,就醫時詳細跟醫師說明用過什麼藥品有助於醫師鑑別診斷,曾發生此病症的病人,下次就醫時需提醒醫師曾經發生過錐體外症候群,以避免再度開到相同成分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