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0 科別.一般內科
你吃對了嗎?正確飲食可減少代謝症候群發生
現代人三高、有代謝症候群的比例相當高,但事實上如果能夠重視吃進嘴巴裡的東西,就可以簡單的減少代謝症候群發生機會,除了多蔬果、少吃紅肉、少喝含糖飲料之外,巧克力、肉桂、堅果、牛奶、蛋等都對減少代謝症候群有幫助。台南市郭綜合醫院婦產部主任李耀泰指出,代謝症候群會增加2倍的心血管疾病、2.5倍的腎臟疾病、5倍的第II型糖尿病的風險。此外,代謝症候群亦會增加大腸直腸癌、乳癌等的發生率。發生代謝症候群的因素有:基因、運動、抽菸、食物種類、教育程度等,其中食物營養探討與代謝症候群甚有關聯。代謝症候群是一項不利人體健康的狀況,有下列 3 項者即稱之:(1)腹部肥胖(男性腰圍>40 吋或 90 公分、女性腰圍>35 吋或 80 公分);(2)三酸甘油脂≧150mg/dL;(3)高密度膽固醇過低(男性≦40mg/dL、女性100mg/dL。根據統計,成人代謝症候群發生率約20-30%,在伊朗有34%,2013 年韓國男性比率甚至高達 38%。李耀泰表示,乳品包括牛奶、優酪乳、起司等。牛奶中含鈣,鈣在小腸中能增加與脂肪酸和膽酸的結合,故能改善高密度膽固醇與低密度膽固醇的比率,並降低血中三酸甘油脂。另外,牛奶中的蛋白包括酪蛋白及乳清蛋白,可以抑制血管收縮、降低血壓;同時,牛奶亦含有油酸,此乃一種中鍵脂肪酸,有助於三酸甘油脂的減少、高密度膽固醇的增加。根據研究報告,乳品使用較高者,可降低 27%新陳代謝症候群風險。研究顯示,堅果富含健康脂肪酸、纖維、抗氧化、植物性固醇、茶多酚、維他命和礦物質等,可減少許多發炎因子,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的風險,對健康十分有益。研究報告,每周食用1份堅果(30公克)可減少32%新陳代謝症候群風險。食用越多,效果越佳。李耀泰說,膽固醇多源自於人體內所製造,食物對血中膽固醇的影響較少。蛋含有許多營養素,包括蛋白、可溶性脂肪、維他命 B 群、鈣、鉀和膽鹼,及其生物活性成分如葉黃素和玉米黃質等,能改善脂蛋白新陳代謝和血漿中類胡蘿蔔素。研究顯示,每週食用≧7顆蛋者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