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過後農業搶先機 學者:分析市場趨勢創新拚轉型
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也改變生產者的供應模式。學者認為,農業、農產品應思考除了賣生鮮食材以外的更多面向,短期補貼只能救急,需要在加工、運輸、農產品保存方面融合整合,花更多心思找出市場的需求與改變,才能在後疫情時期,搶得先機。台大農學院長盧虎生表示,國際上最近在談論的是「new normal」(新常態),意思是,就算疫情恢復,但也不會恢復到跟過去一樣,不論是消費端、或是生產端都有改變,針對新的消費對象、行為,農民是否能夠掌握先機,才是能否真正賺錢的觀念。他建議,農民必須要去進行消費數據的蒐集與分析,同時針對自己的產品做些改變,從市場需求面,回頭設計自己的生產線及產品,才能搶得新先機與商機,若還是跟過去一樣不思求變,當經濟恢復時,就恢復原本的銷售方式,那麼弱勢未來也還是弱勢。盧虎生舉例,水果加工成果汁外,是否能夠加點檸檬,或者多一點保健的食材,讓原本單純的果汁不一樣;或者現在電商盛行,那麼實體店面是否能變得更有人情味、提供更多貼心服務;另外,也因為消費的改變,電商、賣場消費盛行,個體農戶是否團結起來, 增加蔬果預冷設備,不僅可以提升品質,也增加機會;農民結盟要不僅只是結合,是要找出更多特殊性做整合,才能在真正變身轉型。台大農經濟教授陳郁蕙表示,受到疫情影響,短期間會看到畜產、蔬果生產過剩,政府也給予補貼與促銷;但長期看來,要思考現有的通路與農產品調節的層面;有些農產品的通路大多都以生鮮為主,供應鏈也比較長,生產到消費端參與的人很多、複雜度也高,會增加中間耗損;若能夠縮短供應鏈、改善中間通路,增加加工可能,也包括冷鏈運輸等,產品保存也都會比較久。陳郁蕙說,傳統農產品都透過產銷班、農會去銷售,但農民若能夠主動出擊,比如在菜單、包裝上多點巧思,也能有新的商機。她舉例,比如因為疫情關係,通路也在改變,但消費者還是要採買自己煮食,只是過去大多都在傳統市場購買農產品、食材,但現在消費轉向電商、超市賣場購買,超市的食材都一份一份包裝好,避免摸來摸去,農民必須知道市場需求,農產品的採收後處理過程可多花點心思,包括包裝、為產品加值等,如何能獲得更多消費者肯定,若台灣農業可以趁著這波疫情改變,對農業經營來說,也並非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