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3 醫聲.醫聲要聞
女業務血便非腸躁症 醫揭「發炎性腸道疾病」恐增腸癌風險
28歲女性保險業務員近半年每天排便次數大增,伴隨黏液和血絲,以為是腸躁症合併痔瘡出血,直到接受大腸鏡檢查,才被診斷為潰瘍性結腸炎,其屬於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發炎性腸道疾病(IBD)」,患者會出現嚴重腹痛、血便,甚至因瘻管導致肚皮、生殖器官滲出糞便,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但目前健保給付進階藥物限制一年,較其他自體免疫疾病的兩年以上更為嚴格,若未妥善控制病況,將增加急診、住院、手術切腸及腸癌風險。據統計,取得IBD重大傷病患者數,從2020年2595張成長至2024年八月的7698張,且有被低估之的疑慮,引發醫界關注。IBD好發於20至40歲青壯年,可分為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前者主要侵犯大腸表層黏膜,後者則可能從口腔到肛門全面侵犯,並深入組織層造成穿孔、瘻管等嚴重併發症,出現小便有菜渣、反覆泌尿道感染,或陰道、陰囊、皮膚上產生小洞及糞便排出;研判飲食西化、食品添加物改變腸道微菌叢,導致IBD患者在亞洲快速增加。腸治久安協會理事長楊式光的兒子18歲發病,大學四年因病休學三次,體重從80幾公斤掉到50公斤,還衍生肛裂、瘻管、切腸與做腸造口,迄今與病共存20年;另名30幾歲男性病患因大腸、小腸嚴重潰爛、纖維化而被全切除,肚子有7、8個瘻管,無法正常飲食,被迫辭職,太太只能在先生就醫的醫院,擔任清潔工才能就近照顧,但該病患仍因病情過重在去年過世。藥物給付僅一年 治療中斷恐增復發風險截至九月底,克隆氏症有五種、潰瘍性腸炎有六種進階藥物納入健保給付,患者如符合給付條件,一年可省30到50萬元的藥費,大幅減輕經濟負擔。然而,藥物一次僅給付一年,比其他自體免疫疾病的兩年以上嚴格,療程結束後,無論病情是否穩定,都必須停藥三個月,待病情復發並再次符合健保規範,才能重新申請藥物治療。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秘書長、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顏旭亨表示,患者用藥斷斷續續,增加疾病復發風險,也可能造成藥物失效,需要使用更新或更昂貴的藥物來控制病情;復發亦將中斷患者原本穩定的課業和工作,讓患者產生憂鬱和焦慮。目前IBD治療目標是「內視鏡黏膜癒合」,可降低復發、住院、手術、併發症以及癌症等風險,林口長庚醫院發炎性腸道疾病中心主任李柏賢表示,復發會造成頻繁就醫、住院、手術,長期腸道反覆發炎更大幅增加腸癌風險。顏旭亨表示說,放寬治療療程限制,能幫助病人控制好疾病,維持生產力、工作能力和生活品質,面對少子化的挑戰,政府更應該改變策略,幫助這群年輕病人回歸社會;醫療端也應提供腸胃科、外科、營養師、護理師、精神科醫師及心理師等跨科團隊的照護,更全面地協助病友及其家屬,提供更完善的疾病照護。李柏賢也提醒,IBD初期症狀為肚子痛和拉肚子,易與腸躁症混淆,腸躁症患者多在白天或有壓力時腹痛,飯後往往會肚子絞痛想排便,排便後肚子痛就會緩解;若民眾半夜腹痛痛醒、合併血便、貧血、體重減輕大於三個月等IBD警示症狀,應進一步就醫接受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