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資源有限,為了更美好的未來能永續發展,日常生活中,我會落實攜帶購物袋、杯子,或垃圾分類、發票使用載具等。
家中的咖啡渣、茶葉、蛋殼和果皮等製作堆肥,供種花種菜使用;喝不完的水,會澆花和菜;洗澡時等熱水前的冷水會蒐集在旁邊的大桶子供上小號時使用;包水果的泡棉,可以套在玻璃杯或瓷杯上方便收藏或攜帶,或放在香皂下減少滑動,否則丟棄只會製造更多垃圾。
年底除舊佈新,許多日曆手冊及記事本還有許多空白頁,可以切割或撕下當便條紙使用,也可以摺成紙盒裝小廚餘或瓜子殼;外出上班我會攜帶手帕,在流汗或用餐完可以使用,比起使用衛生紙或面紙,很經濟實惠。女兒還會善用App查詢住家附近超商即將到期打折的麵包款式數量,一來便宜,二來如果到期丟掉更不環保。
我會斷捨離把用不到衣服物品整理後,轉贈適合者或拿到二手店寄賣,不只物資流通,也能為居家騰出更多空間。臉書上有一些物品交換或餽贈的社團,皆可以讓物品再發揮功用展現價值,也是減廢的好方法。
減塑、簡約、惜物、感恩…已是高度發展下反璞歸真的王道,反思、實踐將使我們漸漸走上更充實美好永續的明日。
💪更多健康推薦
‧做完飯「立刻順手擦」為何變更髒?料理家曝廚房常見3個NG動作
‧68歲男200萬買小木屋實現田園生活 才三年退休金大縮水、被迫去打工
‧糖尿病男控病情「晚餐後超認真散步」走一周險截肢!醫揭飯後運動5原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