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漸長,愈來愈能感覺到記憶力正在悄悄流失。為了不讓這份不安完全占據心頭,我買了一盒一千片的拼圖,原本想測試自己還剩下多少「耐性」,沒想到耐性還沒測出來,反而先暴露了記憶力的漏洞。
起初只是消遣,卻逐漸演變成和大腦的一場拉鋸戰。第一天,邊框很快完成,我暗自得意,以為勝券在握,但第二天開始,情況急轉直下,每一片幾乎一模一樣,我一邊比對一邊懷疑,「這片是不是剛放過?」10秒鐘後,又像初次相遇般重新拿起同一片,滿臉困惑地端詳。
有時候,我拿著那片拼圖,發現不合,就旋轉90度,不行再轉90度,直到四個方向都試過,仍然卡不上去。那一刻,我忍不住苦笑。
拼圖的過程,充滿了失落與重逢。那種「找不到」的焦急,像面對逐漸模糊的記憶,而每一次「終於拼上」的瞬間,卻又像久違的重逢,提醒我腦袋雖然遲緩,仍在努力與我並肩。
最終,當我把一千片全數拼完時,心底湧起一股久違的安定,我還特地將拼圖拿去裱框,掛在客廳的牆上。對一般人而言,那只是一幅圖像;對我來說,卻是和遺忘對抗的一場勝利,是提醒自己「我還能記住、還能完成」的證據。
或許有一天,記憶真的會逐漸走遠,但在那之前,我願意用一片又一片的小拼圖,喚醒腦袋,也留住自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